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第2No.125.

增壹阿含

Ekottara-āgama (Zengyi ahan jing)

(紫色字是新增或訂正文字)

《分別功德論》卷二認為是(一切有部)所傳;水野弘元認為是大眾部末派所傳

 

 

 

 

增壹阿含  目錄

《增壹阿含經》解題

《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對照表  《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對照表

增壹阿經序...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一... 10

序品第一... 10

十念品第二《增壹阿含2.1~10經》... 10

(一)當修念佛《增壹阿含2.1經》... 10

(二)當修念法《增壹阿含2.2經》... 10

(三)當修念眾《增壹阿含2.3經》... 10

(四)當修念戒《增壹阿含2.4經》... 10

(五)當修念施《增壹阿含2.5經》... 10

(六)當修念天《增壹阿含2.6經》... 10

(七)當修念休息《增壹阿含2.7經》... 10

(八)當修念安般《增壹阿含2.8經》... 10

(九)當修念身非常《增壹阿含2.9經》... 10

(一當修念死《增壹阿含2.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 10

廣演品第三《增壹阿含3.1~10經》... 10

(一)當修念佛《增壹阿含3.1經》... 10

(二)當修念法《增壹阿含3.2經》... 10

(三)當修念僧《增壹阿含3.3經》... 10

(四)當修念戒《增壹阿含3.4經》... 10

(五)當修念施《增壹阿含3.5經》... 10

(六)當修念天《增壹阿含3.6經》... 10

(七)念休息《增壹阿含3.7經》... 10

(八)念安般《增壹阿含3.8經》... 10

(九)念身《增壹阿含3.9經》... 10

(一念死《增壹阿含3.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 10

弟子品第四《增壹阿含4.1~10經》... 10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1經》... 10

[>]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2經》... 10

(三)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3經》... 10

(五)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5經》... 10

(六)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6經》... 10

(七)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7經》... 10

(八)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8經》... 10

(九)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9經》... 10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10經》... 10

比丘尼品第五《增壹阿含5.1~5經》... 10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1經》... 10

(二)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2經》... 10

(三)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3經》... 10

(四)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4... 10

(五)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5經》... 10

清信士品第六《增壹阿含6.1~4經》... 10

(一)第一優婆塞《增壹阿6.1經》... 10

(二)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2經》... 10

(三)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3經》... 10

(四)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4經》... 10

清信女品第七《增壹阿含7.1~3經》... 10

(一)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1經》... 10

(二)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2經》... 10

(三)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3經》... 10

阿須倫品第八《增壹阿含8.1~10經》... 10

(一)阿須倫王《增壹阿含8.1經》... 10

(二)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2經》... 10

(三)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3經》... 10

(四)一人出《增壹阿含8.4經》... 10

(五)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5經》... 10

(六)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6經》... 10

(七)一人沒世《增壹阿含8.7經》... 10

(八)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8經》... 10

(九)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9經》... 10

(一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 10

一子品第九《增壹阿含9.1~10經》... 10

(一)教訓子《增壹阿含9.1經》... 10

(二)教訓女《增壹阿含9.2經》... 10

(三)不見一法疾於心《增壹阿含9.3經》... 10

(四)不見一法疾於心《增壹阿9.4經》... 10

(五)惡心墮地獄《增壹阿含9.5經》... 10

(六)已生善心便生天上《增壹阿含9.6經》... 10

(七)一法眩惑世人《增壹阿含9.7經》... 10

(八)一法眩惑世人《增壹阿含9.8經》... 10

(九)莫作亂想《增壹阿含9.9經》... 10

(一未有欲便不生欲《增壹阿含9.10經》... 10

護心品第十《增壹阿含10.1~10經》... 10

(一)無放逸行《增壹阿含10.1經》... 10

(二)無放逸行《增壹阿含10.2經》... 10

(三)觀檀越施主《增壹阿含10.3經》... 10

(四)施主當云何承事《增壹阿含10.4經》... 10

(五)平等施《增壹阿含10.5經》... 10

(六)平等施《增壹阿含10.6經》... 10

(七)莫畏福報《增壹阿含10.7經》... 10

(八)功德福業《增壹阿含10.8經》... 10

(九)心行篤信《增壹阿含10.9經》... 10

(一一心念佛《增壹阿含10.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五... 10

不逮品第十一《增壹阿含11.1~10經》... 10

(一)當滅貪欲《增壹阿含11.1經》... 10

(二)當滅瞋恚《增壹阿含11.2經》... 10

(三)當滅愚癡《增壹阿含11.3經》... 10

(四)當滅慳貪《增壹阿含11.4經》... 10

(五)心難降伏《增壹阿含11.5經》... 10

(六)心易降伏《增壹阿含11.6經》... 10

(七)生染心作妄語《增壹阿含11.7經》... 10

(八)正使命斷不妄語《增壹阿含11.8經》... 10

(九)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增壹阿含11.9經》... 10

(一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增壹阿含11.10經》... 10

壹入道品第十二《增壹阿含12.1~10經》... 10

(一)一入道《增壹阿含12.1經》... 10

(二)當修行慈《增壹阿含12.2經》... 10

(三)一人出世《增壹阿含12.3經》... 10

(四)瞻病《增壹阿含12.4經》... 10

(五)歎譽阿練若者《增壹阿含12.5經》... 10

(六)乞食不擇貧富《增壹阿含12.6經》... 10

(七)利養甚重不得道《增壹阿含12.7經》... 10

(八)提婆達兜愚人《增壹阿含12.8經》... 10

(九)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2.9經》... 10

(一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2.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六... 10

利養品第十三《增壹阿含13.1~7經》... 10

(一)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3.1經》... 10

(二)當滅味欲《增壹阿含13.2經》... 10

(三)喪子錯亂《增壹阿含13.3經》... 10

(四)身有病心無病《增壹阿含13.4經》... 10

(五)二十一結《增壹阿含13.5經》... 10

(六)釋提桓因問法《增壹阿含13.6經》... 10

(七)須菩提病《增壹阿含13.7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七... 10

五戒品第十四《增壹阿含14.1~10經》... 10

(一)殺生墮落《增壹阿含14.1經》... 10

(二)不殺生命長《增壹阿含14.2經》... 10

(三)劫盜墮落《增壹阿含14.3經》... 10

(四)布施得色力《增壹阿含14.4經》... 10

(五)邪婬墮落《增壹阿含14.5經》... 10

(六)貞潔不婬人天受福《增壹阿含14.6經》... 10

(七)妄語墮落《增壹阿含14.7經》... 10

(八)不妄語名德遠聞《增壹阿含14.8經》... 10

(九)飲酒墮落《增壹阿含14.9經》... 10

(一)不飲酒聰明《增壹阿含14.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10

有無品第十五《增壹阿含15.1~10經》... 10

(一)捨有見無見《增壹阿含15.1經》... 10

(二)捨有見無見《增壹阿含15.2... 10

(三)法施財施《增壹阿含15.3經》... 10

(四)法業財業《增壹阿含15.4經》... 10

(五)法恩財恩《增壹阿含15.5經》... 10

(六)愚者二相貌《增壹阿含15.6經》... 10

(七)智慧與滅盡《增壹阿含15.7經》... 10

(八)有力與有無畏《增壹阿含15.8經》... 10

(九)如來與人民無與等《增壹阿含15.9經》... 10

(一內思止觀《增壹阿含15.10經》... 10

壹阿含經... 10

火滅品第十六《增壹阿含16.1~10經》... 10

(一)如來難遇《增壹阿含16.1經》... 10

(二)二涅槃界《增壹阿含16.2經》... 10

(三)烏喻猪喻《增壹阿含16.3經》... 10

(四)驢喻牛喻《增壹阿含16.4經》... 10

(五)云何名善不《增壹阿含16.5經》... 10

(六)邪正二法《增壹阿含16.6經》... 10

(七)燭明之法《增壹阿含16.7經》... 10

(八)力思惟力《增壹阿含16.8經》... 10

(九)天眼見天《增壹阿含16.9經》... 10

(一羅雲持戒《增壹阿含16.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10

安般品第十七之一《增壹阿含17-1.1經》... 10

(一)羅雲得道《增壹阿含17-1.1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八... 10

安般品第十七之二《增壹阿含17-2~10經》... 10

(一)二人出世甚難《增壹阿含17-2.1經》... 10

[>]二人出世甚難《增壹阿含17-2.2經》... 10

[>]二法甚為煩惱《增壹阿含17-2.3經》... 10

[>]不貪樂邪見不善《增壹阿含17-2.4經》... 10

[>]正見可貪樂《增壹阿含17-2.5經》... 10

[>]欲愛無厭《增壹阿含17-2.6經》... 10

[>]云何觀善惡人《增壹阿含17-2.7經》... 10

[>])善知識法惡知識法《增壹阿含17-2.8經》... 10

[○>])誰能與吾共論議《增壹阿含17-2.9經》... 10

(一[>○]提婆達兜慫恿王子殺父王《增壹阿含17-2.10經》... 10

R4增壹阿含經 卷第九... 10

慚愧品第十八《增壹阿含18.1~10經》... 10

(一)愧擁護世間《增壹阿含18.1經》... 10

(二)得財恒藏得財喜施無有厭足《增壹阿含18.2經》... 10

(三)繼承世尊的法不繼承財《增壹阿含18.3經》... 10

(四)婆羅門夫婦得法眼淨《增壹阿含18.4經》... 10

(五)提婆達兜慫恿放醉象《增壹阿含18.5經》... 10

(六)難陀著妙衣金履《增壹阿含18.6經》... 10

(七)難陀比丘欲返俗《增壹阿含18.7經》... 10

(八)瞿曇彌禮世尊《增壹阿含18.8經》... 10

(九)誹不謗如來《增壹阿含18.9經》... 10

(一0獲福獲罪無量《增壹阿含18.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 10

勸請品第十九《增壹阿含19.1~11經》... 10

(一)梵天請轉法輪《增壹阿含19.1經》... 10

(二)二事不應親近《增壹阿含19.2經》... 10

(三)釋提桓因問法《增壹阿含19.3經》... 10

(四)二人不怕雷電《增壹阿含19.4經》... 10

(五)二法無智:不喜問勝人及貪睡《增壹阿含19.5經》... 10

(六)吝者貧施者富《增壹阿含19.6經》... 10

(七)生貧賤家與生豪族家《增壹阿含19.7經》... 10

(八)記說二仙人《增壹阿含19.8經》... 10

(九)年少與老年《增壹阿含19.9經》... 10

(一二人出世難值《增壹阿含19.10經》... 10

(一一)闇婆婆利女飯佛《增壹阿含19.11經》... 10

增壹阿含經 第十一... 10

善知識品第二十《增壹阿含20.1~10經》... 10

(一)親近善知識莫習惡《增壹阿含20.1經》... 10

(二)莫親惡知識莫愚從事《增壹阿含20.2經》... 10

(三)曇摩留支《增壹阿含20.3經》... 10

(四)師子喻羊喻《增壹阿含20.4經》... 10

(五)知恩報恩《增壹阿含20.5經》... 10

(六)以精進力使彌勒在後成佛《增壹阿含20.6經》... 10

(七)阿練比丘當修止觀《增壹阿含20.7經》... 10

(八)阿練比丘當精進莫懈慢《增壹阿含20.8經》... 10

(九)難與無信者說信法,與慳者說施法《增壹阿含20.9經》... 10

(一供養父母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增壹阿含20.10經》... 10

(一一)父母恩難報《增壹阿含20.11經》... 10

(一二)朱利槃特除垢得道《增壹阿含20.12經》... 10

(一三)怨憎離與恩愛集皆由愛生《增壹阿含20.13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二... 10

三寶品第二十一《增壹阿含21.1~10經》... 10

(一)三自歸之德《增壹阿含21.1經》... 10

(二)施、平等、思惟為福業《增壹阿含21.2經》... 10

(三)三因緣,識來受胎《增壹阿含21.3經》... 10

(四)當安三處(如來、正法、聖眾)《增壹阿含21.4經》... 10

(五)瞿波離謗舍利弗目揵連《增壹阿含21.5經》... 10

(六)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善得快樂《增壹阿含21.6經》... 10

(七)風患、痰患、冷患《增壹阿含21.7經》... 10

(八)三惡行三善行《增壹阿含21.8經》... 10

(九)欲味欲患當捨離欲《增壹阿含21.9經》... 10

(一身、命、財不牢要《增壹阿含21.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10

三供養品第二十二《增壹阿含22.1~10經》... 10

(一)如來、阿羅漢、轉輪聖王,世人應供養《增壹阿含22.1經》... 10

(二)於如來、正法、聖眾種功德,善根不可窮盡《增壹阿含22.2經》... 10

(三)樂痛欲使,苦痛瞋使,不苦不樂痛癡使增壹阿含22.3經》... 10

(四)女人、呪術、邪見業,覆妙露不妙《增壹阿含22.4經》... 10

(五)生、死、變易三有為相《增壹阿含22.5經》... 10

(六)愚人三相《增壹阿含22.6經》... 10

(七)覺知賢聖禁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不復受有《增壹阿含22.7經》... 10

(八)少壯、無病、長壽世人所貪《增壹阿含22.8經》... 10

(九)貪欲、睡眠、調戲,死後入三惡趣《增壹阿含22.9經》... 10

(一貪欲、飲酒、睡眠無厭足《增壹阿含22.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三... 10

地主品第二十三《增壹阿含23.1~10經》... 10

(一)布施功德計量《增壹阿含23.1經》... 10

(二)婆拘盧不與他人說法《增壹阿含23.2經》... 10

(三)精進的二十億耳尊者《增壹阿含23.3經》... 10

(四)無子長者命終《增壹阿含23.4經》... 10

(五)逆風香亦順風香《增壹阿含23.5經》... 10

(六)世尊避提婆達兜《增壹阿含23.6經》... 10

(七)阿闍世王恒以五百釜食供給提婆達兜《增壹阿含23.7經》... 10

(八)三不善根與三善根《增壹阿含23.8經》... 10

(九)等聚.邪聚.不定聚與善聚.等聚.定聚《增壹阿含23.9經》... 10

(一三惡想與三善想《增壹阿含23.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四... 10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增壹阿含24.1~10經》... 10

(一)憶彼幢頂,畏怖自滅《增壹阿含24.1經》... 10

(二)毘沙鬼故事《增壹阿含24.2經》... 10

(三)法王與轉輪聖王《增壹阿含24.3經》... 10

(四)頗有色不變易耶?《增壹阿含24.4經》... 10

(五)先與誰說法使得解脫《增壹阿含24.5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五... 10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二...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六... 10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增壹阿含24.1~10經》... 10

(六)六齋日《增壹阿含24.6經》... 10

(七)信、財、持梵行現在前,善男女獲福無量《增壹阿含24.7經》... 10

(八)拘深比丘恒好鬪訟《增壹阿含24.8經》... 10

(九)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至彼岸《增壹阿含24.9經》... 10

(一三三昧《增壹阿含24.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七... 10

四諦品第二十五《增壹阿含25.1~10經》... 10

(一)當修四諦《增壹阿含25.1經》... 10

(二)親近善知識等四法,多饒益人《增壹阿含25.2經》... 10

(三)如來出世時,有四未曾有法出現《增壹阿含25.3經》... 10

(四)擔、持擔人、擔因緣、捨擔《增壹阿含25.4經》... 10

(五)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增壹阿含25.5經》... 10

(六)知與不知與結相隨,知與不知不與結相隨《增壹阿含25.6經》... 10

(七)有果生而似熟,熟而似生,熟而似熟,生而似生《增壹阿含25.7經》... 10

(八)捨戒作白衣行,如嵐風殺飛鳥《增壹阿含25.8經》... 10

(九)有鳥聲好形醜,形好聲醜,聲醜形亦醜,形好聲亦好《增壹阿含25.9經》    10

(一有雲雷而不雨,雲雨不雷,亦雨亦雷,亦不雨亦不雷《增壹阿含25.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八... 10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一《增壹阿含26.1~10經》... 10

(一)住不放逸使諸善法長大《增壹阿含26.1經》... 10

(二)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2經》... 10

(三)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3經》... 10

(四)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4經》... 10

(五)世間有四種人出世《增壹阿含26.5經》... 10

(六)如來肉身衰微《增壹阿含26.6經》... 10

(七)波斯匿王太后崩《增壹阿含26.7經》... 10

(八)四法本末《增壹阿含26.8經》... 10

(九)舍利弗目揵連取滅度《增壹阿含26.9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九... 10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餘... 10

(一婆迦梨身得重患自殺《增壹阿含26.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10

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增壹阿含27.1~10經》... 10

(一)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比丘《增壹阿含27.1經》... 10

(二)分別外道法與正法的差別《增壹阿含27.2經》... 10

(三)歡喜惠施,手自布施,發願求報,當獲無窮之福《增壹阿含27.3經》... 10

(四)如日初出,如來出世,除去闇冥靡不照明《增壹阿含27.4經》... 10

(五)彌勒菩薩問世尊菩薩成就幾法《增壹阿含27.5經》... 10

(六)如來出世有四無所畏《增壹阿含27.6經》... 10

(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博古明今,在眾中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7.7經》  10

(八)四種金翅鳥《增壹阿含27.8經》... 10

(九)善知識惠施時,有四事功德《增壹阿含27.9經》... 10

(一四種人世之福田《增壹阿含27.10...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 10

聲聞品第二十八《增壹阿含28.1~7經》... 10

(一)勸化王舍城民令信三寶《增壹阿含28.1經》... 10

(二)四重翳雲.風塵..阿須倫使日月不得放光《增壹阿含28.2經》... 10

(三)有三毒心不得善眠《增壹阿含28.3經》... 10

(四)梵志觀察髑髏知男女,命終生處《增壹阿含28.4經》... 10

(五)四大廣演之義(辨認正法律)《增壹阿含28.5經》... 10

(六)世尊跟波斯匿王說四事緣本《增壹阿含28.6經》... 10

(七)四種沙門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8.7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一... 10

苦樂品第二十九《增壹阿含29.1~10經》... 10

(一)先苦後樂等,四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9.1經》... 10

(二)身樂心不樂等,四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9.2經》... 10

(三)四梵之福《增壹阿含29.3經》... 10

(四)四種食《增壹阿含29.4經》... 10

(五)義辯、法辯、辭辯、應辯《增壹阿含29.5經》... 10

(六)眾生、世界、龍國、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增壹阿含29.6經》... 10

(七)四神足《增壹阿含29.7經》... 10

(八)緣衣、食、床坐、醫藥起愛《增壹阿含29.8經》... 10

(九)四姓出家學道,無復本姓《增壹阿含29.9經》... 10

(一)四無量心《增壹阿含29.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二... 10

須陀品第三十《增壹阿含30.1~3經》... 10

(一)世尊問須陀沙彌《增壹阿含30.1經》... 10

(二)長老比丘在眾中,向世尊舒脚而睡《增壹阿含30.2經》... 10

(三)阿那邠邸女兒修摩提《增壹阿含30.3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三... 10

增上品第三十一《增壹阿含31.1~11經》... 10

(一)雖在閑居,倍增歡喜《增壹阿含31.1經》... 10

(二)優填王問法《增壹阿含31.2經》... 10

(三)有樂行跡所行愚惑等四事行跡《增壹阿含31.3經》... 10

(四)五通四梵志避死《增壹阿含31.4經》... 10

(五)四園四浴池《增壹阿含31.5經》... 10

(六)四大毒蛇,五人持刀杖,六怨家《增壹阿含31.6經》... 10

(七)四種四法《增壹阿含31.7經》... 10

(八)世尊六年勤苦求道《增壹阿含31.8經》... 10

(九)四法四樂《增壹阿含31.9經》... 10

(一當修無常想《增壹阿含31.10經》... 10

(一一)比丘不許比較勝劣《增壹阿含31.11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四... 10

善聚品第三十二《增壹阿含32.1~12經》... 10

(一)五根為善聚《增壹阿含32.1經》... 10

(二)五蓋為不善聚《增壹阿含32.2經》... 10

(三)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增壹阿含32.3經》... 10

(四)閻羅王問罪《增壹阿含32.4經》... 10

(五)自恣受歲《增壹阿含32.5經》... 10

(六)天子自歸三尊,投生長者家《增壹阿含32.6經》... 10

(七)除憂之患《增壹阿含32.7經》... 10

(八)成就五法便得癒或不得癒《增壹阿含32.8經》... 10

(九)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或得時差《增壹阿含32.9經》... 10

(一隨時惠施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2.10經》... 10

(一一)惠施得五事功德(施命、施色、安、力、辯)《增壹阿含32.11經》... 10

(一二)應時之施有五事《增壹阿含32.12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五... 10

五王品第三十三《增壹阿含33.1~10經》... 10

(一)五王論五欲何者最妙《增壹阿含33.1經》... 10

(二)月光長者及其子尸婆羅的故事《增壹阿含33.2經》... 10

(三)五健丈夫堪任戰鬪出現於世《增壹阿含33.3經》... 10

(四)五戰鬪之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33.4經》... 10

(五)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增壹阿含33.5經》... 10

(六)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增壹阿含33.6經》... 10

(七)長期遊行之人有五艱難《增壹阿含33.7經》... 10

(八)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增壹阿含33.8經》... 10

(九)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3.9經》... 10

(一寧投入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增壹阿含33.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六... 10

等見品第三十四《增壹阿含4.1~10經》... 10

(一)思惟五陰苦、空、無我便成道《增壹阿含34.1經》... 10

(二)波斯匿王之子流離王集兵攻打釋迦族《增壹阿含34.2經》... 10

(三)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增壹阿含34.3經》... 10

(四)沙門出家有五毀辱之法《增壹阿34.4經》... 10

(五)頻娑羅王的故事《增壹阿含34.5經》... 10

(六)世間五事最不可得《增壹阿含34.6經》... 10

(七五人不可療治《增壹阿含34.7經》... 10

(八)纏縛之急莫過此事,魔之所縛復甚於斯《增壹阿含34.8經》... 10

(九)五陰無欲、無作,為滅法《增壹阿含34.9經》... 10

(一何因緣本為城廓今日已壞,本有人民今日丘荒《增壹阿含34.10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七... 10

邪聚品第三十五《增壹阿含35.1~10經》... 10

(一)邪聚者、正聚者各當以五事知之《增壹阿含35.1經》... 10

(二)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增壹阿含35.2經》... 10

(三)五施不得福,五施得其福《增壹阿含35.3經》... 10

(四)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增壹阿含35.4經》... 10

(五)女人有五欲想,比丘有五可欲想《增壹阿含35.5經》... 10

(六)有五時不應向人禮《增壹阿含35.6經》... 10

(七)施溫泉浴之福《增壹阿含35.7經》... 10

(八)世尊開解不樂修於梵行之比丘《增壹阿含35.8經》... 10

(九)多耆奢為欲火所燒《增壹阿含35.9經》... 10

(一僧迦摩尊者對故二不動心《增壹阿含35.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八... 10

聽法品第三十六《增壹阿含36.1~5經》... 10

(一)隨時聽法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1經》... 10

(二)造作浴室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2經》... 10

(三)施人楊枝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3經》... 10

(四)由殺心故不得乘車馬、大象,故當起慈心《增壹阿含36.4經》... 10

(五)目連伏二龍王《增壹阿含36.5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九... 10

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增壹阿含37.1~5經》... 10

(一)身語意當行慈等《增壹阿含37.1經》... 10

(二)佛在阿耨達泉與五百大比丘眾的故事《增壹阿含37.2經》... 10

(三)在牛角林言志《增壹阿含37.3經》... 10

(四)呪願有六德《增壹阿含37.4經》... 10

(五)當念戒德具足《增壹阿含37.5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 10

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二《增壹阿含37.6~10經》... 10

(六)誹謗舍利弗尊者《增壹阿含37.6經》... 10

(七)世尊說第一最空法《增壹阿含37.7經》... 10

(八)意欲何求?有何行業?著何教?究竟何事?《增壹阿含37.8經》... 10

(九)修梵行,離七種淫相應《增壹阿含37.9經》... 10

(一薩遮尼健子與佛論辯《增壹阿含37.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一... 10

力品第三十八之一《增壹阿含38.1~12經》... 10

(一)有六凡常之力《增壹阿含38.1經》... 10

(二)當思惟無常想《增壹阿含38.2經》... 10

(三)婆羅門見世尊足跡具千輻《增壹阿含38.3經》... 10

(四)本為菩薩時思惟因緣《增壹阿含38.4經》... 10

(五)阿那律在眾中睡眠《增壹阿含38.5經》... 10

(六)鴦掘魔的故事《增壹阿含38.6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二... 10

力品第三十八之二 . 10

(七)仙吞經《增壹阿含38.7經》... 10

(八)六生物共繫一處《增壹阿含38.8經》... 10

(九)善目辟支佛以右手挑眼《增壹阿含38.9經》... 10

(一波斯匿王讚歎佛有六種功德《增壹阿含38.10經》... 10

(一一)毘舍離城鬧鬼,請佛除魅《增壹阿含38.11經》... 10

(一[>]六入染與不染《增壹阿含38.12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三十三... 10

等法品第三十九《增壹阿含39.1~10經》... 10

(一)比丘成就七法受樂無窮《增壹阿含39.1經》... 10

(二)佛舉晝度樹喻弟子出家、修禪、證果《增壹阿含39.2經》... 10

(三)沒水、出水、到彼岸喻七種人《增壹阿含39.3經》... 10

(四)聖王七法則盜賊不侵,比丘七法則魔不侵《增壹阿含39.4經》... 10

(五)七種神識之住處《增壹阿含39.5經》... 10

(六)佛令均頭比丘自說七覺意而病除《增壹阿含39.6經》... 10

(七)轉輪王出世便有七寶;如來出世便有七覺意《增壹阿含39.7經》... 10

(八)佛說轉輪聖王七寶、、四神足及命終生天等事增壹阿含39.8經》... 10

(九)天人告訴童真迦葉,舍有夜煙晝火喻,佛為其解義《增壹阿含39.9經》    10

(一舍利弗問滿願子(富樓那)七清淨道《增壹阿含39.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四... 10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增壹阿含40.1~10經》... 10

(一)世尊說世界成壞《增壹阿含40.1經》... 10

(二)七不退轉法《增壹阿含40.2經》... 10

(三)七覺意對治貪......欲七使《增壹阿含40.3經》... 10

(四)七種之人是世間無上福田《增壹阿含40.4經》... 10

(五)毗羅先七日後命終將墮落,令出家勤修十念《增壹阿含40.5經》... 10

(六)七法能淨諸有漏法《增壹阿含40.6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 第三十五... 10

(第四十之二)七日品之餘... 10

(七)七事得增益功德,其福不可稱量《增壹阿含40.7經》... 10

(八)當修行死想,思惟死《增壹阿含40.8經》... 10

(九)佛為說七裸形梵志等非是梵行人《增壹阿含40.9經》... 10

(一迦栴延廣演佛法非天、人所能及《增壹阿含40.10經》... 10

莫畏品第四十一《增壹阿含41.1~5經》... 10

(一[>]摩呵男問須陀洹尚生恐懼,命終是否墮落《增壹阿含41.1經》... 10

(二)一婆羅門七日中親族死27人,聞法後出家證果《增壹阿含41.2經》... 10

(三)觀七處善,又察四念處法《增壹阿含41.3經》... 10

(四)舍利弗為北遊比丘說當修八種道及七種法《增壹阿含41.4經》... 10

(五)佛讚迦葉年邁猶不捨頭陀,亦讚阿難勝過去諸佛侍者《增壹阿含41.5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六... 10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一《增壹阿含42.1~10經》... 10

(一)當求方便,遠離八難《增壹阿含42.1經》... 10

(二)世尊說八大地獄及所附小地獄之因果《增壹阿含42.2經》... 10

(三)世尊最後的遊行《增壹阿含42.3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七... 10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二... 10

(四)大海有八未曾有法,如來法中亦有八未曾有法《增壹阿含42.4經》... 10

(五)佛為比丘說天地大動八因緣《增壹阿含42.5經》... 10

(六)阿那律思惟八大人念《增壹阿含42.6經》... 10

(七)釋尊為比丘說少欲、知足等八大人念《增壹阿含42.7經》... 10

(八)阿那邠邸長者平等施,佛讚歎之,並說施賢聖眾能施少獲福多《增壹阿含42.8經》... 10

(九)八事行財物惠施,所獲福報無量《增壹阿含42.9經》... 10

(一八邪道趣泥犁,八正道向涅槃《增壹阿含42.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八... 10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增壹阿含43.1~10經》... 10

(一)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增壹阿含43.1經》... 10

(二)賢聖八關齋法《增壹阿含43.2經》... 10

(三)漂木不著此彼必入海,比丘不著此彼必至涅槃《增壹阿含43.3經》... 10

(四)提婆達兜貪著利養,失神足《增壹阿含43.4經》... 10

(五)筏喻,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增壹阿含43.5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九... 10

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二 . 10

(六)牧牛經《增壹阿含43.6經》... 10

(七)阿闍世王問沙門法《增壹阿含43.7經》... 10

(八)八風隨世迴轉《增壹阿含43.8經》... 10

(九)如來出現不著世八法,如淤泥出蓮華《增壹阿含43.9經》... 10

(一八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增壹阿含43.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 10

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增壹阿含44.1~11經》... 10

(一)九眾生居處《增壹阿含44.1經》... 10

(二)施主、施物、受物者各成就三法《增壹阿含44.2經》... 10

(三)惡比丘成就九法,終不成道果《增壹阿含44.3經》... 10

(四)孔雀鳥成就九法,賢哲比丘亦復成就九法《增壹阿含44.4經》... 10

(五)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增壹阿含44.5經》... 10

(六)根本法門經《增壹阿含44.6經》... 10

(七)世尊瞻視病患比丘,並為說法,比丘遂得三明《增壹阿含44.7經》... 10

(八)九種人供之得福《增壹阿含44.8經》... 10

(九)滿呼王子供佛及僧,但輕視朱利槃特而不延供《增壹阿含44.9經》... 10

(一佛為阿難說善知識是全梵行人《增壹阿含44.10經》... 10

(一一)佛為釋提桓因說眾生性行異,想念異《增壹阿含44.11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一... 10

馬王品第四十五《增壹阿含45.1~7經》... 10

(一)佛開示女人有九惡,不可繫意於彼《增壹阿含45.1經》... 10

(二)比丘成就九法於現法中長大或不長大《增壹阿含45.2經》... 10

(三)依村落若惡法增善法減則當離去,若善法增惡法減則不應遠遊《增壹阿含45.3經》... 10

(四)佛托空鉢,佛勉勵成辦五種之食《增壹阿含45.4經》... 10

(五)行慈能生善處,遠離八難《增壹阿含45.5經》... 10

(六)佛讚舍利弗能遊於空三昧《增壹阿含45.6經》... 10

(七)尸利掘備火坑與毒食供佛及僧,佛顯神變《增壹阿含44.7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二... 10

結禁品第四十六《增壹阿含46.1~10經》... 10

(一)有十事功德,如來為諸比丘制戒《增壹阿含46.1經》... 10

(二)聖所居之處有十事《增壹阿含46.2經》... 10

(三)如來成就十力能師子吼,轉無上梵輪而度眾生《增壹阿含46.3經》... 10

(四)如來成十力四無所畏,在眾中能師子吼《增壹阿含46.4經》... 10

(五)修行十念者,盡斷一切無明、憍慢,皆悉除盡《增壹阿含46.5經》... 10

(六)比丘入後宮十種過失《增壹阿含46.6經》... 10

(七)國王治世十法《增壹阿含46.7經》... 10

(八)佛開示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揀別異學《增壹阿含46.8經》    10

(九)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增壹阿含46.9經》... 10

(一欲心重比丘不能修十想,佛為說欲有種種不淨《增壹阿含46.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三... 10

善惡品第四十七《增壹阿含47.1~10經》... 10

(一)奉行十法生天;又行十法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增壹阿含47.1經》    10

(二)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增壹阿含47.2經》... 10

(三)佛否認施我獲福多,餘者獲福少《增壹阿含47.3經》... 10

(四)不論俗事,當論十事功德《增壹阿含47.4經》... 10

(五)佛斥求妙色、妙觸等非正法,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5經》    10

(六)比丘論王治國界及國主之勝劣,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6經》  10

(七)比丘論波斯匿王非法事,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7... 10

(八)一長者造禪房施羅云,後轉施僧眾,佛說平等施法《增壹阿含47.8經》    10

(九)佛為均頭說諸見之生滅,當住十善,滅六十二見《增壹阿含47.9經》... 10

(一三惡道、四大部洲、諸天壽命之長短《增壹阿含47.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四... 10

十不善品第四十八《增壹阿含48.1~6經》... 10

(一)當遠離十惡,修行正見《增壹阿含48.1經》... 10

(二)佛於說戒時默然,目連知二人不淨,將之驅逐《增壹阿含48.2經》... 10

(三)彌勒佛三會說法《增壹阿含48.3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五... 10

不善品第四十八入前品中... 10

(四)佛廣演七佛名號、種姓、道樹、所化弟子眾、侍者、壽命《增壹阿含48.4經》... 10

(五)師子長者別請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增壹阿含48.5經》... 10

(六)舍利弗入金剛三昧,惡鬼拳打其頭而墮落《增壹阿含48.6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六... 10

放牛品第四十九《增壹阿含49.1~10經》... 10

(一)牧牛十一法,比丘十一法《增壹阿含49.1經》... 10

(二)比丘成就戒等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增壹阿含49.2經》... 10

(三)惡者與惡者相從,善者與善者相從《增壹阿含49.3經》... 10

(四)象舍利弗還俗後,復出家修行證阿羅漢果《增壹阿含49.4經》... 10

(五)佛說十二因緣甚深,誡阿難勿輕十二因緣《增壹阿含49.5經》... 10

(六)1.翅甯聞法後歸依。2.施羅見佛三十二相好《增壹阿含49.6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七... 10

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 . 10

(七)佛說恆受一食,能使身體輕便,氣力強盛《增壹阿含49.7經》... 10

(八)佛開演習行沙門、婆羅門法行之義《增壹阿含49.8經》... 10

(九)提婆達兜妄自出家,隨修羅陀學神通,聲名四播《增壹阿含49.9經》... 10

(一修行慈心解脫,當獲好睡、好醒等十一果報《增壹阿含49.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八... 10

禮三寶品第五十《增壹阿含50.1~10經》... 10

(一)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增壹阿含50.1經》... 10

(二)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增壹阿含50.2經》... 10

(三)當念十一法,然後禮僧《增壹阿含50.3經》... 10

(四)佛本生為大天轉輪聖王,見白髮生,便出家《增壹阿含50.4經》... 10

(五)世尊說提婆達兜等四人墮於地獄之果報《增壹阿含50.5經》... 10

(六)佛能明知五趣、涅槃之因果《增壹阿含50.6經》... 10

(七)雪山大樹依五事長大,善男女依五事長益《增壹阿含50.7經》... 10

(八)茂羅破群與比丘尼親近,誤謂習淫無罪《增壹阿含50.8經》... 10

(九)佛為生漏梵志說劫數無量,眾生長受苦,當厭離《增壹阿含50.9經》... 10

(一)以耆闍崛山變小,喻劫數長遠不可稱計《增壹阿含50.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九... 10

非常品第五十一《增壹阿含51.1~10經》... 10

(一)流轉生死,悲號涕泣,淚多過恒河水《增壹阿含51.1經》... 10

(二)流轉生死,流血多過恒河水《增壹阿含51.2經》... 10

(三)當常思惟無常想,便可斷盡三界諸愛《增壹阿含51.3經》... 10

(四)當求方便,斷五心弊,除五心結《增壹阿含51.4經》... 10

(五)持戒完具,能正法興隆,命終生天上、人中《增壹阿含51.5經》... 10

(六)寧以火燒鐵錐烙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增壹阿含51.6經》... 10

(七)阿那邠祁長者以純金誘導四子歸信三寶《增壹阿含51.7經》... 10

(八)舍利弗與阿難瞻視阿那邠祁長者病並說妙法,長者命終生天《增壹阿含51.8經》... 10

(九)佛為阿那邠祁長者媳婦善生說婦道《增壹阿含51.9經》... 10

(一當發願生豪貴家;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反墮惡趣《增壹阿含51.10經》  10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五十... 10

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增壹阿含52.1~9經》... 10

(一)大愛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彌尼先佛滅度《增壹阿含52.1經》... 10

(二)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昔日供養六如來《增壹阿含52.2經》... 10

(三)以鐵城芥子喻生死長遠《增壹阿含52.3經》... 10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十一... 10

(四)佛為比丘說生死劫長,並舉天衣拂大石山為喻《增壹阿含52.4經》... 10

(五)隨時聞法有聞所未聞、已聞能持、除疑、無邪見、解深法等五功德《增壹阿含52.5經》  10

(六)佛為師子大將說施主五種功德命終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勝諸天《增壹阿含52.6經》... 10

(七)佛為波斯匿王說平等施,但福田有勝劣《增壹阿含52.7經》... 10

(八)波斯匿王因殺庶母百子而悔過,詣世尊前懺悔《增壹阿含52.8經》... 10

(九)佛為波斯匿王析釋十種夢,並勸王當以法治化《增壹阿含52.9經》... 10

 

漢譯『增壹阿含經』有兩種翻譯版本的問體,一是曇摩難提,一是僧伽提婆,印順法師認為僧伽提婆並無翻譯,但有重治改定,這翻譯版本的問題才導致以為『增壹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本,但如釐清僧伽提婆的版本後可知,應非為說一切有部本。以經中故事而言,佛陀或舍利弗的故事,往往跟《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不同。

﹝增壹阿含經解題﹞

(梵Ekottarikāgama,巴Aguttara-nikāya,藏Gcig-las phros-pai lu)五十一卷。苻秦建元二十一年(385

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譯。收在《大正藏》第二冊。此經是印度北方所傳四《阿含經》中的一種,所說多為漸次趨入佛法的施、戒、生滅、涅槃等道理。隨世人的根機不同,常從各方面來演說一法,隨事增上,以數相次,從一法增至十一法,並說有種種因緣故事,所以叫《增一阿含經》。最初是由曇摩難提口誦出梵本,竺佛念譯傳,曇嵩筆受,共得四十一卷(現行本成五十一卷)。其後半十五卷每品或大段末尾原有的錄偈,因譯人忘卻未譯,經道安與法和加以補訂。但全經譯文未能盡善,後來曾經僧伽提婆略加改訂,因之現行本遂多題作「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此經的內容結構,舊傳有四分八誦,但現行本只有十一法的〈牧羊品〉名下標注第四分別誦,其餘段落不明。全經五十二品,四七二5153.2經。即︰(1)〈序品〉。(2)一法,有十三品,一0九經。(3)二法,有六品,六十五經。(4)三法,有四品,四十經。(5)四法,有七品,六十一經。(6)五法,有五品,四十七經。(7)六法,有二品,二十二經。(8)七法,有三品,二十五經。(9)八法,有二品,二十經。(10)九法,有二品,十八經。(11)十法,有三品,二十六經。(12)十一法,有四品,三十九經。各品主題如次︰

    (1)〈序品〉第一,彌勒菩薩告賢劫中諸菩薩及諸天等流布此經;又阿難因優多羅曾受持七佛之法,故以此經囑累優多羅。

    (2)一法,〈十念品〉第二,說念佛乃至念死是為十念,共十經。〈廣演品〉第三,廣說十念法門,共十經。〈弟子品〉第四,說弟子中阿若拘鄰等百比丘各人專長一法。〈比丘尼品〉第五,說大愛道等五十比丘尼各人專長一法。〈清信士品〉第六,說三果等四十位優婆塞的功德。〈清信士女品〉第七,說難陀陀等三十位優婆斯的功德。以上四品合為一經。〈阿須倫品〉第八,以阿須倫不能觸犯日月比喻波旬不能壞如法比丘,乃至一佛出世無與等者,共十經。〈一子品〉第九,如母愛獨一子女,教使成人,佛誡諸比丘善念專心求於果證,乃至說用不淨想滅五蓋等,共十經。〈護心品〉第十,說心無放逸能滅三漏,乃至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共十經。〈不還品〉第十一,說滅欲、恚癡、慳一法能成阿那含,乃至有一比丘心疑佛說,佛告以利養心重能敗善本,如來所教不虛等,共十經。〈一入道品〉第十二,說依專一心,入賢聖八品道,能證泥洹,乃至利師羅比丘以貪利養致生地獄中等,共十經。〈利養品〉第十三,說修羅陀比丘因貪利養而墮惡道,若滅味欲即能成道,得盡諸漏,乃至帝釋問須菩提病,聞法法生滅之道而悟無我等,共八經。〈五戒品〉第十四,說殺生等墮三塗,不殺廣施人天得道等,共十經。

    (3)二法,〈有無品〉第十五,說應捨有無二見。次說法財二施、二業、二思、愚智二相、思惟二法,禮佛、禮法、禮佛寺等,由受法教5154.1化及內思止觀二種因緣起於正見,共十經。〈火滅品〉第十六,說難陀由覺淫坑火得度四流,次說有餘無餘等二涅槃,烏豬等二喻,善不善、正邪法、貪瞋癡三毒盡為燭明,八正道業,忍與思惟二力,阿那律說天眼不如慧眼,佛記羅云具足禁戒當漸得道等,共十經。〈安般品〉第十七,佛告羅云修安般法,能證羅漢。

次說如來與輪王出世甚難,辟支、羅漢出世亦難,作惡與不造善二法煩惱,邪見不可貴,正見可貴,阿難念欲無厭,佛為說頂生王因緣,說善惡二種知識,周劉槃特及舍利弗化世典婆羅門,提婆達兜勸太子弒父,佛說尊者應行正法等,共十一經。〈慚愧品〉第十八,說慚愧二妙法,說二無厭足,法食二施,斷結即梵志,阿闍世王以醉象試佛,佛降伏醉象,訓誡難陀,使遊天、地獄二境,平等視眾生為佛,佛讚大愛道第一廣識多知,非法言法,法言非法,此二種人為謗如來,應稱譽者加以稱譽,不應稱譽者即不稱譽,此二種人獲福無量,共十經。〈勸請品〉第十九,說梵天請說法,為釋提桓因說捨苦樂二行,斷愛欲解脫法,師子王與阿羅漢二無怖,漏盡羅漢應學,有慧與無慧二法,貧賤與富貴二法,生貧賤家與豪族家二法,以及須深女發大乘心,二住地人,二難遇人,小恩不忘況復大者等,共十一經。〈善知識品〉第二十,說親近善惡二知識,次說曇摩留支入禪三昧觀見前身,供佛與謗佛二因緣,得食染著不染著二喻,近佛遠佛,懈惰與精進,修止觀二法,發歡喜心不懈慢,信施二法難與二種人說,供養父母及菩薩,以慧斷結,除愛離二苦等,共十三經。

    (4)三法,〈三寶品〉第二十一,說歸三寶之德,施等三福業,受胎三因緣,心於三寶安住不動,身、口、意三善業,諸根寂靜等三法得漏盡,三病三藥、三患、三惡行,欲、色、痛三法有味著,敬、戒、施三牢要,身、命、財三不牢要等,共十經。〈三供養品〉第二十二,說三應供養,於三寶所種善根,滅三毒使,三事宜覆不宜露,三事宜露不宜覆,生、死、5154.2老三有為相,愚智各有三相三法,戒定慧三成道法,少壯等三不可保法,貪欲等三墮惡趣法,貪飲睡三無厭足法等,共十經。〈地主品〉第二十三,佛為波斯匿王說作福無厭當如過去王,次為尊者二十億耳以調琴適度喻比丘學道,提婆長者過去因緣,戒聞施三妙香,佛不與惡提婆達兜相見,並誡阿難莫與愚人從事,不著利養得戒定慧三法,三善趣三惡趣,等、邪、不定三聚,欲恚害三觀,出要、不害、不恚三想等,共十經。〈高幢品〉第二十四,說念三寶得無畏,念三幢得無怖,次說度那優羅,釋種請佛為王,佛說法勝於輪王,佛為五比丘說法,說惠施慈仁自守三法,度三迦葉及弟子等入道,三齋日受八關齋法,三事獲福無量法,長壽王讓國因緣,跋耆國有阿那律等三族姓子,得大善利,三結繫縛人不到彼岸,三三昧不久住生死等,共十經。

    (5)四法,〈四諦品〉第二十五,說覺知四諦出苦。次說親近善知識等四法,如來出世四未曾有法,持捨等四擔,胎卵濕化四生,有無結等四人,生而似熟等四果如四種人,捨戒如四種鳥為風所壞,四鳥四雲喻四比丘等,共十經。〈四意斷品〉第二十六,說四意斷為一切諸行所依,最為第一。次為波斯匿王分別先明後暗等四種人,戒、定、慧、解脫四應覺知法,老、病、死、無常如四山,無常等四法印,義法等四辯,世界等四不可思議,四法本末,四種人應起塔,婆迦梨得四諦能盡漏等,共十經。〈等趣四諦品〉第二十七,說舍利弗目犍連能廣演四諦義。外道不能分別欲等四受,如日初升等喻布施四法,四無所畏,四眾成就,四等心,知時等四施功德,四可敬人等,共十經。〈聲聞品〉第二十八,說四大聲聞化跋提長者等入道。次說欲恚等四結覆心,卑、天、梵、佛四座,四大無常,四大廣演義,世出世間四事,四果譬喻等,共七經。〈苦樂品〉第二十九,分別先後苦樂等四種人。次說身樂心不樂等四種人,四梵福,四食,四辯,四不可思議,四神足,四起愛法,四姓同名釋種,慈5155.1悲喜護四等心等,共十經。〈須陀品〉第三十,佛印可須陀所說許為比丘。又老比丘無恭敬心,當生龍中,修摩那當見四諦,以及他過去的因緣等,共三經。〈增上品〉第三十一,為生漏婆羅門說以四禪得三明。次說恭敬三寶及持戒四事,四種行跡,四法本,四無量,四三昧,四毒蛇,四恩生天,依戒定慧解脫四賢聖道成佛,覺休息等四樂得四諦之法,比丘當修無常想,斷欲、色、無色愛,多誦經唄不如思惟四緣之法,行法得道等,共十一經。

    (6)五法,〈善聚品〉第三十二,說信等五根為善聚,五蓋不善聚。禮佛有五功德,比丘當滅五結修五根,多耆奢造偈第一,說天子五衰相證道因緣,又五事不可得,病人及瞻病人五易瘥法與五不易瘥法,惠施五功德,應時施五事等,共十二經。〈五王品〉第三十三,為波斯匿等五王說眼等五欲法。次說尸婆羅與五百童子出家因緣,五破欲比丘,不淨觀能除欲縛,掃地五事,掃塔五事,長遊行人五難事,不多遊行人五功德,一處住五非法,不一處住五功德,寧投身猛火亦不破戒,應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共十經。〈等見品〉第三十四,說當思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述流離王滅釋種事及其過去因緣。諸天有五衰相。出家有五毀辱法,雞頭梵志證果因緣,世間有五事不可得,五種人不可治療,阿須倫被五天所繫縛,比丘也同樣為魔所縛,五陰為滅法等,共十經。〈邪聚品〉第三十五,說五事邪聚、五事正聚。如來出世五事,有五種施無福,有五種施得大福,人無放逸則破魔五縛,比丘應有五想,有五時不向人禮,毗舍羅因五道大神證果因緣,女人有五種惡,五陰不牢固,僧伽摩知五陰無常降魔證果等,共十經。〈聽法品〉第三十六,說隨時聽法有五功德。次說造浴室五功德,施楊枝五功德,屠牛等人必墮惡道,佛因帝釋五因緣請為母說法,五王為佛造大神寺等,共五經。

    (7)六法,〈六重品〉第三十七,說舍利弗神力,目連神足各皆第一,身口意三業慈與同利5155.2、同戒、同見等六重法,令毌忘失。次說六界、六入、六識、六比丘快樂法,咒願六德,求六通等當念戒德具足,六法入地獄,六法生天,六法至涅槃,觀六入因緣生滅,不護六根為不修梵行,及記薩遮尼犍子見佛當盡苦際等,共十經。〈力品〉第三十八,說凡常六力,比丘當學佛以大慈為力,弘益眾生。次說鴦掘魔賊值佛得阿羅漢道因緣,三惡道與三善道,滅六塵六入等內外六事,施等六法無厭足,滅六見法,乃至喜益王成辟支佛因緣,觀六情法,思惟六情無主,波斯匿王增六事功德,佛以六事應受禮拜,輸盧降伏六師外道,佛說六情染著則流轉等,共十二經。

    (8)七法,〈等法品〉第三十九,說七法受樂漏盡。次說發心出家乃至成無漏七時,七事喻無善、退善、不進及四果,七事喻比丘淨戒乃至魔不得其便,七神識住處,如來出世有七覺意現,比丘不必慕輪王七寶,應修梵行現身證果,童真迦葉解七喻義因證羅漢,七車喻戒清淨乃至得涅槃等,共十經。〈七日品〉第四十,說七日出時世界無常。次說比丘有七不退轉法,七覺意能治貪欲等七使,七人可事可敬,毗羅先長者七日應命終墮落,阿難度令出家乃至生天,七斷諸漏法,七事增益功德,於出入息修死想,欲存七日乃至一日皆放逸行,七尼犍子七裸形人等非梵行人,迦旃延廣演七使義等,共十經。〈莫畏品〉第四十一,說斷三結名不退轉義,七死七生盡苦際。次勸梵志死七男兒勿為無常苦惱,觀七善處,修七法得七覺意,佛以八種道及七覺法寶付囑迦葉阿難,共五經。

    (9)八法,〈八難品〉第四十二,說三惡道等八難。次說八正道離八大地獄,佛度君荼羅比丘尼等,佛八未曾有法,以八因緣而天地動,八大人念,佛以八法勝八部眾,讚八處惠施,說惠施八德,八邪趨泥犁,八道向涅槃等,共十經。〈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為馬血天子說八正道得盡世界邊際。次說八關齋法,以八事至海喻人至涅槃,貪著利養則離八正道,由5156.1八正道度生死難,度阿闍世王雖不得八正道,而得無根信,當除隨世回轉八法,不著世間八法,四果四向等八種人不著生死等,共十經。

    (10)九法,〈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說當離九眾生居處。次說施願九德,惡比丘成就九法不成道,孔雀九法以喻比丘顏貌端正等九善法,當捨女人繫縛男子九法,不著四大乃至涅槃為諸法本,九種人離苦患,九種人可貴可敬,為滿呼王說朱利槃特比丘的德行,豫知人情等九種人,善知識為全梵行人眾生性行不同想念各異,故知有九眾生居與九神所止處等,共十

一經。〈馬王品〉第四十五,說女人有不淨等九惡,過去商人墮羅剎國商主乘馬王脫難因緣。次說比丘有九法不得長大,於四事供養當念少欲知足,世出世等九食,修慈當得盡漏,空三昧為王三昧等,共七經。

    (11)十法,〈結禁品〉第四十六,說有十事功德,如來為比丘說戒。次說聖賢所居有十事,如來十力,十念法,比丘親近國家有十非法易招譏嫌,國王比丘各有慳貪等十非法,持戒等十法,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比丘當修白骨等想,令一著欲比丘重修十念證果,共十經。〈善惡品〉第四十七,說十惡墮落,十善生天,十念到涅槃。次說殺盜淫妄等十惡報,誡比丘等當思十功德論,羅云無身口意等十過,施主奪還施物與人非平等施,十善除邪見,眾生百歲中其行性異等共十經。〈十不善品〉第四十八,說十不善業果報。次說過去七佛廣略二戒因緣,彌勒下生成佛時教眾修十想事,師子長者供養舍利弗等,佛為羅云說供養十人多福,等壽比丘入金剛三昧故事等,共六經。

    (12)十一法,〈牧牛品〉第四十九,說牧牛有得失各十一法,比丘亦有得失各十一法。次說比丘應成就十一法,佛因十大弟子及提婆各將徒眾經行,因說善惡各以類相從,莫與惡知識共事,五通與六通不同,阿羅漢十一法,佛為比丘釋十二因緣法,十一種人不得八正道,讚一座食法,息心為沙門,清淨為梵志,提婆達5156.2兜成辟支佛因緣,修慈心得十一果報等,共十經。〈禮三寶品〉第五十,說禮佛等當行十一法。次說禮法當念十一事,禮僧當專十一法,大天王等以世法相續,如來今以出世法累囑阿難,說四大泥犁之人罪報相,佛知五趣五趣道與涅槃涅槃道,雪山大樹五事長大,人亦以信戒等五事長益,誦十二部經須知義依行,眾生因無明長夜受苦,大小二劫,共十經。〈非常品〉第五十一,說眾生流轉生死,墮流血多於恒水。次說須菩提思惟無常成辟支佛,應除五弊斷五結,精進比丘當具足戒律等,寧睡不造惡業,記阿那邠祁四子將來出家證果,阿那邠祁聞法生天,為阿那邠祁說四種婦,五陰身不可甘處,當求方便降伏於心,共十經。〈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大愛道等涅槃,佛自供養大愛道以報養育之恩,婆陀過去供佛求作女身,生死劫長應生過患。次說聞法有五功德,施主有五功德,施心宜平等,三業以意行為重,生死等四苦難免,十惡報劇,為波斯匿王釋十惡夢等,共九經。

    聲聞乘各部所傳之《阿含》,各各不同,《增一阿含》秦譯本究屬於何部所傳,舊時已有一致的意見。因此經有〈序品〉,又有十一法,顯然非一切有部所傳。所談義理有些近乎大眾部的主張,大眾部為大乘所自出,經中又承認大乘,所以此經大概是大眾部的傳本。

    《增一阿含》全部梵本已佚,近年在新疆地方發現的梵文斷簡中,僅有一種,相當於《增一阿含》卷三十三〈善聚品〉第五經《歲經》。

    本經全部譯出的前後,有不少零譯本,現存者有《阿羅漢具德經》三十種。另有雜經四十四篇一種,後漢安世高譯,係部分《增一阿含》的譯本(與全譯本的原本不同)。從前雜在《七處三觀經》一起,經今人考訂才分別出來。

    《西藏大藏經》中無《增一阿含》全譯,僅有零本三種。(1)《增一阿含》卷二十四〈高幢品〉第一《幢經》。(2)《增一阿含》卷二十五5157.1〈四諦品〉第一《諦經》。(3)《增一阿含》卷四十九〈放牛經〉第十經。

    《增一阿含》與南傳巴利文《增支部》對勘,四七二經中,僅有一三五經相同,不足三分之一。其餘勘同巴利文《長部》的約二經,同於《中部》的約三十三經,同於《相應部》的約四十六經(詳見赤沼《對照目錄》)。(田光烈)

    附︰印順〈讀「大藏經」雜記〉(摘錄自《華雨集》三)

    古代譯出的《阿含經》,每部都含有多數的經典,在長期的抄寫流通中,不免有缺佚與次第倒亂的情形。(中略)

    《增一阿含經》,是由曇摩難提誦出而翻譯的。譯經當時的釋道安,在〈增一阿含經序〉中說︰「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中略)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依安公說,似乎全部完整的誦出,只是下部(以全經五十一卷來說,下部約為後十八卷)沒有「錄偈」而已。但現在所見到的,沒有所說那樣的完整。前三十二卷、三十八品中,有十二品沒有「錄偈」,這能說「全無遺忘」嗎﹖反而與下部相當的十四品中,卻有五品是有「錄偈」的。經文的錄偈不全,也就是誦出者對經文次第的記憶不全,經文就有顛倒錯亂的可能。依經中的「錄偈」,可以指出次第錯亂的,有︰(1)(卷七)〈一入道品〉第十二與〈利養品〉第十三間的錯亂︰〈利養品〉末「錄偈」說︰「調達及二經,皮及利師羅,竹膊,孫陀利,善業,釋提桓。」比對經文,「調達……師羅」,是〈一入道品〉的七、八、九、十──四經;「竹膊……提桓」,是〈利養品〉的三、五、六、七──四經;「竹膊」與「孫陀利」間,有四「那憂羅」經︰全偈有九經。剩下〈一入道品〉的一……六經,〈利養品〉的一、二經,共有八經,也可自成一品。

    (2)〈安般品〉第十七,〈慚愧品〉第十八,5157.2〈勸請品〉第十九──三品間的倒亂︰〈勸請品〉二經下,有「錄偈」說︰「羅云、迦葉、龍,二難(陀)、大愛道,誹謗、非、梵請,二事最在後。」依偈比對,「羅云」是〈安般品〉一經;「迦葉……非」,是〈慚愧品〉的四、五、六、七、八、九、十──七經;「梵請、二事」,是〈勸請品〉的前二經。以上十經,成一偈一品。〈勸請品〉三……十一──九經,別有錄偈,自成一品。〈安般品〉除了第一經,還有十經,也自成一品。〈慚愧品〉僅剩前三經,一定有所脫落了。

    (3)〈聲聞品〉第二十八,與〈須陀品〉第三十間的倒亂︰〈聲聞品〉末「錄偈」說︰「修陀、須摩均,賓頭、塵翳、手,鹿頭、廣演義,後樂、柔軟經。」「賓頭……柔軟」,是〈聲聞品〉全品七經;「修陀、須摩均」,是〈修陀品〉全品三經。依「錄偈」次第,〈修陀品〉應在〈聲聞品〉前,而且只是一品(十經)。依上來三偈,可見在一法、三法、四法中,有「錄偈」也還是有倒亂的。

    《增一阿含經》的次第倒亂,實由於誦出者的遺忘。除「錄偈」外,還可以從次第去發見倒亂。《增一阿含》是增一法,從一法到十一法(說一切有部本,以十法為止)的次第,是結集者依據的原則。然(四十五)〈馬王品〉是九法,而第五經說「聲聞部」、辟支佛部、佛部──三乘行,而稱歎(佛的)慈心最勝;第六經說三三昧耶,而以空三昧為王三昧;第七經說佛、法、眾(僧),三寶的沒有三毒。這三經都是三法,卻編在九法中,顯然是錯亂了!《撰集三藏及雜藏傳》說︰「難(問答一一,比丘念佛,以是調意,故名增一。(中略)十一處經,名放牛兒,慈經斷後,增一經終。」一法以念佛為始,十一法以〈放牛兒品〉的慈經為最後,這一次第,與《增一阿含經》是大體相近的。如(四十九)〈放牛品〉,以放牛十一法為第一經,慈心十一功德為最後。但〈放牛品〉第八經,說沙門、婆羅門行,沙門、婆羅門義;第九經說五逆──調達的5158.1事緣,都與十一法不合。反而〈放牛品〉後,(五十)〈禮三寶品〉的一至三經,說禮佛、禮法、禮僧,當念十一事,倒是應該編入〈放牛品〉的。〈禮三寶品〉第四經以下,(五十一)〈非常品〉,(五十二)〈大愛道品〉,都不是十一法,與增一法的編次原則不合!可說是誦出者忘失了次第,一起編在後面而已。《中阿含經記》說︰起初,《增一》與《中阿含》等,「違失本旨,名不當實,依稀屬辭,句味亦差,良由譯人造次,未善晉言,故使爾耳」。《增一阿含經》,雖在洛陽修正一番,遠不如在建康重譯的《中阿含經》來得好。次第錯亂,文義又不善巧,在我國所譯的《四阿含》中,《增一阿含經》是最不理想的。

    〔參考資料〕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十章;楊郁文〈增壹阿含經題解〉(《佛光大藏經》〈增一阿含經〉卷首);赤沼智善《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中華佛教百科全書()>>p.5158.1)


增壹阿含

[1]增壹阿含[2]

沙門[3] [4]

[T2.549a05]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復重序也。增壹阿含者,比法條貫以數相次也。數終十,令加其一,故曰增一也;且數數皆增,以增為義也。其為法也,多錄禁律,繩墨切厲,乃度世檢括也。外國巖岫之士、江海之人,於四阿含多詠味茲焉。

[T2.549a10] 有外國沙門曇摩難提者,兜佉勒國人也。齠出家,孰與廣聞,誦二阿含,溫故日新,周行諸國,無土不涉。以秦建元二十年來詣長安,外國鄉人咸皆善之,武威太守趙文業求令出焉。

[T2.549a14] 佛念譯傳,曇嵩筆受,歲在甲申夏[5],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余與法和共考正之,[(*)/][6]、僧茂助校漏失,四十日乃了。此年有阿城之役,伐鼓近郊,而正專在斯業之中。全具二阿含一百卷,鞞婆沙、婆和須蜜、僧伽羅剎,傳此五大經。自法東流,出經之優者也。四阿含四十應真之所集也,十人撰一部,題其起盡,為錄偈焉,懼法留世久,遺逸散落也。

[T2.549a23] 斯土前出諸經班班,有其中者,今為二阿含,各為新錄一卷,全其故目,注其得失,使見經尋之差易也。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凡諸學士撰此二阿含,其中往往有律語,外國不通與沙彌、白衣共視也。而今已後,幸共護之,使與律同,此乃茲邦之急者也。斯諄諄之誨,幸勿藐藐聽也。廣見而不知護禁,乃是學士通中創也。中本起康孟祥出,出大愛道品,乃不知是禁經,比丘尼法[7]慊切,真割而去之,此乃是大鄙可痛恨者也。此二經有力道士乃能見,當以著心焉,如其輕忽不以為意者,幸我同志鳴鼓攻之可也。

增壹阿[8][9] [10]第一

東晉[-]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11]

序品第一[12]

 自歸能仁第[13]仙 演說賢聖無上軌 永在生死長流河 世尊今為度[-+]
 尊長迦葉及眾僧[14] 賢哲阿難無量聞 善逝泥曰[15]供舍利 從拘夷國至摩竭
 迦葉端思行四等 此眾生類墜五道 正覺演道今去世 憶尊巧訓懷悲泣
 迦葉思惟正法本 云何流布久在世 最尊種種吐言教 總持懷抱不漏失
 誰有此力集眾法 在在處處因緣本 今此眾中智慧士 阿難賢善[16]無量聞
 即擊揵椎[17]集四部 比丘八萬四千眾 盡得羅漢心解脫 [18]脫縛著處福田

 迦葉哀愍於世故 加憶尊恩過去報 世尊授法付阿難 願布演法長[19]

 云何次第不失緒 三阿僧祇集法寶 使後四部得聞法 已聞便得離眾苦

 阿難便辭吾不堪 諸法甚深若干種 豈敢分別如來教 佛法功德無量智

 今尊迦葉能堪任 世雄以法付耆舊 大迦葉今為眾人 如來在世請半坐

 迦葉報言雖有是 年衰朽老多忘失 汝今總持智慧業 能使法本恒在世 

我今有三清淨眼 亦復能知他心智 一切眾生種種類 無有能勝尊阿難 

梵天下降及帝釋 護世四王及諸天 彌勒兜[20]尋來集 菩薩數億不可計 

彌勒梵釋及四王 皆悉叉手而啟白 一切諸法佛所印 阿難是我法之器 

若使不欲法存者 便為壞敗如來教 願存本要為眾生 得濟危厄度眾難

釋師出世壽極短 肉體雖逝法身在 當令法本不斷絕 阿難勿辭時說法

迦葉最尊及聖眾 彌勒梵釋及四王 哀請阿難時發言 使如來教不滅盡

阿難仁和四等具 意轉入微師子吼 顧眄四部瞻虛空 悲泣揮淚不自勝

便奮光明和[>]色 普照眾生如日初 彌勒光及釋梵 收捨遲[21]聞無上法

四部寂靜專一心 欲得聞法意不亂 尊長迦葉及聖眾 直視顏目不眴 

時阿難說經無量 誰能備具為一聚 我今當為作三分 造立十經為一偈 

契經一分律二分 阿毘曇經[22]三分 過去三佛皆三分 契經律法為三藏 

契經今當分四段 [23]名增一二名中 三名曰長多瓔珞 雜經在後為四分 

尊者阿難作是念 如來法身不敗壞 永存於世不斷絕 天人得聞成道果

或有一法義亦深 難持難誦不可憶 我今當集[24]法義 一一相從不失緒 

亦有二法還就二 三法就三如連珠 四法就四五亦然 五法次六六次七

八法義廣九次第 十法從十至十一 如是法寶終不忘 亦恒處世久存在

於大眾中集此法 即時阿難昇[25]座 彌勒稱善快哉說 諸法義合宜配之

更有諸法宜分部 世尊所說各各異 菩薩發意趣大乘 如來說此種種別

人尊說六度無極 布施持戒忍精進 禪智慧力如月初 [26]度無極[27]諸法

諸有勇猛施頭目 身體血肉無所惜 妻妾國財及男女 此名檀度不應[28] 

戒度無極如金剛 不毀不犯無漏失 持心護戒如坏瓶 此名戒度不應* 

或有人來截手足 不起瞋恚忍力[29] 如海含容無增減 此名忍度不應*

諸有造作善惡行 身口意三無厭足 妨人諸行不至道 此名進度不應* 

諸有坐禪出入息 心意堅固無亂念 正使地[30]身不傾 此名禪度不應棄 

以智慧力知塵數 劫數兆載不可稱 書業聚[31]意不亂 此名智度不應棄

諸法甚深論空理 難明難了不可觀 將來後進懷狐疑 此菩薩德不應棄

阿難自陳有是念 菩薩之行愚不信 除諸羅漢信解脫 爾乃有信無猶豫 

四部之眾發道意 及諸一切眾生類 彼有牢信不狐疑 集此諸法為一分 

彌勒稱善快哉說 發趣大乘意甚廣 或有諸法斷結使 或有諸法成道果

阿難說曰此云何 我見如來演此法 亦有不從如來聞 此法豈非當有疑

設我言見此義非 於將來眾便有虛 今稱諸經聞如是 佛處所在城國土 

波羅捺[32]國初說法 摩竭國降三迦葉 釋翅拘薩迦尸國 瞻波句留[33]毘舍離

天宮龍宮阿須倫 乾沓和等拘尸城 正使不得說經處 當稱原本在舍衛

吾所從聞一時事 佛在舍衛及弟子 祇桓[34]精舍修善業 孤獨長者所施園

時佛在中告比丘 當修一法專一心 思惟一法無放逸 云何一法謂念佛

法念僧念及戒念 施念去[35]次天念 息念安般及身念 死念除亂謂十念

此名十念更有十 次後當稱尊弟子 初化拘真佛子 最後小者名須拔[36]

以此方便了一法 二從二法三從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一之法無不了

從一增一至諸法 義豐慧廣不可盡 一一契經義亦深 是故名曰增壹含

今尋一法難明了 難持難曉不可明 比丘自稱功德業 今當稱之尊第一[37]

猶如陶家所造器 隨意所作無狐疑 如是阿*增一法 三乘教化無差別

佛經微妙極甚深 能除結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淨三眼[38]除三垢

其有專心持增一 便為總持如來藏 正使今身不盡結 後生便得高才智

若有書寫經卷者 繒綵花蓋持供養 此福無量不可計 以此法寶難遇故

說此語時地大動 雨天華香[39][40]膝 諸天在空歎善哉 上尊所說盡順[41]

契經一藏律二藏 阿毘曇經為三藏 方等大乘義玄邃 及諸契經為雜藏

安處佛語終不異 因緣本末皆隨順 彌勒諸天皆稱善 釋迦文經得久存

彌勒尋起手執華 歡喜持用散阿難 此經真實如來說 使阿難尋道果成

[T2.550c15] 是時,尊者阿難及梵天將諸梵迦夷天,皆來會集;化自在天將諸營從,皆來會聚;他化自在天將諸營從,皆悉來會;兜術天王將[42]天之眾,皆來會聚;豔天將諸營從,悉來會聚;釋提桓因將諸三十三天眾,悉來集會[43]提頭賴吒[44]天王將乾沓和等,悉來會聚;毘留[45][46]王將諸厭鬼[47],悉來會聚;毘留跛叉[48]天王[49]將諸龍眾,悉來會聚;毘沙門天王[50]將閱叉、羅剎眾,悉來會聚。

[T2.550c23] 是時,彌勒大士告賢劫中諸菩薩等:「卿等勸[51]諸族姓子、族姓女,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使天、人奉行。」

[T2.550c26] 說是語時,諸天、世人、乾沓和、阿須倫、伽留羅[52][53]、甄陀羅等,各各白言:「我等盡共擁護是善男子、善女人,諷誦受持增一尊法,廣演流布,終不中絕。」

[T2.550c29]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我今以此增一阿*囑累[54]汝,善諷誦讀,莫令漏減,所以者何?其有輕慢此尊經者,便為墮落為凡夫行。何以故?此,優多羅,增一阿*,出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T2.551a05] 時,大迦葉問阿難曰:「云何,阿難!增一阿*乃能出生三十七道品之教,及諸法皆由此生?」

[T2.551a07] 阿難報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皆由此生,且置增一阿*一偈之中,便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T2.551a10] 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T2.551a11] 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T2.551a15] 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淨。是故,迦葉!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淨。」

[T2.551a17]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壹阿*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亦復出生乎」?

[T2.551a19] 阿難報言:「且置。迦葉!四阿*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戒具[55]禁,清白之行;諸善奉行,心意清淨,自淨其意,除邪顛倒;是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葉!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意清淨者,則[56]顛倒;以無顛倒,愚惑想滅,諸三十七道品[57]便得成就。[58]成道果,豈非諸法乎?」

[T2.551a27]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以此增一付授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一切諸法乎?」

[T2.551a29] 阿難報言:「增一阿*則是諸法,諸法則是增一阿*,一無有二。」

[T2.551b01] 迦葉問曰:「以何等故,以此增一阿*囑累優多羅,不囑累餘比丘乎?」

[T2.551b03] 阿難報曰:「迦葉當知:昔者九十一劫,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曰伊俱優多羅[59],爾時彼佛以增一之法囑累此人,使諷誦讀。」

[T2.551b06] 自此*後三十一劫,次復有佛名式詰如來、至真、等正覺。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目伽優多羅。式詰如來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即彼三十一劫中,毘舍婆[60]如來、至真、等正覺,復出於世。爾時,此優多羅比丘名龍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T2.551b12] 迦葉當知:此賢劫中有拘留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雷電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拘那*含如來[61]、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天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此賢劫中次復有佛,名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優多羅比丘名梵優多羅,復以此法囑累其人,使諷誦讀。

[T2.551b21] 迦葉當知:今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今此比丘名優多羅,釋迦文佛雖般涅槃?」比丘阿難猶存於世。世尊以法盡[62]囑累我,我今復以此法授與優多羅。所以者何?當觀其器,察知原本,然後授法,何以故?[63]時於此賢劫中,拘留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爾時,有王名摩訶提婆,以法治化,未曾阿曲,壽命極長,端[64]無雙,世之希有,八萬四千歲中於童子身而自遊戲,八萬四千歲中以太子身以法治化,八萬四千歲中復以王法治化天下。

[T2.551c04] 迦葉當知。爾時,世尊遊甘梨園中,食後如昔[65]法,中庭經行,我及侍者,爾時世尊便笑,口出五色光。我見已,前長跪白世尊曰:『佛不妄笑,願聞本末,如來、至真、等正覺,終不妄笑。』爾時,迦葉!佛告我言:『過去世時於此賢劫中,有如來名拘留孫至真[66]、等正覺,出現於世,復於[67]此處為諸弟子而廣說法。「復次,於此賢劫中,復有拘那**、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彼佛亦於此處而廣說法。次復,此賢劫中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迦葉如來亦於此處而廣說法。』

[T2.551c15] 爾時,迦葉!我於佛前長跪白佛言:『願令[68]釋迦文佛亦於此處,與諸弟子具足說法,此處便為四如來金剛之座,恒不斷絕。』

[T2.551c18] 爾時,迦葉!釋迦文佛[69]彼坐:『便告我言:『阿難!昔者此坐,賢劫之中有王出世,名摩訶提婆。乃至八萬四千歲以王法教化,訓之以德,經歷年歲[70],便告劫[71]言:若見我首有白髮者,便時告吾。』

[T2.551c23] 爾時,彼人聞王教令,復經數年,見王首上有白髮生,便前長跪白大王曰:『大王當知:首上[72]生白髮。』時王告彼人言:『捉取金鑷,拔吾白髮,著吾手中。』爾時,彼人受王教令,便執金鑷,前拔白髮。

[T2.551c27] 爾時,大王見白髮已,便說此偈[73]

 於今我首上 *生衰耗毛 天使*來至 宜[74]時出家

[T2.552a02]「『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T2.552a04]爾時,王摩訶提婆便告第一太子,名曰長壽:『卿今知不?吾首[75]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便為凡夫之行。凡夫[76][77],長處三塗、八難之中。』爾時,王摩訶提婆以王之位授太子已,復以財寶賜與劫比,便於彼處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於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

[T2.552a14] 時,長壽王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未經旬日,便復得作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藏寶、典兵寶,是謂七寶。復有千子,勇猛智慧,能除眾苦,統領四方。

[T2.552a19]時,長壽王以前王法,如上作[78]

[79]今我首上 已生衰耗毛 天使已來至 宜當時出家

[T2.553c07] 「『我今已食人中之福,宜當自勉昇天之德,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

[T2.553c09] 時,長壽王告第一太子善觀曰:『卿今知不?吾已首上生白髮,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離於眾苦。汝紹吾位,以法治化,勿令有失,違吾言教,造凡夫行,所以然者。若有斯人,違吾言者,為凡夫之行。夫凡夫者,長處三塗、八難之中。』時,王長壽八萬四千歲善修梵行,行四等心,慈、悲、喜、護。身逝命終,生梵天上。時,王善觀憶父王教,未曾暫捨,以法治化,無有阿曲。

[T2.553c18] 迦葉!知不?爾時摩訶提婆,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王者,今釋迦文是;時長壽王者,今阿難身是;爾時善觀者,今優多羅比丘是;恒受王法未曾捨忘,亦不斷絕。時,善觀王復興父王,以法治化,不斷王教。所以然者,以父王教,難得違故。」

[T2.553c23] 爾時,尊者阿難便說偈曰:

 敬法奉所尊 不忘本恩報 復能崇三業 智者之所貴

[T2.552a23] 我觀此義已,以此增一阿*授與優多羅比丘。何以故?一切諸法皆有所由。」

[T2.552a24] 時,尊者阿難告優多羅曰:「汝前作轉輪聖王時,不失王教,今復以此法而相囑累,不失正教,莫作凡夫之行。汝今當知:若有違失如來善教者,便墮凡夫地中。何以故?時,王摩訶提婆不得至竟解脫之地,未得解脫至安隱處;雖受梵天福報,猶不至究竟;如來善業,乃名究竟安隱之處,快樂無極,天、人所敬,必得涅槃。以是之故,優多羅!當奉持此法,諷誦讀斯念:莫令缺漏。」

[T2.552b04] 爾時,阿難便說偈[80]

 於法當念故 如來由是生 法興成正覺 辟支羅漢道
 法能除眾苦 亦能成果實 念法不離心 今報後亦受
 若欲成佛者 猶如釋迦文 受持三藏法 句逗不錯亂
 三藏雖難[81] 義理不可窮 當誦四阿* 便斷天人徑
 阿*雖難誦 經義不可盡 戒律勿令失 此是如來寶
 禁律亦難持 阿*亦復然 牢持阿毘曇 便降外道術
 宣暢阿毘曇 其義亦難持 當誦三阿* 不失經句逗
 契經阿毘曇 戒律流布世 天人[82]得奉行 便生安隱處
 設無契經法 亦復無戒律 如盲投於冥 何時當見明
 以是囑累汝 并及四部眾 當持勿輕慢 於釋迦文[83]

[T2.552b26] 尊者阿難說是語時,天地六反震動,諸尊神天在虛空中,手執天華而散尊者阿難上,及散四部之眾。一切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加留羅[84]、甄陀羅、摩休勒等,皆懷歡喜而悉歎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難!上中下言:『悉無不善,於法當恭敬,誠如所說:「諸天、世人無不從法而得成就。若有行惡,便墮地獄、餓鬼、畜生。」

[T2.552c04] 爾時,尊者阿難於四部眾中而師子吼,勸一切人,奉行此法。爾時,座上三萬天、人得法眼淨。

[T2.552c06] 爾時,四部之眾、諸天、世人聞尊者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85][86]

十念[87]品第二《增壹阿含2.1~10經》

(一)當修念佛《增壹阿含2.1經》

[T2.552c09] 聞如是:

[T2.552c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2c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88],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89]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90]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2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修念法《增壹阿含2.2經》

[T2.552c17]聞如[91]是:

[T2.552c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2c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眾亂想,[92]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法[93],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94]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2c2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當修念眾《增壹阿含2.3經》

[T2.552c25] 聞如是:

[T2.552c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2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眾亂想,[95]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眾[96]。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眾亂想,逮[>]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97]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a02][98]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當修念戒《增壹阿含2.4經》

[T2.553a04] 聞如是:

[T2.553a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99]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戒[100]。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去眾想[101],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a10]是時[102],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當修念施《增壹阿含2.5經》

[T2.553a12] 聞如是:

[T2.553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眾亂想*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施[103]。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如是[104],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a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當修念天《增壹阿含2.6經》

[T2.553a20] 聞如是:

[T2.553a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a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105]。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去諸想[106],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當修念休息《增壹阿含2.7經》

[T2.553a28] 聞如是:

[T2.553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107]。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108]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b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當修念安般《增壹阿含2.8經》

[T2.553b07] 聞如是:

[T2.553b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b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安般[109]。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諸亂想,*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當修念身非常《增壹阿含2.9經》

[T2.553b15] 聞如是:

[T2.553b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b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身非常。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得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b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當修念死《增壹阿含2.10經》

[T2.553b23] 聞如是:

[T2.553b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3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死。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得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110]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3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法聖眾念 戒施及天念 休息安般念 身死念在後

增壹阿*經卷第一[111]

 


增壹[112]含經 卷第二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13]

廣演品第三《增壹阿含3.1~10經》

 

(一)當修念佛《增壹阿含3.1經》

[T2.554a07] 聞如是:

[T2.554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4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114],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115]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T2.554a12]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4a15]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4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之。」

[T2.554a19] 答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4a20]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116];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117],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118]。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斯念;憍慢強梁,諸情憺[119],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120]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121],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122],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123]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4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修念法《增壹阿含3.2經》

[T2.554b11] 聞如是:

[T2.554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4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廣布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法。」

[T2.554b16]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4b19]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4b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4b23] 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4b24] 佛告之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法。除諸欲愛,無有塵勞,渴愛之心,永不復興。夫正法者,於欲至無欲,離諸結縛、諸蓋之病。此法猶如眾香之氣,無有瑕疵亂想之念。是謂,比丘!修行念法[124]者,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法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4c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當修念僧《增壹阿含3.3經》

[T2.554c06] 聞如是:

[T2.554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4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功德,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僧。」

[T2.554c11]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僧,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4c14]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4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4c18] 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4c19]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眾[125]。如來聖眾,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上下和穆,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126]知見成就。聖眾者。所謂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聖眾,應當恭敬,承事禮順。所以然者,是世福田故。於此眾中,皆同一器,亦以自度,復度他人至三乘道,如此之業名曰聖眾。是謂,諸比丘!若念僧者,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僧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5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當修念戒《增壹阿含3.4經》

[T2.555a05] 聞如是:

[T2.555a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5a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戒。」

[T2.555a10]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戒,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5a13]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5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5a1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5a18]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戒。所謂戒者,息諸惡故。戒能成道,令人歡喜,戒纓絡身,現眾好故。禁戒者,猶吉祥瓶,所願便剋,諸道品法,皆由戒成。如是,比丘![127]禁戒者,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戒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5a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當修念施《增壹阿含3.5經》

[T2.555a29] 聞如是:

[T2.555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5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施。」

[T2.555b05]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施,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5b08]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5b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5b1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5b13]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施。今所施,施中之上,永無悔心,無[128]報想,快得善利。若人罵我,我終不[129];設人害我,手[130]相加,刀杖相向,瓦石相擲,當起慈心,不興瞋恚。所施者,施意不絕。是謂,比丘!名曰大施,便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施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5b2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當修念天《增壹阿含3.6經》

[T2.555b25] 聞如是:

[T2.555b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5b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法[131],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132]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

[T2.555c01]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天,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5c04]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5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5c08]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5c09]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133],成彼天身;眾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天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5c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念休息《增壹阿含3.7經》

[T2.555c20] 聞如是:

[T2.555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5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

[T2.555c25]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譽,成大果報,眾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5c28]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134]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6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6a0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6a04]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休息。所謂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詳諦,亦無卒暴,恒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貪,勝[135]上達。如是,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休息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6a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念安般《增壹阿含3.8經》

[T2.556a15] 聞如是:

[T2.556a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6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136],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安[137]。」

[T2.556a20]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安般,便有名譽,成大果報,眾善普具,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6a23]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T2.556a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6a2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6a28]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安般。所謂安般者。若息長時,亦當觀知我今息長;若復息短,亦當觀知我今息短;若息極冷,亦當觀知我[138]息冷;若復息熱,亦當觀知我今息熱。具觀身體,從頭至足皆當觀知。若復息[139]長短,亦當觀息有長有短,用心持身,知息長短,皆悉知之,尋息出入,分別曉了。若心持身知息長短,亦復知之,數息長短,分別曉了。如是[140],諸比丘!名曰念安般,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安般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6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念身《增壹阿含3.9經》

[T2.556b15] 聞如是:

[T2.556b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6b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141],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身。」

[T2.556b20]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身,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6b23]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法,諸比丘從如來聞法已,便當受持。」

[T2.556b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6b2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6b28]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身。所謂念身者,髮、毛、爪、[142]、皮、肉、筋、[143]、膽、肝、肺、心、脾、腎、大腸、小腸、[144]、膀胱、屎、尿、百葉、滄、蕩、脾、泡[145]、溺、淚、唾、涕、膿、血、肪脂、 [-+][146]、髑髏、腦。何者是身為?地種是也?水種是也?火種是[147]?風種是也?為父種、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為誰所造?眼、耳、鼻、[148]、身、心,此終當生何處?如是。諸比丘!名曰念身,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身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6c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念死《增壹阿含3.10經》

[T2.556c13] 聞如是:

[T2.556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6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已,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149],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死。」

[T2.556c18]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死,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150],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T2.556c21]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宣。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法,諸比丘從如來聞法已,便當受持。」

[T2.556c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

[T2.556c25]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T2.556c26]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死。所謂死者,此沒生彼,往來諸趣,命逝不停,諸根散壞,如腐敗木,命根斷絕,宗族分離,無形無[151],亦無相貌。如是,諸比丘!名曰念死,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死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57a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法及聖眾 乃至竟死念  雖與上同名 其義各別異[152]

~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153] ~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54]

弟子品[155]第四《增壹阿含4.1~10經》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1經》[156]

[T2.557a17] 聞如是:

[T2.557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57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所謂阿若拘[157]比丘是。初受法味,思惟四諦,亦是阿若拘比丘。善能勸導,福度人民,所謂優陀夷比丘是。速成神通,中不有[158],所謂摩訶男比丘是。恒飛虛空,足不蹈地,[159]肘比丘是。乘虛教化,意無榮冀,所謂婆破比丘是。居樂天上,不處人中,所謂牛跡比丘是。恒觀惡露不淨之想,*勝比丘是。將養[160]聖眾,四事供養,所謂優留毘迦葉[161]比丘是。心意寂然,降伏諸結,所謂江迦葉比丘是。觀了[162]諸法,都無所著,所謂象迦葉比丘是。」

 陀、夷、男 善肘、婆第五 牛跡、及善勝 迦葉三兄弟

[>]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2經》[163]

[T2.557b04]「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威容端正,行步庠序。所謂馬師比丘是。智慧無窮,決了諸疑,所謂舍利弗[164]比丘是。神足輕舉,飛到十方,所謂大目揵連[165]比丘是。勇猛精進[166],堪任苦行。所謂二十億耳[167]比丘是。十二頭陀,難得之行,所謂大迦葉[168]比丘是。天眼第一,見十方域,所謂阿那律[169]比丘是。坐禪入定,心不錯亂,所謂離曰比丘是。能廣勸率,施立齋講,[170]羅婆摩羅比丘是。安造房舍[171][172]招提僧,所謂小陀羅婆摩羅比丘是。貴豪種族,出家學道,所謂羅吒婆羅[173]比丘是。善分別義,敷演道教,所謂大迦旃延[174]比丘是。」

 馬師、舍利弗 拘律、耳、迦葉 阿那律、離曰 摩羅、吒、旃延

(三)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3經》[175]

[T2.557b18]「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堪任受籌,不違禁法,所謂軍頭婆漠[176]比丘是。降伏外道,履行正法,所謂賓頭盧[177]比丘是。瞻視疾病,供給醫藥,所謂[178]比丘是。四事供養衣被、飲食[179],亦是*比丘。能造偈[180],嘆如來德,鵬耆舍[181]比丘是。言論辯了而無疑滯,亦是鵬耆舍比丘。得四辯才,觸難答對,所謂摩訶拘絺羅[182]比丘是。清淨閑居,不樂人中,所謂堅牢比丘是。乞食耐辱,不避寒暑,所謂難提比丘是。獨處靜坐,專意念道,所謂今毘[183]羅比丘是。一坐一食,不移[184]處,所謂施羅比丘是。守持三衣,不離食、息,謂浮彌比丘是。」

 軍頭、賓頭盧 [185]、鵬、拘絺羅 善牢[186]及難提 *、施羅、彌

(四)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4經》[187]

[T2.557c03]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樹下坐禪,意不移轉,所謂狐疑離曰比丘是。苦身露坐,不避風雨,所謂婆嗟[188]比丘是。獨樂空閑,專意思惟,所謂陀素比丘是。著五納衣,不著榮飾,所謂尼婆比丘是。常樂塚間,不處人中,所謂優多羅比丘是。恒坐草蓐,日福度人,所謂盧醯甯比丘是。不與人語,視地而行,所謂優鉗摩尼江比丘是。坐起行步,常入三昧,所謂刪提[189]比丘是。好遊遠國,教授人民。所謂曇摩留支比丘是。喜集聖眾,論說法味,所謂[190][191]比丘是。」

 狐疑、婆蹉離 陀蘇、婆、優多 盧醯、優* 息、曇摩留*

(五)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5經》[192]

[T2.557c16]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壽命極長,終不中夭,所謂婆拘羅[193]比丘是。常樂閑居,不處眾中,所謂[194]婆拘羅比丘[195]。能廣說法,分別義理,所謂滿願子[196]比丘是。奉持戒律,無所觸犯,優波離[197]比丘是。得信解脫,意無猶豫,所謂婆迦利[198]比丘是。天體[199][200],與世殊異。所謂難陀[201]比丘是。諸根寂靜,心不變易,亦是難陀比丘。辯才卒發[202],解人[203]滯,所謂婆陀比丘是。能廣說義,理不有違。所謂斯尼比丘是。喜著好衣,行本清淨,所謂天須菩提比丘是。常好教授諸後學者,難陀迦[204]比丘是。善誨禁戒比丘尼僧,所謂須摩那比丘是。」

 婆拘、滿、波離 婆迦利、難陀 陀、尼、須菩提 難陀、須摩那

(六)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6經》[205]

[T2.558a07]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功德盛滿,所適無短,所謂尸婆羅比丘是。具足眾行道品之法,所謂優波先迦蘭陀子比丘是。所說和悅,不傷人意,所謂婆陀先比丘是。修行安般,思惟惡露,所謂摩訶迦延那比丘是。計我無常,心無有想,所謂優頭槃比丘是。能雜種論,暢悅心識,所謂拘摩羅迦葉[206]比丘是。著弊惡衣,無所羞恥,所謂面王比丘是。不毀禁戒,誦讀不懈,所謂羅雲[207]比丘是。以神足力能自隱曀[208],所謂般兔[209]比丘是。能化形體,作若干變,所謂[210]*[211]比丘是。」

 尸婆、優波先 婆陀、迦延那 優頭、王、迦葉[212] *羅雲、二般兔[213]

(七)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7經》[214]

[T2.558a20]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豪族富貴,天性柔[>],所謂釋王比丘是。[215]食無厭足,教化無窮,所謂婆提婆羅[216]比丘是。氣力強盛,無所畏難,亦是*婆提婆羅比丘是。音[217]清徹,聲至梵天,所謂羅婆那婆提比丘是。身體香潔,熏乎[218]四方,鴦迦闍比丘是。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多聞廣遠,堪任奉上,所謂阿難[219]比丘是。莊嚴服飾,行步[220]影,所謂迦持利比丘是。諸王敬[221],群臣所[222],所謂月光比丘是。天人所奉,恒朝侍省,所謂輸提比丘是。以捨人形,像天之貌,亦是輸提比丘。諸天師導,旨授[223]正法,所謂天比丘是。自憶宿命無數劫事,所謂衣比丘是。」

 釋王、婆提波 羅婆、鴦迦闍 阿難、迦、月光 輸提、天、婆醯

(八)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8經》[224]

[T2.558b07]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體性利根,智慧[225]遠,所謂鴦掘[226]比丘是。能降伏魔外道邪業,所謂僧迦摩比丘是。入水三昧,不以為難,所謂質多舍利弗比丘是。廣有所識,人所敬斯念,亦是質多舍利弗比丘是。入火三昧,普照十方。所謂善來[227]比丘是。能降伏龍,使奉三尊,所謂那羅陀比丘是。降伏鬼神,改惡修善,所謂鬼[228]比丘是。降乾沓和,[229]行善行,所謂毘盧遮比丘是。恒樂空定,分別[230]空義,所謂須菩提比丘是。志在空寂,微妙德業,亦是須菩提比丘,行無想定,除去諸斯念,所謂耆利摩難比丘是。入無願定,意不起亂,所謂焰盛比丘是。」

 鴦掘、僧迦摩 質多、[231]、那羅 閱叉、浮盧遮 善業及摩難[232]

(九)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9經》[233]

[T2.558b22]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入慈三昧,心無恚怒,[234]摩達比丘是。入悲三昧,成就本業,所謂須深比丘是。得[235]行德,無若干想,所謂娑彌[236]陀比丘是。常守護心,意不捨離,所謂躍波迦比丘是。行焰盛三昧,終不解脫[237],所謂曇彌比丘是。言語[238],不避尊貴,所謂比利陀婆遮比丘是。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239]比丘[240],入金剛三昧,不可沮壞,所謂無畏比丘是。所[241]決了,不懷怯弱。所謂須泥多比丘是。恒樂靜寂,意不處亂,所謂陀摩比丘是。義不可勝,終不可伏,所謂須羅陀比丘是。」

 梵達、須深摩 娑彌[242]、躍、曇彌毘利陀[243]、無畏 須泥陀、須羅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增壹阿含4.10經》[244]

[T2.558c07]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曉了星宿,預知吉凶,所謂那伽波羅比丘是。恒喜三昧,禪悅為食,所謂婆私吒比丘是。常以喜為食,所謂須夜奢比丘是。恒行忍辱,對至不起,所謂滿願盛明比丘是。修習日光三昧,所謂彌奚比丘是。明算術法,無有差錯,所謂尼拘留比丘是。分別等智,恒不忘失,所謂鹿頭比丘是。得雷電三昧[245],不懷恐怖,所謂地比丘是。觀了身本,所謂頭那[246]比丘是。最後[247]證得漏盡通,所謂須拔比丘是。」

 那迦[248]、吒、舍那 彌奚、尼拘留 鹿頭、地、頭那 須拔最在後
 此百賢聖悉應廣演

(A.1.14.)第十四 第一(比丘)(舍利弗、目犍連等)Etadaggavaggo

I,23.  [249]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出家久者(rattaññūna耆宿),是阿若憍陳如(Aññāsikoṇḍañño)

大慧者(mahāpaññāna),是為舍利弗(Sāriputto)

具神通者(Iddhimantāna),是大目犍連(Mahāmoggallāno)

教頭陀者(dhutavādāna),是為摩訶迦葉(Mahākassapo)

具天眼者(dibbacakkhukāna),是為阿那律(Anuruddho)

貴族者(uccākulikāna),是婆提優卡力句塔耶(Bhaddiyo Kāḷigodhāyaputto)

妙音者,是拉窟他卡婆提耶(Lakuṇḍaka Bhaddiyo)

作師子吼者,是為賓度羅跋囉墮闍(Piṇḍolabhāradvājo)

說法者(dhammakathikāna),是分褥文陀尼子(Puṇṇo Mantāṇiputto富樓那)

廣為分別略說者(Sakhittena bhāsitassa vitthārena attha vibhajantāna),是摩訶迦栴延(Mahākaccāno)

I,24.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意成身者(manomaya kāya abhinimminantāna),是朱利槃特(Cūḷapanthako),心解脫善巧者(Cetovivaṭṭakusalāna),是朱利槃特(Cūḷapanthako)

慧解脫(Saññāvivaṭṭakusalāna)[250]善巧者,是摩訶槃毒(Mahāpanthako)

住無諍者(Araavihārīna),是須菩提(Subhūti)

應供養者(dakkhieyyāna),是須菩提(Subhūti)

住阿蘭若者(āraññakāna),是哩縛帝佉彌囉縛(Revato Khadiravaniyo)

住定者(jhāyīna靜慮),是頡離伐多(Kakhārevato)

發勤精進者(āraddhavīriyāna),是為室縷孥俱胝頻設(Soo Koiviso億耳)

善語者(kalyāṇavākkaraṇāna),是室縷窟底卡諾(Soo Kuikaṇṇo)

利得者(lābhīna),是尸拔羅(Sīvali)

信勝解者(saddhādhimuttāna),是婆迦利(Vakkalī)

  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好學者(sikkhākāmāna)是羅睺羅(Rāhulo)

信出家者(Saddhāpabbajitāna),是羅吒波羅(Raṭṭhapālo護國)

初得餐券者(pahama salāka gahantāna),是軍頭波漠(Kuṇḍadhāno)

具辯才者(Paibhānavantāna),是鵬耆舍(Vagīso)

普端嚴者(samantapāsādikāna),是優波斯那婆檀提子(Upaseno Vagantaputto)

敷床座者(senāsanapaññāpakāna),是沓婆摩羅子(Dabbo Mallaputto)

諸天所愛樂者(devatāna piyamanāpāna),是畢鄰陀婆蹉(Pilindavaccho)

速疾神通者(Kkhippābhiññāna),是婆希耶達如支利亞(Bāhiyo Dārucīriyo著樹皮衣)

妙說者(cittakathikāna),是為鳩摩羅迦葉(Kumārakassapo)

得無礙解者(Paisambhidāpattāna),是摩訶拘絺羅(Mahākoṭṭhito)

諸比丘!我聲聞[第一]比丘多聞者(bahussutāna),是阿難(Ānando)

具憶念者(satimantāna),是阿難。具悟解者(gatimantāna),是阿難。

I,25.    具堅固者(dhitimantāna),是阿難。近侍者(upaṭṭhākāna),是阿難。

具大眾者(mahāparisāna),是優樓頻羅迦葉(Uruvelakassapo)

歡悅於家門者(kulappasādakāna),是柯留陀夷(Kāḷudāyī)[251]

無病者(appābādhāna),是薄俱羅(Bākulo)

隨念宿住者(pubbenivāsa anussarantāna),是輸毘多(Sobhito)

持律者(vinayadharāna),是優波離(Upāli)

教授比丘尼者(bhikkhunovādakāna),是難陀迦(Nandako)

守護根門者(indriyesu guttadvārāna),是難陀(Nando)

教授比丘者(bhikkhu-ovādakāna),是摩訶劫賓那(Mahākappino)

火界善巧者(tejodhātukusalāna),是娑竭陀(Sāgato)

能起辯才者(paibhāneyyakāna),是羅陀(Rādho)

持麤衣者(lūkhacīvaradharāna),是謨賀囉惹(Mogharājāti)

增壹阿含[252]

比丘尼品第五《增壹阿含5.1~5經》

(一)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1經》[253]

[T2.558c21]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久出家學,國王所敬,所謂大愛道瞿曇彌[254]比丘尼是。智慧聰明,所謂識摩[255]比丘尼是。神足第一,感致諸神,所謂華色[256]比丘尼是。行頭陀法,十一限礙,所謂機梨舍瞿曇彌[257]比丘尼是。天眼第一,所照無礙,所謂奢拘梨[258]比丘尼是。坐禪入定,意不分散,所謂奢摩比丘尼是。分別義趣,廣演道教,所謂波頭蘭闍那比丘尼是。奉持律教,無所加犯,所謂波羅遮那[259]比丘尼是。得信解脫,不復退還,所謂迦旃延比丘尼是。得四辯才,不懷怯弱,所謂最勝比丘尼是。」

 大愛及*識摩 優、機曇彌 拘利、奢、蘭闍 那羅[260]、迦旃勝

(二)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2經》[261]

[T2.559a10]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自識宿命無數劫事,所謂扙陀[262]迦毘離比丘尼是。顏色端*],人所敬愛[263],所謂醯摩闍比丘尼是。降伏外道,立以正教,所謂輸那比丘尼是。分別義趣,廣說分部,所謂曇摩提那[264]比丘尼是。身著衣,不以為愧,所謂優多羅比丘尼是。諸根寂靜,恒若一心,所謂光明比丘尼是。衣服[265]齊整,常如法教,所謂禪頭比丘尼是。能雜種論,亦無疑滯,所謂檀多比丘尼是。堪任造偈,讚如來德,所謂天與比丘尼是。多聞博知恩慧[266]接下,所謂瞿卑比丘尼是。」

 拔陀、闍、輸那 曇摩那、優多 光明、禪、檀多 天與及瞿卑

(三)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3經》[267]

[T2.559a23]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恒處閑靜,不居人間,所謂無畏比丘尼是。苦體乞食,不擇貴賤,所謂毘舍[268]比丘尼是。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所謂拔陀婆羅比丘尼是。遍行乞求,廣度人民,所謂摩怒呵利比丘尼是。速成道果,中間不滯,所謂陀摩比丘尼是。執持三衣,終不捨離,所謂須陀摩比丘尼是。恒坐樹下,意不改易,所謂須那[269]比丘尼是。恒居露地,不念覆蓋,所謂奢陀比丘尼是。樂空閑處,不在人間。所謂優迦羅比丘尼是。長坐草蓐,不著[270]飾,所謂離那比丘尼是。著五納衣,以次分越[271],所謂阿奴波摩比丘尼是。」

 無畏、多毘舍 婆陀、阿奴波[272] 檀、須檀、奢多[273] 優迦、離、阿奴

(四)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4經》[274]

[T2.559b09]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樂空塚間,所謂優迦[275]摩比丘尼是。多遊於慈,愍念生類,所謂清明比丘尼是。悲泣眾生,不及道者,所謂素摩比丘尼是。喜得道者,願及一切,所謂摩陀利比丘尼是。護守諸行,意不遠離,所謂迦羅伽比丘尼是。守空執虛,了之無有,所謂提婆修比丘尼是。心樂無想,除去諸著,所謂日光比丘尼是。修習無願,心恒廣濟,所謂末那婆比丘尼是。諸法無疑,度人無限,所謂毘摩達比丘尼是。能廣說義,分別深法,所謂普照比丘尼是。」

*優迦、明、素摩 摩陀、迦、提婆 日光、[276]那婆 毘摩達、普照

(五)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增壹阿含5.5經》[277]

[T2.559b22]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心懷忍辱,如地容受,所謂曇摩[278]提比丘尼是。能教化人,使立檀會,所謂須夜摩比丘尼是。辦具床座,亦是須夜摩比丘尼[279],心[280]永息,不興亂想,所謂因[281]闍比丘尼是。觀了諸法,而無厭足,所謂龍比丘尼是。意[282]勇猛,無所染著,所謂拘那羅比丘尼是。入水三昧,普潤一切。所謂婆須比丘尼是。入焰光[283]三昧,悉照類,所謂降提比丘尼是。觀惡露不淨,分別緣起,所謂遮波羅[284]比丘尼是。育養眾人,施與所乏,[285]迦比丘尼是。我聲聞中最後第一比丘尼,拔陀軍陀羅拘夷國[286]比丘尼是。」

 曇摩、須夜摩 因提、龍、拘那 婆須、降、遮波 守迦、拔陀羅

[T2.559c07] 此五十比丘尼,當廣說如上。

A.1.14/I,26.[287]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出家久者,是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Mahāpajāpatigotamī)。大慧者,是讖摩(Khemā)

具神通者(Iiddhimantīna),優婆拉瓦那是(Uppalavaṇṇā蓮華色)

持律者,是波吒左囉(Paṭācārā)

說法者,是曼摩提那(Dhammadinnā法授)

靜慮者,是難陀(Nandā)

發勤精進者(Āraddhavīriyāna),是索那(Soṇā)

具天眼者,是奢拘梨(Bakulā)

疾速神通者,是跋陀軍陀羅拘夷(Bhaddā Kuṇḍalakesā)

隨念宿住者,是跋陀迦比羅(Bhaddā Kāpilānī)

得大神通者,是巴達卡恰那(Bhaddakaccānā)

持麤衣者,是翅舍憍答彌(Kisāgotamī)

信解者,是私伽羅母(Sigālakamātā)

 

增壹阿[288][289]

清信士品第六《增壹阿含6.1~4經》

(一)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1經》[290]

[T2.559c09]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291]聞法藥,成賢聖證,三果[292]商客是。第一智慧,*質多[293]長者是。神德第一,所謂犍提[294]阿藍是。降伏外道。所謂掘多長者是。能說深法。所謂優波掘長者是。恒坐禪*呵侈阿羅婆[295]是。降伏魔[296],所謂勇健長者是。福德盛滿,*闍利長者是。大檀越主,所謂須達[297]長者是。門族成就,泯兔[298]長者是。」

 三果、質、乾提 掘、波及羅婆[299] 勇、闍利、須達 *泯兔是謂十

(二)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2經》[300]

[T2.559c19]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問義趣,所謂生漏[301]婆羅門是。利根通明。所謂梵摩俞是。諸佛信使,[302]馬摩納是。計身無我,*[303]婆羅門是。論不可勝,*毘裘婆羅門是。能造誦偈[304]優婆離[305]長者是。言語速疾,亦是優波離長者,喜施好寶,不有心,所謂殊提長者是。建立善本,所謂優迦毘舍離[306]是。能說妙法。所謂最上無畏優婆塞是。所說無畏,善察人根。所謂頭摩大將領毘舍離是。」

 *生漏、梵摩俞 御馬及聞*  毘裘、優波離 殊提、優、畏、摩

(三)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3經》[307]

[T2.560a05]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308]惠施,所謂[309]王是。所施狹少,[310]明王是。建立善本,*波斯匿是。得無根善信,起歡喜心,所謂王阿闍世是。至心向佛,意不變易,所謂優填王是。承事正法,所謂月光王子是。供奉聖眾,意恒平等,所謂造祇洹[311]王子是。常喜濟彼,不自為己,*師子王子是。善恭奉人,無有高下,*無畏王子是。顏貌端*],與人殊勝,所謂雞頭王子是。」

 *王、光明 波斯匿、闍[312] 月、祇桓、優填 師子、畏、雞頭

(四)第一優婆塞《增壹阿含6.4經》[313]

[T2.560a16]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恒行慈心。所謂不尼長者是。心恒悲念一切之類,所謂摩訶納釋種[314]是。常行喜心,所謂拔陀釋種是。恒行護心,不失善行,所謂毘闍先優婆塞是。堪任行忍,所謂師子大將是。能雜種[315],所謂毘舍御[316]優婆塞是。賢聖默然,難提婆[317]羅優婆塞是。*修善行,無有休息。所謂優多羅優婆塞是。諸根寂靜。所謂天摩優婆塞是。我弟子中最後受證。所謂拘夷那摩羅[318]是。」

 不尼、摩訶納 拔陀、優多羅[319] 師子、毘舍、離[320] 優多、天、摩羅

[T2.560a27]四十[321]優婆塞,盡當廣說如上。

A.1.14/I,26.[322]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最初歸依者,是多梨富沙(Apussabhallikā)、婆梨迦(Vāṇijā)二商人。

施者是善施居士給孤獨(Sudatto gahapati Anāthapiṇḍiko)

*說法者是質多居士(Citto Macchikāsaṇḍiko)

*以四攝事攝眾者是呵多阿羅婆(Hatthako Āḷavako)

施上味者,是摩訶那摩釋迦氏(Mahānāmo Sakko)

施悅意食者,是郁伽居士毘舍離出(Uggo gahapati Vesāliko)

近事僧伽者,是嗢羯吒居士(Hatthigāmako Uggato)[323]

不動信者(aveccappasannāna),是斯拉安巴它(Sūrambaṭṭho)

對人淳厚者,是紀巴卡抑馬拉巴洽(Jīvako Komārabhacco童子醫王耆域)

可倚信之語者,是那拘羅父居士(Nakulapita)

 

增壹阿[324]含經

清信女品第七《增壹阿含7.1~3經》

(一)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1經》[325]

[T2.560a29]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斯,初受道證。所謂難陀[326]陀婆羅優婆斯是。智慧第一,壽多羅[327]優婆斯是。恒喜坐禪,*須毘耶[328]女優婆斯是。慧根了了,*浮優婆斯是。堪能說法,鴦竭闍[329]優婆斯是。善演經義,*跋陀娑羅[330]須焰摩[331]優婆斯是。降伏外道,婆修陀優婆斯是。音*清徹,*無優[332]優婆斯是。能種種論,*婆羅陀優婆斯是。勇猛精進[333]。所謂須頭優[334]斯是。

 難陀陀、久壽 須[335]、鴦竭闍 須焰及*無優 婆羅陀、須[336]

(二)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2經》[337]

[T2.560b11] 「我弟子中第一優婆斯,供養如來。所謂摩利夫人是。承事正法。所謂須賴婆夫人是。供養聖眾,[338]*夫人是。瞻視當來過去賢士。所謂月光夫人是。檀越第一,*雷電夫人是。恒行慈三昧。所謂摩訶光[339]優婆斯是。行悲哀愍,*毘提優婆斯是。喜心不絕,拔提[340]優婆斯是。行守護業,*難陀母[341]優婆斯是。得信解脫,*曜優婆斯是。」

 摩利、須賴婆 捨彌、光月[342]、雷 大光、毘提、陀 難陀及照曜

(三)第一優婆斯《增壹阿含7.3經》[343]

[T2.560b21] 「我弟子中第一[344],恒行忍辱。所謂*無優優婆斯是。行空三昧。所謂毘讎先優婆斯是。行無想三昧。所謂優那陀優婆斯是。行無願三昧,無垢優婆斯是。好教授彼,尸利夫人優婆斯是。善能持戒,鴦竭摩優婆斯是。形貌端*,雷焰優婆斯是。諸根寂靜,最勝優婆斯是。多聞博知[345],泥羅優婆斯是。能造頌偈[346],脩摩迦提須達女優婆斯是。無所怯弱,亦是須達女優婆斯是。我聲聞中最後取證優婆斯者。所謂藍優婆斯是。」

 *無優、毘讎先 優那、無垢、尸 鴦竭、雷焰、勝 泥、脩、藍摩[347]

[T2.560c04] 此三十優婆斯,廣說如上。

A.1.14/I,26.[348]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夷,最初歸依者,是斯佳它塞那尼(Sujātā Seniyadhītā)

施者,是毘舍佉彌伽羅母(Visākhā Migāramātā)

*多聞者,是久壽多羅(Khujjuttarā)

住慈[]者,是奢摩囉帝(Sāmāvatī)--優填王的第三個太太.

*靜慮者,是鬱多羅難陀母(Uttarānandamātā=Veukaṇḍakiyā ca Nandamātā)

施上味者是斯巴伐沙扣利亞女(Suppavāsā Koliyadhītā)

看病者,是須毘耶優婆夷(Uppiyā upāsikā)

不動信者,是迦帝耶尼(Kātiyānī)

可倚信語者(Vissāsikāna),是那拘羅母居家女(Nakulamātā gahapatānī)

隨聞得信者,是迦羅優婆夷(Kāḷī Upāsikā Kulagharikā)

 

增壹阿[349]含經

阿須倫品第八《增壹阿含8.1~10經》

(一)阿須倫王《增壹阿含8.1經》

[T2.560c06] 聞如是:

[T2.560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0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形大者,莫過阿須倫王。比丘當知:阿須倫形廣長八萬四千由[350],口縱廣千由*。比丘當知:或有是時,阿須倫王欲觸犯日時,倍復化身十六萬八千由旬[351][352]日月前。日月王見已,各懷恐怖,不寧本處。所以然者,阿須倫形甚可畏故,彼日月王以懷恐懼,不復有光明;然阿須倫不敢前捉日月。何以故?日月威德有大神力,壽命極長,顏色端*,受樂無窮。欲知壽命長短者,住壽一[353]。復是此間眾生福祐,令日月王不為阿須倫所見觸惱。爾時,阿須倫便懷愁憂,即於彼沒。

[T2.560c18] 如是。諸比丘!弊魔波旬恒在汝後,求其方便,壞敗善根。波旬便化極妙奇異色、聲、香、味、細滑之法,欲[354]亂諸比丘意。波旬作是念:我當會遇得比丘眼便,亦當得耳、鼻、[355]、身、意之便。爾時,比丘雖見極妙六情之法,心不染著。爾時,弊魔波旬便懷愁憂,即退而去。所以然者,多薩阿竭、阿羅呵威力所致。何以故?諸比丘不近色、聲、香、味、細滑法。爾時,比丘恒作是學:受人信施,極為甚難,不可消化,墮墜[356]五趣,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要當專意,未獲者獲,未得者得,未度者度,未得證者教令成證。是故,諸比丘!未有信施,不起想念;[357]有信施,便能消化,不起染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a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2經》[358]

[T2.561a08] 聞如是:

[T2.561a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a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隱眾生,愍世群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359]是謂一人出現於世,多饒益人,安隱眾生,愍世群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是故,諸比丘!常興恭敬於如來所,是故[360],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a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3經》

[T2.561a17] 聞如是:

[T2.561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一人入道在於世間,亦有二諦、三解脫門、四諦真法、五根、六邪見滅、七覺意、賢聖八道品[361]、九眾生居、如來十力、十一慈心解脫,便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一人入道在於世間,亦有二諦、三解脫門、四諦真法、五根、六邪見滅、七覺意、賢聖*八道品、九眾生居、如來十力、十一慈心解脫,便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常興恭敬於如來所,亦當作是學。」

[T2.561a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4經》[362]

[T2.561b01] 聞如是:

[T2.561b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b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智慧光明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便有智慧光明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當信心向佛,無有傾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b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一人出世《增壹阿8.5經》

[T2.561b09] 聞如是:

[T2.561b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無明大冥便自消滅。爾時,凡愚之士為此無明所見纏[363],生死[364]趣,如實不知,周旋往來今世、後世,從[365]*,無有解已;若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出現世時,無明大闇便自消滅。是故,諸比丘!當念承事諸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b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人出世《增壹阿8.6經》

[T2.561b18] 聞如是:

[T2.561b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b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便有三十七品出現於世。云何三十七品道?所謂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行,便出現於世。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故,諸比丘!常當承事於佛,亦當作是學。」

[T2.561b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一人沒世《增壹阿含8.7經》[366]

[T2.561b26] 聞如是:

[T2.561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沒盡於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367]覆。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沒盡於世,人民之類多懷愁憂,天及人民普失*覆。所以然者。若多薩阿竭於世滅盡,三十七品亦復滅盡。是故,諸比丘!常當恭敬於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c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8經》

[T2.561c06] 聞如是:

[T2.561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爾時天及人民便蒙光澤,便有信心於戒、聞、施、智慧,猶如秋時月光盛滿而無塵穢,普有所照。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出現世間,天及人民便蒙光澤,[368]信心於戒、聞、施、智慧,如月盛滿,普照一切。是故,諸比丘!興恭敬心於如來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9經》

[T2.561c16] 聞如是:

[T2.561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爾時天及人民皆悉熾盛。三惡眾生便自減少。猶如國界聖王治化時,彼城中人民熾盛,國力弱。此亦如是。若多薩阿竭出現世時,三惡趣道便自減少。如是[369],諸比丘!當信向佛。是故[370],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1c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人出世《增壹阿含8.10經》[371]

[T2.561c24] 聞如是:

[T2.561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1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不可摸則,獨步無侶,無有儔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無能及者。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謂一人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不可摸[372]則,獨步無伴,無有儔匹,諸天、人民無能及者,信、戒、聞、施、智慧,皆悉具足。是故,諸比丘!當信敬於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2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3]、益一道 光明及闇冥 道品、沒盡、信 熾盛、無與等

~ 增壹阿*經卷第三[374]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375]

一子品第九《增壹阿含9.1~10經》

(一)教訓子《增壹阿含9.1經》[376]

[T2.562a14] 聞如是:

[T2.562a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2a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母人,心懷篤信,唯有一子,恒作是念:云何當[377],使成為人?」

[T2.562a17]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義。世尊是諸法之本,如來所陳,靡不承受。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深法,聞已奉行。」

[T2.562a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T2.562a2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62a22] 世尊告曰:「猶彼優婆斯心懷篤信,作是教訓:『汝今在家,當如質多長者,亦如象童子。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世尊受證弟子。所謂質多長者、象童子也。』若童子意欲剃除鬚髮[378],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當如舍利弗、目犍連比丘。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所謂舍利弗、目犍連比丘!好學正法,莫作邪業,興起非法;設汝生此染著之想,便當墜墮三惡趣中。善念專心,不得者得,不獲者獲,未得證者,今當受證。所以然者,諸比丘!信施之重,實不可消,令人不得至道。是故,諸比丘!莫生染著之意,已生當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2b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教訓女《增壹阿含9.2經》[379]

[T2.562b08] 聞如是:

[T2.562b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2b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篤信優婆斯唯有一女,彼當云何教訓成就?」

[T2.562b10]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義。世尊是諸法之本,如來所陳,靡不承受。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深法,聞已奉行。」

[T2.562b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T2.562b15] 諸比丘對曰:「如是。」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62b16] 世尊告曰:「猶彼篤信優婆斯教訓女曰:『汝今在家者,當如拘讎多羅優婆斯、難陀母。所以然者,此是其限,此是其量。世尊受證弟子。所謂拘讎多羅優婆斯、難陀母是。』若女意欲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當如讖摩比丘尼、優花色比丘尼。所以然者,此是其量,此是其限。所謂讖摩比丘尼、優華色比丘尼,好學正法,莫作邪業,興起非法;設汝生此染著之想,然當墜[>]三惡趣中。善念專心,不果者果,不獲者獲,未得證者,今當受證。所以然者,[380]比丘!信施之重,實不可消,令人不得至道之趣。是故,諸比丘!莫生染著之想,已生當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2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不見一法疾於心《增壹阿含9.3經》[381]

[T2.562c02] 聞如是:

[T2.562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2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見一法疾於心者,無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不同者[382],以方便[383]法不可摸則,心迴轉疾。是故,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是故,諸比丘!常當降伏心意,令趣善道,亦當作是學。」

[T2.562c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不見一法疾於心《增壹阿含9.4經》[384]

[T2.562c10] 聞如是:

[T2.562c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2c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見一法疾於心者,無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念不同。是故,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能觀察心意所由。是故,諸比丘!常當降伏心意,得趣善道,是故[385],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2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惡心墮地獄《增壹阿含9.5經》[386]

[T2.562c18] 聞如是:

[T2.562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2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恒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此人如屈伸臂頃墮[-+][387]中。所以然者,由惡心故,心之生病墜墮地獄。」

[T2.562c22]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猶如有一人 心懷瞋恚想 今告諸比丘 廣演其義趣
 今正是其時 設有命終[388] 假令入地獄 由心穢行故

[T2.562c27] 是故,諸比丘!當降伏心,勿生穢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2c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已生善心便生天上《增壹阿含9.6經》[389]

[T2.563a01] 聞如是:

[T2.563a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a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恒觀見一人心中所念之事,如屈伸臂頃而生天上。所以然者,由善心故;已生善心,便生天上。」

[T2.563a04] 爾時,世尊便說偈[390]

 設復有一人 而生善妙心 今告諸比丘 廣演其義趣
 今正是其時 設有命終者 便得生天上 由心善行故[391]

[T2.563a10] 是故,諸比丘!當發淨意,勿生穢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3a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一法眩惑世人《增壹阿含9.7經》[392]

[T2.563a13] 聞如是:

[T2.563a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a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世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所謂男子見[393]色已,便起想著,意甚愛敬,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意不捨離,周旋往來,今世後世,迴轉五道,動歷劫數。」

[T2.563a19]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梵音柔軟聲 如來說難見  或復有時見 繫念在目前
 亦莫與女人 往來與言語  恒羅伺捕人 不得至無為

[T2.563a24] 是故,諸比丘!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3a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法眩惑世人《增壹阿含9.8經》[394]

[T2.563a27] 聞如是:

[T2.563a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a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世人,不生[395]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所謂*見男子色已,便起想著,意甚愛敬,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意不捨離,周旋往來,今世後世,迴轉五道,動歷劫數。」

[T2.563b04]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若生顛倒想 興念恩愛心 除念[396]意染著 便無此諸穢

[T2.563b08]是故,諸比丘!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3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莫作亂想《增壹阿含9.9經》[397]

[T2.563b11] 聞如是:

[T2.563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中,不見一法:無欲想便起欲想;已起欲想便增益。無瞋恚想便起瞋恚;已起瞋恚便增多。無睡眠想便起睡眠;已起睡眠便增多。無調戲想便起調戲;已起調戲便增多。無疑想便起疑想;已起疑想便增多。亦當觀惡露不淨想,設作亂想,無欲想便有欲想;已有欲想便增多。瞋恚、睡眠,本無疑想便起疑想;疑想已起[398]便增多。是故,諸比丘!莫作亂想,常當專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3b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未有欲便不生欲《增壹阿含9.10經》[399]

[T2.563b23] 聞如是:

[T2.563b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法中,不見一法:未有欲想便不生欲想;已生欲想便能滅之。未生瞋恚想便不生,已生瞋恚想便能滅之。未生睡眠想便不生;已生睡眠想便能滅之。未生調戲想便不生;已生調戲想便能滅之。未生疑想便不生;已生疑想便能滅之。亦當觀惡露不淨,已觀惡露不淨,未生欲想便不生;已生便能滅之。未生瞋恚便不生;已生瞋恚便能滅之。乃至疑,未生疑想便不生;已生疑想便能滅之。是故,諸比丘!常當專意觀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3c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斯及二心 一墮一生天 男女想受[400]樂 二欲想在後


增壹阿含經[401]

護心品第十《增壹阿含10.1~10經》

(一)無放逸行《增壹阿含10.1經》[402]

[T2.563c11] 聞如是:

[T2.563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3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界。云何為一法?所謂無放逸行。云何為無放逸行?所謂護心也。云何護心?於是,比丘!常守護心有漏、有漏法,當彼守護心有漏、有漏法[403],於有漏法便得悅豫,亦有信樂,住不移易,恒專其意,自力勸勉。

[T2.563c19] 如是。比丘!彼無放逸行,恒自謹慎。未生欲漏便不生;已生欲漏便能使滅;未生有漏便不生;已生有漏便能使滅;未生無明漏便不生;已生無明漏便能使滅。比丘於彼無放逸行,閑靜一處,恒自覺知而自遊戲,欲漏心便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便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T2.563c27] 爾時,世尊便說[404]偈:

 [405]甘露跡 放逸是死徑  無[406][407]死 慢者[408]是死

[T2.564a01]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無放逸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4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無放逸行《增壹阿含10.2經》

[T2.564a04] 聞如是:

[T2.564a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4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修行一法,廣布一法已,便得神通,諸行寂靜,得沙門果,至泥洹處。云何為一法?謂無放逸行於諸善法。云何無放逸行?所謂不觸嬈一切眾生,不害一切眾生,不惱一切眾生,是謂無放逸行。

[T2.564a10] 彼云何名善法?所謂賢聖八道品[409]:等見、等方便、等語、等行、等命、等治、等念、等[410],是謂善法。」

[T2.564a12]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一切眾生 不如法施人 雖施眾生福 一人法施勝

[T2.564a16] 是故,諸比丘!當修行善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4a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觀檀越施主《增壹阿含10.3經》

[T2.564a18] 聞如是:

[T2.564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4a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云何觀檀越施主?」

[T2.564a20]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411],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聞已盡當奉持。」

[T2.564a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其義。」

[T2.564a23]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64a24]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當恭敬如子孝順父母,養之、侍之,長益五陰,於閻浮利地現種種義。觀檀越[412]能成人戒、聞、三昧、智慧。諸比丘多所饒益,於三寶中無所罣礙,能施卿等衣被、飲食、床榻[413]、臥具、病瘦醫藥。是故,諸比丘!當有慈心於檀越所,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恒以慈心向彼檀越,說身、口、意清淨之行,不可稱量,亦無有限。身行[414]慈,口行慈,意行[415],使彼檀越所施之物,終不唐捐,獲其大果,成大福祐,有大名稱,流聞世間,甘露法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4b06]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施以成大財 所願亦成就 王及諸賊盜[416] 不能侵彼物
 施以得王位 紹繼轉輪處 七寶具足成 本施之所致
 布施成天身 首著雜寶冠 與諸妓女遊 本施之果報
 施得天帝釋 天王威力盛 千眼莊嚴形 本施之果報
 布施成佛道 三十二相具 轉無上法輪 本施之果報

[T2.564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施主當云何承事《增壹阿含10.4經》

[T2.564b19] 聞如是:

[T2.564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4b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檀越施主當云何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賢聖人?」

[T2.564b21]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是諸法之[417],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而說此義,[418]當奉持。」

[T2.564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與汝分別[419]義。」

[T2.564b25]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64b26] 世尊告曰:「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猶如與迷者指示其路,糧食乏短而給施食,恐怖之人令無憂惱,驚畏[420]教令莫懼,無所歸者與作覆護,盲者作眼目,與病作醫王。猶如田家農夫修治田業,除去穢草,便能成就穀食。比丘常當除棄[421]五盛陰[422],求入無畏泥洹城中。如是,諸比丘!檀越施主承事、供養,精進、持戒諸多聞者當[423]。」

[T2.564c05]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集在彼眾,爾時長者阿那邠持白世尊曰:「如是。世尊!如是,如來!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吉祥瓶,諸受施人如毘沙王,勸人行施如親父母,受施之人是後世良祐,一切施主及與受者猶如居士。」

[T2.564c10]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T2.564c10] 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自今已後,[424]不安守,亦不[425]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及諸行路乏糧食者。」

[T2.564c13]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及比丘眾受弟子請。」爾時,世尊默然受長者請。

[T2.564c15] 爾時,長者[426]世尊默然受請,即禮佛[427]匝,還歸所在,到舍已,即其夜辦具甘饌種種[428]食,廣敷坐具,自白:「時到,食具已辦,唯願[429]世尊願時臨顧。」

[T2.564c18]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眾,著衣持,詣舍衛城,至長者家,到已,各自就[430],諸比丘僧亦各隨次坐。

[T2.564c21] 爾時,長者見佛、比丘眾坐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431]行種種飲食,各收[432],更取卑*,在如來前欲聽聞法。

[T2.564c23]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善哉!如來!聽諸比丘隨所須物三衣、盂、鍼[433]、尼師壇、衣帶[434]、法澡[435],及餘一切沙門雜物,盡聽弟子家取之。」

[T2.564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若須衣裳、器及尼師壇、法澡*,及餘一切沙門雜物,聽使此取[436],勿足疑難,起想著心。」

[T2.564c29] 爾時,世尊與長者阿那邠持說微妙[437]法。說[438]法已,便從坐起而去。當於爾時,阿那邠持復於四城門而廣惠施,第五市中,第六在家,須食與食,須漿與漿,須車乘、妓樂、香熏、瓔珞,悉皆與之。

[T2.565a05] 爾時,世尊聞長者阿那邠持於四城門中廣作惠施,復於大市布施貧乏,復於家內布施無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布施。所謂須達長者是。」

[T2.565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平等施《增壹阿含10.5經》

[T2.565a10] 聞如是:

[T2.565a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5a11] 爾時,阿那邠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世尊告曰:「云何,長者!貴家恒布施貧乏耶?」

[T2.565a13] 長者對曰:「如是。世尊!恒布施貧乏,於四城門而廣布施,復在家中給與所須。世尊!我或時作是念:并欲布施[439]、飛鳥、、狗之屬。我亦無是斯念:此應與,此不應與。亦復無是斯念:此應與多,此應與少。我恒有是斯念:一切眾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無食便喪。」

[T2.565a19]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汝乃以菩薩心,專精一意而廣惠施。然此眾生由食得濟,無食便喪。長者!汝當獲[440],得大名稱,有大果報,聲徹十方,得甘露法味。所以然者,菩薩之[441]恒以平等心而以惠施,專精一意,念眾生類由食而存,有食便濟,無食便喪。是謂,長者!菩薩心所安處而廣惠施。」

[T2.565a26]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442]

 盡當普惠施 終無悔心 必當遇良友 得濟到彼岸

[T2.565b01]「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T2.565b02]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平等施《增壹阿含10.6經》[443]

[T2.565b04] 聞如是:

[T2.565b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5b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今日審知眾生根原所趣,亦知布施之報。最後一[>]之餘,已不自食,惠施他人。爾時,不起憎嫉之心如毛髮許,以此眾生不知施之果報,如我皆悉知之。施之果報,平等之報,心無有異。是故,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恒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

[T2.565b11]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眾生不自覺 如來之言教 常當普惠施 專向真人所
 志性以清淨 所獲福倍多 等共分其福 後得大果報
 所施今善哉 心向廣福田 於此人間逝 必生於天上
 *到彼善處 快樂自娛樂 吉祥甚歡悅 一切無乏短
 以天威德業 玉女為營從 平等之施報 故獲此福祐

[T2.565b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莫畏福報《增壹阿含10.7經》[444]

[T2.565b23] 聞如是:

[T2.565b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5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莫畏福報,所以然者,此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所以名為福者,有此大報。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445],無有愛樂,此名無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復過七劫不來此世,復於七劫中生光音天,復於七劫生[446]梵天處為大梵天,無與等者統百千世界,三十六[447]為天帝釋形,無數世為轉輪王。是故,諸比丘!作福莫惓[448]。所以然者,此名受樂之應,甚可愛敬,是謂名為福,汝等當畏無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憂苦惱不可*稱記,此名無福。」

[T2.565c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快哉福報 所願者得 速至滅盡 到無為處 正使億數 天魔波旬
 亦不能嬈 為福業者 彼恒自求 賢聖之道 便盡除苦 後無[449]

[T2.565c12]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厭。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5c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功德福業《增壹阿含10.8經》

[T2.565c14] 聞如是:

[T2.565c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5c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承順一法,不離一法,[450]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來觸嬈人。云何為一法?謂功德福業。所以然者,自憶往昔在道樹下,與諸菩薩集在一處,弊魔波旬將諸兵眾數千萬億,種種形貌,獸頭人身不可稱計,天、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等,皆來[451]集。

[T2.565c21] 時,魔波旬而語我言:『沙門速投[452]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諸塵垢消,無有諸穢,便成無上正真[453]。諸比丘!當觀此義,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弊魔波旬不能得[454]便,壞其功德。」

[T2.565c2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有福快樂 無福者苦 今世後世  為福受樂

[T2.565c29] 是故,諸比丘!為福*莫惓。」

[T2.565c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心行篤信《增壹阿含10.9經》

[T2.566a02] 聞如是:

[T2.566a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a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修行一法,便不能壞敗惡趣,一為趣善,一為趣[455]洹。云何修行一法,不能壞敗惡趣?所謂心無篤信,是謂修此一法不壞[456]惡趣。云何修行一法趣善處者?所謂心行篤信,是謂修此一法得趣善處。云何修行一法得至泥洹?所謂恒專心斯念,是謂修行此法得至泥洹。是故[457],諸比丘!專精心意,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6a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心念佛《增壹阿含10.10經》

[T2.566a13] 聞如是:

[T2.566a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a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云何為一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458]謂一人出現於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是故,諸比丘!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6a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慢二、念[459] 二施、[460]無厭 施福、魔波旬 惡趣及一人

~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 ~


 

增壹阿[461] 卷第五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62]

不逮[463]品第十一《增壹阿含11.1~10經》

(一)當滅貪欲《增壹阿含11.1經》[464]

[T2.566b06] 聞如是:

[T2.566b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b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卿等成阿那含。云何為一法?所謂貪欲。[465]比丘!當滅貪欲,我證卿等得阿那含。」

[T2.566b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貪婬之所染 眾生墮惡趣 當[466]捨貪欲 便成阿那含

[T2.566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滅瞋恚《增壹阿含11.2經》[467]

[T2.566b14] 聞如是:

[T2.566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為一法?所謂瞋恚是。諸比丘!當滅瞋恚,我證汝等得阿那含。」

[T2.566b1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瞋恚之所染 眾生墮惡趣 當懃捨瞋恚 便成阿那含

[T2.566b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當滅愚癡《增壹阿含11.3經》[468]

[T2.566b22] 聞如是:

[T2.566b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捨離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為一法?所謂愚癡,是[469],諸比丘!當滅愚癡,我與卿等證阿那含。」

[T2.566b2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癡之所染 眾生墮惡趣 當懃捨愚癡 便成阿那含

[T2.566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當滅慳貪《增壹阿含11.4經》[470]

[T2.566c01] 聞如是:

[T2.566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c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捨離一法,我證汝等成阿那含。云何為一法?所謂慳貪[471],是*,諸比丘!當滅慳貪,[472][473]阿那含[474]。」

[T2.566c0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慳貪之所染 眾生墮惡趣 當懃捨慳貪 便成阿那含

[T2.566c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心難降伏《增壹阿含11.5經》[475]

[T2.566c09] 聞如是:

[T2.566c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c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初不見一法不可降伏,難得時宜,受諸苦報,所謂心是。諸比丘!此心不可降伏,難得時宜,受諸苦報。是故,諸比丘!當分別心,當思惟心,善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6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心易降伏《增壹阿含11.6經》[476]

[T2.566c16] 聞如是:

[T2.566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此眾初不見一法易降伏者,易得時宜,受諸善報。所謂心是。諸比丘!當分別心,善念諸善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6c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生染心作妄語《增壹阿含11.7經》[477]

[T2.566c22] 聞如是:

[T2.566c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6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若有一人而作是念:我悉知之。然[478]此人不以飲食,在大眾中而虛妄語,我或復[479]於異時,觀見此人,生染著心,念於財物,便於大眾中而作妄語。所以然者,諸比丘!財物染著甚為難捨,令人墜墮三惡道中,[480]得至無為之處!是故,諸比丘!已生此心,便當捨離;設未生者,勿復興心染著財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7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正使命斷不妄語《增壹阿含11.8經》[481]

[T2.567a04] 聞如是:

[T2.567a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7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而作是念:正使命斷,不於眾中而作妄語,我或復於異時觀見此人,生染著心,念於財物,便於大眾中而作妄語。所以然者,諸比丘!財物染著甚為難捨,令人[482]三惡道中,*得至無為之處!是故,諸比丘![483]生此心,便當捨離;若未生者,勿復興心染著財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7a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增壹阿含11.9經》

[T2.567a14] 聞如是:

[T2.567a14] 一時,佛在羅閱[484][485]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67a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諸比丘!頗有見提婆達兜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486]釐之[487]可稱記者。以是之故,我[488]說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有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無[489]一淨處。有人欲來濟拔其命,安置淨處,遍觀廁側及彼人身,頗有淨處,吾欲手捉拔濟出之。彼人熟視,無一淨處而可捉者,便捨而去。如是,諸比丘!我觀提婆達兜愚癡之人,不見*釐之[490]而可記者,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兜愚癡專意,偏著利養,作五逆罪已,身壞命終,生惡趣中。如是,諸比丘!利養深重,令人不得至安隱[491]處。是故,諸比丘![492]生利養心,便[493]當捨離;若未生者,勿興[494]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7b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提婆達兜為惡深重《增壹阿含11.10經》

[T2.567b04] 聞如是:

[T2.567b04]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67b05] 爾時,有一比丘聞如來記別[495]調達,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時,彼比丘便至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問阿難曰:「云何,阿難!如來盡觀提婆達兜原本已,然後*記別,受罪一劫不可療治乎?頗有所由可得[496]記耶?」

[T2.567b11] 時,阿難告曰:「如來所說終不虛設,身口所行而無有異。如來真實記提婆達兜[497],受罪深重,當經一劫不可療治。」

[T2.567b13] 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坐[498]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阿難白世尊曰:「有一比丘來至我所,而作是說:『云何,阿難!如來盡觀提婆達兜原本已,然後*記別,受罪一劫不可療治乎?頗有因緣可得*記別耶?』作是語已,各自捨去。」

[T2.567b19] 世尊告曰:「彼比丘者必晚暮[499]學出家,未久方來至我法中耳,如來所說終不虛妄。云何於中復起猶豫?」

[T2.567b21]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往至彼,[500]丘言:『如來呼卿。』」

[T2.567b23] 阿難對曰:「如是。世尊!」

[T2.567b23] 是時,阿難受世尊教,便往[501]彼比丘所,到已,語彼比丘曰:「如來[502]卿。」

[T2.567b25][503]比丘對曰:「如是。尊者!」

[T2.567b25] 爾時,彼比丘便嚴衣服,共阿難至世尊所。到已,禮世尊足,在一面坐。

[T2.567b27] 爾時,世尊[504]彼比丘:「云何,愚人!汝不信如來所說乎?如來所教無有虛妄,汝今乃欲求如來虛妄。」

[T2.567b29] 時,彼比丘白世尊曰:「[505]婆達兜比丘者,有大神力,有大威勢。云何世尊記彼一劫受罪重[506]耶?」

[T2.567c03] 佛告比丘[507]曰:「護汝口語,勿於長夜受苦無量。」

[T2.567c0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508]世俗通 [509]竟無解脫 不造滅盡跡 復還墮地獄

[T2.567c07]若使我當見提婆達兜,身有*釐之善法者,我終不記彼提婆達兜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是故,愚人!我不見提婆達兜有*[510]善法,以是故,彼提婆達兜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兜愚癡,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是故,諸比丘!設有利養心起,便當求滅;若不有心,勿興想著。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7c16] 爾時,彼比丘*從坐起,整衣服,禮世尊足,白世尊曰:「今自[511]悔過,唯願垂恕!愚癡所致,造不善行,如來所說,無有二言,然我愚癡[512],起猶豫想。唯願世尊受我悔過,改往修來。」乃至再三。

[T2.567c20]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悔汝所斯念,恕汝不及,莫於如來興猶豫想。今受汝悔過,後更莫作。」乃至三四。

[T2.567c2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設有作重罪 悔過更不犯 此人應禁戒 拔其罪根原

[T2.567c26] 爾時,彼比丘及四部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種阿那含 二心及二食 婆達二契經 智者當覺知

 

增壹阿含經[513]

壹入道品第十二《增壹阿含12.1~10經》

(一)一入道《增壹阿含12.1經》[514]

[T2.568a01] 聞如是:

[T2.568a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8a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入道,淨眾生行,除去愁憂,無有諸惱,得大智慧,成泥洹證。所謂當滅五蓋,思惟四意止。云何名為一入?所謂專一心,是謂一入。云何為道?所謂賢聖八品道,一名正見,二名正治,三名正業,四名正命,五名正方便,六名正語,七名正斯念:八名正定,是謂名道,是謂一入道。

[T2.568a09] 云何當滅五蓋?所謂貪欲蓋、瞋恚蓋、調[515]戲蓋、眠睡[516]蓋、疑蓋,是謂當滅五蓋。

[T2.568a10] 云何思惟四意止?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惡斯念:無有愁憂;外自觀身,除去惡斯念:無有愁憂;內外觀身,除去惡斯念:無有愁憂。內觀痛痛而自娛樂,外觀痛痛,內外觀痛痛,內觀心而自娛樂,外觀心,內外觀心,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而自娛樂。

[T2.568a16] 云何比丘內觀身而自娛樂,於是,比丘觀此身隨其性行,從頭至足,從足至頭,觀此身中皆悉不淨,無有可貪。[517]觀此身有毛、髮、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脂膏、腸、[518]、心、肝、脾、腎之屬,皆悉觀知。屎、尿、生熟二藏、目淚、唾、涕、血脈、肪、膽,皆當觀知,無可[519]貪者。如是,諸比丘![520]觀身[521]娛樂,除去惡斯念,無有愁憂。

[T2.568a23]「復次,比丘!還觀此身有地種耶?水、火、風種耶?如是。比丘[522]此身。復次,比丘![523]此身,分別諸界,[524]身有四種,猶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節,解而自觀見此是,此是心,此是節,此是頭。如是,彼比丘分別此界,而自觀察此身有地、水、火、風種。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T2.568b01]「復次,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不淨。猶如彼人觀竹園。若觀葦[525]。如是,比丘觀此身有諸孔,漏出[526]不淨。

[T2.568b03]「復次,比丘!觀死[527],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528]、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脹,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免此患。若復比丘觀死*,烏鵲、鳥所見噉食;或為虎狼、狗犬、虫[529]之屬所見噉食。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患。是謂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T2.568b10]「復次,比丘!觀死*,或噉半散落在地,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法。復次,觀死*,肉[530]盡,唯有骨在,血所塗染。復[531]此身觀彼身亦無有異。如是,比丘觀此身。復次,比丘!觀死*筋纏束薪,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如是,比丘觀此身。

[T2.568b16]「復次,比丘!觀死屍骨節分散,散在異處,或手骨、骨各在一處;或[532]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骨,[533]脊骨,或[534]骨,或髑髏。[535]以此身與彼無異,吾不免此[536],吾身亦當壞敗。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

[T2.568b21]「復次,比丘!觀死*白色、白珂色。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不離此法,是謂比丘自觀身。

[T2.568b23] 「復次,比丘!若見死*、骨青、瘀想,無可貪者,或與灰土同色不可分別。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斯念,無有愁憂;此身無常,為分散法。如是,比丘內自觀身,[537]觀身,內外觀身,解無所有。

[T2.568b27] 云何比丘內觀[538]痛?於是,比丘得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樂痛;得苦痛時,即自覺知我得苦痛;得不苦不樂痛時,即自覺知我得不苦不樂痛。若得食樂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自覺知我得食苦痛;若得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覺知[539]食不苦不樂痛。若得不食樂痛時,便自覺知我[540]不食樂痛;若得不食苦痛時,亦自覺知我不食苦痛;若得不食不苦不樂痛時,亦自[541]知我[542]不食不苦不樂痛。如是,比丘內自觀痛。

[T2.568c09] 「復次。若復比丘得樂痛時,爾時不得苦痛,爾時自覺知我受樂痛。若得苦痛時,爾時不得樂痛,自覺[543]我受苦痛。若得不苦不樂痛時,爾時無苦無樂,自覺知我受不苦不樂痛。彼[544]法而自娛樂,亦觀盡法,復觀*盡之法。或復有痛而現在前可知可見,思惟原本,無所依倚而自娛樂,不起世間想;於其中亦不驚怖,*不驚怖,便得泥洹[545]: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真實知。如是,比丘內自觀痛,除去亂斯念,無有愁憂;外[546]觀痛,內外觀痛,除去亂斯念,無有愁憂。如是,比丘內外觀痛。

[T2.568c21] 云何比丘觀心心法而自娛樂?於是,比丘有愛欲心,便自覺知有愛欲心;無愛欲心,亦自覺知無愛欲心。有瞋恚心,便自覺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亦自覺知無瞋恚心。有愚癡心,便自覺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便自覺知無愚癡心。有愛念心,便自覺知有愛念心;無愛念心,便自覺知無愛念心。有受入心,便自覺知有受入心;無受入心,便自覺知無受入心。有亂[547]心,便自覺知有[548]心;無亂心,便自覺知無亂心。有散落心,亦自覺知有散落心;無散落心,便自覺知無散落心。有普遍心,便自覺知有普遍心;無普遍心,便自覺知無普遍心。有大心,便自覺知有大心;無大心,便自覺知無大心。有無量心,便自覺知有無量心;無無量心,便自覺知無無量心。有三昧心,便自覺知有三昧心;無三昧心,便自覺知無三昧心。未解脫心,便自覺知未解脫心;已解脫心,便自覺知已解脫心。如是,比丘[549]相觀意止。

[T2.569a11] 觀習法,觀盡法,并觀*盡之法,思惟法觀而自娛樂。可知、可見、可思惟、不可思惟,無所[550],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551]畏怖;已無畏怖,便無餘;已無餘,便涅槃[552]: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內自觀心心意止,除去亂斯念,無有憂愁[553];外觀心,內外觀心心意止。如是,比丘心心相觀意止。

[T2.569a18]云何比丘法法相觀意止?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修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護覺意、依觀、依無欲、依滅盡,捨諸惡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T2.569a23]「復次,比丘!於愛欲解脫,除惡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猗斯念,樂於初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T2.569a26]「復次,比丘!捨有覺、有觀,內發歡喜,專其一意,成無覺、無觀,念猗喜安,[554]二禪而自娛樂。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T2.569a29] 「復次,比丘!捨於斯念,修於護,恒自覺知身[555]樂,諸賢聖所求,護念清淨,行於三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

[T2.569b02]「復次,比丘!捨苦樂心,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樂於四禪。如是,比丘法法相觀意止。彼行*法,行盡法,并行*盡之法而自娛樂,便得法意止而現在前。可知可見,除去亂想,無所依*,不起世間想;已不起想,便無畏怖;已無畏怖,生死便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諸比丘!依一入道眾生得清淨,[556]愁憂,無[557]喜想,便逮智慧,得涅槃證[558]。所謂滅五蓋,修四意止也。」

[T2.569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修行慈《增壹阿含12.2經》

[T2.569b13] 聞如是:

[T2.569b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9b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是中不見一法速[559]滅者,憎[560]梵行[561]。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慈忍,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9b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一人出世《增壹阿含12.3經》

[T2.569b19] 聞如是:

[T2.569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9b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一人出現世時,諸天、人民、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最尊最上,無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562]。云何為一人?所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是[563]一人出現世時,過諸天、人民、阿須倫、魔及魔天、沙門、婆羅門上,最尊最上,無與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如是[564],諸比丘!常當供養[565]如來。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9b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瞻病《增壹阿含12.4經》

[T2.569b29] 聞如是:

[T2.569b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9c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有看病者,則為看我已。所以然者,我今躬欲看視疾病。[566]比丘!我不見一人於諸天、世間、沙門、婆羅門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得大功德,名稱普至,得甘露法味。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知施中最上無過是施。其行是施,爾乃為施,獲大果報,得大功德。我今因此因緣而作是說: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而無有異,汝等長夜獲大福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69c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歎譽阿練若者《增壹阿含12.5經》

[T2.569c13] 聞如是:

[T2.569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69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歎譽阿練若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今恒自歎譽阿練若行;其有誹謗阿練若者,則為誹謗我已。其有歎說乞食[567],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能乞食者;其有謗毀*乞食,則為[568]我已。其有歎說獨坐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能獨坐者;其有毀獨坐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譽一坐一食者,則為歎譽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譽一坐一食者;其有毀[569],則為毀我已。若有歎說坐樹下者,則為[570]我身無異。所以然者,我恒歎譽在樹下者;若有毀彼[571]樹下者,則為毀我已。其有歎說露坐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572]?我恒歎[573]露坐者;其有毀辱露坐者,則毀辱[574]我已。其有歎說空閑處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我恒歎說空閑處者;其有毀辱空閑處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575]著五納衣者,則為歎說我已。所以者何?我恒歎說著五納衣者;其有毀辱著五納衣者,則為毀辱我已。

[T2.570a05] 其有歎說持三衣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持三衣者;其有毀辱持三衣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歎說在塚間坐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在間坐者;其有毀辱在塚間坐者,則為毀辱我已。其有[576]一食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一食者;其有毀辱一食者,則[577]毀辱我已。其有[578]說日正中食者,則為歎說我已。何以故?我恒歎說[579]中食者;其有毀辱*中食者,則為毀辱我已。

[T2.570a15] 其有歎*諸頭陀行者,則為歎*我已。所以然者,我恒歎說諸頭陀行;其有毀辱諸頭陀行者,則為毀辱我已。我今教諸比丘!當如大迦葉所行,無有漏失[580]。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有此諸行。是故,諸比丘!所學常當如[581]迦葉。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570a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乞食不擇貧富《增壹阿含12.6經》

[T2.570a23] 聞如是:

[T2.570a23]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70a24] 爾時,尊者大迦葉[582]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583],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年高長大。爾時,尊者大迦葉食後,便詣一樹下禪定。禪定已,*從坐起,整衣服,往至世尊所。

[T2.570b01] 是時,世尊遙見迦葉來,世尊告曰:「善來,迦葉!」

[T2.570b02] 時,迦葉便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70b03]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并受衣裳。」

[T2.570b05] 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584]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T2.570b12]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度人無量,廣及一切,天、人得度。所以然者。若,迦葉!此頭陀行在世者,我法亦當久在於世。設法在世,益增[585]天道,三惡道便[586],亦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乘之道,皆存於世,[587]比丘!所學皆當如迦葉所習。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0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利養甚重不得道《增壹阿含12.7經》[588]

[T2.570b20] 聞如是:

[T2.570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0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利養甚重,令[589]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所以然者,諸比丘!彼提婆達兜愚人取彼王子婆羅留支五百釜食供養。設彼不與者,提婆達兜愚人終不作此惡;以婆羅留支王子五百釜食,日來供養,是故提婆達兜起五逆惡,身壞命終,生摩訶阿鼻地獄[590]。以此方便,當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心不應[591],已生當滅[592]。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0c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提婆達兜愚人《增壹阿含12.8經》

[T2.570c02] 聞如是:

[T2.570c02]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70c03] 爾時,提婆達兜壞亂眾僧,壞如來[593],教阿闍世取父王殺,復殺羅漢比丘尼。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當受其報?我亦不作此惡而受其報。」

[T2.570c07] 爾時,有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而聞此語。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何處有惡?惡從何生?誰作此惡而受其報?」爾時,眾多比丘食後攝取衣,以尼師[594]著右肩上,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70c12] 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提婆達兜愚人在大眾中而作是說:『云何為惡無殃,作福無報,無有受善惡之報。』」

[T2.570c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惡、有罪,善惡之行皆有報應。若彼提婆達兜愚人知有善惡報者,便當枯竭,愁憂不樂;沸血便從面孔出,以彼提婆達兜不知善惡之報,是故在大眾中而作是說:『無善惡之報,為惡無殃,作善無福。』」

[T2.570c20]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審自明 為惡[595][596] 我今豫了知 善惡之報應

[T2.570c23]如是[597],諸比丘!當遠離惡,為福莫惓,[598]比丘!當作是學。」

[T2.570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2.9經》

[T2.570c26] 聞如是:

[T2.570c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0c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重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599]處。所以然者,利養之報,斷入人皮,*斷皮,便斷肉;*斷肉,便斷骨;以斷骨,便徹髓。[600]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利養甚重。若未生利養心便[601]不生,[602]生求令滅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1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2.10經》

[T2.571a05] 聞如是:

[T2.571a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1a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處。所以然者。若彼師利[603]羅比丘不貪利養者,不作爾許無量殺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T2.571a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受人利養重 壞人清白行 是故當制心 莫貪著於味
 *師利*得定 乃至天帝[604] 便於神通退 墮於屠殺中

[T2.571a15][605]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受人利養甚為不易。如是,比丘當作是學[606],未生利養心制令不生,已生此心求方便令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1a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經卷第五[607] 


增壹阿[608] 卷第六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09]

利養品第十三《增壹阿含13.1~7經》

 

(一)利養甚重不至無為《增壹阿含13.1經》

[T2.571a27] 聞如是:

[T2.571a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1a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受人利養甚為不易,令人不得至無為[610]處。所以然者。若修羅陀比丘不貪利養者,終不於[611]中,捨三法衣而作居家。

[T2.571b02] 修羅陀比丘[612]作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或正中食,樹下露坐,樂閑居*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苦行[613],行此頭陀。是時,修羅陀比丘常受蒲呼[614]國王供養,以百味*食,日來給與。

[T2.571b07] 爾時,彼比丘意染此食,漸捨阿練若行:到時乞食,一處一坐,正中食,樹下露坐,閑居之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樂塚間,懃身苦體。盡捨此已,去三法衣,還為白衣,屠牛殺[615],不可稱計,身壞命終,生地獄中。[616]比丘![617]此方便,知利養甚重,令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若未生利養[618],制令不生,[619]生,求方便使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1b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滅味欲《增壹阿含13.2經》

[T2.571b17] 聞如是:

[T2.571b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1b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滅一法,我證汝等成果[620]神通,諸漏得盡。云何為一法?所謂味欲。是[621],諸比丘!當滅此味欲,我證汝等成神通[622],諸漏得盡。」

[T2.571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眾生著此味 死墮惡趣中 今當捨此欲 便成阿羅漢

[T2.571b25] 是故,諸比丘!常當捨此味著之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1b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喪子錯亂《增壹阿含13.3經》[623]

[T2.571b28] 聞如是:

[T2.571b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1b29] 爾時,於舍衛城內,有一長者,適喪一子,甚愛敬斯念:未曾能捨。彼見子死,便生狂惑,周旋往來,不停一處。若見人時,便作是語:「頗有見我兒乎?」

[T2.571c03] 爾時,彼人漸漸往至祇洹[624]精舍,到世尊所,在一面住。爾時,彼人白世尊曰:「瞿曇沙門!頗見我兒乎?」

[T2.571c05] 世尊告長者曰:「何故顏貌不悅,諸根錯亂?」

[T2.571c06] 爾時,長者報瞿曇曰:「焉得不爾。所以然者,我今唯有一子,捨我無常。甚愛敬斯念,未曾離目前;哀愍彼子,故令我生狂。我今問沙門,見我兒耶?」

[T2.571c10]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問,生、老、病、死,世之常法;恩愛[625]苦、怨憎會苦,子捨汝無常,豈得不念乎。」

[T2.571c12] 爾時,彼人聞世尊所說:「不入其懷,便捨[626]退去。前行見人,復作是語:「沙門瞿曇說[627]曰:『恩愛分別[628],便有快樂。』如沙門所說:「為審[629]爾不?」

[T2.571c15] 前人對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

[T2.571c16] 當於爾時,去舍衛城不遠,有眾多人而共博戲。爾時,彼人便作是念:此諸男子聰明智慧,無事不知,我今當以此義問彼諸人。

[T2.571c19] 爾時,即詣博戲所,問眾人曰:「沙門瞿曇向我說曰:『恩愛別離苦、怨憎[630]苦,此者快樂。』諸人等今於意云何?」

[T2.571c21] 是時,諸博戲者報斯人曰:「恩愛別離,有何樂哉?言快樂者,此義不然。」

[T2.571c23] 是時,[631]人便作是念:[632]如來言終不虛妄。云何[633]恩愛別離,當有樂耶?此義不然。

[T2.571c25] 爾時,彼人入舍衛城,至宮門外稱:「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者快樂。』」

[T2.571c27] 爾時,舍衛城及中宮內,普傳此語,靡不周遍。當於[634]爾時,大王波斯匿及摩利[635]夫人,共在高樓之上相娛樂戲。爾時,王波斯匿告摩利夫人曰:「沙門瞿曇審有斯語:『恩愛離別[636]、怨憎之會,此皆快[637]。』」

[T2.572a02] 夫人報曰:「吾不從如來聞此言教,設當如來有此教者,事亦不虛。」

[T2.572a04] 王波斯匿告曰:「猶如師教弟子:『為是、捨是?』弟子報言:『如是,大師!』汝今摩利亦復如是,彼瞿曇沙門雖作是說:「汝應作是言:『如是不異,無有虛妄。』然卿速去,不須在吾前立。」

[T2.572a08] 爾時,摩利夫人語竹膊[638]婆羅門曰:「汝今往詣*祇洹精舍,到如來所,持我名字,跪如來[639]足,復以此義具白世尊云:『舍衛城內及中宮人有此言論,沙門瞿曇言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快樂。不審世尊有此教耶?』若世尊所有[640]說者,汝善承受,還向我說。」

[T2.572a14] 是時,竹膊婆羅門受夫人教,尋往至*祇洹精舍。到世尊所,共相問訊。[641]相問訊已,在一面坐。

[T2.572a16] 時,彼梵志白世尊曰:「摩利夫人禮世尊足,問訊如來[642]居輕利,遊步康[8]乎?訓化盲冥,得無勞耶?」

[T2.572a18] 復作是語:「此舍衛城內普傳此言:『沙門瞿曇而作是教:恩愛別離、怨憎之會,此樂快哉!』不審世尊有是言教耶?」

[T2.572a21] 爾時,世尊告竹膊婆羅門曰:「於此舍衛城內,有一長者喪失一子,彼念此子,狂惑失性,東西馳走,見人便問:『誰見我子?』然,婆羅門!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此皆無有歡樂。昔日此舍衛城中,復有[643]老母無常,亦復狂惑不識東西;復有*老父無常;亦復有兄弟姊妹皆悉無常。彼見此無常之變,生狂失性不識東西。婆羅門!昔日此舍衛城中有一人,新迎婦,端正無雙。爾時,彼人未經幾時,便自貧[644]。時,彼婦[645]母見此人貧,便生此斯念:吾當奪女更[646]嫁與餘人,彼人竊聞婦家父母欲奪吾婦,更嫁與餘[647]。爾時,彼人衣裏帶利刀,便往至婦家,當於[648]爾時,彼婦在牆外紡作。是時,彼人往至婦父母[649]問:『我婦今為所在?』婦[650]報言:『卿婦[651]牆外陰中紡作。』爾時,彼人便往至婦所。到已,問婦曰:『云卿父母欲奪[652]更餘嫁耶?』婦報言:『信有此語,然我不樂聞此言[653]。』爾時,彼人即拔利劍,取婦刺殺,復取利劍,自刺[654]腹,並[655]作是語:『我二人俱取死。』婆羅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會苦,此皆愁憂[656],實不可言。」

[T2.572b13] 爾時,竹膊婆羅門白世尊曰:「如是。世尊!有此諸惱,實苦不樂。所以然者,昔我有一子,捨我無常,晝夜追憶,不離心懷。時我念兒,心意狂惑,馳走東西,見人便問:『誰見我兒?』沙門瞿曇今所說者,誠如[657]言。國事煩多,欲還所止。」

[T2.572b18]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T2.572b19] 竹膊婆羅門即從坐[658]起,遶佛三匝而去。往來[659]至摩利夫人所,以此因緣具白夫人。

[T2.572b21] 時,摩利夫人復至波斯匿王所,到已,白大王曰:「今欲有所問,唯願大王事事見報!云何,大王!為念琉璃[660]王子不?」

[T2.572b24] 王報言:「甚斯念:[661]愍不去心首。」

[T2.572b24] 夫人問曰:「若當王子有遷變者,大王!為有憂[662]?」

[T2.572b25] 王復報[663]:「如是,夫人!如汝所言。」

[T2.572b26] 夫人問曰:「大王當知:恩愛別離,皆興愁[664]。云何,大王!為念伊羅王子[665][666]?」

[T2.572b28] 王報言:「我甚愛敬。」

[T2.572b28] 夫人問曰:「大王!若當王子有遷變者,有愁憂耶?」

[T2.572c01] 王報言:「甚有愁憂。」

[T2.572c01] 夫人報言:「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無有歡樂。云何,大王!念薩羅陀剎利種[667]不?」

[T2.572c03] 王報言:「甚愛敬念。」

[T2.572c03] 夫人言:「云何,大王!若使薩羅陀[668]夫人有變易者,大王為有憂耶?」

[T2.572c05] 王報言:「吾有愁憂。」

[T2.572c05] 夫人言:「大王!當知恩愛別離,此皆是苦。」

[T2.572c06] 夫人言:「王念我不?」

[T2.572c07] 王言:「[669]愛念汝。」

[T2.572c07] 夫人言:「設當我身有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T2.572c08] 王言:「設汝身有變易,便有愁憂。」

[T2.572c09]大王!當以此方便,知恩愛別離、怨憎合會,無歡樂心。」

[T2.572c10] 夫人言:「云何,大王!念迦尸、拘薩羅人民[670]乎」

[T2.572c11] 王言:「我甚愛念迦尸、拘薩羅人民。」

[T2.572c12] 夫人言:「迦尸、拘薩羅人民設當變易者,大王有愁憂乎?」

[T2.572c13] 王言:「迦尸、拘薩羅人民當有變易者,我命不存,況言愁憂乎?所以然者,我因迦尸、拘薩羅國人民力,當得自存。以此方便,知命尚不存,何況不生愁憂乎?」

[T2.572c17] 夫人言:「以此知之,恩愛別離,皆有此苦,無有歡樂。」

[T2.572c18] 爾時,王波斯匿右膝著地,叉手合掌而向世尊!作是說:「甚奇!甚[671]!彼世尊而說此法。若當彼沙門瞿曇來者,爾乃[672]得共言論。」

[T2.572c21] 復語夫人:「自今[673]後,當更看汝勝於常日,所著服飾與吾無異。」

[T2.572c23] 爾時,世尊聞摩利夫人與大王立此論本,告諸比丘:「摩利夫人甚大聰明,設當王波斯匿問我此語者,我亦當以此義向彼王說之,如夫人向王所說而無有異。」

[T2.572c26] 又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得證優婆斯,篤信牢固。所謂摩利夫人是。」

[T2.572c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身有病心無病《增壹阿含13.4經》[674]

[T2.573a01] 聞如是:

[T2.573a01] 一時,佛在拔祇[675]尸牧摩羅[676]山鬼林鹿園中。

[T2.573a02] 爾時,那憂羅公[677]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我今年朽,加復抱病,多諸憂惱,唯願世尊隨時教訓,使眾生類長夜獲安隱。」

[T2.573a05]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如汝所言,身多畏痛,何可恃怙?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依憑此身者,正[678]須臾之樂;此是愚心,非智[679]者所貴。是故,長者!雖[680][681],令心無病。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T2.573a10] 爾時,長者聞說斯言,*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573a11] 爾時,長者復作是念:我今可往至尊者舍利弗所[682]斯義。[683]利弗去彼不遠,在樹下坐。是時,那優羅公往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73a15] 是時,舍利弗問長者:「[684]貌和悅,諸根寂靜,必有所因。長者!故當從佛聞法耶?」

[T2.573a17] 時,長者白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顏貌焉得不和悅乎?所以然者,向者世尊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T2.573a19] 舍利弗言:「云何,長者!以甘露之法,溉灌胸懷?」

[T2.573a20] 長者報言:「於是[685],舍利弗!我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我白世尊曰:『年朽長大,恒抱疾病,多諸苦痛[686],不可稱計,唯願世尊分別此身,普使眾生,獲此[687]安隱!』爾時,世尊便告我言:『如是,長者!此身多諸[688]苦,但以薄皮而覆其上。長者當知:其有恃怙此身者,正可有斯[689]之樂,不知長夜受苦無量。是故,長者!此身雖有患,當使[690]心無患。如是,長者!當作是學世尊以此甘露之法,而見溉灌。」

[T2.573b01] 舍利弗言:「云何,長者!更不重問如來此義乎?云何身有患心無患[691]。云何身有病心無病?」

[T2.573b03] 長者白舍利弗言:「實無此辯重問世尊,身有患心有患,身有患心無患。尊者舍利弗必有此辯,願具分別。」

[T2.573b05] 舍利弗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692]。」

[T2.573b06] 對曰:「如是。舍利弗!從彼[693]受教。」

[T2.573b07] 舍利弗告長者曰:「於是,長者[694]!凡夫之人不見聖人,不受聖教,不順其訓。亦不見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彼計色為我,色是我所,我是色所;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彼色、我色合會一處,彼色、我色*集一處,色便敗壞,遷移不停,於中復起愁憂苦惱。痛、想、行、識皆觀我有識,識中有我,我中有識,彼識、我識合[695]一處。彼識、我識*會一處,識便敗壞,遷移不停,於中復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696]亦有患,心亦有患。

[T2.573b17] 長者問舍利弗曰:「云何身有患心無患耶?」

[T2.573b18] 舍利弗言:「於是,長者!賢聖弟子承事聖賢,修行禁法,與善知識從事,親近善知識。彼亦不觀我有色;不見色中有我,我中有色;不見色是我所,我是色所。彼色遷轉不住,彼色*移易,不生愁憂、苦惱、憂[697]之患;亦復不見痛、想、行、識。不見識中有我,我中有識;亦不見識我所,亦不見我所識。彼識、我識以會一處,識便敗壞,於中不起愁憂、苦惱。如是,長者!*有患而心無患。是故,長者!當作是習,遺身去心,亦無染著。[698]者!當作是學。」

[T2.573b28] 爾時,那憂羅[699]公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十一結《增壹阿含13.5經》[700]

[T2.573c01] 聞如是:

[T2.573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3c02]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江[701]婆羅門身負重擔,便[702]世尊所。到已捨擔,一面在世尊所,默然而住。爾時,[703]婆羅門作是思惟:今日沙門瞿曇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我今清淨,與沙門瞿曇等無有異。所以然者,沙門瞿曇食好粳糧,種種[704]饌,今我食[705]蓏以自濟命。

[T2.573c09] 爾時,世尊*知婆羅門心中所斯念: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以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彼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云何為二十一結[706]?瞋心結、恚害心結、睡眠心結、調戲心結、疑是心結、怒為心結、忌為心結、惱為心結、[707]為心結、憎為心結,無慚心結、無愧心結、幻為心結、姦為心結、偽為心結、諍為心結、憍為心結、慢為心結,為心結、[708]上慢為心結、貪為心結,諸比丘!若有人有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猶如白[*][709]新衣,久久朽故,多諸塵垢,意欲染成其色,青、黃、赤、黑終不得成。何以故,以有塵[710]故。如是,比丘!若有人以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墮惡趣,不生善處。

[T2.573c23]設復有人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知斯人必生天上,不墮地獄中。猶如新淨白[*],隨意欲作何色?青、黃、赤、黑必成其色,終不敗壞。所以然者,以其淨故,此亦如是。其有無此二十一結染著心者,當觀其人必生天上,不墮惡趣。

[T2.573c28]若彼賢聖弟子起瞋[711]心結,觀已,便能息之。起恚害心結、起睡眠心結、起調戲心結、起疑心結、起怒心結、起忌心結、起惱心結、起*心結、起憎心結、起無慚心結、起無愧心結、起幻心結、起姦心結、起偽心結、起諍心結、起憍心結、起慢心結、起心結、起增上慢心結、起貪心結。

[T2.574a06] 若彼賢聖弟子無瞋、無恚、無有愚惑,心意和悅,以慈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712][713]一切,一切[714]世間以無限無量[715],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慈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T2.574a11] 復以悲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716]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悲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T2.574a15] 復以喜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717]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喜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復以護心普滿一方而自娛樂;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四維上下,於一切中,一切[718]亦一切,*一切世間以無量無限不可稱計,心無恚怒而自遊戲。以此護心,遍滿其中,得歡喜已,心意便正。

[T2.574a24] 便於如來所成於信根,[719]本不移,[720]高顯幢,不可移動。諸天、龍、神、阿須倫、沙門、婆羅門,或世人民,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721]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亦復成就於法。如來法者,甚為清淨,不可移動,人所愛敬。如是[722]者當作是觀。便於中而得歡喜,亦復成[723]於眾。如來聖眾甚為清淨,性行純和,法法成就;[724]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725]可貴,實可承事。於中得歡喜,心意便正。

[T2.574b07]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諸結便[726]盡,亦無[727]污。性行柔軟,逮於神通,便得自識無量宿命事,所從來處,靡不知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成敗劫、不成敗劫、成敗不成敗劫、無數成敗劫、無數不成敗劫,我曾在彼,字某、名某、[728]某。如是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受命[729]長短,從彼終生彼間,從彼終生此間。如是自識無數宿命事。

[T2.574b16]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知眾生心所念之事。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心行惡,誹謗賢聖,邪見[730]造邪見行,身壞命終,生三惡道,趣[731][-+]中。或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732]行善,不誹謗賢聖,正見、無有邪見,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謂清淨天眼觀眾生類:有生者、有終者,善色、醜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眾生行所作果報,皆悉知之。

[T2.574b27] 彼復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無有結使,心性柔軟,逮於神通。復以漏盡通而自娛樂。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733],復觀苦盡,復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賢聖弟子心得解脫,雖復[734]粳糧、善美種種餚[735]若須彌,終無有罪。所以然者,以無欲、盡愛[736]故,以無瞋、盡恚[737]故,以無愚癡、盡愚癡故,是謂比丘中比丘!則內極沐浴已。」

[T2.574c09] 爾時,江側婆羅門白世尊曰:「瞿曇沙門!可往至孫陀羅江側沐浴。」

[T2.574c10] 世尊告曰:「云何,婆羅門!名之為孫陀羅江水?」

[T2.574c11] 婆羅門[738]:「孫陀羅江水是福之深淵,世之光明,其有人物在彼河水浴者,一切諸惡皆悉除盡。」

[T2.574c1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此身無數劫 [739]歷彼河浴 及諸小陂池 靡不悉周遍
 愚者常樂彼 闇行不清淨 宿罪內充軀 彼河焉能[740]
 淨者常快樂 禁戒清亦快 清者作清行 彼願必果成
 設護不與取 行慈不殺生 守誠不妄語 心等無增減
 汝今於此浴 必獲安隱處 彼河何所至 猶盲投[741]

[T2.574c25] 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止!止!瞿曇!猶如[742]者得伸,闇者見明,迷者[743]道,於闇室然明,無目者為作眼目。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說此妙法,願聽為道。」

[T2.574c28] 爾時,江側婆羅門即得[744]道,受具足戒。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孫陀羅諦利即成阿羅漢。

[T2.575a03] 爾時,尊者孫陀羅諦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釋提桓因問法《增壹阿含13.6經》[745]

[T2.575a05] 聞如是:

[T2.575a05]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746]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T2.575a06] 爾時,釋提桓因[747]日時[748]過,向暮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749]

[T2.575a08] 爾時,釋提桓因即以偈頌問如來義:

 能說能宣布 [750]流成無漏 以*生死淵 今問瞿曇義
 我觀此眾生 所作福祐業 造行若干種 施誰福最尊
 尊今靈鷲山 唯願演此義 知釋意所趣 亦為施者宣
 四趣[751]造福無 四果具足成 諸學得跡人 [752]信奉其法
 無欲亦無恚 愚盡成無漏 盡度一切淵 施彼成大果
 諸此[753]眾生類 所作福德業 造行若干種 施僧獲福多
 此眾[754]無量 猶海出珍寶 聖眾亦如是 演慧光明法
 瞿曇[755]彼善處 能施眾僧者 獲福不可計 最勝之所說

[T2.575a26]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已,即禮佛足,便於彼退而去。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須菩提病《增壹阿含13.7經》

[T2.575a29] 聞如是:

[T2.575a29]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T2.575b01] 爾時,尊者須菩提亦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側,別作屋廬[756][757]禪思。爾時,尊者須菩提身得苦患,甚為沈重,便作是念:「我此苦痛為從何生?復從何滅?為至何所?」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於露地而敷坐具,直身正意,專精一心,結跏趺坐,思惟諸入,欲害苦痛。

[T2.575b08] 爾時,釋提桓因知尊者須菩提所斯念:便以偈波遮旬曰:

 善業脫諸縛 居在靈鷲山 今得極重患 樂空諸根定
 速來往問疾 覲省尊上[758]顏 既得獲大福 種德莫過是

[T2.575b14] 時,波遮旬對曰:「如是。尊者!」

[T2.575b14] 爾時,釋提桓因將五百天人及波遮旬,譬如士夫屈伸臂頃,便從三十三天沒,來至靈鷲山中,離尊者須菩提不遠,復以此偈語波遮旬曰:

 汝今覺善業 樂禪三昧定 柔和清淨音 [759]使從禪[760]

[T2.575b20] 波遮旬對曰:「如是。」

[T2.575b20] 爾時,波遮旬從釋提桓因聞語已,便調[761]璃之琴,前至須菩提所,便以此偈歎須菩提曰:

 結盡永無餘 諸念不錯亂[762] 諸塵垢悉盡 願速從禪覺
 心息*有河 降魔度諸結 功德如大海 願速從定起
 眼淨如蓮花 諸穢永不著 無歸與作歸 空定速時起
 *四流無為 善解無老病 以脫有為災 唯[763]時定覺
 五百天在上 釋[764]躬自來 欲覲聖尊顏 解空速時起

[T2.575c04] 爾時,尊者須菩提即從[765]起,復歎波遮旬曰:「善哉!波旬[766]!汝今[767]與琴合,[768]*合,而無有異。然**不離歌*,歌*不離**,二[769]共合,乃成妙聲[770]。」

[T2.575c07] 爾時,釋提桓因便往至尊者須菩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釋提桓[771][772]須菩提言:「云何善業所抱患苦有增損乎?今此身[773]為從何生,身生耶?意生乎?」

[T2.575c11] 爾時,尊者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善哉!拘翼,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猶如,拘翼!有毒藥,復有害毒藥,天帝釋!此亦如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法能生法,[774]法用白法治,白法用黑法治。天帝釋!貪欲病者用不淨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癡病者用智慧治。如是,釋提桓因,一切所有皆歸於空,無我、無人,無壽、無命,無士、無夫,無形、無像,無男、無女。猶如,釋提桓因,風壞大樹,枝葉彫落;[775]雹壞苗,華[]初茂,無水自萎;天降時雨,生苗得存。如是,天帝釋,法法相亂,法法自定,我本所患疼痛苦惱,今日[776]除,無復患苦。」

[T2.575c24] 是時,釋提桓因白須菩提言:「我亦有愁憂苦惱,今聞此法無復有愁憂。眾事猥多,欲還天上。已亦有事及諸天事,皆悉猥多。」

[T2.575c26] 時,須菩提言:「今正是時,宜可時去。」

[T2.575c27]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起,前禮須菩提足,遶三匝而去。

[T2.575c29] 是時,尊者須菩提便說此偈:

 能仁說此語 根本悉具足 智者獲安隱 聞法息諸病

[T2.576a03] 爾時,釋提桓因聞尊者須菩提所說,歡喜奉行。

 調達及二經 皮及利師羅 竹膞、孫陀利 善業、釋提桓

~ 增壹阿*經卷第六[777]


 

增壹阿[778] 卷第七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779]

五戒品第十四《增壹阿含14.1~10經》

(一)殺生墮落《增壹阿含14.1經》

[T2.576a14] 聞如是:

