PDFRST 檔

 

/ 明法比丘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以下簡稱本《表解》)主要是依照《攝阿毘達摩義論》的架構給予圖表化《攝阿毘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gaha)是學習阿毘達摩非常重要的一本綱要書與入門書,該義論精簡且周全地收錄了阿毘達摩的一切根本要義在上座部佛教裡,尤其是緬甸,沙彌與新學比丘必須把《攝阿毘達摩義論》背熟後,才被准許研讀《阿毘達摩論》及其它的註疏,傳統學習阿毘達摩的方式,是著重於背誦,然後再慢慢去理解與消化;所以,「背誦」成了學習阿毘達摩的主要途徑。

本《表解》的編排目的,主要是提供讀者另一種學習方式:盡可能地將《義論》的內容「圖表化」,以取代論文較難含蓋周全的部份,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一個清晰且易於學習的方式,俾使讀者能以更輕鬆的心情,學習阿毘達摩的法義。即便讀者是在自學的情況下,亦能循序漸進地深入論藏。如此以拉近讀者與阿毘達摩之間的距離,讓阿毘達摩不再是由深澀難懂的文字所堆砌而成的天書,而是盡可能地「圖表化」以便易於理解。這也是在教學上一個很好的輔助教材。

編者學習阿毘達摩近十年,對阿毘達摩尚在摸索中,編寫這本《表解》,單純地只是希望透過「表格」與「圖解」的方式,讓這深奧且彌足珍貴的阿毘達摩,能以更「平易近人」的面貌呈現,俾使更多的人得以親近,乃至一探究竟。然而,由於個人的理解度未臻圓熟,因此本《表解》仍有缺失或欠周全的地方而有待改善,希望讀者能多善用本《表解》的優點,並包涵其瑕疵。本書的出版,承蒙羅慶龍居士、蔡嬴賢居士、李佳祐居士、陳玉文居士、Meghī居士幫忙校對。特別感謝Meghī這位阿毘達摩的天生愛好者,對《表解》中的「本品導讀」與「二十四緣入門」的整理。

願本《表解》能啟發更多的人,想出更多易於理解的方式與圖表,來幫助更多的人理解阿毘達摩的深奧義理。

願所有的這些努力與理解都能成為徹知「苦」與「苦因」的強力助緣,而因此幫助我們踏上「八正道」~一條通往「滅苦」的路。

 

──2008.10.23.修訂 於台灣嘉義法雨道場


 

本精簡版《表解》(約160頁)摘錄自2008年完整版《表解》(約480頁)。讀者若須更詳盡的資料,則請詳見2008年完整版的《表解》。

 

本《表解》的特色

 

1. 文字表格化

本《表解》將文字「表格化」,不僅將文字內容作系統的整理,同時亦將文字所簡略帶過的內涵,充份開展,突破文字解說無法面面俱到的障礙。因此,透過本《表解》深入淺出的解說,讀者將更易於以理解的方式,來學習阿毘達摩。

2. 每一品皆有導讀

學習阿毘達摩,一旦進入一堆名相中,常令人感到霧裡看花,即使讀完一品,往往不知該品的主題與重點是什麼。因此,本《表解》在每一品的開始,都安排了一篇「本品導讀」,其內容包括:

1. 該品簡介:讀者可以快速瀏覽該品的主題及所探討的內容

2. 表解簡介:說明該品《表解》的功能,以及編者對本品的叮嚀事項

3. 結構簡介:以圖表方式簡介本品,俾使讀者能一目了然本品的主體結構。

4. 重點整理:整理每一節的重點,讀者能很快的掌握每一節的重要內容

3. 問題思考

每品最後都有一頁「問題思考」,透過思惟問題的方式,可幫助讀者釐清問題,或注意到被忽略的部份,並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再者,出題的深淺度,編者亦考慮到「鼓勵初學者」與「深度思考」兩者之間的平衡,因此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習者反覆練習。其詳細解答與說明,請詳見「完整版」的《表解》。

如何學習「阿毘達摩」

就像學習英文一樣,要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必須先有看懂整段句子的能力;而要看得懂句子,則須有單字與文法的能力;而要看得懂單字,則須先學習字母ABC

《攝阿毘達摩義論》的前三品解析「心的結構」,是學習阿毘達摩的最根本基礎;就好比學習英文的字母ABC與單字一樣。因此,應盡可能地理解與熟悉「心」與「心所」的定義與分類。

第四品的「心路過程」是分析生命期間的整個「識知過程」,而第五品的「離心路過程」則解析三界眾生的「投生過程」與生存狀況;就好比分析英文的句型與文法一樣。這兩品加上第六品的「色法」,則是理解第八品「發趣法--二十四緣」的重要基礎。

第八品「發趣法--二十四緣」是將前七品所學的各種究竟法與概念連貫起來,呈現阿毘達摩的全貎;就好比能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

學習阿毘達摩的過程,尤其在自學的情況下,遇到困境或感到單調,總是在所難免。就像研究任何深奧的專業知識一樣,除了需要有好的教材來幫助理解外,學習者本身的「耐心」更是重要的關鍵。因此,學習上若遇到困難時,可先暫停一下,然後再繼續。©


       

!  

 

 

 
                                                                  


左右括弧: 臨死心路過程

左右括弧: 臨死心路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