[T2.576a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a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780]眾中,我不見一法修已,多修已,成地獄行,成畜生行,成餓鬼行。若生人中,受命[781]極短。所謂[782]殺生[783]也。[784]比丘!若有人意好殺生,便墮地獄、餓鬼、畜生[785]。若生人中,受命極短。所以然者,以斷他命故。是故,當學莫[786]殺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a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殺生《增壹阿含14.2經》

[T2.576a23] 聞如是:

[T2.576a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證,*所謂不殺生也。」

[T2.576a26] 佛告諸比丘:「若有人不行殺生,亦不念殺,*極長。所以然者,以彼不嬈亂故。是故,諸比丘!當[787]不殺[788]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a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劫盜墮落《增壹阿含14.3經》[789]

[T2.576b02] 聞如是:

[T2.576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b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地獄行,餓鬼、畜生[790]。若生人中,極為貧匱,衣不蓋形,食不充口,*所謂劫盜也。*比丘!若有人意好劫盜,取他財物,便[791]餓鬼、畜生中。若生人中,極為貧匱。所以然者,以斷他生業故。是故,諸比丘![792]學遠離[793][794]與取。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b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布施得色力《增壹阿含14.4經》[795]

[T2.576b12] 聞如是:

[T2.576b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b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證,*所謂廣施也。」

[T2.576b15] 佛告諸比丘:「若有人廣行布施,於現世中得色、得力,眾[796]具足,天上、人中食福無量。是故,諸比丘!當行布施,勿有慳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b1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邪婬墮落《增壹阿含14.5經》

[T2.576b20] 聞如是:

[T2.576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797]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798]餓鬼畜生[799]行。若生人中,居家姦[800],無有淨行,為人所譏,常被誹謗。云何一法。所謂邪婬也。」

[T2.576b24] 佛告諸比丘:「若有人婬泆無度,好犯他妻,便墮地獄、餓鬼、畜生中。若生人中,閨門婬亂[801]。是故,諸比丘!常當[802]正意,莫興*想,慎莫他*。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b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潔不婬人天受福《增壹阿含14.6經》

[T2.576c01] 聞如是:

[T2.576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c02] 爾時,[803]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證,*所謂不他*身體香潔,亦無邪想[804]。」

[T2.576c05] 佛告諸比丘:「若有人[805]潔不婬,便[806]受天上、人中之福。是故,諸比丘!莫行邪*以興[807]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c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妄語墮落《增壹阿含14.7經》

[T2.576c09] 聞如是:

[T2.576c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c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地獄行,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口氣臭惡,為人所憎,*所謂妄語[808]*比丘!若有人妄言、綺語、是非[809],便[810]畜生、餓鬼中。所以者何?以其妄語故[811]。是故,[812]至誠,莫得妄語。是故[813],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不妄語名德遠聞《增壹阿含14.8經》

[T2.576c18] 聞如是:

[T2.576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云何[814]一法?所謂不妄語也。*比丘!其不妄語者,口氣香芬,名德遠聞。是故,諸比丘!當行[815]妄語。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6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飲酒墮落《增壹阿含14.9經》

[T2.576c25] 聞如是:

[T2.576c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6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816]中,我不見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受畜生、餓鬼、地獄罪。若生人中,狂愚癡惑,不識真偽,*所謂飲酒也。*比丘!若有人心好飲酒,所生之處,無有智慧,常懷愚癡。如是[817]諸比丘!慎莫飲酒。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飲酒聰明《增壹阿含14.10經》

[T2.577a04] 聞如是:

[T2.577a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眾中,無有一法勝此法者。若[818]修行已,多修行已,受人中福,受天上福,得泥洹證。云何為一法?所謂不飲酒也。*比丘!若有人不飲酒,生便聰明,無有愚惑,博知經籍,意不錯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a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五地獄經 此名不善行 五者天及人[819] 令知次第數

 

增壹阿[820]

有無品第十五《增壹阿含15.1~10經》

(一)有見無見《增壹阿含15.1經》

[T2.577a15] 聞如是:

[T2.577a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知有此二見。云何為二?所謂有見、無見。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習已、誦已,終不從其法,如實而不知,此則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則犯沙門法;於婆羅門,則犯婆羅門法,此沙門[821]、終不以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此二見誦讀、諷斯念:[822]捨,如實而知,此則沙門持沙門行[823],婆羅門知[824]羅門行,自身取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825]不復受有,如真[826]知之。是故,諸比丘!於此二見不應習行,不應諷誦,盡當捨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a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有見無見《增壹阿含15.2經》[827]

[T2.577a29] 聞如是:

[T2.577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見。云何為二見?所謂有見、無見。彼云何為有見?所謂欲有見、色有見、無色有見。彼云何為欲有見?所謂五欲是也。云何為五欲?所謂眼見色,甚愛敬斯念,未曾捨離,世人宗奉。若耳聞聲,鼻嗅香,[828]知味,身知細滑,意了諸法,是謂有見。彼云何[829]為無見?所謂有常見、無常見、有斷滅見、無斷滅見、有邊見、無邊見、有身見、無身見、有命見、無命見、異身見、異命見,此六十二見,名曰無見,亦非真見,是謂名為[830]無見。是故,諸比丘!當捨此二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法施《增壹阿含15.3經》[831]

[T2.577b14] 聞如是:

[T2.577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施。云何為二?所謂法施、[832]施,諸比丘!施中之上者不過法施。是故,諸比丘!常當學法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法業財業《增壹阿含15.4經》[833]

[T2.577b20] 聞如是:

[T2.577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業。云何為二業?有法業、有財業。業中之上者,不過法業。是故,諸比丘!當學法業,不學財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b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法恩財恩《增壹阿含15.5經》

[T2.577b26] 聞如是:

[T2.577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恩。云何為二?所謂法恩、財恩,恩中之上者。所謂[834]不過法恩也。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法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c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愚者二相貌《增壹阿含15.6經》

[T2.577c03] 聞如是:

[T2.577c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c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者有此二相像貌。云何為二?於是,愚[835]所不能辦者而辦之,垂辦之事厭而捨之。是謂,諸比丘!愚者有此二相像貌。 復次,比丘!智者有二相像貌。云何為二?於是,智者所不能[>]事亦不成辦,垂辦之事亦不厭捨。是故,諸比丘!愚者二相像貌當捨離之,當念修行智者二相[836]。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c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智慧與滅盡《增壹阿含15.7經》

[T2.577c13] 聞如是:

[T2.577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當禮如來。云何為二法?一為智慧,二為滅盡。是謂,比丘!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當禮如來。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有力與有無畏《增壹阿含15.8經》

[T2.577c19] 聞如是:

[T2.577c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c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當禮法寶,亦禮如來神廟。云何[837]二法?有力、有無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當禮法寶及如來神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7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如來與人民無與等《增壹阿含15.9經》

[T2.577c26] 聞如是:

[T2.577c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7c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禮如來寺。云何為二法?如來與世間人民無與等者。如來有大慈大悲,矜念十方。是謂,比丘!有此二法,內自思惟,專精一意,禮如來寺。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8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內思止觀《增壹阿含15.10經》

[T2.578a04] 聞如是:

[T2.578a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8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起於正見。云何為二?受法教化[838],內思止觀。是謂,比丘!有此二因二緣起於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8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見及二施 愚者有二相 禮法如來廟 正見最在後

增壹阿含經[839]

火滅品第十六《增壹阿含16.1~10經》

(一)如來難遇《增壹阿含16.1經》[840]

[T2.578a13] 聞如是:

[T2.578a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8a14] 爾時,尊者難陀在舍衛城象華園中。是時,尊者難陀在閑靜處,便生是念:「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億劫乃出,實不可見,如來久遠長夜時乃出耳。猶如優曇花時乃出現,此亦如是。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億劫乃出,實不可見,此處亦難遇,一切諸行[841]休息[842]*盡無餘,亦無染污,滅盡泥洹。」

[T2.578a20] 爾時,有一魔行天子,知尊者難陀心中所斯念:便往至孫陀利釋種女所,飛在虛空,以[843]而嗟歎曰:

 汝今發歡喜 嚴服作五樂 難陀今捨服 當來相娛樂

[T2.578a26] 爾時,孫陀利釋種女聞天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自莊嚴,修飾房舍,敷好坐具,作倡[844]樂,如難陀在家無異。爾時,王波斯匿集在普會講堂,聞難陀比丘還捨法服,習[845]家業。所以然者,有天在空中告其妻曰。是時,王波斯匿聞是語已,便懷愁憂,即[846]駕白象,往至彼園。到已,便入華象池中,遙見尊者難陀,便前至難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78b04] 爾時,尊者難陀告波斯匿曰:「大王!何故來至此間,顏色變異?復有何事來至吾所?」

[T2.578b06] 波斯匿報曰:「尊者當知:向在普[847]講堂,聞尊者捨法服[848],還作白衣。聞此語已,故來至此,不審尊者何所[849]?」

[T2.578b09] 是時,難陀含笑徐告王曰:「不見不聞,大王何故作此語耶?大王!豈不從如來邊聞:我諸結已除,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胞胎,如實而知[850],今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T2.578b13] 波斯匿曰:「我不從如來聞難陀比丘生死已盡,得阿羅漢,心得解脫。所以然者,有天來告孫陀利釋種女曰。是時,孫陀利夫人聞此語已,便作倡妓樂,修治服飾,敷諸坐具。我聞此語已,便來至尊者所。」

[T2.578b17] 難陀告曰:「[851]不知不聞,何故大王而作是語?諸有沙門、婆羅門無不樂此休息樂、善逝樂、沙門樂、涅槃[852],而不自觀此婬火之坑。復當就者此事不然,骨猶如[853],肉如聚石,猶蜜塗刀,坐貪小利,不慮後患。亦如[854]繁折枝,亦如假借不久當還,猶如劍樹之藪,[855]如毒害藥,亦如毒藥[856],如毒華*,觀此*欲亦復如是。意染著者此事不然,從火坑之欲乃至毒*,不觀此事,欲得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者,此事不然。[857]不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858],而欲得入無餘泥洹[859]界而般*泥洹者,此事不然。大王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觀察此休息樂、善逝樂、沙門樂、涅槃樂,此事[860]然。彼以作是觀察,解了*坑之火,猶如骨鎖、肉聚、蜜塗利刀、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劍樹、毒樹,[861]毒害藥,悉觀了知,此則有處。已解了知婬火所興,便能得[862]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此事必然。彼已*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此事必然。云何,大王!以何見何知而作是說?今我,大王!已成羅漢[863],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更不復受母胞胎,心得解脫。」

[T2.578c11] 爾時,王波斯匿心懷歡喜,善心生焉,白尊者難陀曰:「我今[864]狐疑如毛髮許,方知尊者成阿羅漢,今請辭還,國事眾多。」

[T2.578c13] 難陀對曰:「宜知是時。」

[T2.578c14] 爾時,王波斯匿即從[865]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波斯匿王去未幾時,時彼魔天來至尊者難陀所,住虛空中,復以此偈向難陀[866]

 夫人面如月 金銀瓔珞身 憶彼姿容顏[867] 五樂恒自娛
 彈琴鼓[868]歌 音[869]甚柔軟 能除諸愁憂 樂此林間為

[T2.578c22] 是時,尊者難陀便作是念:此是魔行天人,覺知此已,復以偈報曰:

 我昔有此[870] *泆無厭足 為欲所纏裹 不覺老病死
 我度愛[871]欲淵 無污無所染 榮位悉是苦 獨樂真如法
 我今無諸結 *怒癡悉盡 更不習此法 愚者當覺知

[T2.579a01] 爾時,彼魔行天人[872]聞此語便懷愁憂,即於彼沒不現。

[T2.579a02] 爾時,眾多比丘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端[873]比丘者,無有勝難陀比丘;諸根澹泊,亦難陀比丘是[874];無有欲心,亦是難陀比丘;無有瞋恚,亦是難陀比丘;無有愚癡,亦是難陀比丘;成阿羅漢,亦是難陀比丘。所以然者,難陀比丘端*,諸根寂靜。」

[T2.579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875]*者,[876]陀比丘是。諸根寂靜,是亦[877]難陀比丘。」

[T2.579a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涅槃界《增壹阿含16.2經》[878]

[T2.579a12] 聞如是:

[T2.579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9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879]涅槃界。云何為二?有餘涅槃界[880]無餘涅槃界[881],彼云何名為有餘涅槃界?於是,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882]此世,是謂名為[883]有餘涅槃界。彼云何[884]為無餘涅槃界?如是,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885][886]有,如實知之。是謂[887]無餘涅槃界。此二涅槃界,[888]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如是,[889]比丘!當作是學。」

[T2.579a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烏喻《增壹阿含16.3經》

[T2.579a24] 聞如是:

[T2.579a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9a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烏喻,亦當說喻,善思念之。」吾當演說。」

[T2.579a26] 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79a27] 世尊告曰:「彼云何[890]為人喻如烏?猶如有人在寂靜處,恒習[891]欲,作諸惡行,後便羞恥,便自悔過,向人演說,陳所作事。所以然者,或為諸梵行人,所見譏[892]:『此人習欲,作諸惡行。』彼作諸惡行已,向人悔過,自知羞恥,猶如彼烏恒患苦飢,便食不淨,尋即拭[893],恐有餘[894]見言:『此烏食不淨。』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在閑靜處,習於*欲,作不善行,後便羞恥而自悔過,向人演說陳所作事。所以然者,或為諸梵行人所見記識,此人習欲,作諸惡行,是謂名為人猶如烏。

[T2.579b09] 彼云何名為人[895]。若有一人在閑靜處,長習*欲,作諸惡行,亦不羞恥,復[896]悔過,向人自譽,貢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娛,此諸人等不能得五欲。』彼作惡已,[897]羞恥,此人喻如恒食不淨,臥於不淨,便自跳踉向於餘。此亦如是。若有一人習於*欲,作諸惡行,亦不羞恥,復非悔過,向人自譽,貢高自用:『我能得五欲自娛,此諸人不能得五欲自娛。』是[898]為人。是故,諸比丘!當捨遠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79b20] 爾時,[899]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驢喻牛喻《增壹阿含16.4經》[900]

[T2.579b21] 聞如是:

[T2.579b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79b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人有似驢者,有似牛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T2.579b2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79b25]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人像驢者?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901][902]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衣,都違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取[903]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彼作是說:『我亦是比丘!我亦是比丘!』猶如驢入牛群[904]之中而自稱曰:『我亦是牛!我亦是牛!』然觀其兩耳。復不似牛,角亦不似,尾亦不似,音聲各異。爾時,群牛或以角觝[905],或以[906],或以口嚙者。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諸根不定。若眼見色,隨起色想,流馳萬端,爾時眼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於眼根。耳聞聲,鼻嗅香,[907]知味,身了細滑,意知法,隨起識病,流馳萬端,爾時意根則非清淨,生諸亂想,不能制持,眾惡普至,亦復不能護[908]意根。無有威儀禮節之宜,行步進止,屈伸低仰,執持禁戒,便為梵行人所見譏*:『咄,此愚人像如沙門?』便見*舉:『設是沙門者,宜不應爾。』爾時[909]彼作是說:『我是沙門。』猶如驢入於牛群,是謂人像驢者也。

[T2.579c23] 「彼人云何像牛者耶?若有一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牢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斯念:爾時眼根則應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910]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清淨。彼人便到諸梵行人所,諸梵行人遙以見來[911],各自揚聲:『善來,同學!』隨時供養,不使有[912],猶如良牛入牛眾中,而自稱說:『我今是牛!』然其毛尾、耳角、音聲都悉是牛,諸牛見已,各來舐體。此亦如是,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固,出家學道。爾時,彼人諸根寂定,飲食知節,竟日經行,未曾捨離意遊三十七道品之法。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無流馳之斯念:爾時眼根則[913]清淨,生諸善想,亦能制持,無復諸惡,常擁護於眼根。耳聲、鼻香、*味、身細滑、意法不起識病,爾時意根則得具足,是謂此人像牛者也。如是,諸比丘!當學如牛,莫像如驢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0a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云何名善不善《增壹阿含16.5經》

[T2.580a16] 聞如是:

[T2.580a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0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不善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T2.580a18]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580a19]世尊[914][915]彼:「云何名為不善?云何名為善?所謂殺生為不善,不殺為善。不與取為不善,與取為善。婬泆為不善,不[916]為善。妄語為不善,不妄語為善。綺語為不善,不綺語為善。兩舌為不善,不兩舌為善。亂彼此為不善,不亂彼此為善。貪他為不善,不貪他為善。[917]恚為不善,不*恚為善。邪見為不善,正見為善。如是,比丘[918]行此惡已,墮畜生、餓鬼、地獄中。設行善者,便生人中、天上,及諸善趣阿須倫中。是故[919],當遠離[920]惡行,修習善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0b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邪正二法《增壹阿含16.6經》

[T2.580b02] 聞如是:

[T2.580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0b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與汝等說微妙法;初善、中善、至竟亦善,有義、有味,得修具足梵行之法,所謂二法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921]汝具足說之。」

[T2.580b06]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80b07] 世尊告曰:「彼云何為二法?所謂邪見、[922]見,邪治、*治,邪語、*語,邪業、*業,邪命、*命,邪方便、[923]方便,邪念、*斯念:邪三昧、*三昧,是謂*[924]二法。我今已與汝說此二法,如來所應為者,今已周訖。善念、[925]誦,勿有懈惓[926],今不行者,後悔無及。」

[T2.580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燭明之法《增壹阿含16.7經》

[T2.580b15] 聞如是:

[T2.580b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0b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燭明之法,亦當說由燭趣道之業。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T2.580b18]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580b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名燭明者?所謂貪*、瞋恚、愚癡盡,彼云何名為由燭趣道之業?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由燭趣道之業。我由此[927]已說燭明,亦說由燭趣道之業,如來所應為者,今已周訖。善念、諷誦,勿有懈怠,今不行者,後悔無及。」

[T2.580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忍力思惟力《增壹阿含16.8經》

[T2.580b26] 聞如是:

[T2.580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0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力。云何[928]二力?所謂忍力、思惟力,設吾無此二力者,終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又無此二力者,終不於優留毘處六年苦行,亦復不能降伏魔怨,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929]我有忍力[930]、思惟力故,便能降伏魔眾,成無上正真之道,坐於道場。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二力,忍力、思惟力,便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0c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天眼見天《增壹阿含16.9經》

[T2.580c09] 聞如是:

[T2.580c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0c10] 爾時,尊者阿那律在拘尸那竭國本所生處。爾時,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便往至尊者阿那律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歸命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T2.580c17] 爾時,有梵志名曰闍拔吒,是梵摩喻[931]弟子。復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問阿那律曰:「我昔在王宮生,未曾聞此自然之香,為有何人來至此間,為是天、龍、鬼神、人、非人乎?」

[T2.580c21] 爾時,阿那律報梵志曰:「向者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復以此偈而歎我曰:

 自歸人中上 眾人所敬奉 我等今不知 為依何等禪

[T2.580c27] 梵志問曰:「以何等故,我今不見其形,釋、梵、四天王為何所在?」

[T2.580c28] 阿那律報曰:「以汝無有天眼故[932]。是故不見釋、梵、四[933]王及五百天人,[934]二十八大鬼神王。」

[T2.581a01] 梵志問曰:「設我能得天眼者,見此釋、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大鬼神王耶?」

[T2.581a03] 阿那律報曰:「設當得天眼者,便能見釋、梵、四天王及五百天人,并二十八大鬼神王。然復,梵志!此天眼者何足為奇!有梵天[935]名曰千眼,彼見此千世界,如有眼之士,自[936]掌中觀其寶冠。此梵天亦如是,見此千世界無有罣礙,然此梵天不自見身所著衣服[937]。」

[T2.581a09] 梵志問曰:「何以故?千眼梵天不自見形所著服飾?」

[T2.581a10] 阿那律曰:「以其彼天無有無上智慧眼故,故不[938]見己身所著服飾。」

[T2.581a12] 梵志問曰:「設我得無上智慧眼者,見此身所著服飾不耶?」

[T2.581a13] 阿那律曰:「若能得無上智慧眼者,則[939]見己形所著服飾。」

[T2.581a15] 梵志問曰:「願尊與我說極妙之法,使得無上智慧之眼。」

[T2.581a16] 阿那律曰:「汝有戒耶。」

[T2.581a16] 梵志問曰:「云何名之[940]為戒?」

[T2.581a17] 阿那律曰:「不作眾惡,不犯非法。」

[T2.581a18] 梵志報曰:「如[941]戒者,我堪奉持如此之戒。」

[T2.581a19] 阿那律曰:「汝今,梵志!當持禁戒,無失[942]釐,亦當除去憍慢之結,莫計吾我染著之想。」

[T2.581a21] 時,梵志復問阿那律曰:「何者是吾?何者是我?何者是憍慢結?」

[T2.581a22] 阿那律曰:「吾者是神識也,我者是形體之具也。於中起識生吾、我者,是[943]為憍慢結也。是故,梵志!當求方便,除此諸結。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T2.581a26] 梵志即從座起,禮阿那律足,遶三匝而去。未至所在,於中道思惟此義,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581a28] 爾時,有天昔與此梵志親友,知[944]梵志心中所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彼天[945]往至尊者阿那律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即以此偈歎阿那律曰:

 梵志未至家 中道得道跡 垢盡法眼淨 無疑無猶豫

[T2.581b05] 爾時,尊者阿那律復[946][947][948]曰:

 我先觀彼心 中間應道跡 彼人迦葉佛 曾聞此法教

[T2.581b08] 爾時,尊者阿那律即其時離彼處,在人間遊,漸漸至舍衛國,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世尊具以法語告阿那律,阿那律受佛[949]教已。便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581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弟子[950],得天眼第一[951]者,所謂阿那律比丘是。」

[T2.581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羅雲持《增壹阿含16.10經》

[T2.581b15] 聞如是:

[T2.581b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1b16] 爾時,尊[952]羅雲[953]奉修禁戒,無所觸犯,小罪尚避,況復大者,然不[954]有漏[955]解脫。爾時,眾多比丘便[956]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羅雲比丘奉修禁戒,無所觸犯,然故有漏心不解脫。」

[T2.581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T2.581b24]是故,諸比丘!常當念修治正法,無有漏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1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難陀、涅槃、烏 驢不善有二 燭及忍思惟 梵志及羅雲[957]

[958]

安般品第十七之一[959]《增壹阿含17-1.1經》

(一)羅雲得道《增壹阿含17-1.1經》[960]

[T2.581c01] 聞如是:

[T2.581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1c02]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將羅雲[961]入舍衛城分衛。爾時,世尊右旋顧謂羅雲[962]:「汝今當觀色為無常。」

[T2.581c04]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色為無常。」

[T2.581c05] 世尊告曰:「羅雲!痛、想、行、識皆悉無常。」

[T2.581c06] *羅雲對曰:「如是,世尊!痛、想、行、識皆為無常。」

[T2.581c07] 是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此有何因緣,今方向城分衛,又在道路,何故世尊而面告誨我?今宜當還歸所在,不應入城乞食。」

[T2.581c10] 爾時,尊者*羅雲即中道還到祇桓[963]精舍,[964],詣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專精一心,念色無常,念痛、想、行、識無常。爾時,世尊於舍衛城乞食已,食後在*祇桓精舍而自經行,漸漸至羅雲所。到已,告羅雲曰:「汝當修行安般[965]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966]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967]。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968]慢悉當除盡。」

[T2.581c22] 爾時,世尊向羅雲便說此偈:

 莫數[969]起著想 恒當自順法 如此智之士 名稱則流布
 與人執炬明 壞於大闇冥 天龍戴奉敬[970] 敬奉師長尊

[T2.581c28] 是時,羅雲比丘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我不起著想 恒復順於法 如此智之士 則能奉師長

[T2.582a02] 爾時,世尊作是教已,便捨而去。還詣靜室。

[T2.582a03] [971]時,尊者羅雲復作是念:「[972]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是時,羅雲即從*起,便往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T2.582a07]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羅雲!汝乃能於如來前而[973]子吼,問如此義:「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憂,無有諸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汝今,羅雲!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T2.582a12] 對曰:「如是,世尊!」爾時,尊者羅雲從世尊受教。

[T2.582a13] 世尊告曰[974]是。羅雲!若有比丘樂於閑靜無人之處,便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異斯念:繫意鼻頭,出息長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975]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976]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如是,羅雲,能修行安般者,則無愁憂惱亂[977]之想,獲大果報,得甘露味。」

[T2.582a24] 爾時,世尊具足與羅雲說微妙法已,羅雲[978]即從*起,禮佛足,遶[979]三匝而去。往詣安陀園,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無他餘斯念:繫心鼻頭,出息長[980]知息長,入息長亦知息長;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盡觀身體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時有息亦復知有,有時無息亦復知無。若息從心出亦復知從心出。若息從心入亦復知從心入。

[T2.582b05] 爾時,羅雲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脫,無復眾惡。有覺、有觀,念[981]喜安,遊於初禪。有覺、有觀[982],內自[983]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三昧念喜,遊於二禪。無復喜斯念:自[984]覺知身樂,諸賢聖常所求護喜斯念:遊於三禪。彼苦樂已滅,無復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T2.582b11] 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塵穢,身體柔軟,知所從來,憶本所作,自識宿命無數劫事。亦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985]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億載不可[986],我曾生彼,名某姓某,食如此食,受如此苦樂,壽命長短,彼終生此,此終生[987]。彼以此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諸結。亦知眾生所[988]之心,彼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

[T2.582b22] 或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989]邪見,造邪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或[990]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991]見、造*見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逝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所行、所造,如實知之。復更施意,成盡漏心,彼觀此苦,如實知之。復觀苦習[992],亦知苦盡,亦知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以作是觀,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羅雲便成阿羅漢。

[T2.582c05] 是時,尊者羅雲已成[993],便從*起,更整衣服,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所求已得,諸[994]除盡。」

[T2.582c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得阿羅漢者,無有與羅雲等也。[995]有漏盡,亦是羅雲比丘。*持禁戒[996],亦是羅雲比丘。所以然者,諸過去如來、等正覺,亦有此羅雲比丘。欲言佛子,亦是羅雲比丘。親從佛生,法之上者。」

[T2.582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能持禁戒,所謂羅雲比丘是。」

[T2.582c1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具足禁戒法 諸根亦成就  漸漸當逮得 一切結使盡

[T2.582c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997]增壹阿*經卷第七[998] ~


 

增壹阿[999] 卷第八

[1000]

安般品第十七之二《增壹阿含17-2~10經》

 

(一)二人出世甚難《增壹阿含17-2.1經》[1001]

[T2.582c26] 聞如是:

[T2.582c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2c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云何為二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轉輪聖王出現於世甚為難得。[1002]二人[1003]出現[1004]世間甚為難得。」

[T2.583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人出世甚難《增壹阿含17-2.2經》

[T2.583a03] 聞如是:

[T2.583a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3a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人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云何為二人?所謂辟支佛出現世間甚為難得;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出現世間甚為難得。是謂,比丘!此二人者出現於世甚為難得。」

[T2.583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法甚為煩惱《增壹阿含17-2.3經》

[T2.583a10] 聞如是:

[T2.583a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3a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在於世間,甚為煩惱。云何為二法?所謂作眾惡本,起諸怨嫌,復不造善行諸德之本。是謂,比丘![1005]法甚為煩惱。是故,諸比丘!當覺知此煩惱法,亦當覺知不煩惱法。諸煩惱[1006]法,當念斷除[1007];不煩惱*法,當念修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3a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不貪樂邪見不善《增壹阿含17-2.4經》

[T2.583a19] 聞如是:

[T2.583a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3a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邪見眾生所念、所趣及餘諸行,一切無可貴者,世間人民所不貪樂。所以然者,以其邪見不善故也。」

[T2.583a22] 猶如有諸苦[1008]之子。所謂苦*、苦蔘子、葶藶[1009]子、畢地槃持子,及[1010]餘苦子,便於良地種此諸子,然後生苗猶復故苦。所以然者,以其子本苦故。此邪見眾生亦復如是,所作身行、口行、意行,所趣、所念及諸惡行,一切無可貴者,世間人民所不貪樂。所以然者,以其邪見惡不善故。是[1011],諸比丘!當除邪見,習行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3b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正見可貪樂《增壹阿含17-2.5經》[1012]

[T2.583b03] 聞如是:

[T2.583b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3b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正見眾生所念、所趣及諸餘行,一切盡可貴敬,世間人民所可貪樂,所以者何?以其正見妙故。

[T2.583b06] 猶如有諸甜*。若甘蔗、若蒲桃*及諸一切甘美之*,有人修治良地,而取種之,然後生子皆悉甘美,人所貪樂。所以然者,以其*[1013]甘美故,此正見眾生亦復如是,所念、所趣及諸餘[1014]行,一切皆可貪樂,世間人民無不喜者。所以者何?以其正見妙故。是故,諸比丘!當習行正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3b13] 爾時,*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欲愛無厭《增壹阿含17-2.6經》[1015]

[T2.583b15] 聞如是:

[T2.583b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3b16] 爾時,尊者阿難在閑靜*處,獨自思惟,便生是念:「諸有生民,興[1016]想,便生欲愛,晝夜習之,無有厭足。」

[T2.583b18] 爾時,尊者阿難向暮即從[1017]起,著衣正服,便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向在靜閑[1018]之處,便生此斯念:諸有眾生,興欲愛想,便生欲愛,長夜習之,無有厭足。」

[T2.583b23]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諸有人民,興欲愛想,便增欲想,長夜習之,無有厭足。所以者何?昔者,阿難!過去世時有轉輪聖王,名曰頂生,以法治化,無有[1019]奸罔[1020],七寶成就。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謂七寶。[1021]有千子,勇猛[1022]壯,能降伏諸惡,統領四天下不加刀杖。阿難當知:爾時頂生[1023]王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閻浮[1024]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亦[1025]從耆年長老邊聞:『西有瞿耶尼土,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今當往統彼國土。爾時,阿難[1026][1027]適生斯斯念:將四部兵,[1028]此閻浮地沒,便[1029]往至瞿耶尼土。

[T2.583c06] 爾時,彼土人民見聖王來,皆悉前迎,禮跪問訊:『善來,大王!今此瞿耶尼國,人民熾盛,唯願聖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聖王頂生即於瞿耶尼統領人民,乃經數百千年。

[T2.583c11] 是時,聖王頂生復於餘時便生此念:我有閻浮[1030],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1031]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1032]曾從長年許聞:『復有弗*逮,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今當往統彼國土,以法治化。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斯念:將四部兵,從瞿耶尼沒,便往至弗于逮。

[T2.583c18] 爾時,彼土人民見聖王來,皆悉前迎,禮跪問訊,異口同[1033]而作是語:『善來,大王!今此弗*逮,人民熾盛,多諸珍寶,唯願大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於弗*逮統領人民,[1034][1035]百千萬歲。

[T2.583c23] 是時,聖王頂生復於餘時便生此斯念:我於閻浮[1036],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今亦復有此弗*逮國,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曾從耆年長老邊聞:『復有單越[1037],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所為自由,無固守者。壽不中夭,正壽千歲[1038]。在彼壽終必生天上,不墮餘趣,著劫波育衣,食自然粳米。』我今當往統[1039]彼國土,以法治化。

[T2.584a03]*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斯念:將四部兵,從弗*逮沒,便往至*。遙見彼土[1040]色,見已,便問左右臣曰:『汝等普見此土*色不乎?』對曰:『唯然,[1041]之。』王告群臣曰:『此是柔軟之草,軟若天衣而無有異。此等諸賢[1042][1043]坐。』

[T2.584a08] 小復前行,遙見彼土晃然黃色,便告諸臣曰:『汝等普見此土晃然黃色[1044]乎?』對曰:『[1045]悉見之。』大王[1046]:『此名自然粳米,此等諸賢恒食此食。如今卿等,亦當食此粳米。』

[T2.584a12]爾時,聖王小復前行,復見彼土普悉平正,遙見高臺顯望殊特,復告諸臣:『汝等頗見此[1047][1048]平正乎?』對曰:『如是,皆悉見之。』大王報[1049]:『此名劫波育樹衣,汝等亦復當著此樹衣。』

[T2.584a16]*爾時,阿難!彼土人民見大王來,皆起前迎,禮跪問訊,異音同*而作是說:『善來,聖王!此*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唯願大王當於此治化諸人民,使從法教!』*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於*單越統領人民,乃*百千萬歲。

[T2.584a22] 是時,頂生聖王復於餘時便生此斯念:我今有閻浮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膝。今亦復有此瞿耶尼、弗*逮及此*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曾從耆年長老邊聞:『有三十三天快樂無比,壽命極長,衣食自然,玉女營從,不可稱計。』我今當往領彼天宮,以法治化。

[T2.584a28] *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斯斯念:將四部兵,從*單越沒,便往至三十三天上。爾時,天帝釋遙見頂生[1050]王來,便作是說:『善來,大王!可就此坐。』*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即共釋提桓因一處坐。二人共坐,不可分別,顏貌舉動,言語聲*,一而不異。*爾時,阿難!頂生聖王在彼,乃*千百歲[1051]已,便生此念:我今有此閻浮地,人民熾盛,多諸珍寶,亦雨七寶,乃至*膝,。亦有瞿耶尼,亦復有弗*逮,亦復有*單越,人民熾盛,多諸珍寶。我[1052]至此三十三天,我今宜可害此天帝釋,便[1053]於此間獨王諸天。*爾時,阿難!頂生聖王適生此斯念:即於座上而自退墮,至閻浮里地,及四部兵皆悉落墮[1054]。爾時,[1055]失輪寶,莫知所在,象寶、馬寶同時命終,珠寶自滅,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斯皆命終。

[T2.584b15]爾時,頂生聖王身得重病,諸宗族親[1056]普悉[1057]集,問訊王[1058]:『云何,大王!若使大王命終之後,有人來問此義:頂生[1059]王臨命終時,有何言教?設有此問,當何以報[1060]?』頂生聖王報曰:『若使我命終,命終[1061]之後有人問者,以此報之:頂生王者,領此四天下而無厭足,復至三十三天,在彼*數百千歲,意猶生[1062],欲害天帝,便自墮落,即取命終。』

[T2.584b23] 汝今,阿難!勿懷狐疑。爾時,頂生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時頂生王者即我身是。爾時,我領此四天下,及至三十三天,於五欲中,無有厭足。阿難!當以此方便,證知所趣:興貪欲心,倍增其想,於愛欲中而無厭足;欲求厭足,當從聖賢智慧中求。」

[T2.584b29]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便說此偈:

 [1063]如時雨 於欲無厭足 樂少而苦多 智者所[1064]
 正使受天[1065] 五樂而自娛 不[1066]斷愛心 正覺之弟子
 欲延[1067]億劫 福盡還入獄 受樂詎幾時 輒受地獄痛

[T2.584c08] 是故,阿難!當以此方便,知[1068]欲而去欲,永不興[1069]想。當作是學。」

[T2.584c09]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云何觀善惡人《增壹阿含17-2.7經》[1070]

[T2.584c11] 聞如是:

[T2.584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4c12] 爾時,生漏婆羅門便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生漏婆羅門白世尊曰:「當云何觀惡知識[1071]?」

[T2.584c14] 世尊告曰:「當觀如觀月。」

[T2.584c15] 婆羅門曰:「當云何觀善知識?」

[T2.584c15] 世尊告曰:「當觀如觀月。」

[T2.584c16] 婆羅門曰:「沙門瞿曇今所說者,略說其要,未解廣義,唯願瞿曇廣普說義,使未解者解。」

[T2.584c18] 世尊告曰:「婆羅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

[T2.584c19] 婆羅門對曰:「如是,瞿曇!」生漏婆羅門從佛受教。

[T2.584c21] 世尊告曰:「猶如,婆羅門[1072]!月末之月,晝夜周旋,但有其損,未有其盈,彼以減損;或復有時而月不現,無有見者,此亦如是,婆羅門!若惡知識,*歷晝夜,漸無有信,無有戒,無有聞,無有施,無有智慧,彼以無有信、戒、聞、施、智慧,是時彼惡知識身壞命終,[1073]地獄中。是故,婆羅門!我今說是惡知識者,猶如月末之月。

[T2.584c28]*猶如,婆羅門!月初[1074]時,隨所[1075]經過日夜,光明漸增,稍稍盛滿,便於十五日具足[1076]滿,一切眾生靡不見者。如是,婆羅門!若善知識,*歷日夜,增益信、戒、聞、施、智慧。彼以增益信、戒、施、聞、智慧,爾時善知識身壞命終,生天上善處。是故,婆羅門!我今說此善知識所趣,猶月盛滿。」

[T2.585a0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若人有貪欲 瞋恚癡不盡 於善漸有減 猶如月向盡
 若人無貪欲 瞋恚癡亦盡 於善漸有增 猶如月盛滿

[T2.585a11] 是故,婆羅門!當學如月初。」

[T2.585a11] 爾時,生漏婆羅門白世尊曰:「善哉[1077]!瞿曇!猶如屈者得伸,冥者見明,迷者見路,於闇冥然明。此亦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為我說法,我今自歸世尊及法、眾僧,自今[1078]往,聽我為[1079]婆塞,盡形壽不殺生。」

[T2.585a16] 爾時,生漏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知識法惡知識法《增壹阿含17-2.8經》[1080]

[T2.585a18] 聞如是:

[T2.585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5a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知識法,亦當說惡知識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T2.585a2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85a22]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惡知識法?於是,比丘!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於豪族[1081]家學道,餘比丘者卑賤家出家。依己姓望,毀[1082]餘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T2.585a25]「復次,惡知識人便生此念:我極精進奉諸正法,餘比丘者不精進持戒,復以此義,毀呰他人,而自貢高,是謂[1083]惡知識法。

[T2.585a28] 「復次,惡[>]識者復作是念:我三昧成就,餘比丘者無有三昧,心意錯亂,而不一定。彼依此三昧,常自貢高,毀[1084]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T2.585b02]「復次,惡知識[1085]復作是念:我智慧第一,此餘比丘無有智慧。彼依此智慧,而自貢高,毀呰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

[T2.585b05]「復次,惡知識人復作是念:我今常得飯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此餘比丘不[1086]得此供[1087]之具。彼依此利養之物,而自貢高,毀呰他人,是謂名為惡知識法。是謂,比丘!惡知識人行此邪業。

[T2.585b09] 彼云何為善知識[1088]法?於是,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豪族家生,此餘比丘不是豪族家,己身與彼而無有異,是謂名為善知識法。

[T2.585b12] 「復次,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餘比丘不持戒行,己身與彼無有增減。彼依此戒,不自貢高,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T2.585b16]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復不作是念:我三昧成就,此餘比丘意亂不定,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三昧,不自貢高,亦不毀呰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T2.585b19]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1089]作是念:我智慧成就,此餘比丘無有智慧,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智慧,不自貢高,亦不[1090]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T2.585b23] 「復次,比丘!善知識人不作是念:我能得衣被、[1091]食、床褥、臥具、疾病[1092]醫藥,此餘比丘不能得衣被、*食、床褥、臥具、疾病醫藥,己身與彼亦無增減。彼依此利養,不自貢高,亦不毀他人。是謂,比丘!名為善知識法。」

[T2.585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與汝分別惡知識法,亦復與汝說善知識法。是故,諸比丘!惡知識法當共遠離,善知識法念共修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5c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能與吾共論議《增壹阿含17-2.9經》

[T2.585c04] 聞如是:

[T2.585c04] 一時,佛在釋翅尼拘留園,與大比丘[1093]五百人俱。

[T2.585c05] 爾時,國中豪貴諸大釋種五百餘人,欲有所論,集普義講堂。爾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詣彼釋種[1094]所,語彼釋種言:「云何,諸君!此中頗有沙門、婆羅門及世俗人,能與吾共論議乎?」

[T2.585c09] 爾時,眾多釋報世典婆羅門曰:「此中今有二人,高才博學,居在迦毘羅越國。云何為二人?一名周利槃特比丘,二名瞿曇[1095],釋種如來、至真、等正覺。眾中少[1096]無聞,亦無智慧,言語醜陋,不別去就,如此槃特之比。又此迦維羅越[1097]一國之中,無知無聞,亦無黠慧,為人醜陋[1098],多諸穢惡[1099],如此*瞿曇之比。汝今可與彼論議,設婆羅門能與彼二人論議得勝者,我等五百餘人,便當供養隨時所須,亦當相惠千鎰[1100]純金。」

[T2.585c19] 爾時,[1101]羅門便生此心:「此迦毘羅越釋種,悉皆聰明,多諸[1102]術,姦[1103]虛偽,無有正行。設吾與彼二人論議而得勝者,何足為奇,或復彼人得吾便者,便為愚者所伏;思此二理,吾不堪與彼論議也。」作是語已,便退而去。

[T2.585c24] 是時,周利槃特到[1104],入迦毘羅越乞食。時,世典婆羅門遙見周利槃特來,便作是念:我今當往問彼人[1105]。時,世典婆羅門便往至比丘所,語周利槃特曰:「沙門!為字何等?」

[T2.585c28] 周利槃特曰:「止!婆羅門!何須問字?所以來此欲問義者,時可問之。」婆羅門言:「沙門!能與吾共論議乎?」

[T2.586a01] 周利槃特言:「我今尚能與梵天論議,何況與汝盲無目人乎?」

[T2.586a03] 婆羅門言:「盲者即非無目人乎?無目[1106]非盲耶?此是一義,豈非煩重。」

[T2.586a04] 是時,周利槃特便騰逝空中作十八變。爾時,婆羅門便作是念:此沙門[1107]有神足,不解論議;設當與吾解此義者,身便當與作弟子。

[T2.586a08] 是時,尊者舍利弗以天耳聽聞有是語:「周利槃特與世典婆羅門作此論議。」是時,尊者舍利弗即變身作槃特形,隱槃特形,使不復現,語婆羅門曰:「汝婆羅門!若作是念:此沙門*有神足,不堪論議者,汝今諦聽,吾當說之,報汝向[1108],依此論本,當更引喻。汝今,婆羅門!名字何等?」

[T2.586a14] 婆羅門曰:「吾名梵天。」

[T2.586a15] 周利槃特問曰:「汝是丈夫乎?」

[T2.586a15] 婆羅門曰:「吾是丈夫。」

[T2.586a16] 復問:「是人乎?」

[T2.586a16] 婆羅門報曰:「是人。」

[T2.586a17] 周利槃特問曰:「云何,婆羅門!丈夫亦是人,人亦是丈夫,此亦是一義,豈非煩重乎?然,婆羅門!盲與無目,[1109]義不同。」

[T2.586a19]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名之為盲?」

[T2.586a20] 周利槃特曰:「猶如不見今世、後世,生者、滅者,善色、惡色。若好、若醜,眾生所造善惡之行,如實[1110]不知,永無所,故稱[1111]為盲。」

[T2.586a23] 婆羅門曰:「云何為無眼者乎?」

[T2.586a24] 周利槃特曰:「眼者,無上智慧之眼。彼人無[1112]智慧之眼,故稱*為無目也。」

[T2.586a26] 婆羅門言:「止!止!沙門!捨此雜論,我今欲問深義。云何,沙門!頗不依法得涅槃乎?」

[T2.586a27]周利[1113]報曰:「不依五盛陰而得涅槃。」

[T2.586a28] 婆羅門曰:「云何,沙門!此五盛陰有緣生耶?無緣生乎?」

[T2.586b01] 周利槃特對曰:「此五盛陰有緣生,非無緣也。」

[T2.586b02] 婆羅門曰:「何等是五盛陰緣?」

[T2.586b02] 比丘曰:「愛是緣也。」

[T2.586b03] 婆羅門曰:「何者是愛?」

[T2.586b03] 比丘報曰:「生者是也。」

[T2.586b04] 婆羅門曰:「何者名為生?」

[T2.586b04] 比丘曰:「即愛是也。」

[T2.586b05] 婆羅門曰:「愛有何道?」

[T2.586b05] 沙門曰:「賢聖八品道是。所謂正見、正業、正語、正命[1114]、正行、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名為賢聖八品道。」

[T2.586b07] 爾時,周利槃特廣為說法已,婆羅門從比丘聞如此教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即於其處,身中刀風起而命終。是時,尊者舍利弗還復其形,飛在空中,還詣所止。

[T2.586b11]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比丘往至普集講堂,眾多釋[1115]所。到已,語彼釋言:「汝等速辦[1116]油、薪柴,往耶維世典婆羅門。」是時,釋種[1117]即辦[1118]、油,往耶維世典婆羅門。於四道頭起婆,各各相率,便往至尊者周利槃特比丘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86b17] 時,諸釋種以此偈,向尊者[1119]周利槃特說曰:

 耶維[1120]婆 不違尊者教 我等獲大利 得遇此福祐

[T2.586b21]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便以此偈而報釋曰:

 今轉尊法輪 降伏諸外道 智慧如大海 此來降梵志
 所作善惡行 去來今現在 億劫不忘失 是故當作福

[T2.586b26] 是時,尊者周利槃特廣與彼諸釋種說法已,諸釋白周利槃特言:「若尊者須衣被、飲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我等盡當事事供給,唯願受請,勿拒微情。」時,尊者周利槃特默然可之。

[T2.586c01] 爾時,諸釋種聞尊者周利槃特所說,歡喜奉行。

(一[>○]提婆達兜慫恿王子殺父王《增壹阿含17-2.10經》[1121]

[T2.586c03] 聞如是:

[T2.586c03]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T2.586c04] 爾時,提婆達兜惡人便往至婆羅留支王子所,告王子言:「昔者,民[1122]壽命極長,如今人壽不過百年,王子當知:人命無常,備不登位,中命終者不亦痛哉!王子,時可斷父王命,統領國人。我今當殺沙門瞿曇!作無上至真、等正覺,於摩竭國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如日貫雲,靡所不照,如月雲消。」眾星中明。爾時,婆羅留支王子即收父王,著鐵牢中,更立臣佐,統領人民。

[T2.586c13] 爾時,[1123]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便聞提婆達兜教王子收父王,著鐵牢中,更立臣佐。是時,眾多比丘乞[1124],還歸所在,攝舉衣,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朝入城乞食,聞提婆達兜愚人教王子使收父王,閉著牢獄,更立臣佐。復王子言:『汝殺父王,我害如來,於此摩竭國界,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T2.586c20]爾時[1125],臣佐亦行非法;臣佐已行非法,爾時王太子亦行非法;太子已行非法,爾時群臣、長吏亦行非法;群臣、長吏已行非法,爾時國界人民亦行非法;國界人民已行非法,爾時人眾兵馬亦行非法;兵眾已行非法,爾時日月倒錯運度失時;日月已失時,便無年歲;已無年歲,日差月錯,無復精光;日月已無精光,爾時星宿現怪。星宿已現變怪;便有暴風起;已有暴風起,神祇瞋恚;神祇已瞋恚,爾時風雨不時。爾時穀子在地者便不長大,人民之類、蜎飛蠕動,顏色改變,壽命極短。

[T2.587a02]若復有時,王法治正,爾時群臣亦行正法;群臣已行正法[1126],時王太子亦行正法;王太子已行正法,爾時長吏亦行正法;長吏已行正法,國界人民亦行正法;日月順常,風雨以時,災怪不現;神祇歡喜,五穀熾盛,君臣和穆相視,如兄如弟,終無增損;有形之類,顏色光潤,食自消化,無有災害,壽命極長,人所愛敬。

[T2.587a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猶如牛[1127]水 導者而不正 一切皆不正 斯由本導故
 眾生亦如是 眾中必有導 導者行非法 況復下細人
 類盡受苦 由王法不正 以知非法行 一切民亦然
 猶如牛*水 導者而行正 從者亦皆正 斯由本導故
 眾生亦如是 眾中必有導 導者行正法 況復下庶人
 類盡受樂 由王法教正 以知正法行 一切民亦便

[T2.587a23] 是故,諸比丘!當捨非法而行正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7a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1128]經卷第八[1129]


 

R4增壹阿[1130] 卷第九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131]

慚愧品第十八《增壹阿含18.1~10經》

(一)慚愧擁護世間《增壹阿含18.1經》[1132]

[T2.587b06] 聞如是:

[T2.587b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7b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1133]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與、雞、[1134]、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是故,諸比丘!當習有慚、有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7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得財恒藏得財喜施無有厭足《增壹阿含18.2經》[1135]

[T2.587b16] 聞如是:

[T2.587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7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有二人,無有厭足而取命終。云何為二人?所謂得財物恒藏舉之;復有得物而喜與人,是謂二人無有厭足而取命終。」

[T2.587b20] 爾時,有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1136]此略說之義。云何得物藏舉?云何得物與人?唯願世尊廣演其義。」

[T2.587b23]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T2.587b24] 對曰:「如是。」

[T2.587b24] 爾時,佛告諸比丘:「於是,有族姓子學諸[1137]術,或習田作,或習書疏,或習計算,或習天文,或習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不能食噉,亦不與妻子,亦不與奴婢親親之屬,皆悉不與。彼所得財物,或王劫奪,或復被賊[1138],或火燒水[1139],分散異處,不獲其利,即於家中有人分散此物,不得停住。是謂,比丘!得財藏舉者也。

[T2.587c04] 「彼云何得財分布?有族姓子學諸[1140]術,或習田作,或習書,或習計算,或習天[1141]、地理,或習卜相,或學遠使,或作王佐,不避寒暑、飢寒、懃苦,而自營己。彼作是功力而獲財物,彼人惠施眾生,給與父母、奴婢、妻子,亦復廣及沙門、婆羅門,造諸功德,種天上之福。謂,比丘!得而惠施。是謂,比丘!二人無厭足。如前一人得財物而舉者,當念捨離;第二人得而廣布,當學此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87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繼承世尊的法不繼承財《增壹阿含18.3經》[1142]

[T2.587c16] 聞如是:

[T2.587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87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常當法施,勿習食施。所以然者,汝等今有果報之祐,使我弟子恭敬於法,不貪利養。設貪利養者,則有大過於如來所。何以故?謂眾生類不分別法,毀世尊教;已毀世尊教,後不復得至涅槃道,我便有恥。所以然者,謂如來弟子貪著利養,不行於法,不分別法,毀世尊教,不順正法;已毀世尊教,復不[1143]涅槃道。汝今,比丘!當念法施,勿思欲施,便得稱譽,[1144]聞四遠,恭敬於法,不貪財物,此則無有羞恥。所以然者,如來弟子以好[1145]法施,不貪思欲之施。是謂,比丘!當念法施,勿學財施。汝等比丘,吾說此義為因,何義而說此緣乎?」

[T2.588a01]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唯願世尊事事分別。」

[T2.588a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有一人請吾供養,然吾爾時有遺餘法而可除棄。有二比丘從遠方來,形體困篤,顏色變易。爾時,我便語彼比丘,作是語:『有遺餘法而可除棄,隨時須者,便可取之而自營己。』

[T2.588a07] 時,一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有遺餘法而可除棄,隨時須者,便可取之。設復我等不取食者,便當以此食[1146][1147]淨地。若著水中。然[1148]我等宜取此食,以充虛乏,加得氣力。爾時,彼比丘復作是學,佛亦作是說:『當行法施,莫行思欲之施。所以然者,施中之上無過財施,然復法施於中最尊。』我今堪任竟日不食,猶得自濟,不須受彼信施之福。爾時,彼比丘便自息意不取彼施,形體困篤,不自顧命。

[T2.588a16] 彼時,第二比丘復作是念:世尊亦有遺餘之法而可除者,設我等不取食者,便當困篤。今以此食用充虛乏,加得氣力,晝夜安寧。爾時,彼比丘便取食之,晝夜安隱,氣力充足。」

[T2.588a20] 佛告諸比丘:「彼比丘雖復取彼供養,除去虛乏,氣力充足,[1149]如先前比丘可敬,可貴,甚可尊重。彼比丘長夜名稱遠聞,於律知足,易充易滿。諸比丘當學法施,勿學思欲之施。我前所[1150]者,由此因緣。」

[T2.588a25] 爾時,世尊說此語已,便從[1151]起而去。

[T2.588a26] 是時,眾多比丘復作是念:「向者,世尊略說其要,竟不廣普,便從*起,入寂靜室。今此眾中誰能堪任於此略義而廣普演其義者也[1152]?」是時,眾多比丘復作是念:「今尊者舍利弗[1153],世尊所譽,我當盡共詣彼舍利弗所。」是時,眾多比丘便往至尊者舍利弗所,共相禮拜,在一面坐。[1154]一面坐已。是時,眾多比丘所可從世尊聞事,盡向舍利弗說之。

[T2.588b05] 是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云何世尊弟子貪著利養,不修行法?云何世尊弟子貪修行法,不貪利養?」

[T2.588b07] 爾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曰:「我等乃從遠來,請問其義,得修行之。尊者舍利弗堪任者,便與我等廣演其義。」

[T2.588b10] 舍利弗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

[T2.588b11] 爾時,眾多比丘對曰:「如是。」

[T2.588b12] 舍利弗告曰:「世尊弟子所學寂靜念安,聲聞弟子不如是學;世尊吐教所應滅法,而諸比丘亦不滅之;於中懈怠起諸亂想,所應為者而不肯行,所不應為者便修行之。爾時,諸賢長老比丘於三處便有羞恥。云何為三?世尊常樂寂靜之處,爾時聲聞不作是學,長老比丘便有[>]恥。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然比丘[1155]不滅此法,長老比丘便有羞恥。於中起亂想之斯念:意不專一,長老比丘便有羞恥。

[T2.588b21] 諸賢當知:中比丘於三處便有羞恥。云何為三?世尊常樂寂靜之處,爾時聲聞不作是學,中比丘便有羞恥。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然彼比丘不滅此法,中比丘便有羞恥。於中起亂想之斯念:意不專一,中比丘便有羞恥。

[T2.588b26] 諸賢當知:年少比丘於三處便有羞恥。云何為三?世尊弟子常樂寂靜之處,爾時聲聞不作是學,年少比丘便有羞恥。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然彼比丘不滅此法,年少比丘便有羞恥。於中復起亂想之斯念:意不專一,年少比丘便有羞恥。是謂,諸賢,貪著於財,不著於法。」

[T2.588c03] 諸比丘白舍利弗曰:「云何比丘貪著於法,不著於財?」

[T2.588c04] 舍利弗曰:「於是,比丘!世尊樂寂靜之處,聲聞亦學如來樂寂靜之處;世尊所說[1156]滅此法,諸比丘便滅此法;不懈[1157][1158]不亂,所應行者便修行之,所不應行者便不行之。諸賢當知:長老比丘於三處便有名稱。云何為三?世尊樂寂靜之處,聲聞亦樂寂靜之處,長老比丘便有名稱。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爾時比丘便滅此法,長老比丘便有名稱。於中不起亂想之斯念:意[1159]專一,長老比丘便有名稱。

[T2.588c14] 諸賢當知:中比丘於三處便有名稱。云何為三?世尊樂寂靜之處,聲聞亦樂寂靜之處,中比丘便有名稱。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爾時比丘便滅此法,中比丘便有名稱,於中不起亂想之斯念:意常專一,中比丘便得名稱。

[T2.588c19] 諸賢當知:年少比丘於三處便有名稱:云何為三?於是,比丘!世尊樂寂靜之處,年少比丘亦樂寂靜之處,年少比丘便有名稱。世尊教人當滅此法,爾時比丘便滅此法,年少比丘便有名稱。於中不起亂想之斯念:意常專一,年少比丘便有名稱。

[T2.588c25] 諸賢當知:貪之為病,甚[1160]災患,瞋恚亦然。貪婬、瞋恚滅者,便得處中之道,眼生、智生,諸[1161]休息,得至涅槃[1162]。慳[1163]為病,亦復極重,煩惱燒煮,憍慢亦深。幻偽不真,無慚、無愧,不能捨離,婬欲敗正,慢、增上慢亦復不捨。此二慢滅,便得處中之道,眼生、智生,諸縛休息,得至涅槃。」

[T2.589a02] 比丘白曰:「云何,尊者舍利弗!處中之道,眼生、智生,諸縛休息,得至涅槃?」

[T2.589a03] 舍利弗言:「諸賢當知。所謂賢聖八品道是,所謂[1164]正見、正治、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諸賢,處中之道,眼生、智生、諸縛休息,得至涅槃。」

[T2.589a07] 爾時,眾多比丘聞尊者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四)婆羅門夫婦得法眼淨《增壹阿含18.4經》

[T2.589a09] 聞如是:

[T2.589a09]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89a10]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在一街巷。爾時,彼巷有一梵志婦,欲飯食婆羅門,即出門,遙見世尊,便往至世尊所,問世尊曰:「頗見婆羅門不?」

[T2.589a14] 爾時,尊者大迦葉先在其巷。世尊便舉手指示曰:「此是婆羅門。」

[T2.589a15] 是時,梵志婦熟視如來面,默然不語。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無欲無恚者 去愚無有癡 漏盡阿羅漢 是謂名梵志
 無欲無恚者 去愚無有癡 以捨結使聚 是謂名梵志
 無欲無恚者 去愚無有癡 以斷吾我慢 是謂名梵志
 若欲知法者 三佛之所說 至誠自歸彼 最尊無有上

[T2.589a26]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曰:「汝可往為此梵志婦,便[1165]現身,得[1166]宿罪。」

[T2.589a27] 是時,迦葉從佛受教。往至梵志婦舍已,就座而坐。是時,彼婆羅門婦便供辦餚種種飲食,以奉迦葉。

[T2.589b01] 是時,迦葉即受食[1167],欲度人故,而[1168]彼人說此達嚫[1169]

 祠祀火為上 眾書頌為最 王為人中尊 眾流海為上
 眾星月為首 照明日為先 四維及上下 於諸方域境
 天與世間人 佛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當歸於三佛

[T2.589b09] 是時,彼梵志婦聞此語已,即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大迦葉曰:「[1170]願梵志恒受我請,在此舍食。」

[T2.589b11] 是時,大迦葉即受彼請,在彼處受彼食。是時,婆羅門婦見迦葉食訖,更取一卑座,在迦葉前[1171]。是時,迦葉以次與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尊者大迦葉已知彼梵志婦心開意解,甚懷歡喜[1172]。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習[1173]、盡、道。

[T2.589b17] 是時,尊者大迦葉悉為梵志婦說之時,梵志婦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淨白褻[1174],無有塵垢,易染為色,時梵志婦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彼已得法、見法,分別其法,無有狐疑,已逮無畏,自歸三尊:佛、法、聖眾,受持五戒。是時,尊者大迦葉重[1175]梵志婦說微妙法已,即從*起而去。

[T2.589b24] 迦葉去未久時,婦夫婿來至家。[1176]羅門見婦顏色甚悅,非復常人。時,婆羅門即問其婦,婦即以此因緣具向夫婿說之。時,婆羅門聞是語已,便將其婦共詣精舍。往至世尊所,時,婆羅門與世尊共相問訊,在一面坐。婆羅門婦頭面禮世尊足,在一面坐。[1177],婆羅門白世尊曰:「向有婆羅門來至我家,今為所在?」

[T2.589c03] 爾時,尊者大迦葉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思惟妙法。

[T2.589c04] 爾時,世尊遙指示大迦葉曰:「此是尊長婆羅門也。」

[T2.589c05] 婆羅門曰:「云何,瞿曇!沙門即是婆羅門耶?沙門與婆羅門豈不異乎?」

[T2.589c07] 世尊告曰:「欲言沙門者,即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沙門。諸有奉持沙門戒律,我皆已得。如今欲論婆羅門者,亦我身是。所以然者,我即是婆羅門也。諸過去婆羅門,所持法行,吾已悉知。欲論沙門者,即大迦葉是。所以然者,諸有沙門律[1178],迦葉比丘皆悉[1179]攬,欲論婆羅門者,亦是迦葉比丘。所以然者,諸有婆羅門奉持禁戒,迦葉比丘皆悉了知。」

[T2.589c1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我不說梵志 能知術者 唱言生梵天 此則不離縛
 無縛無生趣 能脫一切結 不復稱天福 即沙門梵志

[T2.589c20] 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言結縛者,何等名為結乎?」

[T2.589c21] 世尊告曰:「欲愛是結,瞋恚是結[1180],愚癡是結,如來者無此欲愛,永滅無餘,瞋恚、愚癡亦復如是。如來無復此結。」

[T2.589c23] 婆羅門曰:「唯願世尊說深妙法,無復有此諸結縛著。」

[T2.589c25] 是時,世尊漸與彼婆羅門說微妙之論[1181]。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爾時,世尊知[1182]婆羅門心開意解,甚懷歡喜,古昔諸佛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為婆羅門說之。

[T2.589c29] 時,婆羅門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淨*白褻,無有塵垢,易染為色,時婆羅門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彼已得法、見法,分別其法,無有狐疑,已逮無畏,自歸三尊:佛、法、聖眾,受持五戒,為如來真子,無復退還。

[T2.590a06] 爾時,彼婆羅門夫婦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提婆達兜慫恿放醉象《增壹阿含18.5經》[1183]

[T2.590a08] 聞如是:

[T2.590a08]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90a09] 爾時,王阿闍世有象,名那羅祇梨,極為兇弊暴虐,勇健能[1184][1185]怨,緣彼象力,使摩竭一國,無不靡伏。

[T2.590a12] 爾時,提婆達兜[1186]便往至王阿闍世所。到已,而作是說:「大王當知:今此象惡,能降伏[1187]眾怨,可以[1188]酒,飲彼象醉。清旦,沙門瞿曇必來入城乞食,當放此醉象,蹋蹈殺之。」

[T2.590a16] 時,王阿闍世聞提婆達兜教,即告令國中:「明日清旦,當放醉象,勿令人民在里巷遊行。」

[T2.590a18] 是時,提婆達兜告王阿闍世曰:「若彼沙門瞿曇有一切智,知當來事者,明日必不入城乞食。」

[T2.590a20] 王阿闍世曰:「亦如尊教,設有一切智者,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

[T2.590a21] 爾時,羅閱城內男女大小事佛之者,聞王阿闍世清旦當放醉象害於如來,聞已,各懷愁憂,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明日清旦,願世尊勿復入城!所以然者,王阿闍世今有教令,語城內人民之類:『明日勿復在里巷行來,吾欲放醉象,害沙門瞿曇。設沙門有一切智,明日清旦不入城乞食。』唯願世尊勿復入城,[1189]害如來,世人喪目,無復救護。」

[T2.590b01] 世尊告曰:「止!止!諸優婆塞!勿懷愁惱。所以然者,如來之身非俗數身,然不為他人所害,終無此事。諸優婆塞當知:閻浮里地東西廣七千由旬,南北長二十一千由旬。瞿耶尼縱廣八千由旬,如半月形。弗[1190]逮縱廣九千由旬,土地方正。[1191]縱廣十千由旬,土地圓如滿月。正使此四天下醉象滿其中,如似稻、麻、叢林,其數如是。猶不能得動如來[1192]毛,況復[1193]害於如來?終無此事[1194]!」

[T2.590b10] 則捨四天下,復有如千天下、千日月、千須彌山、千四[1195]海水、千閻浮提、千瞿耶尼、千弗*逮、千*、千四天王[1196]、千三十三天、千兜術[1197]千豔天[1198]、千化自在天、千他[1199]自在天,此名千世界,乃至二千世界,此名中千世界,乃至三千世界,此名三千大千世界。滿[1200]其中伊羅龍王,猶不能動如來一毛,況復此象欲害如來哉?終無是處。所以然者,如來神力不可思議,如來出世,終不為人所傷害也。汝等各歸所在,如來自當知此變趣。」爾時,世尊與四部眾廣為說微妙之法。時,優婆塞、優婆斯聞正法已,各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590b23] 爾時,世尊清旦著衣持,欲入羅閱城乞食。是時,提頭賴吒天王將乾沓[1201]等,從東方[1202]侍從世尊。是時,毘留[1203][1204]王將拘槃茶[1205][1206],侍從如來。西[1207]毘留[1208][1209]將諸龍眾,侍從如來。北方天王拘毘羅[1210][1211]鬼眾,侍從如來。是時,釋提桓因將諸天人數千萬眾,從兜術[1212]天沒,來至世尊所,時,梵天王將諸梵天數千萬眾,從梵天上來至世尊所。釋、梵、四天王及二十八天,大鬼神王各各相謂言:「我等今日當觀二神,龍象共,誰者勝負?」

[T2.590c04] 時,羅閱城四部之眾遙見世尊將諸比丘入城乞食,時城內人民皆舉聲喚曰。王阿闍世復聞此聲,問左右曰:「此是何等聲[1213],乃徹此間?」

[T2.590c07] 侍臣對曰:「此是如來入城乞食,人民見已,故有此聲。」

[T2.590c08] 阿闍世曰:「沙門瞿曇亦無聖道,不知人心來變之驗。」王阿闍世即象師:「汝速將象飲以*酒,鼻帶利劍,即放使走。」

[T2.590c11]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詣城門,適舉足入門。時,天地大動,諸神尊[1214]天在虛空中散種種[1215]華。時,五百比丘見醉象來,各各馳走,莫知所如。時,彼暴象遙見如來,便走趣向。侍者阿難見醉象來,在世尊後,不自安處,白世尊曰:「此象暴惡,將恐相害,宜可遠之。」

[T2.590c17] 世尊告曰:「勿懼!阿難!吾今當以如來神[1216]降伏此象。」

[T2.590c18] 如來觀察暴象不近不遠,便化左右作諸師子王,於彼象後作大火坑。時,彼暴象見左右師子王及見火坑,即失尿[1217]放糞,無走突處,便前進向如來。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汝莫害於龍 龍現甚難遇 不由害龍已 而得生善處

[T2.590c25] 爾時,暴象聞世尊說此偈,如被火燃[1218],即自解劍,向如來跪雙膝,投地以鼻舐如來足。[1219],世尊伸右手摩象頭,而作是說:

 瞋恚生地獄 亦作蛇蚖形 是故當捨恚 更莫受此身

[T2.591a01] 爾時,神尊諸天[1220]在虛空中,以若干百千種花散如來上。是時,世尊與四部*眾、天、龍、鬼神說微妙法。爾時,見降象[1221]男女六萬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八萬天人亦得法眼淨。時,彼醉象身中刀風起,身壞命終,生四天王宮。

[T2.591a06] 爾時,比丘[1222]、比丘尼,諸優婆塞、優婆夷[1223],及天、龍、鬼神,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六)難陀著妙衣金履《增壹阿含18.6經》[1224]

[T2.591a08] 聞如是:

[T2.591a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1a09] 爾時,尊者難陀著極妙之衣,色曜人目,著金廁履屣,復[1225]飾兩目,手執器,欲入舍衛城。爾時,[1226]多比丘遙見尊者難陀著極妙之衣,入舍衛城乞食。爾時,眾多比丘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1227]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曰:「向者,難陀比丘著極妙*衣,色曜人目,入舍衛城乞食。」

[T2.591a15]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至難陀比丘所:『如來呼卿!』」

[T2.591a17] 對曰:「如是。世尊!」時,彼比丘受世尊教,頭面禮足而去。往至難陀比丘所,到已,語難陀曰:「世尊呼卿。」

[T2.591a19] 是時,難陀聞比丘語,即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91a20] 是時,世尊告難陀曰:「汝今何故著此極妙之衣,又[1228]履屣,入舍衛城乞食?」時,尊者難陀默然不語。

[T2.591a23] 世尊復重告曰:「云何,難陀!汝豈不以信牢固出家學道乎?」

[T2.591a24] 難陀對曰:「如是。世尊!」

[T2.591a25]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不應律行,以信[1229]固出家學道,何由復著極妙之衣,摩治形服,欲入舍衛城乞食?與彼白衣有何差別?」

[T2.591a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何日見難陀 能[1230]阿練行 心樂沙門法 頭陀度無極

[T2.591b02] 汝今,難陀!更莫造此如是之行。」

[T2.591b02] 爾時,尊者難陀及四部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難陀比丘欲返俗《增壹阿含18.7經》[1231]

[T2.591b04] 聞如是:

[T2.591b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1b05] 爾時,尊者難陀不堪行梵行,欲脫法衣,習白衣行。

[T2.591b06]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曰:「難陀比丘不堪行梵行,欲脫法服[1232],習居家行。」

[T2.591b09]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難陀所,云:『如來喚卿。』

[T2.591b10] 對曰:「如是。世尊!」

[T2.591b10] 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即從*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彼難陀比丘所云:「世尊喚難陀。」

[T2.591b12] 對曰:「如是。」

[T2.591b13] 爾時難陀比丘尋[1233]此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91b14] 是時,世尊告難陀曰:「云何,難陀!不樂修梵行,欲脫法衣,修白衣行乎?」

[T2.591b16] 難陀對曰:「如是。世尊!」

[T2.591b16] 世尊告曰:「何以故?難陀!」

[T2.591b17] 難陀對曰:「欲心熾然,不能自禁。」

[T2.591b18] 世尊告曰:「云何,難陀!汝非族姓子出家學道乎?」

[T2.591b19] 難陀對曰:「如是。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學道。」

[T2.591b20] 世尊告曰:「汝族姓子!此非其宜,[1234]捨家學道修清淨行。云何捨於正法[1235]習穢污?難陀當知:有二法無厭足。若有人習此法者終無厭足。云何為二法?所謂[1236]及飲酒[1237]。是謂二法無厭足。若有人習此二法;終無厭足,緣此行果,亦不能得無為之處。是故,難陀!當念[1238]此二法,後必成無漏之報,汝今,難陀!善修梵行,趣道之果,靡不由之。」

[T2.591b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蓋屋不密 天雨則漏 人不惟行 漏*怒癡 蓋屋善密 天雨不漏 人能惟行 無*怒癡

[T2.591c04] 爾時,世尊復作是念:此族姓子欲意極多,我今宜可以火滅火。是時,世尊即以神力手執難陀,猶如力人屈伸臂頃,將難陀至[1239]山上。爾時,山上有一[>]穴,復有一瞎獼猴在彼住止。是時,世尊右手執難陀而告之曰:「汝難陀,頗見此瞎獼猴不?」

[T2.591c09] 對曰:「如是。世尊!」

[T2.591c10] 世尊告曰:「何者為妙?為孫陀利釋種妙耶?為此瞎獼猴妙乎?」

[T2.591c11] 難陀對曰:「猶如有人傷極惡犬鼻,復加毒塗,彼犬倍惡。此亦如是。孫陀利釋女,今以此瞎獼猴相比,不可為喻,猶[1240]大火 [/][1241]燒山野,加益以[1242]薪,火轉熾然[1243],此亦如是。我念彼釋女,不去心懷。」

[T2.591c16] 爾時,世尊如屈伸臂頃,從彼山不現,便至三十三天,[1244]時,三十三天上諸天普集善法講堂,去善法講堂不遠,復有宮殿,五百玉女自相娛樂,純有女人,無有男子。爾時,難陀遙見五百天女,作倡伎樂,自相娛樂,見已,問世尊曰:「此是何等,五百天女作倡[1245]樂,自相娛樂?」

[T2.591c22] 世尊告曰:「汝難陀自往問之。」

[T2.591c23] 是時,尊者難陀便往至五百天女所,見彼宮舍,敷好坐具若干百種,純是女人,無有男子。是時,尊者難陀問彼天女曰:「汝等是何天女,各相娛樂,快樂如是?」

[T2.591c27] 天女報曰:「我等有五百人,悉皆清淨,無有夫主。我等聞有世尊弟子,名曰難陀,是佛姨母兒,彼於如來所,清淨修梵行,命終之後當生此間,與我等作夫主,共相娛樂。」

[T2.592a01] 是時,尊者難陀甚懷喜悅,不能自勝,便作[1246]念:我今是世尊弟子,且又[1247]復是姨母兒,此諸天女皆當為我作婦。是時,難陀便退而去。至世尊所。

[T2.592a05] 世尊告曰:「云何,難陀!彼玉女何所言說?」

[T2.592a06] 難陀報[1248]:「彼玉女各作是說:『我[1249]各無夫主,聞有世尊弟子善修梵行,命終之後,當來生此。』」

[T2.592a08] 世尊告曰:「難陀,汝意云何?難陀!汝意云何[1250]?」

[T2.592a09] 難陀報曰:「爾時,即自生念:我是世尊弟子,又且復是佛姨母兒,此諸天女盡當與我作妻。」

[T2.592a11] 世尊告曰:「快哉,難陀!善修梵行,我當與汝作證,使此五百女人皆[1251]給使。」

[T2.592a13] 世尊復[1252]:「云何,難陀!孫陀利釋女妙耶?為是五百天女妙乎?」

[T2.592a14] 難陀報曰:「猶如山頂瞎獼猴在孫陀利前,無有光澤,亦無有色,此亦如是。孫陀利在[1253]天女前,亦復如是。無有光澤。」

[T2.592a17] 世尊告曰:「汝善修梵行,我當證汝得此五百天[1254]。」

[T2.592a18]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1255]當以火滅難陀火。猶如力人屈伸臂頃,世尊右手執難陀臂將至地獄中。爾時,地獄眾生受若干苦惱。爾時,彼地獄中有一大鑊,空無有人。見已,便生恐懼,衣毛皆,前白世尊[1256]曰:「此諸眾生皆受苦痛,唯有此釜而獨空無人。」

[T2.592a24] 世尊告曰:「此者名[1257]阿毘地獄。」

[T2.592a25] 爾時,難陀倍復恐怖,衣毛皆,白世尊曰:「此是阿毘地獄[1258],而[1259]自空,亦無罪人?」

[T2.592a27] 世尊告曰:「汝難陀自往問之。」

[T2.592a27] 是時,尊者難陀便自[1260]曰:「云何,獄卒!此是何獄?此是何獄[1261]空無有人?」

[T2.592a29] 獄卒報曰:「比丘當知:釋迦文佛弟子名曰難陀,彼於如來所,淨修[1262]梵行,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於彼壽千歲,快自娛樂。復於彼終,生此阿毘[1263]獄中,此空鑊者即是其[1264]。」

[T2.592b04][1265],尊者難陀聞此語已,便懷怖懅,衣毛皆,即生此念:此之空釜,正為我耳。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願受懺悔,我自罪緣,不修梵行,觸嬈如來。」

[T2.592b08] 爾時,尊者難陀便說此偈:

 人生不足貴 天壽盡亦喪 地獄痛酸苦 唯有涅槃樂

[T2.592b11] 爾時,世尊告難陀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涅槃者最是快樂,難陀!聽汝懺悔,[1266]愚、*癡,自知有咎。於如來所,今受汝悔過,後更莫犯。」

[T2.592b14] 爾時,世尊屈伸臂頃,手執難陀,從地獄不現,便至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T2.592b15] 爾時,世尊告難陀曰:「汝今,難陀!當[1267]二法。云何為二法?所謂止與觀也。復當更修二法。云何為二[1268]?生死不可樂,知涅槃為樂,是謂二法。復當更修二法。云何為二法?所謂智與辯也。」爾時,世尊以此種種法向難陀說。

[T2.592b21] 是時,尊者難陀從世尊受教已。從*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至安陀園。到已,在一樹下結[1269]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思惟如來如此言教。是時,尊者在閑靜處,恒思惟如來教,不去須臾。所以族姓子,以信牢固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尊者難陀便成阿羅漢,已成阿羅漢,即從*起,整衣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92c01] 是時,尊者難陀白世尊曰:「世尊前許證弟子五百天女者,今盡捨之。」

[T2.592c02] 世尊告曰:「汝今生死已盡,梵行已立,吾即捨之。」

[T2.592c03] 爾時,便說偈曰:

 我今見難陀 修行沙門法 諸惡皆以息 頭陀無有失

[T2.592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言:「得阿羅漢者,今難陀比丘是。無*、怒、癡,亦是難陀比丘。」

[T2.592c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瞿曇彌禮世尊《增壹阿含18.8經》[1270]

[T2.592c10] 聞如是:

[T2.592c10] 一時,佛在釋翅瘦迦毘羅越尼拘留園[1271]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

[T2.592c11] 爾時,大愛道瞿曇彌便往[1272]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願世尊長化愚冥,恒護生命。」

[T2.592c13] 世尊告曰:「瞿曇彌!不應向如來作是言:如來[1273]壽無窮,恒護其命。」

[T2.592c15] 是時,大愛道瞿曇彌即說此偈:

 云何禮最勝 世間無與等 能斷一切疑 由是說此語

[T2.592c19] 爾時,世尊復以偈報瞿曇彌曰:

 精進意難缺 恒有勇猛心 平等視聲聞 此則禮如來

[T2.592c22] 是時,大愛道白世尊曰:「自今*後當禮世尊,如來今[1274][1275]一切眾生,意無增減。天上、人中及阿須倫,如來為最上。」

[T2.592c24] 是時,世尊可大愛道所[1276]。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592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廣識多知。所謂大愛道是。」

[T2.592c27]是時[1277],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誹不謗如來《增壹阿含18.9經》[1278]

[T2.592c29] 聞如是:

[T2.592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3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人,於如來[1279]而興誹謗。云何為二人?謂非法言是法,謂法[1280]非法,是謂二人,誹謗如來。復有二人不誹謗如來。云何為二?所謂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是謂二人不誹謗如來。是故,諸比丘!非法當言非法,真法當言真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3a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0獲福獲罪無量《增壹阿含18.10經》[1281]

[T2.593a09] 聞如是:

[T2.593a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3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人獲福無量。云何為二?所謂應稱譽者便[1282]歎譽之,不應稱者亦不稱歎之,是謂二人獲福無量。復有二人受罪無量,何等為二?所謂可稱[1283]反更誹謗,不應稱嘆者而更稱嘆。諸比丘!莫作是學。」

[T2.593a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九[1284] ~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285]

勸請品第十九《增壹阿含19.1~11經》

(一)梵天請轉法輪《增壹阿含19.1經》[1286]

[T2.593a24] 聞如是:

[T2.593a24] 一時,佛在摩竭[1287]道場樹下。

[T2.593a24] 爾時,世尊得道未久,便生[1288]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

[T2.593b01] 爾時,梵天在梵天上,遙知如來所斯念: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上沒不現,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梵天白世尊曰:「此閻浮提必當壞敗,三界[[-+(-)]>]目。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應演法寶,然今復不暢演法味,[1289]願如來普為眾生廣說深法!又此眾生根[1290]易度。若不聞者,永失法眼。此應為法之遺子,猶如蓮華[1291]、拘牟頭華、分陀利華[1292],雖出於地,未出水上,亦未開敷。是時,彼華漸漸欲生,故未出水,或時此華以出水上,或時此華不為水所著。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生、老、病、死所見逼促,諸根應熟,然不聞法而便喪者,不亦苦哉!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為說法。」

[T2.593b15] 爾時,世尊知梵天心中所斯念,又慈愍一切眾生故,說此偈曰:

 梵天今來勸 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 分別深法要
 猶[1293]高山頂 普觀眾生類 我今有此法 昇堂現法眼

[T2.593b21] 爾時,梵天便作是念:「如來必為眾生說深妙法。」歡喜踊躍,不能自勝,頭面禮足已,即還天上。

[T2.593b23] 爾時,梵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二事不應親近《增壹阿含19.2經》[1294]

[T2.593b24] 聞如是:

[T2.593b24] 一時,佛在波羅國仙人鹿苑[1295]中。

[T2.593b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云何為二事?所謂著欲及樂之法,此是下卑[1296]凡賤之法,又此諸苦眾惱百端,是謂二事學道者不應親近。如是,捨此二事已,我自有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

[T2.593c02] 云何為至要之道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所謂此賢聖八品道是。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此名至要之道。[1297]我得成正覺,眼生、智生,意得休息,得諸神通,成沙門果,至於涅槃。如是,諸比丘!當學捨上二事,習於至要之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3c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迦葉、龍 二難、大愛道 誹謗、非梵法[1298] 二事最在後

(三)釋提桓因問法《增壹阿含19.3經》[1299]

[T2.593c13] 聞如是:

[T2.593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3c14] 爾時,釋提桓因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諸患,天、人所敬?」

[T2.593c17] 爾時,世尊告釋提桓因曰:「於是,拘翼!若[1300]比丘聞此空法解無所有,則得解了一切諸法,如實知之。身所覺知苦樂之法。若不苦不樂之法,即於此身觀悉無常,皆歸於「空」,彼已觀此不苦不樂之變,亦不起想,[1301]無有想,則無恐怖;*無恐怖,則般涅槃[1302]: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無有災患,天、人所敬。」

[T2.593c26] 爾時,釋提桓因禮世尊足已,繞三匝而退。

[T2.593c27] 當於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尊者大目犍連便作是念:「向者,帝釋[1303]得道跡而問事耶?為不得道跡[1304]問義耶?我今當試之。」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神足,如[1305]伸臂頃,便至三十三天。

[T2.594a04] 爾時,釋提桓因遙見大目犍連遠來[1306],即起奉迎,並作是語:「善來!尊者大目犍連!尊自不至此,亦大久矣!願欲與尊論說法義,願在此處坐。」

[T2.594a07] 是時,目犍連問釋提桓因曰:「世尊與汝說斷愛欲之法,我欲聞之,今正是時,可與我說之。」

[T2.594a09] 釋提桓因白言:「我今諸天事猥多,或自有事,或復有諸天事,我所[1307]者即時而忘。昔者,目連,與諸阿須倫共,當之日,諸天得勝,阿須倫退。爾時,我身躬往自戰,尋復領諸天還上天宮,坐最勝講堂。因勝故,故名為最勝講堂,[1308]巷成行,陌陌相值,一一階頭,七百樓閣,一一樓閣上,各七玉女,一一玉女各有七使人,願尊目連在彼觀看。」

[T2.594a17] 爾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1309]在尊者目連後,往至最勝講堂所。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白大目犍連曰:「此是最勝講堂,悉可遊看。」

[T2.594a20] [1310]連曰:「天王!此處極為微妙,皆由前身所作福祐故,致此自然寶堂,猶如人間小有樂處,各自慶賀,如天宮無異,皆由前身作福所致。」

[T2.594a23] 爾時,釋提桓因左右玉女,各各馳走,莫知所如,猶[1311]人間有所禁忌,皆懷慚愧。是時,釋提桓因所將玉女亦復如是。遙見大目犍連來,各各馳走,莫知所湊。時,大目*連便作是念:此釋提桓因意甚放逸,我[>]宜可使懷恐怖。

[T2.594a29] 是時,尊者大目犍連即以[1312]指案地,彼宮殿六變[1313]震動。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皆懷恐怖,衣毛皆,而作是念:「此大目犍連有大神足,乃能使此宮殿六返[1314]震動,甚奇!甚特!未曾有是!」是時,大目犍連便作是念:「今此釋身以懷恐怖,我今宜可問其深義。」

[T2.594b06] 云何,拘翼!如來所說除愛欲經者,今正是時,唯願與我等說。」

[T2.594b07] 釋提桓因報言:「目連!我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是時,我即白世尊曰:『云何比丘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至無為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

[T2.594b11] 爾時,世尊便告我言:『於是,拘翼!諸比丘聞法已,都無所著,亦不著色,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1315]知一切諸法已。若苦、若樂、[1316]不苦不樂,觀了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1317]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無為之處,無有患苦,天、人所敬。』爾時,我聞此語已,便禮世尊足,遶三匝,即退而去,還歸天上。」

[T2.594b21] 是時,尊者大目犍連以深法之語,向釋提桓因及向毘沙門具分別之。爾時,目*連具說法已,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便來至舍衛[1318]祇樹給孤獨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594b26] 爾時,目犍連即於座上白世尊曰:「如來前與釋提桓因說除欲之法,唯願世尊當與我說之。」

[T2.594b28] 爾時,世尊告目犍連曰:「汝當知之,釋提桓因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釋提桓因問我此[1319]義:『云何,世尊!比丘斷愛欲,心得解脫?』爾時,我告釋提桓因曰:『拘翼!若有比丘解知一切諸法空無所有,亦無所著,盡解一切諸法了無所有,*知一切諸法無常,滅盡無餘,亦無斷壞。彼[1320]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已無恐怖,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釋提桓因,比丘斷欲,心得解脫。』爾時,釋提桓因即從*起,頭面禮[1321]足,便退而去。還歸天上。」

[T2.594c11] 爾時,大目犍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二人不怕雷電《增壹阿含19.4經》[1322]

[T2.594c13] 聞如是:

[T2.594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4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有此二人。若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云何為二人?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在於世間。若見雷電霹靂,不懷恐怖。是故,諸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4c1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二法無智:不喜問勝人及貪睡《增壹阿含19.5經》

[T2.594c20] 聞如是:

[T2.594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4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云何為二法?不喜問勝人,但貪睡眠無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無有智慧。復有二法,令人成大智慧。云何[1323]二法,好問他義,不貪睡眠有精進意。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有智慧,當[1324]遠離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4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吝者貧施者富《增壹阿含19.6經》

[T2.594c29] 聞如是:

[T2.594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5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貨。云何為二法?若見[1325][1326]時便禁制之,又自不肯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貧賤,無有財寶。比丘![1327]有二法,令人富貴。云何為二法?若見人與他物時助其歡喜,己好布施。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富貴。如是,諸比丘!當學惠施,勿有貪心。」

[T2.595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生貧賤家與生豪族家《增壹阿含19.7經》

[T2.595a09] 聞如是:

[T2.595a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5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云何為二法?不孝父母、諸尊師長,亦不承事勝[1328]者。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貧賤家。諸比丘[1329],復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將至己家,惠施所有。是謂,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5a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記說二仙人《增壹阿含19.8經》

[T2.595a18] 聞如是:

[T2.595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5a19] 爾時,梵志女名須深,往至尊者大拘絺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梵志女須深白拘絺羅曰:「優蹋藍弗、羅勒迦藍[1330],此深法中,竟不受化,各取命終,世尊記此二人曰:『一人生不用處[1331],一人生有想無想處。此二人盡其壽命,各復命終,一人當為邊地國王,傷害人民,不可稱計。一人當為著翅惡狸,飛行走獸無得脫者,命終之後各生地獄中。』然復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何故世尊不記彼人當盡苦際?」

[T2.595a28] 爾時,尊者拘絺羅語須深女人曰:「所以世尊不[1332]者,皆由無人問此義故,是故,世尊不記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T2.595b02] 須深女人曰:「於是如來以取[1333]涅槃,是故不得問之。若當在世者,[1334]問其義,如今尊者拘絺羅與我說之,彼人何時當盡苦際?」

[T2.595b05] 爾時,尊者拘絺羅便說此偈:

 種種果不同 眾生趣亦然 自覺覺人者 我無此辯說
 禪智解脫辯 憶本天眼通 能盡苦[1335]本 我無此辯說

[T2.595b11] 爾時,須深女人便說此偈:

 善逝有此智 質直無瑕穢 勇猛有所伏 求於大乘行

[T2.595b14] 是時,尊者拘絺羅復說此偈:

 是意甚難得 能獲異法要 難為能[1336]之 向於奇特事

[T2.595b17] 爾時,尊者與彼須深女人具說法要,便發喜心。時,彼女人即從[1337]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595b19] 時,須深女人聞尊者拘絺羅所說,歡喜奉行。

(九)年少與老年《增壹阿含19.9經》[1338]

[T2.595b21] 聞如是:

[T2.595b21] 一時,尊者摩訶迦遮延[1339]婆那[1340]國深池水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95b22] 爾時,尊者迦遮延有此名[1341],流聞四遠。尊者長老姦茶[1342]婆羅門在此遊化。爾時,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在此池側遊化,將五百比丘,尊者長老功德具足,我今可往問訊彼人。是時,上色婆羅門將五百弟子,往至尊者迦遮延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T2.595b28] 爾時,彼婆羅門問尊者迦遮延曰:「如迦遮延所行,此非法、律,年少比丘不向我等諸高德婆羅門作禮。」

[T2.595c01] 迦遮延曰:「婆羅門當知:彼如來、至真、等正覺,說此二地。云何為二地?一名老地,二名壯地。」

[T2.595c04] 婆羅門問曰:「何者[1343]老地?何者*壯地?」

[T2.595c05] 迦遮延曰:「正使婆羅門年在八十、九十,彼人不止婬欲,作諸惡行,是謂婆羅門雖可[1344]老,今在壯地。[1345]

[T2.595c07] 婆羅門曰:「何者年壯住在老地?」

[T2.595c08] 迦遮延曰:「婆羅門!若有比丘年在二十,或三十、四十、五十,彼亦不習婬欲,亦不作惡行,是謂婆羅門年壯在老地。」

[T2.595c10] 婆羅門曰:「此大眾中頗有一比丘不行[1346],不作惡行乎?」

[T2.595c12] 迦遮延曰:「我大眾中無有一比丘習欲作惡者。」

[T2.595c13] 時,[1347]羅門即從*起,禮諸比丘足,並作是語:「汝今年少住於老地,我今年老住[1348]少地。」

[T2.595c15] 爾時,彼婆羅門復往至迦遮延所,頭面禮足,而自陳說:「我今自歸迦遮延及比丘僧,盡形壽不殺。」

[T2.595c17] 迦遮延曰:「汝今莫自歸我,我所自歸者汝可趣向之。」

[T2.595c19] 婆羅門曰:「尊者迦遮延,為自歸誰?」

[T2.595c19] 時,尊者迦遮延便長跪向如來所般涅槃處:「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我恒自歸彼,然彼人即是我師。」

[T2.595c22] 婆羅門曰:「此沙門瞿曇為在何處?我今欲見之。」

[T2.595c23] 迦遮延曰:「彼如來已[1349]涅槃。」

[T2.595c24] 婆羅門言:「若如來在世者,我乃可百千由旬往問訊之。彼如來雖*涅槃,我今重自[1350]歸作禮及佛、法、眾,盡其形壽,不復殺生。」

[T2.595c27] 爾時,上色婆羅門聞尊者迦遮延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人出世難值《增壹阿含19.10經》[1351]

[T2.595c29] 聞如是:

[T2.595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6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云何為二人?能說法人出現於世,甚難得值;能聞法人受持奉行,甚難得值。是謂,比丘!有此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是故,諸比丘!當學說法,當學聞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6a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闇婆婆利女飯佛《增壹阿含19.11經》[1352]

[T2.596a08] 聞如是:

[T2.596a08] 一時,佛遊摩竭國界,漸來至毘舍離城。爾時,在毘舍離[1353]闇婆婆利[1354]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596a10] 爾時,*闇婆婆利女聞世尊來在園中,與大比丘五百人俱。爾時,彼女駕乘羽寶[1355]之車,便往出毘舍離城,至[1356]道口,[1357]到世尊所,[1358]下車往至世尊所。

[T2.596a14] 爾時,世尊遙見彼女來,便告諸比丘:「皆悉專精,勿起邪想。」

[T2.596a15] 是時,女人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說極妙[1359]法。

[T2.596a17] 說極妙*法已,女白佛言:「唯[1360]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

[T2.596a18] 爾時,世尊默然受女請。女見世尊默然受請已,即從*起,頭面禮足,復道而歸。

[T2.596a20] 爾時,毘舍離城男女大小,聞世尊在*闇婆婆利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1361],城中有五百[1362]童子,乘種種*羽寶之車。其中或乘白車白馬,衣蓋、幢幡、侍從皆白。其中或乘赤車赤馬[1363],衣蓋、幢幡、侍從皆赤。或乘青車青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青。或乘黃車黃馬,衣蓋、幢幡、侍從皆黃。威容嚴飾,如諸王法,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未到之頃,道逢彼女,走打車[1364]牛,馳向城內。

[T2.596a28] 是時,諸童子問女曰:「汝是女人,應當羞辱,何以打牛走車,馳向城內?」

[T2.596b01] 時女報曰:「諸賢當知:我明日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走車耳。」

[T2.596b02] 童子報曰:「我亦欲飯佛及比丘僧,今與汝千兩純金,可限明日,使我等飯。」

[T2.596b04] 時女報曰:「止!止!族姓子!我不聽許。」

[T2.596b05] 童子復報,與汝二千兩、三[1365]、四*、五*,乃至百千兩金,是非聽許,明日使我等飯佛及比丘僧。」

[T2.596b07] 女報言:「我不聽許。所以然者,世尊恒說:『有二希望,世人不能捨離。云何為二?利望、命望。』誰能保我至明日者,我*先請如來,今當辦具。」

[T2.596b11] 時,諸童子各振其手:「我等爾許人不如女人也。」作是語已,各自別去。

[T2.596b12] 時,諸童子往至世尊所,頭面作禮,在一面住。爾時,世尊見童子來,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觀諸童子威容服飾,如天帝釋出遊觀時,等無差別。」

[T2.596b16] 爾時,世尊告童子曰:「世間有二事,最不可得。云何為二?有[1366]復之人,作小恩常不忘,況復大者?是[1367],諸童子!有此二事,最不可得,童子當知:念有*復,亦識使[1368]小恩不忘,況復大者。」

[T2.596b20]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知恩識*復 恒念教授人 智者所敬侍 名聞天世人

[T2.596b23]如是。諸童子!當[1369]作是學。」

[T2.596b23] 爾時,世尊具與諸童子說微妙法。聞已,各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596b25] 是時,女人即其夜,辦種種甘饌飲食,敷諸坐具,清旦便白:「時到,今正是時,唯願世尊臨顧鄙舍。」

[T2.596b27] 爾時,世尊著衣持,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往至毘舍離城,到[1370]舍。是時,女見世尊坐定,手[>]擎食上佛及比丘僧。飯佛及比丘僧已,行清淨水已,更取小金鏤座,在佛前坐。

[T2.596c02] 爾時,女白世尊曰:「此*闇婆婆利園用奉上如來及比丘僧,使當來、過去、現在眾僧,得止住中,願世尊受此園。」

[T2.596c05] 爾時,世尊為彼女故,便受此園,世尊便[1371]說此願:

 園果施清涼 橋樑渡[1372]人民 近道作圊廁 人民得休息
 晝夜獲安隱 其福不可計 諸法戒成就 死必生天上

[T2.596c11] 爾時,世尊說此[1373]已,即起而去。

[T2.596c11] 爾時,*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斷愛及師子 無智、少於財  家貧、須深女 迦旃、法說、女

~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一

東晉 [-]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374]

善知識品第二十《增壹阿含20.1~10經》

(一)親近善知識莫習惡《增壹阿含20.1經》

[T2.596c22] 聞如是:

[T2.596c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6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信[1375]惡業。所以然者,諸比丘!親近善知識已,信便增益,聞、施、智慧普悉增益。若比丘[1376]親近善知識,莫習惡行。所以然者。若近惡知識,便無信、戒、聞、施、智慧。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6c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莫親惡知識莫愚從事《增壹阿含20.2經》

[T2.597a02] 聞如是:

[T2.597a02]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羅陀竹園所,與大*比丘五百人俱。前後圍遶而為說法。

[T2.597a04] 爾時,提婆達兜將五百比丘去如來不遠而[1377]過。世尊遙見提婆達兜自將門徒,便說此偈:

 莫親惡知識 亦莫愚從事 當近善知識 人中最勝者
 人本無有惡 習近惡知識 [1378]必種惡根 永在闇冥中

[T2.597a11] 是時,提婆達兜五百弟子聞世尊說此偈已,便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斯須退坐,向世尊悔過:「我等愚惑,無所識知[1379],唯願世尊受我等懺悔。」

[T2.597a14] 爾時,世尊受彼五百比丘懺悔,便與說法,令得信根。

[T2.597a15] 爾時,五百比丘在閑靜[1380]處思惟深法。所以然者,族姓子出家學道,以信堅固,修無上梵行。爾時,彼五百比丘便成阿羅漢:生死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1381],更不復受 [1382]有,如實知之。爾時,五百人成阿羅漢。

[T2.597a20][1383]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曇摩留支《增壹阿含20.3經》[1384]

[T2.597a22] 聞如是:

[T2.597a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7a23] 爾時,世尊與無[1385]*眾圍遶說法。是時,曇摩留支[1386]在靜室中,獨自思惟,入禪三昧,觀見前身在大海中作魚,身長七百由旬。即從靜室起,猶如力士屈[1387]臂頃,便往至大海中故死屍上而經行。

[T2.597a27] 爾時,曇摩留支便說此偈:

 生死無數劫 流轉不可計 各各求所安 數數受苦惱
 設復見身已 意欲造舍宅[1388] 一切[[1389]節壞 形體不得全
 心已離諸行 愛著永無餘 更不受此形 長樂涅槃中

[T2.597b06] 爾時,尊者曇摩留支說此偈已,即從彼沒,來至舍衛祇洹[1390]精舍,往至世尊所。爾時,世尊見曇摩留支來,作是告曰:「善哉!曇摩留支!久來此間。」

[T2.597b09] [>]摩留支白世尊曰:「如是。世尊!久來此間。」

[T2.597b10] 爾時,上坐[1391]及諸比丘各生斯念:此曇摩留支恒在世尊左右,然今世尊告曰:「善哉!曇摩留支!久來此間。」

[T2.597b12]爾時,世尊知諸比丘心中所斯念:欲斷狐疑故,便告諸比丘:「非為曇摩留支久來此間,故我言此義。所以然者,昔[1392]過去無數劫時,有定光[1393]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為佛、眾祐,出現於世,治在摩大國,與大比丘眾十四萬八千人俱。爾時,四部之眾不可稱計,國王、臣吏、人民之類,皆來供養給其所須。

[T2.597b20] 爾時[1394],有梵志名耶若達在雪山側住,看諸祕讖,天文、地理靡不貫博,書文字亦悉了知,諷誦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亦復了知,事諸火神、日月、星宿,教五百弟子宿夜不惓[1395]。耶若達梵志有弟子名曰雲雷[1396],顏貌端政[1397],世之希有,[1398]紺青色。*雲雷梵志聰明博見,靡事不通,恒為耶若達所見愛敬,不去須臾。是時,婆羅門所行術,盡皆備舉。

[T2.597b28] 爾時,*雲雷梵志便作是念:我今所應學者悉皆備已,然復自斯念:書籍所載,諸有學梵志行術過者,當報師恩。[1399]我今日所應學者皆復知之,我今宜可報於師恩。然復貧匱,空無所有可用供養師者;宜當往詣國界求所須者。

[T2.597c04]爾時,*雲雷梵志便往至師所,而白師曰:『梵志所學[1400]*之法,今悉知已,然復書籍所載,諸有學術過者,當報師恩。然復貧乏,無有金銀珍寶可用供養者,今欲詣國界求索財物,用供養師。』

[T2.597c09] 爾時,耶若達婆羅門便作是念:「此*雲雷梵志我之所愛,不去心首。設吾死者尚不能別離,何況今日欲捨吾去,我今當作何方宜使留得住耶?」

[T2.597c12] 是時,耶若達梵志即告*雲雷曰:『汝梵志!今故有婆羅門所應學者,卿尚不知。』是時,*雲雷梵志便前白師:『唯願見教,何者未誦?』是時,*若達梵志便思惟造五百言誦,告*雲雷曰:『今有此書名五百言誦,汝可受之。』*雲雷白言:『願師見授,欲得諷誦!』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便授弟子此[1401]五百言誦。未[1402]幾日,悉皆流利。

[T2.597c20] 是時,耶若達婆羅門告五百弟子曰:『此雲雷梵志*術悉備,無事不通,即以立名,名曰超術。此超術梵志極為高才,天文、地理靡不[1403]博,書文字亦悉了知。』爾時,超術梵志復經數日,復白師曰:『梵志所學*術之法,今悉知已,然復書籍所載,諸有學術過者,當報師恩。加復貧乏,無有金銀珍寶可用供養師者,今欲詣國界求索財物,用供養師,唯願聽許!』爾時,耶若達梵志告曰:『汝知是時。』超術[1404]梵志前禮師足,便退而去。

[T2.598a02] 爾時,摩大國去城不遠,有眾梵志普集一處,欲共大祠,亦欲講論。時,有八萬四千梵志共集。第一上坐亦復諷誦外道書,莫不練知。天文、地理、星宿變怪,皆悉了知,各欲散時,便以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1405]一枚,牛千頭,用奉上師,與第一上坐。

[T2.598a07] 爾時,超術梵志聞:『去摩大國不遠,有諸梵志八萬四千集在一處,其有試術過者,便與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罐一[>],大牛千頭。』」是時,超術梵志自斯念:「我今何故家家乞求?不如詣彼大眾共捔*術。」是時,超術梵志便往至大眾所。

[T2.598a13] 爾時,眾多梵志遙見超術梵志,各各高聲喚曰:『善哉!祠主,今獲大利,乃使梵天躬自下降。』時,八萬四千諸梵志等各起共迎,異口同音而作是語:『善來,大梵神天!』時,超術梵志便生此斯念:「此諸梵志謂呼吾是梵天,然復吾亦非梵天。」是時,超術梵志語諸婆羅門曰:「止!止!諸賢!勿呼吾是梵天也?汝等豈不聞乎?雪山北有大梵志眾師,名耶若達,天文、地理靡不貫練。」諸梵志曰:『吾等聞之,但不見耳[1406]!』超術梵志曰:『我是其弟子,名曰超術。』是時,超術梵志便向彼眾第一上坐而告之曰:「設知*術者,向吾說之。」

[T2.598a24] 爾時,彼眾第一上坐即向超術梵志誦三藏*術,無有漏失。時,超術婆羅門復語彼上坐曰:『一句五百言,今可說之。』是時,彼上坐曰:「我不解此義,何等是一句五百言者?』時,超術梵志告曰:「諸賢!默然聽說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比丘當知:爾時,超術梵志便誦三藏之術,及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爾時,八萬四千梵志歎未曾有:『甚奇!甚特!我等初不聞一句五百言大人之相,今尊者宜在上頭第一上坐。』

[T2.598b05] 爾時,超術梵志移彼上坐已,便在第一上頭坐。爾時,彼眾上坐極懷瞋恚,發此誓願:今此人移我坐處,自補其處、我今所誦經籍,持戒苦行,設當有福者,盡持用作誓,此人所生之處,所欲作事,我恒當壞敗其功。

[T2.598b10] 是時,彼施之主即出五百兩金及金杖一枚,金澡*一枚[1407],牛千頭,好女一人,持用與上坐使願。爾時,上坐告主人曰:『我今受此五百兩金及金杖、金澡*,當用供養師。此女人,及牛千頭還施主人。所以然者,吾不習欲,亦不積財。』

[T2.598b15] 是時,超術梵志受此金杖、澡*已,便往詣摩大國。其王名曰光明。時,彼國王請定光[1408]如來及比丘眾衣食供養。時,彼國王告令城內:『其有人民有香華,[1409]不得賣。若有賣者當重罰之,吾自出[1410],不須轉賣。』復人民:「掃灑令淨,勿使有[1411]沙穢惡;懸繒幡蓋,香汁塗地,作倡妓樂,不可稱計。』

[T2.598b22]爾時,彼梵志見已,便問行道人曰:『今是何日?掃灑道路,除治不淨,懸繒幡蓋,不可稱計,將非國主太子有所娉娶?』彼行道人報曰:「梵志不知耶?摩大國王今請*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衣食供養,故平治道路,懸繒幡蓋耳。』

[T2.598b27] 然梵志祕記亦有此語:『如來出世,甚難得遇,時時乃出,實不可見,猶如優曇華。時時乃出。』此亦如是。如來出現於世,甚不可值。又梵志書亦有[1412]:『有二人出世甚難得值。云何二人?如來及轉輪聖王。』[1413]此二人出現甚難得值。爾時,彼復作是念:我今[1414]急速報[1415]恩?今且以此五百兩金奉上*定光如來。復作是念:書記所載,如來不受金銀珍寶;我可持此五百兩金,用買華香[1416],散如來上。

[T2.598c08] 是時,梵志即入城內求買*華香。爾時,城中[1417]行人報曰:『梵志不知耶?國王有教令,其有香華賣者當重罰之。』時,彼超術梵志便作是念:是我薄祐,求華不獲,將知如何?便還出城,在門外立。

[T2.598c12] 爾時,有婆羅門女名曰善味,持水瓶行取水,手執五枚華。梵志見已,語彼女人曰:『大妹!我今須華,願妹見賣與我。』梵志女曰:「我何時是汝妹?為識我父母不?』時,超術梵志復生此斯念:此女人性行寬博,意在戲笑。即復語言:『賢女!我當與價,是非見惠此華。』梵志女曰:『豈不聞大王有嚴教,不得賣華乎?』

[T2.598c19] 梵志曰:『賢女!此事無苦,王不奈汝何!我今急須此五枚華,我得此華,汝得貴價。』梵志女曰:『汝急須華,欲作何等?』梵志報曰:『我今見有良地,欲種此華。』梵志女曰:『此華[1418]離其根,終不可生。云何方言我欲種之?梵志報曰:『如我今日所見良田,種死灰尚生,何況此華?』

[T2.598c25] 梵志女曰:『何者是良田,種死灰乃生乎?』梵志報曰:『賢女!有*定光佛、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梵志女曰:『*定光如來為何等類?』梵志即報彼女曰:『*定光如來者,有如是之德,有如是之戒,成諸功德。』梵志女曰:『設有功德者,欲求何等福?』梵志報曰:「願我後生當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禁戒、功德亦當如是。』

[T2.599a03] 梵志女曰:『設汝許我世世作夫婦,我便與汝華。』梵志曰:『我今所行,意不著欲。』梵志女曰:『如我今身不求為汝作妻,使我將來世與汝作妻。』超術梵志曰:『菩薩所行,無有愛惜,設與我作妻者,必壞我心。』梵志女曰:「我終不壞汝施意,正使持我身施與人者,終不壞施心。』是時,便持五百金錢,用[1419]五枚華,與彼女人,共作誓願,各自別去。

[T2.599a11] 是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時到[1420]著衣持,與比丘僧前後圍繞,入摩大國。時,超術梵志遙見*定光[1421]顏貌端政[1422],見莫不歡,諸根寂靜,行不錯亂,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猶如澄水無有穢濁,光明徹照,無所罣礙。亦如寶山,出諸山上。見已,便發歡喜心,於如來所持此五莖華,至*定光如來所。到已,在一面住。

[T2.599a19] 時,超術梵志白*定光佛言:『願見採受說,世尊今不授決者,便當於此處斷其命根,不願此生。』爾時,世尊告曰:『梵志!不可以此五莖華授無上等正覺。』梵志白言:『願世尊與我說菩薩所行法!』*定光佛告曰:「菩薩所行,無所愛惜。』

[T2.599a24] 爾時,梵志便說偈言[1423]

 不敢以父母 持施與外人 諸佛真人長 亦復不敢施
 日月周行世 此二不可施 餘者盡可施 意決無有難

[T2.599a29]「」 爾時,*定光佛復以此偈報梵志曰:

 如汝所說施 亦不如來言 當忍億劫苦 施頭身耳目
 妻子國財寶 車馬僕從人 設能堪與者 今當授汝決

[T2.599b05] 爾時,摩納復說此偈:

 大山熾如火 億劫堪頂戴 不能壞道意 唯願時授決

[T2.599b08] 爾時,*定光如來默然不語。時,彼梵志手執五莖華,右膝著地,散*定光如來,並作是說:『[1424]是福祐,使將來世當如*定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而無有異!』即自散髮在于淤泥。若如來授我決者,便當以足蹈我髮上過。』比丘當知:爾時,*定光如來觀察梵志心中所斯念:便告梵志曰:「汝將來世當作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

[T2.599b15][1425],超術梵志有同學,名曇摩留支,在如來邊,見*定光佛授超術梵志決,又足蹈髮上。見已,便作是說:『此禿頭沙門何忍,乃舉足蹈此清淨梵志髮上?此非人行!』」

[T2.599b19] 佛告諸比丘:「爾時耶若達梵志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耶若達者,今白淨王是。爾時八萬四千梵志上坐者,今提婆達兜[1426]是也。時超術梵志者,即我*是也。是時梵志女賣華者,今瞿夷是也。爾時祠主者,今執杖梵志是也。爾時曇摩留支,口所造行,吐不善響,今曇摩留支是也。然復曇摩留支無數劫中恒作畜生,最後受身在大海作魚,身長七百由旬,從彼命終,來生此間,與善知識從事,恒親*[1427]善知識,習諸善法,根門通利。以此因緣故,我言:『久來此間。』曇摩留支亦復自陳:『如是,世尊!久來此間。』是故,諸比丘!常當修習身、口、意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599c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師子喻羊喻《增壹阿含20.4經》

[T2.599c05] 聞如是:

[T2.599c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599c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人似師子者,有似羊者,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T2.599c0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599c09] 世尊告曰:「彼人云何似師子者?於是,比丘!或有人得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彼得已,便自食噉,不起染著之心,亦無有欲意,不起諸想,都無此斯念,自知出要之法。設使不得利養,不起亂斯念:無增減心,猶師子王食噉小畜。爾時,彼獸王亦不作是念:此者好,此者不好,不起染著之心,亦[1428]欲意,不起諸想。此人亦復如是。若得供養衣被、[1429]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彼得已,便自食噉,不起想著之意;設使不得,亦無諸斯念。

[T2.599c19] 猶如有人受人供養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得已,便[1430]食噉,起染著之心,生愛欲意,不知出要之道,設使不得,恒生此想斯念。彼人得供養已,向諸比丘而自貢高,毀蔑他人:『我所能得衣被、[1431]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此諸比丘不能得之。』猶如大群羊中有一羊,出群[1432],詣大糞聚,此羊飽食屎已,還至羊群中,便自貢高:『我能得好食,此諸羊不能得食。』此亦如是。若有一人,得利養衣被、[1433]臥具、病瘦醫藥,起諸亂想,生染著心,便向諸比丘而自貢高:『我能得供養,此諸比丘不能得供養。』是故,諸比丘!當學如師子王,莫如羊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0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知恩報恩《增壹阿含20.5經》[1434]

[T2.600a05] 聞如是:

[T2.600a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0a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1435]眾生知反復[1436]者,[1437]人可敬,小恩尚不忘,何況大恩!設使離此間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為遠,猶近我不異。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我恒歎譽知返復者,諸有眾生不知*反復者,大恩尚不憶,何況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正使著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猶遠。所以然者,我恒不說無*反復者。是故,諸比丘!當念反復,莫學無*反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0a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以精進力使彌勒在後成佛《增壹阿含20.6經》[1438]

[T2.600a17] 聞如是:

[T2.600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0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懈惰,種不善行,於事有損。若能不懈惰[1439]進者,此者[1440]最妙,於諸善法便有增益。所以然者,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作佛、至真、等正覺,我以精進力、勇猛之心,使彌勒在後。過去恒沙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以此方便,當知懈惰為苦,作諸惡行,於事有損。若能精進勇猛心強,諸善功德便有增益。是故,諸比丘!當念精進,勿有懈怠[1441]。如是,[1442]比丘!當作是學。」

[T2.600a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阿練比丘當修止觀《增壹阿含20.7經》

[T2.600a29] 聞如是:

[T2.600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0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阿練比丘當修行二法。云何二法?所謂止與觀也。若阿練比丘得休息止!則戒律成就,不失威儀,不犯禁行,作諸功德。若復阿練比丘得觀已,便觀此苦,如實知之。觀苦[1443],觀苦盡,觀苦出要,如實知之。彼如是觀已,欲漏心解脫[1444],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1445]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T2.600b09] 過去諸多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皆由此二法而得成就。所以然者,猶如菩薩坐樹王下時,先思惟此法止與觀也。若菩薩摩訶薩得止已,便能降伏魔怨;若復菩薩得觀已,尋成三達智,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是故,諸比丘!阿練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二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0b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阿練比丘當精進莫懈慢《增壹阿含20.8經》

[T2.600b17] 聞如是:

[T2.600b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0b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恒當恭敬,發歡喜心。若復阿練比丘在閑靜處,無有恭敬,不發歡喜心,正使在大眾中,為人所論不知阿練之法,[1446]:『此阿練比丘無恭敬心,不發歡喜!』

[T2.600b23] 「復次,比丘!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常當精進,莫有懈慢,悉當解了諸法之要。若復阿練比丘在閑靜[1447]處,有懈慢心,作諸惡行,彼在眾中,為人所論:『此阿練比丘懈怠,無有精進。』是故,比丘!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常[1448]下意發歡喜心,莫有懈慢,無有恭敬,念行精進,意不移轉,於諸善法,悉當具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0c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難與無信者說信法,與慳者說施法《增壹阿含20.9經》

[T2.600c03] 聞如是:

[T2.600c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0c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人不能善說法語。云何為二人?無信之人與說信法,此事甚難;慳貪之人[1449]說施法,此亦甚難。若復,比丘!無信之人與說信法,便興瞋恚,起傷害心,猶如狗惡,加復傷鼻,倍更瞋恚。諸比丘!此亦如是。無信之人與說信法,便起瞋恚,生傷害心。若復,比丘!慳貪之人與說施法,便生瞋恚,起傷害心,猶如癰瘡未熟,復加刀割[1450],痛不可忍,此亦如是。慳貪之人與說施法,倍復瞋恚,起傷害心。是謂,比丘![1451]二人難為說法。

[T2.600c14] 「復次,比丘!有二人易為說法。云何為二?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不慳貪人與說施法。若,比丘!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便得歡喜,意不變悔。猶如有病之人,與說除病之藥,便得平復。此亦如是。有信之人與說信法,便得歡喜,心不改變。若復無貪之人與說施法,即得歡喜,無有悔心。猶如有男女端[1452],自喜沐浴手面;復有人來,持好華奉上,倍有顏色;復以好衣服飾奉上其人,彼人得已,益懷歡喜。此亦如是。無慳貪[1453]人與說施法,便得歡喜,無有悔心。是謂,比丘!*二人易為說法。是故,諸比丘!當學有信,亦當學布施,莫有慳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0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供養父母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增壹阿含20.10經》

[T2.600c29] 聞如是:

[T2.600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1a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1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父母恩難報《增壹阿含20.11經》[1454]

[T2.601a10] 聞如是:

[T2.601a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1a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報恩。云何為二?所謂父母也。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1455]食、床[1456]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於屎溺[1457],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1a1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朱利槃特除垢得道《增壹阿含20.12經》[1458]

[T2.601a21] 聞如是:

[T2.601a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1a22] 爾時,尊者槃特告弟朱利槃特曰:「若不能持戒者,還作白衣。」是時,朱利槃特聞此語已,便詣祇洹[1459]精舍門外立而墮淚。

[T2.601a24]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觀是[1460]朱利槃特比丘在門外立,而悲泣不能自勝。時,世尊從靜室起,如似經行至*祇洹精舍門外,告朱利槃特曰:「比丘!何故在此悲泣?」

[T2.601a28] 朱利槃特報[1461]:「世尊!兄見驅逐:『若不能持戒者,還作白衣,不須住此。』是故悲泣耳。」

[T2.601b01] 世尊告曰:「比丘!勿懷畏怖,我成無上等正覺,不由卿兄槃特得道。」

[T2.601b03] 爾時,世尊手執朱利槃特[1462]靜室教使就坐,世尊復教使執掃[-+][1463],汝誦此字,為字何等?」

[T2.601b05] 是時,朱利槃特誦得掃,復忘*[-+];若誦得*[-+],復忘掃。

[T2.601b06]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誦此*[-+]掃乃經數日。然此掃*[-+]復名除垢,朱利槃特復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淨也。復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1464]我,我今當思惟此義,以思惟此義,復作是念:今我身上亦有塵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彼復作是念:縛結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掃此結縛。

[T2.601b14]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思惟五盛陰成者、敗者。所謂此色、色習、色滅,是謂痛、想、行、識,成者、敗者。爾時,思惟此五盛陰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1465]有,如實知之。尊者朱利槃特便成阿羅漢。

[T2.601b20] 已成阿羅漢,即從[1466]起,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掃*[-+]。」

[T2.601b23] 世尊告曰:「比丘!云何解之?」

[T2.601b23] 朱利槃特報曰:「除者謂之慧,垢者謂之結。」

[T2.601b24]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如汝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結。」

[T2.601b26] 爾時,尊者朱利槃特向世尊而說此偈:

 今誦此已足 如尊之所說 智慧能除結 不由其餘行

[T2.601b29] 世尊告曰:「比丘!如汝所言,以智慧,非由其餘。」

[T2.601c01] 爾時,尊者聞世尊[1467]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怨憎離與恩愛集皆由愛生《增壹阿含20.13經》

[T2.601c02] 聞如是:

[T2.601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1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二法,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云何為二法?怨憎共會,此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恩愛別離,不可敬待,亦不足愛著,世人所捐棄。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不喜,不可敬待。

[T2.601c08] 比丘![1468]有二法,世人所不棄。云何為二法?怨憎別離,世人[1469]所喜;恩愛集一處,甚可愛敬,世人[1470]所喜。是謂,比丘!有此二法,世人所喜。

[T2.601c11] 我今說此怨憎共會、恩愛別離;復說怨憎別離、恩愛共會,有何義?有何緣?」

[T2.601c13] 比丘報曰:「世尊諸法之[1471],唯願世尊與我等說,諸比丘聞已,當共奉行。」

[T2.601c15] 世尊告曰:「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諸比丘!此二法由愛興,由愛生,由愛成,由愛起;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1c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二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472]

三寶品第二十一《增壹阿含21.1~10經》

(一)三自歸之德《增壹阿含21.1經》[1473]

[T2.601c27] 聞如是:

[T2.601c27] 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

[T2.601c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自歸之德。云何為三?所謂歸佛第一之德,歸法第二之德,歸僧第三之德。

[T2.602a01] 彼云何名為歸佛之德?[1474]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1475]至尼[1476]先天[1477]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1478],由酥得醍醐;然[1479]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諸[1480]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至尼*先天上,如來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1481]眾生承事佛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1482]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T2.602a11] 云何名為自歸法者?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由*得醍醐,然[1483]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諸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無欲、無染,滅盡、涅槃?」然涅槃法,於諸法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諸有眾生承事法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以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T2.602a20]云何名為自歸聖眾?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由牛得乳,由乳得酪,由酪得*,由*得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此亦如是。所謂聖眾者,大眾大聚[1484],有形之類眾生之中,如來眾僧於此眾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是謂承事第一之德,*獲第一之德,便受天上、人中之福,此名第一之德。

[T2.602a2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第一承事佛 最尊無有上 次復承事法 無欲無所著
 敬奉賢聖眾 最是良福田 彼人第一智 受福最在前
 若在天人中 處眾為正導 亦得最妙座 自然食甘露
 身著七寶衣 為人之所敬 戒具最完全 諸根不缺漏
 亦獲智慧海 漸至涅槃界 有此三歸者 趣[1485]亦不難

[T2.602b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施、平等、思惟為福業《增壹阿含21.2經》[1486]

[T2.602b12] 聞如是:

[T2.602b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2b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福之業。云何為三?施為福業,平等為福業,思惟為福業。

[T2.602b15] 彼云何名施為福業?若有一人,開心布施沙門、婆羅門、極貧窮者、孤獨者、無所趣向者,須食與食,須漿給漿,衣被、飯食、床臥之具、病瘦醫藥、香花、宿止!隨身所便,無所愛惜,此名[1487]施福[1488]之業。

[T2.602b19] 云何[1489]名平等為福業。若有一人不殺、不盜,恒知慚愧,不興惡想。亦不盜竊,好惠施人,無貪心,語言和雅,不傷人心。亦不他[1490],自修梵行,[>]色自足。亦不妄語,恒念至誠,不欺誑言,世人所敬,無有增損。亦不飲酒,恒知避亂,復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八方、上下遍滿其中,無量無限,不可限,不可稱計。以此慈心普覆一切,令得安隱。復以悲、喜、護心普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爾,八方、上下悉滿其中,無量無限,不可稱計。以此悲、喜、護心悉滿其中,是謂名為平等[1491][1492]業。

[T2.602c02] [1493]云何名思惟為福業?於是,比丘!修行念覺意,依無欲,依無觀,依滅盡,依出要。修[1494]覺意,修念覺意,修猗覺意,修定覺意,修護覺意,依無欲[1495],依無觀,依滅盡,依出[1496]。是謂名思惟為福[1497]

[T2.602c07] 「」如是。比丘!有此三福之業。」

[T2.602c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布施及平等 慈心護思惟 有此三處所 智者所親近
 此間受其報 天上亦復然 緣有此三處 生天必不疑

[T2.602c13]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索此三處。如是,諸比丘!當作如是學。」

[T2.602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三因緣,識來受胎《增壹阿含21.3經》[1498]

[T2.602c16] 聞如是:

[T2.602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2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因緣,識來受胎。云何為三?於是,比丘!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處,與共止宿,然復外識未應來趣,便不成胎。若復欲識[1499]來趣,父母不集,則[1500]成胎。若復母人無欲,父母共集一處,爾時父欲意盛,母不大慇懃[1501],則*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母欲熾盛,父不大*慇懃,則非成胎。

[T2.602c24] 若復父母集在一處,父有風病,母有冷病,則不成胎。若復父母集在一處,母有風病,父有冷病,則*成胎。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身水氣偏多,母無此患,則*成胎。

[T2.602c28] 若復有時父母集在一處,父相有子,母相無子,則不成胎。[1502]有時父母集在一處,母相有子,父相無子,則不成胎。若復有時父母俱相無子,則*成胎。

[T2.603a02] 若復有時識神[1503]趣胎,父行不在,則*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然母遠行不在,則[1504]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然父身遇重患,時識神來趣,則*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集一處,識神來趣,然母身得重患,則*成胎。若復有時父母應[1505]一處,識神來趣,然復父母身俱得疾病,則*成胎。

[T2.603a10] 若復,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1506]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是故,比丘[1507],當求方便,斷三因緣。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3a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當安三處(信如來、正法、聖眾)《增壹阿含21.4經》[1508]

[T2.603a15] 聞如是:

[T2.603a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3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欲起慈心,有篤信意,承受奉事父母、兄弟、宗族、室家、朋友、知識,當安三處,令不移動。云何為三?當發歡喜,於如來所,心不移動,彼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

[T2.603a21]復當發意於正法中。如來法者,善說無礙,極為微妙,由此成果。如是智者當學知之!」

[T2.603a23] 亦當發意此聖眾所。如來聖眾,悉皆和合,無有錯亂,法[1509]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者,四雙八輩、十二賢聖,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貴,此是世間無上福田。諸有比丘學此三[1510],則成大果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3a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瞿波離謗舍利弗目揵連《增壹阿含21.5經》[1511]

[T2.603b02] 聞如是:

[T2.603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3b03] 爾時,瞿波離[1512]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曰:「此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造諸惡行。」

[T2.603b05] 世尊告曰:「勿作是語。汝發歡喜心於如來所;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1513]善,無有諸惡。」

[T2.603b07] 是時,瞿波離比丘再三白世尊曰:「如來所說誠無虛妄,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無有善本。」

[T2.603b10] 世尊告曰:「汝是愚人,不信如來之所說乎?方言:『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行甚惡。』汝今造此惡行,後受報不久。」

[T2.603b12] 爾時,彼比丘即於坐上,身生惡瘡,大如[1514]子,轉如大豆,漸如阿摩勒[1515]果,稍如胡桃,遂如合掌,[1516]流逸[1517],身壞命終,生蓮華地獄[1518]中。

[T2.603b15] 是時,尊者大目[1519]連聞瞿波離命終,便[1520]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斯須[1521]退坐,白世尊曰:「瞿波離比丘為生何處?」

[T2.603b18] 世尊告曰:「彼命終者生蓮華地獄中。」

[T2.603b19] 是時,目連白世尊曰:「我今欲往至彼地獄,教化彼人。」

[T2.603b20] 世尊告曰:「目連!不須往彼。」

[T2.603b21] 目連復重白世尊曰:「欲往至彼地獄中,教化彼人。」

[T2.603b22] 爾時,世尊亦默然不對。

[T2.603b23]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如力士屈申臂頃,從舍衛沒不現,便至蓮華大地獄中。當爾時,瞿波離比丘身體火然,又有百頭牛,以犁其舌。

[T2.603b26]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在虛空中結跏趺坐,彈指告彼比[1522]

[T2.603b27]比丘即仰問[1523]曰:「汝是何人?」

[T2.603b28] 目揵連報[1524]:「瞿波離!我是釋迦文佛弟子,字目揵連,姓拘[1525]陀。」

[T2.603b29] 是時,比丘見目連已,吐此惡言:「我今墮此惡趣,猶不免汝前乎?「」說此語訖,即[1526]*有千頭牛以犁其舌。

[T2.603c03] 目連見已,倍增愁悒[1527],生變悔心,即於彼沒,還至[1528]舍衛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目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T2.603c06] 世尊告曰:「我前語汝,不須至彼見此惡人。」

[T2.603c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彼息我息 此二俱善
 已造惡行 斯墮惡趣 此為最惡 有盡無盡 向如來惡 此者最重
 一萬三[1529] 六一灰獄 謗聖墮彼 身口所造

[T2.603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學三法,成就其行。云何為三?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03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善得快樂《增壹阿含21.6經》[1530]

[T2.603c18] 聞如是:

[T2.603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3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三法,於現法中善得快樂,勇猛精進,得盡有漏。云何為三[1531]?於是,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

[T2.603c22] 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無有識斯念:於眼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無有識斯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因彼求於解脫,恒護意根。如是,比丘諸根寂靜。」

[T2.603c28] 云何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思惟飲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猶如男女身生惡瘡,或用脂膏塗瘡。所以塗瘡者,欲使時愈故,此亦如是。諸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思惟[1532]食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猶如重載之車所以膏轂者,欲致重有所至。比丘亦如是,飲食知節,思惟[1533]所從來處,不求肥白,趣欲支形,得全四大,我今當除故痛,使新者[1534]不生,令身有力,得修行道,使梵行不絕。如是,比丘飲食知節。」

[T2.604a13] 云何比丘不失經行?於是,比丘[1535]夜、後夜,恒念經行,不失時節,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若在晝日。若[1536]、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陰蓋。復於初夜。若行、若坐,思惟妙法,除去陰蓋。復於中夜,右[1537],思惟繫意在明。彼復於後夜起,[1538]思惟深法,除去陰蓋。如是,比丘不失經行。

[T2.604a19] 若有比丘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此比丘便成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猶如善御之士,在平正道中,御四馬之車,無有[1539]滯,所欲到處,必果不疑。此比丘亦復如是。若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此比丘便成二果,於現法中漏盡,[1540]阿那含。」

[T2.604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風患、患、冷患《增壹阿含21.7經》[1541]

[T2.604a28] 聞如是:

[T2.604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4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大患。云何為三?所謂風為大患,[1542]為大患,冷為大患。是謂,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復此三大患有三良藥。云何為三?若風患者*為良藥,及*所作飯食。若*患者蜜為良藥,及蜜所作飯食。若冷患者油為良藥,及油所作飯食。是謂,比丘!此三大患有此三藥。」

[T2.604b06] 如是,比丘亦有此三大患。云何為三?所謂貪欲、瞋恚,愚癡。是謂,比丘!有此三大患,然復此三大患有三良藥。云何為三?若貪欲起時,以不淨往治,及思惟不淨道。瞋恚大患者,以慈心往治,及思惟慈心道,愚癡大患者,以智慧往治,及因緣所起道。是謂,比丘!此三[1543]有此三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索此三藥。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04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三惡行三善行《增壹阿含21.8經》[1544]

[T2.604b16] 聞如是:

[T2.604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4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惡行。云何為三?所謂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是謂,比丘!有三惡行,當求方便,修三善行。云何為三?身惡行者;當修身善行;口惡行者,當修口善行;意惡行者,當修意善行。」

[T2.604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當護身惡行 修習身善行 念捨身惡行 當學身善行
 當護口惡行 修習口善行 念捨口惡行 當學口善行
 當護意惡行 修習意善行 念捨意惡行 當學意善行
 身行為善哉 口行亦復然 意行為善哉 一切亦如是
 護口意清淨 身不為惡行 淨此三行跡 至仙無為處

[T2.604c04] 如是,諸比丘!當捨三惡行,修三善行。如是,比丘!當作如是學。」

[T2.604c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欲味欲患當捨離欲《增壹阿含21.9經》[1545]

[T2.604c07] 聞如是:

[T2.604c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4c08] 爾時,有眾多比丘到時,著衣持,入城乞食。是時,眾多比丘便生此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時猶早,今可相率至外道梵志所。

[T2.604c10] 爾時,眾多比丘便往至異學梵志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1546],梵志問沙門曰:「瞿曇道士恒說欲論、色論、痛論、想論,如此諸論有何差別?等所論亦是沙門所說,沙門所說亦是我等所論。說法同我說法,教誨同我教誨。」

[T2.604c16] 是時,眾多比丘聞彼語已,亦不言善,復[1547]言惡,即從坐起而去。並作[1548]斯念:我等當以此義往問世尊。

[T2.604c18]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便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從梵志所,[1549]事因緣本末盡白世尊。

[T2.604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設彼梵志作*問者,汝等當以此義,詶彼來問:『欲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欲。色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色。痛有何味?復有何過?當捨離[1550]。』汝等設以此語詶彼來問者,彼諸梵志默然不對。設有所說者,亦不能解此深義,遂增愚惑,墮於邊際。所以然者,非彼境界。然復,比丘!魔及魔天、釋、梵、四天王、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能解此深義者,除如來、等正覺及如來聖眾;受吾教者,此[1551]不論。

[T2.605a02] 欲有何味?所謂五欲者是。云何為五?眼見色,為起眼識,甚愛敬斯念,世人所喜。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甚愛敬斯念,世人所喜。若復於此五欲之中,起苦、樂心,是謂欲味。

[T2.605a06] 云何欲有何過者?若有一族姓子,學諸[1552]術,而自營己。或學田作,或學書[1553],或學傭作,或學算數,或學權詐,或學[1554]鏤,或學通信,至彼來此。或學承事王身,不避寒暑,記累懃苦,不自由己,作此辛苦[1555]而獲財業,是[1556]欲為大過。

[T2.605a11] 現世苦惱,由此恩愛,皆由貪欲。然復彼族姓子,作此懃勞,不獲財寶,彼便懷愁憂,苦惱不可稱[1557]。便自思惟:我作此功勞,施諸方計,不得財貨。如此之比者,當念捨離,是為當捨離欲。

[T2.605a16] 「復次,彼族姓子或時作此方計而獲財貨,[1558]獲財貨,廣施方宜,恒自擁護,恐王[1559]奪,為賊偷竊,為水所[1560],為火所燒。復作是念:正欲藏窖,恐後亡[1561]失,正欲出利,復恐不剋。或家生惡子,費散吾財,是為欲為大患,皆[1562]欲本,致此災變。

[T2.605a21] 「復次,族姓子恒生此心,欲擁護財貨。後猶復為國王所奪,為賊所劫,為水所*,為火所燒;所藏窖者亦復不剋;正使出利亦復不獲;居家生惡子,費散財貨,萬不獲一,便懷愁憂苦惱,[1563]胸喚呼:『我本所得[1564]貨,今盡][1565]失!』遂成愚惑,心意錯亂,是謂欲為大患,緣此欲本,不至無為。

[T2.605a28] 「復次,緣此欲本,著鎧執[1566],共相攻伐。*相攻伐,或在象眾前、或在馬眾前、或在步兵前、或在車[1567]前,見馬共馬、見象共象、見車共車、見步兵共步兵,或相斫射,以[1568]刺。如此之比,欲為大患。緣欲[1569]本,致此災變。

[T2.605b05] 「復次,緣此欲本,著鎧執*,或在城門、或在城上,共相斫射,或以刺、或以鐵輪而轢其頭,或消鐵相灑。受此苦惱,死者眾多。

[T2.605b08] 「復次,欲者亦無有常,皆代謝變易,不[1570]不解。此欲變易無常者,此謂欲為大患。

[T2.605b09] 云何當捨離欲?若能修行除貪欲者,是謂捨欲。[1571][1572]沙門、婆羅門不知欲之大患,亦復不知捨欲之原,如實不知沙門、沙門威儀,不知婆羅門、婆羅門威儀,此非沙門、婆羅門,亦復不能[1573]身作證而自遊戲。謂諸沙門、婆羅門審知欲為大患,能捨離欲,如實不虛。知沙門有沙門威儀,知婆羅門有婆羅門威儀,已身作證而自遊,是[1574]捨離於欲。

[T2.605b18] 云何色味?設有見剎利女種、婆羅門女種、長者女種,年十四、十五、十六,不長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端政[1575]無雙,世之希有。[1576]最初見彼顏色,起[1577]樂想,是謂色味。

[T2.605b22] 云何為色[1578]大患?復次。若[1579]見彼女人,年八十、九十,乃至百歲,顏色變異,年過少壯,牙齒缺落,頭髮皓白,身體垢堺[1580],皮緩面皺,脊[1581]呻吟,身如故車,形體戰掉,扶杖而行。云何,比丘!初見妙色,後復變易,豈非是大患乎?」

[T2.605b2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b27] 世尊告諸比丘:「是謂色為大患。」

[T2.605b28] 「復次,此若見彼女人,身抱重患,臥於床褥,失大小便,不能起止。云何,比丘!本見妙色,今致此患,豈非大患乎?」

[T2.605c0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02] 世尊告曰:「諸比丘!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03] 「復次,比丘!若見彼女人身壞命終,將詣間。云何,比丘!本見妙色,今*變改,於中[1582]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T2.605c06]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06] 世尊告曰:「是[1583]色為大患。」

[T2.605c07] 「復次。若見彼女人,死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乃至七日,身體[1584]脹爛臭,散落一處。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豈非大患乎?」

[T2.605c10]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10]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11] 「復次。若見彼女人,烏、鵲、、鷲競來食噉,或為狐、狗、狼、虎所見食噉,或為蜎[1585]蠢動、極細[1586]蟲而見食噉。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T2.605c15]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15]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16] 「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蟲鳥*食其半,腸胃肉血污穢不淨。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非大患乎?」

[T2.605c19]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19]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20] 「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血肉*盡,骸骨相連。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此豈非大患乎?」

[T2.605c2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23]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24] 「復次。若見彼女人身,血肉*盡,唯有筋纏束薪。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1587]非大患乎?」

[T2.605c26]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5c27]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5c28] 「復次。若[1588]見彼女人身,骸骨散落[1589],各在一處,或骨一處,或膊骨一處,或[*][1590]骨一處,或臗骨一處,或[1591]一處,或肩臂骨一處,或[1592]骨一處,或[>]髏一處。云何,諸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1593]豈非大患乎?」

[T2.606a04]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6a04]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6a05] 「復次。若見彼女人身,骨皓白色,或似鴿色。云何,比丘!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T2.606a0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6a08]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6a08] 「復次。若見彼女人,骸骨經無數歲,或有腐爛壞敗,與土同色。云何,比丘!彼本有妙色,今致此變,於中起苦、樂想,豈非大患乎?」

[T2.606a1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06a12] 世尊告曰:「是謂色為大患。」

[T2.606a13] 「復次,此色無常、變易,不得久*,無有老幼[1594],是謂色為大患。」

[T2.606a14] 云何色為出要?若[1595]捨離於色,除諸亂想,是謂捨離於色。謂諸沙門、婆羅門,於色著色,不知大患,亦不捨離,如實而不知,此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不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不知婆羅門威儀,不能己身作證而自遊戲。[1596][1597]沙門、婆羅門,於色不著色,深知為大患,能知捨離,是謂於沙門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知婆羅門威儀,己身作證而自遊戲,是謂捨離於色。

[T2.606a23] 云何為名[1598]痛味?於是,比丘!得樂痛時,便知我得樂痛;得苦痛時,便知我得苦痛;若得不苦不樂痛時,便知我得不苦不樂痛。若得食樂痛時,便知我得食樂痛;若得食苦痛時,便知我[1599]食苦痛;若[1600]食不苦不樂痛時,便知我得不苦不樂痛。不食苦痛時,便[1601][1602]不食苦痛;[>]不食樂痛時,便*知我不食樂痛。若不食不苦不樂痛時;便自知我不食不苦不樂痛。

[T2.606b03] 「復次,比丘!若得樂痛,爾時不得苦痛,亦復無不苦不樂痛,爾時我唯有樂痛。若得苦痛時,爾時無有樂痛,亦無不苦不樂痛,唯有苦痛。若復,比丘!得不苦不樂痛時,爾時無有樂痛、苦痛,唯有不苦不樂痛,復次,痛者無常、變易之法*知痛無常、變易法者,是謂痛為大患。

[T2.606b09] 云何痛為出要?若能於痛捨離於痛,除諸亂想,是謂捨離於痛。諸有沙門、婆羅門於痛著痛,不知大患,亦不捨離,如實而不知,此非沙門、婆羅門。於沙門不知沙門威儀,於婆羅門不知婆羅門威儀,不能*身作證而自遊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痛不著痛,深知為大患,能知捨離,是謂於沙門知沙門威儀,[1603]婆羅門知婆羅門威儀,*身作證而自遊戲,是謂捨離於痛。

[T2.606b18] 「復次,比丘!若有沙門、婆羅門不知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如實而不知,復教[1604]人使行者,此非其宜。若有沙門、婆羅門能捨離痛,如實而知[1605],復勸教人使遠離之,此正其宜,是謂捨離於痛。

[T2.606b23]我今,比丘!*說著欲、味欲,[1606]為大患,復能捨者;亦說著色、味色,色為大患,能捨離色;*說著痛、味痛,痛為大患[1607],能捨離痛,諸如來所應行者。所謂[1608]施設者,我今周訖[1609]。常當念在樹下空閑之處,坐禪思惟,莫有懈怠,是謂我之教。」

[T2.606b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身、命、財不牢要《增壹阿含21.10經》

[T2.606c01] 聞如是:

[T2.606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6c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不牢要。云何為三?身不牢要、命不牢要、財不牢要。是謂,比丘!有此三不牢要。於此,比丘!三不牢要中,當求方便,成三牢要。云何為三?不牢要身,求於牢要;不牢要命,求於牢要;不牢要財,求於牢要。

[T2.606c07] 云何不牢要身,求於牢要?所謂謙敬禮拜,隨時問訊。是謂不牢要身,求於牢要。

[T2.606c09] 云何不牢要命,求於牢要?於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盡形壽不殺生,不加刀杖,常知慚愧,有慈悲心,普念一切眾生。盡形壽不[1610],恒念惠施,心無[1611],盡形壽不[1612],亦不他*。盡形壽不妄語,常念至誠,不欺世人。盡形壽不飲酒,意不錯亂,持佛禁戒。是謂命不牢要,求於牢要。

[T2.606c15] 云何財不牢要,求於牢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常念惠施,與沙門、婆羅門、諸貧匱者,須食[1613]與食,須漿與漿,衣被、飲食、床敷[1614]臥具、病瘦醫藥、舍宅、城郭,所須之具悉皆[1615]與之。如是,財不牢要,求於牢要。

[T2.606c20] 是謂,比丘![1616]此三不牢要,求此三牢要。」

[T2.606c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知身不牢要 命亦不[1617]固 財貨衰耗法 當求牢要者
 人身甚難得 命亦不久停 財貨[1618]滅法 歡喜念惠施

[T2.606c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一德、福業 三因、三安、瞿 三夜、病、惡行 苦[1619]、不牢要

增壹阿[1620][1621]

三供養品第二十[1622]《增壹阿含22.1~10經》

(一)如來、阿羅漢、轉輪聖王,世人應供養《增壹阿含22.1經》

[T2.607a01] 聞如是:

[T2.607a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a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人,世人所應供養。云何為三?如來、至真、等正覺,世人所應供養;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世人所應供養,轉輪聖王,世人所應供養。

[T2.607a05] 有何因緣如來世人所應供養乎?夫如來者,不伏者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未得解脫者令得解脫,未般涅槃者使成涅槃?」無救護者與作救護,盲者與作眼目,病者與作救護。最尊第一,魔、若魔天、天及人民,於中最尊福田,可敬可貴,與人作[1623],令知正路,未知道者與說[1624]教,以此因緣,如來世人所應供養。

[T2.607a12] 復有何因緣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世人所應供養乎?比丘當知:漏盡阿羅漢以度生死[1625],更不復受有,*得無上法,*、怒、癡盡,永不得全,是世福田。以此因緣本末,使漏盡阿羅漢,世人所應供養。

[T2.607a17] 復以何因緣轉輪聖王世人所應供養?比丘當知:轉輪聖王以法治化,終不殺生,復教*人使不殺生。自不[1626]竊,亦復教[1627]人使不偷盜[1628];自不*淫泆[1629],復教他人不行*;自不妄語,亦復教[1630]使不妄語;自不兩舌,亂彼此,亦復教他人使不兩舌;自不嫉妬[1631]、恚、癡,亦復教他人不習此法;自行正見,復教他人使不邪見。以此因緣,以此本末,使轉輪聖王,世人所應供養。」

[T2.607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於如來、正法、聖眾種功德,善根不可窮盡《增壹阿含22.2經》

[T2.607a28] 聞如是:

[T2.607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a29] 爾時,世尊告阿難:「[1632]三善根,不可窮盡,漸至涅槃界。云何為三?所謂於如來所而種功德,此善根不可窮盡。於正法[1633]而種功德,此善根不可窮盡。於聖眾[1634]而種功德,此善根不可窮盡。是謂,阿難!此三善根不可窮盡,得至涅槃界。是故,阿難!當求方便,獲此不可窮[1635]盡之福。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607b07]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樂痛欲使,苦痛瞋使,不苦不樂痛使《增壹阿含22.3經》[1636]

[T2.607b09] 聞如是:

[T2.607b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諸比丘當知:彼樂痛者,欲愛使也;彼苦痛者,瞋恚使也;不苦不樂痛者,是[1637]使也。是故,諸比丘!當學方便,求滅此使。所以然者,當自熾然[1638],當自修行[1639],得無比法,諸比丘當知:我滅度後,其有比丘念自*熾然,修其行[1640]法,得無比法,此則是第一聲聞。」

[T2.607b17] 云何,比丘!當自*熾然,當自修行,得修行法,獲無比法?於是,比丘!內自觀身,外自觀身,內外自觀身而自遊戲;內觀痛,外觀痛,內外觀痛;內觀意,外觀意,內外觀意,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而自遊戲。如是,比丘!當自*熾然[1641]修行其法,得無比法。[1642]比丘行此法者,於聲聞中第一弟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07b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女人、術、邪見業,覆妙露不妙《增壹阿含22.4經》[1643]

[T2.607b26] 聞如是:

[T2.607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事,覆則妙,露則不妙。云何為三?一者女人,覆則妙,露則不妙,婆羅門術,覆則妙,露則不妙,邪見之業,覆則妙,露則不妙。是謂,比丘!有此三事,覆則妙,露則不妙。」

[T2.607c02] 復有三事,露則妙,覆則不妙。云何為三?日、月,露則妙,覆則不妙,如來法語,露則妙,覆則不妙。是謂,比丘!有此三事,露則妙,覆則不妙。」

[T2.607c0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女人及術 邪見不善行 此是世三法 覆隱而最妙
 日[1644]廣所照 如來正法語 此是三世法 露則第一妙

[T2.607c10] 是故,諸比丘!當露現如來法,勿使覆隱。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07c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生、死、變易三有為相《增壹阿含22.5經》[1645]

[T2.607c13] 聞如是:

[T2.607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三有為有為相。云何為三?知所從起,知當遷變,知當滅盡。彼云何知所從起?所謂生,長大成[1646]陰形,得諸持、入,是謂[1647]從起。彼云何為滅盡?所謂死,命過不住、無常,諸陰散壞,宗族別離,命根斷絕,是謂為滅盡。彼云何變易?齒落、髮白、氣力竭盡,年遂衰微,身體解散,是謂為變易法。是為,比丘!三有為有為相,當知此三有為相,善分別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7c2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愚人三相《增壹阿含22.6經》[1648]

[T2.607c24] 聞如是:

[T2.607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7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人有三相三法,不可恃怙。云何為三?於是,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不可論說而論說之,不可行者而修習之。」

[T2.607c28] 云何愚者不可思惟而思念之?於是,愚者意三行便思憶之。云何為三?於是,愚者起嫉心,於他財物及於女色,心念[1649]言悉興嫉心:『彼之所有,願是我許。』如是,愚者不可思惟而思惟之。」

[T2.608a03] 云何愚者不可論說而論說之?於是,愚者造口四過。云何為四?於是,愚者恒喜妄言、綺語、惡口、亂彼此。如是,愚者造口四過。」

[T2.608a06] 云何愚者造於惡行?於是,愚者造身惡行,常念殺生、竊盜、*泆。如是,愚者造於惡行。如是,比丘!愚者有此三行,愚癡之人習此三事。」

[T2.608a09] 「復次,比丘!智者有三事,當念修行。云何為三?於是,智者應思惟者,便思惟之;應論說者,便論說之;應行善者,便修行善。」

[T2.608a12] 彼云何智者應思惟事,便思惟之?於是,智者思惟意三行。云何為三?於是,智者不嫉、恚、癡,常行正見,見他財貨,不生想念。如是,智者應思惟者,便思惟之。」

[T2.608a16] 云何智者應論說之[1650]?於是,智者成就口四行。云何為四?於是,智者不行妄語,亦不教人妄語,見人妄語者意不喜樂,是謂智者而護其口。復次,智者不行綺語、惡口、亂彼此,亦不教人使行綺語、惡口、亂。如是,智者成就口四行。」

[T2.608a22] 云何智者成就身三行?於是,智者思惟身行,無所觸犯。然復智者自不殺生,亦不教人殺生,見人殺者心不喜樂。自不偷[1651],不教人盜,見人盜者心不喜樂。亦不淫泆,見他女[1652]色,心不起想,亦不教人使行*泆。設見老母,視之如己親,中者如姊,小者如妹,意無高下。如是,智者身成就三行,是謂智者所行。如是,比丘!有此三有為之[1653]相。是故,諸比丘!愚者三相常當捨離,此三智者所行,不[1654]斯須。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8b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覺知賢聖禁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不復受有《增壹阿含22.7經》

[T2.608b04] 聞如是:

[T2.608b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8b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法,不可覺知,不見、不聞,經歷生死,[1655]曾瞻,我及爾等曾不[1656]見聞。云何為三?所謂賢聖戒,不可覺知,不見、不聞,經歷生死,*曾瞻,我及爾等*見聞。賢聖三昧、賢聖智慧,不可覺知,不見、不聞,如今我身并及[1657]等,皆悉覺知賢聖禁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皆悉成就,不復受有,已斷生死根原。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此三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8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少壯、無病、長壽世人所貪《增壹阿含22.8經》[1658]

[T2.608b16] 聞如是:

[T2.608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8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甚可敬愛[1659],世人所貪。云何為三?所謂少壯,甚可愛敬,世人所貪。無病,甚可愛敬,世人所貪。壽命,甚可愛敬,世人所貪。是謂,比丘!有此三法,甚可愛敬,世人所貪。」

[T2.608b21] 「復次,比丘!雖有此三法,甚可愛敬,世人所貪,然更有三法,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云何為三?雖有少壯,然必當老,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比丘當知:雖有無病,然必當病,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比丘當知:雖有壽命,然必當死,不可愛敬,世人所不貪。是故,[1660]比丘![1661]有少壯,當求不老,至涅槃界,雖有無病,當求方便,使不有病,雖有壽命,當求方便,使不命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8c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貪欲、睡眠、調戲,死後入三惡趣《增壹阿含22.9經》[1662]

[T2.608c03] 聞如是:

[T2.608c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8c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春時天雨大雹,設如來不出[1663],眾生入地獄,亦復如是。是時,女人入地獄多於男子。所以然者,比丘當知:以三事故,眾生之類,身壞命終,入三惡趣。云何為三?所謂貪欲、睡眠、調戲,有此三事纏著心意,身壞命終,入三惡趣。」

[T2.608c09] 女人竟日習翫三法而自娛樂。云何為三?晨朝以嫉心而自纏縛[1664]。若至日中,復以睡眠結而自纏裹[1665],向暮以貪欲心而自*纏縛,以此因緣,使彼女人身壞命終,生三惡趣。是故,諸比丘!當念離此三法。」

[T2.608c1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睡眠調[1666] 貪欲是惡法 牽人至地獄 至竟無解脫
 是[1667]當捨離 嫉及睡調 亦當捨於欲 莫造彼惡行

[T2.608c20] 是故,諸比丘!當念去離嫉,無慳心,常行惠施,不著睡眠,當行不[1668],不著貪欲。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8c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貪欲、飲酒、睡眠無厭足《增壹阿含22.10經》[1669]

[T2.608c24] 聞如是:

[T2.608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8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法,習之、翫之,不知厭足,亦復不能至休息處。云何為三?所謂貪欲。若有人習此法,初無厭足。若復有人習飲酒者,初無厭足。若復有人修習睡眠,初無厭足。是謂,比丘!若有人[1670]習此三法者,初無厭足,亦復不能至滅盡[1671]處。是故,諸比丘!常當捨離此三法,不親近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09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供養、三善根 三痛、三覆露 相、法、三不[1672] 愛敬、春、無[1673]

~ 增壹阿*經卷第十 [1674]  [1675]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三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676]

地主品第二十三《增壹阿含23.1~10經》

(一)布施功德計量《增壹阿含23.1經》

[T2.609a14] 聞如是:

[T2.609a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09a15] 爾時,王波斯匿告諸群臣曰:「汝等催嚴羽寶[1677]之車,吾欲往詣世尊所,禮拜問訊。」

[T2.609a16] 是時,左右受王教令,尋嚴駕*羽寶之車,即白王曰:「嚴駕已辦,今[1678]是時。」

[T2.609a18] 爾時,王波斯匿即乘寶羽[1679]之車,步騎數千,前後圍遶,出舍衛國,至祇洹[1680]精舍,往詣世尊所。如諸王法,除去五飾。所謂蓋、天冠、劍、履屣及金拂,捨著一面,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09a22] 爾時,世尊與說深法,勸樂令喜。是時,王波斯匿聞說法已,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受我三月請,及比丘僧,莫在餘處。」是時,世尊默然受波斯匿請。

[T2.609a26] 時,王波斯匿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舍衛城,諸群臣曰:「吾欲飯佛及比丘僧三月供養,給所須物:衣被、[1681]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汝等亦當發歡喜心。」

[T2.609b01] 諸臣對曰:「如是。」

[T2.609b01] 時,王波斯匿即於宮門外,作大講堂,極為殊妙,懸繒幡蓋,作倡妓樂,不可稱計。施諸浴池,辦諸油燈,辦種種飯食,味有百種。是時,王波斯匿即白:「時到,唯願世尊臨顧此處。」

[T2.609b05] 爾時,世尊以見時到,著衣持,將諸比丘僧,前後圍遶,入舍衛城,至彼講堂所。到已,就座而坐,及比丘僧各隨次而坐。

[T2.609b08] 是時,王波斯匿將諸宮人,手自行食,供給所須,乃至三月,無所短乏[1682],給與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見世尊食訖,持種種華散世尊及比丘僧上,[1683]小座[1684]於如來前坐,白世尊曰:「我曾從佛聞以因緣本[1685]:施畜生食者,獲福百倍;與犯戒人食者,獲福千倍;施持戒人食者,獲福萬倍;施斷欲仙人食者,獲福億倍;與向須陀洹食者,獲福不可計。況復成須陀洹乎?況向斯陀含、得斯陀含道!況向阿那含、得阿那含道!況向阿羅漢、得阿羅漢道!況向辟支佛、得辟支佛!況向如來、至真、等正覺!況成佛及比丘僧!其福功德不可稱計,我今所作功德,今日已辦。」

[T2.609b21] 世尊告曰:「大王!勿作是語,作福無厭。今日何故說所作已辦?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稱[1686]

[T2.609b23]過去久遠,有王名曰地主[1687],統領此閻浮里地。彼王有臣名曰善明,少小與王周旋,無所畏難。是時,彼王分閻浮地半與彼臣使治。是時,善明小王自造城郭,東西十二由旬,廣七由旬,土地豐熟,人民眾多。

[T2.609b28] 爾時,彼城名曰遠照,善明王[1688]第一夫人名日月光,不長、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顏貌端政[1689],世之希有。口[1690]華香,[1691]作栴檀香。未經幾日,身便懷妊。彼夫人即往白王:『我今有[1692]。』王聞此語,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左右,更施設[1693]具,快樂無比。夫人[1694]懷妊日數[1695]滿,生一男兒。當生之時,閻浮[1696]見晃然金色,顏貌*端政,三十二相,身體金色。善明大王見此太子,歡喜踊躍,慶賀無量,便召諸師,婆羅門、道士,躬抱太子,便彼瞻相,我今[1697]生此子,卿等與吾瞻相,便立名字。

[T2.609c10] 時,諸相師受王教令,各共抱瞻,觀察形貌,咸共白王:『聖王!太子*端政無雙,諸根不缺,有三十二相。今此王子當有兩趣。若當在家者,便為轉輪聖王,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為七。當有千子,勇悍剛[1698],能眾敵,於此四海之內,不加刀杖[1699],自然靡伏。若此王子出家學道者,成無上正覺[1700],名德遠布,彌滿世界。生此王子,當此之日,光明遠照,今字王子名曰燈光。』時,諸相師*立名字,各退坐而去。

[T2.609c21] 時,王竟日抱此太子,未[1701]離目。時,王為此王子立三講堂,秋、冬、夏節隨適所宜,宮人婇女充滿宮裏,使吾太子於此遊戲。

[T2.609c24] 時,王[1702]太子年二十九,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即日出家,即夜成佛。爾時,閻浮里地悉共聞知:『彼王太子出家學道,即日成佛。』父王清旦聞王太子出家學道,即夜成佛。時,父王便作是念:「昨夜吾聞諸天在空皆共稱善,此必善應,非有惡嚮[1703],我今可往而共相見。」

[T2.610a01] 時,王將四十億眾,男女圍繞,便詣燈光如來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及四十億眾,各共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如來與父王及四十億眾漸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獲清淨報。爾時,如來觀眾生意,心性柔和;諸佛如來常所說法,苦、[1704]、盡、道,盡與彼四十億眾廣說其義,即於*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10a09] 時,四十億眾白燈光如來曰:『我等意願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大王當知。爾時,四十億眾盡得出家學道,即以其日成阿羅漢。

[T2.610a12] 爾時,燈光如來將四十億眾,皆是無著,遊彼國界。國土人民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渴乏。是時,地主大王聞子燈光成無上正真、等正覺,將四十億眾,皆是無著,遊彼國界,我今當遣信,往請如來在此遊化;若使來者,充我本願;若不來者,我躬自當往拜跪問訊。即一臣:『汝往至彼問訊如來,持我名字,頭面禮足,興居輕利,遊步康強。云王地主問訊如來,興居輕利,遊步康強。唯願世尊臨顧此土。』

[T2.610a21] 爾時,彼人受王教便往至彼國界。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便作是說:『大王地主禮如來足,問訊禮竟,興居輕利,遊步康強,唯願世尊臨顧彼國。』爾時,世尊默然受[1705]請。

[T2.610a25]時,燈光如來將諸大眾,以漸人間遊行,與大比丘四十億眾俱。在在處處,靡不恭敬者,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皆悉貢獻。漸至地主國界時,地主大王聞燈光如來至此國界,在北婆羅園中,將大比丘眾四十億人:『我今可躬自往迎。』

[T2.610b02] 時,地主大王復將四十億眾往詣燈光如來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及四十億眾禮足[1706],在一面坐。

[T2.610b04] 爾時,燈光如來漸與彼王及四十億眾面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獲清淨報。爾時,如來觀眾生意,心性柔和,諸佛如來常所說法:苦、*、盡、道,盡與彼四十[>]眾廣說其義,即於*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10b10] 時,四十億眾白燈光如來曰:『我等意願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大王當知。爾時,四十億眾盡得出家學道,即以其日,成阿羅漢道。時,地主國王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10b14] 時,燈光[1707]如來將八十億眾,皆是阿羅漢,遊彼國界,國土人民四事供養: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事事供給,無所乏短。是時,地主國王復[>]餘時,將諸群臣至彼如來所,頭面禮[1708],在一面坐。是時,燈光如來與彼國王說微妙法,地主大王白如來曰:『唯願世尊盡我形壽受我供養,及比丘僧,當供給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悉當供給。』爾時,燈光如來默然受彼王請,

[T2.610b22] 時,王見佛默然受請,重白世尊:『我今從世尊求願,唯見聽許!』世尊告[>]:『如來法者,以過此願。』王白世尊:『我今求願者,極為淨妙。』世尊告曰:『所求之願。云何淨妙?』王白世尊:『如我意中,今日眾僧在一器食,明日復用餘器食;今日眾僧著一種服,明日復更易服;今日眾僧坐一種座,明日復更坐餘座;今日使人與眾僧使,明日復更易使人。我所求願者,正謂此耳。』燈光如來告曰:『隨汝所願,今正是[1709]。』

[T2.610c03]地主大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宮中。到已,告諸群臣:『我今意欲盡其形壽供養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及比丘眾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汝等亦當勸發佐吾供辦。』諸臣對曰:『如大王教,去城不遠一由旬內,造立堂舍,彫文刻鏤,五色玄黃,懸繒幡蓋,作倡伎樂,香汁灑地,修治浴池,辦具燈明及甘饌、飲食、施設坐具。便白:『時到,今正是時,願尊屈顧!』

[T2.610c12] 時,燈光如來*知時至,著衣持,將比丘眾,前後圍遶,便往至講堂所,各各就座而坐。時,地主大王見佛、比丘僧坐訖,將宮人婇女及諸大臣,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味各百種。大王當知:爾時,地主國王七萬歲中,供養燈光如來及八十億眾諸阿羅漢,未曾懈廢。時,彼如來教化周訖,便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T2.610c19] 時,地主大王[1710]若干[1711]百種香花供養,於四衢道路,起四廟寺,各用七寶金、銀、琉璃、水精,懸繒繙蓋,及八十億眾各各以漸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爾時,大王取八十億眾,收其舍利,各各興起神寺,皆懸繒幡蓋,香華供養。大王當知。爾時,地主大王復供養燈光如來寺及八十億羅漢寺、復經七萬歲,隨時供養,然燈、散華,懸繒幡蓋,大王當知:燈光如來遺法滅盡,然後彼王[1712]取滅度。

[T2.610c28] 爾時,地主大王者豈是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地主大王者,即我身是。我於爾時,七萬歲中,以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供養彼佛,令不減少。般涅槃後,復於七萬歲中供養形像舍利,燒香、然燈[1713],懸繒幡蓋,無所渴乏。我於爾時,以此功德,求在生死獲此福祐,不求解脫,大王當知:爾時所有福德,今有遺餘耶?莫作是觀!如我今日觀彼富有[1714],無有毫釐如毛髮[1715]。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稱*,於中悉食福盡,無有毫釐許在。是故,大王!莫作是說言:『我所作福祐,今日已辦。』大王!當作是說:『我今身、口、意所作眾行,盡求解脫,不求在生死福業[1716],便於長夜安隱無量。』」

[T2.611a13] 爾時,王波斯匿便懷恐懼,衣毛皆,悲泣交集;以手抆淚,頭面禮世尊足,自陳過狀:「如愚、如騃,無所覺知,唯願世尊受我悔過!今五體投地,改已往之失,更不造此言教,唯願世尊受我悔過。」如是再三。

[T2.611a17]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今於如來前悔其非法,改往修來,我今[1717]受汝悔過,更莫復造。」

[T2.611a20] 爾時,於大眾中有一比丘尼,名迦旃延[1718],即從*起,頭面禮足,白世尊曰:「今世尊所說,甚為微妙。又世尊告波斯匿[1719]作是語:『大王當知:身、口、意所作眾行,盡求解脫,莫求在生死食其福業,[1720]於長夜獲安隱無量。』所以然者,我自憶三十一劫,飯式詰[1721]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遊在野馬世界。

[T2.611a28] 爾時,彼佛到時著衣持,入野馬城乞食。是時,城內有[1722]使人,名曰純黑。時,彼使人見如來執入城乞食。見已,便作是念:今如來入城必須飲食,即入家出食施與如來,興發此願:『持此功德,莫墮三惡趣中;使我當來之世,亦當值如此聖尊;亦當使彼聖尊為我說法,時得解脫。』世尊并波斯匿王咸共知之。當爾時,純黑使人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純黑使人者,即我身是。

[T2.611b08] 我於爾時,飯式詰如來作此誓願:『使[1723]將來[1724]之世,值如此聖尊與我說法。時得解脫。』我於三十一劫不墮三惡趣中,生天、人中,最後今日受此身分,遭值聖尊[1725]得出家學道,盡諸有漏,成阿羅漢。[1726]世尊所說極為微妙,語波斯匿王,身、口、意所作眾行,盡求解脫,莫在生死食此福業』我若見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1727],歡喜心意向如來者,我便生此斯念:此諸賢士,用意猶不愛敬供奉如來?[>]我見四部之眾,即往告曰:『汝等諸賢,為須何物,衣耶?尼師檀[1728]耶?針筒[1729]耶?澡罐[1730]耶?及餘沙門什物,我盡當供給,我已許之,便在[1731]處處乞求。若我得者是其大幸;若使不得,便往至單越、瞿耶尼、弗于逮,求索[>]與。所以然者,皆由此四部之眾得涅槃道。」

[T2.611b24] 爾時,世尊觀察迦旃延比丘尼心,便告諸比丘:「汝等頗見如此之比信心解脫,如*迦旃延比丘尼乎?」

[T2.611b26] 諸比丘對曰:「不見也,世尊!」

[T2.611b27] 世尊告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得信解脫者。所謂*迦旃延比丘尼是也。」

[T2.611b28] 爾時,迦旃延比丘尼及波斯匿王、四部之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婆拘盧不與他人說法《增壹阿含23.2經》

[T2.611c02] 聞如是:

[T2.611c02]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11c03] 爾時,尊者婆拘盧[1732]在一山曲,補納故衣。是時,釋提桓因遙見尊者婆拘盧在一山曲,補納故衣。見已,便作是念:「此尊者婆拘盧已成阿羅漢,諸縛已解,長壽無量,恒自降伏,思惟非常、苦、空、非身,不著世事,亦復不與他人說法,寂默自修如外道異學,不審此尊能與他說法,為不堪任乎?我今當與試之。」

[T2.611c10] 爾時,天帝釋便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來至耆闍崛山,在尊者婆拘盧前住,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釋提桓因便說此偈:

 智者所歎說 何故不說法 壞結成聖行 何為寂然[1733]

[T2.611c16] 爾時,尊者婆拘盧復以此偈,報釋提桓因[>]

 有佛舍利弗 阿難均頭[1734] 亦及諸尊長 善能說妙法

[T2.611c20] 爾時,釋提桓因白尊者婆拘盧曰:「眾生之根有若干種,然尊當知:世尊亦說眾生種類,多於地土,何故尊者婆拘盧不與他人說法?」

[T2.611c23] 婆拘盧報曰:「眾生之類難可覺知,世界若干,國土不同,皆著我所、非我所。我今觀察此義已,故不與人說法。」

[T2.611c25] 釋提桓因曰:「願尊與我說我所、非我所之義。」

[T2.611c26] 尊者婆拘盧曰:「我人壽命,若男、若女士夫之類,盡依此命而得存在。然復,拘翼!世尊亦說:『比丘當知:當自熾然[1735],無起邪法,亦當賢聖默然。』我觀此義已,故默然耳。』

[T2.612a01] 是時,釋提桓因遙向世尊叉手,便說此偈:

 歸命十力尊 圓光無塵翳 普為一切人 此者甚奇[1736]

[T2.612a05] 尊者婆拘盧報曰:「何故帝釋而作是說:此者甚奇特?」

[T2.612a06] 釋提桓因報言:「自念我昔至世尊所。到已,禮世尊足,而問此義:『天、人之類有何想念?』爾時,世尊告我曰:『此世界若干種,各各殊異,根原不同。』我聞此語已,尋對曰:『如是,世尊所說[1737]世界若干種,各各不同,設與彼眾生說法,咸共受持有成果者。』我以此故說:『此者甚奇特!』然尊者婆拘盧所說,亦復如是。世界若干種,各各不同。」

[T2.612a13] 是時,釋提桓因便作是念:「此尊堪任與人說法,非為不能。」是時,釋提桓因即從*起而去。

[T2.612a15] 爾時,釋提桓因聞尊者婆拘盧所說,歡喜奉行。

(三)精進的二十億耳尊者《增壹阿含23.3經》[1738]

[T2.612a17] 聞如是:

[T2.612a17] 一時,佛在占波國雷聲池側。

[T2.612a17] 是時,尊者二十億耳[1739]在一靜處,自修法本,不捨頭陀十二[1740]法行,晝夜經行,不離三十七道品之教。若坐、若行,常修正法,初夜、中夜、竟夜,恒自剋勵,不捨斯須。然復不能於欲漏法心得解脫。是時,尊者二十億耳所經行處,壞血流,盈滿路側,猶如屠牛之處,烏鵲食血。然復不能於欲漏心得解脫。是時,尊者二十億耳便作是念:「釋迦文佛苦行精進弟子中,我為第一,然我今日漏心不得解脫;又我家業,多財饒寶,宜可捨服,還作白衣,持財物廣惠施。然今作沙門,甚難不易!」

[T2.612a29] 爾時,世尊遙知二十億耳心之所斯念,便騰遊[1741]虛空,至彼經行處,敷坐具而坐。是時,尊者二十億耳前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12b03] 爾時,世尊問二十億耳曰:「汝向何故作是念:釋迦文[1742]佛精進苦行弟子中,我為第一。然我今日漏心不得解脫;又我家業,饒財多寶,宜可捨服,還作白衣,持財物廣[1743],然今作沙門,甚難不易。」

[T2.612b07] 二十億耳對曰:「如是。世尊!」

[T2.612b08] 世尊告曰:「我今還問汝,隨汝報我。云何,二十億耳。汝本在家時,善彈琴乎?」

[T2.612b10] 二十億耳對曰:「如是。世尊!我本在家時,善能彈琴。」

[T2.612b11]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億耳。若彈[1744]極急,[1745]不齊等,爾時琴音可聽採不?」

[T2.612b12] 二十億耳對曰:「不也。世尊!」

[T2.612b13]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億耳。若琴*復緩,爾時琴音可聽採不?」

[T2.612b14] 二十億耳對曰:「不也,世尊!」

[T2.612b15] 世尊告曰:「云何,二十億耳。若琴*不急不緩,爾時琴音可聽採不?」

[T2.612b17] 二十億耳對曰:「如是。世尊!若琴*絃不緩不急[1746],爾時琴音便可聽採。」

[T2.612b18]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極精進者,猶如調戲;若懈怠者,此墮邪見;若能在中者,此則上行。如是不久,當成無漏人。」

[T2.612b21] 爾時,世尊與二十億耳比丘[1747]說微妙法已,[1748]雷音池側。

[T2.612b22] 爾時,尊者二十億耳思惟世尊教,不捨須臾,在閑靜處修行其法。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尊者二十億耳便成阿羅漢。

[T2.612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精懃[1749]苦行。所謂二十億耳比丘是。」

[T2.612b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無子長者命終《增壹阿含23.4經》[1750]

[T2.612c01] 聞如是:

[T2.612c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2c02] 爾時,舍衛城中婆提長者[1751]遇病命終,然彼長者無有子息,所有財寶盡沒入官。爾時,王波斯匿塵土坌身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12c05] 是時,世尊問王曰:「大王!何故塵土坌身來至我所?」

[T2.612c06] 波斯匿王白世尊曰:「此舍衛城內有長者名婆提,今日命終,彼無子姓[1752],躬往收攝財寶,理使入官。純金八萬斤,況復餘雜物乎!然彼長者存在之日,[1753]食如此之食,極為[1754]惡,不食精細,所著衣服垢坌不淨,所乘車騎極為瘦弱。」

[T2.612c11]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來言:『夫慳貪之人得此財貨,不能[>]噉。不與父母、妻子、僕從、奴婢,亦復不與朋友、知識,亦復不與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若有智之士得此財寶,便能惠施廣濟,一切無所愛惜,供給沙門、婆羅門、諸高德者。」

[T2.612c17] 時,王波斯匿說曰:「此婆提長者命終為生何處?」

[T2.612c18] 世尊告曰:「此婆提長者命終生涕哭大地獄[1755]中。所以然者,此斷善根之人,身壞命終,生*涕哭地獄中。」

[T2.612c20] 波斯匿王曰:「婆提長者斷善根耶?」

[T2.612c21]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說:「彼長者斷於善根,然彼長者故福已盡,更不造新。」」

[T2.612c23] 王波斯匿曰:「彼長者頗有遺餘福乎?」

[T2.612c24] 世尊告曰:「無也,大王!乃無毫釐之餘[1756]存在者,如彼田家公,但收不種,後便[1757]窮困,漸以命終。所以然者,但食故業,更不造新,此長者亦復如是,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此長者今夜當在*涕哭地獄中。」

[T2.612c28] 爾時,波斯匿王便懷恐怖,[1758]淚而曰:「此長者昔日作何功德福業生在富家?復作何不善根本,不得食此極富之貨,不樂五樂之中?」

[T2.613a03]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曰:「過去久遠迦葉佛時,此長者在此舍衛城中為田家子。爾時,佛去世後,有辟支佛[1759]出世,往詣此長者家。爾時,此長者見辟支佛在門[1760],見已,便生是斯念:如此尊者出世甚難,我今可以飲食往施此人。爾時,長者便施彼辟支佛[1761],辟支佛得食已,便飛在虛空而去。時,彼長者見辟支佛作神足,作是誓願『持此善本之願,使[1762]世所生之處,不墮三惡趣,常多財[1763]。』後有悔心:我向所有食,應與奴僕,不與此禿頭道人使食。爾時,田家[1764]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田家長者,今[1765]婆提長者是。

[T2.613a15]是時施已,發此誓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不墮惡趣,恒多財饒寶,生富貴之家,無所渴乏,既復施已,後生悔心,我寧與奴僕使食,不與此禿頭道人使食。以此因緣本末,不得食此極有之貨,亦復不樂五樂之中,不自供養;復不與父母、兄弟、妻子、僕從、朋友、知識,不施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但食故業,不造新者。是故,大王!若有智之士得此財貨,當廣布施,莫有所惜,復當得[1766]極之財。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613a25]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曰:「自今*後,當廣布施沙門[1767]、婆羅門四部之眾,諸外道、異學來乞求者,我不堪與。」

[T2.613a27] 世尊告曰:「大王!莫作是念。所以然者,一切眾生皆由食得存,無食便喪。」

[T2.613a2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念當廣惠施 終莫斷施心 必當值賢聖[1768] 度此生死[1769]

[T2.613b03]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曰:「我今倍[1770]歡慶[1771]如來[1772],所以然者:『一切眾生皆由食得存,無食不存。』爾時,波斯匿王[1773]曰:「自今*後,當廣惠施,無所惜。」

[T2.613b06] 是時,世尊與王說微妙之法。

[T2.613b07] 時,王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13b08] 爾時,王波斯匿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逆風香亦順風香《增壹阿含23.5經》[1774]

[T2.613b10] 聞如是:

[T2.613b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3b11] 爾時,尊者阿難在閑靜處,便生此斯念:「世間頗有此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1775]順風香乎?」爾時,尊者阿難便從*起,往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13b14] 爾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我於閑靜之處,便生此斯念:世間頗有此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乎?」

[T2.613b17]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有此妙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

[T2.613b18]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此[1776]何者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

[T2.613b20] 世尊告曰:「有此之香,然此香氣力,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

[T2.613b21] 阿難白佛言:「此何等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

[T2.613b23] 世尊告曰:「此三種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

[T2.613b24] 阿難言:「何等為三?」

[T2.613b25] 世尊告曰:「戒香、聞香、施香。是謂,阿難!有此香種,然復此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諸世間所有之香,此三種香最勝、最上,無與等者,無能及者。猶如由牛有酪,由酪有酥,由酥有醍醐,然此醍醐最勝、最上,無與等者,亦不能及,此亦如是。諸所有世間諸香,此三種者最勝、最上,無能及者。」

[T2.613c0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1777]及栴檀 優及諸香 [1778]諸種種香 戒香最為勝
 此戒以成就 無欲無所染 等智而解脫 [1779]處魔不知
 此香雖為妙 及諸檀*香 戒香之為妙 十方悉聞之
 栴檀雖有香 優及餘香 此諸眾香中 聞香最第一
 栴檀雖有香 優及餘香 此諸眾香中 施香最第一

[T2.613c14] 是謂此三種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亦*順風香。是故,阿難!當求方便,成此三香。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613c16]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世尊避提婆達兜《增壹阿含23.6經》

[T2.613c18] 聞如是:

[T2.613c18]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13c19]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爾時,提婆達兜亦入城乞食。時[1780],提婆達兜所入巷中,佛亦往至彼,然[1781]遙見提婆達兜來,便欲退而去。

[T2.613c23]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何故欲遠此巷?」

[T2.613c23] 世尊告曰:「提婆達兜今在此巷,是以避之。」

[T2.613c24] 阿難白佛言:「世尊!豈畏提婆達兜乎?」

[T2.613c25] 世尊告曰:「我不畏提婆達兜也,但此惡人不應與相見。」

[T2.613c27] 阿難曰:「然,世尊!可使此提婆達兜乃可使在他方。」

[T2.613c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1782]

 我終無此心 使彼在他方 彼自當造行 便自在他所

[T2.614a02] 阿難白世尊曰:「然提婆達兜[1783]過於如來所。」

[T2.614a03] 世尊告曰:「愚惑之人不應與相見。」是時,世尊向阿難而說此偈:

 不應見愚人 莫與愚從事 亦莫與言論 說於是非事

[T2.614a07] 是時,阿難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愚者何所能 愚者有何過 正使共言說[1784] 竟有何等失

[T2.614a10] 爾時,世尊復以此偈報阿難曰:

 愚者自造行 所作者非法 正見[1785]常律 邪見日以滋

[T2.614a13] 是故,阿難!莫與惡知識從事。所以然者,與愚人從事,無信、無戒、無聞、無智,與善知識從事,便增益諸功德,戒具成就。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614a16]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阿闍世王恒以五百釜食供給提婆達兜《增壹阿含23.7經》[1786]

[T2.614a18] 聞如是:

[T2.614a18]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五百人俱。

[T2.614a19] 爾時,王阿闍世恒以五百釜食給與提婆達兜。彼時,提婆達兜名聞四遠:戒德具足,名稱悉備,乃能使王日來供養。

[T2.614a22] 是時,提婆達兜得此利養已,諸比丘聞之,白世尊曰:「國中人民,歎說提婆達兜名稱遠布,乃使王阿闍世恒來供養。」

[T2.614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莫[1787]此心,貪提婆達兜利養。所以然者,提婆達兜愚人造此三事,身、口、意行,終無驚懼,亦不恐怖,如今提婆達兜愚人,當[1788]盡此諸善功德,[1789]取惡狗鼻壞之,倍復凶惡。提婆達兜愚人亦復如是,受此利養,遂起貢高。是故,諸比丘!亦莫興意著於利養,設有比丘著於利養,而不獲三法。云何為三?[1790]謂賢聖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而不成就、若有比丘不著利養,便獲三法。云何為三?所謂賢聖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若欲成此三法,當發善心,不著利養。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14b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三不善根與三善根《增壹阿含23.8經》

[T2.614b09] 聞如是:

[T2.614b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4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不善根。云何為三?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若比丘有此三不善根者,[1791]三惡趣。云何為三?所謂地獄、餓鬼、畜生。如是,比丘!若有此三不善根者,便有三惡趣。」

[T2.614b14] 比丘當知:有此三善根。云何為三?不貪善根、不恚善根、不癡善根,是謂比丘有此三善根。若有此三善根[1792]者,便有二[1793]處,涅槃為三[1794]。云何[1795]?所謂人、天是也。[1796]謂比丘有此三善者,則生此善處。是故,諸比丘!當離三不善根,修三善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14b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等聚.邪聚.不定聚與善聚.等聚.定聚《增壹阿含23.9經》

[T2.614b22] 聞如是:

[T2.614b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4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聚。云何為三?所謂等聚、邪聚、不定聚。彼云何[1797]等聚?所謂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定,是謂等聚。彼云何名為邪聚?所謂邪見、邪治、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謂邪聚。彼云何名為不定聚?所謂不知苦、不知[1798]、不知盡、不知道、不知等聚、不知邪聚,是謂名為不定聚。」

[T2.614c01] 諸比丘當知:復有三聚。云何為三?所謂善聚、等聚、定聚,彼云何[1799]善聚?所謂三善根,何等善根[1800]?所謂不貪善根、不恚善根、不癡善根,是謂善聚。云何名為等聚?所謂賢聖八品道,等見、等治、等語、等業、等命、等方便、等念、等三昧,是謂等聚,彼云何名為定聚。所謂知苦、知*、知盡、知道、知善聚、知惡趣[1801]、知定聚,是謂名為定聚。是故,諸比丘!此三聚中,邪聚、不定聚,當[1802]之,此正聚者[1803]奉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14c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惡想與三善想《增壹阿含23.10經》[1804]

[T2.614c13] 聞如是:

[T2.614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4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三觀想。云何為三?所謂觀欲想、瞋恚想、殺害想。是謂比丘有此三想。比丘當知:若[1805]觀欲想,命終時便墮地獄中。若觀瞋恚想,命終時生畜生中。所謂雞狗之屬,蛇蚖[1806]之類而生其中。若觀害想,[1807]命終者生餓鬼中,形體燒然,苦痛難陳。是謂,比丘!有此三想生地獄中、餓鬼、畜生。」

[T2.614c21] 復有三想,云何為三?所謂出要想、不害想、不恚想。若有人有出要想者,命終之時生此人中。若有不害想者,命終時自然[1808]天上。若有人不殺心者,命終時斷五結[1809],便於彼處而般涅槃。是[1810],比丘!有此三想,常念修行,此三惡想當遠離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14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地主、婆拘、耳 婆提、逆順香 愚、世、三不善 三聚、觀在後

~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三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四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1811]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增壹阿含24.1~10經》

 

(一)憶彼幢頂,畏怖自滅《增壹阿含24.1經》[1812]

[T2.615a09] 聞如是:

[T2.615a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5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天帝釋告三十三天:『卿等若入大戰中時,設有恐怖畏懼之心者,汝等還顧視我高廣之幢,設見我幢者,便無畏怖。若不憶我幢者,當憶伊沙天王幢;[1813]憶彼幢者,所有畏怖,便自消滅。若不憶我幢,及不憶伊沙幢者。爾時,當憶婆留那天王幢;[1814]憶彼幢,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T2.615a17] 我今亦復告汝等: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有畏怖衣毛者,爾時當念我身,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設有恐怖衣毛者,便自消滅。」

[T2.615a22] 若復不念我者,爾時當念於法。如來法者甚為微妙,智者所學;[1815]念法者,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T2.615a24] 設不念我,復不念法,爾時當念聖眾。如來聖眾極為和順,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1816]慧成就。所謂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事,世間福田,是謂如來聖眾。爾時若念僧已,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T2.615a29] 比丘當知:釋提桓因猶有[1817]、怒、癡,然三十三天念其主即無恐怖,況復如來無有[1818]、怒、[1819]心,當念有恐怖乎?若有比丘有恐怖者,便自消滅。是故,諸比丘!當念三尊:佛、法、聖眾。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15b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毘沙鬼故事《增壹阿含24.2經》[1820]

[T2.615b07] 聞如是:

[T2.615b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5b08] 爾時,拔祇國界有鬼,名為毘沙。在彼國界,極為[1821]暴,殺民無量,恒日殺一人,或日殺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1822]、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爾時,諸鬼神、羅剎充滿彼國。

[T2.615b12] 是時,拔祇人民[1823]皆共集[1824],而作是說:「我等可得避此國至他國界,不須住此。」

[T2.615b13] 是時,毘沙惡鬼知彼人民心之所斯念:便語彼人民曰:「汝等莫離此處至他邦土。所以然者,終不[1825]吾手,卿等日日持一人祠吾,吾[1826]不觸擾汝。」

[T2.615b17] 是時,拔祇人民日取一人祠彼惡鬼。是時,[1827]鬼食彼[1828]已,取骸骨[1829]著他方山中,然彼山中骨滿谿谷。」

[T2.615b19] 爾時,有長者名善覺,在彼住止!饒財多寶,積財千億,騾、驢[1830]、駱駝不可稱計,金、銀、珍寶、車、馬瑙、真珠、虎珀亦不可[1831]。爾時,彼長者有兒,名那優羅,唯有一子,甚愛敬[1832]斯念:未曾離目前。爾時,有此限制,那優羅小兒,次應祠鬼。」

[T2.615b25] 是時,那優羅父母沐浴此小兒,與著好衣,將至塚間,至彼鬼所。到已,啼哭喚呼,不可稱計,並作是說:「諸神,地神,皆共證明:我等唯有此一子,願諸神明[1833]當證明此;及二十八大鬼神王當共護此,無令有[1834],及四天王咸共歸命,願擁護此兒,使得免濟;及釋提桓因亦向歸命,願濟此兒命;及梵天王亦復歸命,願脫此命;諸有鬼神護世者亦向歸命,使脫此厄;諸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我今亦復歸命,使脫此厄;諸辟支佛無師自覺亦復自歸,使脫此厄;彼如來今亦自歸,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獲者獲,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使般涅槃,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病者作大醫王,若天、龍、鬼神、一切人民、魔及魔天,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無有出如來上者。然如來當鑒察之,願如來當照此至心。」是時,那優羅父母即以此兒付鬼已,便退而去。

[T2.615c14]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復以天耳徹聽,聞有此言,那優羅父母[1835]哭不可稱計。爾時,世尊以神足力,至彼山中惡鬼住處。時,彼惡鬼集在雪山北鬼神之處。是時,世尊入鬼住處而坐,正身正意,結跏趺坐。

[T2.615c19] 是時,那優羅小兒漸以至彼惡鬼住處。是時,那優羅小兒遙見如來在惡鬼住處,光色炳然,正身正意,繫念在前,顏色端政[1836],與世有奇,諸根寂靜,得諸功德,降伏諸魔,如此諸德不可稱計。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如須彌山,出諸山頂,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遠照。見已,便[1837]歡喜心向於如來,便生此斯念:此必不是毘沙惡鬼。所以然者,我今見之,極有歡喜之心,設當是惡鬼者,隨意食之。

[T2.615c28] 是時,世尊告曰:「那優羅!如汝所言,我今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故來救汝,及降此惡鬼。」

[T2.615c30] 是時,那優羅聞此語[1838],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16a02] 是時,世尊與說妙義。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惡,漏不淨行,出家為要,去諸亂想。爾時,世尊[1839]見那優羅小兒心意歡喜,意性柔軟,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1840]、盡、道,是時世尊具與彼說。彼即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見法、得法、成就諸法;承受諸法,無有狐疑,解如來教,歸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T2.616a09] 是時,毘沙惡鬼還來到本住[1841]處。爾時,惡鬼遙見世尊端坐思惟,身不傾動。見[1842],便興恚怒,雨雷電霹靂向如來所,或雨[1843]劍;未墮地之頃,便[1844]蓮華。是時,彼鬼倍復瞋恚,雨諸山河石壁;未墮地之頃,化作種種飲食。是時,彼鬼復化作大象,吼喚[1845]向如來所。爾時[1846],世尊復化作師子王。是時,彼鬼[1847]化作師子形向如來所。爾時,世尊化作大火聚。是時,彼鬼倍復瞋恚,化作大龍而有七首。爾時,世尊化作大金翅鳥。是時,彼鬼便生此斯念:「我今所有神力,今*現之,然此沙門衣毛不動,我今當往問其深義。」

[T2.616a21] 是時,彼鬼問世尊曰:「我今毘沙[1848]欲問深義,設不能報我者,當持汝兩擲著海南。」

[T2.616a23]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我自觀察,無[1849]及人民、沙門、婆羅門、若人、非人,能持我兩擲海南者。但今欲問義者,便可問之。」

[T2.616a26] 是時,惡鬼問曰:「沙門!何等是故行?何等是新行?何等是行滅?」

[T2.616a27]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眼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耳、鼻、[1850]、身意,此是故行,曩時所造,緣痛成行。是謂,惡鬼,此是故行。」

[T2.616b01] 毘沙鬼曰:「沙門!何等是新行?」

[T2.616b02] 世尊告曰:「今身所造身三、口四、意三。是謂,惡鬼,此是新行。」

[T2.616b03] 時惡鬼曰:「何等是行滅?」

[T2.616b04] 世尊告曰:「惡鬼當知:故行滅盡,更不興起,復不造行,能取此行,永*不生,永盡無餘,是謂行滅。」

[T2.616b06]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我今極飢,何故奪我食?此小兒是我所食,沙門!可歸我此小兒。」

[T2.616b08]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時,曾為菩薩,有鴿投我,我尚不惜身命,救彼鴿厄。況我今日[1851]成如來,能捨此小兒令汝食噉?汝今惡鬼盡其神力,吾終不與汝此小兒。云何,惡鬼,汝曾迦葉佛時,曾作沙門!修持梵行,後復犯戒,生此惡鬼。」爾時,惡鬼承佛威神,便憶曩昔所造諸行。

[T2.616b14] 爾時,惡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作是說:「我今愚惑,不別真偽,乃生此心向於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懺悔。」如是三、四。

[T2.616b17] 世尊告曰:「聽汝悔過,勿復更犯。」爾時,世尊與毘沙鬼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T2.616b19] 時,彼惡鬼手擎數千兩金,奉上世尊,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1852]提僧,唯願世尊與我受之,及此數千兩金。」如是再三。

[T2.616b22] 爾時,世尊即受此山谷,便說此偈:

 園果施清[1853] 及作水橋[1854] 設能造大船 及諸養生具
 晝夜無懈息[1855] 獲福不可量 法義戒成就 終後生天上

[T2.616b28] 是時,彼鬼白世尊曰:「不審世尊更有何教?」

[T2.616b29] 世尊告曰:「汝今捨汝本形,著三衣,作沙門,入拔秖[1856]城,在在處處作此教令:『諸賢當知:如來出世,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解脫者令知解脫,無救者與作救護,盲者作眼目,諸天、世人、天、龍、鬼神、魔、若魔天、若人、非人,最尊、最上,無與等者,可敬、可貴,為人作良祐福田。今日度那優羅小兒及降毘沙惡鬼,汝等可往至彼受化。』」

[T2.616c07] 對曰:「如是。世尊!」

[T2.616c07] 爾時,毘沙鬼作沙門,[1857]服著三法衣,入諸里巷,作此教令,今日世尊度那優羅小兒,[1858]降伏毘沙惡鬼,汝等可往受彼教誨。」

[T2.616c10] 當於爾時,拔祇國界人民熾盛。[1859]長者善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將八萬四千人民眾生[1860],至[1861]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拔祇人民或有禮足者,或有擎手者。爾時,八萬四千之眾,已在一面坐。

[T2.616c16] 是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爾時,世尊觀察彼八萬四千眾,心意歡悅。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盡、道,普與彼八萬四千眾而說此法,各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白淨之衣,易染[1862]為色。此八萬四千眾亦復如是。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得法、見法、分別諸法,無有狐疑,得無所畏,自歸三尊:佛、法、聖眾,而受五戒。

[T2.616c24] 爾時,那優羅父長者白世尊曰:「唯願世尊當受我請。」

[T2.616c25]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彼長者*見世尊默然受已,即[1863]從坐起,頭面禮足,退還所在,辦種種飲食,味若干[1864],清旦自白:「時到。」

[T2.616c28]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入拔祇城,至長者家,就座而坐。是時,長者*見世尊坐定,自手[1865]斟酌,行種種飲食,*見世尊食訖,行清淨水已,便[1866]取一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善哉!世尊!若四部之眾,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盡使在我家取之。」

[T2.617a05]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

[T2.617a06] 世尊即與長者說微妙之法,*說法竟,便從坐起而去。

[T2.617a07] 爾時,世尊如屈申[1867]臂頃,從拔祇不現,還來至舍衛祇洹[1868]精舍。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四部之眾,須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者,當從那優羅父舍取之。」

[T2.617a11] 爾時,世尊復告比丘:「如我今日優婆塞中第一弟子,無所愛惜。所謂那優羅父是。」

[T2.617a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法王與轉輪聖王《增壹阿含24.3經》

[T2.617a14] 聞如是:

[T2.617a14] 一時,佛在釋翅尼拘留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17a15] 爾時,釋種諸豪姓者數千[1869]眾,往詣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17a18] 爾時,諸釋白世尊曰:「今日當作王治領此國界,我等種姓便為不朽,無令轉輪聖王位於汝斷滅。若當世尊不出家者,當於天下作轉輪聖王,統四天下,千子具足。我等種姓名稱遠布:轉輪聖王出於釋姓。以是故,世尊!當作王治,無令王種斷絕。」

[T2.617a23] 世尊告曰:「我今正是王身,名曰法王。所以然者,我今問汝:云何,諸釋!言轉輪聖王七寶具足,千子勇猛?我今於三千大千剎土中,最尊、最上,無能及者,成就七覺意寶,無數千聲聞之子以為營從。」

[T2.617a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今用此位為 得已後復失 此位最為勝 無終無有始
[1870]勝無能奪 此勝最為勝 然佛無量行 無跡誰跡將

[T2.617b04] 是故,諸瞿曇[1871]!當求方便,正法王治。如是,諸釋!當作是學。」

[T2.617b05] 爾時,諸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頗有色不變易耶?《增壹阿含24.4經》[1872]

[T2.617b07] 聞如是:

[T2.617b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17b08]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曰:「頗有此色,恒在不變易耶?久[1873]於世,亦不移動,頗有痛、想、行、識,恒在不變易耶?久存於世,亦不移動耶?」

[T2.617b12] 世尊告曰:「比丘!無有此色,恒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亦復無痛、想、行、識,恒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若復,比丘!當有此色,恒在不變易,久存於世者,則梵行之人,不可分別。若[1874]痛、想、行、識,久存於世[1875],不變易者,梵行之人,不可分別。是故,比丘!以色不可分別,不久存於世[1876]。是故,梵行之人乃能分別盡於苦本,亦無痛、想、行、識,不久[1877]於世。是故,梵行乃可分別盡於苦本。」

[T2.617b20] 爾時,世尊取少許土,著[1878]上,語彼比丘曰:「云何,比丘!見此*上土不?」

[T2.617b22] 比丘對曰:「唯然,見[1879],世尊!」

[T2.617b23] 佛告比丘:「設當有爾許色恒*於世者,則梵行之人不可分別得盡苦際。以是,比丘!以無爾許色在,便得行梵行,得盡苦本。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我昔曾為大王!領四天下,以法治化,統領人民,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

[T2.617b29] 比丘當知:我[1880]爾時,作此轉輪聖王,領四天下,有八萬四千神象,象名菩呼。復有八萬四千羽寶[1881]之車,或用師子皮覆,或用狼[1882]皮覆者,盡懸幢高蓋。復有八萬四千高廣之臺,猶如天帝所居之處。復有八萬四千講堂,如法講堂之比。復有八萬四千玉女之眾,像如天女。復有八萬四千高廣之座,皆用金銀七寶廁間。復有八萬四千衣被服飾[1883],皆是文繡柔軟[1884]。復有八萬四千飲食之具,味若干種。

[T2.617c09] 比丘當知:我爾時,乘一大象,色極白好,口有六牙,金銀[1885]具,身能飛行,亦能隱形,或大、或小,象名菩呼。我爾時,乘一神馬,毛尾[1886]色,行不身動,金銀[1887]飾,身能飛行,亦能隱形,或大、或小,馬名毛王。

[T2.617c14] 我於爾[1888],八萬四千高廣之臺,住一臺中,臺名須尼摩,純金所作。爾時,我在一講堂中止宿,講堂名法說,純金所造,我於爾時,乘一寶羽[1889]之車,車名最勝,純金所造。我於爾時,將一玉女,左右使令亦如姊妹。我於爾時,於八萬四千高廣之座,在一座上,金銀、瓔珞不可稱計。我於爾時,著一妙服,像如天衣。所食之食,味如甘露。當於爾時,我作轉輪聖王,時八萬四千神象朝朝來至,門外多有傷害,不可稱計,我於爾時,便作是念:此八萬四千神象朝朝來至,門外多有傷害,不可稱計。我今意中欲使分為二分,四萬二千朝朝來賀。

[T2.617c26] 爾時,比丘!我[1890]作是念:昔作何福?復作何[1891]德?今得此威力,乃至於是。復作是念:由三事因緣故,使我獲此福祐。云何為三?所謂惠施、慈仁、自守,比丘當觀:爾時諸行永滅無餘,爾時遊於欲意無有厭足。所謂厭足,於賢聖戒律乃為厭足。云何,比丘!此色有常耶?無常耶?」

[T2.618a03] 比丘對曰:「無常也。世尊!」

[T2.618a04]若復無常,為變易法,汝可得生此心,此是我許,我是彼所乎?」

[T2.618a05] 對曰:「不也。世尊!」

[T2.618a06] 痛、想、行、識是常[1892][1893]無常耶?」

[T2.618a07] 比丘對曰:「無常也。世尊!」

[T2.618a07] 設使無常,為變易法,汝可得生此心,此是我許,我是[1894]所。」

[T2.618a08] 對曰:「不也。世尊!」

[T2.618a09] 是故,比丘!諸所有色,過去、當來、今現在者。若大、若小。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此色亦非我所,我亦非彼所,此是智者之所[1895]也。諸所有痛,過去、當來、今現在。若遠、若近,此痛亦非我所,我亦非彼所。如是智者之所覺知。比丘當作是觀:若聲聞之人,厭患於眼,厭患於色,厭患眼識。若緣眼生苦樂,亦復厭患。亦厭[1896]於耳,厭於聲[1897],厭於耳識,若依耳識生苦樂者,亦復厭患。鼻、舌、[1898]、意、法亦復厭患。若依意生苦樂者,亦復厭患;已厭患,便解脫;已解脫,便得解脫之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T2.618a21] 爾時,彼比丘得世尊如是之教,在閑靜[1899]處,思惟自修,所以族姓子,[1900]除鬚髮,著三法衣,離家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T2.618a25] 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先與誰說法使得解脫《增壹阿含24.5經》[1901]

[T2.618a27] 聞如是:

[T2.618a27] 一時,佛在摩竭國道場樹下,初始得佛。

[T2.618a28]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得此甚深之法,難解、難了、難曉、難知,極微極妙智所覺知,我今當先與誰說法,使解吾法者是誰?爾時,世尊便作是念:羅勒迦藍[1902]諸根純熟,應先得度,又且[1903][1904]有法,作此念已,虛空中有天白世尊曰:「羅勒迦藍死已七日。」

[T2.618b05] 是時,世尊復作念曰:「何其苦哉,不聞吾法,而取命終;設當聞吾法者,即得解脫。

[T2.618b07] 是時,世尊復作是念:我今先與誰說法,使得解脫?今欝頭藍弗[1905]先應得度,當與說之,聞吾法已,先得解脫。世尊作是念:虛空中有天語言:「昨日夜半,*取命終。」是時,世尊便[1906]作是念:頭藍弗何其苦哉!不聞吾法,而取命過;設得聞吾法者,即得解脫。

[T2.618b13] 爾時,世尊復作是念:誰先聞法而得解脫?是時,世尊重更思惟,五比丘多所饒益,我初生時,追隨吾後。是時,世尊復作是念:今五比丘竟為所在?即以天眼觀五比丘,乃在波羅奈[1907]仙人鹿園所止之處,我今當往先與五比丘說法,聞吾法已,當得解脫。

[T2.618b18] 爾時,世尊七日之中熟視道樹,目未曾眴。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今此坐[1908]處 經歷生死苦 執御智慧斧 永斷根[1909]
 天王來至此 及諸魔[1910]屬 復以方便降 令著解脫冠
 今於此樹下 坐於金剛床 *獲一切智 逮無所[1911]礙慧
 我坐此樹下 見生死之苦 已*本 老病永無餘

[T2.618b29]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坐起而去。欲向*波羅國。

[T2.618c01] 是時,優毘伽[1912]梵志遙見世尊光色炳然,翳日月明,見已,白世尊曰:「瞿曇師主!今為所在?為依何人出家學道?恒喜說何法教?為從何來?為欲所至?」

[T2.618c04] 爾時,世尊向彼梵志,而說此偈:

 我成阿羅漢 世間最無比    天及世間人 我今最為上
 我亦無師保 亦復無與等    獨尊無過者 冷而無復溫
 今當轉法輪 往詣加尸[1913]邦   今以甘露藥 開彼盲冥者
 *波羅國界 *加尸國王土 五比丘住處  欲說微妙法
 使彼早成道 及得漏盡通   以除惡法[1914] 是故最為勝

[T2.618c16] 時,彼梵志歎吒,儼[1915]頭叉手,彈指含笑,引[1916]而去。[1917],世尊往詣*波羅

[T2.618c17] 是時,五比丘遙見世尊來。見已,各共論議,此是沙門瞿曇從遠而來,情性錯亂,心不專[1918]。我等勿復共語,亦莫起迎,亦莫請坐。」

[T2.618c20] 爾時,五人便說此偈:

 此人不應敬 亦莫共[1919]視 勿復稱善來 亦莫請使坐

[T2.618c24] 爾時,五人說此偈已,皆共默然。爾時,世尊至五比丘所,漸漸欲至。時,五比丘漸起來迎,或與敷床者,或與取水者。爾時,世尊即前就坐,作是思惟,此是愚癡之人,竟不能全其本限。爾時,五比丘稱世尊為卿,

[T2.618c28] 是時,世尊告五比丘曰:「汝等莫[1920]無上至真、等正覺。所以然者,我今已成無上至真、等正覺,已獲甘露善。自專念聽吾法語。」

[T2.619a02] 爾時,五比丘白世尊曰:「瞿曇!本苦行時,尚不能得上人之法,況復今日意[1921]錯亂,言得道乎?」

[T2.619a04] 世尊告曰:「云何,五人!汝等曾聞吾妄語乎?」

[T2.619a05] 五比丘曰:「不也。瞿曇!」

[T2.619a06] 世尊告曰:「如來、等正覺已得甘露,汝等悉共專心,聽吾說法。」是時,世尊便復作是念:我今堪任降此五人。

[T2.619a08] 是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當知:有此四諦。云何為四?苦諦、苦*諦、苦盡諦、苦出要諦。彼云何名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愁憂苦痛,不可稱[1922]。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欲不得,亦復是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T2.619a14] 云何[1923]*諦?所謂受愛之分,[1924]之不[1925],意常貪著,是謂苦[1926]諦。

[T2.619a15] 彼云何苦盡諦?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

[T2.619a17] 彼云何名為苦出要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所謂[1927]見、*治、*語、*業、*命、*方便、*念、*定。是謂名為四諦之法。

[T2.619a19] 然復,五比丘!此四諦之法,苦諦者眼生[1928]、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本未聞法[1929]復次[1930],苦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諦。苦*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苦*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諦,苦盡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慧生、光生。復次,苦盡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盡諦。苦出要諦者,本未聞法,眼生、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復次,苦出要諦者,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世尊之所說,故名為苦出要諦。

[T2.619b03] 五比丘當知:此四諦者,三轉十二行,如實不知者,則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我分別此四諦三轉十二行,如實知之。是故成無上至真、等正覺。」

[T2.619b06] 爾時,說此法時,阿若拘隣[1931]諸塵垢盡,得法眼淨[1932]

[T2.619b07] 是時,世尊告拘曰:「汝今*逮法、得法?」

[T2.619b08] 報曰:「如是。世尊! *得法、逮法。」

[T2.619b09] 是時,地神聞此語已,作是唱:「今[1933]如來在*波羅奈國[1934]轉法輪。諸天、世人、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能轉者,今日如來轉此法輪,阿若拘*得甘露之法。」

[T2.619b13] 是時,四天王從地神聞唱令聲,復[1935]告曰:「阿若拘*得甘露之法。」

[T2.619b14] 是時,三十三天復從四天王聞,天從三十三天聞,乃至兜術天展轉聞聲,乃至梵天亦復聞聲:「如來在*波羅奈轉法輪,諸天、世人、魔、若魔天、人及非人所不轉者,今日如來轉此法輪。」爾時,便名為阿若拘

[T2.619b19]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二人住受教誨,三人乞食;三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共食之。,三人住受教誨,二人往乞食,二人所得食者,六人當取食之。」爾時教誨,此時成無生涅槃法,亦成無生、無病、無老、無死。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

[T2.619b25]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汝等盡共人間乞食,慎莫獨行。然復眾生之類,諸根純熟,應得度者,我今當往優留毘村][1936],在彼說法。」

[T2.619b28] 爾時,世尊便往至優留毘村*所。爾時,連若[1937]河側有迦葉在彼止住,知天文、地理,靡不貫博,算數樹葉皆悉了知,將五百弟子,日日教化。去迦葉不遠有石室,於石室[1938]中,有毒龍在彼止住。

[T2.619c04] 爾時,世尊至迦葉所。到已,語迦葉言:「吾欲寄在石室中一宿;若見聽者,當往止住。」

[T2.619c06] 迦葉報曰:「我不愛惜,但彼有毒龍,恐相傷害耳。」

[T2.619c07] 世尊告曰:「迦葉!無苦!龍不害吾,但見聽許,止住一宿。」

[T2.619c08] 迦葉報曰:「若欲住者,隨意往住。」

[T2.619c09] 爾時,世尊即往石室,敷座而宿,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是時,毒龍見世尊坐,便吐火毒[1939]。爾時,世尊入慈三昧,從慈三昧起,入焰光三昧。爾時,龍火、佛光一時俱作。

[T2.619c13] 爾時,迦葉夜起,瞻視星宿,見石室中,有大火光。見已,便告弟子曰:「此瞿曇沙門容貌*端政,今為龍所害,甚可憐慜[1940]!我先亦有此言:『彼有惡龍,不可止宿。』」

[T2.619c16] 是時,迦葉告五百弟子:「汝持水瓶,及輿[1941]高梯,往救彼火,使彼沙門得濟此難。」

[T2.619c18] 爾時,迦葉將五百弟子,往詣石室,而救此火;或持水灑者,或施梯者,而不能使火時滅,皆是如來威神所致。爾時,世尊入慈三昧,漸使彼龍無復瞋恚。時,彼惡龍心懷恐怖,東西馳走,欲得出石室,然不能得出石室。是時,彼惡龍來向如來,入世尊中住。

[T2.619c24] 是時,世尊以右手摩惡龍身,便說此偈:

 龍出甚為難 龍與龍共集 龍勿起害心 龍出甚為難
 過去恒沙數 諸佛般涅槃 汝竟不遭遇 皆由瞋恚火
 善心向如來 速捨此恚毒 已除瞋恚毒 便得生天上

~ 增壹阿[1942]經卷第十[1943] [1944] ~


增壹阿[1945] 卷第十五[1946]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1947]

[1948]幢品第二十四[1949]之二

[T2.620a10] 爾時,彼惡龍吐舌,舐如來手,熟視如來面。

[T2.620a11] 是時,世尊明日清旦,手擎此惡龍,往詣迦葉[1950],語迦葉曰:「此是惡龍,極為兇暴,[1951][1952]降之。」

[T2.620a13] 爾時,迦葉見惡龍已,便懷恐怖,白世尊曰:「止!止!沙門!勿復來前,龍備相害。」

[T2.620a14] 世尊告曰:「迦葉!勿懼,我今[1953]降之,終不相害。所以然者,此龍*受教化。」

[T2.620a16] 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歎未曾有:「甚[1954]!甚特!此瞿曇沙門極大威神,能降此惡龍,使不作惡;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0a19] 爾時,迦葉白世尊曰:「大沙門!當受我九十日請,所須衣被、[1955]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盡當供給。」爾時,世尊默然受迦葉請。

[T2.620a22][1956],世尊以此神龍著大海中,而彼惡龍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四天王天上。是時,如來還止石室。

[T2.620a24] 迦葉供辦種種飯食已,往白世尊:「**辦,可往就食。」

[T2.620a25] 世尊告曰:「迦葉在前,吾正爾當往。」

[T2.620a26] 迦葉去後,便往至閻浮提界上,閻浮樹下取閻浮果。還,先至迦葉石室中坐。是時,迦葉見世尊在石室中,白世尊曰:「沙門!為從何道,來至石室?」

[T2.620a29] 佛告迦葉:「汝去之後,吾至閻浮提界上,取閻浮果,還來至此坐。迦葉當知:此*甚為香美,可取食之。」

[T2.620b03] 迦葉對曰:「我不須是。沙門自取食之。」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極有神足,有大威力,乃能至閻浮界上,取此美*,雖爾,故不如我道真。」

[T2.620b06] 是時,世尊食已,還在彼止宿。

[T2.620b07] 迦葉清朝至世尊所,到已,白世尊曰:「食時*至,可往就食。」

[T2.620b08] 佛告迦葉:「汝並在前,吾後當往。」

[T2.620b09] 迦葉去後,便至閻浮[1957]界上,取阿摩勒果。還,先至迦葉石室中坐,迦葉白世尊曰:「沙門!為從何道,來至此間?」

[T2.620b12] 世尊告曰:「汝去之後,至*閻浮界上,取此果來,極為香美。若須者便取食之。」

[T2.620b13] 迦葉對曰:「吾不須是,沙門自取食之。」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極有神力,有大威神,吾去之後,取此果來,雖爾,故不如我,我已得[1958]。」

[T2.620b17] 是時,世尊食已,還彼止宿。

[T2.620b17] 明日,迦葉至世尊所,而作是說:「食時*至,可往就食。」

[T2.620b18] 佛告迦葉:「汝並在前,吾後當往。」

[T2.620b19] 迦葉去後,世尊至北[1959]單曰,取自然粳米來,還[1960]迦葉石室。迦葉問佛:「沙門!為從何道,來至此坐?」

[T2.620b22] 世尊告曰:「迦葉當知:汝去之後,吾至*單曰,取自然粳米,極為香好,迦葉!須者便取食之。」

[T2.620b24] 迦葉對曰:「吾不須是,沙門自取食之。」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極有神足,有大神力;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是時,世尊食已,還彼止宿。

[T2.620b27] 明日,迦葉至世尊所,而作是說:「食時*至,可往就食。」

[T2.620b28] 佛告迦葉:「汝並在前,吾後當[1961]往。」

[T2.620b29] 迦葉去後,世尊至瞿耶尼,取呵梨勒果,先至迦葉石室中坐。迦葉問佛:「沙門!為從何道,來至此坐?」

[T2.620c02] 佛告迦葉:「汝去之後,吾至瞿耶尼,取此*來,極為香美,迦葉!須者可取食之。」

[T2.620c04] 迦葉對曰:「不須[1962]是。沙門自取食之。」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極有神力,有大威神;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是時,世尊食已,還彼止宿。

[T2.620c07] 明日,迦葉至世尊所而白:「時至,可往就食。」

[T2.620c08] 佛告迦葉:「汝並在前,吾後當往。」

[T2.620c09] 迦葉去後,世尊至弗[1963]逮,取毘醯勒果,先至迦葉石室中坐。迦葉問佛:「沙門!為從何道,來至此坐?」

[T2.620c11] 佛告迦葉!汝去之後,吾至弗*逮,取此果來,極為香好。迦葉!須者可取食之。」

[T2.620c13] 迦葉對曰:「吾不須是,沙門自取食之。」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極有神力,有大神足;雖爾,故不如我[1964]道真。」是時,世尊食已,還彼止宿。

[T2.620c16] 是時,迦葉時欲大祠,五百弟子執斧[1965]薪,手擎斧而斧不下。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必沙門所為。是時,迦葉問世尊曰:「今欲破薪,斧何故不下也?」

[T2.620c20] 世尊告曰:「欲得斧下耶?」

[T2.620c20] 曰:「欲使下。」斧[1966]尋時下。

[T2.620c21] 是時,彼斧既下,復不得舉。迦葉復白佛言:「斧何故不舉?」

[T2.620c22] 世尊告曰:「欲使斧舉耶?」

[T2.620c22] 曰:「欲使舉。」斧[1967][1968]舉。

[T2.620c23] 爾時,迦葉弟子意欲然火,火不得然。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必沙門瞿曇所為。迦葉白佛:「火何故不然?」

[T2.620c25] 佛告迦葉:「欲使火然耶?」

[T2.620c26] 曰:「欲使然。」火尋時然。

[T2.620c27] 爾時,意欲滅火,火復不滅。迦葉白佛:「火何故不滅?」

[T2.620c28] 佛告迦葉:「欲使火滅耶?」

[T2.620c28] 曰:「欲使滅。」火尋時滅。迦葉便作是念:「此沙門瞿曇,面目端政[1969],世之希有。吾明日欲大祠,國王人民盡當來集,設當見此沙門者,吾不復得供養。此沙門明日不來者,便為大幸。」

[T2.621a04] 是時,世尊知迦葉心中所斯念:明日清旦,至單曰,取自然粳米,瞿耶尼取乳汁,往至阿耨達泉而食。竟日在彼住,向暮還至石室止宿。

[T2.621a07] 迦葉明日至世尊所,問曰:「沙門!昨日何故不來?」

[T2.621a08] 佛告迦葉:「汝昨日作是念:此瞿曇極為*端政,世之希有。吾明日大祠,若國王人民見者,便斷吾供養。設不來者,便是大幸。我尋知汝心之所斯念,乃至單曰,取自然粳米,瞿耶尼取乳汁,往阿耨達泉上食。竟日在彼,向暮還至石室中止宿。」

[T2.621a13] 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大沙門,極有神足,實有威神,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1a15] 是時,世尊食已,還石室止宿。即夜,四天王至世尊所而聽經法,四天王亦有光明,佛亦大放[1970]光照彼山野,洞然一色。

[T2.621a18] 時,彼迦葉夜見光明。明日清旦,至世尊所,到已,白世尊曰:「昨夜是何光明照此山野?」

[T2.621a20] 世尊告曰:「昨夜四天王來至我所而聽法,是彼四天王[1971]光明。」

[T2.621a21] 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1972]極有神力,乃能使四天王來聽經法,雖有此力,由[1973]不如我得道真。」

[T2.621a25] 是時,世尊食已,還在彼宿。夜半,釋提桓因來至世尊所而聽法,天帝光明復照彼山。

[T2.621a26] 時,彼迦葉夜起瞻星,見此光明。明日清旦,迦葉至世尊所,問曰:「瞿曇!昨夜光明極為殊特,有何因緣,有此光明?」

[T2.621a29] 世尊告曰:「昨夜天帝釋來至[1974]聽經,故有此光明耳。」

[T2.621b01] 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瞿曇極有神力,有大威神,乃能使天帝釋來聽經法;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1b04] 是時,世尊食已,還在彼宿。夜半,梵天王放大光明照彼山中,至世尊所而聽經法。

[T2.621b06] 時,迦葉夜起見光明,明日至世尊所而問曰:「昨夜光明倍有所照,勝於日月光明,有何等因緣,致此光明?」

[T2.621b08] 世尊告曰:「迦葉當知:昨夜大梵天王來至我所而聽經法。」

[T2.621b10] 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瞿曇極有神力,乃能使我祖父來至此沙門所而聽經法;雖爾,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1b12] 爾時,世尊得弊壞五納衣,意欲浣濯,便作是念:「我當於何處而浣此衣?」是時,釋提桓因知世尊心中所斯念,即化作浴池,白世尊曰:「可在此浣衣。」

[T2.621b15] 是時,世尊復作是念:吾當於何處蹋浣此衣?時,四天王知世尊心中所斯念:便舉大方石,著水側,白世尊曰:「可在此而蹋衣。」

[T2.621b18] 是時,世尊復作是念:「吾何處[1975][1976]此衣?」時,樹神知世尊心中所斯念,便垂樹枝。白世尊曰:「唯願在此*[[-+]>]衣。」

[T2.621b21] 明日清旦,迦葉至世尊所,問世尊曰:「本無此池,今有此池;本無此樹,今有此樹;本無此石,今有此石。有何因緣,而有此變?」

[T2.621b24] 世尊告曰:「此是昨夜天帝釋知吾欲浣衣,故作此浴池。吾復作是念:當於何處蹋浣此衣?」時四天王知吾心中所斯念,便持此石來。吾復作是念:「當於何處而[[-+]>]此衣?」時樹神知我心中所斯念,便垂此樹枝耳。

[T2.621b29] 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沙門瞿曇雖神,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1c01] 是時,世尊食已,還於彼宿。是時,夜半有大黑雲起而作大雨,連若大河,極為瀑溢[1977]。是時,迦葉復作是念:此河*瀑溢,沙門必當為水所[1978],我今看之。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往至河所,爾時世尊在水上行,不為水所漬。是時,迦葉遙見世尊在水上行。

[T2.621c07] 是時,迦葉便作是念:「甚奇!甚特!沙門瞿曇乃能在水上行,我亦能在水上行,但不能使不污耳。此沙門雖神,故不如我得道真。」

[T2.621c10] 是時,世尊語迦葉言:「汝亦非阿羅漢,復不知阿羅漢道,汝尚不識阿羅漢名,況得道乎?汝是盲人,目無所,如來現爾許變化,故言:『不如我得道真。』汝方作是語:『吾能在水上行。』今正是時,可共在水上行耶?汝今可捨邪見之心,無令長夜受此苦惱。」

[T2.621c16] 是時,迦葉聞世尊語已,便前頭面禮足:「我今悔過,深知非法,乃觸如來,唯願受[1979]。」如是再三。

[T2.621c18] 世尊告曰:「聽汝改過,乃能自知觸擾如來。」

[T2.621c19] 是時,迦葉告五百弟子曰:「汝等各隨所宜,我今自歸沙門瞿曇。」

[T2.621c21] 是時,五百弟子白迦葉言:「我等先亦有心於沙門瞿曇,當降龍時,尋欲歸命。若師自歸瞿曇者,我等五百弟子盡自歸於瞿曇所。」

[T2.621c24] 迦葉報言:「今正是時,然復我心執此愚癡,見爾許變化,意[1980]不解,故自稱言:我道真正。」

[T2.621c26] 是時,迦葉將五百弟子,前後圍繞,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聽我等得作沙門!修清淨行。」

[T2.621c28] 諸佛常法。若稱:「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是時,世尊告迦葉曰:「善來,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裳,盡變[1981]袈裟,頭髮自落,如似剃髮,[1982]經七日。是時,迦葉學術之具及於術,盡投水中。

[T2.622a04] 時,五百弟子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聽我等得作沙門。」

[T2.622a06] 世尊告曰:「善來,比丘!」時,五百弟子[1983]即成沙門,袈裟著身,頭髮自落。

[T2.622a07] 爾時,順水下流,有梵志,名江迦葉,在水側住。是時,江迦葉見術之具,盡為水所*,便作是念:「咄哉![1984]大兄為水所溺。」是時,江迦葉將三百弟子,順水上流,求兄[1985]骸。遙見世尊在一樹下坐,及大迦葉五百弟子前後圍繞而為說法,見已,便前至迦葉所,而作是語:「此事為好耶?本為人師,今為弟子,大兄[1986]何故與沙門作弟子乎?」

[T2.622a15] 迦葉對曰:「此處為妙,無過此處。」

[T2.622a16] 是時,優毘迦葉向江迦葉而說此偈:

 此師人天貴 我今師事之 諸佛興出世 甚為難得遇

[T2.622a19] 是時,江迦葉聞佛名號,甚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世尊:「願聽為道。」

[T2.622a20] 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善修梵行,盡於苦際。」

[T2.622a21] 是時,江迦葉及三百弟子即成沙門,袈裟著身,頭髮自落。是時,江迦葉及三百弟子術之具,盡投水中。

[T2.622a24] 爾時,順水下頭有梵志,名伽夷迦葉,在水側住,遙見術之具,為水所*,便作是念:「我有二兄,在上學道,今術之具,盡為水所*,二大迦葉必為水所害。」即將二百弟子,順水上流,乃至學術之處,遙見二兄而作沙門,便作是語:「此處好耶?本為人尊,今為沙門弟子。」

[T2.622b01] 迦葉報曰:「此處最妙,無過此處。」

[T2.622b02] 是時,伽夷迦葉便作是念:「今我二兄多知博學,此處必是善地,使我二兄在中學道,我今亦可在中學道。」是時,伽夷迦葉前白世尊:「唯願世尊聽作沙門。」

[T2.622b05] 世尊告[>]:「善來,比丘!善修梵行,盡於苦際。」

[T2.622b06] 是時,伽夷迦葉即成沙門!袈裟著身,頭髮自落,如似[1987]頭,*經七日。

[T2.622b08] 是時,世尊在彼河側住,尼拘[1988]樹下,成佛未久,將千弟子,是皆耆舊宿長。

[T2.622b10] 是時,世尊以三事教化。云何為三?所謂[1989]足教化,言教教化,訓誨教化。

[T2.622b11] 彼云何名為神足教化?爾時,世尊或作若干形,還合為一,或不現,或現[1990]。石壁皆過,無所罣礙,或出地,或入地,猶如流水,無所觸礙,或結跏趺坐,滿虛空中,如鳥飛空,無有罣礙。亦如大火山,出無量。此日月有大神力,不可限量,以手往捉,身乃至梵天。如是,世尊現神足。

[T2.622b18] 彼云何名為言教教化?爾時,世尊教諸比丘:「當捨是、置是。當近是、遠是。當念是、去是。當觀是、不觀是。彼云何當修是、不修[1991]者,當修七覺意,[1992]三結。彼云何當觀、當不觀[1993]?當觀三結、沙門善:所謂出要樂、無恚樂、無怒樂,彼云何不觀?所謂三沙門苦。云何為三?所謂欲觀、恚觀、怒觀,彼云何念。云何不念?爾時,當念苦諦,當念[1994]諦,當念盡諦,當念道諦;莫念邪諦:有常見、無常見,有邊見、無邊見,彼命、彼身,非命、非身,如來命終、如來不命終,有終、有不終,亦不有終、亦不無終。莫作是念。

[T2.622b29] 彼云何名為訓誨教化?復次,當作是去、不應作是去,作是來、不應作是來,默然作是言說:「當持如是衣、不應持如是衣,應如是入村、不應如是入村。」是謂名為訓誨教化。

[T2.622c04] 是時,世尊以此三事,教化千比丘。是時,彼比丘受佛教已。千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世尊以見[1995]千比丘得羅漢[1996],爾時閻浮里地有千阿羅漢及五比丘!佛為六師,迴坐向迦毘羅衛。是時,優毘迦葉便作是念:世尊何故向迦毘羅衛坐?

[T2.622c10] 是時,優毘迦葉即前長跪,白世尊曰:「不審如來,何故向迦毘羅衛坐耶?」

[T2.622c11] 世尊告曰:「如來在世間,應行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與父說法,三者當與母說法,四者當[1997]凡夫人立菩薩行,五者當授菩薩[1998]。是謂,迦葉!如來出世當行此五法。」

[T2.622c16] 是時,優毘迦葉復作是念:「如來故念親族本邦,故向彼坐耳。」

[T2.622c17] 是時,五比丘漸來至尼連水側,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22c19] 是時,尊者優陀耶遙見世尊向迦毘羅衛坐,見已,便作是念:世尊必當欲往至迦毘羅衛見諸親里。是時,優陀耶即前長跪,白世尊曰:「我今堪任欲有所問?唯願敷演。」

[T2.622c22] 世尊告曰:「[1999]所問者便問之。」

[T2.622c23] 優陀耶白世尊曰:「觀如來意,欲向迦毘羅衛。」

[T2.622c24] 世尊告曰:「如是,如汝所言。優陀耶當知:先至白淨王所,吾比後當往。所以然者,剎利之種先當遣使[2000]令知,[2001]後如來當往。汝到,語王:『[2002]後七日,如來當來見王。』」

[T2.622c28] 優陀耶對曰:「如是。世尊!」是時,優陀耶即從坐起,整衣服,禮世尊足,於世尊前不現,往至迦毘羅衛,到真淨王所。到已,在王前立。

[T2.623a02] 爾時,真淨王在大殿上坐,及諸[2003]女。是時,優陀耶飛在空中。時真淨王見優陀耶手執,持杖而在前立。見已,便懷恐怖,而作是說:「此是何人,[2004]耶?非人耶?天耶?鬼耶?閱叉、羅剎、天、龍、鬼神[2005]?」

[T2.623a07] 時,真淨王問優陀耶曰:「汝是何人?」又以此偈向優陀耶說:

 為天為是鬼 乾沓等乎 汝今名為誰 我今欲知之

[T2.623a11] 是時,優陀耶復以此偈報王曰:

 我亦非是天 非是乾沓 於是迦毘國 大王邦土人
 昔壞十八億 弊魔波旬眾 我師釋迦文 是彼真弟子

[T2.623a16] 時,真淨王復以此偈,向優陀耶說:

 誰壞十八億 弊魔波旬眾 誰字釋迦文 汝今歎說之

[T2.623a19] 是時,優陀耶復說此偈:

 如來初生時 天地普大動 誓願悉成辦 今[2006]號悉達
 彼降十八億 弊魔波旬眾 彼名釋迦文 今日成佛道
 彼人釋師子 瞿曇次弟子 今日作沙門 本字優陀耶

[T2.623a26] 是時,真淨王聞此語已,便懷歡喜,不能自勝,語優陀耶曰:「云何,優陀耶!悉達太子今故在耶?」

[T2.623a28] 優陀耶報言:「釋迦文佛今日現在。」

[T2.623a28] 時王問言:「今已成佛耶?」

[T2.623a29] 優陀耶報言:「今已成[2007]。」

[T2.623b01] 王復問言:「今日如來竟為所在?」

[T2.623b01] 優陀耶報言:「如來今在摩竭國界尼拘*樹下。」

[T2.623b02] 時王報言:「翼從弟子斯是何人?」

[T2.623b03] 優陀耶報[2008],諸天億數及千比丘、四天王,恒在左右。」

[T2.623b04] 時王問言:「所著衣服,為像何類?」

[T2.623b05] 優陀耶報言:「如來所著衣裳,名[2009]袈裟。」

[T2.623b06] 時王問言:「食何等食?」

[T2.623b07] 優陀耶報言:「如來身者,以法為食。」

[T2.623b07] 王復問曰:「云何,優陀耶!如來可得見不?」

[T2.623b08] 優陀耶報言:「王勿愁悒,後七日,如來[2010]當來入城。」

[T2.623b09] 是時,王極歡喜,不能自勝,手自斟酌,供養優陀耶。

[T2.623b11] 是時,真淨王擊大鳴鼓,國界人民,平治道路,除去不淨,以香汁灑地,懸繒幡蓋,作倡伎樂,不可稱計。復國中諸有聾、盲[2011]、瘖、者,盡使不現,後七日,悉達當來入城。

[T2.623b15] 是時,真淨王聞佛當來入城,七日之中,亦不睡眠。

[T2.623b16] 是時,世尊[2012]至七日,便[2013]作是念:我今宜可以神足力,往詣迦毘羅衛國。是時,世尊[2014]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往詣迦毘羅衛國。到已,便詣城北薩盧園中。

[T2.623b19] 是時,真淨王聞世尊[2015]達迦毘羅衛城北薩盧園中。是時,真淨王將諸釋眾,往詣世尊所。

[T2.623b21] 是時,世尊復作是念:「若真淨王躬自來者,此非我宜,我今當往與共相見。所以然者,父母恩重,育養情[2016]。」是時,世尊將諸比丘眾,往詣城門,飛在虛空,去地七[2017]。是時,真淨王見世尊*端政無比,世之希有,諸根寂靜,無眾多斯念,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身[2018],發歡喜之心,即便頭面禮足,而作是說:「我是剎利王種,名曰真淨王。」

[T2.623b29] 世尊告曰:「令大王享壽無窮。是故,大王!當以正法治化,勿用邪法,大王當知:諸有用正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T2.623c03] 是時,世尊即空中行,至真淨王宮中。到已,就座而坐。

[T2.623c04] 時,王見世尊坐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見世尊食竟,行淨水,更取一小座而聽[2019]

[T2.623c06] 爾時,世尊與真淨王漸說妙義。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行,出要為樂。爾時,世尊見王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盡、道,盡向王說。

[T2.623c10] 是時,真淨王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23c11] 是時,世尊與王說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T2.623c12] 是時,真淨王普集釋眾,而作是說:「諸沙門等,顏貌極醜,剎利之種,將諸梵志眾,此非其宜,剎利釋種還得剎利眾,此乃為妙。」

[T2.623c15] 諸釋報言:「如是,大王!如大王教,剎利[2020]還得剎利眾,此乃為妙。」

[T2.623c16] 是時,王告國中:「諸有兄弟二人,當取一人作道,其不爾者,當重[2021]罰。」

[T2.623c18] 時,諸釋眾聞王教令:「諸有兄弟二人,當取一人為道,其不從教,當重*罰。」

[T2.623c19] 是時,提婆達兜釋種語阿難釋言:「真淨王今日有教:『諸有兄弟二人,當分一人作道。』汝今出家學道,我當在家修治家業。」

[T2.623c22] 是時,阿難釋歡喜踊躍,報言:「如兄來教。」

[T2.623c23] 是時,難陀釋語阿那律釋言:「真淨王有教:『其有兄弟二人[2022]者,當分一人作道,其不爾者,當重*罰。』汝今出家,我當在家。」

[T2.623c26] 是時,阿那律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報曰:「如是。如兄來教。」

[T2.623c28] 是時,真淨王將斛淨[2023][2024]淨釋、甘露[2025]釋,至世尊所。爾時,駕四馬之車,白車、白蓋,白馬駕之;第二釋乘青車、青蓋,青馬駕之;第三釋乘黃車、黃蓋,黃馬駕之;第四釋乘赤車、赤蓋,赤馬駕之。是時,諸釋有乘象者,有乘馬者,皆悉來集。

[T2.624a04][2026]時,世尊遙見真淨王將諸釋眾而來,告諸比丘:「汝等觀此釋眾,并觀真淨王眾。比丘當知:三十三天出園觀時,亦如此法,[2027][2028]。」

[T2.624a07] 是時,阿難乘大白象、白衣、白蓋。見已,告諸比丘:「汝等見此阿難釋乘白象、白衣[2029]不乎?」

[T2.624a09]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我等見之。」

[T2.624a10] 佛告比丘:「此人當出家學道,第一多聞,堪侍左右,汝等見此阿那律[2030]不乎?」

[T2.624a12]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624a12] 佛告比丘:「此人當出家學道,天眼第一。」是時,真淨王及兄弟四人,并難陀、阿難!皆步進前,除去五好,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24a15] 爾時,真淨王白佛言:「昨日夜生此斯念:剎利之眾不應將梵志眾,還將剎利眾,此是其宜。我便告令國中:『諸有兄弟二人者,便取一人,使出家學道。』唯願世尊聽出家學道。」

[T2.624a19] 世尊告曰:「善哉!大王!多所饒益,天、人得安。所以然者,[2031]善知識良祐[2032]福田,我亦緣善知識,得脫此生、老、病、死。」

[T2.624a22] 是時,諸釋眾便得為道。

[T2.624a22] 是時,真淨王白世尊曰:「唯願世尊教誨此新比丘,當如教誨優陀耶!所以然者,此優陀耶比丘極有神力。願優陀耶比丘恒在宮中教化,使眾生之類,長夜獲安隱。所以然者,此比丘極有神力,我初見優陀耶比丘,便發歡喜之心。我便作此斯念:弟子[2033]尚有神力,況彼如來而無此神力乎?」

[T2.624a29]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教,此優陀耶比丘極有神力,有大威德。」

[T2.624b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第一弟子,博識多知,國王所念,所謂阿若拘鄰比丘是。能勸化人民,優陀耶比丘是。有速疾智,所謂摩訶男比丘是。恒喜飛行,所謂須婆休比丘是。空中往來,所謂婆破比丘是。多諸弟子,所謂優毘迦葉比丘是。意得觀空,所謂江迦葉比丘是。意得止[2034]。所謂象迦葉比丘是。」

[T2.624b09] 爾時,世尊廣與真淨王說微妙之法。爾時,王聞法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24b10] 爾時,諸比丘及真淨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十五[2035]


[2036]增壹阿[2037] 卷第十六[2038]

[2039]幢品第二十四[2040]之三《增壹阿含24.1~10經》

(六)六齋日《增壹阿含24.6經》[2041]

[T2.624b19] 聞如是:

[T2.624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24b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十五日中有三齋法。云何為三?八日、十四日、十五日[2042]

[T2.624b21]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八日齋日,四天王遣諸輔臣,觀察世間,誰有作善惡者?何等眾生有慈孝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頗有眾生好喜布施、修戒、忍辱、精進、三昧、演[2043]經義、持八關齋者?具分別之。設無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輔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間無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道士,行四等心,慈愍眾生。』時,四天王聞已,便懷愁憂,慘然不悅,是時四天王即往忉利天上,集善法講堂,以此因緣具白帝釋:『天帝當知:今此世間無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帝釋、三十三天聞斯語已,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T2.624c06] 設復有時,若世間眾生之類有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2044],持八關齋,修德清淨,不犯禁戒大如毛髮。爾時,使者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白四王:『今此世間多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天王聞已,甚懷喜悅,即往釋提桓因所,以此因緣具白帝釋:『天帝當知:今此世間多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時,帝釋、三十三天皆懷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地獄拷掠自然休息,毒痛不行。

[T2.624c16] 若十四日齋日之時,遣太子下,[2045]行天下,[2046]察人民,施行善惡,頗有眾生信佛、信法、信比丘僧,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好喜布施,持八關齋,閉塞六情,防制五欲。設無眾生修[2047]法者,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爾時,太子白四天王。四天王聞已,便懷愁憂,慘然不悅,往至釋提桓因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王當知:今此世間無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是時,天帝、三十三天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T2.624c26]設復眾生有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持八關齋。爾時,太子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往白四天王:『大王當知:今此世間多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是時,四天王聞此語已,甚懷喜悅,即往詣釋提桓因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聖王當知:今此世間多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受三自歸,慈心諫諍,誠信不欺。』時,天帝、四王及三十三天皆懷歡喜,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T2.625a07] 比丘當知:十五日說戒之時,四天王躬自來下,案行天下,伺察人民。等眾生孝順[2048]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好喜布施,持八關齋如來齋法。設無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尊長者,[2049]四天王便懷愁悒,慘然不悅,往至帝釋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王[2050]當知:今此世間無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者。』是時,釋提桓因、三十三天皆懷愁憂,慘然不悅,減諸天眾,增益阿須倫眾。

[T2.625a16] 設復是時,眾生之類有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持八關齋。爾時,四天王便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往帝釋所,以此因緣具白天帝:『*大王當知:今此世間多有眾生孝順父母、沙門、婆羅門及諸尊長。』是時,釋提桓因、三十三天及四天王皆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倫眾。

[T2.625a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十五[2051]持八[2052]齋法?」

[T2.625a24]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曰:「如來是諸法之王,諸法之印。唯願世尊當為諸比丘布演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奉行之。」

[T2.625a27]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具分別說。」

[T2.625a28] 於是,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月、十四[2053]、十五日說戒、持齋時,到四部眾中,當作是[2054]:『我今齋日,欲持八關齋法,唯願尊者,當與我說之!』是時,四部之眾,當教與說八關齋法。先教作是語:『善男子,當自稱名字。』彼已稱名字,便當與說八關齋法。是時,教授者當教前人作是語:『我今奉持如來齋法,至明日清旦,修清淨戒,除去惡法。若[2055]惡行,口吐惡語,意生惡斯念,身三、口四、意三諸有惡[2056]行,已作、當作,或能以貪欲故所造,或能以瞋恚所造[2057],或能以愚癡所造,或能以豪族故[2058],或能因惡知識所造,或能今身、後身、無數身,或能不識佛、不識法,或能[2059]比丘僧,或能殺害父母諸尊師長,我今[2060]懺悔,不自覆藏,依戒、依法成其戒行,受八關如來齋法。』

[T2.625b14] 「『云何為八關齋法?持心如真人,盡形壽不殺,無有害心,於眾生有慈心之斯念,我今字某,持齋至明日清旦,不殺、無有害心,有慈心於一切眾生。』

[T2.625b18] 「『如阿羅漢,無有邪斯念,盡形壽不盜,好喜布施,我今字某,盡形壽不盜,自今至明日持心。

[T2.625b20] 「『[2061]真人,我今盡[2062]壽,不[2063]泆,無有邪斯念:恒修梵行,身體香潔,今日持不*之戒,亦不念己妻,復不念他女人想,至明日清旦,無所觸犯。

[T2.625b24] 「『如阿羅漢,盡形壽不妄語,恒知至誠,不欺他人,自今至明日不妄語,我自今[2064]後不復妄語。

[T2.625b26] 「『 如阿羅漢,不飲酒,心意不亂,持佛禁戒,無所觸犯,我今亦當如是,自今日至明旦,不復飲酒,持佛禁戒,無所觸犯。

[T2.625b29] 「『如阿羅漢,盡形壽不壞齋法,恒以時食,少食知足,不著於味,我今亦如是。盡形壽不壞齋法,恒以時食,少食知足,不著於味,從今日至明旦。

[T2.625c03] 「『如阿羅漢,恒不在高廣之床上坐。所謂高廣之床,金、銀、象牙之床,或角床、佛座、辟支佛座、阿羅漢座、諸尊師座。是時,阿羅漢不在此八種座,我亦上坐[2065]不犯此坐。

[T2.625c07] 「『如阿羅漢,不著香華、脂粉之飾,我今亦當如是。盡形壽不著香華、脂粉之好。

[T2.625c09] 「『我今字某,離此八事,奉持八關齋法,不墮三惡趣。持是功德,不入地獄、餓鬼、畜生[2066]八難之[2067],恒得善知識,莫與惡知識從事,恒得好父母家生,莫生邊地無佛法處,莫生長壽天上,莫與人作奴婢,莫作梵天,莫作釋身,亦莫作轉輪聖王,恒生佛前。自見佛,自聞法,使諸根不亂。若我誓願向三乘行,速成道果。』

[T2.625c16] 比丘當知。若有優婆塞、優婆[2068],持此八關齋法,彼善男子、善女人,當趣三道: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般涅槃。」

[T2.625c1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不殺亦不盜 不*不妄語 避酒遠香花 著味犯齋者
 歌舞作倡伎 學捨如羅漢 今持八關齋 晝夜不忘失
 不有生死苦[2069] 無有周旋期 莫與恩愛集 亦莫怨憎會
 願滅五陰苦 諸[2070]生死惱 涅槃無諸患 我今自歸之

[T2.625c28] 是故,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八關齋離諸苦者,[2071]善處者,欲得盡諸漏入涅槃城者,當求方便,成此八關齋法。所以然者,人中榮位不足為貴,天上快樂不可稱計。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無上之福者,當求方便,成此[2072]法。

[T2.626a04] 我今重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關齋者,欲求生四天王[2073],亦獲此願。持戒之人,所願者得,我以是故,而說此義耳。人中榮位不足為貴。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關齋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亦生[2074]、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終不有虛。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

[T2.626a11]諸比丘!我今重告汝。若有男子、女人持八關齋者,生欲天者,生色天者,亦成其願,何以故爾,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若復善男子、善女人,持八關齋,欲得生無色天者,亦果其願。

[T2.626a15]比丘當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關齋者,欲生四姓家者,亦復得生。又善男子、善女人,持八關齋[2075],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獲其願。欲求作轉輪聖王者,亦獲其願。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願者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聲聞、緣覺、佛乘者,悉成其願,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無願不獲,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當作是學。」

[T2.626a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2076]

[2077](七)信、財、持梵行現在前,善男女獲福無量《增壹阿含24.7經》[2078]

[T2.626a25] 聞如是:

[T2.626a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26a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事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云何為三?信[2079]在前,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若財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若復持梵行[2080]現在前,爾時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是謂,比丘!有此三事現在前,獲福無量。」

[T2.626b0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信財梵難得 受者持戒人 覺此三事已 智者隨時施
 長夜獲安隱 諸天恒扶將 在彼自娛樂 五欲無厭足

[T2.626b08] 以是[2081],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此三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26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比丘恒好《增壹阿含24.8經》[2082]

[T2.626b11] 聞如是:

[T2.626b11] 一時,佛在[2083]城瞿師羅園[2084]中。

[T2.626b12] 爾時,拘*比丘恒好訟,犯諸惡行,面相談說,或時刀杖相加。爾時,世尊清旦往詣彼比丘所。到已,世尊告彼比丘:「汝等比丘,慎莫訟,[2085]相是非。諸比丘!當共和合,共一師侶,同一水乳,何為訟?」

[T2.626b16] 爾時,拘*比丘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勿憂此事!我當[2086]慮此理;如此過狀,自識其罪。」

[T2.626b18] 世尊告曰:「汝等云何?為王種作道,為畏恐[2087]故作道,為以世儉[2088]故作道耶?」

[T2.626b20] 諸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T2.626b21]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汝等豈非欲離生死,求無為道故作道乎?然五陰之身實不可保。」

[T2.626b2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學道者,以求無為道,滅五陰身,是以[2089]學道。」

[T2.626b25] 世尊告曰:「諸比丘!不應作道而復諍,手[2090]相加,面相是非,惡聲相向。汝等當應成就此行:共同一法,共一師受,亦當行此六種之法,亦當行此身、口、意行,亦當行此供養諸梵行者。」

[T2.626b29] 諸比丘對曰:「此是我等事,世尊勿足慮此事。」

[T2.626c01] 爾時,世尊告拘*比丘:「云何,愚人!汝等不信如來語乎?方語如來勿慮此事,然汝等自當受此邪見之報。」

[T2.626c04][2091]爾時,世尊重告彼比丘曰:「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王名曰長壽[2092][2093],聰明黠慧,無事不知。然善明刀劍之法,又乏寶物,諸藏[2094]充,財貨減少,四部之兵,亦復不多,臣佐之屬,亦復減少。當於爾時,波羅[2095]國有王名梵摩達,勇猛剛健,靡不降伏,錢財、七寶,悉皆滿藏,四部之兵,亦復不乏,臣佐具足。

[T2.626c11] 爾時,梵摩達王便作是念:此長壽王無有臣佐,又乏財貨,無有珍寶,我今可往攻[2096]其國。爾時,梵摩達王即便興兵,往*其國。

[T2.626c14] 爾時,長壽王聞興兵攻*其國,即設方計,我今雖無七寶之財,臣佐之屬,四部之兵,彼王雖復多諸兵眾,如我今日一夫之力,足能壞彼百千之眾,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不可以一世之榮,作永世之罪,我今可出此城,更在他國,使無諍。

[T2.626c20] 爾時,長壽王不語臣佐,將第一夫人,及將一人,出舍衛城,入深山中。是時,舍衛城中臣佐、人民,以不見長壽王,便遣信使,往詣梵摩達王所,而作是說:『唯願大王來至此土,今長壽王莫知所在。』是時,梵摩達王來至迦尸國中,而自治化。

[T2.626c25] 然長壽王有二夫人,皆懷[2097],臨欲在產。是時,夫人自夢在都市中[2098],又日初出,四部之兵,手執五尺刀,各共圍繞,而獨自產無有佐者。見已,便自驚覺,以此因緣白長壽王,[2099]告夫人曰:『我今在此深山之中,何緣乃當在舍衛城內,在都市中產乎?汝今欲[2100]者,當如鹿生。』是時,夫人曰:「設我不得如此產者,正爾取死。』是時,長壽王聞此語已,即於其夜,更改衣服,不將人眾,入舍衛城。

[T2.627a05] 時,長壽王有一大臣,名曰善華,甚相愛斯念。有小事緣出城,而見長壽王入城。時,彼善華大臣熟視王已,便捨而去。嘆息墮淚,[2101]道而行。時,長壽王便逐彼大臣,將在屏處而語言[2102];『慎莫出口。』大臣對曰:『如大王教,不審明王有何教?』長壽王曰:『憶我舊恩,便有[2103]復。』時臣對曰:『大王有教令,我當辦之。』長壽王曰:『我夫人者,昨夜夢在[2104]中產,又有四部之兵而[2105]圍遶,生一男兒,極自端正。若不如夢產者,七日之中,當取命終。』大臣報曰:『我[2106]堪辦此事,如王來。』作此語已,各捨而去。

[T2.627a17] 是時,大臣便往至梵摩達王所。到已,而作是說:『七日之中,意欲觀看大王軍眾:象兵、馬兵、車[2107]兵、步兵,竟為多少。』是時,梵摩達[2108]左右曰:「時催上[2109]眾,如善華語。』是時,善華大臣七日之中即集兵眾,在舍衛都市中。是時,彼夫人七日之中,來在都市中。時,善華大臣遙見夫人來,便作是說:『善來,賢女!今正是時。』

[T2.627a24]爾時,夫人見四部兵眾已,便懷歡喜,左右人,施張大幔。時,夫人日初出時,便生男兒,端[2110]無雙,世之希有。時,夫人抱兒還詣山中。時,長壽王遙見夫人抱兒而來,便作是語:『使兒老壽,受命無極。』夫人白王:『願王當與立字!』時,王即以立字名曰:『長生。』

[T2.627a29] 時,長生太子年向八歲。父王長壽有小因緣入舍衛城。爾時,長壽王昔[2111][2112],見王入城,從頭至足而熟觀視。見已,便往至梵摩達王所。到已,而作是說:『大王!極為放逸,長壽王者今在此城。』時,王瞋恚,左右人催收捕長壽王。

[T2.627b06] 是時,左右大臣將此劫*,東西求索。時,劫*遙見長壽王,便[2113]示語大臣曰:『此是長壽王。』即前收捕,至梵摩達王所。到已,白言:『大王[2114]!長壽王者此人身。』是國中人民,悉皆聞知[2115]得長壽王身。

[T2.627b10] 時,夫人亦復聞長壽王為*梵摩達所捉得,聞已,便作是念:我今復用活為?寧共大王一時同命。是時,夫人即將太子入舍衛城。夫人語太子曰:『汝今更求活處。』時,長生太子聞已,默然不語。時,夫人徑往至梵摩達王所,王遙見來,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大臣:『將此夫人及長壽王,至四衢道頭,分作四分。時,諸大臣受王教令[2116],將長壽王及夫人身,皆取[2117]縛,遶舍衛城,使萬民見。』爾時,人民之類,莫不痛心!

[T2.627b20] 時,長生太子在大眾中,見將父母詣市取殺,顏色不變。時,長壽王還顧告長生曰:『汝莫見長,亦莫見短。』爾時,便說此偈:

 怨怨不休息 自古有此法  無怨能勝怨 此法終不朽[2118]

[T2.627b25] 是時,諸臣自相謂曰:『此長壽王極為愚惑,長生太子竟是何人,在我等前而說此偈?』時[2119],長壽王告諸臣曰:『我不愚惑,但其中智者乃明吾語耳。諸[2120]當知:以我一夫之力,足能壞此百萬之眾。然我復作是念:此眾生類死者難數,不可以我一身之故,歷世受罪。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

[T2.627c03] 時,彼諸臣將長壽王及夫人身,[2121]四衢道頭,分作四分,即而捨[2122]去,各還所在。時,長生太子向暮收拾薪草,耶維父母而去。

[T2.627c06] 爾時,梵摩達王在高樓上,遙見有小兒耶維長壽王及夫人身,見已,左右曰:『此必是長壽王親[2123]汝催收捉來。』時,諸臣民即往詣彼,未到之頃,兒[2124]走去。

[T2.627c10] 時,長生太子便作是念:此梵摩達王殺我父母,又住我國中,我今當報父母之怨。是時,長生太子便往至彈琴師所。到已,便作是說:『我今欲學彈琴。』時琴師問曰:『今汝姓誰?父母為所在[2125]?』小兒對曰:『我無父母,我本住此舍衛城中,父母早死。』琴師報曰:『欲學者便學之。』

[T2.627c16] 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便學彈琴歌曲。時,長生太子素自聰明,未經數日,便能彈琴歌曲,無事不知。是時,長生太子[2126][2127]梵摩達王所,在象中,非人之時而獨彈琴,並復清歌。爾時,梵摩達王在高樓上,聞彈琴歌曲之聲,便[2128][2129]左右人曰:『此何人在象中,而獨彈琴歌戲?』臣佐報曰[2130]:『此舍衛城中有小兒[2131]而獨[2132]彈琴歌。』時,王告侍者曰:『[2133]可約使此小兒來在此吾欲見之[2134]。』時,彼[2135]使人[2136]此小兒,來至王所。是時,梵摩達王問小兒[2137]:『汝昨夜在象中彈琴乎?』對曰:『如是,大王!』梵摩達曰:『汝今可在吾[2138],彈琴歌舞,我當供給衣被、[2139]食。』

[T2.627c29] 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在梵摩達前,彈琴歌舞,極為精妙。時,梵摩達王聞此琴音,極懷歡喜,便告長生太子:『當與吾守藏珍寶。』時,長生太子受王教,未曾有失,恒隨王意,先笑後語,恒[2140]王意。爾時,梵摩達王復告曰:『善哉!善哉!汝今作人極為聰明,今復汝宮內可否?汝[2141]知之。』是時,長生太子在內宮中,以此琴音教諸妓女,亦復使[2142]乘象、馬妓術[2143],無事不知。

[T2.628a08] 是時,梵摩達意欲出遊園[2144],共相娛樂,長生[2145],催駕寶羽[2146]之車。時,長生太子即受王教,[2147]尋駕*寶羽之車,[2148]象金銀[2149]勒,還來白王:『嚴駕[2150]辦,王知是時。』梵摩達王乘*寶羽之車,使長生御之,及將四部兵眾。

[T2.628a13] 時,長生太子御車引導[2151],恒離大眾。時,梵摩達王問長生太子曰:『今日軍眾,*為所在?』長生對曰:『臣亦不知軍眾所在?』時王告曰:『可小[2152][2153],吾體疲極,欲小止息。』時,長生太子即自**,使王懈息[2154]。比頃,軍眾[2155]至。

[T2.628a18] 比丘當知:爾時,梵摩達王即枕太子長生膝上睡眠。時,長生太子*見王眠,便作是念:此王於我極是大怨,[2156]取我父母殺[2157][2158]住我國界,今不報怨者,何時當報[2159]?我[2160]斷其命根。時,長生太子右手[2161]拔劍,左手[2162]王髮,然復作是念:我父臨欲命終時,而告我言:『長生當知:亦莫見長,亦莫見短。』*說此偈:

 怨怨不休息 自古有此法 無怨能勝怨 此法終不朽

[T2.628a29]我今捨此怨,即還內劍。如是再三,復作是念:此王於我極是大怨,*取我父母殺**住我[2163],今不報怨者,何日當?我今正爾斷[2164]命根,乃名為報怨。是時,復[2165]憶斯念:汝長生,亦莫見長,亦莫見短,父王有是教:『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我今可捨此怨,即還內劍。

[T2.628b07] 是時,王梵摩達夢見長壽王兒長生太子,欲取我殺,即便恐懼,尋時得覺。時[2166],長生太子曰:『大王!何故驚起,乃至於斯?』*梵摩達曰:「向者睡眠,夢見長壽王兒長生太子拔劍欲取吾殺,是故驚耳。』

[T2.628b11]是時,長生太子便作是念:今此王*知我是長生太子,即右手拔劍,左手捉髮,而語王[2167]:『我今正是長壽王兒長生太子,然王是我大怨,*取我父母殺[2168],加住我國界,今不報怨,何日當剋?』時,梵摩達王即向長生而作是說:『我今命在汝手,願垂[2169]捨,得全生命!』長生報曰:『我可活王,然王不全我命。』王報長生:『[2170]願垂濟,吾終不取汝殺!』

[T2.628b19] 是時,[2171]生太子與王共作言誓:『俱共相濟命者,終不相害。』比丘當知:爾時,長生太子即活王命。是時,梵摩達王語長生太子言:『願太子還與我嚴駕*寶羽之車,還詣國界。』是時,太子即嚴駕*寶羽之車,二人共乘,徑來至舍衛城。

[T2.628b25]時,王梵摩達即集群臣而作是說:『設卿等見長壽王兒,欲取何為?』其中或有大臣而作是說:『當斷手足。』或有言:『當分身三段。』或有言:『當取殺之。』是時,長生太子在王側坐,正身正意,思惟來言。時,梵摩達王躬自手捉長生太子,語諸人言:『此是長壽王兒長生太子,此人身是。卿等勿得復[2172]語,敢有所說。所以然者,長生太子見活吾命,吾亦活此人命。』時,諸群臣聞此語已,歎未曾有:『此王、太子甚奇![2173]特![2174]能於怨而不報怨。』

[T2.628c06]時,梵摩達王問長生曰:『汝應取我殺,何故見放,復不殺之,將有何因緣?今願聞之。』長生對曰:『大王!善聽,父王臨欲命終之時,而作是說:汝今亦莫見長,亦莫見短。又作是語,怨怨不休息,自古有此法,無怨能勝怨,此法終不朽。是時,群臣聞父王此語,皆相謂言:[2175]狂惑,多有所說,長生者竟是何人?長壽王對曰:卿等當知:其中有智之人,乃明此語耳。憶父[2176]此語已,是故全王命[2177]耳。』梵摩達王聞此語已,甚奇所作,歎未曾有,乃能守亡父教,不有所墮。

[T2.628c16]時,梵摩達王語太子曰:『汝今所說之義,吾猶不解,今可與吾說其義,使得意解。』時,長生太子對曰:『大王!善聽!當說之:梵摩達王取長壽王殺,設復長壽王本所有群臣極有親者,亦當取王殺之;設復梵摩達王所有臣佐,復當取長壽王臣佐殺之,是謂怨怨終不斷絕。欲使怨斷者,唯有無報[2178],我今觀此義已,是故不害王也。』是時,梵摩達王聞此語已,甚懷踊躍,不能自勝,此王太子極為聰明,乃能廣演其義。

[T2.628c26] 時,王梵摩達即向懺悔:『是我罪過,而取長壽王殺之。』即自脫天冠與長生使著。復加[2179]嫁女,還付舍衛[2180]國土、人民,尋付長生使領,王[2181]*波羅治。

[T2.629a01] 比丘當知:然古昔諸王有此常法;雖有此諍國之法,猶相堪忍,不相傷害。[2182]汝等比丘,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捨貪欲、瞋恚、愚癡[2183],今復諍競不相和順,各不相忍而不懺改。諸比丘!當以此因緣,知非其宜然。同一師侶,共一水乳,勿共訟。」

[T2.629a0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無有諍 慈心愍一切 無患於一切 諸佛所歎譽

[T2.629a10]是故[2184],諸比丘!當修行忍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29a11] 是時,拘*比丘白世尊曰:「唯願世尊!勿慮此事,我等自當分明此法。世尊!雖有此語,其事不然。」是時,世尊便捨而去,詣跋耆國。

[T2.629a15][2185]爾時,跋耆國中有三族姓子:阿那律[2186]、難提[2187]、金毘羅[2188]。然彼族姓子,共作制限:其有出乞食者,後住者便掃灑地使淨,事事不乏。其得食來者分與使食,足者則善,不足者隨意所如。有遺餘者,[2189]著器中,便捨而去。若復最後乞食來者,足者則善,不足者便取器中食而自著中。爾時,便取水瓶,更[2190]一處,即當一日掃除房舍,復更在閑靜之處,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思惟妙法,然復彼人終不共語,各自寂然。

[T2.629a24] 爾時,尊者阿那律思惟欲不淨想,念[2191]喜安而遊初禪。是時,難提、金毘羅知阿那律心中所斯念,亦復思惟欲不淨想,念*喜安而遊初禪。若復尊者阿那律思惟二禪、三禪、四禪,爾時尊者難提、金毘羅亦復思惟二禪、三禪、四禪。若復尊者阿那律思惟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2192]處,是時尊者難提亦復[2193]思惟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若復尊者阿那律思惟滅盡定,爾時尊者難提,*亦復思惟滅盡定。如此[2194]法,諸賢思惟此法。

[T2.629b05] 爾時,世尊往師子國中。爾時,守[2195]人遙見世尊來,便作是說:「沙門勿來[2196]*中。所以然者,此*中有三族姓子,名阿那律、難提、金毘羅,慎莫觸嬈。」

[T2.629b09] 是時,尊者阿那律以天眼清淨及天耳通,聞守*人與世尊作如是說:「使世尊不得入*。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出告守門人曰:「勿遮,世尊今來,欲至此看。」

[T2.629b12] 是時,尊者阿那律尋入告金毘羅曰:「速來,世尊今在門外。」

[T2.629b13] 是時,尊者三人即從三昧起,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各自稱言:『善來,世尊!」尊者阿那律前取世尊,尊者難提前敷座,尊者金毘羅取水與世尊洗足。

[T2.629b18] 爾時,世尊告阿那律曰:「汝等三人在此和合,無有他斯念:乞食如意乎?」

[T2.629b19] 阿那律曰:「如是。世尊!乞食不以為勞。所以然者。若我思惟初禪時,爾時難提、金毘羅亦復思惟初禪。若我思惟二禪[2197]、三禪、四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三昧,爾時難提、金毘羅亦復思惟*二禪、三禪、四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滅盡定。如是,世尊!我等思惟此法。」

[T2.629b25]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2198]頗有是時,更得上人法乎?」

[T2.629b27] 阿那律報曰:「如是。世尊!我等更得上人[2199]。」

[T2.629b28] 世尊告曰:「何者是上人之法?」

[T2.629b29] 阿那律曰:「有此妙法,出上人法上,若復我等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復如是。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一切中一切,以慈心遍滿其中,無數無限,不可稱計,而自遊戲。復以悲心[2200]、喜心、護心,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亦復如是。四維上下而自遊戲。是謂,世尊!我等更得此上人之法。」

[T2.629c06] 爾時,尊者難提、金毘羅語阿那律曰:「我等何日至汝許問此義乎?今在世尊前而自稱說。」

[T2.629c08] 阿那律曰:「汝等亦未曾至我許而問此義?但諸[2201]來至我所而說此義。是故,在世尊前而說此義耳。但我長夜之中知諸賢心意,然諸[2202]得此三昧故,在世尊前說此語耳。」

[T2.629c12] 爾時,說此法時,長壽大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長壽大將白世尊曰:「今日,世尊與此諸人而說法乎?」

[T2.629c15] 是時,世尊以此因緣具向長壽大將說之。

[T2.629c16] 是時,大將白世尊曰:「跋耆大國快得大利,有此三族姓子而自遊化:阿那律、難提、金毘羅」

[T2.629c18] 世尊告曰:「如是,大將!如汝所言,跋耆大國快得善利。且捨跋耆大國,摩竭大國快得善利,乃有此三族姓子。若當摩竭大國人民之類,憶此三族姓子,便長夜獲安隱。大將當知:[2203]縣邑城郭有此[2204]族姓子者,彼城郭之中,人民之類,長夜獲安[2205]。此三族姓子所生之家,亦獲大利,乃能生此上尊之人,彼父母五種親族,若當憶此三人者,亦獲大利。若復天、龍、鬼神憶此三族姓子者,亦獲大利。若有人歎說阿羅漢者,亦當歎說此三人。若有人歎說無貪欲、無愚癡、無瞋恚者,亦當歎說此三人。若有人歎說此福田者,亦當歎說此三人,如我於三阿僧祇劫所行[2206]苦,成無上道,使此三人成此法義。是故,大將!當於此三族姓子,起[>]喜心。如是,大將!當作是學。」

[T2.630a05] 爾時,大將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九)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至彼岸《增壹阿含24.9經》

[T2.630a07] 聞如是:

[T2.630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0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云何為三?所謂[2207][2208]、戒盜、疑。」

[T2.630a10] [2209]云何名為[2210]身邪[2211]?所謂計身有我,生吾我[2212]想,有眾生想,有命、有壽、有人、有士夫、有緣、有著,是謂名為身*之結。」

[T2.630a13]云何[2213]名為疑結?所謂有我耶?無我耶?有生耶?無生耶?有我、人、壽命耶?無我、人、壽命耶?有父母耶?無父母耶?有今世、後世耶?無今世、後世耶?有沙門、婆羅門耶?無沙門、婆羅門耶?世有阿羅漢耶?世無阿羅漢耶?有得證者耶?無得證[2214]耶?是謂名為疑結。」

[T2.630a19] *云何名為戒盜結?所謂戒盜者,我[2215]當以此戒生大姓家,生長者家,生婆羅門家。若生天上及諸神中,是謂*戒盜結。」

[T2.630a22][2216],比丘!有此三結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猶如兩牛同一[2217],終不相離。此眾生類,亦復如是,三結所繫,不能得從此岸至彼岸。」

[T2.630a25] 云何此岸?云何彼岸?所謂此岸者身邪是,彼岸者所謂身*滅是。[2218]謂,比丘!三結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滅此三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0a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三昧《增壹阿含24.10經》[2219]

[T2.630b02] 聞如是:

[T2.630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0b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2220]三三昧。云何為三?空三昧[2221]無願[2222]三昧、[2223]三昧。」

[T2.630b04] *云何[2224]為空三昧?所謂空者,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是謂名為[2225]空三昧。」

[T2.630b06]*云何名為無*三昧?所謂無*者,於一切諸法,都無想斯念,亦不可見,是謂*無想三昧。」

[T2.630b08] *名為無願三昧?所謂無願者,於一切諸法,亦不願求,是謂,*無願三昧。」

[T2.630b10] 如是,比丘![2226]不得[2227]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覺[2228]。如是[2229],諸比丘!當求方便,得此三三昧。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0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230]、毘沙、法王 瞿默、神足化  齋戒、現在[2231]前 長壽、結、三昧

~ 增壹阿[2232]經卷第十六[2233]


增壹阿[2234] 卷第十[2235]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2236]

四諦品第二十[2237]《增壹阿含25.1~10經》

 

(一)當修四諦《增壹阿含25.1經》[2238]

[T2.631a07] 聞如是:

[T2.631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1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四諦之法。云何為四?所謂[2239]苦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盡。第二[2240][2241]諦,義不可盡,義[2242]不可窮,說法無盡。第三*[2243]苦盡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說法無[2244]。第四*苦出要諦,義不可盡,義不可窮,*法無盡

[T2.631a13] 彼云何名為[2245]苦諦?所謂苦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2246]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T2.631a17] 彼云何**諦?所謂*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是謂**[*>]諦。

[T2.631a19] 彼云何*苦盡諦?所謂盡諦者,欲愛永盡無餘,不復更造,是謂*苦盡諦。

[T2.631a21] 彼云何*苦出要諦?所謂苦出要[2247]者,謂賢聖八品道。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謂*苦出要諦。

[T2.631a24] 如是,比丘!有此四諦,實有不虛。世尊[2248]所說,故名為諦,諸有眾生二足、三足[2249]、四[2250],欲者、色者、無色者,有想、無想者,如來最上。然成此四諦,故名為四諦。是謂,比丘!有此四諦,然不覺知,長處生死,輪轉五道。我今[2251]得此四諦,從此岸至彼岸,成就此義,斷生死根本,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T2.631b0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今有四諦法 如實而不知 輪轉生死中 終不有解脫
 如今有四諦 **曉了 *斷生死根 更亦不受有

[T2.631b07] 若有四部之眾,不得此諦,不覺不知,便[2252]五道。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成此四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1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親近善知識等四法,多饒益人《增壹阿含25.2經》

[T2.631b11] 聞如是:

[T2.631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1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法,多饒益人。云何為四?第一法者當親近善知識,第二者當聞法,第三者當知法,第四者當法法相明。是謂,比丘!有此四法,多饒益人。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1b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如來出世時,有四未曾有法出現《增壹阿含25.3經》[2253]

[T2.631b19] 聞如是:

[T2.631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1b20]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若如來出現於世時,便有四未曾有法[2254]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此眾生類多有所著。若說不染著法時,亦復承受,念修行之,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於世時,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謂初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T2.631b25] 「復次,阿難!輪轉不住,恒在五道,正使欲說法時,亦復承受,心不遠離。若如來出現世時,有此二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T2.631b28] 「復次,阿難!此眾生類,恒懷憍慢,不去心首。若使說法,亦復承受,心不遠離。然復,阿難!此眾生類,恒懷憍慢,不去須臾,設復說法時,亦復承受,是謂第三未曾有法出現於世。

[T2.631c03] 「復次,阿難!此眾生類,無明所覆,設復說有明法時,亦復承受而不忘失。若復,阿難!說此有明、無明法時,而心意柔和,恒喜修行。是謂,阿難!若如來出現世時,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若有多薩阿竭[2255]現在時,便有此四未曾有法出現於世。是故,阿難!當發喜心向如來所。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631c10]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擔、持擔人、擔因緣、捨擔《增壹阿含25.4經》[2256]

[T2.631c11] 聞如是:

[T2.631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1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2257],亦當說持擔人,亦當說擔因緣,亦當說捨擔。汝等比丘,諦聽!諦聽[2258],善思念之,我今當說。」

[T2.631c15]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631c16] 世尊告曰:「彼云何[2259]為擔?[2260]謂五盛陰是。云何為五?所謂色、痛、想、行、識陰,是謂*為擔。

[T2.631c18] 彼云何名為[2261]持擔人?所謂持擔人者,人身是也。字某、名某[2262]。如是生,食如是食,受如是苦樂,[2263]命長短,是謂*持擔人。

[T2.631c21] 彼云何*擔因緣?所謂[2264]因緣者,愛著因緣是。與欲共俱,心不遠離,是謂*擔因緣。

[T2.631c23] 彼云何*當捨離擔?所謂能使彼愛永盡無餘,已除、已吐。是謂,比丘![2265][2266]擔。

[T2.631c25] 如是。比丘[2267],我今已說擔,已說擔因緣,已說持擔人,已說捨擔,然諸如來所應行者,我今已辦。若樹下、空處、露坐,常念坐禪,莫行放逸,

[T2.631c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當念捨重擔 更莫造新擔 擔是世間病 捨擔第一樂
 亦當除愛結 及捨非法行 盡當捨離此 更不復受[2268]

[T2.632a04] 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捨離於擔。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2a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增壹阿含25.5經》

[T2.632a07] 聞如是:

[T2.632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2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生。云何為四?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T2.632a09] 彼云何名為卵生?所謂卵生者,、雀、[2269]、鵲、孔雀、蛇、魚、蟻子之屬[2270],皆是卵生。是謂*卵生。

[T2.632a11] 彼云何*胎生?所謂人及[2271][2272]生,至二足蟲,是謂*胎生。

[T2.632a13] 彼云何*因緣生?所謂腐肉中虫、廁中虫、如[2273]中虫。如是之屬,皆名為因緣生。

[T2.632a15] 彼云何*化生?所謂諸天、大[2274]地獄、餓鬼、若人、若畜生,是謂名為化生。是謂,比丘!有此四生。諸比丘捨離此四生,當求方便,成四諦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2a1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知與不知與結相隨,知與不知不與結相隨《增壹阿含25.6經》[2275]

[T2.632a20] 聞如是:

[T2.632a20] 一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2276]連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

[T2.632a21]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世間有此四人。云何為四?所謂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或有一人與結相隨,然內有結如實知之。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或有一人不與結相隨,然內無結如實知之。

[T2.632a27] 諸賢當知: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此二有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此人極為妙。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此人於[2277]無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四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此人於無結人中最為第一,諸賢當知:世間有此四人。

[T2.632b05]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有何因緣,有結相隨人,一人下賤,一人最妙?復有何因緣,此二無結人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T2.632b08] 舍利弗對曰:「彼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人作是念:我當作淨想,彼便思惟作淨想。當作淨想時,便起欲心,[2278]起欲心已,便有貪欲、瞋恚、[2279]心而命終。爾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便有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目連當知:猶如有人詣市買得銅器,塵土垢坌,極為不淨。彼人不[2280]摩抆,不隨[2281]時淨洗,然彼銅器倍更生垢,極為不淨。此第一人亦復如是,與垢相隨,內有結如實不知,彼便作是念:我當思惟淨想,已[2282]思惟淨想,便生欲心,已生欲心,則有貪欲、瞋恚、愚癡而命終,不求方便,滅此欲心。

[T2.632b20] 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2283]!『我今可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已捨淨想[2284],思惟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便不生欲心,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及者及,便無貪欲、瞋恚、愚癡,亦復無結而命終。猶如有人從市中買得銅器,塵垢所染,彼人隨時修治,洗蕩[2285]使淨。此人亦復如是。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彼人便捨淨想,思惟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更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2286]令得證,已無欲心、無瞋恚、愚癡而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T2.632c03] 目連曰:「復以何因緣,使此二人不與結相隨,一人下賤,一人最妙?」

[T2.632c05] 舍利弗曰:「彼第三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而不知。彼便作是思惟,我不求方便思惟,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人有欲心、瞋恚、愚癡所縛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買銅器,塵垢所染,然不隨時洗治,亦不隨時修治;此第三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不知,亦不作是學:我當求方便,滅此諸結,而有貪欲[2287]、瞋恚、愚癡之心而命終。

[T2.632c13] 彼第四人不與結俱,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作是思惟,求方便,不得者得,不獲者獲,不作證者令作證。彼以無此結而命終,猶如有人詣市,得好銅器極淨潔,復加隨時修治,磨洗[2288]其器。爾時,彼器倍復淨好,此第四人亦復如是。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彼便[2289]作是思惟:求方便,不獲者獲,不得者得,不作證者而作證,彼便無結使貪欲、瞋恚、愚癡,身壞命終。是謂,目連,有此二人不與結相隨,內無結如實知之,一人為上,一人下賤。」

[T2.632c24] 是時,尊者目連問舍利弗曰:「何以故名曰結?」

[T2.632c25] 舍利弗曰:「目連當知:惡不善法,起諸邪見,故名為結。或復有人而作是念:如來問我義已,然後與諸比丘說法,不問餘比丘義,而如來與比丘說法。或復有[2290]時,世尊語餘比丘而說法,然不語彼比丘。如來說法,如來不語我與比丘說法,或有不善,或有貪欲。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a03]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恒在諸比丘前而入村乞食,不使餘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或有是時,餘比丘在前而入村乞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我不在比丘前而入村乞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a08] 目連當知:或[2291]有是時,比丘作是念:我當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餘比丘先比丘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或復有[2292],餘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不使彼比丘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我不在比丘前坐,先前受水,先前得食,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a15]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食已與檀越說法,不使餘比丘食訖與檀越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彼比丘食竟與檀越說法,不使我食竟與檀越說法[2293],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a20]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當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或復有時,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餘比丘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不使[2294]我至園中,與長者婆羅門說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a26]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諸比丘不知我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諸比丘知此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b01]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不使餘比丘語我言犯戒。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餘比丘語[2295]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b04] 或復有時,彼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使清淨比丘告我,[2296]使不清淨比丘告我。或復有時,不清淨比丘告彼比丘言:『彼比丘犯戒。』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b08] 或復有時,比丘作是念:我今犯戒。若有比丘告我者,當在屏處,不在大眾之中。或復有時,彼比丘犯戒,在大眾中告語,不在屏處。比丘復作是念:此諸比丘在大眾中告我,不在屏處。既有不善,又有貪欲,此二俱不善。

[T2.633b13] 目連當知:此[2297]法之本,興起此行者,名為結使。目連,復知諸有四部之眾,犯此行者,皆共聞知。雖言我行阿練若,在閑靜之處,正使著五納衣,恒行乞食,不擇貧富,行不卒暴,往來住止!坐起動靜,言語默然,彼比丘作是念:使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2298]斯諸梵行者,恒來供養我。彼比丘雖有是斯念:然四部[2299]亦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未除故,見聞念知,猶如有人,一銅器極為清淨,復以不淨盛著銅器中,復以餘器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君所持者是何物乎?我等欲得觀見。』是時,眾人素既飢儉,謂呼:『是好飲食。』尋發器[2300]。然是不淨皆共[2301]見。此比丘亦復如是。雖有阿練若行,隨時乞食,著五納衣,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彼雖生此斯念:欲使諸梵行者,隨時來供養。然復諸梵行[2302],不隨時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法結使未盡故。

[T2.633c02] 目連當知:諸有比丘無此惡不善法,結使[2303]盡,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猶是持法之人。或受人請,或受長者供養,彼比丘無此貪欲之想。是時,四部之眾及諸梵行者,皆來供養。所以然者,以彼比丘行清淨故,皆見聞念知,猶如有人有好銅器,盛好飲食,氣味極香,復以物蓋其上,持行詣國界,眾人見已,問彼人曰:『此是何物,我等欲得觀見。』時尋發[2304],見是飲食,皆共取食,此亦如是。比丘見聞念知,雖在城傍行,受長者供養,彼不作是念:使諸梵行者來供養[2305],然復諸梵行者,皆來供養之。所以然者,以彼比丘惡不善行*除盡故。是故,目連,以此諸行故,名為結使。」

[T2.633c16]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歎曰:「善哉!善哉!舍利弗!所以然者,我昔遊此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至彼車師舍,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彼工師手執斧而斫材。是時,更有長老工師有少事緣,來至此工師舍。是時,彼工師修治材板。是時,彼老工師而生此斯念:此小工師斫材如我意不,我今當觀之。是時,彼工師所嫌之處,彼工師盡取斫之。是[2306],彼老工師甚懷歡喜,而作是念:善哉!善哉!卿所斫材盡如我意。此亦如是,諸有比丘心不柔和,捨沙門行,心懷姦偽,不從沙門之法,性行麁踈,不知慚愧,強顏耐辱,為卑賤行,無有勇猛。或喜多忘失,不憶所行,心意不定,所作錯亂,諸根不定,然今尊者舍利弗觀察性行已,而修治之。

[T2.634a02] 諸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甚恭敬戒,不捨沙門賢聖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是非,諸根不亂。彼聞尊者舍利弗語已,便自承受,亦不忘失,猶如若男、若女,端正無雙,極自沐浴,著好新衣,用香[2307]塗身。若復有人,復加以優華,持用奉上,彼人得已,即著頭上,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此亦如是。若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恭敬於戒,不失沙門之法,無有幻偽,不行卒暴,心意柔和,言常含笑,不傷人意,心恒一定,無有[2308]是非,諸根不亂。彼從尊者舍利弗聞是語已,甚懷歡喜,不能自勝,而受其教。如此諸族姓子說此法教。」

[T2.634a16] 爾時,諸賢各各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七)生而似熟,熟而似生,熟而似熟,生而似生《增壹阿含25.7經》[2309]

[T2.634a17] 聞如是:

[T2.634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4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此四[2310]。云何為四?或有*生而似熟,或有*熟而似生,或有*熟而似熟,或有*生而似生。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世間有此四人,亦復如是。云何為四?或有人熟而像生,或有人生而[2311]熟,或有人生而[2312]生,或有人熟而*熟。

[T2.634a24] [2313]等人生而*熟?或有人往來行步不行卒暴,眼目視瞻恒隨[2314]教,著衣持亦復隨法行步,視地不左右顧望;然復犯戒不隨[2315]行,實非沙門而似沙門,不行梵行而自言[2316]梵行,盡壞敗正法,根敗之種,是謂此人生而像熟。

[T2.634a29] 人云何[2317]熟而像生?或有比丘性行似,視瞻不端,亦不隨法行,喜左右顧視;然復精進多聞,修行善法,恒持戒律,不失威儀,見少非法,便懷恐懼,是謂此人熟而像生。

[T2.634b04] 彼云何[2318]生而像生?或有比丘不持禁戒,不知行步禮節,亦復不知出入行來,亦復不知著衣持,諸根錯亂,心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彼犯禁戒,不行正法。不是沙門而似沙門,不行梵行而似梵行,根敗之人,不可修飾,是謂此人生而*生。

[T2.634b10] 彼云何有人[>]*熟?或有比丘持戒禁[2319]限,出入行步不失時節,看視不失威儀;然極精進,修行善法,威儀禮節皆悉成就,見小非法,便懷恐怖,況復大者,是謂此人熟而*熟。

[T2.634b15] 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之人,當學熟*之人。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4b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捨戒作白衣行,如嵐風殺飛鳥《增壹阿含25.8經》[2320]

[T2.634b18] 聞如是:

[T2.634b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4b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空中有隨嵐風,設復有飛鳥至彼者,若[2321]、鵲、鴻、鵠值彼風者,頭[2322]、羽翼各在一處。此間一比丘亦復如是。捨禁戒已,作白衣行,是時三衣、器、鍼[2323]六物之屬各在一處,猶隨嵐之風吹殺彼鳥。是故,諸比丘!當修行梵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4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有鳥聲好形醜,形好聲醜,聲醜形亦醜,形好聲亦好《增壹阿含25.9經》

[T2.634b27] 聞如是:

[T2.634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4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知:有此四鳥。云何為四?或有鳥聲好而形醜,或有鳥形好而聲醜,或有鳥聲醜形亦醜,或有鳥形好聲亦好。

[T2.634c02] 彼云何鳥聲好而形醜?[2324][2325]鳥是也。是謂此鳥聲好而形醜,彼云何[2326]鳥形好而聲醜?所謂鷙鳥是也,是謂此鳥形好而聲醜。[2327]云何鳥聲醜形亦醜?所謂[2328]梟是也,是謂此鳥聲醜形亦醜。復有[2329]鳥聲好形亦好?所謂孔雀鳥是也,是謂此鳥聲好形亦好。是謂,比丘!有此四鳥,當共覺知。

[T2.634c08] 此亦如是。世間亦有四人似鳥,當共覺知。云何為四?於是,或有比丘顏貌端政[2330],出入行來,著衣持,屈[2331]俯仰,威儀成就;亦復不能有所諷誦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不能承法之教,亦復不能善諷誦讀,是謂此人形好而聲不好[2332]

[T2.634c14] 復有何等人聲好而形醜?或有一比丘出入行來,屈*俯仰,著衣持,威儀不成就,恒好廣說;然復彼人精進持戒,聞法能知所學,多聞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義理深邃,具足修梵行,然復彼法善持善誦,是謂此人聲好而形醜。

[T2.634c19][2333]復有何等人聲醜形亦醜?或有一人犯戒、不精進、[2334]多聞,所聞便失;[2335]於此法,應具足行梵行,然不[2336]承受,是謂此人聲[2337]醜形亦醜。

[T2.634c23] [2338]何等人聲*好形亦好?或有比丘顏貌*端政,出入行來,著衣持,不左右顧視;然復精進修行善法。然戒律具足,見小非法,尚懷恐懼,何況大者!亦復多聞,所受不忘,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修其善行,如此之法,善諷誦讀,是謂此人聲好形亦好。

[T2.634c28] 是謂世間有此四人,在世間者,當共覺知。是故,諸比丘!當學聲好形亦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5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有雲雷而不雨,雲雨不雷,亦,亦雨亦《增壹阿含25.10經》[2339]

[T2.635a03] 聞如是:

[T2.635a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5a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雲。云何為四?或有雲雷而不雨,或有雲雨而不雷,或有雲亦[2340][2341],或有雲亦[2342]雨亦*雷,是謂四種雲。世間四種人而像雲,何等四人?或有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雨而不雷,或有比丘亦不雨亦不雷,或有比丘亦雨亦雷。

[T2.635a10] 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聲誦習。所謂契經[2343]祇夜[2344]受決[2345][2346]本末[2347]、因緣、已說、生經[2348][2349]方等[2350]未曾有法[2351]、譬喻。如是諸法,善諷誦讀,不失其義;不廣與人說法,是謂此人雷而不雨。

[T2.635a14] [2352]云何[2353]雨而不雷?或比丘有[2354]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宜[2355],皆悉具知,修諸善法,無[2356]釐之失;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復不修行契經、本末、授決、偈、因緣、譬喻、生經、方等、未曾有法,然從他[2357]受,亦不忘失,好與善知識相隨,亦好與他說法;是謂此人雨而不雷。

[T2.635a20] 彼何等人亦不雨亦復不雷?或有一人顏色不*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2358],皆悉不具,不修諸善法;然不多聞,亦不高聲誦習[2359],復不修行契經至方等,亦復不與他說法;是謂此人亦不雨亦不雷。

[T2.635a25] [2360]有何等人亦雨亦雷?或有一人顏色*端政,出入行來,進止之*,亦悉具知,好喜學問,所受不失;亦好與他說法,勸進他人;令使承受,是謂此人亦雷亦雨[2361]。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T2.635b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諦、饒益、阿難 重擔、四生、結
 四果、隨嵐風 四鳥、雷在後

~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 [2362] ~


 

增壹阿含經 卷第十八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2363]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一[2364]《增壹阿含26.1~10經》

(一)住不放逸使諸善法長大《增壹阿含26.1經》[2365]

[T2.635b11] 聞如是:

[T2.635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5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山河、石壁、百草、五穀,皆依於地而得長大,然復此地最尊、最上。此亦如是。諸善道品[2366]之法,住不放逸之地,使諸善法而得長大。」

[T2.635b15] [2367]放逸比丘修四意斷[2368],多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求方便令增多,[2369][2370]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5b2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2經》[2371]

[T2.635b24] 聞如是:

[T2.635b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5b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知:諸有粟散國王及諸大王皆來附近於轉輪[2372],轉輪*於彼最尊、最上,此亦如是。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

[T2.635b28] *放逸比丘修四意斷。於是[2373],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重令增多,終不*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2374]比丘修四意斷。如是[2375],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5c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3經》[2376]

[T2.635c07] 聞如是:

[T2.635c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5c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星宿之光,月光最為第一。此亦如是,諸善功德三十七[2377]之法,無放逸行最為第一,最尊、最貴。」

[T2.635c10] *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若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若已生善法,求方便重令增多,終不*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5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6.4經》[2378]

[T2.635c18] 聞如是:

[T2.635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5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華之屬,[2379]蔔之華、須摩那華,天上、人中,婆師華最為第一。此亦如是,諸善功德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行[2380]第一。」

[T2.635c22] 若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求方便令增多,終不*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是故[2381],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36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世間有四種人出世《增壹阿含26.5經》[2382]

[T2.636a06] 聞如是:

[T2.636a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6a07] 爾時,王波斯匿乘寶羽[2383]之車,出舍衛城,至祇洹[2384]精舍,欲覲世尊。諸王常法有五威容,捨著一面,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36a10] 爾時,世尊告大王曰:「大王當知:世間有四種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一人,先闇而後明;或有一人,先明而後闇;或有一人,先闇而後闇;或有一人,先明而後明。」

[T2.636a13]彼人云何先闇而後明?於是,或有一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2385]種、或噉人種、或工師種、或[2386]泆家生,或無[2387]、或無手足、或時裸跣、或諸根錯亂;然復身、[2388]行善法,意念[2389]善法。彼若見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恒念禮拜,不失時節,迎來起送,先笑後語,隨時供給。若復有時見乞兒者。若沙門、婆羅門,若路行者。若貧匱者。若有錢財,便持施與,設無財貨者,便往至長者家,乞求施與。若復見彼施者,便還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身行善法,口修善法,意念善法,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猶如有人,從地至床,從床乘馬[2390],從馬乘象,從象[2391]講堂,由是故我今說,此人先闇而後明。如是,大王!此人名曰先闇而後明。」

[T2.636a28] 彼人云何先明而後闇?於是,或有一人在大家生。若剎利種、若長者種、若婆羅門種,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馬、水精、琉璃,僕從、奴婢不可稱計,象、馬、、羊皆悉具足。然復此人顏貌端政[2392],如桃華色,彼人恒懷邪見,[2393]見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受,亦無前人何所[2394]施物,亦無善惡之[2395],亦無今世、後世,亦無得道者,世無阿羅漢可承敬者,於今世、後世可作證者。彼若見沙門、婆羅門,便起瞋恚,無恭敬心。若見人惠施者,心不喜樂,身、口、意所作行而不平均,[2396]行非法之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猶如有人從講堂至象,從象至馬,從馬至床,從床至地。由是故,我今說此人。如是,大王!所謂此人先明而後闇。」

[T2.636b13] 彼云何有人從闇至闇?若復有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家、或噉人家、或極下窮家,此人必生此中,或復有時,諸根不具,顏色惡,然復彼人恒懷邪見。彼便有此見:,無今世、後世,無沙門、婆羅門,亦無得道者,亦無阿羅漢可承敬者,亦無今世、後世可作證者。彼若見沙門、婆羅門,便起瞋恚,無恭敬心。若見人來惠施者,心不喜樂,身、口、意所作行而不平等,誹謗聖人,毀辱三尊;彼既自不施,又見他施,甚懷瞋恚,*行瞋恚,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猶如有人從闇至闇,從火焰至火焰,捨智就愚。由是而言,此人可謂先闇而後闇,大王當知:故名此人從闇至闇。」

[T2.636b26] 彼名何等人從明至明?或有一人生豪族家,[2397]剎利種、或國王家、或大臣家,饒財多寶,不可稱計。然復彼人顏色*端政,如桃華色,彼人恒有正見,心[2398]錯亂。彼有此正見:有施、有福、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2399],有沙門、婆羅門。設復彼人若見沙門、婆羅門,起恭敬心,和顏悅色,己身恒喜布施,亦復勸人使行布施[2400],設布施之日,心懷踊躍,不能自勝,彼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身壞命終生」善處[2401]。猶如有人從[2402]堂至講堂,從宮至宮。由是而言,我今說[2403]人從明至明。」

[T2.636c09] 是為,大王!世間有此四人。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王當知貧人 有信好布施 見沙門婆羅 及諸可施者
 能復[2404]起迎逆 而教於正見 施時極歡喜 所求不逆人
 彼人是良友 終不為惡行 恒喜行正見 常念求善法
 大王如彼人 死時有所適 必生兜術天 先闇而後明
 如人極為富 不信好喜恚 慳貪心怯弱 邪見而不改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恒喜[2405]罵詈 邪見言無有
 見施起瞋恚 不令有施人 彼人行極弊 造諸惡[2406]
 如是彼人者 臨欲命終時 當生地獄中 先明而後闇
 如有貧賤人 無信好瞋恚 造諸不善行 邪見不信正
 設見沙門士 及諸可事者 而[2407]輕毀之 慳貪無有信
 施時而不喜 見他施亦然 彼人所造行 所適無安處
 如此彼之人 必當取命終 當生地獄中 先闇而後闇
 如人極有財 有信好布施 正見不他念[2408] 恒喜求善法
 設見諸道士 及諸可施者 起恭迎[2409]敬之 而學於正見
 與時極和悅 常念於平均 惠施無惜 不逆於人心
 彼人受命[2410] 不造諸非法 當知彼之人 臨欲命終時
 必生好善處 先明而後明

[T2.637a15] 是故,大王!當學先[2411]而後明,莫學先明而後闇。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637a16]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如來肉身衰微《增壹阿含26.6經》[2412]

[T2.637a18] 聞如是:

[T2.637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7a19] 爾時,尊者阿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斯須,復以兩手摩如來足已,復以口鳴如來足上,而作是說:「天尊之體,何故乃爾?[2413]極緩[2414],如來之身不如本故。」

[T2.637a22]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今如來身皮肉[2415]緩,今日之體不如本故。所以然者,夫受形體,為病所逼。若應病眾生,為病所困;應死眾生,為死所逼,今日如來,年*衰微,年過八十。」

[T2.637a27] 是時,阿難聞此語已,悲泣哽噎[2416],不能自勝,並作是語:「咄嗟,老至乃至於斯。」

[T2.637a29] 是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是時,世尊漸漸乞食,至王波斯匿舍。當於爾時,波斯匿門前,[2417]故壞車數十乘,[2418]在一面。

[T2.637b03] 是時,尊者阿難以見車棄在一面,見已,白世尊曰:「此[2419]王波斯匿車,昔日作時極為精妙,如今[2420]觀之,與瓦石同色。」

[T2.637b06]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如今觀所有車,昔日之時極為精妙,金銀所造,今日壞敗,不可復用。如是外物尚壞敗,況復內者?」

[T2.637b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咄此老病死 壞人極盛色 初時甚悅意 今為死使逼
 雖當[2421]百歲 皆當歸於死 無[2422]此患苦 盡當歸此道
 如內身所有 為死之所驅 外諸四大者 悉[2423]於本無
 是故求無死 唯有涅槃耳 彼無死無生 都無此諸行

[T2.637b18] 爾時,世尊即就波斯匿王坐。

[T2.637b18] 是時,王波斯匿與世尊辦種種飲食。觀世尊食竟,王更取一小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云何,世尊!諸佛形體皆金剛數,亦當有老、病、死乎?」

[T2.637b21]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2424]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T2.637b2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諸佛出於人 父名曰真淨 母名極清妙 豪族剎利種[2425]
 死徑為極[2426]困 都不觀尊卑 諸佛尚不免 況復餘凡俗

[T2.637c01] 爾時,世尊與波斯匿王而說此偈:

 祠祀火為上 詩書頌為尊 人中王為貴 眾流海為首
 眾星月為上 光明日為先 八方上下中 世界之所載
 天及世人民 如來最為尊 其欲求福祿 當供養三佛

[T2.637c08] 是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座起而去。還*祇洹精舍,就座而坐。

[T2.637c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在世間人所愛敬。云何為四?少壯之年,世間人民之所愛敬;無有病痛,人所愛敬;壽命人所愛敬;恩愛集聚,人所愛敬。是謂,比丘!有此四法,世間人民之所愛敬。

[T2.637c13] 「復次,比丘復有四法,世間人民所不愛敬。云何為四?比丘當知:少壯之年。若時老病[2427],世人所不喜;若無病者,後便得病,世人所不喜;若有得壽命,後便命終,世人所不喜;恩愛得集,後復別離,是世人所不喜。是謂,比丘!有此四法與世迴轉,諸天、世人,乃至轉輪聖王、諸佛世尊,[2428]有此法,是為,比丘!世間有此四法與世迴轉。

[T2.637c21] 若不覺此四法時,便流轉生死,周旋五道。云何為四?聖賢[2429]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是[2430],比丘!有此四法而不覺知者,則受上四法,我今及汝等,以覺知此賢聖四法,斷生死根,不復受有。如今如來形體衰老,當受此衰耗之報。是故,諸比丘!當求此永寂涅槃,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恩愛別離,常念無常之變。如是,比丘[2431],當作是[2432]。」

[T2.637c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波斯匿王太后崩《增壹阿含26.7經》[2433]

[T2.638a02] 聞如是:

[T2.638a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8a03] 爾時,王波斯匿即臣佐,嚴*寶羽之車,欲出舍衛城觀地講堂。當於爾時,波斯匿王母命過,年極衰老,垂向百歲,[2434]甚尊敬,念未曾離目。是時,波斯匿王邊有大臣,名不奢蜜,高才蓋世,世人[2435]尊重。時,大臣便作是念:此波斯匿王母年向百歲,今日命終;設當聞者,王甚愁憂,不能飲食而得重病。我今當設方便,使王不愁憂,亦使不病。

[T2.638a10] 是時,大臣即嚴駕五百白象,亦嚴駕五百[2436]馬,復[2437]五百步兵,復嚴駕五百妓女,復嚴駕五百老母,復嚴駕五百婆羅門,復有五百沙門,復嚴駕五百衣裳,復嚴駕五百珍寶,與亡者作好大棺,[2438]畫極令使妙,懸繒幡蓋,作倡妓樂,不可稱計,出舍衛城。

[T2.638a16] 是時,波斯匿王還來入城。是時,王波斯匿有少事,是時王遙見[2439]亡者,問左右曰:「此是何人,供養乃至於斯?」

[T2.638a19] 時不奢蜜曰:「此舍衛城中有長者母無常,是彼之具。」

[T2.638a20] 時王復告曰:「此諸象馬車乘復用為?」

[T2.638a21] 大臣報曰:「此五百老母者,用奉上閻羅王,持用贖命。」

[T2.638a22] 時,王便[2440]笑而作是說:「此是愚人之法,命也難保,有何可剋?[2441]有人墮摩竭魚口,欲求出者,實復難得。此亦如是。墮閻羅王邊,欲求[2442],實難[2443]得。」

[T2.638a26]此五百妓女亦用贖命。」

[T2.638a26] 王報曰:「此亦難得。」

[T2.638a27] 時大臣曰:「若此妓女不可得者,當用餘者贖之。」

[T2.638a28] 王曰:「此亦難得。」

[T2.638a28] 大臣曰:「若此不可得者,當用五百珍寶贖之。」

[T2.638a29] 王報曰:「此亦難得。」

[T2.638b01] 大臣曰:「[2444]不可得者,用五百衣裳贖之。」

[T2.638b02] 王曰:「此亦難得。」

[T2.638b02] 臣曰:「若此衣裳不可得者,當用此五百梵志術,呪術[2445]取之。」

[T2.638b03] 王曰:「此亦難得。」

[T2.638b04] 大臣曰:「若此五百梵志不可得者,復當持此沙門高才說法,持用贖之。」

[T2.638b06] 王曰:「此不可得。」

[T2.638b06] 大臣曰:「若說法不可得者,當集兵眾,共大戰[2446]之。」

[T2.638b07] 時,波斯匿王大笑而曰:「此是愚人之法,以墮摩竭魚口,終不得出。」

[T2.638b09] 時王曰:「汝當知之:頗有生而不死乎?」

[T2.638b10] 時大臣曰:「此實不可得也。」

[T2.638b10] [2447]王報曰:「實不可得,諸佛亦作是說,夫生有死,命亦難得。」

[T2.638b12] 是時,不[2448]蜜跪白王曰:「是故,大王!甚莫[2449]愁憂,一切眾生皆歸於死。」

[T2.638b13] 時王問曰:「我何故愁憂?」

[T2.638b14] 時臣白王:「王當知之,大王母者,今日已死。」

[T2.638b15] 是故,波斯匿王聞此語已,八九歎息而語大臣曰:「善哉!如汝所言,乃能知善權方便。」

[T2.638b17] 是時,王波斯匿還入城,[>]種種香華,供養亡母。供養亡母已,便還駕乘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38b19] 是時,世尊問曰:「大王!何故塵土坌身?」

[T2.638b20] 王白世尊:「天母命終,向送至城外,今來詣世尊所,問其所由。然天母在時,持戒精進,恒修善法。年向百歲,今日已命終,故來至世尊所耳。若當我持象贖命可得者,亦當用象贖之。若當馬贖命可得者,當用馬贖之。若當車乘贖命可得者,便[2450]當用車乘贖之。若當金銀珍寶贖命可得者,當用金銀珍寶贖之。若當以奴婢、僕從、城廓、國界,贖命可得者,當以城廓、國界贖[2451]。若以加尸[2452]國界人民贖命可得者,當以*加尸人民贖之,莫令我[2453]母命終。」

[T2.638c02] 世尊告曰:「是故,大王!甚莫[2454]愁憂,一切眾生皆歸於死。一切變易之法,欲令不變易者,終不有此事。大王當知:人身之法猶如雪[2455],要當歸壞、亦如土坏,同亦歸壞不可久保,亦如野馬幻化,虛偽不真。亦如空[2456],以誑小兒。是故,大王!莫懷愁憂,恃怙此身。大王當知:有此四大恐怖,來至此身,不可障護,亦不可以言語、術、藥草、符書,所可除去。

[T2.638c10] 云何為四?一者名為老,壞敗少壯,使無顏色,二者[2457]病盡,壞敗無病[2458],三者名為死盡,壞敗命根,四者有常之物歸於無常。是謂,大王!有此四法不可障護,非力所能伏也。大王當知:猶如四方有四大山,從四方來,使[2459][2460]眾生,非力所。是故,大王!非牢固物,不可恃怙。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王亦不久,當至生死之海,王亦當知:諸以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若復以非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638c22]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曰:「此法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T2.638c23] 世尊告曰:「此法*除愁憂之刺。」

[T2.638c24] 王白佛言:「實爾,世尊!所以然者,我聞此法已,所有愁憂之[2461],今日*除。然,世尊!國界事猥,欲還所在。」

[T2.638c26]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波斯匿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38c28]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四法本末《增壹阿含26.8經》[2462]

[T2.639a01] 聞如是:

[T2.639a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9a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非獨在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中為尊,乃至世間人民中獨尊,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證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云何為四?一者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2463]而作證;二者一切諸行苦;三者一切諸行無我;四者涅槃休息。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2464]天上、人中而作證。是謂,比丘!四法之本,是故於天上、人中而獨得尊。」

[T2.639a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舍利弗目揵連取滅度《增壹阿含26.9經》[2465]

[T2.639a12] 聞如是:

[T2.639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39a13]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欲詣羅閱城夏坐,舍利弗亦欲詣羅閱城夏坐,千二百五十弟子皆欲詣羅閱城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夏坐竟,當取涅槃[2466]

[T2.639a17]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舍利弗、目揵連等,遊羅閱城迦蘭陀竹園,受夏坐已。爾時,世尊告舍利弗,今千二百五十弟子,為汝等在此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當取滅度。云何舍利弗,[2467]任與[2468]比丘說妙法乎?我今脊痛,欲小止息。」

[T2.639a22]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

[T2.639a22] 爾時,世尊躬[2469]僧迦利[2470],右著地,脚脚相累,[2471]意在明。

[T2.639a24]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我初受戒時,*經半月,得四辯才而作證,義理具足。我今當說之,分別其義,使汝等知,布現分別之。諦聽[2472]!善思念之。」

[T2.639a27] 諸比丘對曰:「如是。」是時,諸比丘從舍利弗受教。

[T2.639a28] 舍利弗告曰:「何等是四辯才?我得證者所謂義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法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應辯;我由此得證所謂[2473]辯。我今當廣分別其義。若當四部之眾有狐疑者,我今現在可問其義。若復,諸賢!於四禪有狐疑者,若復,諸賢!於四等心有狐疑者,可問[2474],今當說之。設復,諸賢,於四意斷有狐疑者,可問我義,我今當說。四神足、四意止、四諦,有狐疑者,便來問我義,我今當說之,今不問者,後悔無益!我今唯有世尊、無所著、等正覺所有深法,所行眾事,亦問我義,我當說之,[2475]勿有悔。」

[T2.639b11]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到時,著衣持,欲入羅閱城乞食。是時,[2476]梵志遙見目連來,各各相[2477]謂曰:「此是沙門瞿曇弟子[2478],無有出此人上,我等盡共圍已,而取打殺。」

[T2.639b15] 是時,彼梵志便共圍捉,各以瓦石打殺而便[2479]捨去,身體無處不遍,骨肉爛盡,酷痛苦惱,不可稱計。

[T2.639b17] 是時,大目揵連而作是念:此諸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捨我而去。我今身體無處不[2480],極患疼痛,又無氣力[2481]還至[2482],我今可以神足還至精舍。是時,目連即以神足還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

[T2.639b22]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語舍利弗言:「此執*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身體疼痛,實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來辭汝。」

[T2.639b25] 時舍利弗言:「世尊弟子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T2.639b27] 目連報言:「我本所造行極為深重,要索受報,終不可[2483][2484]是空中而受此報。然我今日[2485]極患疼痛,故來辭汝,取般涅槃。」

[T2.639b29] 舍利弗言:「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廣演其義,若彼人意中欲住劫、過劫,乃[2486]不滅度,何以不住而滅度乎?」

[T2.639c03] 目連報言:「如是,舍利弗!如來[2487]:『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經劫者,亦可得耳。』但如來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當取般涅槃,眾生之類壽命極短,又我不忍見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體極為疼痛,欲取般涅槃。」

[T2.639c08] 爾時,舍利弗語目連言:『汝今小[2488],我當先取滅度。」是時,目連默然不對。

[T2.639c10] 是時,舍利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滅度,唯願聽許。」

[T2.639c12] 是時,世尊默然不對。時舍利弗再三白世尊言:「我今正是時,欲取般涅槃。」

[T2.639c14] 是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2489]過一劫?」

[T2.639c15] 舍利弗白世尊言:「我[2490]從世尊聞,躬自承受,眾生之類受命[2491]極短,極壽不過百歲,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若當如來住壽一劫者,我當亦[2492]住壽一劫。」

[T2.639c19]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2493],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2494]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2495]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轉地住者;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姓家;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天王宮、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無色天,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眾生壽短,故如來壽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說:『如來當住一劫,至一劫,我亦當住一劫,至一劫。』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2496]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是謂,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議。」

[T2.640a08]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議,世界、眾生、龍宮、佛土實不可思議。[2497]長夜恒有此[2498]:釋迦文佛終不住一劫,又復諸天來至我所,而語我言:『釋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當取涅槃。』我今不堪見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又最後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後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唯願世尊聽取滅度。」

[T2.640a17]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T2.640a18] 舍利弗即[2499]如來前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2500]二禪;從二禪起,復入三禪;從三禪起,復入四禪;從四禪起,復入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2501]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識處、空處;從空[2502]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2503]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

[T2.640a29] 是時,諸比丘[>]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T2.640b01] 爾時,舍利弗即從*起,頭面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640b02] 當於爾時,眾多比丘從舍利弗後。時舍利弗還顧語:「諸賢!各欲所至?」

[T2.640b04] 眾多比丘報曰:「我等欲得供養尊者舍利[2504]。」

[T2.640b05] 舍利弗言:「止!止!諸賢!此則為供養已。吾自有沙彌,足得供養我耳。汝等各還所在,思惟道化,善修梵行,盡於苦際。如來出世,甚難可遇。時時乃出,猶優曇華時時乃出。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人身亦復難剋,有信成就亦復難得,欲求出家學如來法亦復難得。一切諸行欲使[[2505]滅盡,此亦難得;滅於愛欲永盡無餘,滅盡涅槃。今有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是謂,諸賢!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

[T2.640b19] 爾時,諸比丘咸共墮淚:「今舍利弗滅度,何速乃爾。」

[T2.640b20][2506]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止!止!諸賢!慎莫愁憂,變易之法,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2507]彌山王尚有無常之變,況復芥子之體,舍利弗比丘而免此患乎?如來金剛之身,不久亦當取般涅槃?何況我身,然汝等各修其法行,得盡苦際。」

[T2.640b25] 是時,尊者舍利弗往詣精舍。到已,收攝衣,出於竹園,往詣本生[2508]處。是時,尊者舍利弗漸漸乞食至摩瘦國。爾時,尊者舍利弗遊於摩瘦本生之處,身遇疾病,極為苦痛。時,唯有均頭沙彌供養,目下除去不淨,供給清淨。

[T2.640c01] 是時,釋提[2509]因知舍利弗心中所斯念,譬如力士[2510]屈申[2511]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來至舍利弗精舍中。至已,頭面禮足,復以兩手摩舍利弗足,自稱姓名,而作是說:「我是天王帝釋。」

[T2.640c06] 舍利弗言:「快哉!天帝!*無窮。」

[T2.640c06] 釋提*因報言:「我今欲供養尊者*舍利。」

[T2.640c07] 時舍利弗報言:「止!止!天帝!此則為供養已,諸天清淨,阿須輪[2512]、龍、鬼及諸天之眾。我今自有沙彌,足堪使令。」

[T2.640c10] 時,釋提*因再三白舍利弗言:「我今欲作福業,莫見違願,今欲供養尊者舍[2513]。」

[T2.640c12] 是時,舍利弗默然不對。

[T2.640c12] 時,釋提桓因躬自除糞,不辭謙苦。

[T2.640c13]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以其[2514]而般涅槃。是時,此地六[2515][2516]動,有大音聲,雨諸天華,作倡伎樂,諸天[2517]塞虛空,神妙諸天亦散拘牟頭華,或以栴檀雜碎之香而散其上。時,舍利弗*取滅度,諸天皆在空中,悲號啼哭,不能自勝,虛空之中,欲天、色天、無色天,悉共墮淚,亦如春月細雨和暢。爾時,亦復如是。今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何其速哉。」

[T2.640c21] 是時,釋提*因集一切眾香,而耶維尊者舍利弗身,種種供養已,而收舍利及衣,而付均頭沙彌,又告之曰:「此是汝師舍利及衣,往奉世尊。到已,以此因緣,具白世尊,[2518]有所說者,便奉行之。」

[T2.640c25] 是時,均頭報言:「如是,拘翼!」

[T2.640c26] 是時,均頭沙彌捉衣、持及舍利,往[2519]阿難所,白阿難[2520]:「我師*取滅度,今持舍利、衣來,用[2521][2522]世尊!」

[T2.640c29] 時阿難見已,即墮淚而作是語:「汝亦來共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共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我等[2523]奉行之。」

[T2.641a02] 均頭報言:「如是,尊者!」

[T2.641a03] 是時,阿難將均頭沙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此均頭沙彌來至我所,白我言:『我師*滅度,今持衣來奉上如來。』我今日心意煩惱,志性迷惑,莫知東西,聞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悵然傷心。」

[T2.641a07]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

[T2.641a09] 阿難對曰:「非也。世尊!」

[T2.641a09]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2524]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T2.641a11] 阿難白佛言:「舍利弗比丘不用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2525]所見身,而取滅度,但舍利弗比丘恒喜教化,說法無厭足,與諸比丘教誡[2526],亦無厭足,我今憶此舍利弗深恩過多,是以愁悒耳。」

[T2.641a15]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莫懷愁憂,不常[2527]之物,欲使恒在者,此事不然,夫生有死。云何,阿難!過去諸佛盡非滅度乎?[2528]如燈炷,油盡[2529] [2530]滅,[2531]從寶藏、定光[2532]至今七佛及弟子眾,盡非般涅槃乎?如是辟支佛審諦、高稱、遠聞、尼嗟優尼般嗟伽羅[2533],優般伽羅,爾許辟支佛盡非滅度乎?賢劫之初,大國聖王名曰善悅摩訶提婆。如是轉輪聖王今為所在,豈非盡[2534]般涅槃乎?」

[T2.641a2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當有死 不生不復滅 此滅最第一

~ 增壹阿[2535]經卷第十[2536] [2537] ~


增壹阿[2538] 卷第十[2539]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2540]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2541][2542]

[T2.641b07] 世尊告阿難曰:「汝今授舍利弗舍利來。」

[T2.641b07] 阿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阿難即授舍利在世尊手。

[T2.641b09] 爾時,世尊手執舍利已,告諸比丘:「今此是舍利弗比丘舍利,智慧聰明高才[2543]智。若干種智,智不可窮,智無涯底,[2544]有速疾之智,有輕便之智,有利機之智,有甚深之智,有審諦之智,少欲知足,樂閑靜[2545]處,有猛勇[2546]意,所為不亂,無怯弱心,能有所忍,除去惡法,體性柔和,不好訟,恒修精進,行[2547]昧,習智慧[2548],念解脫,修行解脫所[2549]見身。比丘當知:猶如大樹而無其枝,然今日比丘僧,如來是大樹,舍利弗比丘而取滅度,似樹無枝。若舍利弗所遊之方,彼方便遇大幸云:『舍利弗在彼方止。』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能與外道異學共議論[2550],無不降伏者。」

[T2.641b22] 是時,大目揵連聞舍利弗滅度,即以神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大目揵連白世尊曰:「舍利弗比丘今[2551]滅度,我今[2552]世尊,欲取滅度。」

[T2.641b25] 爾時,世尊默然不對。

[T2.641b26] 如是再三白世尊曰:「我欲取滅度。」爾時,世尊亦復默然不報。

[T2.641b27] 爾時,目連][2553]見世尊默然不報,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還詣精舍,收攝衣,出羅閱城,自往本生處。爾時,有眾多比丘從尊者目連[2554]後。是時,眾多比丘共*目連到摩瘦村,在彼遊化,身抱重患。

[T2.641c03] 是時,目連躬自露地敷座而坐,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2555]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從初禪起,飛在空中,坐臥經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作十八變,神足變化。

[T2.641c16]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還下就座,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復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2556]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還入水光、火光、有想無想處、不用處、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2557]。復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尋時取滅度。爾時,大目揵連已取滅度。

[T2.641c28] 是時,此地極大震動,諸天各各相告來下,省覲[2558]大目揵連,持用供養尊德,或以種種香華來供養者,諸天在空中作倡伎樂[2559],彈琴、歌舞用供養尊者目揵連上。

[T2.642a03]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取滅度。是時,那羅陀村中一由旬[2560]內,諸天側滿其中。爾時,復有眾多比丘持種種香華,散尊者目揵連尸上。

[T2.642a06] 爾時,世尊從羅閱城漸漸乞食,將五百比丘,人中遊化,往詣那羅陀村,五百比丘俱。爾時,舍利弗、目連取滅度未久。爾時,世尊在露地而坐,默然察諸比丘已[2561],默然觀諸比丘已,告諸比丘:「我今觀此眾[2562]中,大有[>][2563]。所以然者,今此眾中無有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若舍利弗、目揵連所遊之方,彼方便為[2564]空。聞舍利弗、目揵連今在此[2565]方。所以然者,舍利弗、目揵連比丘堪任降此外道。」

[T2.642a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佛所造甚奇!甚特!有此二智慧[2566]、神足弟子取般涅槃,然如來無有愁憂。正使過去恒沙如來,亦復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正使當來[2567]佛出世,亦當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比丘當知:世間有二施[2568]業。云何為二?所謂財施、法施。比丘當知:。若論財施者,當從舍利弗、目連比丘求;若欲求法施者,當從我求之。所以然者,我今如來無有財施,汝等今日可供養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舍利。」

[T2.642a24] 爾時,阿難白佛言:「云何得供養舍利弗、目揵連舍利?」

[T2.642a26] 世尊告曰:「當集種種香華於四衢道頭,起四寺偷婆[2569]。所以然者。若有起寺,此人[2570]有四種應起偷婆[2571]。云何為四?轉輪聖王應起偷婆,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應起偷婆。」

[T2.642b01] 是時,阿難白世尊[2572][2573]:「有何因緣如來應起偷婆?復有何因緣辟支佛、漏盡阿羅漢、轉輪聖王應起偷婆?」

[T2.642b04]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轉輪聖王[2574]行十善,修十功德,亦復教人行十善功德。云何為十?己身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殺生。己身不盜,復教他人使不盜。己身不[2575],復教他人使不*。己身不妄語,復教他人使不妄語。己身不綺語,復教他人使不綺語。己身不嫉,復教他人使不嫉。己身不訟,復教他人使不訟。己身意正,復教他人使不亂意。身自正見,復教他人使行正見。,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有此十功德,是故應與起偷婆。」

[T2.642b14]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T2.642b16] 世尊告曰:「阿難當知:漏盡阿羅漢以更不復受有,淨如天金,三毒五使永不復現,以此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T2.642b18] 阿難白佛:「以何因緣辟支佛應與起偷婆?」

[T2.642b19] 世尊告曰:「有辟支佛,無師自悟,去諸結使,[2576]不受胎,是故應與起偷婆。」

[T2.642b21]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應與起偷婆?」

[T2.642b22] 世尊告曰:「於是,阿難!如來有十力、四無所畏,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得道者令得道,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眾人見已,極懷歡喜。是謂,阿難!如來應與起偷婆,是謂如來應與起偷婆。

[T2.642b27] 爾時,阿難聞世尊[2577]所說,歡喜奉行。

(一婆迦梨身得重患自殺《增壹阿含26.10經》[2578]

[T2.642b29] 聞如是:

[T2.642b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2c01] 爾時,尊者婆迦梨身得重患,臥在大小便上,意欲自刀殺[2579],無此勢可自坐起。是時,尊者婆迦梨告侍者,汝今[2580]可持刀來,吾欲自殺。所以然者,如今[2581]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無出我上,然我今日有漏心不解脫。所以然者,[2582]如來弟子遇苦惱時,亦復求刀自殺。我今用此命,為不能從此岸至彼岸。」

[T2.642c08] 是時,婆迦梨弟子出家未久,未知今世、後世,不知從此岸至彼岸,亦復不知死此生彼,便授刀與之。時,婆迦梨手執刀已,以信堅固,持刀自刺。

[T2.642c11] 是時,婆迦梨以[2583]自刺,而作是念: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所作非法,得惡利不得善利,於如來法中,不得受證而[2584]命終。是時,尊者婆迦梨便思惟是五盛陰:是謂此色,是謂色[2585],是謂色滅盡;是謂痛、想、行、識,是謂痛、想、行、識集[2586],是謂痛、想、行、識、滅盡。彼於此五盛陰熟思惟之,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脫。爾時,尊者婆迦梨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T2.642c20]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爾時,世尊告阿難[2587]:「諸比丘在舍衛城者,盡集一處,吾欲所。」

[T2.642c22] 是時,尊者阿難受世尊教,即集諸比丘,在普[2588]講堂,還白世尊[2589]:「今日比丘已集一處。」

[T2.642c24] 是時,世尊[2590]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婆迦梨比丘精舍。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

[T2.643a03] 爾時,世尊將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精舍。爾時,世尊觀魔波旬欲得知神識所在。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聞此精舍之中有大聲乎?又在光怪?」

[T2.643a06]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我等*見。」

[T2.643a07] 世尊告曰:「此弊魔波旬,欲得知婆迦梨神識所在。」

[T2.643a08]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唯願世尊[2591]婆迦梨比丘神識為[2592]所在。」

[T2.643a09] 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無所著。彼族姓子*般涅槃,當作如是持。」

[T2.643a11]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此婆迦梨比丘何日得此四諦?」

[T2.643a13] 世尊告曰:「今日之中得此四諦。」

[T2.643a13] 阿難白佛:「此比丘抱病經久,本是凡人。」

[T2.643a14]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彼比丘[>]苦甚久,諸有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此人最勝。然有漏心未得解脫:『我今可求刀自刺。』是時,彼比丘臨自刺時,即思惟如來功德;捨壽之日,思惟五盛陰,是謂此色*、此色滅盡。爾時,彼比丘思惟此已,諸有[2593]之法皆悉滅盡,此比丘*般涅槃。」

[T2.643a21]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意斷之法 四闇、老耄法 阿夷、法本末 舍利、婆迦[2594]

 

增壹阿*含經[2595]

等趣四諦品第二十[2596]《增壹阿含27.1~10經》

(一)當親近舍利弗、目連比丘《增壹阿含27.1經》[2597]

[T2.643a26] 聞如是:

[T2.643a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3a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是[2598],比丘!我等常所說法。所謂四諦,以無數方便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云何為四?所謂苦諦之法,以無數方便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以無數方便說*、盡、道諦,而觀察此法,分別其義,廣與人演。

[T2.643b03] 汝等比丘,當親近舍利弗比丘,承事供養。所以然者,彼舍利弗比丘以無數方便,說此四諦,廣與人演。當舍利弗比丘與諸眾生及四部眾,分別其義,廣與人演。時不可計眾生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43b08]汝等比丘,當親近舍利弗、目[2599]連比丘,承事供養。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眾生之父母,[2600]生已長養令大者目*連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與人說法要,成四諦;目犍連比丘與人說法要,成第一義,成無漏[2601]。汝等當親近舍利弗、目*連比丘。」世尊作是語已,還入靜室。

[T2.643b14] 世尊去未久,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其有能得四諦法者,彼人快得善利。云何為四?所謂苦諦,以無數方便廣演其義。云何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

[T2.643b20] 「云何苦*諦?所謂愛結是也。」

[T2.643b21] 「云何為盡諦?所謂盡諦者,愛欲結永盡無餘,是謂盡諦。

[T2.643b22] 「云何為道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是。正見、正治、正語、正方便、正命、正業、正念、正定,是謂道諦也。彼眾生快得善利,乃能聞此四諦之法。」

[T2.643b25] 爾時,尊者舍利弗當說此法,無量不可計眾生聞此法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43b27] 「我等亦快得善利,世尊與我說法,安處福地。」

[T2.643b28] 「是故,四部之眾,求於方便,行此四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3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分別外道法與正法的差別《增壹阿含27.2經》[2602]

[T2.643c02] 聞如是:

[T2.643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3c03] 爾時,眾多比丘入舍衛城。時,眾多比丘便作是念:然我等乞食日猶故早,我等可往至外道異學村與共論義[2603]

[T2.643c05] 是時,眾多比丘便往至外道村中。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在一面坐[2604]。爾時,異學問道人曰:「沙門瞿曇與諸弟子而說此法:『汝等比丘,盡當學此法,悉當了知,以了知已,當共奉行。』我等[2605]與諸弟子而說此法:『汝等盡當而學此法,悉當了知,以了知已,當共奉行。』沙門瞿曇與我等有何等異?有何增減?所謂彼說法,我亦說法,彼教誨,我亦教誨。」

[T2.643c13] 爾時,眾多比丘聞此語已,亦不言是。復不言非,即從坐起而去。爾時,眾多比丘自相謂曰:「我等當以此義,往白世尊!」

[T2.643c16] 爾時,眾多比丘入舍衛城乞食,[2606]已,收攝衣,以尼師檀[2607]著左肩上,往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T2.643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彼外道作此問者,汝等當以此語報彼曰:『為一究竟?為眾多究竟乎?』或能彼梵志平等說者,應作是說:『是一究竟,非眾多究竟。』彼究竟者,為是有欲究竟?為無欲究竟?所謂彼究竟者,謂無欲究竟。云何彼究竟者,有恚究竟?為無恚究竟?所謂彼究竟者,無恚究竟,非有恚究竟。云何有癡究竟?無癡究竟?所謂彼究竟者,無癡究竟。云何彼究竟者,為是有愛究竟?為無愛究竟?所謂彼究竟者,無愛究竟。云何彼究竟[2608],有[2609]究竟?為無*究竟?所謂彼究竟者,無*究竟。云何彼究竟者,為是智者?為非智者?所謂智者所究竟。此究竟者,為是怒者所究竟?為非怒者所究竟?所謂此究竟,彼當作是說,非怒者所究竟。

[T2.644a05]比丘!有此二見,云何為二見?所謂有見、無見。諸有沙門、婆羅門不知此二見之本末,彼便有欲心、有瞋恚心、有愚癡心、有愛心、有受心[2610],彼是無知。彼有怒心,不與行相應,彼人不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辛酸萬端不脫於苦。諸有沙門、婆羅門如實而知之,彼便無愚癡、瞋恚之心,恒與行相應,便得脫生、老、病、死。今說苦之元本[2611]。如是,比丘!有此妙法,斯名平等之法。諸不行平等法者,則墮五見。

[T2.644a15]今當說四受,云何為四受?所謂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是謂四受。若有沙門、婆羅門盡知欲受之名,彼雖知欲受之名,復不相應者,彼盡分別諸受之名,先分別欲受之名,而不分別見受、戒受、我受之名。所以然者,以彼沙門、婆羅門不能分別此三受之名。是故,或有沙門、婆羅門盡分別此諸受,彼便分別欲受、見受,不分別戒受、我受。所以然者,以彼沙門、婆羅門不能分別二受。若使沙門、婆羅門盡能分別諸受,或復有不具者,彼便能分別欲受、見受、戒受,不分別我受。所以然者,以彼沙門、婆羅門不能分別我受故。是故,復有沙門、婆羅門盡分別諸受,然復有不具者,此名四受。

[T2.644a28] 有何等義。云何分別?所謂四受者,由愛而生。如是,比丘有[2612]妙法所應分別。若有不行此諸受,此不名為平等。所以然者,諸法之義難了難解。如此非法之義者,非三耶三佛之所說也。比丘當知:如來盡能分別一切諸受,以能分別一切諸受,則與相應,則能分別欲受、見受、我受、戒受。是故,如來盡分別諸受,則與法共相應,無有相違。

[T2.644b07] 此四受由何而生?然此四受由愛而生,由愛而長。成就此受,彼便不能起於諸受;[2613]不起諸受,則不恐懼,*不恐懼,便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造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有此妙法,如實[2614]知之,具足諸法、法行之本。所以然者,以其此法極微妙故,諸佛之所說:「則於諸行無有缺漏。於是,比丘有初沙門、第二沙門、第三沙門、第四沙門,更無復有沙門出此上者、能勝此者,作如是師子之吼。」

[T2.644b17]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歡喜惠施,手自布施,發願求報,當獲無窮之福《增壹阿含27.3經》[2615]

[T2.644b19] 聞如是:

[T2.644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4b20] 爾時,阿那邠邸長者[2616]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長者曰:「云何,長者!汝家中恒布施耶?」

[T2.644b22] 長者白佛:「貧家恒行布施,又飲食弊,不與常同。」

[T2.644b23] 世尊告曰:「[2617]布施之時,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然不用心意,復不發願,復無信心,由此行報,所生之處不得好食。意不貪樂,意亦復不樂著於好衣裳,亦復不樂著[2618]田業,心亦不著五欲之中,正使有僕從奴婢,亦復不受其教。所以然者,正由其中不用心故,故受其報。若[2619]長者布施之時。若好、若醜。若多、若少,當至誠用心,勿有增損,[2620]後世橋梁。彼若所生之處,飲食自然,七財具足,心恒[2621]五欲之中,正使有奴婢使人,恒受其教[2622]。所以然者,由於中發歡喜心故。

[T2.644c05] 長者當知:過去久遠有梵志名毘羅摩[2623]。饒財多寶,真珠、虎珀、、瑪[2624]瑙、水精、琉[2625],好喜布施。爾時,布施之時,用八萬四千銀盛滿碎金,復有八萬四千金盛滿碎銀,作如是施。復以八萬四千金銀澡[2626]施。復以八萬四千牛,皆以金銀覆角,皆作如是布施。復以八萬四千玉女布施,衣裳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臥具,皆用氍氀文繡[2627][*]自覆。復以八萬四千衣裳布施。復以八萬四千龍象布施,皆[2628]金銀[2629]飾。復以八萬四千匹馬布施,皆*金銀鞍勒自[2630],復以八萬四千車布施,作如是大施。復以八萬四千房舍布施,於四城門中布施,須食與食,須衣與衣,衣被、[2631]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皆悉與之。

[T2.644c20] 長者當知:彼毘羅摩雖作是布施,不如作一房舍,持用布施招提僧[2632],此福不可計量。正使彼作如是[2633],及作房舍持用施招提僧,不如受三自歸佛、法、聖眾,此福不可稱計。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又[2634]三自歸,雖有此福,猶不如受持五戒。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歸,受持五戒,雖有此福,故不如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此福功德不可稱[2635]

[T2.644c29] 正使彼人作如是施,作僧房舍,受三自歸,奉持五戒,及彈指之頃,慈愍眾生,雖有此福,故不如須臾之間,起於世間不可樂想,[2636]福功德不可稱量。然彼所作功德,我盡證明,作僧房舍,我亦知此福,受三自歸,我亦知此福。受持五戒,我亦知此福。彈指之頃,慈愍眾生,我亦知此福。須臾之間,起於世間不可樂想,我亦知此福。

[T2.645a07] 爾時,彼婆羅門作如是大施者,豈[2637]異人乎?莫作是觀[2638]。所以然者,爾時施主者,即我身是也。長者當知:過去久遠所作功德,信心不斷,不起著想。是故,長者!若欲布施之時,若多、若少。若好、若醜,歡喜惠施,勿起想著,手自布施,莫使他人,發願求報,後求受福,長者當獲無窮之福。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T2.645a14] 爾時,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如日初出,如來出世,除去闇冥靡不照明《增壹阿含27.4經》

[T2.645a16] 聞如是:

[T2.645a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5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初出之時,人民之類普共田作,百鳥悲鳴,嬰孩[2639]哀喚。我今,比丘當知:此是譬喻,當解其義,此義云何當解?若日初出之時,此譬如來出世。人民之類普共田作,此譬如檀越施主,隨時供給衣被、[2640]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百鳥悲鳴者,此高德法師之喻,能[2641]四部之眾說微妙之法。*喚呼者,此弊魔波旬之喻。是故,諸比丘!如日初出,如來出世,除去闇冥,靡不照明。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5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彌勒菩薩問世尊菩薩成就幾法《增壹阿含27.5經》

[T2.645a28] 聞如是:

[T2.645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5a29] 爾時,彌勒菩薩至如來所,頭面禮足,[2642]一面坐。爾時,彌勒菩薩白世尊言:「菩薩摩訶薩成就幾法,而行檀波羅蜜,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之道?」

[T2.645b03] 佛告彌勒:「若菩薩摩訶薩行四法本,具足六波羅蜜,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云何為四?於是,菩薩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選擇人,恒[2643]斯斯念:一切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是謂菩薩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

[T2.645b08] 「復次,菩薩若惠施之時,頭、目、髓、腦,國、財、妻、子,歡喜惠施,不生著[2644]。由如應死之人臨時還活,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爾時,菩薩發心喜悅,亦復如是。布施誓願不生想著。

[T2.645b12] 「復次,彌勒!菩薩布施之時,普及一切,不自為己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是謂成就此三法,具足六度。

[T2.645b14] 「復次,彌勒!菩薩摩訶薩布施之時,作是思惟: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何以故,食已[2645],諸根寂靜,思惟禁戒,不[2646]瞋恚,修行慈心,勇猛精進[2647],增其善法,除不善法,恒若一心,意不錯亂,具足辯才,法門終不越次,使此諸施具足六度,成就檀波羅蜜。

[T2.645b21] 若菩薩摩訶薩行此四法,疾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是故,彌勒。若菩薩摩訶薩欲施之時,當發此誓願,具足諸行。如是,彌勒!當作是學。」

[T2.645b24] 爾時,彌勒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如來出世有四無所畏《增壹阿含27.6經》[2648]

[T2.645b26] 聞如是:

[T2.645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5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世有四無所畏,如來得此四無所畏,便於世間無所著,在大眾中而師子吼轉於梵輪。

[T2.645b29] 「云何為四?我今[2649]辦此法,正使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蜎飛蠕動之類,在大眾中言我不成此法,此事不然,於中得無所畏,是為第一無所畏。

[T2.645c04] 「如我今日諸漏[2650]盡,更不受胎。若有沙門、婆羅門,眾生之類,在大眾中言我諸漏未盡者,此事不然,是謂第二無所畏。

[T2.645c07] 「我今已離愚闇法,欲使還就愚闇之法者,終無此處[2651]。若復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眾生之類,在大眾中言我還就愚闇之法者,此事不然,是謂如來三無所畏。

[T2.645c10] 「諸賢聖出要之法,盡於苦際,欲使不出要者,終無*!若有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眾生之類,在大眾中言如來不盡苦際者,此事不然,是謂如來四無所畏。

[T2.645c14] 「如是。比丘!如來四無所畏在大眾之中,能師子吼轉於梵輪。如是[2652],比丘!當求方便,成四無所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5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博古明今,在眾中最為第一《增壹阿含27.7經》[2653]

[T2.645c18] 聞如是:

[T2.645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5c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人,聰明勇[2654],博古明今,法法成就。云何為四?比丘多聞博古明今,在大眾中最為第一。比丘尼多聞博古明今,在大眾中最為第一,優婆塞多聞博古明今,在大眾中最為第一,優婆斯多聞博古明今,在大眾中最為第一。是謂,比丘!有此四人在大眾中最為第一。」

[T2.645c2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無所畏 多聞能說法 在眾為師子 能除怯弱法
 比丘戒成就 比丘尼多聞 優婆塞有信 優婆斯亦爾
 在眾為第一 若能和順眾 欲知此義者 如日初出時

[T2.646a04] 是故,諸比丘!當學博古明今,法法成就。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6a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四種金翅鳥《增壹阿含27.8經》[2655]

[T2.646a07] 聞如是:

[T2.646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6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金翅鳥。云何為四?有卵生金翅鳥,有胎生金翅鳥,有濕生金翅鳥,有化生金翅鳥,是四種金翅鳥。如是,比丘!有四種龍。云何為四?有卵生龍,有胎生龍,有濕生龍,有化生龍。是謂,比丘!有四種龍。

[T2.646a13] 比丘當知:若彼卵生金翅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上,自投于海;而彼海水縱廣二十八萬里,下有四種龍宮,有卵種龍,有胎種龍,有濕種龍,有化種龍。是時,卵種金翅鳥,以大翅[2656]水兩向,取卵種龍食之,設當向胎種龍者,金翅鳥身即當喪亡[2657]。爾時,金翅鳥*水取龍,水猶未合,還上鐵叉樹上。

[T2.646a20] 比丘當知:若胎生金翅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縱廣[2658]二十八萬里,*水下至值胎種龍。若值卵生[2659]龍者,亦能捉之銜出海水。若值濕生龍者,鳥身即死。

[T2.646a24] 比丘當知:若濕生金翅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上,自投于海。彼若得卵生龍、胎生龍、濕生龍,皆能捉之,設值化生龍者,鳥身即死。

[T2.646a27]若,比丘!化生金翅鳥欲食龍時,上鐵叉樹上,自投于海;然彼海水*縱廣二十八萬里,*水下至值卵種龍、胎種龍、濕種龍、化種龍,皆能捉之,海水未合之頃,還上鐵叉樹上。

[T2.646b02] 比丘當知:若使龍王[2660]事佛者,是時金翅鳥不能食噉。所以然者,如來恒行四等之心,以是故鳥不能食龍。云何為四等?如來恒行慈心,恒行悲心,恒行喜心,恒行護心。

[T2.646b06] 是謂,比丘!如來恒有此四等心,有大筋力,有大勇猛,不可沮壞。以是之故,金翅之鳥不能食龍。是故,諸比丘!當行四等之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6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善知識惠施時,有四事功德《增壹阿含27.9經》

[T2.646b11] 聞如是:

[T2.646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6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知識惠施之時,有四事功德。云何為四?知時而施非不知時;自手惠施不使他人,[2661]施常淨潔[2662]非不淨潔;施極微妙不有穢濁。善知識惠施[2663]之時,有此四功德。

[T2.646b16] 是故,諸比丘!善男子、善女人布施之時,當具此四功德。*[2664]此功德,獲大福業,得甘露滅。然此福德不可稱量,言當有爾許福業,虛空所不能容受。猶如海水不可[2665]量,言一[2666]、半*、一合、半合,稱數之名,但其福業不可具陳。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功德不可稱計,獲大福業,得甘露滅,言當有爾許福德。是故,比丘[2667],善男子、善女人當具此四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6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種人世之福田《增壹阿含27.10經》

[T2.646b27] 聞如是:

[T2.646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46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種之人,可敬可貴,世之福田。云何為四?所謂持信、奉法、身證、見到。

[T2.646c01] 「彼云何名為持信人?或有一人受人教[2668],有篤信心,意不疑難,有信於如來、至真[2669]、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亦信如來語,亦信梵志語,恒信他語,不[2670]己智。是謂名為持信人。

[T2.646c06] 「彼云何名為奉法人?於是,有人分別於法,不信他人,觀察於法,有耶?無耶?實耶?虛耶?彼便作是念:此是如來語,此是梵志語,以是知[2671]如來[2672]法者,便奉持之,諸有外道語者,而遠離之。是謂名為奉法[2673]

[T2.646c11] 「彼云何為身證人?於是,有人身自作證,亦不信他人,亦不信如來語,諸尊所說言教亦復不信,但任己性而遊。是謂名為身證[2674]

[T2.646c14] 「彼云何名為見到人?於是,有人斷三結,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彼有此見便有惠施,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世[2675],有父,有母,有阿羅漢[2676]受教者,身信作證而自遊化。是謂名為見到人。

[T2.646c18] 是謂,比丘!有此四人,當念除上三人,念修身證之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46c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十九 [2677] ~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2678]

聲聞品第二十八《增壹阿含28.1~7經》

(一)勸化王舍城民令信三寶《增壹阿含28.1經》[2679]

[T2.646c29] 聞如是:

[T2.646c29]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47a01] 是時,四大聲聞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我等共觀此羅閱城中,誰有不供奉佛、法、眾作功德者,由來無信[2680],當勸令信如來、法、[2681],尊者[目大>大目]揵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賓頭盧。

[T2.647a05] 爾時,有長者名跋提,饒財多寶,不可稱計:金、銀、珍寶、硨、瑪瑙、真珠、虎魄[2682]、象馬、車乘、奴婢、僕從,皆悉備具。又復慳貪不肯布施,於佛、法、眾無有毫釐之善,無有篤信,故福已盡,更不造新,恒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及得阿羅漢者,亦復無有而取證者。彼長者有七重門,門門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詣門,復以鐵籠絡覆中庭[2683],恐有飛鳥來至庭中[2684]

[T2.647a14] 長者有[2685]名難陀,亦復慳貪不肯惠施,不種功德之本,故者已滅,更不造新,亦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得阿羅漢,亦復無有而取證者。難陀門戶亦有七重,亦有守門人,不令有來乞者,亦復以鐵籠覆上,不使飛鳥來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難陀母篤信佛、法、眾。

[T2.647a22] 爾時,拔提[2686]長者清旦食餅。是時,尊者阿那律到時,著衣持,便從長者舍地中踊出,舒向長者。是時,長者極懷愁憂,即授少許餅與阿那律。是時,阿那律得餅已,還詣所在。

[T2.647a26] 是時,長者便興瞋恚,語守門人言:「[2687]有教:『無令有人入門內。』何故使人來入?」

[T2.647a28] 時,守門者報曰:「門閤牢固,不知此道士[2688]為從何來?」

[T2.647a29] 爾時,長者默然不言。

[T2.647b01] 時,長者已食餅竟,次食魚肉。尊者大迦葉著衣持,詣長者家,從地中踊出,舒向長者。時,長者甚懷愁憂,授小許魚肉與之。是時,迦葉得肉,便於彼沒,還歸所在。

[T2.647b04] 是時,長者倍復瞋恚,語守門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復使二沙門入家乞食?」

[T2.647b07] 時,守門人報曰:「我等不見此沙門為從何來入?」

[T2.647b08] 長者報曰:「此禿頭沙門善於幻術,[2689]惑世人,無有正行。」

[T2.647b09] 爾時,長者婦去長者不遠而坐觀之。然此長者婦是質多長者妹,從摩師山中取之。時,婦語長者言:「可自護[2690],勿作是語,言:『沙門學於幻術。』所以然者,此諸沙門有大威神,所以來至長者家者多所饒益。長者!竟識先前比丘者乎?」

[T2.647b14] 長者報曰:「我不識之。」

[T2.647b15] 時婦報言:「長者!頗聞迦毘羅衛[2691]斛淨[2692]王子名阿那律,當生之時,此地六變[2693]震動,遶舍一由旬內,伏藏自出?」

[T2.647b18] 長者報言:『我聞有阿那律,然不見之耳。」

[T2.647b18] 時,婦語長者言:『此豪族之子,捨居家已,出家學道,修於梵行,得阿羅漢道,天眼第一,無有出者。然如來[2694]亦說:『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謂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來入乞者,為識不乎?」

[T2.647b23] 長者報[2695],我不識之。」

[T2.647b23] 其婦語言:「長者!頗聞此羅閱城內大梵志名迦毘羅,饒財多寶,不可稱計,有九百九十九頭耕牛田作?」

[T2.647b26] 長者報言:「我躬自見此梵志身。」

[T2.647b26] 其婦報言:「長者!頗聞彼梵志息,名曰比波羅耶檀那,身作金色,婦名婆陀,女中殊勝者,設舉紫磨金在前猶黑比白?」

[T2.647b29] 長者報言:「我聞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羅耶檀那,然復不見。」

[T2.647c02] 其婦報言:「向者,後來比丘即是。其身捨此玉女之寶,出家學道,今得阿羅漢,恒行頭陀,諸有頭陀之行具足法者,無有出尊迦葉上也。世尊亦說:『我弟子中第一比丘頭陀行者。所謂大迦葉是。』今長者快得善利,乃使賢聖之人來至此間乞食。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言:『善自護口,莫誹謗賢聖之人,言作幻化。』此釋迦弟子皆有神德,當說此語。」

[T2.647c10] 時,尊者大目[2696]連著衣持,飛騰虛空,詣長者家,破此鐵籠,落在虛空中,結跏趺坐。

[T2.647c12] 是時,跋提長者見目*連在虛空中坐,便懷恐怖,而作是說:「汝是天耶?」

[T2.647c13] 目連報言:「我非天也。」

[T2.647c14] 長者問言:「汝是乾沓耶?」

[T2.647c14] 目連報言:「我非乾沓。」

[T2.647c15] 長者問言:「汝是鬼耶?」

[T2.647c15] 目連報言:「我非鬼也。」

[T2.647c16] 長者問言:「汝是羅剎噉人鬼耶?」

[T2.647c17] 目連報言:「我亦非羅剎噉人鬼也。」

[T2.647c17] 是時,跋提長者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 羅剎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 羅剎鬼神者
 不似乾沓 方[2697]所遊行 汝今名何等 我今欲得知

[T2.647c23] 爾時,目連復以偈報曰:

 非天乾沓 非鬼羅剎種 三世得解脫 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 成於無上道 師名釋迦文 我名大目連

[T2.647c28] 是時,跋提長者語目連言:「比丘!何所教?」

[T2.647c29] 目連報言:「我今欲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T2.647c29] 時,長者復作是念:此諸道士長夜著於飲食,然今欲論者,正當論飲食耳。若當從我索食者,我當言無也。然復作是念:我今少多聽此人所說。爾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斯念:便說此偈:

 如來說二施 法施及財施 今當說法施 專心一意聽

[T2.648a08] 是時,長者聞當說法施,便懷歡喜,語目連言:「願時演說,聞當知之。」

[T2.648a09] 目連報言:「長者當知:如來[2698]五事大施,盡形壽當念修行。」

[T2.648a11] 時,長者復作是念:目連向者欲說法施行,今復言有五大施。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斯念:復告長者言:「如來說有二大施。所謂法施、財施,我今當說法施,不說財施。」

[T2.648a14] 長者報言:「何者是五大施?」

[T2.648a15] 目連報言:「一者不得殺生,此名為大施,長者!當盡形壽修行[2699]之。二者不盜,名為大施,當盡形壽修行[2700]。不婬、不妄語、不飲酒,當盡形壽而修行之。是謂,長者!有此五大施,當念修行。」

[T2.648a19] 是時,跋提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歡喜,而作是念:釋迦文佛所說甚妙,今所演說[2701],乃不用寶物,如我今日不堪殺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饒財多寶,終不偷盜,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終不婬他[2702],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語之人,何況自當妄語,此亦是我之所行。[2703]今日意不念酒,何況自[2704],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時,長者語目連言:「此五施者我[2705]奉行。」

[T2.648a28] 是時,長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飯此目連。長者仰頭語目連言:「可屈神下顧就此而坐。」

[T2.648b01] 是時,目連尋聲[2706]坐。是時,跋提長者躬自辦種種飲食與目連,目連食訖,行淨水,長者作是念:可持一端[*]奉上目連。

[T2.648b04] 是時,入藏內而選取白[*],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尋復捨之,而更取[*],又故爾好,捨之,復更取之。

[T2.648b06] 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斯念,便說此偈:

 施與心諍 此福賢所棄 施時非時 可時隨心施

[T2.648b10] 爾時,長者便作是念:今目連知我心中所斯念,便持白[*]奉上目連,

[T2.648b11] 是時,目連即與願:

 觀察施第一 知有賢聖人 施中最為上 良田生果實

[T2.648b14] 時,目連願已,受此白[*],使長者受福無窮。

[T2.648b15] 是時,長者便在一面坐,目連漸與說法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諸佛世尊所說之法,苦、[2707]、盡、道。時,目連盡與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如極淨之衣易染為色,此跋提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2708]得法、見法、無有狐疑,而受五戒,自歸佛、法、聖眾。時,目連*見長者得法眼淨,便說此偈:

 如來所說經 根原[2709]悉備具 眼淨無瑕穢 無疑無猶豫

[T2.648b2 5] 是時,跋提長者白目連曰:「自今已後恒受我請,及四部眾,當供給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愛惜。」是時,目連與長者說法已,便從[2710]起而去。

[T2.648b28] 餘大聲聞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賓頭盧言:「我等已度跋提長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難陀。」

[T2.648c01] 賓頭盧報曰:「此事大佳。」

[T2.648c02] 爾時,老母難陀躬作酥餅。爾時,尊者賓頭盧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漸漸至老母難陀舍,從地中踊出,舒手持,從[2711]母難陀乞食。是時,老母見賓頭盧已,極懷瞋恚,[2712]作是惡言:「比丘當知:設汝眼脫者,我終不乞汝食也。」

[T2.648c07] 是時,賓頭盧即入三昧,使雙眼脫出。是時,母難陀倍復瞋恚,復作惡言:「正使沙門空中倒懸者,終不與汝食。」

[T2.648c10] 是時,尊者賓頭盧復以三昧力,在空中倒懸。時,母難陀倍復瞋恚而作惡言:「正使沙門舉身出者,我終不與汝食。」

[T2.648c13] 是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舉身出。是時,老母見已,倍復恚怒,而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燃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T2.648c15] 是時,賓頭盧即以三昧,使身體盡燃。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出水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T2.648c17] 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便[2713]舉身皆出水。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在我前死者,[2714]終不與汝食也。」

[T2.648c20] 是時,尊者賓頭盧即入滅盡三昧,無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時,老母以不見出入息,即懷恐怖,衣毛皆,而作是語[2715]:「此沙門釋[2716]子,多所識知[2717],國王所敬,設聞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濟。」並作是語:「沙門還活者,我當與沙門食。」是時,賓頭盧即從三昧起。

[T2.648c26] 時,母難陀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與之。時,老母取少許麵作餅,餅遂長大。老母見已,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然餅遂大,當取先前作者持與之,便前取之,然復諸餅皆共相連。時,母難陀語賓頭盧曰:「比丘!須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嬈乃爾?」

[T2.649a03] 賓頭盧報曰:「大姊當知:我不須食,但須[2718]欲有所說耳。」

[T2.649a05] 母難陀報曰:「比丘!何所[2719]?」

[T2.649a05] 賓頭盧曰:「老母[2720]當知:[2721]持此餅往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者,我等當共奉行。」

[T2.649a07] 老母報曰:「此事甚快。」

[T2.649a08] 是時,老母躬負此餅從尊者賓頭盧後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649a10] 爾時,賓頭盧白世尊曰:「此母難陀是跋提長者*,慳貪獨食不肯施人。唯願世尊為說篤信之法,使得開解。」

[T2.649a12] 爾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持餅施與如來及與比丘僧。」

[T2.649a14] 是時,母難陀即以奉上如來及餘比丘僧。故有遺餘餅在,母難陀白世尊[2722]:「[2723]殘餅[2724]。」

[T2.649a16] 世尊[2725]:「更飯佛、比丘僧。」

[T2.649a16] 母難陀受佛教令,復持此餅飯佛及比丘僧。然後[2726]故有餅在。是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當持此餅[2727]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夷[2728]眾。」

[T2.649a19]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施與諸貧窮者。」

[T2.649a21]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棄于淨地,若著極[2729]淨水中。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天及人民能消此餅,除如來、至真、等正覺。」

[T2.649a24] 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母難陀即以此餅,捨著淨水中,即時火焰起。母難陀見已,尋懷恐懼,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49a27]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穢污,出家為要。爾時,世尊*見母難陀心意開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盡、道,爾時世尊盡與母難陀說之。

[T2.649b02] 是時,老母[2730]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白[*]易染為色,此亦如是。時母難陀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得法、成法無有[>]疑,已度猶豫,得無所畏,而承事三尊,受持五戒。爾時,世尊重與說法,使發歡喜。

[T2.649b07] 爾時,難陀[2731]白世尊曰:「自今已後,使四部之眾在我家取施,自今已去恒[2732]布施,修[2733]功德,奉諸賢聖[2734]。」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49b10] 是時,跋提長者及母難陀,[2735]弟名曰優婆迦尼,是阿闍世王少小同好,極相愛念。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經營田作,聞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聞[2736],歡喜[>]躍,不能自勝,七日之中不復睡眠,亦不飲食。是時,長者辦田作已,還詣羅閱城中道,復作是念:我今先至世尊所,然後到家。爾時,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49b18] 爾時,長者白世尊曰:「我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乎?」

[T2.649b19]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今跋提、難陀*見四諦,修諸善法。」

[T2.649b20] 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我等居門極獲大利。」

[T2.649b22]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汝今父母極獲大利,種後世之福。」

[T2.649b23] 爾時,世尊與長者說微妙之法,長者聞法已,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詣王阿闍世所,在一面坐。

[T2.649b26] 爾時,王問長者曰:「汝兄及姊受如來化耶?」

[T2.649b27] 對曰:「如是。大王!」

[T2.649b27] 王聞此語,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擊[2737]鳴鼓,告城內,自今已後,無令事佛之家有所貲輸,亦使事佛之人來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是我道法兄弟。」

[T2.649c02] 爾時,王阿闍世出種種飲食持與長者,時長者便作是念:我竟不聞世尊說夫優婆塞之法,為應食何等食,應飲何等漿,我今先往至世尊所,問此義[2738],然後當食。

[T2.649c05] 爾時,長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持我聲而白世尊云:『優婆迦尼[2739]長者白世尊曰:夫賢者之法當持幾戒?又犯幾戒非清信士?當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T2.649c10] 爾時,彼人受長者教往至世尊[2740]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人持長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應持幾戒?犯幾戒非優婆塞?又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T2.649c13]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食有二種,有可親近,有不可親近。云何為二?若親近食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不可親近;若得食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可親近。漿亦有二事,若得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不可親近;若得漿時,不善法損,善法有益,此可親近,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復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處天上,何況二、三、四、五?是時,彼人從佛受教已。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49c26] 彼人去不遠,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自今已後,聽授優婆塞五戒及三自歸。若比丘欲授清信士、女戒時,教使露[2741]、叉手合掌,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再三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復更自稱;『我今已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釋迦文佛最初五百賈客受三自歸,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若持一戒,餘封四戒;若受二戒,餘封三戒;若受三戒,餘封二戒;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

[T2.650a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四重翳雲.風塵..阿須倫使日月不得放光《增壹阿含28.2經》[2742]

[T2.650a08] 聞如是:

[T2.650a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0a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日月有四重翳,使不得放光明,何等為四?一者雲也,二者風塵,三者,四者阿須倫[2743],使覆日月不得放光明。是謂,比丘!日月有此四翳,使日月不得放大光明。此亦如是,比丘!有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云何為四?一者欲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二者瞋恚,三者愚癡,四者利養,覆蔽人心不得開解。是謂,比丘!有此四結覆蔽人心不得開解,當求方便,滅此四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0a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有三毒心不得善眠《增壹阿含28.3經》[2744]

[T2.650a20] 聞如是:

[T2.650a20] 一時,佛在阿羅毘[2745]祠側。爾時,極為盛寒,樹木凋落。

[T2.650a21] 爾時,[2746]阿羅婆長者子出彼城中,在外經行,漸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不審宿昔[2747]之中得善眠乎?」

[T2.650a24] 世尊告曰:「如是,童子!快善眠也。」

[T2.650a25] 時,長者子白佛:「今盛寒日,萬物凋落,然復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極為單薄,云何世尊作是說:『我快得善眠。』

[T2.650a28] 世尊告曰:「童子!諦聽!我今還問汝,隨所報之。猶如長者家牢治屋舍,無有風塵,然彼屋中有床蓐、氍氀、[-+],事事俱具,有四玉女顏貌端政[2748],面如桃華,世之希有,視無厭足,然好明燈,[2749]彼長者[>]得善眠乎?」

[T2.650b04] 長者子報曰:「如是。世尊!有好床臥,快得善眠。」

[T2.650b05] 世尊告曰:「云何,長者子!若彼人快得善眠,時有欲意起,緣此欲意不得眠乎?」

[T2.650b06] 長者子對曰:「如是。世尊!若彼人欲意起者,便不得眠也。」

[T2.650b08] 世尊告曰:「如彼欲意盛者,今如來永盡無餘,無復根本,更不復興。云何,長者子!設有瞋恚、愚癡心起者,豈得善眠乎?」

[T2.650b10] 童子報言:「不得善眠也。所以然者,由有三毒心故。」

[T2.650b12] 世尊告曰:「如來今日無復此心,永盡無餘,亦無根本。童子當知:我今當說四種之[2750]。云何為四?有卑*、有天*、有梵*、有佛*。童子當知:卑*者,[2751]轉輪聖王*也。天*者,釋提桓因坐也。梵*者,梵天王之坐也。佛*者,是四諦之坐也。卑*者,向須陀洹坐也。天*者,得須陀洹坐也。梵*者,向斯陀含坐也。佛*者,四意止之坐也。卑*者,得斯陀含之坐也。天*者,向阿那含之*也。梵*者,得阿那含果坐也。佛*者,四等之坐也。卑*者,欲界之坐也。天*者,色界之坐也。梵*者,無色界之坐也。佛*者,四神足之坐也。

[T2.650b24]是故,童子!如來以坐四神足*,快得善眠,於中不起婬、怒、癡,*不起此三毒之心,便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故,長者子,我觀此義已,是[2752]說如來快得善眠。」

[T2.650c01] 爾時,長者子便說此偈:

 相見日極久 梵志般涅槃 以逮如來力 明[>]取滅度
 卑*及天* 梵*及佛* 如來悉分別 是故得善眠
 自歸人中尊 亦歸人中上 我今未能知 為依何等禪

[T2.650c08] 長者子作是語已,世尊然可之。是時,長者子便作是念:世尊*然可,我極[2753]歡喜,不能自勝。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50c11] 爾時,[2754]童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梵志觀察髑髏知男女,命終生處《增壹阿含28.4經》[2755]

[T2.650c12] 聞如是:

[T2.650c12]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50c13] 爾時,世尊從靜室起下靈鷲山,及將鹿頭梵志,而漸遊行到大畏間。爾時,世尊取死人髑髏授與梵志,作是說:「汝今,梵志!明於星宿,又兼醫藥能療治眾病,皆解諸趣,亦復能知人死因緣。我今問汝,此是何人髑髏,為是男耶?為是女乎?復由何病而取命終?」

[T2.650c19] 是時,梵志即取髑髏反覆觀察,又復以手而取擊之,白世尊曰:「此是男子髑髏,非女人也。」

[T2.650c21]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此是男子,非女人也。」

[T2.650c23] 世尊問曰:「由何命終?」

[T2.650c23] 梵志復[2756]捉擊之,白世尊言:「此眾病集湊,百節酸疼故致命終。」

[T2.650c25] 世尊告曰:「當以何方治之?」

[T2.650c25] 鹿頭梵志白佛言:「當取呵梨勒果[2757],并取蜜和[2758],然後服之,此病得愈。」

[T2.650c27] 世尊告曰:「善哉!如汝所言,設此人得此藥者,亦不命終。此人今日命終為生何處?」

[T2.650c29] 時,梵志聞已,復捉髑髏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三惡趣,不生善處。」

[T2.651a02]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生三惡趣,生不善處。」

[T2.651a03] 是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梵志曰:「此是何人,男耶?女耶?」

[T2.651a04]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女人身也。」

[T2.651a06] 世尊告曰:「由何[2759]病致此命終?」

[T2.651a06] 是時,鹿頭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懷妊故致命終。」

[T2.651a08] 世尊告曰:「此女人[2760],由何命終?」

[T2.651a09] 梵志白佛:「此女人者,產月未滿,復以產兒故致命終。」

[T2.651a10]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又彼懷妊以何方治?」

[T2.651a11] 梵志白佛:「[2761]此病者,當須好酥醍醐,服之則差。」

[T2.651a12]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今此女人*取命終,為生何處?」

[T2.651a14] 梵志白佛:「此女人*取命終,生畜生中。」

[T2.651a15]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梵志!如汝所言。」

[T2.651a16] 是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T2.651a17]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男子之身。」

[T2.651a19]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由何*病致此命終?」

[T2.651a20] 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飲食過差,又遇暴下故致命終。」

[T2.651a21] 世尊告曰:「此病以何方治?」

[T2.651a22] 梵志白佛:「三日之中絕糧不食,便得除愈。」

[T2.651a23]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T2.651a24]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餓鬼中。所以然者,意想著水故。」

[T2.651a26]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

[T2.651a27] 爾時,世尊復更捉一髑髏[2762]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T2.651a28]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女人之身。」

[T2.651b01]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人命終由何[2763]病?」

[T2.651b02] 梵志復以手擊之,[2764]世尊言:「當產之時以取命終。」

[T2.651b03] 世尊告曰:「云何當產之時以取命終?」

[T2.651b04] 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身,氣力虛竭,又復飢餓以致命終。」

[T2.651b06] 世尊告曰:「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T2.651b07]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於人道。」

[T2.651b08] 世尊告曰:「夫餓死之人欲生善處者,此事不然,生三惡趣者可有此理。」

[T2.651b10]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女人者,持戒完具而取命終。」

[T2.651b11]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彼女人身,持戒完具致此命終。所以然者,夫有男子、女人,禁戒完具者,設命終時,當墮二趣:若天上、人中。」

[T2.651b14] 爾時,世尊復捉一髑髏授與梵志,問曰:「男耶?女耶?」

[T2.651b16]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髑髏者,男子之身。」

[T2.651b17]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2765],此人由何*病致此命終?」

[T2.651b18] 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無病,為人所害故致命終。」

[T2.651b20]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為人所害故致命終。」世尊告曰:「此人命終為生何處?」

[T2.651b22]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命終生善處天上。」

[T2.651b23] 世尊告曰:「如汝所言,前論、後論而不相應。」

[T2.651b24] 梵志白佛:「以何緣本而不相應?」

[T2.651b25] 世尊告曰:「諸有男女之類,為人所害而取命終[2766],盡生三惡趣,汝云何言生善處天上乎?」

[T2.651b27] 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此人奉持五戒,兼行十善,故致命終生善處天上。」

[T2.651b29]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戒之人無所觸犯,生善處天上。」

[T2.651c01] 世尊復重告曰:「此人為持幾戒而取命終?」

[T2.651c02] 是時,梵志復專精一意無他異想,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持一戒[2767]耶?非耶?二、三、四、五耶?非耶?然此人持八關齋法而取命終。」

[T2.651c05]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持八關齋而取命終。」

[T2.651c07] 爾時,東方境界普香山南有優陀延比丘!於無餘涅槃界而取般涅槃。爾時,世尊屈申[2768]臂頃,往取彼髑髏來授與梵志,問梵志曰:「男耶?女耶?」

[T2.651c10] 是時,梵志復以手擊之,白世尊言:」我觀此髑髏,[2769]本亦復非男,又復非女。所以然者,我觀此髑髏,亦不見生,亦不見斷,亦不見周旋往來。所以然者,觀八方上下,都無音嚮[2770]。我今,世尊!未審此人是誰髑髏?」

[T2.651c15] 世尊告曰:「止!止!梵志!汝竟不識是誰髑髏?汝當知之,此髑髏者,無終、無始、亦無生死[2771],亦無八方、上下所可適處,此是東方境界普香山南優陀延比丘於無餘涅槃界取般涅槃,是阿羅漢之髑髏也。」

[T2.651c20] 爾時,梵志聞此語已,歎未曾有,即白佛言:「我今觀此蟻子之蟲,所從來處,皆悉知之,鳥獸[2772]*音嚮即[2773]能別知,此是雄,此是雌。然我觀此阿羅漢,永無所見,亦不見來處,亦不見去處,如來正法甚為奇特!所以然者,諸法之本出於如來神口,然阿羅漢出於經法之本。」

[T2.651c26]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諸法之本出如來口,正使諸天、世人、魔、若魔天,終不能知羅漢所趣。」

[T2.651c28] 爾時,梵志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能盡知九十六種道所趣向者,皆悉知之;如來之法所趣向者,不能分別,唯願世尊得在道次。」

[T2.652a02] 世尊告曰:「善哉!梵志!快修梵行,亦無有人知汝所趣向處。」

[T2.652a03] 爾時,梵志即得出家學道,在閑靜之處,思惟道術。所謂[2774]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梵志即成阿羅漢。

[T2.652a07] 爾時,尊者鹿頭白世尊言:「我今以知阿羅漢行所修之法。」

[T2.652a09] 世尊告曰:「汝云何知阿羅漢之行?」

[T2.652a09] 鹿頭白佛:「今有四種之界。云何為四?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是謂,如來!有此四界,彼時人命終,地即自屬地,水即自屬水,火即自屬火,風即自屬風。」

[T2.652a13] 世尊告曰:「云何,比丘!今有幾界?」

[T2.652a14] 鹿頭白佛:「其實四界,義有八界。」

[T2.652a14] 世尊告曰:「云何四界,義有八界?」

[T2.652a15] 鹿頭白佛:「今有四界。云何四界?地、水、火、風,是謂四界。

[T2.652a16]彼云何義有八界?地界有二種,或內地、[>]外地。彼云何名為內地種?髮、毛、爪、齒、身體、皮膚、筋、骨、髓、腦、腸、胃、肝、膽、脾、腎,是謂名為內地種。云何為外地種?諸有堅牢者,此名為外地種。此名為二地種。

[T2.652a21] 彼云何為水種?水種有二,或內水種、或外水種。內水種者:[2775]、唾、淚、尿[2776]、血、髓,是謂名為內水種。諸外軟溺[2777]物者,此名為外水種。是名[2778]二水種。

[T2.652a24] 彼云何名為火種?然火種有二,或內火、或外火。彼云何名為內火?所食之物,皆悉消化無有遺餘,此名為內火。云何名為外火?諸外物熱盛物,此名為外火種。

[T2.652a28] 云何名為風種?又風種有二,或有內風、或有外風。所謂脣內之風、眼風、頭風、出息風、入息風,一切支節之間[2779]風,此名為內風。彼云何名為外風?所謂輕飄動搖、速疾之物,此名為外風。是謂,世尊!有二種,其實有四,數有八。如是,世尊!我觀此義,人若命終時,四種各歸其本」

[T2.652b05] 世尊告曰:「無常之法亦不與有常并。所以然者,地種有二,或內、或外。爾時,內地種是無常法、變易之法;外地種者,恒住、不變易。是謂地有二種,不與有常、無常相應。餘三大者亦復如是。不與有常、無常[2780]相應。是故,鹿頭!雖有八種,其實有四。如是,鹿頭,當作是學。」

[T2.652b11] 爾時,鹿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四大廣演之義(辨認正法律)《增壹阿含28.5經》[2781]

[T2.652b13] 聞如是:

[T2.652b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2b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廣演之義。云何為四?所謂契經、律、阿毘曇、戒,是謂為四。比丘當知:若有比丘從東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彼便作是語:『我能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正使彼比丘有所說者,不應承受,不足篤信,當取彼比丘而共論議,案法共論。

[T2.652b20] 云何案法共論?所謂案法論者,此四大廣演之論,是謂契經、律、阿毘曇、戒,當向彼比丘說契經、布現律、分別法。正使說契經時,布現律、分別法時。若彼布現,所謂與契經相應,律、法相應者,便受持之。設不與契經、律、阿毘曇相應者,當報彼人作是語:『卿當知之:此非如來所說。然卿所說者,非正經之本。所以然者,我今說契經、律、阿毘曇都不與相應。』以不相應,當問戒行,設不與戒行相應者,當語彼人:『此非如來之藏也。』即當發遣使去,此名初演大義之本。

[T2.652c02] 「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南方來,而作是[2782]:『我能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正使比丘有所說,不應承受,不足篤信,當取彼比丘而共論議[2783]。正使比丘[2784]有所說不與義相應者,當發遣之。設與義相應者,當報彼人曰:『此是義說非正經本。』爾時,當取彼義勿受經本。所以然者,義者解經之[2785],是謂第二演大義之本。

[T2.652c10] 「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西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當向彼比丘說契經、律、阿毘曇,然彼比丘正解味,不解義,當語彼比丘作是語:『我等不明此語,為是如來所說[2786],為非也。』正使說契經、律、阿毘曇時,解味不解義,雖聞彼比丘所說,亦不足譽善,亦不足言惡。復以戒行而問之,設與相應者念承受之。所以然者,戒行與味相應,義不可明故,是謂第三演義也。

[T2.652c19] 「復次,比丘!若有比丘從北方來,誦經、持法,奉行禁戒:『諸賢,有疑難者,便來問義,我[2787]當與汝說之。』設彼比丘有所說者,不足承受,不足諷誦,然當向彼比丘問契經、律、阿毘曇、戒,共相[2788]應者,便當問義。若復與義相應,便當歎譽彼比丘:『善哉!善哉!賢士!此真是如來所說。義不錯亂,盡與契經、律、阿毘曇、戒共相應。』當以法供養[2789]彼比丘。所以然者,如來恭敬法故,其有供養[2790]法者,則恭敬我已。其觀法者,則觀我已。有法則有我已,有法則有比丘僧,有法則有四部之眾,有法則有四姓在世。所以然者,由法在世,則賢劫中有大威[2791]王出世。從是已來便有四姓在世。

[T2.653a03] 若法在世[2792],便有四姓在世:剎利、婆羅門、工師、居士種。若法在世者,便有轉輪聖王位不絕。若法在世者,便有四天王種、兜術天、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便在於世。若法在世者,便有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在於世間。若法在世者,便有[2793]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佛乘便現於世。是故,比丘!當善恭敬於法,彼比丘隨時供養,給其所須,當語彼比丘作是語:『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今日所說者,真是如來所說。』是謂,比丘!有此四大廣演[2794]之義。是故,諸比丘!當持心執意行此四事,勿有漏脫。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3a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世尊跟波斯匿王說四事緣本《增壹阿含28.6經》

[T2.653a18] 聞如是:

[T2.653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3a19] 爾時,王波斯匿清旦集四種兵,乘寶羽[2795]之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大王曰:「大王!為從何來?又塵土坌體,集四種兵,有何事緣?」

[T2.653a22] 波斯匿王白世尊曰:「今此國界有大賊起,昨夜半,興兵擒獲。然身體疲[2796]欲還詣宮,然中道復作是念:我應先至如來所,然後入宮。以此事緣,寤寐不安;今*壞賊功勞有在,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故[2797]至拜跪覲省,設我昨夜不即興兵者,則不獲賊。」

[T2.653a28] 爾時,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王所說。王當知:[2798]有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云何為四?清旦早起先苦而後樂,設服油酥先苦而後樂。若服藥時先苦而後樂,家業娉娶先苦而後樂。是謂,大王!有此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

[T2.653b04]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世尊所說誠得其宜,有此四事緣本,先苦而後樂。所以然者,如我今日觀此四事,如掌觀珠,皆是先苦而後樂[2799][2800]。」

[T2.653b07] 爾時,世尊與波斯匿王說微妙之法,發歡喜心。王聞法已,白世尊言:「國事猥多,欲還[2801]所在。」

[T2.653b10]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

[T2.653b10] 時,波斯匿王即從*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T2.653b12] 王去未久,是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此四事緣本,先苦[2802]樂。云何為四?修習梵行先苦而後樂;誦習經文先苦而後樂;坐禪念定先苦而後樂;數出入息先苦而後樂。是[2803],比丘!行此四事者,先苦而後樂也。其有比丘行此先苦而後樂之法,必應沙門後得果報之樂。

[T2.653b18] 云何為四?若有比丘勤於此法,無欲惡法,念[2804]喜安,遊心初禪,[2805]沙門之樂。復次,有覺、有觀息,內[2806]喜心,專精一意,無覺、無觀,念*喜安,遊於二禪,是謂得第二沙門之樂。復次,無念遊心於護,恒自覺知,覺身有樂,諸賢聖所喜望[2807]者,護念樂,遊心三禪,是謂獲第三沙門之樂。復次,苦樂已盡,先無有憂慼之患,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心四禪,是謂有此四沙門之樂。

[T2.653b27] 「復次,比丘!若有比丘行此先苦後獲沙門四樂之報,斷三結網[2808],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滅度。復次,比丘!若[2809]此三結,[2810]、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必盡苦際。復次,比丘!若有比丘斷五下分結,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

[T2.653c03] 「復次,比丘!若有比丘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彼比丘修此先苦之法,後獲沙門四果之樂。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先苦而後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3c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種沙門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8.7經》[2811]

[T2.653c11] 聞如是:

[T2.653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3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有似黃藍花[2812]沙門;有似邠陀利[2813]華沙門;有似柔軟沙門;於柔軟中柔軟[2814]沙門。

[T2.653c15] 彼云何名為似黃藍花沙門?或有一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涅槃?」極遲,經七死七生;或復家家、一種,猶如黃藍之花朝取暮長。此比丘亦復如是,三結使盡,成須陀洹,不退轉法必至涅槃,極遲,[2815]七死七生,若求方便勇猛意者,家家、一種便成道,是謂名為黃藍花沙門。

[T2.653c21] 彼云何名為*邠陀利花沙門?或有一人,三結使盡,婬、怒、癡薄,成斯陀含,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小遲者,來至此世盡於苦際;若勇猛者,即於此間盡於苦際,猶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是謂*邠陀利花沙門。

[T2.653c27] 彼云何柔軟沙門?或有一人斷五下分結,成阿那含,即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是謂柔軟沙門。

[T2.653c29]彼云何柔軟中柔軟沙門?或有一人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謂柔軟中柔軟沙門。

[T2.654a04] 是謂,比丘!有此四人出現於世。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於柔軟中作柔軟沙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4a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修陀修摩均 賓頭[2816]、翳、手 鹿頭、廣演義 後樂、柔軟[2817]

~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增壹阿[2818]經卷 第二十一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2819]

苦樂品第二十[2820]《增壹阿含29.1~10經》

(一)先苦後樂等,四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9.1經》

[T2.655a06] 聞如是:

[T2.655a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5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人先樂而後苦;或有人先苦而後[2821]苦;或有人先樂*樂。

[T2.655a10] [2822]何人先苦而後樂?或有一人生卑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或邪道家生,及餘貧匱[2823]家,衣食不充,彼人便生彼家。然復彼人無有邪見:彼便有此[2824],有施、有受者,有今世、[2825]後世,有沙門、婆羅門,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等受教者,亦有善惡果報。若[2826]有極富之家,以知昔日施德之[2827]報,不放逸報。彼若復見無衣食家者,知此人等不作施德,恒值貧賤,我今復值貧賤,無有衣食,皆由[2828][2829]不造福故,誑惑世人,行放逸法,緣此惡行之報,今值貧賤,衣食不充。若復見沙門、婆羅門修善法者,便向懺悔,改往所作;若復所有之遺[2830]餘,與人等分,彼身壞命終,生善[2831];若生[2832]中,多財饒寶,無所乏短。是謂此人先苦而後樂。

[T2.655a25] 何等人先樂而後苦?於是,或有一人生豪族家,或剎利種、或長者種、或大姓家,及諸富貴之家,衣食充足,便生彼家。然彼人恒懷邪見,與邊見共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亦無有得證者,亦復無有善惡之報。彼人有此邪見。若復見有富貴之家,而作是念:此人久有此財寶耳。男者久是男,女者久是女,畜生者久是畜生。不好布施,不持戒律。若彼見沙門、婆羅門奉持戒者,起瞋恚[2833]:此人虛偽,何處當有福報之應?彼人身壞命終之後,生地獄中;若得作人,在貧[2834]家生,無有衣食,身體露,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樂而後苦。

[T2.655b09] 何等人先苦*苦?於是,有人生貧賤家,或殺人種、或工師種,及諸下劣之家,無有衣食,而此人生彼家。然復彼人身抱邪見,與邊見共相應,彼人便有此見:無施、無有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世無阿羅漢。不好布施,不奉持戒。若復見沙門、婆羅門,即興瞋恚向賢聖人;彼人見貧者,言久來有是;見富者,言久來有是;見父者,昔者是父,見母者,昔者是母。彼若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生人中,極為貧賤,衣食不充,是謂此人先苦而後苦。

[T2.655b20] 彼云何人先樂而後樂?彼或有一人生富貴家,或剎利種、或梵志種、或生國王種、或長者種生,及諸饒財多寶家生,所生之處無有乏短。彼人便生此家,然[2835]彼人有[2836]見,無有邪見,彼便有此見:有施、有受者,有今世、後世,世[2837]沙門、婆羅門,亦有善惡之報,有父、有母,世有阿羅漢。彼人若復見富貴之家饒財多寶者,便作是念:此人昔日布施之所致。若復見貧賤之家,此人昔者,皆由不布施故。[2838]我今可隨時布施,莫後更生貧賤之家,然常好喜施惠於人,彼人若見沙門、道士者,隨時問訊可否之宜,供給衣被、[2839]食、[2840]臥具、病瘦醫藥,盡惠施之。若復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若[2841]中,生富貴之家,饒財多寶,是謂此人先樂*樂。」

[T2.655c06] 是時,有一比丘白世尊曰:「我觀今世眾生先苦而後樂,或有眾生於今世先樂而後苦,或有眾生於今世先苦*苦,或有眾生先樂*樂。」

[T2.655c09]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有此因緣,使眾生之類先苦而後樂,亦復有此眾生先樂而後苦,亦復有此眾生先苦*苦,亦復有[2842]生先樂*樂。」

[T2.655c13] 比丘白佛:「復以何因緣先[2843]而後[2844]?復以何因緣先[2845]而後[2846]?復以何因緣先苦*苦?復以何因緣先樂*樂?」

[T2.655c15]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人壽百歲,正可十十耳。若使壽終冬、夏、春、秋。若復,比丘!百歲之中作諸功德,百歲之中造諸惡業,作諸邪見,彼於異時,或冬受樂,夏受苦。若百歲之中,功德具足,未曾有短;若復在中百歲之內,[2847]諸邪見,造不善行,先受其罪,後受其福。若復少時作福,長時作罪;後生之時少時受福,長時受罪。若復少時作罪,長復作罪,彼人後生之時先苦*苦。若復於少時作諸功德,分檀布[2848],彼於後生先樂*樂。是謂,比丘!以此因緣先苦而後樂,亦由此因緣先樂而後苦,亦由此因緣先苦而後苦,[2849]由此因緣先樂而後樂。」

[T2.655c28] 比丘白佛言:「唯[2850],世尊!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求此先樂而後樂。」

[T2.656a01] 世尊告曰:「如是,比丘!如汝所言,若有眾生欲成涅槃及阿羅漢道乃至佛道,當於中行布施,作諸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6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身樂心不樂等,四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29.2經》

[T2.656a06] 聞如是:

[T2.656a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6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人身樂心不樂;或有人心樂身不樂;或有人心亦不樂身亦不樂;或有人身亦樂心亦樂。

[T2.656a10] 「彼何等人身樂心不樂?於是,作福凡夫人,於四事供養衣被、飲食、[2851]臥具、病瘦醫藥,無所短乏[2852],但不[2853]餓鬼、畜生、地獄道,亦復不*惡趣中。是謂此人身樂心不樂。

[T2.656a14] 「彼何等人心樂身不樂?所謂阿羅漢不作功德,於是四事供養之中,不能自辦,終不能得,但*地獄、餓鬼、畜生之道,猶如羅漢唯喻[2854]比丘。是謂此人心樂身不樂。

[T2.656a18] 「彼何等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所謂凡夫之人不作功德,不能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臥具、病瘦醫藥,[2855]不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是謂此人身亦不樂心亦不樂。

[T2.656a22] 「彼何等人身亦樂心亦樂?所謂作功德阿羅漢,四事供養無所短乏,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復免地獄、餓鬼、畜生道。所謂尸[2856]羅比丘是。是謂,比丘!世間有此四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2857]如尸波羅比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6a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四梵之福《增壹阿含29.3經》[2858]

[T2.656a29] 聞如是:

[T2.656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6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四梵之福。云何為四?若有信善男子、善女人,未曾起偷婆處,於中能起偷婆者,是謂初梵之福也。復次,[2859]善男子、善女人,補治故寺者,是謂第二[2860]梵之福也。復次,*善男子、善女人,和合聖眾者,是謂第三受梵之[2861]。復次。若多薩阿竭初轉法輪時,諸天、世人勸請轉法輪,是謂第四受梵之福,是謂四受梵之福。」

[T2.656b09] 爾時,有異比丘白世尊[2862]:「梵天之福竟為多少?」

[T2.656b10] 世尊告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當說。」

[T2.656b11] 諸比丘對曰:「如是。」

[T2.656b11] 世尊告曰:「閻浮里地東西七千由旬,南北二萬一千由旬,地形像車,其中眾生所有功德,正可與一[2863]王功德等。

[T2.656b14] 瞿耶尼縱廣三十二萬里,地形如半月。比丘當知:閻浮地人民,及一*王之德,比彼人者,與彼一人德等。

[T2.656b16] 「復次,比丘!弗于逮里地[2864]縱廣三十六萬里,地形方正,計閻浮[2865]地及瞿耶尼二方之福,故不如彼弗于逮一人之福。

[T2.656b19] 比丘當知:[2866]縱廣四十萬里,地形如月滿,計三方人民之福,故不如單曰一人之福。

[T2.656b21] 比丘當知:計四天下人民之福,故不如四天王之德;計四天下人民之福及四天王,故不如三十三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故不如釋提桓因一人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及三十三天及釋提桓因,故不如一豔天之福;計四天下及四天王、三十三天、釋提桓因[2867]豔天,故不如一兜術[2868]福;計從四天下至兜術天之福,故不如一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他化自在天之福;計從四天下至他化自在天之福,故不如一梵天王之福。

[T2.656c04] 比丘當知:此是梵天之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其福者,此是其量也。是故,比丘!欲求梵天福者,當求方便,成其功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56c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四種食《增壹阿含29.4經》[2869]

[T2.656c09] 聞如是:

[T2.656c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6c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眾生之類有四種食,長養眾生,何等為四。所謂[2870]食或大、或小,更樂食、念食、識食,是謂四食。

[T2.656c12] 「彼云何名[2871]摶食?彼*食者,如今人中所食,諸入口之物可食噉者,是謂名為[2872]摶食。

[T2.656c14] [2873]何名更樂食?所謂更樂食者,衣裳、[2874]蓋、雜香華、熏火及香油,與婦人集聚,[2875]餘身體所更樂者,是謂*更樂[2876]食。

[T2.656c17] 「彼云何名*念食?諸意中所念[2877]、所思惟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謂名為念食。

[T2.656c19] 「彼云何[2878]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是謂*食。

[T2.656c22] 「是謂,比丘!有此四食,眾生之類以此四食,流轉生死,從今世至後世。是故,諸比丘!當共捨離此四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6c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義辯、法辯、辯、應辯《增壹阿含29.5經》

[T2.656c26] 聞如是:

[T2.656c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6c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辯。云何為四?所謂義辯、法辯、[2879]辯、應辯。

[T2.656c28] 彼云何名為義辯?所謂義辯者,彼彼之所說,若天、龍、鬼神之所說,皆能分別其義,是謂名為義辯也。

[T2.657a01] 彼云何名為法辯?十二部經如來所說。所謂契經、祇夜、本末、偈、因緣、授決、已說、造頌、生經、方等、合集、未曾有,及諸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諸法之[2880]不可沮壞,[2881]可總持者,是謂名為法辯。

[T2.657a06] 彼云何名為辭辯?若前眾生,長短之語,男語,女語,佛語,梵志、天、龍、鬼神之語,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彼之所說,隨彼根[2882]與其說法,是謂名為辭辯。

[T2.657a09] 彼云何名為應辯?當說法時,無有怯弱,無有畏懼,能和悅四部之眾,是謂名為應辯。

[T2.657a11] 我今當教汝,當如摩訶拘絺羅。所以然者,拘絺羅有此四辯,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如我今日觀諸眾中,得四辯才,無有出拘絺[2883]。若[2884]此四辯,如來之所有,是[2885],當求方便,成四辯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7a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眾生、世界、龍國、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增壹阿含29.6經》[2886]

[T2.657a18] 聞如是:

[T2.657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7a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終不可思[2887]。云何為四?眾生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龍國不可思議;佛國境界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不由此處得至滅盡涅槃。

[T2.657a22] 云何眾生不可思議?此眾生為從何來?為從何[2888]?復從何起,從此終當從何生?如是,眾生不可思議。

[T2.657a25] 云何世界不可思議?諸有邪見之人:世界斷滅、世界不斷[2889],世界有邊、世界無邊,是命、是身,非命、非身,梵天之所造,諸大鬼神作此世[2890]邪?」

[T2.657a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梵天造人民 世間鬼所造 或能諸鬼作 此語誰當定
 欲恚之所纏 三者俱共等 心不得自在 世俗有[2891]

[T2.657b05] 如是,比丘!世[2892]不可思議。

[T2.657b05] 云何龍界不可思議?云何此雨為從龍口出耶?所以然者,雨[2893]不從龍口出也。為從眼、耳、鼻出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雨渧不從眼、耳、鼻][2894],但龍意之所斯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行本[2895]而作此雨。所以然者,今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斯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出,眼、耳、鼻出也。皆由彼天有神力故,而能作[2896]雨。如是,比丘!龍境界不可思議。

[T2.657b14] 云何佛國境界不可思議?如來身者,為是父母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清淨[2897]穢受諸天氣。為是人所造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以過人行,如來身者?為是[2898][2899],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身者,不可造作,非諸天所及,如來壽為短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如來有四神足。如來為長壽耶?此亦不可思議。所以然者,然復如來故[2900]世間周旋,與善權方便相應,如來身者,不可摸則,不可言長、言短,音[2901]亦不可法則。如來梵音,如來智慧、辯才不可思議,非世間人民之所能及。如是佛境界不可思議。

[T2.657b27] 如是。比丘!有此四處不可思議,非是常人之所思議,然此四事無善根本,亦不由此得修梵行,不至休息之處,乃至不到涅槃之處,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

[T2.657c02]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過去久遠,此舍衛城中有一凡人,便作是念:我今當思議世界。是時,彼人出舍衛城,在一華池水側,結跏趺坐,思[2902]世界:此世界云何成[2903]?云何敗?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為從何來?為從何出?為何時生?是時,彼人思[2904],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是時,彼人復作是念:我今狂惑,心意錯亂,世間無者,我今見之。

[T2.657c10]時,彼人還入舍衛城,在里巷之中作是說:『諸賢當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T2.657c12]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云何世間無者,汝今見之?』

[T2.657c13]時,此人報眾多人曰:『我向者作是思惟,世界為從何生?便出舍衛城,在華池側,作是思*,世界為從何來,誰造此世界?此眾生類從何[2905]來?為誰所生?若命終者當生何處?我當思*,此時,便見池水中有四種兵出入,世界無者,我今見之。』

[T2.657c19] 是時,眾多人報彼人曰:『如汝實狂愚,池水之中那得四種兵?諸世界狂[2906]之中,汝最為[2907]上!』

[T2.657c21] 是故,比丘!我觀此義已,故告汝等耳。所以然者,此非善本功德,不得修梵行,亦復不得至涅槃處,然思*此者,則令人狂,心意錯亂。然比丘當知:彼人實見四種之兵。所以然者,昔日諸天與阿須倫共當共鬪[2908]時,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阿須倫便懷恐怖,化形極使[2909]小,從藕根孔中過。佛眼之所見非餘者所及。

[T2.657c29] 是故,諸[2910]比丘!當思*四諦。所以然者,此四諦者,有義、有理,得修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是故,諸比丘!捨離此世界之法,當求方便,思*四諦。[2911]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8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神足《增壹阿含29.7經》[2912]

[T2.658a05] 聞如是:

[T2.658a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8a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行盡神足;心三昧行盡神足;精進三昧行盡神足;[2913]三昧行盡神足。

[T2.658a08] 彼云何為自在三昧行盡神足[2914]?所謂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是謂第一神足。

[T2.658a11] 彼云何[2915]三昧行盡神足?所謂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罣礙,是謂名為[2916]心三昧行盡神足。

[T2.658a13] 彼云何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所謂此三昧無有懈[2917],亦無所畏,有勇猛意,是謂名為精進三昧行盡神足。

[T2.658a16] 彼云何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諸有三昧,知眾生心中所斯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2918]了知,是謂名為誡三昧行盡神足。

[T2.658a23]如是[2919],比丘!有此四神足,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此四神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8a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緣衣、食、床坐、起愛《增壹阿含29.8經》[2920]

[T2.658a27] 聞如是:

[T2.658a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8a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愛起[2921]之法。若比丘愛起時便起。云何為四?比丘緣衣服故便起愛;由乞食故便起愛;由床[2922]故便起愛;由醫[>]比丘[2923]便起愛。是謂,比丘!有此四起愛之法,有所染著。

[T2.658b03] 其有比丘著衣裳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衣時,便起瞋恚,興想著斯念。其有比丘著是食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乞食時,便興瞋恚,興想著斯念。其有比丘著床[2924]者,[2925]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床座時,便[2926]瞋恚,興想著斯念。其有比丘著醫藥者,我不說此人。所以然者,彼未得醫藥時,便興瞋恚,起想著斯念。

[T2.658b11]比丘當知:我今當說衣裳二事,亦當親近,亦當不親近。云何親近?云何不親近?若得衣裳,極愛著衣者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復得衣裳起善法心不愛著,此可親近。若乞食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乞食時起善法,此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不善法,此不可親近;若得床座時起善法,亦可親近,醫藥亦爾。

[T2.658b19] 是故,諸比丘!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欲使檀越施主,獲其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2927]。」

[T2.658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衣裳用布施 飲食床臥具 於中莫起愛 不生諸世界

[T2.658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四姓出家學道,無復本姓《增壹阿含29.9經》

[T2.658b26] 聞如是:

[T2.658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8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大河水從阿耨達泉出。云何為四?所謂恒伽、新頭、婆叉、私陀,彼恒伽[2928]牛頭口出向東流[2929],新頭南流師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從馬口[2930]出。

[T2.658c02] 是時,四大河水遶阿耨達泉已,恒伽入東海,新頭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

[T2.658c04]爾時,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為四?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種,於如來所,[2931]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2932]。所以然者,如來眾者;其猶大海,四諦其如四大河,除去結使,入於無畏涅槃城。

[T2.658c10] 是故,諸比丘!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所以然者,我今正是釋迦子,從釋種中出家學道。比丘當知:欲論生子之義者,當名沙門釋種子是。所以者何[2933]?生皆由我生,從法起,從法成。是故,比丘!當[2934]方便,得作釋種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8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四無量心《增壹阿含29.10經》

[T2.658c18] 聞如是:

[T2.658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58c19] [>]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等心。云何為四?慈、悲、喜、護,以何等故名為梵堂?比丘當知:有梵、大梵名千,無與等者,無過上者,統千國界,是彼之堂,故名為梵堂。比丘!此四梵堂所有力勢,能觀此千國界,是故名為梵堂。

[T2.658c24] 是故,諸比丘!若有比丘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彼四部之眾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8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二十[2935] [2936] ~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二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2937]

須陀品第三十《增壹阿含30.1~3經》

(一)世尊問須陀沙彌《增壹阿含30.1經》

[T2.659a06] 聞如是:

[T2.659a06] 一時,佛在摩竭國波沙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59a07] 爾時,世尊清旦從靜室起,在外經行。是時,須陀沙彌在世尊後而經行。爾時,世尊還顧,謂沙彌曰:「我今欲問卿義,諦[2938]!善思念之。」

[T2.659a10] 須陀沙彌對曰:「如是。世尊!」

[T2.659a11] 是時,世尊告曰:「有常色及無常色,為是一義?為有若干之貌?」

[T2.659a12] 須陀沙彌白佛言:「有常色及與無常色者,此義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常色者是內,無常色者是外,以是之故,義有若干,非有一也。」

[T2.659a16]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快說此義,有常色、無常色,此義若干,非一義也。云何,須陀!有漏義、無漏義,為是一義,為若干義乎?」

[T2.659a19] 須陀沙彌對曰:「有漏義、無漏義[2939]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漏義,是生死結使;無漏義者,是涅槃之法。以是之故,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T2.659a22]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有漏是生死,無漏是涅槃。」世尊告曰:「聚法、散法,為是一義?為是若干義乎?」

[T2.659a25] 須陀沙彌白佛言:「聚法之色、散法之色,此義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聚法之色者,四大形也;散法之色者,[2940]盡諦也。以是言之,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T2.659a28]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聚法之色、散法之色,義有若干,非一義也。云何,須陀!受義、陰義,為是一義?為有若干乎?」

[T2.659b02] 須陀沙彌白佛言:「受與陰[2941]有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受者,無形不可見;陰者,有色可見,以是之故,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T2.659b05]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受義[2942]有若干,非一義也。」世尊告曰:「有字、無字,義有若干?為是一義?」

[T2.659b08] 沙彌白佛言:「有字、無字,義有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字者,是生死結;無字者,是涅槃也。以是言之,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T2.659b11]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有字者,是生死;無字者,是涅槃。」世尊告曰:「云何,須陀!何以故,名有字是生死,無字是涅槃?」

[T2.659b14] 沙彌白佛言:「有字者,有生、有死,有終、有始,無字者,無生、無死,無終、無始。」

[T2.659b15]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有字者,是生死之法;無字者,是涅槃之法。」爾時,世尊告沙彌曰:「快說此言,今即聽汝為大比丘。」

[T2.659b18] 爾時,世尊還詣普集講堂,告諸比丘:「摩竭國界快得善利,使須陀沙彌遊此境界,其有以衣被、飲食、[2943]臥具、病瘦醫藥持供養者,亦得善利;彼所生父母亦得善利,乃得生此須陀比丘。若須陀比丘所[2944]之家,彼家便為獲其大幸。我今告諸比丘,當學如須陀比丘。所以者何[2945],此須陀比丘極為聰明,說法無滯礙,亦無怯弱。是故,諸比丘!當學如須陀比丘![2946],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9b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長老比丘在眾中,向世尊舒而睡《增壹阿含30.2經》

[T2.659b29] 聞如是:

[T2.659b29] 一時,佛在羅[2947]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59c01] 爾時,世尊與無央數之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有長老比丘在彼眾中,向世尊舒而睡;爾時,修摩那沙彌年[2948]八歲,去世尊不遠結[2949]趺坐,[2950]念在前。

[T2.659c05] 爾時,世尊遙見長老比丘舒而眠,復見沙彌端坐思惟。世尊見已,便說此偈:

 所謂長老者 未必剃髮鬚[2951] 雖復年齒長 不免於愚行
 若有見諦法 無害於群萌 捨諸穢惡行 此名為長老
 我今謂長老 未必先出家 修其善本業 分別於正行
 設有年幼少 諸根無漏缺 此謂名長老 分別正法行

[T2.659c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此長老舒而睡乎?」

[T2.659c1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我等悉見。」

[T2.659c18] 世尊告曰:「此長老比丘五百世中恒為龍身,今設當命終者,當生龍中。所以然者,無有恭敬之心於佛、法、眾。若有眾生無恭敬之心於佛、法、眾者,身壞命終,皆[2952]生龍中。汝等頗見修摩那沙彌年向八歲,去我不遠,端坐思惟。」

[T2.659c2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59c23]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沙彌後七日,當得四神足,及得四諦之法,於四禪而得自在,善修四意斷。所以然者,此修摩那沙彌,有恭敬之心向佛、法、眾。以是之故,諸比丘!恒當勤加恭敬佛、法、之眾。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59c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阿那邠邸女兒修摩提《增壹阿含30.3經》[2953]

[T2.660a01] 聞如是:

[T2.660a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T2.660a03] 爾時,有長者名阿那邠邸,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馬瑙、真珠、虎魄、水精、琉璃、象、馬、牛、羊、奴婢、僕使[2954],不可稱計。爾時,滿富城中有長者名滿財,亦饒財多寶:車、馬瑙、真珠、虎魄、水精、琉璃、象、馬、牛、羊、奴婢、僕使,不可稱量。復是阿那邠邸長者少小舊好,共相愛敬,未曾忘捨。然復阿那邠邸長者恒有數千萬珍寶財貨,在彼滿富城中販賣,使滿財長者經紀將護;然滿財長者亦有數千萬珍寶財貨,在舍衛城中販賣,使阿那邠邸長者經紀將護。

[T2.660a13] 是時,阿那邠邸有女名修摩提,顏貌端正,如桃華色,世之希有。爾時,滿財長者有少事緣到舍衛城,往至阿那邠邸長者家,到已,就座而坐。是時,修摩提女從靜室出,先拜跪父母,[2955]拜跪滿財長者,還入靜室。

[T2.660a18] 爾時,滿財長者見修摩提女顏貌端正,如桃華色,世之希有,見已,問阿那邠邸長者曰:「此是誰家女?」

[T2.660a20] 阿那邠邸報曰:「向[2956]女者,是我所生。」

[T2.660a21] 滿財長者曰:「我有小息,未有婚對,可得[2957][>]家不?」

[T2.660a22]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報曰:「事不宜爾。」

[T2.660a23] 滿財長者曰:「以何等故事不宜爾?為以姓望?為以財貨耶?」

[T2.660a24] 阿那邠邸長者報曰:「種姓、財貨足相[2958]匹,但所事神祠與我不同,此女事佛釋迦弟子,汝等事外道異學,以是[2959]故不赴來意。」

[T2.660a27] 時,滿財長者曰:「我等所事自當別祀,此女所事別自供養。」

[T2.660a29] 阿那邠邸長者曰:「我女設當適汝家者,所出財寶不可稱計,長者亦當出財寶不可稱計。」

[T2.660b02] 滿財長者曰:「汝今[2960]幾許財寶?」

[T2.660b02] 阿那邠邸長者曰:「我今須六萬兩金。」是時,[2961]者即與六萬兩金,

[T2.660b04] 時,阿那邠邸長者復作是念:我以方便前,猶不能使止。語彼長者曰:「設我嫁女當往問佛,若世尊有所教,當奉[2962]。」

[T2.660b07]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假設事務,如似小行,即出門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阿那邠邸長者白世尊曰:「修摩提女為滿富城中滿財長者所求,為可與?為不可與乎?」

[T2.660b11] 世尊告曰:「若當修摩提女[2963]彼國者,多所饒益,度脫人民不可稱量。」是時,阿那邠邸長者復作是念:世尊以方便智應適彼土。

[T2.660b14] 是時,長者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還至家中,供辦種種甘饌飲食與滿財長者。滿財長者曰:「我用此食為?但嫁女與我不[2964]?」

[T2.660b17] 阿那邠邸曰:「意欲爾者便可相從,後十五日,使兒至此。」作此語已,便退而去。

[T2.660b19] 是時,滿財長者辦具所須,乘寶羽[2965]之車,從八十由延內來,阿那邠邸長者復莊嚴己女,沐浴香熏,乘寶羽之車,將此女往迎滿財長者男,中道相遇。時,滿財長者得女便將至滿富城中。

[T2.660b24] 爾時,滿富城中人民之類各作制限:若此城中有女出適他國者,當重刑罰;若復他國[2966]婦將入國者,亦重刑罰。

[T2.660b26] 爾時,彼國有六千梵志,國人所奉制限,有言:「設犯制者,當飯六千梵志。」爾時,長者自知犯制,即飯六千梵志。然梵志所食,均食肉,及肉羹,重釀之酒。又梵志所著衣服,或被白[*],或披毳衣。然彼梵志之法,入國之時,以衣偏著右肩,半身露[2967]

[T2.660c03] 爾時,長者即白:「時到,飲食已具。」

[T2.660c04] 是時,六千梵志皆偏著衣裳,半身露見,入長者家。

[T2.660c05] 時,長者見梵志來,膝行前迎,恭敬作禮,最大梵志舉手稱善,前抱長者[2968],往詣[2969]所,餘梵志者各隨次而坐。

[T2.660c08] 爾時,六千梵志坐已定訖。時,長者語修摩提女曰:「汝自莊嚴,向我等師作禮。」

[T2.660c09] 修摩提女報曰:「止!止!大家,我不堪任向裸人[2970]。」

[T2.660c11] 長者曰:「此非裸人,非不有慚;但所著衣者,是其法服。」

[T2.660c12] 修摩提女曰:「此無慚愧之人,皆共露形體在外,有何法服之用?長者願聽!世尊亦說有二事因緣,世人所貴。所謂有慚、有愧。若當無此二事者,則父母、兄弟、宗族五親,尊卑高下則不可分別。如今有雞、犬、、羊、驢、騾之屬,皆共同類無有尊卑。以有此二法在世故,則知有尊卑之[2971];然此等之人離此二法,似雞、犬、、羊、驢、騾同[2972],實不堪任向作禮拜。」

[T2.660c20] 時,修摩提夫語其婦曰:「汝今可起向我等師作禮,此諸人皆是我所事之天。」

[T2.660c22] 修摩提女報曰:「且止!族姓子!我不堪任向此無慚愧裸人作禮;我今是人向驢犬作禮。」

[T2.660c24] 夫復語曰:「止!止!貴女!勿作是言,自護汝口,勿有所犯。此亦非驢,復非[2973]惑,但所著之衣,正是法衣。」

[T2.660c26] 是時,修摩提女涕零悲泣,顏色變異,並作是[2974]:「我父母五親寧形毀,五[2975]斷其命根,終不墮此邪見之中。」

[T2.660c29] 時,六千梵志各共高聲而作是說:「止!止!長者!何故使此婢罵詈乃爾。若見請者。時供辦飲食。」是時,長者及修摩提夫即辦肉、肉羹、重釀之酒,[2976]六千梵志,皆使充足,諸梵志食已,少多論議,便起而去。

[T2.661a04] 是時,滿財長者在高樓上,煩冤愁惋,獨坐思惟:「我今取[2977]來,便為破家,無異辱我門[>]。」

[T2.661a06] 是時,有梵志名修跋,得五通,亦得諸禪,然滿財長者所見貴重。時,修跋梵志而作是念:我與長者別來日久,今可往相見。是時,梵志入滿富城,往詣長者家,問守門者曰:「長者今為所在?」

[T2.661a11] 守門人報曰:「長者在樓上,極為愁憂,大不可言。」

[T2.661a12] 時,梵志徑上樓上,與長者相見,梵志問長者曰:「何故愁憂乃至於斯,無縣官、盜賊、水、火災變所侵乎?又非家中不和順耶?」

[T2.661a15] 長者報曰:「無有縣官、盜賊之變,但小家中事緣不遂。」

[T2.661a16] 梵志問曰:「[2978]聞其狀,有何事緣?」

[T2.661a17] 長者報曰:「昨日為兒娶婦,又犯國限;五親被辱,請諸師在舍,將兒婦往禮拜而不從命。」

[T2.661a19] 梵志修跋報曰:「此女家者,為在何國近遠娉娶?」

[T2.661a20] 長者曰:「此女舍衛城中阿那邠邸女。」

[T2.661a21] 時,彼梵志修跋聞此語已,愕然驚怪,兩手[2979]耳。而作是說:「咄!咄!長者!甚奇!甚特!此女乃能故在,又不自殺,不投樓下,甚是大幸。所以然者,此女所事之師,皆是梵行之人,今日現在,甚奇!甚特!」

[T2.661a25] 長者曰:「我聞汝語,復欲嗤笑。所以然者,汝為外道異學,何故歎譽沙門釋種子行?此女所事之師,有何威德?有何神變?」

[T2.661a28] 梵志報[2980]:「長者!欲聞此女師神德乎?我今粗說其原。」

[T2.661a29] 長者曰:「願聞其說。」

[T2.661b01] 梵志報曰:「我昔日詣雪山北人間乞食,得食已,飛來詣阿耨達泉。時,彼天、龍、鬼神遙見我來,皆[2981]持刀劍而來向我,並語我言:『修跋仙士,莫來[2982]此泉邊,莫污辱此泉;設不隨我語者,正爾命根斷壞!』我聞此語,即離彼泉不遠而食。

[T2.661b06] 長者當知:此女所事之師,最小弟子名均頭沙彌,然此沙彌亦至雪山北乞食,飛來詣阿耨達[2983][2984]手執間死人之衣,血垢污染。是時,阿耨達大神天、龍、鬼神皆起前迎,恭敬問訊:『善來,人師,可就此坐。』時,均頭沙彌往至泉水之處,又復長者,當泉水中央有純金之案。

[T2.661b12] 爾時,沙彌以此死人之衣,漬著水中;後坐食,食竟,盪,在金案上結加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便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滅盡三昧;從滅盡三昧起,入[2985]光三昧;從炎光三昧起,入水氣三昧;從水氣三昧[2986],入炎光三昧。次復入滅盡三昧,次復入有[2987]無想三昧,次復入不用處三昧,次復入識處三昧,次復入空處三昧,次復入四禪,次復入三禪,次復入二禪,次復入初禪,從初禪起而浣死人之衣。是時,天、龍、鬼神或與衣者,或以[2988]者,或取水而飲者。爾時,浣衣已,舉著空中而[2989]之。爾時,彼沙彌收攝衣已,便飛在空中,還歸所在。

[T2.661b29]長者當知:我爾時,遙見而不得近,此女所事之師,最小弟子有此神力,況復最大弟子有何可及乎?何況彼師如來、至真、等正覺而可及乎?觀此義已,而作是說:『甚奇!甚特!此女乃能而不自殺,不斷命根。』」

[T2.661c05] 是時,長者語梵志曰:「我等可得見此女所事師乎?」

[T2.661c06] 梵志報曰:「可還問此女。」

[T2.661c07] 是時,長者問須摩提女曰:「吾今欲得見汝所事師,能使[2990][2991]?」

[T2.661c08] 時,女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而作是說:「願時辦具飲食,明日如來當來至此,及比丘僧。」

[T2.661c10] 長者報曰:「汝今自請,吾不解法。」

[T2.661c11] 是時,長者女沐浴身體,手執香[2992],上高樓上,叉手向如來,而作是說:「唯願世尊當善觀察無能見頂者,然世尊無事不知,無事不察,女今在此困[2993],唯願世尊當善觀察。」

[T2.661c15] 又以此偈而[2994]曰:

 觀世靡不周 佛眼之所察 [2995]鬼諸神王 及*鬼子母
 如彼噉人鬼 取人指作鬘 後復欲害母 然佛取降之
 又在羅閱城 暴象欲來害 [2996]如自歸命 諸天歎善哉
 復至馬提[2997]國 復值惡龍王 見密力士 而龍自歸命
 諸變不可計 皆使立正道 我今復值[2998] 唯願尊屈神
 爾時香如雲 [2999]在虛空中 遍滿祇[3000]舍 住在如來前
 諸釋虛空中 歡喜而作禮[3001] 又見香在前 須摩提所請
 雨諸種種花 而不可計量 悉滿祇*林 如來笑放光

[T2.662a04] 爾時,阿難見祇[3002]中有此妙香。見已,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唯願,世尊!此是何等香?遍滿祇*精舍中。」

[T2.662a07] 世尊告曰:「此香是佛使,滿富城中須摩提女所請。汝今呼諸比丘!盡集一處而行籌,作是告:『諸比丘有[3003]漏盡阿羅漢,得神足者,便取舍羅,明日當詣滿富城中,受須摩提請。』」

[T2.662a11] 阿難白佛:「如是,世尊!」

[T2.662a11] 是時,阿難受佛教已。即集諸比丘在普會講堂,而作是念:諸有得道[3004]者,便取舍羅。[3005]於爾時,眾僧上坐,[3006]君頭波[3007],得須陀洹,結使未盡,不得神足。是時,上坐而作是念:我今大眾之中最是上坐,又結使未盡,未得神足,我明日不能得至滿富城中食;然如來眾中最下坐者,名均頭沙彌,此有神足,有大威力,得至彼受請,我今亦當往受彼請。爾時,上坐以心清淨,居在學地而受舍羅。

[T2.662a21] 爾時,世尊以天眼清淨,見君頭波*漢居[3008]學地而受舍羅,[3009]得無學。爾時,世尊告諸比丘:「[3010]弟子中第一受舍羅者,君頭波*比丘是也。」

[T2.662a24] 爾時,世尊告諸神足比丘,大[3011]連、大迦葉、阿那律、離越、須菩提、優毘迦葉、摩訶迦[3012]那、尊者羅云、[3013][3014]特、均頭沙彌:「汝等以神足先往至彼城中。」

[T2.662a2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62a28] 是時,眾僧使人,名曰乾荼,明日清旦,躬負大釜,飛在空中,往至彼城。

[T2.662b01] 是時,彼長者及諸人民,上高樓上欲[3015]世尊,遙見使[3016]人負釜而來。時,長者與女便說此偈:

 白衣而長[3017] 露身如[3018]風 又復負大釜 此是汝師耶

[T2.662b06] 是時,女[3019]復以偈報曰:

 此非尊弟子 如來之使人 三道具五通 此人名乾[3020]

[T2.662b09] 爾時,乾[3021]使人,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2b09] 是時,均頭沙彌化作五百華樹,色若干種,皆悉敷[3022],其色甚好優蓮華;如是之華不可計限,往[3023]彼城。

[T2.662b12] 是時,長者遙見沙彌來,復以此偈問[3024]

 此華若干種 盡在虛空中 又有神足人 為是汝師乎

[T2.662b16] 是時,女復以偈報曰:

 須跋前所說 [3025]上沙彌者 師名舍利弗 是彼之弟子

[T2.662b19] 是時,均頭沙彌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2b19] 是時,尊者般特化作五百頭牛,衣毛皆[3026];在牛上結[3027]趺坐,[3028]詣彼城。

[T2.662b21] 是時,長者遙見,復以此偈問女曰:

 此諸大群牛 衣毛皆青色 在上而獨坐 此是汝師耶

[T2.662b25] 女復以偈報曰:

 能化千比丘 在耆[3029]園中 心神極為[3030] 此名為般特

[T2.662b28] 爾時,尊者周利般特遶彼城三匝已,往詣長者家。

[T2.662b29] 爾時,羅云復化作五百孔雀,色若干種;在上結加趺坐,往詣彼城。

[T2.662c01] 長者見已,復以此偈問女曰:

 此五百孔雀 其色甚為妙 如彼軍大將 此是汝師耶

[T2.662c05] 時,女復以此偈報曰:

 如來說禁戒 一切無所犯 於戒能護戒 佛子羅云者

[T2.662c08] 是時,羅云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2c08] 是時,尊者迦匹那化作五百金翅鳥,極為勇猛;在上結加趺坐,往詣彼城。

[T2.662c10] 時,長者遙見已,復以此偈問女曰:

 五百金翅鳥 極為盛勇猛 在上無所畏 此是汝師耶

[T2.662c14] 時,女以偈報曰:

 能行出入息 迴轉心善行 慧力極勇[3031]盛 此名迦匹那

[T2.662c17] 時,尊者迦匹那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2c17] 爾時,優毘迦葉化作五百龍,皆有七頭;在上結加趺坐,往詣彼城。

[T2.662c19] 長者遙見已,復以[3032]問女曰:

 今此七頭龍 威顏甚可畏 來者不可計 此是汝師耶

[T2.662c23] 時女報曰:

 恒有千弟子 神足化毘沙 優毘迦葉者 可謂此人是

[T2.662c26] 時,優毘迦葉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2c26] 是時,尊者須菩提化作琉璃[3033]山;入中結加趺坐,往詣彼城。

[T2.662c28] 爾時,長者遙見已,以偈問女曰:

 此山為極[3034]妙 盡作*琉璃色 今在窟中坐 此是汝師耶

[T2.663a02] 時,女復以[3035]偈報曰:

 由本布施報 今獲此功德 [3036]成良福田 解空須菩提

[T2.663a05] 爾時,須菩提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3a05] 時,尊者大迦[3037]延復化作五百鵠,色皆純白,往詣彼城。

[T2.663a07] 是時,長者遙見已,以此偈問女曰:

 今此五百鵠 諸色皆純白 盡滿虛空中 此是汝師耶

[T2.663a10] 時,女復以此偈報曰:

 佛經之所說 分別其義句 又演結使聚 此名迦*

[T2.663a13] 是時,尊者大迦旃延遶彼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3a14] 是時,離越化作五百虎;在上坐,而往詣彼城。

[T2.663a15] 長者見已,以此偈問女曰:

 今此五百虎 衣毛甚悅澤 又在上坐者 此是汝師耶

[T2.663a18] 時,女以偈報曰:

[3038]在祇洹寺 六年不移動 坐禪最第一 此名離越者

[T2.663a21] 是時,尊者離越遶城三匝,[3039]長者家。

[T2.663a21] 是時,尊者阿那律化作五百師子,極為勇猛;在上坐,往詣彼城。

[T2.663a23] 是時,長者見已,以偈問女曰:

 此五百師子 勇猛甚可畏 在上而坐者 此是汝師耶

[T2.663a26] 時,女以偈報曰:

 生時天地[3040]動 珍寶出於地 清淨眼無垢 佛弟阿那律

[T2.663a29] 是時,阿那律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3a29] 是時,尊者大迦葉化作五百匹馬,皆朱毛尾,金銀[3041]飾;在上而坐,並雨天華,往詣彼城。

[T2.663b02] 長者遙見,[3042]偈問女曰:

 金馬朱毛尾 其數有五百 為是轉輪王 為是汝師耶

[T2.663b06][3043]復以偈報曰:

 頭陀行第一 恒愍貧窮者 如來與半坐 最大迦葉是

[T2.663b09] 是時,大迦葉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3b09] 是時,尊者大目[3044]連化作五百白象,皆有六牙,七處平整,金銀*飾;在上坐而來,放大光明悉滿世界;詣城,在虛空之中,作倡伎樂,不可稱計,雨種種雜華。又虛空之中,懸繒、幡蓋,極為奇妙。

[T2.663b14] 爾時,長者遙見已,以偈問女曰:

 白象有六牙 在上如天王 今聞[3045]伎樂音 是釋迦文耶

[T2.663b18] 時,女以偈報曰:

 在彼大山[3046] 降伏難陀龍 神足第一者 名曰大目連
 我師故未來 此是弟子眾 聖師今當來 光明靡不照

[T2.663b23] 是時,尊者大目[3047]連遶城三匝,往詣長者家。

[T2.663b24] 是時,世尊以知時到,被僧[3048]梨,在虛空中,去地七[3049]。是時,尊者阿若拘在如來右,舍利弗在如來左。爾時,阿難承佛威神,在如來後,而手執拂,千二百弟子前後圍遶,如來最在中央,及諸神足弟子,阿若拘化作月天子,舍利弗化作日天子,諸餘神足比丘,或化作釋提桓因,或化作梵天者,或[3050]化作提頭賴吒,毘留勒形者,毘留博叉,或作毘沙門形者,領諸鬼神,或有作轉輪聖王形者,或有入火光三昧,或有入水精三昧,或有放光者,或有放煙者,作種種神足。是時,梵天王在如來右,釋提[3051]因在如來左,手執拂,密金剛力士在如來後,手執金剛杵,毘沙門天王手執七寶之蓋,處虛空中,在如來上,恐有塵土坋如來身。是時,般遮旬手執*琉璃琴[3052],歎如來功德,及諸天神悉在虛空之中,作倡伎樂數千萬種,雨天雜華散如來上。

[T2.663c12][3053]波斯匿王、阿那邠邸長者,及舍衛城內人民之類,皆見如來在虛空中,去地七*,見已,皆懷歡喜,踊躍不能自勝。

[T2.663c15]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便說此偈:

 如來實神妙 愛民如赤子 快哉須摩提 當受如來法

[T2.663c18] 爾時,波斯匿王及阿那邠邸長者散種種名香雜華。是時,世尊將諸比丘眾,前後圍遶,及諸神天不可稱計,如似鳳凰[3054][3055]在虛空中,往[3056]彼城。

[T2.663c21] 是時,般遮旬以偈歎佛:

 諸生結永盡 意念不錯亂 以無塵垢 入彼舊邦土
 心性極清淨 斷魔邪惡念 功德如大海 今入彼邦土
 顏貌甚殊特 諸使永不起 為彼不自處 今入彼邦土
 以[3057]四流淵 脫於生老死 以斷有根[3058] 今入彼邦土

[T2.664a01] 是時,滿財長者遙見世尊從遠來,諸根[3059][3060],世[>]之希有,淨如天金,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猶須彌山出眾山上,亦如金聚放大光明。

[T2.664a04] 是時,長者以偈問須摩提曰:

 此是日光耶 未曾見此容 數千萬億光 未敢能熟視

[T2.664a08] 是時,須摩提女長跪叉手向如來,以此偈報長者曰:

 非日非不日 而放千種光 為一切眾生 亦復是我師
 皆共歎如來 如前之所說 今當獲大果 勤加供養之

[T2.664a14] 是時,滿財長者右膝著地,復以偈歎如來曰:

 自歸十力尊 圓光金色體 天人所歎敬 今日自歸命
 尊今[3061]日王 如月星中明 以度不度者 今日自歸命
 尊如天帝像 如梵行慈心 自脫脫眾生 今日自歸命
 天世人中尊 諸鬼神王上 降伏諸外道 今日自歸命

[T2.664a24] 是時,須摩提女長跪叉手,歎世尊曰:

 自降能降他 自正[3062]正人 以度度人民 已解復[3063]
 度[3064]使度垢 自照照群萌 靡不有度者 除
 極自淨潔住 心意不[3065]動 十力哀愍世 重自頂禮敬

[T2.664b02] 有慈、悲、喜、護之心,具空,無[3066]、願,於欲界中最尊第一,天中之上七財具足,[3067]天人自然梵生,亦無與等,亦不可像貌,我今自歸命。」

[T2.664b05] 是時,六千梵志見世尊作如此神變,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可離此國,更適他土,此沙門瞿曇以降此國中人民。」[3068]六千梵志尋出國去,更不復入國。猶如師子[3069]王,出於山谷,而觀四方,復三鳴吼,方行所求,諸有[3070]虫之類各奔所趣,莫知所如,飛逝沈伏。若復有力神象聞師子聲,各奔所趣,不能自安。所以然者,由師子*王極有威神故,此亦如是。彼六千梵志聞世尊音[3071]之聲,各各馳走,不得自[3072]。所以然者,由沙門瞿曇有大威力故。

[T2.664b15] 是時,世尊還捨神足,如常法則,入滿富城中。是時,世尊足蹈門閾上。是時,天地大動,諸尊神天散華供養。是時,人民見世尊容貌,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

[T2.664b19] 人民之類便說此偈:

 二足尊極妙 梵志不敢當 無故事梵志 失此人中尊

[T2.664b22] 是時,世尊往詣長者家,就座而坐。爾時,彼國人民極為熾盛。時,長者家有八萬四千人民之類,皆悉[3073]集,欲壞長者房舍,見世尊及比丘僧。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此人民之類必有所損,可作神力,使舉國人民盡見我身及比丘僧。爾時,世尊化長者屋舍作*琉璃色,內外相視,如似觀掌中珠。

[T2.664b28] 爾時,須摩提女前至世尊[3074]所,頭面禮足,悲喜交集,便說此偈:

 一切智慧具 盡度一切法 復斷欲愛[3075] 我今而自歸[3076]
 寧使我父母 而毀我雙目 不來適此間 邪見五逆中
 宿作何惡緣 得來至此處 如鳥入羅網 願斷此疑結

[T2.664c08] 爾時,世尊復以偈報女曰:

 汝今快勿慮 *怕自開意 亦莫起想著 如來今當演
 汝本無罪緣 得來至此間 願誓之果報 欲度此眾生
 今當拔根[3077] 不墮三惡趣 數千眾生類 汝前當得度
 今日當淨除 使得智慧[3078] 使天人民類 見汝如觀珠

[T2.664c17] 是時,須摩提女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長者將己僕從,供給飲食,種種甘饌,見世尊食已訖,行清淨水,更取一小座,在如來前坐;及諸營從及八萬四千眾各各次第坐,或有自稱[3079]名而坐。

[T2.664c21] 爾時,世尊漸與彼長者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說於妙論,所謂論者:戒論、施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穢惡,出家為要。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須摩提女,八萬四千人民之類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3080]、盡、道,普與此眾生說之,彼各於坐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極淨白 [*][3081]易染為色。此亦如是。滿[3082]長者、須摩提女,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無復狐疑,得無所畏,皆自歸三尊,受持五戒。

[T2.665a02] 是時,須摩提女即於佛前,而說此偈:

 如來耳清徹 聞我遇此苦 降神至此[3083] 諸人得法眼

[T2.665a06] 爾時,世尊以說法訖,即從坐起,還詣所在。

[T2.665a07] 是時,諸比丘白佛言:「須摩提女本作何因緣,生富貴家?復作何因緣,墮此邪見之家?復作何善功德,今得法眼淨?復作何功德,使八萬四千人皆得法眼淨?」

[T2.665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此賢劫中,有迦葉佛、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在[3084][3085]國界於中遊化,與大比丘眾二萬人俱。爾時,有王名曰哀愍,有女名須摩那。是時,此女極有敬心,向迦葉如來奉持禁戒,恒好布施,又四事供養。

[T2.665a16] 云何為四?一者[3086],二者愛敬,三者利人,四者等利。於迦葉如來所而誦法句,在高樓上高聲誦習,[3087]作此願:『恒有此四[3088]之法,又於如來前而誦法句,其中設有[3089][>]之福者,所生之處不墮三惡趣,亦莫墮貧家,當來之世亦當復值如此之尊,使我莫轉女人[3090],得法眼淨。』

[T2.665a23] 是時,城中人民之類,聞王女作如此誓願,皆共聚集,至王女所,而作是說:『王女今日極為篤信,作諸功德,四事不[3091],布施、兼愛、利人、等利。復作誓願:使當來之世值如此之尊。若為我說法,尋得法眼淨。今日王女以作願誓[3092],并及我等國土人民同時得度。』爾時,王女報曰:『我持此功德,并施汝等,設值如來說法者,同時得度。』

[T2.665b01] 汝等比丘豈有疑乎?莫作是觀。爾時哀愍王,今須達長者是;爾時王女者,今須摩提女是也;爾時國土人民之類,今八萬四千眾是。由彼誓願,今值我身,聞法得道,及彼人民之類盡得法眼淨,此是其義,當念奉行。所以然者,此四事者最是福田。若有比丘親近四事者,便獲四諦,當求方便,成四事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65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二十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三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3093]

增上品第三十一《增壹阿含31.1~11經》

(一)雖在閑居,倍增歡喜《增壹阿含31.1經》[3094]

[T2.665b17] 聞如是:

[T2.665b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65b18] 爾時,生漏[3095]婆羅門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在閑居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

[T2.665b20]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閑居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所以然者,我曩昔未成佛道時,為菩薩行恒作是念:在閑[3096]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

[T2.665b25] 婆羅門白佛言:「若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今沙門瞿曇最為上首,多所饒益,為彼類而作獎導。」

[T2.665b27] 世尊告曰:「如是。婆羅門!如汝所言:『諸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我最為上首,多所饒益,與彼類而作獎導。』設彼見我皆起慚愧,詣山澤之中閑*穴處,我爾時便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身行不淨,親近閑居無人之處;身行不淨,唐勞其功,不是真行,畏惡不善法,然我今日身行非為不淨,親近閑[3097]之處;諸有身行不淨,親近閑靜之處者,此非我之所有。所以然者,我今身行清淨,諸阿羅漢身行清淨者,樂閑居穴處,我最為上首。如是,婆羅門!我自觀身所行清淨,樂閑居之處,倍復喜悅。」

[T2.665c10] 我爾時便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意行不清淨,命不清淨,親近閑居無人之處,彼雖有此行,猶不真正,惡不善法彼皆悉備具,此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所行身、口、意、命清淨。[3098]門、婆羅門身、口、意、命清淨,樂在閑居清淨之處,彼則我所有。所以然者,我今所行身、口、意、命清淨,諸有阿羅漢身、口、意、命清淨者,樂[3099]閑靜之處,我最為上首。如是,婆羅門!當我身、口、意、命清淨,在閑靜之處時,倍增喜悅。

[T2.665c19] 爾時,我便作是念:是謂沙門、婆羅門多所畏懼,處在閑靜之處,爾時便畏懼惡不善法,然我今日永無所畏,在無人閑靜之處,謂諸沙門、婆羅門有畏懼之心,在閑靜處,[3100]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永無畏懼,在閑靜之處而自遊戲;諸有畏懼之心在閑居者,此非[3101]也。所以然者,我今[3102]離苦患,不與此同也。如是,婆羅門!我觀此義已,無有恐怖,增於喜悅。

[T2.665c28]諸有沙門、婆羅門毀彼自譽,雖在閑居之處,猶有不淨之想。然我,梵志!亦非毀他,復非自譽;諸有自歎復毀他者,此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無有慢故,諸賢聖無有慢者,我最為上首。我觀此義已,倍復喜悅[3103]

[T2.666a03] 諸有沙門求於利養,不能自休,然我今日無有利養之求。所以然者,我今無求於人,亦[3104]知足;然我知足之中,我最為上首,我觀此義已,倍復歡喜。

[T2.666a07] 諸有沙門、婆羅門心懷懈怠,不勤精進親近閑靜之處,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有勇猛之心,故中不懈[3105],諸有賢聖勇猛之心者,我最為上首也。我自觀此義已,倍增歡喜。

[T2.666a11] 我爾時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多諸忘失,居在閑[3106],雖有此行,猶有惡不善法,然我今日無有諸忘失。設復,梵志!有忘失之人者,彼非我有,[3107]有賢聖之人不忘失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此義已,在閑居處,倍增歡喜。

[T2.666a16] 爾時,我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意亂不定,彼便有惡不善法,與惡行共并。然我今日意終不亂,恒若一心;諸有亂意心不定者,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恒一心,設有賢聖心一定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3108]已,雖居閑靜之處,倍增歡喜。

[T2.666a22] 我爾時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愚癡闇冥亦如群羊。彼人便有[3109]不善法,彼非我有;然我今日恒有智慧,無有愚癡,處在閑居。設有如此行者,彼[3110]我有,[3111]今智慧成就,諸有賢聖智慧成就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此義已,雖在閑居,倍增歡喜。

[T2.666a28]我當[3112]在閑居之中時,設使樹木摧折、鳥[3113]馳走,爾時我作是念:此是大畏之[3114],爾時復作是念:設使畏怖來者,當求方便,不復使來。若我經行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不坐[3115],要[3116][3117]怖,然後乃坐。設我住時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3118]經行,亦復不坐,要使除其畏怖,然後乃坐。設我坐時有畏怖來者,[3119]不經行,要除*怖,然後乃[3120]。若我臥時有畏怖來者,爾時我*非經行,亦復不坐,要[3121]使[3122][3123]畏怖,然後乃[3124]

[T2.666b09] 梵志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日夜之中不解道法,我今說彼人極為愚惑。然我,梵志!日夜之中解於道法,加有勇猛之心,亦不虛妄,意不錯亂[3125],恒若一心,無貪欲[3126],有覺、有觀,念[3127]喜、樂,遊於初禪。是謂,梵志!是我初心於現法中而自娛樂。若除有覺、有觀,內[3128]歡喜,兼有一心,無覺、無觀,定念[3129],遊於二禪;是謂,梵志!第二之心於現法中而得歡樂。我自觀知內無念欲,覺身快樂,諸賢聖所希望,護念歡樂,遊[3130]三禪;是謂,梵志!第三之心。若復苦樂[3131]除,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是謂,梵志!第四增上之心,而自覺知遊於心意。

[T2.666b22]當我在閑居之時,有此四增上之心,我以此三昧之心,清淨無瑕穢,亦無結使,得無所畏,自識宿命無數劫事。爾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我曾生彼,字某、名某,食如是之食,受如是苦樂,從彼終而此間生,死此生彼。』因緣本末,皆悉明了。

[T2.666b29] 梵志當知:我初夜時而得初明,除其無明,無復闇冥,心樂閑居而自覺知。復以三昧心無瑕穢,亦無結使,心意在定,得無所畏。復知眾生生者、死者,我復以天眼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行善惡,皆悉分別。諸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3132],恒懷邪見,與邪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有眾生身行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不誹謗賢聖,恒修[3133]見,與*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其行本,皆悉知之。

[T2.666c12] 梵志當知。若中夜時得第二明,無復闇冥,而自覺知樂於閑居。我復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結使,心意得定,得無所畏,得盡漏心,亦知此苦如實不虛,當我爾時得此心時,欲漏、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3134]受胎,如實知之。

[T2.666c19] 是謂,梵志!我後夜時得第三明,無復闇冥。云何,梵志!頗有此心:如來有欲心、瞋恚心、[3135]心,未盡在閑居之處?梵志!莫作是觀。所以然者,如來今日諸漏永除,恒樂閑居,不在人間,然我今日觀[3136]義已,樂閑居之處。云何為二?又自遊閑居之處,兼度眾生,不可稱計。」

[T2.666c25] 爾時,生漏梵志白佛言:「以為眾生愍度一切。」[3137]志復[3138]佛言:「止!止!世尊!所說過多,猶如[3139]者得[3140],迷者得道,盲者得眼目,在闇見明。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而為說法,我今歸佛、法、眾,自今*後受持五戒,不復殺生,為優婆塞。」

[T2.667a02]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優填王問法《增壹阿含31.2經》

[T2.667a04] 聞如是:

[T2.667a04] 一時,佛在拘深瞿師園中,[3141]去四佛所居之處。

[T2.667a05] 爾時,王優填及五百女人舍彌夫人等,欲詣園觀遊戲,當於爾時,舍衛城中有一比丘,便作是念:「與世尊別久,欲往禮敬、承受、問訊。」爾時,彼比丘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食後,除去衣坐具,又以神足飛在虛空,往詣拘深園中。爾時,彼比丘還捨神足,往詣林中,在[3142]閑靜之處,結[3143]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

[T2.667a12] 爾時,舍彌夫人將五百女人等,往到此林。是時,舍彌夫人[3144]見比丘以道神足在樹下坐,見已,往至比丘前,頭面禮足,在前叉手而住,及五百夫人皆悉頭面禮足,亦復叉手而圍遶之。

[T2.667a17] 爾時,優填王遙見五百女人叉手,遶此比丘而住,見已,便[3145]作是念:「此中必當有群鹿。若當有雜[3146],必然不疑。」爾時,王乘馬急走,往詣女人聚中。

[T2.667a20] 是時,舍彌夫人遙見王來,便作是念:「此優填王極為[3147]惡備,能取此比丘害之。」是時,夫人舉右手白王曰:「大王當知:此是比丘,勿復驚怖。」

[T2.667a23] 是時,王即下馬捨弓,來至比丘所,[3148]比丘言:「比丘!與我說法。」

[T2.667a25] 是時,彼比丘即舉眼仰觀王,默然不語。

[T2.667a26] 爾時,王復語比丘曰:「速與我說法。」

[T2.667a27] 爾時,比丘復舉眼仰觀王已,默然不語。

[T2.667a27] 是時,王復作是念:我今可問禪中間事;若當與我說者,當供養之,盡其形壽,施與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設不與我說者,當取殺之!爾時,王復語比丘言:「比丘!與我說法。」爾時,彼比丘亦默然不對。

[T2.667b03] 爾時,樹神即知其心,便遙化作鹿群,欲亂王耳目,使起異想。是時,王遙見鹿已,便作是念:「今且捨此沙門!沙門竟當何所至湊!即乘馬往射群鹿。」

[T2.667b07] 是時,夫人白道人曰:「比丘!今為所詣?」

[T2.667b08] 比丘曰:「欲至四佛[3149]處往[>]世尊!」

[T2.667b08] 夫人白言:「比丘!今正是時,速往所在,勿復住此,[3150]王所害者,罪王甚重。」

[T2.667b10] 是時,彼比丘即從[3151]起,收攝衣,飛在虛空,遠逝而去。是時,夫人[3152]道人在虛空中高飛而去。便遙語王曰:「唯願大王觀此比丘有大神足,今在虛空踊沒自在,今此比丘尚有此力,何況釋迦文佛而可及乎?」

[T2.667b15] 是時,彼比丘到瞿師園中,還捨神足,以常凡法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比丘曰:「云何,比丘!在舍衛城勞於夏坐乎?隨時乞食不亦*耶?」

[T2.667b19] 比丘曰:「[3153]在舍衛城實無所*。」

[T2.667b20] 佛語比丘:「今日何故來至此間?」

[T2.667b20] 比丘白佛:「故來覲[3154],問訊[3155]居。」

[T2.667b21] 世尊告曰:「汝今見我及[3156]此四佛住處耶?汝今得脫王[3157]甚為大奇,汝何為不與王說法?又[3158]優填王作是言:『比丘!今當為我說法,[3159]今何故不為我[3160]說法。』若當比丘與王說法者,優填王極懷歡喜,[3161]有歡喜,盡其形壽供養衣被、飲食、床[3162]臥具、病瘦醫藥。」

[T2.667b27] 是時,比丘白佛言:「時,王欲問禪中間事,是故不報此義耳。」

[T2.667b29] 世尊告曰:「汝比丘!何故不與王說禪中間事?」

[T2.667c01] 比丘報曰:「優填王用此禪為本,懷*暴無有慈心,殺害眾生不可稱計,與欲相應,三毒熾盛,沒在深[3163],不正法,[3164]惑無知,諸[3165]普集,行於憍慢,依王力勢,貪著財寶,輕慢世人,盲無有眼,此人復用禪為?夫禪[3166]法,諸法中妙,難可覺知,無有形相,非心所測,此非常人所及,乃是智者所知。以是之故,不與王說法。」

[T2.667c08] 是時,世尊告曰:「若有朽故之衣,要須浣之乃淨。極盛欲心,要當觀不淨之想,然後乃除。若瞋[3167]盛者,以慈心除之,愚癡之闇,以十二緣法然後除盡。比丘!何故不與優填王說法?設當與說法者,王極歡喜,正使極盛之火猶可滅之,何況人哉?」爾時,彼比丘默然不語。

[T2.667c14] 爾時,佛告比丘:「如來處世,甚奇!甚特!設天、龍、鬼神、乾沓問如來義者,吾當與說之;若使國王、大臣、人民之類問如來義者,亦當與說之;若剎利四[3168]來問義者,亦當與說之。所以然者,今日如來得四無所畏,說法無有怯弱;亦得四禪,於中自在,兼得四神足,不可稱計,行四等心。是故如來說法無有怯弱,非羅漢、辟支佛所能及也;是故如來說法亦無有難。汝今,諸比丘!當求方便,行四等心,慈、悲、喜、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67c24] [>]然者。若比丘所為眾生善知識,[3169],及一切父母知親,盡當以四事教令知法。云何為四?一者當恭敬於佛,是時如來者,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度人無量。當求於法,修行正真之法,[3170]穢惡之行,此是智者之所修行。復當方便供養眾僧,如來眾者,恒共和合,無有諍訟,[3171]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3172]見成就。所謂四雙八輩、十二賢士,此是如來聖眾,可尊、可貴,世間無上福田。復當勸助使行賢聖法、律,無染無[3173],寂靜無為。若有比丘欲行道者,[3174]共行此四事之法。所以然者,法之恭養[3175]三尊,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3176]。」

[T2.668a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有樂行跡所行愚惑等四事行跡《增壹阿含31.3經》[3177]

[T2.668a12] 聞如是:

[T2.668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68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行跡。云何為四?有樂行跡所行愚惑,此名初行跡;復有樂行跡所行速疾;復有苦行跡所行愚惑;復有苦行跡所行速疾。

[T2.668a16] 彼云何名為樂行跡所行愚惑?或有一人貪欲熾盛,瞋恚、愚癡熾盛,所行甚苦,不與行本相應,彼人五根愚闇亦不[3178]疾。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慧根、定[3179]根。若以愚意求三昧盡有漏者,是謂名為樂行跡鈍根得道者也。

[T2.668a22] 彼云何名為樂根行跡速疾?或有一人無欲、無婬;然於貪欲,恒自偏少不慇懃,為瞋恚、愚癡極為減少,五根捷疾無有放逸。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五根,然得五根成於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利根行於道跡也。

[T2.668a27] 彼云何名為苦行跡行於愚惑,[3180]有一人婬意偏多,瞋恚、愚癡熾盛。彼以此法而自娛樂,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苦行跡鈍根者也。

[T2.668b01]云何苦行跡行於速疾?於是,或有一人少欲少婬,無有瞋恚,亦不起想,行此三[3181]。爾時,有此五根,無有缺漏。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為五。彼以此法得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苦行跡利根者也。

[T2.668b07] 是謂比丘有此四行跡,當求方便,捨前三行跡,後一行者當共奉行。所以然者,苦行跡三昧者難得,*得便成道,久存於世。所以然者,不可以樂求樂,由苦然後成道。是故,諸比丘!恒以方便,成此行跡。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68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通四梵志避死《增壹阿含31.4經》[3182]

[T2.668b14] 聞如是:

[T2.668b14] 一時,佛在羅[3183]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68b15] 爾時,四梵志皆得五通,修行善法,普集一處,作[3184][3185]:「此伺命來時不避豪強,各共隱藏,使伺命不知來處。」

[T2.668b18] 爾時,一梵志飛在空中,欲得免死,然不免其死,即在空中而命終。第二梵志復入大海水底,欲得免死,即於彼命終。彼第三梵志欲得免死,入須彌山腹中,復於中死。彼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剛[3186],欲得免死,復即彼而命終。

[T2.668b23]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四梵志,各各避死,普共命終。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3187]不受死

[T2.668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是,比丘!有梵志四人集在一處,欲得免死,各歸所奔,故不免死。一人在空,一人入海水,一人入山腹中,一人入地,皆共同死。是故,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68c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四園四浴池《增壹阿含31.5經》[3188]

[T2.668c12] 聞如是:

[T2.668c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68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有四園觀,諸天於中而自娛樂,五樂自娛。云何為[3189]?難檀槃那園觀、麁澁[3190]園觀、晝[3191]園觀、雜種園觀。[3192]四園之內有四浴池;[3193]冷浴池、香味浴池、輕便浴池、清[3194]浴池。云何為四?一[3195]難陀浴池,二名難陀頂浴池,三名蘇摩浴池,四名歡悅浴池。

[T2.668c19] 比丘當知:四園之內有此四浴池,令人身體香潔無有塵垢,何以故名[3196]難檀槃那園?若三十三天入難檀槃那園已,心性喜悅,不能自勝,於中而自娛樂,故名為難檀槃那園。

[T2.668c23] 復以何故名為*園觀?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身體極,猶如冬時以香塗身,身體極,此亦如是。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身體極不與常同,以是之故,名為*園觀。

[T2.668c27] 復以何故名為晝*之園?若使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爾時諸天顏色各異,作若干種形體,猶如婦女著種種衣裳,不與本形同。此亦如是。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作若干種色不與本同,以[3197]故名為晝*之園。

[T2.669a04] 復以何故名為雜種之園?爾時,最尊之天及中天、下天,入此[3198]已,皆同一類,設復最下之天[3199]不得入餘三園中,猶如轉輪聖王所入之園,餘王不復得入園中浴洗,人民之類正可得遙見耳,此亦如是。若最尊神天所入園中浴洗,餘小天不復得入,是故名為雜種浴池。

[T2.669a10]復以何故名為難陀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極懷歡[3200],是故名為難陀浴池。

[T2.669a12] 復以何故名為難陀頂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兩兩捉手摩其頂而浴洗,正使天女亦復如是,以是之故,名為難陀頂浴池。

[T2.669a15] 復以何故名為蘇摩浴池?[3201]十三天入此池中已,爾時諸天顏貌,盡同人色,無有若干,是故名為蘇摩浴池。

[T2.669a18] [3202]何故名為歡悅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盡無憍慢上下之想,[3203]意偏少,爾時盡同一心而浴洗,故名為歡悅浴池。是謂,比丘!有此因緣,便有此之名。

[T2.669a21] 今如來正法之中亦復如是,有四園之名。云何為四?一者慈園,二者悲園,三者喜園,四者護園。是謂,比丘!如來正法之中有此四園。

[T2.669a24] 復以何故名為慈園?比丘當知:由此慈園生梵天上,從梵天終,當生豪尊之家,饒財多寶,恒有五樂自娛,未曾離目,以是之故,名為慈園。

[T2.669a28] 復以何故名為悲園?比丘當知:若能親近悲解脫心,生梵光音天。若來生人中,生豪族家,無有瞋恚,亦饒財多寶,故名為悲園。

[T2.669b02] 復以何故名為喜園?若能親近喜園者,生光音天、若來生人間,國王家[3204][3205],恒懷歡喜,故名為喜園。

[T2.669b04] 復以何故名為護園?若有人親近護者,生無想天,壽八萬四千劫。若復來生[3206]中,當生中國家,亦無瞋恚,恒護一切非法之行,以是[3207]名為護園。

[T2.669b08] 比丘當知:如來正法之中有此四園,使諸聲聞得遊戲其中,然如來此四園之中有[3208]浴池,使「我聲聞於中洗浴而自遊戲,盡有漏成無漏,無復塵垢。云何為四?一名有覺有觀浴池,二名無覺無觀浴池,三名護念浴池,四名無苦無[3209]樂浴池。

[T2.669b13] 以何等故名為有覺有觀浴池。若有比丘得初禪已,於諸法中恒有覺、觀,思惟諸法,除去結纏,永無有餘,以是之故,名為有覺有觀。

[T2.669b16] 復以何故名為無覺無觀浴池?若有比丘得二禪已,滅有覺、有觀,以禪為食,以是故名之[3210]為無覺無觀。

[T2.669b19] 復以何故名為護念浴池?若[3211]比丘得三禪已,滅有覺、有觀,[3212]覺、無觀,恒護念[3213]禪,以是之故,名為護念浴[3214]

[T2.669b22] 復以何故名為不苦不樂浴池?若有比丘得四禪已,亦不念樂,復[3215]念苦,亦不念過去當來之法,[3216]用心於現在法中,以是之故,名為不苦不樂浴池。

[T2.669b25] 是故,諸比丘!如來正法[3217]中有此四浴池,使我聲聞於中洗浴,滅二十一結,度生死海,入涅槃城。[3218]諸比丘!若欲度此生死海者,當求方便,滅二十一結,入涅槃城。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69c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四大毒蛇,五人持刀,六怨家《增壹阿含31.6經》[3219]

[T2.669c02] 聞如是:

[T2.669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69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四大毒蛇極為凶暴,舉著一函中。若有人從[3220][3221],欲令活、不求死,欲求樂、不求苦,不愚不闇,心意不亂,無所繫屬。

[T2.669c06] 是時,若王、若王大臣喚此人而告之曰:『今有四大毒蛇極為兇暴,汝今當隨時將養沐浴令淨,隨時飲食無令使乏,[3222]正是時,可往[3223][3224]。』是時,彼人心懷恐[3225],不敢[3226]前,便捨,馳走莫知所[3227][3228]。復重告彼人作是語:『今使五人皆持刀劍而隨汝後,其有獲汝者,當斷其命,不足稽遲

[T2.669c13] 是時,彼人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捉持刀劍者,馳走東西,不知如[3229]?復告彼人曰:『今復使六怨家使[3230]隨汝後,其有得者當斷其命;欲所為者可時[>]之。』是時,彼人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持刀[3231]者,復畏六怨家,便馳走東西,彼人[3232]見空墟之中,欲入中藏。若值空舍。若破牆間無堅牢處。若[3233]見空器,盡無所有。若復有人與此人親友,欲令免濟,便告之曰:『此間空閑之處多諸賊寇,欲所為者今可隨意。』

[T2.669c23] 是時,彼人復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持刀*者,復畏六怨家,復畏空墟村中,便馳走東西。彼人前行。若見大水極深且廣,亦無人民及橋梁可度得至彼岸,然復彼人所立之處多諸[3234]賊。是時,彼人作是思惟:此水極為深廣,饒諸賊寇,當云何得[3235]彼岸?我今可集聚材木草[3236],依此從此岸得至彼岸。是時,彼人便集薪草作已,即得至彼岸,志不移動。

[T2.670a02] 諸比丘當知:我今作喻,當念解之。說此義時,為有何義,言四毒蛇者,即四大是也。云何為四大?所謂地種、水種、火種、風種,是謂四大,五人持刀劍者,此是五盛陰也。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是也。六怨家者,欲愛是也。空村者,內六入是也。云何為六?所謂六入者,眼入、耳入、鼻入、口入、身入、意入。

[T2.670a09] 若有智[3237]者而觀眼時,盡空無所有,亦不牢固;若復觀耳、鼻、口、身、意時,盡空無所有,皆虛、皆寂,亦不牢固。云水者,四流是也。云何為四?所謂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3238]。大者,賢聖八品道是也。云何為八?正見、正治、正語、正方便、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是謂賢聖八品道也。水中求度者,善權方便精進之力也。此岸者,身邪也;彼岸者,滅身邪也。此岸者,阿闍世國界也:彼岸者,毘沙王國界也。此岸者,波旬國界也;彼岸者,如來之境界也。」

[T2.670a19] 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種四法《增壹阿含31.7經》

[T2.670a21] 聞如是:

[T2.670a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70a22] 爾時,舍衛城中有一優婆塞,而命終還生舍衛城中大長者家,最大夫人[3239]身。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見此優婆塞生舍衛城中最富長者家。即於其日,復有梵志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爾時世尊亦以天眼觀。[3240]即以其日,阿那邠邸長者命終,生善處天上,是時世尊亦以天眼觀。[3241]其日,有一比丘而取滅度,世尊亦以天眼觀見。

[T2.670b01]爾時,世尊見[3242]此四事已,便說斯偈:

 若人受胞胎 惡行入地獄 善者生天上 無漏入涅槃
 賢者今受胎 梵志入地獄 須達生天上 比丘取滅度

[T2.670b07] 是時,世尊從靜[3243]起,詣普集講堂而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事。若人能修行者,身壞命終,得生人中。云何為四?所謂身、口、意、命清淨無瑕穢者。若命終時得生人中。

[T2.670b11] 若復,比丘!更有四法,有人習行者,入地獄中。云何為四?所謂身、口、意、命不清淨。是謂,比丘!有此四法。若有人親近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T2.670b14] 「復次,比丘!復有四法,習修行者,生善處天上。云何為四?惠施、仁愛、利人、等利。是謂,比丘!有人行此法[3244]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T2.670b17] 「復次,比丘!更有四法。若有人修行[3245]者,身壞命終,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3246]立,所作已[>],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云何為四?有覺有觀禪、無覺無觀禪、[3247]禪、苦樂滅禪,是為比丘有四事法。若有人習行者,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

[T2.670b24] 是故,諸比丘!若有族姓子、四部之眾,欲生人中者,當求方便,行身、口、意、命清淨;若得生天上者,亦當求方便,行四恩;若得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亦當求方便,行四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0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世尊六年勤苦求道《增壹阿含31.8經》[3248]

[T2.670c02] 聞如是:

[T2.670c02] 一時,佛在毘舍離[3249]城外林中。

[T2.670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佛道時,爾時依彼大畏山而住。是時彼山,其有欲心、無欲心入中者衣毛皆。若復極盛熱時,野馬縱橫,露其形體而坐,夜便入深林中。若復極寒之日,風[3250]交流,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

[T2.670c08] 我爾時,正能誦一偈,昔所未聞,昔所未見也。」

 [3251]夜安 大畏山中  露其形體 是我誓願

[T2.670c12] 若我至塚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爾時。若案吒村人來取木[3252],著我耳中,或著鼻中,或有唾者,或有[3253]者,或以土坌其身上;然我爾時,終不起意,向彼人民。爾時,有此護心。爾時,有[3254]之處,設見犢子,便取食之;若無犢子者,便取大牛食之。爾時,食此之食,我復作是念:今用食為?乃可終日不食。時我*生此斯念:諸天便來到我所,而作是言:『汝今勿復斷食。若當斷食者,我當以甘露精氣相益,使存其命。』爾時,我復作是念:今*斷食,何緣復使諸天送甘露與我?今身將有虛詐。是時,我復作是念:今可食麻米之餘。

[T2.670c24] 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3255]自墮,猶如敗壞瓠[3256],亦不成就我頭。爾時亦復如是。頂上生瘡,皮*自墮,皆由不食故也。亦如深水之中星宿現中。爾時,我眼亦復如是。皆由不食故,猶如故車敗壞,我身亦復如是。皆悉敗[3257]不可承順。亦如駱駝跡,兩尻亦復如是。若我以手[3258]摩腹時,便值脊骨。若按脊時,復值腹皮,[3259]體羸弱者,皆由不食故。

[T2.671a04] 我爾時,復以一麻一米,以此為食,竟無所益,亦復不得上尊之法。若我意中欲大小便者,即便倒地不能自起居。是時,諸天見已,便作[3260]說:『此沙門瞿曇[3261]取滅度。』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未命終,今必命終。』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亦非命終,此沙門實是阿羅漢,夫羅漢之法有此苦行。』

[T2.671a11] 我爾時,猶有神識,知外來機趣。時,我復作是念:今可入無息禪中,便入無息禪中,數出入息,我[3262]以數出入[3263],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爾時,[3264]作是念:我今[3265]口塞耳。使息不出,息*不出,是時內氣便從手中出,正使氣不[3266]從耳、鼻、口出,爾時內聲如似雷吼,我爾時亦復如是。是時神識猶隨身迴。

[T2.671a19] 是時,復作是念:我宜更入無息禪中。是時,盡塞諸孔之息,我*塞諸出入息。是時,便患頭額痛,如似有人以鑽鑽頭,我亦如是極苦頭痛。爾時,我故有神識,爾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更可坐禪,息氣不得出入。爾時,我便塞出入息,是時諸息盡集腹中。爾時,息轉時極為少[3267],猶如屠牛之家,以刀殺牛,我亦如是。極患苦痛,亦如兩健人共執一劣人[3268]於火上[3269],極患疼痛[3270]不可堪忍,我亦如是。此苦疼[3271]不可具陳。爾時,我猶有神識存,當我爾時坐禪之日,形體不作人色;其中有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極黑。』[3272]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似[[3273]。』比丘當知:我六年之中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

[T2.671b04] 爾時,我作是念:今日可食[3274]果。爾時我便食一果,當我食一果之日,身形萎弱不能自起居,如年百二十,骨節離散不能扶持[3275]。比丘當知:爾時一果者,如似今日小棗耳。爾時,我復作是念:非我[3276]成道之本,故當更有餘道。爾時,我復作是念:我自憶昔[3277],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去[3278]不善法,遊於初禪,無覺、無觀,遊於二禪,[3279]清淨無有眾想,遊於三禪,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

[T2.671b14] 我六年之中勤苦求道而不剋獲;或臥荊棘之上;或臥板木鐵釘之上,或懸[3280]身體遠地,兩在上而頭首向地;或交[-+]踞;或養長鬚髮[3281]未曾[3282]除;或日[3283]火炙;或盛冬坐冰;身體沒水;或寂寞不語;或時一食;或時二食;或時三食、四食[3284],乃至七食;或食菜果;或食稻麻;或食草根;或食木實;或食花香;或食種種果蓏;或時形;或時著弊壞之衣;或著莎草之衣;或著毛毳之衣;或時以人髮覆形;或時養髮;或時取他髮益戴。如是,比丘!吾昔苦行乃至於斯,然不獲四法之本。云何為四?所謂賢聖戒律難曉難知;賢聖智慧難曉難知;賢聖解脫[3285]難曉難知;賢聖三昧[3286]難曉難知。是謂,比丘!有此四法,吾昔苦行不獲此要。

[T2.671b29] 爾時,我復作是念:吾今要當求無上之道。何者是無上之道?所謂向四法是也。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爾時,我復作是念:不可以此羸劣之體,求於上尊之道,多少[3287]食精微之氣,長育身體,氣力熾盛,然後得修行道。當食精微之氣。時五比丘捨我還退:『此沙門瞿曇性行錯亂,以捨真法而就邪業。』

[T2.671c07] 當我爾時,即從[3288]起,東向經行。是時,我復作是念:過去久遠恒沙諸佛,成道之處為在何所?是時,虛空神天住在上,而語我曰:『賢士當知:過去恒沙諸佛世尊,坐於道樹清涼[3289]而得成佛。』時,我復作是念:為坐何處得成佛道?坐耶?立耶?是時,諸天復來告我,而作是說:『過去恒沙諸佛世尊,坐於草蓐,然後成佛。』

[T2.671c15] 是時,去我不遠,有吉祥梵志在側刈草,即往至彼,[3290]:『汝是何人,為名何等,為有姓耶?』梵志報曰:『我名吉祥,其姓弗星。』我爾時語彼人曰:『善哉!善哉!如是姓字,世之希有;姓名不虛,必成其號,當使現世吉無不利,生、老、病、死,永使除盡,汝姓弗星,與我[3291]同,吾今[3292]所求,見惠少草。』吉祥[3293]曰:『瞿曇!今日用斯草為?』爾時,我報吉祥曰:『吾欲敷樹王下求於四法。云何為四?所謂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

[T2.671c24] 比丘當知:爾時,吉祥躬自執草詣樹王所。吾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結[3294]趺坐,[3295]念在前。爾時,貪欲意解,除諸惡法,有覺、有觀,遊志初禪;有覺、有觀除盡,遊[3296]二、[3297]禪;護念清[3298],憂喜除盡,遊志四禪。我爾時以清淨之心,除諸結使,得無所畏,自識宿命無數來變。我便自憶無數世事,或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百千萬生、成劫、敗[3299]、無數成劫、無數敗劫、無數成敗之劫,我曾死此生彼,從彼命終而來生此,[3300]其本末因緣所從,憶如此無數世事。

[T2.672a06] 我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終者,善趣、善色,惡趣[3301]、惡色。若好、若醜,隨其行本,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修惡行,口修惡行,意修惡行,誹謗賢聖,造邪業本,與邪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有眾生之類,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與[3302]見相應,身壞命終,生於人間,是謂此眾生身、口、意行無有邪業,我以三昧之心清淨無瑕穢,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即[3303]無上正真之道。

[T2.672a17] 若使比丘!或有沙門、婆羅門明了諸趣,然此趣[3304]本吾昔未始不行,除一淨居天上不來此世;或復沙門、婆羅門當可所生之處,然我不生者,則非其宜,已生淨居天,不復來此世間[3305]。卿等*得賢聖戒律,我亦得之,賢聖三昧,卿等亦得,我亦得之;賢聖智慧,卿等亦得,我亦得[3306];賢聖解脫,卿等亦得,我亦得之,賢聖解脫知見[3307],卿等亦得,我亦得之[3308];以斷胞胎之根,生死永盡,更不復受[3309]胎。

[T2.672a26]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就四法。所以然者。若[3310]丘得此四法者,成道不難,如我今日成無上正真之道,皆由四法而得成果。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2b01][3311]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四法四樂《增壹阿含31.9經》[3312]

[T2.672b03] 聞如是:

[T2.672b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2b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三十三天釋提桓因[3313]將諸玉女,[3314]難檀槃那園[3315]

[T2.672b06] 是時,有一天人便說此偈:

 不見難檀園 則不知有樂 諸天之所居 無有過是者

[T2.672b09] [3316],有天語彼天言:『汝今無智不能分別正理,憂苦之物,[3317]言是樂;無牢之物,而言是牢;無常之物,反言是常;不堅[3318]之物,復言堅要。所以然者,汝[3319]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必不死 此滅最為樂

[T2.672b16]「『[3320]有此義,又有此偈。云何方言此處最為樂耶?』

[T2.672b17]「『 汝今當知:如來亦說有四流法。若一切眾生沒在此流者,終不得道。云何為四?所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T2.672b19]「『[3321][3322]為欲流?所謂五欲是也。云何為五?所謂若眼見色起眼[3323]想;若耳聞聲起識想;若鼻嗅香起識想;若舌知味起識想。若身知細滑起識想,是謂名為欲流。』

[T2.672b23] 「『云何名為有流?所謂有者,三有是也。云何為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是謂名為有流也。

[T2.672b25] 「『云何名為見流?所謂見流者;世有常、無常;世[3324]有邊見、無邊見;彼身彼命、非身非命;有如來死無如來死。若有如來死[3325]如來死,亦非有如來死亦非無如來死,是謂名為見流。』」

[T2.672b29] 「『彼云何無明流?所謂無明者,無知、無信、無見,心意貪欲恒有希望,及其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若復不知苦、不知[3326]、不知盡、不知道,是謂名為無明流。天子當知:如來說此四流。若有人沒在此者,亦不能得道。』」

[T2.672c06] 是時,彼天聞此語已,猶如力[3327][3328]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天而白我言:『善哉!世尊,快說此[3329]!如來乃說四流。若凡夫之人不聞此四流者,則不獲四樂。云何為四?所謂[>]息樂、正覺樂、沙門樂、涅槃樂。若凡夫之人不知此四流者,不獲此四樂。』作是語已,我復告曰:『如是,天子,如汝所言,若不覺此四流,則不覺此四樂。』」

[T2.672c14] 我時與彼天人漸漸共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樂。爾時,天人*發歡喜之心;是時,我便廣演說四流之法,及說四樂。爾時,彼天[3330]心一意,思惟此法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我今亦說此四法、四樂,便得四諦之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2c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當修無常想《增壹阿含31.10經》

[T2.672c22] 聞如是:

[T2.672c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2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常想,當廣布無常想,已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斷欲界愛、[3331]愛、無色愛[3332],盡斷無明,盡斷憍慢,猶如燎燒草木,皆悉除盡,此[3333]如是。若修無常想,盡除斷一切諸結。所以然者,往昔久遠有一天子,將五百玉女前後導從,出遊難檀槃那園中[3334][3335];轉詣迦尼樹下五欲自娛樂。時,彼天子登樹遊戲,心意錯亂,並復採華,即便墮樹而命終,生此舍衛城中大長者家。是時,五百玉女[3336]胸喚呼,不能自勝。

[T2.673a04] 我爾時,以天眼觀見天子,而[3337]終生舍衛城中大長者家,經八、九月便生男兒,端[3338]無雙,如桃華色。是時,長者子漸漸長大,父母便求婦處。[3339]婦未久便復命終,生大海中,作龍蛇形。是時,彼長者居門大小,追慕號哭,痛毒傷心。是時,彼龍復為金翅鳥所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時,諸龍女追慕情切,實不可言。」

[T2.673a1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彼天採華時 心意亂不寧 猶水[3340]村落 悉沒不得濟
 是時玉女眾 圍遶而啼哭 顏貌極端* 愛華而命終
 人中亦啼哭 失我窮腸子 尋腹取命終 無常之所壞
 龍女隨後追 諸龍皆共集 七頭極勇[3341]猛 金翅之所害
 諸天亦愁憂 人中亦復爾 龍女亦愁憂 地獄受苦痛
 四諦之妙法 如實而不知 有生亦有死 不脫長流海
 是故當起想 修諸清淨法 必當離苦惱 更不受有患

[T2.673a26] 是故,諸比丘!常當修行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色愛、無色愛,亦斷憍慢,無明永盡無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3a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比丘不許比較勝劣《增壹阿含31.11經》[3342]

[T2.673b01] 聞如是:

[T2.673b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3b02] 爾時,目連弟子、阿難弟子二人共談:「我等二人同聲經唄,誰者為勝?」[3343]

[T2.673b03] 是時,眾多比丘聞此二人各各共論,聞已,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今有二人共論:『我等二人共誦經唄,何者為妙?』」

[T2.673b07]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呼此二比丘使來。」

[T2.673b08]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73b08] 比丘從佛受教。即往至彼二人所,語彼二人曰:「世尊喚卿。」

[T2.673b10] 是時,二人聞比丘語已,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T2.673b11] 爾時,世尊告二人曰:「汝等愚人實有此語:『我等共誦經唄,何者為妙?』」

[T2.673b13] 二人對曰:「如是。世尊!」

[T2.673b13] 世尊告曰:「汝等頗聞我說此法共競諍[3344]乎?如此之法,何異梵志?」

[T2.673b15] 諸比丘對曰:「不聞如來而說此法。」

[T2.673b15] 世尊告曰:「我由來不與諸比丘而說此法,當諍勝負耶?然我今日[3345]說法,欲有降伏,有所教化。若有比丘受法之時,當念思惟四緣之法,[3346]與契經、阿毘曇、律共相應不?設共相應者,當念奉行。」

[T2.673b20]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3347]無益事 此法非為妙 猶[3348]牛頭數[3349] 非此[3350]沙門要
 若少多誦習 於法而行法 此法極為上 可謂沙門法
 雖誦千章 不義何益 不如一[3351]  聞可得道

雖誦千言 不義何益 不如一義   聞可得道

千千為[3352] 一夫勝之 未若自勝  [3353]忍者上[3354]

[T2.673c01] 是故,諸比丘!自今*後,未復諍訟有勝負心。所以然者,念當[3355]降伏一切人民。若復比丘有勝負心,共諍訟心而共競者,即以法、律治彼,比丘!以是之故,當自修行。」

[T2.673c04] [3356],二比丘聞佛此語已,即從*起,禮世尊足,而求[3357]過,自今已後,更不復為,唯願世尊受其*過。」

[T2.673c07] 世尊告曰:「大法之中快得[3358]過,自知有[3359]競之心,聽汝*過,諸比丘!更莫復爾。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3c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上、坐、行跡 無常、園觀[3360]  無漏、無息、禪 四樂、無諍訟

~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3361]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四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3362]

善聚品第三十[3363]《增壹阿含32.1~12經》

 

(一)五根為善聚《增壹阿含32.1經》[3364]

[T2.673c20] 聞如是:

[T2.673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3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善聚,汝等善思念之。」

[T2.673c2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T2.673c23]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善聚?所謂五根是也。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比丘!有此五根。若有比丘修行五根者,便成須陀洹,得不退轉法,必成至道;轉進其行成斯陀含,而來此世盡其苦際;轉進其道成阿那含,不復來此世,即復取般涅槃;轉進其行,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3365]受胎,如實知之。

[T2.674a03] 言善聚者即五根是也。所以然者,此最大聚,眾聚中妙。若不行此法者,則不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及如來、至真、等正覺也。若得此五根者,便有四果、三乘之道,言善聚者,此五根為上。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4a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蓋為不善聚《增壹阿含32.2經》[3366]

[T2.674a11] 聞如是:

[T2.674a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4a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不善之聚,汝等當善思念之。」

[T2.674a1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674a14]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不善聚?所謂[3367]五蓋。云何為五?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是謂名為五蓋,欲知不善聚者,此名為五蓋。所以然者,比丘當知:若有此五蓋,便有畜生、餓鬼、地獄之分,諸不善法皆由此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滅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4a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增壹阿含32.3經》

[T2.674a23] 聞如是:

[T2.674a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4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端[3368],二者好聲,三者多財饒寶,四者生長者家,五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所以然者,如來無與等也。如來有信、有戒、有聞、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

[T2.674a29] 復以何因緣禮佛而得端*,以見佛形像已,發歡喜心,以此因緣而得端正。復以何因緣得好音聲?以見如來形像已,三自稱號;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以此因緣得好音聲。復以何因緣多財饒寶?緣彼[3369]如來而作大施,散華、然燈,及餘所施之物,以此因緣獲大財寶。復以何因緣生長者家?若見如來形已,心無染著,右膝著地,長跪叉手,至心禮佛,以此因緣生長者家。復以何因緣,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諸佛世尊常法:諸有眾生,以五事因緣禮如來者,便生善處天上。是謂,比丘!有此五因緣禮佛[3370]德。是故,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禮佛者,當求方便,成此五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4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閻羅王問罪《增壹阿含32.4經》[3371]

[T2.674b16] 聞如是:

[T2.674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74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3372]屋舍有兩門相對,有人在中住,復有人在上住,觀其下出入行來皆悉知見,我亦如是。以天眼觀眾生之類,生者、終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隨行所種,皆悉知之。

[T2.674b21] 若復有眾生,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不誹謗賢聖,行[3373]見法與等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眾生行善。若[3374]復有眾生,行此善法不造惡行,身壞命終,來生人中。若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造不善行,命終之後,生餓鬼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與邪見相應,命終之後,生畜生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造不善行,誹謗賢聖,命終之後,生地獄中。

[T2.674c01][3375]時,獄卒將此罪人示閻羅[3376]王,並作是說:『大王當知:此人前世身意[3377]惡,作諸惡行已,生此地獄中。大王!當[3378]此人以何罪治?』是時,閻羅王漸與彼人私問其罪,告彼人曰:『云何,男子!汝本前世為人身時,不見人有生者得作人身,處胎之時極為困厄,痛實難處,及其長大,將養乳[3379],沐浴身體耶?』是時,罪人報曰:『實見,大王!』閻羅王曰:『云何,男子!汝自不知生法之要行耶?身、口、意法修諸善趣。』罪人報曰:『如是,大王!如大王教。但為愚惑,不別善行。』閻羅王曰:『如卿所說,其事不異,亦復知卿不作身、口、意行,但為今日,當究汝放逸[3380]行。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為也。本自作罪,今自受報。』是時,閻羅王先問其罪,[3381]治之。

[T2.674c16] 次復第二天使問彼人曰:『汝本為人時,不見老人形體極劣,行步[3382]竭,衣裳垢[3383],進止戰掉[3384],氣息呻吟,無復少壯之心。』是時,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已見之。』閻羅王報曰:『汝當自知:我今亦有此形老之法[3385],為老所厭,當修其善行。』罪人報曰:『如是,大王!爾時,實不信之。』閻羅王報曰:『我實知之,汝不作身、口、意行,今當治汝罪,使後不犯。汝所作惡,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造,汝今自造其罪,當自受報。』是時,閻羅王以此第二天使約已。

[T2.674c27] 復以第三天使告彼人曰:『汝前身作人時,不見有病人[3386]?臥在屎尿[3387]之上,不能自起居。』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實見之。』閻羅王曰:「云何,男子!汝不自知:我亦當有此病,不[3388]此患?』罪人報曰:『實爾,大王!我實不見之。』閻羅王曰:『我亦知之,愚惑不解,我今當處汝罪,使後不犯此之罪行。非父、非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造作。』是時,閻羅王以此教已。

[T2.675a06] 復以第四天使告彼人曰:『云何,男子,身如枯木,風去火[3389]而無情想,五親圍遶而號哭?』罪人報曰:『如是。大王!我已見之。』閻羅王曰:『汝何故不作是念:我亦當不*此死。』罪人報曰:『實爾,大王!我實不覺。』閻羅王曰:『我亦信汝不覺此法,今當治汝使後不犯。此不善之*,非父、非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造,汝本自作,今自受罪。』

[T2.675a14] 是時,閻羅王復以第五天使告彼人曰:『汝本為人時,不見有賊穿[3390]牆破舍,取他財寶,或以火燒,或道路隱藏。設當為國王所[3391]得者,或截手足,或取殺之,或閉著牢獄,或反縛詣市,或使負沙石,或取倒懸,或攢箭射,或以[3392]銅而灌其身,或以火炙,[3393]剝其皮還使食之,或開其腹以草之,或以湯中煮之,或以刀斫輪[3394]其頭,或以象蹈殺,或著[3395]頭乃至於死?』罪人報曰:『我實見之,閻羅王曰:『汝何故私盜他物?情知有事何為犯之?』『如是[3396],大王!我實愚惑。』閻羅王曰:『我亦信汝所言,今當治汝罪,使後不犯。此之罪者,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人民所為,自作其罪,還自受報。』

[T2.675a28] 是時,閻羅王以問罪已,便獄卒:『速將此人往著獄中!』是時,獄卒受王教[3397],將此罪人往著獄中。地獄[3398]側極為火然,鐵城、鐵廓,地亦鐵作;有四城門極為[3399]處,如似屎*尿所見染污,刀山、劍樹圍遶四面,復以鐵疏籠而覆其上。」

[T2.675b0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四壁四城門 廣長實為牢 鐵籠之所覆 求出無有期
 彼時鐵地上 火然極為熾 壁方百由旬 洞然一種色
 中央有四柱 之實恐畏 及其劍樹上 鐵[3400]烏所止
 臭處實難居 之衣毛 種種之畏器 [3401]子有十六

[T2.675b14] 比丘當知:是時,獄卒以若干苦痛 [*][3402]打此人。若彼罪人舉著獄中時,血肉斯盡,唯有骨在。是時,獄卒將此罪人,復以利斧[3403]其形體,苦痛難計,求死不得。要當罪滅之後,爾乃[3404]得脫;彼於人間所作罪業,要使除盡,後乃得出。

[T2.675b19] 是時,彼獄卒將此罪人,緣刀劍樹,或上或下。是時,罪人以在樹上,便為此鐵*烏所食,或啄其頭,取腦食之;或取手,打骨取髓。然罪未畢,若罪畢者,然後乃出。

[T2.675b23] 是時,獄卒取彼罪人使抱熱銅柱坐。前世時,喜[3405]泆故,故致此罪;為罪所追,終不得脫。是時,獄卒從[3406]拔筋,乃至項中而前挽之;或使車載[3407],或進、或退不得自在,其中受苦不可稱計。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T2.675b28] 是時,獄卒取彼罪人,著火山上驅使上下。是時,極為爛盡,然後乃出。是時,罪人由此因緣求死不得,要當使罪除盡,然後乃出。

[T2.675c02] 是時,獄卒復取罪人,拔其舌擲著背後,於中受苦不可稱計,求死不得。是時,獄卒復取罪人著刀山上,或斷其,或斷其頭,或斷其手。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T2.675c06] 是時,獄卒復以熱[3408][3409]覆罪人身,如生時著衣,當時苦痛毒為難處,皆由貪欲之故,故致斯罪。是時,獄卒復使[3410]罪人,五種作役,驅令偃臥,取其鐵釘釘其手足,復以一釘而釘其心,於中受斯苦痛,實不可言。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T2.675c11] 是時,獄卒復取罪人,顛倒其身,舉著鑊中。時,身至下[3411]皆悉爛盡。若還至上亦復爛盡。若至四邊亦復爛盡,酸楚毒痛不可稱計,現亦爛,不現亦爛,猶如大釜而煮小豆,或上或下,[3412]此罪人亦復如是。現亦爛,不現亦爛,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受罪畢,然後乃出。

[T2.675c18]比丘當知:或復有時彼地獄中,經歷數年,東門乃開。是時,罪人復往趣門,門自然閉。是時,彼人皆悉倒地,於中受苦不可具稱。或時,各各自稱怨[3413]:『我由汝等,不得出門。』」

[T2.675c2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常喜悅 亦如光音天 智者常懷憂 如似獄中囚

[T2.675c25] 是時,大地獄中經歷百千萬歲,北門復開。是時,罪人復向北門,門便復閉,要當使罪滅,然[3414]乃出。是時,彼罪人復經數百萬歲,乃復得出,人中所作罪,要當使畢。是時,獄卒復取罪人,以鐵斧*罪人身,經爾許之罪,使令更之。要當使罪苦畢盡,然後乃出。

[T2.676a02] 比丘當知:或復有時彼東門復更一開。是時,彼眾生復詣東門,門復自閉而不得出;設復得出,外復有大山,而往趣之,彼入山中,為兩山所[3415]猶如*麻油,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苦盡,然後乃出。爾時,彼罪人轉得前進,復值熱灰地獄,縱廣數千萬由旬,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畢其罪[3416],然後乃出。轉復前進,次有刀刺地獄。是時,罪人復入此刀刺地獄中,便有大風起,[3417]此罪人身體筋骨,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罪滅,然後乃出。

[T2.676a12] 次復,有大熱灰地獄。是時,罪人復入此大熱灰地獄中,形體融爛,受苦無量。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是時,罪人雖得出此熱灰地獄,復值刀劍地獄,縱廣數千萬里。是時,罪人入此刀劍地獄中,於中受苦不可稱計,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T2.676a18] 次復,有沸屎地獄,中有細虫,入骨徹髓食此[3418],雖得出此地獄,前值獄卒。是時,獄卒問罪人曰:『卿等欲何所至?為從何來?罪人報曰:『我等不知所從來處,亦復不知當何所至,但我等今日極為飢困,意欲須食。』獄卒報曰:『我等當相供給。』是時,獄卒取罪人仰臥,取大熱鐵丸,使罪人吞之,然罪人受苦不可稱計。是時,熱鐵丸從口下過,腸胃爛盡,受苦難量,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

[T2.676a27] 然彼罪人不堪受此苦痛,還復入熱屎地獄、刀劍地獄、大熱灰地獄,還來經爾許地獄。是時,彼眾生不堪受苦,還迴頭至熱屎地獄中。是時,獄卒語彼眾生曰:『卿等欲何所至?為從何來?』罪人報曰:『我等不能自知為從何所來,今復不知當何所至。』獄卒問曰:「今須何物?』罪人報曰:「我等極渴,欲須水飲。』是時,獄卒取罪人仰臥,*銅灌口,使令下過,於中受罪不可具計,要當使罪滅,然後乃出。是時,彼人不堪受此苦,[3419]入沸屎地獄、劍樹地獄、熱灰地獄,還入大地獄中。

[T2.676b09] 比丘當知:爾時,罪人苦痛,難可稱計,設彼罪人眼見色者,心不[3420]樂,設復聞聲、嗅香[3421]、知味、身更細滑、意知法,皆起瞋恚。所以然者,由本不作善行之報,恒作惡業,故致斯罪。

[T2.676b13] 是時,閻羅王彼罪人曰:『卿等不得善利,昔在人中受人中福,身、口、意行不與相應,亦不惠施、仁愛、利人、等利,以是之故,今受此苦。此之惡行,非父母為,亦非國王、大臣之所為也。諸有眾生身、口、意清淨,無有[3422]污,如似光音天;諸有眾生作諸惡行,如似地獄中。卿等身、口、意不淨,故致斯罪。』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是說:『我當何日脫此苦難,於人中生?[3423]得人身,便得出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閻羅王尚作是念︰何況汝等今得人身,得作沙門!是故,諸比丘!常當[3424]念行身、口、意行,無令有缺;,當滅五結,修行五根。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76b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自恣受歲《增壹阿含32.5經》[3425]

[T2.676b28] 聞如是:

[T2.676b28] 一時,佛在舍衛國東苑鹿母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76b29] 是時,世尊七月十五日於露野地敷[3426][3427]丘僧前後圍遶,佛告阿難曰:「汝今於露地速擊揵椎。所以然者,今七月十五日是受歲之日。」

[T2.676c03] 是時,尊者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便說此偈:

 淨眼無與等 無事而不練 智慧無染著 何等名受歲

[T2.676c07] 爾時,世尊復以偈報阿難曰:

 受歲三業淨 身口意所作 兩兩比丘對 自陳所作短
 還自稱名字 今日眾受歲 我亦淨意受 唯願原其過

[T2.676c12] 爾時,阿難復以偈問其義曰:

 過去恒沙佛 辟支及聲聞 盡是諸佛法 獨是釋迦文

[T2.676c15] 爾時,佛復以偈報阿難曰:

 恒沙過去佛 弟子清淨心 皆是諸佛法 非今釋迦文
 辟支無此法 無歲無弟子 獨逝無伴侶 不與他說法
 當來佛世尊 恒沙不可計 彼亦受此歲 如今瞿曇法

[T2.676c22] 是時,尊者阿難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昇講堂,手執揵椎,並作是說:「我今擊此如來信鼓,諸有如來弟子眾者,盡當普集。」

[T2.676c25] 爾時,復說此偈:

 降伏魔力怨 除結無有餘 露地擊揵椎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3428]音 盡當[3429]集此

[T2.677a01] 爾時,尊者阿難*擊揵[3430],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何所使。」

[T2.677a03]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隨次坐,如來自當知時。」是時,世尊坐于草座告諸比丘:「汝等盡當坐于草座。」

[T2.677a05]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時,諸比丘各坐草座。

[T2.677a06] 是時,世尊默然觀諸比丘已,便諸比丘:「我今欲受歲,我無過咎於眾人*乎?又不犯身、口、意?」如來說此語已,諸比丘默然不對。是時,復再三告諸比丘:「我今欲受歲,然我無過於眾人乎?」

[T2.677a11]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從[3431]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諸比丘眾觀察如來,無身、口、意過。所以然者,世尊今日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無救者為作救護,盲者作眼目,為病者作大醫王,三界獨尊無能及者,最尊、最上,[3432]起道意者使發道意,眾人未寤尊令寤之,未聞法者使令聞之,為迷者作徑路,恒以正法;以此事緣,如來無咎於眾人,亦無身、口、意過。」

[T2.677a20] 是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3433]向如來自陳,然無咎於如來及比丘僧乎?」

[T2.677a21] 世尊告曰:「汝今,舍利弗!都無身、口、意所作非行。所以然者,汝今智慧無能及者,種種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之智、無與等智、疾智、[3434]智、甚深之智、平等之智,少欲知足,樂靜之處,多諸方便,念不錯亂,總持三昧,根原具足: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3435]、解脫見慧成就,勇悍能忍,所說無惡,不[3436]非法[3437],心性庠序,不行卒暴。猶如轉輪聖王最大太子,當紹王位,轉於法輪。舍利弗亦如是,轉於無上法輪,諸天、世人及龍、鬼、魔、若魔天本所不轉,汝今所說,常如法義,未曾違理。」

[T2.677b03] 是時,舍利弗白佛言:「此五百比丘盡當受歲,此五百人盡無咎於如來乎?」

[T2.677b05] 世尊告曰:「亦不責此五百比丘身、口、意行。所以然者,此舍利弗大眾之中極為清淨,無[3438]瑕穢,今此眾中最小下坐,得須陀洹道,必當上及不退轉法;以是之故,我不怨責此眾。」

[T2.677b09] 爾時,多耆奢[3439]在此眾中即從*起,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欲有所論。」

[T2.677b11] 世尊告曰:「欲有所說,今正是時。」

[T2.677b12] 多耆奢即於佛前歎佛及比丘僧,而說此偈:

 十五清淨日 五百比丘集 諸結縛悉解 無愛更不生
 轉輪大聖王 群臣所圍遶 普遍諸世界 天上及世間
 大將人中[3440] 為人作導師 弟子樂徒[3441] 三達六通徹
 皆是真[3442]子 無有塵垢者 能斷欲愛刺 今日自歸命

[T2.677b22] 爾時,世尊可多耆奢所說。是時,多耆奢作是念:如來今日可我所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禮佛退,還就本位。

[T2.677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造偈弟子,所謂多耆奢比丘是。所說無疑難,亦是多耆奢比丘是也。」

[T2.677b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天子自歸三尊,投生長者家《增壹阿含32.6經》

[T2.677b28] 聞如是:

[T2.677b28] 一時,佛在羅[3443]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77b29] 爾時,三十三天有一天子,身形有五死[3444]應。云何為五?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3445],三者腋下流汗,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3446]。爾時,彼天子愁憂苦惱,[3447]胸歎息。時,釋提桓因聞此天子愁憂苦惱,*胸歎息,便一天子:「此何等音聲,乃徹此間?」

[T2.677c06] 彼天子報言:「天[3448]當知:今有一天子,命[3449]欲終,有五死*應,一者華冠自萎,二者衣裳垢*,三者腋下流[3450],四者不樂本位,五者玉女違*。」

[T2.677c09] 爾時,釋提桓因往至彼欲終天子所,語彼天子言:「汝今何故愁憂苦惱,乃至於斯?」

[T2.677c11] 天子報言:「尊者因提,那得不愁憂苦惱,命將欲終,有五死怪,[3451]萎,衣裳垢膩,腋下流*,不樂本處,玉女違[3452],今此七寶宮殿悉當[3453]失,及五百玉女亦當星散,我所食甘露者今無氣味。」

[T2.677c16] 是時,釋提桓因語彼天子言:「汝豈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T2.677c20] 汝今何故愁憂乃至於斯,一切行無常之物,欲使有常者,此事不然。」

[T2.677c21] 天子報言:「云何,天帝!我那得不愁憂,我今天身清淨無瑕穢,光喻日月,靡所不照;捨此身已,當生羅*城中腹中生,生恒食屎,死時為刀所割。」

[T2.677c25] 是時,釋提[3454]因語彼天子言:「汝今可自歸佛、法、眾,若當爾時,便不墮三惡趣。」

[T2.677c27] 是時,天子報言:「豈當以歸三尊,不墮三惡趣乎?」

[T2.677c28] 釋提*因曰:「如是,天子!其有自歸三尊者,終不墮三惡趣也。」如來亦說此偈:

 諸有自歸佛 不墮三惡趣 盡漏處天人 便當至涅槃

[T2.678a03] 爾時,彼天問釋提*因:「今如來竟為所在?」

[T2.678a04] 釋提*因曰:「今如來在摩竭國羅*城中,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78a05] 天子報言:「我今無有此力,可得至彼覲省如來。」

[T2.678a07] 釋提*因報言:「天子當知:右膝著地,長跪叉手,向下方界,而作是說:『唯願世尊善觀察之,今在垂窮之地,願矜愍之![3455]自歸三尊,如來無所著。』」

[T2.678a10] 是時,彼天子隨釋提*因言,即便長跪向下方,自稱姓名,自歸佛、法、眾,盡其形壽為真佛子,非用天子。如是,至三說此語已,不復處胎,乃當更生長者家。

[T2.678a14] 是時,彼天見此緣已,即向釋提*因而說此偈:

 善緣非惡緣 為法非為財 導引以正道 此者尊所歎
 蒙尊不墮惡 胎甚難因 自察生長者 因彼當見佛

[T2.678a20] 是時,天子隨時壽長短,生羅*城中大長者家。是時,長者婦自知有[3456],十月欲滿,生一男兒,端*無雙,世之希有。是時,釋提*[3457]知此兒向十歲,數數往告:「汝可[3458]本所作緣本,自言:『我當因彼見佛。』今正是時,可見世尊,若不往者,後必有悔。」

[T2.678a25] 是時,尊者舍利弗到時,著衣持,入羅*城乞食,漸漸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靜然而住。

[T2.678a27] 爾時,長者子見舍利弗著衣持,容貌殊特,見已,便往至舍利弗前,而作是說:「汝今是誰?為誰弟子?為行何法?」

[T2.678b01] 舍利弗言:「我師出釋種,於中出家學道,師名如來、至真、等正覺,[3459]從彼受法。」

[T2.678b03] 是時,小兒即向舍利弗,而說此偈:

 尊今靜然立 持容貌整 今欲求何等 與誰在此住

[T2.678b06] 是時,舍利弗復以偈報曰:

 我今不求財 非食非服飾 故來為汝故 善察聽我語
 憶汝本所說 天上言誓時 人中當見佛 故來相告耳
 諸佛出興難 說法亦復然 人身不可獲 亦如優曇花
 汝今隨我來 [3460]覲如來容 必當為汝說 至要之善[3461]

[T2.678b15] 是時,長者子聞舍利弗語已,即往至父母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長者子白父母言:「唯願聽許,至世尊所,承事禮敬,問訊康[3462]。」

[T2.678b18] 父母報曰:「今正是時。」

[T2.678b18] 長者子即集香花及好白 [*][3463],共尊者舍利弗,相隨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T2.678b20] 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此長者子居此羅*城中,不識三尊,唯願世尊善與說法,令得度脫。」

[T2.678b22] 是時,長者子遙見世尊威容[3464]端正,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亦如須彌山[3465],面如日月,視之無厭。前進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子即以香華散如來上,復以新白* [*]奉上如來,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T2.678b27]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3466]淨,漏為是大患,出家為要。是時,世尊*知小兒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3467]、盡、道,是時世尊盡與彼長者子說。

[T2.678c02] 是時,長者子即於*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無復瑕穢。是時,長者子即從*起,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使[3468]出家,得作沙門。」

[T2.678c06] 世尊告曰:「夫為道者,不辭父母,不得作沙門。」

[T2.678c07] 是時,長者子白世尊言:「要當使父母聽許。」

[T2.678c08]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T2.678c08] 爾時,長者子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所在,白父母言:「唯願聽許,得作沙門。」

[T2.678c10] 父母報言:「我等今日唯有一子,然家中生業饒財多寶,行沙門法,甚為不易。」

[T2.678c12] 長者子報言:「如來出世,億劫乃有,甚不可遇。時時乃出耳。亦如優曇華時時乃有耳。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耳。」

[T2.678c15] 是時,長者子父母各共嘆息而作是言:『今正是時,隨汝所宜。」

[T2.678c16] 是時,長者子頭面禮足,便辭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長者子白世尊言:「父母見聽,唯願世尊聽使作道。」

[T2.678c19]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度此長者子使作沙門。」

[T2.678c20]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舍利弗從佛受教。度作沙彌,日日教誨。

[T2.678c22] 是時,彼沙彌在閑靜處而自剋修,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剃除鬚髮,修無上梵行者,欲得離苦。是時,沙彌即成阿羅漢,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今已見佛聞法,都無有疑。」

[T2.678c26]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見佛聞法而無狐疑?」

[T2.678c27] 沙彌白佛言:「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亦復無我。如是智者所覺知;痛、想、行、識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非有、非不有,此智者所覺知,此[3469]陰無常、苦、空、無我、非有,多諸苦惱,不可療治,恒[3470]處,不可久保,悉觀無有我,今日觀察此法,便為見如來已。」

[T2.679a06]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沙彌!即聽汝為大沙門。」

[T2.679a07] 爾時,彼沙彌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除憂之患《增壹阿含32.7經》[3471]

[T2.679a08] 聞如是:

[T2.679a08] 一時,尊者那羅陀在波羅梨[3472]國長者竹[3473]中。

[T2.679a09] 爾時,[3474]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終,[3475]甚愛敬,念未曾去懷。是時,有一人至王所,而白王言[3476]:「大王當知:第一夫人今已命終。」

[T2.679a12] 是時,王聞夫人無常,即懷愁憂,告來人曰:「汝速輿夫人死[3477],著麻油中,使我見之。」

[T2.679a14] 是時,彼人受王教命,即往持夫人身,著麻油中。

[T2.679a15] 爾時,王聞夫人逝喪,極懷愁惱,不食不飲,[3478]不持法[3479],不理王事。

[T2.679a17] 是時,左右有一人名曰善斯念:恒與大王執劍,白大王曰:「大王當知:此國界中有沙門!名那羅陀,[3480]阿羅漢,有大神足,博識多知,無事不練,[3481]才勇慧,語常含笑。願王當往至彼,聽其說法。若王聞法,無復愁憂苦惱,

[T2.679a22] 王報之曰:「善哉!善哉!善說此語。汝今,善斯念:先往語彼沙門。所以然者,夫轉輪聖王欲有所至,先當遣人,不先遣[3482]信而至者,此事不然。」

[T2.679a25] 時,善念報曰:「如大王教。」即受王教,往至長者竹園中,至那羅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679a27] 爾時,善念白尊者那羅陀言:「尊當知之:大王夫人今已命終,緣此苦惱,不食不飲,亦復不治王法、國事,今欲來覲省尊顏,唯願善與說法,使王無復愁苦,

[T2.679b01] 那羅陀報言:「欲來者,今正是時。」

[T2.679b02] 是時,善念已聞教令,即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至王所,[3483]白王言:「[3484]語沙門!王宜知之。」

[T2.679b04] 是時,即善斯念:「汝速嚴駕寶羽[3485]之車,吾今欲往與沙門相見。」

[T2.679b06] 是時,善念即嚴駕*寶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辦,王知是時。」

[T2.679b07] 是時,王乘*寶羽之車,出城詣那羅陀所,步入長者竹園中。夫人王法,除五威容,捨著一面,至那羅陀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79b10] 是時,那羅陀告王曰:「大王當知:夢幻之法起於愁憂,泡沫之法及以雪揣而起愁憂,亦復不可以華法之想起於愁憂。所以然者,今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來之所說也。云何為五?夫物應盡,欲使不盡者,此不可得;夫物應滅,欲使不滅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復次,病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復次,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謂,大王!此有五事最不可得,是如來之所說。」

[T2.679b20] 爾時,那羅陀便說此偈:

 [3486]愁憂惱 而獲其福祐 [3487]有懷愁憂 外境得其便
 若使有智者 終不思惟是 外敵便有愁 而不得其便
 威儀禮節具 好施無心 當求此方便 使獲其大利
 設使不可得 我及彼眾人 無愁便無患 行報知如何

[T2.679b29] 又大王當知:應失之物便失之,已[3488]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失。是謂失物便失之,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一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T2.679c04] 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失物便失之,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3489]作是學:我今所失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愁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3490]去憂畏之刺,便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T2.679c11]復次[3491],大王!應滅之物便滅之,已滅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滅。是謂滅物便滅之,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二愁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T2.679c16] 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滅物便滅之,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作是學:我今所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憂畏之刺,便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T2.679c23] 「復次,大王!應老之物便老,已老便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已老,是謂老物便老,於中起憂、愁、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三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T2.679c28]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老物便老,是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作是學:我今所老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3492]者,此非其宜。或[3493]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憂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T2.680a05] 次復,大王!應病之物便病,已病便愁、憂、苦、[3494],痛不可言,我所愛者今日*病。是謂病物便病,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四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T2.680a10] 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病物便病,是謂彼人不起愁、憂、苦、惱,*作是學;我今[3495]所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設我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3496]之法。

[T2.680a17] 「復次,大王!應死之物便死,已死是謂死物,於中起愁、憂、苦、惱,痛不可言。是謂,大王!第五愁憂之刺,染著心意。凡夫之人有此法,不知生、老、病、死之所來處。

[T2.680a20] 又復聞賢聖弟子所應死者便死,是時彼人不起憂愁苦惱,*作是學:我今死者非獨一已,餘人亦有此法,我設於中起愁憂者,此非其宜。或能使親族起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便致命終。爾時,便[3497]除去愁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

[T2.680a27] 是時,大王白尊者那羅陀曰:「此名何法?當云何奉行?」

[T2.680a28] 那羅陀言:「此經名曰除憂之患,當念奉行。」

[T2.680a29] 時王報言:「實如所說,除去愁憂。所以然者,我聞此法已,所有愁苦今日永除。若尊者有所教者,數至宮中,當相供給,使國土人民長受福無窮。唯願尊者廣演此法,永存於世,使四部之眾長夜安隱,我今自歸尊者那羅陀。」

[T2.680b05] 那羅陀曰:「大王!莫自歸我,當自歸於佛。」

[T2.680b06] 時王問[3498]:「今佛在何處?」

[T2.680b07] 那羅陀曰:「大王當知:迦毘羅衛大國,轉輪聖王種出於釋[3499],彼王有子,名曰悉達,出家學道,今自致成佛,號釋迦文,當自歸彼。」

[T2.680b10] 大王復問:「今在何方?去此幾所?」

[T2.680b11] 那羅陀曰:「如來[3500]取涅槃?」

[T2.680b11] 大王曰:「如來取滅度何其速疾?若當在世者,經數千萬由旬,當往覲省。」

[T2.680b13] 是時,即從*起,長跪叉手,而作是說:「我自歸如來、法及比丘僧,盡形壽聽為優婆塞,不復殺生。國事猥多,今欲還宮。」

[T2.680b16] 那羅陀曰:「今正是時。」是時,王從*起,禮足遶三匝而去。

[T2.680b17] 爾時,文*王聞那羅陀所說,歡喜奉行。

(八)成就五法便得癒或不得癒《增壹阿含32.8經》[3501]

[T2.680b19] 聞如是:

[T2.680b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0b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恒在床[3502]。云何為五?於時,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差。

[T2.680b24] 若復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云何為五?於是,病人[3503]擇而食,隨時而食,親近醫[3504],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是謂,比丘!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差。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捨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80c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或得時差《增壹阿含32.9經》[3505]

[T2.680c03] 聞如是:

[T2.680c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0c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恒在床*。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不別良藥;懈怠無勇猛心,常喜瞋恚,亦好睡眠;但貪食故瞻視病人;不以法供養故,亦不與病人語談往[3506]。是謂,比丘!若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不得時差。

[T2.680c10] 若復,比丘!瞻病之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不著床*。云何為五?於是,瞻病之人分別良醫;亦不懈怠,先起後臥;恒[3507]言談,少於睡眠;以法供養,不貪飲食;堪任與病人說法。是謂,比丘!瞻病之人成就此五法者,便得時差。是故,比丘!若瞻病人時,當捨前五法,就後[>]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0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隨時惠施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2.10經》[3508]

[T2.680c18] 聞如是:

[T2.680c18] 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80c19] 爾時,師子[3509]大將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師子:「云何,師子!家中恒布施乎?」

[T2.680c21] 師子白佛言:「常於四城門外及都市,隨時布施,不令有缺,須食給食,衣裳、香華[3510]、車馬、坐具,隨彼所須,皆令給與。」

[T2.680c24] 佛告師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懷想。施主檀越[3511]隨時惠施,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檀越施主名聞四遠,眾[3512]歎譽:『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恒喜接納沙門、婆羅門,隨所給與,不令有乏。』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一之德。

[T2.680c29]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門、剎利、婆羅門、長者眾中,不懷慚愧,亦無所畏,猶如師子獸王,在群鹿中亦無畏難。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二之德。

[T2.681a04]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眾人敬仰,見者歡悅,如子見父,瞻視無厭。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三之德。

[T2.681a06]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當生二處,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為天所敬,在人為人尊貴。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四之德。

[T2.681a09] 「復次,師子!檀越施主智慧遠出眾人上,現身盡漏,不經後世。是謂,師子!檀越施主獲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3513]五德,恒隨己身。」

[T2.681a12] 爾時,世尊便說[3514]偈:

 心常喜惠施 功德具足成 在眾無疑難 亦復無所畏
 智者當惠施 初無變悔心 在三十三天 玉女而圍遶

[T2.681a18] 所以爾者,師子當知:檀越施主生二善處,現身盡漏,至無為處。」

[T2.681a1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為後世糧 要至究竟處 善神常將護 亦復致歡喜

[T2.681a22] 所以然者,師子當知:布施之時,恒懷歡悅,身意牢固,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意,亦不錯亂,如實而知之。云何如實而[3515]?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是故,師子!當求方便,隨時惠施,若欲得聲聞道、辟支佛[3516],皆悉如意。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T2.681a27]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惠施得五事功德(施命、施色、安、力、)《增壹阿含32.11經》[3517]

[T2.681a29] 聞如是:

[T2.681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1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檀越[3518]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3519],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是謂為五,復次,檀越施主施命之時,欲得長壽;施色之時,欲得端*;施安之時,欲得無病;施力之時,欲令無能勝;施*之時,欲得無上正真之*。比丘當知:檀越施主惠施之[>],有此五功德。」

[T2.681b0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命色及安 力*為第五 五功德*備 後受無窮福
 智者當念施 除去貪欲心 今身有名譽 生天亦復然

[T2.681b13]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五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1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應時之施有五事《增壹阿含32.12經》[3520]

[T2.681b16] 聞如是:

[T2.681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1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時之施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遠來人,二者施遠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儉時[3521]施,五者若初得[3522]、若穀食,先[3523]持戒精進人,然後自食。是謂,比丘!應時[3524]施,有此五事。」

[T2.681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智者應時施 信心不斷絕 於此快受樂 生天眾德備
 隨時念惠施 受福如*應 永[3525]無短乏 所生常富貴
 施為眾行具 得至無上位 億施不起想 歡喜遂增益
 心中生此念 亂意永無餘 覺知身安樂 心便得解脫
 是故有[3526]人 不問男與女 當行此五施 無失方便宜

[T2.681c04] 是故,諸比丘!若[3527]男子、善女人,欲行此五事者,當念隨時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1c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善、不善、禮佛 天使、歲、五瑞
 文茶、親[3528]、瞻病 五施、隨時施

~ 增壹阿[3529]經卷第二十[3530][3531] ~


增壹阿[3532] 卷第二十[3533]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3534]

五王品第三十[3535]《增壹阿含33.1~10經》

(一)五王論五欲何者最妙《增壹阿含33.1經》[3536]

[T2.681c16] 聞如是:

[T2.681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1c17] 爾時,五大國王波斯匿[3537]為首,集在園觀之中,各作此論。云何為五王?所謂波斯匿王、毘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

[T2.681c19] 爾時,五王集在一處,各作此論:「諸賢當知:如來說此五欲。云何為五?若眼見色甚愛敬斯念,世人所希望;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如來說此五欲,此五欲中何者最妙?為眼見色妙耶?為耳聞聲妙耶?為鼻嗅香妙耶?為舌知味妙耶?為身知細滑妙耶?此五事何者為最妙?」

[T2.681c26] 其中或有國王而作是說:「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聲最為妙。」或有作是論:「香最為[3538]。」或有作是論:「味最為妙。」或有作[3539]論:「細滑為最勝[3540]。」

[T2.681c29] 是時,言色妙者,優陀延王之所說也。言聲妙者,優填王之所論也。言香妙者,惡生王之所論也。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論也。言細滑妙者,毘沙王之所[3541]也。是時,五王各相謂言:『我等[3542]論此五欲,然復不知何者為妙?」

[T2.682a06] 是時,波斯匿王語四王曰:「今如來近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我等盡共至世尊所,問斯義。若世尊有所教,當共奉行。」

[T2.682a08] 是時,諸王聞波斯匿王語已,便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3543]所共論五欲者,具白如來。

[T2.682a11] 爾時,世尊告諸五王曰:「諸王所論各隨時宜。所以然者,夫人性行[3544]著色者,無厭足,此人於色最妙、最上,無復過者。爾時,彼人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T2.682a15] 若復有人性行著聲,彼聞聲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聲最妙、最上,五欲之中聲最為妙。

[T2.682a17] 若復有人性行著香,彼聞香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香最妙、最上,五欲之中香最為妙。

[T2.682a20] 若復有人性行著味,彼知味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味最妙、最上,五欲之中味最為妙。

[T2.682a22] 若復有人性行著細滑,彼得細滑已,極懷歡喜而無厭足,此人於細滑最上、最妙[3545],五欲之中細滑最為妙。

[T2.682a24] 若復彼人心以著色,爾時[3546]不著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聲,爾時彼人不著色、香、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香[3547],爾時彼人不著色、[3548]、味、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味,爾時彼人[3549]不著色、聲、[3550]、細滑之法;若復彼人性行著細滑,爾時彼人[3551]不著色、聲、香、味之法。

[T2.682b02]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意熾盛時 所欲必可[3552] 得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3553]得此欲 貪欲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緣之最為妙
 若[3554]聽聲時 所欲必可* 聞已倍歡喜 所願無有疑
 彼*得此聲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3555]
 若復嗅香時 所欲必可* 嗅已倍歡喜 所[3556]無有疑
 彼以得此香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復得味時 所欲必可*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有疑
 彼*得此味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若得細滑時 所欲必可* 得已倍歡喜 所欲無疑難
 [3557]以得細滑 貪之意不解 以此為歡喜 從之最為妙

[T2.682b23] 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色有氣[3558]。若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色為最妙。然色有過失。若當色無過失,眾生則[3559]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色有出要。若當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色為最妙。

[T2.682c01] 然復,大王!若言聲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聲有氣味故。若聲無味者,眾生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聲為最妙。然聲有過失。若當聲無過失,眾生則*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聲有出要。若當聲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聲為最妙。

[T2.682c09] 大王當知:若言香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香有氣味故。若香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香為最妙,然香有過失。若香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香有出要,若當香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香為最妙。

[T2.682c17] 然復,大王!若言味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味有氣味故。若味無氣味者,眾生之類終不染著;以其有氣味故,五欲之中味為最妙。然味有過失。若當味無過失者,眾生則不厭患;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味有出要。若當味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3560],味為最妙。

[T2.682c24] 然復,大王當知:[3561]細滑妙者,當平等論之。所以然者,於細[3562]無氣味者,眾[3563]終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細滑為最妙,然細滑有過失。若細滑無過失者,眾生之類則不厭患之;以其有過失故,眾生厭患之。然細滑有出要。若當細滑無出要者,此眾生類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眾生得至無畏涅槃城中。五欲之中細滑為最[3564]妙。是故,大王!所樂之處,心即染著。如是,大王!當作是知。」

[T2.683a05] 爾時,五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月光長者及其子尸婆羅的故事《增壹阿含33.2經》

[T2.683a06] 聞如是:

[T2.683a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3a07] 爾時,舍衛城中有月光長者,饒財多寶,象馬七珍皆悉備具,金、銀、珍寶不可稱計。然月光長者無有兒息。爾時,長者以無兒故,求禱天神,請求日、月、天神、地神、鬼子母、四天王、二十八大神鬼[3565]王、釋及梵天、山神、樹神、五道之神、樹木、藥草,靡處不周,皆悉歸命,見賜一男兒。

[T2.683a13] 爾時,月光長者婦經數日中便自懷妊,即語長者:「我自懷*[3566]。」即語長者:「我自覺有[3567]。」長者聞已,歡喜[躍踊>踊躍],不能自勝,即與夫人敷好床座,食好甘食,著好衣裳。

[T2.683a17] 是時,夫人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顏色端正,世之希有,如桃華色。是時,此兒兩手執無價摩尼珠,即時,便說此偈:

 此家頗有財 寶物及穀食 我今欲惠施 使貧無有乏
 若此無物者 財寶及穀食 今有無價珠 常用惠施人

[T2.683a24] 是時,父母及家中人聞此語已,各各馳走:「云何乃生此鬼魅種?」唯有父母哀愍兒故,不東西馳走。即時,母向兒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 鬼魅及羅剎 是誰姓字何 我今欲知之

[T2.683a29] 是時,小兒復以偈報母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魅羅剎 我今父母生 是人不足疑

[T2.683b03] 是時,夫人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此因緣,盡向月光長者說是語[3568]

[T2.683b04] 時,長者便作是念:此將是何緣?我今當以此事向尼[3569][3570]。即抱此兒詣尼*子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月光長者以此因緣具向尼*子說。時,尼*子聞此語已,告長[3571]:「此兒薄福之人,無益於身;當取殺之。若不殺者,門戶衰耗,皆當死盡。」[3572]

[T2.683b10] 是時,月光長者作是思惟:我前後來無有兒息,由此因緣,請求天地,無處不遍,乃經歷爾許年歲,方生此兒,我今不堪取此兒殺。當更問餘沙門、婆羅門,令斷我疑。

[T2.683b14] 爾時,如來成佛未久,眾人稱號名大沙門,是時,月光長者便作是念:我可[3573]因緣,具向大沙門說之。是時,長者即從座起,抱此兒往詣世尊所。中道復作是念:今有長老梵志,年過耆艾,聰明黠慧,眾人所敬待,彼尚不知、不見,況此沙門瞿曇!年少學道未久,豈能知此事乎?將恐不解吾疑,我今宜可中道還家。

[T2.683b21] 是時,有天神昔與長者知舊,知長者心中所斯念,在虛空中而告之曰:「長者當知:小可前進,必當獲利,得大果報,亦當至甘露之處,如來出世甚為難遇,如來降甘露雨。時時乃有。又復,長者!有四事最[3574]不可輕。云何為四?國王雖小最不可輕;火雖小亦不可輕;龍雖小復不可輕;學道之人雖復年幼亦不可輕。是謂,長者!有此四事最不可輕。」

[T2.683c01] 是時,天神便說此偈:

 國王雖復小 斬害由其法 小火雖未熾 焚燒山草木
 神龍雖現小 降雨隨時宜 學者年幼稚 度人無有量

[T2.683c06] 爾時,月光長者心開意解,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前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T2.683c08] 爾時,世尊告長者曰:「今此小兒極有大福,此小兒若當大者,當將五百徒眾來至我所,而出家學道得阿羅漢,我聲聞中福德第一,無能及者。」

[T2.683c11] 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白世尊言:「如世尊教,非如尼揵子語。」是時,月光長者重白世尊:「唯願受請及比丘僧并愍此小兒。」

[T2.683c15]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長者*見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供辦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清旦自白:「時到,唯願[3575]降神。」

[T2.683c18] 是時,世尊*知時到,將諸比丘前後圍遶,入舍衛城,至長者家,即就于座。是時,長者見佛、比丘僧坐[3576]定,即辦種種飲食,自手斟酌,歡喜不亂,*見食竟,除去器,行清淨水,更取小座,[3577]來前坐,欲得聞佛所說妙法。是時,月光長者白世尊言:「我今持居家田業盡與此兒,唯願世尊當與立名。」

[T2.683c25] 世尊告曰:「此兒生時,人皆馳走東西,云是尸婆羅鬼,今即[3578][3579]尸婆羅[3580]。」

[T2.683c27] 爾時,世尊漸與長者及長者婦而說妙論。所謂[3581]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長者婦,心開意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3582]、盡、道,是時世尊盡與長者說之,令發歡喜之心。長者夫婦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白[(/)*]易染為色。是時,長者夫婦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彼以見[3583],分別諸法,*度猶豫,無復狐疑,得無所畏,解如來深奧之法,即受五戒。

[T2.684a0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祀祠火為上 諸論頌為首 王為人中尊 海為眾流源
 月為星中明 日為眾明最 八方及上下 所生萬品物
 欲求其福者 三佛最為尊

[T2.684a14]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座起而去。

[T2.684a14] 是時,長者求五百童子,使[3584]侍衛尸婆羅。是時,尸婆羅年向二十,往至父母所,白父母言:「唯願二尊許使出家學道。」

[T2.684a17] 爾時,二親即便聽許。所以然者,世尊先*記之,當將五百童子至世尊所,求作沙門。是時,尸婆羅及五百人禮父母足,便退而去。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唯願聽許,得在道次。」

[T2.684a22] 是時,世尊即便聽許使作沙門。未經幾日,便成阿羅漢,六通清徹,具八[3585]解脫。是時,五百童子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世尊默然[3586]之,出家未經幾日,便成[3587]漢。

[T2.684a26] 爾時,尊者尸婆羅還在舍衛國本邦之處,眾[3588]敬仰,得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3589]臥具、病瘦醫藥。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在此本邦之中,極為煩,今可在人間遊化。是時,尊者尸婆羅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詣所止,收攝坐具,著衣持,出祇[3590]精舍,將五百比丘,前後圍遶,在人間遊化;所至到處,無不供養者,皆供給衣被、[3591]食、床褥臥[3592]、病瘦醫藥。復有諸天告諸村落:「今有尊者尸婆羅,得阿羅漢福德第一,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諸賢可往供養,今不[3593]者,後悔無益。」

[T2.684b09] 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今甚厭患此供養,當何處避之,令人不知吾處?是時,即入深山之中,諸天復在村落間,各各告曰:「今[3594]者尸婆羅在此山中,可往供養;今不為者,後悔無益。」是時,人民[3595]天語已,即負飲食,往詣尊者尸婆羅所:「唯願尊住,為我等故。」

[T2.684b15] 是時,尸婆羅漸漸人中遊化,來至羅[3596]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3597]五百人俱。亦得供養衣被、*食、床褥臥具、病瘦醫藥。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向在何處夏坐,[3598]人不知吾處?復重作[3599]:當在耆闍山東,廣普山西,於中夏坐。即將五百比丘,在彼山中而受夏坐。

[T2.684b21] 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斯念,即於山中化作浮圖,園果樹木皆悉備具,周匝有浴池,化作五百高臺,復化作五百床座,復化作五百小床座,復化作五百繩床,以天甘露而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便作是念:我今[3600]夏坐訖,不見如來甚久,今可往親覲世尊。即將五百比丘,[3601]舍衛城,爾時盛熱,比丘眾皆悉汗出,污染身體。

[T2.684b29] 是時,尊者尸婆羅作是念:今日比丘眾身體極熱,得少許雲在上及細雨者;甚是佳事,值小浴池及得少漿。以生此斯念:即空中有大雲,及作細雨,亦有浴池。有四非人負好甘漿:「毘沙門[3602]所遣,唯願尊者受此甘漿,及施比丘僧。」

[T2.684c05] 爾時,受此漿已,與比丘僧使飲之。

[T2.684c06] 爾時,尸婆羅復作是念:我今可在此間止宿。是時,釋提桓因知尸婆羅心中所斯念:即於道側,化作五百房舍,床[3603]備具。是時,諸天奉上飲食,尸婆羅食訖,即從[3604]起而去。

[T2.684c10] 爾時,尊者尸婆羅叔父在舍衛城內住,饒財多寶,無所短乏。然復慳貪,不肯布施,不信佛、法、眾,不造功德。是時,諸親族語此人曰:「長者!用此財貨為?然復不作後世[3605]糧。」

[T2.684c14] 爾時,彼長者聞此語已,一日之中以百千兩金布施與外道梵志,不向三尊。

[T2.684c16] 是時,尊者尸婆羅聞叔父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異學,不布施與三尊。是時,尊者尸婆羅往詣祇[3606]精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與尸婆羅說微妙之法。是時,尊者尸婆羅從如來聞法已,即從*起,禮世尊足,右繞三匝,便退而去。

[T2.684c22]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3607]日,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漸漸往詣叔父家。到已,在門外默然立。是時,長者見尊者尸婆羅在門外乞食,即語之曰:「汝昨日何故不來?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惠施,我可以一張[*],持用施卿。」

[T2.684c27] 尸婆羅對曰:「我今不用[*]為,今日來者,故乞食耳。」

[T2.684c28] 長者對曰:「我昨日以用百千兩金惠施,更不能復惠施。」

[T2.684c29] 是時,尊者尸婆羅欲得度長者故,便飛在空中,身出水火,坐臥經行,隨意所造。是時,長者見此變化已,便作是說:「可還來下就坐,今當相施。」

[T2.685a04]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捨神足,尋來就坐。是時,彼長者以[3608]惡飲食極為[3609],與尊者尸婆羅使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生長豪家,飲食自恣,但以彼長者故,而受此食,便取食之。是時,尊者尸婆羅食訖,還詣所在。

[T2.685a09] 即其夜,虛[3610]神天來語[3611]者曰:

 善施極大施 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 愛斷以無疑

[T2.685a12] 夜半、清旦二時說此偈:

 善施極大施 乃與尸婆羅 無欲以解脫 愛斷以無疑

[T2.685a15] 是時,長者聞天人語,便作是念:我昨日以百千兩金施與外道,乃無此應;我今日以弊惡食施與尸婆羅,乃致此應。何時當曉?自當以百千兩金[3612]尸婆羅。是時,長者即其日檢校家中,[3613]直百千兩 金者,即持詣尸婆羅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長者以[3614]千兩金,奉上尸婆羅,並作是[3615]:「唯願受此百千兩金。」

[T2.685a22] 是時,尊者尸婆羅報曰:「當使長者受福無窮,長[3616]自然,然復如來不許比丘受百千兩金。」

[T2.685a24] 是時,長者便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長者白[3617]尊言:「唯願世尊使尸婆羅比丘受此百千兩金,使我蒙其福。」

[T2.685a27]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尸婆羅比丘所,云吾喚卿。」

[T2.685a28]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彼比丘從佛受教。即往至彼尸婆羅所,以如來語而告之。

[T2.685b01] 是時,尊者尸婆羅承彼比丘語,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告尸婆羅曰:「汝今可受此長者百千兩金,使蒙[3618]其福,此是宿緣之業可受其報。」

[T2.685b05] 尸婆羅對曰:「如是。世尊!」

[T2.685b06] 是時,尊者尸婆羅即時而說[3619]嚫:

 施衣及餘物 欲求其福德 往至天世人 五[3620]自娛樂
 從天至人中 度有無疑難 涅槃無為處 諸佛之所樂
 施惠無難者 蒙此獲福祐 當起慈惠心 作福無有懈

[T2.685b13] 是時,尊者尸婆羅語長者言:「可持此百千兩金,著我房中。」爾時,長者承受其教,持此百千兩金,著尊者尸婆羅房中,便退而去。

[T2.685b15] 是時,尸婆羅告諸比丘:「諸有所乏者,來至此而取之。若復須衣被、*食、床[3621]臥具、病瘦醫藥,皆來取之,勿在餘處而求之也。展轉相告令知之。」

[T2.685b19] 是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此尸婆羅昔作何福,生長者家,端[3622]無雙,如桃華色?復作何福,兩手捉珠出母胎中?復作何福,將五百人,詣如來所,出家學道,值如來世?復作何福,所至到處,衣食自然無所短乏,餘比丘無能及者?」

[T2.685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佛號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出現於世,遊在槃頭國界,與六十萬八千眾[3623]。四事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T2.685b29]爾時,有梵志名曰耶若達,住彼土界,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3624]瑙、真珠、琥珀[3625],不可稱計。是時,耶若達出彼國界,往至毘婆尸如來所。到已[3626],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毘婆尸如來漸與說法,便發歡喜之心,[3627]時,耶若達白毘婆尸如來:『[3628]願當受我請,欲飯佛及比丘僧!』是時,如來默然受請。耶若達梵志以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座起,遶佛三匝而[3629][3630]家中辦種種甘饌飲食。

[T2.685c09] 是時,耶若達夜半便作是念:我今已辦種種飲食,唯乏無[3631]酪,明日清旦當往城門中,其有賣酪者,盡當買之。是時,耶若[3632]清旦敷好坐具,尋復詣城門中求酪。

[T2.685c13]「當於爾時,有放牛人持酪,名尸婆羅,欲往祠祀。是時,耶若達梵志語放牛人曰:『卿酪賣者,[3633]當與價。』尸婆羅報曰:『我今欲祠祀。』婆羅門報曰:『汝今祀天為何所求?但賣與我,當重顧價。』放牛人報曰:『梵志![3634]用酪為?』梵志報曰:『我今請毘婆尸如來及比丘僧;然飲食盡辦,唯無有酪。』是時,尸婆羅問梵志曰:『毘婆尸如來者,為何等相貌?梵志報曰:『如來者,無與[3635]戒具清淨,慧、定三昧[3636]可及,天上、人中無能及者。』

[T2.685c23] 是時,耶若達梵志歎說如來之德,尸婆羅聞已心開意解。是時,尸婆羅語梵志曰:『我今躬持此酪往施如來,復用祀天為?』是時,耶若達梵志將此放牛人往至家[3637],即白。時到:『今正是時,唯尊屈[3638]!』

[T2.685c27] 時,如來以知時到,著衣持,將諸比丘,前後圍遶,至耶若達梵志家,各次第坐。是時,放牛人見如來容貌世之希有,諸根[3639]怕,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3640]如日月,猶如須彌山出眾山上,光明遠照,靡不蒙潤,見已歡喜,便前進世尊所,而作是說:『設當如來功德如梵志所論者,使此一瓶酪盡充眾僧!』爾時,尸婆羅白世尊言:『願[3641]此酪!』是時,如來即舒受酪,亦復與比丘僧,猶故有酪。

[T2.686a07] 爾時,放牛人白世尊言:『今故有餘酪。』時,如來告曰:『汝今更持此酪施佛及比丘眾。』時,放牛人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放牛人更重行酪,猶故遺餘酪在。放牛人復白佛言:『今故有遺餘酪在。』是時,如來告此人[3642]:『今可持此酪與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3643]眾,使得充飽。』故有遺餘酪在。爾時,佛語放牛人:『汝今[3644]此酪與檀越主人。』對曰:『如是。』尋復與檀越主人,故有遺餘酪在。復施與乞人貧匱者,亦有遺餘酪在。來白佛言:『故有遺餘酪在。』時佛告曰:『今持此酪,[3645]著淨地。若著水中。所以然者,我不見有人、天[3646]及世能消[3647]此酪者,唯除如來。』[3648]牛人即受佛教,持此酪而著水中。尋時,水中大火[3649]出,高數十[3650]

[T2.686a22] 是時,放牛人見此變怪已,歎未曾有,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叉手而住,復作此誓願:『[3651]持此酪施與四部之眾,設當有福德者,緣此福祐,莫墮八難之處,莫生貧匱之家,所生之處,六情完具,面目端正,亦莫在家,使將來之世亦值如此聖尊。』

[T2.686a28] 比丘當知:三十一劫復有佛名式詰如來,出現於世。是時,式詰如來遊化於野馬世界,與大比丘十萬人俱。是時,式詰如來到時,著衣持,入城乞食。時,彼城中有大商客,名曰善[3652],遙見式詰如[3653]諸根寂靜,容貌端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面如日月。見已,便發歡喜之心,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賈人以好寶[3654],散如來上,現其微心,[3655]作誓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饒財多寶,無所乏短,無令手中有空缺時,乃至母胞胎中亦使不空。』

[T2.686b09] 於此劫中復有毘舍羅婆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3656]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爾時,有長者名善覺,饒財多寶,復[3657]毘舍羅婆如來、至真、等正覺,及比丘僧。時,彼長者少於使人,是時長者躬自辦種種甘饌飲食,[3658]彼如來,作是誓願:『我持[3659]德,所生之處,常值三[3660],無所短乏,恒多使[3661],令將來之世值如來,如今日也。』

[T2.686b17] 今此賢劫中有佛名拘[3662]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有長者名多財,復請拘*孫如來,七日之中飯佛及比丘僧,供養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所生之處常饒財多寶,莫生貧賤之家,使我所生之處恒得四事供養,為四部之眾、國王、人民所見宗敬,天、龍、鬼神、人、若非人,所見接遇。』

[T2.686b24] 諸比丘當知:爾時耶若達梵志,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今月光長者[3663]身是也。爾時放牛人,名尸婆羅,以酪供養佛者,今比丘尸婆羅是也。爾時善財賈人,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是也。爾時善覺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尸婆羅比丘[3664]爾時多財長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今日尸婆羅比丘是也。

[T2.686c03] 諸比丘當知:尸婆羅比丘作此誓願:『使我所生之處,恒端正無雙,常在富貴家生,使將來之世值遇世尊,設為我[3665]者,即得解脫,得出家作沙門。』緣此功德,今尸婆羅比丘得生富貴家,端正無雙,今遭值我,即得阿羅漢。然比丘當知:復以寶珠散如來上,持是功德,今處母胎,手執雙珠出母胎中,價直[3666]閻浮提,當生之日便作是說。復請拘*孫如來求多使人,今將五百徒眾[3667]我所,出家學道,[3668]阿羅漢,復[3669]七日之中供養拘*孫如來,求得四事供養,今日不乏衣被、*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緣此功德,餘比丘所不及,釋提桓因身來供養給其所須,又且諸天轉告村落,使四部之眾知有尸婆羅,此其義也。我弟子中第一福德者,尸婆羅比丘是也。」

[T2.686c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健丈夫堪任戰出現於世《增壹阿含33.3經》[3670]

[T2.686c20] 聞如是:

[T2.686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6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五健丈夫堪任戰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於是,有人著鎧[3671][3672][>]軍戰,遙見風塵,便懷恐怖,是謂[3673]一戰人也。

[T2.686c24] 「復次,第二戰人,著鎧持*[3674]入軍戰。若見風塵,不懷恐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前,是謂第二人。

[T2.686c27] 「復次,第三戰人,著鎧持*,欲入軍戰,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不懷恐怖;若見弓箭,便懷恐怖,不堪戰,是謂第三人[3675]

[T2.687a01] 「復次,第四戰人,著鎧持*,入軍共,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3676],不懷恐[3677];但入陣時,便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戰人也。

[T2.687a04] 「復次,第五戰人,著鎧持*,欲入陣,彼若見風塵。若見高幢。若見*。若[3678]為他所捉,乃至於死,不懷恐怖;能壞他軍境界[3679]外而領人民,是謂第五戰人也。

[T2.687a08]如是,比丘!世間有此五種人。今比丘眾中亦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3680]他村落,彼聞村中有婦人,端*無雙,面如桃華色。彼聞已,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即見此女人顏貌無雙,便起欲想,除去三衣,還[3681]禁戒,而作居家,猶如彼人,小見風塵,以懷恐怖,似此比丘也。

[T2.687a15] 「復次,有比丘聞有女人在村落中住,端*無比,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但與彼女人共相調戲,言語往來;因此調戲,便捨法服,還為白衣。如彼第二人,見風塵不怖,但見高幢便懷恐怖,此比丘亦復如是。

[T2.687a21] 「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容貌端*,世之希有,如桃華色,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女人[3682]調戲,亦復不起欲意之想;但與彼女人手拳相加,或相捻挃,於中便起欲想,捨三法衣,還為白衣,習於家業。如彼第三人入陣時,見風塵、見高[3683]不恐怖,見弓箭便懷恐怖。

[T2.687a28] 「復次,有一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面容端*,世之希有,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語,亦復不起欲想,設彼女人共相捻挃,便起欲想;然不捨法服,習於家業,如彼第四人入軍,為他所獲,或喪命根,而不得出。

[T2.687b04] 「復次,[3684]一比丘,依村[3685]落而住,彼聞村中有女人。然比丘[3686]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彼若見女人不起欲想;設共言[3687],亦不起欲[3688][3689]復共相捻挃,亦復不起欲想。是時,比丘觀此身中三十六物惡穢不淨,誰著此者?由何起欲?此欲為止何所?為從頭耶?形體出耶?觀此諸物了無所有。從頭至足亦復如是,五藏所屬,無有想像,亦無來處,彼觀緣本,不知所從來處。彼復作是念:我觀此欲從因緣生。彼比丘觀此已,欲漏心得解脫,有漏心[3690]解脫,無明漏心得解脫,便得解脫[3691]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如彼第五戰之人,不難眾敵而自遊化,由是故,我今說此人捨於[3692]欲,入於無畏之處,得至涅槃城。是謂,比丘!有此五種之人,出現於世。」

[T2.687b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3693] 且汝而不有

[T2.687b24] 是故,諸比丘!當觀惡穢婬不淨行,除去色欲。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7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五戰之人出現於世《增壹阿含33.4經》[3694]

[T2.687b27] 聞如是:

[T2.687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7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戰之人出現於世。云何為五?或有一人著鎧持仗,入軍戰,彼見風塵,便懷恐怖,不敢入彼大陣之中,是謂第一之人。

[T2.687c02] 「復次,第二戰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彼見風塵,不生畏懼;但聞擊鼓之音,便懷恐怖,是謂第二之人。

[T2.687c05] 「復次,第三之人著鎧持[3695],入軍戰[3696]見風塵,不生畏懼;設聞鼓角之聲,不起畏懼;彼若見高幢,便懷恐怖,不堪戰,是謂第三之人。

[T2.687c08] 「復次,第四戰之人著鎧持仗,入軍戰中,若見風塵,不起畏懼;若聞鼓角之音,復[3697]恐懼;若見高幢,亦*怖畏;設為他所捉,或斷命根,是謂第四之人。

[T2.687c12] 「復次,第五有人著鎧持仗,入軍共,彼盡能有[3698][3699]廣接國界,[3700]謂第五之人出現於世。

[T2.687c14][3701]丘當知:今比丘亦[3702]有五種之人,出現於世間。云何為五?或有一比丘住村落中,彼聞有女人,端*無雙,如桃華色。彼比丘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不守根門,不護身、口、意法,彼若見女人便起欲意,還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初人聞揚塵之聲,不堪戰,便懷恐怖,我由是故而說此人。

[T2.687c21]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聞村中有女人,端正無比,面如桃華色,[3703]便捨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二人,但聞鼓角之聲,不堪戰,此亦如是。

[T2.687c24]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聞有女人在彼村落。彼聞已,便起欲意。若[3704]見女人不起欲想;但共女人共相調戲,於中便捨禁戒,習白衣法,如彼第三人遙見[3705]已,便懷恐[3706],不堪戰。由是故,今說此人,是謂第三戰之人。

[T2.687c29] 「復次,有比丘住在村落,彼比丘聞村中有女人。聞已,著衣持,入村乞食,不守護身、口、意,彼見女人端*無雙,於中便起欲意;或與女人共相捻挃或手[3707]相加,便捨禁戒,還為白衣。如彼第四戰之人,在大軍中為他所捉,喪失[3708]命根,由是之故,今說此人。

[T2.688a07] 「復次,有比丘聞村落中有女人,世之希有,彼雖聞此不起欲想,彼比丘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而守護身、口、意,彼雖見女人,不起欲想,無有邪斯念;設共[3709]言語往返,亦不起欲想,亦無邪斯念:設共女人共相捻挃,手拳相加,爾時便起欲想,身、口、意便熾盛。欲意[3710]熾盛,還詣園中,至長老比丘所,以此因緣,向長老比丘說之:『諸賢當知:我今欲意熾盛,不能自禁制,唯願說法,使脫欲之惡露不淨!』是時,長老比丘告曰:『汝今當觀此欲為從何生?復從何滅?如來所說:[3711]去欲者,以不淨觀除之,及修行不淨觀之道。』

[T2.688a19] 是時,長老比丘便說此偈[3712]

 設知顛倒者 加心而熾盛 當去諸熾心[3713] 欲意[3714]休息

[T2.688a22]「『諸賢知之:欲從想生,以興想斯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復害他人,起若干災患之變,於現法中受其苦患,復於後世受苦無量。欲意*除,亦不自害,[3715]害他人,於現法報不受其苦。是故,[3716]當除想斯念。以無想斯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

[T2.688a27] 爾時,彼比丘受如此教,即思惟不淨之[3717]。以思惟不淨之想,爾時有漏心得解脫,至無為處,如彼第五人著鎧持仗入軍戰,彼見眾敵無有恐懼,設有來害者心不移[3718],能破外寇,[3719]他界中。由是故,今說此人能[3720]魔眾,去諸亂想,至無為處,是謂第五人出現於世。

[T2.688b05]比丘當知:世間有此五人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欲不淨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8b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增壹阿含33.5經》

[T2.688b09] 聞如是:

[T2.688b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8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夫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不知逆風,不知順風,復不作聚,復不除糞,然掃地之處復非淨潔。是謂,比丘!掃地之人,雖有五事,不成大功德。

[T2.688b14] 「復次,比丘!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地之人知逆風、順風之理,亦知作聚,亦能除之,不留遺餘極令淨好。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成大功德。是故,諸比丘!當除前五事,修後五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8b1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增壹阿含33.6經》

[T2.688b21] 聞如是:

[T2.688b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8b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有人掃偷婆不以水灑地、不除去瓦石、不平整其地、不端意掃地、不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掃地之人不成五功德。

[T2.688b26] 比丘當知:掃地之人成五功德。云何為五?於是,掃偷婆之人以水灑地、[3721]瓦石、平整其地、端意掃地、除去穢惡。是謂,比丘!有五事令人得功德。是故,諸比丘!欲求其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長期遊行之人有五艱難《增壹阿含33.7經》[3722]

[T2.688c04] 聞如是:

[T2.688c0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8c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長遊行之人有五艱難[3723]。云何為五?於是,恒遊行人不誦法教;所[3724]之教而忘失之;不得定意;以得三昧;復忘失之,聞法不能持。是謂,比丘!多遊行人有此五難。」

[T2.688c09] 比丘當知: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云何為五?未曾得法而得法;已得不復忘失;多聞能有所持;能得定意;以得三昧不復失之。是謂,比丘!不多遊行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莫多遊行。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8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增壹阿含33.8經》

[T2.688c16] 聞如是:

[T2.688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8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云何為五?於是,比丘一處住者,意著屋舍,畏恐人奪;或意著財產,復恐人奪;或多集物,猶如白衣,貪著親親,不欲使人至親親家;恒共白衣而相往來。是謂,比丘!一處住人有此五非法。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勿一處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8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3.9經》

[T2.688c25] 聞如是:

[T2.688c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88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不貪[3725],不貪器物,不多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是謂,比丘!不住一處人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9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入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增壹阿含33.10經》[3726]

[T2.689a04] 聞如是:

[T2.689a04] 一時,佛在摩竭國光明池側,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在人間遊化。

[T2.689a06] 爾時,世尊遙見大樹為火所燒,見已,如來更詣一樹下。到已,就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寧持身投此火中為,寧與端*女人而共交遊?」

[T2.689a09]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寧與女人共相交遊,不投身入此火中。所以然者,此火毒熱不可稱[3727],斷其命根,受苦無量。」

[T2.689a12]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我聞[3728]。無清白法,如是之人,寧[3729]入此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所以然者,彼人寧受此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苦無量。云何,比丘!寧受人禮拜恭敬為?寧使人取利劍斷其手足?」

[T2.689a18] 諸比丘對曰:「寧受恭敬禮拜,不使人以劍斷其手足。所以然者,斷其手足,痛不可稱計。」

[T2.689a21] 世尊告曰:「我今告汝等,非沙門行,言是沙門;非梵行人,言是梵行;不聞正法,言聞正法。無清白行,斷善[3730]。如是之人,寧投身受此利劍,不以無戒受他恭敬。所以然者,此痛斯須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云何,比丘!寧受人衣裳為,寧以熱[3731][3732]用纏裹身?」

[T2.689a27] 諸比丘對曰:「寧以受人衣裳,不受此苦痛。所以然者,此毒痛不可稱計。」

[T2.689a29] 世尊告曰:「我今重告汝,無戒之人寧以熱鐵*纏裹其身,不受人衣裳。所以然者,此痛須臾間耳。地獄苦痛不可稱計。云何,比丘!寧受人信施之食為?寧以吞熱鐵丸乎?」

[T2.689b04] 諸比丘對曰:「寧受人信施之食,不吞熱鐵[3733]。所以然者,此痛不可堪處。」

[T2.689b05] 世尊告曰:「我今[3734]汝,寧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所以然者,吞熱[3735]丸,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云何,比丘!寧受人床[3736]之具為?寧臥熱鐵床上?」

[T2.689b09] 諸比丘對曰:「我等,世尊!寧受人床臥之具,不臥[3737]床上。所以然者,此之毒痛不可稱計。」

[T2.689b11] 世尊告曰:「彼愚癡之人無有戒行,非沙門!言是沙門;無有梵行,言修梵行,寧當臥鐵床上,不以無戒受他信施。何以故[3738],臥鐵床上,痛斯須間,不以無戒受他信施。

[T2.689b15] 比丘當知:如我今日觀無戒之人所趣向處,設彼人[3739]者,形體枯悴,沸血從面孔出,便取命終,不與女人共相交遊,不受人禮敬之德,不受人衣被、飯食、床[3740]臥具、病瘦醫藥,以其無戒之人,不觀後世、前世之罪,不顧命根受此苦痛,無戒之人[>]生三惡趣中。所以然者,以其造惡行之所致也。

[T2.689b22] 如來今日觀察善行人之所趣向,正使中毒,為刀所傷,自斷命根,何以故,欲捨此身受天之福,當生善處,皆由前世受善行報之所致也。

[T2.689b25] 是故,[3741]丘,當念修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3742]見身。欲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正使受人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而無過失,又使檀越受福無窮。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89c01] 爾時,說此法時,六十比丘漏盡意解,六十比丘還捨法服而作白衣。

[T2.689c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王及月光 尸婆、二種 二掃二行[3743] 去住有二種 枯樹最在後

~ 增壹阿*經卷第二十*[3744] ~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六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3745]

等見品第三十四《增壹阿含4.1~10經》

(一)思惟五陰苦、空、無我便成道《增壹阿含34.1經》[3746]

[T2.689c14] 聞如是:

[T2.689c14] 一時,尊者舍利弗在舍衛[3747]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89c15] 爾時,眾多比丘到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T2.689c18] 舍利弗報言:「戒成就比丘當思惟五盛陰無常、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爾時,戒成就比丘思惟此五盛陰,便成須陀洹道。」

[T2.689c22] 比丘白舍利弗言:「須陀洹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T2.689c23] 舍利弗報言:「須陀洹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諸賢當知。若須陀[>]比丘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斯陀含果。」

[T2.689c27] 諸比丘問曰:「斯陀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T2.689c28] 舍利弗報言:「斯[3748]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爾時,斯陀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時,便成阿那含果。諸比丘問曰:「阿那含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T2.690a03] 舍利弗報言:「阿那含比丘亦當思惟此五盛陰為苦、為惱、為多痛畏,亦當思惟[3749]五盛[3750]時,便成阿羅漢。」

[T2.690a05] 諸比丘問曰:「阿羅漢比丘當思惟何等法?」

[T2.690a06] 舍利弗報言:「汝等所問何[3751]過乎?[3752]漢比丘所作[3753]過,更不造行,有漏心得解脫,不向五趣生死之海,更不受有,有所造作。是故,諸賢!持戒比丘、須陀[>]、斯陀含、阿那含,當思惟此五盛陰。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0a11]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二)波斯匿王之子流離王集兵攻打釋迦族《增壹阿含34.2經》[3754]

[T2.690a13] 聞如是:

[T2.690a13] 一時,佛在[3755][3756]仙人鹿野苑中。

[T2.690a14] 爾時,如來成道未久,世人稱之為大沙門。爾時,波斯匿王新紹王位。是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新紹王位,先應取[3757]家女。設與我者;乃適我心,若不見與,我[3758]當以力往逼之。爾時,波斯匿王即告一臣曰:「往至迦毘羅衛至釋種家,持我名字,告彼釋種云:『波斯匿王問訊[3759]居輕利,致問無量。』又語彼釋:『吾欲取釋種女,設與我者,抱德永已;若見違者,當以力相逼。』」

[T2.690a22] 爾時,大臣受王教,往[3760]迦毘羅[3761]。爾時,迦毘羅衛釋種五百人,集在一處。是時,大臣即往至五百釋種所,持波斯匿王名字,語彼釋種言:「波斯匿王問訊慇懃[3762]*居輕利,致意無量。吾欲取釋種之女,設與吾者,是其大幸;若不與者,當以力相逼。」

[T2.690a28] 時,諸釋種聞此語已,極懷瞋恚:「吾等大姓,何緣當與婢子結親?」

[T2.690b01] 其眾中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

[T2.690b01] 爾時,有[3763]集彼眾中,名摩呵男,語眾人言:「諸賢勿共瞋恚。所以然者,波斯匿王為人暴惡,設當波斯匿王來者,壞我國界。我今躬自當往與波斯匿王相見,說此事情。」

[T2.690b05] 時,摩呵男家中婢生一女,面貌端正,世之希有。時,摩呵男沐浴此女,與著好衣,載寶羽[3764]車,送與波斯匿王,又白王言:「此是我女,可共成親。」

[T2.690b09] 時,波斯匿王得此女極懷歡喜,即立此女為第一夫[3765],未經數日,而身懷[3766],復經八九月生一男兒,端正無雙,世所殊特。時,波斯匿王集諸相師與此太子立字。

[T2.690b13] 時,諸相師聞王語[3767]已,即白王言:「大王當知:求夫人時,諸釋共諍,或言當與,或言不可與,使彼此流離,今當立名,名曰毘流[3768]。」相師立號已,各從[3769]起而去。

[T2.690b16] 時,波斯匿王愛此流離[3770]太子,未曾[3771]目前,然*流離太子年向八歲,王告之曰:「汝今已大,可詣迦毘羅衛學諸射術。」

[T2.690b19] 是時,波斯匿王給諸使人,使乘大象往詣釋種家,至摩呵男舍,語摩呵男言:「波斯匿王使我至此學諸射術,唯願祖父母事事教授。」

[T2.690b22] 時,摩呵男報[3772]:「欲學術者善可習之。」是時,摩呵男釋種集五百童子,使共學術。時,*流離太子與五百童子共學射術。

[T2.690b25] 爾時,迦毘羅衛城中新起一講堂,天及人民、魔、若魔天[3773]此講堂中住。時,諸釋種各各自相謂言:「今此講堂成來未久,畫[3774]已竟,猶如天宮而無有異,我等先應請如來於中供養及比丘僧,令我等受福無[3775]。」是時,釋種即於堂上敷種種坐具,懸[>][3776]蓋,香汁灑地,燒眾名香,復儲好水,燃諸明燈。是時,*流離太子將五百童子往至講堂所,即昇師子之[3777]。時,諸釋種見之,極懷瞋恚,即前捉臂逐出門外,各共罵之:「此是婢子,諸天、世人未有居中者,此婢生物敢入中坐,復捉*流離太子撲之著地。

[T2.690c08] 是時,*流離太子即從地起,長歎息而視後。是時,有梵志子[3778]好苦。是時,*流離太子語好苦梵志子曰:「[3779]釋種取我毀辱乃至於斯、設我後紹王位時,汝當告我此事。」

[T2.690c12] 是時,好苦梵志子報曰:「如太子教。」時,彼梵志子[3780]三時白太子曰:「憶釋所辱。」便說此偈:

 一切歸於盡 果熟亦當墮 合[3781]必當散 有生必有死[3782]

[T2.690c17] 是時,波斯匿王隨壽在世,後取命終,便立*流離太子為王。是時,好苦梵志[3783]王所,而作是說:「王當憶本釋所毀辱。」

[T2.690c19] 是時,*流離王報曰:「善哉!善哉!善憶本事。」是時,*流離便[3784]起瞋恚,告群臣曰:「今人民主者為是何人?」

[T2.690c22] 群臣報曰:「大王!今日之所統領*流離王。」

[T2.690c22]*流離[3785]曰:「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釋種。」

[T2.690c24] 諸臣對曰:「如是。大王!」是時,群臣受王教令,即[3786]集四種之兵。是時,*流離王將四部之兵,往至迦毘羅越。

[T2.690c26] 爾時,眾多比丘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T2.690c28] 是時,世尊聞此語已,即往逆*流離王,便在一枯樹下,無有枝葉,於中結[3787]趺坐。是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691a03] 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枝葉[3788]繁茂,尼拘留之等,何故[3789]枯樹下坐?」

[T2.691a05] 世尊告曰:「親族之[3790],故勝外人。」

[T2.691a06] 是時,*流離王便作是念:今日世尊故為親族,然我今日應還本國。不應往征迦毘羅越。是時,*流離王即辭還退。

[T2.691a08] 是時,好苦梵志復白王言:「[3791]憶本為釋所辱。」

[T2.691a09]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復興瞋恚:「汝等速嚴駕,集四部兵,吾欲往征迦毘羅越。」

[T2.691a11] 是時,群臣即集四部之兵,出舍衛城,往詣迦毘羅越征伐釋種。

[T2.691a13] 是時,眾多比丘聞已,往白世尊:「今*流離王興兵眾,往[3792]釋種。」

[T2.691a14]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即以神足,往在道側,在[3793]樹下坐。時,*流離王遙見世尊在樹下坐,即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流離王白世尊言:「更有好樹,不在彼坐,世尊今日何故在此枯樹下坐?」

[T2.691a19] 世尊告曰:「親族之*,勝外人也。」

[T2.691a20]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親族之蔭涼 釋種出於佛 盡是我枝葉 故坐斯樹下

[T2.691a23] 是時,*流離王復作是念:世尊今日出於釋種,吾不應往征,宜可齊此還歸本土。是時,*流離王即還舍衛城。

[T2.691a25] 是時,好苦梵志復語王曰:「王當憶本釋種所辱。」

[T2.691a26] 是時,*流離王聞此語已,復集四種兵出舍衛城,詣迦毘羅越。

[T2.691a28] 是時,大目[3794]連聞*流離王往征釋種,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目連白世尊言:「今日*流離王集四種兵往攻釋種,我今堪任使*流離王及四部兵,擲著他方世界。」

[T2.691b03] 世尊告曰:「汝豈能取釋種宿緣,著他方世界乎?」

[T2.691b04] 時,目連白佛言:「實不堪任使宿[3795]緣,著他方世界。」

[T2.691b05] 爾時,世尊語目連曰:「汝還就坐。」

[T2.691b06] 目連復白佛言:「我今堪任移此迦毘羅越,著虛空中。」

[T2.691b07] 世尊告曰:「汝今堪能移釋種宿緣,著虛空中乎?」

[T2.691b08] 目連報[3796]:「不也,世尊!」

[T2.691b09]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

[T2.691b09]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唯願聽許以鐵籠疏覆迦毘羅越城上。」

[T2.691b11] 世尊告曰:「云何,目連!能以鐵籠疏覆宿[3797]緣乎?

[T2.691b12] 目連白佛:「不也,世尊!」

[T2.691b12] 佛告目連:「汝今還就本位,釋種今日宿緣[3798]熟,今當受報。」

[T2.691b1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使空為地 復使地為空 本緣之所繫 此緣不腐敗

[T2.691b17] 是時,*流離王[3799]往詣迦毘羅越。時,諸釋種聞流離王將四部之[3800],來攻我等,復集四部之眾,一由旬中[3801]*流離王。是時,諸釋一由旬內遙射*流離王;或射耳孔,不傷其耳;或射頭髻,不傷其頭:或射弓壞;或射弓弦,不害其人;或射鎧器,不傷其人;或射床座,不害其人,或射車輪壞[3802],不傷其人;或壞幢麾,不害其人。是時,*流離王見此事已,便懷恐怖,告群臣曰:「汝等觀此箭為從何來?」

[T2.691b26] 群臣報曰:「此諸釋種,去此一由旬中射箭使來。」

[T2.691b27] 流離王報言:「彼設發心欲害我者,普當死盡,宜可於中還歸舍衛。」

[T2.691b28] 是時,好苦梵志前白王言:「大王勿懼,此諸釋種[3803]持戒,虫尚不害,況害人乎!今宜前進,必壞釋種。」

[T2.691c02] 是時,*流離王漸漸前進向彼釋種。是時,諸釋退入城中。時,流離王在城外而告之曰:「汝等速開城門。若不爾者,盡當[3804]取汝殺之。」

[T2.691c05] 爾時,迦毘羅越城有釋童子,年向十五,名曰[3805]摩,聞*流離王今在門外,即著鎧持仗至城上,獨與*流離王[3806]。是時,[3807]摩童子多殺害兵眾,各各馳散,並作是說:「此是何人?為是天[3808]為是[3809]鬼神*也?遙見如似小兒。」

[T2.691c10] 是時,*流離王便懷恐怖,即入地孔中而避之。

[T2.691c11] 時,釋種聞壞*流離王眾。是時,諸釋即呼*摩童子而告之曰:「汝年幼小,何故辱我等門戶?豈不知諸釋修行善法乎?我等尚不能害虫,況復人命乎?我等[3810]壞此軍眾,一人敵萬人。然我等復作是念:然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世尊亦作是說:『夫人[3811]人命,死入地獄。若生人中壽命極短。』汝速去,不復住此。」

[T2.691c18] 是時,*摩童子即出國去,更不入迦毘羅[3812]

[T2.691c19] 是時,*流離王復至門中語彼人曰:「速開城門,不須稽留。」

[T2.691c20] 是時,諸釋自相謂言:「可與開門,為不可乎?」

[T2.691c21] 爾時,弊魔波旬在釋眾中作一釋形,告諸釋言:「汝等速開城門,勿共受困於今[3813]。」

[T2.691c23] 是時,諸釋即與開城門。是時,*流離王即告群臣曰:「今此釋眾人民極多,非刀劍所能害盡,盡取[3814]地中,然後使暴象蹈殺。」

[T2.691c26] 爾時,群臣受王教,即以象蹈殺之。

[T2.691c27] 時,*流離群臣曰:「汝等速選[3815]手釋女五百人。」

[T2.691c28] 時,諸臣受王教令,即選五百端正女人,將詣王所。

[T2.691c29] 是時,摩呵男釋至*王所,而作是說:「當從我願。」

[T2.692a02]*王言:「欲何等願?」

[T2.692a02] 摩呵男曰:「我今沒在水底,隨我遲疾,使諸釋種得逃走。若我出水,隨意殺之。」

[T2.692a04]*王曰:「此事大佳。」

[T2.692a05] 是時,摩呵男釋即入水底,以頭髮繫樹根而取命終。

[T2.692a06] 是時,迦毘羅越[3816]中諸釋,從東門出,復從南門入;或從南門出,還從北門入;或從西門出,而從北門入。是時,*王告群臣曰:「摩呵男父何故隱在水中,如今不出?」

[T2.692a10] 爾時,諸臣聞王教令,即入水中出摩呵男,[3817]取命終。爾時,*王以見摩呵男命終。時王方生悔心:「我今祖父已取命終,皆由愛親族故,我先不知當取命終,設當知者,終不來攻伐此釋。」

[T2.692a14] 是時,*王殺九千九百九十萬人,流血成河,[3818]迦毘羅越城,往詣尼拘留園中。是時,*王語五百釋女言:「汝等慎莫愁憂,我是汝夫,汝是我婦,要當相接。」

[T2.692a18] 是時,*王便舒手捉一釋女而欲弄之。

[T2.692a19] 時女問曰:「大王欲何所為?」

[T2.692a20] 時王報言:「欲與汝情通。」

[T2.692a20] 女報王曰:「我今何故與婢生種情通。」

[T2.692a21] 是時,*流離王甚懷瞋恚,群臣曰:「速取此女,[3819]其手足,著深坑中。」

[T2.692a23] 諸臣受王教令,兀其手足,擲著[3820]中。及五百女人皆罵王言:「誰持此身與婢生種共交通?」

[T2.692a25] 時,王瞋恚盡取五百釋女,*其手足,著深坑中。是時,*王悉壞迦毘羅[3821]已,還[3822]舍衛城。

[T2.692a27] 爾時,祇陀太子在深宮中與諸妓女共相娛樂,是[3823]*王聞作倡伎[3824]聲,即便問之:「此是何音聲乃至於斯?」

[T2.692b01] 群臣報[3825]言:「此是祇陀王[3826]在深宮中,作*樂而自娛樂。」

[T2.692b02] 時,*王即御者,汝回此象詣祇陀王子所。」

[T2.692b03] 是時,守門人遙見王來而[3827]言:「王小徐行,祇陀王子今在宮中五樂自娛,勿相觸嬈。」是時,*王即時拔,取守門人殺之,

[T2.692b06] 是時,祇陀王子聞*王在門外住,竟不辭諸妓女,便出在外與王相見:「善來,大王!可入小停駕。」

[T2.692b09] 時,*王報言:「豈不知吾與諸釋共乎?」

[T2.692b10] 祇陀對曰:「聞之。」

[T2.692b10]*王報言:「汝今何故與妓女遊戲而不佐我*?」

[T2.692b11] 祇陀王子報言:「我[3828]堪任殺害眾生之命。」

[T2.692b12] 是時,*王極懷瞋恚,即復拔劍斫殺祇陀王子。是時,祇陀王子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中,與五百天女共相娛樂。

[T2.692b15]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祇陀王子以取命終,生三十三天,即便說此偈:

 人天中受福 祇陀王子德 為善後受報 皆由現報故
 此憂彼亦憂 *二處憂 為惡後受惡 皆由現報故
 當依福祐功 前作後亦然 或獨而為者 或復人不知
 作惡有知惡 前作後亦然 或獨而為者 或復人不知
 人天中受福 二處俱受福 為善後受報 皆由現報故
 此憂彼亦憂 為惡二處憂 為惡[3829]受報 皆由現報故

[T2.692c01] 是時,五百釋女自歸,稱喚如來名號:「如來於[3830],亦從此間出家學道,而後成佛。然佛今日永不見憶,遭此苦惱,受此毒痛。世尊何故而不見憶?」

[T2.692c04] 爾時,世尊以天耳清徹,聞諸釋女稱怨向佛。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盡來,共觀迦毘羅越,及看諸親命終。」

[T2.692c06]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692c07]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出舍衛城,往至迦毘羅越。時,五百釋女遙見世尊將諸比丘來,見已,皆懷慚愧。

[T2.692c09] 爾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3831]在世尊後而扇。爾時,世尊還顧語釋提桓因言:「此諸釋女皆懷慚愧。」

[T2.692c12] 釋提桓因報言:「如是,世尊!」是時,釋提桓因即以天衣覆此五百女身體上。」

[T2.692c13] 爾時,世尊告毘沙門*曰:「此諸女人飢渴日久,當作何方[>] ?」

[T2.692c15] 毘沙門王白佛言:「如是,世尊!」

[T2.692c15][3832]毘沙門天王即辦自然天食,與諸釋女皆悉充足。

[T2.692c17] 是時,世尊漸與諸女說微妙法:「所謂諸法皆當離散,會有別離。[3833]女當知:此五盛陰皆當受此苦痛諸惱,墮五趣中。夫受五[3834]陰之身,必當受此行報;[]有行報,便當受胎;已受胎分,復當受苦樂之報。設當無五盛陰者,便不復受形;[3835]若不受形[3836],則無有生;以無有生,則無有老,以無有老,則無有病;以無有病,則無有死;以無有死,則無[3837]會別離之惱。是故,諸女,當念此五陰成敗之變。所以然者,以知五陰,則知五欲;以知五欲,則知愛法,以知愛法,則知[3838]著之法。知此眾事已,則不復受胎;以不受胎,則無生、老、病、死。」

[T2.692c29] 爾時,世尊與眾釋女漸說此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爾時,世尊觀此諸女心開意解,諸佛世尊[3839]所說法:苦、[3840]、盡、道,爾時世尊盡與彼說之。爾時,諸女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各於其所而取命終,皆生天上。

[T2.693a06] 爾時,世尊詣城東門,見城中[3841]火洞然,即時而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T2.693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盡來往詣尼拘留園中,就座而[3842]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是尼拘留園,我昔在中與諸比丘廣說其法,如今空[3843]無有人民,昔日之時,數千萬眾於中得道,使[3844]法眼淨。自今[3845]後,如來更不復至此間。」

[T2.693a15]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法已,各從*起而去,往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T2.693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王及此兵眾不久[3846]世,後七日盡當[3847]滅。」

[T2.693a18] 是時,*王聞世尊所記:『*王及諸兵眾,後七日盡當[3848]滅。』聞[3849]恐怖,告群臣曰:「如來今*記之云:『*王不久在世,後七日及兵眾盡當沒滅。』汝等觀外境,無有盜賊、水火災[3850]變來侵國者,何以故?諸佛如來語無有二,所言終不異。」

[T2.693a24] 爾時,好苦梵志白王言:「王勿恐懼,今外境無有盜賊畏難,亦無水火災變;今日大王快自娛樂。」

[T2.693a26]*王言:「梵志當知:諸佛世尊,言無有異。」

[T2.693a27] 時,*王使人數日,至七日頭,大王[3851]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將諸兵眾及諸婇女,往阿脂羅河側而自娛樂,即於彼宿。是時,夜半有非時雲起,暴風疾雨,[3852]時,*王及兵眾盡為水所[3853],皆悉*滅,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復有天火燒[3854]宮殿。

[T2.693b04]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王及四種兵為水所*,皆悉命終,入地獄中。

[T2.693b0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作惡極為[3855]甚 皆由身口行[3856]身亦受惱 壽命亦短促[3857]
 設在家中時 為火之所燒 若其命終時 必生地獄中

[T2.693b11] 爾時,眾[3858]多比丘白世尊言:「*王及四部兵,今已命[3859],為生何處?」

[T2.693b12] 世尊告曰:「*王者,今入阿鼻[3860]獄中。」

[T2.693b13] 諸比丘白世尊言:「今此諸釋昔日作何因緣,今為*王所害?」

[T2.693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日之時,此羅[3861]城中有捕魚村。時世極飢儉,人食草根,一[3862]貿[3863]*米。時,彼村中有大池水,又復饒魚。時,羅*中人民之類,往至池中而捕魚食之。當於爾時,水中有二種魚:一名拘璅,二名兩舌。是時,二魚各相謂言:『我等於此眾人,先無過失,我是水性之虫,不處[3864]地,此人民之類,皆來食噉我[3865],設前世時,少[3866]有福德者;其當用報怨』

[T2.693b23] 爾時,村中有小兒年向八歲,亦不捕魚,復非害命。然復彼[3867]魚在岸上者,皆悉命終;小兒見已,極懷歡喜。

[T2.693b26]比丘當知:汝等莫作是觀。爾時羅*城中人民之類,豈異人乎?今釋種是也。爾時拘璅魚者,今*王是也。爾時兩舌魚者,今好苦梵志是也。爾時小兒見魚在[3868]上而笑者,今我身是也。爾時,釋種坐取魚食,由此因緣,無數劫中入地獄中,今受此對。我爾時,坐見而笑之,今患頭痛,如似石[3869],猶如以頭戴須彌山。所以然者,如來更不受形,*捨眾行,度諸厄難,是[3870],比丘!由此因緣今受此報。諸比丘當護身、口、意行,當念恭敬、承事梵行人。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3c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增壹阿含34.3經》

[T2.693c10] 聞如是:

[T2.693c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3c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3871]天子欲命終時,有五未曾有瑞應而現在前。云何為五?一者[3872]萎;二者衣裳垢[3873];三者身體[3874]臭;四者不樂本[3875],五者天女星散。是謂天子當命終時有此五瑞應。」

[T2.693c15] 爾時,天子極懷愁憂,[3876]胸喚叫。爾時,諸天子來至此天子所,語此天子言:「汝今[3877]來可生善處,快得[3878]善處,快得善利;*得善利,當念安處善業。」爾時,諸天而教授之。

[T2.693c19]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三十三天云何得生善處?云何快得善利?云何安處善業?」

[T2.693c21] 世尊告曰:「人間於天則是善處,得善處[3879]、得善利者,生正見家,與善知識從事,於如來法中得信根,是謂名為快得善利。彼云何名為安處善業?於如來法中而得信根,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彼*學道,戒性具足,諸根不缺,[3880]食知足,恒念經行,得三達明,是謂名為安處善業。」

[T2.693c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為天善處 良友為善利 出家為善業 有漏盡無漏

[T2.694a02]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著於五欲,彼以人間為善趣;於如[3881]得出家,為善利而得三達。所以然者,[3882]尊皆出人間,非由[3883]而得也。是故,比丘!於此命終當生天上。」

[T2.694a05] 爾時,彼比丘白世尊:「云何比丘當生善趣?」

[T2.694a06] 世尊告曰:「涅槃者,即*比丘善趣。汝今,比丘!當求方便,得至涅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94a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沙門出家有五毀辱之法《增壹阿含34.4經》

[T2.694a10] 聞如是:

[T2.694a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4a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沙門出家有五毀辱之法。云何為五?一者頭髮長;二者[3884]長;三者衣裳垢*;四者不知時宜,五者多有所論。所以然者,多有論說比丘復有五事。云何為五?一者人不信言;二者不受其教;三者人所不喜見;四者妄言;五者亂彼此。是謂多論說之人有此五事。比丘!當除此五,而無邪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4a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頻娑羅王的故事《增壹阿含34.5經》[3885]

[T2.694a20] 聞如是:

[T2.694a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諸比丘五百人俱。

[T2.694a21] 爾時,頻[3886]娑羅王諸群臣:「速嚴駕寶羽[3887]之車,[3888][3889]舍衛城親覲世尊。」

[T2.694a23] 是時,群臣聞王教,即駕寶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3890]訖,王知是時。」

[T2.694a25] 爾時,頻*羅王乘*之車出羅*,往詣舍衛城。漸至祇[3891]精舍,[3892]入祇洹精舍,夫水灌頭王法有五威容,悉捨之一面,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694a28] 爾時,世尊漸與說微妙之法。爾時,王聞法已,白世尊言:「唯願如來當在羅*[3893]坐!亦當供給衣被、*、床[3894]臥具、病瘦醫藥。」

[T2.694b02] 爾時,世尊默然受頻[3895]娑羅王請。[3896]*世尊默然受請,即從*,頭面禮足,繞三匝便退而去。還詣羅*[3897]宮中。

[T2.694b06] 爾時,頻*羅王在閑靜處,便生此斯念:我亦堪任供養如來及比丘僧,盡其形壽,衣被、[3898]食、床*具、病瘦醫藥,但當愍其下劣。是時,頻*羅王尋其日[3899]告群臣曰:「我昨日而生此斯念:我能盡形壽供養如來及比丘僧,衣被、*、床*具、病[>]醫藥,[3900]復當愍諸下劣,汝等各各相率,次第飯如來諸賢,長夜受福無窮。」

[T2.694b13] 爾時,摩竭國王即於宮門前起大講堂,復辦種種食具。

[T2.694b14] 爾時,世尊出舍衛國,及將五百比丘,漸漸人間遊化,至羅*迦蘭陀竹園所。是時,頻*羅王聞世尊來至迦[3901]陀竹園中,尋時乘羽[3902]之車,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3903]娑羅王白世尊言:「我在閑靜之處,便生此斯念:如我今日能供辦衣被、*、床[3904]*、病瘦醫藥,便[3905]念下劣之家,即告群臣:『汝等各各供辦[3906]食之具,次第飯佛。』云何,世尊!此是其宜?為非其宜?」

[T2.694b23]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饒益,為天、世人而作福田。」

[T2.694b25] 爾時,頻*羅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明日就宮中食。」

[T2.694b26] 爾時,頻*羅王*世尊默然受請。時王尋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694b28] 爾時,世尊明日清旦,著衣持,入城至王宮中各次第坐。爾時,王給以百味食,手自斟酌,歡喜不亂。爾時,頻*娑羅王見世尊食訖,除去器,便取[3907]卑座,在如來前坐。

[T2.694c03] 爾時,世尊漸與王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爾時,世尊與諸大王及群臣之類,說微妙之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3908]為穢惡,出要為樂。

[T2.694c06] 爾時,世尊*彼眾生心開意[3909]解,無復狐疑,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說之。當於[3910]上六十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大臣及五百天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694c11] 爾時,世尊即與頻*羅王及諸人民說此頌偈:

 祠祀火為上 書中頌為最 王為[3911]中尊 眾流海為[3912]
 星中月照明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諸所有萬物
 天及世人民 佛為最尊上 欲求其福者 當供養於佛

[T2.694c19]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3913]起而去。爾時,羅*中人民之類,隨其貴賤,從家多少,飯佛及比丘僧。

[T2.694c21] 爾時,世尊在迦蘭陀竹園中住,國界人民靡不供養者。爾時,羅*中諸梵志等次應作食。是時,彼梵志集在一處,各作[3914]論,吾等各各出三兩[3915]金錢,以供食具。」

[T2.694c25] 爾時,羅*中有梵志,名曰雞頭,極為貧匱,趣自存活,無金錢可輸,便為諸梵志所驅逐,使出眾中。

[T2.694c27] 是時,雞頭梵志還至家中,而告其婦:「卿今當知:諸梵志等所見驅逐,不聽在眾。所以然者,由無金錢故。」

[T2.695a01] 時婦報言:「還入城中,隨人舉[3916],必當得之。」又語其[3917]:「七日之後,當相報償。設不償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T2.695a03] 是時,梵志隨其婦言,即入城中,處處求索,了不能得。還至婦所,而告之曰:「吾所在求索了不能得,當如之何?」

[T2.695a06] 時婦報曰:「羅*東有大長者,名不奢蜜多羅,饒財多寶,可往至彼而求[3918]之:『見與*金錢,七日之後自當相還,設不[3919]者,我身及婦沒為奴婢。』」

[T2.695a09] 是時,梵志從婦受語,往[3920]不奢蜜多羅,從求金錢:「不過七日自當相還。若不相還者,我與婦沒身為奴婢。」是時,不奢蜜多羅即與金錢。

[T2.695a12] 是時,雞頭梵志持此金錢還[3921]婦所,而告之曰:「*金錢,當何方宜?」

[T2.695a14] 時婦報言:「可持此錢,眾中輸之。」

[T2.695a15] 時,彼梵志即持金錢,往眾中輸之,諸梵志[3922]語此梵志曰:「我等辦具已訖,可持此金錢還歸所在,不須住此眾中。」

[T2.695a18] 時,彼梵志即還到舍,以此因緣,向婦說之,其婦報言:「我等二人共至世尊所,自宣微意。」

[T2.695a20] 爾時,梵志即將其婦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又復,其婦禮如來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梵志曰:「[3923]今可為如來及比丘僧辦[3924]飲食。」

[T2.695a24] 爾時,梵志[3925]熟視其婦。時婦報曰:「但隨佛教,不足疑難。」

[T2.695a25] 爾時,梵志即從*,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眾當受我[>]。」

[T2.695a27] 是時,世尊默然受梵志請。

[T2.695a27] 爾時,釋提桓因在世尊後,叉手侍焉。爾時,世尊[3926]顧謂釋提桓因:「汝可佐此梵志共辦食具。」

[T2.695a29] 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

[T2.695b01] 爾時,毘沙門天王去如來不遠,將諸鬼神眾不可稱計,遙扇世尊。是時,釋提桓因語毘沙門天王曰:「汝亦可佐此梵志辦此食具。」

[T2.695b04] 毘沙門報曰:「甚善,天王!」

[T2.695b05] 是時,毘沙門天王前至佛所,頭面禮足,遶佛三匝,自隱其形,化作人像,領五百鬼神[3927][3928]食具。是時,毘沙門天王諸鬼神:「汝等速往至[3929]檀林中而取*[3930][3931]。」有五百鬼神於中作食。

[T2.695b09]*,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曰:「毘沙門今日[3932]造鐵,與佛、比丘僧作*。汝今可化作講堂,使佛[3933]、比丘僧於中得*。」

[T2.695b12] 自在天子報曰:「此事甚佳。」是時,自在天子聞釋提桓因語,去羅*不遠,化作七寶講堂。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馬瑙、赤珠、車,復化作四梯[3934]:金、銀、水精、琉璃,金梯*化作銀樹,銀梯*化作金樹,金[3935][3936]莖、**。若復金梯*[3937]化作[3938]葉、銀枝,水精[3939]上化作琉璃樹,亦各雜種不可稱計。復以雜寶而廁其間,復以七寶而覆其上,周匝四面懸好金鈴,然彼鈴聲皆出八種之音。復化作好床[3940],敷以好[3941],懸繒[3942]蓋,世所希有。爾時,以牛頭*[3943]火作食,羅*側十二由旬,香[3944]遍滿其中。

[T2.695b25] 是時,摩竭國王告諸群臣:「我生長深宮,初不聞此香,羅*城側何緣聞此好香。」

[T2.695b26] 臣白王:「此是雞頭梵志在食中,**香,是其瑞應。」

[T2.695b28] 是時,頻*羅王臣:「速嚴駕羽*車,吾欲往至世尊所問訊此緣。」

[T2.695c01] 是時,諸臣報王:「如是,大王!」

[T2.695c01] *娑羅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國王見此鐵中有五百人作食,見已,便作是語:「此是何人所作飲食?」

[T2.695c04] 時,諸鬼神以人形報曰:「雞頭梵志請佛及比丘僧而供養之。」

[T2.695c06] 是時,[3945]國王復遙見高廣講堂,問侍人曰:「此是何人所造講堂?昔所未有,為誰所造?」

[T2.695c08] 群臣報曰:「不知此緣。」

[T2.695c08] 是時,頻[3946]娑羅王作是念:我今[3947]世尊所問此義,然佛世尊無事不知,無事不見。

[T2.695c10]*時,摩竭國頻*羅王往[3948]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頻*娑羅王白世尊言:「昔日不見此高廣講堂,今日見之。昔日不見此鐵,今日見之。將是何物?為是誰變?」

[T2.695c14] 世尊告曰:「大王當知:[3949]毘沙門天王所[3950],及自在天子造此[3951]講堂。」

[T2.695c16] 是時,摩竭國王即於[3952]上悲泣交集,不能自勝。世尊告曰:「大王!何故悲泣乃至於斯。」

[T2.695c18] 時,頻*羅王白佛言:「不敢悲泣,但念後生人民[3953]聖興,當來之人慳著財物,無有威德,[3954]不聞此奇寶之名,何況見乎!今蒙如來有奇特之變,出現於世,是故悲泣。」

[T2.695c22] 世尊告曰:「當來之世,國王、人民實不此變。」

[T2.695c23] 爾時,世尊即與國王說法,使發歡喜之心。王聞法已,即從*而去。

[T2.695c25] 是時,毘沙門天王即[3955]日語雞頭梵志曰:「汝舒右手。」是時,雞頭即舒右手,毘沙門天王即授與金鋌,又告之曰:「[3956]以此金鋌[3957][3958]地上。」

[T2.695c28] 是時,梵志即投*上,乃成百千兩金。毘沙門天王報曰:「汝持此金鋌入城中買種種*,持來此間。」

[T2.696a01] 是時,梵志受天王教,即持此金入城買種種*,持來所。是時,毘沙門天王沐浴梵志,與著種種衣裳,手執香火,教白:「時到,今正是時,願尊屈顧。」

[T2.696a05] 是時,梵志即受其教,手執香爐而[3959]:「時[3960],唯願屈顧。」

[T2.696a06] 爾時,世尊*時至,著衣持,將諸比丘眾往至講堂所,各次第坐,及比[3961]眾亦次第坐。是時,雞頭梵志見飲食極多,然眾僧復少,前白世尊言:「今日[3962]極為豐多,然比丘僧少,不審云何?」

[T2.696a11] 世尊告曰:「汝今,梵志!手執香爐,上高臺上,向東、南、西、北,並作是說:『諸釋迦文佛弟子得六神通,漏盡阿羅漢者,盡集此講堂。』」

[T2.696a13] 梵志白言「如是,世尊!」是時,梵志從佛受教。即上樓上請諸漏盡阿羅漢。是時,東方有二[3963]一千阿羅漢,從東方來詣此講堂;南方二*一千,西方二*千,北方二*千阿羅漢集此講堂。爾時,講堂上有八萬四千阿羅漢集[3964]一處。

[T2.696a19] 是時,頻*羅王將諸群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及禮比丘僧。是時,雞頭梵志見比丘僧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以飯食之具,飯佛及比丘僧,手自斟酌,歡喜不[3965]然故有遺餘之食,是時雞頭梵志前白佛言:「今飯佛及比丘僧,故有遺餘*在。」

[T2.696a25] 世尊告曰:「汝今可請佛及比丘僧七[3966]供養。」

[T2.696a26] 梵志對曰:「如是,瞿曇!」是時,雞頭梵志即前長跪,白世尊言:「今請佛及比丘僧七日供養,自當供給衣被、*、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T2.696a29][3967]時,世尊默然受請。

[T2.696a29] 爾時,大眾之中有比丘尼名舍鳩利。是時,比丘尼白世尊言:「我今心中生斯念:頗有釋迦文佛弟子漏盡阿羅漢不集此乎?又以天眼觀東方界,南方、西方、北方皆悉觀之,靡不來者,皆悉[3968]集。今此大會純是羅漢真人*集。」

[T2.696b06] 世尊告曰:「如是,舍鳩利,如汝所言,此之大會純是真人,東、西、南、北無不集者。」爾時,世尊以此因緣,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比丘尼中天眼徹,如此比丘尼等乎?」

[T2.696b09] 諸比丘對曰:「不見也。世尊!」

[T2.696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天眼第一者。所謂舍鳩利比丘尼是。」

[T2.696b12] 時,雞頭梵志七日之中供養聖眾衣被、[3969]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復以華香[3970]散如來上。是時,此華在[3971]空中化作七寶交露臺。是時,梵志見交露臺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T2.696b17] 爾時,雞頭梵志即得為[3972],諸根寂靜,自修其志,除去睡眠,設眼見色亦不起想斯念;其眼根亦無惡想流馳諸念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不起細滑之想,意知法亦然。是時,便滅五結蓋,覆[3973]人心者,令人無智慧,亦無殺害之意,而淨其心,不殺,不念殺,不教人[3974],手不執刀杖,起仁慈之心向一切眾生,除去不與取,不起盜心,而淨其意;恒有施心於一切眾生,亦使不盜。已不[3975][3976],亦復教人使不[3977];恒修梵行,清淨無瑕穢,於梵行中而淨其心。亦不妄語,亦不教人使[3978]行妄語;恒念至誠,無有虛詐誑惑世人,於中而淨其心。復[3979]兩舌,亦不教人使兩舌。若[3980][3981]語不傳至彼,設彼[3982]語不傳至此,於中而淨其意。食知足,不著氣味,不著榮[3983]色,不著肥白,但欲支其形體,使全其命。欲除故痛,使新者不生,得修行道,長處無為之地,猶如有男女,以脂膏塗瘡者,但欲除愈故也。此亦如是。所以於食知足者,欲使故痛除愈,新者不生。

[T2.696c08] 或復是時,達曉行道,不失時節,不失三十七道品之行。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初夜時或坐,或行除去睡眠之蓋;或中夜時右著地,脚脚相累,繫意在明。彼復以後夜時,或坐、或經行而淨其意。是時,飲食知足,經行不失時節,除去欲不淨想,無諸惡行,而遊初禪;有覺、有觀、息念、[3984]歡樂,而遊二禪;無有樂護念清淨,自知身有樂,諸賢所求護念清淨者;而遊三禪,彼苦樂*,無有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

[T2.696c18] 彼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得無所畏。復得三[3985],自憶無數世事,彼便憶過去之事。若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萬生、數千萬生、成劫、敗劫、成敗之劫,我曾生彼處,[3986]某、字某,食如此之食,受如是苦樂,壽命長短,彼[死此生[3987],死此生彼,因緣本末,皆悉知之。彼復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得無所畏,觀眾生類生者、死者。

[T2.696c26] 彼復以天眼觀眾生類,生[3988]、死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有眾生類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業本,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有眾生身、[3989]行善,不誹謗賢聖,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復以清淨天眼觀眾生類若好、若醜,善趣、惡趣,善色、惡色,皆悉知之,得無所畏,復施心盡漏,後觀此苦,[3990]實知之。此是苦,此是苦[3991]、苦盡、苦出要,如實知之。彼作是觀已,欲漏心、有漏心、無明漏心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3992]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雞頭梵志便成阿羅漢。

[T2.697a10] 爾時,尊者雞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世間五事最不可得《增壹阿含34.6經》[3993]

[T2.697a12] 聞如是:

[T2.697a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7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五事最不可得。云何為五?應喪之物欲使不喪者,此不可得;滅盡之法欲使不盡者,此不可得;夫老之法欲使不老者,此不可得,[3994]病之法欲使不病者,此不可得也;夫死之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是謂,比丘!有此五事最不可得。若如來出世。若如來不[3995],此法界恒住如故,而不朽敗,有喪滅之聲,生、老、病、死。若生、若逝,皆歸於本。是謂,比丘!此五難得之物。

[T2.697a22] 當求方便,修行五根。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比丘!行此五根已,便成須陀洹;家家、一種,轉進成斯陀含;轉進滅五結使,成阿那含,於彼般涅槃不來此世,轉進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化,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當求方便,除前五事,修後五根。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97a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五人不可療治《增壹阿含34.7經》

[T2.697b02] 聞如是:

[T2.697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7b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五人不可療治。云何為五?一者[3996]諂之人不可療治;姦邪之人不可療治;惡口之人不可療治;嫉之人不可療治;無反復之人不可療治[3997]。是謂,比丘!有此五人不可療治。」

[T2.697b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姦邪惡口人 嫉無反復 此人不可療 智者之所棄

[T2.697b11] 是故,諸比丘!常當學正意,除去嫉;修行威儀,所說如法,當知反復,[3998]其恩養,小恩[3999]不忘,何況大者,勿懷慳貪,又不自譽,復不毀他人。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97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纏縛之急莫過此事,魔之所縛復甚於斯《增壹阿含34.8經》[4000]

[T2.697b16] 聞如是:

[T2.697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7b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若諸賢與阿須倫共時,設阿須倫不[4001],諸天得勝[4002],汝等捉毘摩質多羅[4003]阿須倫,將來至此,身為五繫。』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復告諸阿須倫曰:『卿等!今日與諸天共,設得勝者,便捉釋提桓因,縛送此間。』比丘當知:爾時,二家共,諸天得勝,阿須倫不如。是時,三十三天躬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束縛其身,將詣釋提桓因所,著中門外,自觀[4004]五繫。

[T2.697b26] 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便作是念:此諸天法[4005],阿須倫所行非法,我今不樂阿須倫,便當即住此諸天宮。是時,以生此念言:『諸天法*,阿須倫非法,我欲住此間。』作此念已。是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便自覺知身無縛繫,五欲而自娛樂。設毘摩質多羅阿須倫王生此念已,言:『諸天非法,阿須倫法*,我不用此三十三天,還[4006]詣阿須倫宮。』是時,阿須倫王身被五繫,五欲娛樂自然消滅。

[T2.697c06] 「比丘當知:纏縛之急,莫過此事,魔之所縛,復甚於斯。設[4007]結使魔*,動魔被縛,不動魔不被縛。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使心不被縛[4008] [4009],樂閑靜之處。所以然者,此諸結使是魔境界。若有比丘在魔境界者,終不脫生、老、病、死,不脫愁、憂、苦、惱。我今說此苦際。若復比丘心不移動,不著結使,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我今說此苦際。是故,[4010]比丘!當作是[4011]學,無有結使,越出魔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97c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陰無欲、無作,為滅法《增壹阿含34.9經》

[T2.697c18] 聞如是:

[T2.697c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7c19] 爾時,尊者阿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夫言盡者,名何等法言盡乎?」

[T2.697c21] 世尊告曰:「阿難!色者,無為因緣而有此名;無欲、無為,名滅[4012]法。彼盡者,名曰滅盡。痛、想、行、識,無為、無作,皆是[4013]滅之法,無欲、無污,彼滅盡者,故名滅盡。阿難當知:[4014]盛陰無欲、無作,為*法;彼滅盡者,名為滅盡。此五盛陰永[4015]滅盡,更不復生,故名滅盡。」

[T2.697c27] 是時,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何因緣本為城廓今日已壞,本有人民今日丘荒《增壹阿含34.10經》

[T2.697c29] 聞如是:

[T2.697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8a01] 爾時,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云何,瞿曇!有何因緣,有何宿行,使此人民之類有盡、有滅、有減少者?本為城廓,今日已壞;本有人民,今日丘荒。」

[T2.698a05] 世尊告曰:「梵志!欲知由此人民所行非法故,使本有城廓,今日*滅,本有人民,今日丘荒,皆由生民慳貪[4016]縛習行,愛欲之所致故,使風[4017]不時,雨以不時,所種根栽,不得長大,其中人民死者盈路。梵志當知:由此因緣,使國毀壞,民不熾盛。

[T2.698a11] 「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便有雷電霹[4018]自然之應,天降雹雨,壞敗生苗,爾時人民死者難計。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共相[4019]競,或以手[4020]相加,瓦石相擲,各各自喪其命。復次,梵志!彼人民之類已共諍競,不安其所,國主不寧,各興兵眾共相攻[4021],至大[4022]死者難計。或有被[4023]者,或有箭死者。如是,梵志!由此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故,使神祇不[4024]而得其便,或遭困厄,疾病著床,除降者少,疫死者多。是謂,梵志!由此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

[T2.698a22] 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瞿曇!所說甚為快哉!說此人本減少之義。實如來教,本有城廓,今日*;本有人民,今日丘荒。所以然者,以有非法,便生慳[4025]*[4026]*,便生邪業;以[4027]邪業,故便[4028]天雨不時,五穀不熟,人民不熾,故使非法流行,天[4029]災變,壞敗生苗。彼以行非法,著貪[4030]*,是時國[4031]不寧,各興兵眾,共相攻伐,死者[4032]計,故使國土流荒,人民迸散。今日世尊所說甚善!快哉,由非法故致此災患。正使為他所捉,便斷其命,由非法故便生盜心;以生盜心,後為王殺;以生邪業,非人得其便,由此因緣,便[4033]命終,人民減少,故使無有城廓之所居處。

[T2.698b07]瞿曇!今日所出以[4034]自過多,猶如僂者得[4035],盲者得眼目,冥中得明,無目者為作眼目。今沙門瞿曇無數方便[4036]說法,我今重自歸佛、法、眾,願聽[4037]優婆塞,盡形[4038]不敢復殺。若沙門瞿曇見我若乘象騎馬,我由恭敬。所以然者,我為王波斯匿、頻[4039]娑羅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受梵之福,我恐失此之德。設我偏露右肩時,唯願世尊受我禮拜!,設我步行時,見瞿曇來,我當去履,唯願世尊受我等禮[4040]。」

[T2.698b16] 爾時,世尊[4041]頭可之。是時,生漏梵志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我今重自歸沙門瞿曇!唯願世尊聽[4042]優婆塞。」

[T2.698b20] 爾時,世尊漸與說法,使發歡喜之心,梵志聞法已,即從*起,便退而去。

[T2.698b21]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4043]經卷第二十六[4044] [4045]


增壹阿含經卷 第二十七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046]

邪聚品第三十五《增壹阿含35.1~10經》

(一)邪聚者、正聚者各當以五事知之《增壹阿含35.1經》

[T2.698c06] 聞如是:

[T2.698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8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人在邪見聚者,有何相像?有何相貌[4047]爾時,諸比丘白世尊言:「如來是諸法之王,諸法之尊,善哉!世尊。當與諸比丘而說此義,我等聞已,當奉行之。」

[T2.698c11] 世尊告曰:「[4048]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T2.698c1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698c13] 世尊告曰:「在邪聚之人,當以五事知之,以見五事則知此人為住邪聚。云何為五?應笑而不笑,應歡喜時而不歡喜,應起慈心而不起慈心,作惡而不恥,聞其善語而不著意,當知此人必住邪聚。若有眾生住邪聚者,當以此五事知之。

[T2.698c19] 「復次,有眾生有住正聚者,有何相貌?有何因緣?」

[T2.698c20]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如來是諸法之[4049],諸法之尊。唯願世尊當與諸比丘而說此義,我等聞已,當奉行之。」

[T2.698c22] 世尊告曰:「汝等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其義。」

[T2.698c2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698c24] 世尊告曰:「在正聚之人,當以五事知之,以見五事則知此人為住正聚。云何為五?應笑則笑,應歡喜則歡喜,應起慈心則起慈心,可恥則恥,聞善著意[4050]。當知此人[4051]住正聚。是故,諸比丘!當除邪聚,住於正聚。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9a0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增壹阿含35.2經》

[T2.699a03] 聞如是:

[T2.699a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9a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一者當轉法輪,二者當度父母,三者無信之人立於信地,四者未發菩薩意使發菩薩心,五者當授將來佛決。若如來出現世時,當為此五事。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向於如來。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699a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施不得福,五施得其福《增壹阿含35.3經》

[T2.699a11] 聞如是:

[T2.699a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9a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惠施不得其福。云何為五?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婬女施人,五者造作神祠。是謂,比丘!有此五施不得其福。

[T2.699a16] 比丘當知:復有五施令得大福。云何為五?一者造作園觀,二者造作林樹,三者造作橋梁,四者造作大船,五者與當來、過去造作房舍住處。是謂,比丘!有此五事令得其福。」

[T2.699a20]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園觀施清涼 及作好橋梁 河津渡人民 并作好房舍

 彼人日夜中 恒當受其福 戒定以成就 此人必生天

[T2.699a25] 是故,諸比丘!當念修行此五[4052]施。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9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增壹阿含35.4經》

[T2.699a28] 聞如是:

[T2.699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9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云何為五?一者色力,二者親族之力,三者田業之力,四者兒力,五者自守力。是謂女人有此五力。比丘當知:女人依此五力已,便輕慢夫主。設復[4053]以一力,盡覆蔽彼女人。云何為一力?所謂富貴力也。夫人以貴色力不如,親族、田業、兒、自守盡不如也。皆由一力,勝爾許力也。

[T2.699b07] 「今弊魔波旬亦有五力。云何為五?所謂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夫愚癡之人著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者,不能得度波旬境界。若[4054]弟子成就一力,勝爾許力。云何為一力?所謂無放逸力。設賢聖弟子成就無放逸者,則不為色、聲、香、味、細滑之所拘繫。以不為五欲所繫,則能分別生、老、病、死之法,勝魔五力,不墮魔境界,度諸畏難至無為之處。」

[T2.699b1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戒為甘露道 放逸為死徑 不貪則不死 失道為自喪

[T2.699b19] 佛告諸比丘:「當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9b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女人有五欲想,比丘有五可欲想《增壹阿含35.5經》

[T2.699b22] 聞如是:

[T2.699b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9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欲想[4055]。云何為五*欲想?一者生豪貴之家,二者嫁[4056]富貴之家,三者使我夫主言從語用,四者多有兒息,五者在家獨得由己。是謂,比丘!女人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T2.699b27] 如是。比丘!我比丘亦有五事可欲之想。云何為五?所謂禁戒、多聞、三昧成就[4057]智慧、智慧解脫。是謂,比丘!有此五事可欲之法。

[T2.699c0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我生豪族種 亦*富貴家 能役使夫主 非福不剋獲
 使我饒兒息 香華自嚴飾  雖有此想念 非福不剋獲
 信戒而成就 三昧不移動  智慧亦成就 懈怠而不剋
 尋欲得道果 不[4058]生死淵 願欲至涅槃 懈怠而不剋

[T2.699c10] 如是,諸比丘!當求方便,行於善法,除去不善法,漸當前進,無有中悔之心。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699c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有五時不應向人禮《增壹阿含35.6經》

[T2.699c14] 聞如是:

[T2.699c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699c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時不應向人禮。云何為五?若在偷婆中不應向禮,在大眾中不應向禮,又在道路不應向禮,病痛著床不應向禮。若飲食時不應向禮。是謂,比丘!有此五事不應向禮。

[T2.699c19] 「復有五事知時之禮。云何為五?不在偷婆中,不在大眾中,不在道路,亦不病痛,復非飲食,此應向禮。是故,諸比丘!當作方便,知時之行。」

[T2.699c2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施溫泉浴之福《增壹阿含35.7經》[4059]

[T2.699c24] 聞如是:

[T2.699c24] 一時,佛在羅[4060]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699c25] 爾時,世尊告優頭槃:「汝今入羅*城求少溫湯。所以然者,如我今日脊患風痛。」

[T2.699c27] 優頭槃白佛:「如是,世尊!」是時,優頭槃受佛教已。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4061]求湯。爾時,尊者優頭槃便作是念:世尊有何因緣,使我求湯?如來諸結已盡,諸善普會。然如[4062]復作是語:『我今患風。』又復世尊不授姓名,當至誰家?

[T2.700a03] 是時,尊者優頭槃以天眼觀羅*城男[4063]之類,必應度者。是時,見羅*城中有長者名毘舍羅先不種善根,無戒、無信、邪見,於佛、法、眾與邊見共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與、無有受者,亦復無有善惡果報,無今世、後世、無父、無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者,於今世、後世自身作證而自遊化。壽命極短,餘五日之後當取命終。又事五道大神。是時,優頭槃便作是念:如來必欲度此長者。所以然者,此長者命終之後,當生啼哭地獄中。是時,優頭槃便笑,五道大神遙見笑,即隱其形而作人像,來至優頭槃所[4064]給使令。是時,尊者優頭槃將此使人往至長者門外住,默然不語。

[T2.700a17] 是時,長者遙見有道人在門外立,即時便說此偈:

 汝今默然住 剃頭著袈裟 為欲求何等 因由何故來

[T2.700a21] 爾時,優頭槃復以此偈報曰:

 如來無著尊 今日患風發 設有溫湯者 如來欲洗浴

[T2.700a24] 是時,長者默然不報。是時,五道大神告毘[4065]羅先曰:「長者可以湯相惠,必當獲福無量,當得甘露之報。」

[T2.700a26] 是時,長者報曰:「我自有五道大神,用此沙門為能加益何等事?」

[T2.700a28] 是時,五道大神便說此偈:

 如來當生時 天帝來下侍 更誰出是者 能與共儔匹
 用五道神為 不能有所濟 寧供養釋師 便獲大果報

[T2.700b04] 爾時,五道大神復重語長者曰:「汝好自守護身、口、意行,汝不知五道大神之威力乎?」是時,五道大神即化作大鬼神形,右手執劍語長者曰:「今我身[4066]是五道大神,速與此沙門湯,勿足稽留。」

[T2.700b08] 是時,長者便作是念:甚奇!甚特!五道大神乃供[4067]此沙門,即以香湯授與道人,復以石蜜授與沙門。

[T2.700b10] 是時,五道大神自執此香湯,共優頭槃至世尊所,以此香湯奉上如來。爾時,世尊以此香湯,沐浴身體,風尋時差,更不增劇。

[T2.700b13] 是時,長者後五日便取命終,生四天王中。是時,尊者優頭槃聞長者命終,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優頭槃白如來言:「此長者命終為生何處?」

[T2.700b17] 世尊告曰:「此長者命終生四天王中。」

[T2.700b18] 優頭槃白佛言:「此長者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T2.700b19] 世尊告曰:「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三十三天,乃至生他化自在天,於彼命終,復來生四天王中,此長者身,六十劫中不墮惡趣,最後得作人身,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成辟支佛。所以然者,湯施之德,其福乃爾。是故,優頭槃!恒念浴眾僧,聞說道教[4068]。如是,優頭槃!當作是學。」

[T2.700b26] 爾時,尊者優頭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世尊開解不樂修於梵行之比丘《增壹阿含35.8經》[4069]

[T2.700b27] 聞如是:

[T2.700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0b28] 爾時,有異比丘不樂修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是時,彼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我今不樂修於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

[T2.700c03] 世尊告曰:「汝今何故不樂修梵行,欲捨禁戒還為白衣。」

[T2.700c04] 比丘報曰:「我今心意熾盛,身中火[4070]。若我見女人時,端正無雙,我爾時便作是念:使此女人與我共交。又復作是念:此非正法,設我從此心者,則非正理。我爾時復作是念:此是惡利,非為善利;此是惡法,非為善法。我今欲捨禁戒還為白衣。沙門禁戒實不可犯,我於俗人中可分檀布施。」

[T2.700c11] 世尊告曰:「夫為女人有五種惡[4071]。云何為五?一者穢惡,二者兩舌,三者嫉,四者瞋恚,五者無[4072]。」

[T2.700c1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4073]喜由財義 現善內懷毒  壞人趣道善[4074] 如鷹捨污池[4075]

[T2.700c16] 「是[4076],比丘!當除不淨之想,思惟[4077]觀。比丘思惟*觀已,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無明、憍慢。汝今,比丘!欲從何生?為從髮生?然髮惡露不淨,皆由幻化誑惑世人。手、[4078]、齒、形體之屬,乃無淨處,何者是真?何者是[4079]?從頭至足皆悉如是。肝、膽、五藏、有形之物,無一可貪,何者是真?汝今,比丘!欲從何生,汝今善修梵行,如來正法必當盡苦,人命極短不久存世,雖復極壽不過百歲,所出無幾。」

[T2.700c25] 比丘當知:如來出世,甚為難[4080];聞法亦難,受四大形,亦復難得;諸根具足,亦復難得;得生中國,亦復難值;與善知識相遭,亦復難得;聞法亦難,分別義理,亦復難得;法法成就,此事亦難。汝今,比丘!設與[4081]知識從事者,便能分別諸法,亦當與人廣演其義。設當聞法已,則能分別,能分別法已,則能[4082]其義,無有欲想、瞋恚、愚癡之想,[4083]離三毒,便脫生、老、病、死,我今粗說其義。」

[T2.701a05] 爾時,彼比丘從佛受教。便從[4084]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701a06] 是時,彼比丘在閑靜之處,思惟其法。所以族姓[4085]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T2.701a10] 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多耆奢為欲火所燒《增壹阿含35.9經》[4086]

[T2.701a12] 聞如是:

[T2.701a12] 一時,佛在羅*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01a13] 爾時,阿難、多耆奢[4087]時到[4088],著衣持,入城乞食。是時,多耆奢在一巷中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與世奇特;見已,心意錯亂,不與常同。

[T2.701a16] 是時,多耆[4089]即以偈向阿難說:

 欲火之所燒 心意極熾然 願說滅此義 多有所饒益

[T2.701a20] 是時,阿難復以[4090]偈報曰:

 知欲顛倒法 心意極熾然 當除想像念 欲[4091]便自休

[T2.701a23] 是時,多耆奢復以偈報曰:

 心為形之本 眼為候之原 睡臥見扶接 形如亂草萎

[T2.701a26] 是時,尊者阿難[4092]前進,以右手摩多耆奢頭。爾時,即說此偈:

 念佛無貪欲 度彼欲難陀 天現地獄 制意離五趣

[T2.701b01] 是時,多耆奢聞尊者阿難語已,便作是說:「止!止!阿難!」俱乞食訖,還至世尊所。

[T2.701b02] 是時,彼女人遙見多耆奢便笑。時,多耆奢遙見女人笑,便生此想斯念:汝[4093]形體骨立皮纏,亦如畫瓶,內盛不淨,誑惑世人,令發亂想。爾時,尊者多耆奢觀彼女人,從頭至足。此形體中有何可貪?三十六物皆悉不淨。今此諸物為從何生?是時,尊者多耆奢復作是念:我今觀他形,為不如自觀身中,此欲為從何生?為從地種生耶?水、火、風種生耶?設從地種生,地種堅強不可沮壞;設從水種生,水種極[4094]不可[4095]設從火種生,火種不可*持;設從風種生,風種無形而不可*持。是時,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從思想生。

[T2.701b15] 爾時,便說此偈[4096] (上文火種類餘應少二字本同未詳)

 欲我知汝本 但以[4097]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T2.701b18] 爾時,尊者多耆奢又說此偈:[4098]思惟不淨之想,即於彼處有漏心得解脫。

[T2.701b19] 時,阿難及多耆奢出*閱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多耆奢白世尊言:「我今快得善利以有所覺。」

[T2.701b22]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自覺?」

[T2.701b23] 多耆奢白佛言:「色者無牢,亦不堅固,不可見,幻偽不真;痛者無牢,亦不堅固,亦如水上泡,幻偽不真;想者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亦如野馬;行亦無牢,亦不堅固,亦如芭蕉之樹,而無有實;識者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重白佛言:「此五盛陰無牢,亦不堅固,幻偽不真。」

[T2.701b29] 是時,尊者多耆奢便說此偈:

 色如聚沫 痛如浮泡 想如野馬 行如芭蕉 識[4099]幻法 最勝所說
 思惟此已 盡觀諸行 皆悉空寂 無有真正 皆由此身 善逝所說
 當滅三法 見色不淨 此身如是 幻偽不真 此名害法 五陰不牢
 [4100]解不真 今[4101]上跡

[T2.701c08] 如是。世尊!」我今所覺正謂此耳。

[T2.701c08] 世尊告曰:「善哉!多耆奢!善能觀察此五盛陰本。汝今當知:夫為行人當觀察此五陰之本,皆不牢固。所以然者,當觀[4102]此五盛陰時,在道樹下[4103]無上等正覺,亦如卿今日所觀。」

[T2.701c12] 爾時,說此法時,*上六十比丘漏盡意解。爾時,尊者多耆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摩尊者對故二不動心《增壹阿含35.10經》[4104]

[T2.701c15] 聞如是:

[T2.701c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1c16] 爾時,僧[4105]摩長者子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長者子白佛言:「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T2.701c18] 是時,長者子即得為道,在閑靜之處,剋己修行,成其法果。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僧*摩便成阿羅漢。是時,在閑靜之處,便生此斯念:如來出現甚為難遇,多薩阿竭時時乃出,亦如優曇花時時乃出。此亦如是。如來出現於世時時乃有,一切行滅亦復難遇,出要亦難,愛盡、無欲、涅槃,此乃為[4106]

[T2.701c26] 爾時,僧迦摩婦母聞女作道[4107],不復著欲,捨於家累,又捐我女,如棄聚唾。爾時,此母往至女所,而語女曰:「汝實作道乎?」

[T2.702a01] 其女報曰:「女亦不[>]為作道不耶?」

[T2.702a01] 其老母[4108]:「汝今可自莊嚴著好衣裳,抱此男、女,往至僧*摩所。」爾時,母及女共相將至僧*摩所。爾時,尊者僧*摩在一樹下結[4109]趺坐。是時,婦、母二人在前,默然而立。

[T2.702a05] 是時,老母及女觀僧*摩從頭至足,而語僧*摩曰:「汝今何故不與我女共語乎?今此兒女由汝而生,汝今所為實為非理,人所不許,汝今所思惟者,非是人行。」

[T2.702a09] 是時,尊者僧*摩即時便說此偈:

 此外更無善 此外更無妙 此外更無是 善念無過是

[T2.702a13] 是時,婦母語僧*摩曰:「我女今有何罪?有何非法?今何故捨之出家學道?」

[T2.702a14] 是時,僧*摩便說此偈:

 臭處不淨行 瞋恚好妄語 嫉心不正 如來之所說

[T2.702a18] 是時,[4110]母語僧*摩曰:「非獨我女而有此事,一切女人皆同此耳。舍衛城中人民之類,見我女者,悉皆意亂,欲與交通,如渴欲飲,無厭足,皆起想著,汝今云何捨之學道,方[4111]謗毀,設汝今日不用我女者,汝所生男、女,還[4112]錄之。」

[T2.702a24] 爾時,僧*摩復說此偈:

 我亦無男女 田業及財寶 亦復無奴婢 眷屬及營從
 獨步無有侶 樂於閑靜處 行作沙門法 求於正佛[4113]
 有男有女者 愚者所習行 我[4114]無我身 豈有男女哉

[T2.702b02] 是時,[4115]、母、男、女聞說此偈已,各作是念:如我今日觀察此意,必不還家。復更觀察從頭至足,長歎息已,前自長跪,而作是語:「設身、口、意所造非法者,盡共忍之。」即遶三匝而退所在。

[T2.702b06] 是時,尊者阿難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遙見老母及女而問之曰:「向者頗見僧*摩乎?」

[T2.702b08] 其老母報曰:「雖見亦不為見。」

[T2.702b09] 阿難報[4116]:「頗共言語乎?」

[T2.702b09] 老母報曰:「雖共言語,不入我意。」

[T2.702b10] 是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欲使火生水 復使水生火 空法欲使有 無欲欲使欲

[T2.702b14] 是時,尊者阿難乞食已,還詣祇樹給孤獨園。往至僧*摩所,在一面坐。語僧*摩曰:「已知如真法乎?」

[T2.702b16] *摩報曰:「我已覺知如真法也。」

[T2.702b17] 阿難報曰:「云何覺知如真法乎?」

[T2.702b17] *摩報曰:「色者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4117]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痛、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4118]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此五盛陰是無常義,無常義者即是苦[4119],我非彼有,彼非我有。」是時,僧*摩便說此偈:

 苦苦還相生 度苦亦如是 賢聖八品道 乃[4120]滅盡處
 更不[4121]生 流轉天人間 當盡苦原本 永息無移動
 我今見空跡 如佛之所說 今得阿羅漢 更不受胞胎

[T2.702c01] 是時,尊者阿難歎曰:「善哉!如真之法善能決了。」

[T2.702c02] 是時,阿難便說此偈:

 善守梵行跡 亦能善修道 斷諸一切結 真佛之弟子

[T2.702c05] 爾時,阿難說此偈已,即從*起而去。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702c06] 爾時,阿難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平等論阿羅漢,當言僧*摩比丘是也。能降伏魔官屬者,亦是僧*摩比丘。所以然者,僧*摩比丘七[4122]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後,聽七*作道。過此限者,則為非法。」

[T2.702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能降伏魔,今方成道者[4123]。所謂*摩比丘是。」

[T2.702c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七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二十八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4124]

聽法品第三十六《增壹阿含36.1~5經》

(一)隨時聽法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1經》[4125]

[T2.702c23] 聞如是:

[T2.702c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2c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時聽法有五功德,隨時承受不失次第。云何為五?未曾聞者,便得聞之;以得聞者[4126],重諷誦之;見不邪傾;無有狐疑;即解甚深之義,隨時聽法有五功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隨時聽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02c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造作浴室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2經》

[T2.703a02] 聞如是:

[T2.703a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3a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4127]得差,三者除去塵垢,四者身體輕便,五者得肥白。是謂,比丘!造作浴室有此五功德。是故,諸比丘!若有四部之眾欲求此五功德者,當求方便,造立浴室。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03a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施人楊枝有五功德《增壹阿含36.3經》[4128]

[T2.703a10] 聞如是:

[T2.703a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3a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施人楊枝[4129]有五功德。云何為五?一者除風,二者除[4130]唾,三者生藏得消,四者口中不臭,五者眼得清淨。是謂,比丘!施人楊枝有五功德。若善男子、善女人求此五功德,當念以楊枝用惠施。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03a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由殺心故不得乘車馬、大象,故當起慈心《增壹阿含36.4經》

[T2.703a18] 聞如是:

[T2.703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3a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屠牛之人,以此財業後得乘車馬、大象乎?」

[T2.703a20] 諸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T2.703a21] 世尊告曰:「善哉!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屠牛之人殺害牛已,得乘車馬、大象。所以然者,我亦不見屠牛之人得乘車馬、大象,終無此理。云何,比丘!汝等頗見屠羊、殺[4131],或獵捕鹿,如此之人作此惡已,得此財業後得乘車馬、大象乎?」

[T2.703a26] 諸比丘對曰:「非也。世尊!」

[T2.703a27] 世尊告曰:「善哉!諸比丘!我亦不見、不聞屠[4132]之人殺害生類已,得乘車馬、大象,終無此理。汝等比丘,若見殺牛之人乘車馬者,此是前世之德,非今世福也;皆是前世宿行所致也。汝等若見殺羊之人得乘車馬者,當知此人前世宿福之所種也。所以然者,皆由殺心不除故也。何以故。若有人親近惡人,好喜殺生,種地獄之罪。若來人中,壽命極短。若復有人好喜偷盜,種地獄罪,如彼屠牛之人,賤取貴賣,誑惑世人,不[4133]正法。屠*之人亦復如是。由殺心故,致此罪咎,不得乘車馬、大象。是故,諸比丘!當起慈心於一切眾生。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03b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目連伏二龍王《增壹阿含36.5經》[4134]

[T2.703b13] 聞如是:

[T2.703b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03b14] 爾時,釋提桓因如屈[4135]臂頃,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如來亦說,夫如來出世必當為五事。云何為五?當轉法輪;當度父母;無信之人立於信地,未發菩薩心令發菩薩意;於其中間當[4136]佛決。此五因緣如來出現必當為之。今如來母在三十三天,欲得聞法,今如來在閻浮里內,四部圍遶,國王人民皆來[4137]集。善哉!世尊!可至三十三天與母說法。」是時,世尊默然受之。

[T2.703b24] 爾時,難陀、優[4138]難陀龍王便作是念:此諸禿[4139]沙門在我上飛,當作方便,使不陵易[4140]。是時,龍王便興瞋恚,放大火風,使閻浮里內,洞然火[4141]

[T2.703b27] 是時,阿難白佛言:「此閻浮里內,何故有此[4142]火?」

[T2.703b28]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便生此斯念:禿[4143]頭沙門恒在我上飛,我等當共制之,令不[4144]虛。便興瞋恚,放此*火,由此因緣,故致此變。」

[T2.703c02] 是時,大迦葉即從[4145]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與彼共戰。」

[T2.703c04]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受化,卿還就*。」

[T2.703c05] 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從*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彼惡龍。」

[T2.703c06] 世尊告曰:「此二惡龍極為兇暴,難可受化,卿還就*。」

[T2.703c08] [4146],離越、尊者迦旃延、尊者須菩提、尊者優陀夷、尊者[4147]竭,各從*起,白世尊言:「我今欲往降伏惡龍。」

[T2.703c10]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受化,卿還就*。」

[T2.703c11]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即從*起,偏露右肩,長跪叉手,[4148]佛言:「欲往詣彼,降伏惡龍。」

[T2.703c13] 世尊告曰:「此二龍王極為兇惡,難可降化,卿今云何化彼龍王?」

[T2.703c15] 目連白佛言:「我先至彼化形極大恐怯彼龍,後復化形極為微小,然後以常法則而降伏之。」

[T2.703c17] 世尊告曰:「善哉!目連!汝能堪任降伏惡龍,然今,目連,堅持心意,勿興亂想。所以然者,彼龍兇惡備觸嬈汝。」

[T2.703c19] 是時,目連即禮佛足,屈*臂頃,於彼沒不現,往至須彌山上。爾時,難陀、優*難陀龍王遶須彌山七匝,極興瞋恚,放大*火。

[T2.703c22] 是時,目連自隱本形,化作大龍王,有十四頭,遶須彌山十四匝,放大火*,當在二龍王上住。

[T2.703c25] 是時,難陀、優*難陀龍王見大龍王有十四頭,便[>]恐怖,自相謂言:「我等今日當試此龍王威力,為審勝吾不乎?」

[T2.703c27] 爾時,難陀、優*難陀龍王以尾擲大海中,以水灑三十三天,亦不著目連身。是時,尊者大目連復以尾著大海水中,水乃[4149]到梵迦夷天,并復灑二龍王身上。

[T2.704a02] 是時,二龍王自相謂言:「我等盡其力勢,以水灑三十三天,然此大龍王復過我上去,我等正有七頭,今此龍王十四頭,我等遶須彌山七匝,今此龍王遶須彌山十四匝,我今二龍王當共并力與共戰。」

[T2.704a07] 是時,二龍王極懷瞋恚,雷電霹靂[4150]放大火[4151]。是時,尊者大目連便作是念:凡龍戰以火*霹靂,設我以火*霹靂共戰者,閻浮里內人民之類,及三十三天皆當被害。我今化形極小,當與戰。是時,目連即化形使小,便入龍口中,從鼻中出;或從鼻入,從耳中出;或入耳中,從眼中出;以出眼中,在眉上行。

[T2.704a14] 爾時,二龍王極懷恐懼,即作是念:此大龍王極有威力,乃能從口中入,鼻中出;從鼻入,眼中出。我等今日實為不如,我等龍種今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然無有出我等者,今此龍王威力乃爾,不堪共。我等性命死在斯須,皆懷恐懼,衣毛[4152]

[T2.704a20] 是時,目連以見龍王[4153]懷恐[4154],還隱其形,作常形容,在眼上行。是時,二龍王見大目連,自相謂言:「此是目連沙門!亦非龍王,甚奇!甚特!有大威力,乃能與我等共。」是時,二龍王白目連言:「尊者何為觸嬈我乃爾,[4155]何所[4156]?」

[T2.704a25] 目連報曰:「汝等昨日而作是念:云何[4157]禿頭沙門恒在我上飛,今當制御之。」

[T2.704a27] 龍王報曰:「如是,目連!」

[T2.704a27] 目連告曰:「龍王當知:此須彌山者是諸天道路,非汝所居之處。」

[T2.704a29] 龍王報曰:「唯願恕之,不見重責,自今[4158]後更不敢觸嬈,興惡亂想,唯願聽為弟子。」

[T2.704b02] 目連報[4159]:「汝等莫自歸我身,我所自歸者,汝等便自歸之。」

[T2.704b03] 龍王白目連:「我等今日自歸如來。」

[T2.704b04] 目連告曰:「汝等不可依此須彌山,自歸世尊;今可共我至舍衛城,乃得自歸。」

[T2.704b06] 是時,目連將二龍王,如屈*臂頃,從須彌山上至舍衛城。爾時,世尊與無[4160]數之眾而為說法。是時,目連告二龍王曰:「汝等當知:今日世尊與無*數之眾而為說法,不可作汝形至世尊所。」

[T2.704b10] 龍王報曰:「如是,目連!」

[T2.704b11] 是時,龍王還隱龍形,化作人形,不長不短,容貌端正,如桃華色。

[T2.704b12] 是時,目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4161],目連語龍王曰:「今正是時,宜可前進。」

[T2.704b14] 是時,龍王聞目連語,即從*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我等二族姓子,一名難陀,二名優*難陀,自歸如來,受持五戒,唯願世尊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復殺生。」爾時,世尊彈指可之。時,二龍王還復故坐,欲得聞法。

[T2.704b19] 爾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有何因緣,使此閻浮[4162]*火乃爾?是時,王波斯匿乘寶羽[4163]之車出舍衛城,至世尊所。爾時,人民之類遙見王來,[4164]共起迎:「善來,大王!可就此坐。」

[T2.704b23] 時,二龍王默然不起。是時,波斯匿王禮世尊足,在一面坐。是時,大王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問,唯願世尊事事敷演。」

[T2.704b26] 世尊告曰:「欲有所問,今正是時。」

[T2.704b27]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緣,[4165]此閻浮里內*火乃爾?」

[T2.704b28] 世尊告曰:「難陀、優*難陀龍王之所造。然今,大王!勿懷恐懼,今日更無*火之變。」

[T2.704c01] 是時,波斯匿王便作是念:我今是國之大王!人民宗敬,名聞四遠。今此二人為從何來?見吾至此,亦不起迎。設住吾境界者當取閉之;設他[4166]來者當取殺之。

[T2.704c05] 是時,龍王知波斯匿心中所斯念,便興瞋恚。爾時,龍王便作是念:我等無過於此王所,更欲反害吾身;要當取此國王及迦夷國人,盡取殺之。是時,龍王即從*起,禮世尊足即便[4167]而去。離祇洹不遠,便不復現。

[T2.704c10] 是時,波斯匿王見此人去,未久,白世尊言:「國事猥多,欲還宮中。」

[T2.704c11] 世尊告曰:「[4168]知是時。」

[T2.704c12] 是時,波斯匿王即從*起,便退而去。告群臣曰:「向者二人為從何道去?速捕取[4169]之。」是時,諸臣聞王教令,即馳走求之而不知處,便[4170]宮中。

[T2.704c15] 是時,難陀、優槃[4171]難陀龍王各生此斯念:我等無過於彼王所,方欲取我等害之,我等當共害彼人民,使無遺餘。是時,龍王復作是念:國中人民有何過失?當取舍衛城人民害之。復重作是念:舍衛國人有何過失於我等?當取王宮官屬盡取殺之。

[T2.704c21] 爾時,世尊以知龍王心中所斯念:告目連曰:「汝今當救波斯匿王,無令為難陀、優*難陀龍王所害。」

[T2.704c23]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

[T2.704c24] 是時,目連受佛教[4172],禮世尊足,便退而去;在王宮上,結[4173]趺坐,令[4174]不現。是時,二龍王雷吼*霹靂,暴風疾雨,在王宮上,或雨瓦石,或雨刀劍,未墮地之頃,便為優蓮華在虛空中。是時,龍王倍復瞋恚,雨大高山於宮殿上。是時,目連復化使作種種飲食。是時,龍王倍復瞋恚熾盛,雨諸刀劍。是時,目連復化使作極好衣裳。是時,龍王倍復瞋恚,復雨[4175]沙礫石,在波斯匿[4176][4177]上,未墮地之頃,便化作七寶。

[T2.705a04] 是時,波斯匿王見宮殿中雨種種七寶,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作是念:閻浮里內有德之人,無復過我,[4178]除如來。所以然者,我家中種粳米一根上生,收拾得一斛米,飯以甘蔗[4179]漿[4180],極為香美,今復於宮殿上雨七寶,我便能[4181]轉輪聖王乎!是時,波斯匿王領諸婇女收攝七寶。

[T2.705a11] 是時,二龍王自相謂言:「今將有何意?我等來時欲害波斯匿王;今日變化乃至於斯所有力勢,今日盡現猶不能動波斯匿王毫氂[4182]之分。」

[T2.705a14] 是時,龍王見大目[4183]連在宮殿上結[4184]趺坐,正身正意,形不傾[4185]。見已,便作是念:此必是大目連[4186]之所為也。是時,二龍王以見目連便退而去。是時,目連見[4187]去,還捨神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05a19][4188],波斯匿王便作是念:今此種種飲食不應先食,當先奉上如來,然後自食。是時,波斯匿王即車載珍寶,及種種飲食,往至世尊所:「昨日天雨七寶及此飲食,唯願納受。」

[T2.705a23] 爾時,大目揵連去如來不遠,佛告王曰:「汝今可持七寶飲食之具,與大目連。所以然者,蒙目連恩,[4189]更生聖賢之地。」

[T2.705a26] 波斯匿王白佛言:「有何因緣,言我更生?」

[T2.705a27] 世尊告曰:「汝朝不至我所,欲得聽法[4190]?爾時,有二人亦來聽法。王生此斯念:我於[4191]國界,最為豪尊,眾人所敬,然此二人為從何來?見我不起承迎。」

[T2.705b01] 時王白佛:「實然,世尊!」

[T2.705b02] 世尊告曰:「此亦非人,乃是難陀、優*難陀龍王,彼知王意,自相謂言:『我等無過於此人王,何故[4192]來害我?要當方宜滅此國界。』我[4193]尋知龍王心中所斯念:即目連,今可救波斯匿王,無令為龍所害[4194]。即受我教,在[4195]殿上,隱形不現,作此變化。是時,龍王極懷瞋恚,雨沙礫石於宮殿上,未墮地之頃,[4196]作七寶、衣裳、[4197]食之具,由此因緣,大王!今日便為更生。」

[T2.705b10] 是時,波斯匿王便懷恐怖,衣毛皆豎,前跪膝行至如來前,而白佛言:「唯願世尊恩垂過厚,得濟生命。」復禮目連足,頭面禮敬:「蒙尊之恩,得濟生命。」

[T2.705b14] 爾時,國王便說此偈:

 唯尊壽無窮 長夜護其命 度脫苦窮厄 蒙尊得脫難

[T2.705b17] 是時,波斯匿王以天香華散如來身,便作是說:「我今持此七寶奉上三尊,唯願納受。」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05b19]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四部之眾多有懈怠,[4198]不聽法;亦不求方便,使身作證,亦不復[4199]求未獲者獲,未得者得;我今宜可使四部之眾渴仰於法。」爾時,世尊不告四部之眾,復不將侍者,如屈申臂頃,從祇[4200]不現,往至三十三天。

[T2.705b25] 爾時,釋提桓因遙見世尊來,將諸天眾,前迎世尊,頭面禮足,請令就*,並作是說:「善來,世尊!久違覲省。」

[T2.705b27]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當以神足之力自隱形體,使眾人不見我為所在。」爾時,世尊復作是念:「我今[4201]三十三天,化身極使廣大。」

[T2.705b30] 爾時,天上善法講堂有金石縱廣一由旬。爾時,世尊石上結*趺坐,遍滿石上。爾時,如來母摩耶將諸天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並作是說:「違奉甚久,今來至此,實蒙大幸,渴仰思見,佛今日方來。」是時,母摩耶頭面禮足已,在一面坐;釋提桓因亦禮如來足,在一面坐。三十三天禮如來足,在一面坐。是時,諸天之眾見如來在彼增益[4202]眾,減損阿須[4203]

[T2.705c09] 爾時,世尊漸與彼諸天之眾說於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婬為穢惡,出要為樂。爾時,世尊以見諸來大眾及諸天人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4204]、盡、道,普與諸天說之,[4205][4206]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復有十八億天女之眾而見道跡,三萬六千天眾得法眼淨。是時,如來母即從[4207]起,禮如來足,還入宮中。

[T2.705c17] 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我今當以何食飯如來乎?為用人間之食,為用自然天食?」

[T2.705c18] 世尊告曰:「可用人間之食用[4208]如來。所以然者,我身生於人間,長於人間,於人間得佛。」

[T2.705c21] 釋提桓因白佛言:「如是,世尊!」是時,釋提桓因復白佛言:「為用天上時節?為用人間時節?」

[T2.705c23] 世尊告曰:「用人間時節。」

[T2.705c23] 對曰:「如是。世尊!」

[T2.705c24] 是時,釋提桓因即以人間之食,復以人間時節飯食如來。

[T2.705c25] 爾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我等今見如來竟日飯食。」

[T2.705c26] 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我今當入如是三昧,欲使諸天進便進,欲使諸天退便退。」是時,世尊以入此三昧,進諸天,隨其時宜。

[T2.705c29] 是時,人間四部之眾不見如來久,往至阿難所,白阿難言:「如來今為所在?渴仰欲見。」

[T2.706a01] 阿難報曰:「我等亦復不知如來所在。」

[T2.706a02] 是時,波斯匿王、優填王至阿難所,問阿難曰:「如來今日竟為所在?」

[T2.706a04] 阿難報曰:「大王!我亦不知如來[4209]在。」

[T2.706a05] 是時,二王思如來,遂得苦患。爾時,群臣至優填王所,白優填王曰:「今為所患?」

[T2.706a07] 時王報曰:「我今以愁憂成患。」

[T2.706a07] 群臣白王:「云何以愁憂成患?」

[T2.706a08] 其王報曰:「由不見如來故也。設我不見如來者,便當命終。」

[T2.706a09] 是時,[4210]臣便作是念:當以何方便,使優填王不令命終?我等宜作如來形像。是時,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禮。」

[T2.706a12] 時,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告群臣曰:「善哉!卿等所說至妙。」

[T2.706a14] 群臣白王:「當[4211]何寶作如來形像?」

[T2.706a15] 是時,王即國界之內諸奇巧師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形像。」

[T2.706a16] 巧匠對曰:「如是,[4212]王!」

[T2.706a17] 是時,優填王即以牛頭[4213]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

[T2.706a18] 是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高五尺而供養。是時,波斯匿王復召國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來形像,汝等當時辦之。」時,波斯匿王而生此斯念:「當用何寶,作如來形像耶?」斯須復作是念:「如來形體,[4214]如天金,今當以金作如來形像。」是時,波斯匿王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爾時,閻浮里內始有此二如來形像。

[T2.706a26] 是時,四部之眾往至阿難所,白阿難曰:「我等渴仰於如來,所思欲覲尊,如來今日竟為所在?」

[T2.706a28] 阿難報曰:「我等亦復不知如來所在。但今共至阿那律所而問此義。所以然者,尊者阿那律天眼第一,清淨無瑕穢,彼以天眼見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彼能知見。」

[T2.706b03] 是時,四部之眾共阿難往至阿那律所,白阿那律曰:「今此四部之眾來至我所,而問我曰:『今日如來竟為所在,唯願尊者以天眼觀如來今為所在!』

[T2.706b06] 是時,尊者阿那律報曰:「汝等且止!吾今欲觀如來竟為所在。」

[T2.706b08] 是時,阿那律正身正意,繫念在前,以天眼觀閻浮里內而不見之,復以天眼觀[4215]耶尼、弗于逮、[4216]而不見之,復觀四天王、三十三天、[4217]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觀梵天而不見之。復觀千閻浮地、千瞿耶尼、千*、千弗于逮、千四天王、千*天、千兜術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而不見如來。復觀三千大千剎土而復不見。即從*起語阿難曰:「我今已觀三千大千剎土而不見之。」

[T2.706b18] 是時,阿難及四部之眾默然而止。阿難作是念:「如來將[4218]般涅槃乎?」

[T2.706b19] 是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快得善利,唯願七佛常現於世,天及世人多所潤益。」或有[4219]而作是語:「且置七佛,但使有六佛者,此亦甚善。」[4220]有天子言:「但使[4221]有五佛。」或言:「四佛。」或言:「三佛。」或言:「二佛出現世者,多所潤益。」

[T2.706b25]*,釋提桓因告諸天曰:「且置七佛,乃至二佛,但使今日釋迦文佛久住世者,則多所饒益。」

[T2.706b27] 爾時,如來意欲使諸天來,諸天便來,意欲使諸天去,諸天便去。是時,三十三天各各自相謂言:「如來何故竟日而食?」

[T2.706b29] 是時,釋提桓因告三十三天曰:「如來今日食以人間時節,不用天上時節。」是時,世尊[4222]經三月,便作是念:閻浮里人四部之眾不見吾久,甚有虛渴之想,我今當捨神足,使諸聲聞知如來在三十三天。是時,世尊即捨神足。

[T2.706c06] 時,阿難往阿那律所,白阿那律言:「今四部之眾甚有虛渴,欲見如來。然今如來不取滅度乎?」

[T2.706c08] 是時,阿那律語阿難曰:「昨夜有天來至我所,云:『如來在三十三天善法講堂。』汝今且止!吾今欲觀如來所在。」是時,尊者阿那律即結*趺坐,正身正意,心不移動,以天眼觀三十三天,見世尊在[4223]方一由旬石上坐。是時,阿那律即從三昧起,語阿難曰:「如來今在三十三天與母說法。」

[T2.706c15] 是時,阿難及四部之眾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阿難問四部[4224]眾曰:「誰能堪任至三十三天問訊如來?」

[T2.706c17] 阿那律曰:「今尊者目連神足第一,願屈神力往問訊佛。」

[T2.706c18] 是時,四部之眾白目連曰:「今日如來在三十三天,唯願尊者持四部姓名,問訊如來!又持此義往白如來:『世尊在閻浮里內世間得道,唯屈威神還至世間!』」

[T2.706c22] 目連報曰:「甚善!諸賢!」

[T2.706c22] 是時,目連受四部之教,屈*臂頃,往至三十三天,到如來所。[4225]時,釋提桓因及三十三天遙見目連來,諸天各生此斯念:正是[4226]僧使。若當是諸王之使。是時,諸天皆起往迎:「善來,尊者!」

[T2.706c26] 是時,目連遙見世尊與無*數之眾而為說法。見已,[4227]此斯念:世尊在此天中,亦復煩鬧。目連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706c29] 爾時,目連白佛言:「世尊!四部之眾問訊如來;[4228]居輕利,遊步康強。」又白此事:「如來生長閻浮里內,於世間得道,唯願世尊還來至世間,四部虛渴,欲見世尊!」

[T2.707a04] 世尊告曰:「使四部之眾進業無[4229]。云何,目連,四部之眾遊化[4230]乎?無訟耶?[4231]道異學無觸[4232]乎?」

[T2.707a07] 目連報曰:「四部之眾行道無*

[T2.707a07] 「但,目連!汝向者作是念言,如來在此亦煩。此事不然。所以然者,我說法時亦不經久,設我作是念:欲使諸天來,便[4233]來;欲使諸天不來,諸天則不來。目連!汝還世間,後七日如來當往僧[4234]尸國大池水側

[T2.707a12] 是時,目連屈*臂頃,還詣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往詣*四部眾,而告之曰:「諸賢當知:後七日如來當來下至閻浮里地僧*尸大池水側

[T2.707a16] 爾時,四部眾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是時,波斯匿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頻[4235]娑羅王,聞如來後七日,[4236]至僧*尸國大池水側,極懷歡喜,不能自勝。是時,毘舍離人民之眾,迦毘羅越釋種,拘夷羅越人民之眾,聞如來當來至閻浮里地,聞[4237],歡喜踊躍,不能自勝。

[T2.707a22] 爾時,*波斯[4238]集四種之兵,詣池水側,欲見世尊。是時,五王皆集兵眾往世尊所,欲得覲省如來及人民之眾。迦毘羅越釋皆悉往世尊所,及四部之眾皆悉[4239]世尊所,欲得見如來。

[T2.707a26] 爾時,臨七日頭,釋提桓因告自在天子[4240]:「汝今從須彌山頂至僧*尸池水作三[4241]路,觀如來[4242]不用神足至閻浮地

[T2.707a29] 自在天子報曰:「此事甚佳,正爾[4243]辦。」爾時,自在天子即化作三道金、銀、水精。是時,金道當在中央,[4244]水精道側、銀道側,化作金樹。當於爾時,諸神妙尊天,七日之中皆來聽法。

[T2.707b04]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說:「五盛陰苦。云何為五?所謂色、痛、想、行、識。云何為色陰?所謂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謂名為色陰也。

[T2.707b08] 「彼云何名為痛陰?所謂苦痛、樂[4245]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陰,

[T2.707b09] 「彼云何名想陰?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

[T2.707b10] 「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T2.707b11] 「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4246],此名識陰。

[T2.707b13] 「彼云何名為色?所謂色者,寒亦是色,熱亦是色,飢亦是色,渴亦是色。

[T2.707b14] 「云何名為痛?所謂痛者,痛者名覺。為覺何物?覺苦、覺樂、覺不[4247]不樂,故名為覺也。

[T2.707b16] 「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4248]、白、黑、知苦[4249],故名為知。

[T2.707b18] 「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T2.707b20] 「云何名為識?所謂識,[4250]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

[T2.707b21] 「諸天子當知:[4251]五盛[4252],知三惡道、天道、人道;此五盛陰滅,便知有涅槃之道。」爾時,說此法時,有六萬天人得法眼淨。

[T2.707b24] 爾時,世尊與諸天人說法已,即從*起,詣須彌山頂,[4253][4254]:「

 汝等當[4255]學 於佛法聖眾 當滅死[4256]路 如人調象
 若能於此法 而無懈怠者 便當盡生死 無有苦原本

[T2.707c01]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詣中道。是時,梵天在如來右處銀道側,釋提桓因在水精道側,及諸天人在虛空中散華燒香,作倡[4257]樂,娛樂如來。

[T2.707c04] [4258],優華色比丘尼聞如來今日當至閻浮提僧*尸池水側,聞已,便生此斯念:四部之眾、國王、大臣、國中人民,靡不往者。設我當以常法往者,此非其宜。我今當作轉輪聖王形容,往見世尊。是時,優華色比丘尼還隱其形,作轉輪聖王形,七寶具足。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4259]寶、典藏寶,是謂七寶。

[T2.707c11] 爾時,尊者須菩提在羅[4260]城耆闍崛山中,在一山側[4261]衣裳。是時,須菩提聞世尊今日當來至閻浮[4262]地,四部之眾靡不見者,我今[4263]宜可時往問訊禮拜如來。爾時,尊者須菩提便捨縫衣之業,從*起,右著地。是時,彼復作是念:此如來形,何者是世尊,為是眼、耳、鼻、口、身、意乎?往見者復是地、水、火、風種乎?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造、無作,如世尊所說偈言:「

 若欲禮佛者 及諸最勝[4264] 陰持入諸種 皆悉觀無常
 曩昔過去佛 及以當來者 如今現在佛 此皆悉無常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4265]於現在中 當觀於空法
 若欲禮佛者 過去及當來 現在及諸佛 當計於無我

[T2.707c28] 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4266],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爾時,尊者須菩提還坐縫衣。

[T2.708a02] 是時,優華色比丘尼作轉輪聖王形,七寶導從至世尊所。是時,五國王遙見轉輪聖王來,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自相謂言:「甚奇!甚特!世間出二珍寶,如來、轉輪聖王。」

[T2.708a06][4267]時,世尊將數萬天人從須彌山頂來,至池水側。是時,世尊舉足蹈地,此三千大千世界六[4268][4269]動。是時,化轉輪聖王漸漸至世尊所,諸小國王及人民之類各各避之。是時,化聖王覺知*近世尊,還[4270]本形,作比丘尼禮世尊足。五王見已,*自稱怨,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有所失,我等先應見如來,然今此比丘尼先見之。」

[T2.708a13] 是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佛言:「我今禮最勝[4271],今日先得覲省,我優花色比丘尼是如來弟子。」

[T2.708a16] 爾時,世尊與彼比丘尼而說偈言[4272]

 善業以先禮 最初無過者 空無解脫門 此是禮佛義
 若欲禮佛者 當來及過去 當觀空無法 此名禮佛義

[T2.708a21] 是時,五王及人民之眾不可稱計,往至世尊所,各自稱名。「我是迦尸國王波斯。」「我是拔[4273]國王,名曰優填。」「我是五都人民之主,名曰惡生。」「我是南海之主,[4274]優陀延。」「我是摩竭國頻*娑羅王。」爾時,十一那術人民*集,及四部之眾[4275],最尊長者,千二百五十人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708a27] 爾時,優填王手執牛頭*檀像,并以偈向如來說:

 我今欲所問 慈悲護一切 作佛形像者 為得何[4276]

[T2.708b02] 爾時,世尊復以偈報曰:

 大王今聽之 少多演其義 作佛形像者 [4277]當粗說之
 眼根初不壞 後得天眼視 白黑而分明 作佛形像德
 形體[4278]完具 意正不迷惑 勢力倍常人 造佛形像者
 終不墮惡趣 終輒生天上 於彼作天王 造佛形像福
 餘[4279]不可計 其福不思議 名聞遍四遠 造佛形像福

[T2.708b13] 善哉!善哉!大王!多所饒益,天、人蒙祐。」

[T2.708b13] 爾時,優填王極懷歡悅,不能自勝。

[T2.708b14] 爾時,世尊與四部眾及與五王演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時,世尊以知四部之眾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盡、道,[4280]與彼說之。爾時,*上天及人民六萬餘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708b20] 爾時,五王白世尊言:「此處福妙最是神地,如來[4281]兜術[4282]天來下至此說法,今欲建立此處,使永存不朽。」

[T2.708b22] 世尊告曰:「汝等五王,於此處造立神寺,長夜受福,終不朽敗。」

[T2.708b24] 諸王報[4283],當云何造立神寺?」

[T2.708b24] 爾時,世尊*右手,從地中出迦葉如來寺,[4284]五王而告之曰:「欲作神寺者,當以此為法。」

[T2.708b27] 爾時,五王即於彼處起大神寺。

[T2.708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過去恒沙如來翼從多少,亦如今日而無有異。正使當來諸佛世尊翼從多少,亦如今日而無有異。今此經名遊天法本。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08c02] 爾時,四部之眾及五國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4285]經卷第二十[4286] [4287]


增壹阿[4288] 卷第二十[4289]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290]

六重品第三十七之[4291]《增壹阿含37.1~5經》

(一)身語意當行慈等《增壹阿含37.1經》[4292]

[T2.708c11] 聞如是:

[T2.708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8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當思念六重之法,敬之、重之、[4293]在心懷,無令忘失。云何為六?於是,比丘!身行念慈,如鏡視其形,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T2.708c15] 「復次,口行念慈,意行念慈,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T2.708c16] 「復次,得法利之具,能與諸梵行者共之,亦無想,此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T2.708c18] 「復次,諸有禁戒不朽、不敗,極為完具,而無缺漏,智者之所貴;復欲使此戒分布與人,使同其味,此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T2.708c21] 「復次,正[4294]賢聖得出要;如是之見,欲與諸梵行者共同此法,亦可敬、可貴,無令忘失。

[T2.708c23] 「是謂,比丘!有此六重之法,可敬、可貴,無令忘失。是故,諸比丘!常當修行身、口、意行,設得利養之具,當念分布,莫起貪想。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08c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佛在阿耨達泉與五百大比丘眾的故事《增壹阿含37.2經》[4295]

[T2.708c28] 聞如是:

[T2.708c28] 一時,佛在阿耨達泉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斯是羅漢,三達、六通神足自在,心無所畏,唯除一比丘,阿難是也。

[T2.709a01] 爾時,世尊坐金蓮華,七寶為莖,及五百比丘各各坐寶蓮華。爾時,阿耨達龍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T2.709a05] 爾時,龍王遍觀聖眾已,白世尊曰:「我今觀此眾中,空缺不具,無尊者舍利弗,[4296]願世尊遣一比丘喚舍利弗使來。」

[T2.709a07] 爾時,舍利弗在祇洹精舍,補納故衣。爾時,世尊告目連曰:「汝至舍利弗所,語舍利弗云:『阿耨達龍王欲得相見。』」

[T2.709a10] 目連報曰:「如是。世尊!」

[T2.709a10] 是時,尊者大目連如人屈伸臂頃,往至祇洹精舍[4297]利弗所,語舍利弗言:「如來有教云:『阿耨達龍王欲得相見。』」

[T2.709a13] 舍利弗報曰:「汝在前,吾後當往。」

[T2.709a14] 目連報曰:「一切聖眾及阿耨達龍王遲[4298]尊顏,欲得相見,唯願時[4299],勿[4300]時節。」

[T2.709a16] 舍利弗報曰:「汝先至彼,吾後當往。」

[T2.709a17] 是時,目連復重語曰:「云何,舍利弗!神足之中能勝吾[4301]?然今先遣使在前耶?若舍利弗不時起者,吾當捉臂將詣彼泉。」

[T2.709a19] 是時,舍利弗便作是念[4302],目連方便試弄吾耳。

[T2.709a20] 爾時,尊者舍利弗躬解竭支[4303],語目連曰:「設汝神足第一者,今舉此帶使[4304]離於地,然後捉吾臂將詣阿耨達泉。」

[T2.709a23] 是時,目連[4305]是斯念:今舍利弗復輕弄我,將欲相試乎?

[T2.709a25] 今解帶在地云:『能舉者然後捉吾臂將詣泉所。』是時,目連復作是想:此必有因,事不苦[4306]爾。即時,[4307]手而取帶舉,然不能使帶移動如[4308]釐許。是時,目連盡其力勢移此帶,不能使動。是時,舍利弗取此帶繫著閻浮樹枝。是時,尊者目連盡其神力,欲舉此帶,終不能移,當舉此帶時,此閻浮地大[4309]動。

[T2.709b03] 爾時,舍利弗便作是念:目連比丘尚能*使此閻浮[4310]動,何況此帶?我今當持此帶繫著二天下。爾時,目連亦復舉之;繫著三天下、四天下,亦能舉之,如舉輕衣。是時,舍利弗復作是念:目連比丘堪任舉四天下,而不足言,我今持此帶,繫著須彌山腹。是時,目連復能動此須彌山及四天王宮,三十三天宮皆悉動搖。是時,舍利弗復以此帶繫千世界。是時,目連亦能使[4311]。時,舍利弗復以此帶繫二千世界、三千世界,亦復能動。是時,天地大動,唯有如來坐[4312]阿耨達泉而不移動,猶如力士弄於樹葉而無疑難。

[T2.709b15] 是時,阿耨達龍王白世尊言:「今此天地何故*動?」

[T2.709b16] 爾時,世尊具與龍王說此本緣[4313],龍王白佛:「此二人神力何者最勝?」

[T2.709b17] 世尊告曰:「舍利弗比丘神力最大。」

[T2.709b18] 龍王白佛言:「世尊前記言:『目連比丘神足第一,無過是者。』」

[T2.709b19] 世尊告曰:「龍王當知:有四神足。云何為四?自在三昧神力、精進三昧神力、心三昧神力、[4314]三昧神力。是謂,龍王,有此四神足之力。若有比丘、比丘尼有此四神力者,親近修行而不放捨者,此則神力第一。」

[T2.709b24] 阿耨達龍王白佛:「目連比丘不得此四神足乎?」

[T2.709b25] 世尊告曰:「目連比丘亦得此四神足之力,親近修行,初不放捨。然目連比丘欲住壽至劫,亦復能辦,然舍利弗所入三昧,目連比丘不知名字。」

[T2.709b28] 是時,尊者舍利弗復作是念:三千大千剎土,目連皆能移[4315],蠕虫死者不可稱計,然我躬自聞:『如來座者不可移動。』我今可以此帶繫著如來*所。是時,目連復以神足而舉此帶,然不能動。時,目連生此斯念:非我於神足退乎?今舉此帶而不能動,我今往詣世尊所,而問此義。

[T2.709c06] 爾時,目連捨此帶已,即以神足至世尊所,遙見舍利弗在如來前坐,見已,目連復作是念:世尊弟子神足第一,無出我者,然我不如舍利弗乎?爾時,目連白佛言:「我將不於神足退乎。所以然者,我先發祇洹精舍,然後舍利弗發,今舍利弗比丘先在如來前坐。」

[T2.709c12] 佛言:「汝不於神足有退,但舍利弗所入神足三昧之法,汝所不解。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無有量,心得自在,[4316]如舍利弗從心也;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若舍利弗比丘心所念法,即得自在。」目連[4317]即時默然。

[T2.709c17] 是時,阿耨達龍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今舍利弗比丘極有神力,不可思議,所入三昧,目連比丘而不知名字。」爾時,世尊與阿耨達龍王說微妙之法,勸令歡喜,即於彼說戒。清旦,將諸比丘僧,還詣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09c22] 爾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口自記:『我聲聞中神足第一者,目連比丘是也。』然今日不如舍利弗。」

[T2.709c24] 爾時,諸比丘起輕慢想於目連所。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諸比丘生輕慢之想向目連,受罪難計。告目連曰:「現汝神力使此眾見,無令大眾起懈怠想。」

[T2.709c28]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

[T2.709c28] 是時,目連禮世尊足,即於如來前沒不現,往詣東方七[4318]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來[4319]、至真、等正覺,出現彼土。是時,目連以凡常之服往詣彼土,在盂緣上行,又彼土人民,形體極大。是時,諸比丘見目連已,自相謂言:「汝等視此虫,正似沙門。」是時,[4320]比丘復[4321]示彼佛:「唯然,世尊!今有一虫,正似沙門。」

[T2.710a07] 爾時,奇光如來告諸比丘曰:「西方去此七*河沙,[4322]世界,[4323]名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是彼弟子,神足第一。爾時,彼佛告目連曰:「此諸比丘起輕慢意,現汝神足,使大眾見之。」

[T2.710a11] 目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聞佛教已。以[4324]盛彼五百比丘至梵天上。是時,目連以左登須彌山,以右著梵天上。

[T2.710a14] 爾時,便說此偈:

 常當念勤加 修行於佛法 降伏魔眾怨 如調於象
 若能於此法 能行不放逸 當盡苦原際 無復有眾惱

[T2.710a19] 是時,目連以此音響,遍滿祇洹精舍,諸比丘聞已,往白世尊:「目連為住何處而說此偈。」

[T2.710a21] 世尊告曰:「此目連比丘去此佛土七*河沙,正在東方,以繩*盛彼五百比丘,[4325]登須彌山,右著梵天上,而說此偈。」

[T2.710a23] 爾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目連比丘有大神足,我等起於懈[4326]於目連所,唯願世尊使目連比丘將此五百比丘來至此間。」

[T2.710a27] 是時,世尊遙現道力,使目連知意。

[T2.710a27] 是時,目連將五百比丘來至舍衛[4327]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而為說法。時,大目連將五百比丘至世尊所。然釋迦文佛弟子仰觀彼比丘!是時,東方世界比丘禮世尊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告彼比[4328]:「汝等比丘為從何來?是誰弟子?道路為經幾時?」

[T2.710b04] 彼五百比丘白釋迦文佛:「我等世界今在東方,佛[4329]奇光如來,是彼弟子。然我等今日亦復不知為從何來?為經幾日?

[T2.710b07] 世尊告曰:「汝等知佛世界乎?」

[T2.710b08]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T2.710b09] 「汝等今日欲詣彼土乎?」

[T2.710b09]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欲還詣彼土。」

[T2.710b10]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今當與汝說六界法,善思念之。」

[T2.710b1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10b12]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六界之法?比丘當知:六界之人稟父母精氣而生。云何為六?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是謂,比丘!有此六界,人身稟此精氣而生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是謂,比丘!有此六入,由父母而得有,以依六入便有六識身。云何為六?若依眼識則有眼[4330][4331],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謂,比丘!此名六識身。若有比丘解此六界、六入、六識者,能度六天而更受形,設於彼壽終來生此間,聰明高才,於現身上,盡於結使,得至涅槃。」

[T2.710b24][4332]時,世尊告目連曰:「汝今還將此比丘詣彼佛土。」

[T2.710b25] 目連報曰:「如是。世尊!」是時,目連復以*盛五百比丘,遶佛三匝,便退而去。如屈伸臂頃,[4333]至彼佛土。是時,目連捨此比丘已,禮彼佛足已,還來詣此忍界。是時,彼土比丘聞此六界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710c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聲聞神足難及。所謂大目[4334]連比丘是也。」

[T2.710c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牛角林言志《增壹阿含37.3經》[4335]

[T2.710c05] 聞如是:

[T2.710c05] 一時,佛在[4336]耆國師子園[4337]中。

[T2.710c06] 諸神足高德比丘,賢者舍利弗、賢者大目*連、賢者迦葉、賢者離越、賢者阿難等五百人俱。是時,大目*連、大迦葉、阿那律晨旦至舍利弗所,然阿難遙見三大聲聞詣舍利弗所,語離越[4338]言:「三大聲聞往至舍利[4339],我等二人亦可往至舍利弗所。所以然者,備聞舍利弗說奇妙之法。」

[T2.710c12] 離越報曰:「此事可然。」

[T2.710c13] 是時,離越、阿難往至舍利弗所。是時,舍利弗言:「善來,諸賢!就此處坐。」是時,舍利弗語阿難曰:「我今欲有所問:『此牛師子園極為快樂,自然天香流布四遠,云何當使此園快樂?』」

[T2.710c17]阿難[4340]報曰:「若有比丘多[4341]所聞不忘,總持諸法義味,具足修行梵行,如此諸法皆悉具足,亦不漏脫,與四部之眾而為說法,不失次第,亦[4342]卒暴,無有亂想。如是,比丘在[4343]牛師子園快樂。」

[T2.710c21] 是時,舍利弗語離越言:「阿難今日[4344]演說之,我今復欲問汝義。牛師子園快樂如是。汝今次說,義復云何?」

[T2.710c24] 離越報曰:「於是,比丘樂閑靜之處,思惟坐禪,與[4345]觀相應。如是,比丘樂牛師子園中。」

[T2.710c26] 是時,尊者舍利弗語阿那律曰:「汝今當說[4346]樂之義。」

[T2.710c27] 阿那律報曰:「若有比丘天眼徹視,觀眾生類死者、生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猶如士夫觀空中,靡不備悉。有天眼比丘亦復如是。觀[4347]界無有疑難。如是,比丘在牛師子園中,快樂如是也。」

[T2.711a05] 是時,舍利弗語迦葉曰:「我今[4348]汝。如是諸賢*說快樂之義,汝今次應說之。」

[T2.711a07] 迦葉報曰:「若有比丘行阿練若行[4349],復教他人[4350]使行阿練若,歎說閑靜之德;己身著補納之衣,復教[4351]使行頭陀;身自知足在閑居之處,復教他人使修其行;己身戒德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其法,歎說其法已能勸化,復教他人使行其法;教訓無厭足。如是,比丘在牛師子園中快樂無比。」

[T2.711a15] 爾時,尊者舍利弗語大目連曰:「諸賢[4352]*說快樂之義,汝今次說快樂之義。牛師子園中快樂無雙,汝今欲云何說之?」

[T2.711a18] 目連報曰:「於是,比丘有大神足,於神足而得自在,彼能變化無數千事而無疑難,亦能分一身作無數身,或復還合為一,石壁皆過,[4353]沒自在。亦如駛河,猶如飛鳥在空中無跡,譬如暴火[4354]燒山野,亦如日月靡所不照,亦能舉手摩[4355]日月,亦能化身至梵天上。如此,比丘宜牛師子園中。」

[T2.711a25] 是時,目連語舍利弗曰:「我等各隨其[4356]而說[4357],我等今問舍利弗義,牛師子園極為快樂,何等比丘宜在其中?」

[T2.711a27] 舍利弗言:「若有比丘能降心,然[4358]心不能降比丘。設彼比丘欲得三昧,即時彼比丘能得三昧,隨意遠近成三昧者,即能成辦之。猶如長者家有好[4359],盛著箱篋,爾時彼長者隨意欲取何等衣,隨意取之而無疑難;亦能隨意入三昧中,此亦如是。心能使比丘,非比丘能使心,隨意入三昧亦無疑難。如是,比丘能使心,非心使比丘。如是之人宜在牛師子園中。」

[T2.711b07] 是時,舍利弗告諸賢曰:「我等隨其*而說:「各隨方宜,善說此義,今各相將往問世尊。云何比丘得樂此牛師子園?若世尊有所說,我等當奉行。」

[T2.711b10] 諸比丘報曰:「如是。舍利弗!」

[T2.711b11] 是時,大聲聞等各各相將往至如來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大聲聞以此因緣具白[4360]。爾時,世尊告曰:「善哉!如阿難所說。所以然者,阿難比丘聞法能持,總攝諸法,具足修行梵行。如此之法,善聞不忘,亦無邪見,與四部之眾而說法,言不錯亂,亦不卒暴。

[T2.711b17] 「離越比丘所說亦復快哉!所以然者,樂閑靜之處,不處人間,常念坐禪,無有諍訟,與[4361]觀相應,閑居寂寞。

[T2.711b20] 「阿那律比丘亦復快哉!所以然者,阿那律比丘天眼第一。彼以天眼觀三千世界,猶如有眼之人,掌中觀珠。阿那律比丘亦復如是。彼以天眼觀此三千大千世界而無疑難。

[T2.711b24] 「今迦葉比丘亦復快哉。所以然者,迦葉比丘己身是阿練若行,復能歎說閑居之行;身能乞食,復能歎譽乞食之德;身著補納衣,復能歎說補納衣之德;己身知足,復能歎說知足之德;己身處巖穴,[4362]歎說巖穴之德,己身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復能教人成此五分法身,身能教化,復能教人使行其法。

[T2.711c03] 「善哉!善哉!如目連所說。所以然者,目連比丘有大威力,神足第一,心得自在,彼意欲所為,則[4363][4364],或化一身,分為[4365]億,或還合為一,石壁皆過,無有罣礙,[4366]沒自在;亦如駛水亦無觸礙;如空中之鳥亦無足跡,猶如日月靡所不照,能化身乃至梵天。

[T2.711c09] 「善哉!如舍利弗之所說。所以然者,舍利弗能降伏心,非心能降伏舍利弗。若欲入三昧時,則能成辦無有疑難,猶如長者[4367]衣裳,隨意取之而無疑難。舍利弗比丘亦復如是。能降伏心,非心能降伏舍利弗,隨意入三昧,皆悉在前。

[T2.711c14] 「善哉!善哉!諸比丘!汝等所說各隨方便,但今復聽我所說。云何比丘樂牛師子園中?若有比丘依村落住,彼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彼[4368]乞食已,還歸所[4369],洗手面,在一樹下正身正意,結[4370]趺坐,繫念在前。彼比丘便作是念:我今不壞[4371]坐,要當盡有漏成無漏。爾時,彼比丘即有漏心得解脫。如是,比丘宜在牛師子園中。如是,比丘恒勤精進,莫有懈怠,所在之處靡不宗奉者。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11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願有六德《增壹阿含37.4經》

[T2.711c25] 聞如是:

[T2.711c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1c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願有六德。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T2.711c27]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11c28]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六德?於是,施主檀越成就三[4372]。云何檀越施主成就三法?於是,檀越施主信根成就、戒德成就、聞成就,是謂檀越施主成就此三法。施物之法復成三法。云何為三?然彼物色成就、味成就、香成就,有此三法。是謂,比丘!有此六事獲大功德,名德遠聞,獲甘露之報。是故,諸比丘!若欲成就此六事者,當念惠施。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12a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念戒德具足《增壹阿含37.5經》[4373]

[T2.712a09] 聞如是:

[T2.712a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2a10] 爾時,世尊與無[4374]數之眾而為說法。爾時,坐上有一比丘,便生此斯念:願如來告我有所論說。爾時,世尊知比丘心中所斯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生此斯念:如來躬教訓我,彼比丘戒具清淨,無有瑕穢,修行止觀,樂閑靜之處。

[T2.712a15] 「若[4375]丘意欲求衣被、[4376]食、床[4377]臥具、病瘦醫藥者,亦當戒德成就,在空閑處而自修行,與止觀共相應。

[T2.712a17] 「若復比丘欲[4378]知足[4379],當念戒德具足,在[4380]靜處而自修行,與止觀共相應。

[T2.712a19] 「若復比丘欲求使四部之眾、國王、人民有形之類所見識知,彼當念戒德具足。

[T2.712a21] 「若[4381]比丘意欲求四禪,中無悔心,亦不變易,當念戒德成就。

[T2.712a22] 「若復比丘意欲求四神足[4382],彼亦當戒德具足。

[T2.712a24] 「若復比丘意欲求八解脫門而無罣礙,彼當念戒德具足。

[T2.712a25] 「若復比丘意欲求天耳。徹聽聞天人[4383]聲,當念戒德具足。

[T2.712a26] 「若復比丘意欲求知他人心中所斯念:諸根缺漏,彼亦當念戒德具足。

[T2.712a28] 「若復比丘意欲求知眾生心意,有欲心、無欲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如實知之。有愛心、無愛心,有受心、無受心,如實知之。有亂心、無亂心,有疾心、無疾心,有少心、無少心,有量心、無量心,有[4384]心、無*心,有三昧心、無三昧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如實知之。欲[4385]是者,當念戒德具足。

[T2.712b06] 「若復比丘意欲得無量神足,分一身作無[4386],復還合為一,*沒自在,[4387]身乃至梵天,彼當念戒德具足。

[T2.712b09] 「若復比丘意欲求自憶宿世無數劫事,或一生、二生,乃至千生、百千億生、成劫、敗劫、成敗之劫,不可稱計。我曾死此生彼,名某、字某,或從彼終,來生此間,自憶如此無數劫事,當念戒德具足而無他斯念。

[T2.712b14] 「若復比丘意欲求天眼,徹視觀眾生類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醜,如實知之。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有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心意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意欲如是者,當念戒德具足。

[T2.712b19] 「若復比丘意欲求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彼當念戒德具足,內[4388]思惟無有亂想,居在閑處。

[T2.712b23] 「諸比丘!當念戒德具足,無他餘斯念:威儀成就具足[4389][4390]過常恐,何況大者!若有比丘意欲使如來共論者,[4391]念戒德具足;已戒德具足,當念聞具足;聞已具足,當念施具足;施已具足,當念智慧具足,解脫知見,皆悉具足。若[4392]丘戒身、[4393]、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便為天、龍、鬼神所見供養,可敬、可貴,天、人所奉。是故,[4394]比丘!當念五分法身具足者,是世福田,無能過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12c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二十*


增壹阿 卷第三十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395]

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二[4396]《增壹阿含37.6~10經》

(六)誹謗舍利弗尊者《增壹阿含37.6經》[4397]

[T2.712c12] 聞如是:

[T2.712c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2c13] 爾時,尊者舍利弗往詣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4398]在舍衛城夏坐,意欲人間遊化。」

[T2.712c15]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時,舍利弗即從[4399]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12c17] 時,舍利弗去未久,有一比丘懷誹謗意,白世尊言:「舍利弗與諸比丘共諍競不懺悔,今遊行人間。」

[T2.712c19]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速往持吾聲,喚舍利弗。」

[T2.712c20]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12c21] 目連、阿難:「汝等使諸房中召諸比丘詣世尊所。所以然者,舍利弗所入三昧,今當在如來前作師子吼。」

[T2.712c23] 是時,諸比丘聞佛教已,各集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彼比丘受世尊教,即往至舍利弗所,語舍利弗言:「如來欲得相見。」

[T2.712c26] 爾時,舍利弗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佛告舍利弗言:「卿向者去未久,有[4400]行比丘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云舍利弗比丘與諸比丘共諍亦不悔過,在人間遊化。』審實爾乎?」

[T2.713a02] 舍利弗白佛言:「如來自當知之。」

[T2.713a02] 世尊告曰:「我自知耳。但今大眾各懷狐疑。汝今於大眾中,可以己辯而自明淨。」

[T2.713a04] 舍利弗白佛言:「自出母胎年向八十,每自思惟,未曾殺生,亦不妄語,正使於調戲之中亦不妄語,亦復未曾亂彼此;設不專意之時,或能有此行耳。我今,世尊!心意清淨,豈當與梵行人共諍乎?亦如此地,亦受淨,亦受不淨,屎尿穢惡皆悉受之,膿血[4401]唾終不逆之;然此地亦不言惡,亦不言善,我亦如是。」

[T2.713a12] 「世尊!心不移轉,何得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行?心不專者能有此耳。我今心正,何得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亦如水,亦能使好物淨,亦能使不好物淨;彼水不作是念:我淨是、置是。[4402]亦如是。無有異想,何得與梵行人共而遠遊乎?猶如熾火焚燒山野,不擇好醜,終無想斯念。我亦如是。豈當有意與梵行人共諍乎?亦如掃[4403],不擇好醜,皆能除之,終無想斯念。猶如牛無其雙角,極自良善,亦不[4404]暴,善可將御,隨意所至,終[4405]疑難。」

[T2.713a22] 「唯然,世尊!我心如是,亦不[4406]想有所傷害,豈當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亦如旃陀羅女著弊壞衣,在人間乞食亦無禁忌。我亦如是。世尊!亦無想斯念,當興諍訟而遠遊也。亦如脂釜,處處漏壞,有目之人皆悉觀見處處漏出。我亦如是。世尊!九孔之中漏出不淨,豈當與梵行人共諍,猶如女人年少端[4407],復以死[4408]繫彼女頸,而厭患之。世尊!我亦如是,厭患此身如彼無異,豈當與梵行人共諍而遠遊乎?此事不然,世尊!自當知之,彼比丘亦當知之,設當有是者,願彼比丘受我懺悔。」

[T2.713b04]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可自悔過。所以然者。若不悔者頭便破為七分。」

[T2.713b06] 是時,彼比丘心懷恐怖,衣毛皆,即從*起,禮如來足,白世尊言:「我今自知犯舍利弗,唯願世尊受我懺悔。」

[T2.713b09] 世尊告曰:「汝比丘!自向舍利弗懺悔。若不爾者頭便[4409]七分。」

[T2.713b10] 是時,彼比丘即向舍利弗頭面禮足,白舍利弗言:「唯願受我懺悔,愚不別真。」

[T2.713b12]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可受此比丘悔過,又以手摩頭。所以然者。若當不受此比丘懺悔者,頭破為七分。」

[T2.713b15] 爾時,舍利弗以手摩頭,語比丘曰:「聽[4410]懺悔!如愚如惑,此佛法中極為曠大,能隨時悔過者,善哉[4411]!今受汝懺悔,後更莫犯。」如是再三。

[T2.713b18] 是時,舍利弗告彼比丘曰:「汝更莫犯。所以然者,有六法入地獄,六法生天,六法至涅槃處。云何為六?欲害他人,我*起此害心,便歡喜踊躍,不能自勝;我當教人使害他,於中起害心;*得害人於中起歡喜,我當得此不馨之問;未起此事[4412]便[4413]愁憂。是謂有此六法,令人墮惡趣。」

[T2.713b25] 「云何有六,令人至善處?所謂身戒具足,口戒具足,意戒具足,命根清淨,[4414]殺害心,無[4415]心。是謂有此六法,生於善處。」

[T2.713b28] 「云何修六法至於涅槃?所謂六思念法。云何為六?所謂身行慈無瑕穢;口行慈無瑕穢;意行慈無瑕穢;若得利養之具,能與人等共分之而無想,奉持禁戒無瑕疵,智者所貴;如是之戒能具足諸有邪見、正[4416]、賢聖出要,[4417]得盡苦本。如是諸見皆悉分明。是謂六法得至涅槃。汝今,比丘!當求方便,行此六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13c06] 爾時,彼比丘重從*起,禮舍利弗足,我今重自[4418],如愚如惑而不別真,唯願舍利弗,受我悔過,後不復犯。」

[T2.713c09] 舍利弗曰:「聽汝悔過!賢聖法中極為曠大,能自改往修來,莫復更犯。」

[T2.713c10] 爾時,彼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七)世尊說第一最空法《增壹阿含37.7經》[4419]

[T2.713c12] 聞如是:

[T2.713c1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3c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

[T2.713c14]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13c15] 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4420]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4421]則有[4422],此生則生,無明[4423]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4424]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

[T2.713c23] 「無是則無,此滅則滅[4425]。無明[4426]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4427]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4428],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4429]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4430],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T2.714a1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先當受胞胎 漸漸如凍[4431] 遂復如[4432]肉 後轉如像形
 先生頭[4433]頸 轉生手足指 支節各各生 髮毛[4434]齒成
 若母飲食時 種種若干饌 精氣用活命 受胎之原本
 形體以成滿 諸根不缺漏 由母得出生 受胎苦如是

[T2.714a20] 比丘當知:因緣合會,乃有此身耳。[4435]復,比丘!一人身中骨有三百六十,毛孔九萬九千,脈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4436]戶。比丘當知:六入之身有如是災變。比丘!當念思惟:如是之患[4437],誰作此骨?誰合此筋脈?誰造此八*戶虫?

[T2.714a25] 爾時,彼比丘作是[4438]思惟,便[4439]獲二果,[4440][4441]、若阿羅漢。

[T2.714a2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三百六十骨 在此人身中 [4442]佛之所演 我今亦說之
 筋有五百枚 脈數亦如是 虫有八[4443]種 九萬九千毛
 當觀身如是 比丘[4444]精進 速得羅漢道 往至涅槃界
 此法皆空寂 愚者之所貪 智者心歡悅 聞此空法本

[T2.714b07] 「是謂,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與汝等說如來之所[4445]行之法,我今*為起慈哀心,我今*辦,常當念修行其法,在閑居之處,坐禪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4446]學。」

[T2.714b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意欲何求?有何行業?著何教?究竟何事?《增壹阿含37.8經》[4447]

[T2.714b13] 聞如是:

[T2.714b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4b14] 爾時,生漏[4448]梵志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瞿曇!剎利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業?為著何教?為究竟何事?婆羅門意欲何求?有何[4449]業?為著何教?[4450]竟何事?國王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業?為著何教?為究竟何事?盜賊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業?為著何教?為究竟何事?女人今日意欲何求?有何行業?為著何教?為究竟何事?」

[T2.714b22] 爾時,世尊告梵志曰:「剎利種者,常好訟,多諸[4451]術,好喜作務,[4452]要究竟終不中休。」

[T2.714b24] 梵志問曰:「梵志意何所求?」

[T2.714b25] 世尊告曰:「梵志意好[4453]術,要作居家,樂閑靜之處,意在梵天。」

[T2.714b26] 又問曰:「國王意何所求?」

[T2.714b27] 世尊告曰:「梵志當知:王意所欲得國[4454],意在兵[4455],貪著財寶。」

[T2.714b28] 「盜賊意何所求?」

[T2.714b29] 世尊告曰:「賊意盜竊,心在姦邪,欲使人類不知所作。」

[T2.714c01] 「女[4456]意何所求?」

[T2.714c01] 世尊告曰:「女人意在男子,貪著財寶,心繫男女,心欲自由。」

[T2.714c03] 爾時,梵志白世尊言:「甚奇!甚特!盡知爾許之變,如實不虛,今日比丘意何所求?」

[T2.714c05] 世尊告曰:「戒德具足,心遊道法,意在四諦,欲至涅槃,此是比丘之所求也。」

[T2.714c06] 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如是,世尊!比丘所行意不可移轉,其義實爾,瞿曇!涅槃者極為快樂。如來所說乃為過多,猶如盲者得視,聾者得聽,在闇者見明,今日如來所說亦復如是。而無有異,我今國事猥多,欲還所止。」

[T2.714c11]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是時,生漏梵志即從*起,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14c13]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修梵行,離七種淫相應《增壹阿含37.9經》[4457]

[T2.714c15] 聞如是:

[T2.714c15] 一時,佛在舍衛國[4458]樹給孤獨園。

[T2.714c16] 爾時,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白世尊言:「此中頗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無有缺漏,清淨修梵行?」

[T2.714c19] 世尊告曰:「()若有人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修得[4459]梵行。()復次,梵志!若有眼見色,不起想著,不起識斯念:除惡想,去不善法,得[4460][4461],是謂此人清淨修梵行。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無識想,不起想斯念:清淨得修梵行,全其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無有缺漏[4462]。」

[T2.714c25] 婆羅門白佛言:「何等之人不修梵行,不具足清淨行?」

[T2.714c27] 世尊告曰:「若有人俱會者,此名非梵行。」

[T2.714c28] 婆羅門白佛言:「何等之人漏[4463]具足?」

[T2.714c29] 世尊告曰:「()若有人與女人交接,或手足相觸,[4464]在心懷而不忘失。是謂,梵志!行不具足,漏諸[4465]泆,與*、怒、癡共相應。

[T2.715a02] ()復次,梵志!或與女人共相調戲,言語相[4466]。是謂,梵志!此人行不[4467]具,漏*、怒、癡,梵行不具足修清淨行。

[T2.715a05] ()復次,梵志!若有女人惡眼相視而不移轉,於中便起*、怒、癡想,生諸亂念。是謂,梵志!此人梵行不淨,不修梵行。

[T2.715a08] ()復次,梵志!若復有人遠聞或聞哭聲,或聞笑聲,於中起*、怒、癡,起諸亂想。是謂,梵志!此人不清淨修梵行,[4468]*、怒、癡共相應,行不*具。

[T2.715a11] ()復次,梵志!若有人曾見女人,後更生想,[4469]其頭目,於中生想;在屏閑之處,生*、怒、癡,與惡行相應。是謂,梵志!此人不修梵行。」

[T2.715a14] 是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甚奇!甚特!此沙門瞿曇亦知梵行,亦知不梵行;亦知漏行,亦知不漏行。所以然者,我今亦生此斯念:諸有人民[4470]人手足相*,起諸亂想。我時便生此斯念:此人行不清淨,與*、怒、癡共相應。第一更樂者,女人是也。第一可欲者。所謂眼眼相視,然彼女人或語、或笑,繫[4471]男子,或共言語而繫[4472]男子。是時,我便生此斯念:此六人盡行不清淨行。如來今日所說甚過,猶如盲者得目,迷者見路,愚者聞道,有目之人見色,如來說法亦復如是。我今自歸佛、法、眾,自今之後不復殺生,唯願受為優婆塞。」

[T2.715a26]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薩遮尼子與佛論辯《增壹阿含37.10經》[4473]

[T2.715a28] 聞如是:

[T2.715a28] 一時,佛在毘舍離[4474]城外林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15a29] 爾時,尊者馬師[4475]到時,著衣持,入城乞食。是時,薩遮[4476][4477]遙見馬師來,即往語馬師曰:「汝師說何等義?有何教訓?以何教[4478]向弟子說法乎?」

[T2.715b04] 馬師報曰:「梵志!色者無常,無常者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空者彼不我有,我非彼有。如是者智人之所學也。痛、想、行、識無常,此五盛陰無[4479]者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卿欲知者,我師教[4480]其義如是。與諸弟子說如是義。」

[T2.715b10] 是時,尼*以兩手[4481]耳。而作是言:「止!止!馬師!我不樂聞此[4482]。設瞿曇沙門有此教者,我實不樂聞。所以然者,如我義者色者是常,沙門義者[4483]常。何日當見沙門瞿曇與共論[4484],當除沙門瞿曇顛倒之[4485]。」

[T2.715b15] 爾時,毘舍離城五百童子集在一處,欲有所論。是時,尼*往至五百童子所,語童子曰:「汝等皆來,共至沙門瞿曇所。所以然者,意欲與彼沙門瞿曇共論,使彼沙門得見正諦之道。沙門所說者色者無常,如我義者色者是常。猶如力士手執長毛之羊,隨意將東西,亦無疑難,我今亦復如是。與彼沙門瞿曇論議,隨我捉捨而無疑難,猶如猛象[4486]暴而有六牙,在深[4487]中戲,亦無所難。我今亦復如是。與彼論議亦無疑難,猶如兩健丈夫而捉一劣者,在火上炙,隨意轉側,亦無疑難。我今與彼論[4488]亦無疑難。我論議中尚能害象,何況人乎?亦能使象東、西、南、北,豈不如人乎?今此講堂樑柱無情之物,尚能使移轉,何況與人共論能勝,[4489]使彼[4490]從面孔出而命終。」

[T2.715c02] 其中或有童子而作[4491]言:「尼*終不能與沙門論議,但恐沙門瞿曇與尼*論議耳。」或有作是說:「沙門[4492]與尼*論議,尼*能與沙門共論議。」是時,尼*便作是念:設令沙門瞿曇所說:如馬師比丘者,足得相疇。若[4493]義者,聞已當知。

[T2.715c08] 是時,尼*將五百童子,前後圍繞,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尼*白世尊言:「云何,瞿曇!有何教*,以何教*訓諸弟子?」

[T2.715c11] 佛告尼*:「我之所說,色者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即是無我,無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4494],我非彼有;痛、想、行、識及五盛陰皆悉無常,無常即是苦,苦者無我,無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其義如是。」

[T2.715c16] *報曰:「我不樂聞此義。所以然者,如我所解義,色者是常。」

[T2.715c18] 世尊告曰:「汝今且專[4495]心意,思惟妙理,然後說之。」

[T2.715c19] *報曰:「我今所說色者是常,此五百童子其義亦爾。」

[T2.715c20] 世尊告曰:「汝今所說色者是常,此五百童子其義亦爾。」

[T2.715c22] 世尊告曰:「汝今以己之辯說之,何為引彼五百人乎?」

[T2.715c23] *報曰:「我今說色是常,沙門欲何等言論?」

[T2.715c24] 世尊告曰:「我今說色者無常,亦復無我。權詐合數有此色[4496],亦無真實,無固、無牢亦如雪[4497],是[4498][4499]滅之法,是變易之法,汝今[4500]說色者是常,我還問汝,隨意報我。云何,尼*!轉輪聖王還於己國得自在不乎?又彼大王不應脫者而脫之,不應繫者而繫之,可得爾乎?」

[T2.716a02] *報曰:「此聖王有此自在之力,不應殺者能殺之,不應繫者能繫之。」

[T2.716a04] 世尊告曰:「云何,尼*健子!轉輪聖王當復老乎?頭白、面皺、衣裳垢[4501]」是時,尼*默然不報。世尊再三問之,彼亦再三默然不報。

[T2.716a07] 是時,密跡金剛力士手執金剛之杵,在虛空中而告之曰:「汝今不報論者,於如來前破汝頭作七分。」

[T2.716a09] 爾時,世尊告尼*曰:「汝今觀虛空中。」

[T2.716a10] 是時,尼*仰觀空中,見密跡金剛力士,又聞空中語,設汝不報如來論者,當破汝頭作七分,見已驚恐,衣毛皆,白世尊言:「唯願瞿曇當見救濟,今更問論當[4502]對。」

[T2.716a14] 世尊告曰:「云何,尼*!轉輪聖王當復老乎?亦當頭白、齒落、皮緩、面皺耶?」

[T2.716a16] *報曰:「沙門瞿曇!雖有此語;如我[4503]者,色者是常。」

[T2.716a17] 世尊告曰:「汝善思惟而後報之,前之與後義不相應,但[4504]論聖王當復老乎?亦當頭白、齒落、皮緩、面皺耶?」

[T2.716a20] *報曰:「轉輪聖王許使老[4505]。」

[T2.716a20] 世尊告[4506]:「轉輪聖王常能於己國得自由,何以故不能老、病、死?我不用老、病、死,我是常之,應欲使然者;其義可乎?」

[T2.716a23] 是時,尼*子默然不對,愁憂不樂,寂然不語。

[T2.716a24] 是時,尼*身體汗出,污[4507]衣裳,亦徹坐處,乃至於地。世尊告曰:「尼*健子!汝在大眾中而師子吼:『汝等童子共我至瞿曇所,與共論議,當降伏,如捉長毛之羊,隨意東西,而無疑難,亦如大象入深水中,隨意自遊,亦無所畏,亦如兩健丈夫捉一劣者,在火上炙,隨意轉側。』又復汝[4508]說:「我常能論害大象,如此樑柱草木斯皆無情,與共論議能使屈[4509]低仰,亦能使腋下流汗。』」

[T2.716b04] 爾時,世尊舉三法衣,示尼*子曰:「汝觀如來腋無流汗,然汝今日[4510]更有汗,乃徹乎地。」是時,尼*復默然不對。

[T2.716b07] 爾時,有童子[4511]頭摩[4512][-+(/)][4513]在彼[4514]。是時,頭摩童子白世尊言:「我今堪任有所施行,亦欲所說。」

[T2.716b09] 世尊告曰:「隨意說之。」

[T2.716b10] 頭摩童子白佛言:「猶如去村落不遠有好浴池,然彼浴池有虫饒。然村落人民,男女大小往至浴池所,而出此虫,各各以瓦石取此虫,打之傷破手,彼虫[4515]欲還入水者,終無此事。此尼*亦復如是。初意猛盛,與如來共論,心懷[4516]意,兼抱憍慢。如來盡以除之,永無有餘,此尼*更終不能重至如來所而共論議。」

[T2.716b17] 是時,尼*語頭摩童子曰:「汝今[4517]愚惑,不別真[4518],亦不與汝共論,乃與沙門瞿曇共論。」是時,尼*白佛言:「唯問*理,當更說之。」

[T2.716b20] 世尊告曰:「云何,尼*子!轉輪聖王欲使老、病、死不至,可得爾乎?彼聖大王果此願耶?」

[T2.716b22] *報曰:「不果此願也。」

[T2.716b23] 「欲使有此色,欲使無此色,[4519]果乎?」

[T2.716b24] *報曰:「不果也。瞿曇!」

[T2.716b25] 世尊告曰:「云何,尼*!色者是常,為是無常?」

[T2.716b26] *報曰:「色者無常。」

[T2.716b26] 「設復無常,為變易法,汝復見此是我,許我是彼有乎?」

[T2.716b28] 對曰:「不也。瞿曇!」

[T2.716b28] 「痛、想、行、識為是常,為是非常。」

[T2.716b29] 對曰:「無常。」

[T2.716b29] 世尊告曰:「設復無常,為變易之法,汝頗見有乎?」

[T2.716c01] 對曰:「無也。」

[T2.716c01] 世尊告曰:「此五盛陰是常、無常也?」

[T2.716c02] *報曰:「無常也。」

[T2.716c02] 佛言:「設復無常,為變易法,汝頗見有乎?」

[T2.716c03] 對曰:「無也。」

[T2.716c04] 云何,尼*健子!汝言是常,此理不與義相違乎?」

[T2.716c05] 是時,尼*白世尊言:「我今愚癡,不別真諦,乃興此懷,與瞿曇共論,言色是常,猶如猛[4520]師子遙見人來,有恐怖心乎?終無此事!今日如來亦復如是。無有毫氂[4521]。我今狂惑,未明深義,乃敢觸嬈,沙門瞿[4522]所說過多,猶如盲者得眼,聾者徹聽,迷者見路,無[4523]見色。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無數方便而為說法。我今自歸沙門瞿曇、法、比丘僧,自今*後盡形壽,聽為優婆塞,不復殺生,唯願瞿曇及比丘僧!當受我請,欲[4524]佛及比丘僧。」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T2.716c15] 是時,尼*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起,繞佛三匝,頭面禮足而去。往詣毘舍離童子所。到已,語童子曰:「汝等所應供養我具,以當[4525]時給我,莫以非時。我今請沙門瞿曇及比丘僧,明當飯之。」

[T2.716c20] 是時,諸童子[4526][4527]食之具,持用與之。是時,尼*即以其夜,[4528]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而白:「時到,今正是時,唯願屈[>]。」

[T2.716c23] 是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將諸比丘僧入毘舍離,往至尼*家。到已就*,及比丘僧各次第坐。是時,尼**見佛、比丘僧坐定,自手斟酌,行種種飲食,見佛、比丘僧食訖,行清淨水,便[4529]取一小[4530],在如來前坐,欲得聞法。

[T2.716c29] 爾時,世尊漸與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穢惡,*不淨行,出要為樂。爾時,世尊*見尼*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4531]、盡、道,盡與彼尼*說之。是時,尼*即於*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4532]

[T2.717a05]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祠祀火為上 詩書頌為首 人中王為最 眾流海為[4533]
 星中月[4534]明 光明日最勝 上下及四方 諸地所出物
 天及人民類 佛為無上尊 欲求其德者 三佛為最上

[T2.717a12]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起而去。是時,尼*五百弟子聞師受佛教化,聞已,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大師,云何師宗瞿曇?」是時,諸弟子出毘舍離城,在中道立。是時,尼*欲至佛所聽法。是時,世尊與尼*說法,[4535]令歡喜,尼*聞法已,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17a18] 是時,尼*弟子遙見師來,各各自相謂言:「此沙門瞿曇弟子今著道來,各各取瓦石而打殺之。」

[T2.717a20] 時,諸童子聞尼*為弟子所殺,往至世尊[4536],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諸童子白世尊言:「如來所可教化尼*者,今為弟子所殺,今*命終為生何處?」

[T2.717a24] 世尊告曰:「彼是有德之人,四諦具足,三結使滅,成須陀[4537],必盡苦際,今日命終生三十三天,彼見彌勒佛[4538]已,當盡苦際。此是其義,當念修行。」爾時,諸童子白世尊言:「甚奇!甚特!此尼*至世尊所,捔論議[4539],還以己論而自縛,[4540]受如來化,夫見如來者終無虛妄,猶如有人入海取寶,必有所剋獲,終不空還。此亦如是。其有眾生至如來所者,要得法寶,終不空還。」

[T2.717b04] 爾時,世尊與諸童子說微妙法,使令[4541]歡喜。爾時,諸童子從佛聞法已,即從*起,[4542]佛三匝,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17b07] 爾時,諸童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4543]經卷第三十[4544]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一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545]

力品第三十八[4546]《增壹阿含38.1~12經》

(一)有六凡常之力《增壹阿含38.1經》[4547]

[T2.717b17] 聞如是:

[T2.717b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7b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為六?小兒以啼為力,欲有所說;要當先啼,女人以瞋恚為力,依瞋恚已,然後所說;沙門、婆羅門以忍為力,常念下,下於人然後自陳,國王以憍[4548]為力,以此豪勢而自陳說;然阿羅漢以專精為力,而自陳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是[4549],比丘!有此六凡常之力。是故,比丘!常念修行此大慈[4550]。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17b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思惟無常想《增壹阿含38.2經》

[T2.717b28] 聞如是:

[T2.717b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7b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已思[4551]、廣布無常想,盡斷欲界愛,色界、無色界愛,亦斷無明、憍慢。猶如以火燒焚[4552]草木,永盡無餘,亦無遺跡,此亦如是。若修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永無有餘。所以然者,比丘!當修無常想時,而無欲心;彼[4553]無欲心,便能分別法,思惟其義,無有愁、憂、苦、惱。彼*思惟法義,則無愚惑。錯誤修行[4554]。若見有諍者,彼便作是念:此諸賢士不修無常想,不廣布無常想,故致此訟耳。彼*諍不觀其義;*不觀其義,則有迷惑之心;彼*執此愚惑,而命終入三惡道;餓鬼、畜生、地獄中。是故,諸比丘!當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無瞋恚、愚惑之想,亦能觀法,亦觀其義。若命終[4555]後,生三[4556]處,生天上、人中、涅槃之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17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婆羅門見世尊足跡具千輻《增壹阿含38.3經》[4557]

[T2.717c18] 聞如是:

[T2.717c18] 一時,佛在摩竭國憂迦支[4558]江水側。

[T2.717c19] 爾時,世尊詣一樹下,躬自敷座而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

[T2.717c20] 爾時,有一梵志[4559]往至彼處。是時,梵志見世尊[4560]妙,見已,便生此斯念:[4561]何人之跡,為是天、龍、鬼神、乾沓和[4562]、阿須倫、人、若非人?為[4563]先祖梵天耶?是時,梵志即逐跡前進,遙見世尊在[4564]樹下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見已,[4565]是語:「為是天耶?」

[T2.717c26] 世尊告曰:「我非是天。」

[T2.717c26] 為乾沓和耶?」

[T2.717c26] 世尊告曰:「我非乾沓和也。」

[T2.717c27] 「為是龍[4566]乎?」

[T2.717c27] 對曰:「我非是龍[4567]。」

[T2.717c28] 為閱叉[4568][4569]?」

[T2.717c28] 佛報梵志:「我非閱叉。」

[T2.717c29] 「為是祖父*也。

[T2.717c29] 佛報曰:「我非祖父。」

[T2.718a01] 是時,婆羅門問世尊曰:「汝今是誰?」

[T2.718a01] 世尊告曰:「有愛者則有[4570],有受則有[4571],因緣合會,然後各各相生如此,如此[4572]五苦盛陰無有斷絕時。以知愛已,則知五欲,亦知外六塵、內六入,即知此盛陰之本末。」

[T2.718a0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世間有五欲 意為第六[4573] 以知內外六 當念盡苦際

[T2.718a09] 「是故,當求方便,滅內外六事。如是,梵志!當作是學。」

[T2.718a10] 爾時,彼梵志聞佛如是教,思惟翫習不去心懷,即於[4574]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4575]

[T2.718a12] 爾時,彼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本為菩薩時思惟因緣《增壹阿含38.4經》[4576]

[T2.718a13] 聞如是:

[T2.718a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8a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為菩薩[4577]時,未成佛道中有此斯念:此世間極為勤苦;有生、有老、有病[4578]、有死,然此五盛陰不得盡本原。是時,我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有生、老、病、死?復由何因緣致此災患?當思惟此時,復生此斯念:有生則有老、病、死。

[T2.718a19] 「爾時,當思惟是時,復更生斯念:由何因緣有生,此[4579]由有而生。復生此斯念:有者,何由而有?[4580]思惟是時,便生此斯念:此有由[4581]而有。復斯念:此受何由而有?爾時,以智觀之,由愛而有[4582]。復更思惟,此愛何由而生?重觀察[4583]之,由痛而有愛。復更思惟,此痛何由而生?當作是觀察時,由更樂而有此痛。復重思惟,此更樂何由而有?我生此念時,緣六入而有此更樂。時我重思惟,此六入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名色而有六入。時我復作是念:名色何由而有?觀察是時,[4584]由識而有名色,此識何由而有?觀察是時,由行生識。時我復作是念:行何由而生?觀察是時,行由癡而生。

[T2.718b04]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4585],痛緣愛,愛緣受,受[4586]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名為苦盛陰所[4587]

[T2.718b07] 「我爾時復作是念:由何因緣滅生、老、病、死?我觀察是時,生滅,老、病、死滅。時復生此斯念:由何而無生?觀此生原有滅,生則滅,復斯念:由何而無有?時生此斯念:無*則無有。時我生此斯念:由何[4588]滅受,觀察是時,愛滅,*則滅。復生此斯念:由何而滅愛?重更觀察,痛滅,愛則滅。復思惟,由何而滅痛?觀察是時,更樂滅,則痛滅。[4589]思惟,更樂何由而滅?觀察是時,六入滅,則更樂滅。復觀此六入何由而滅?當觀察時,名色滅,則六入滅。復觀名色何由而滅?識滅,則名色滅。復觀[4590]此識何由而滅?行滅,則識滅。復觀此行何由而滅?癡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4591]滅,老、病滅,則死滅[4592],是謂名為五盛陰滅。

[T2.718b24] 「時我復生此斯念:此識最為原首,令人致此生、老、病、死;然不能知此生、老、病、死[4593]之原本。猶如有人在山林中,行逐小徑道。小復前行,見舊大道,古昔諸人在中行處。是時,彼人便復[4594]道,小復前進,見舊城[4595]、園觀、浴池,皆悉茂盛,但彼城中無有居民。此人見已,還歸本國,前白王言:『昨遊山林見好城*,樹木繁茂,但彼城中無有人民。大王!可使人民在彼[4596]止住。』是時,國王聞此人語,即居止人民;然此城郭還復如故,人民熾盛,快樂無比。

[T2.718c05] [4597]比丘當知:我昔未成菩薩時,在山中學道,見古昔諸佛所遊行處,便從彼道,即知生、老、病、死所起原本,有生有滅,皆悉分別,知生苦、生[4598]、生盡、生道,皆悉了知有、受[4599][4600]、痛、更樂、六入、名色、識、行、癡亦復如是。無明起則行起,行所造者復由於識,我今*明於識,今與四部之眾而說此本;皆當知此原本所起,知苦[4601]、知*、知盡、知道,念使分明,*知六入,則知生、老、病、死,六入滅則[4602]、老、病、死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於六入。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18c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阿那律在眾中睡眠《增壹阿含38.5經》

[T2.718c17] 聞如是:

[T2.718c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8c18] 爾時,世尊與無[4603]數百千萬眾而為說法。爾時,阿那律在彼坐上。是時,阿那律在眾中睡眠。

[T2.718c20] 爾時,佛見阿那律[4604][4605],便說此偈:

 [4606]法快睡眠 意無有錯亂 賢聖所說法 智者之所樂

 猶如深淵水  澄清無瑕穢 如是聞法人 清淨心樂受 

亦如大方石  風所不能動 如是得毀譽 心無有傾動

[T2.718c28] 是時,世尊告阿那律:「汝畏王法及畏盜賊而作道乎?」

[T2.718c29] 阿那律報曰:「不也。世尊!」

[T2.718c29] 佛告阿那律:「汝何故出家學道?」

[T2.719a01] 阿那律白佛言:「厭患此[4607]、病、死、愁、憂、苦、惱,為苦所惱,故欲捨之,是故出家學道。」

[T2.719a03] 世尊告曰:「汝今,族姓子!信心堅固,出家學道,世尊今日躬自說法。云何於中睡眠?」

[T2.719a05] 是時,尊者阿那律即從座起,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言:「自今已後形融體爛,終不在如來前坐睡。」

[T2.719a07] 爾時,尊者阿那律達曉不眠,然不能除去睡眠,眼根遂損[4608]。爾時,世尊告阿那律曰:「勤加精進者與調戲蓋相應,設復懈怠與結相應,汝今所[4609]當處其中。」

[T2.719a11] 阿那律白佛:「前[4610]在如來前誓,今不能復違本要。」

[T2.719a12] 是時,世尊告耆域曰:「療治阿那律眼根。」

[T2.719a13] 耆域報曰:「若阿那律小睡眠者,我當治目。」

[T2.719a14] 世尊[4611]阿那律曰:「汝可寢寐。所以然者,一切諸法由食而存,非食不存。眼者以眠為食,耳者以聲為食,鼻者以香為食,舌者以味為食,身者以細滑為食,意者以法為食,我今亦說涅槃[4612]食。」

[T2.719a19] 阿那律白佛言:「涅槃者以何[4613]為食?」

[T2.719a19] 佛告阿那律:「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乘無放逸,得至[4614]無為。」

[T2.719a21]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雖言眼者以眠為食,然我不堪睡眠。」

[T2.719a22] 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是時,眼遂敗壞,而得天眼,無有瑕穢。是時,阿那律[4615]以凡常之法而縫衣裳,不能得使縷通[4616]孔中。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貫[4617]

[T2.719a27] 是時,世尊以天耳清淨,聞此音聲,諸世間得道阿羅漢者,當與我貫*。爾時,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汝持*來,吾[4618]貫之。」

[T2.719b01] 阿那律白佛言:「向所稱說者,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4619]*。」

[T2.719b02] 世尊告曰:「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4620],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云何為六?一者施;二者教[4621];三者忍,四者法說、義說;五者將護眾生,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是[4622],阿那律!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

[T2.719b07] 阿那律曰:「如來身者真法之身,復欲更求何法?如來[4623]度生死之海,又脫愛著。然今日故求為[4624]福之[4625]。」

[T2.719b10] 世尊告曰:「如是,阿那律!如汝所說,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若當眾生知罪惡之原身、口、意所行者,終不墮三惡趣,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故墜墮三惡趣中。」

[T2.719b1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世間所有力 遊在天人中 福力最為勝 由福成佛道

[T2.719b17] 「是故,阿那律!當求方便,得此六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19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鴦掘魔的故事《增壹阿含38.6經》[4626]

[T2.719b20] 聞如是:

[T2.719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19b21] 爾時,有眾多比丘入舍衛城乞食,聞王波斯匿[4627]宮門外有眾多人民,於中舉手喚呼皆稱怨:「國界有賊名鴦掘[4628],極為兇暴,殺害生類不可稱計,無慈悲[4629]於一切眾生,國界人民無不厭[4630]日取人殺以指為鬘,故名為指鬘,唯願大王當往共戰。」

[T2.719b26] 是時,眾多比丘乞食已,還詣祇洹精舍。收攝衣,以尼師[4631]著肩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眾多比丘入舍衛城乞食,見眾多人民在王宮門外,稱怨訴辭:『』今王國界有賊名鴦掘*,為人兇暴,無有慈心,[4632][4633]一切眾生,人亡國虛皆由此人,又取人指以為華鬘,』」

[T2.719c05] 爾時,世尊聞彼比丘語已,即從座起,默然而行。

[T2.719c06] 是時,世尊尋到彼所,諸有取薪、負草、犁作之人,及牧牛[4634]者,見世尊詣彼道,各白佛言:「沙門!沙門!勿從彼道。所以然者,此路側有賊名鴦掘*,於中止住,諸有人民,欲就此道者,要集十人、或二十人、或三十、四十、五十人,猶不得過,盡為鴦掘*[4635]獲,然沙門瞿曇獨無有[4636],為鴦掘*所觸嬈者,於事不省。」世尊雖聞此語,故進不住。

[T2.719c14] 爾時,鴦掘*母,持食詣鴦掘*所。是時,鴦掘*便作是念:吾指鬘為充數不乎?是時,即數指[4637]充數,復更重數,唯少一人指。是時,鴦掘*左右顧視,求覓生人,欲取殺之;然四遠顧望,亦不見人,便作是念:我師有教:「若能害母者,必當生天。」我今母躬來在此,即可取殺之,得指充數,生於天上。

[T2.719c21] 是時,鴦掘魔左手[4638]母頭,右手拔劍而語母言:「小住,阿母。」是時,世尊便作是念:此鴦掘魔當為五逆。即放眉間相,光明普照彼山林。是時,鴦掘魔見光明已,[4639]語母言:「此是何光明照此山林?將非國王集諸兵眾,攻伐我身乎?」

[T2.719c26] 是時母告曰:「汝今當知:此非日月火光,亦非釋、梵天王光明。」

[T2.719c28] 爾時,其母便說此偈:

 此非火光明 非日月釋梵 鳥[4640]不驚怖 和鳴殊於常
 此光極清[4641] 使人悅無量 必是尊最勝 十力至此間
 於天世人中 [4642][4643]世界 故欲度汝身 世尊來至此

[T2.720a06] 是時,鴦掘魔聞佛音[4644],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便作是語:「我師亦有教[4645]我曰:『設汝能害母,并殺沙門瞿曇者,必生梵天上。』」

[T2.720a09] 是時,鴦掘魔語母曰:「母!今且住,我先取沙門瞿曇殺,然後當食。」

[T2.720a10] 是時,鴦掘魔即放母而往逐世尊。遙見世尊來,亦如金聚,靡所不照,見已,並笑而說是語:「今此沙門定在我手,必[4646]不疑,其有人民欲行此道者。皆集大眾而行此道,然此沙門獨無伴侶,我今當取殺之。」

[T2.720a15] 是時,鴦掘魔即拔[4647]劍,往[4648]世尊是時,世尊尋還復道,徐而行[4649]步,而鴦掘魔奔馳而逐,亦不能及如來。是時,鴦掘魔白世尊言:「住,住,沙門!」

[T2.720a18] 世尊告曰:「我自住耳,汝自不住。」

[T2.720a19] 是時,彼鴦掘魔並走,遙說此偈:

 去而復言住 語我言不住 與我說此義 彼住我不住

[T2.720a23] 爾時,世尊[4650]偈報[4651]

 世尊言已住 不害於一切 汝今有殺心 不離於惡原
 我住慈心地 愍護一切人 汝種地獄苦 不離於惡原

[T2.720a28] 是時,鴦掘魔聞此偈已,便作是念:我今審為惡耶?又師語我言:「此是大祠,獲大果報,能取千人殺,以指作鬘者,果其所願,如此之人,命終之後,生善處天上。設取所生母及沙門瞿曇殺者,當生梵天上。是時,佛作威[4652],神識 [-+][4653]寤,諸梵志書籍亦有此言:『如來出世甚為難遇。時時億劫乃出,彼出世時,不度者[4654]度,不解脫者令得解脫。彼說滅六見之法。云何為六?言有我見者,即說滅六見之法;無有我者,亦與說滅無有我見之法;言有我見、無有我見,亦與說有我見、無我見之法,復自觀察、說觀察之法;自說無我之法,亦非我說、亦非我不說之法。』若如來出世,說此滅六見之法,又我奔走之時,能及象、馬、車乘,亦及人民。然此沙門行不暴疾,然[4655]日不能及此,必當是如來。」

[T2.720b15] 是時,鴦掘魔便說此偈:

 尊今為我故 而說微妙偈 惡者今識真 皆由尊威神
 即時捨利劍 投于深坑中 今禮沙門跡 即求作沙門

[T2.720b20] 是時,鴦掘魔即前白佛言:「世尊!唯願聽作沙門。」

[T2.720b21] 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即時鴦掘魔便成沙門!著三法衣。

[T2.720b2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汝今*剃頭 除結亦當爾 結滅成大果 無復愁苦惱

[T2.720b25] 是時,鴦掘魔聞此語已,即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720b26] 爾時,世尊將鴦掘魔比丘還詣舍衛城祇洹精舍。是時,王波斯匿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賊鴦掘魔。是時,王便作是念:我今可往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爾時,王波斯匿即集四部之兵,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王曰:「大王!今日欲何所至?塵[4656]身體,乃至於斯。」

[T2.720c04]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國界有賊名鴦掘魔,極為兇暴,無有慈心於一切眾生,使國丘荒,人民流迸,皆由此賊。彼今取人殺之,以指為鬘,此是惡鬼,非為人也。我今欲誅伐此人。」

[T2.720c08] 世尊告曰:「若當大王見鴦掘魔信心堅固,出家學道者,王當奈之何?」

[T2.720c10] 王白佛言:「知復如何?但當承事供養,隨時禮拜。然復,世尊!彼是惡人,無[4657][4658]之善,恒殺[4659],能有此心出家學道乎?終無此理。」

[T2.720c13] 是時,鴦掘魔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世尊伸右手指示王曰:「此是賊鴦掘魔。」

[T2.720c15] 王聞此語,便懷恐怖,衣毛皆。世尊告王:「勿懷恐怖,可往至前,自當[4660]王意耳。」

[T2.720c17] 是時王聞佛語,即至鴦掘魔前,語鴦掘魔曰:「汝今姓誰?」

[T2.720c19] 鴦掘魔曰:「我姓伽伽[4661],母名滿足[4662]。」

[T2.720c19] 是時王禮足已,在一面坐。爾時王問曰:「善樂此正法之中,勿有懈怠,修清淨梵行,得盡苦際,我當盡形[4663]壽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T2.720c23] 是時,鴦掘魔默然不對,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還詣世尊所,頭[>]禮足,在一面坐。

[T2.720c25] 是時,王復白佛言:「不降者使降,不伏者使伏,甚奇!甚特!曾所不有,乃能降伏極惡之人,唯願[4664]尊受命無窮,長養生民,蒙世尊恩,得免此難,國事猥多,欲還城池。」

[T2.720c28] 世尊告曰:「王知是時。」爾時,國王即從座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21a01] 爾時,鴦掘魔作阿練若;著五納衣,到時持,家家乞食,周而復始,著補納弊壞之衣,極為醜;亦復露坐,不覆形體。是時,鴦掘魔在閑靜之處,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時,鴦掘魔便成[4665]漢,六通清徹,無有塵垢,已成阿羅漢。

[T2.721a08] 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是時,有婦女臨產甚難,見已,便作[4666]斯念:眾生[4667]極為苦痛,受[4668]無限。是時,鴦掘魔食後,收攝衣,以尼師*著肩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白世尊言:「我向著衣持,入舍衛城乞食,見一婦[4669]身體重[4670]。是時,我便作是念:眾生受苦何至於斯?」

[T2.721a15] 世尊告曰:「汝今往彼婦人所,而作是說:『我從賢聖生[4671]來,未曾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此母人胎得無他。」[4672]

[T2.721a18] 鴦掘魔對曰:「如是。世尊!」

[T2.721a18] 是時,鴦掘魔即其日,著衣持,入舍衛城,往至彼母人所,語彼母人曰:「我從賢聖生*來,[4673]不殺生。持此至誠之言,使胎得解脫。」

[T2.721a21] 是時,母人胎即得解脫。

[T2.721a22] 是時,鴦掘魔城中乞食,諸男女大小見之,各各自相謂言:「此名鴦掘魔,殺害眾生不可稱計,今復在城中乞食。」

[T2.721a24] 是時,城中人民,各各以瓦石打者,或有以刀斫者,傷壞頭目,衣裳裂盡,流血污體,即出舍衛城至如來所。是時,世尊遙見鴦掘魔頭目傷破,流血污衣而來,見已,便作是說:「汝今忍之。所以然者,此罪乃應永劫受之。」

[T2.721a29] 是時,鴦掘魔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鴦掘魔在如來前,便說此偈:

 堅固聽法句 堅固行佛法 堅固親善友 便[4674]滅盡處
 我本為大賊 名曰鴦掘魔 為流之所[*][4675] 蒙尊拔濟之
 今觀自歸業 亦當觀法本 今*逮三明 成就佛行業
 我本名無害[4676] [4677]害不可計 今名真諦實[4678] 不害於一切
 設復身口意 都無害心識 此名無殺害 何況起思想
 弓師能調角 水人能調[4679] 巧匠調其木 智者自調身
 或以鞭杖伏 或以言語屈 竟不加刀杖 今我[4680]自降伏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月現
 人前為過惡 後止不復犯 是照於世間 如雲消日現[4681]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行 是照於世間 如彼月雲消
 比丘老少壯 修行佛法者 是照[4682]世間 如彼[4683]雲消
 我今受痛少 飲食自知足 盡脫一切苦 本緣今*
 更不受死跡 亦復不樂生 今正[4684]時節 歡喜而不亂

[T2.721b29] 是時,如來可鴦掘魔所說。是時,鴦掘魔*見如來然可之,即從座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721c03]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言:「鴦掘魔本作何功德?今日聰明[4685]慧,面目端[4686],世之希有。復作何不善行,於今身上,殺害生類不可稱計。復作何功德?於今值如來,得阿羅漢道。」

[T2.721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者,過去久遠於此賢劫之中,有佛名迦葉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迦葉如來去世之後,有王名大果,統領國界,典閻浮提。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宮人[4687]女,各無兒息。爾時,大果王向諸樹神、山神、日月、星宿,靡所不周,欲求男女。爾時,王第一夫人身即懷*,經八、九月便生男兒,顏貌端*[4688]之希有。是時,彼王便生[4689]斯念:我本無有兒息,經爾許時,今方生兒,宜當立字,[4690]五欲之中,而自娛樂。

[T2.721c17] 「是時,王召諸群臣能瞻相者,而告之曰:『我今*生此兒,各與立字。』是時,群臣聞王教已。[4691]白王言:『今此太子極為奇妙,端*無比,面如桃華色,必當有大力勢,今當立字名曰大力。』是時,相師與太子立字已,各從座起而去。是時,國王愛[4692]此太子,未曾去目前。

[T2.721c23] 「是時,太子年向八歲,將諸臣佐往[4693]所,朝賀問訊,父王復作是念:今此太子極自奇特,即告之曰:『吾今與汝[4694]婦何如乎?』太子白王:『子今年幼何須娉娶?』是時,父王權停不與*婦,復經二十[4695],王復告曰:『吾欲與汝*婦。』太子白王:『不須*婦。』是時,父王告群臣人民曰:『我[4696]無兒息,經[4697]久遠,方生一子,今不肯*婦,清淨無瑕。』爾時,王太子轉字名曰清淨。

[T2.722a02] 「是時,清淨[4698]子年向三十,王復群臣曰:『吾今年*衰微,更無兒息;今唯有清淨太子,今王高位應授與太子。然[4699]子不樂五欲之中,當云何理國事?』群臣報曰:『當為方便,使樂五欲。』是時,父王即[4700]鐘鳴鼓,國中人:『其能使清淨太子樂五欲者,[4701]當賜與千金及諸寶物。』

[T2.722a09] 「爾時,有女人名曰婬種,盡明六十四變,彼女人聞王有教令,其能使王太子習五欲者,當賜與金千斤[4702]及諸寶物,即往至父王所,而告之曰:『見與千金及諸寶物。能使[4703]太子習於五欲。』父王報曰:『審能爾者,當重相賜,不負言信。』時婬女白[4704]:『太子為寢宿何處,王報曰:『在東堂上,無有女人,唯有一男兒,在彼侍衛。』女人白曰:『[4705]願大王內宮中,勿見限遮,隨意出入!』

[T2.722a17] 「是時,婬女即其夜鼓二時,在太子門側,[4706]舉聲哭。是時,太子聞女人哭聲,便侍人曰:『此是何人於斯而哭?』侍人報曰:『此是女人在門側哭。』太子告曰:『汝速往[4707]問所由哭耶?』時,彼侍臣往而問之所由哭耶?婬女報曰:『夫主見棄是故哭耳。』侍臣還白太子:『此女人為夫主所棄,又畏盜賊,是故哭耳。太子告曰:『將此女人著象中。』到彼復哭;復將至馬中,復哭,太子復語侍臣:『將來在此。』即將入堂,復於中哭,太子躬自問曰:『何為復哭?』婬女報曰:太子[4708],女人單弱極懷恐怖,是故哭耳。』太子告曰:『上吾床上,可得無畏。』時[4709],女人默然不語,亦復不哭。是時,女人即脫衣裳,前捉太子手,舉著己胸上,即時驚覺,漸漸起欲想,*起欲心,便身就之。

[T2.722b03] 是時,清淨太子明日清旦,往父王所。是時,父王遙見太子顏色,殊於常日,見已,便作是說:『汝[4710]所欲者事果乎?』太子報曰:『如[4711]王所言。』是時,父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並作是說:『欲求何願,吾當與之。』太子報曰:『所賜願者,勿復中悔,當求其願。』時王報曰:『如汝所言,終不中悔,欲求何願?』太子白王,*大王!今日統領閻浮提內,皆悉自由;閻浮提[4712]內諸未嫁女者,先適我家,然後使嫁。』是時王曰:『隨汝所言。』王即國內人民之類曰:『諸有女未出門者,先使詣清淨太子,然後嫁之。』

[T2.722b15] 爾時,彼城中有女名須蠻,次應至王所。是時,須蠻長者女露形跣在眾人中行,亦無羞恥。眾人見已,各相對談:『此是長者女,名稱遠聞。云何露形在人中行?如驢何異?』女報眾人曰:『我非為驢,汝等眾人斯是驢耳。汝等頗見女人還見女人有相恥乎?城中生類盡是女人,唯有清淨太子是男子矣!若我至清淨太子門者,當著衣裳。』是時,城中人民自相謂言:『此女所說[4713]入我意,我等實是女,非男也。唯有清淨太子乃是男也。我等今日當行男子之法。』

[T2.722b25] 是時,城中人民各辦[[4714]具,著鎧持[4715],往至父王所,白父王曰:『欲求二願,唯見聽許,』王報之曰:『何等二願?』人民白王,王欲存者當殺清淨太子,[4716]欲存者今當殺王,我等不堪任承事清淨太子辱國常法。』

[T2.722c01] 是時,父王便說此偈:

 為家[4717]一人 為村*一家 為國*一村 為身*世間

[T2.722c04] 「是時,父王說此偈已,告人民曰:『今正是時,隨汝等意。』是時,諸人[4718]清淨太子取兩手縛之,將詣城外,各相謂言:『我等咸共以瓦石打殺,何須一人殺乎?』

[T2.722c07] 是時,清淨太子臨欲死時,而作是說:『又作誓[4719][4720]人民取吾殺,然父王自與我願,我今受死亦不敢辭,使我將來之世,當報此怨。[4721]使值真人羅漢,速得解脫。』是時,人民取太子殺已,各自散去。諸比丘!莫作是觀,爾時大果[4722]者,豈異人乎?今鴦掘魔師是也。爾時[4723]女者,今師[4724]是也。爾時人民者,今八萬人[4725]死者是也。爾時清淨太子,今鴦掘魔比丘是也。臨欲死時作[4726]誓願,今還報怨無免[4727]者,緣此因緣,殺害無限,[4728]作誓願,願欲值佛,今得解脫,成阿羅漢,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T2.722c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聰明捷疾智者。所謂鴦掘魔比丘是[4729]

[T2.722c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4730]經卷第三十[4731] ~


增壹阿[4732] 卷第三十二[4733]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734]

力品第三十八之二[4735] [4736]

(七)仙吞經《增壹阿含38.7經》[4737]

[T2.723a06] 聞如是:

[T2.723a06] 一時,佛在羅閱城[4738]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23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見此靈鷲山[4739]乎?」

[T2.723a08]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23a09] 卿等[4740]當知:過去久遠世時,此山更有異名,汝等復見此廣普山[4741]乎?」

[T2.723a10]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23a11] 「汝等當知: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見白善[4742]山乎?」

[T2.723a12]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23a13] 「過去久遠此山更有異名,不與今同,汝等頗見此負重[4743]山乎?」

[T2.723a14]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23a15] 「汝等頗見此仙人掘[4744]山乎?」

[T2.723a16]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23a16] 「此山過去久遠,亦同此名,更無異名。所以然者,此仙人山,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羅漢、諸仙人所居之處;又辟支佛[4745]亦在中遊戲。我今當說辟支佛名號,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有辟支佛名阿利吒[4746]婆利吒[4747],審諦[4748]辟支佛、善觀[4749]辟支佛、究竟辟支佛、聰明辟支佛、無垢辟支佛、帝奢念觀辟支佛,無[4750]、無形、勝、最勝、[4751]大、*雷電光明辟支佛。此,比丘!諸辟支佛若如來不出世時,爾時此山中有此五百辟支佛,居此仙人山中,如來在兜術天上欲來生時,淨居天子自來在此相告:『普世間,當淨佛土,後二歲,如來當出現於世。』

[T2.723a28] [4752]諸辟支佛聞天人語已,皆騰在虛空,[4753]說此偈:

 諸佛未出時 此處賢聖居 自悟辟支佛 恒居此山中
 此名仙人山 辟支佛所居 仙人及羅漢 終無空缺時

[T2.723b06] 「是時,諸辟支佛即於空中燒身取般涅槃。所以然者,世無二佛之號,故取滅度耳。一商客中終無二[4754]師,一國之中亦無二王,一佛境界無二尊號。所以然者,過去久遠,此羅閱城中有王名喜益,彼恒念地獄苦痛,亦念餓鬼、畜生之痛。爾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恒憶地獄、畜生、餓鬼[4755]之苦痛,我今不宜更入此三惡道中;今宜盡捨國王、正位、妻子、僕從,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T2.723b14] 「爾時,大王喜益,厭此酸苦,即捨王位,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在空閑之處,而自剋已,觀五盛陰,觀了無常。所謂此色,此色[4756],此色盡,痛、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悉無常。當觀此五盛陰時,諸可*法,盡是滅法;觀此法已,然後成辟支佛道。

[T2.723b20] 「是時,喜益辟支佛[4757]成道果,便說此偈:

 我憶地獄苦 畜生五道中 捨之今學道 獨逝而無憂

[T2.723b24] 「是時,此辟支佛在彼仙人山中。比丘當知:以此方便,知此山中恒有神通菩薩、得道真人、學仙道者而居其中,是故名曰仙人之山,更無異名。若如來不出現於世時,此仙人山中諸天恒來恭敬。所以然者,斯山中純是真人,無有雜錯者。若彌勒佛降神世時,此諸山名各各別異,此仙人山更無異名。此賢劫之中,此山名亦不異。汝等,比丘!當親近此山,承事恭敬,便當增益諸[4758]德。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23c04] 爾時,[4759]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六生物共繫一處《增壹阿含38.8經》[4760]

[T2.723c06] 聞如是:

[T2.723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3c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專念而自修己。云何當專斯念?於是,比丘!可行知行,舉動、進止、屈[4761][4762]仰、著衣法則、睡眠、覺寤、或語、或默,皆悉知時。若復比丘心意專正,彼比丘欲漏未生便不生,已生便滅之;未生有漏使不生,已生令滅之;未生無明漏使不生,已生令滅之。若專念分別六入,終不墮惡道。

[T2.723c14]云何六入為惡道?眼觀此色,若好、若醜,見好則喜,見惡不喜;若耳聞聲,若好、若醜,聞好則喜,聞不好則不喜;鼻、口、身、意,亦復如是。猶如[4763]六種之虫,性行各異,所行不同。若有人取繩[4764]縛之,取狗、野狐、獼猴、 鱣魚、蚖蛇[4765]、飛鳥[4766],皆[4767]縛之,共繫一處而放之。爾時,六種之虫各有性行。

[T2.723c20] 爾時,狗意中欲[4768]趣村中;野狐意中欲趣赴[4769]間;鱣魚意中欲趣水中;獼猴意中欲向山林之間;毒蛇意中欲入穴中;飛鳥意中欲飛在空。爾時,六種之虫各各有性行而不共同。

[T2.723c25] 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虫,繫著一處,而不得東、西、南、北。是時,六種之虫雖復動轉,亦不離故處。此內六情亦復如是,各各有所[4770],其事不同,所觀別異,若好、若醜。

[T2.723c29] 爾時,比丘繫此六情而著一處。是故,諸比丘!當念專精,意不錯亂,是時弊魔波旬終不得其便,[4771]善功德皆悉成就。如是,諸比丘!當念具足眼根,便得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果。若得阿羅漢果。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24a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善目辟支佛以右手挑眼《增壹阿含38.9經》

[T2.724a07] 聞如是:

[T2.724a07] 一時,佛在波羅[4772]鹿野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24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4773]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憍慢、無明,何以故?昔者過去久遠世時,有辟支佛名善目,顏貌端[4774],面如桃華色,視贍審諦,口作[4775]華香,[4776][4777]檀香。

[T2.724a14] 是時,善目辟支佛到時,著衣持,入波羅*城乞食。漸漸至大長者家,在門外默然而立。是時,長者女遙見有道士在門外立,端*無雙,顏貌殊特,世之希有,口作*[4778]香,[4779]*檀香,便[4780]欲心,向彼比丘所,便作是說:『汝今端[4781],面如桃華色,世之希有!我今雖處女人,亦復端*,可共合會。然我家中饒多珍[4782]寶,資財無量;然作沙門,甚為不易。』

[T2.724a22] 是時,辟支佛問曰:『大妹!今為染著何處?』

[T2.724a23] 「長者女報曰:『我今正著眼色,又復口中作*華香,身作*檀香。』

[T2.724a25] 「是時,辟支佛舒左手,以右手挑眼著掌中,而告之曰:『所愛眼者,此之謂也。大妹!今日為著何處?猶如癰瘡,無一可貪,然此眼中,亦[4783]不淨。大妹當知: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誑惑世人;[4784]、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口是唾器,出不淨之物;純含白骨,身為苦器,為[4785]滅之法,恒盛臭處,諸虫所擾;亦如畫瓶,內盛不淨。大妹!今日為著何處?是故,大妹!當專其心,思惟此法幻偽不真,如妹思惟眼、色無常,所有著欲之想[4786]消滅。耳、鼻、口、身、意皆悉無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當消除;思惟六入,便無欲想。』

[T2.724b08] 是時,長者女便懷恐懼,即前禮辟支佛足,白辟支佛言:『自今已去,改過修善,更不興欲想。唯願受悔過,如是再三修行。』

[T2.724b10] 辟支佛報曰:『止!止!大妹!此非汝咎,是我宿罪,受此形故,使人見起欲情意。當熟觀眼,此眼非我,[4787]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為,乃從無有中而生;[4788]有便自壞敗,亦非往世、今世、後世,皆由合會因緣。所謂合會因緣者,緣是有是,此起則起,此無則無,此滅則滅。*、耳、鼻、口、身、意亦[4789]如是,皆悉空寂。是故,大妹!莫著眼色,以不著色,便至安隱之處,無復情欲。如是,大妹!當作是學。』

[T2.724b20] 爾時,辟支佛與彼女人,說四非常之法已,昇在虛空,現十八變,還歸所止。

[T2.724b21] 爾時,彼女人觀眼、耳、鼻、[4790]、身、意了無所有;便在閑靜[4791]處,思惟此法。彼女人復更思惟六情無主,得四等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欲、色、無色愛,憍慢、無明皆悉除盡。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T2.724b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波斯匿王讚歎佛有六種功德《增壹阿含38.10經》[4792]

[T2.724b28] 聞如是:

[T2.724b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4b29] 爾時,波斯匿王告御車人曰:「汝今辦羽[4793]之車,吾欲出外遊觀。」

[T2.724c01] 是時,彼人受王教,即辦羽*之車,前白王曰:「已嚴駕羽*之車,王宜知是時。」

[T2.724c03] 波斯匿王將此人便出舍衛城,至彼園觀,觀諸樹木,皆無聲[4794],亦無人民,寂然空虛。見已,便憶如來說諸法之本。是時,彼人在王後,執扇而[4795]王:「此園[4796]樹木皆無聲*,亦無人民,寂然空虛,我今欲請如來、至真、等正覺在此遊化,然不知如來今為所在?我欲往[4797]。」

[T2.724c09] 侍人報曰:「釋種有村名曰鹿堂,如來在彼遊化。」

[T2.724c10] 波斯匿王告曰:「此鹿堂去此近遠[4798]?」

[T2.724c11] 侍人白王:「如來住處去此不遠,計其道里有三由旬。」

[T2.724c13] 是時,波斯匿王告曰:「速辦羽*之車,我今欲見如來。」

[T2.724c14] 是時,彼人受王教已。即辦駕車,前白王曰:「車今*駕,王知是時。」王即乘車往詣彼村。

[T2.724c16] 爾時,眾[4799]丘輩於露地而經行,是時王下車至眾多比丘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是時,王白比丘曰:「如來[4800]所在?吾欲見之。」

[T2.724c19] 眾多比丘報曰:「世尊在此講堂中住,可往見之,勿以為難。王欲去時,徐舉其足,無令有聲。」是時,波斯匿王還顧視彼侍人,是時侍人便作是念:王今獨與世尊相見,我應住此。

[T2.724c23] 是時,王獨往至世尊所。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波斯匿王在門外立。是時,世尊即從[4801]起與王開門。王見世尊,頭面禮足,自稱姓名:「我是波斯匿王。」三自稱號。

[T2.724c27] 世尊告曰:「汝今是王,我今釋種出家學道。」

[T2.724c28] 時王白佛:「唯願世尊延壽無窮,使天、人得安。」

[T2.724c29] 世尊告曰:「使大王當延壽無窮,以法治化,莫以非法。諸有以法[4802]者,皆生天上善處,正使命終之後,名稱不朽。世人所傳云:『昔有國王以法治化,未曾有[4803]。』設有人民住此王境界,歎王功德,思憶不忘者,王身在天上,增六事功德。云何為六?一者天壽,二者天色,三者天樂,四者天神足,五者天豪,六者天光。是故,大王!當以法治,莫以非法。我今[4804]身中有此功德,應受[4805]恭敬禮拜。」

[T2.725a09] 王白佛言:「如來功德應受人[4806]。」

[T2.725a09] 世尊告曰:「汝今云何言如來應受人禮拜?」

[T2.725a10] 王白佛言:「如來有六功德,應得受人禮拜。云何為六?如來正法甚為和雅,智者所修行,是謂如來初功德,可事、可敬。

[T2.725a13] 「復次,如來聖眾極為和順,法法成就;戒成[4807]、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所謂聖眾者四雙八輩,此是如來聖眾,可敬、可貴,世間之大福田,是謂如來第二功德。

[T2.725a17] 「復次,如來有四部之眾,所施行法皆習行之,更不重受觸擾如來,是謂如來第三功德。

[T2.725a19] 「復次,世尊!我見剎利之姓、婆羅門、居士、沙門,高才蓋世,皆來集論議:『我等當以此論往問如來,設彼沙門瞿曇!不報此論者,則有缺也;設當能報者,我等當稱其善。』是時,四姓來至世尊所,而問此論,[4808]有默然者。爾時,世尊與彼說法,彼聞法已,更不復問事,況復欲論,皆師事如來,[4809]第四功德。

[T2.725a26] 「復次,諸六十二見,欺誑世人,不解正法,由此致愚,然如來能除此諸邪見業,修其正見,是謂第五如來功德。

[T2.725a29] 「復次,眾生身、口、意[4810]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其有眾生見如來者,皆起恭敬之心,而供養之。」

[T2.725b04]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大王!乃能如來前作師子吼,演如來功德。是故,大王!常當興心向於如來。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725b06] 爾時,世尊與王波斯匿說微妙之法,使令歡喜。是時,大王聞[4811]說法已,即從*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4812]久,佛告比丘:「汝等當[4813]此法供養,善諷誦念。所以然者,此波斯匿王之所說也。汝等亦當與四部眾廣演其義。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25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毘舍離城鬧鬼,請佛除魅《增壹阿含38.11經》[4814]

[T2.725b14] 聞如是:

[T2.725b14] 一時,佛在羅閱城[4815]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25b15] 爾時,阿闍世王告群臣曰:「汝等速駕羽*之車,吾欲往見世尊!」

[T2.725b17] 是時,群臣受王教,即駕羽*之車,前白王言:「嚴駕*辦,王宜知時。」

[T2.725b18] 時,王乘寶羽[4816]之車,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4817]。爾時,阿闍世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受我請,在羅閱城九十日夏坐。」

[T2.725b21] 爾時,世尊默然受王請。是時,王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25b23] 是時,阿闍世王隨時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T2.725b24] 爾時,毘舍離城鬼神興盛,人民死亡不可稱計。一日之中死者百數,鬼神羅剎充滿其中,面目黃色,或經三、四日而死者。是時,毘舍離人民恐懼,皆集一處,而共論議[4818]:「此大城中極為熾盛,[4819]人豐熟,富樂無限,如彼天宮釋所住處,然今日為此鬼神所害,盡當死亡,[4820]荒猶如山野,誰能有此神德,此災患。」

[T2.725c03] 是時,人民[4821]自相謂曰:「我等聞:有沙門瞿曇,所至到處,眾邪惡鬼不得嬈近。若當如來來至此者,此諸鬼神各自馳散。但今日世尊在此羅閱城[4822],為阿闍世所供養,將恐不來此間遊化。」

[T2.725c07] 或復有作是說:「如來有大慈悲,愍念眾生,遍觀一切,未度者使令得度,不捨一切眾生,如母愛子。設當有人請者,如來便來,阿闍世王終不留住。誰能堪[4823]至阿闍世王界,而白世尊云:『我等城中今遭此[4824]厄,唯願世尊慈愍屈顧!』」

[T2.725c12] 爾時,有大長者,名曰最大,集在彼眾。是時,諸人語長者曰:「我等聞:沙門瞿曇所至到處,諸邪惡鬼無能害者[4825]。若當如來至此間者,便能除此災患,汝可往世尊所,具白此意,使此城廓永得存在。」

[T2.725c17] 是時,長者默然從眾人語,即從*起,往至家中。到已,辦道路行具,將諸人使[4826]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25c20]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毘舍離城中人民遇此災患[4827],人民之類死亡者[4828],計彼城中一日之內,連車載[4829],動有百數,唯願世尊垂愍接度,使餘人[4830]拔擇安處,令得無為,又聞,世尊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敢[4831]近。願垂屈顧,至彼城中,度彼人民,安處無為。」

[T2.725c26] 世尊告曰:「我今*受羅閱城阿闍世王請。諸佛世尊言無有二,若當阿闍世王見聽者,如來當往。」

[T2.725c28] 最大長者白佛言:「此事甚難,阿闍世王終不放如來使至彼國。所以然者,阿闍世王於我國[4832],無有[4833]釐之善,長夜求方便,欲害彼民。設當阿闍世王見我者,即取我殺,況復得陳此事!若當聞彼國人民為鬼神所害者,歡喜無量。」

[T2.726a04] 世尊告曰:「勿懷恐懼,汝今[4834]至王所,而白此事言:『如來記[4835]王身,終無虛妄,所言無二。父王無咎而取害之,當生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然今日以離此罪,改其過罪,於如來法中,信根成就,緣此德本,得滅此罪,永無有餘,於今身命終當生拍[4836]地獄中;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於彼命終生豔天上;於豔天上命終生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復還以次來至四天王中。大王當知:二十劫中不墮惡趣,恒在[4837]中生。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彼王聞此語,便當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亦當告汝作是語:『隨汝所求要願,吾不違之。』」

[T2.726a18] 是時,長者白世尊言:「我今當持世尊威神至彼王所。」即從*起,頭面禮足,往彼王所。

[T2.726a20] 爾時,阿闍世王與諸群臣在高殿上,有所講論。是時,大長者往至王前,王遙見來,語群臣曰:「若當此人今至此所,汝等欲取何為?」或有作是說:「我等當取五[4838]之。」

[T2.726a24] 或言:「當梟其首。」

[T2.726a24] 阿闍世王言:「汝等催取殺之,不須見吾。」

[T2.726a25] 是時,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恐懼,尋時高聲而作是語:「我是佛之所使。」

[T2.726a27] 王聞佛音已,即下[4839],右膝著地,向如來所,問彼長者曰:「如來何所教?」

[T2.726a29] 長者報曰:「世尊記*聖王而無虛妄,所吐言教,終無有二。如來言:『王取父王害之,緣此罪本當入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然[4840]尋時改過於如來所,今當[4841]*地獄中;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中;展轉生他化自在天中;還復次來生四王天[4842]中,二十劫中不墮三惡趣,流轉天、人之中。最後受身,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名曰除惡辟支佛,出現於世。』」

[T2.726b08] 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告大長者曰:「汝今欲求何願,吾當與之。」

[T2.726b10] 長者白王:「所求願者,王勿見違。」

[T2.726b10] 阿闍世王告曰:「汝今但說欲求何願,吾不違之。」

[T2.726b12] 長者[4843]王:「毘舍離城人民遇災,為鬼神所害,不可稱計。如今羅剎鬼神極為暴虐。唯願大王聽放世尊至彼[4844]界,令彼鬼神各各馳散!所以然者,我等曾聞:若如來所至到處,天、龍、鬼神不得其便。唯願大王聽許世尊至彼國界。」

[T2.726b17] 王聞此語已,便長歎息,告長者曰:「此願極大,非常人[4845]所及;汝若當隨吾求城[4846]、村落、國財、妻子,吾不之。我不慮汝,當屈[4847]世尊;然我先*許所求之願,今隨汝意。」

[T2.726b21] 是時,長者極懷歡喜,即從*起,辭退而[4848]去,往至世尊所[4849]:「阿闍世王*許放世尊詣彼國界。」

[T2.726b23] 世尊告曰:「汝並在前,如來自當知時。」

[T2.726b24] 是時,長者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26b25] 是時,世尊清旦將諸比丘眾,前後圍繞出迦[4850]陀竹園所,往詣毘舍離城。爾時,阿闍世王[4851]在高樓上,及將持蓋一人。爾時,王遙見世尊向彼國界,便自歎息告左右曰:「我等為此長者所欺,我今復用活為?乃使如來出此國界。」

[T2.726c01] 是時,阿闍世王持五百蓋,往送世尊,恐有[4852]坋身。羅閱城中復有五百寶蓋從如來後。是時,釋提[4853]因知世尊心中所斯念:復以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恐有塵土坋如來身;及諸河神復持五百寶蓋在虛空中。是時,毘舍離城人民之類聞世尊今當入城,復持五百寶蓋,前迎世尊。爾時,有二千五百寶蓋懸在空中。

[T2.726c09] 爾時,世尊見此蓋已,即時便笑。此是諸佛世尊常法;設如來笑時,口中便有五色光出、青、黃、白、黑、赤。

[T2.726c11] 侍者阿難見此光明,作此思惟:此是何緣?設世尊笑必有因緣,事不[4854][4855]。是時,阿難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如來終不妄笑,笑必當有緣。」

[T2.726c14] 世尊告曰:「汝今見此二千五百寶蓋供養如來乎?」

[T2.726c16] 阿難白佛:「唯然,見之。」

[T2.726c16] 世尊告曰:「若如來不出家學道者,當二千五百世作轉輪聖王,治化人民;以如來出家學道,更不受此寶蓋。

[T2.726c19] 「阿難當知:過去久遠,有王名善化治,在蜜絺羅國,以法治化,[4856]納有方,統此閻[4857]里地,靡不從令者。爾時,彼王有八萬四千[4858]人婇女,皆是剎利種姓,第一夫人名曰日光,亦無兒息[4859]嗣者。

[T2.726c23] 「是時,彼王便作是念:我今統此閻浮里地。然今無有兒息,便向諸山神、樹神、天地神明求有兒息。又未經數日之中,夫人懷[4860]。是時,日光夫人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覺知有[4861],宜自將護。』復經八、九月,生一男兒,顏貌端[4862],面如桃華色。夫人見已,極懷歡喜,往[4863]天王,王見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及八萬四千夫人,見生太子,亦各歡喜。

[T2.727a02] 是時,國王召諸群臣國師、道士,使瞻相之,又與立字使世稱傳。爾時,相師前白王言:『今生太子極為端*,與世有異,其有見者,莫不愛斯念:今當立名愛斯念。』自[4864]*立字竟,各還所在。是時,國王愛念太子,未曾離目,即與太子起三時講堂;復以婇女充滿其中,與王太子共相娛樂。

[T2.727a09] 「爾時,太子便作是念:此中婇女,頗有常存不離世間,亦不變易。然觀彼眾中,盡皆無常,無有常存於世者,悉是幻偽,無有真實,使人民之類染著愛樂,皆不知遠離之。我今復用此為?可捨而學道。是時,愛[4865]太子即以其日,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尋即其夜,斷諸結縛,思惟有*之法,皆是磨滅,成辟支佛,成佛[4866]已,便說此偈:

 欲者無常法 變易無實定 知此為大患 獨遊不與俱

[T2.727a19] 「是時,辟支佛說此偈已,即飛在虛空,遶彼蜜絺羅城三匝。

[T2.727a20] 「是時,國王在高殿上,及諸宮人共相娛樂,見辟支佛遶城三匝,極懷歡喜,不能自勝:『我今太子,騰在虛空,如彼飛鳥。』又不知成辟支佛,而告之曰:『兒!今來下至此殿上,與吾共相娛樂。』是時,阿難!彼辟支佛尋下殿上,欲度父母故。時王語曰:『太子!今日何為著此婇女[4867]衣,又剃鬚髮,與人有異?』辟支佛報曰:『子今所著甚為奇雅,非常人[4868]所習。』時王報曰:『何緣更不至宮中?』辟支佛言:『自今已後,不復習欲,亦不樂此五欲之中。』時王語言:『設不樂此五欲中者,在吾後園中住。』

[T2.727b02] 「爾時,國王即自至園中,造立屋舍。是時,辟支佛欲度父母故,便住彼園中受王供養,經歷數時,便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王取舍利而耶維[4869]之,[4870][4871]立大神[4872][4873]王復以餘日往至園中觀看,見彼神寺,彫落壞敗。見已便作是念:此是我兒神寺,今*彫壞。是時,國王即以己蓋,覆彼神寺上,皆由愛心未盡。

[T2.727b10] [4874]故,阿難!莫作是觀,爾時善化王者,即我身是。時,以兒故,以一蓋覆寺上,緣此德本,流轉天、人之間,數百千變為轉輪聖王,或為帝釋、梵天。我爾時不知是辟支佛,設我知是辟支佛者,其德不可稱量。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更二千五百[4875]作轉輪聖王,治化天下,以成道故,今有此二千五百蓋,自然應現。是謂,阿難!緣此因緣,如來笑耳。承事諸佛,功德乃爾不可稱計。是故,阿難!當求方便,供養諸佛世尊!」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727b20] 是時,世尊將諸比丘眾,往詣毘舍離城,住城門中,便說此偈:

 今以成如來 世間最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法 得至涅槃界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復以至誠僧 賢聖眾第一 持此至誠語 毘舍離無他
 二足獲安隱 四足亦復然 行道亦吉祥 來者亦復然
 晝夜獲安隱 無有觸嬈者 持此至誠語 使毘舍無他

[T2.727c03]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羅剎、鬼神各自馳走,不安其所,更不復入毘舍離城;諸有疾病之人各得除愈。

[T2.727c05] 爾時,世尊遊在獼猴[4876]池側,國土人民承事供養衣被、[4877]食、床臥具、病瘦醫藥,隨其貴賤,各來飯佛及比丘僧,亦受八關齋,不失時節。是時,毘舍離城內,有六師在彼遊化。所謂六師者:不蘭迦葉、阿夷[4878]、瞿耶樓、波休迦*、先比盧持、尼揵子等。是時,六師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此沙門瞿曇住此毘舍離城,為人民所供養,然我等不為人民所供養,我等可往與彼*論議,何者得勝?何者不如?」

[T2.727c14] 不蘭迦葉曰:「諸有沙門、婆羅門不受他語,方便[4879]致詰,此非沙門、婆羅門之法;然此瞿曇沙門不受他語,方*便致難,我等那得與彼*論議。」

[T2.727c17] 阿夷*言:「無施、無受,亦無與者,亦無今世、後世眾生之類,亦無善惡之報。」

[T2.727c19] 瞿耶樓說曰:「在恒水側殺害人民不可稱計,積肉成山;在恒水左,作諸功德,緣此都無善惡之報。」

[T2.727c21] [4880]休迦[4881]言:『正使在恒水左,布施、持戒,隨時供給不令有乏,亦復無此福報。」

[T2.727c23] 先比盧持言:『無有言語,亦無言語之報,唯默然快樂。」

[T2.727c24] 尼揵子曰:「有言語,亦有言語之報。沙門瞿曇亦是人,[4882]亦是人;瞿曇有所知,我等亦有所知;沙門瞿曇有神足,我亦有神足。若彼沙門現一神足,[4883][4884]當現二神足;彼現二神足,我現四神足;彼現四,我現八;彼現八,我現十六;彼現十六,我現三十二,恒使增多,終不為彼屈,足得與[4885]力,設彼不受我等論者,即是彼之咎,人民聞已,不復供養,我等便得供養。」

[T2.728a04] 如是。時有比丘尼聞此語[4886]:「六師集在一處,生此論本:『沙門瞿曇不受人論,我等足得勝。』是時,輸盧[4887]比丘尼飛在虛空,向彼六師,而說此偈:

 我師無等倫 最尊無過者 是彼尊弟子 名曰輸盧尼
 汝設有境界 便與我*論議 我當事事報 [4888]師子掩鹿
 且捨我尊師 本無如來者 我今比丘尼 足能降外道

[T2.728a14] 是比丘尼說此語已,六師尚不能仰視顏色,況與論議。

[T2.728a15] 是時,毘舍離城人民之類,遙見比丘尼在虛空中,共六師而*論議,然六師不能報之;各各稱慶,歡喜無量:「六師今日屈折於彼。」

[T2.728a18] 是時,六師極懷愁憂,出毘舍離城而去。更不入城。

[T2.728a19] 是時,眾多比丘聞輸盧比丘尼與六師共論而得勝,聞已,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以此因緣,具白世尊。世尊告諸比丘:「輸盧比丘尼有大神足,有大威神,智慧多聞。我長夜恒生此斯念:更無有能與六師共論,唯有如來及此比丘尼。」

[T2.728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餘比丘尼能降伏外道如此比丘尼[4889]?」

[T2.728a26]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T2.728a27] 世尊告[4890],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能降伏外道。所謂輸盧比丘尼是。」

[T2.728a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六入染與不染《增壹阿含38.12經》

[T2.728b01] 聞如是:

[T2.728b0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8b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細滑更樂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4891]、身、意入,是謂六入。凡夫之人。若眼見色,便起染著之心,不能捨離;彼*見色,極起愛著,流轉生死,無有解時,六情亦復如是。起染著[4892],意不能捨離,由是流轉,無有解時。

[T2.728b07] 「若世尊賢聖弟子眼見色已,不起染著,無有污心,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苦、空、非身之法。六情亦復如是。不起染污心,分別此六情無常、苦、空、非身之法。當思惟此時,便獲二果,於現法中得阿那含、若阿羅漢。猶如有人極飢,欲修治穀麥,[4893]治令淨而取食之,除去飢渴,賢聖弟子亦復如是。於此六情,思惟[4894]露不淨,即成道跡,入無餘涅槃界。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滅此六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28b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4895] [4896]


增壹阿[4897]經卷 第三十[4898]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4899]

等法品第三十[4900]《增壹阿含39.1~10經》

(一)比丘成就七法受樂無窮《增壹阿含39.1經》[4901]

[T2.728b26] 聞如是:

[T2.728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8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受樂無窮,欲得盡漏,便能獲之。云何為七法?於是,比丘知法、知義、知時,又能自知,復能知足,亦復知入眾中,觀察眾人,是謂七法。

[T2.728c02] 「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所謂契經[4902]祇夜[4903][4904]、因緣、譬喻、本末[4905]、廣演、方等[4906]未曾有[4907]、廣普、授決[4908]生經[4909]。若有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為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

[T2.728c07] 「云何比丘解了於義?於是,比丘知如來機趣,解了深義,無所疑難。若有比丘不解[4910]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義故,名為解義也。如是,比丘能分別義。

[T2.728c11] 「云何比丘知其時宜?於是,比丘知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誦,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若有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宜,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時節,不失時宜,[4911]名為隨其方宜。如是,比丘知其時宜。

[T2.728c18] 「云何比丘自能修己?於是,比丘能自知己:『我今有此見聞念知,有如是智慧,行步進止!恒隨正法。』若有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宜,出入行來,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己進止之宜,此名為自修己行,是謂比丘能自知己。

[T2.728c23] 「云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丘能自[4912]量睡眠、覺[4913]坐臥、經行、進止之宜,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此故,名[4914]知足。如是,比丘名為知足。

[T2.728c27] 「云何比丘知入大眾?於是,比丘分別大眾;此是剎利種,此是婆羅門眾,此是長者眾,此是沙門眾,我當以此法,宜則適彼眾中,可語可默,皆悉知之。若有比丘不知入眾,此非比丘。以其比丘知入大眾故,名為知入眾也。是謂比丘知入大眾也。

[T2.729a04] 「云何比丘知眾人根[4915]?比丘當知: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或有一人,欲往至園中親覲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彼人欲至園[4916]親覲比丘者,此人最為上。

[T2.729a08] 「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4917];彼第二人亦不往至寺中見比丘。彼至寺人最為第一。

[T2.729a11] 「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4918]?彼一人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問訊時宜。彼人至寺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

[T2.729a14] 「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聽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為第一。

[T2.729a17] 「比丘![4919]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能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二人,不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人上最為第一。

[T2.729a20] 「比丘!*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此人最尊第一。

[T2.729a23] 「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有一人聞法,法[4920]成就;彼第二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4921]*法,法成就者,於此人第一。

[T2.729a26]「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為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如牛有酪,由酪有[4922],由*-有醍[4923],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能修行者,此人最為第一,無能及者,是謂比丘觀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聞法分別其義者,此為最上。如是比丘觀察人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快樂無為,意欲斷漏亦無有疑。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29b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佛舉晝度樹喻弟子出家、修禪、證果《增壹阿含39.2經》[4924]

[T2.729b11] 聞如是:

[T2.729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9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晝度樹[4925],本縱廣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東、西、南、北蔭覆五十由旬,三十三天在彼四月自相娛樂。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晝度樹華葉[4926]落,萎黃在地。爾時,諸天見此瑞應,普懷歡喜,欣情內發:『此樹不久當更生華實。』

[T2.729b17]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樹華實皆悉*落,捐棄在地。是時,三十三天倍復歡喜,自相謂言:『此樹不久當作灰色。』

[T2.729b20] 「比丘當知:復經歷數時,彼樹便作灰色。是時,三十三天已見此樹而作灰色,甚懷喜悅,自相謂言:『而今此樹[4927]作灰色,不久當生羅網。』

[T2.729b23] 「是時,三十三天見此晝度樹已生羅網,不久當生[4928]節。爾時,三十三天見已,復懷歡喜,此樹今日[4929]*節,不久當復開敷。』

[T2.729b26] 「比丘當知:三十三天*見此樹漸漸開敷,各懷歡喜:『此樹不久[4930]漸漸開敷,不久當盡著華。』

[T2.729b28]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樹普悉開敷,皆懷歡喜:『此樹今日皆悉著華。』爾時,此香逆風,百由旬內無不聞香者。爾時,諸天四月之中於彼自相娛樂,樂不可計。

[T2.729c03] 「此亦如是。若賢聖弟子意欲出家學道時,如似彼樹始欲*落。

[T2.729c04] 「復次,賢聖弟子捐[棄妻[4931]財,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剃除鬚髮,如似彼樹葉落在地。

[T2.729c06] 「比丘當知。若賢聖弟子無貪欲想,除不善法,念持歡[4932],遊志一禪[4933][>]彼晝度樹而作灰色。

[T2.729c08] 「復次,賢聖弟子有覺、有觀息,內有歡喜,專其一心,無覺、無觀、遊心二禪,如似彼樹而生羅網。

[T2.729c10] 「復次,賢聖弟子[4934]而有護,自覺[4935]樂,諸賢聖所[4936],護念具足,遊[4937]三禪,如似彼樹而生*節。

[T2.729c13] 「復次,賢聖弟子苦樂已盡,先無愁憂,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志四禪,如似彼樹漸漸開敷[4938]

[T2.729c15] 「復次,賢聖弟子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4939]法中而自娛樂:生死*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如似彼樹皆悉敷花。

[T2.729c18] 「是時,賢聖弟子戒德之香,遍聞四遠,無不稱譽者,四月之中而自[4940]娛樂,遊心四禪,具足行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戒德之香。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29c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沒水、出水、到彼岸喻七種人《增壹阿含39.3經》[4941]

[T2.729c24] 聞如是:

[T2.729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29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T2.729c26]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29c27] 世尊告曰:「彼云何七事水喻而似人?猶如有人沒在水底,如復有人暫出水還沒,如復有人出水觀看,如復有人出[4942]而住,如復有人於水中行,如復有人出水而欲到彼岸,如復有人*到彼岸。是謂,比丘!七事水喻出現於世,

[T2.730a03]「彼云何人沒在水底而不得出?於是,或有一人不善之法,遍滿其體,當經歷劫數,不可療治,是謂此人沒在水底。

[T2.730a06]「彼何等人出水還沒?或有一人信根[4943]薄,雖有善法而不牢固,彼身、口、意行善,後復身、口、意行不善法,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謂此人出水還沒。

[T2.730a10]「彼何等人出水觀看?於是,或有人有信善根,身、口、意行,更不增益其法,自守而住,彼身壞命終,生阿須倫中,是謂此人出水而觀。

[T2.730a13]「彼何等人出水住者?於是,或有人有信精進,斷三結使,更不退轉,必至究竟成無上道,是謂此人出水而住。

[T2.730a15]「彼何等人欲[4944]水者?於是,或有人信根精進,恒懷慚愧,斷三結使,[4945]、怒、癡薄,來至此世而斷苦際,是謂此人欲*[4946]

[T2.730a18] 「彼何等人欲至彼岸?或有人信根精進,斷下五結,成阿那含,即彼般涅槃[4947]更不來此世,是謂此人欲至彼岸者也。

[T2.730a21] 「何等人*至彼岸者?於是,或有一人,信根精進而懷慚愧,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而自娛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於此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是謂此人*渡彼岸者也。

[T2.730a26] 「是謂,比丘!有此七人水喻向汝等說。諸佛世尊所應修行接度人民,今*施行,當在閑居靜處。若在樹下,當念坐禪,勿起懈怠,此是我之教誨。」

[T2.730a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聖王七法則盜賊不侵,比丘七法則魔不侵《增壹阿含39.4經》[4948]

[T2.730b02] 聞如是:

[T2.730b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0b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王在遠國治化,七法成就,不為怨家盜賊所[4949]獲。云何為七?然彼城[4950]極為高峻,修治齊整,是謂彼王先成就第一之法。復次,彼城門戶牢固,是謂彼城成就[4951]二法。復次,彼城外塹極深且廣,是謂此城成就第三之法。復次,彼城內多諸穀米,倉庫盈滿,是謂彼城成就第四之法。復次,彼城饒諸薪草,是謂彼城成就第五之法。復次,彼城多諸器[4952],備諸戰具,是謂彼[4953]成就六法。復次,彼城主極聰明高才,豫知人情,可鞭則鞭,可治則治,是謂彼城成就七法,外境不能來侵。是謂,比丘!彼城國主成就[4954]七法,外人不得嬈[4955]

[T2.730b16] 「此比丘亦復如是。若成就七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云何為七?於是,比丘!戒律成就,威儀具足,犯小律尚畏,何況大者!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一之法,弊[4956]不得其便,猶如彼城,高廣極峻,不可[4957]壞。

[T2.730b20] 「復次,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亦不興斯念:具足眼根,無所缺漏,而護眼根,耳聲、鼻香、舌味、身觸[4958]、意法,亦復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而無亂想,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4959][4960]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門戶牢固。

[T2.730b26] 「復次,比丘!多聞不忘,恒念思惟正法道教,昔所經歷皆悉備知,是謂比丘成就此第[4961]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外塹極深且廣。

[T2.730b29] 「復次,比丘!多諸方便,所有諸法,初善、中善、竟善,具足清淨,得修梵行,是謂比丘成就此*四法,如彼城*,多諸穀米,外寇不敢來侵。

[T2.730c03] 「復次,比丘!思惟四增上心之法,亦不脫漏,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五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多諸薪草,外人不能來觸嬈。

[T2.730c06] 「復次,比丘!得四神足,所為無難,是謂比丘成就*第六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內,器*備具。

[T2.730c09] 「復次,比丘!具能分別陰、[4962]、界,亦復分別十二因緣所起之法,是謂比丘成就[4963]七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之主,聰明高才,可收則收,可[4964]*

[T2.730c12] 「今此比丘亦復如是,具知分別陰、持、入諸病。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者,弊魔波旬終不得其便。是故,諸比丘!當求方宜,分別陰、持、入及十二因緣,不失次第,便度魔界不處其中。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30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七種神識之住處《增壹阿含39.5經》[4965]

[T2.730c19] 聞如是:

[T2.730c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0c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神止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T2.730c2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30c22]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彼云何名為七神識住處?所謂眾生若干種身[4966]。所謂人及天也。又復眾生若干種身而有一[4967]。所謂梵迦夷天[4968],初出現[4969];又復眾生一身若干*。所謂光音天也;又復眾生一身一*。所謂遍淨天也;又復眾生無量空,空處天也;又復眾生無量識,識處天也。又復眾生無有處,無有處天也。是謂,比丘!七識住處,我今*說七識處,諸佛世尊所可施行接人民,今日*辦,當在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有懈怠,此是我之教誨。」

[T2.731a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佛令均頭比丘自說七覺意而病除《增壹阿含39.6經》[4970]

[T2.731a05] 聞如是:

[T2.731a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1a06] 當於爾時,尊者均頭身抱重患,臥在床[4971],不能自起居。是時,均頭便斯念:如來世尊今日不見垂愍,又遭重患,命在不久,醫藥不接。又聞世尊言:「一人不度,吾終不捨。」然今獨見遺棄,將何苦哉!

[T2.731a10]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均頭比丘作是稱怨。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集至均頭比丘所,問其所疾。」

[T2.731a1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31a13] 世尊將眾多比丘漸漸至均頭比丘房。是時,均頭遙見如來來,即自投地。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抱患極為篤重,不須下床,吾自有[4972]。」

[T2.731a16]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所患為增為[4973]損,不增損[4974]乎?[4975]能堪任受吾教[4976]?」

[T2.731a18] 是時,均頭比丘白佛言:「弟子今日所患極篤,但有增無損也。所服藥草,靡不周遍。」

[T2.731a20] 世尊問曰:「視瞻[4977]病者竟為是誰?」

[T2.731a21] 均頭白言:「諸梵行來見瞻視。」

[T2.731a22] 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堪與吾說七覺意乎?。」

[T2.731a23] 均頭是時,三自稱說七覺意名:「我今堪任於如來前說七覺意法。」

[T2.731a24] 世尊告曰:「若能堪任向如來[4978]今便說之。」

[T2.731a26] 是時,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為七?所謂念覺意如來之所說,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是謂,世尊!有此七覺意者,正謂此耳。。」

[T2.731a29] 爾時,尊者均頭說此語已,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無有眾惱。是時,均頭白世尊言:「藥中之盛[4979]。所謂此七覺意[4980]法是也。欲言藥中*盛者,不過此七覺[4981],今思惟此七覺意,所有眾病皆悉除愈。」

[T2.731b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持此七覺意法,善念諷誦,[4982]有狐疑於佛、法、眾者,彼眾生類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眾病,猶如甘露食無厭足[4983]。若不得此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便,修[4984]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31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轉輪王出世便有七寶;如來出世便有七覺意《增壹阿含39.7經》[4985]

[T2.731b14] 聞如是:

[T2.731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1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間時,便有七寶出現世間。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是為七寶,是謂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此七寶流布世間。

[T2.731b19] 「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覺意寶出現世間。云何為七?所謂念覺意、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時,便有此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31b2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佛說轉輪聖王七寶、、四神足及命終生天等事《增壹阿含39.8經》[4986]

[T2.731b26] 聞如是:

[T2.731b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1b2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現世[4987],爾時便選擇好地而起城*,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豐熟,快樂不可言。爾時,彼城外*,七重圍繞,七寶廁其間。所謂七寶者,金、銀、水精、琉璃、琥珀、瑪瑙[4988][*],是謂七寶。復有七寶[4989]遶彼七重,極為深廣,人所難踰,其間皆有金沙。復有七[4990]樹兼生其間;然彼樹復有七[4991]色,金、銀、水精、琉璃、 [*][4992]、瑪瑙、琥珀。然彼城中周匝有[4993]重門,皆悉牢固,亦七寶所造。銀門以金[4994]施其間,金門以銀*錯其間,水精門以琉璃*錯其間,琉璃門以水精*錯其間,[4995]瑙門以琥珀*錯其間,甚為快樂,實不可言。然彼城中四面有四浴池,一一浴池縱廣一由旬,自然有水,金、銀、水精所造。銀[4996][4997]凍,便成銀寶,金池水凍,便成金寶,然轉輪聖王以此為用。

[T2.731c14] 「爾時,彼[4998]城中有七種音聲。云何為七?所謂貝聲、鼓聲、小鼓聲、鐘聲、細[4999]鼓聲、舞聲、歌聲,是謂七種聲。爾時,人民以此恒相娛樂,[5000]彼眾生無有寒溫,亦無飢渴,亦無疾病,然轉輪聖王在[5001]遊化,成就此七寶及[5002]神足,無有缺減,終無[5003]失。轉輪聖王云何成就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典兵寶。復有千子,極為勇猛,能降伏外寇,此閻浮里地不以刀杖化彼國。」

[T2.731c23]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輪寶?」

[T2.731c24] 世尊告曰:「是時,轉輪聖王十五日清旦沐浴洗頭,在大殿上玉女圍遶。是時,輪寶千輻具足,從東方來而在殿前,光曜煌煌,非人所造,去地七[5004]漸漸至王前住。轉輪[5005]王見已,便作是說:『吾從舊人邊聞,轉輪[5006]王十五日沐浴頭、手,在殿上坐,是時輪寶自然從東方來在王前住,吾今當試此輪寶。』是時,轉輪王以右手執輪寶,而作是說:『汝今以法迴轉,莫以非法。』是時,輪寶自然迴轉,又在空中住。轉輪聖王復將四部兵,亦在虛空中。是時,輪寶迴向東方,轉輪聖王亦從寶輪而去。若輪寶住時,是時轉輪聖王所將之眾,亦在中住。是時,東方[5007]散王及人民之類,遙見王來皆悉起迎,又以金盛碎銀,銀盛碎金,奉上轉輪聖王,而白王言:『善來,聖王,今此方域人民熾盛,快樂不可稱計,唯願大王當於中治化!』是時,轉輪聖王告彼民曰:『汝等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亦莫殺生、竊盜、*泆,慎莫非法治化。』是時,輪寶復移至南方、西方、北方,普綏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去地七*而住。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輪寶也。

[T2.732a17] 是時,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象寶?」

[T2.732a18]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於十五日中,沐浴澡洗在大殿上。是時,象寶從南方來,而有六牙,衣毛極白,七處齊整,皆以金、銀、珍寶而挍飾之,能飛行虛空。爾時,轉輪聖王見已,便作是念:今此象寶極為殊妙,世之希有,體性柔和,不行卒暴,我今當試此象寶。是時,轉輪聖王清旦日欲初出,乘此象寶,遊四海外,治化人民。如是,轉輪聖王成就象[5008]。」

[T2.732a26] 是時,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馬寶?」

[T2.732a28] 世尊告[5009]:「[5010]輪聖王出現世時,是時馬寶從西方來,毛衣極青,尾毛[5011]朱光,行不移動,能飛在虛空,無所罣礙,見已,極懷喜悅:『[5012]馬寶實為殊妙,今當役之,又體性良善,無有暴疾,吾今當試此馬寶。』是時,轉輪聖王即乘此馬,經四天下,治化人民,還來至王治處。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馬*

[T2.732b05] 比丘白佛言:「復以何[5013]成就珠寶乎?」

[T2.732b06]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是時珠寶從東方[5014],而有八角,四面有[5015]光,長一尺六寸,轉輪聖王見已,便作是念:[5016]珠寶極為殊妙,吾[5017]當試之。是時,轉輪聖王夜半[5018]集四部之兵,以此摩尼寶舉著高幢頭,是時光明照彼國界十二由旬。爾時,城中人民之類,見此[5019]已,各各自相謂言:『日今已出,可理家事。』是時,轉輪聖王在殿上普見人民已,還入宮中。是時,轉輪聖王持此摩尼舉著宮內,內外悉明,靡不周遍。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珠寶也。

[T2.732b17] 爾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玉女寶?」

[T2.732b18]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5020]轉輪聖王出現世時,自然有此玉女寶現,顏貌端[5021],面如桃華色,不長不短,不白不黑,體性柔和,不行卒暴,口氣作[5022]華香,身作[5023]檀香。恒侍從[5024]王左右,不失時節,常以和顏悅色,視王顏貌。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玉女之寶[5025]

[T2.732b25] 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5026]云何成就居士寶?」

[T2.732b26]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此居士寶出現世間,不長不短,身體紅色,高才智達,無事不[5027],又得天眼通。是時,居士來至王所,而白王言:『唯願聖王延壽無窮!若王欲須金、銀、珍寶者,盡當供給。』是時,居士以天眼觀有寶藏者、無寶藏者,皆悉見之,王有所須寶,隨時給施。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彼居士時,便將*居士度水,未至彼岸,便語居士言:『我今欲須金、銀、珍寶,正爾便辦。』長者報曰:『前至岸上當供給。』轉輪聖王[5028]言:『我今此間須寶,不須至岸上。』是時,居士即前長跪叉手向水,尋時水中七寶[5029]出。是時,轉輪聖王語彼長者:『止!止!居士,更不須寶。』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居士寶也。」

[T2.732c11] 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典兵[5030]寶?」

[T2.732c12] 世尊告曰:「於是,比丘[5031]!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5032]寶,自然來應,聰明蓋世,豫知人情,身體[5033]色,來至轉輪聖王所,白聖王言:『唯願聖王快自娛樂!若聖王欲須兵眾,正[5034]給辦,進止之宜,不失時節。』是時,典兵寶隨王所斯念:[5035]集兵眾,在王左右。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典兵寶。[5036]時,便作是念:使我兵眾正爾[>]集,尋時,兵眾在王門外。若轉輪聖王意欲使兵眾住便住,進便進。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典兵*寶。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成就此七寶。」

[T2.732c23] 是時,彼比丘白世尊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5037]神足快得善利?」

[T2.732c24] 佛告比丘:「於是,轉輪聖王顏貌端*,世之希有,出過世人,猶彼天子無能及者,是謂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一神足。

[T2.732c27] 「復次,轉輪聖王聰明蓋世,無事不練,人中*雄猛,爾時智慧之豐,無過此轉輪聖王。是謂成就此第二神足。

[T2.733a01] 「復次,比丘!轉輪聖王無復疾病,身體康強,所可飲食,自然[5038]化,無便利*患。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三[5039]神足。

[T2.733a03] 「復次,比丘!轉輪聖王[5040]命極長,壽不可計,爾時[5041][5042]命,無過轉輪聖王之壽。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四神足。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神足。

[T2.733a07] 爾時,彼比丘白佛言:「若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為生何處?」

[T2.733a08] 世尊告曰:「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5043][5044]千歲。所以然者,轉輪聖王自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殺生;自不竊盜,復教他人使不偷盜;自不*泆,復教他人使不行*;自不妄語,復教他人使不妄語;自行十善之法,復教他人使行十善。比丘當知:轉輪聖王緣此功德,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

[T2.733a15] 爾時,彼比丘便作是念:「轉輪聖王甚可貪慕,欲言是人,復非是人,然其實非天,[5045]施行天事,受諸妙樂,不墮三惡趣。若我今日持戒勇猛,所有之福,使將來*世得作轉輪聖王者,不亦快哉!」

[T2.733a20]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中所斯念:告彼比丘曰:「今在如來前勿作是念。所以然者,轉輪聖王雖成就七寶,有四神足,無能及者,猶[5046]免三惡之趣:地獄、畜生、餓鬼之道。所以然者,轉輪聖王不得四禪、四神足,不得四諦,由此因緣,復墮三惡趣。人身甚為難得,遭值八難,求出甚難;生正國中,亦復不易,求善良友,亦復不易;欲與善知識相遇,亦復不易;欲從如來法中學道者,亦復難遇;如來出現,甚不可遭;所演法教,亦復如是,解脫、四[5047]諦及四非常,實不可得聞。轉輪聖王於此四法,亦不得究竟。若,比丘!如來出現世時,便有此七寶出現世間,如來七覺意寶,至[5048]究竟,天、人所譽,比丘今日善修梵行,於此現身得盡苦際,用此轉輪聖王七寶乎?」

[T2.733b06] 爾時,彼比丘聞如來如是之教,在閑靜之處,思惟道教,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欲修無上正業: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5049]漢。

[T2.733b11] 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天人告訴童真迦葉,舍有夜煙晝火喻,佛為其解義《增壹阿含39.9經》[5050]

[T2.733b12] 聞如是:

[T2.733b12] 一時,尊者童真迦葉在舍衛國晝闇園中。

[T2.733b13] 是時,迦葉夜半而經行。爾時,有天來至迦葉所,在虛空中語迦葉言:「比丘當知:此舍夜便有,晝日火然。婆羅門語智者曰:『汝今[5051]刀鑿山,[5052]鑿山時,必當見有負物,當拔濟之。汝[5053]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山,汝今當捨山。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5054]見蝦[5055]當捨蝦。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肉聚,已見肉聚,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枷,已見枷,便捨離之。汝今當鑿山,*鑿山,當見二道,已見二道,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鑿山,當見樹枝,已見樹枝,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已鑿山,[5056]龍,已見龍,[5057]共語,當自歸命,[5058]令得所。』比丘!當善思念此義;設不解者,便往至舍衛城,到世尊所,而問此義。若如來有所說:「善念行之。所以然者,我今亦不見有人、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能解此義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若從我聞。」

[T2.733c02] 是時,迦葉報天曰:「此事甚佳。」

[T2.733c03] 爾時,迦葉清旦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尊。爾時,迦葉問世尊曰:「今當問如來義,天之所說,何所趣向?何以故舍夜[5059],晝便火然?何以故名為婆羅門?何以故名為智者?又言鑿山者,其義何所趣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名為負物?又言山者,其義云何?何以故復言蝦?何以故復言肉聚?何以故復言枷?何以故[5060]言二道?樹枝義其義云何?何以[5061]名龍?」

[T2.733c12] 世尊告曰:「舍者,即是形體也。四大色所造,受父母血脈漸漸長大,恒當養食,不令有乏,是分散[5062]。夜有者,眾生之類心之所念[5063],晝日火然者,身、口、意所造行是也。婆羅門者,是阿羅漢也。智者,是學人也。鑿山者,精進之心是也。刀者,智慧是也。負物者,是五結也。山者,是憍慢也。蝦者,瞋恚心是也。肉聚者,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二道者,疑是也。樹枝者,是無明也。龍者,[5064]如來、至真、等正*是。彼天所說,其義如是。汝今當熟思惟,不久當盡有漏。」

[T2.733c22] 爾時,迦葉受如來如是之[5065]教,在閑靜*處,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5066]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5067]。爾時,迦葉便成[>]羅漢。

[T2.733c26] 爾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舍利弗問滿願子(富樓那)七清淨道《增壹阿含39.10經》[5068]

[T2.733c28] 聞如是:

[T2.733c28] 一時,佛在羅閱城[5069]迦蘭陀[5070]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33c29]滿願子[5071]亦將五百比丘遊本生處。爾時,世尊於羅閱城九十日夏坐已,漸漸在人間遊化,來至舍衛城中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眾多比丘各散在人[5072],亦來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34a06] 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汝等為在何處夏坐?」

[T2.734a07] 諸比丘對曰:「在本所生處而受夏坐。」

[T2.734a07] 世尊告曰:「汝等所生之處比丘之中,能自行阿練若,復能稱譽阿練若,自行乞食,復教他人使行乞食,不失時宜,自著補[5073]衣,復教他[5074]使著補*衣,自修知足,亦復歎譽知足之行,自行少欲,亦復歎說少欲之行,自樂閑靜之處,復教他人在閑靜[5075]處,自守其行,復教他人使守其行,己身戒具清淨,復教他人使修其戒,己身三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三昧,己身智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智慧,己身解脫成就,復教他人使行解脫,己身解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此法,身能教化不有厭足,說法無懈[5076]。」

[T2.734a20]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言:「比丘滿願子於此諸比丘中,堪任教化,己身修阿練若行,亦復歎譽阿練若行,己身著補*衣,少欲知足,精進勇猛,乞食,樂閑靜*處,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此法,自能教化,說法無厭足。」

[T2.734a26]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法。是時,諸比丘聞佛說法已,小[5077]左右,便從[5078]起,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34a28] 爾時,舍利弗[5079]去世尊不遠,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舍利弗便作是念:「今滿願子快得善利。所以然者,諸梵行比丘歎譽其德,然復世尊稱可其語,亦不逆之,我當何日與彼人得共相見,與[5080]談論。」

[T2.734b04] 是時,滿願子於本生處,教化周訖,漸漸人間教化,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是時,滿願子聞說法已,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以尼師[5081]著右肩上,往詣晝闇園[5082]中。

[T2.734b09] 爾時,有一比丘,遙見滿願子以尼師*著右肩上,至彼園中,見已,即往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言:「[5083]尊常所歎滿願[5084]方至如來所,從佛聞法,今詣園中,尊[5085]宜知是時。」

[T2.734b13] 是時,舍利弗聞比丘語,即從*起,以尼師*著右肩上,往至彼園中,

[T2.734b14] 是時,滿願子在一樹下結跏趺坐,舍利弗亦復在一樹下端坐思惟,是[5086],舍利弗便[5087]*起,往至滿願子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舍利弗問滿願子曰:「云何,滿願子,為由世尊得修梵行為弟子乎?」

[T2.734b19] 滿願子報[5088]:「如是,如是。」

[T2.734b20] 時,舍利弗復問[5089],復因世尊得修清淨戒乎?」

[T2.734b21] 滿願子言:『非也。』

[T2.734b21] 舍利弗言:『為由心清淨於如來所,而修梵行乎?』

[T2.734b23]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b23] 舍利弗言:『為見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乎?』

[T2.734b24]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b24] 舍利弗言。云何為無猶豫,得修梵行乎?」

[T2.734b25]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b26] 舍利弗曰:「為由行跡清淨,得修梵行乎?

[T2.734b27]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b27] 舍利弗言。云何於道之中,智[5090]清淨,得修梵行乎?」

[T2.734b28]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b29] 舍利弗言。云何知見清淨,得修梵行乎?

[T2.734c01] 滿願子報曰:「非也。」

[T2.734c01] 舍利弗言:「我今所問,於如來所,得修梵行乎?汝復報吾言。如是,吾復問,智慧、心清淨,道知見清淨,得修梵行耶?汝[5091]言:『非也。[5092]今云何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耶?』」

[T2.734c05] 滿願子報曰:「戒清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清淨,無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者,能使入涅槃義,是謂於如來所得修梵行。」

[T2.734c11] 舍利弗言:『汝今所說義何所趣向。』

[T2.734c12] 滿願子言:「我今當引譬喻解此義,智者以譬喻解此義,智者[5093][5094],猶如今日波斯匿[5095]王,從舍衛城至[5096]祇國,兩國中間布七乘車。是時,波斯匿王出城先乘一車,至第二車,即乘第二車,復捨第一車,小復前行,乘第三車而捨第二車,小復前行,乘第四車而捨第三車,小復前行,乘第五車而捨第四車,又復前行,乘第六車而捨第五車,又復前行,乘第七車[5097]捨第六車,入*祇國。是時,波斯匿王[5098]至宮中,設有人問,大王今日為乘何等車來至此宮,彼王欲何報。」

[T2.734c23] 舍利弗報言:「設當有人問者,當如是報曰:『吾出舍衛城,先乘第一車至第二車,復捨第二車乘第三車,復捨[5099]三車乘第四車,復捨*四車乘第五車,復捨*五車乘第六車,復捨*六車乘第七車,至*祇國。所以然者,皆由前車至第二車,展轉相因,得至彼國,設有人問者,應當作是報之。­』」

[T2.734c30] 滿[>]子報曰:「戒清淨義,亦復如是。由心清淨,得見清淨,由見清淨,得至除猶豫清淨,由無猶豫義,得至行跡清淨,由行跡清淨義,得至道清淨,由道清淨義,得至知見清淨,由知見清淨義,得至涅[5100]義,於如來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淨義者,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使除受入,心清淨義亦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除受入,乃至知見之義亦是受入,如來說除受入,乃至涅槃?」如來所得修梵行。若當戒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者,凡夫之人亦當取滅度。所以然者,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說者,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獨戒清淨,得至滅度,猶如[5101]欲上七重樓上,要當以次而至,戒清淨義,亦復如是。漸漸至心,由心至見,由見至無猶豫,由無猶豫,淨至[5102]於行跡,由淨行跡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知見得至涅槃?」

[T2.735a18] 是時,舍利弗[5103]稱:「善哉!善哉!快說此義,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梵行之人,稱汝何等號。」

[T2.735a20] 滿願子言:「我今名為滿願子,母姓彌多[5104][5105]。」

[T2.735a21]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滿願子!賢聖法中實無等倫,懷抱甘露,演布無窮,我今所問甚深之義,汝盡演說:「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行世間,猶不能得報其恩,其有來親近問訊者,彼人快得善利,我今亦得[5106]善利,承受其教。」

[T2.735a26] 滿願子報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汝今為名何等,諸比丘為何[5107]號?』」

[T2.735a28] 舍利弗報曰:「我名[5108][5109],母名舍利,諸比丘號吾為舍利弗。」滿願子言:「我今與大人共論,先亦不知法之大主來至此間,設當知尊者舍利弗來至此者,亦無此辯共相酬答,然尊問此甚深之義,尋時發遣,善哉![5110]利弗!佛弟子中最為上首,恒以甘露法味而自娛樂,設當諸梵行人,以首戴尊者舍利弗行世間,從歲至歲,猶不能報斯須之恩,其有眾生來問訊尊者、親近者,彼人快得善利,我等亦快得善利。」

[T2.735b09] 爾時,二賢在彼[5111]共如是論[5112]

[T2.735b10] 是時,二人各聞所說,歡喜奉行。

 等法及晝度 水及城*喻 識、均頭、二輪 [5113]蜜及七車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三


增壹阿[5114] 卷第三十[5115]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5116]

七日品第[5117]十之一[5118]《增壹阿含40.1~10經》

(一)世尊說世界成壞《增壹阿含40.1經》[5119]

[T2.735b20] 聞如是:

[T2.735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5b21]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作如是論議:「此須彌[5120]山極為廣大,非眾山[5121]所及,甚奇!甚特!高廣極峻。如是,不久當復壞敗,無有遺餘,依須彌山更有大山,亦復壞敗。」

[T2.735b25]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眾多比丘而作是論,即從[5122]起,往至彼講堂所,即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在此為何等論?欲何所施行?」

[T2.735b28] 諸比丘對曰:「諸人集此,論其法事,向所論說:「皆自如法,

[T2.735b29]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應法論,亦復不捨賢聖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處,當施行二事。云何為二?一者當共法論,二者當賢聖默然,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不失時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5123]?」

[T2.735c05] 諸比丘對曰:「今眾多比丘來集此堂,作如是論[5124]:『甚奇!甚特!此須彌山極高廣大,然此須彌山如是不久當復敗壞[5125],及諸四面鐵圍山亦當如是壞敗。』向者,集此作如法論也。」

[T2.735c09] 世尊告曰:「汝等欲聞此世間境界壞敗之變乎?」

[T2.735c11] 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以時演說,使眾生之類心得解脫。」

[T2.735c12] 世尊告諸比丘[5126]曰:「汝等善思念之,[5127]在心 [5128]。」

[T2.735c1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35c14] 世尊告曰:「須彌山者極為廣大,非眾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須彌山,出水上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萬四千由旬。然須彌山四種寶所造,金、銀、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種所造;金、銀、水精、琉璃,金城銀[5129]銀城金*,水精城琉璃*,琉璃城水精*。然須彌山[5130]有五種天在彼居止!皆由宿[5131]緣而住彼間。云何為五?所謂彼銀城中,有細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歡悅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銀城中間,毘沙門天王在彼居住,將諸閱叉不可稱計;金城、水精城中間,[5132]毘留[5133]叉天王,將諸龍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5134],有毘留勒[5135]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銀城中間,有提頭賴吒天王在彼居止。

[T2.735c30] 「比丘當知:須彌山下有阿須倫居止。若阿須倫欲與三十三天共時,先與細天共;設得[5136],復至金城與尸利沙天共[5137]勝尸利沙天,復至水精城與歡悅天共*[5138],復至琉璃城;*勝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

[T2.736a06] 「比丘當知:須彌山頂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晝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須彌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縱廣[5139]十九由旬,最大星縱廣一由旬,最小星縱廣二百步。須彌山頂東、西、南、北,縱廣八萬四千由旬,近須彌山南有大鐵圍山,長八萬四千里,高八萬里,又此山表,有尼彌陀山圍彼山;[5140]尼彌陀山,復有山名佉羅山;去此山,復更有山名[5141]沙山;去此[5142],復更有山名馬頭山[5143];復更有山名毘那耶山;次毘那耶有山名鐵圍大鐵圍山。

[T2.736a16] 「鐵圍中間有八大地獄,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然彼鐵圍山於閻浮里地多所饒益,閻浮里地設無[5144]圍山者,此間恒當臭處。鐵圍山表有香積山,香積山側有八萬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間,各有六牙,金銀[5145]飾。彼香山中有八萬四千窟,諸象在彼居止!皆金、銀、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釋提[5146]因躬自乘之,最[5147]者,轉輪聖王乘之。香積山側有摩陀池水,皆生[5148]蓮華、拘牟頭華,然彼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側復有山名*闍伽羅,然彼山皆生若干種草木,鳥[5149][5150]悉在彼間。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5151]彼間。次復有山名般荼婆,次復有山名耆闍[5152]山,此是閻浮里地所依之處。

[T2.736b01]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欲壞敗時,然天不降雨,所種生苗不復長大,諸有小河泉[5153]皆悉枯竭。一切諸行皆歸無常,不得久住。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此四大駛河。所謂[5154]伽、[5155]頭、[5156]陀、婆叉,亦復枯竭而無遺餘。如是,比丘!無常百變正謂此耳。

[T2.736b07] 「比丘!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有二日出時,是時百草樹木皆悉[5157]落。如是,比丘!無常變易,不得久停,是時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當知:若二日出時,爾時四大海水百由旬內皆悉枯竭,漸漸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T2.736b12] 「比丘當知。若世間[5158]日出[5159]時,[5160]大海水千由旬內,水自然竭,漸漸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T2.736b14] 「比丘當知。若四日出現世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住。

[T2.736b16]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世間有五日出時,是時四大海水,餘有七百由旬水,漸漸至百由旬。比丘當知:若五日出時,是時海水一由旬在,漸漸水竭而無遺餘。若五日出時,餘正有七尺水在,[5161]日出時,海水盡竭無有遺餘。比丘當知: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T2.736b22]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出,須彌山亦漸漸融壞。若六日出時,此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猶如陶家燒瓦器也。是時,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當知;若六日出時,八大地獄亦復消滅,人民命終。依須彌山五種之天,亦復命終,三十三天、[5162],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命終。宮殿皆空。若六日出時,是時須彌山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洞然而無[5163]餘。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T2.736c03]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七日[5164],是時此地雖厚六萬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火起。若復七日出時,此須彌山漸漸融壞,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無有餘,亦復不見塵之分,況見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宮殿,皆悉火然,此間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宮者,由來不見劫燒,見此炎光,普懷恐懼,畏為火所燒;然彼舊生天子等曾見劫燒,便來慰勞後生天子:『汝等勿懷恐[5165],此火終不來至此間。』比丘當知:七日出時,從此間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於盡!爾時,人民命終,盡生他方剎土,若生天上。設復地獄中眾生宿罪*畢,生天上、若他方剎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比丘當知:若七日出時,無復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時日月*滅,無復晝夜。是謂,比丘!由緣報故,致此壞敗。

[T2.736c22] 「比丘復當知:劫還成就時,或有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之中有大雲起,漸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滿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住而自[5166]滅。復有風起名曰隨嵐,吹此水聚著一處。是時,彼風[5167]千須彌山、千祇彌陀山、千尼彌陀山、千佉羅山、千伊沙山、千毘那[5168]、千鐵圍山、千大鐵圍山;復生八千地獄,復生千馬頭山、千香積山、千般荼婆山、千*[5169]山、千閻浮[5170]、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5171];復生千[5172]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天、千*天、千兜[5173]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T2.737a05]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水滅地復還生。是時,地上自然有地肥,極為香美,勝於甘露。欲知彼地肥氣味,猶如甜[5174]桃酒。比丘當知:或有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等欲至閻浮[5175],觀看彼地形還復之時。』光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食地肥多者,轉無威神,又無光明,身體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5176]飛,又彼天子食地肥[5177],身體不重,亦復不失神足,亦能在虛空中飛行。

[T2.737a15] 是時,天子失神足者,皆共[5178]哭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為窮厄,復失神足,即住世間,不能復還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視顏色。彼時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有此[5179][5180],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是時,餘光音天見此天子[5181]墮落,皆來呵罵而告之曰:『汝等何為行此不淨之行?』是時,眾[5182]復作是念:我等當作方便[5183],宜共止宿,使人不見。轉轉作屋舍,自覆形體。是謂,比丘!有此因緣,[5184]有屋舍。

[T2.737a26]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地肥自然入地,後轉生粳米,極為鮮淨;亦無皮表,極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謂,比丘![5185]時始有此粳米[5186]名生。比丘!或有是時,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為日日收此粳米?應當二日一收。是時,彼人二日一收粳米。爾時,人民展轉懷[5187],由此轉有生分。

[T2.737b04] 「復有眾生語彼眾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時,彼人報曰:『吾[5188]取二日食糧。』此人聞已,復生此斯念:我當儲四日食糧,即時辦四日食糧。復有眾生語彼眾[5189]:『可共相將外收粳米。』此人報曰:『吾*收四日食糧。』彼人聞已,便生此斯念:吾當辦八日食糧,即辦八日食儲。爾時,彼粳米更不復生。

[T2.737b11] 「是時,眾生各生此斯念:世間有大災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當分此粳米。即時分粳米。爾時眾生復生此斯念:我今可自藏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自藏粳米,便盜他粳米,彼主見盜粳米,語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捨汝罪,後莫更犯。』爾時,世間初有此盜心。是時,復有眾生聞此[5190],復自生[5191],我今可藏此已[5192]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便捨己物,而取他物,彼主[5193]已,語彼人曰:『汝今何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對。是時,物主即時手[5194]相加,自今已後,更莫相侵。

[T2.737b22] 「是時,眾多人民聞眾生相盜,各共[5195]集,自相[5196]言:『世間有此非法,各共相盜,今當立守田人,使守護田。其有眾生聰明高才者,當立為[5197]田主。』是時,即選擇[5198]主而語之曰:『汝等當知世間有此非法竊盜,汝今守田當[5199]其直,諸人民來取他粳米者,即[5200]其罪。』爾時,即安[5201]主,比丘當知。爾時,其守田者,號為剎利種,皆是舊法,非為[5202]法。」

[T2.737c0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始有剎利種 姓中之上者 聰明高才人 天人所敬[5203]

[T2.737c05] 「爾時,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時剎利取*罰之。然[5204]彼人不改其,故復犯之,是時剎利之主作刀杖,取彼人而梟其首。爾時,世間初有此殺生。是時,眾多人民聞此[5205]令:『其有竊盜粳米者,剎利主即取殺之。』皆懷恐懼,衣毛皆[5206]作草盧於中坐禪,修其梵行,而一其心,捨離家業、妻子、[5207]獨靜其志,修於梵行。因此*來,而有婆羅門[5208]名姓。是時,便有此二種姓出現世間。

[T2.737c14] 「比丘當知:彼時由盜故便有殺生,由殺故便有刀杖。是時,剎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5209]高才者,當使統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竊盜者,使[5210]*其罪。』爾時,便有此毘舍種[5211],出現於世。

[T2.737c18] 「爾時,多有眾生便生此斯念:今日眾生之類各共殺生,皆[5212]業之所致[5213],今可來往周旋以自生活。爾時,便有首陀羅種姓,出現世間。」

[T2.737c21]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有剎利種 次有婆羅門 第三名毘舍 次復首陀姓
 有此四種姓 漸漸而相生 皆是天身來 而同為一色

[T2.737c27] 「比丘當知:爾時,有此殺、盜心,無復有此自然粳米。

[T2.737c29] 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5214]子,四者[5215]子,五者[5216]子,及餘所生[5217]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他方剎土風吹使來,取用作種以此自濟。如是,比丘!世間有[5218]瑞應,便有生、老、病、死,[5219]使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盡於苦際,此名為劫成敗時之變易也。吾與汝說,諸佛世尊常所應行,今盡與汝說之。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5220]怠,今不精誠,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5221]也!」

[T2.738a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5222]七不退轉法《增壹阿含40.2經》[5223]

[T2.738a11] 聞如是:

[T2.738a11] 一時,佛在[5224]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38a12] 是時,[5225]國王[5226]闍世,在群臣中而作是說:「此[5227]國極為熾盛,人民眾多,吾當攻伐,攝彼邦土。」

[T2.738a15] 是時,阿闍世王告婆利迦[5228]婆羅門曰:「汝今往至世尊所,持吾姓名,往問訊世尊,禮敬[5229]承事云:『王阿闍世白世尊言:意欲[5230]*國,為可爾不?』設如來有所說者,汝善思惟,來向吾說。所以然者,如來語終不有二。」

[T2.738a20] 是時,婆羅門受王教,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婆羅門白佛言:「王阿闍世禮敬世尊,承事問訊,又復重白:意欲往攻伐*大國,先來問佛為可爾不?」

[T2.738a24] 爾時,彼婆羅門以衣覆頭,著象牙[5231],腰帶利劍,不[5232]說法。

[T2.738a25]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若*人民修七法者,終不為外寇所壞。云何為七?若當*國人民,盡集一處而不散者,便不為他國所壞,是[調>]初法不為外寇所敗。

[T2.738a29] 「復次,阿難!*國人上下和[5233]*人民不為外人所[5234]。是謂,阿難[5235],第二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T2.738b02] 「復次,阿難!若*國人亦不婬他[5236],著他女人色,是謂第三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T2.738b04] 「復次,阿難!若*國不從此間而傳至彼,亦復不從彼間傳來至此,是謂第四之法不為外寇所壞。

[T2.738b07] 「復次,阿難!若*-國人供[5237]沙門、婆羅門,承事禮敬梵行人者,是謂第五之法,是時便不為外寇所[5238]

[T2.738b09] 「復次,阿難!若*國人民不貪著他財寶者,是謂第六法不為外寇所壞。

[T2.738b11] 「復次,阿難!若*國人民皆同一心,不向神寺,專精其意,便不為外寇所壞也,是謂第七之法不為外寇所壞。是謂,阿難!彼*人修此七法者,終不為外人所壞。」

[T2.738b15] 是時,梵志白佛言:「設當彼人成就一法,猶不可壞,何況七法而可壞乎?」

[T2.738b16] 「止!止!」

[T2.738b17] 「世尊!國事猥多,欲還所止。」爾時,梵志即從*起而去。

[T2.738b18] 彼梵志[5239]遠,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不退轉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

[T2.738b20]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

[T2.738b20] 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告曰:「云何[5240]七不退轉[5241]法?比丘當知:若比丘共集一處,皆共和順,上下相奉,轉進於上,修諸善法而不退轉,亦不為魔所得便,是謂初法不退[5242]

[T2.738b25] 「復次,眾僧和合順從其教,轉進於上[5243]不退轉,不為魔王所壞,是謂第二之法不退轉也。

[T2.738b27] 「復次,比丘!不著事務,不修世[5244],轉進於上,不為魔天所得其便,是謂第三不退[5245]之法[5246]

[T2.738b29] 「復次,比丘!不諷誦雜書,終日[5247]役其情意,轉進於上,不為魔王[5248]其便,是謂第四不退轉**也。

[T2.738c02] 「復次,比丘!勤修其法,除去睡眠,恒自警[5249],轉進於上,不為弊魔而得其便,是謂第五不退轉*法。

[T2.738c05] 「復次,比丘!不學算術,亦不使人習之,樂閑靜*處,修習其法,轉進於上,不為弊魔[5250]其便*也。是謂第六不退轉*法。

[T2.738c08] 「復次,比丘!起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習於禪行,忍諸法教,轉進於上,不為魔所得其便[5251],是謂[5252]不退轉法*也。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共和[5253]者,便不為魔得其便也。」

[T2.738c12] 爾時,世尊說此偈言[5254]

 除去於事業 又非思惟亂 設不行此者 亦不得三昧
 能樂於法者 分別其法義 比丘樂此行 便致三昧定

[T2.738c17]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38c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七覺意對治貪......欲七使《增壹阿含40.3經》[5255]

[T2.738c20] 聞如是:

[T2.738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8c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七使,汝等善思念之。」

[T2.738c22]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38c23] 世尊告曰:「云何為七?一者貪欲使,二者瞋恚使,三者憍慢使,四者癡使,五者疑使,六者見使,七者欲世間使[5256]。是謂,比丘!有此七使,使眾生之類,永處幽闇,纏結其身,流轉世間,無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猶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5257]共相牽引,不得相遠。此眾生類,亦復如是,為此貪欲使、無明使所纏結,不得相離,其餘五使,亦復追從,五使適從,七使亦然。若凡夫之人,為此[5258]七使所縛,流轉生死,不得解脫,不能知苦之[5259]本。」

[T2.739a04] 「比丘當知:由此七使,便有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境界。然此七使之法復有七藥。云何為七?貪欲使者,念覺意治之;瞋恚使者,法覺意治之;邪見使者,精進覺意治之;欲世間使者,喜覺意治之[5260];憍慢使者,猗覺意治之;疑使者,定覺意治之[5261];無明使者,護覺意治之。是謂,比丘!此[5262]使[5263]用七覺意治之。」

[T2.739a12] 「比丘當知:我本未成佛道為菩薩行,坐道樹下,便生斯斯念:欲界眾生為何等所繫?復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七使流轉生死,永不得[5264];我今亦為此七使所繫,不得解脫。爾時,復作是念:此七使為用何治[5265],復重思惟,此七使者當用七覺意治*,我當思惟七覺意,思惟七覺意[5266]時,有漏心盡,便[5267]得解脫,後成無上正真之道,七日之中結跏趺坐,重思惟此七覺意。是故,諸比丘!若欲捨七使者,當念修行七覺意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39a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種人是世間無上福田《增壹阿含40.4經》

[T2.739a24] 聞如是:

[T2.739a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39a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種*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云何[5268]七種人?所謂七人者: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護,五者行空,六者行無[5269]七者行無願。是謂七種之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所以然者;其有眾生行此七法[5270],於現法中獲其果報。」

[T2.739b02]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何以故不說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乃說此七事乎?」

[T2.739b04] 世尊告曰:「行慈七人其行,與須陀洹乃至佛其事不同;雖供養須陀洹乃至佛,不現得報;然供養此[5271]人者,於現世得報。是故,阿難!當勤加勇猛成辦七法。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739b08]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毗羅先七日後命終將墮落,令出家勤修十念《增壹阿含40.5經》

[T2.739b10] 聞如是:

[T2.739b10] 一時,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39b11] 是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及將阿難入毘舍離乞食。爾時,毘舍離城內有大長者名毘羅先,饒財多寶,不可稱計;然復慳貪無惠施之心,唯食[5272]宿福,更不造新。爾時,彼長者將諸婇女在後宮作倡[5273]樂,自相娛樂。

[T2.739b16] 爾時,世尊往詣彼巷,知而問阿難曰:「今聞作倡*樂為是何家?」

[T2.739b18] 阿難白佛:「是毘羅先長者家。」

[T2.739b18] 佛告阿難:「此長者後七日命終,當生[5274]哭地獄中。所以然者,此是常法。若斷善根*人,命終之時,皆生*哭地獄中,今此長者宿福*盡,更不造新。」

[T2.739b22] 阿難白佛言:「頗有因緣使此長者七日不命終乎?」

[T2.739b23] 佛告阿難:「無此因緣得不命終[5275]!昔所種行,今日*盡,此不可免。」

[T2.739b25] 阿難白[5276]:「頗有方宜令此長者不生*哭地獄乎?」

[T2.739b26] 佛告阿難:「有此方宜可使長者不入地獄耳。」

[T2.739b27] 阿難白佛[5277]:「何等因緣使長者不入地獄?」

[T2.739b28] 佛告阿難:「設此長者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便得免此罪也。」

[T2.739c01] 阿難白佛言:「今我能使此長者出家學道。」

[T2.739c02] 爾時,阿難辭世尊已,往至彼長者家,在門外立。是時,長者遙見阿難來,即出奉迎,便請使坐。時,阿難語長者曰:「今我是一切智人邊聞[5278],然如來今記:汝身後七日當身壞[5279]命終,生*哭地獄中。」

[T2.739c06] 長者聞已,即懷恐懼,衣毛皆,白阿難曰:「頗有此因緣使七日*中不命終乎?」

[T2.739c08] 阿難告曰:「無此因緣令七日中得免命終。」

[T2.739c09] 長者復白言:「頗有因緣我今[5280]命終不生*哭地獄中乎?」

[T2.739c11] 阿難告曰:「世尊亦有此教:若當長者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者,便不入地獄中,汝今可宜出家學道,得到彼岸。」

[T2.739c13] 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5281],我正爾當往。」

[T2.739c14] 是時,阿難便捨而去。長者便作是念:言七日者猶[5282]為遠,吾今宜可五欲自娛樂,然後當出家學道。是時,阿難明日復至長者家,語長者曰:「一日*過,餘有六日在,可時出家。」

[T2.739c18] 長者白言:「阿難並在前,正爾當尋從。」

[T2.739c19] 然彼長者猶故不去。是時,阿難二日、三日,乃至六日至長者家,語長者曰:「可時出家,後悔無及。設不出家者,今日命終,當生*哭地獄中。」

[T2.739c22] 長者白阿難曰:「尊者並在前,正爾當隨後。」

[T2.739c23] 阿難告曰:「長者!今日以何神足至彼間?方言先遣吾耶?但今欲共一時[5283]往。」

[T2.739c25] 是時,阿難將此長者往至世尊所,到*,頭面禮足,白佛言:「今此長者欲得出家學道,唯願如來當與剃除鬚髮,使得學道。」

[T2.739c28] 佛告阿難:「汝今躬可度此長者。」

[T2.739c29] 是時,阿難受佛教,即時與長者剃除鬚髮,教令著三法衣,使[5284]正法。是時,阿難教彼比丘曰:「汝當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當修行如是之法。是謂,比丘!行此十念者,便獲大果報,得甘露法味。」

[T2.740a06] 是時,毘羅先修行如是法[5285],即其日命終,生四天王中。

[T2.740a07] 是時,阿難即闍維[5286]彼身,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向者,比丘毘羅先者今已命終為生何處?」

[T2.740a10] 世尊告曰:「今此比丘命終生四天[5287]

[T2.740a11] 阿難白佛言:「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T2.740a12] 世尊告曰:「於彼命終當生三十三天,展轉生*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從彼命終復還來生,乃至四天王中。是謂,阿難!毘羅先比丘七[5288]周旋天人之中,最後得人身,出家學道,當盡苦際。所以然者,斯於如來有信心故。」

[T2.740a17] 「阿難當知:此閻浮提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設有人供養閻浮里地人,其福為多不?」

[T2.740a19] 阿難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T2.740a20]佛告[5289]阿難:「若有眾生如 [(-)/][5290]牛頃,信心不絕修行十念者;其福不可量,無有能[5291]者。如是,阿難!當求方便,修行十念。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740a23]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七法能淨諸有漏法《增壹阿含40.6經》[5292]

[T2.740a25] 聞如是:

[T2.740a2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0a2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5293]當說極妙之法,初、中、竟善,義理[5294]深邃,具足得修梵行,此經名為淨諸漏法,汝等善思念之。」

[T2.740a28][5295]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40a29] 世尊告曰:「彼云何[5296]為淨諸漏法?或有有漏緣見得斷;有有漏親近得斷[5297];或有有漏遠離得斷;或有有漏娛樂得斷;或有有漏威儀得斷;或有有漏思惟得斷。

[T2.740b04]「彼云何有漏由見得斷?於是,凡夫之人不聖人,不順從如來之法,不能擁護賢聖之法,不親近善知識,不與善知識從事。其聞法所應思惟法者亦不分別,不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便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便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便增多,此法不應思惟而思惟之。

[T2.740b12] 「彼云何法應思惟,然不思惟此法?所言思惟法者,未生欲漏使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令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令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可思惟而不思惟,所不應思惟者便思惟之。[5298]思惟者復不思惟之,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彼人作如是思惟:云何有過去久遠,我今當有過去久遠?或復思惟:無過去久遠?云何當有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我今當有將來久遠?或復言:『無將來久遠[5299]。云何當有將來久遠?為誰有將來久遠?云何有[5300]眾生久遠?此眾生久遠為從何來,從此命終當生何處?』彼人起此不祥之斯念,便興六見,展轉生[5301]想,有我見審有此見;無有我見審興此見;有我見無我見於中起審見;又復自觀身復興此見;於己而不見己;復興此見,於無我而不見無我,於中起此見。爾時,彼人復生此邪見:我者即是今世,亦是後世,常[5302]於世而不朽敗,亦不變易,復不移動,是謂名為邪見之聚。邪見、災患、憂、悲、苦、惱,皆由此生而不可療治,亦復不能捨,遂增苦本,由是不為沙門之行、涅槃之道。

[T2.740c08] 「又復,比丘!賢聖弟子[5303]其法,不失次[5304]善能擁護,與善知識共從事,彼能分別;不可思惟法亦能[5305];所可思惟法亦能知之;彼所不應思惟法亦不思惟之;所應思惟法而思惟之。

[T2.740c12] 「彼云何不應思惟法而不思惟之?於是,諸法未生欲漏而生,已生欲漏而增多;未生有漏而生,已生有漏而增多;未生無明漏而生,已生無明漏而增多,是謂此法不應[5306]之。

[T2.740c16] 「彼何等法應思惟者而思惟之?於[5307],諸法未生欲漏而不生,已生欲漏而滅之;未生有漏而不生,已生有漏而滅之;未生無明漏而不生,已生無明漏而滅之。是謂此法應[5308]思惟之。

[T2.740c21] 「彼不應思惟者亦[5309]思惟之,可思惟者便思惟之,彼作如是思惟,便滅三法。云何為三?身[5310]、戒盜、疑,設不知、[5311],則增有漏之行;設見、聞、念、知者,則不增有漏之行;已知、已見,有漏便不生。是謂此漏見所斷也。

[T2.740c26] 「彼云何漏恭敬所斷?於是,比丘!堪忍飢寒,勤苦風雨、蚊虻、惡言、罵辱,身生痛[5312],極為煩疼,命垂欲斷,便能忍之。若不爾者,便起苦惱,設復能堪忍者。如是不生,是謂此漏恭敬所斷。

[T2.741a01] 「彼云何漏親近所斷?於是,比丘!持心受衣,不興榮飾,但[5313]支其形體,欲除寒熱,欲令風雨不加其身,又覆形體不令外露。[5314]持心隨時乞食,不起染著之心,但欲趣支形體,使故[5315][5316],新者不生;守護眾行,無所觸犯,長夜安隱而修梵行,久存於世。復持心意親近床*,亦不著榮華服飾,但欲除飢寒、風雨、蚊虻之類,趣支其形,得行道法。又復持心親近醫藥,不生染著之心;於彼醫藥,但欲使疾病除愈故,身體得安隱。設不親近者,則生有漏之患。若親近,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親近所斷。

[T2.741a13] 「彼云何有漏遠離所斷?於是,比丘!除去亂想,猶如惡象、駱駝、牛、馬、虎、狼、狗、蛇蚖、深坑、危岸、[5317][5318]、峻崖、[5319]泥,皆當遠離之。莫與惡知識從事,亦復不與惡人相近,能熟思惟不去心首,設不將護者,則生有漏;設擁護者,則不生有漏,是謂有漏遠離所斷。

[T2.741a19] 「彼云何有漏娛樂所斷?於是,比丘!生欲想而不捨離,設起瞋恚想,亦不捨離,設復起疾想,亦不捨離,設不捨離者,則生有漏;[5320]捨離者,便能不起有漏。是謂此漏娛樂所斷。

[T2.741a23] 「云何有漏威儀所斷?於[5321],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起染污之心,具足眼根,亦無缺漏而護眼根。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不起染污之心,亦不起想著而護意根。若不攝其威儀,則生有漏;若攝其威儀者,則無有漏之患。是謂此漏威儀所斷。

[T2.741a29] 「彼何等有漏思惟所斷?於是,比丘!修念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修法覺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護覺意,依無欲、依無污、依滅盡而求出要。若不修此者,則生有漏之患;設能修者,則不生有漏之患。是謂此漏思惟所斷。

[T2.741b06] 「若復,比丘!於比丘中諸所有漏,見斷者便見斷之,恭敬斷者便[5322]恭敬斷之,親近斷者親近斷之,遠離斷者遠離斷之,儀斷者威儀斷之[5323],思惟斷者思惟斷之。是謂,比丘!具足一切威儀,能斷結、去愛[5324],度於四流,漸漸越[5325]。是謂,比丘!除有漏之法,諸佛世尊常所施行[5326]念一切有形之類,今已施行,汝等常樂閑居樹下,勤加精進,勿有懈怠。今不勤加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訓教[5327]。」

[T2.741b15] 爾時,[5328]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5329]


增壹阿[5330]經卷 第三十[5331]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譯[5332]

(四十之二)七日[5333][5334]

(七)七事得增益功德,其福不可稱量《增壹阿含40.7經》[5335]

[T2.741b24] 聞如是:

[T2.741b24] 一時,佛在阿[5336]闍江水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41b25][5337],大均頭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義[5338]益功德,為無此理?是時,均頭即從座起,往[5339]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均頭白佛言:「世尊!向者在閑靜之處,而作是念:頗有此理,所行眾事,得益功德耶?我今問世尊!唯願說之。」

[T2.741c02] 世尊告曰:「可得增益功德。」

[T2.741c02] 均頭白佛[5340]:「云何得增益功德?」

[T2.741c03] 世尊告曰:「增益有七事,其福不可稱量,亦復無人能算計此者。云何為七?於是,族姓子、若族姓女未曾起僧伽藍處,於中興立者,[5341]福不可計。

[T2.741c06]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持床座施彼僧伽藍者及與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二之福不可稱計。

[T2.741c09]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食施彼比丘僧。是謂,均頭!第三之福不可稱計。

[T2.741c11]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以遮雨衣給施比丘僧者。是謂,均頭!第四功德其福不可[5342]

[T2.741c13] 「復次,均頭。若族姓子、女若[5343]以藥[5344]比丘僧者,是謂第五之福不可稱計。

[T2.741c15] 「復次,均頭!若善男子、善女人曠野作好井者。是謂,均頭!第六[5345]功德也。不可稱[5346]

[T2.741c16] 「復次,均頭!善男子、善女人近道作舍,使當來過去得止宿者。是謂,均頭!第七功德不可稱計。

[T2.741c19] 「是謂,均頭!七功德[5347]法其福不可[5348]。若行。若坐,正使命終,其福隨後,如影隨形,其德不可稱*,言當有爾許之福,亦如大海水不可升斗量之,言當有爾許之水,此七功德亦復如是。其福不可稱限。是故,均頭!善男子、善女人當求方便,成辦七功德。如是,均頭!當作是學。」

[T2.741c25] 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當修行死想,思惟死想《增壹阿含40.8經》[5349]

[T2.741c27] 聞如是:

[T2.741c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1c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T2.741c29] 時,彼座上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常修行、思惟死想。」

[T2.742a01] 世尊告曰:「汝云何思惟、修行死想?」

[T2.742a02] 比丘白佛言:「思惟死想時,意欲存七日,思惟七覺意,於如來法中多所饒益,死後無恨。如是,世尊!我思惟死想。」

[T2.742a04]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非行死想之行,此名為放逸之法。」

[T2.742a06] 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能堪任修行死想。」

[T2.742a07] 世尊告曰:「汝云何修行、思惟死想?」

[T2.742a08] 比丘白佛言:「我今作是念:意欲存在六日,思[5350]如來正法已,便取命終,此則有所[5351]益。如是思惟死想。」

[T2.742a10]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汝亦是放逸之法,[5352]思惟死想也。

[T2.742a11] 復有比丘白佛言:「欲存在五日。」或言四日,或言三日、二日、一日者。

[T2.742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止!止!比丘!此亦是放逸之法,非為思惟死想。」

[T2.742a15] 爾時,復有一比丘白世尊言:「我[5353][5354]修行死想。」比丘白佛言:『我到時,著衣持,入舍衛城乞[5355]已,還出舍衛城,歸所在,入靜室中,思惟七覺意而取命終,此則思惟死想。」

[T2.742a20] 世尊告曰:「止!止!比丘!此亦非思惟、修行死想,汝等諸比丘所說者,皆是放逸之行,非是修行死想之法。」

[T2.742a22] 是時,世尊重告比丘:「其能如[5356]迦利比丘者,此則名為思惟死想,彼比丘者,善能思惟死想。厭患此身惡露不淨。若比丘思惟死想,繫[5357]在前,心不移動,念出入息往還之數,於其中間思惟七覺意,則於如來法多所饒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皆空、皆寂、起者、滅者皆是幻化,無有真實。是故,比丘!當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如是,比丘!當知作如[5358]是學。」

[T2.742b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佛為說七裸形梵志等非是梵行人《增壹阿含40.9經》[5359]

[T2.742b03] 聞如是:

[T2.742b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2b04] 爾時:「波斯匿王即群臣,速嚴寶羽[5360]之車,吾欲往世尊所,禮拜問訊。」

[T2.742b05] 是時,大王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與無[5361][5362]眾,圍遶說法。是時,七尼[5363]子,復有七裸形人,復有七黑梵志,復有七裸形婆羅門,去世尊不遠而過。

[T2.742b09] 是時,波斯匿王見此諸人去世尊不遠而過,即白佛言:「觀此諸人經過不住,皆是少欲知足,無有家業。今此世間阿羅漢[5364]者,此人最為上首。所以然者,於眾人中極為苦行,不貪利養。」

[T2.742b14] 世尊告曰:「大王!竟未識真[5365]羅漢,不以裸形露體名為阿羅漢。大王當知:此皆非真實之行,當念觀察久遠[5366]變。又復當觀可親、知親、可近、知近。所以然者,過去久遠世時有七梵志,在一處學,年極衰弊,以草為衣裳,食以蓏,起諸邪見,各生此斯念:我等持此苦行之法,使後作大國王,或求釋、梵、四天王。

[T2.742b21] 「爾時,有阿私陀天師是諸婆羅門祖父,知彼梵志心中所斯念:即從梵天上沒,來至七婆羅門所。是時,阿私陀天師去天服飾,作婆羅門形,在露地經行。是時,七梵志遙見阿私陀經行,各懷瞋恚,而作是語:『此是何等著欲之人,在我等梵行人前行,今當灰滅之。』是七梵志即手掬水灑彼,梵志曰:『汝今速為灰土!』然婆羅門遂懷瞋恚,天師顏色倍更端[5367]。所以然者,慈能滅瞋。是時,七梵志便作是念:我等將不為禁戒退轉乎?我等正起瞋恚,彼人便[5368]自端*

[T2.742c03] 爾時,七人與天師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和 羅剎鬼神乎 是時名何等 我等欲知之

[T2.742c06] 「是時,阿私[5369]師即時報偈曰:

 非天乾沓和 非鬼羅剎神 天師阿私陀 今我身是也

[T2.742c09] 「『我今知汝心中所斯念:故從梵天上來下耳,梵天去此極為玄遠,彼帝釋[5370]身亦復如是。轉輪聖王亦不可得,不可以此苦行作釋、梵[5371]、四天王。』

[T2.742c12] 「是時,天師阿私陀便說此偈:

 心內若干念 外服而[5372] 但勤修正見 遠離於惡道
 [5373]戒清淨行 口行亦復然 遠離於惡念 必當生天上

[T2.742c17] 「是時,七梵志白天師曰:『審是天師乎?』報曰:『是也。但[5374]梵志不以裸形得生天上;未必修此苦行,得生梵天之處,又非露暴形體,作若干苦行,得生彼處;能攝心意,使不移動,便[5375]天上。不可以卿等所習得生彼處。』大王!觀察此義,不以裸形名為阿羅漢,[5376]凡夫之人欲知真人者,此事不然,然[5377]復真人能分別所習凡夫之行。又復凡夫之人不能知凡夫之行,真人便能知凡夫之行,但大王知之,當方便知久遠[5378]來非適今也。當以觀之。如是,大王!當以方便學之。」

[T2.742c28]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快哉!非世人所能曉了,然國事[5379],欲還所止。」

[T2.743a01] 佛告王曰:「王宜知*。」

[T2.743a01] 爾時,王即從[5380]起,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743a02]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迦栴延廣演佛法非天、人所能及《增壹阿含40.10經》[5381]

[T2.743a04] 聞如是:

[T2.743a04] 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衛國[5382]尼拘屢[5383]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43a05] 爾時,世尊食後,從尼拘屢園往至毘羅耶致聚中,在一樹下坐。是時,執杖釋種[5384]出迦毘羅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爾時,執杖釋種問世尊言:「沙門作何教?為何等論?」

[T2.743a09] 世尊告曰:「梵志當知: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

[T2.743a12] 是時,執杖釋種[5385]頭嘆吒已,便退而去。爾時,如來即從座起,還詣所止。

[T2.743a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者,在彼園中坐,有執杖釋種來至我所,而問我言:『沙門為作何等論?』吾報之曰:『我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5386]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是時,執杖[5387]釋種聞此語已,便退而去。

[T2.743a18]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著世,復非住世?」

[T2.743a20] 世尊告曰:「如我所論者,都不著世,[5388]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我之所論者,正謂此耳。」[5389]尊作此語已,即起入室。

[T2.743a23] 是時,諸比丘各相謂言:「世尊向所論者,略說其義,誰能堪任廣說此義乎?」

[T2.743a24] 是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恒嘆譽尊者大迦[5390][5391],今唯有迦*延能說此義耳。」

[T2.743a26] 是時,眾多比丘語迦*延曰:「向者,如來略說其義,唯願尊者[5392]廣演[5393]之,事事分別,使諸人得解。」

[T2.743a29] *延報曰:「猶如聚落有人出於彼村,欲求真實之物。彼若見大樹,便取[5394]殺,取其枝葉而捨之去,然今汝等亦復如是。捨如來已,來從枝求實,然彼如來皆觀見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間,為天、人導,如來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當有此時節,自然當遇如來說此義。」

[T2.743b06] 時,諸比丘對曰:「如來雖是法之真主,廣演其義;然尊者為世尊記,堪任廣說其義。」

[T2.743b08] *延報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當演說分別其義。」

[T2.743b09] 諸比丘對曰:「甚善。」是時,諸比丘[5395]受其教。

[T2.743b10] *延告曰:「今如來所言:『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5396]所能及,亦非著世,復非住世,然我於彼而得解脫,斷諸狐疑,無復猶豫,如今眾生之徒,好喜訟,起諸亂想。』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使[5397],瞋恚、邪見、欲世間使,憍慢使,疑使,無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報,與人訟,[5398]若干不善之行,起諸亂想,[5399]不善行。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5400]有更[5401]便有痛,*有痛便[5402]所覺,*以有[5403]覺便有想,*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斯念:[5404]聞聲、鼻嗅香、舌味、身更細滑、意知法,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有更樂便有痛,*有痛便[5405][5406],以有覺便有想,*有想便稱量之,於中起若干[5407]想著之斯念。[5408]是貪欲*使、瞋恚使、邪見使、憍慢使、欲世間使、癡使、疑使,皆起刀杖之變,興若干種*變,不可稱計。

[T2.743b28] 「若有人作是說:『亦無眼,亦無色,而有更樂。』此事不然,設復言:『無更樂有痛者。』此亦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設復有人言:『無耳、無聲,無鼻、無香,無舌、無味,無身、無細滑,無意、無法,而言有識者。』終無此理也。設言:『無識而有更樂者。』此事不然,設:『無更樂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復[5409]言:『有[5410]、有色於中起識。』此是必然。若言:『耳聲、鼻香、舌味、身細滑、意法於中起識者。』此事必然,諸賢當知:由此因緣,世尊說曰:『我之所論,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著世,復不住世,然我於欲而得解脫,斷於狐疑,無復猶豫。』世尊因此緣略說其義耳。汝等[5411]不解者,更至如來所,重問此義。設如來有所說者,好念奉持。」

[T2.743c14] 是時,眾多比丘聞迦*延所[5412],亦不言善,復不言非,即從座起而去。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問如來,設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

[T2.743c18] 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以此緣本[5413],具白世尊。爾時,如來告比丘曰:「迦*延比丘聰明辯[5414],廣演其義,設汝等至吾所問此義,我亦當以此與汝說之。」

[T2.743c22] 爾時,阿難在如來後。是時,阿難白佛言:「此經義理極為甚深,猶如有人行[5415]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極為香美,食無厭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處,[5416]此法而無厭足。」重白世尊:「此經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T2.743c27] 佛告阿難:「此經名曰甘露法味,當念奉行。」

[T2.743c28]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5417]

莫畏品第四十[5418]《增壹阿含41.1~5經》

(一[>]摩呵男問須陀洹尚生恐懼,命終是否墮落《增壹阿含41.1經》[5419]

[T2.744a02] 聞如是:

[T2.744a02] 一時,佛在釋翅[5420]迦毘羅衛尼拘屢園中。

[T2.744a03] 是時,摩呵男[5421]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摩呵男釋白世尊言:「躬從如來受此言教:『諸有善男子、善女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更不求諸外道異學,亦復不觀察餘人所[5422]。』設當爾者,此事不然。我若見暴牛、馬、駱駝,即時恐懼,衣毛皆,復作是念:設我今日懷此恐懼,當取命終者,為生何處?」

[T2.744a10] 世尊[5423]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設當取命終,不墮三惡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滅之義。云何為三?如有著於婬欲而起惱亂,復起害心向他人,已無此欲,則不起殺害之心,於現法中不起苦惱,諸有惡不善法欲自害己;設無此者,則無擾亂,便無愁憂。是謂,摩呵男,此三義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亦如[5424]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沈在下,*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摩呵男,當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優留毘六年勤苦,不[5425][5426]味,身[5427]羸瘦,如似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時,便自墮地。時,我復作是念:設我於中命終者,當生何處?時,我復作是念:我今命終者,必不生惡道中,然復義趣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5428]至樂。

[T2.744a27] 「我爾時復遊在仙人窟中。爾時,有[5429]尼揵子在彼學道。是時,尼揵子舉手指日,[5430]體學道,或復[5431]蹲而學道。我爾時往至彼所,語尼揵子:『汝等何故離[5432]舉手翹足乎?』彼尼揵子曰:『瞿曇當知:昔我先師作不善行,今所以苦[5433],欲滅其罪,今雖露形體,有慚辱分,亦*消滅此事。瞿曇當知:行盡苦亦盡,苦盡行亦盡,苦行*盡,便至涅槃。』

[T2.744b06] 「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5434]由行盡苦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5435]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5436]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5437][>]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5438]、三、[5439],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樂,頻[5440]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5441]:『瞿曇沙門樂。』

[T2.744b19]如是。摩呵男!當[5442]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5443]有大池水,縱橫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5444]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水多?為池水多乎?

[T2.744b24] 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水多也。

[T2.744b25]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若[5445]復勇猛精進,便為家家[5446],即得道跡。

[T2.744b29] 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T2.744c01] 爾時,摩呵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婆羅門七日中親族死27人,聞法後出家證果《增壹阿含41.2經》

[T2.744c03] 聞如是:

[T2.744c03] 一時,尊者[5447]伽波羅在鹿[5448]野城中。

[T2.744c04] 是時,有一婆羅門年垂朽邁,昔與尊者那伽[5449]羅少小舊。是時,婆羅門往至那伽*羅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T2.744c06] 爾時,梵志語那伽*羅曰:「汝今[5450]樂之中,最為快樂。」

[T2.744c08] 那伽*羅曰:「汝觀何等義,而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T2.744c09] 婆羅門報曰:「我頻七日中,七男兒死,皆勇猛高才,智慧難及;近六日之中,十二作使人無常,能堪作使,無有懈怠;近五日*來,四兄弟無常,多諸[5451]術,無事不[5452];近四日*來,父母命終,年向百歲,捨我去世;近三日*來,二婦復死,顏貌端[5453],世之希有;又復家中有八窖珍寶,昨日求之而不知處;如我今日遭此苦惱,不可稱計。然,尊者!今日永離彼患,無復愁憂,[5454]以道法而自娛樂,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說:『於樂之中,最為快樂!』

[T2.744c19] 是時,尊者那伽*羅告彼梵志曰:「汝何為不作方便,使彼爾許之人而不命終乎?

[T2.744c21] 梵志對曰:「我亦多作方便,欲令不死,又不失[5455],亦復隨時布施,作諸功德,祠祀諸天,供養諸長老梵志,擁護諸神,誦[5456]術,亦能瞻視星宿,亦復能和合藥草,亦以甘饌飲食施彼窮厄,如此之比不可稱也。然復不能濟彼命根。

[T2.744c27] 是時,尊者那伽*羅便說此偈:

 藥草諸術 衣被飲食具 雖施而無益 猶抱身苦行
 正使祭神祠 香花及沐浴 計挍此原本 無能療治者
 假使施諸物 精進持梵行 計挍此原本 無能療治者

[T2.745a05] 是時,梵志問曰:「當行何法,使無此苦惱之患?

[T2.745a06] 是時,尊者那伽*羅便說此偈:

 恩愛無明本 興諸苦惱患 彼滅而無餘 便無復有苦

[T2.745a09] 是時,[5457]梵志正聞語已,即時便說此偈:

 雖老不極老 所行如弟子 願聽出家學 使得離此災

[T2.745a12] 是時,尊者那伽婆羅即授彼三衣,使出家[5458],又告之曰:「汝今,比丘!當觀此身從頭至足,此髮、毛、[5459]、齒為從何來?形體、皮[5460]、骨髓、腸胃悉從何來?設從此[5461],當至何所。是故,比丘!勿多憂念世間苦惱,又當觀此毛孔之中,求方便成四諦。

[T2.745a17] 是時,尊者那伽*羅便說此偈:

 除想勿多憂 不久成法眼 無常行如電 不遇此大幸
 一一觀毛孔 生者滅者原 無常行如電 施心向涅槃

[T2.745a23] 是時,彼長老比丘受如是言教,在閑靜之處,思惟此[5462]。所以[5463]族姓子,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是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是時,有天是彼比丘舊知識,見彼比丘成阿羅漢已,便往至那伽*羅所,在虛空中而說此偈:

 [5464]得具足戒 在彼閑靜處 得道心無著 除諸原惡本

[T2.745b04] 是時,彼天復以天華散尊者上,即於空中沒不[5465]

[T2.745b05] 爾時,彼比丘及[5466]聞尊者那伽*羅所說,歡喜奉行。

(三)觀七處善,又察四念處法《增壹阿含41.3經》[5467]

[T2.745b07] 聞如是:

[T2.745b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5b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七處之善,又察四法,於此現法之中名為上人。云何,比丘!觀七處之善,於是,比丘!以慈心遍滿一方、二方[5468]、三方、四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盡於世間以慈心遍滿其中。悲、喜、護心,空,無相、願,亦復如是。諸根具足,飲食自量,恒自覺悟。如是,比丘!觀七處。

[T2.745b14] 「云何,比丘!察四處之法,於是,比丘!內自觀身,除去愁憂,身意止,外復觀身[5469]意止;內外觀身身意止。內自觀痛痛意止;外自觀痛痛意止;內外觀痛痛意止。內觀心心意止;外觀心心意止;內外觀心心意止,除去愁憂,無復苦患。內觀法法意止;外觀法法意止,內外觀法法意止。如是,比丘!觀四法之善。

[T2.745b21] 「若復,比丘![5470]是七處善及察四法,於此現法中[5471]上人。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辦七處之善及觀四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45b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舍利弗為北遊比丘說當修八種道及七種法《增壹阿含41.4經》

[T2.745b26] 聞如是:

[T2.745b26] 一時,佛在釋翅[5472]毘羅越城尼拘[5473]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45b27] 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欲詣北方遊化。」

[T2.745c01] 世尊告曰:「宜知是[5474]。」世尊復告比丘曰:「汝等為辭舍利弗比丘乎?」

[T2.745c02]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

[T2.745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往辭舍利弗比丘。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恒與諸梵行人教[5475]其法,說法無厭足。」

[T2.745c05] 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之法,諸比丘聞法已,即從座起,禮世尊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45c07] 爾時,舍利弗在釋翅神寺中遊。爾時,眾多比丘往至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欲詣北方人間遊化,今*辭世尊。」

[T2.745c11] 舍利弗言:「卿等當知:北方人民、沙門、婆羅門皆悉聰明,智慧難及,復有人民[5476]來相試。若當來問卿:『諸賢師,作何等論?』設當作是問者,欲云何報之?」

[T2.745c15] 諸比丘報曰:「設當有人來問者,我當以此義報之:『色者無常,其無常者即是苦[5477];苦者無我,無我者[5478],以空無我、彼空,如是智者之所觀也。痛、想、行、識亦復無常、苦、空、無我,其實空者彼無我、空,如是智者之所學也。此五盛陰皆空、皆寂,因緣合會皆歸於磨滅,不得久住。八種之道,將從有七,我師所說正謂此耳。』若剎利、婆羅門、人民之類,來問我義者,我等當以此義報之。」

[T2.745c23] 是時,舍利弗語眾多比丘曰:「汝等堅持心意,勿為輕舉。」

[T2.745c25] 是時,舍利弗具足與諸比丘說微妙[5479]法,即從座起而去。

[T2.745c26] 是時,眾多比丘去不遠,舍利弗告[5480]丘:「當云何行八種*道及七[5481]*法?」

[T2.745c28] 是時,眾多比丘白舍利弗言:「我等乃從遠來,欲聞其義,唯願說之。」

[T2.745c29] 舍利弗報曰:「汝等諦聽!諦聽[5482],善思念之,吾今當說。」是時,*丘而受其教。

[T2.746a02] 舍利弗告曰:「若一心念正見者,念覺意不亂也;等治者,念一心一切諸法,法覺意也;等語者,身意精進,精進覺意也;等業者,一切諸法得生,喜覺意也;等命者,知足於賢聖之財,悉捨家財,安其形體,猗覺意也;等方便者,得賢聖四諦,盡除去諸結,定覺意也;等念者,觀四意止,身無牢固,皆空無我,護覺意也;等三昧者,不獲者獲,不度者度,不得證者使得證也。設當有人來問此義,云何修八種道及七法?汝等當如是報之。所以然者,八種道及七法,其有比丘[5483]此者,有漏心便得解脫。

[T2.746a14] 「我今重告[5484],其有比丘修行思惟八種道及七法者,彼比丘便成二果而無狐疑,得[5485]羅漢,且捨此事。若不能多,一日之中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其福不可稱計,得阿那含、若阿羅漢。是故,諸賢,當求方便,行此八種道及七法者,於取道無有狐疑。」

[T2.746a20] 爾時,諸比丘聞舍利弗所說,歡喜奉行。

(五)佛讚迦葉年邁猶不捨頭陀,亦讚阿難勝過去諸佛侍者《增壹阿含41.5經》[5486]

[T2.746a21] 聞如是:

[T2.746a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6a22] 爾時,世尊[5487]迦葉曰:「汝今年[5488]朽邁,無少壯*意,宜可受諸長者衣裳及其飲食。」

[T2.746a24] 大迦葉白佛言:「我不堪任受彼衣食,今此納衣隨時乞食,快樂無比。所以然者,將來[5489]有比丘!形體柔軟,心貪好衣食,便於禪退轉,不復能行苦業,又當作是語:『過去佛時,諸比丘等亦受人請、受人衣食,我等何為不法古時聖人乎?』坐貪著衣食故,便當捨服為白衣,使諸[5490]無復威神,四部之眾漸漸減少;聖眾[5491]減少,如來神寺復當毀壞;如來神寺*已毀壞故[5492],經法復當[5493]落。是時,眾生無復精光,[5494]無精光,壽命遂短。是時,彼眾生命終已,皆墮三惡趣,猶如今日眾生之類,為福多者皆生天上,當來之世為罪多者,盡入地獄。」

[T2.746b07]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迦葉多所饒益,為世人民作良[5495]福田。迦葉當知:吾[5496]涅槃後千歲餘,當有比丘於禪退轉,不復行頭陀之法;亦[5497]乞食、著補納衣,貪[5498]長者請[5499]衣食;亦復不在樹下閑居之處,好喜莊飾房舍,亦不用大小便為藥,但著餘藥草,極甘美者;或於其中貪著財貨,惜房舍,恒共諍。爾時,檀越施主篤信佛法,好喜惠施,不惜財物。是時,檀越施主命終之後盡生天上,比丘懈怠者,死入地獄中。如是,迦葉!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保。

[T2.746b18] 「又迦葉[5500]知,將來之世,當有比丘[5501]鬚髮而習家業,左抱男,右抱女,又執箏簫在街巷乞食。爾時,檀越施主受福無窮,況復今日至誠乞食者。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5502],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5503]檀越施主[5504]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我今持此法付授迦葉及阿難比丘。所以然者,吾今年[5505]以向八十,然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今持法寶付囑二人,善念誦持,使不斷絕,流布世間。其有遏絕聖人言教者,便為墮邊際。是故,今日囑累汝經法,無令脫失。」

[T2.746c03] 是時,大迦葉及阿難即從座起,長跪叉手,白世尊[5506]:「以何等故,以此經法付授二人,不囑累餘人乎?又復如來眾中,神通第一[5507]不可稱計,然不囑累?」

[T2.746c07] 世尊告迦葉曰:「我於天上、人中,終不見此人,能受持此法寶,如迦葉、阿難之比。然聲聞中亦復不出二人上者,過去諸佛亦復有此二人受持經法。如今迦葉、阿難比丘之比,極為殊妙。所以然者,過去諸佛頭陀行比丘,法存則存,法沒則沒,然我今日迦葉比丘留住在世,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5508],由此因緣,今迦葉比丘勝過去時比丘之眾。又阿難比丘云何得勝過去侍者,過去時諸佛侍者,聞他所說:「然後乃解,然今日阿難比丘,如來未發語便解,如來不復語[5509]是,皆悉知之,由此因緣,阿難比丘勝過去時諸佛侍者。是故,迦葉!阿難吾今付授汝,囑累汝此法寶,無令缺減。」

[T2.746c20]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5510]

 一切行無常 起者必有滅 無生則無死 此滅最為[5511]

[T2.746c24] 是時,大迦葉及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5512] ~


增壹阿[5513] 卷第三十[5514]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5515]

八難品第四十[5516][5517][5518]《增壹阿含42.1~10經》

(一)當求方便,遠離八難《增壹阿含42.1經》[5519]

[T2.747a07] 聞如是:

[T2.747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7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凡夫之人不聞不知說法[5520]時節。比丘當知:有八不聞[5521]節,人不得修行。云何為八?若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如來[5522]所行,然此眾生在地獄中,不聞不,是謂初一難[5523]

[T2.747a13]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畜生中,不聞不,是謂第二之難。

[T2.747a14]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說法教,然此眾生在餓鬼中,不聞不,是謂[5524]第三之難*也。

[T2.747a16]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長壽天上,不聞不,是謂第四之難*也。

[T2.747a18]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然此眾生在邊地生,誹謗賢聖,造諸邪業,是謂第五之難。

[T2.747a21] 「復次,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生於中國,又且六情[5525]完具,亦復不別善惡之法,是謂第六之難*也。

[T2.747a23] 「若復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眾生在於中國,雖復六情完具,無所缺漏,然彼眾生心識邪見;無人、無施、亦無受者,亦無善惡之報,無今世、後世,亦無父母,世無沙門、婆羅門等成就得阿羅漢者,自身作證而自遊樂。是謂第七之難*也。

[T2.747a29] 「復次,如來不出現世,亦復不說法使至涅槃者,又此眾生生在中國,六情完具,堪任受法,聰明高才,聞法則解,修行正見;便有物、有施、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第八之難。非梵[5526]所修行。是謂,比丘!有此八難,非梵行所修行。

[T2.747b07] 「於是,比丘!有一時節法,梵行人所修行。云何為一?於是,如來出現世時,廣演法教,得至涅槃?」然此人生在中國,世智辯聰,觸物皆明,修行正見,亦能分別善惡之法,有今世、後世,世有沙門、婆羅門等修正見,取證得阿羅漢者。是謂梵行人修行一法,得至涅槃。」

[T2.747b1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八難非一類 令人不得道 如今現在前 世間不可遇
 亦當學正法 亦莫失是處 追憶過去等 便生地獄中
 於是斷無欲 思惟於正法 久存於世間 而無斷滅時
 於是斷無欲 思惟於正法 永斷生死原 久存於世間
 [5527]得於人身 分別正真法 諸不得果者 必遊八難處
 今說有八難 佛法之要行 一難猶尚劇 如板浮大[5528]
 雖當離一難 然可有此理 設離一四諦 永離於正[5529]
 是故當專心 思惟於妙理 至誠聽正法 便得無為處

[T2.747c02]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遠離八難之處,莫願其中。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47c0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世尊說八大地獄及所附小地獄之因果《增壹阿含42.2經》

[T2.747c05] 聞如是:

[T2.747c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47c0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大地獄。云何為八?一者還活地獄,二者黑繩地獄,三者等害地獄,四者[5530]哭地獄,五者大*哭地獄,六者阿鼻地獄,七者炎地獄,八者大炎地獄。如是[5531],比丘!八大地獄。」

[T2.747c10]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還活及黑繩 等害二*哭 五逆阿鼻獄 炎大炎地獄
 此名八地獄 其中不可處 皆由惡行本 十六隔子圍
 然彼鐵獄上 為火之所燒 遍一由旬內 熾火極[5532]
 四城四門戶 其間甚平整 又以鐵作城 鐵板覆其上

[T2.747c20]斯由眾生罪報之緣,令彼眾生受苦無量,肉血[5533]盡,唯有骨存。以何等故,名為還活地獄,復有[5534]彼眾生形體挺直,亦不動搖,為苦所逼,不[5535]移轉,形體[5536]無肉血。是時,眾生自相謂言:『眾生還活,還活[5537]。』是時,彼眾生便自還活,以此因緣,故名[5538]還活地獄。

[T2.747c25] 「復以何[5539],名為黑繩地獄?然彼眾生形體筋脈皆化為[5540],以鋸鋸身,故名為黑繩地獄。

[T2.747c28] 「復以何因緣,[5541]等害地獄?是時,彼眾生集在一處,而梟其首,尋復還生,由此因緣,名為等害地獄。

[T2.748a01] 「復以何因緣,名為哭地獄?然彼眾生善本斷滅,[5542]毛髮遺餘在;在彼[5543]獄中,受惱無量,於中稱怨喚呼,聲不斷絕。由此因緣,名為哭地獄。

[T2.748a04]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哭地獄?然彼眾生在地獄中,受無量苦痛,不可稱計;於中喚呼、[5544]胸、自摑,同聲唱[*]。由此因緣,名為大*哭地獄。

[T2.748a08] 「復以何因緣,名為阿鼻地獄?然眾生[5545]類殺害父母,壞佛偷婆,亂眾僧,習邪倒見,與邪見共相應,一[5546]不可療治。以是之故,名為阿鼻地獄。

[T2.748a11] 「復以何因緣,名為炎地獄?然眾生*類在彼獄中,形體出,[5547]融爛,故名為炎地獄。

[T2.748a13] 「復以何因緣,名為大炎地獄?然彼眾生在此獄中,都不見罪人之遺餘,[5548]謂,比丘!由此因緣,名為八大地獄。

[T2.748a16][5549]一地獄有十六隔子,其名地獄[5550]頭地獄、拘牟頭地獄、分陀利地獄、未曾有地獄、永無地獄、愚惑地獄、縮聚地獄、刀山地獄、湯[5551]地獄、火山地獄、灰河地獄、荊棘地獄、沸屎地獄、劍樹地獄、熱鐵丸地獄。如是[5552]十六隔子不可稱量,使彼眾[5553],生地獄中。

[T2.748a22] 「彼或有眾生毀正見者,誹謗正法而遠離之,命終之後皆生還活地獄中。諸有眾生好喜殺生,便生黑繩地獄中。其有眾生屠殺牛、羊及種種類,命終之後生等害地獄中。有眾生不與取,竊他物者,便生*哭地獄中。其有眾生常喜淫[5554][5555]復妄語,命終之後生大*哭地獄中。其有眾生殺害父母,破壞神寺,亂聖眾,誹謗聖人,習倒邪見,命終之後生阿鼻地獄中。其有眾生,此間聞語,復傳來[5556]至彼,設彼間聞,復傳來至此,求人方便,彼人命終之後生炎地獄中。其有眾生亂彼此,貪著他物,興起慳[5557],意懷猶豫,命終之後生大炎地獄中。其有眾生造諸雜業,命終之後生十六隔[5558]中。

[T2.748b07] 「是時,獄卒役彼眾生,苦痛難量;或[5559]手,或*,或斷手或截鼻,或斷耳[5560],或[5561]耳鼻,或取材木[5562]之,或以草著其腹,或取髮懸之,或剝其皮,[5563]其肉,或分為二分,或還縫合[5564],或取五[>]之,或取火側炙之,或融鐵灑之,或五[5565]之,或[5566]其身,或以利斧而梟其首,尋復還生。要當人中[5567]畢,然後乃[5568]。是時,獄卒取彼眾生,大[5569]碎其形體,或取脊脈剝之,[5570]驅逐使上劍樹[5571],復驅使使[5572]下;是時,有鐵[5573][5574]尋復食之,復取五繫之,不得動轉,尋復舉著大[5575]湯中,加以鐵叉而害其身,風吹其身,復還生如故。是時,獄卒復使眾生上刀山、火[5576]山不令停住,[5577]中受苦不可稱[5578],要當人中所作罪畢,然後乃出。

[T2.748b22] 「是時,罪人不堪受此苦痛,復求入熱灰地獄中受[5579]無量,[5580]從中出,入逆[5581]地獄,其中風吹痛不可計,復從中出,入熱屎地獄中。是時,熱屎地獄中有[5582]細虫,噉彼骨肉。是時,眾生不堪受苦痛,復移至劍樹地獄,傷壞形體,痛不可忍。

[T2.748b28] 「是時,獄卒語彼眾生曰:『汝等為從何來?』是時罪人報曰:『我曹亦復不知為從何來?』又問:『為從何去?』報曰:『亦復不知當何所至?』又問:『今欲求何等?』報曰:『吾等極患飢渴。』是時,獄卒以熱鐵丸著彼罪人口中,燒爛身體,痛不可堪,要當畢其罪本,然後乃命終。是時,罪人復還歷經[5583]爾許地獄,於中受苦數千萬歲,然後乃出。比丘當知:閻羅王便作是念:諸有眾生身、口、意行惡,盡當受如是之罪;諸有眾生身、口、意行善者。如是之比皆當生光音天。」

[T2.748c10]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愚者常歡喜 如彼光音天 智者[5584]懷懼 猶如處地獄

[T2.748c13] 「是時比丘[5585],聞閻羅王作是教令,『我今何日當滅昔所作罪,於此命終得受人形,生中國之中[5586],與善知識共會,父母篤信佛法,於如來眾中得出家學道,於現法中得盡有漏成無漏。我今重[5587]汝,勤加用意,去離八[5588]處,得生中國,與善知識相遇,得修梵行,所願成果不失本誓。』是故,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離八大地獄及十六隔子者,當求方便,修八正道。如是,[5589]丘,當作是學。」

[T2.748c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世尊最後的遊行《增壹阿含42.3經》[5590]

[T2.748c24] 聞如是:

[T2.748c24] 一時,佛在毘舍離[5591]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漸復在人中遊化,

[T2.748c26] 是時,世尊還顧觀毘舍離城,尋時便說此偈:

 今觀毘舍離 更後不復 亦復更不入 於是當別去

[T2.749a03] 是時,毘舍離城中人民,聞說此偈:普懷愁憂,從世尊後,各各墮淚,自相謂曰:「如來滅度將在不久,世間當失光明。」

[T2.749a05] 世尊告曰:「止!止!諸人勿懷愁憂,應壞之物欲使不壞者,終無此理。吾先以有[5592]事之教,由此得作證,亦復[5593]四部[5594]眾,說此四事之教。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一法;一切行苦,是謂二法,一切行無我,是謂三法;涅槃為滅盡,是謂第四法*本。如是不久,如來當取滅度,汝等當知:四法之本,普與一切眾生而說其義。」

[T2.749a13] 爾時,世尊欲使毘舍離城人民還歸,即化作大坑,如來將[5595]比丘眾在[5596]岸,國土人民而在此岸。是時,世尊即擲己在虛空中與彼人民,又告之曰:「汝等,好供養此,亦當供養高才法師,長夜之中獲福無量。」是時,世尊與彼已,即時詣拘尸那竭國。

[T2.749a19] 是時,拘尸那竭國人民五百餘[5597]士集在一處,各作此論:「我同共造奇特之事,使後命終之時,名稱遠布,子孫共傳:『昔日拘尸那竭力[5598]勢叵及。』」

[T2.749a22] 斯須,復作是念:當造立何功德?爾時,去拘尸那竭國不遠有大方石,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我等當共之。盡其筋力,欲得立,而不剋獲,亦不動搖,何況能舉[5599]?是時,世尊便往至彼所,而告之曰:「諸童子,欲何所施為?」

[T2.749a28] 時,諸童子[5600]佛言:「[5601]向者各作此論,欲移此石,使世世稱傳其名,施功[5602]來,乃經七日,然不能[5603]此石移轉。」

[T2.749b01] 佛告諸童子:「卿等欲使如來此石乎?」

[T2.749b02] 童子報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當安此石。」

[T2.749b03] 是時,世尊以[5604]手摩[5605]此石,舉著[5606]手中,擲著虛空中。是時,彼石乃至梵天上。

[T2.749b05] 是時,拘尸那竭力士不見此石,而白世尊曰:「此石今何所至?我等今日咸共不見。」

[T2.749b07] 世尊告曰:「此石今乃至梵天上。」

[T2.749b08] 童子白佛言:「此石何時當來閻浮[5607]地上。」

[T2.749b09] 世尊告曰:「我今當引譬喻,智者以譬喻自解。設復有人往梵天上,取此石投閻浮地者,十二年乃到,然今如來威神所感,正爾當還。」

[T2.749b12] 如來說此語已,是時彼石尋時還來,虛空之中雨諸天華若[5608]百種。

[T2.749b14] 是時,彼童子五百餘人遙見石來,各各馳散,不安本處,佛告童子:「勿懷恐懼,如來自當知時。」

[T2.749b16] 爾時,世尊舒左手[>]接彼石,著右手中而[5609]之。是時,三千大千剎土六[5610]震動,虛空之中神妙之[5611]天,散種種[5612]蓮華。是時,五百童子皆嘆未曾有,甚奇!甚特!如來威神實不可及,此石今長百二十步,廣六十步,然以一手而安處之。」

[T2.749b22] 是時,五百童子白佛言:「如來以何力移動此石,為神足[5613]力,為用智慧*力安處此石乎?」

[T2.749b24] 佛告童子曰:「吾亦不用神足*力,亦復不用智慧之力,吾今用父母*力安處此石。」

[T2.749b26] 諸童子白[5614]:「不審如來用父母*力,其事云何?」

[T2.749b28] 世尊告曰:「吾今當與汝引[5615],智者以譬喻自解。童子當知:十駱駝*力,不如一凡象*[5616]復十駱駝及一凡象*力,不如一[5617]羅勒象力;又復十駱駝及一凡象力并迦羅勒象力,不如一鳩陀延象力[5618];正使十駱駝、一凡象[5619],乃至鳩陀延象力,不如一婆摩那象力也;復計此象之力,不如一迦泥留象力也;復計諸象之力,復不如一[5620]象力*也,復計爾許象*力,復不如一頭摩象力*也;復計[5621]爾許象力,復不如一拘牟陀象力*也;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分陀利象力*也;復取計[5622],復不如一[5623]象之力;復取計挍復不如一摩呵那極之力;復[5624]挍之[5625]復不如一那羅延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轉輪聖王之力;復取計挍之,[5626]如一阿維越致之力;復取計挍之,不如一補處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道樹下坐菩薩之力;復取計挍之,復不如一如來父母遺體之力,吾今以父母之力安處此石。」

[T2.749c19] 爾時,五百童子復白世尊言:「如來神足力者;其事云何?」

[T2.749c20] 世尊告曰:「吾[5627]有弟子[5628][5629]連,神足之[5630]最為第一。爾時,共遊在毘羅若竹園村中。爾時,國土至儉,人民相食,白骨盈路。然出家學[5631]乞求難得,聖眾羸瘦,氣力虛竭;又復村中生民之類,皆懷飢色,無復聊賴。是時,大目*連來至我所,而白我言:『今此毘羅若極為飢儉,乞求無處,生民困悴,無復生路。我亦躬從如來受此言教:今此地下有自然地肥,極為香美。唯願世尊聽許弟子,反此地肥令在上!使此人民得食噉之,又使[5632]聖眾得充氣力。』

[T2.750a01] 「我爾時告目連曰:『諸地中蠕動之虫,欲安處何所?』,目連白言:『當化一手似此地形,又以一手反此地肥,使蠕動之虫各安其所。』我爾時復告目連曰:『汝當有何心[5633]欲反此地?』目連白言:『我今反此地形,猶如力人反一樹葉而無疑難*。』我爾時[5634]語目連曰:『止!止!目連,不須反此地肥。所以然者,眾生此當懷恐怖,衣毛皆,諸佛神寺亦當毀壞。』是時,目連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許聖眾詣[5635]乞食!』

[T2.750a11] 「佛告目連:『此大眾中無神足者,當云何詣彼乞食?』目連白佛言:『其無神足者,我當接詣彼土。』佛告目連:『止!止!目連!何須聖眾詣彼乞食。所以然者,將來之世亦當如是飢儉,乞求難得,人無顏色。爾時,諸長者婆羅門當語比丘言:汝等何不詣單越乞食?昔日釋種弟子有大神足,遇此[5636]儉,皆共詣[5637]乞食,而自存濟;今日釋迦弟子無有神足,亦無威神沙門之行。便輕易比丘!使彼長者居士,普懷憍慢之心,受罪無量。目連當知:以此因緣,諸比丘眾不宜盡往詣彼乞食。』

[T2.750a22] 「諸童子當知:目連神足其德如是。計目連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神足其德不可量也。」

[T2.750a26] 諸童子白佛言:「如來智慧力者,何者是乎?」

[T2.750a27] 世尊告曰:「我[5638]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為第一,如大海水縱[5639]八萬四千由旬,水滿其中;又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如是。然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今取較之,以四大海水為墨,以須彌山為樹皮,現閻[5640]地草木作筆,[5641]使三千大千剎土人民盡能書,欲寫舍利弗比丘智慧之業,然童子當知:四大海水墨、筆、人之漸漸命終,不能使舍利弗比丘智慧竭盡。如是,童子!我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不出舍利弗智慧之上。計此舍利弗比丘!遍滿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欲比如來之智慧,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5642]譬喻為比。如來智慧力者;其事如是。」

[T2.750b12] 是時,童子復白佛言:「頗更有力出此力者乎?」

[T2.750b13] 世尊告曰:「亦有此力出諸力之上。何者是?所謂無常力是。今日如來夜半在雙樹間,為無常力所牽,當取滅度。」

[T2.750b16] 爾時,諸童子咸共墮淚:「如來取滅度何其速哉,世喪眼目。」

[T2.750b17] 爾時,君[5643]羅繫頭比丘尼是婆[5644]陀長者女,此比丘尼便作是念:吾聞世尊取滅度不久,然日數[5645]盡,今宜可往至世尊[5646]親覲問訊。是時,彼比丘尼即出毘舍離城,往至世尊所,遙見如來[5647]將諸比丘眾及五百童子,欲詣雙樹間。

[T2.750b23] 爾時,比丘尼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我聞世尊取滅度將在不久。」

[T2.750b24] 世尊告曰:「如來取滅度正在今日夜半耳。」

[T2.750b25] 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今所以出家學道,又不果所願。然世尊捨我滅度,唯願說微妙之法,使果其願。」

[T2.750b28] 世尊告曰:「汝今當思惟苦之原本。」

[T2.750b29] 比丘尼復白佛言:「實苦,世尊!實苦,如來!」

[T2.750c01] 世尊告曰:「汝觀何等義而言苦乎?」

[T2.750c01] 比丘尼白佛言:「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5648]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如是,世尊!我觀此義已,故言謂苦。」

[T2.750c05] 是時,比丘尼思惟義已,即於[5649]上得三達智。是時,比丘尼白佛言:「我不堪見世尊取滅度,唯願聽許先取滅度。」

[T2.750c07] 是時,世尊默然可之。是時,比丘尼即從*起,禮世尊足,尋於佛前,身[5650]虛空,作十八變;或行、或坐、或復經行,身放火,[5651]沒自由無所觸礙,或出水火,遍滿空中。是時,[5652]丘尼作無[5653]數之變已,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當取滅度[5654]日,八萬天子得法眼[5655]淨。

[T2.750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比丘尼,智慧捷疾者。所謂君*羅比丘尼是也。」

[T2.750c16]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汝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使頭北首[5656]。」

[T2.750c17] 對曰:「如是,世尊!。」即受佛教,往雙樹間,與如來敷座,還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5657]:「敷座已訖,使頭北[5658],宜知是時。」

[T2.750c20] 即時,世尊往彼樹間,就所敷*。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言:「有何因緣,如來敷*言頭北向?」

[T2.750c22] 佛告阿難:「吾滅度後,佛法當在北天竺,以此因緣故,使敷座北向?」

[T2.750c24] 是時,世尊分別三衣,爾時阿難白佛:「以何等故,如來今日分別三衣?」

[T2.750c25] 佛告阿難:「我以當來之世檀越施主故,分別此衣耳。欲使彼人受其福[5659],分別衣[5660]。」

[T2.750c27] 是時,世尊須臾之頃,口出五色光,遍照方域。爾時,阿難復白佛言:「復以何因緣,如來今日口出五色光?」

[T2.751a01] 世尊告曰:「我向作是念:本未成道時長處地獄,吞熱鐵丸;或食草木,長此四大;或作騾、驢[5661]、駱駝、象、馬、、羊;或作餓鬼,長四大[5662]形,有受胎之厄;或受天福,食自然甘露。我今[5663]成如來,以根力覺道成如來身,由此因緣故,口出五色光*。」

[T2.751a06] 是時,須臾之間口出微妙之光,勝於前光。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復以何因緣,如來重出[5664]勝於前者?」

[T2.751a09] 世尊告曰:「我向者作是念:過去諸佛世尊取滅[5665],遺法不久存於世。我復重思惟:以何方便,使我法得久存在世。如來身者金剛之數,意欲碎此身如芥子許,流布世間,使將來[5666]世,信樂檀越不見如來形像者,取供養之因,[5667]是福祐,當生四姓家、四天王家、三十三天、[5668]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因此福祐,當生欲界、色界、無色界;或復有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辟支佛道。若成佛道。由此因緣[5669],出斯光明*。」

[T2.751a19] 是時,世尊躬自[5670]僧伽梨四疊,右著地,脚脚相累。是時,尊者阿難悲泣涕零,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未成道,為結所縛,然[5671]世尊捨我滅度,當何恃怙?」

[T2.751a23] 是時,世尊知而告諸比丘曰:「阿難比丘今為所在?」

[T2.751a24] 諸比丘對曰:「阿難比丘今在如來床後,悲號墮淚,不能自勝,又自考責:『既不成道,又不斷結使,然今世尊捨我涅槃。』」

[T2.751a27]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無為愁憂,夫物處世,應當壞敗,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勤加精進,念修正法。如是不久亦當盡苦際,成無漏行。過去[5672]時,多薩阿竭阿羅呵三耶三佛亦有如此侍者。正使將來恒沙諸佛,亦當有此侍者如阿難比。轉輪聖王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於是,轉輪聖王欲出國界時,人民見者,莫不喜悅。爾時,轉輪聖王有所言教,其有聞者,靡不喜悅。聞其言教,乃無厭足。爾時,轉輪聖王默然,正使人民[5673]見王默然,亦復歡喜。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四未曾有[5674]法。

[T2.751b10] 「比丘當知:阿難今日亦有四未曾有法。云何為四?正使阿難比丘默然至大眾中,其有見者,莫不[5675]悅。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語者,皆共歡喜,假使默然亦復如是。正使阿難比丘至四部眾中,剎利、婆羅門眾中,入國王、居士眾中,皆悉歡悅,興恭敬心,視無厭足。正使阿難比丘有所說者;其聞法教,受無厭足。是謂,比丘!有此四未曾有[5676]法。

[T2.751b18] 是時,阿難白世尊[5677]:「當云何與女人從事?然今比丘到時,著衣持,家家乞食,福度眾生。」

[T2.751b20]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5678]相見莫與共語,設共語者,當專心意。」爾時,世尊便[5679]說此偈:

 莫與女交通 亦莫共言語  有能遠離者 則離於八難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六[5680] 


增壹阿[5681] 卷第三十[5682]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5683]

八難品第四十二之[5684][5685]

[T2.751c07] 「當云何與車[5686]比丘從事?」

[T2.751c07] 世尊告曰:「當以梵法罰之。」

[T2.751c08] 阿難白[5687]:「云何梵法罰之?」

[T2.751c08] 世尊告曰:「不應與車*比丘有所說,亦莫言善,復莫言惡,然此比丘亦復不向汝當有所說。」

[T2.751c11] 阿難白佛言:「設不究事者,此則犯罪不重乎?」

[T2.751c12] 世尊告曰:「但不與語,即是梵法之罰;然由不改者,當將詣眾中諸人共彈使出,莫與說戒,亦莫與法會從事。」

[T2.751c1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欲與彼怨家 而報其怨者 恒念莫與語 此惡無過者

[T2.751c18] 是時,拘尸那竭人民聞如來當取滅度,剋在夜半。是時,國土人民往至雙樹間。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人民白世尊言:「今聞如來當取滅度,我等當云何興敬?」

[T2.751c21] 是時,世尊顧視阿難。是時,阿難即作是念:如來今日身體疲倦,欲使我[5688]授彼[5689]。是時,阿難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白世尊言:『今有二種之姓,一名婆阿陀,二名須拔陀,今來自歸如來聖眾:『唯願世尊聽為[5690]婆塞,自今[5691]後不復殺生!』復有名帝奢,二名[5692]波帝奢,復有名[5693]舍,二名雞頭。如是之比皆來歸如來:『唯願世尊聽為*婆塞,自今之後不復殺生,奉持五戒!』」

[T2.752a01] 是時,世尊廣[5694]說法,發遣使歸。是時,五百摩羅眾即從[5695]起,繞佛三匝,便退而去。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吾最後受證弟子。所謂拘尸那竭五百摩羅是也。」

[T2.752a05] 爾時,須拔梵志從[5696]國來至拘尸那竭國,遙見五百人來,即問之曰:「汝等為從何來?」

[T2.752a07] 五百人報曰:「須拔當知:如來今日當取滅度在雙樹間。」

[T2.752a08] 是時,須拔便作是念:如來出現於世甚為難遇,如來出世時時乃有,如優曇華億劫乃出。我今少多有疑不解諸法,唯彼瞿曇沙門能解我狐疑。我今可往至彼瞿曇所,而問此義。

[T2.752a12] 是時,須拔梵志至雙樹間,到阿難所,白阿難曰:「吾聞世尊今日當取滅度,為審爾不?」

[T2.752a14] 阿難報曰:「審有其事。」

[T2.752a15] 須拔白言:「然我今日猶有狐疑,唯願聽許白世尊此言:『餘人不解六師所說,為得見沙門瞿曇所說乎?』」

[T2.752a17] 阿難白言:「止!止!須拔!勿嬈如來。」

[T2.752a18] 如是再三,復白阿難曰:「如來出世甚不可遇,如優曇華時時乃有,如來亦復如是,時時乃出,然我今觀如來足能解我狐疑,我今所問義者蓋不足言。又今,阿難!不與我往白世尊。又聞如來[5697]無窮,前無極,然今日[5698]不見接納。」

[T2.752a24] 是時,世尊以天耳[5699]聞須拔向阿難作如是論。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止!止!阿難!勿遮須拔梵志。所以然者,此來問義多所饒益。若我說法者即得度脫。」

[T2.752a27] 是時,阿難語須拔言:「善哉!善哉!如來今聽在內[5700]法。」是時,須拔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又復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52b02] 爾時,須拔白世尊言:「我今欲有所問,唯願聽許!」

[T2.752b03] 是時,世尊告須拔曰:「今正是時,宜可時問。」

[T2.752b04] 是時,須拔白佛言:「諸異沙門!瞿曇!知諸算術,多所過度。所謂不蘭迦葉、阿夷[5701]、瞿耶樓、[5702]休迦旃、先毘盧持、尼揵子等,如此之[5703][5704]世事乎?為不[5705]耶?其六師之中復有勝如來乎?」

[T2.752b08] 爾時,世尊告曰:「止!止!須拔,勿問此義,何煩問此勝如來乎?然我今日在此座上,當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T2.752b11] 須拔白佛言:「今當為問深義,唯願世尊以時說之。」

[T2.752b12] 爾時,世尊告曰:「我初學道時年二十九,欲度人民故,[5706]十五年在外道中學,自是*來更不見沙門、婆羅門,其大眾中無八賢聖道者,則無沙門四果。是謂,須拔,世間空虛,更無真人得道者也。以其賢聖法中有賢聖法者,則有沙門四果之報。所以然者,因有沙門四果之報,皆由賢聖八品道也。若須拔!若我不得無上正真之道,皆由不得賢聖八品道,以其得賢聖八品道,故成佛道。是故,須拔,當求方便,成賢聖道。」

[T2.752b22] 然須拔復白佛言:「我亦樂聞賢聖八品道,唯願演說!」

[T2.752b23] 世尊告曰:「所謂八道者,等見、等治、等語、等命、等業、等方便、等念、等三昧。是謂,須拔,賢聖八品道。」

[T2.752b25] 是時,須拔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爾時,須拔語阿難言:「[5707]我今快得善利,唯願世尊聽為沙門。」

[T2.752b27] 阿難報言:「汝今自往至世尊所,求作沙門。」

[T2.752b28] 是時,須拔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爾時,須拔即成沙門身,著三法衣。時須拔仰觀世尊顏,即於座上有漏心得解脫。

[T2.752c03]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我最後弟子之中。所謂須拔是也。」

[T2.752c04] 爾時,須拔白佛言:「我今聞世尊夜半當取[5708]涅槃,唯願世尊先聽我取涅槃,我不堪見如來先取滅度。」

[T2.752c07] 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所以然者,過去恒沙諸佛世尊,最後取證弟子先取*[5709],如來[5710]取滅度。此是諸佛世尊常法,非適今日[5711]!是時,須拔見世尊*可之,即在如來前,正身正意,繫念在前,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此地六變振[5712]動。

[T2.752c1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5713]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T2.752c16]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自今*諸比丘!不得卿僕[5714]相向,大稱尊,小[5715]賢,相視當如兄弟,自今[5716]後不得稱父母所作字。」

[T2.752c19] 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今諸比丘當云何自稱名號?」

[T2.752c20] 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5717]小比丘稱姓字,又諸比丘欲立字者,當依三尊,此是我之教[5718]。」

[T2.752c23] 是時,阿難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四)大海有八未曾有法,如來法中亦有八未曾有法《增壹阿含42.4經》[5719]

[T2.752c24] 聞如是:

[T2.752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鹿野苑中,與[5720]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52c25] 是時,波呵羅阿須倫[5721]及牟提輪天子,非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52c27] 是時,如來問阿須倫曰:「汝等甚樂大海中乎?」

[T2.752c28] 阿須倫白佛言:「實樂,非為不樂。」

[T2.752c29] 世尊告曰:「大海之中有何奇特之法,汝等見已,於中娛樂?」

[T2.753a01] 阿須倫白佛言:「大海之中有八未曾有[5722]法,諸阿須倫娛樂其中。云何為八?於是,大海之中極深且廣,是謂初未曾有*法。

[T2.753a04] 「復次,大海有此神德,四大江河,一一河者將從五百以投大海,便失[5723]名字,是謂第二[5724]法也。

[T2.753a06] 「復次,大海皆同一味,是謂第三*法也。

[T2.753a07] 「復次,大海以時[5725]賀,不失時節,是謂第四未曾有*法。

[T2.753a08] 「復次,大海鬼神所居,有形之類無不在大海中者,是謂第五未曾有*法。

[T2.753a10] 「復次,大海之中皆容極大之形,百由旬[5726][5727],乃至七千由旬形,亦不逼迮,是謂第六未曾有*法。

[T2.753a12] 「復次,大海之中出若干種珍寶,、瑪瑙[5728]、真珠、[5729]珀、水精、琉璃,是謂第七未曾有*法。

[T2.753a14] 「復次,大海之中下有金沙,又有須彌山,四寶所成,是謂第八未曾有*法,此名八未曾有*法,使諸阿須倫娛樂其中。」

[T2.753a17] 是時,阿須倫[5730][5731]:「如來法中有何奇特,使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

[T2.753a19] 佛告阿須倫曰:「有八未曾有*法,使諸比丘娛樂其中。云何為八?又我法中戒律具足,無放逸行,是謂初未曾有*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極深且廣。

[T2.753a23] 「復次,我法中有四種姓,於我法中作沙門!不錄前名,更作餘字,猶如彼[5732],四大江河皆投于海而同一味,更無餘名,是[5733]第二未曾有*法。

[T2.753a26] 「復次,我法中施設禁戒,[5734][5735]亦不越[5736],是謂第三未曾有*法。

[T2.753a28] 「復次,我法中皆同一味。所謂賢聖八品道[5737],是謂第四未曾有*法也。如彼大海悉同一味。

[T2.753b01] 「復次,我法中種種法充滿其中。所謂四[5738]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真直行,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諸神居其中,是謂[5739]五未曾有之法。

[T2.753b04] 「復次,我法中有種種珍寶。所謂念覺意寶、法覺意寶、精進覺意寶、喜覺意寶、猗覺意寶、定覺意寶、護覺意寶,是謂第六未曾有*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如彼大海出種種珍寶。

[T2.753b08] 「復次,我法中諸有眾[5740]類,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於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然我法中無有增減,如彼大海,諸河投之無有增減,是謂第七未曾有*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

[T2.753b13] 「復次,我法中有金剛三昧,有滅盡三昧,一切光明三昧,得不起三昧,種種三昧不可稱計,諸比丘見已娛樂,如彼大海下有金沙,是謂第八未曾有*法。諸比丘見已,娛樂其中,於我法中有此八未曾有*法,諸比[5741][5742]自娛樂。」

[T2.753b18] 是時,阿須倫白世尊曰:「如來法中使有一未曾有法者,勝彼海中八未曾有*法,百倍、千倍不可為比。所謂賢聖八道是也。善[5743],世尊!快說斯言。」

[T2.753b22] 爾時,世尊[5744]與說法: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妙。爾[5745][5746]見彼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5747]、盡、道,盡與說之。

[T2.753b25] 爾時,阿須倫便作是念:「應有五諦,今世尊但說四諦,與諸天說五諦。」是時,天子即於座上得法眼淨,[5748]須倫白世尊言:「善哉!世尊!快說斯言,今欲還所在。」

[T2.753b29]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即從座起,頭面禮足,復道而去。

[T2.753c01] 時,天子語阿須倫曰:「汝今所念極為不善,云:『如來與諸天說五諦,與我說四諦。』所以然者,諸佛世尊終無二言:『諸佛終不捨眾生,說法亦無懈倦,說法亦復無盡,亦復不選擇人與說法,平等心而說[5749],有四諦,苦、*、盡、道,汝今莫作是念:而呰[5750]如來言有五諦。』

[T2.753c07] 是時,阿須倫報曰:「我今所造不善,自當懺悔!要當至如來所便[5751]問此義。」

[T2.753c09] 爾時,阿須倫及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佛為比丘說天地大動八因緣《增壹阿含42.5經》[5752]

[T2.753c11] 聞如是:

[T2.753c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3c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天地大動有八因緣。云何為八?比丘當知:此閻浮里地,南北二萬一千由旬,東西七千由旬,厚六萬八千由旬,水厚八萬四千由旬,火厚八萬四千由旬,火下有風厚六萬八千由旬,風下際有金剛輪,過去諸佛世尊舍利盡在彼間。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大風正動,火[5753]動;火已動,水便動;水已動,地便動,是謂第一因緣使地大動。

[T2.753c20] 「復次,菩薩從兜術[5754]天降神來下,在母胎中,是時地亦大動,是謂第二因緣使地大動。

[T2.753c22] 「復次,菩薩降神出母胎時,[5755]地大動,是謂第三因緣使地大動。

[T2.753c23] 「復次,菩薩出家學道,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四因緣使地大動。

[T2.753c25] 「復次,若如來入無餘涅槃界而取滅度,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五因緣使地大動。

[T2.753c27] 「復次,有大神足比丘心得自在,隨[5756]意欲行無數變化,或分身為百千之數,復還為一,飛行虛空,石壁皆過,[5757]沒自由,觀地無地[5758],了悉空無,是時地為大動,是謂第六因緣地為大動。

[T2.754a02] 「復次,諸天[5759]神足,神德無量,從彼命終還生彼間,由宿福行,具足諸德,捨本天形,得作帝釋、若梵天王。時地為大動,是謂第七因緣地為大動。

[T2.754a06] 「復次,若眾生命終福盡,是時諸國王不樂本邦,各各相攻伐,或飢儉死者,或刀刃死者,是時天地大動,是謂第八因緣使地大動。如是,比丘!有八因緣使天地大動。」

[T2.754a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阿那律思惟八大人念《增壹阿含42.6經》[5760]

[T2.754a12] 聞如是:

[T2.754a12] 一時,尊者阿那律[5761]遊在四佛所居[5762]處。

[T2.754a13] 是時,阿那律在閑靜之處,便作是念:「諸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於此正法中而得長養,諸聲聞*中不具足戒律者,斯等之類皆離正法,不與戒律相應。如今此二法,戒與聞何者為勝?我今可以此因緣之本,往問如來是事如何[5763]?」阿那律復作是念:「此法,知足[5764]之所行,非無厭者之所行;少欲者之所行,非為多欲者之所行;此法,應閑居者之所行,非在憒之所行;此法,持戒人之所行,非犯戒者之所行;三昧者之所行,非亂者之所行,智慧者之所行,非愚者之所行;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之所行。」是時,阿那律思惟此八大人斯念,今我[5765]可往至世尊所,而問此義。爾時,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T2.754a27] 是時,王波斯匿請如來及比丘僧,夏坐九十日。是時,阿那律漸漸人間,將五百比丘遊化,轉至舍衛國,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阿那律白世尊言:「[5766]在閑靜*處,思惟此義,戒與聞,此二法何者最勝乎?」

[T2.754b03] 是時,世尊與阿那律便說此偈:

 戒勝聞勝耶 汝今起狐疑 戒勝[5767]聞者 於中何狐疑

[T2.754b07] 「所以然者,阿那律當知:若比丘戒成就者,便得定意;已得定意,便獲智慧;已得智慧,便得多聞;已得多聞,便得解脫;已得解脫,於無餘涅槃而取滅度,以此明之,戒為最勝。」

[T2.754b11] 是時,阿那律向世尊說此八大人斯念。佛告阿那律曰:「善哉!善哉!阿那律!汝今所念者,正是大人之所思惟也。少欲知足、在閑居之處、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汝今,阿那律!當建是意,思惟八大人念。云何為八?此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之所行。所以然者,彌勒菩薩應三十劫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我以精進之力超越成佛。

[T2.754b19] 阿那律知之:諸佛世尊皆同一類,同其戒律、解脫、智慧而無有異。亦復同空,無相、願,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莊嚴其身,視無厭足,無能見頂者,皆悉不異。唯有精進不同,於過去當來諸佛世尊,精進者,吾最為勝。是故,阿那律!此第八大人之斯念:此為最為上,為尊為貴,為無有喻,猶如由乳有酪,由酪有[5768],由酥有醍醐,然復醍醐於中最上,為無有比。此亦如是。精進之斯念,於八大人念中最上,實無有比!

[T2.754b28] 是故,阿那律![5769]奉八大人斯念:亦當與四部眾分別其義。設當八大人念流布在世者,[5770]我弟子皆當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所以然者,我法,少欲者之所行,非多欲者所行也;我法,知足者之所行,非無厭者*所行也;我法,閑居者之所行,非眾中者*所行也;我法,持戒者之所行,非犯戒者*所行也。我法,定者之所行,非亂者所行也。我法,智者之所行,非愚者*所行也;我法,多聞者之所行,非少聞者所行也;我法,精進者之所行,非懈怠者所行也。是故,阿那律!四部之眾當求方便,行此八大人念。如是,阿那律!當作是學。」

[T2.754c12] 爾時,阿那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釋尊為比丘說少欲、知足等八大人念《增壹阿含42.7經》[5771]

[T2.754c14] 聞如是:

[T2.754c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4c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部之眾,汝等當知。云何為八?所謂剎利眾、婆羅門眾、長者眾、沙門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魔[5772]、梵天*,比丘當知:我曩昔[5773]來至剎利眾中,共相問訊,言談講論,亦復無人與我等者,獨步無侶,亦無[5774]匹;少欲知足,念不錯亂,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精進成就。

[T2.754c22] 「復自憶斯念:至婆羅門眾中、長者眾中、沙門眾中、四天王眾中、三十三天眾中、魔王眾中、梵天王眾中,共相問訊,言談講論,獨步無侶,亦無*儔匹[5775],於中最尊,亦無等倫;少欲知足,意不錯亂,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多聞成就、精進成就。我當[5776]爾時,在八部眾中獨步無侶,與爾許眾生作大覆蓋。是時,八部之眾無能見頂,亦不敢瞻顏,何況當共論[5777]乎。所以然者,我亦不見天上、人中、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眾中,有能成就此八法者,除如來存不論之。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行此八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55a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阿那邠邸長者平等施,佛讚歎之,並說施賢聖眾能施少獲福多《增壹阿含42.8經》[5778]

[T2.755a07] 聞如是:

[T2.755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5a08] 爾時,阿那邠邸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世尊告長者曰:「長者家中廣施不乎?」

[T2.755a10] 長者白佛:「貧家惠施,晝夜不斷,四城門中,及大市中,家中行路,及佛、比丘僧,是為八處惠施。如是,世尊!其有所須,須衣[5779]衣,須食與食,國中珍寶終不違逆,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悉給施之。亦有諸天來至我所,在虛空中而告我曰:『分別尊卑,此者持戒,此者犯戒,與此獲福,與彼無報。』然我心正無有彼此,不起增減之心,普等慈心於一切眾生。有其[5780]眾生依命根存形,有食則存,非食命不濟。施惠一切眾生,其報無量,受其果報[5781],無[5782]增減。」

[T2.755a20] 佛告長者:「善哉,[5783],長者!平等施者福第一尊。然眾生之心,復有勝如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T2.755a23] 是時,虛空神、天,稱慶無量,即時而[5784]說此偈:

 佛說擇施尊 愚眾有增減[5785] 求其良福田 何過如來眾

[T2.755a27] 「然今世尊所說極為快哉,施持戒人,勝犯戒者。」

[T2.755a28] 爾時,世尊告阿那邠邸長[5786]:「今當與汝說賢聖之眾,善思念之。」抱在心懷,或施少獲福多,或施多獲福多。」

[T2.755b01] 阿那邠邸長者白佛言:「唯願世尊敷演其義!云何施少獲福多?云何施多獲福多?」

[T2.755b03] 佛告長者:「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是謂,長者!賢聖之眾,施少獲福多,施多獲福多。」

[T2.755b06] [5787]時,世尊便說此偈:

 四向成就人 四者成果實 此名賢聖眾 惠施獲福廣

[T2.755b10] 「過去久遠諸佛世尊,亦復有此賢聖[5788]之眾,如我今日無異,正使當來諸佛世尊出現於世者,亦得如此賢聖之眾。是故,長者!歡喜悅心,供[5789]聖眾。」

[T2.755b13] 是時,世尊與彼長者說微妙法,立不退轉[5790]地。長者聞[5791]已,喜慶無量,即從[5792]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55b16] 是時,阿那邠邸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八事行財物惠施,所獲福報無量《增壹阿含42.9經》[5793]

[T2.755b18] 聞如是:

[T2.755b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5b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云何為八?一者[5794]隨時惠施,非為非時;*二者鮮潔惠施,非為穢濁;*三者手自斟酌,不使他人;*四者誓願惠施,無憍恣心;*五者解脫惠施,不望其報;*六者惠施求滅,不求生天;*七者施求良田,不施荒地;*八者然持此功德,惠施[5795]眾生,不自為己。如是,比丘!善男子、善女人,以財物惠施獲八功德。」

[T2.755b27]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智者隨時施 無有慳貪心 所作功德已 盡用惠施人
 此施為最勝 諸佛所加歎 現身受其果 逝則受天福

[T2.755c04] 「是故,比丘!欲求其果報者,當行此八事。其[5796]無量,不可[5797]計,獲甘露之寶,漸至滅度。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55c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邪道趣泥犁,八正道向涅槃《增壹阿含42.10經》

[T2.755c08] 聞如是:

[T2.755c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5c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趣泥犁*路,向涅槃*道,善思念之,無令漏失。」

[T2.755c11] 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55c12] 佛告比丘:「彼云何趣泥犁*路,向涅槃*道?邪見趣泥[5798]路,正見向涅槃*道;邪治趣泥犁之路,正治向涅槃*道;邪語趣泥犁*路,正語向涅槃*道;邪業趣泥犁*路,正業向涅槃*道;邪命趣泥犁之路,正命向涅槃*道;邪方便趣泥犁*路;正方便向涅槃*道;邪念趣泥犁*路,正念向涅槃*道;邪定趣泥犁*路,正定向涅槃*道。是謂,比丘!趣泥犁*路,向涅槃*道,諸佛世尊常所應說法,今已[5799]矣!汝等樂在閑[5800]處,樹下露坐,念行善法,無起懈慢。今不[5801]行,後悔無及。」

[T2.755c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非時、泥犁、道 須倫天、地動 大人八念、眾 善男子施、道

~ 增壹阿*經卷第三十七[5802] 


增壹阿含經 卷第三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5803]

馬血天子問八政[5804]品第四十[5805]《增壹阿含43.1~10經》

(一)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增壹阿含43.1經》[5806]

[T2.756a07] 聞如是:

[T2.756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6a08]馬血天子[5807]非人之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斯念:在地步度,可盡此世界不乎?我今問世尊!可以步盡世界不耶?」

[T2.756a11] 世尊告曰:「汝今以何義理而作此問?」

[T2.756a12] 天子白佛言:「我昔日一時至[5808]伽梵天所。是時,梵天遙見我來,而語我言:『善來,馬血天子,此處無為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亦無愁、憂、苦、惱。』當我爾時,復作是念:此是涅槃道耶?何以故?涅槃之中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世界之極邊耶?設當是世界邊際者,是為世間可步度[5809]?」

[T2.756a19] 世尊告曰:「汝今神足為何等類?」

[T2.756a20] 天子白佛[5810]:「猶如力士善於射術,箭去無礙;我今神足其德如是。無所罣礙。」

[T2.756a22] 世尊告曰:「我今問汝,隨所樂報之,猶如有四男子善於射術,然彼四人各向四方射,設有人來,意欲盡攝四面之[5811],使不墮地。云何,天子,此人極為捷疾不耶?乃能使箭不墮[5812]地。

[T2.756a26] 「天子當知:上日月前有[5813]步天子,行來進止復踰斯人之[5814]捷疾,然日月宮殿行甚於斯。計彼人天子及日月宮殿*疾,故不如三十三天之速疾也;計三十三天*疾,不如天之疾。如是,諸天所有神足,各各不相[5815]。假使汝今有此神德,如彼諸天,從劫至劫,乃至百劫,猶不能盡世境[5816]。所以然者,地界方域不可稱計。

[T2.756b05] 「天子當知:我過去久遠世時,曾作仙人,名為馬血,與汝同字,欲愛已盡,飛行虛空,無所觸礙。我爾時,神足與人有異,彈指之頃,[5817]能攝此四方箭,[5818]使不墮落。時,我以有此神足,便作是念:我今能以此神足,可盡境地[5819]邊際乎?即[5820]世界而不能盡其方域。,命終之後,進德修業而成佛道,坐樹王下,端坐思惟[5821]昔經歷所施為事:本為仙人,以此神德猶不能盡其方面,當以何神力而為究其邊際乎?時,我復作是念:要當乘聖賢[5822]八品[5823]徑路,然後乃得盡生死邊際。

[T2.756b16] 「彼云何名為[5824]賢聖八品*徑路。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天子,又知斯名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諸過去恒沙諸佛得盡世界者,盡用此賢聖八品道而究世界,正使將來諸佛世尊出現世者,當以此賢聖之道得盡邊際。」

[T2.756b2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步涉無究竟 得盡世界者 地種不可稱 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設意 於中起迷惑 不別真正法 流轉五道中
 賢聖八品道 以此為舟船 諸佛之所行 而究世界邊
 正使當來佛 彌勒之等類 亦用八種道 得盡於世界
 是故有智士 修*聖賢道 晝夜習行之 便至無為處

[T2.756c04] 是時,馬血天子從如來聞說賢聖八品道,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天子即以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是時,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種種好華散如來上,即時便[5825]說斯偈:

 流轉生死久 欲*度世界 賢聖八品道 不知又不見
 今我以見諦 又聞八品道 便得盡邊際 諸佛所到處

[T2.756c13] 爾時,世尊可彼天子所說。時,彼天子以見佛可之,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T2.756c14] 爾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賢聖八關齋法《增壹阿含43.2經》[5826]

[T2.756c16] 聞如是:

[T2.756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6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賢聖八關齋法[5827],汝等善思念之,隨[5828]奉行!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56c19]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八關齋法,一者不殺生,二[5829]不與[5830]取,三者不婬,四者不妄語,五者不飲酒,六者不過時食,七者不處高廣之床,八者遠離作倡伎樂、香華塗身。是謂,比丘!名為賢聖八關齋法。」

[T2.756c24] 是時,[5831]優波離白佛言:「云何修行八關齋法?」

[T2.756c25] 世尊告曰:「於是,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詣沙門若長老比丘所,自稱名字,從朝至暮如[5832]漢,持心不移*動,刀杖不加群生,普慈於一切:『我今受齋法,一無所犯,不起殺心,習彼真人之教;不盜,不婬,不妄語,不飲酒,不過時食,不在高廣之座,不習作倡伎樂、香華塗身。』設有智慧者,當作是說;假令無智者,當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當一一指授,無令失次,亦莫超越,復當教使發誓願。」

[T2.757a06] 優波離白佛言:「云何當發願?」

[T2.757a06] 世尊告曰:「彼發願時:『我今以此八關齋法,莫墮地獄,餓鬼、畜生,亦莫墮八難之處,莫處邊境,莫墮凶弊之處,莫與惡知識從事,父母專正,無習邪見,生中國中,聞[5833]善法,分別思惟,法法成就,持此齋法功德,攝取一切眾生之[5834],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無上正真之道,持此誓願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復持此八關[>]法,用學佛道、辟支佛道、阿羅漢道,諸世界學正法者亦習此業,正使將來彌勒佛出現世時,如來、至真、等正覺值遇彼會,使得時度。』彌勒出現世時,聲聞三會,初會之時九十六億比丘之眾,第二之會九十四億比丘之眾,第三[5835]九十二億比丘之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亦值彼王及國土教授師,作如是之教,無令缺漏。」

[T2.757a22] 是時,優波離白世尊言:「設彼善男子、善女人雖持八關齋,於中不發誓願者,豈不得大功德乎?」

[T2.757a24] 世尊告曰:「雖獲其福,福不足[5836]。所以然者,我今當說:「

[T2.757a26] 過去世時,有王名寶岳,以法治化,無有阿曲,領此閻浮[5837]境界。爾時,有佛名曰寶藏如來、至真、等正覺、[5838]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5839]、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彼王有女名[5840]牟尼,顏貌殊特,面如桃華色,皆由前世供養諸佛之所致也。爾時,彼佛亦復三會,聲聞初[5841]會之時一億六萬八千之眾,第二之會一億六萬之眾,第三之會一億三萬之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

[T2.757b05] 「是時,彼佛與諸弟子說如此之法:『諸比丘!當念坐禪,勿有懈怠。復求方便,誦習經戒。』彼佛侍者名曰滿願,多聞第一,如我今日阿難比丘多聞最勝。時,彼滿願比丘白寶藏佛言:『諸有比丘諸根闇鈍,亦不精[5842]於禪定[5843],又不誦習,今日世尊欲安此人著何聚中?』寶藏佛告曰:『設有比丘諸根闇鈍,不堪任行禪法者,當修三上人法業。云何為三?所謂坐禪、誦經、佐[5844]眾事。』如是彼佛與諸弟子說如此微妙之法。

[T2.757b14] 「爾時,有長老比丘!亦不堪任修行禪法。時,彼比丘便作是念:我今年衰長大,亦不能修其禪法,今當求願行勸助之法。是時,彼長老比丘入野馬城中,求燭火、麻油,日來供養寶藏如來,使明不斷。

[T2.757b19] 「是時,王女牟尼見此長老比丘里巷乞求,即問彼比丘曰:『比丘!今日為何所求?』比丘報曰:『[5845]女當知:我年衰邁,不堪行禪法,故求乞脂油,用供養佛,續尊光明。』是時,彼女聞佛名號,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白彼長老比丘曰:『汝今,比丘!勿在餘處乞求,我自相供給,麻油燈炷盡相惠施。』

[T2.757b25] 「是時,長老比丘受彼女施,日來取油供養寶藏如來,持此功德福業,施與無上正真之道,口自演說:『年既衰大,又復鈍根,無有智慧得行禪法,持此功德之業,所生之處莫墮惡趣,使將來[5846]世值遇聖尊,如今寶藏如來無異;亦遇聖眾如今聖眾而無有異;說法亦當如今無異。』是時,寶藏如來知彼比丘心中所斯念:即時便笑,口出五色光,而告之曰:『汝今,比丘!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作佛,號曰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時,長老比丘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身心堅固,意不退轉,顏色[5847]勝,不與常同。

[T2.757c08] 「時,彼牟尼女人見彼比丘顏色殊常[5848],即前問曰:『比丘!今日顏色極為殊妙,不與常同,得何意故?』比丘報曰:『王女當知:向者,如來以甘露見灌。』牟尼女問曰:『云何如來以甘露見灌?』比丘報曰:『我為寶藏如來所授決,言將來無數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曰燈光如來、至真、等正覺,身心牢固,意不退轉。如是,王女!為彼如來之所授決也。』王女問曰:『彼佛頗授我決乎?』長老比丘報曰:『我亦不知為授汝不?』

[T2.757c17] 「是時,王女聞比丘[5849]已,即乘羽[5850]之車,往至寶藏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王女白佛言:『我今[5851]檀越施主,所須脂油恒相供給,然今世尊授彼比丘決,獨不見授。』寶藏如來告曰:『發心求願,其福難量,何況以財惠施乎?』牟尼女報曰:『設當如來不授我者,當自斷其命根。』寶藏如來報曰:『夫處女人之身,求作轉輪聖王者,終不獲也;求作帝釋者,亦不可獲也;求作梵天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魔王者,亦不可得也、求作如來者,亦不可得也。』女曰:『我定不能得成無上道乎?』寶藏佛報曰:『能也。牟尼女,成無上正真道也。然王女當知:將來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出世,是汝善知識,彼佛當授汝決。』

[T2.758a03] 「是時,王女白彼佛言:『受者清淨,施主穢濁乎?』寶藏佛告曰:『吾今所說者,心意清淨,發願牢固。』是時,王女語已,即從座起,頭面禮足,遶佛三匝,便退而去。

[T2.758a06] 「優波離當知:無數阿僧祇劫,燈光佛乃出現於世,治在頭摩大國,與大比丘眾十六萬八千眾俱,國[5852]、人民悉來承事。是時,彼國有王名提波延那,以法治化,領此閻浮境界。是時,彼王請佛及比丘僧而飯食之。是時,燈光如來清旦著衣持,將諸比丘眾入城。

[T2.758a12] 「爾時,有梵志子名曰彌[5853],顏[5854][5855],眾中獨出,像如梵天,通諸經藏,靡不貫練,諸書術,皆悉明了,天文地理,靡不了知。是時,彼梵志遙見燈光佛來,顏貌殊特,世之奇異,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見已,便發喜豫之意,善心生焉:『書籍所載如來出現,甚為難遇。時時乃出,猶如[5856]華時乃[5857]耳,我今當往試之。』是時,梵志手執五華往至世尊所,復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5858]華散如來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見三十相,而不見二相,即興狐疑:今觀世尊不見廣長舌及陰馬藏,即時說此偈:

 聞有三十二 大人之相貌 今不見二相 相好為具不
 頗有陰馬藏 貞潔不婬乎 豈有廣長舌 舐耳覆面乎
 為我現其相 斷諸狐疑結 陰馬及舌相 唯願欲見之

[T2.758b03] 「是時,燈光佛即入三昧定,使彼梵志見其二相。是時,燈光佛復出廣長舌,左右舐[5859]放大光明,還從頂上入。是時,梵志見如來有三十二相具足,見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5860]作是說:『唯願世尊當見觀察,我今持五華奉上如來,又持此身供養聖尊』,發此誓願時,彼五華在空中化成寶臺,極為殊妙,四柱四門,彼時,見交露臺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發此誓願:『使我將來之世作佛,當如燈光佛,弟子翼從,悉皆[5861]如是。』

[T2.758b12] 「是時,燈[5862]知彼梵志心中所斯念:即時便笑,[5863]世尊常法:若授決時世尊笑者,口出五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時,光明已照三千大千世界,日月無復光明,還從頂上入。設如來授決之時,光從頂上入;設授辟支佛決時,光從口出還入[5864]中;若授聲聞者,光從肩上入;若授生天之決者,是時光明從臂中入;若生人中者,是時光明從兩入;若授生餓鬼決者,是時光明從腋入;若授生畜生決者,光明從膝入;若授生地獄決者,是時光明從底入。

[T2.758b23] 「是時,梵志見光從頂上入,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布髮在地,並作是說:『設如來不授我決者,即於此處自斷壞,不成諸根。』是時,燈光佛知梵志心中所斯念:即告之曰:『汝速還起,將來之世,當成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時,摩納聞佛授決已,心懷踊躍,不能自勝,即於彼處,得遍現三昧,踊在虛空,去地七[5865],叉手向燈光如來。

[T2.758c02] 「汝優波離莫作異觀,爾時寶藏如來時長老比丘,豈是異人乎?爾時燈光如來是也。爾時王女牟尼,[我今>今我]是也。時寶藏如來立我名號字釋迦文,我今以此因緣故,說此八關齋法。當發誓願,無願不果。所以然者。若彼女[5866]作是誓願,即於彼劫成其所願也。若長老比丘不發誓[5867]者,終不成佛道。誓願之福不可稱記,得至甘露滅盡之處。如是,優波離!當作是學。」

[T2.758c11] 爾時,優波離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漂木不著此彼必入海,比丘不著此彼必至涅槃《增壹阿含43.3經》[5868]

[T2.758c12] 聞如是:

[T2.758c12] 一時,佛在摩竭國界,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漸至江水側[5869]

[T2.758c13] 爾時,世尊見江水中,有大材木為水所漂,即坐水側一樹下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木為水所漂乎?」

[T2.758c16] 諸比丘白佛[5870]:「唯然,見之。」

[T2.758c17] 世尊告曰:[5871]「設當此木(1)不著此岸,(2)不著彼岸,(3)又不中沒,(4)[5872]在岸上,(5)不為人所捉,(6)*為非人所捉者,(7)*為水所迴轉,(8)*腐敗者,便當漸漸至海。所以然者,[5873],諸江之原本,汝等比丘亦如是。設不著此岸,不著彼岸,又不中沒,復*在岸上,不為[5874]、非人所捉,亦不為水所迴轉,亦不腐敗,便[5875]當漸漸至涅槃處[5876]。所以然者,涅槃者,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涅槃之原本。」

[T2.758c26] 爾時,有牧牛人名曰難陀[5877],憑杖而立。是時,彼牧牛人遙聞如[5878]所說:「漸來至世尊所而立。爾時,牧牛人白世尊言:「我今亦不著此岸,不在彼岸,又非中沒,復非在岸上,不為人捉,復非為非人所捉,不為水所迴轉,亦非腐敗,[5879]當至涅槃之處,唯願世尊聽在道次,得作沙門。」

[T2.759a04] 世尊告曰:「汝今還[5880]牛已,然後乃得作沙門耳。」

[T2.759a05] 牧牛人難陀報曰:「斯牛哀念犢故,自當還家。唯願世尊聽在道次。」

[T2.759a07] 世尊告曰:「此牛雖當還家,故須汝往付授之。」

[T2.759a08] 是時,牧牛人即受其教,往付牛已,還至佛所,白世尊言:「今已付牛,唯願世尊聽作沙門。」是時,如來即聽作沙門!受具足戒。

[T2.759a11] 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云何為此岸?云何為彼岸?云何為中沒。云何在岸上?云何不為人所捉?云何不為非人所捉?云何不為水所迴轉?云何不腐敗?」

[T2.759a14] 佛告比丘曰:「此岸者[5881]也;彼岸者*[5882]中沒者[5883]欲愛*耶;在岸上者五欲也;為人所捉者,如有族姓子發此誓願:『持此功德福祐,作大國王。若作大臣。』非人所捉者,如有比丘有此誓願:『生四天王[5884]而行梵行,[5885]持功德生諸天之中。』是謂名為非人所捉[5886]。為水所迴轉者[5887],此是邪疑也。腐敗者,邪見、邪治、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此是腐敗也。」

[T2.759a24] 是時,難陀比丘在閑靜[5888]處而自修剋,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5889]。即於座上成阿羅漢。

[T2.759a27] 爾時,難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提婆達貪著利養,失神足《增壹阿含43.4經》[5890]

[T2.759a29] 聞如是:

[T2.759a29]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59b01] 爾時,提婆達[5891] [5892][5893]失神足,阿闍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而供養之。是時,眾多比丘聞提婆達*以失神足,又為阿闍世所供養,共相將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眾多比丘白佛言:「提婆達*者極大威力,今為阿闍世王所供養,日遣五百釜食。」

[T2.759b07]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告諸比丘:「汝等莫興此意,貪提婆達*比丘利養;彼愚人由此利養自當滅亡。所以然者,於是,比丘!提婆達兜所以出家學者,不果其願。

[T2.759b11] 「比丘當知:猶如有人出其村落,手執利斧,往詣大樹,先意所望,欲望大樹,及其到樹,持[5894][5895][5896]。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貪著利養;由此利養,向他自譽,毀呰他人,比丘所行[5897],則不果其願,彼由此利養故,[5898]求方便、起勇猛心,如彼人求[5899]不得,為智者所棄。

[T2.759b17] 「設有比丘得利養已,亦不自譽,復不毀他人;或時復向他人自稱說:『我是持戒之人,彼是犯戒之士。』比丘所願者而不果獲,如人捨根,持枝還家,智者見已:『此人雖持枝還家,然不識根。』此中比丘亦復如是。以得利養,奉持戒律,并修梵行,好修三昧。彼以此三昧心向他自譽:『我今得定,餘人無定。』比丘所應行法亦不果獲,猶如有人其求[5900]實木,往至大樹,望其實,捨其枝葉,取其根持還。智者見已,便作是說:『此人別其根。』今此比丘亦復如是。興起利養,奉持戒律,亦不自譽,復非毀他人,修行三昧,亦復如是,漸行智慧。夫智慧者,於此法中最為第一。提婆達*比丘於此法中竟不獲智慧、三昧,亦復不具戒律之法。」

[T2.759c03] 有一比丘白世尊言:「彼提婆達*者,云何不解戒律之法?彼有神德成就諸行,有此智慧。云何不解戒律之法?有智慧則有三昧,有三昧則有戒律。」

[T2.759c07] 世尊告曰:「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數;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數;神足飛行者,亦是世俗常數;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義。」

[T2.759c09]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由禪得神足 至上不究竟 不獲無為際 還墮五欲中
 智慧最為[5901]上 無憂無所慮 [5902]畢獲等見 斷於生死有

[T2.759c15] 「比丘當知:以此方便,知提婆達*不解戒律之法,亦復不解智慧、三昧之行。汝等比丘,莫如提婆達*貪著利養。夫利養者,墮[5903]惡處,不至善趣。若[5904]著利養,便習邪見,離於正見;習於邪治,離於正治;習於邪語,離於正語;習於邪業,離於正業;習於邪命,離於正命;習[5905]方便,離[5906]方便;習於邪斯念,離於正斯念;習於邪定,離於正定。是故,比丘![5907]起利養之心,制令不起;已起利養之心,求方便而滅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59c25] 當說此微妙之法,六十餘比丘捨除法服,習白衣行;復有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759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筏喻,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增壹阿含43.5經》[5908]

[T2.759c29] 聞如是:

[T2.759c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59c3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船筏譬喻,汝等善思念之,戢在心懷。」

[T2.760a01]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60a02]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船筏譬喻?若汝等行路[5909]為賊所擒,當執心意,無起惡情;當[5910]護心,遍滿諸方[5911],無量無限不可稱計,持心當如地,猶如此地亦受於淨,亦受於不淨,屎尿穢惡皆悉受之,然地不起增減之心,不言此好、此醜。汝今所行亦當如是。設為賊所擒獲,莫生惡斯念:起增減心,亦如地、水、火、風,亦受於惡,亦受於好,都無增減[5912]心;起慈、悲、喜、護*心,向一切眾生。所以然者,行善之法猶可捨之,何況惡法而可翫習。[5913]有人遭恐難*處,[5914]度難處至安隱*處,隨意馳走,求其安處。彼見大河極為深廣,亦無船、橋而可得渡至彼岸者;然所立*處極為恐難,彼岸無為。

[T2.760a16] 「爾時,彼人思惟方計:[5915]河水極深且[5916],今可收拾材木草葉,縛筏求渡,依此筏已,從此岸得至彼岸。爾時,彼人即收拾材木草葉,縛筏[5917][5918],從此岸[5919]彼岸,彼人已渡岸,復作是念:此筏於我,多所饒益,由此筏得濟厄難,從有恐之地,得至無為之處。我今不捨此筏,持用自隨。云何,比丘!彼人所至到處,能用此筏自隨乎?為不能耶?」

[T2.760a24] 諸比丘對曰:「不也。世尊!彼人所願,今已果獲,復用筏自隨乎?」

[T2.760a26] 佛告比丘:「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

[T2.760a26]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當捨於法,而況非法?我等豈非由法學道乎?」

[T2.760a28] 世尊告曰」依憍慢滅憍慢、慢慢、增上慢、自慢、邪見慢、慢中慢、增上慢,以無慢滅慢慢,滅無慢、正慢,滅邪慢、增上之慢,盡滅四慢。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時,便生此斯念:欲界之中誰最豪貴,我當降[5920]?此欲界之中,天及人民,皆悉靡伏。時,我復重作是念:聞有弊魔波旬,今當與彼戰,以降波旬,一切憍慢豪貴之天,一切靡伏。時我,比丘!於座上笑,使魔波旬境界皆悉震動。」

[T2.760b08] 虛空之中聞說偈聲:

 捨真淨王法 出家學甘露 設剋[5921]願者 空此三惡趣
 我今集兵眾 瞻彼沙門顏 設不用我計 執擲海表

~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八


增壹阿[5922] 卷第三十九[5923]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5924]

馬血天子品第四十三之[5925] [5926]

[T2.760b20] 「是時,弊魔波旬瞋恚熾盛,即告師子大將曰:『速集四部之眾,欲往攻伐沙門!又當觀察為有何力勢,堪任與我共戰耶?』[5927]爾時復更思惟,與凡人交戰猶不默然,何況欲界豪貴者乎?要當與彼少多爭競。時我,比丘!著仁慈之鎧,手執三昧之弓、智慧之箭,俟彼大眾。是時,弊魔、大將兵眾十八億數,顏貌各異,猿猴、師子來至我所。

[T2.760b27] 「爾時,羅剎之眾,或一身若[5928]頭,或有數十身而共一頭,或兩肩有[5929][5930],當心有口,或有一手;或有兩手者;或復四手;或兩手擎頭,口銜死蛇,或頭上火[5931]口出火光[5932];或兩手擘口,欲前噉之;或披腹相向,手執刀劍,[5933]持戈[5934];或執舂杵;或擔山、負石、擔持[5935]大樹者;或兩在上,頭在下;或乘象、師子、虎、狼、毒虫;或步來者;或空中飛。是時,弊魔將爾許之眾,圍遶道樹。

[T2.760c07] 時,魔波旬在我左側而語我曰:『沙門速起。』時我,比丘!默然不對。如是再三。魔語我曰:『沙門畏我不[5936]?』我告之曰:『我今執心無所畏懼。時波旬曰:「沙門!頗見我四部之眾耶?然汝一己,無有器[5937]兵刃,禿頭露形,著此三衣,復言吾無所畏。』

[T2.760c12] 爾時,我向波旬,便說此偈:

 仁鎧三昧弓 手執智慧箭 福業為兵眾 今當壞汝軍

[T2.760c16] 時,魔波旬復語我曰:『我於沙門多所饒益。設不從我語者,正爾取汝,灰滅其形。又復沙門!顏貌端[5938],年壯可美,出處剎利轉輪王種,速起此處,習於五樂,我當將和使汝得作轉輪聖王。』時,我復報波旬曰:『汝所說者,無常變易,不得久住。亦當捨離,非吾所貪。』時,弊魔波旬復語我曰:『沙門!今日為何所求?志願何物?』時我報曰:『吾所願者,無憂畏處,安隱[5939][5940],涅槃城中;使此眾生流浪生死,沈翳苦惱者,導引正路。』

[T2.760c25] 「魔報我曰:『設今沙門不速起[5941][5942]者,當[5943],擲著海表。』時我報波旬曰:『我自觀察天上、人中,魔、若魔天、人、若非人,及汝四部之眾,不能使吾一毛[5944]。』魔報我曰:『沙門!今日欲與吾戰乎?』我報之曰:『思得交戰。』魔報我曰:『汝怨是誰?』我[5945]報曰:『憍慢者是。增上慢、自慢、邪慢、慢中慢、增上慢。』魔語我曰:『汝以何義滅此諸慢?』時我報曰:『波旬當知:有慈[5946]三昧、悲三昧、[5947]三昧、護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由慈三昧,辦悲三昧,緣悲三昧,得喜三昧,緣喜三昧,得護三昧。由空三昧,得無願三昧;因無願三昧,得無相三昧。以此[5948]三昧之力,與汝共戰。行盡則苦盡,苦盡則結盡,結盡則至涅槃。』

[T2.761a10] 「魔語我曰:『沙門!頗以法滅法乎?』時我報曰:『可以法滅法。』魔問我言:『云何以法滅法?』時我告曰:『以正見滅邪見,[5949]邪見滅[5950]見;正治滅邪治,邪治滅正治;正語滅邪語,邪語滅正語;*業滅邪業,邪業滅正業;正命滅邪命,邪命滅正命;正方便滅邪方便,邪方便滅正方便;正念滅邪斯念,邪念滅正斯念;正定滅邪定,邪定滅正定。』魔語我曰:『沙門!今日雖有斯語,此處難剋也。汝今速起,無令吾擲著海表。』

[T2.761a19] 「時,我復語波旬曰:『汝[5951]福,唯有一施,今得作欲界魔王,我昔所造功德,無能稱計,汝今所說,方言[5952]難耶!』波旬報曰:『今[5953]作福,汝今證知;汝自稱說造無數福,誰為證知?』時我,比丘!即[5954]右手以指案地,語波[5955]:『我所造功德,地證知之。』我當說此[5956],是時地神從地[5957]出,叉手白言:『世尊!我當證知。』地神語適訖。時魔波旬愁憂苦惱,即退不現,

[T2.761a28] 「比丘!當以[5958]方便知之:法猶尚滅,何況非法。我長夜與汝說[5959]覺喻經,不錄其文,況解其義。所以然者,此法玄邃,聲聞、辟支佛[5960]修此法者,獲大功德,得甘露無為之處。彼云何名為乘筏之喻?所謂依慢滅慢,慢已滅盡,無復諸惱亂想之斯念。猶如野狸之皮極修治之,以手[5961]加之,亦無聲[5962],無堅[*][5963]處。此亦如是。若比丘慢盡都無增減。是故,我今告汝等曰:『設為賊所擒獲者,勿興惡斯念:當以慈心遍滿諸方,猶如彼極柔之皮,長夜便獲無為之處。』如是,比丘!當作是念:

[T2.761b10] 當說此法時,於彼*上,三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六十餘比丘還捨法服,習白衣行,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得法眼淨。

[T2.761b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牧牛經《增壹阿含43.6經》[5964]

[T2.761b14] 聞如是:

[T2.761b14] 一時,佛在摩竭國神祇恒水[5965]側,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1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摩竭牧牛人[5966]愚惑,少智[5967],意欲從恒水此岸,[5968]牛至彼岸,亦復不觀彼此之岸深淺之處,便牛入水,先*瘦者,又犢尚小,在水中央,極為羸劣,不能得至彼岸、復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不得*,於中受其苦惱。次復,*極有力者,亦在水中,受其困厄。

[T2.761b22] 「今我眾中比丘亦復如是。心意闇鈍,無有慧明,不別生死[5969],不別魔之橋船,[5970]*生死之流,不習於禁戒之法,便為波旬得其便也。從邪道求於涅槃,望得滅[5971],終不果獲。自造罪業,復[5972]他人著罪中。猶摩竭牧牛人慧多智,意欲*牛至彼此之[5973]岸,先觀察深淺之處,前*極盛力牛到彼岸;次*中流之牛,不肥不瘦,亦得*至彼岸;次*極羸者,亦[*無他,小犢尋從其後而濟*無為。

[T2.761c03] 「比丘!如來亦復如是。善察今世、後世,觀生死[5974]海,魔之徑路,自以八正道度生死*難。復以此道度不度者,猶如[5975]牛之正;一正,餘者悉從。我弟子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以身作證而自遊化,度魔境界至無為處。亦如彼有力之牛*彼恒水得至彼岸。我聲聞亦復如是,斷五下結,成阿那*,於彼般涅槃不還來[5976]間,度魔境界至無為處。如彼中流之牛,不肥不瘦,得*恒水而無疑難。我弟子亦復如是,斷三結使,[5977]、怒、癡薄,成斯陀*,來[5978]此世,盡於苦際,斷魔境界至無為*處。如彼瘦[>]將諸小犢得*渡彼[5979]恒水,我弟子亦復如是,斷[5980]使,成須陀洹,必至得度,度魔境界,度生死之難,如彼小犢從母得[5981]*。我弟子亦復如是。持信奉法,斷魔諸縛,至無為處。」

[T2.761c20] 爾時,世尊便說[5982]偈:

 魔王所應獲 不究生死邊 如來今究竟 世間現慧明
 諸佛所覺了 梵志不明曉 猶涉[5983]生死岸 兼度未度者
 今此五種人 及餘不可計 欲度生死難 盡佛威神力

[T2.761c27] 「是故,比丘!當專其心,無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賢聖八品之道;依賢聖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所以然者,猶如彼愚牧牛之人,外道梵志是也。自溺生死之流,復墮他人著罪中。彼恒水者,即是生死*海也。彼慧牧牛者,如來是也;度生死*難,由[5984]八品道。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八聖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62a0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阿闍世王問沙門法《增壹阿含43.7經》[5985]

[T2.762a07] 聞如是:

[T2.762a07]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婆[5986]梨園[5987]中,[5988]千二百五十弟子俱,盡是[5989]羅漢,諸漏已盡,六通清徹,唯除一人,阿難比丘也。

[T2.762a10] 爾時,王阿闍世[5990]七月十五日受歲時,夜半明星出現,告月光夫人[5991]曰:「今十五日月盛滿,極為清明,當應施行何事?」

[T2.762a12] 夫人報曰:「今十五日說戒之日,應當作倡伎樂,五欲自娛樂。」

[T2.762a14] 時,王聞此語已,不入其懷。[5992]復告優陀耶太子曰:「今夜極清明,應作何事?」

[T2.762a15] 優陀耶太子白王言:「如今夜半極清明,應集四種之兵,諸外敵異國不靡伏者,當往攻伐。」

[T2.762a18] 是時,王阿闍世聞此語已,亦復不入其意。復語無畏太子曰:「如今極清明之夜,應何所施行?」

[T2.762a20] 無畏[5993]子報曰:「今不蘭迦葉[5994],明諸算數,兼知天文地理,眾人所宗仰,可往至彼問此疑難。彼人當與尊說極妙之理,永無[5995]滯。」

[T2.762a23] 時,王聞此語已,亦不入其意。復語須[5996]摩大臣曰:「如今之夜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T2.762a25] *摩白王[5997],如今夜半極為清明,然[5998][5999]近在不遠,多所曉了,唯願大王往問其宜。」

[T2.762a27] 王聞此語已,亦復不入其意。復告婆沙婆羅門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T2.762a29] 婆羅門報曰:「如今十五日極為清明,然有瞿耶樓[6000]近在不遠,唯願大王往問其義。」

[T2.762b02] 時,王聞此語已,復不合其意。復語摩[6001]梵志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作何事?」

[T2.762b04] 梵志報曰:「大王當知:[6002]休迦[6003]近在不遠,唯願大王往問其情。」

[T2.762b06] 王聞此語已,復不合[6004]意,復告索摩典兵師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6005]行?」

[T2.762b08] 索摩報曰:「[6006][6007]近在不遠,明諸算術,可往問其義。」

[T2.762b09] 王聞此[6008]已,亦不合其意。復告最勝大臣曰:「如今十五日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T2.762b11] 最勝白王言:「今有尼揵子[6009],博[6010]諸經,師中最上,唯願大王往問其義。」

[T2.762b13] 王聞此語已,不合其意,復作是思惟:此諸人等,斯是愚惑,不別真偽,無有巧便。

[T2.762b15] 爾時,耆婆伽王子在王左側,王顧語耆婆伽曰:「如今夜半極為清明,應何所施行?」

[T2.762b17] 是時,[6011]婆伽即前長跪,而白王言:「今如來近在不遠,遊貧聚園中,將千二百五十弟子,唯願大王往問其義。然彼如來為明為光,亦無疑滯,知三世事,靡不貫博,自當與王演說其事,王所有狐疑,然自[6012]。」

[T2.762b21] 是時,王阿闍世聞耆婆伽語已,歡喜踊躍,善心生焉,即歎耆婆伽曰:「善哉!善哉!王子!快說斯言。所以然者,我今身心極為熾然,又復無故取父王殺,我恒長夜作是念:誰堪任悟我心意者?今耆婆伽[6013]所說者,正入我意。甚奇!甚特!聞如來音[6014]然大*。」

[T2.762b27] 時,王向耆婆伽便說此偈:

 今日極清明 心意不得悟 汝等人人說 應往問誰義
 不蘭阿夷* 尼揵梵弟子 斯等不可依 不能有所濟
 今日極清明 月滿無瑕穢 今問耆婆伽 應往問誰義

[T2.762c06] 是時,耆婆伽復以偈報王曰:

 聞其柔軟音 得脫摩竭魚 唯願時詣佛 永處無畏境

[T2.762c09] 時,王復以偈報曰:

 我昔所施行 於佛無益事 害彼真佛子 名曰頻婆娑
 今極懷羞恥 無顏見世尊 汝今云何說 使吾往見之

[T2.762c14] 是時,耆婆伽復以偈報王曰:

 諸佛無彼此 諸結永[6015]除 平等無二心 此是佛法義
 設以栴檀香 以塗右手者 執刀斷左手 心不起增減
 如愍羅云子 一息更無二 持心向提婆 怨親無有異
 唯願大王屈 往覲如來顏 當斷其狐疑 勿足有留滯

[T2.762c23] 是時,王阿闍世告耆婆伽王子曰:「汝今速嚴駕五百牙象,五百牸象,然五百[6016]。」

[T2.762c24] 耆婆伽對曰:「如是,大王!」是時,耆婆伽王子即時嚴駕千象,及然五百*,前白王言:「嚴駕*辦,王知是時。」

[T2.762c27] 爾時,王阿闍世將諸營從,往詣梨園中,中路便懷恐怖,衣毛皆,還顧謂耆婆伽王子曰:「吾今將非為汝所誤乎?將非持吾與怨家耶?」

[T2.763a01] 耆婆伽白王:「實無此理,唯願大王小復前進,今如來去此不遠。」

[T2.763a03] 時,王阿闍世意猶懷恐,重告耆婆伽曰:「將非為汝所惑,又聞如來將千二百五十弟子,今不聞其聲?」

[T2.763a05] 耆婆伽報曰:「如來弟子恒入三昧,無有亂想,唯願大王小復前進。」

[T2.763a07][6017]闍世王即下車,步入門至講堂前,默然而立,觀察諸聖眾,還顧謂耆婆伽曰:「如來今在何處?」爾時,一切聖眾盡入炎光三昧,照彼講堂,靡不周遍。

[T2.763a10] 是時,耆婆伽即時長跪,[6018]右手指示如來言:「此是如來,最在中央,如日[6019]雲。」

[T2.763a12] 是時,王阿闍世語耆婆伽曰:「甚奇!甚特!今此聖眾心定乃爾。復以何緣有此光明?」

[T2.763a14] 耆婆伽白王:「三昧之力故放光明耳。」

[T2.763a15] 王復告曰:「如我今日觀察聖眾,極為寂然,使我優陀耶太子[6020]亦當如是寂然無為。」時,王阿闍世叉手,自稱說曰:「唯願世尊當見觀察。」

[T2.763a18] 世尊告曰:「善來,大王!」王聞如來音*,極懷歡喜,如來乃見稱說王號。

[T2.763a19] 時,王阿闍世即至佛所,五體投地,以兩手著如來足上,而自稱說:「唯願世尊當見垂愍,受其悔過。父王無罪而取害之,唯願受悔,後更不犯,自改往修來。」

[T2.763a23]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宜時悔過,無令有失。夫人處世,有過能自改者,斯名上人,於我法中,極為廣大,宜時懺悔。」是時,王禮如來足已,[6021]一面坐。

[T2.763a26] 時王白佛言:「唯願欲有所問,如來聽者,乃敢問耳。」

[T2.763a28] 佛告王曰:「有疑難者,宜時問之。」

[T2.763a28] 王白佛言:「於現世造福,得受現報不乎?」

[T2.763a29] 佛告王曰:「古昔*來頗以此義,曾問人乎?」

[T2.763b01] 王白佛言:「我昔曾以此義而問他人,[6022]蘭迦葉:『云何,不蘭迦葉!現世作福得受現報乎?不蘭迦葉報我言:『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世無阿羅漢等成就者。』當我[6023]爾時,問此受果之報,彼報曰:『無也。』如有人問[6024]瓜義,報*[6025]理,今此迦葉亦復如是。時,我作是念:此梵志已不解[6026],豪族[6027]種所問之義,此人方便引餘事報,[6028],世尊![6029]即欲斷其頭,即不受其語,尋發遣之。

[T2.763b11] 「時,我復至阿夷*所,[6030]問此義,阿夷*報我言:『若於江左殺害眾生,作罪無量,亦無有罪,亦[6031]惡果之報。』時我,世尊!復作是念:我今問現世受報之義,此人乃持殺害報吾,猶如有人問梨之義,以*報之,即捨之去。

[T2.763b16] 「復至瞿耶樓所,而問此義。彼人報我曰:『於江右邊造諸功德,不可稱計,於中亦無[6032]之報。』我爾時復作是念:吾今所問義者,竟不報其理,復捨之去。

[T2.763b20] [6033]往至[6034]休迦[6035]所,而問斯義,彼人報曰:『唯有一人出世,一人[6036],一人往[6037]受其苦樂。』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所問現世之報,乃[6038]生死來相答,復捨之去。

[T2.763b23] 「往問先毘盧[6039]如此之義。彼人報我言:『過去者[6040]滅,更不復生;當來未至,亦復不有;現在不住,[6041]者即變易。』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所問現世之報,乃[6042]三世相酬,此非正理,即復捨去。

[T2.763b28] 「至尼揵子所,而問此義:『云何,尼揵子!頗有現世作福得受現世報[6043]?』彼報我言:『無因,無緣眾生結縛;亦無有因,亦無有緣眾生著結縛;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時我復作是念:此梵志等斯是愚惑,不別真[6044],猶盲無目,所問之義,竟不相報,如似[6045]轉輪[6046]王種,尋復捨[6047]去,今我,世尊!故問其義,現世作福現受報*也。唯願世尊演說其義。」

[T2.763c07] 爾時,世尊告曰:「大王!我今問汝義,隨所樂報之,大王!頗有典酒、[6048][6049]護物左右使人乎?」

[T2.763c09] 王白佛言:「唯然,有之。」

[T2.763c10] 「設彼使人執勞經久,復當賞遺不乎?」

[T2.763c10] 王白佛言:「隨功[6050]用,不令有怨。」

[T2.763c11]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6051]世作福得受現報。云何,大王!既處高位,[6052]民以禮,當復賞遺不乎?」

[T2.763c14] 王白佛言:「唯然,世尊!食共同甘,并命不恨。」

[T2.763c15]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昔日出處極卑,漸漸積功,與王同歡,以是之故,現世作福得受現報。」

[T2.763c17] 佛告王曰:「彼有勞之人,經歷年歲,來白王言:『我等功勞*立,王所[6053]知,欲從王求意所願。』王當以與[6054]不乎?」

[T2.763c20] 王白佛言:「隨彼所願而不違之。」

[T2.763c20] 佛告王曰:「彼有勞之人,欲得辭王,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修清淨行,王聽不乎?」

[T2.763c22] 王白佛言:「唯然,聽之。」

[T2.763c23] 佛告王曰:「設[6055]見彼剃除鬚髮,出家學道,在我左右,王欲何所施為?」

[T2.763c25] 王白佛言:「承事供養,隨時禮拜。」

[T2.763c25]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6056]作福得受現報,設彼有勞之人,持戒完具,無有所犯,王欲何所施行?」

[T2.763c28] 王白佛言:「盡其形壽供給衣被、飲食、床[6057]臥具、病瘦醫藥,不使缺減。」

[T2.763c29] 佛告王曰:「以此方便,知現身作福得受現報。設復彼人已作沙門,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己身作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王欲何為?」

[T2.764a05] 王白佛言:「我當盡形壽,承事供養衣被、[6058]食,床[6059]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

[T2.764a07]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現世作福得受現報,設復彼人盡其形壽,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者,王欲何所施[6060]?」

[T2.764a10] 王白佛言:「當於四道頭起大神寺,兼以香華供養,懸繒、幡、蓋,承事禮敬。所以然者,彼是天身,非為人身。」

[T2.764a12]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現世作福得受現報。」

[T2.764a13] 王白佛言:「我今以[6061]譬喻於中受解,今日世尊重演其義。」自今已後信受其義,唯願世尊受為弟子!自歸於佛、法、比丘僧,今復懺悔,如愚、如惑,父王無過而取害之,今以身命自歸,唯願世尊除其罪,演其妙法,長夜無為,如我自知所作罪報,無有善本。」

[T2.764a19] 佛告王曰:「[6062]有二種人無罪而命終,如屈[6063]臂頃,得生天上。云何為二?一者不造罪本而修其善,二者為罪改其所造。是謂二人而取命終生於天上,亦無流滯。」

[T2.764a23]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人作極惡行 悔過轉微薄 日悔無懈息 罪根永已拔

[T2.764a27] 「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夫以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彼[6064]命終,名譽遠布,周聞四方,後人共傳:『昔日有王,正法治化,無有阿曲。』人以稱傳彼人所生之處,增壽益算,無有中夭。是故,大王!當發歡喜之心,向三尊,佛、法、聖眾。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764b04] 爾時,阿闍世王即從[6065]起,頭面禮佛足,便退而去。王去不遠,佛告諸比丘:「今此阿闍世王不取父王害者,今日應得初沙門果證,在四雙八輩[6066]中,亦復得賢聖八品道,除去八愛,超越八難,雖爾,今猶獲大幸,得無根之信。是故,比丘!為罪之人,當求方便,成無根之信,我優婆塞中得無根信者。所謂阿闍[6067]是也。」

[T2.764b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八風隨世迴轉《增壹阿含43.8經》[6068]

[T2.764b13] 聞如是:

[T2.764b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4b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世八法隨生迴轉。云何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毀,四者譽,五者稱,六者譏,七者苦,八者樂。是謂,比丘!有此八法隨世迴轉。諸比丘!當求方便,除此八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64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如來出現不著世八法,如泥出蓮華《增壹阿含43.9經》

[T2.764b20] 聞如是:

[T2.764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4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出現世間,又於世界成佛道,然不著世間八法,猶與周旋,猶如[6069]泥出生蓮華,極為鮮潔,不著塵水,諸天所愛敬,見者心歡。如來亦復如是。由胞胎生,於中長養,得成佛身,亦如琉璃之寶、淨水之珍,不為塵[6070]所染,如來亦復如是。亦生於世間,不為[6071][6072]所染著。是故,比丘!當[6073]精進,修行八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4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八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增壹阿含43.10經》[6074]

[T2.764c02] 聞如是:

[T2.764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4c0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八種[6075]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云何為八,趣須陀洹、得須陀洹、趣斯陀含、得斯陀含、趣阿那含、得阿那含、趣阿羅漢、得阿羅漢。是謂,比丘!有此八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是故,比丘!求其方便,度生死*難,勿住生死。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4c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馬血、[6076]、難陀 提婆達、船筏 牧牛、無根信 世法、善、八人

~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6077]


增壹阿含[6078] 卷第四十[6079]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080]

九眾生居品第四十[6081]《增壹阿含44.1~11經》

(一)九眾生居處《增壹阿含44.1經》[6082]

[T2.764c20] 聞如是:

[T2.764c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4c21] [世時>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眾生居處,是眾生所居之處。云何為九?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所謂天及人也;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所謂梵迦夷天[6083],最初出現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光音天[6084]也;或有眾生,一身一想,所謂遍淨天[6085]也;或有眾生無量空,所謂[6086]空處天也;或有眾生無量[6087],識處天也;或有眾生不用處,*不用處天也;或有眾生有想無[6088],有想無想處天也;諸所生之處名為九也。是謂,比丘!九眾生居處,群萌之類,曾居、已居、當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離此九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765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施主、施物、受物者各成就三法《增壹阿含44.2經》

[T2.765a06] 聞如是:

[T2.765a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5a0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嚫願有九種*德,汝等善思念之!吾今當敷演其義。」是時,諸比丘受佛教[6089]

[T2.765a09] 佛告比丘:「彼云何名為嚫願九種之德?比丘當知:檀越施主成就三法;所施之物亦成就三法;受物之人亦成就三法。彼檀越施主云何成就三法?於是,檀越施主信成就、誓願成就,亦不殺生,是謂檀越施主成就此三法,所施之物云何成就[6090]三法?於是,施物色成就、香成就、味成就,是謂施物三事成就。云何受物之人成就三事?於是,受物之人戒成就、智慧成就、三昧成就,是謂受施之人成就三法。如是,達嚫成就此九法,獲大果報,至甘露滅盡之處,夫為施主欲求其福者,當求方便,成就此九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5a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惡比丘成就九法,終不成道果《增壹阿含44.3經》

[T2.765a23] 聞如是:

[T2.765a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5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成就九法。云何為九?強顏、耐辱、貪心、慳著、心念不捨離、健忘、少睡、隱匿[6091][6092]亦無[6093]返復為九。是謂,比丘!為成就此九法,惡比丘亦復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惡比丘強顏、耐辱、貪[6094]、慳著、健忘、少睡、*[6095]匿、亦無返復、念不捨離為九。

[T2.765b01] 「云何惡比丘強顏?於是,惡比丘不應求者而求之,違沙門之行。如是比丘名為強顏。

[T2.765b03] *何惡比丘耐辱?於是,惡比丘在諸賢善比丘所,自稱歎說,毀呰他人。如是比丘名為耐辱。

[T2.765b05] 「云何比丘生貪心?於是,比丘見他財物皆生貪心,此名為貪也。

[T2.765b07] 「云何比丘慳著?於是,比丘所得衣不與人共,恒自藏舉。如是名為慳著。

[T2.765b08] 「云何比丘健忘?於是,惡比丘恒多漏失妙善之言,亦不思惟方便,論說國事兵戰之法。如是惡比丘成就此健忘。

[T2.765b11] 「云何惡比丘少於睡眠?於是,惡比丘所應思惟法而不思惟,如是惡比丘少於睡眠。

[T2.765b13] 「云何惡比丘匿處**?於是,惡比丘所為隱匿,不向人說:「我今行婬[6096] [6097]勿令人知。如是比丘[6098]隱匿淫*

[T2.765b16] 「云何惡比丘[6099]返復?於是,惡比丘無恭敬之心,不奉事師長、[6100]貴重之人。如是惡比丘無有返復。

[T2.765b18] 「若惡比丘成就此九法,念不捨離者,終不成道果。是故,比丘!諸惡之法念當[6101]捨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5b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孔雀鳥成就九法,賢哲比丘亦復成就九法《增壹阿含44.4經》

[T2.765b22] 聞如是:

[T2.765b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5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孔雀鳥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孔雀鳥顏貌端[6102],音[6103]清徹,行步庠序,知時而行,飲食知節,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於睡眠,亦復少欲知於返復。是謂,比丘!孔雀之鳥成[6104]此九法,賢哲比丘亦復成就九法。云何為九?於是,賢善比丘顏貌端*,音*清徹,行步庠序,知時而行,飲食知節,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於睡眠,亦復少[6105]知於返復。

[T2.765c02] 「云何賢善比丘顏貌端*?所謂彼比丘出入行來進止之宜,終不失[6106]。如是賢善比丘顏貌端*

[T2.765c05] 「云何比丘音*清徹?於是,比丘善別義理,終不錯亂。如是比丘音*清徹。

[T2.765c06] 「云何比丘行步庠序?於是,比丘知時而行,不失次*,又知可誦知誦,可習知習,可默知默,可起知起。如是比丘知於時節。

[T2.765c09] 「云何比丘知時而行?於是,比丘應往即往,應住即住,隨[6107]聽法。如是比丘知時而行。

[T2.765c11] 「云何比丘飲食知節?於是,比丘所得遺餘,與人共分,不[6108]所有。如是比丘飲食知節。

[T2.765c13] 「云何比丘[6109]睡眠?於是,比丘初夜時,習於[6110]寤,習三十七品無有漏脫,恒以經行、臥覺而淨其意;復於中夜思惟深奧,至後夜時,右著地,脚脚相累,思惟計明之想,復起經行而淨其意。如是,比丘少於睡眠。

[T2.765c18] 「云何比丘少*知於返復?於是,比丘承事三尊,奉敬師長。如是比丘少*知於返復。如是,賢善比丘成就九法,今此九法當念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5c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增壹阿含44.5經》[6111]

[T2.765c24] 聞如是:

[T2.765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5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云何為九?所謂歌、舞、伎、樂、笑、啼、常求方宜、自以幻術、顏色形體,計爾[6112]事中,唯有更樂,縛人最急,百倍、千倍,終不相比。如我今日觀察諸義,更樂縛人最急,無出是者,隨彼男子繫之牢固也。是故,諸比丘!當念捨此九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66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根本法門經《增壹阿含44.6經》[6113]

[T2.766a04] 聞如是:

[T2.766a04] 一時,佛在優迦羅竹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6a0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與汝當說妙法,初善、中善、竟善,義理深邃,清淨修行梵行,此經名曰:『一切諸法之本。』汝等善思念之。」

[T2.766a08]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66a09] 佛告之曰:「彼云何名為一切諸法之本?於是,比丘!凡夫之人不賢聖之教,亦不[6114]護如來言教,不親近善知識,不受善知識言教。彼觀此地如實知之,此是地如審是地;[6115]實是地,亦復是水,亦復是火,亦復是風,四事合以為人,愚者之所娛樂。天自知為天,樂於天中[6116];梵天自知為梵天,大梵自知為大梵,無能出者;光音天還自相知由光音天來;遍淨天自知為遍淨[6117];果實天自知為果實天而不錯亂;阿毘耶陀天自知為阿毘耶陀天;空處天自知為空處天;識處天自知為識處天;不用處天自知為不用處天;有想無想處天自知為有想無想處天;見者自知為見;聞者自知為聞;欲者自知為欲;智者自知為智;一類自知為一類;若干類自知為若干類;悉具足[6118]知為悉具足,涅槃自知為涅槃,於中而自娛樂。所以然者,非智者之所說也。

[T2.766a27] 「若聖弟子往覲聖人,承受其法,與善知識從事,恒親近善知識,觀此地種皆悉分明,[6119]所來處,亦不著於地,無有污染之心。水、火、風亦復如是。人、天、梵王、光音、遍淨、果實、阿毘耶陀天、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見、聞、念、知,一種、若干種,乃至於涅槃,亦不著於涅槃,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善分別、善觀察。若彼比丘漏盡阿羅漢,所作已辦,捨於重擔,盡生死原本,平等解脫,彼能分別地種,[6120]不起想[6121],地種、人、天、梵王,乃至有想無想處,亦復如是。至於涅槃,不著涅槃,不起涅槃之想。所以然者,皆由壞*、怒、癡之所致也。比丘當知:如來、至真、等正覺善能分別於地,亦不著於地種,不起地種之想。所以然者,皆由[6122]愛網之[6123][6124],因有有生,因生有[6125]死,皆悉除盡,是故如來成最正覺。」佛說此語[6126],是時諸比丘不受其教。所以然者,由魔波旬閉塞心意故。

[T2.766b16] 「此經名曰:《一切諸法之本》。我今具足說之,諸佛世尊所應修行,我今已具足施行,汝等當念閑居樹下,端意坐禪,思惟妙義。今不為者,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6127]也。」

[T2.766b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世尊瞻視病患比丘,並為說法,比丘遂得三明《增壹阿含44.7經》[6128]

[T2.766b22] 聞如是:

[T2.766b22]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6b23] 爾時,羅閱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為困悴,臥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無比丘往瞻視者,晝夜稱佛名號:「云何世尊獨不見愍?」

[T2.766b26] 是時,如來以天耳聞彼比丘稱怨,喚呼投歸[6129]如來。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吾與汝等,悉案行諸房,觀諸住處。」

[T2.766b29]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66b29] 是時,世尊[6130]比丘僧前後圍繞,諸房間案行。爾時,病比丘遙見世尊來,即欲從[6131]起而不能自轉搖。是時,如來到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止!止!比丘!勿自動轉,吾自有[6132]具,足得坐耳。」

[T2.766c05] 是時,毘沙門天王知如來[6133]斯念:從野馬世界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是時,釋提桓因知如來心中所斯念:即來至佛所。梵天王亦復知如來心中所斯念:從梵天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四天王知如來心中所斯念: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766c11] 是時,佛告病比丘曰:「汝今患苦有損不至增乎?」

[T2.766c12] 比丘對曰:「弟子患苦遂增不損,極為少賴。」

[T2.766c13] 佛告比丘:「瞻病人今為所在,何人來相瞻視?」

[T2.766c14] 比丘白佛言:「今遇此病無人相瞻視也。」

[T2.766c15] 佛告比丘:「汝昔日未病之時,頗往問訊病[6134]乎?」

[T2.766c16] 比丘白佛言:「不往問訊諸病[6135]。」

[T2.766c17] 佛告比丘:「汝今無有善利於正法中。所以然者,皆由不往瞻視病故也。汝今,比丘!勿懷恐懼,當躬供養,令不有乏。如我今日天上、人中獨步無侶,亦能瞻視一切病人,無救護者與作救護,盲者與作眼目,救諸[6136]人。」是時,世尊自除不淨,更與敷坐具。

[T2.766c23] 是時,毘沙門天王及釋提桓因白佛言:「我等自當瞻此病比丘,如來勿復執勞。」

[T2.766c25] 佛告諸天曰:「汝等且止!如來自當知時,如我自憶昔日未成佛道,修菩薩行,由一鴿故,自投命根,何況今日[6137]成佛道,當捨此比丘乎?終無此處,又釋提桓因先不瞻此病比丘,毘沙門天王護世之主亦不相瞻視。」

[T2.767a01] 是時,釋提桓因及毘沙門天王皆默然不對。

[T2.767a02] 爾時,如來手執掃[6138]除去污泥,更施設坐具,復與浣衣裳,三法視之[6139],扶病比丘令坐,淨水沐浴,[6140]諸天在上,以香水灌之。是時,世尊[6141]沐浴比丘已,還坐床上,手自授食。

[T2.767a06][6142]時,世尊見比丘食訖,除[6143]器,告彼比丘曰:「汝今當捨三世之病。所以然者,比丘當知:生有處胎之厄,因生有老。夫為老者,形羸氣竭;因老有病。夫為病者,坐臥呻吟,四百四病一時俱臻;因病有死。夫為死者,形神分離,往趣善惡。設罪多者,當入地獄,刀山、劍樹,火車、爐炭、吞飲融銅,或為畜生;為人所使,食以芻草,受苦無量;復於不可稱計無數劫中,作餓鬼形,身長數十由旬,咽細如[6144],復以融銅而灌其口,經歷無數劫中得作人身,榜[6145]拷掠,不可稱計。復於無數劫中得生天上,亦經恩愛合會,又遇恩愛別離,欲無厭足;得賢聖道,爾乃離苦。

[T2.767a19] 「今有九種之人,離於苦患。云何為九?所謂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須陀洹、得須陀洹、種性人為九。是謂,比丘!如來出現世間,甚為難值,人身難得,生正國中,亦復難遭,與善知識相遇,亦復如是。聞說法言,亦不可遇,法法相[6146],時時乃有。比丘當知:如來今日現在世間,得聞正法,諸根不缺,堪任聞其正法,今不慇[6147],後悔無及,此是我之教*。」

[T2.767a28] 爾時,彼比丘聞如來教已。熟視尊顏,即於*上得三明,漏盡意解。

[T2.767b01] 佛告比丘:「汝*解病之原本乎?」

[T2.767b02] 比丘白佛:「我*解病之原本,去離此生、老、病、死。皆是如來神力所加,以四等之心,覆護一切,無量無限不可稱計,身、口、意淨。」

[T2.767b05] 是時,世尊具足說法已,即從*起而去。

[T2.767b06]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汝今速打揵[6148],諸有比丘在羅閱城者,盡集普會講堂。」

[T2.767b07] 是時,阿難從佛受教。即集諸比丘在普會講堂,前白佛言:「比丘[6149]集,唯願世尊宜知是時。」

[T2.767b10] 爾時,世尊往至講堂所,就*而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學道為畏國王、盜賊而出家乎?比丘!信堅固修無上梵行,欲得捨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欲離十二牽連。」

[T2.767b13]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767b14] 佛告諸比丘:「汝等所以出家者,共一師、同一水乳,然[6150]不相瞻視,自今已[6151],當展轉相瞻視。設病比丘無弟子者,當於眾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離此已,更不見所[6152]之處,福勝視病[6153]人者;其瞻病者瞻我無異。」

[T2.767b19]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設有供養我 及過去諸佛 施我之福德 瞻病而無異

[T2.767b23] 爾時,世尊說此教已。告阿難曰:「自今已後諸比丘各各[6154]瞻視:若復比丘知而不為者,當案法律,此是我之教*。」

[T2.767b25] 爾時,[6155]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九種人供之得福《增壹阿含44.8經》[6156]

[T2.767b27] 聞如是:

[T2.767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7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九種*人可敬可貴,供之得福。云何為九?所謂向阿羅漢、得阿羅漢[6157]、向阿那含、得阿那含[6158]、向斯陀含、得斯陀含[6159]、向須陀洹、得須陀洹[6160]向種性[6161]人為九。是謂,比丘!九種之人供之得福,終無耗減。」

[T2.767c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滿呼王子供佛及僧,但輕視朱利槃特而不延供《增壹阿含44.9經》[6162]

[T2.767c06] 聞如是:

[T2.767c06]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7c07] 是時,滿[6163]呼王子[6164]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滿呼王子白世尊言:「我曾聞:『朱利槃特比丘與盧迦延梵志共論,然此比丘不能答對。』我又曾聞:『如來弟子眾中,諸根闇鈍無有慧明,[6165]出此比丘上者。如來優婆塞中在居家者,迦毘羅衛城中瞿[6166]釋種,諸根闇鈍,情意閉塞。』」

[T2.767c14] 佛告王子曰:「朱利槃特比丘有神足之力,得上人之法,不習世間談[6167]之宜,又王子當知:此比丘者極有妙義。」

[T2.767c16] 是時,*滿呼王子白世尊言:「佛所說雖爾,然我意中猶生此念:云何有大神[6168],而不能與彼外道異學而共論[6169]?我今請佛及比丘僧,唯除朱利槃特一人。」

[T2.767c20] 是時,世尊默然受請。是時,王子已見世尊受請[6170],即從*起,頭面禮世尊足,右遶[6171]三匝,便退而去。即其夜辦種種甘饌、飲食,敷好坐具,而白:「時到,今正是時。」

[T2.767c24] 爾時,世尊以使朱利槃特比丘捉在後」住,將諸比丘眾,前後圍遶,入羅閱城,至彼王子所,各次第坐。爾時,王子白世尊言:「唯願如來手授我,我今躬欲自飯如來。」

[T2.767c28] 佛告王子曰:「今在朱利槃特比丘所,竟不持來。」

[T2.767c29] 王子白佛言:「[6172]世尊遣一比丘往取來。」

[T2.768a01] 佛告王子,汝今自往取如來來。」

[T2.768a02] 爾時,朱利槃特比丘化[6173]五百華樹,其樹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坐。

[T2.768a03] 爾時,王子聞佛教已,往取。遙見五百樹下,皆有朱利槃特比丘於樹下坐禪,繫念在前,無有分散。見已,便作是念: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6174]*滿呼王子即還[6175]世尊所,而白佛言:『往彼園中均是朱利槃特比丘,不知何者是朱利槃特比丘?』」

[T2.768a09] 佛告王子曰:「還至園中,最在中央,住而彈指作是說:『其實是朱利槃特比丘者,唯願從*起!』」

[T2.768a11] 是時,*滿呼王子受教已。復至園中,在中央立,而作是說:「其實是朱利槃特比丘者,便從*起。」

[T2.768a14] 王子作是語已。其餘五百化比丘自然消滅,唯有一朱利槃特比丘在。是時,*滿呼王子共朱利槃特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768a17] 爾時,*滿呼王子白佛言:「唯願世尊今自悔責,不信如來言教:『此比丘[6176]神足[6177]威力。』」

[T2.768a19] 佛告王子曰:「聽汝懺悔!如來所說終無有二。又此世間有九種人周旋往來。云何為九?一者豫知人情,二者聞已便知,三者觀相然後乃知,四者觀察義理然後乃知,五者知味然後乃知,六者知義、知味然後乃知,七者不知義、不知味,八者學於思惟神足之力,九者所受義。是[6178],王子,九種之人出現世間。如是,王子,彼觀相之人於八人中最為第一,無過是者。今此朱利槃特比丘習於神足,不學餘法,此比丘恒以神足與人說法。我今阿難比丘觀相便知豫知人情,知如來須是,不用是,亦知如來應當說是,離是,皆[6179]分明。如今無有出阿難比丘上者[6180],博[6181]諸經義,靡不周遍。又此朱利槃特比丘能化[6182]形作若干形,復還合為一。此比丘後日當於虛空中取滅度。吾更不見餘人取滅度,如阿難比丘、朱利槃特比丘之比也。」

[T2.768b07] 是時,佛復告諸比丘曰:「我聲聞中第一比丘,變化身形,能大能小,無有如朱利槃特比丘之[6183]。」

[T2.768b09] 是時,*滿呼王子手自斟酌,供養眾僧,除去器,更取小*,在如來前,叉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朱利槃特比丘恒至我家,隨其所須衣被、雜物、沙門之法,盡在我家取之,當盡形壽供給所須。」

[T2.768b14] 佛告王子:「汝今,王子!還向朱利槃特比丘懺悔,躬自請之!所以然者,非智之人欲別[6184]者,此事難遇;欲言智者能別有智之人,可有此理耳。」

[T2.768b17] 是時,*滿呼王子即[6185]向朱利槃特比丘禮,自稱姓名,求其懺悔:「大神足比丘,生意輕慢,自今[6186]後更不敢犯。唯願[6187]懺悔,更不敢犯。」

[T2.768b21] 朱利槃特比丘報曰:「聽汝悔過,後莫復犯,亦莫復誹謗賢聖。王子當知:其有眾生誹謗聖人者,必當墮三惡趣生地獄中。如是,王子,當作是學。」

[T2.768b24] 爾時,佛與*滿呼王子,說極妙之法,勸發令喜,即於*上,[6188]演此願:「

 祠祀[6189]火為上 經書頌為最 人中王為尊 眾流海為首
 星中月為先 光明日第一 上下及四方 諸所有形物
 天及世間人 佛者最為尊 欲求其福者 供養三佛[6190]

[T2.768c04]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起。

[T2.768c04] 是時,*滿呼王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佛為阿難說善知識是全梵行人《增壹阿含44.10經》[6191]

[T2.768c06] 聞如是:

[T2.768c0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68c07]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6192]人也,將引善道以至無為。」

[T2.768c08] 佛告阿難:「勿作是言:『言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識*人,即是全梵行*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人,[6193]梵行*人也。

[T2.768c15] 「復次,阿難!若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此亦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T2.768c20] 「若我昔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6194]光佛所見授決也;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人也。

[T2.768c24] 若當,阿難[6195]!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T2.768c28]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善知識非惡 親法非為食 將[6196]於善路 此親最尊說

[T2.769a02] 「是故,阿難!勿復更說言:『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人也。』」

[T2.769a03] 爾時,阿難從佛受教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佛為釋提桓因說眾生性行異,想念異《增壹阿含44.11經》[6197]

[T2.769a05] 聞如是:

[T2.769a05]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9a06] 是時,釋提桓因從三十三天沒,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白世尊言:「天及人民有何[6198]斯念?意何所求?」

[T2.769a09] 佛告之曰:「世間流浪,其性不同,所趣各異,想念非一,天帝當知:昔我無數阿僧祇劫亦生此斯念:天及眾生之類,意何所趣向?為求何願?從彼劫至今日,不見一人心共同者。釋提桓因當知:世間眾生起顛倒*想,無常計常*想,無樂計樂*想,無我有我*想,不淨有淨*想,正路有邪路*想,惡有福想,福有惡想,以此方便,知眾生之類,其根難量,性行各異。」

[T2.769a17] 「若當眾生盡同一想,無若干想者,[6199]眾生居處,則[6200]可知,亦難分別九眾生居,神識所止亦復難明,亦復不知有八大地獄,畜生所趣亦復難知。不別有地獄之苦,不知有四姓之豪貴,不知有阿須倫所趣之道,亦復不知三十三天。設當盡共同一心者,當如光音天。以眾生若干種,想念亦若干種。是故,知有*眾生居處、九神所止處,知有八大地獄、三惡道,至三十三天,亦復如是。以此方便,知眾[6201]類,其性不同,所行各異。」

[T2.769a27] 是時,釋提桓因白世尊言:「如來所說甚為奇雅:『眾生之性,其行不同,想念各異,以其眾生所行不同故,致有青、黃、白、黑、長、短不均。』又且,世尊!」諸天事[6202],欲還天上。」

[T2.769b02] 佛告釋提桓因曰:「宜知是時。」

[T2.769b03] 是時,釋提桓因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69b04] 爾時,釋提桓因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止、嚫、孔雀 繫縛、法之本 病、供養、槃特 梵行、若干想

~ 增壹阿*經卷第*四十[6203]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一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204]

馬王品第四十[6205]《增壹阿含45.1~7經》

(一)佛開示女人有九惡,不可繫意於彼《增壹阿含45.1經》[6206]

[T2.769b15] 聞如是:

[T2.769b15]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69b16] 爾時,彼城中有婆羅門,名曰摩醯提利,善明外道經術,天文、地[6207]靡不貫練,世間所可周旋之法,悉皆明了。彼婆羅門女,名曰意愛,極為聰朗,顏貌端正,世之希有。

[T2.769b20] 是時,婆羅[6208]經籍有是語:『有二人出世甚為難遇,實不可值。云何為二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轉輪聖王。若轉輪聖王出世之時,便有七寶自然[6209]應。』我今有此女寶,顏貌殊[6210],玉女中最第一。如今無有轉輪聖王,又我聞:真淨王子名曰悉達,出家學道,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八十種好,彼若當在家者,便當為轉輪聖王;若出家學道者,便成佛道。我今可將此女與彼沙門。

[T2.769b29] 是時,婆羅門即將此女,至世尊所,前白佛言:「唯願沙門受此玉女?」

[T2.769c01] 佛告婆羅門曰:「止!止!梵志!吾不須此著欲之人。」

[T2.769c02] 時,婆羅門復再三白佛言:「沙門!受此玉女,方比世界,此女無比。」

[T2.769c04] 佛告梵志:「[6211]受汝意,但吾*離家,不復習欲。」

[T2.769c05] 爾時,有長老比丘在如來後,執扇扇佛。是時,長老比丘白世尊言:「唯願如來受此女人,若如來不須者,給我等使[6212]。」

[T2.769c08] 是時,世尊告長老比丘:「汝為愚惑,乃能在如來前吐此惡[6213]。汝云何[6214]繫意在此女人所?夫為女人有九惡法。云何為九?一者女人臭穢不淨,二者女人惡口,三者女人無反復,四者女人嫉,五者女人慳嫉,六者女人多喜遊行,七者女人多瞋恚,八者女人多妄語,九者女人所言輕舉,是[6215]比丘[6216]!女人有此九法弊惡之行。」

[T2.769c15] 爾時,世尊便說[6217]偈:

 常喜笑啼哭 現親實不親 [6218]求他方便 汝勿興亂念

[T2.769c19] 是時,長老比丘白世尊言:「女人雖有此九弊惡之法,然我今日觀察此女無有瑕疵。」

[T2.769c20] 佛告比丘:「汝今愚人,不信如來神口所說乎?吾今當說:「過去久遠[6219][6220]城中有商客名曰普富,將五百商人入海採寶。然彼大海[6221]有羅剎所居之處,恒食噉人民。是時,海中風起吹此船筏,墮彼羅剎部中。是時,羅剎遙見商客來,歡喜無量,即隱羅剎之形,化作女人,端[6222]無比,語諸商人曰:『善來,諸賢,此寶渚之上[6223],與彼天宮[6224]異,多諸珍寶,數千百種饒諸[6225]食。又有好女皆無夫主,可與我等共相娛樂。』

[T2.770a01]比丘當知:彼商客眾中,其愚惑者,見女人已,便起想著之念。是時,普富商主便作是念:此大海[6226]中非人所居之處,那得有此女人止住?此必是羅剎,勿足狐疑。是時,商主語女人言:『止!止!諸妹!我等不貪女色。』

[T2.770a06] 是時,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馬王在虛[6227]周旋,作此告:『誰欲[6228]大海之難,我能負度。』比丘當知:當爾[6229]時,彼商主上高樹上,遙見馬王,聞音[6230][6231]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往趣馬王所。到已,語馬王曰:『我等五百商人為風所吹,今來墮此極難之處,欲得*海,[6232]*之。』是時,馬王語彼商人曰:『汝等悉來,吾當*至海際。』

[T2.770a14] 是時,普富長者語眾商人曰:『今馬王近[6233],悉來就彼共*海難。』

[T2.770a16] 是時,人眾報曰:『止!止!大主!我等且在此間自相娛樂,所以在閻浮提勤苦者,欲求於快樂之處;珍奇、寶物及於玉女此間悉備,便可此間五欲自娛樂。後日漸漸合集財貨,當共度難。

[T2.770a20] 時,彼大商主告諸人曰:『止!止!愚人!此間無有女人;大海之中云何有人居處?』諸商人報曰:『且止!大主!我等不能捨此而去。』

[T2.770a23] 「是時,普富商主便說偈言[6234]

 我等墮此難 無男無女想 斯是羅剎種 漸當食我等

[T2.770a26] 設當汝等不與我共去者,各自將護。設我身、口、意所犯者,悉[6235]原捨,莫經心意[6236]。』

[T2.770a27] 「是時,諸商人與說共別之偈:

 與我問[6237]彼 閻浮親里輩 在此而娛樂 不得時還家

[T2.770b02] 「是時,商主復以偈報曰:

 汝等實遭厄 惑此不肯歸 如此不復久 盡為鬼所食

[T2.770b05] 「說此偈已,便捨而去。往至馬王所,頭面禮足,即乘而去。是時,諸人遙見其主已乘馬王,其中或有喚呼,或復有[6238][6239]者。

[T2.770b07] 是時,最大羅剎之主,復向諸羅剎而說此偈:

 [6240]墮師子口 出外[6241]甚為難 何況入我渚 欲出實為難

[T2.770b11] 「是時,羅剎[6242]主,即化作女人[6243]形,極為端正,又以兩手[6244]胸說曰:『設不食汝等,終不為羅剎[6245]。』

[T2.770b13] 「是時,馬王即負商主,度至海岸。泰爾[6246],餘五百商人盡受其困。

[T2.770b14] 「爾時,波羅*城中有王名梵摩達,治化人民。是時,羅剎尋從大商主後:『咄!失我夫主!』是時,[6247]主即還詣家。是時,羅剎化抱男兒,至梵摩達王所,前白王言:『世間極有災怪,盡當滅壞。』王告之曰:『世間有[6248]災怪,盡當滅壞耶?』羅剎白王:『為夫所棄,[6249]我無過於夫主。』是時,梵摩達王見此女人極為[6250]妙,興起想著,語女人曰:『汝夫主者,乃無[6251]義而捨汝去。』是時,梵摩達王遣人呼其夫曰:『汝實棄此好婦乎?』商[6252]報曰:『此是羅剎,非女人也。』羅剎女復白王言:『此人無夫主之義,今日見棄,復罵我言云,是羅剎。』王問之曰:『汝實不用者,吾當攝之。』商主白王:『此是羅剎,隨王聖意。』

[T2.770b28]是時,梵摩達王即將此女內著深宮,隨時接納,不令有怨。是時,羅剎非人[6253]取王食噉,唯有骨存,便捨而去。

[T2.770c02] 「比丘!勿作斯觀。爾時[6254]主者,舍利弗比丘是也。爾時羅剎者,今此女人是也。爾時梵摩達王者,今長老比丘是也。是時馬王者,今我身[6255]。爾時五百商人者,今五百比丘是。以此方便,知欲為不淨想,今故興意起於想著乎?」

[T2.770c07] 爾時,彼比丘即禮佛足,白[6256]世尊言[6257]:「唯願受悔,恕其重過,自今已後更不復犯。」

[T2.770c09] 是時,彼比丘受如來教已。即在[6258]靜之處,[>]自修,所以族姓子,勤修梵行者,欲得修無上梵行。是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T2.770c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比丘成就九法於現法中長大或不長大《增壹阿含45.2經》[6259]

[T2.770c13] 聞如是:

[T2.770c13] 一時,佛在釋翅闇婆梨果園[6260],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70c14] 是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6261]連於彼夏坐已,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漸漸來至釋翅村中。爾時,行來比丘及住比丘各各自相謂言,共相問訊,又且聲音高大。爾時,世尊聞諸比丘音*高大,即告阿難曰:「今此園中是誰音*,聲大乃爾,如似破木石之聲。」

[T2.770c20] 阿難白佛言:「今舍利弗及[6262]連將五百比丘來在此,行來比丘[6263]住比丘!共相問訊,故有此聲耳。」

[T2.770c22] 佛告阿難曰:「汝速遣舍利弗、目*連比丘:『不須住此。』」

[T2.770c24] 是時,阿難受教已。即往至舍利弗、目*連比丘所,即語之曰:「世尊有教,速離此去,不須住此。」

[T2.770c26] 舍利弗報曰:「唯然受教。」

[T2.770c26] 爾時,舍利弗、目*連即出[6264]園中,將五百比丘涉道而去。

[T2.770c28] 爾時,諸釋聞舍利弗、目*連比丘為世尊所遣,即往至舍利弗、目*連比丘所,頭面禮足,白舍利弗曰:「諸賢!欲何所趣向?」

[T2.771a02] 舍利弗報曰:「我等為如來所遣,各求安處。」

[T2.771a03] 是時,諸釋白舍利弗言:「諸賢!小留意,我等當向如來懺悔。」

[T2.771a04] 是時,諸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捨遠來比丘過咎,唯願世尊以時教[6265]。其中遠來比丘初學道者,新來入法中,未覲尊顏,備有變悔之心,猶如茂苗不遇潤澤,便不成就。今此比丘亦復如是。不覲如來而去者,[6266]能有變悔之心。」

[T2.771a10] 是時,梵天王[6267]知如來心中所斯念。猶如力士屈[6268]臂頃,從梵天沒,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梵天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6269]遠來比丘所作[6270]過,以時教*!其中或有比丘未究竟者,便懷變悔之心。彼人不如來顏像,便有變意,還就本業,亦如新生犢子,生失其母,憂愁不食,此亦如是。若新學比丘不得如來者,便當遠離此正[6271]。」爾時,世尊便受釋種之諫,及梵天王犢子之喻。

[T2.771a20] 是時,世尊顧盻阿難,便生斯斯念:如來[6272][6273]人民及天[6274]之諫。是時,阿難即往至舍利弗、目*連比丘所,而語之曰:「如來欲得與眾僧相見,天及人民皆陳啟此理。」

[T2.771a24]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曰:「汝等各收攝衣,共[6275]世尊所,然如來[6276]受我等懺悔。」

[T2.771a26] 是時,舍利弗、[6277][6278]連將五百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71a27] 是時,佛問舍利弗曰:「吾向者遣諸比丘僧,於汝意云[6279]?」

[T2.771a29] 舍利弗言:「向者如來遣諸眾僧,我便作是念:如來好遊*靜,獨處無為,不樂在,是故遣諸聖眾耳。」

[T2.771b02] 佛告舍利弗曰:「汝後復生何斯念?聖眾是[6280]誰之累?」

[T2.771b03] 舍利弗白佛言:「時我,世尊!復生此斯念:我亦當在*靜獨遊,不處[6281]中。」

[T2.771b05] 佛告舍利弗曰:「勿作是語,亦莫生[6282]斯念:云我當在*靜之處也。如今聖眾之累,豈非依舍利弗、目*連比丘乎?」

[T2.771b08] 爾時,世尊告大目*連曰:「我遣[6283]眾僧,汝有何斯念?」

[T2.771b09] *連白佛言:「如來遣眾僧,我便生斯斯念:如來欲得獨處無為,故遣聖眾耳。」

[T2.771b11] 佛告目*連:「汝後復生何斯念?」

[T2.771b12] *連白佛言:「然今如來遣諸聖眾,我等宜還收集之,令不分散。」

[T2.771b13] 佛告目*連:「善哉![6284]連!如汝所說,眾中之[6285]首,唯吾與汝二人耳。自今已往[6286],目*連當教誨諸後學比丘,使長夜[6287]中永處安隱之處[6288],無令中退,墮落生死。若有比丘成就九法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云何為九?與惡知識從事親近,非事恒喜遊行,恒抱長患,好畜財貨,貪著衣,多虛[6289][6290]亂意非定,無有慧明,不解義趣,不隨時受誨。是謂,*連。若比丘成就此[6291]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有所潤及。

[T2.771b23] 「設有比丘能成就九[6292]便有所成辦。云何為九?與善知識從事,修行正法不著邪業,恒遊獨處不樂人間,少病無患,亦復不多畜諸財寶,不貪著衣,勤行精進無有亂心,聞義便解更不[6293]受,隨時聽法無有厭足。是謂,*連!若有比丘成就此九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是故,*連,當念勤加往誨諸比丘!使長夜*[6294]無為[6295]處。

[T2.771c0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常念自覺[6296] 勿著於非法 所修應正行 得度生死難
 作是而獲是 作此獲此福 眾生流浪久 斷於老病死
 *辦更不習 復更造非行 如此放逸人 成於有漏行
 設有勤加心 恒在心首者 展轉相教[6297] 便成無漏[6298]

[T2.771c12] 「是故,目[6299]連!當與諸比丘而作[6300]是誨,當念作是學。」

[T2.771c13]是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極妙[6301]法,令發歡喜[6302]心。

[T2.771c14] 是時,諸比丘聞法已,於彼眾中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T2.771c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依村落若惡法增善法減則當離去,若善法增惡法減則不應遠遊《增壹阿含45.3經》[6303]

[T2.771c17] 聞如是:

[T2.771c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1c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依村落住,善法消[6304],惡法遂增。彼比丘當作是學。『我今在村落居止,惡法遂增,善法漸減,念不專一,不得盡有漏,[6305]至無為安隱之處。我所得[6306]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勞苦乃獲。』彼比丘當作是學:『吾今住此村落之中,惡法遂增,善法消*,我亦不以衣被、飲食、床臥具、醫藥,故來作沙門!吾所求願者,今不獲果。』又彼比丘當遠離村落去。

[T2.771c26]「若復有比丘依村落住,善法增益,惡法消*,所得衣[6307]、飲食、床臥具,勤勞乃獲,彼比丘當作是學:『我今依此村落住,善法增益,惡法消*,所得供養之具,勤勞乃得。[6308]我不以衣被故出家學道,修於梵行。我[6309]學道,求願者必成其法,應當盡形壽承事供養。』」

[T2.772a04] 爾時,世尊便說偈曰:

 衣被及飲食 床[6310]及所安 不應貪著想 亦莫來此世
 不以衣被故 出家而學道 所以學道者 必果其所願
 比丘尋應時 盡形住彼村 於彼般涅槃 盡其命根本

[T2.772a11] 「是時,[6311]比丘若在人間靜處所遊之村,善法增益,惡法自*,彼比丘盡形壽住彼村中,不應遠遊。」

[T2.772a13] 是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常不說四大依食得[6312],亦依於心所念法?諸善之法依心而生?又彼比丘依村落住,勞苦精神乃[6313]衣食。彼云何生善法,[6314]彼村落而不遠遊?」

[T2.772a17] 佛告阿難:「衣被、[6315]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有三種。若復比丘專念四事供養,所欲不果,此[6316]是苦。若復興知足之心,不起想著,諸天、人民代其歡喜。[6317]比丘!當作是學。我由此故而說此義。是故,阿難!比丘當念少欲知足。

[T2.772a22] 如是,阿難佛所說,歡喜奉行[6318]

(四)佛托空鉢,佛勉勵成辦五種之食《增壹阿含45.4經》[6319]

[T2.772a24] 聞如是:

[T2.772a24] 一時,佛在婆羅園中。

[T2.772a24]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入婆羅村乞食。是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今此沙門欲入村乞食,我今當以方宜教諸男女不令與食。是時,弊魔波旬尋告國界人民之類:「無令施彼沙門瞿曇之食。」

[T2.772a29] 爾時,世尊入村乞食,人民之類皆不與如來共言談者,亦無有來承事供養者,如來乞食竟不得,便還出村。

[T2.772b02] 是時,弊魔波旬至如來所問佛言:「沙門!乞食竟不得乎?」

[T2.772b04] 世尊告曰:「由魔所為,使吾不得食,汝亦不久[6320]當受其報,魔!今聽吾說,賢劫之中有佛名拘樓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是時,彼亦依此村居止!將四十萬眾。爾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吾今求此沙門方便,終不果獲。時,魔復作是念:吾今當約婆羅村中人民之類,使不施沙門之食。是時,諸聖眾著衣持,入村乞食,爾時諸比丘竟不得食,即還出村。

[T2.772b13] 「爾時,彼佛告諸比丘:『說如此妙法,夫觀食有九事:四種人間食,五種出人間[6321]。云何四種是人間食?一者[6322]食,二者更樂食,三者念食,四者識食,是謂世間有四種[6323]食。彼云何名為五種之食,出世間之表?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是謂名為五種之食。如是,比丘![6324]種之食,出世間[6325]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於方便辦五種[6326]食。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72b22] 爾時,諸比丘受彼佛教已,即自剋己,成辦五種之食。是時,[6327]魔波旬不能得其便。

[T2.772b24] 是時,波旬便作是念:吾今不能得此沙門方便,今當求眼、耳、鼻、口、身、意之便。吾今當[6328]村中,[6329]諸人民,使沙門[6330][6331]得利養,使令得之,*辦利養倍增多也;使彼比丘貪著利養,不能暫捨,復欲從眼、耳、鼻、口、身、意得方便乎。

[T2.772c01] 「是時,彼佛、聲聞到時,著衣持,入村乞食。是時,婆[6332][6333]村人民供給比丘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強施。是時,彼佛與眾聲聞說如此[6334]法:『夫利養者,墮[6335]惡趣,不令至無為之處。汝等,比丘!莫[6336]想著之心,向於利養,當念捨離;其有比丘著利養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

[T2.772c08] 「是故,比丘!未生利養[6337]心,[6338]使不生;已生利養*心,時[6339]滅之。[6340]是。比丘!當作是學。」時,魔波旬即隱形去。

[T2.772c1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行慈能生善處,遠離八難《增壹阿含45.5經》[6341]

[T2.772c13] 聞如是:

[T2.772c1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2c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行慈心,廣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當消除。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昔[>]有鬼極為弊暴,來在釋提[6342]因座上而坐。是時,三十三天極為瞋恚:『云何此鬼在我主床上坐乎?是時,諸天適興恚心,彼鬼遂轉端[6343],顏貌殊常。』爾時,釋提*因在普集講堂上坐,與玉女共相娛樂。是時,有天子往至釋提桓因所,白帝釋言:『[6344]翼當知:今有惡鬼在尊座上坐,今三十三天極懷恚怒,諸天適興恚怒,彼鬼遂轉端正[>],顏貌勝常。』是時,釋提桓因便作是念:此鬼必是神妙之鬼。

[T2.772c25] 「是時,釋提桓因往至彼鬼所。相去不遠,自稱姓名:『吾是釋提桓因,諸天之[6345]。』時,釋提桓因自稱姓名時,彼惡鬼轉成醜形,顏貌可惡,是彼惡鬼即時消滅。比丘![6346]以此方便,知其行慈心而不捨離,其德如是。

[T2.773a01] 「又且,比丘!吾昔日時,七歲之中恒修慈心,經歷七成劫、敗劫,不往來生死,劫欲壞時,便生光音天,劫欲成時,便生無想天上,或作梵天,統領諸天,[6347]十千世界,又復三十七[6348]為釋提桓因,又無數*為轉輪聖王,比丘![6349]此方便,知其行慈心,其德如是。

[T2.773a07] 「復次,行慈心者,身壞命終,生梵天上,離三惡道,去離八難。復次,其行慈者,生中正之國。復次,行[6350]者,顏貌端正,諸根不缺,形體完具,復次,其行慈心者,躬自見如來,承事諸佛,不樂在家,欲得出家學道[6351],著三法衣,剃除鬚髮,修沙門*法,修無上梵行。

[T2.773a13] 「比丘當知:猶如金剛,人取食之,終不消化,要當下過,其行慈心之人,亦復如是。若如來出世,要當作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6352]有,如實知之。」

[T2.773a17] 是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設如來不出[6353]時,彼善男子不樂在家,當何所趣向?」

[T2.773a19] 佛告阿難曰:「若如來不出時,然善男子不樂在家,自[6354]鬚髮,在[6355][6356]處,剋己自修,即於彼處,盡諸有漏,成無漏行。」

[T2.773a22] 是時,阿難[6357]佛言:「云何,世尊!彼人自修梵行、三乘之行,彼人何所趣向?」

[T2.773a24]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吾恒說三乘之行。過去、將來三世諸佛,盡當說三乘之法。阿難當知:或有是時,眾生之類顏貌壽命,[6358]轉減少,形器瘦弱,無復威神,多諸瞋怒、嫉、恚癡、姦偽、幻惑,所行不真。或復有利根捷疾,展轉諍競,共相訟;或以手[6359]、瓦石、刀杖,共相傷害。是時,眾生之類執草便成刀劍,斷[6360]命根。其中眾生,行慈心者無有瞋怒,見此變怪,皆懷恐懼,悉共馳走,離此惡處,在山野[6361]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剋己自修,[6362]有漏心而得解脫,便入無漏境,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已勝怨家。』阿難當知:彼名為最勝。」

[T2.773b08] 是時,阿難復白佛言:「彼人為在何部?聲聞部,辟[6363]部,[6364]佛部耶?」

[T2.773b09] 佛告阿難:「彼人當名正在辟*部。所以然者,此人皆由造諸功德,行眾善本,修清淨四諦,分別諸法。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6365],此德廣大,吾[6366]著此慈仁之鎧,降伏魔官屬,坐樹王下,成無上道,以此方便,[6367]慈最第一,慈者最勝*法也。阿難當知:故名為最勝,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稱計,當求方便,修行慈心。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773b18]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佛讚舍利弗能遊於空三昧《增壹阿含45.6經》[6368]

[T2.773b20] 聞如是:

[T2.773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3b21][6369]時,尊者舍利弗清旦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諸根清淨,顏貌與人有異,汝今遊何三昧?」

[T2.773b24] 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恒遊空三昧。

[T2.773b25]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6370]!舍利弗!乃能遊[6371]空三昧。所以然者,諸[6372]空三昧者最[6373]第一,其有比丘遊*空三昧,計無吾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眾生;亦復不見諸行本末,已不見,亦不造行本;已無行,更不受有;已無受有,不復受苦樂之報。

[T2.773c02] 「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剋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時,我復作是念:[6374]有空三[6375]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剋,使眾生起想著之斯念,[6376]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若得[6377]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6378]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6379]三昧可得娛樂。此眾生類皆由不得[6380]昧故,流浪生死,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我[6381]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辦空三昧。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T2.773c18]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尸利掘備火坑與毒食供佛及僧,佛顯神變《增壹阿含44.7經》[6382]

[T2.773c20] 聞如是:

[T2.773c20]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T2.773c21] 爾時,羅閱城中有長者名曰尸利掘,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馬腦,不可稱計:又且薄佛法,但事外道尼*子,國王、大臣皆悉識知。是時,外道梵志及尼*子,在家、出家者自誹謗,言有我,[6383]有我身,并六師輩皆悉[6384]集,共作此論:「今沙門瞿曇靡事不知,有一切智,然我等不得利養,今此沙門多得利養,要當作方宜,使不得利養。我等當往至尸利掘舍,教彼長者而作權宜。」

[T2.774a01] 是時,外道梵志尼*子及彼六師往至尸利掘長者家,語長者曰:「大姓當知:汝是梵天所生,是梵天子,多所饒益。汝今可往至沙門瞿曇所,愍我等故,請沙門及比丘眾來在家祠之。又屋中作大火坑,極燃熾[6385]火,食皆著毒,請使[6386]來食。若沙門瞿曇有一切智,知三世事者,則不受請;設無一切智,便當受請,將諸弟子,盡為火所燒,天、人得安,無有[6387]害。」

[T2.774a10] 是時,尸利掘默然,隨六師語,即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持雜毒之心,白如來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當受我請。」

[T2.774a12] 爾時,世尊知彼心中所斯念:默然受請。是時,尸利掘以見如來默然受請,便從[6388]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中道便作是念:今我六師所說審諦,然沙門不知我心中所斯念:必當為大火所燒。是時,尸利掘即還家作大坑,燃大[6389]火,復約辦種種[6390]食,皆悉著毒,復於門外作大火坑,[6391]大火,又於火上施設敷床,皆以惡毒著[6392]中而白:「時至。」

[T2.774a20] 爾時,世尊*知時至,著衣持,將諸比丘眾,前後圍繞,往至彼家,又諸比丘僧:「諸人皆不得先吾前行;亦不得先吾前坐;亦復不得先吾前食。」

[T2.774a24] 是時,羅閱城中人民之類聞:「尸利掘作大火坑,又作毒食,請佛及比丘僧。」四部之眾悉皆[6393]涕泣:「將非害如來及比丘僧乎?」或復有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6394]世尊莫至彼長者家,又彼人作大火坑,兼作毒食。」

[T2.774a29] 佛告之曰:「諸人勿懷恐怖,如來終不為他所害。正使閻浮里內火至梵天,猶不能燒吾,何況此小火欲害如來,終無此理,[6395]婆塞[6396],吾無復害心。」

[T2.774b03] 爾時,世尊[6397]丘僧,前後圍遶,入羅閱城,至長者家。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勿先入長者家,亦莫先食;要須如來食,然後乃食。」

[T2.774b06] 爾時,世尊適舉足門閾上,爾時火坑自然化作浴池,極為清涼;眾華滿其中,亦生蓮花,大如車輪,七寶為莖,亦生餘蓮華,蜜蜂王遊戲其中。爾時,釋提桓因、梵天王、及四天王、及[6398]沓和、阿須[6399]、及諸閱叉、鬼神等,見火坑中生此蓮華,各各稱慶!異音同聲,各各說曰:「便為如來勝中第一。」

[T2.774b13] 爾時,彼長者家有種種外道異學,集在其家。爾時,*婆塞、優婆夷[6400]如來變化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外道異學見如來變[6401]已,甚懷愁憂,上虛空中諸尊神天,散種種名華於如來身上。

[T2.774b17] 爾時,世尊履[6402]去地四寸,至長者家,如來舉足之處,便生蓮華,大如車輪。爾時,世尊右迴告諸比丘:「汝等,悉皆蹈此蓮花上。」

[T2.774b20] 時,諸聲聞皆從蓮華上至長者家。爾時,世尊便說古昔之喻[6403],我過去[6404],供養恒沙諸佛,承事、禮敬,未失聖意,持是至誠之誓,使此諸*,皆悉牢固。」

[T2.774b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聽諸比丘,先以手[6405]座,然後乃坐,此是我之教也。爾時,世尊及諸比丘僧皆悉就[6406]。是座下皆生蓮華,極為芬香。

[T2.774b27] 是時,尸利掘見如來如斯變化,便生斯斯念:吾為外道異學所誤,失我人中之行,永失天路,心意[6407]然,如飲雜毒,必當趣此三惡道中,實是如來出世難遇。覺知此已,即時涕零,頭面禮足,白佛言:「唯願如來聽我悔過,改往修來,自知有罪,觸嬈如來。唯願世尊受我悔過,更不犯之。」

[T2.774c05] 佛告[6408]:「長者!改過捐捨本意,乃能自知觸犯如來。賢聖法中甚為[6409]大,聽汝改過,隨法而捨;我今受汝改悔,後更莫犯。」如是再三。

[T2.774c08] 爾時,阿闍世王聞尸利掘長者施大火坑,及雜毒食,欲害如來。聞已,瞋恚熾盛,告群臣曰:「要當消滅閻浮里地與此人同尸利掘名字者。」[6410]復阿闍世[6411]如來功德已,悲泣涕零,脫天冠已,告群臣曰:「吾今復用活為,乃使如來為火所燒,及比丘僧皆當被燒,汝等速來至長者家,觀視如來。」

[T2.774c15] 爾時,耆婆伽王子白阿闍世王:「大王!勿懷愁憂,亦莫興惡想。所以然者,如來終不為他所害,今日尸利掘長者當為如來弟子。唯願大王當往觀變化。」

[T2.774c19] 時,阿闍[6412]為耆婆伽所誨喻,乘雪山大象,尋時至尸利掘長者家,下象即至尸利掘舍內。爾時,眾人普集門外,有八萬四千人。爾時,阿闍世王見蓮華大如車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並作是說:「使如來恒勝眾魔。」告耆婆伽王子曰:「善哉!耆婆伽!乃信如來如斯之要。」時,阿闍世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闍世王見如來口出光明,亦復遍見如來顏色殊特,極懷歡喜[6413],不能自勝。

[T2.774c28] 爾時,尸利掘長者白世尊言:「我所設食皆悉有毒,唯願世尊小[6414],今當更施食。所以然者,無令如來體有[6415]損。」

[T2.775a02] 佛告長者:「如來及弟子終不為他所害,但長者食已辦者,隨時[6416]設。」

[T2.775a03] 爾時,長者手自斟酌,行種種*食。

[T2.775a04]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佛害毒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法害毒
 至誠佛法眾 害毒無遺餘 諸佛無有毒 至誠僧害毒
 貪欲瞋恚毒 世間有三毒 如來永無毒 至誠佛害毒
 欲怒瞋恚毒 此三世間毒 如來法無毒 至誠法害毒
 欲怒瞋恚毒 世間有三毒 如來僧無毒 至誠僧害毒

[T2.775a17] 爾時,世尊說此語已,便食雜毒之食。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莫先食,要須如來食已,然後乃食。」

[T2.775a19] 爾時,長者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供養佛及比丘僧。爾時,尸利掘長者見如來食訖,除去器,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坐。爾時,世尊與長者及八萬四千眾說微妙[6417]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6418]泆大患,出要為樂。如來觀彼長者心意及八萬四千眾心開意解,無復塵垢,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6419]、盡、道,盡與八萬四千[6420]說,廣分別其行。

[T2.775a27] 爾時,眾人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猶如新衣易染為色。爾時,庶人亦復如是。各於[6421]上,*見道跡,*見法得法,分別諸法,度諸狐疑,得無所畏,更不事餘師,自歸佛、法、[6422]而受五戒。

[T2.775b03] 爾時,尸利掘長者自知得道跡,前白佛言:「寧施如來毒,獲大果報,不與餘外道異學甘露,更受其罪。所以然者,我今以毒食請佛及比丘僧,於現法中得此證驗,長夜為此外道所惑,乃興斯心於如來所,其有事外道異學者,皆墮邊際。」

[T2.775b08] 佛告長者,如汝所言:「而無有異,皆為他所誑。」

[T2.775b09] 爾時,尸利掘白佛言:「自今已後,不復信此外道異學,不聽諸四部*眾在家供養。」

[T2.775b11] 佛告長者:「勿作是說。所以然者,汝[6423]恒供養斯諸外士,施諸畜生,其福難量,況復人乎?若有外道異學問曰:『尸利掘是誰弟子,汝等云何報之?』

[T2.775b15] 爾時,尸利掘即從*起,長跪叉手,白世尊言:「勇猛而解脫,今受此人身,是第七仙人,是釋迦文弟子。」

[T2.775b17] 世尊告曰:「善哉!長者!乃能說此微妙之歎。」

[T2.775b18] 爾時,世尊重與長者說甚深之法,即時便說斯嚫:

 祠祀火為上 詩書頌為最 人中王為尊 眾流海為[6424]
 星中月為明 光明日為上 上下及四方 一切有形類
 諸天及世間 佛為最第一 欲求其福者 當供養三佛

[T2.775b27]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即從坐起。

[T2.775b27] 爾時,尸利掘及諸來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增壹阿含[6425]經卷第四十[6426] [6427]


增壹阿含[6428] 卷第四十[6429]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430]

[6431]禁品第四十[6432]《增壹阿含46.1~10經》

(一)十事功德,如來為諸比丘制戒《增壹阿含46.1經》[6433]

[T2.775c07] 聞如是:

[T2.775c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5c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事功德[6434],如來與諸比丘說禁戒。云何為十?所謂承事聖眾,和合將順;安隱聖眾;降伏惡人:使諸慚愧比丘不令有惱;不信之人使立信根;[6435]有信者倍令增益;於現法中得盡有漏;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盡;復令正法得久住世;常念[6436]思惟當何方便正法久存。是謂,比丘!十法功德,如來與諸比丘而說禁戒。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就禁戒,勿令有失。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75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所居之處有十事《增壹阿含46.2經》[6437]

[T2.775c19] 聞如是:

[T2.775c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5c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6438]所居之處有十事,三世諸聖常處其中。云何為十?於是,比丘!五事[6439][6440]除,成就六事[6441]恒護一事[6442],將護四[6443]眾,觀諸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倚身行,心善解脫,智慧解脫。」

[T2.775c24] 「云何比丘五事[6444]除?於是,比丘五結*斷。如是五事*除。」

[T2.775c26] 「云何比丘成就六事?於是,比丘承六重之法。如是比丘成就六事。」

[T2.775c27] 「云何比丘恒護一事?於是,比丘恒護於心有漏、無漏、有為、無為至涅槃門。如是比丘恒護一事。」

[T2.776a01] 「云何比丘將護四部之眾?於是,比丘成就四神足。如是便為將護四部之眾。」

[T2.776a02] 「云何比丘觀於劣弱?於是,比丘生死眾行*盡。如是比[6445],平等親近,於是,比丘三結*盡,是謂比丘平等親近。」

[T2.776a05] 「云何比丘正向無漏?於是,比丘除去憍慢。如是比丘正向無漏。」

[T2.776a07] 「云何比丘依倚身行?於是,比丘無明*除。如是比丘依倚身行。」

[T2.776a08] 「云何比丘心善得解脫?於是,比丘愛*除盡。如是比丘心善得解脫。云何比丘智慧解脫?於是,比丘觀苦諦,[6446]、盡、道諦,如實知之。如是比丘智慧解脫。」

[T2.776a12] 「是謂,比丘!聖賢十事所居之處,昔日賢聖亦居此處,[6447]居方居。是故,比丘!念除五事,成就六法,守護一法,將護四部之眾,觀察劣弱,平等親近,正向無漏,依[6448]身行,心得解脫,智慧解脫。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如來成就十力能師子吼,轉無上梵輪而度眾生《增壹阿含46.3經》[6449]

[T2.776a18] 聞如是:

[T2.776a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6a1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就十力,自知為無著,在大眾中能師子吼,轉於無上梵輪而度眾生。所謂此色,此色*,此色盡,此色出要,觀此痛、想、行、識,識*,識盡,識出要,因是有是。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因此五陰之身,有此*法,此滅則滅,此無則無,無明盡行盡,行盡識盡,識盡名色盡,名色盡六入盡,六入盡更樂盡,更樂盡痛盡,痛盡[6450]愛盡,愛盡[6451]盡,*盡有盡,有盡死盡,死盡愁、憂、苦、惱皆悉除盡。

[T2.776b02] 「比丘當知:我法甚為廣大,無崖[6452]底,斷諸狐疑,安隱處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6453]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體枯壞,終不捨精進之行,繫意不[6454]。修行苦法,甚為不[6455],樂閑居之處,靜寂思惟,莫捨頭陀之行,如今如來現在善修梵行。是故,比丘!若自觀察時,思惟微妙之法,又當察二義,無放逸行,使成果實,至甘露滅盡之處。若當受他供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唐其勞,亦使父母得其果報,承事諸佛,禮敬供養。如是,比丘!當如是學。」

[T2.776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如來成十力四無所畏,在眾中能師子吼《增壹阿含46.4經》[6456]

[T2.776b14] 聞如是:

[T2.776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6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成十種力,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云何為十力?於是,如來是處如實知之,非處如實知之。

[T2.776b18] 「復次,如來處所,知他眾生因緣處所[6457]其果報。

[T2.776b19] 「復次,如來知若干種界、若干種持、若干種入,如實知之。

[T2.776b20] 「復次,如來[6458]干種解脫、無量解脫,如實知之。

[T2.776b21] 「復次,如來知他眾生智慧多少,如實知之。

[T2.776b22] 「復次,如來知他眾生心中所斯念:如實知之:有欲心知有欲心,無欲心知無欲心;有瞋恚心知有瞋恚心,無瞋恚心知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知有愚癡心,無愚癡心知無愚癡心;有愛心知有愛心,無愛心知無愛心;有受心知有受心,無受心知無受[6459];亂心知有亂心,無亂心知無亂*;散心知有散心,無散心知無散*;少心知有少心,無少心知無少*;廣心知有廣心,無廣心知無廣心;無量心知無量心,有量心知有量心,如實知之。定心知有定心,無定心知無定心;解脫心知解脫心,無解脫心知無解脫心。

[T2.776c06] 「復次,如來盡知一切所趣心之道,或[6460]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億百千生、無量生、成劫、敗劫、無數成敗劫中:『我昔生彼處,名是。字是。食如此之食,受其苦樂,壽命長短,死此生彼,彼死生此。』自憶如是無數宿命之事。

[T2.776c11] 「復次,如來知眾生生死之趣,以天眼觀眾生之類,善色、惡色、善趣、惡趣,隨行所種,皆悉知之。或復眾生身、口、意行惡,誹謗賢聖,造邪見業,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復眾生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恒行正見,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名為天眼清淨,觀眾生類所趣之行。

[T2.776c18] 「復次,如來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6461]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如來有此十力,名為無著,得四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於梵輪。

[T2.776c22] 「云何如來得四無所畏?欲言如來成等正覺。若有眾生,欲言知者,則無此處;若復有沙門、婆羅門欲來誹謗佛,不成等正覺者,則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

[T2.776c26] 「然我今日欲言*盡有漏,設復有沙門、婆羅門、天、若魔天來欲言未盡有漏者,則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

[T2.776c28] 「復次,我所說法,賢聖得出要者,如實盡於苦際。設有沙門、婆羅門、天、若魔天來欲言未盡苦際者,無此處,以無此處,則獲安隱。

[T2.777a02] 「復次,我所說內法者、墮惡趣者,設復有沙門、婆羅門來欲言非者,則無此處。是謂,比丘!如來有四無所畏。

[T2.777a05] 「設有外道異學言:『彼沙門瞿曇!有何等之力?有何無畏?自稱無著最尊。』汝等當持此十力往報之。設復外道異學重作是說:『我等亦成就十力。』汝等比丘復當問曰:『汝有何十力?』是時,外道異學則不能報也。遂增其惑。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自稱言得四無所畏,除如來者。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十力、四無所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77a13]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6462]

(五)修行十念者,盡斷一切無明、憍慢,皆悉除盡《增壹阿含46.5經》[6463]

(說明:本經原編在《增壹阿含46.10經》之後)

[T2.780c07] 聞如是:

[T2.780c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0c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念廣分別修行,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憍慢、無明。云何為十?所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觀、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比丘!有眾生修行此十念者,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一切無明、憍慢,皆悉除盡。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0c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比丘入後宮十種過失《增壹阿含46.6經》[6464]

[T2.777a15] 聞如是:

[T2.777a1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7a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親近國家有十非法。云何[6465]十?於是,國家起謀害心,欲殺國王,緣此陰謀,王致命終。彼人民類便作是念:此沙門、道士數來往返,此必是沙門所為。是謂初非法親國之難。

[T2.777a20] 「復次,大臣叛逆為王所收,皆取害之。是時,人民便作是念:此沙門、道士數來往返,此必是沙門所為。是謂第二非法入國之難。

[T2.777a23] 「復次,國家[6466]失財寶。時,收藏人復生此斯念:今此寶物我恒守護,更無餘人來入此者,必沙門取之。是謂沙門[6467][6468]非法[6469]入國之難。

[T2.777a26] 「復次,國王女年在盛時,猶未出[6470],身便懷[6471]。是時,人民作是念:此中更無餘人往返,必沙門所為。是謂第四非法親國之難。

[T2.777a29] 「復次,國王身抱重患,中他人藥。是時,人民復作是念:其中更無餘人,此必是沙門所為。是謂第五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03] 「復次,國王、大臣各共競諍,共相傷害。是時,人民便作是念:此諸大臣本共和合,今共競諍,此非餘人所為,必是沙門、道士。是謂第六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06] 「復次,二國共,各[6472][6473],人民便作是念:此沙門、道士數來在內,必是沙門所為。是謂第七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09] 「復次,國王本好惠施,與民分財,[6474]便悔,不肯惠施。是時,人民各生斯斯念:我等國主本喜惠施,今復慳貪無惠施心,此必沙門所為。是謂第八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12] 「復次,國王恒以正法,取民財物,後復非法取民財寶。是時,人民各生斯意:我等國[6475]本以法取民財寶,今復以非法取民財寶,此必沙門所為。是謂第九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16] 「復次,國土人民普得疫病,皆由宿緣。是時,人民各生斯斯念:我等昔日無復疾病,今各得患,死者盈路,必是沙門術所致。是謂第十非法親國之難。

[T2.777b20] 是謂,比丘!十非法入國之難。是故,比丘!莫復生心親近國家。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77b22] 爾時,[6476]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國王治世十法《增壹阿含46.7經》

[T2.777b24] 聞如是:

[T2.777b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77b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國王成就十法者,不得久存。多諸盜賊。云何為十?於[6477]國王慳貪,以小輕事,便興瞋恚,不[6478]義理。若王成就初法,則不得久存。國饒盜賊。

[T2.777b29] 「復次,彼王貪著財物,不肯庶幾[6479],是謂國王成就此二法,則不得久存。

[T2.777c01] 「復次,彼王不受人諫,為人暴虐,無有慈心,是謂第三法,不得久存。

[T2.777c03] 「復次,彼王[6480]諸人民,橫取繫閉,在牢獄中,無有出期,是謂第四法,不得久存。

[T2.777c05] 「復次,國王非[6481]相,佐不案正行,是謂[6482]法,不得久存。

[T2.777c06] 「復次,彼王貪著他色,遠離己妻,是謂彼王成[6483]六法,不得久存。

[T2.777c07] 「復次,國王好喜嗜酒,不理官事,是謂成*七法,不得久存。

[T2.777c09] 「復次,國王好喜歌舞戲樂,不理官事,是謂第八法,不得久存。

[T2.777c10] 「復次,國王恒抱長患,無有強健之日,是謂第九之法,不得久存。

[T2.777c12] 「復次國王不信忠孝之臣,翅羽少,無有強佐,是謂國王成就此十法,不得久存。

[T2.777c14] 「今比丘眾亦復如是。若成就十法,不增善本功德,身壞命終,入地獄中,何謂十法?於是,比丘不持禁戒,亦無恭恪之心,是謂比丘成就初法,不得究竟有所至到。

[T2.777c18] 「復次,比丘不承事佛,不信真言,是謂比丘成就第二之法,不得久住。

[T2.777c19] 「復次,比丘不承事法,漏諸戒律,是謂比丘成就第三之法,不得久住。

[T2.777c21] 「復次,比丘承事聖眾,恒自卑意,不信彼受,是謂比丘成就第四之法,不得久住。

[T2.777c23] 「復次,比丘貪著利養,心不放捨,是謂比丘成就第五之法,不得久住。

[T2.777c24] 「復次,比丘不多學問,不*加誦讀翫習,是謂比丘成*六法,不得久存。

[T2.777c26] 「復次,比丘不與善知識從事,恒與惡知識從事,是謂比丘第七之法,不得久存。

[T2.777c28] 「復次,比丘恒喜事役,不念坐禪,是謂第八之法,不得久存。

[T2.777c29] 「復次,比丘復著算數,返道就俗,不習正法,是謂比丘第九之法,不得久存。

[T2.778a02] 「復次,比丘不樂修梵行,貪著不淨,是謂比丘第十之法,不得久存。是謂,比丘!成就此十法者,必墮三惡趣,不生善處。

[T2.778a05] 「若國王成就十法,便得久住於世。云何為十?於是,國王不著財物,不興瞋恚,亦復不以小事起怒害心,是謂第一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08] 「復次,國王受群臣諫,不逆其辭,是謂成就第二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09] 「復次,國王常好惠施,與民同歡,是謂第[6484]

[T2.778a10] 「以法取物,不以非法,是謂第四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2] 「復次,[6485]王不著他色,恒自守護其妻,是謂成就第五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3] 「復次,國王亦不飲酒,心不荒亂,是謂成就第六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5] 「復次,國王亦不戲笑,降伏外敵,是謂成就第七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6] 「復次,國王案法治化,終無阿曲,是謂成就第八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8] 「復次,國王與群臣和[6486],無有[6487]爭,是謂成就第九之法,便得久存。

[T2.778a19] 「復次,國王無有病患,氣力強盛,是謂第十之法,便得久存。若國王成就此十法者,便得久存。無奈之何,比丘眾亦復如是。若成就十法者,如屈[6488]臂頃,便生天上。

[T2.778a23] 「云何為十?於是,比丘奉持禁戒,戒德具足,不犯正法,是謂比丘成就此初法,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T2.778a26] 「復次,比丘於如來所,有恭敬之心,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二法,得生善處。

[T2.778a28] 「復次,比丘順從法教,一無所犯,是謂比丘成就第三之法,得生善處。

[T2.778a29] 「復次,比丘恭奉聖眾,無有懈惰之心,是謂成就第四之法,得生天上。

[T2.778b02] 「復次,比丘少欲知足,不著利養,是謂比[6489]第五之法,得生天上。

[T2.778b03] 「復次,比丘不自用意,恒隨戒法,[6490]謂成就第六之法,生於善處。

[T2.778b05] 「復次,比丘不著事務,常喜坐禪,是謂成就第七之法,得生天上。

[T2.778b06] 「復次,比丘樂[6491]靜之處,不在人間,是[6492]成就第八之法,生於善處。

[T2.778b08] 「復次,比丘不與惡知識從事,常與善知識從事,是謂成就第九之法,得生善處。

[T2.778b10] 「復次,比丘常修梵行,離於惡法,多聞學義,不失次*。如是比丘成就十法者,如屈*臂頃,生善處天上。是謂,比丘![6493]法之行入地獄者,當念捨離;十正法之行,當[6494]奉修。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78b15]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佛開示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揀別異學《增壹阿含46.8經》[6495]

[T2.778b17] 聞如是:

[T2.778b17]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78b18] 是時,眾多比丘時到,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是時,眾多比丘便作是念:我等入城乞食,日猶故早,我等可至外道異學,與共論議。是時,眾多比丘便至外道異學所。時,諸外道遙見諸沙門來,各各[6496]謂言:「各各寂寞,勿有高聲語言。沙門瞿曇弟子今來此間;然沙門之法,稱譽寂寞之人,令知我等正法,不[6497]有亂。」

[T2.778b26] 爾時,眾多比丘便至外道異學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T2.778b27] 爾時,外道問諸比丘:「汝等,沙門瞿曇與諸弟子說此妙法,是諸比丘盡解一切諸法而自遊戲[6498][6499]?我等亦復與諸弟子說此妙法而自遊戲。我之所說,與汝有何等異?有何差別?說法戒、教[6500]一類無異。」是時,眾多比丘聞外道異學所說,亦不稱善,復非言惡,即從[6501]起,各退而去。

[T2.778c04] 是時,眾多比丘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白世尊。若如來有所說者,[6502]當念奉行。」

[T2.778c06] 爾時,眾多比丘入羅閱城乞食已,還至房中,收攝衣,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住在一面。爾時,眾多比丘以此緣本,盡向如來說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外道異學問此義已,汝等應持此語報之:『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議、十[6503],說此語時有何等義?』設汝持此語往問者,彼人則不能報之,彼外道異學遂增愚惑。所以然者,非彼所有境界。

[T2.778c15] 是故,比丘!我不見天及人民、魔、若魔天、釋、梵天王能報此語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從吾聞者,此則不論。一論、一義、一演,我雖說此義,由何故而說乎?一切眾生由食而存,無食則死,彼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6504]苦際,同一義而不[6505]。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8c22] 一義、一論、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6506],我雖說此義,由何說乎?名與色,彼何等謂名?所謂痛、想、念、[6507]、思惟,是謂名也。彼云何名為色耶?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謂名為色,以此緣本,故名為色也。[>]論、二義、二演者,由此因緣故,我今說之。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

[T2.778c29] 三論、三義、三演,由何等故而說此義乎?所謂[6508]三痛。云何為三?所謂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彼云何名為樂痛?所謂心中樂想,亦不分散,是謂名為樂痛,彼云何名為苦痛。所謂心中憒亂而不定一,思惟若干想,是謂名苦痛,彼云何名為不苦不樂痛?所謂心中無苦無樂想,復非一定,復非亂想,亦不思惟法與非法,恒自寂默,心無有記,是故名為不苦不樂痛,是謂三痛。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觀察,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我所說三論、三義、三演者,正謂此耳。

[T2.779a11] 義、四論[6509]、四演,由何等故復說此義乎?所謂四諦。云何為四?所謂苦、*、盡、道聖諦。彼云何為苦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苦、所欲不得[6510]。彼云何名為習諦?所謂愛本與欲[6511]應者,是謂名為*諦。彼云何名為苦盡諦?所謂彼愛永盡無餘,更不復生,是謂名苦盡諦。彼云何名為[6512]要諦?所謂賢聖八品道:正見、正治、正語、正命、正業、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名為八品之道也。若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觀察,平等盡其苦際,是謂四論、四義、四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9a23] 五論、五義、五演,我今所說由何等故說?所謂五根?云何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云何名為信根?所謂賢聖弟子,信如來道法,彼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是謂名為信根。彼云何名為精進根?所謂身心意并*勞不倦,滅不善法,使[6513]增益,[6514]心執持,是謂名為精進根。[6515]云何[6516]為念根?所謂念根者,所誦不忘,恒在心懷,總持不失,有為、無漏之法,終不忘失,是謂名為念根。彼云何名為定根。所謂定根者,心中無錯亂,無若干想,恒專精一意,是謂名為三昧根。彼云何名智慧根?所謂知苦、知*、知盡、知道,是謂名智慧之根,此名五根也。比丘於中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其苦際。五論、五義、五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9b10] 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者由何等[6517]乎?所謂六重之法也。云何為六?於是,比丘恒身行慈心,若在*閑淨[6518]室中,常若一心,可尊可貴,恒與和合,是謂比丘第一重法。復次,口行慈心,終無虛妄,可敬可貴,是謂第二重法。復次,意行慈,不起憎嫉,可敬可貴,是謂第三重法。復次。若得法利之養,中遺餘,與諸梵行之人等心施與,是謂第四重法可敬可貴。復次,奉持禁戒,無所脫失,[6519]人之[6520]所貴,是謂第五重法可敬可貴。復次,正見賢聖得出要,得盡苦際,意不錯亂,與諸梵行之人等修其行,是謂第[6521]之法可敬可貴。爾時,比丘平等厭患,平等解脫,平等分別其義,平等盡於苦際。六論、六義、六演,我所說[6522],正謂此耳。

[T2.779b25] 七論、七義、七演,由何等故而說此乎?所謂七神識止處。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想,若干種身,所謂天及人也。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所謂梵迦夷天最初出時,或有眾生,一想一身,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遍淨天是也。或有眾生,空處無量,所謂空處天是也。或有眾生,識處無量,所謂識處天是也。或有眾生,無[6523]有處無量,所謂不用處天是也。或有眾生,有想無想處無量,所謂有想無想天是也[6524]。是謂,比丘!七神止處,於是,比丘平等解脫,乃至平等盡於苦際,七論、七義、七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9c08] 八論、八義、八演,我所說者由何等故而說此乎?所謂世間八法是隨世迴轉。云何為八?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謂世間八法隨世迴轉。若比丘於中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八論、八義、八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9c13] 九論、九義、九演,我所說者由[6525]故而說此乎?所謂九眾生居處。云何為九?若有眾生。若干種身,所謂天及人。或有眾生,若干種身一想,[6526]梵迦夷天最初出[6527]是也。或有眾生,[6528]想一身,所謂光音天是也。或有眾生,一身若干想,所謂遍淨天[6529]。或有眾生,空處無量,所謂空處天是也。或有眾生,識處無量,所謂[6530]*也。或有眾生,[6531]有處無量,所謂不用處天是也。或有眾生,有想無想處無量,所謂有想無想天是也。無想眾生及諸所生之類,為九神止處。於是,比丘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九論、九義、九演,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779c25] 十論、十義、十演,由何等說乎?所謂十斯念:念佛、念法、念比丘[6532]、念戒、念施、念天[6533]、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十斯念:若比丘平等解脫,乃至盡於苦際。十論、十義、十演。如是,比丘!從一至十。

[T2.780a01] 比丘當知:若外道異學聞此語者,猶不能熟視顏色,況欲報之!其有比丘解此義者,於現法中最尊第一之人。若復比丘、比丘尼思惟此義,乃至十歲,必成二果;若阿羅漢、若阿那*。比丘且捨十歲。若一年之中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終無中退。比丘且捨一年,其四部之眾十月。若至一月思惟此義者,必成二果,亦不中退,且捨一月。若四部之眾七日之中思惟此義,必成二果,終不有疑。」

[T2.780a10] 爾時,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6534]。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此法極為甚深。若所在方面有此法者,當知便遇如來,唯然,世尊!此法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T2.780a13] 佛告阿難:「此經名為《十法之義》,當念奉行?」

[T2.780a14]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增壹阿含46.9經》[6535]

[T2.780a16] 聞如是:

[T2.780a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0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6536]通作證,漸至涅槃。云何為十?所謂白骨想、青瘀想、[*][6537]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是謂,比丘!修此十想者,得盡有漏,得至涅槃界。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樂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證。是故,比丘!若在樹下靜處露坐,當思惟此十想。是[6538],比丘!當作是學。」

[T2.780a2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欲心重比丘不能修十想,佛為說欲有種種不淨《增壹阿含46.10經》[6539]

[T2.780a28] 聞如是:

[T2.780a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0a29]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6540]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T2.780b05]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鵒,饒諸音響[6541],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6542]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T2.780b21]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6543],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

[T2.780b24] [6544]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又如來與汝說[6545]想而不肯奉持。」

[T2.780b26] 是時,彼比丘聞世尊教[6546]已,在*靜之處,剋己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者,欲[6547]其所願;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成阿羅漢。

[T2.780c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結禁、聖賢居 二力及十念 親國、無罣礙 十輪、[6548]、觀想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6549]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


增壹阿含[6550] 卷第四十三[6551]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姿>] [6552]

善惡品第四十七[6553]《增壹阿含47.1~10經》

 

(一)奉行十法生天;又行十法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增壹阿含47.1經》[6554]

[T2.780c21] 聞如是:

[T2.780c2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0c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

[T2.780c24] 「云何修行十法,生惡趣中?於是,有人殺生、盜劫、淫泆、妄言、[6555]語、惡口、兩舌亂彼此、嫉、瞋恚、興起邪見,是謂十法。其有眾生,行此十法,入惡趣中。

[T2.780c27] 「云何修行十法,得生天上?於是,有人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言、*語、惡口,不兩舌亂彼此,[6556]恚害[6557]、興起邪見。若有人行此十法者,便生天上。

[T2.781a02] 「云何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所謂十斯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天、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修行十法,得至涅槃。比丘當知:其生天及惡趣者,當念捨離;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1a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增壹阿含47.2經》

[T2.781a08] 聞如是:

[T2.781a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1a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云何為十?所謂殺、盜、淫、妄言、*語、惡口、兩舌亂彼此、嫉恚害[6558][6559]、心懷邪見。由殺生報故,眾生壽命極短;由不與取[6560],眾生生便貧賤;由[6561]泆報故,眾生門不貞良;由妄語*,眾生口氣[6562]弊,致不鮮潔:由**,致土地不平[6563],由兩舌報故,土地生荊[6564];由惡口報故,語有若干種;由嫉故,以致穀不豐熟;由恚害報故,多諸穢惡之物;由邪見報故,自然生八大地獄,因此十惡報故,使諸外物衰[6565],何況內物。是謂,比丘!當念捨離十惡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1a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佛否認施我獲福多,餘者獲福少《增壹阿含47.3經》[6566]

[T2.781a24] 聞如是:

[T2.781a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1a25] 爾時,波斯匿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波斯匿王往白世尊言:「如來審有是語:『施我獲福多,餘者獲福少;施我弟子,勿施餘人。』設有人作是語者,豈非毀如來法乎?」

[T2.781a29] 佛告王曰:「我無此語:『獨應施我,勿施餘人。』大王!當知,我恒有此語:『若比丘中遺餘擲著水中,[6567]蟲食之猶得其福,何況施人而不獲福乎?』但,大王!我有是語:『施持戒人,其福益多,勝於犯戒之人。』」

[T2.781b05] 爾時,波斯匿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施持戒人,其福倍多於犯戒之人者上。」

[T2.781b06] 王復白佛言:「尼[6568]子來語我言:『沙門瞿曇知於幻術,能迴轉世人。』世尊!此語為審乎?為非耶?」

[T2.781b09] 佛告王曰:「如是,大王!如向來言:『我有幻法,能迴轉世人。』」

[T2.781b10] 王白佛言:「何者名為迴轉幻法?」

[T2.781b11] 佛告王曰:「其殺生者其罪難量,其不殺者受福無量;其不與取者獲罪無量,其不盜者獲福無量;夫*泆者受罪無量,其不*者受福無量;其邪見者受罪無量,其正見者獲福無量。我所解幻法者,正謂此耳。」

[T2.781b16] 是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若當世間人民、魔、若魔天、有形之類,深解此幻術者則獲大幸。自今[6569]後,不復聽外道異學入我國界,聽四部之眾恒在我宮,常當供養,隨其所須。」

[T2.781b20] 佛告大王:「勿作是語,所以然者,施[6570]生之類,[6571]獲其福;及施犯戒之人,亦獲其福;施持戒之人,福亦難量;施外仙道之[6572]人,獲一億之福,施須陀洹、斯陀*、阿那*、阿羅漢、辟支佛及佛,其福不可量。是故,大王!當興發意,供給當來過去諸佛、聲聞弟子。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781b26]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不論俗事,當論十事功德《增壹阿含47.4經》[6573]

[T2.781b28] 聞如是:

[T2.781b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1b29]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咸共論說此義,所謂論者,衣裳、服飾、飲食之論,鄰國、賊寇、戰之論,飲酒、淫泆、五樂之論,歌舞、戲笑、妓樂之論,如此非要,不可稱計。

[T2.781c03]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諸比丘各作是論,即往至普會講堂所,問諸比丘:「汝等集此欲何所論說?」

[T2.781c06] 是時,諸比丘白世尊言:「我等集此共論此不要[6574]。」

[T2.781c07] 是時,佛告諸比丘曰:「止!止!比丘!勿作此論。所以然者,此論非義,亦無善法之趣,不由此論得修梵行,不得滅盡涅槃之處,不得沙門平等之道。此皆俗論,非正趣之論。汝等[6575]離俗修道,不應思惟敗行之論。汝等設欲論者,當論十事功德之論。云何為十?若精[6576]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得至滅盡無為之處,涅槃之要也。汝今族姓子[6577]出家學道,應當思惟此十事。此論者,正法之論,去離惡趣。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1c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佛斥求妙色、妙觸等非正法,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5經》

[T2.781c23] 聞如是:

[T2.781c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1c24] 爾時,眾多比丘皆集普會講堂,各生此論,今舍衛城穀米[6578]貴,乞求難果,世尊又說:『依於飲食,人身得存,四大依倚心所念法,法依善趣之本。』我等今日便當差次[6579]人乞求。使乞求之人得見好妙色,得極妙更樂,得衣裳、[6580]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亦善耶?」

[T2.782a01] 爾時,世尊清淨無瑕穢,以天耳遙聞諸比丘各生此論。爾時,世尊即往至普會講堂所,在眾中坐,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為何論義?」

[T2.782a04] 比丘對曰:「我等所論,今舍衛城乞求難得,欲共差次一人次第乞食,隨時得見好色妙服,及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我等所論正[6581]此耳。」

[T2.782a07] 佛告比丘:「若乞求比丘四事供養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復用[6582]色、聲、香、味、細滑法[6583]?我恒教,乞[6584]求有二事:『可親、不可親。設得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增益惡法,無有善法,此不可親。若得乞求衣被、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增益善法,不增惡法,此便可親。』汝等比丘,於此法中,欲作何等之論,汝等所論者,非正法論,當捨此法,更莫思惟,不由此得至休息滅盡涅槃之處。

[T2.782a16] 「設欲論者,當論此十法。云何為十?若精*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得至滅盡之處、無為涅槃界。此論者沙門之義,當念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2a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比丘論王治國界及國主之勝劣,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6經》

[T2.782a26] 聞如是:

[T2.782a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2a27] 爾時,眾[6585]比丘各集普會講堂,作是異論:「今舍衛城乞[6586]難得,非比丘所安之處,我等可立一人次第乞食。此乞比丘,能辦衣被、*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乏短。」

[T2.782b01] 爾時,眾中有一比丘,白諸人曰:「我等不堪任在此乞求,各共詣摩竭國於彼乞求,又且穀米豐賤,飲食極饒。」

[T2.782b04] 更復有比丘說曰:「我等不宜在彼國乞食。所以然者,阿闍世王在彼治化,主行非法,又殺父王,與提婆達兜為友,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求。」

[T2.782b07] 復有比丘說曰:「今此拘留沙國土,人民熾盛,饒財多寶,宜在彼土乞求。」

[T2.782b09] 復有比丘作是說:「我等不宜在彼土乞食。所以然者,惡生王於彼土治化,極為[6587]弊,無有慈仁,人民暴,好喜訟。以此因緣,故不應在彼乞食。」

[T2.782b13] 復有比丘說曰:「我等宜在拘[6588]婆羅城,優填王所治之處,篤信佛法,意不移動,我等宜在彼土乞食,所願無違。」

[T2.782b15]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諸比丘各生此論,即嚴整衣服,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問諸比丘曰:「汝等集此欲何等論,為說何事?」

[T2.782b18] [>][6589]丘白佛言:「我等集此各興此論:『今舍衛城穀米*貴,乞求叵得,各當共詣摩竭國界,於彼乞求,又彼國土饒財多寶,所索易得。』其中或有比丘說曰:『我等不宜彼國乞食。所以然者,阿闍世王在彼治化,主行非法,又殺父王,與提婆達兜為友,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求。』其中復有比丘說曰:『[6590]拘留沙國,人民熾盛,饒財多寶,宜在彼國乞食。』復有比丘作是說:『我等不宜在彼乞食。所以然者,惡生王於彼治化,為人*惡,無有慈仁,好喜訟,以此因緣,故不宜在彼乞食。』復有比丘說曰:『我等宜在拘*婆羅城,優填王所治之處,篤信佛法,意不移動,宜在彼乞食,所願無違。』在此[6591]論,正謂此耳。」

[T2.782c04] 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莫稱譏王治國家界,亦莫論王有勝[6592]。」

[T2.782c0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夫人作善惡 行本[6593]所因 彼彼獲其報 終不有毀敗
 夫人作善惡 行本有所因 為善受善報 惡受惡果報

[T2.782c11] 是故,比丘!勿興斯意論國事,緣不由此論得至滅盡涅槃之處,亦不得沙門正行之法,設欲作是論,非是正業。汝等應當學十事[6594]。云何為十?若精*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汝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普潤一切,得修梵行,得至滅盡涅槃之處。汝等[6595]出家學道,離於世俗,當*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2c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比丘論波斯匿王非法事,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增壹阿含47.7經》[6596]

[T2.782c22] 聞如是:

[T2.782c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2c23] 爾時,眾多比丘集普會講堂各興此論:「今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聖律教,讖比丘尼得阿羅漢道,十二年中閉在宮內,與共交通。又不事佛、法、比丘僧,無篤信之心向阿羅漢,則無信心於佛、法、聖眾,我等宜應遠離,勿止此土。所以然者,王行非法時,王大臣亦行非法,大臣[6597]行非法,左右吏佐亦行非法;吏佐已行非法,諸庶人類亦行非法。我今宜在遠國乞求,不止此邦。又可觀彼[6598]俗之化,已見風俗之化,則見殊異之處。」

[T2.783a04]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諸比丘各興此論,即往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為何論說?」

[T2.783a06] 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我等在此論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聖律教,十二年中閉讖比丘尼,在深宮[6599],接待以色。又[6600]道之人行過三界,然王亦不事佛、法及眾僧,無篤信之心向阿羅漢;已無此心,則無此心於三尊。我等宜遠遊,不須住此。所以然者,王行非法時,臣佐、人民亦復行惡,又觀世間風化之法。」

[T2.783a14] 爾時,世尊告曰:「汝等勿論國界之事,當自剋己,思惟內省,[6601]計分別。言此論者不合至理,亦復不令人得修梵行,滅盡無為涅槃之處,當自修己,熾然[6602]法行,自歸最尊。若比丘能自修己,興隆法樂者,此人之類便為我躬自所生。云何,比丘!能自熾然,興隆法樂,無有虛妄,自歸最尊?於是,比丘!內自觀身,身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憂愁;外自觀身,身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愁憂[6603][6604]復內外觀身,身意止;內觀痛,外觀痛,內外觀痛;內觀心,外觀心,內外觀心;內觀法,外觀法,內外觀法,[6605]意止,自攝其心,除去亂想,無有愁憂。如是,比丘!能自*熾然其行,興隆法樂,自歸最尊。」

[T2.783a28] 「諸有將來、現在比丘,能自熾然不失行本,便為我之所生。是故,比丘!若欲有所論,當論於[6606]十事。云何為十?所謂精*比丘: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6607]、解脫見慧成就。汝等設欲論者,當論此十事。所以然者,潤及一切,多所饒益,得修梵行,至滅盡之處、無為涅槃界,此論者沙門之義,當念思惟,勿去離心。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3b0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一長者造禪房施羅云,後轉施僧眾,佛說平等施法《增壹阿含47.8經》

[T2.783b10] 聞如是:

[T2.783b1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3b11] 爾時,舍衛國城中有一長者,與羅[6608]作坐禪屋。爾時,羅[6609][6610]其日數,止彼屋中,後便人間遊化。時,彼長者竊生此心:我當往覲尊者羅*。爾時,長者見羅*房中,寂寞不見人住,見已,語諸比丘曰:「尊者羅*今為所在?」

[T2.783b16] 比丘報曰:「羅*在人間遊化。」

[T2.783b16] 長者報曰:「唯願諸賢差次人在吾房中住。世尊亦說:『造立園[6611],及作橋[6612],近道作[6613]廁,持用惠施,長夜獲其福,戒法成就,死必生天上。』以是之故,我與羅*作屋耳,今羅*不樂我房,唯願諸賢差次人住我房中。」

[T2.783b22] 諸比丘對曰:「如長者教。」爾時,諸比丘即差次一比丘住房中。

[T2.783b23] 是時,尊者羅*便作是念:我離世尊積久,今可往問訊。是時,尊者羅*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之間,即從[6614]起,還詣房中,見有異比丘在屋中住。見已,語彼比丘曰:「誰持我房與卿使[6615]住?」

[T2.783b28] 比丘報曰:「眾僧差次令我住此房中。」

[T2.783b29] 是時,羅*還至世尊所,因此緣本,具白世尊:「不審如來,眾僧差次我房,使道人在此止住耶?」

[T2.783c02] 佛告羅*:「汝往至長者家,語長者曰:『我所行法無有身、口、意行有過乎?又非身三、口四、意三過[6616]?長者先持房施我,後復持與聖眾。』」

[T2.783c05] 是時,羅*受佛教已。即往長者家,語長者曰:「我非有身三、口四、意三過*乎?

[T2.783c07] 長者報曰:「我亦不見羅*身、口、意過也。」

[T2.783c08] *語長者曰:「何故奪我房舍持與聖眾?」

[T2.783c09] 長者報曰:「我見房空,是故持施聖眾。時我復作是念:尊者羅*必不樂我房中。故持惠施耳。」

[T2.783c11] 是時,羅*聞長者語已,即還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如來。是時,世尊即告阿難:「速打揵[6617],諸有比丘在祇洹精舍者,盡集普會講堂。」

[T2.783c14] 時,阿難即受佛教,召諸比丘在普會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惠施清淨,汝等善思念之。」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83c17]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惠施清淨?於是,比丘!若有人以物惠施,後復還奪更與餘人,此名為施不均整,非平等施。若復有人奪彼人物,持施聖眾;若復有人還奪聖眾,持用與人,此非為平等之施。亦非清淨之施。轉輪聖王自於境界猶得自在,比丘於己衣亦得自在。若復彼人口不見許,而取他人物與人者,此非平等之施,我今告諸比丘:「施主見與,受主不見與者,此非平等之施。若復彼比丘會遇命終,當持此一房在眾中結羯[6618],傳告唱令:『某甲比丘命終,今持此房在眾分處,欲安處何人?隨聖眾教。諸賢!任使某甲比丘住者,各共忍之。』若不聽者,今便說再三,亦當作是說之。若眾僧一人不聽而與者,則非平等之施,則為雜濁之物、今還與羅*房,清淨受之。」

[T2.784a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佛為均頭說諸見之生滅,當住十善,滅六十二見《增壹阿含47.9經》

[T2.784a06] 聞如是:

[T2.784a06]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84a07] 時,尊者大均頭在靜寂之處,興此念想,諸前後中央之見。云何得知?爾時,[6619]均頭到時,著衣持,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均頭白世尊言:「今此諸見,前後相應。云何得滅此見?又使餘者不生?」

[T2.784a12] 世尊告曰:「於是,均頭!此見所出[6620]所滅之處,皆是無常、苦、空、均頭知之,當建此意。夫見之法六十二種,要當住十善之地,除去此見。云何為十?於是,均頭!他好殺生,我等應當不殺;他好盜,我不盜;他犯梵行,我行梵行;他妄語,我不行妄語;他行兩舌亂彼此、綺語、惡口、嫉、恚、邪見,我行正見。

[T2.784a19] 「均頭當知:如從惡道得值正道,如從邪見得至正見,迴邪就正,猶如有人自己沒溺,復欲[6621]人者,終無此理。己未滅度,欲使他人滅度者,此事不然。如有人自不沒溺,便能*人,可有此理。今亦如是。自般涅槃,復使他人取滅度者,可有此理。是故,均頭當斯念:離殺,不殺滅度;離盜,不盜滅度;離[6622],不*滅度;離妄語,不妄語滅度;離[6623]語,不*語滅度;離言:不言滅度;離亂彼此,不亂彼此滅度;離嫉,不嫉滅度;離恚,不恚滅度;離邪見,得正見滅度。

[T2.784b01] 「均頭當知:若凡夫之人便生此斯念:『為有我耶?為無[6624]耶?有我無我耶?世有常耶?世無常耶?世有邊耶?世無邊耶?命是身耶?為命異身異耶?如來死耶?如來不死耶?為有死耶?為無死耶?為誰造此世?』生諸邪見:『為是梵天造此世?為是地主施設此世?又梵天[6625]眾生,地主造此世間;眾[6626]本無今有,*有便滅。』凡夫之人無聞、無見,便生此斯念:

[T2.784b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自然有梵天 此是梵志語 此見不真正 如彼之所見
 我主生蓮華 梵天於中出 地主生梵天 自生不相應
 地主剎利種 梵志之父母 云何剎利子 梵志還相生
 尋其所生處 諸天之所說 此是歎譽言 還自著[6627]
 [>]天生人民 地主造世間 或言餘者造 此語誰者審
 恚欲之所惑 三事共合集 心不得自在 自稱我世勝
 天神造世間 亦非梵天生 設復梵天造 此非虛妄耶
 尋跡遂復多 審諦方言虛 其行各各異 此行不審實

[T2.784b27] 均頭當知:眾生之類所見不同,其念各異。此諸見者皆是無常,其有懷抱此見,則是無常變易之法。若他人殺生,我等當離殺[6628];設他盜者,當遠離之;不習其行,專其心意,不使錯亂,思惟[6629]計,邪見所興,乃至十惡之法皆當去離,不習其行。若他瞋恚,我等學於忍辱,他人懷嫉,我當捨離;他興憍慢,我念捨離;若他自稱、毀餘人,我等不自稱、不毀他人,[6630]不少欲,我等當學少欲;他人犯戒,我修其戒;他人有懈怠,我當精進,他人不行三昧,我行三昧。當作是學。他人愚惑,我行智慧。其能觀察分別其法者,邪見消滅,餘者不生。

[T2.784c10] 是時,均頭受如來教已。在閑靜之處,思惟*計,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造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時,均頭便成阿羅漢。

[T2.784c14] 爾時,均頭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三惡道、四大部洲、諸天壽命之長短《增壹阿含47.10經》

[T2.784c16] 聞如是:

[T2.784c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4c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地獄眾生受其罪報,極至一劫,或有其中間夭者;受畜生罪報,極至一劫,其間有中夭者;受餓鬼報,極至一劫,其間有中夭者。比丘當知:單曰人壽千歲,無有中夭者。所以然者,彼土人民無所係屬,設於彼命終,生善處天上,無有墮落者。弗于逮人民壽五百歲,亦有中夭者;瞿耶尼人民壽二百五十歲,亦有中夭者;閻浮提人民極壽百歲,亦有中夭者多。

[T2.784c26] 正使人壽命極至十十[6631],人民之兆以壽*[*>],其行不同,性分各異。初十[6632]小,無所識知;第二十少多有知,猶不貫了;第三十欲意熾盛,貪著於色;第四十多諸[6633]術,所行無端;第五十解義明了,所習不[6634];第六十慳著財物,意不決了;第七十懈怠眠,體性遲緩;第八十無有少壯之心,亦無榮飾;第九十多諸病痛,皮緩面皺;第*十十諸根衰[6635],骨節相連,多*意錯。比丘知之:設人壽百歲,當經歷爾許之難。設人壽百歲,當經三百冬、夏[6636]、秋,計其壽命,蓋不足言。若人壽百歲,當食三萬六千食,其間或有不食時:瞋不食,不與不食,病不食。計彼食與不食,及飲母乳,取要言之,三萬六千食,比丘!若人壽百歲其限歲數,飲食之法其狀如是。

[T2.785a12] 比丘當知:閻浮地人民,或壽極長與無量壽等。過去久遠不可計世,有王名[6637]眾病,壽命極長,顏色端[6638],受樂無量。爾時,無疾病、老、死[6639][6640]之患。時,有夫婦二人生一子,子便命終。是時,父母抱舉令坐,又持食與,然彼子不飲、不食,亦不起坐。何以故爾?以命終故:是時,彼父母便生此斯念:我子今日何為瞋恚,不肯食飲,亦不言語?所以然者,由彼人民不聞死亡音[6641]之所致也。

[T2.785a20] 爾時,彼父母便復念曰:『我子今[6642]經七日不飲、不食,亦復不知何由默然?我今可以此因緣,往白療病大王使知。』是時,父母往至王所,以此因緣,具白大王。是時,大王便作是念:今日已聞死亡音*,王告之曰:『汝等可持此小兒到吾所。』爾時,父母即抱小兒至國王所。王見已,告父母曰:『此兒[6643]命終。』時,父母白王言:『云何名為命終?』王告曰:『此兒更不行起[6644]、言對、談說、飲食、戲樂,身體正直,無所復為,故名為命終。』是時,夫婦復白王言:『如此之變當經幾時?』王告之曰:『此兒不久身體爛壞,脹臭處,無所復任。』爾時,父母不信王語,復抱死兒,還至家中,未經幾時,身體盡壞,極為臭穢。是時,父母方信王語云:『此兒不久身體脹,盡當壞敗。』

[T2.785b06] 是時,夫婦復抱此脹小兒至國王所,而白王言:『唯然,大王!今持此兒奉貢大王。』時,父母亦不啼哭。所以然者,由不聞死亡之音故。是時,大王剝取其皮,而作大鼓,復作七重樓閣,持此鼓安處其上,即一人:『汝當知之,令守護此鼓,百歲一擊,無令失時。』受王教[6645],百歲一擊。時,諸人民聞此鼓音,怪未曾有,語諸人曰:『何者音*,為是誰聲,乃徹於斯!』王告之曰:『此是死人皮之*!』眾生聞已,各興念曰:奇哉!乃聞此聲。汝等比丘,爾時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爾時王者,即我身是也。以此知之,昔日閻浮地壽命極長,如今閻浮地人民極為短命,[6646]者難限。所以然者,由殺害多故,致命極短,華色失[6647]!由此因緣,故致變怪。

[T2.785b22] 比丘當知:閻浮地五十歲,四天王中一日一夜。計彼日夜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四天王壽命五百歲,或復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十八億歲,還活地獄一日一夜。計彼一日一夜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還活地獄極壽千歲,復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三十六億歲。計人中百歲,三十三天一日一夜,計彼日月年歲之數,三十三天壽千歲,其間或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三十六億歲,阿鼻地獄中一日一夜,復計彼日月之數,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計彼日夜之數壽二萬歲。計人中之壽,壽一拘利。如是,比丘!計此之壽轉轉增倍,除無想天。無[6648]想天壽八萬四千劫,除[6649]淨居天[6650]不來此世。是故,比丘!勿懷放逸,於現身上得盡有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5c0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6651]*含經卷第四十*[6652]

[T2.785c12]經言[6653],百歲當經三百冬夏秋,謂冬[6654]秋各一百故,言三百而不言春者,此順西域三時也。言三時者,寒熱雨三也。言冬即彼寒時,夏即彼熱時,秋即彼雨時,然彼三時各四月,計一年有十二月,今以冬夏秋擬彼三時,而月數少,蓋譯者不善方言也。


增壹阿含[6655] 卷第四十四[6656]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657]

十不善品第四十[6658]《增壹阿含48.1~6經》

(一)當遠離十惡,修行正見《增壹阿含48.1經》[6659]

[T2.785c24] 聞如是:

[T2.785c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5c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眾生,修行殺生,廣布殺生,種地獄罪,餓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壽命極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

[T2.785c27] 「若有眾生盜他物者,種三惡道之罪;若生人中,恒遭貧匱,食不充口,衣不蓋形,皆由盜故;劫奪物者,即斷他命根。

[T2.786a01] 「若有眾生,好[>]貪泆;種三惡道,若生人中,門不貞良,竊盜淫泆。

[T2.786a03] 「若有眾生妄語者,種地獄罪;若生人中,為人所輕,言不信受,為人所賤;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語所致。

[T2.786a05] 「若有眾生兩舌者,種三惡道之罪;設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懷愁憂;所以然者,由彼人兩頭傳虛言故。

[T2.786a08] 「若有眾生言者,種三惡道之罪;若生人中,為人醜弊,常喜罵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專正之所致也。

[T2.786a10] 「若有眾生亂彼此,種三惡道之罪,設生人中,多諸怨憎,親親離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亂之所致也。

[T2.786a13] 「若有眾生嫉者,種三惡道;若生人中,乏諸衣裳;所以然者,由彼人起貪嫉故。

[T2.786a15] 「若有眾生起害意,種三惡道;設生人中,恒多虛妄,不解至理,心亂不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恚怒所致也,無有慈仁。

[T2.786a18] 「若有眾生,行邪見者,種三惡道;若生人中,乃在邊地,不生中國,不三尊道法之義,或復聾盲瘖,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惡法之[6660]。所以然者,皆由前世無信根故,亦不信沙門、婆羅門、父母、兄弟。

[T2.786a22] 「比丘知之,由此十惡之報,致此殃舋。是故,比丘!當離十惡,修行正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86a2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佛於說戒時默然,目連知二人不淨,將之驅逐《增壹阿含48.2經》[6661]

[T2.786a26] 聞如是:

[T2.786a2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86a27] 爾時,世尊十五日說戒時,將諸比丘,前後[6662]遶,往詣普會講堂。爾時,世尊默然觀察,諸聖眾寂寞不語。是時,阿難白佛言:「[6663]日聖眾盡集講堂,唯然,世尊!當與諸比丘說禁戒。爾時,世尊亦復默然不語。

[T2.786b02] 是時,阿難須臾復白佛言:「今正是時,宜說禁戒,初夜欲盡。」

[T2.786b04] 爾時,世尊復默不語。爾時,阿難須臾復白佛言:「中夜欲竟,眾僧勞頓,唯願世尊以時說戒。」

[T2.786b06] 爾時,世尊復默然不語。是時,阿難須臾復白佛言:「後夜欲盡,唯願世尊以時說戒。」

[T2.786b08] 佛告阿難:「眾中不淨者故不說戒。今聽上座,使說禁戒。若僧上座,不堪任說戒者,聽持律說禁戒。若無持[6664]者,其能誦戒通利者,當唱之使說戒。自今[6665]後,如來更不說戒。眾中不淨,如來於中說戒,彼人頭破為七分,如彼酬羅果[6666]異。」

[T2.786b13] 是時,阿難悲泣交集,[6667]作是說:「聖眾今日便為孤窮。如來正法[6668]何速[6669][6670]淨之人出何速疾?」

[T2.786b16] 是時,大目[6671]連便作是念:此眾中何等毀法之人,在此眾中乃令如來不說禁戒?是時,大目*連入三昧定,遍觀聖眾心中瑕穢。爾時,目連見馬師、滿宿二比丘在眾會中,是時目連即從座起,至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汝等速起,離此座中,如來見譏,由卿等故,如來不說禁戒。」

[T2.786b22] 爾時,二比丘默然不語。是時,目連復再三告曰:「汝等速起,不須住此。」

[T2.786b24] 是時,彼比丘默然不對。是時,目連即前捉手將至門外,還取門閉,前白佛言:「不淨比丘*將在外,唯然世尊時說禁戒。」

[T2.786b27] 佛告目連:「止!止!目連!如來更不與比丘說戒,如來所說言不有二,還詣座所。」

[T2.786b29] 是時,目連復白佛言:「今此眾中*生瑕穢,我不堪任行維那法,唯願世尊更差餘人。」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是時,目連頭面禮世尊足,還就本座。

[T2.786c03] 是時,阿難白世尊言:「毘婆尸如來出現世時聖眾多少?為經幾時,乃生瑕穢?乃至迦葉[6672]子多少?云何說戒?」

[T2.786c06] 佛告阿難:「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世間。爾時,三會聖眾,初一會時比丘有百[6673]六萬八千聖眾;第二會時十六萬聖眾,第三會時十萬聖眾,皆是阿羅漢,彼佛壽八萬四千歲,百歲之中聖眾清淨,彼佛恒以一偈為禁戒:

 忍辱為第一 佛說無為最 不以剃鬚髮 害他為沙門

[T2.786c14] 是時,彼佛以此一偈,百歲之中而為禁戒,*生瑕穢,便立禁戒。

[T2.786c15] 「復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6674]詰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爾時,亦復三會聖眾;初一會時有十六萬聖眾;第二會時十四萬聖眾;第三會時十萬聖眾。彼佛爾時,八十年中清淨無瑕穢,亦說一偈:

 若眼見非邪 慧者護不著 棄捐於眾惡 在世為黠慧

[T2.786c23] 「爾時,彼佛八十年中說此一偈,後有瑕穢,[6675]立禁戒。

[T2.786c24] 「爾時,*詰佛壽七萬歲。於彼劫中,復有佛出現世間,名曰毘舍羅婆,亦三會聖眾:初會之時十萬聖眾,盡是羅漢;第二會時八萬羅漢;第三會時七萬羅漢,諸漏[6676]盡。毘舍羅婆如來七十年中無瑕穢。爾時,復以一偈[6677]為禁戒:

 不害亦不非 奉行於大戒 於食知止足 床座亦復然
 執志為專一 是則諸佛教

[T2.787a04] 七十年中以此一偈[6678][6679]為禁戒,後有瑕穢,更立禁戒[6680],毘舍羅婆如來壽七萬歲。

[T2.787a05] 於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曰[6681]樓孫如來,出現世間。爾時,二會聖眾;初會之時七萬聖眾,皆是阿羅漢;第二會時六萬阿羅漢,彼佛爾時,六十年中無有瑕穢。彼佛爾時,以二偈以為禁戒。

 譬如蜂採華 其色甚香潔 以味惠施他 道士遊聚[6682]
 不誹謗於人 亦不觀是非 但自觀身行 諦觀正不正

[T2.787a15] 六十年中說此二偈,以為禁戒[6683],自此[6684]來,以有瑕穢,便立禁戒。彼佛壽六萬歲。

[T2.787a16] 「於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曰拘那含牟尼如來、至真、等正覺。爾時,二會聖眾:初會之時六十萬聖眾,皆是阿羅漢;第二會時[6685]十萬聖眾,皆是阿羅漢。爾時,彼佛四十年中無有瑕穢,以一偈[6686]禁戒:

 執志莫輕戲 當學尊寂道 賢者無愁憂 常滅志所念

[T2.787a24] 四十年中說此一偈,以為禁戒[6687],自此*來,便有瑕穢,更[6688]立禁戒。彼佛壽四萬歲。

[T2.787a25] 「於此賢劫有佛,名為迦葉,出現世間。爾時,彼佛亦二會聖眾,初會之時四十萬眾,第二會時三十萬眾,皆是阿羅漢。二十年中無有瑕穢,恒以一偈,以為禁戒:

 一切惡莫作 當奉行其善 自淨其志意 是則諸佛教

[T2.787b03] 二十年中說此一偈,以為禁戒[6689],犯禁之後,*立制限。爾時,迦葉佛壽二萬歲。

[T2.787b04] 「我今如來出現於世,一會聖眾千二百五十人,十二年中無有瑕穢,亦以一偈[6690]禁戒:

 護口意清淨 身行亦清淨 淨此三行跡 修行仙人道

[T2.787b09] 十二年中說此一偈,以為禁戒[6691],以生犯律之人,轉有二百五十戒,自今*後眾僧集會,啟白如律:『諸賢!咸聽!今十五日說戒,今僧忍者,眾僧和合。』說禁戒以啟此[6692],設有比丘有所說者,不應說戒,各共默然。若無語者,應為說戒,乃至說戒[6693][6694],復當問:『諸賢,誰不清淨?』如是再三,『誰不清淨?』清淨者,默然持之,然今人壽命極短,盡壽不過百年。是故,阿難![6695]受持之。」

[T2.787b17]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過去久遠諸佛世尊,壽命極長,犯律者少,無有瑕穢,然今人民壽命[6696][6697]少,不過十[6698],過去諸佛滅度之後,有遺法住世,為經幾時?」

[T2.787b21] 佛告阿難:「過去諸佛滅度之後,法不久存。」

[T2.787b22] 阿難白佛言:「設如來滅度之後,正法存世當經幾時?」

[T2.787b23] 佛告阿難曰:「我滅度之後,法當久存。迦葉佛滅度後,遺法住七日中。汝今,阿難!如來弟子為少,[6699]作是觀,東方弟子無數億千。南方弟子無數億千。是故,阿難!當建此意,我釋迦文佛壽命極長。所以然者,肉身雖取滅度,法身存在,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T2.787b29]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彌勒佛三會說法《增壹阿含48.3經》[6700]

[T2.787c02] 聞如是:

[T2.787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87c03] 爾時,阿難偏露右肩,右膝著地,白世尊言:「如來玄鑒,無事不察,當來、過去、現在三世皆悉明了,[6701]過去諸佛姓字、名號,弟子菩薩翼從多少,皆悉知之,一劫、百劫、若無數劫,悉觀察[6702]。亦復知國王、大臣、人民姓字,斯能分別,如今現在國界若干,亦復明了。將來久遠彌勒出現,至真、等正覺,欲聞其變;弟子翼從佛境豐樂,為經幾時?」

[T2.787c11] 佛告阿難:「汝還就座,聽我所說:『彌勒出現,國土豐樂,弟子多少,善思念之,執在心懷。』」是時,阿難從佛受教。即還就座。

[T2.787c13]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將來久遠於此國界,當有城郭名曰雞頭,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地豐熟,人民熾盛,街巷成行。爾時,城中有龍王名曰水光,夜雨澤香,晝則清和。是時,雞頭城中有羅剎鬼名曰葉華,所行順法,不違正教,[6703]人民寢寐之後,除去穢惡諸不淨者,又以香汁而灑其地,極為香淨。難當知:爾時,閻浮地東、西、南、北十萬由旬,諸山河石壁皆自消滅,四大海水各據一方。

[T2.787c22] 「時,閻浮地極為平整,如鏡清明,舉閻浮地內,穀食豐賤,人民熾盛,多諸珍寶,諸村落相近,雞鳴相接。是時,弊花果樹枯竭,穢惡亦自消滅,其餘甘美果樹,香氣殊好者,皆生乎地。爾時。時氣和適,四時順節,人身之中無有百八之患。貪欲、瞋恚、愚癡不大殷勤,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見歡悅,善言相向,言辭一類,無有差別,如彼單曰人,而無有異。是時,閻浮地內人民大小皆同一[6704],無若干之差別也。彼時男女之類意欲大小便,地自然開,事訖之後,地復還合。爾時,閻浮地內自然生粳米,亦無皮[6705],極為香美,食無患苦。所謂金銀、珍寶、、瑪[6706][6707]、真珠、[6708]珀,各散在地,無人省錄。是時,人民手執此寶,自相謂言:『昔者之人由此寶故,各相傷害,繫閉牢獄,更無數苦惱,如今此寶與瓦石同流,無人守護。』

[T2.788a09] 爾時,法王出現,名曰[6709]佉,正法治化,七寶成就。所謂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典兵寶、守藏之寶,是謂七寶,領此閻浮地內,不以刀杖,自然靡伏。如今,阿難!四珍之藏,乾陀越國伊羅寶藏,多諸珍[6710]異物,不可稱計;第二彌梯羅國般綢大藏,亦多珍寶;第三須賴吒大國有寶藏,亦多珍寶;第四[6711]蠰佉有大藏,多諸珍寶,不可稱計,此四大藏自然應現,諸守藏人各來白王:『唯願大王以此寶藏之物,惠施貧窮!』爾時,蠰佉大王得此寶已,亦復不省祿[6712]之,意無財物之想。時,閻浮地內自然樹上生衣,極細柔軟,人取著之,如今[6713]人自然樹上生衣,而無有異。

[T2.788a23] 爾時,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愛敬,又且顏貌端[6714],不長、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時,修梵摩有妻,名曰梵摩越,[6715]女中最極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6716]蓮花香,身作栴檀香,諸婦人八十四態,永無復有,亦無疾病亂想之念。爾時,彌勒菩薩於兜[6717]天,觀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應,從右脅生,如我今日右脅生無異,彌勒菩薩亦復如是。兜率諸天各各唱令,彌勒菩薩[6718]降神[6719]。是時,修梵摩即與子立字,名曰彌勒,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身黃金色。爾時,人壽極長,無有諸患,皆壽八萬四千歲,女人年五百歲然後出[6720]。爾時,彌勒在家未經幾時,便當出家學道。

[T2.788b08] 「爾時,去雞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當其夜半,彌勒出家,即其夜成無上道。時,三千大千剎土,六變震動,地神各各相告曰:『今彌勒*成佛!』轉至聞四天王宮『彌勒*成佛道!』轉轉聞徹三十三天、[6721]天、兜*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聲展轉乃至梵天:『彌勒*成佛道!』爾時,魔名大將以法治化,聞如來名教音[6722]之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時,魔王將欲界無數天人,至彌勒佛所,恭敬禮拜。」

[T2.788b19] 「彌勒聖尊與諸天漸漸說法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妙。爾時,彌勒見諸人民*發心歡喜,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6723]、盡、道,悉與諸天人廣分別其義。爾時,座上八萬四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大將魔王告彼界人民之類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彌勒今日*度彼岸,亦當度汝等使至彼岸。』

[T2.788b27] 「爾時,雞頭城中長者,名曰善財,聞魔王教令,又聞佛音*,將八萬四千眾,至彌勒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彌勒漸與說法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妙。爾時,彌勒見諸人民心開意解,如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盡、道,與諸人民廣分別義。爾時,座上八萬四千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是時,善財與八萬四千人等,即前白佛:『求索出家,善修梵行,盡[6724]阿羅漢道。』爾時,彌勒初會八萬四千阿羅漢。

[T2.788c08] 「是時,*佉王聞彌勒[6725]成佛道,便往至佛所,欲得聞法。時,彌勒[6726][6727]法,初善、中善、[6728]善,義理深邃。爾時,大王復於異時立太子,賜剃頭師珍寶,復以雜寶與諸梵志,將八萬四千眾[6729],往至佛所,求作沙門!盡成[6730]果,得阿羅漢。

[T2.788c14] 「是時,修梵摩大長者聞彌勒*成佛道,將八萬四千梵志之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得阿羅漢。唯[6731]梵摩一人,斷三結使,必盡[6732]際。

[T2.788c17] 「是時,佛母梵摩越復將八萬四千婇女之眾,往至佛所,求作沙門![6733]時,諸女人盡得羅漢。唯有梵摩越一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

[T2.788c20] 爾時,諸剎利婦聞彌勒如來出現世間,成等正覺,數千萬眾往至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各各生心,求作沙[6734],出家學道,或有越次取證,或有不取證者。爾時,阿難!其不越次取證者,盡是奉法之人,患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爾時,彌勒當說三乘之教,如我今日弟子之中,大迦葉者行十二頭陀,過去諸佛所善修梵行,此人常佐彌勒,勸化人民。」

[T2.788c28] 爾時,迦葉去如來不遠,結[6735]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爾時,世尊告迦葉曰:「吾今年[6736]衰耗,年向八十餘。然今如來有四大聲聞,堪任遊化,智慧無盡,眾德具足。云何為四?所謂大迦葉比丘、君屠漢比丘、賓頭盧比丘、羅云比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大迦葉亦不應般涅槃,要須彌勒出現世間。所以然者,彌勒所化弟子,盡是釋迦文佛弟子,由我遺化得盡有漏,摩竭國界毘提村中,大迦葉於彼山中住。又彌勒如來將無數千人眾,前後圍遶,往至此山中,遂蒙佛恩,諸鬼神當與開門,使得見迦葉禪窟。

[T2.789a12] 是時,彌勒伸右手指示迦葉,告諸人民:『過去久遠釋迦文佛弟子,名曰迦葉!今日現在,頭陀苦行最為第一。』是時,諸人民見已,歎未曾有,無數百千眾生,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或復有眾生,見迦葉身已,此名為最初之會,九十六億人,皆得阿羅漢。斯等之人皆是我弟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教訓之所致也。亦由四事因緣:惠施、仁愛、利人、等利。爾時,阿難!彌勒如來當取迦葉僧伽梨著之。是時,迦葉身體奄然星散。是時,彌勒復取種種香華[6737],供養迦葉。所以然者,諸佛世尊有[6738]敬心於正法故。彌勒亦由我所受正法化,得成無上正真之道。

[T2.789a25] 阿難當知:彌勒佛第二會時,有九十四億人,皆是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教弟子,行四事供養之所致也。又彌勒第三之會九十二億人,皆是阿羅漢,亦復是我遺教弟子。

[T2.789a28]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6739]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T2.789b07] 「『若復此眾中釋迦文佛弟子,過去時修於梵行,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奉持其法,來至我所;或復於釋迦文佛所,供養三寶,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彈指之頃,修於善本,來至此間;或於釋迦文佛所,行四等心,來至此者;或於釋迦文佛所,受持五戒、三自歸,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起神寺廟,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補治故寺,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受八關齋法,來至我所;或於釋迦文佛所,香花供養,來至此者;或復於彼聞佛法,悲泣墮淚,來至我所;或復於釋迦文佛,專意聽法,來至我所,復盡形壽善修梵行,來至我所;或復書讀諷誦,來至我所者;承事供養,來至我所者。』

[T2.789b21] 是時,彌勒便說此偈:

 增益戒聞德 禪及思惟業 善修於梵行 而來至我所
 勸施發歡心 修行心[6740]本 意無若干想 皆來至我所
 或發平等心 承事於諸佛 飯食與聖眾 皆來至我所
 或誦戒契經 善習與人說 熾然於法本 今來至我所
 釋種善能化 供養諸舍利 承事法供養 今來至我所
 若有書寫經 [6741]宣於素上 其有供養經 皆來至我所
 繒綵及眾物 供養於神寺 自稱南無佛 皆來至我所
 供養於現在 諸佛過去者 禪定正平等 亦無有增減
 是故於佛法 承事於聖眾 專心事三寶 必至無為處

[T2.789c11] 阿難當知:彌勒如來在彼眾中當說此偈。爾時,眾中諸天、人民思惟此十想,十一人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789c13] 彌勒如來千歲之中,眾僧無有瑕穢,爾時恒以一偈,以為禁戒:

 口意不行惡 身亦無所犯 當除此三行 速脫生死淵

[T2.789c17] 過千歲之後,當有犯戒之人,遂復立戒。

[T2.789c17] 彌勒如來當壽八萬四千歲,般涅槃後,遺法當存八萬四千歲。所以然者,爾時眾生皆是利根。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6742]彌勒佛,及三會聲聞眾,及頭城,及見*佉王,并四大藏珍寶者,欲食自然粳米,并著自然衣裳,身壞命終生天上者,彼善男子、善女人,當勤加精進,無生懈怠,亦當供養諸法師承事,名華、香種種供養無令有失。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T2.789c26] 爾時,阿難及諸大會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6743]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


增壹阿含[6744] 卷第四十五[6745]

不善品[6746]第四十八入前品中[6747]

(四)佛廣演七佛名號、種姓、道樹、所化弟子眾、侍者、壽命《增壹阿含48.4經》[6748]

[T2.790a07] 聞如是:

[T2.790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90a08] 爾時,眾多比丘集普會講堂,各生此斯念:「今如來甚奇!甚特!過去取般涅槃者,亦復知彼姓名、種族、持戒、翼從,皆悉分明,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身壽有長短,皆悉知之。云何,諸賢,為是如來分別法處,極為清淨,知彼諸佛姓字所出之處乎?為是諸天來至佛所而告此耶?」

[T2.790a14] 爾時,世尊以天耳徹聞眾多比丘各興此論,便往至諸比丘所,在中央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集此為何等論?欲說何法?」

[T2.790a17] 諸比丘白佛言:「我等集此,論正法之要。諸人各興此論[6749]:如來甚奇!甚特!乃能知過去諸佛世尊名字姓號,智慧多少,靡不貫博,甚可奇雅。云何,諸賢!為是如來分別法界,極為清淨,知彼諸佛姓字所出之處乎?為是諸天來至佛所而告此耶?」

[T2.790a2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欲得聞過去諸佛神智之力乎?姓字名號、壽命長短耶?」

[T2.790a24] 諸比丘對曰:「今正是時,唯願世尊敷演其義。」

[T2.790a25] 佛告諸比丘:「汝等善思念之,吾當與汝廣演其義。」爾時,眾多比丘從佛受教。

[T2.790a27]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6750]如來、至真、等正覺。復次,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式詰[6751]如來、至真、等正覺。復於彼三十一劫內有佛,名毘舍羅婆[6752]如來出世。於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屢孫[6753]如來。復於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牟尼[6754]如來、至真、等正覺。復於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曰迦葉[6755]。復於賢劫中,我出現世,釋迦文如來、至真、等正覺。」

[T2.790b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九十一劫中 有佛毘婆尸 三十一劫中 式詰如來出
 復於彼劫中 毘舍如來[6756] 今日賢劫中 四佛復出世
 拘孫那迦葉 如日照世間 欲知名字者 其號悉如是

[T2.790b14] 「毘婆尸如來者出剎利種,式詰如來亦出剎利種,毘舍羅婆如來亦出剎利種,拘屢孫如來出婆羅門種,拘那含牟尼如來出婆羅門種,迦葉如來出婆羅門種,如我今出剎利種。」

[T2.790b1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前佛有現者 皆出剎利種 拘孫至迦葉 出於婆羅門
 最尊無能及 我今天人師 諸根而淡泊 出於剎利姓

[T2.790b23] [婆毘>毘婆]尸如來姓瞿曇,式詰如來亦出瞿曇,[6757]舍羅婆亦出瞿曇,迦葉如來出迦葉姓,拘樓孫、拘[6758]*牟尼[6759]亦出迦葉姓,同上而無異,我今如來姓瞿曇。」

[T2.790b2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如初諸三佛 出於瞿曇種 後三至迦葉 出於迦葉姓
 如我今現在 天人所奉敬 諸根而淡泊 出於瞿曇姓

[T2.790c03] 「比丘當知:毘婆尸如來姓拘鄰若[6760],式詰如來亦出拘[6761]若,毘舍羅婆如來[6762]出拘鄰若,拘屢孫如來出婆羅墮,拘那*牟尼如來*出婆羅墮,迦葉如來*出婆羅墮,如[6763]今如[6764]、至真、等正覺出於拘鄰若。」

[T2.790c0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如初諸三佛 出於拘鄰若 後三至迦葉 出於[6765]羅墮
 如我今現在 天人所奉敬 諸根而淡泊 出於拘鄰若

[T2.790c13] 「毘婆尸如來坐波羅利華[6766]樹下而成佛道,式詰如來[6767]分陀利[6768]樹下而成佛道,毘舍羅婆如來坐波羅[6769]樹下而成佛道,拘屢孫如來坐尸利沙[6770]樹下而成佛道,拘那*牟尼如來坐優頭跋羅[6771]樹下而成佛道,迦葉如來坐尼拘留[6772]樹下而成道果,如我今日如來坐吉祥[6773]樹下而成佛道。」

[T2.790c1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一成佛道 波羅利樹下 [6774]坐分陀利 毘舍坐波羅
 拘孫坐尸利 拘那跋羅下 迦葉拘留樹 吉*我成道
 七佛天中天 照明於世間 因緣坐諸樹 各成其道果

[T2.790c27] 「毘婆尸如來弟子有十六萬八千之眾,式詰如來弟子之眾有十六萬,毘舍羅婆如來弟子之眾十萬,拘屢孫如來弟子之眾有八萬人,拘那*牟尼如來弟子之眾有七萬人,迦葉如來弟子之眾有六萬眾,如我今日弟子之眾,有千二百五十人,皆是阿羅漢,諸漏永盡,無復諸縛。」

[T2.791a04]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百千六萬八 毘婆尸弟子 百千及六萬 式詰弟子眾
 百千比丘眾 毘舍婆弟子 拘孫八萬眾 拘那*七萬
 迦葉六萬眾 皆是阿羅漢 我今釋迦文 千二百五十
 皆是真人行 布現於法教 遺法餘弟子 其數不可計

[T2.791a13] 「毘婆尸如來侍者,名曰大導師;式詰如來侍者,名曰善覺;毘舍羅婆如來侍者,名曰勝眾;拘屢孫如來侍者,名曰吉祥;拘那*牟尼如來侍者,名曰毘羅先[6775];迦葉如來侍者,名曰導師;我今侍者,名曰阿難。」

[T2.791a17]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6776][6777]覺 勝眾與吉祥 毘羅先導師 阿難第七侍
 此人供養聖 無有不得時 諷誦又受持 不失其義理

[T2.791a23]毘婆尸如來壽八萬四千歲,式詰如來壽七萬歲,毘舍羅婆如來壽六萬歲,拘屢孫如來壽五萬歲,拘那含如來壽四萬歲,迦葉如來壽二萬歲,如我今日壽極減少,極壽不過百歲。

[T2.791a27]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初佛八萬[6778] 次佛七萬歲 毘舍婆六萬 拘留壽五萬
 [6779]萬二萬年 是拘那*壽 迦葉壽二萬 唯我壽百年

[T2.791b03] 如是,諸比丘!如來觀知諸佛姓名號字,皆悉分明,種類出處靡不貫練,持戒、智[6780]、禪定、解脫皆悉了知。

[T2.791b05]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亦說。過去恒沙諸佛取滅度者,如來亦知;當來恒沙諸佛方當來者,如來亦知。如來何故不記爾許佛所造?今但說七佛本末。

[T2.791b08] 佛告阿難:「皆有因緣本末故,如來說七佛之本末;過去恒沙諸佛,亦說七佛本末;將來彌勒出現世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師子應如來出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承柔順佛出世時,亦當記七佛之本末;若光焰佛出現世時,亦當記七佛之名號;若無垢佛出現世時,亦當記迦葉之本末;若寶光佛出現世時,亦當記釋迦文之本末。

[T2.791b16]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師子柔順光 無垢及寶光 彌勒之次第 皆當成佛道
 彌勒記式佛 師子記毘舍 柔順記拘孫 光焰記牟尼
 無垢記迦葉 皆說曩所緣 寶光成三佛 亦當記我號
 過去諸三佛 及以將來者 皆當記七佛 曩所之本末

[T2.791b26]由此因緣故,如來記七佛名號耳。」

[T2.791b26]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此經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T2.791b27] 佛告阿難:此經名曰記佛名號,當念奉行。」

[T2.791b28] 爾時,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師子長者別請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增壹阿含48.5經》[6781]

[T2.791c01] 聞如是:

[T2.791c01]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

[T2.791c02] 是時,師子長者往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師子長者[6782]白舍利弗言:「[6783]願尊者當受我請?」

[T2.791c04] 是時,舍利弗默然受請。是時,長者見尊者默然受請,便從[6784]起,禮足而退,復至大目[6785]連、離越、大迦葉、阿那律、迦旃延、滿願子、優[6786]離、須菩提、羅云、均頭沙彌、如此上首者請五百人。是時,師子長者即還,辦具種種極妙飲食,敷[6787][6788]具,又白:「時到,諸真人羅漢靡所不[6789],今食具[6790][6791],唯願屈顧,臨[6792]下舍。」

[T2.791c11] 爾時,諸大聲聞各著三衣,持入城至長者家。時,長者見諸最尊坐[6793]定,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見諸聖眾食已訖,行清淨水。人施一白[*][6794],前受願。

[T2.791c15] 是時,尊者舍利弗與長者說極妙之法,便從*起而去。還詣靜室。

[T2.791c16] 爾時,羅云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曰:「汝今為從何來?」

[T2.791c18] 羅云報云:「師子長者今日來見請。」

[T2.791c19] 佛告之曰:「云何,羅云!飲食為妙?為不妙?為細耶?為耶?」

[T2.791c20] 羅云報曰:「飲食極妙,又且豐多。今此白*[*],從彼得之。」

[T2.791c22] 佛告羅云:「眾僧斯有幾人?上*是誰?」

[T2.791c23] 羅云白佛言:「和[6795]舍利弗最為上首,及諸神德弟子有五百人。」

[T2.791c24] 佛告羅云。「云何,羅云!彼長者獲福為多乎?」

[T2.791c25] 羅云白佛言:「唯然,世尊!彼長者得福之報不可稱計。施一羅漢其福難限,何況大神妙天人所敬奉?今五百人均是真人,其福有何可量?」

[T2.791c28] 佛告羅云,「今施五百羅漢之功德,若從眾中僧次,請[6796] [6797]一沙門,請已,供養;計此眾中差人之福,及與五百羅漢之福,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所以然者,眾中所[6798],其福難限,獲甘露滅盡之處。羅云當知:猶如有人自誓說曰:『吾要當飲此江河諸水、』彼人為堪任不乎?」

[T2.792a06] 羅云白佛言:「不也。世尊!所以然者,此閻浮地極為廣大。此閻浮地有四大河:一者[6799]恒伽,二者[6800]新頭,三者[6801][6802]四者[6803][6804][6805]。一一河者,從有五百,[6806]此人終不能飲水使盡,但勞其功,事終不成也。」

[T2.792a11] 「彼人復作是說:『我自有方便因緣,可得飲諸水使盡。』云何有因緣得飲諸水?爾時,彼人便作是念:我當飲海水。所以然者,一切諸流,皆歸投[6807]海。云何,羅云!彼人能得飲諸水乎?」

[T2.792a15] 羅云白佛言:「如此方便可得飲水使盡。所以然者,一切諸流皆歸*海,由此因緣故,彼人得飲水盡。」

[T2.792a17] 佛告之曰「如是。羅云!一切私[6808]猶如彼流,或獲福,或不獲福,眾僧者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決水以入于海,便滅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羅云!此亦如是。今此十人皆從眾中出,非眾不成。云何為十?所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辟支佛、佛,是謂十人皆由眾中,非獨自立。羅云!當以此方便,知其眾中差者,其福不可限量。是故,羅云!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其福不可稱計,當供養聖眾,羅云當知:猶如有人以[6809]投水凝,不得廣普,若以油投水,則遍滿其上。是故,羅云,當念供養聖眾比丘僧。如是,羅云!當作是學。」

[T2.792b02] 爾時,師子長者聞如來歎說施眾之福,不歎說餘福。爾時,長者以餘時,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師子長者白世尊言:「適聞如來而歎說施眾之福,不歎別請人之福,自今[6810]後常當供養聖眾。」

[T2.792b07] 佛告之曰:「我不作爾說:『當供養聖眾,不供養餘人。』今施畜生猶獲其福,何況餘人?但我所說者福有多少。所以然者,如來聖眾可敬、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今此眾中有四向、四得及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者,當從眾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眾。長者!我觀此因緣義,故而說此語耳。亦不教人應施聖眾,不應施餘人。」

[T2.792b16] 爾時,長者白世尊言:「如是,[6811]尊教勅,自今*後。若作福業,盡當供養聖眾,不[6812]擇人施。」

[T2.792b18] 爾時,世尊與彼長者說微妙之法,令發歡悅之心。長者聞法已,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92b20] 爾時,師子長者意欲施立福業。

[T2.792b22] 爾時,諸天來告之曰:「此是向須陀洹之人,此是得須陀洹,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

[T2.792b23] 爾時,天人即歎頌曰:

 如來歎擇施 與此諸德士 施此獲福多 如良田生苗

[T2.792b27] 爾時,師子長者默然不對。爾時,天人復語長者:「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此向須陀洹人,此是得須陀洹人;此向斯陀含人,此是得斯陀*人;此向阿那*,此得阿那含;此向阿羅漢,此得阿羅漢,此是聲聞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施此得福少,施此得福多。」

[T2.792c04] 爾時,師子長者默然不對。何以故爾?但憶如來教[6813],不*擇而施。

[T2.792c05] 爾時,師子長者復以餘時,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我自憶念請聖眾飯之,有天來告我言:『此是持戒,此是犯戒;此人向須陀洹,此人得須陀洹,乃至三乘皆悉分別。』[6814]說此偈:

 如來歎擇施 與此諸德士 施此獲福多 如良田生苗

[T2.792c12] 時我復作是念:如來教*不可違戾,豈當生心*擇施乎?終無是非之心、高下之意也。時我復作是念:我當盡施一切眾生之類,汝自持戒受福無窮。若使犯戒自受其殃。但愍眾生,非食不濟命。」

[T2.792c16] 佛告長者:「善哉!善哉!長者!行過弘誓,菩薩所施心恒平等。長者當知:若菩薩惠施之日,諸天來告之:『族姓子當知: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爾時,菩薩終無此心:此應施,此不應施,然菩薩執意而無是非,亦不言此持戒,亦不言此犯戒。是故,長者!當念平等惠施,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T2.792c24] 是時,師子長者憶如來教*,熟視世尊,意不移動,即於*上,得法眼淨。是時,師子長者即從*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T2.792c26] 爾時,長者去未久,佛告諸比丘曰:「此師子長者憶平等施故,又視如來從頭至足,即於*上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優婆塞中第一弟子平等施者。所謂師子長者是。」

[T2.793a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舍利弗入金剛三昧,惡鬼拳打其頭而墮落《增壹阿含48.6經》[6815]

[T2.793a03] 聞如是:

[T2.793a03]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93a04]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屏[6816]之處,補[6817]故衣。爾時,有十千梵迦夷天從梵天沒,來至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各圍遶侍[6818],又以此偈而歎頌曰:

 歸命人中上 歸命人中尊 我等今不[6819] 為依何等禪

[T2.793a11] 是時,十千[6820]迦夷天說此語已,舍利弗默然可之。爾時,諸天以見舍利弗默然可[6821],即禮足退去,諸天去未遠,舍利弗即入金剛三昧。

[T2.793a14] 是時有二鬼,一名伽羅,二名優[6822]伽羅。毘沙門天王使遣至毘留勒天王所,欲論人、天之事。是時,二鬼從彼虛空而過,遙見舍利弗結[6823]趺坐,繫念在前,意寂然定,伽羅鬼謂彼鬼言:「我今堪任以[6824]打此沙門頭。」

[T2.793a19] 優波伽羅鬼語第二鬼曰:「汝勿興此意打沙門頭。所以然者,此沙門極有神德,有大威力,此尊名舍利弗,世尊弟子中聰明高才無復過是[6825],智慧弟子中最為第一,備於長夜,受苦無量。」

[T2.793a23] 是時,彼鬼再三曰:「我能堪任打此沙門頭。」

[T2.793a24] 優波伽羅鬼報曰:「汝今不隨我語者,汝便住此,吾欲捨汝去此。」

[T2.793a25] 惡鬼曰:「汝畏此沙門乎?」

[T2.793a26] 優波伽羅鬼曰:「我實畏之,設汝以手打此沙門者,此地當分為二分,正爾,當暴風疾雨,地亦振動,諸天驚動,地已振動,四天王亦當驚怖,四天王已知於我等,不安其所。」

[T2.793b01] 是時惡鬼曰:「我今堪任辱此沙門,善鬼聞已,便捨而去。」

[T2.793b02] 時,彼惡鬼即以手打舍利弗頭。是時,天地大動,四面有暴風疾雨,尋時來至,地即分為二分,此惡鬼即以全身墮地獄中。爾時,尊者舍利弗即從三昧起,整衣服,下耆闍崛山,往詣竹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T2.793b07] 爾時,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身體無有疾病乎?」

[T2.793b08] 舍利弗言:「體素無患,唯苦頭痛。」

[T2.793b09] 世尊告曰:「伽羅鬼以手打汝頭。若當彼鬼以手打須彌山者,即時須彌山便為二分。所以然者,彼鬼有大力故。今此鬼受其罪報故,全身入阿鼻地獄中。」

[T2.793b1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甚奇!甚特!金剛三昧力乃至於斯。由此三昧力故無所傷害,正使須彌山打其頭者,終不能動其[6826]毛。所以然者,比丘聽之:於此賢劫中有佛,名拘屢孫如來、至真、等正覺。彼佛有二大聲聞,一名等壽,二名大智。比丘等壽,神足第一;比丘大智,智慧第一,如我今日舍利弗智慧第一,目*連神足第一。爾時,等壽、大智二比丘,俱得金剛三昧。當於一時,等壽比丘在[6827]靜之處,入金剛三昧。時,諸牧牛人、牧羊人、取薪草人,見此比丘坐禪,各各自相謂言:『此沙門今日以取無常。』是時,牧牛人及取薪人集諸草木,[/][6828]比丘身上,以火燒已,而捨之去。

[T2.793b26] 是時,等壽比丘即從三昧起,[6829]衣服,便退而去。是時,比丘即以其日,著衣持,入村乞食。時,諸取薪草人見此比丘村中乞食,各各自相謂言:『此比丘昨日[6830]取命終,我等以火焚燒,今日復還活,今當立字,字曰還活。』若有比丘得金剛三昧者,火所不燒,刀斫不入,水所不漂,不為他所中傷。如是,比丘!金剛三昧威德如是。今舍利弗得此三昧,舍利弗比丘多遊二處:空三昧、金剛三昧。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行金剛三昧。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93c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比丘[6831](1)智慧、(2)大智、(3)[6832]廣智、(4)無邊智、(5)捷疾之智、(6)普遊智、(7)利智、(8)甚深智、(9)斷智[6833],少欲知足、*靜勇猛、念不分散、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6834]、解脫見慧成就、柔和無[6835]、去惡[6836]了、忍諸言語、歎說離惡、常念去離、愍念生[6837]、然熾正法、與人說法無有厭足。」

[T2.793c15]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十千諸天人 盡是梵迦夷 自歸舍利弗 於靈鷲山頂
 歸命人中上 歸命人中尊 我今不能知 為依何等禪
 如是弟子花 莊嚴佛道樹 如天[6838]度園 快樂無有比

[T2.793c23] 弟子華者,即是舍利弗比丘是。所以然者,此人則能莊嚴佛樹,道樹者,即如來是也;如來能覆蓋一切眾生。是故,比丘!當念勤加勇猛精進,如舍利弗比丘。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93c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6839] [6840]


增壹阿含[6841] 卷第四十六[6842]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6843]

第四分別誦[6844]

[6845]牛品第四十[6846]《增壹阿含49.1~10經》

(一)牛十一法,比丘十一法《增壹阿含49.1經》[6847]

[T2.794a07] 聞如是:

[T2.794a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94a0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終不長益,亦復不能將護其牛。云何為十一[6848]?於是,*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復不知[6849]牛處所,不知時宜。若[-+][6850]牛時不留遺餘盡取[-+][6851]之,是時諸大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是謂,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終不能長養其牛,將護其身。

[T2.794a17] 今此眾中比丘亦復如是。終不能有所長益。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不別其色,不曉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渡處,亦復不知安隱之處,不知時宜,食不知留遺餘,諸長老比丘亦不敬[6852]

[T2.794a23] 云何比丘不知色?於是,比丘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色。

[T2.794a25] 云何比丘不別其相?於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行智,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相。

[T2.794a27] 云何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便起色想,有諸亂斯念:又且不守護眼根,以不善攝斯念:造眾殃舋,不守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6853]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起諸亂想,亦不守護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

[T2.794b04] 云何比丘不覆護瘡?於是,比丘起欲想而不捨離,亦不除去其斯念:若起瞋想、殺害想,起諸惡不善想,終不捨之,如是比丘不覆護瘡。

[T2.794b08] 云何比丘不隨時起煙?於是,比丘所諷誦法,不隨時向人說。如是比丘不隨時放煙。

[T2.794b10] 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6854]?於是,比丘不知四意止,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

[T2.794b12] 云何比丘不知*處?於是,比丘不別賢聖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處。

[T2.794b14] 云何比丘不知所愛?於是,比丘於十二部,契經、祇夜、[6855]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不知所愛。

[T2.794b17] 云何比丘不知時宜?於是,比丘便往輕賤家、博戲家。如是比丘不知時宜。

[T2.794b18] 云何比丘不留遺餘?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往而[6856]之,然諸比丘貪著飲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遺餘。

[T2.794b21] 云何比丘不敬長老諸高德比丘?於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諸有德人,如是比丘多有所犯,是謂比丘不敬長老。若有比丘成就十一法,終不能於此法中多所饒益。

[T2.794b25] 若復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終不失時,有所饒益。云何為十一?於是,牧牛人知其色,別其相,應摩刷而摩刷,覆護瘡痍,隨時而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6857]要處,愛其牛,分別時宜,亦知性行。若[-+][6858]牛時知留遺餘,亦復知隨時將護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將護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不失時節者,終不可沮壞。

[T2.794c04] 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於此現法中多所饒益。云何十一法?於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護瘡,知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所愛,知擇道行,知[6859]處,知食止足,知敬奉長老比丘,隨時禮拜。

[T2.794c09] 云何比丘而知色?於是,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謂比丘知色。

[T2.794c11] 云何比丘知相?於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

[T2.794c12] 云何比丘知摩刷?於是,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6860],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T2.794c16] 云何比丘知覆護瘡?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淨眼根,除去愁憂惡不善法,心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而淨意根。如是比丘知覆護瘡。

[T2.794c22] 云何比丘知起煙?於是,比丘所從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T2.794c23] 云何比丘知良田茂草處?於是,比丘賢聖八品道如實知之,是謂比丘知良田茂草處。

[T2.794c25] 云何比丘知所[6861]?於是,比丘若聞如來所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T2.794c27] 云何比丘擇道行?於是,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T2.795a02] 云何比丘知*處?於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謂比丘知*處。

[T2.795a03] 云何比丘知食止足?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T2.795a05] 云何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於是,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

[T2.795a09]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牧牛不放逸 其主獲其福 六牛六年中 展轉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於禪得自在 六根而寂然 六年成六通

[T2.795a14] 如是。比丘!若有人能離此惡法,成[6862]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95a1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牧牛十一法﹞

《中部》33牧牛者大經

雜阿含1249

(大正2.342)

增壹阿含49.1

(大正2.74)

牧牛經

(大正no.123a;大正2.546)

1.知色(知道形、色、數量)

1.知色

1.[6863]牛人亦不別其色。

1.知色。

2.通相

2.知相

2.不解其相。

2.知相。

3.除蟲卵(牛身上長的蟲卵)

3.去蟲

3.應摩刷而不摩刷。

3.摩刷。

4.處置瘡痍(護理牛身傷口)

4.能覆護其瘡

4.不覆護瘡痍。

4.護瘡。

5.起煙

5.能起煙

5.不隨時放

5.烟。

6.知渡處(趕牛渡河到放牧處)

8.知度處

8.亦復不知[6864]牛處所。

7.[6865]水。

7.知應飲之物

9.食處

7.不知安隱之處。

8.愛牛。

8.知道路(安全的路,包括不被野獸攻擊)

6知擇路

6.不知良田茂草處。

6.擇道。

9.熟知牧場

7.知擇處(止處)

9.不知時宜。

9.逐水草。

10.無餘榨乳(留給牛犢)

10.不盡殻其乳

10.[-+][6866]牛時不留遺餘盡取[-+][6867]之。
10.殻牛知遺殘齊限多少。

11.以最上恭敬以恭敬牡牛、牛父、牛群首領。

11.善料理能領群者

11.是時諸大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
11.分別牛好惡,養視可用者。

 

﹝比丘十一法(令法律興隆)

《中部》33 牧牛者大經

雜阿含1249

(大正2.342)

增壹阿含49.1
(大正2.74)
牧牛經(大正2.546)

1.云何比丘知色?於任何色,如實知諸色是依四大及四大之色。

1.諸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

1.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
1.知四大造起色。

2.云何比丘通相?如實知有此業相者是愚人也、有此業相者是賢人。

2.云何知相?事業是過相,事業是慧相,是如實知,是名知相。

2.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而知之。
2.別癡別黠。云何癡。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說而說。是為癡。云何為黠。思可思行可行說可說。是為黠。能別癡黠。

3.云何比丘除蟲卵?以受生起欲之想念,不捨、不除、不滅、不斷、以受生起瞋之想念……乃至……以受生害之想念……以受返復而起之惡不善法、不捨、不除、不滅、不斷。

3.云何名知去蟲?所起欲覺,能安離,覺,滅;所起瞋恚、害覺,能安,離,覺,滅。

3.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6868]。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3.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6869]。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3.設生欲心能制遠避如吐惡見。設起瞋恚慳貪及餘諸惡。能制遠避如吐惡見。

4.云何比丘以處理瘡痍?以眼見色、不執相、不執隨相,雖如是不防護彼之眼根而住,若將生起貪欲、憂慼、惡不善之法者,為其防護、以護眼根、於眼根生防護。以耳聞聲……乃至……以鼻嗅香……以舌嚐味……以身觸所觸者……以意識法,不執相、不執隨相,如是防護彼意根而住,若將生起貪欲、憂慼、惡不善之法者,為其防護,以護意根、於意根生防護。

云何覆瘡?謂眼見色,不隨取形相,守眼根,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心不生漏,能防護;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

4.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淨眼根。除去愁憂惡不善法。心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而淨意根。如是比丘知覆護瘡。
4.眼見色不分別好惡。守護眼根不著外色。遠捨諸惡護於眼根。耳聽聲鼻嗅香舌嗜味身貪細滑意多念。制不令著。護此諸根不染外塵如吐惡見。

5.云何比丘以起煙?如所聞而所受持,為其他廣說法。

云何起煙?如所聞,如所受法,能為人分別顯示。

5.比丘所從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5.如所學所聞所知。以[6870]廣說。

6.云何比丘是知渡處?諸比丘!言此比丘對彼等多聞而通阿含、持法、持律、持智母(=阿毘曇)之比丘,隨時而詣,尋問:「賢者!此如何?此之意義如何?」對於彼,彼等尊者以顯所不顯、以開所不開、於有種種疑問之法以除疑問。

云何不知度處?謂彼不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隨時往到其所,諮問請受: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法為勝非惡?於隱密法能開發,於顯露法能廣問,於甚深句義自所知者能廣宣顯示。

8.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6.知四諦。云何四諦。苦諦苦*諦苦盡諦苦盡道諦。

7.云何比丘是謂知應飲之物?諸比丘!言此比丘依如來之所教,說法、律之時,對其利義得信受、對於法得信受,得隨伴法之歡喜。

謂於如來所知法,不得歡喜、悅樂、勝妙、出離饒益,是名不知止處。

7.比丘若聞如來所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7.見說法寶時。至心聽受踊躍愛樂。

8.云何比丘知道路?如實知八支聖道。

八正道及聖法律。

6.比丘賢聖八品道如實知之。
6.行審諦八道。知不可行處婬里酒家博戲處終不妄入。

9.云何比丘知行處?如實知四念處。

云何知放牧處?謂四念處及賢聖法律。

9.比丘知四意止。(不往輕賤家、博戲家)
9.知四意止。云何四意止。比丘。觀內身觀外身觀內外身。觀內痛觀外痛觀內外痛。觀內意觀外意觀內外意。觀內法觀外法觀內外法。

10.云何比丘是餘存榨奶乳?對有正信之居士持來衣服、飲食、床座、醫藥資具之布施,其時比丘受之而知限度。

10.彼剎利、婆羅門、長者,自在施與衣被、飲食、床臥、醫藥、資生眾具;彼比丘受者,不知限量,是名盡殻其乳。

10.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10.若國王長者清信士女。以信樂心請於比丘。供養飲食種種餚饌。加敬進勸。比丘知節供身則止。思惟佛語。施者雖豐。當自知限不為盡受。

11.云何比丘是以最上之恭敬恭敬彼等比丘、長老、耆宿、久修行者、僧伽之父,僧伽之首領?諸比丘!言此比丘,對彼等比丘、長老、耆宿、久修行者、僧伽之父、僧伽之首領、於正於反,皆作慈身業、作慈口業、作慈意業。

11.往詣上座,乃至今諸智慧梵行者,以隨順身、口、意業,承望奉事,是名於上座多聞耆舊,乃至令智慧梵行,往詣其所,承望奉事,令得悅樂。

11.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11.當親近是輩禮敬供養。出入迎[6871]見來避*。任力進。[6872]勿以懈慢。

(二)比丘成就戒等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增壹阿含49.2經》

[T2.795a17] 聞如是:

[T2.795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95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諸根寂靜,飲食知止足,恒修行共法,亦知其方便,分別其義,不著利養。如是,比丘!若成就此十一法者,堪任長養。所以然者,一切諸行正有十一法。

[T2.795a24]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何以故,正[6873]十一法無有出者。云何為十一?」

[T2.795a26] 所謂阿練若:乞食,一處坐,一時食,正中食,不擇家食,守三衣,坐樹下,露坐[6874]靜之處,著補[6875]衣,若在塚間。是謂,比丘!有人成就此十一法,便能有所至。我今復重告汝,若有人十一年中學此法,即於現身成阿那*,轉身便成阿羅漢。諸比丘!且捨十一年。若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年學此法者,便成二果:若阿那*、若阿羅漢。且捨十二月,若能一月之中修行其法,彼比丘必成二果:若阿那*、若阿羅漢。所以然者,十二因緣皆出十一法中。所謂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T2.795b08] 我今教諸比丘,當如迦葉比丘之比,設有人行謙苦之法,此行難及。所以然者,迦葉比丘成就此十一法,當知過去多薩阿竭成等正覺,亦成就此十一苦法。今迦葉比丘,皆[6876]念一切眾生,若供養過去諸聲聞,後身方當乃得受報,設供養迦葉者,現身便受其報;設我不成無上等正覺,後當由迦葉成等正覺。由此因緣故,迦葉比丘勝過去諸聲聞,其能如迦葉比丘者,此則上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95b1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惡者與惡者相從,善者與善者相從《增壹阿含49.3經》[6877]

[T2.795b20] 聞如是:

[T2.795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95b21] 爾時,佛與無數眾生,前後圍遶而為說法。爾時,舍利弗將眾多比丘而經行。大目[6878]連及大迦葉、阿那律、離越、迦旃延、滿願子,優[6879]離、須菩提、羅云、阿難比丘,各各將眾多比丘自相娛樂。提婆達兜亦復將眾多比丘而自經行。

[T2.795b26] 爾時,世尊見諸神足弟子,各將其眾而自經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人根情性各各相似,善者與善共并,惡者與惡共并,猶如乳與乳相應,[6880]*相應,糞[6881]屎、[6882]各自相應。此亦如是。眾生根[6883]所行法則各自相應,善者與善相應,惡者與惡相應,汝等頗見舍利弗比丘將諸比丘經行乎?」

[T2.795c04]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T2.795c04] 佛告比丘:「如此諸人皆智慧之士。」

[T2.795c05] 又告比丘:「汝等頗見目連比丘將諸比丘經行[6884]?」

[T2.795c06]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T2.795c07] 佛告之曰:「此諸比丘皆是神足之士。」

[T2.795c08] 又問:「汝等見迦葉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T2.795c09]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09]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十[6885]頭陀行法之人也。」

[T2.795c11] 又問:「汝等見阿那律比丘不乎?」

[T2.795c11]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12]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天眼第一。」

[T2.795c13] 又問:「頗見離越比丘不乎?」

[T2.795c13]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14] 佛告比丘:「此諸人皆是入定之士。」

[T2.795c15] 又問:「汝等頗見迦旃延比丘不乎?」

[T2.795c16]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16] 佛告之曰:「此諸上士皆是分別義理之人。」

[T2.795c17] 又問:「汝等頗見滿願子比丘不乎?」

[T2.795c18]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19] 佛告比丘:「此諸賢士皆是說法之人。」

[T2.795c19] 又問:「汝等頗見優*離將諸比丘而經行乎?」

[T2.795c20]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21] 佛告之曰:「此諸[6886]皆是持禁律之人。」

[T2.795c22] 又問:「汝等頗見須菩提比丘不乎?」

[T2.795c23]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5c23] 佛告之曰:「此諸上人皆是解空第一。」

[T2.795c24] 又問:「汝等頗見羅云比丘不乎?」

[T2.795c25]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T2.795c26] 佛告之曰:「此諸賢士皆是戒具足士。」

[T2.795c26] 又問:「汝等頗見阿難比丘不乎?」

[T2.795c27]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見之。」

[T2.795c28] 佛告[6887]丘:「此諸賢士皆是多聞第一,所受不忘。」

[T2.795c29] 又問:「汝等頗見提婆達兜比丘將諸人而經行乎?」

[T2.796a01] 諸比丘對曰:「唯然,見之。」

[T2.796a02] 佛告之曰:「此諸人為惡之[6888],無有善本。」

[T2.796a03] 爾時,世尊便說斯頌:

 莫與惡知識 與愚共從事 當與善知識 智者而交[6889]
 若人本無惡 親近於惡人 後必成惡因 惡名遍天下

[T2.796a08] 爾時,提婆達兜弟子三十餘人,聞世尊說此偈已,便捨提婆達兜來至佛所,頭面禮足,求改重罪,又白世尊:「我等愚惑不識真偽,捨善知識,近惡知識,唯願世尊當見[6890]恕,後更不犯。」

[T2.796a12] 佛告比丘:「聽汝悔過,改往修來,勿復更犯。」爾時,提婆達兜弟子承世尊教[6891],在[6892]靜之處,思惟妙義,剋己行法,所[6893]族姓子,剃除鬚髮,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爾時,諸比丘皆得阿羅漢。

[T2.796a16] 「比丘當知:眾生根源皆自相類,惡者與惡相從,善者與善相從,過去將來眾生根源,亦復如是。以類相從,猶如以淨與淨相應,不淨者與不淨相應。是故,比丘!當學與淨相應;[6894][6895]離不淨。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796a21]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象舍利弗還俗後,復出家修行證阿羅漢果《增壹阿含49.4經》

[T2.796a23] 聞如是:

[T2.796a23] 一時,佛在拘留沙法行城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96a24] 爾時,象舍利弗還捨法服,習白衣行。爾時,阿難著衣持,入城乞食,漸漸至象舍利弗家。爾時,象舍利弗[6896][6897]女人肩上,阿難遙見已,便懷愁憂不歡之想。象舍利弗見阿難已,極懷慚愧,獨處而坐。

[T2.796a29] 爾時,阿難乞食周訖,還出城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阿難白佛言:「向入城乞食,漸漸至象舍利弗家,見扶*婦人肩上,當見之時,甚懷愁憂。」

[T2.796b03] 世尊告曰:「汝見已,為生何意?」

[T2.796b04] 阿難白佛言:「我念象舍利弗精進多聞,性行柔和,長與諸梵行之人說法無厭足。云何如今還捨法服,習白衣行?時我見已,甚懷愁憂,然此象舍利弗有大神力,威德無量。自念我昔曾見與釋提桓因共論。云何今日習欲為惡?」

[T2.796b09]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非阿羅漢,夫阿羅漢者,終不還捨法服,習白衣行。但今,阿難!勿懷愁[6898],象舍利弗後七日,當來至此間,盡有漏成無漏行。然此象舍利弗,宿行所牽,故致此耳。今行具滿,當盡有漏。」

[T2.796b14] 爾時,象舍利弗後七日,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佛言:『唯然,世尊!聽在末行,修沙門行。」爾時,象舍利弗比丘即得作沙門!尋於[6899]上得阿羅漢。

[T2.796b18] 爾時,象舍利弗著衣持,入城乞食。時,[6900]梵志便[6901]生斯斯念:此諸釋種子,無處不有,無處不遍,又遏絕我等所行術。吾今當向城中人民說此沙門瑕。爾時,此梵志語城中人民曰:「汝等諸人頗見象舍利弗乎?昔日[6902]稱言是阿羅漢,中還捨法服,習白衣行,與五欲相娛樂,今復更作沙門!家家乞食,[6903][6904][6905],觀諸婦人,興欲情想,還至園中,思惟女色不去心首,亦如乏驢,不任負,寂然臥住。此釋種子亦復如是。*現乞食,觀諸女色,思惟[6906]計。」

[T2.796b29] 爾時,象舍利弗聞此梵志有惡聲[6907],便生此斯念:此人極為愚癡,興嫉心;見他得利養,起慳嫉心;若己得利養,便懷歡喜,至白衣家主行誹謗。吾今當制令不為[6908],無令此人受罪無量。

[T2.796c05] 爾時,象舍利弗飛在空中,告梵志曰:

 無眼無巧便 興意謗梵行 自造無益事 久受地獄苦

[T2.796c08] 爾時,象舍利弗說此偈已,便自退還,還歸所在。

[T2.796c09] 是時,城中人民聞梵志誹謗,又聞象舍利弗說偈,各生斯斯念:若當如梵志語者,然後現神足難及;又我等見還捨法服,習白衣行。是時,眾多人民各各相將至象舍利弗所,頭禮足下[6909],在一面坐。爾時,眾多人民問象舍利弗曰:「頗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

[T2.796c15] [6910]舍利弗報曰:「無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

[T2.796c16] 是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阿羅漢頗由本緣而犯戒乎?」

[T2.796c17] 象舍利弗報言:「[6911]得阿羅漢,終不犯戒?」

[T2.796c18] 諸人民復白言:「在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戒乎?」

[T2.796c19] 象舍利弗報言:「有。若住學地之人,由本緣故而犯禁戒。」

[T2.796c21] 時,諸人民復[6912]:「尊者先*是阿羅[6913],復捨法服,習白衣行,於五欲自相娛樂;今復出家學道,本先有神足,今何故乃爾?」

[T2.796c24] 爾時,象舍利弗便說此偈:

 遊於世俗禪 至竟不解脫 不得滅盡跡 復習於五欲
 無薪火不[6914] 無根枝不生 石女無有[6915] 羅漢不受漏

[T2.796c29] 爾時,諸人民復問象舍利弗曰:「尊先非羅漢乎?」

[T2.797a01] 象舍利弗報曰:「我先非羅漢也。諸居士當知:五通與六通,各各差別,今當說十一通。夫五通仙人欲愛已盡,若生上界,復來墮欲界。六通阿羅漢如來弟子者,得漏盡通,即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T2.797a05] 時,諸人民復白言:「我等觀察[6916]利弗所說,世間無有阿羅漢[6917]法服,習白衣行。」

[T2.797a07] 時,象舍利弗報曰:「如是。如汝所言,無有阿羅漢還捨法服,習白衣行者。有十一法阿羅漢所不習者。云何為十一?漏盡阿羅漢終不捨法服,習白衣行;漏盡阿羅漢終不習不淨行;漏盡阿羅漢終不殺生:漏盡阿羅漢終不盜;漏盡阿羅漢食終不留遺餘;漏盡阿羅漢終不妄語;漏盡阿羅漢終不群類相佐;漏盡阿羅漢終不吐惡言;漏盡阿羅漢終不有狐疑;漏盡阿羅漢終不恐懼;漏盡阿羅漢終不受餘師,又不更受胞胎。是謂,諸賢士,漏盡阿羅漢終不處十一之地。」

[T2.797a18] 爾時,諸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我等聞尊者所說,觀外道異學,如觀空瓶而無所有,今察內法如似蜜瓶,靡不甘美,今如來正法亦復如是。今彼梵志受罪無量。」

[T2.797a22] 爾時,象舍利弗飛在虛空,結[6918]趺坐,便說此偈:

 不解彼此要 習於外道術  彼此而亂 智者所不行

[T2.797a26] 爾時,拘留沙人民白象舍利弗言:「所說過多,實為難及,猶盲者得眼,[6919]聾者得聽,今尊者所說亦復如是。無數方便而說法教。我等[6920]今日自歸如來法及比丘僧,唯願尊者聽為優婆塞,盡形壽不復殺生。」

[T2.797b01] 爾時,象舍利弗與諸人民說微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各從*起,禮足而去。

[T2.797b03] 爾時,尊者阿難聞梵志謗象舍利弗,然無所至,尚不能熟視象舍利弗,況與共論!即往世尊所,以此因緣,具白如來。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夫論平等阿羅漢,當說象舍利弗是也。所以然者,今象舍利弗[6921]成阿羅漢,昔所傳羅漢名者今日[6922]獲,世俗五通非真實行,後必還失;六通者是真實行。所以然者,此[6923]舍利弗先有五通,今獲六通。汝亦當學及象舍利弗,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T2.797b12]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佛說十二因緣甚深,誡阿難勿輕十二因緣《增壹阿含49.5經》[6924]

[T2.797b14] 聞如是:

[T2.797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797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說因緣之法,善思念之,修習其行。」

[T2.797b16] 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T2.797b17] 世尊告曰:「彼云何名為因緣之法?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6925],死[6926]憂、[6927]、苦、惱、不可稱計。如是成此五陰之身。」

[T2.797b22] 彼云何名為無明?所謂不知苦,不知[6928],不知盡,不知道,此名為無明。

[T2.797b24] 「彼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有三種。云何為三?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是謂為行。

[T2.797b25] 「彼云何名為識?所謂六識身是也。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識,是謂為[6929]

[T2.797b27] 「云何[6930]為名?所謂名者,痛、想、念、更樂、思惟,是為名。

[T2.797b29] 「彼云何為色?所謂四大身及四大身所造色,是謂名為色,色異、名異、故曰名色。

[T2.797c01] 「彼云何[6931]入?內六入。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入,是謂六入。

[T2.797c03] 「彼云何名為更樂?所謂六更樂身。云何為六?所謂眼、耳、鼻、舌、身、意更樂,是謂名為更樂。

[T2.797c05] 「彼云何為痛?所謂三痛。云何為三?所謂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

[T2.797c07] 「彼云何名為愛?所謂三愛身是也。欲愛、有愛、無有愛。[6932]何為受?所謂四受是。云何為四?所謂欲受、見受、戒受、我受,是謂四受。

[T2.797c10] 「彼云何為有?所謂三有。云何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是名為有。

[T2.797c11] 「彼云何為生?所謂生者,等具出[6933],受諸有,得五陰,受諸入,是謂為生。

[T2.797c13] 「彼云何為老?所謂彼彼眾生,於此身分,齒落髮白,氣力劣竭,諸根純熟,壽命日衰,無復本識,是謂為老。

[T2.797c15] 「云何為死?所謂彼彼眾生,展轉受形,身體無[6934],無常變易,五親分張,捨五陰身,命根斷壞,是謂為死。比丘當知:故名為老、病、死,此名為因緣之法,廣分別其義。諸佛如來所應施行起大慈哀,吾今已辦。當念在樹下露坐。若在塚間,當念坐禪,勿懷恐難。今不精勤,後悔無益。」

[T2.797c22]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如來與諸比丘說甚深緣本,然我觀察無甚[6935]之義。」

[T2.797c23]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勿興此意。所以然者,十二因緣者極為甚深,非是常人所能明曉。我昔未覺此因緣法時,流浪生死,無有出期。又復,阿難!不但今日汝言因緣不甚[6936],昔日[6937]來言不甚深也。所以然者,乃昔過去世時,有須焰阿須倫王竊生此[6938]:欲捉日月,出大海水,化身[6939]大,海水齊腰。

[T2.798a02] 「爾時,彼阿須倫王有兒名拘那羅,自白其父:『我今欲於海水沐浴。』[6940]焰阿須倫報曰:『莫樂海水中浴。所以然者,海水極深且廣,終不堪住海水中浴。』時,拘那羅白言:『我今觀水齊大王腰,何以故復言甚深?』是時,阿須倫王即取兒著大海水中。爾時,阿須倫兒足不至水底,極懷恐怖。爾時,須焰告其子曰:『我先汝,海水甚深,汝言無苦,唯我能在大海水洗浴,非[6941]所能欲洗[6942]。』

[T2.798a10] 「爾時須焰阿須倫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須焰者即我身是也。爾時阿須倫兒,即汝身是也。爾時海水甚深,汝言無苦,今復言十二因緣甚深之法,汝復言無是甚深,其有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6943]初成佛道,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官屬,以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6944]垢,又我,阿難!三轉十二說此緣本時,即成覺道。以此方便,知十二緣法極為甚深,非常人所能宣暢。如是,阿難!當[6945]甚深,奉持此十二因緣之法,當念作是學。」

[T2.798a23]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1.翅甯聞法後歸依。2.施羅見佛三十二相好《增壹阿含49.6經》[6946]

[T2.798a25] 聞如是:

[T2.798a25]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798a26] 爾時,羅閱城中有梵志,名曰施羅,備知諸術,外道異學經籍所記,天文、地理靡不貫練,又復教授五百梵志童子,又彼城中有異學之士,名曰翅甯,[6947]有所知,為頻毘娑羅王所見愛敬,隨時供養給與梵志所須之施。

[T2.798b02] 爾時,如來名稱遠布,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度人無量,出現世間。是時,[6948]甯梵志[6949]此斯念:如來名號甚為難聞,今我欲往問訊,親近禮敬。是時,翅甯梵志便往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梵志白世尊言:「沙門瞿曇!為姓何等?」

[T2.798b09] 佛告梵志:「吾姓剎利。」

[T2.798b09] 梵志問曰:「諸婆羅門各有此論:『吾姓最豪,無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今,沙門瞿曇!欲何等論說?」

[T2.798b12] 佛告之曰:「梵志當知:其有婚姻嫁娶,便當求豪貴之姓。然我正法之中,無有高下、是非之名[6950]也。」

[T2.798b14] 梵志復白言:「云何,瞿曇!生處清淨,然後法得清淨?」

[T2.798b16] 佛告梵志:「汝用法清淨,生處清淨為[6951]?」

[T2.798b17] 梵志又曰:「諸婆羅門各興此論:『吾姓最豪,無有出者。』或言:『姓白。』或言:『姓黑。』婆羅門自稱言:『梵天所生。』

[T2.798b19] 佛告梵志:「若當剎利[6952][6953]婆羅門家,設生男兒者當從何姓?」

[T2.798b20] 梵志報曰:「彼當言婆羅門種。所以然者,由[6954]形故,得有此兒。」

[T2.798b22] 佛告梵志:「若復婆羅門女出*剎利家,生男兒者彼當從何姓?」

[T2.798b23] 梵志報曰:「彼人當是剎利種。所以然者,由父遺形故,得有此兒。」

[T2.798b25] 佛告梵志:「熟自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與後皆不相應。云何,梵志!設驢從馬後生駒者,當言是馬?為是驢也?」

[T2.798b28] 梵志報曰:「如此之類當言驢馬。所以然者,由驢遺形故,得此駒也。」

[T2.798b29] 佛告梵志:「汝熟思惟,然後報吾,汝今所說前後不相應,汝前所說剎利女出*婆羅門家。若生兒者,便言婆羅門種,今驢[6955]馬生駒者,便言驢馬,將不違前語乎?設復,梵志。若馬逐驢生駒者,名之云何?」

[T2.798c05] 梵志報曰:「當名為馬驢。」

[T2.798c06] 佛告之曰:「云何,梵志!馬驢、驢馬豈復有異乎?若復有人言寶一斛,復有人言一斛寶,此二義豈有異乎?」

[T2.798c08] 梵志報曰:「此是一義。所以然者,寶一、一寶此義不異也。」

[T2.798c09] 佛告梵志:「云何馬驢、驢馬此非一義乎?」

[T2.798c10] 梵志報言:「今,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吾姓最豪,無有出者。』」

[T2.798c12] 佛告梵志:「汝先稱譽其母,後復歎說其父。若復父亦是婆羅門種,母亦是婆羅門種,後生二兒,彼時其中一兒,多諸[6956]術,無事不[6957],第二子者了無所知。是時,父母為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有智者?為當敬待無所知者?」

[T2.798c17] 梵志報曰:「其父母應當敬待高德聰明者,不應敬待無有智者。所以然者,今此一子無事不了,無事不[6958],正應敬待此子,不應敬待無智之子。」

[T2.798c21] 佛告梵志:「若彼二子,一聰明者,便復興意作[6959]、盜、[6960][6961]十惡之法;彼一子不聰明者,守護身、口、意行,十善之法一無所犯。彼父母應當敬待何者?」

[T2.798c24] 梵志報曰:「彼父母應當敬待行十善之子,彼行不善[6962]之人復敬待為?」

[T2.798c26] 佛告梵志:「汝先歎其多聞,後歎其戒。云何,梵志!若復有二子,一子父專正,母不專正;一子父不專正,母專正。彼子若母正、父不正者,無事不*,博知經術。第二子父正、母不正者,既不博學,但持十善。然其父母應敬待何者?為當敬待母淨父不淨者?為當[6963]敬待父淨母不淨者?」

[T2.799a03] 梵志報曰:「應當敬待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知經書,博諸[6964]術故。所謂第二子父淨母不淨,雖復持戒而無智慧,竟何所至?有聞則有戒。」

[T2.799a06] 佛告梵志:「汝前歎說父淨,不歎說母淨;今復歎說母淨,不歎說父[6965];先歎聞德,後歎禁戒;復歎說戒,後方說聞。云何,梵志!若彼二梵志子,其中一子多聞博學,兼持十善;其第二子既[6966]智慧,兼行十惡。彼父母應當敬待何者?」

[T2.799a12] 梵志報曰:「應當敬父淨、母不淨之子。所以然者,由其博*諸經,曉諸技術,由父淨生得此子,兼行十善,無所觸犯,一切具足諸德本故。」

[T2.799a15] 佛告之曰:「汝本說其姓,後說其聞,不說其姓;後復說戒,不[6967]聞,後復說其聞,不說其戒。汝今歎說父母聞、戒,豈不違前言乎?」

[T2.799a18] 梵志白佛言:「沙門瞿曇雖有斯言,然婆羅門自稱言:『我姓最豪貴,無有出者。』」

[T2.799a20] 世尊告曰:「諸有嫁娶之處則論姓,然我法中無有此義。汝頗聞邊國遠邦及餘邊地人乎?」

[T2.799a22] 梵志報曰:「唯然,聞之,有此諸人。」

[T2.799a23] 世尊告曰:「彼土人民有二種之[6968]。云何為二?一者人,二者奴,此二姓亦復不定。」

[T2.799a25] 又問:「云何不定?」

[T2.799a25] 世尊告曰:「[6969]作人,後作奴;[6970]作奴,後作人。然眾生之類,盡同一類而無若干。若復,梵志!天地敗[6971],世間皆空。是時,山河石壁草木之徒,皆悉燒盡。人亦命終。若天地還欲成時,未有日月年歲之限。爾時,光音天來至此間。是時,光音天福德稍盡,無復精光,展轉相視,興起欲想。欲意偏多者便成女人,欲意少[6972]成男子,展轉交接,便成胞胎,由此因緣,故最初有人,轉生四姓,流布天下,當以此方便,知人民盡出於剎利種。」

[T2.799b06] 爾時,梵志白世尊言:「[6973],瞿曇!如僂者得[6974],盲者得[6975]目,冥者得見明。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無數方便與我說法。我今自歸沙門瞿曇,唯願與我說法,聽為優婆塞。」

[T2.799b10] 爾時,梵志復白世尊:「唯願如來當受我請,將諸比丘眾當至我家。」

[T2.799b11]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是時,梵志見佛默然受請,即從[6976]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飲食,敷諸*具,香汁灑地,[6977]自吐言:「如來當於此*。」

[T2.799b15] 爾時,施羅梵志將五百弟子,至翅甯梵志家,遙見彼家敷好*具,見已,問翅甯梵志,汝今欲與男女嫁娶,為欲請摩竭國頻毘娑羅王乎?」

[T2.799b18] 翅甯梵志報曰:「我亦不請頻毘娑羅王,亦無嫁娶之事。我今欲施設大福業。」

[T2.799b20] 施羅梵志問曰:「願聞其意,欲施何福業?」

[T2.799b21] 爾時,梵志偏露右肩,長跪叉手,白世尊自陳姓名[6978]施羅[6979]:「當知有釋種子出家學道,成無上至真、等正覺。我今請佛及比丘僧,是故辦具種種坐具耳。」

[T2.799b24] 是時,施羅梵志語翅甯梵志:「汝今言佛乎?」

[T2.799b25] 報曰:「吾今言佛。」

[T2.799b25] 又問:「甚奇!甚特!今乃聞佛音*,如來竟為所在,吾欲見之。」

[T2.799b27] 翅甯報曰:「今在羅閱城外竹園中[6980],將五百弟子自相娛樂,欲往[6981]者,宜知是[6982]。」

[T2.799b29] 此梵志即將五百弟子,往至佛所。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施羅梵志便生此斯念:沙門瞿曇[6983][6984],身作黃金色。我等經籍亦有斯言:『如來出[6985]之時,實不可遇,猶如優曇花時時乃現。若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趣二處。若在家者當作轉輪聖王,七寶具足。若出家學道者,必成無上道,為三界世祐。』我今欲觀佛三十二相。爾時,梵志唯見三十相,而不二相,起狐疑猶豫,不見廣長舌、陰馬藏。

[T2.799c09] 爾時,施羅梵志即以偈問曰:

 吾聞三十二[6986] 大人之相好 今不見二相 竟為在何所
 [6987]潔陰馬藏 其相甚難喻 頗有廣長舌 舐耳覆[6988]
 願出廣長舌 使我無狐疑 又使我見之 永無疑結[6989]

增壹阿*含經[6990]卷第四十[6991] [6992]


增壹阿[6993] 卷第四十七[6994]

放牛品第四十九今分品[6995] [6996]

 

[T2.799c24] 爾時,世尊即吐舌,左右舐耳,還復縮之。爾時,世尊即入三昧,使彼梵志見陰馬[6997]藏。

[T2.799c25] 時,梵志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歡喜踊躍,不能自勝。爾時,施羅梵志白佛言:「我今婆羅門,沙門剎利種;然沙門、婆羅門皆同一道,求一解脫。[6998]沙門聽我等有得同一道乎?」

[T2.799c29] 佛告梵志:「汝有此見。」

[T2.800a01] 梵志報曰:「我有斯見。」

[T2.800a01] 佛告梵志:「汝當興意向一解脫。所謂正見是也。」

[T2.800a03] 梵志白佛言:「正見即是一解脫,復更有解脫乎?」

[T2.800a04] 世尊告曰:「梵志!更有解脫得涅槃界,其事有八。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梵志八種之道,得至涅槃。」

[T2.800a07] 爾時,梵志白佛言:「頗有此眾生知此八種道乎?」

[T2.800a08] 世尊告曰:「非一百千。梵志當知:無數百千眾生知此八種之道。」

[T2.800a09] 梵志白佛言:「頗復有此眾生不解此[6999]種之道乎?」

[T2.800a10] 世尊告曰:「有此眾生其不解者,非一人也。」

[T2.800a11] 梵志白佛言:「頗復有眾生不得此法乎?」

[T2.800a12] 佛告之曰:「有此眾生不得道,如此之人十一種。云何為十一?所謂姦偽、惡語、難諫、無[7000]復、好[7001]性、害父母、殺阿羅漢、斷善根善事、*為惡、計有我、起惡念向如來,是謂梵志十一之人不能得此八種之道。」

[T2.800a17] 當說此八種道時。時[7002]彼梵志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800a19] 爾時,施羅梵志告五百弟子曰:「汝等各所好者,各自誦[7003],吾欲於如來所,善修梵行。」

[T2.800a20] 諸弟子白曰:「我等亦復欲出家學道。」

[T2.800a21] 爾時,梵志及五百弟子各各長跪,白世尊言:「唯願世尊聽出家學道。」

[T2.800a23] 佛告諸梵志:「善來,比丘!於如來所善修梵行,漸盡苦[7004]。」

[T2.800a24] 如來說此[7005]時,五百梵志即成沙門。爾時,世尊漸與五百[7006]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如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7007]、盡、道。爾時,世尊廣與諸人[7008]之。時五百人諸漏永盡,得上人法。

[T2.800a29] 爾時,翅甯梵志又白:「時到,唯願屈神。」

[T2.800b01] 爾時,世尊告施羅等五百比丘:「汝等各著衣持。」

[T2.800b02] 千比丘圍繞,至城中梵志所,就[7009]而坐。爾時,翅甯梵志見五百婆羅門皆作沙門!即語之曰:「善哉!諸人,趣道之要,莫復是過[7010]。」

[T2.800b05] 爾時,施羅比丘為翅甯說此偈曰:

 此外更無法 能勝此要者 如此之比像 善者無過是

[T2.800b09] 爾時,翅甯梵志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小留神待時!正爾,更辦飲食。」

[T2.800b10] 世尊告曰:「所辦飲食,但時貢之,勿懼不足。」

[T2.800b11] 是時,翅甯梵志歡喜無量,躬自行食,供養佛及比丘僧。爾時,世尊[7011][7012]訖,除去食器,以若干種華,散佛、比丘僧上,前白佛言:「唯願世尊,男女大小盡求作優婆塞。」

[T2.800b15] 爾時,梵志婦懷[7013],婦人白佛言:「我有[7014],亦不知是男,是女耶?亦復自歸如來,聽為優婆[7015]。」

[T2.800b17] 爾時,如來與諸大眾說微妙之法,即於*上而說此偈:

 快哉斯福報 所願必得果 漸至安隱處 永無憂厄患
 死得生天上 設使諸魔天 亦復不能使 為福者墮罪
 彼亦求方便 賢聖之智慧 當盡於苦本[7016] 長離去八難

[T2.800b25]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7017]起而去。

[T2.800b25] 爾時,翅甯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7018]

(七)佛說恆受一食,能使身體輕便,氣力強盛《增壹阿含49.7經》[7019]

[T2.800b27] 聞如是[7020]

[T2.800b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00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恒一坐而食,身體輕便,氣力強盛,汝等比丘,亦當一食,身體輕便,氣力強盛,得[7021]梵行。

[T2.800c01] 爾時,跋提婆羅[7022]白世尊言:「我不堪任而一食。所以然者,氣力弱劣。」

[T2.800c03] 佛告之曰:「若汝至檀越家,一分食之,一分持還家。」

[T2.800c04] 跋提婆羅白佛言:「我亦不堪行此法。」

[T2.800c05] 世尊告曰:「聽汝壞齋,通日而食。」

[T2.800c05] 跋提婆羅白佛言:「我亦不堪任施行此法。」爾時,世尊默然不報。

[T2.800c07] 爾時,迦留陀夷向暮日入,著衣持,入城乞食。爾時極為闇冥。時[7023]陀夷漸[>]至長者家,又彼長者婦懷*,聞沙門在外乞食,即自持飯出惠施之,然*陀夷顏色極黑,又彼時天欲降雨,處處[7024]電。爾時,長者婦出門見沙門顏色極黑,即時驚怖乃呼:「是鬼。」自便稱喚:「咄[7025]!見鬼。」即時傷胎兒,尋命終。是時,迦留陀夷尋還精舍,愁憂不歡,坐自思惟,悔無所及。

[T2.800c15] 爾時,舍衛城中有如此之惡聲:「沙門釋種子墮他子。」其中男女各相謂言:「今諸沙門!行無節度,食不知時,如在家白衣,有何等異?」

[T2.800c18] 爾時,眾多比丘聞諸人民各論此理:「沙門釋種子不知節度,行來無忌。」其中,持戒比丘戒完具者,亦自怨責:「實非我等之宜,食無禁限,行無時節,實是我等之非也。」各共相將至佛所,頭面禮足,以此因緣,具白世尊。

[T2.800c23] 爾時,佛告一比丘:「汝往喚迦留陀夷使來。」

[T2.800c24] 是時,彼比丘受佛教已。即往喚*陀夷。時*[>]陀夷聞佛見呼,即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陀夷曰:「汝審昨日暮入城乞食,至長者家,使長者婦胎墮乎?」

[T2.800c29] *陀夷白佛言:「唯然,世尊!」

[T2.800c29] 佛告*陀夷:「汝何故不別時節,又復欲雨而入城乞食,此非汝宜,然是族姓子出家學道而貪著於食。」

[T2.801a03] 爾時,*陀夷即從*起,白世尊言:「自今之後,不敢復犯,唯願世尊聽受懺悔。」

[T2.801a05]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速打揵[7026],集諸比丘在普會講堂。」

[T2.801a06] 阿難受佛教已。即集諸比丘集在講堂,前白佛言:「諸比丘[7027]集,世尊!宜知是時。」

[T2.801a08] 爾時,世尊即往講堂,在中央坐,告諸比丘:「過去久遠諸佛世尊皆一坐而食,諸聲聞等亦一坐而食,正使將來諸佛及弟子眾,亦當一坐而食。所以然者,此是行道之要法,應當一坐而食。若能一坐而食,身體輕便,心得開解;心已得解,得諸善根;已得善根,便得三昧;已得三昧,如實而知之。云何如實而知之?所謂苦諦如實而知之;苦[7028]諦如實而知之;苦盡諦如實而知之;苦出要諦如實而知之。汝等族姓子[7029]出家學道,捨世八業,而不知時節,如彼[7030]欲之人有何差別?梵志別有梵志之法,外道別有外道之法。」

[T2.801a20] 是時,優[7031]離白世尊言:「過去如來、將來諸佛,皆一坐而食,唯願世尊當與諸比丘限時而食。」

[T2.801a22] 世尊告曰:「如來亦有此[7032],但未犯者,要[7033]前有罪,乃當制限耳。」

[T2.801a2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專一坐而食,汝等亦當一坐而食。今[7034]日中而食,不得過時。汝等亦當學乞食之法。云何比丘學乞食之法?於是,比丘!趣以支命,得亦不喜,不得亦不憂;設得食時,思惟而食,無有貪著之心,[7035]欲使此身趣得存形,除去舊[7036],更不造新,使氣力充足。如是,比丘!名為乞食,汝等比丘,應當一坐而食。

[T2.801b02] 「云何比丘一坐而食,起則犯食,更不應食。如是,比丘!名為一坐而食,汝等比丘亦當應得食而食之。云何比丘得而食之?於是,比丘!以得食已,更復有為齊此[7037]?以食更得者不應復食。如是,比丘!得食而食之,汝等比丘,亦當[7038]著三衣,應坐樹下,坐閑靜處,應露坐苦行,應著補[7039]衣,應在塚間,應著弊惡之衣。所以然者,歎說少欲之人。我今教汝等,當[7040]迦葉比丘。所以然者,迦葉比丘自行頭陀十[7041]法,亦復教人行此要法。我今教[7042]汝等,當如面王比丘。所以然者,面王比丘著弊壞之衣,不著[7043]飾。是謂,比丘!我之教*,當念修習。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01b16] 爾時,跋提[7044]羅及經三月不至世尊所。爾時,阿難臨三月初,至跋提婆羅比丘所,而告之曰:「今諸眾僧皆補*衣裳。如是如來當人間遊行,今不往者後悔無益。」

[T2.801b20] 是時,阿難將跋提婆羅至世尊所,頭面禮足,並復白佛言:「唯然,世尊!聽我懺悔,自今*後,更不犯之。如來制禁戒,然我不受之,唯願垂恕。」如是再三。

[T2.801b23] 是時,佛告曰:「聽汝悔過,後莫復犯。所以然者,我自念生死無數,或作驢、騾、駱駝、象、馬、、羊,以草養此四大形;或在地獄中,以熱鐵丸噉之,或作餓鬼,恒食膿血;或作人形,食此五穀;或作天形,食自然甘露,無數劫中,形命共競,初無厭足。優[7045]離當知:如火獲薪,初無厭足,如大海水吞流無足。今凡夫之人亦復如是,貪食無厭足。」

[T2.801c02]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生死不斷絕 皆由貪欲故 怨憎長其惡 愚者之所習

[T2.801c05] 「是故,跋提婆羅,當念少欲知足,無起貪想,[7046]諸亂念。如是,優*離,當作是學。」

[T2.801c06] 爾時,跋提婆羅聞如來教*已,在閑靜之處,而自剋責,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7047]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而知。爾時,跋提婆羅即成阿羅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弟子中第一聲聞多飲食者。所謂[7048]護比丘是也。」

[T2.801c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佛開演習行沙門、婆羅門法行之義《增壹阿含49.8經》[7049]

[T2.801c14] 聞如是:

[T2.801c14] 一時,佛在鴦藝村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01c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人民皆稱汝等為沙門。設復問:『汝等是沙門[7050]?』汝等亦言:『是沙門。』吾今告汝,沙門之行、婆羅門之行,汝等當念修習,後必成果,如實不異。所以然者,有二種沙門:有習行沙門![7051]誓願沙門。

[T2.801c20] 「彼云何名為習行沙門?於是,比丘行來、進止、視瞻、容貌、著衣、持,皆悉如法,不著貪欲、瞋恚、愚癡,但持戒精進,不犯非法,等學諸戒,是謂名為習行沙門。

[T2.801c23] 「彼云何名誓願沙門?[7052]是,或有比丘威儀、戒律、出入、進止、行步、容貌、視瞻、舉動,皆悉如法,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身得證而自遊化: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7053],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是謂名誓願沙門。是謂,比丘!二種沙門。」

[T2.801c29]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彼云何名為沙門法行,婆羅門法行?」

[T2.802a01] 佛告阿難:「於是,比丘[7054]食知足,晝夜經行,不失時節,行諸道品,

[T2.802a03] 「云何比丘諸根寂靜?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興諸亂斯念:於中眼根而得清淨,除諸惡斯念:不念不善之法。若耳聞聲、鼻[7055]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想著,興諸亂斯念:於意根而得清淨。如是,比丘[7056]得清淨。」

[T2.802a08] 「云何比丘飲食知足?於是,比丘量腹而食,不求肥白,但欲使此身趣存而已,除去故痛,新者不生,得修梵行,猶如男女身生瘡痍,隨時以膏塗瘡,常欲使瘡愈故,今此比丘亦復如是。量腹而食,所以[7057]以膏[7058]膏車者,欲致遠故,比丘量腹而食者,欲趣存命故也。如是,比丘飲食知足。」

[T2.802a14] 「云何比丘恒知[7059]寤?於是,比丘初夜、後夜恒知*寤,思惟三十七道[7060]法。若晝日經行,除去惡念諸結之想,復於初夜、後夜經行,除去惡結不善之想,復於中夜右著地,以相累,[7061]向明之想,復於後夜,出入經行,除去不善之念。如是,比丘知時*寤。如是,阿難!此是沙門要行。」

[T2.802a21] 「彼云何名婆羅門要行?於是,比丘苦諦如實知之,苦*、苦盡、苦出要如實而知之,後以解此欲漏心、有漏心、無明漏心而得解脫,已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此名為婆羅門要行之法,阿難當知:此名為要行之義也。」

[T2.802a28]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沙門名息心 諸惡永[7062]盡 梵志名清淨 除去諸亂想

[T2.802b02] 「是故,阿難!沙門法行、婆羅門法行,當念修行,其有眾生行此諸法,然後乃稱為沙門。復以何故名為沙門?諸結永息故名為沙門。復以何故名為婆羅門?盡除愚惑之法[7063]名為梵志;亦名為剎利。復以何故名剎利?以其斷[7064]、怒、癡故名為剎利;亦名為沐浴,以何故名為沐浴,以其洗二十一結故名為沐浴;亦名為覺。以何故名為覺?以其覺了愚法、慧法故名為覺;亦名為彼岸,以何等故名為彼岸。以其從此岸至彼岸故名為彼岸。阿難!能行此法者,然後乃名為沙門、婆羅門,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T2.802b13]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提婆達兜妄自出家,隨修羅陀學神通,聲名四播《增壹阿含49.9經》[7065]

[T2.802b15] 聞如是:

[T2.802b15] 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越尼拘留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02b16] 爾時,提婆達兜[7066]王子往至世尊所,頭[>]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提婆達兜白佛言:「唯然,世尊!聽我道次得作沙門。」

[T2.802b19] 佛告提婆達兜:「汝宜在家分檀惠施。夫為沙門,實為不易。」

[T2.802b20] 是時,提婆達兜復再三白佛言:「唯然,世尊!聽在末行。」

[T2.802b21] 佛復告曰:「汝宜在家,不宜出家修沙門行。」

[T2.802b22] 爾時,提婆達兜便生此斯念:「此沙門懷嫉心,我今宜自剃頭,善修梵行。何用是沙門為?」是時,提婆達兜即自退歸,自剃鬚髮,著袈裟,自稱言:「我是釋種子。」

[T2.802b26] 爾時,有一比丘名修羅陀,頭陀行乞食,著補*衣,五通清徹。是時,提婆達兜往至彼比丘所,頭面禮足,前[7067]:「唯願尊者當與我說教,使長夜而獲安隱。」

[T2.802c01] 是時,修羅陀比丘即與說威儀禮節,思惟此法,捨此就[7068]。是時,提婆達兜如彼比丘教而不漏失。

[T2.802c03] 是時,提婆達兜[7069]丘言:「唯願尊者當與我說神足道,我能堪任修行此道。」

[T2.802c05] 爾時,比丘復與說神足之道:「汝今當學心意輕重;已[7070]知心意輕重,復當分別四大:地、水、火、風之輕重;[7071]得知四大輕重,便當修行自在三昧;已行自在三昧[7072],復當修勇猛三昧;*行勇猛三昧,復當修行心意三昧;[7073]行心意三昧,復當行自戒三昧;已修行自戒三昧。如是不久便當成神足道。」

[T2.802c11] 爾時,提婆達兜受師教已。自知心意輕重,復知四大輕重,盡修諸三昧,無所漏失,爾時不久便成神足之道。如是無數方便作變無量。爾時,提婆達兜名聲流布四遠。

[T2.802c15] 是時,提婆達兜以神足力,乃至三十三天,採取種種優蓮花、拘牟頭華,奉上阿闍世太子,又告之曰:「此花是三十三天所出,釋提桓因遣來奉上太子。」

[T2.802c19] 爾時,王太子見提婆達兜神足如是。便隨時供養,給其所須。太子復作是念:提婆達兜神足極為難及。時,提婆達兜復自隱形,作小兒身,在王太子膝上。時,諸婇女各作斯斯念:此是何人,為是鬼耶?為是天耶?語言未竟,便復化身,還復如故。是時,王太子及諸宮人皆稱言:「此是提婆達兜。」即給與所須,又傳此言:「提婆達兜名德不可具記。」

[T2.802c27] 爾時,眾多比丘聞已,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提婆達兜者極大神足,能得衣裳、飲食、床臥具、病瘦醫藥。」

[T2.802c29] 佛告比丘:「汝等勿興此意,著提婆達兜利養,又莫欽[>]彼神足之力,彼人即當以此神足,墮墜三惡道,提婆達兜所獲利養,及其神足當復[7074]盡。所以然者,提婆達兜自當造身、口、意行。」

[T2.803a04] 爾時,復興此斯念:沙門瞿曇有神足,我亦有神足;沙門瞿曇有所知,我亦有所知,沙門瞿曇姓貴,我亦姓貴;若沙門瞿曇現一神足,我當現二;沙門現[7075],我當現[7076][7077]八我十六;彼十六我三十二;隨其沙門所現變化,我當轉倍。爾時,眾多比丘聞提婆達兜有此語,五百餘比丘至提婆達兜[7078],及五百比丘受太子供養。

[T2.803a12] 時,舍利弗、目[7079][7080]自相謂言:「我等共到提婆達兜所,聽彼說法為何論說?」

[T2.803a14] 即共相將至提婆達兜所。爾時,提婆達兜遙見舍利弗、目*連來,即告諸比丘:「此[7081]人是悉達弟子。」?甚懷歡悅。到已,共相問訊,在一面坐。

[T2.803a17] 爾時,諸比丘各興此斯念:釋迦文佛弟子,今盡來向提婆達兜。爾時,提婆達兜語舍利弗言:「汝今堪任與諸比丘說法乎?吾欲小息,又患脊痛。」

[T2.803a20] 是時,提婆達兜以相累右[7082]臥,以其歡喜心故便睡眠。爾時,舍利弗、目*連見提婆達兜眠,即以神足接諸比丘,飛在空中而去。

[T2.803a23] [7083]時,提婆達兜覺寤,不見諸比丘,極懷瞋恚,[7084]吐斯言:「吾若不報怨者,終不名為提婆達兜也。」此是提婆達兜最初犯五逆惡,提婆達兜適生此斯念:即時失神足。

[T2.803a27] 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提婆達兜比丘極有神足,乃能壞聖眾。」

[T2.803a2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提婆達兜不但今壞聖眾,乃過去世時恒壞聖眾。所以然者,乃往過去時亦壞聖眾,復興惡斯念:我[7085]取沙門瞿曇殺之,於三界作佛,獨尊無侶。」

[T2.803b04] 是時,提婆達兜語阿闍世[7086]王:「古昔諸人壽命極長,如今遂短,[7087]王太子一旦命終者,則唐生於世間。何不取父王害之,紹聖王位?我當取如來害之,當得[7088]佛,新王、新佛,不亦快哉。」

[T2.803b08] 爾時,阿闍世王即便差守門人,取父王閉在牢獄,自立為王,治化人民。時,諸群庶各相謂言:「此子未生則是怨家之子,因以為名阿闍世王。」

[T2.803b11] 爾時,提婆達兜見阿闍世王[7089]父王已,復興此斯念:吾要當取沙門瞿曇害之。爾時,世尊在耆闍崛[7090][7091]一小山側。爾時,提婆達兜到耆闍*山,手擎大石長三十肘,廣十五肘而擲世尊。是時,山神金毘羅鬼恒住彼山,見提婆達兜抱石打佛,即時[7092]手接著餘處。

[T2.803b17] 爾時,石碎一小片石,著如來足,即時出血。爾時,世尊見已,語提婆達兜曰:「汝今復興意欲害如來,此是第二五逆之罪。」

[T2.803b20] 爾時,提婆達兜復自思惟:我今竟不得害此沙門瞿曇,當更求方便[7093]而去。至阿闍世[7094],啟白王曰:「可飲黑象使醉,使害沙門。所以然者,此象凶暴必能害此沙門瞿曇。若當沙門有一切智者,明日必不來入城乞食;若無一切智者,明日入城乞食,必當為此惡象所害也。」

[T2.803b26] 爾時,阿闍世王即以醇酒飲象使醉,告令國中人民曰:「其欲自安惜己命者,明日勿復城中行來。」

[T2.803b29]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入羅閱城乞食,國中男女大小四部之眾聞阿闍世王以酒飲象,欲害如來,皆共相將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佛言:「唯願世尊莫入羅閱城乞食!何以故?王阿闍世飲象使醉,欲害如來。」

[T2.803c05] 佛告諸優婆塞:「夫等正覺終不為他人所害也。」

[T2.803c06] 爾時,世尊雖聞斯言:「猶故入城。爾時,惡象遙見世尊來,瞋恚熾盛,奔趣如來,欲得害之,然佛見象來,即說斯偈:

 象莫害於龍 龍象出現難 不以害龍故 得生於善處

[T2.803c12] 爾時,彼象聞如來說此偈已,即前長跪舐如來足。爾時,彼象即以悔過,心不自寧,即便命終,生三十三天。

[T2.803c14] 爾時,王阿闍世及提婆達兜見象[7095]死,慘然不悅。提婆達兜語王曰:「沙門瞿曇[7096]取象殺。」

[T2.803c16] 王報之曰:「此沙門瞿曇有大神力,多諸[7097]術,乃能咒此龍象殺之。」

[T2.803c18] 時,王阿闍世復作是說:「此沙門必威德具足,竟不為惡象所害。」

[T2.803c19] 提婆達兜報言:『沙門瞿曇有幻惑之咒,能使外道異學皆悉靡伏,何況畜生之[7098]。』

[T2.803c21] 是時,提婆達兜復作是念:我今觀察阿闍世[7099]意欲變悔。爾時,提婆達兜愁憂不樂,出羅閱城,

[T2.803c23] 爾時,法施比丘尼遙見提婆達兜來,語提婆達兜曰:「汝今所造極為過差,今悔猶易,恐後將難。」

[T2.803c25] 時,提婆達兜聞此語已倍復瞋恚,尋報之曰:「禿婢,有何過差,今易後難耶?」

[T2.803c27] 法施比丘尼報曰:「汝今與惡共,并造眾不善之本。」

[T2.803c29] 爾時,提婆達兜熾火洞然,即以手打比丘尼殺。

[T2.804a01] 爾時,提婆達兜[7100]害真人,往至己房,告[7101]弟子:「汝等當知:我今*興意向沙門瞿曇。然其義理,不應以羅漢復興惡[7102]還向羅漢,吾今宜可向彼懺悔。」

[T2.804a04] 是時,提婆達兜以此愁憂不樂,尋得重病,提婆達兜告*弟子:「我無此力,得往見沙門瞿曇!汝等當扶我至沙門所。」

[T2.804a07] 爾時,提婆達兜以毒塗十指爪[7103],語諸弟子:「汝等輿[7104]我到彼沙門所。」爾時,諸弟子即*輿將至世尊所。

[T2.804a09] 爾時,阿難遙見提婆達兜遠來,即白世尊言:「提婆達兜今來必有悔心,欲向如來求改悔過。」

[T2.804a12] 佛告阿難:「提婆達兜終不得至世尊所。」

[T2.804a13] 爾時,阿難再三復白佛言:「今此提婆達兜*[7105]至求其悔過。」

[T2.804a14] 佛告阿難:「此惡人終不得至如來所,此人今日命根[7106]熟。」

[T2.804a15] 爾時,提婆達兜[7107]至世尊所,語諸弟子:「我今不宜臥見如來,宜當下床乃見耳。」

[T2.804a17] 提婆達兜適下足在地,爾時地中有大火風起生,[7108]提婆達兜身。爾時,提婆達兜為火所燒,便發悔心於如來所,正欲稱南無佛,然不究竟,[7109]得稱南無,便入地獄。

[T2.804a21] 爾時,阿難*見提婆達兜入地獄中,白世尊言:「提婆達兜今日*取命終,入地獄中耶?」

[T2.804a23] 佛告之曰:「提婆達兜不為滅盡至究竟處。今此提婆達兜興起惡心向如來身,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

[T2.804a26] 爾時,阿難悲泣涕[7110],不能自勝,佛告阿難:「汝何為悲泣乃爾?」

[T2.804a27] 阿難白佛言:「我今欲愛心未盡,未能斷[7111],故悲泣耳。」

[T2.804a29] 爾時,[7112]尊便說斯偈:

 如人自造行 還自觀察本 善者受善報 惡者受[7113]
 世人為惡行 死受地獄苦 設復為善行 轉身受天祿
 彼自招惡行 自致入地獄 此非佛怨[7114] 汝今何為悲

[T2.804b07] 爾時,阿難白世尊言:「提婆達兜身壞[7115]命終為生何處?」

[T2.804b08] 佛告阿難:「今此提婆達兜身壞命終,入阿鼻地獄中。所以然者,由其造五逆惡,故致斯報。」

[T2.804b10] 爾時,阿難復重白佛:「如是,世尊!如聖尊教也。[>]身為惡,現身入地獄,所以我今悲泣涕*者,由其提婆達兜不惜名號、姓族故,亦復不為父母、尊長,辱諸釋種,毀我等門戶。然提婆達兜現身入地獄,誠非其宜。所以然者,我等門族出轉輪聖王位,然提婆達兜身出於王種,不應現身入地獄中。提婆達兜應當現身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此現身得受證果: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習真人跡,得阿羅漢,於無餘涅槃[7116]而般涅槃,何圖持此現身入地獄中?提婆達兜在時有大威神,極有神德,乃能往至三十三天,變化自由,豈[7117]斯人復入地獄*乎?不審,世尊,提婆達兜在地獄中,為經歷幾許年歲?」

[T2.804b25] 佛告阿難!此人在地獄中經歷一劫。」

[T2.804b26] 是時,阿難復重白佛言:「然劫有兩種,有大劫、小劫,此人為應何劫?」

[T2.804b28] 佛告阿難:「斯人當經歷大劫。所謂大劫者,即賢劫,是盡劫數,行盡命終,還復人身。」

[T2.804b29] 阿難白佛:「提婆達兜盡喪人根,遂復成就。所以然者,劫數長遠,夫大劫者不過賢劫。」

[T2.804c02] 爾時,阿難倍復悲泣哽[7118]不樂,復重白佛:「提婆達兜從阿鼻地獄出,當生何處?」

[T2.804c04] 佛告阿難:「提婆達兜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

[T2.804c05] 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T2.804c06] 佛告阿難:「於彼命終展轉當生三十三天、焰天、兜[7119]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T2.804c08] 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T2.804c09] 佛告阿難:「於是,提婆達兜從地獄終,生善處天上,經歷六十劫中不墮三[>]趣,往來天、人,最後受身,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南無。」

[T2.804c13] 爾時,阿難前白佛言:「如是,世尊!提婆達兜由其惡報,致地獄罪;為造何德,六十劫經歷生死,不受苦惱,後復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T2.804c16] 佛告阿難:「彈指之頃[7120]意,其福難喻,何況提婆達兜博古明今,多所誦習,總持諸法,所聞不[7121]。計彼提婆達兜昔所怨讎,起殺害心向於如來;復由曩昔[7122]報故,有喜悅心向於如來,由此因緣報故,六十劫中不墜墮三惡趣。復由提婆達兜最後命終之時,起和悅心,稱南無故,後作辟支佛,號名曰南無。」

[T2.804c23] 爾時,阿難即前禮佛,重自陳說:「唯然,世尊!如神所[7123]教。」

[T2.804c24] 是時,大目*連前白佛言:「我今欲至阿鼻地獄中,與提婆達兜說要行,慰勞慶賀。」

[T2.804c26] 佛告目連:「汝[7124]知之,勿復卒暴,專心正意,無興亂想。所以然者,極惡行眾生難[7125]、難成,然後乃墮阿鼻地獄中,又彼罪人不解人間音[7126],言語往來。」

[T2.805a01] 爾時,目連復白佛言:「我今所解六十四音語開通,我當以此音*,往語彼人。」

[T2.805a04] 佛告目連:「汝宜知[7127]時。」是時,阿難聞斯語,[7128]喜踊躍,不能自勝。

[T2.805a05] 時,大目連前禮佛足,繞佛三匝,即於佛前,猶如力士屈[7129]臂頃,即往至阿鼻地獄所。爾時,大目連當在阿鼻地獄上虛空中,彈指覺曰:「提婆達兜!」

[T2.805a09] 爾時,提婆達兜默然不應。時,諸獄卒語目連曰:「汝今為喚何者提婆達兜?」

[T2.805a10] 獄卒復白,此間亦有拘[7130]孫佛時提婆達兜,拘那*牟尼佛時提婆達兜,迦葉佛時提婆達兜,亦有在家提婆達兜,出家提婆達兜。汝今,比丘!正命何者提婆達兜?」

[T2.805a14] 目連報曰:「吾今所命,釋迦文佛叔父兒提婆達兜,故欲相見。」

[T2.805a15] 是時,獄卒手執鐵叉,或執火[7131],燒炙彼身,使令覺寤。爾時,提婆達兜身體火焰熾[7132],高三十肘,諸獄卒告曰:「汝今愚人何為眠寐?」

[T2.805a18] 爾時,提婆達兜眾苦所逼,而報之曰:「汝等今日何所教?」

[T2.805a20] 獄卒復語:「汝今仰觀空中。」

[T2.805a20] 尋隨彼語,仰觀虛空,見大目連結[7133]趺坐,坐寶蓮華,如日披雲,提婆達兜見已,便說斯偈:

 是誰現天光 如日披雲出 猶如金[7134]聚 永無塵穢污

[T2.805a25] 爾時,目連復以偈[7135]

 我是釋師子 瞿曇之族末 是彼次聲聞 名曰大目連

[T2.805a28] 爾時,提婆達兜語目連曰:「尊者目連,何由故屈此間?此間眾生造惡無量,難可開化。不作善根,命終之後來生此間。」

[T2.805b01] 目連報曰:「我是佛使故來適此,欲相愍斯念:[7136][7137]本。」

[T2.805b03] 爾時,提婆達兜聞佛音*,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吐此言:「唯願尊者以時敷演!如來世尊有何言教?更不記說惡趣之*乎?」

[T2.805b05] 目連報曰:「提婆達兜!勿懷恐怖,地獄極苦無過斯處。彼釋迦文佛如來、至真、等正覺,愍念一切蜎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差別。以時演義,終不失敘,亦不違類所演過量。今神口所記,汝本興起惡斯念:欲害世尊,復教將[7138]餘人,使趣無由[7139][7140]此緣報,入阿鼻地獄中,當經歷一劫,終無出期。盡其劫數,行盡命終,當生四天王上,展轉當生三十三天、焰天、兜[7141]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六十劫中不趣惡道,周流人、天之間,最後受身,還復人[7142],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當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所以然者,由汝初死臨斷命時,稱南無,[7143]致斯號。今彼如來觀此善言南無,故說[7144]號,六十劫中作辟支佛。」

[T2.805b20] 爾時,提婆達兜聞斯語已,歡喜踊躍,善心生焉,復白目連:「如來所說言教,必然不疑[7145],愍念群[7146],所濟無量,大慈、大悲,兼化愚惑。設我今日以右臥阿鼻地獄中,經歷一劫,心意專正,終無勞倦。」

[T2.805b25] 爾時,目連復告提婆達兜曰:「汝今云何,苦痛叵有增損乎?」

[T2.805b26] 提婆達兜報曰:「我身苦痛遂增無損,今聞如來見授名號,痛猶小[7147],蓋不足言。」

[T2.805b28] 目連問曰:「汝今所患苦痛之[7148],為像何類?」

[T2.805b29] 提婆達兜報曰:「以熱鐵輪轢我身壞,復以鐵杵咀我形,有[7149]暴象蹋蹈我身,復有[7150]山來[7151]我面,昔日袈裟化為銅鍱,極為熾*來著我體,苦痛之*,其狀如斯。」

[T2.805c04] 目連報曰:「汝頗自知罪過元本,受斯苦惱不乎?吾今一一分別,卿欲聞耶?」

[T2.805c06] 提婆達兜白言:「唯然。時說。」

[T2.805c06] 爾時,目連便說此偈:

 汝本最勝所 壞亂比丘僧 今以熱鐵杵 擣汝形體
 然彼之大眾 第一聲聞者 亂比丘僧 今以熱輪轢
 汝[7152]教王放 醇酒飲黑象 今以群黑象 [7153]蹈汝形體
 汝本以大石 遙擲如來足 今以*山報 燒汝無遺餘
 汝本以手[7154] 殺彼比丘尼 今被熱銅[/][7155] 捲燋不得[7156]
 行報終不敗 亦復不住空 是故當勸勉 離此諸惡元

[T2.805c20] 「汝本提婆達兜所造元本,正謂斯耳。當自專意向佛如來,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T2.805c21] 爾時,提婆達兜復[7157]目連:「今寄目連,頭面禮世尊足:『興居輕利,[7158]步康強。』亦復禮拜尊者阿難。」

[T2.805c24] 爾時,尊者大目*連放大神足,使阿鼻地獄苦痛休息,爾[7159],復說斯偈:

 皆稱南無佛 釋師最勝者 彼能施安隱 除去諸苦惱

[T2.805c28] 爾時,地獄眾生聞目連說此偈已,六萬餘人行盡罪畢,即彼命終生四天王上。

[T2.805c29] 爾時,目連即攝神足還至所在,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目連白世尊曰:「提婆達兜問訊敬奉無量:『興居輕利,遊步康強。』亦復問訊阿難!並作是說:『如來見記六十劫中成辟支佛,號名曰南無。設我以右臥阿鼻地獄中,終不辭[7160]。』」

[T2.806a06] 爾時,世尊告曰:「善哉!善哉!目連,多所饒益,多所潤及,愍念群[7161],天、人得安,使諸如來、聲聞漸至滅盡涅槃之處。是故,目連!常當勤加成就三法。所以然者。若當提婆達兜修行善法,身三、口四、意三者,彼人終身不貪利養,亦復不造五逆罪,入阿鼻地獄中。所以然者,[7162]人貪利養者,亦有恭敬之心向於三寶,亦復不奉持禁戒,不具足身、口、意行,當[7163]專意身、口、意行。如是,目連,當作是學。」

[T2.806a15] 爾時,目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修行慈心解脫,當獲好睡、好醒等十一果報《增壹阿含49.10經》[7164]

[T2.806a17] 聞如是:

[T2.806a1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06a1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云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7165]。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

[T2.806a23]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若有行慈心 亦無放逸行 諸結漸漸薄 轉見於道跡
 以能行此慈 當生梵天上 速疾得滅度 永至無為處
 不殺無害心 亦無勝負意 行慈普一切 終無怨恨心

[T2.806b01] 是故,比丘!當求方便,行於慈心,廣布其義。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06b0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七[7166][7167]


增壹阿含經 卷第四十八[7168]

東晉 罽賓三藏 瞿曇僧伽提婆 [7169]

禮三寶品第五十[7170]《增壹阿含50.1~10經》

(一)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增壹阿含50.1經》

[T2.806b11] 聞如是:

[T2.806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06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拜如來神寺者,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云何為十一?興勇猛意,有所堪故;意不錯亂,恒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諸念永息,入三昧故;意及無量,由智慧故;意難觀察,由其形故;意[7171]然靜,由威儀故;意無流馳,以名稱故;意無想像,由其色故,梵音難及,由柔軟響故。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拜如來寺,當具此十一法[7172]如來神寺,長夜之中獲[7173]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06b22] 爾時,[7174]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增壹阿含50.2經》

[T2.806b24] 聞如是:

[T2.806b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06b2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云何[7175]為十一?有慢當除慢,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渴愛想;夫正法者,於欲而除欲;夫正法[7176]能斷生死[7177]流;夫行正法獲平等法;然此正法斷諸惡趣;尋此正法得至善處;夫正法者,能斷愛網;行正法者,從有至無;行正法者,明靡不照;夫正法者,至涅槃界。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禮法,當思惟此十一法,然後便獲福無量,長夜之中受福無限。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06c06]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當念十一法,然後禮僧《增壹阿含50.3經》

[T2.806c08] 聞如是:

[T2.806c0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06c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禮僧者,當專十一法,然後乃當禮僧。云何為十一?如來眾者,正法成就,如來聖眾上下和合,如來僧者,法法成就;如來聖眾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如來聖眾能掌護三寶;如來聖眾能降伏外道異學,如來聖眾是一切眾生良友福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禮僧者,當思惟此十一法,長夜之中獲福無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06c18] 爾時,諸比丘、天、龍、鬼神、乾沓和、阿須倫、迦留羅、甄陀羅、摩休勒天及人民,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佛本生為大天轉輪聖王,見白髮生,便出家《增壹阿含50.4經》[7178]

[T2.806c21] 聞如是:

[T2.806c21] 一時,婆伽婆在摩竭國[*][7179]([>][>])[7180]羅城東大天[7181]園中止!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T2.806c23] 爾時,世尊食後起,與阿難共於樹園中經行,佛便笑,阿難心斯念: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我當問之。阿難整衣服,右膝著地,叉手問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妄笑,今何以笑?必當有意,願聞笑意。」

[T2.806c28] 佛語阿難:「我當為汝說。過去賢劫初,於此中間有轉輪聖王[7182]四天下,名曰大天,長壽無病,端正勇猛,治以正法,不枉人民,有自然七寶。何等為七?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7183]寶,六者主藏寶,七者典兵寶。」

[T2.807a04] 佛語阿難:「此大天王為童子時八萬四千歲,作太子時八萬四千歲,登聖王位八萬四千歲。」

[T2.807a06] 阿難問佛:「云何為輪寶?」

[T2.807a07] 佛語阿難:「月十五日,月盛滿[7184]時,王沐浴清淨,與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有千輻金輪。輪高七仞為一多羅;多羅者,獨挺樹,以樹[7185]為限,高七多羅,純以紫磨金為輪。王見輪已,心斯念:此輪好輪,願得[7186][7187]?念已,輪即就王左手,便舉移右手中。王語此輪曰:『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語[7188],輪還住空,輞東向,轂北向。王左右具四種兵;具兵已,即將兵眾,逐輪立空,隨輪東引,巡行盡東界;暮則王與兵眾,宿於輪下。

[T2.807a18] 「東界諸小王皆來朝覲,所貢皆以金盛銀粟,銀盛金粟:『善來!大王!此東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願當停駕住此,我等當稟承天教!』大天王答諸小王曰:『汝等欲承我教者,各還本國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已訖,輪即於海上,[7189][7190][7191]而行。海中自然開道,廣一由延,王與四種兵隨輪如前巡行南界,南界諸小王亦來朝覲,皆以金盛銀粟,銀盛金粟,貢上曰:『善來!天王,此南界土地、珍寶、人民盡是王有,[7192]停駕住此,我[7193]當稟承天命!』大天答諸王曰:『汝等欲承我命者,各還本土,以十善教民,勿行枉橫。』誡已訖,輪則西迴按行西界。西界諸王貢獻勸請,如南方[7194]訖,[7195]復北迴巡行北界。北界諸王亦皆朝覲,貢獻勸請,盡如前法。周[7196]四日,遍閻浮提四[7197],還[7198]*[*]羅城,於宮門前虛空中住,高七多羅,輞東向,王便入宮。

[T2.807b07] 佛語阿難:「大天得輪寶如此。」

[T2.807b07] 阿難復問佛:「大天得象寶復云何?」

[T2.807b08] 佛語阿難:「大天以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觀見空中,有白象王名滿呼,[7199]虛而來,七[7200]平跱,口有六牙,頭上金冠,金為瓔珞,以真珠交絡其體,左右佩金鈴,象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心自念曰:「我得此象可耶?當使有所為。念訖,象便立空中於王前,王即教以五事。王復念曰:「當試此象為能以不?至明日日出,[7201]乘此象,須臾之間,周遍四海,還到本處,於宮門東,東向[7202]。阿難!大天所得象寶如此。」

[T2.807b19] 阿難復問佛:「大天所得馬寶復云何?」

[T2.807b20] 佛語阿難:「大天到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西樓上,西向視,見有紺馬王,名婆羅[7203](秦言髮鳥朱髮尾)[7204],乘[7205]而來,行不動身,頭上金冠,寶為瓔珞,[7206]珠交絡,左右垂鈴。馬有神力,變形自在。大天見之,[7207]念言:得此乘之可[7208],念訖,至[7209]前,王便乘欲[7210]試之,至明日日出,王乘東行,須臾之頃,周遍四海,還至本國,住宮門西,西向而立,阿難!大天所獲馬寶[7211]如此。」

[T2.807b29]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珠寶復云何?」

[T2.807b29] 佛語阿難:「大[>]至後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神珠,珠長一尺六寸,有八楞,作紺琉璃色,乘*而來,高七多羅。大天見之,心念曰:得此珠觀之可*也?如念獲之,[7212]欲試之,至夜[7213],合四種兵,以珠懸於幢頭,出城而遊,珠照辟方十二由延,兵眾相見,如晝無異,珠光所及,人民驚起,皆言:『天明。』王即還[7214],以幢之宮[7215],內外常明與晝不異。難!大天所獲珠寶如此。」

[T2.807c10]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玉女寶復云何?」

[T2.807c11]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從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剎帝利女寶,名曼那呵利(秦言奪情)[7216],端正無比,姝妙嚴淨,不長、不短、不、不細、不白、不黑,冬則溫煖,夏則清涼,身毛孔中出栴檀香,口出[7217]蓮花香,亦無女人眾惡姿態,情性調和,先意承[7218],乘虛而來,逕至王所,阿難!大天所獲玉女寶如是。」

[T2.807c18] 阿難問佛:「大天所得主藏寶者[7219]復云何?」

[T2.807c19]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北樓上,北向觀,見主藏臣,名阿羅[7220](秦言財幢)[7221],端正姝妙,不長、不短,不肥、不瘦,身黃金色,髮紺[7222]色,眼白黑分明,又能[7223][7224]伏藏七寶,有主者為護之,無主者取[7225]王用,聰明智慧,善有方謀,乘虛而來,逕詣王前,而謂王曰:『自今已[7226],王快可自樂,勿復憂愁,我當給王[7227],不令有乏。王便試藏臣,與之乘船獨共入海。王謂藏臣者言[7228]:『吾欲得金銀財寶。』藏臣[7229]白王:『還至岸邊,當給財寶。』王曰:『吾欲得水中寶,不用岸上者。』主藏臣者[7230]便從[7231]起,整衣服,跪右膝,叉手禮水,水中即自然出金[7232],大如車轂,須臾滿船,王曰:『可止!勿復上金,船將欲沒。阿難!大天所獲典寶臣如此。」

[T2.808a11] 阿難復問佛:「大天所得典兵將軍者復云何?」

[T2.808a12] 佛語阿難:「大天至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南樓上,南向視,[7233]南方有大將軍[7234]毘那(秦言無畏)[7235],端正姝好,髮如真珠色,身猶綠色,不長、不短,不肥、不瘦,眼能徹視,知他人心斯念:軍策變謀,進退[7236]知時,乘虛而來,逕詣王所,謂王曰:『願王自[姿>]快樂,莫憂天下,征伐四方,臣自辦之!』王欲試之,半夜思惟:合四種兵。念訖,[7237]兵盡集。王復斯念:欲使東引,軍即東引,王在中央,將軍在前,*兵圍遶。念欲[7238]*,王念欲還即還。阿難!大天所獲典兵將軍寶如此。」佛語阿難:「大天所獲七寶如此。」

[T2.808a24] 佛語阿難:「大天王治天下遂久,便語梳頭侍者,[7239][7240]:『若有白髮者,便拔示我。』劫*視髮遂久,見有一白髮,便白王曰:『前所者,今已白[7241]。』王曰:『拔來示我。』劫*即以金鑷拔取白髮,置王[7242]中,王捉白髮,便說斯偈[7243]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T2.808b03]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鬚髮,[7244]法服。召太子長生告曰:『童子!吾頭已有白髮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今欲求天所欲,我今欲剃鬚髮,著法服,出家為道。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使伺白髮;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鬚髮,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7245][7246]位,慇懃累汝,當使*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大天王誡已,便以國付太子長生,給劫*田業。」佛語阿難:「大天王於此城,於此園,於此地,下鬚髮,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終得生梵天,大天出家七日後,女寶命終。

[T2.808b17] 「長生登位已,至十五日,月盛滿時,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玉女端正如前,乘虛而來。長生還服七寶。王長生已領國政,統四天下。長生復語劫*:『從今[7247]去,為我梳頭時,[7248]白髮,輒來白我。』登聖王位,遂經八萬四千歲,白髮復生,劫*白王:『素髮已生。』王曰:『拔來著吾掌中。』劫*即以金鑷拔置王手中。王執白髮,即說偈曰:

 我身首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T2.808b28] 「王心念曰: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下鬚髮,被法服。即召太子冠[7249]告曰:『童子!吾已頭白,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我今欲出家為道,剃除鬚髮,被著法服。汝當領國政,立長為太子;好養劫*,使伺白鬚;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如我出家,下鬚髮,被法服。』王告太子:『我今以此聖王位,慇懃累汝,當使聖王位,世世相紹,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若斷善行者,便生無法處。』長生王[7250]已,即以國付太子冠*,給劫*田業。」

[T2.808c09] 佛語阿難:「長生王亦於此城、此園、此地,下鬚髮,著法服入道,於此處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7251],於是壽終得生梵天。」

[T2.808c12] 佛語阿難:「王長生出家之後七日之中,七寶自然化去。冠*王憂愁不樂。諸臣見王不悅,便問王曰:『天王何以不悅?』王答諸臣曰:『以七寶化去故也!』諸臣白王:『王勿為憂。』王曰:『何得不憂[7252]?』臣等啟曰:『父王梵行,近在園中,可往[7253]承,必當誨王致寶之法。』王即:『嚴駕!』諸臣便嚴駕訖,便白[7254]。王與群臣乘七寶車,以五物為幟:寶冠、羽蓋、劍、[7255]、寶屐。左右臣從,進詣園所。到則下車,;廢五物,步入園門,前至父王,[7256]首禮足,住一面,叉手白言:『王所有七寶,今皆化去。』父先定坐,聞所啟白,仰頭答曰:『童子,夫聖王法,不恃父之所有也。汝自行法[7257]之。』

[T2.808c26] 「王復問曰:『轉輪聖王以何法化?』父便答曰:『敬法、重法、念法、養法、長法、熾法、大法,行此七法者,便應聖王治[7258],可以致寶也。』王復問曰:『云何敬法,[7259]至大法*也。父答曰:『當學給賜貧窮,教民孝養二親,四時八節以時祭祠,誨以忍辱,除婬、嫉、癡行,此七法者,乃應聖王法也。』王即受教,辭退禮,繞七匝已,便引還歸。於是,王輒承父命,奉行七法,宣令遠近,祇崇王教,王便開藏,給賜貧窮,侍養孤老,四方之民,莫不奉承,於是,王以十五日,月盛滿時,沐浴清淨,將諸婇女上東樓上,東向視,見有千輻紫磨金輪,輪高七多羅,去地亦七多羅,乘虛而來,住於空中。

[T2.809a10] 「王心念曰:願得此輪可乎?輪即下至王左手,復移之於右手。王語此輪,『諸不伏者,為我伏之;非我地者,為我取之;如法,非不如法。』王便以手[7260]輪還之虛空,於宮門東,輞東向,轂[7261]向而住空中。輪後次有白象,次有紺馬,次有神珠,次有玉女,次有主藏,次有將軍,此七寶出,如大天王,比試亦如是。逕[7262]八萬四千歲竟,王賜劫*,并太子及付國事,出家入道,皆如前王法。」

[T2.809a19] 佛語阿難:「此冠髻王於此城園地,下鬚髮,被法服,八萬四千歲,修四梵行:慈、悲、喜、護,於是壽盡亦生梵天。」

[T2.809a22] [7263]阿難:「[7264]王子孫相紹,乃至八萬四千歲[7265]輪聖王位善種不斷。最後聖王名[7266](晉言不音如錦反)[7267],治以正法,為人聰明,審諦不[7268],相有三十二,色猶紅蓮花,好喜布施,供養沙門、婆羅門,侍養孤老,賑給貧窮。於四城門及城中央,置設庫藏,金銀、雜寶、象、馬、車乘、衣服、床褥、病瘦醫藥、香華、飲食,諸孤獨者皆給妻婦,種種惠施隨人所欲。王於六齋之日,具內外皆持八關;於斯之日,首陀會天[7269]悉來下,[7270]其八戒;帝釋、三十三天皆歎其國人[7271]:『快哉,善利!乃值斯法王耶!種種惠施,恣民所欲,又能清潔齋戒無闕。』天帝釋告諸天子:『欲得見荏王不?』咸言:『欲見,可使來至此。』釋提桓因即窮鼻尼(窮鼻尼者晉言極端正也)[7272]天女,汝詣蜜[*][7273]羅城,告荏王曰:「卿!大得善利也,此間諸天皆歎卿功德巍巍,為吾致問慇懃。此諸天子甚思相見,暫可屈意來至於此?』

[T2.809b10] 「窮鼻尼受教便下,如人屈伸臂頃,忽然在王殿前,虛空中立。王侍一婇女,於殿上坐,思念世間,欲使一切皆得安隱,無眾苦患。窮鼻尼於空中,彈指覺之,王舉頭見殿上光明,聞其聲曰:『我是釋提桓因侍者,故遣我詣王』王答曰:『不審天帝何所約勅?』天女答曰:『天帝致意慇懃,此諸天子讚卿功德,預思相見,可暫屈意?』王默然許之。天女便還白天帝曰:『已達宣命,許當馳詣。』天帝即侍御嚴駕七寶飛行馬車,下[7274]*[*]羅城,迎於荏王。侍御受教,即駕馬車,忽然便下。

[T2.809b22] 王與群臣會於都坐,車當王前,於空中止!御者告曰:『天帝今遣車相迎,諸天子儼然相待,便可上車,勿復顧戀。』諸臣大小,聞王當去,僉然不悅,皆起而立,叉手白言:『王去之後,臣等何所承命?』王答曰:『卿等勿憂,吾去之後,施惠、齋戒、養民、治國,如吾在時,我比還不久。』王誡訖,車即下地,王便上車。侍御問王:『當從何道?』王曰:『此言何謂?』侍御答曰:『夫行有兩道,一者惡道,二者善道。行惡者,從惡道到苦處;修善者,遊善道至樂處。』王曰:『今日行道,善惡皆欲從之。』御者聞之,久乃[7275]曰:『甚善,大王!』御者便引在兩道之中,善惡悉[7276]詣三十三天。

[T2.809c05] 「天帝及諸天子遙見王來,釋提桓因曰:『善來,大王!』命令共坐。」

[T2.809c07] 佛語阿難:「王便就天帝坐,王與帝釋貌相[7277]、被服、音聲一揆。諸天子心中念言:『何者帝釋?何者為王?』又復念曰:『人法當眴,而俱不眴?』各懷愕然,無以別之。天帝見諸天有疑心,復念言:『我當留王使住,然後乃*耳。』帝釋謂諸天子:『卿等欲使我留王住此不?』諸天子曰:『實欲使住。』天帝謂荏:『大王!可住此不,我當供給五欲。』因是諸天乃識。

[T2.809c15] 「人[7278]白天帝曰:『正爾,便為給賜已,願諸天子壽命無極。』賓主請讓。如是至三,帝釋謂王:『何以不住?』王答曰:『我當出家修道,今在天上無緣學道。』天帝曰:『胡為作道?』王曰:『被父王遺令,若白髮生,法當出家。』[7279]聞遺令入道,默然不對。王於天上,須臾之間,五欲自恣,方之世間已十二年。

[T2.809c21] 「王將欲別,與諸天子說審諦法。[7280]侍御:『汝送荏王還於本國。』侍御受教,[7281]嚴駕,駕訖,白王曰:『王可上車。』於是,王便與帝釋及諸天子[7282][7283],即上車,循本道而歸,到蜜*[*]羅宮,侍御即還天上。王下數日,復*:『若見白髮,便[7284]白我。』數日之中,頭上白髮[7285],劫比以金鑷拔白髮,置王手中。王見已,便說偈曰:

 我身頭上 生此毀莊 身使來召 入道時到

[T2.810a03] 「王心斯念:我已極人五欲,今當出家,剃鬚髮,被法服,王即召太子善盡告曰:『吾白髮已出,世間五欲吾已厭之,當求天欲,當下鬚髮,被法服,出家入道。童子!今以國事付汝,好養劫*。若[7286]白髮出者,以國付太子,出家入道,童子!今以此聖王位累汝,莫使種斷,種斷者,便為邊地人也。』」

[T2.810a09] 佛語阿難:「荏王即付太子國政,給劫*田業已,於此城園地,下鬚髮,被法服,出家修道。修道之後於七日中,輪、珠化去,象、馬、玉女、長者、將軍,皆悉無常。王於園中八萬四千歲,行四梵行:慈、悲、喜、護,命終生梵天。其後善盡王不承父業,正法替廢,由是七寶不復來應,善行不繼,五減遂至,人民短命、薄色、少力、多病、無智,五減[7287]至,轉復貧困,[7288]窮竊盜相[7289],詣王啟曰:『此人不與取。』王即外行刑國人。聞不與取,王輒殺之,皆[7290]其惡,各興利刀;刀自此始造,由是殺生從此起,便有兩惡出。次復婬犯他妻;夫主共諍,自言我不,便成四惡;兩舌遘,是為五惡;則相罵,是為六惡;言不至誠,是為七惡;嫉他和合,是為八惡;含忿色變,是為九惡;心懷疑亂,是為十惡。十惡已具,五減轉增。」

[T2.810a25] 佛語阿難:「欲知爾時大天王在賢劫初興者不?則我是也。阿難!欲知爾時八萬四千[7291]王名[7292],治政無枉者,則汝是也。欲知爾時最後名善盡王,暴逆不道,斷聖王種者,調達是也。阿難!汝於往時,承繼大天轉輪聖王之善嗣,使其紹立不[7293]者,汝之功也。如法,非不如法。阿難!我今是無上法王,今我[7294]遺無上善法,慇懃囑累汝。[7295]是釋種子,莫作邊地人,莫為斷種行。」

[T2.810b05] 阿難問佛:「何以故當作斷種行?」

[T2.810b06] 佛語阿難:「大天王雖行善法,未得漏盡[7296]世間,未得度,未得斷欲,未得破二十[7297]結,六十二見未除,三垢未淨,未得神通,未得解脫真道,[7298]涅槃[7299],大天所行善法,不過生梵天。

[T2.810b10] 「阿難![7300]明法究竟無為,我法得到真際,天、人之上,我法無漏、無欲、減沒度[7301]、通、解脫、真沙門、至涅槃。阿難!我今以是無上[7302]法,慇懃囑累汝,莫增[7303]我法,莫作邊地人也!若有現行聲聞,阿難!設有斷此法者,便為邊地人[7304]。若能興此法者,便為佛長子,即為眷屬成就。阿難!汝當成就眷屬,莫作滅族行,阿難!我前後所說法,盡囑累汝。汝當學是。」

[T2.810b18] 佛說是已,阿難歡喜奉行。

(五)世尊說提婆達兜等四人墮於地獄之果報《增壹阿含50.5經》[7305]

[T2.810b20] 聞如是:

[T2.810b20]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0b2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大泥[7306]之人。云何為四?所謂末佉梨罪人,帝舍比丘是大罪人,提婆達兜是大罪人,瞿波離比丘是大罪人。末佉梨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帝舍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四十肘。提婆達兜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三十肘。瞿波離罪人者,身出火光,長二十肘。

[T2.810b27] 「比丘當知:末佉梨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顛倒之想,計有無之想。帝舍愚人者,斷諸聖眾應器遺餘。提婆達兜愚人者,亂眾僧,殺阿羅漢比丘尼,起害意向於如來。瞿波離罪人者,誹謗舍利弗、目[7307]連。

[T2.810c03] 「又復,比丘!末佉梨罪人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身壞命終,墮[7308]光泥*中。帝舍罪人,斷聖眾應器遺餘,身壞命終,墮等害地獄中。提婆達兜罪人者,起謀害心向於如來,身壞命終,墮[7309]鼻地獄中。瞿波離罪人者,由其誹謗舍利弗、目*連,身壞命終,墮[7310]摩地獄中。

[T2.810c09] 「末佉[7311]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拔其舌背著[7312]脊上。所以然者,由其曩昔教無數眾生使行邪見。

[T2.810c11] 「帝舍大罪人者,是時獄卒生擗其身,鎔銅灌壞其心,又以熱鐵丸,使令吞之。所以然者,由其斷應器遺餘故。

[T2.810c14] 「提婆達兜罪人者,以熱鐵輪,轢壞其身,又以鐵杵[7313]體,群暴惡象蹈其身,又復大熱鐵山鎮[7314][7315]上,舉身為熱銅[7316]所裹。所以然者,由其曩昔亂聖眾,壞和合僧故,致鐵輪轢斷其頭。又[7317]提婆達兜愚人,教彼太子使害父王,由是果報故,使鐵杵破壞其身,又彼提婆達兜愚癡之[7318]人,飲象使醉往害如來,由是果報,群象蹈其體。又彼提婆達兜惡人,上耆闍崛山[7319],執石擲佛,由斯果報故,使[7320]熱鐵山鎮*其面。然彼提婆達兜愚人,殺阿羅漢比丘尼,由斯果報[7321],使熱銅鐵*纏裹其身。

[T2.810c26] 「比丘當知:瞿波離罪人者,在彼蓮華地獄中,千具犁牛[7322]犁其舌。所以然者,由其謗誹舍利弗、[7323]連故,由此因緣果報,使千具犁牛而壞其舌。

[T2.810c29] 又復[7324],比丘!末佉*罪人者,身出火光,長六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此斯念:[7325]拔濟饒益此人,取四大海水,高四十肘,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焰不增減。由是[7326]熱鐵*火燒四日,有人來以四[7327]水澆,然水尋時消盡。此亦如是。若有人來以[7328]大海水澆彼人身,欲令無為,終不可果。所以然者,由彼[7329]過極深重故。

[T2.811a08] 「然彼帝舍罪人,身出火光,長四十肘,設有眾生愍念此人,以三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不減,其猶有人以三*水著熱上,水尋消*,不得久停。此亦如是。若以三大海水澆帝舍身上,水尋時滅,火終[7330]增減。

[T2.811a13] 「提婆達兜罪人,身出火光,長三十肘。若有眾生,興起愛念之心,欲使提婆達兜身永處無為,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猶如以二*水著熱上,終無增減,提婆達兜愚人[7331]如是,以二大海水澆灌其身,水尋時盡,火終不滅,提婆達兜身體苦痛如斯。

[T2.811a20] 「瞿波離罪人,身出火光,長二十肘。設有眾生愍念斯人,取一大海水澆灌其身,然彼海水尋時消盡,火終不滅,猶如一*水著熱上,尋時消盡,不得久停。瞿波離比丘亦[7332]如是。罪報所牽,故受斯罪。是謂,比丘!此四種人受罪極重,當自盡[7333]遠離斯患,承諸賢聖等修梵行者。如是,仁者,當作斯學,

[T2.811a2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佛能明知五趣、涅槃之因果《增壹阿含50.6經》[7334]

[T2.811a29] 聞如是:

[T2.811a2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1b0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明曉地獄,亦知趣地獄之徑,亦復知彼地獄眾生之本。設復眾生造諸惡不善之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亦知之。又復,比丘!我亦知明曉畜生,亦知趣畜生之道,亦復知畜生之本,作諸惡[7335],生彼者亦悉曉了。我今亦知餓鬼之道,其有作惡根[7336]者,生餓鬼中,我亦知之,我今亦知人道向人之趣,其有眾生得人身者,我亦知之。我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德本,生彼天上,我亦知之,我亦知涅槃之趣,其有眾生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而取證果[7337],我亦知之。

[T2.811b13] 比丘當知:我知地獄之趣,以何因緣而說斯言乎?

[T2.811b14] 佛告諸比丘:「我今觀察眾生心意。所謂此人身壞命終,應入地獄中,[7338]後時觀此人[7339]入地獄中,受苦酸酷[7340]掠無數,愁憂苦惱不可稱[7341]。猶如一大火坑無有塵,設有人來逕趣斯處,又且有目之士觀此人所趣,必當墜火終不虛也。然復後時觀此人*墮火坑,吾所謂人者*墮火坑,[7342]觀察眾生心意所斯念:必入地獄不疑,如我後時觀察此人,*定入地獄,受苦酸酷不可稱*。云何斯人*入地獄?是謂我觀趣地獄眾生作諸惡行不善之業,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我悉知之。吾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1b26] 我知畜生之道,亦知趣畜生者,以何緣本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察眾生心中所斯念:此人身壞命終,生畜生中。[7343]我後時觀察此人,*生畜生中,愁憂苦惱不可稱計。云何斯人*墮畜生中乎?猶如村落有大圊廁,屎滿其中。設有斯人徑趣斯處,有目之士,見斯人來徑趣斯處,此人不久徑墮于廁,[7344]後時觀此人已墮[7345]廁,受厄窮困不可稱*。云何斯人已墮*廁?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斯人命終應生畜生中。又[7346]時觀已生畜生中,受苦無量。我今觀畜生眾生皆悉明了。我所說[7347],正謂此耳。

[T2.811c09] 我亦知餓鬼眾生,餓鬼之道,[7348]身壞命終,生餓鬼者,我亦知之。其有眾生身壞命終,趣餓鬼之道,我悉知之。我復[7349]後時觀見此眾生,*入餓鬼受苦痛、樂痛。云何斯人以入餓鬼中乎?猶如大村落側有一大樹,生危嶮之處,枝葉[7350]落。設有人來,[7351]趣斯處,有目之士遙觀此人,必趣[7352]不疑。[7353]後時觀此[7354],或坐、或臥,受其苦樂之報。云何斯人*至樹下坐臥乎?今我[7355]觀眾生之類亦復如是。身壞命終,必趣餓鬼不疑,受其苦樂之報不可稱*。我知餓鬼趣,餓鬼之道,皆悉分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1c21] 我知人道,亦知趣人道,亦其有造行,身壞命終,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斯念:此人[7356]當身壞命終,應生人中。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云何斯人已生人中?猶如村落側有一大樹,在平正[7357],多諸[7358]涼。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見已便知之,斯人所趣向,定至此樹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至此樹,受樂無量。云何斯人得至斯處?此亦如是。我觀眾生心意所念*如是。身壞命終,必生人中不疑,我復於後時觀此人已生人中受樂無量。我知人趣,亦知趣人之道,今生人中者,我亦知之,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2a05] 我亦知天,亦知趣天之道,其有眾生作諸功業生[7359]者,我亦知之。以何因緣而說此乎?我今觀眾生之類心中所斯念:此人必當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然[7360]時觀此人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是謂斯人已生天上,於彼受自然之福,快樂無比。猶如村落[7361]有好高廣講堂,[7362]文刻鏤,懸繒幡蓋,香汁灑地,敷好坐具,氍[7363][*],文繡綩綖。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直從一道來,此人所趣向,定至高廣講堂[7364]不疑,復於後時觀見此人,已到講堂上,或坐、或臥,於中受福快樂無比。此亦如是。吾今觀眾生類身壞命終,應生善處天上,於彼受樂快不可計。云何斯人*生善處天上乎?我知天道,趣天之路乎?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2a21] 我今知涅槃,亦知涅槃之道,亦知眾生應般涅槃者。或有眾生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現身取證而自遊化,我悉知之。由何因緣而說此乎?於是,比丘!我觀眾生類心中所斯念:此人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是謂斯人*盡有漏成無漏。猶如去村落不遠有大池,[7365]極清徹。若有人直從一道來,有目之士遙見斯人來,知此人必至池水不疑,又*[7366]此人已至池水,沐浴澡洗,除諸穢污,去諸垢[7367],在側而坐,亦不與人共相諍競。我今觀眾生類亦復如是。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名色知如真[7368]。是謂斯人已至此處,我知涅槃[7369]道。亦知眾生般涅槃者,皆悉知之。如來、至真、等正覺有此之智、無畏、力具,皆悉成就。如來智無有量,如來能觀過去無限無量不可計事,皆悉知之。將來現在無限無量皆悉分別。是故,比丘!當求方便,[7370]足十力、無畏。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12b1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雪山大樹依五事長大,善男女依五事長益《增壹阿含50.7經》[7371]

[T2.812b14] 聞如是:

[T2.812b1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2b1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云何為五?根不移動,皮極厚大,枝節[7372]蔭,靡[7373]不覆,葉極茂盛。是謂,比丘!依雪山上有此大樹極為俊好。今善男子、善女人亦復如是。依豪族之[7374],五事長益。云何為五?所謂信長益、戒長益、聞長益、施長益、慧長益。是謂,比丘!信善男子、善女人依豪族家,成就此五事。是故,比丘!當求方便,成就信、戒、聞、施、智慧。」

[T2.812b23] 爾時,世尊便說[7375]偈:

 猶如雪山樹 五事功德成 根皮枝節廣 [7376]葉極茂盛
 有信善男[7377] 五事功德成 信戒聞惠施 智慧遂增益[7378]

[T2.812b29] 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12b29]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茂羅破群與比丘尼親近,誤謂習淫無罪《增壹阿含50.8經》[7379]

[T2.812c02] 聞如是:

[T2.812c0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2c03] 爾時,[7380]羅破群比丘與諸比丘尼共相遊處,然諸比丘尼亦復好樂共相遊處。[>]有人民稱譏茂羅破群比丘者,是時諸比丘尼極懷瞋恚,愁憂不悅。若復有人毀[7381]諸比丘尼者,是時破群比丘亦復愁憂不悅。是時,多眾[7382]比丘告破群比丘曰:「汝今云何親近諸比丘尼?諸比丘尼亦復與汝交接?」

[T2.812c09] 破群報曰:「我今解如來所說教[7383],其有犯婬者,罪不足言。」

[T2.812c11] 眾多比丘復告曰:「止!止!比丘!勿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教,其誹謗如來言教者,罪咎不少。又復世尊無數方便說婬之穢,其有習婬,使無罪者,終無此理。汝今可捨此惡見,備於長夜受苦無量。」然此破群比丘故與交通,而不改其行。

[T2.812c16] 爾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而白世尊言:「舍衛城中有一比丘,名曰破群,與諸比丘尼共相交接,然諸比丘尼亦與破群比丘交接往來。我等往彼勸喻使改其行,然彼二人遂更增益,不捨此顛倒之見,亦不順正法之業。」

[T2.812c21]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7384]破群比丘所,云:『如來[7385]。』」

[T2.812c23] 爾時,比丘受如來教,即往[7386]破群比丘所:「汝當知之,如來喚卿。」

[T2.812c24] 破群比丘聞彼比丘語,即往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彼比丘曰:「汝審親近諸比丘尼耶?」

[T2.812c27] 彼比丘對曰:「如是。世尊!」

[T2.812c27] 佛告比丘:「汝為比丘,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汝今是族姓子,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T2.813a01] 破群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是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

[T2.813a02] 佛告比丘:「非汝之法。云何與比丘尼共相交接。」

[T2.813a03] 破群比丘白佛言:「我聞如來所說。其習婬者;其[7387]罪蓋不足言。」

[T2.813a05] 佛告比丘:「汝愚人!云何說如來習婬無罪?我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汝今云何作是語:『如來說婬無罪』?[7388]好守護口過,無令長夜恒受其罪。」

[T2.813a08] 佛告之曰:「汝今且止!須吾更問諸比丘。」

[T2.813a0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頗聞吾與諸比丘說婬無罪乎?」

[T2.813a10] 諸比丘對曰:「唯然,世尊!不聞如來說婬無罪。所以然者,如來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設言無罪,此義不然。」

[T2.813a13]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言,我無數方便說婬之穢污。」

[T2.813a14] 爾時,世尊重告諸比丘曰:「汝等當知。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7389]、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7390]其尾,然彼蛇迴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T2.813a27] 於是。若有善男子將護翫習其法,契經、祇*、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彼人誦此法已,深解其義;*解彼深義之法,順從其教,無所違失,所以誦法者,不以勝負之心,與彼競諍。所以誦習法者,欲自纂修有[7391]及。所以誦法者,果[7392]所願,由此因緣,漸至涅槃。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求覓惡蛇。彼見蛇已,手執鐵鉗,先[7393]其頭,後便捉[7394],不令動搖;設彼惡蛇迴尾欲害彼人,終無所至。所以然者,[7395]丘,由其捉*故,此善男子亦復如是。誦習、[7396]讀,靡不周遍,觀察其義,順從其法,終[7397]違失,漸漸由此因緣,得至涅槃。所以然者,由其執正法故。[7398]故,諸比丘!其有解吾義者,當念奉行;其不解者,重來問我,如來[7399]今現在,後悔無益。」

[T2.813b14] 爾時,佛告諸比丘:「設有比丘在大眾中而作是說:『如來所說禁戒,我悉解了,其習婬者,罪蓋不足言。』彼比丘當語斯比丘:『止!止!莫作斯言!莫誹謗如來言說斯語,如來終不說此言。』若此比丘改其所犯者善;若不改其行者,復當再三諫之。設當改者善,設不改者墮。若復*丘隱匿其事,不使露現者,諸人皆墮。是謂,比丘!我之禁戒。」

[T2.813b22]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佛為生漏梵志說劫數無量,眾生長受苦,當厭離《增壹阿含50.9經》[7400]

[T2.813b23] 聞如是:

[T2.813b2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3b24] 爾時,生漏梵志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生漏梵志白世尊曰:「為有幾劫過去?」

[T2.813b26] 佛告梵志:「過去諸劫不可稱計。」

[T2.813b26] 梵志白佛:「為可計數不乎?沙門瞿曇恒說三世。云何為三?所謂過去、將來、現在,沙門瞿曇亦知過去、當來、現在之世,唯願沙門演說劫數之義。」

[T2.813c01] 佛告梵志:「若當我說因此劫,復次此劫,我既滅度,汝取命終,不知劫數之義。所以然者,如今人壽短促,極壽不過百年。計百年中數劫者,我[7401]滅度,汝既命終,終不知劫數之義。梵志當知:如來亦有此[7402],具足分別劫數,眾生壽命長短,受其苦樂,皆悉分明。今當與汝引譬,智者以譬喻得解。猶如恒沙之數,亦無有限,無有量,不可計算,過去劫者其數如是。不可稱計,不可籌量。」

[T2.813c10] 梵志白佛:「當來劫頗有幾數?」

[T2.813c10] 佛告梵志:「[7403]恒沙之數,無有齊畔,不可稱計,非算所及?」

[T2.813c12] 梵志復問佛:「頗有現在劫、[7404]敗劫乎?」

[T2.813c13] 佛告梵志:「有此成劫、敗劫,非一劫、百劫,猶如器[7405]在危地,終不安住;設當住者要當顛倒,諸世界方域亦復如是。或有劫成,或有劫敗。此數亦復叵計為幾劫成,為幾劫敗。所以然者,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眾生以無明結[7406]蓋,漂浪流滯,從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長夜受苦惱,當可厭患去離此惱。是故,梵志!當作[7407]學。」

[T2.813c21] 爾時,生漏梵志白世尊言:「沙門瞿曇!甚奇!甚特!知過去當來劫數之義,我今重復自歸沙門瞿曇!唯願沙門瞿曇聽為優婆塞,盡其形壽不敢復殺,乃至飲酒[7408]。」

[T2.813c24]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耆闍崛山變小,喻劫數長遠不可稱計《增壹阿含50.10經》[7409]

[T2.813c26] 聞如是:

[T2.813c26] 一時,佛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13c27] 爾時,有一異比丘白世尊言:「劫頗有邊際乎?」

[T2.813c28] 佛告比丘:「方便引譬,然劫數無窮盡,過去久遠,於此賢劫中,有佛出,號曰[7410]樓孫至真、等正覺。爾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7411]人民之類,上此耆闍崛山[7412],四日四夜,行乃徹頂。又復,比丘!拘那[7413]牟尼佛時,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爾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三日三夜,行乃至此山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此耆闍崛山更有姓號。時,羅閱城人民之類,二日二夜,行乃至此山頂。如我今日釋迦文佛出現於世,此山名耆闍崛山,須臾之頃乃到此山頂。若彌勒如來出現於世,此山亦名耆闍崛山。所以然者,諸佛神力咸使[7414]此山在。

[T2.814a12] 「比丘!當以方便,知劫有衰盡,不可稱計,然劫有二種;大劫、小劫。若於劫中無佛出世,爾時復有辟支佛出世,此名為小劫。若如來於劫中出世,爾時彼劫中無有辟支佛出現於世,此名為大劫,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劫數長遠,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憶此劫數之義。」

[T2.814a18] 爾時,異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八[7415]


增壹阿[7416] 卷第四十[7417]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7418]

非常品第五十[7419]《增壹阿含51.1~10經》

(一)流轉生死,悲號涕泣,淚多過恒河水《增壹阿含51.1經》[7420]

[T2.814a27] 聞如是:

[T2.814a2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4a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汝等流轉生死,經歷苦惱,於中悲號涕泣,淚出為多耶?為恒水多乎?」

[T2.814b01] 爾時,[7421]丘前白佛言:「我等觀察如來所說義,經歷生死,涕泣之淚,多於恒水。」

[T2.814b03]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諸比丘!如汝所說無有異,汝等在生死,淚多於恒水。所以然者,於生死中亦更父母終亡,於中墮淚不可稱計。長夜之中父兄、姊妹、妻子五親,及諸恩愛,追慕悲[7422]不可稱計。是故,比丘!當厭患生死,去離此法。如是,比丘!當作[7423]學。」

[T2.814b09] 當說此法時,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T2.814b1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流轉生死,流血多過恒河水《增壹阿51.2經》[7424]

[T2.814b11] 聞如是:

[T2.814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4b1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汝等在生死中,身體毀壞,流血多耶?為恒水多乎?」

[T2.814b14] 爾時,諸比丘白佛言:「如我等觀察如來所說者,流血多於恒水。」

[T2.814b15] 佛告諸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如汝所言,流血多於恒水。所以然者,在生死中,或作牛、羊、、犬、鹿、馬、鳥[7425],及餘無數所經歷苦惱,實可厭患,當念捨離。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14b19] 爾時,世[7426]說是法時,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T2.814b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當常思惟無常想,便可斷盡三界諸愛《增壹阿51.3經》

[T2.814b22] 聞如是:

[T2.814b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4b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7427]思惟、[7428]布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皆悉除盡。猶如以火焚燒草木,永盡無餘。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三界愛著。

[T2.814b27]昔有國王名曰清淨音[7429],統領閻浮地,有八萬四千城郭,有八萬四千大臣,有八萬四千宮人婇女,一一[7430]女各有四侍人。爾時,音*聖王無有子息。時,彼大王便作是念:吾今領此國界,以法治化,無有枉理,然我今日亦無繼嗣,設我終後,門族斷滅。時,彼國王以息因緣故,自歸諸天、龍、神、日、月、星辰,自歸釋、梵、四天王、山神、樹神,下及藥草[7431]神,願求福,使我生息。

[T2.814c07] 爾時,三十三天有一[7432]子,名曰須菩提,命將欲終,有五[7433]自然逼己。云何為五?又此諸天華[7434]不萎,此天子華冠自萎;是時,諸天衣無垢[7435],爾時天子衣生垢*[7436]三十三天身體香潔,光明徹照,爾時彼天子身體臭處,不可親近;又且三十三天恒有玉女,前後圍繞作倡伎樂,五欲自恣,爾時彼天子命將欲終,玉女離散,;又且三十三天有自然之[7437],四尺入地,設天子起*,離地四尺,然此天子命將欲終,不樂本座。是謂五瑞應自然逼己。

[T2.814c17] 「時,須菩提天子以有此瑞應,爾時釋提桓因告一天子曰:『汝今往至閻浮地,語音響王曰:釋提桓因致[7438]無量,興居輕利。遊步康強,閻浮地無有德之人與王作息,但今三十三天有天子,名曰須菩提,今有五瑞應自然逼己,必當降神[>]王作息,。雖爾,年[7439]盛時必當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7440]天對曰:『如是,天王,受天王教。』猶如力士屈[7441]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來至閻浮地。

[T2.814c26] 「爾時,音*大王在高樓上,及持蓋一人。是時,彼天在樓上虛空中,[7442]王曰:『釋提桓因致敬無量,遊步康強,興居輕利,閻浮地無有德[7443]人與王作息,今三十三天[7444]子名須菩提,今有五瑞應*逼於己,當降神下應與王作息。但年*盛時必當出家學道,修無上梵行。』時,音*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報天曰:『今來所告,甚[7445]大幸,但降神與我作息,欲求出家,終不違逆。』是時,彼天還至釋提桓因所,即白天王:『音*王者甚[7446]所白,音*王言:『但使降神,欲出家者終不違逆。』

[T2.815a09] 「時,釋提桓因便往至須菩提天子所,語須菩提天子言:『汝今發誓願生音*人王宮中。所以然者,音*人王無有子息,恒以正法治化,汝昔有福,造眾功德,今應降神生彼宮中。』。』須菩提天子曰:『止!止!天王!我不樂願生人王宮中,意欲出家學道,在王宮者學道甚難。』釋提桓因告曰:『汝但發願生彼王宮中。我當將護,令汝出家學道。』』比丘當知:爾時,須菩提天子即發誓願生王宮中。

[T2.815a18] 「是時,音*人王與第一夫人,共相交接,覺身懷[7447]。是時,夫人白音*王曰:『大王當知:我今覺身懷*。』時王聞已,踊躍歡喜,不能自勝,更以殊特布好坐具,食以甘美[7448]王無異。是時,夫人經八、九月生一男兒,極為端[7449],顏貌奇特,世之希有。時,音*王召諸外道梵志群臣使令占相,以此因緣本末,具向諸相師說。諸婆羅門報曰:『唯願大王當察此理!今生太子世之殊特,昔為天子名須菩提,今尋前號名須菩提。』時諸相師立姓號已,各從[7450]起而去。

[T2.815a29] 「時,王子須菩提為王所敬重,未曾離目前。是時,音*王便作是念:我昔日[7451]來無有子息,緣子息故,禱謝諸天,使[7452]一子,經歷爾許時,今方生子;然天帝所記,當出家學道。我今要設巧便,使不出家學道。是時,音*王為太子故,設三時宮殿;寒時設溫殿,熱時設涼殿,不寒不熱時設適時宮殿。與設四種宮女居處,第一宮有六萬婇女,第二[7453]六萬婇女,第三有六萬婇女,第四有六萬婇女,各有[7454]四人,作轉關坐具,令彼太子於上而[7455];若須菩提王子意欲在前遊戲,是時諸婇女輒在前立,是時彼[7456]具隨身迴轉,前有六萬婇女及侍者有四;若彼意欲在後遊戲,是時*床輒隨身迴轉;若復欲與諸婇女共相娛樂,是時*具隨身迴轉,使王子須菩提意在五欲,不樂出家。

[T2.815b16]「是時,釋提桓因夜半非人之時,便往至王子須菩提所,在虛空中告須菩提王子曰:『王子,昔日豈不作是念乎?若我在家年*盛時,當出家學道,今日何故在五欲中而自娛樂?意不復願出家學道乎?然我亦有斯言:勸樂王子使出家學道。今正是時,設不出家學道者,後悔無益!』釋提桓因說斯語已,便退而去。

[T2.815b23] 「時,王子須菩提在宮人中便生此斯念:音*王者,*與我作[7457]欲羅網,[7458]緣此愛欲羅網故,不得出家學道。我今可斷此羅網,不與穢濁所拘牽,以信堅固,出家學道,在空靜之處,[7459][7460]業,使令日新。

[T2.815b28] 「是時,王子須菩提重作是念:音*父王有此[7461]萬婇女前後圍繞,我今當觀察頗有斯理在世永存乎?爾時,王子須菩提遍觀宮裏,無有女人久存世者。

[T2.815c03] [7462]須菩提復作是念:我今何故觀於外物?當觀身內因緣所起,今此身中頗有髮、毛、[7463]、齒、骨、髓之屬,久存於世乎?從頭至足觀三十六物[7464]露不淨。然自觀察無一可貪,亦無真實,幻偽非真,皆歸於空,不久存[7465]世。

[T2.815c08] 「是時,王子須菩提復作是念:我今當斷此羅網,出家學道。是時,須菩提觀此五受陰身。所謂此色苦,此色[7466],此色滅,此色出要,痛、想、行、識苦,識*,識滅,識出要。爾時,觀此五陰身已。所謂*習法[7467]皆是盡法,即於[7468]上得辟支佛。

[T2.815c13] 「時,須菩提辟支佛*覺成佛,便說斯偈:

 欲我知汝本 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 則汝而不有

[T2.815c17] 「是時,辟支佛說此偈已,飛在虛空而去。在一山中,獨在樹下,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T2.815c19] 「爾時,音*王告傍臣曰:『汝往觀須菩提宮內,王子為寤寐[7469]隱乎?』爾時,大臣受王教令,即往至王子宮內,然所[7470]內室門戶牢固。時彼大臣還至王所,前白王言:『王子寤寐安隱,門戶牢固。』時王再三問:『汝往看王子為善眠乎?』爾時,彼臣復至宮門,然門戶牢固。復往白王:『王子在[7471]眠寐不覺,門戶牢[7472],至今不開。』時音響王復作是念:我息王子少時猶不眠寐,何況今日年[7473]盛時有眠寐乎?宜自往看知子吉凶,我子將不得疾病[7474]

[T2.815c29] 「是時,音響王即往至須菩提宮內,至門外立告一人曰:『汝今施梯踰墻入內與吾開門。』彼人受王教[7475]施梯踰墻入內與王開門。時王入內觀內宮中,所臥床空,不見王子;[7476][7477],告婇女曰:『王子須菩提今為所在?』諸婇女曰:『我等亦不知王子所在。』時音響王聞斯語已,自投[7478]地,良久乃[7479]。是時,音響王告群臣曰:『我息小時猶生斯斯念:設我長大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然今王子必當捨我出家學道,汝等各各四面求索王子竟為所在?』即時,群臣乘駕流馳,處處求索。

[T2.816a12] 「爾時,[7480]臣逕[7481]至彼山中,中道復作是念:若王子須菩提出家學道者,必當在此學道。爾時,大臣遙見王子須菩提在一樹下,結[7482]趺坐。時臣便生斯斯念:此是王子須菩提,熟視察之,還詣王所,前白王言:『王子須菩提近在山中樹下,結*趺坐。』時音響王聞斯語已,即往[7483]彼山中,遙見須菩提在山樹下,結*趺坐,復自投[7484]地:我[7485]昔日自誓願曰:設[7486]向二十,當出家學道。今將不誤,又且天告我言:『汝子必當學道。時音響王直前語須菩提曰:「汝今何故捨我出家學道。時辟支佛默然不對。王復告曰:『汝母極懷愁憂,須見汝乃食。時起詣宮。』時辟支佛不言不語默然而住,

[T2.816a25] 「時音響王即前捉手,亦不動搖。王復告群臣曰:「王子今日*取命終,釋提桓因先來告我;汝應得息,但當出家學道。然今王子*出家學道,今輿此舍利,詣王國界,當[7487][7488]。』

[T2.816a29] 「彼山中諸神祇,現半身白王曰:『此是辟支佛,非是王子;*舍利法,不如王子法。所以然者,我是過去諸佛弟子,諸佛亦有此教。世有四人應與起偷婆。云何為四?如來、至真、等正覺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蛇旬轉輪聖王身時[7489]*如來、辟支佛身,亦復如是。』

[T2.816b08] 「爾時,音響王復語天曰:當云何供養*蛇旬轉輪[7490]身,樹神報曰:『轉輪聖王與作鐵槨,盛滿香油,沐浴轉輪聖王身,以白淨劫波育衣,纏裹其身,復以[7491]畫之衣而覆其上,[7492]著槨中,復以鐵蓋而蓋其上,處處施釘,復以百張白[7493]而裹其槨,以種種雜香[7494]在乎地,以鐵槨安著其中,七日七夜之中,華香供養,懸繒、幡蓋,作倡[7495]樂。過七日後,[7496][7497]身而*之,*取舍利,[7498]復經七日七夜[7499]絕,於四[7500]道中而起偷婆,復以香華、幡蓋種種供養。大王當知:供養轉輪聖王舍利,其事如是;諸佛如來、辟支佛、阿羅漢亦復如是。』[T2.816b20] 「時音響王語彼天曰:『以何因緣供養轉輪聖王身?以何因緣供養[7501]、辟支佛、阿羅漢身?』天報王曰:『轉輪聖王以法王治,自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行殺;自不與[7502]取,復教他人使不竊盜;己不婬[7503],復教他人不犯他妻;己不妄言、[7504]語、惡口、兩舌亂彼此、嫉、恚、癡,己意專正,恒行正見,亦使他人習其正見。是謂,大王!由此因緣,轉輪聖王應起偷婆。』

[T2.816b29] 「王問天曰:『復以何因緣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天報王曰:『漏盡阿羅漢比丘欲愛*盡,瞋恚、愚癡已除,*度有至無[7505],是世間良祐福田,由此因緣,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

[T2.816c04] 「王復問曰:『以何因緣辟支佛應起偷婆?』天報王曰:『辟支佛者無師自覺,出世甚難,得現法報,脫於惡趣,令人生天上,由此因緣,辟支佛應起偷婆。』

[T2.816c07] 「王復問曰:『以何因緣如來應起偷婆?』天報王曰:『如來十力具足,此十力者非聲聞、辟支佛所[7506][7507],轉輪聖王所不能[7508],世間群萌所不能[7509]也。如來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轉於梵輪。如來不度者度,不脫者脫,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無救護者與作覆蔭,盲者作眼目,與諸疾病作大醫王,天及世人、魔、若魔天,靡不宗奉,可敬可貴,迴於惡趣令至善處。是謂,大王!由此因緣,如來應起偷婆。是謂,大王!由此因緣本末,四種之人應起偷婆。』爾時,音響王語彼天曰:『善哉!善哉!神天!我今受汝教,令供養此舍利,當如供養辟支佛。』

[T2.816c20] 「爾時,音響王告諸人曰:『』汝等各輿[7510]須菩提辟支佛舍利往王國界。。』群臣聞王教已。臥著金床,*輿詣國界。是時,音響王即使作鐵槨,盛滿香油,沐浴辟支佛身,以劫波育衣纏裹其身,復以雜*好衣,而覆其上,安處鐵槨中,復以鐵蓋而蓋其上,處處安釘,極令[7511]固,以百張白*而覆其上,取種種好香以辟支佛身而著其中,七日七夜香華供養;過七日後,*辟支佛舍利,復供養七日作倡伎樂,於四衢道頭起一偷婆,[7512]以香華、繒綵、幡蓋,作倡伎樂而供養之。

[T2.817a02] 「比丘當知:其有眾生恭敬供養辟支佛舍利者,命終之後即生三十三天上,其有眾生思惟無常之想,迴三惡趣,生天人中。諸比丘!汝等莫作斯觀。爾時音響王者,豈異人[7513]?則我身是。其思惟無常想者,多所饒益。我今觀此義已,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思惟無常[7514][7515]便[7516]欲愛、色愛、無色愛[7517]斷,無明、憍慢永無遺餘,猶如以火[7518]燒草木、高好講堂牖門[7519]。比丘!思惟無常想亦復如是,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永無遺餘。是故,比丘!當[7520]心意,無令違失。」

[T2.817a13] 當說斯法時,於彼座上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T2.817a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當求方便,斷五心弊,除五心結《增壹阿51.4經》[7521]

[T2.817a16] 聞如是:

[T2.817a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7a1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心五弊而不[7522],不除心五結,[7523]比丘、比丘尼[7524][7525]善法[7526]而無增益。云何[7527]五弊而不[7528]?於是,比丘!有狐疑心於如來所,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心不在諷誦,是謂[7529]比丘心弊不[7530]

[T2.817a22] 「復次,比丘!有疑心於正法,亦不解脫,亦不入其正法,彼人[7531]不諷誦,是謂[7532]心弊不*

[T2.817a24] 「復次,比丘!有疑心於聖眾,亦不解脫,亦不施意向和合眾,亦復不在道品法中,是謂*比丘心弊不*

[T2.817a27] 「復次,比丘!犯於禁戒,不自悔過,彼比丘*犯禁戒,不自改悔,亦不施心在道品[7533]中,是[7534]比丘心弊不*

[T2.817a29] 「復次,比丘!心意不定而修梵行:『我以此梵行之[7535],生於天上若諸神祇。』然彼比丘以此心行修於梵行,心不專在道品之中;心已不在道品之中,是謂[7536]弊不*。如是比丘心五弊不*

[T2.817b05] 「云何比丘[7537]結不斷?於是,比丘!懈怠不求方便,彼比丘*有懈怠,不求方便,是謂*比丘心結不斷。

[T2.817b07] 「復次,比丘!恒喜多[7538],貪在眠寐;彼比丘*喜多*,貪在眠寐,是謂*比丘[7539]心結不斷。

[T2.817b10] 「復次,比丘![7540]不定,恒喜多亂;彼比丘心已亂不定,是謂比丘[7541]心結不斷。

[T2.817b11] 「復次,比丘!根門不定;彼比丘已根門不定,是謂比丘[7542]心結不斷。

[T2.817b13] 「復次,比丘!恒喜在[7543],不在靜處,是謂比丘[7544]心結不斷。

[T2.817b14] 「若比丘、比丘尼有此五心弊、[7545]心結不斷,彼比丘、比丘尼晝夜之中善法斷絕,無有增益。猶如雞子若八、[7546]二,不隨時覆蔭,不隨[7547],不隨時將護,彼雞雖生此斯念:使我雞子得全無他。然此雞子終不安隱。所以然者,皆由不隨時將護之所致,後復斷壞不成其子。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結不斷,五心弊不除,晝夜之中於善法減,無有增益。

[T2.817b23] 「若復比丘、比丘尼五心結斷,五心弊除,晝夜之中善法增益,無有損減。猶如雞子若八、*二,隨時將護,隨時育養,隨時蔭覆,彼雞雖生斯斯念:使我雞子[7548]不成就,然彼雞子自然成就,安隱無為。所以然者,隨時長養,令得無為。時諸雞子尋得出外,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五心弊斷,五心結除,彼比丘、比丘尼於長夜之中善法[7549]益,無有損減。

[T2.817c02] 「是故,比丘、若比丘尼當施設心無有猶豫狐疑於[7550]、猶豫狐疑於眾。具足[7551]戒律,心意專正,無有錯亂,亦不興意希望餘法,亦不僥倖[7552]梵行:『我當以此行法作天、人身,神妙尊豪。』

[T2.817c06] 「若復有比丘、比丘尼無有狐疑猶豫於佛、法、聖眾,亦[7553]犯戒,無所漏失。我今告汝,重[7554]累汝,彼比丘當趣二處:若生天上、若在人中。猶如人處極熱之中,兼復飢渴,遇得陰涼之處,得冷泉水飲。彼人雖生斯斯念:我雖遇陰涼冷水飲之,猶不斷飢渴。但彼人[7555]熱已盡,飢渴已除,此亦如是。若比丘、比丘尼無狐疑猶豫於如來所者,彼比丘便趣二處。若生天上、若處人中。若比丘、比丘尼當求方便,*心五弊,[7556]心五結。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T2.817c1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持戒完具,能正法興隆,命終生天上、人中《增壹阿51.5經》

[T2.817c19] 聞如是:

[T2.817c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7c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或有是時,王威不普,盜賊競興;賊*競興,村[7557]、城廓、人民之類皆悉敗亡,或遭遇飢饉,取命終者,設彼眾生於飢饉取命終[7558]。皆墮三惡趣,今此精進比丘亦復如是,若持戒減少,爾時惡比丘[7559]起;惡比丘已競起[7560],正法漸衰,增益非法,非法已增益,其中眾生皆墮三惡趣。

[T2.818a01] 「若復是時,王威遠接,賊便隱藏;王已遠接,城廓、村落、人民熾盛。今此精進比丘亦復如是,若持戒完具,爾時犯戒比丘[7561][7562],正法興隆,非法衰*,其中眾生命終之後皆生天上、人中。是故,比丘!當念具足戒律,威儀禮節,無令缺減。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18a07]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寧以火燒鐵錐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增壹阿51.6經》[7563]

[T2.818a09] 聞如是:

[T2.818a0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8a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寧常眠寐,不於覺寤之中思惟亂想,身壞命終,生於惡趣。寧以火燒鐵錐而[7564][7565]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比丘[7566]為識所敗,必當趣三惡道:地獄、畜生、餓鬼。[7567]

[T2.818a14] [7568]我所以說者[7569]?彼人寧[7570][7571],不於覺[7572]之中思惟亂想;寧以利錐刺壞其耳。不以聽聲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寧恒睡眠,不於覺[7573]起於亂想。[7574]

[T2.818a18] [7575]熱鉗壞其鼻根,不以聞香興起亂想。興想比丘為識所敗;*為識所敗,便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8a21] 寧以利劍截斷其舌,不以惡言、語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寧常睡眠,不於覺*興起亂想。

[T2.818a24] 「寧以熱銅[7576]纏裹其身,不共長者、居士、婆羅門女共相交接;設與交接言語往返者,必墮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我所說者,正謂此耳。

[T2.818a27] 「寧恒睡眠,不以覺*意有所斯念:欲壞聖眾,*壞聖眾,墮五逆罪,億千[7577]佛終不療救。夫亂眾者,必當墮不救之罪。是故,我今說寧常睡眠,不於覺*意有所斯念,欲壞聖眾,受無救之罪。是故,比丘!當將護六情,無令漏失。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18b0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阿那邠祁長者以純金誘導四子歸信三寶《增壹阿51.7經》[7578]

[T2.818b05] 聞如是:

[T2.818b05]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8b06]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有四兒,不事佛、法、聖眾,亦復不自歸命佛、法、聖眾。是時,阿那邠祁長者告四兒曰:「汝等各各自歸佛、法、聖眾,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T2.818b09] 諸兒白父:「我等諸子不堪自歸佛、法、聖眾。」

[T2.818b10] 阿那邠祁長者告曰:「我今各賜卿等純金千兩,隨我教,自歸命佛、法、聖眾。」

[T2.818b12] 諸子白言:「[7579]不堪任自歸佛、法、聖眾。」

[T2.818b13] 父復告曰:「加賜汝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兩純金,宜當自歸佛、法、聖眾,長夜之中獲福無量。」

[T2.818b15] 爾時,諸子聞斯語已,默然受之。是時,諸子白阿那邠祁長者曰:「我等當云何自歸佛、法、聖眾?」

[T2.818b17] 阿那邠祁長者報曰:「汝等盡來,隨吾至世尊所。若世尊有所說者,汝等當念奉行。」

[T2.818b19] 諸子白父:「如來今為所在?去此遠近?」

[T2.818b20] 其父報曰:「今如來、至真、等正覺近在舍衛國,止吾園中。」

[T2.818b21] 時阿那邠祁將四兒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長者白世尊言:「我今四子不自歸佛、法、聖眾,近昨各賜五千兩金,勸令事佛、法、聖眾,唯願世尊各與說法,使長夜之中受福無量。」

[T2.818b25] 爾時,世尊與長者四子漸漸說法,勸令歡喜,長者諸子[7580]說法,踊躍歡喜,不能自勝。前自長跪,白世尊言:「我等各各自歸世尊、正法、聖眾,自今[7581]後,不復殺生,乃至不飲[7582]。如是再三。」

[T2.818c01] 時阿那邠祁長者白世尊言:「若使有人出物[7583]人使事佛者;其福云何?」

[T2.818c02]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長者!乃致斯問,天、人得安,乃能問如來斯義,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時長者從佛受教。

[T2.818c05] 世尊告曰:「有四大藏。云何為四?有伊羅龍在乾陀衛,[7584]名一藏,無數珍寶積滿其宮。復有[7585]稠大藏在蜜[7586]羅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復有賓伽羅大藏在須賴吒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復有[7587]佉大藏在[7588]國,珍寶積聚不可稱計。設閻浮地男女大小,各各[7589]抱四年四月四日,取伊羅藏者終不減少,*稠藏四年四月四日,各來取者不知減少,賓伽羅藏四年四月四日,各各取者不知減少。*佉大藏在*國四年四月四日,取者不知減少。是謂,長者!四大寶藏。若閻浮[7590]男女大小,各各*抱經四年四月四日不知減少。

[T2.818c18] 「將來之世有佛名彌勒,出現於世。爾時,國界名雞頭,王所治處,東西十二由延,南北七由延,人民熾盛,穀米豐登。雞頭王治處,繞城七匝有[7591]水,各縱廣一由延,金沙在下;優蓮華、拘勿頭花、分陀利華各生其中,[7592]像金色、銀色、水精色、琉璃色,設銀水凝[7593][7594]成為銀。若[7595]水凍化成為金。若[7596]璃水凍化為*璃。若水[7597]凍化為水精。

[T2.818c26] 「長者當知:爾時,有四[7598]城門,銀池水中金作門閾,金池水中銀作門閾,琉璃池中水精作門閾,水精池中*璃作門閾。

[T2.818c28] 「長者當知:爾時,雞頭城中周匝懸鈴。是時,鈴聲[7599]皆出五樂之音。爾時,城中恒有七種之聲。云何為七?[7600]聲、鼓聲、[7601]聲、小鼓聲、[7602]鼓聲、鞞[7603]聲,歌舞聲為七[7604]。爾時,雞頭城中生自然粳米,皆長三寸,極為香美,出眾味上,尋取尋生,皆不見所取之處。爾時,有王名*佉,以法[7605],七寶具足。

[T2.819a06] 「長者當知:爾時,典藏人名為善寶,高德智慧天眼第一,皆能知寶藏處所。有主之藏自然擁護,無主之藏便奉上王。爾時,伊羅龍王、[7606]稠龍王、賓伽羅龍王、*佉龍王,是時四龍王主典寶藏,皆往至善寶典藏所,而語之曰:『欲所須者,我等相給。』時四龍王:『唯願奉上四藏之寶,以自營己。』時,善寶典主即取四藏之寶,奉上*佉王金[7607]羽車。」

[T2.819a14]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伊羅在乾陀 [7608]絺在般稠[7609] 賓伽須賴國 *佉婆羅國
 此是四寶藏 種種藏充滿 爾時[7610]出現 功德之所[7611]
 奉上彼聖王 金銀*羽車 諸神皆擁護 長者受其福

[T2.819a22] 「爾時,有佛出世名為彌勒、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教化人民。長者當知:爾時,善寶典藏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7612]時藏主者,今長者[7613]也。

[T2.819a26]「時,*佉王以金[7614]廣作福德,將八萬四千大臣,前後圍繞,往至彌勒所,出家學道。爾時,典藏亦復廣作福德,亦[7615]出家學道,盡於苦際,皆由長者將[7616]四子,使自歸於佛、法、比丘僧,緣是功德,不墮三惡趣,復緣此德得四大藏,亦緣此報與*佉作典藏主,即於彼世盡於苦際。所以然者,歸佛、法、僧,其德不可量。其有自歸佛、法、眾者,其福如是。是故,長者!當慈愍有形之類,求其方便,向佛、法、眾。如是,長者!當作是學。」

[T2.819b07]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從坐起,繞佛三匝,[7617]而去。及其四子亦復如是。

[T2.819b09]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及四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舍利弗與阿難瞻視阿那邠祁長者病並說妙法,長者命終生天《增壹阿51.8經》[7618]

[T2.819b11] 聞如是:

[T2.819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19b12] 爾時,阿那[7619]邠祁長者身抱重患。時,舍利弗以天眼觀清淨無[7620]穢,見阿那邠祁長者身抱重患,尋告阿難曰:「汝來共至阿那邠祁長者所問訊。」

[T2.819b15] 時,阿難報曰:「宜知是時。」

[T2.819b16] 爾時,阿難到時[7621],入舍衛城乞食,以次漸漸至阿那邠祁長者家,即便就座。時舍利弗即於座上,語阿那邠祁長者曰:「汝今所疾有增有損乎?覺知苦痛漸漸除,[7622]至增劇耶?」

[T2.819b20] 長者報曰:「我今所患極為少賴,覺增不覺減。」

[T2.819b21] 舍利弗報曰:「如今,長者當憶佛,是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亦當追憶念法;如來法者,極為甚深,可尊可貴,無與等者,賢聖之所修行。亦當念僧;如來[7623]者,上下和順無有諍訟,法法成就。聖眾者,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7624]慧成就。所謂僧者,四雙八輩,此名如來聖眾,可尊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長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7625]不可稱計,獲甘露[7626]盡之處。

[T2.819c02] 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聖眾,[7627]三惡趣者,終無此事!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7628]處天上、人中。然[7629],長者!不起於色,亦不依色而起於識;不起於聲,不依聲而起於識;不起香,不依香而起於識;不起於味,不依味而起於識;不起細滑,不依細滑而起於識;不起意,不依意而起於識;不起今世、後世,不依今世、後世而起於識;不起於愛,莫依愛而起於識。所以然者,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7630]、死、愁、憂、苦、惱,不可稱計。是謂有此五苦盛陰,無有我、人、壽、命、士夫、兆、有形之類。若眼起時,[7631]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所謂因緣法者,緣是有是,無是則無。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7632],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7633]、不可稱計。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無有而生,*有而滅,亦復不知來處,亦不知去處,皆由合會諸法因緣。是謂,長者!名為空行第一之[7634]。」

[T2.819c24] 是時,阿那邠祁長者悲泣涕零不能自止。

[T2.819c25] 時,舍利弗語阿那邠祁曰:「以何因緣悲感乃爾乎?」

[T2.819c26] 長者報曰:「我不悲感。所以然者,我昔日來數承事佛,亦復尊敬諸長[7635]比丘,亦不聞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演說。」

[T2.819c29] 是時,阿難語阿那邠祁曰:「長者當知:世間有二種之人,如來之所說。云何為二?一者知樂,二者知苦。彼習樂之人。所謂尊者耶輸提族姓子是。彼習苦之人,婆伽梨比丘是。又復,長者!耶輸提比丘[7636]第一;;信解脫者,婆伽梨比丘。又復,長者!知苦之人、知樂之人,二人心俱解脫,二俱如來弟子無與等者,由其不沒不生,二人勤受佛教,亦無懈廢;但心有增減故,人有知者,有不知者。如長者之所說:『我昔[7637]來承事諸佛,恭敬長老比丘,初不聞如斯尊重之法,如舍利弗之所說。』耶輸提比丘[7638]於地,而心得解脫;婆伽梨比丘觀視[7639]刀,即時心得解脫。是故,長者!當作如婆伽梨比丘之比。』

[T2.820a13] 是時,舍利弗廣與說法,勸令歡喜,使發無上之心,即從坐起而去。

[T2.820a15] 舍利弗、阿難去未久,須臾之頃阿那邠祁長者命終,便生三十三天。爾時,阿那邠祁天子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云何為五?所謂天壽、天色、天[7640]、天威神、天光明。爾時,阿那邠祁天子便作是念:我今獲此天身皆由如來之恩,今我不宜於五欲自娛樂,先應至世尊所,拜跪問訊。時,阿那邠祁天子將諸天[7641],前後圍繞,持諸天花散如來身上。時如來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T2.820a23] 時,彼天子在虛空中,叉手向世尊,便說斯偈:

 此是祇洹[7642][7643] 仙人眾娛戲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悅心

[T2.820a27] 爾時,阿那邠祁天子說斯偈已,如來默然可[7644]。時,彼天子即生此斯念:如來[7645]然可,我即捨神足,在一面立。

[T2.820a29] 時,阿那邠祁天子白世尊言:「我是須達,又名阿那邠祁,人所明了,亦是如來弟子受聖尊教。今取命終,生三十三天。」

[T2.820b03] 世尊告曰:「汝由何恩今獲此天身?」

[T2.820b04] 天子白佛:「蒙世尊之力,得受天身。」時,阿那邠祁天子復以天華散如來身上,亦散阿難及舍利弗身上,遍遶祇*七匝還沒不現。

[T2.820b07] 是時,世尊告阿難曰:「昨夜有天[7646]來至我所,便說[7647]偈:

 此是祇*界 仙人眾娛[7648] 法王所治處 當發歡[7649]

[T2.820b11] 是時,彼天子繞祇*七匝便退而去。汝今阿難,汝頗識彼天子乎?

[T2.820b12] 阿難白佛言:「必當是阿那邠祁長者也。

[T2.820b13]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善哉!乃能以未知智而識彼天子。所以然者,彼是阿那邠祁天子。」

[T2.820b15] 阿難白佛言:「阿那邠祁!今生天上為名何等?

[T2.820b16] 世尊告曰:「即名阿那邠祁。所以然者,彼天即生之日,諸天各各有此言:『此天子在人中時,是如來弟子,恒等心普施一切,周窮濟乏,作此功德已,此是三十三天,[7650]故續名阿那邠祁。』

[T2.820b2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7651]大功德智慧成就。阿難比丘今在學地,[7652]慧無與等者。所以然者,阿羅漢所應[7653]者,阿難便知之。過去諸佛世尊所應學者,阿難皆明了知。過去時亦有斯人,聞便了*,如我今日阿難比丘瞻望方知之:『如來須是。如來不須是。』過去諸佛弟子入三昧方知未然之事,如我今日阿難比丘便曉了。

[T2.820b2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聲聞中博有所知,有勇猛精進,念不錯亂,多聞第一,堪任執事。所謂阿難比丘[7654]。」

[T2.820c01]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佛為阿那邠祁長者媳婦善生說婦道《增壹阿51.9經》[7655]

[T2.820c03] 聞如是:

[T2.820c03]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0c04] 爾時,阿那邠祁長者有兒婦名曰善生[7656],顏貌端[7657],面如桃華色,王波斯匿大臣之女[7658],憑[7659]姓望,[7660]其豪族,亦不恭敬姑嫜及其夫,亦不事佛、法及比丘僧,亦不敬奉三尊。

[T2.820c08] 是時,阿那邠祁長者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長者白世尊言:「近與兒取婦,是波斯匿王第一大臣之女,自恃其姓望,不承事三尊、長老尊卑,唯願世尊當與說法,使發歡喜,心開意解。」

[T2.820c12] 爾時,如來默然許可長者所說。

[T2.820c13] 時,長者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當受我請及比丘僧。」

[T2.820c14] 爾時,長者*見如來默然受請,即從座起,禮佛[7661]匝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尋白:「時至,唯願世尊當受我請,飲食*具。」

[T2.820c18] 爾時,世尊將[7662]比丘眾,前後圍繞,至長者家,就座而坐。爾時,長者更取小座,在如來前坐。

[T2.820c20] 爾時,世尊告善生女人曰:「長者女當知:夫為婦人有四事。云何為四?有婦如似母,有婦似[7663],有婦似賊,有婦似婢。汝今當知:婦似母者,隨時瞻視夫主,不令有乏,承事供養。爾時,諸天便復將護。若人、非人不得其便,死便生天。是謂,長者![7664]名婦人似母者也。

[T2.820c26]「彼云何有婦似親[7665]?於是,長者婦見夫已,無有增減之心,同其苦樂,是謂其人似親親者也。

[T2.820c28]「彼云何名為婦如似賊?於是,女人若見夫已,便懷瞋恚,憎[7666]夫主,亦不承事恭敬禮拜,見輒欲害,心在他所。夫不親婦,婦不親夫,不為人所愛敬,諸天不擁護,惡鬼侵害,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是謂斯人如似賊也。

[T2.821a04]「彼云何[7667]婦人如似婢[7668]?於是,賢良之婦見夫主隨時瞻視,忍其言語,終不還報;忍其寒苦,恒有慈心,於三尊所,亦生斯斯念:此存我在,此衰我[7669]。以此之事,諸天擁護。若人、非人皆悉愛斯念,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是謂,長者女!有此四婦,汝今為在何條?」

[T2.821a10] 時,彼女人[>]世尊說此語已,前禮佛足,白世尊言:「唯[7670]世尊,我今改往修來,更不敢為,自今*後,[7671]行禮法,如似婢也。」

[T2.821a13] 是時,善生女人還至夫所,頭面禮足:「唯願瞻視,當如婢也。」

[T2.821a15] 是時,善生女人復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想,婬為大穢。是時,世尊[7672]知女人心開意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7673]、盡、道,爾時世尊盡與女人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新衣易染為色。此亦如是。分別諸法,善解深妙之義,自歸三尊,而受五戒,

[T2.821a22] 爾時,善生女人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支部》A.7.59. Bhariyāsutta (妻經)中的「七種妻子」與異譯本比較如下:

 

A.7.59. Bhariyā- sutta 妻經

大正No.141

《佛說達經》(394~ 468; 435年來華)

大正No.142

《玉耶女經》()

大正No.142b

《玉耶女經》()

大正No.143

《玉耶經》( )

1.

殺手妻

(對丈夫)惡心、不愛護利益、不慈憫,尋樂別的男人,而輕蔑[7674]自己的丈夫,她可能熱衷於用錢買殺手。

如與怨家共居,不持一心向夫,不願夫善,不願夫成就,當願夫死。

 

晝夜不眠,毒心伺之,作何方便,得遠離之,欲與毒藥,恐人覺之,心外情通,雇人害之,復遣傍夫,伺而賊之,夫死更嫁,適我願之,是名奪命婦。

晝夜不寐[7675]心相向,當何方便得相遠離,欲與毒藥恐人覺知,或至親*遠近寄之,作[7676]瞋恚常共賊之,若持寶物雇人害之,或使傍[7677]伺而殺之,怨夫命,是為奪命婦。

2.賊妻

丈夫立足於做工、經商、農耕,為妻子掙錢,(而妻子)想從他那裡一點一點地拿走。

如與偷盜共居,不惜夫物,但念欺夫,常欲自好,不順子孫,但念婬泆。

 

 

 

3.

主宰妻

沒工作欲望、懈怠、暴食,粗暴語、粗語、差勁的話,勤快的主宰(丈夫)

如與惰人共居,不欲作事,罵詈至暮,嗜美、好

 

見夫不歡,恒懷瞋恚,晝夜求願,欲得遠離,雖為夫婦,心常如寄,亂頭勤臥,無有畏避,不作生活,養育兒子,身行婬蕩,不知羞恥,陷入罪法,毀辱親里,夫婿相憎,欲令死,是名怨家婦。

見夫不歡,恒懷瞋恚,晝夜思念欲得解離,[7678]夫婦心常如寄客,狺狺諍無所畏[7679],亂頭墜臥不[7680]作使,不念治家養活兒子,或行婬蕩不知羞恥,狀如[7681]犬畜毀辱親[7682],譬如怨家,是為怨家婦。

4.母妻

總是愛護(丈夫的)利益,如母護子般的保護丈夫,因此,她保護、儲存錢財。

婦見夫從外來,當如母見子,夫有急緩常欲身代之。

愛夫如子故,名母婦。

愛念夫主,如母愛子,晝夜長養,不失時宜,心常憐念,無有厭患,念夫如子,是為母婦。

愛念夫婿猶若慈母,侍其晨夜不離左右,供養盡心不失時宜,夫若行來恐人輕易,見則憐念心[7683]疲厭,憐夫如[7684],是為母婦。

5.妹妻

如同妹妹對待姊姊般地,尊敬自己的丈夫,羞澀地順從丈夫。

婦事夫當如弟見兄,上下相承事,夫惡不以為惡,不念婬泆,常隨夫語。

事夫如兄故,名妹婦。

承事夫壻,盡其敬誠,如兄如弟,同氣分形,骨血至親,無有二情,尊之重之,如妹事兄,是為妹婦。

承事夫婿盡其敬誠,若如兄弟同氣分形,骨肉至親無有二情,尊奉敬之如妹事兄,是為妹婦。

6.友妻

她歡喜看見丈夫,(就像)朋友對睽違已久的朋友的到訪一樣,具戒好族類喜歡丈夫。

婦事夫當如朋友,相見輒相念,夫從他方來,當如見父兄,心中歡喜和顏向之,婦持心當如是。

背親向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最為夫婦之道。

奉事夫婿,敬順懇至,依依戀戀,不能相遠,[7685]密之事,常相告示,行無違失,善事相教,使益明慧,相親相愛,欲令度世,如善知識,是為知識婦。

侍其夫婿愛念懇至,依依戀戀不能相棄,私密之事常相告示,見過依呵令行無失,善事相[7686]使益明慧,[7687]愛欲令度世如善知識,是為善知識婦。

7.婢妻

杖捶處罰而不怒,她能忍耐,對丈夫無惡心,不怒、順從丈夫。

婦事夫當如婢,夫大罵亦不以為惡,捶擊亦不以為劇,走使亦不以為勞苦,夫雖惡,常念事善,當顧子孫。

事夫如妾故,名婢婦。

心常畏忌,不敢自慢,忠孝盡節,口不言,身不放逸,以禮自防,如民奉王,夫婿敬幸,不得憍慢,若得杖捶,敬承奉受,及見罵辱,默然無辭,甘身苦樂,無有二心,募修婦道,不擇衣食,事夫如事大家,是名婢婦。

常懷畏慎,不敢自慢,兢兢趣事,無所避憚,心常恭恪[7688]忠孝盡節,言以柔軟性常和穆,口不犯邪之[7689],身不入放逸之行,貞良純一質朴直信,恒自嚴整,以禮自將夫婿,納幸不以憍慢,設不接遇不以為怨,或得捶杖分受不恚,及見罵辱默而不恨,甘心樂受無有二意,勸進所好不聲色,遇己曲薄不訴求直,務修婦節不擇衣食,專精恭恪唯恐不及,敬奉[7690]夫婿[7691]事大家,是為婢婦。

(未歸納)

 

 

事夫如君故,名臣婦。

供養大人,竭情盡行,無有一二,淨修婦禮,終不廢闕,進不犯義,退不失禮,常和為貴,是名婦婦。

供養大人,竭誠盡敬,承事夫婿,謙遜順命,夙興夜寐,恭恪言[7692]口無逸言,身無逸行,有善推讓,過則稱己,誨訓仁施,勸進為道,心端[7693]一,無有分邪,精[7694]修婦節,終無闕廢,進不犯儀,退不失禮,唯和為貴,是為婦婦。

 

(一當發願生豪貴家;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反墮惡趣《增壹阿51.10經》

[T2.821a24] 聞如是:

[T2.821a24]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1a25] 爾時,尊者舍利弗便往至世[7695]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白世尊言:「[7696]!恒稱譽豪尊高位,不說卑賤,然我,世尊!不歎豪尊,不說卑賤。處中而說,使得出家學道。」

[T2.821a29] 佛告舍利弗:汝[7697]自稱言:『不歎豪尊,不說卑賤,處中而說。』得出家學道,然我今日亦不說上、中、下及受生分。所以然者,夫生甚苦,不足願樂,如彼糞除,少尚極臭,何況積多,今受生分亦復如是。一生、二生猶尚苦難,何況流轉終始而可甘處?由有有生,[7698]有老,由老有[7699],有死、愁、憂、苦、惱,何可貪樂,便成五盛陰身,吾今觀此義已,而作是說:『一生、二生猶[7700]苦難,何況流轉終始而可甘處?』

[T2.821b09] 「若當舍利弗意欲生者,便當發願生豪貴家,不生卑賤。所以然者,舍利弗!眾生長夜為心所縛,不為豪族所縛。然我,舍利弗!處豪貴家,是剎利種,出轉輪聖王。設我不出家學道者,應為轉輪聖王,今捨轉輪聖王位,出家學道,成無上道。夫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學道,反墮惡趣。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降伏於心。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T2.821b17]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九[7701] [7702]


增壹阿含[7703] 卷第五十[7704]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7705]

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7706]《增壹阿含52.1~9經》

(一)大愛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彌尼先佛滅度《增壹阿含52.1經》[7707]

[T2.821b26] 聞如是:

[T2.821b26] 一時,佛在毘舍離普會講堂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21b27] 爾時,大愛道遊於毘舍離城高臺寺中,與大比丘尼眾五百人俱。皆是羅漢,諸漏已盡。爾時,大愛道聞諸比丘說:「如來不久當取滅度,不過三月,當在拘夷那竭[7708]羅雙樹間。」爾時,大愛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見如來取滅度,亦復不堪任見阿難取滅度,我今宜可先取滅度。

[T2.821c04] 爾時,大愛道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大愛道前白佛言:「我聞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後不過三月,在拘夷那竭[7709]羅雙樹間,我今不堪見世尊及阿難取滅度也。唯願世尊聽我先取滅度。」爾時,世尊默然可之。

[T2.821c10] 爾時,大愛道重白佛言:「自今[7710]後,唯願世尊與諸比丘尼說戒。」

[T2.821c11] 佛告之曰:「我今聽比丘尼,還與比丘尼[>]禁戒,如我本所施行禁戒,無令差錯。」

[T2.821c13] 爾時,大愛道前禮佛足,在佛前立。爾時,大愛道復白佛言:「我今更不見如來顏色,[7711]不見將來諸佛,不受胞胎,永處無為,今日違離聖顏,永更不。」

[T2.821c17] 時大愛道繞佛七匝,亦復繞阿難七匝,盡繞諸比丘眾,[7712]退而去。還[7713]比丘尼眾中,告諸比丘尼曰:「我今欲入無為涅槃界。所以然者,如來不久當取滅度,汝等各宜[7714]所行。」

[T2.821c21] 爾時,差摩比丘尼、優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仇梨比丘尼、奢摩比丘尼、[7715][7716]比丘尼、婆羅*羅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在一面立。爾時,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諸人聞如來不久當取滅度,我等不忍見世尊及阿難先取滅度,唯願世尊聽我等先取滅度,我等今取涅槃,正是其宜。「爾時,世尊默然可之。時差摩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見世尊默然可之,前禮佛足,繞三匝便退而去。還詣本房。

[T2.822a03] 時,大愛道閉講堂門,擊[7717][7718],於露地敷坐具,騰在虛空,於虛空中坐臥經行,或出火焰,身下出煙,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煙;舉身放焰,舉身放煙;左脅出水,右脅出火;右脅出水,左脅出[7719];前出火,後出水;前出水,後出火;舉身出火,舉身出水。

[T2.822a09] 爾時,大愛道作若干變化,還在本座,結[7720]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而入[7721]禪;從第二禪起而入第[7722]禪;從[7723]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想知滅;從想知滅起還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7724][7725]不用處;從不用處起還入識處;從識處起還入空處;從空處起還入第四禪;從[7726]四禪起還入三禪;從三禪起[7727]二禪[7728];從二禪起還入初禪;從初禪起*二禪;從二禪起還入三禪;從三禪起還入四禪;已入四禪便取滅度。

[T2.822a23] 爾時,天地大動,東[7729]西沒,西*東沒,四邊都*中央沒,又四面涼風起,諸天在空作倡[7730]樂,欲界諸天涕零悲泣,猶如春月天降甘雨,神妙之天雜碎優華香,又雜碎栴檀而散其上。

[T2.822a27] 爾時,差摩比丘尼、優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曇彌比丘尼、舍瞿離比丘尼、奢摩比丘尼、[7731]陀蘭遮[7732]比丘尼、旃延比丘尼[7733]、闍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7734]於露[7735]敷坐,飛在虛空,於虛空[7736]中坐臥經行,作十八變,乃至入想知滅,各取滅度。

[T2.822b03] 爾時,毘舍離城內有大將名曰耶輸提,將五百童子集普會講堂有所講說。時,耶輸提及五百童子[7737]見五百比丘尼作十八變,見已,歡喜踊躍無量,各共叉手而向彼所。爾時,世尊而告阿難曰:「汝往至耶輸提大將所,而告之曰:『速辦五百床具,五百坐具,五百瓶[7738],五百瓶油,五百輿花,五百裹香,五百車薪。』」

[T2.822b10] 爾時,阿難前白佛言:「不審世尊欲何施為?」

[T2.822b11] 佛告之曰:「大愛道已取滅度,及五百比丘尼洹,我等欲供養舍利。」

[T2.822b13] 爾時,阿難悲泣交集,不能自勝:「大愛道取滅度何其速哉。」

[T2.822b14] 爾時,阿難以手揮淚,便往至耶輸提大將所。

[T2.822b15] 爾時,耶輸提遙見阿難來,皆起前迎,並作是說:「善來,阿難!欲[7739],又行非常。」

[T2.822b17] 爾時,阿難報曰:「我是佛使,欲有所告。」

[T2.822b18] 時,大將咸共問曰:「欲何所告?」

[T2.822b19] 阿難報曰:「世尊告大將曰:『當辦五百[7740],五百坐具,五百瓶*,五百瓶油,五百輿花,五百裹香,五百車薪,大愛道及五百比丘尼皆取滅度,我等[7741]供養舍利。』」

[T2.822b22] 爾時,大將悲泣交集,而作是說:「大愛道取滅度何其速哉!及五百比丘尼取滅度甚為速哉!誰當教[7742]我等,教化分檀布施?」

[T2.822b25] 爾時,耶輸提大將即辦五百*,五百坐具,五百瓶油、*、薪,及諸耶維之具,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耶輸提大將白世尊言:「如來所約,供養之具今日已辦。」

[T2.822b29] [7743]曰:「汝今各取大愛道身及五百比丘尼身,出毘舍離到曠野之處,吾欲於彼供養舍利。」

[T2.822c02] 耶輸提大將白佛言:「唯然,世尊!」

[T2.822c03] 是時,長者即往至大愛道[7744]所,告一人曰:「汝今施梯,[7745]牆入內,[7746]開門,無令有聲。」

[T2.822c05] 是時,彼人如彼教,即入開門,復五百人各[7747]舍利著于床上。爾時,有[7748]沙彌尼在,一名難陀,二名優般難陀。是時,二沙彌尼語大將曰:「止!止!大將!勿觸擾諸師。」

[T2.822c09] 耶輸提大將報曰:「汝師不為睡眠,皆取滅度。」

[T2.822c10] 爾時,二沙彌[7749]諸師皆取滅度,心懷恐怖,即自思惟,觀有[7750]之法皆是盡法,即於坐處得三明六通。爾時,二沙彌尼即飛在虛空中,先至曠野之中作十八變,坐臥經行,身出水火,變化無量,即於無餘涅槃界而取般涅槃。

[T2.822c15]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僧,前後圍遶,往至大愛道比丘尼寺[7751]。爾時,世尊告阿難、難陀、羅云:「汝等[7752]大愛道身,我當躬自供養。」

[T2.822c18] 是時,釋提[7753]因知世尊心中所斯念:即從三十三天上,譬如力[7754]屈伸臂頃來至毘舍離,到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其中漏盡比丘皆見釋提*因及三十三天,其不漏盡有欲比丘及比丘[7755]、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未漏盡者,亦不見釋提*因及三十三天。

[T2.822c24] 爾時,梵天王遙知如來心中所斯念:將諸梵天從梵天上沒,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822c27] 爾時,毘沙門天王知世尊心中所斯念:[7756]閱叉、鬼神,到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822c29] 爾時,提[7757]賴吒天王將諸乾沓和,從東方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勒[7758]天王將諸無數拘槃[7759],從南方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毘婁[7760][7761]王將諸龍神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及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各各知如來心中所斯念: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T2.823a07] 爾時,釋提*因、毘沙門天王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勿自勞神,我等自當供養舍利。」

[T2.823a09] [7762]告諸天:「止!止!天王!如來自當知[7763]時。此是如來所應修行,非是天、龍、鬼神所及也。所以然者,父母生子多有所益,長養恩重,乳[7764]懷抱,要當報恩,不得不報恩,然諸天當知:過去諸佛世尊所生母先取滅度,然後諸[7765]世尊皆自供養[7766]舍利。正使將來諸佛世尊所生之母先取滅度,然後諸佛皆自供養[7767]。以此方便,知如來應自供養,非天、龍、鬼神所及也。」

[T2.823a17] 爾時,毘沙門天王告五百鬼曰:「汝等往至栴檀林中,取[7768]薪來,當供養*。」時,五百鬼聞天王語已,即往至栴檀林中,取栴檀薪來至曠野之間。

[T2.823a21] 是時,世尊躬自舉床一,難陀舉一,羅云舉一,阿難舉一,飛在虛空,往至彼塚間;其中[>]部之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舉五百比丘尼舍利至[7769]塚間。爾時,世尊告耶輸提大將曰:「汝今更辦二[7770],二坐具,二車薪、香花供養二沙彌尼身。」

[T2.823a26] 耶輸提大將白佛言:「唯然,世尊!」尋時,即辦供養之具。

[T2.823a27] 爾時,世尊以栴檀木各傳與諸天。是時,世尊復告大將曰:「汝今各取五百舍利,[7771]分別而供養之,二沙[7772]亦復使然。」

[T2.823b01] 時,大將受佛教已,各各分別而取供養,即取*[>]旬。爾時,世尊復以[>]檀木著大愛道身上。

[T2.823b03]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盡 不生則不死 此滅為最樂

[T2.823b07] 爾時,諸天、人民皆悉雲集在於塚間;天、人大眾十億那術。時[7773]大將火滅已,復取舍利而起偷婆[7774]

[T2.823b09] 佛告大將曰:「汝今取五百比丘尼舍利與起偷婆,長夜之中受福無量!所以然者,世間有四人起於偷婆。云何為四?若有人與如來、至真、等正覺起於偷婆,[7775]輪聖王,與聲聞[7776]、辟支[7777]起偷婆者,受福無量。」爾時,世尊與諸天、人民說微妙之法,勸令歡喜。爾時,天與人有一億,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T2.823b16] 爾時,諸天、人民、乾沓和、阿須[7778]、四部之眾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昔日供養六如來《增壹阿含52.2經》[7779]

[T2.823b18] 聞如是:

[T2.823b1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23b19] 爾時,舍衛城內有比丘尼名曰婆陀,將五百比丘尼於彼遊化。時,婆陀比丘尼在閑靜之處,而自思惟,結*趺坐,繫念在前,自憶無數宿命之事,復自笑。有比丘尼遙見婆陀比丘尼笑,見已,便往至比丘尼所:「今婆陀比丘尼獨在樹下而笑,將有何緣?」

[T2.823b25] 時,五百比丘尼即相將至婆陀比丘尼所,頭面禮足。爾時,五百比丘尼白婆陀曰:「有何因緣獨坐樹下而笑耶?」

[T2.823b28] 爾時,婆陀比丘尼告五百比丘尼曰:「我向者在此樹下自憶無數宿命之事,復見昔日所經歷身,死此生彼,皆悉觀見。」

[T2.823c01] 時,五百比丘尼復白言:「唯願當說曩昔之緣。」

[T2.823c02] 時,婆陀比丘尼告五百比丘尼曰:「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曰毘婆尸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爾時,世界名槃頭摩,人民熾盛不可稱計。爾時,如來遊彼國界,將十六萬八千比丘眾,前後圍繞而為說法。時佛名號流布四遠:『毘婆尸佛者眾相具足,是一切人良祐福田。』爾時,彼國界中有童子名曰梵天,顏貌端[7780],世之希有。

[T2.823c11] 「時,彼童子手執寶蓋而行*街巷中。時有居士婦亦復端*,亦從此道行,眾人皆共觀看。時童子便作是念:我今亦復端*,手執寶蓋,眾人皆不觀視我身,此諸人民皆共觀此女人。我今要當作方便,使人觀視我。時彼童子即出彼城,往至毘[7781]尸佛所,手執寶華,供養七日七夜,亦作誓願:『設當毘婆尸佛有此神足,有此神力,是世間、[7782]上福田,持此功德,使我將來之世作女人身,人民見之莫不喜踊。』

[T2.823c21] 「爾時,彼童子七日七夜供養彼佛已,隨命長短,後便生三十三天,於[7783]作女[7784]身,極為端*,玉女中第一;以五事功德勝彼天女。云何為五?所謂天壽、天色、天樂、天威福、天自在。時三十三天見已,各自說曰:『此天女者,極為殊妙,無與等者。』其中或有天子作是說:『此天女我應得以為天后[7785]。』各相競[7786]。時大天王說曰:『汝等勿共[7787]訟,其中能說極妙[7788]者,便以此天女與之作婦。』

[T2.824a01] 爾時,有一天子便說斯偈:

 若起若復坐 寤寐無有歡 設我眠睡時 然後乃無欲

[T2.824a04]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汝今故為樂 於眠無念想 我今興欲念 如似打戰鼓

[T2.824a07]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7789]打戰鼓 猶有休息時 我欲馳速疾 如水流不停

[T2.824a10] 爾時,復有天子而說斯偈:

 如水[7790]大木 猶有休息時 我恒思想欲 如殺[7791]不眴

[T2.824a13] 爾時,諸天中最尊天子與諸天人而說斯偈:

 汝等猶閑暇 各能說斯偈 我今不自知 為存為亡乎

[T2.824a17] 「爾時,諸天人白彼天子曰:『善哉!天子!所說偈者極為清妙。今[7792]此天女奉貢天王。』爾時,天女即入天王宮。汝等諸[7793]勿有猶豫。所以然者,爾時童子供養佛上寶蓋者,豈異人乎?莫作是觀,爾時童子身者,即我身是也。過去三十一[7794]有式詰如來,出現於世,遊化於野馬世界,與大比丘眾十六萬人俱。爾時,彼天女後便命終而生人中,受女人身,極為端*,世之希有。時式詰如來到時,著衣持,入野馬城乞食。時彼天女人復為長者婦,以好飲食,奉上式詰如來,[7795]作誓願:『持此功德之業,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顏貌端*,與人殊異。』

[T2.824a29] 「爾時,彼女人後便命終生三十三天,於彼復作女人身,極為端*。有五事功德勝彼諸天。爾時天女,豈異人乎?莫作是觀。所以然者,[7796]女人者,則我身是。

[T2.824b04] 「即於彼劫毘舍羅婆如來出現於世,爾時天女隨壽長短,命終之後來生人中,受女人身,顏貌端*,世之希有。復與長者居士作婦。爾時,長者婦復以妙衣好服奉上如來,發此誓願:『使我將來之世得作[7797]身。』時彼婦[7798]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顏貌端*,勝彼天女。爾時彼女人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所以然者,爾時女人者,則我身是。

[T2.824b12] 時彼女人隨壽長短,命終之後,來生人中,在波羅大城,與月光長者作[7799]婢,顏貌醜,人所惡見,自毘舍羅婆去世,更無[7800]。爾時,[7801]佛遊化。時月光長者婦告其婢曰:『汝在外遊行,求覓沙門!顏貌端*,入吾意者,將來在家,吾欲供養。』爾時,彼婢即出家中,在外求覓沙門!遇見*佛城內遊乞,[7802]顏貌惡,姿色醜弊。時彼婢使語*佛曰:『大家欲見,願屈至家。』即入白[7803]:『沙門已至,可往相見。』

[T2.824b21] 「時長者婦見沙門已,心不歡樂,即語其婢:『此還發遣,吾不布施。所以然者,由其顏貌弊故。』爾時,其婢語夫人曰:『設夫人[7804] [7805]不惠施沙門者,我今日所應食分,盡用惠施。時彼夫人即出食分,細[7806]。時彼婢便[7807]授與沙門[7808]*佛受此食已,飛在虛空作十八變。時長者婢復作[7809]願:『持此功德,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使我將來之世,得作女[7810],極為端*。』

[T2.824c01] 「時彼*佛手擎飯,遶城三匝,[7811]光長者將五百商人[7812]普會講堂。時彼城中男女大小,*各佛擎飯,飛在虛空,[7813]已,[7814]謂言:『斯是何人功德乃爾[7815][7816]*[7817]食惠施?』

[T2.824c05] 時長者婢[7818]夫人曰:『[7819][7820]沙門神德,飛在虛空作十八變,神德無量。』時長者婦告其婢曰:『[7821]所惠施沙門之食,設獲福者,盡持與我,我當與汝二日食直。』其婢報曰:『[7822]堪任以福相與。』夫人告曰:「與汝四日食直,乃至十日食直,其婢報曰:『我不堪任以福相與。』夫人告曰:「我今與汝百枚金錢,其婢報曰:『[7823]不須。』夫人復告:『與汝二百,乃至千枚金錢。』其婢報曰:『我亦不須。』夫人告曰:『我[7824]汝身,使不作婢。』[7825]報曰:『我亦不須求為良人。』夫人復告:『汝[7826]夫人,我為婢使。』其婢報曰:『我亦不須求為[7827]人,夫人告曰:『我今當取汝撾打,毀[7828]耳鼻,截汝手足,當斷汝頭。』其婢報曰:『如斯之痛,盡堪任受,終不[7829]福而相惠施;身屬大家,心善各異。』爾時,長者婦即[7830]其婢。

[T2.824c21]時五百商人各作斯論:『此神人者今來乞食,必當是我家施與。』時月光長者發遣諸人,還來入家,見夫人取婢鞭打,即問之曰:『以何因緣而鞭此婢。』時婢便以斯因緣具白。時月光長者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攝夫人[7831]為婢使,使其[7832]代夫人處。

[T2.824c26] 爾時,波羅捺城有王治化,名梵摩達。時彼大王聞月光長者飯辟支佛,甚懷喜悅,乃遇真人,隨時惠施。梵摩達王即遣人召月光長者,而告之曰:『汝實飯神仙真人乎?』長者白王:『實遇真人,以食惠施。』時梵摩達王尋時賞賜,更增職位。時長者婢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顏貌殊妙,世之希有,[7833]事功德勝彼諸天,諸妹莫作是觀,爾時長者[7834],即我身是也。」

[T2.825a06] 於此賢劫中有佛出世,名拘[7835]孫如來。時彼天女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於人中。爾時,[7836]若達梵志作女。時此女人復飯如來,[7837]誓願,求作女人身,後命終生三十三天,顏貌端*,勝諸天女,復從彼命終,生於人中。

[T2.825a11] 爾時,拘那*牟尼佛出現於世。時彼天女為長者女,復以金華供養拘那*牟尼佛:『持此功德,所生之處,莫墮三惡趣,使我後身得作女人身。』時此女人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於彼端*,出眾天女上,有五事功德而不可及。爾時長者女供養拘那*牟尼佛,豈異人乎?莫作斯觀,爾時長者[7838]女人,則我身是。

[T2.825a18] 時彼天女隨壽長短,來生人中,復與長者作婦,顏貌殊特,世[7839]希有。

[T2.825a20] 爾時,迦葉如來出現於世。時[7840]者婦七日七夜,供養迦葉佛,*誓願言:『使我將來世得作女*身。』

[T2.825a22] 時長者婦隨壽長短,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功德勝彼天女。爾時長者婦供養迦葉佛者,豈異人乎?莫作斯觀,爾時長者婦,則我身是。

[T2.825a26] 於此賢劫釋迦[7841]出現於世,時彼天女命終之後生羅閱城中,與劫毘羅婆羅門作女,顏貌端正,出諸女*表。劫[7842]婆羅門女正[7843][7844]金像,至彼女人所,[7845]如似墨,意不貪五欲。諸妹莫作斯觀,此女人身豈異人乎?爾時婆羅門女者,則我身是[7846]。諸妹當知:緣昔日功報,與比羅摩納作婦。所謂摩訶迦葉是。尊大迦葉先自出家,後日我方出家,自憶昔日所經歷女人之身,是以今故自笑耳。我以無智自蔽,供養六如來,求作女人身,以此因緣,故笑昔日所經歷。」

[T2.825b08] 爾時,眾多比丘聞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無數世[7847]事,即往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如來。

[T2.825b1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見聲聞之中比丘尼,自憶無數世事如斯人乎?」

[T2.825b12] [7848]丘白佛:「不[7849],世尊!」

[T2.825b12] 佛告諸比丘:「我聲聞中第一弟子自憶宿命無數世事,劫毘羅比丘尼是。」

[T2.825b14]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鐵城芥子喻生死長遠《增壹阿含52.3經》[7850]

[T2.825b16] 聞如是:

[T2.825b16]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5b17] 爾時,有一比丘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須臾退坐,前白佛言:「[7851]為長短、為有限乎?」

[T2.825b19] 佛告比丘:「劫極長遠,我今與汝引譬,專意聽之,吾今當說。」爾時,比丘從佛受教。

[T2.825b21] 世尊告曰:「比丘當知:猶如鐵城縱廣一由[7852],芥子滿其中,無空缺處,設有人來百歲取一芥子,其鐵城芥子猶有減盡,然後乃[7853]為一劫,不可稱計。所以然者,生死長遠無有邊際,眾生恩愛縛著,流轉生死,死此生彼,無有窮已,我於其中厭患生死。如是,比丘!當求巧便,免此愛著之想。」

[T2.825b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壹阿*含經 卷第五十[7854] [7855]


增壹阿[7856]經卷第五十一[7857]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7858]

大愛道般涅槃[7859]品第五十二[7860]

(四)佛為比丘說生死劫長,並舉天衣拂大石山為喻《增壹阿含52.4經》[7861]

[T2.825c07] 聞如是。

[T2.825c07]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5c08]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7862],劫為長遠。」

[T2.825c10] 佛告比丘:「劫極[7863],不可以筭籌量,我今當與汝引譬喻,善思念之,吾今當為汝說。爾時,彼比丘從佛受教。」

[T2.825c12] 世尊告曰:「[7864]如大石山縱廣一由旬[7865],高一由旬,設有人來手執天衣,百歲一拂,石猶[7866]滅,劫數難限,所以然者,劫數長遠,無有邊際,如此非一劫、百劫,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限量,無有邊際,眾生之類,無明所[7867],流浪生死,無有出[7868] ,死此生彼,無有窮已,我於其中厭患生死,如是,比丘!當求巧便,免此愛著之想。

[T2.825c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隨時聞法有聞所未聞、已聞能持、除疑、無邪見、解深法等五功德《增壹阿含52.5經》[7869]

[T2.825c22] 聞如是。

[T2.825c22]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5c2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時聞法有五功德,恒不失時。云何為五?未曾聞法便聞之,已聞便[7870],除去狐疑,亦無邪見,解甚深之法,是謂,比丘!隨時聞法有此五功德,是故,比丘!當念常[7871]聽甚深之法,此是我之教[7872],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T2.825c28]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佛為師子大將說施主五種功德命終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勝諸天《增壹阿含52.6經》[7873]

[T2.826a01] 聞如是。

[T2.826a01] 一時,佛在[7874]舍離摩訶婆那園中,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T2.826a02] 爾時,師子大將[7875]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如來告大將曰:「施主檀越有五功德。云何為五?

[T2.826a05] 於是,施主名聞遠布,某甲村中有此好施之人,周窮濟乏,無[7876]愛惜,是謂,師子大將,第一功德[7877]主所致。

[T2.826a07] 復次,師子大將,施主檀越若至剎利眾[7878]、婆羅門眾、沙門眾中,皆無所畏,亦無疑難,是謂,師子,第二功德。

[T2.826a10] 復次,施主檀越多為人所愛念,普來宗仰,如子愛母,其心不相離,施主亦復如是,多為人[7879]愛。

[T2.826a12] 復次,師子,施主檀越布施之時,發歡喜心,以有歡[7880]即有悅豫,意性堅固,是時便自覺有樂有苦,亦[7881]悔,如實[7882]自知。云何自知,知有苦諦、苦[7883]、苦盡[7884]要諦,如實知之。」

[T2.826a16]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施為眾福具 而逮第一義 其能[7885]施者 便發歡[7886]

[T2.826a19] 復次,師子長者,施主檀越布施之時,身壞命終,生三十三天,又有五事勝彼諸天。云何為五?一者顏貌豪貴,威神光明,二者所欲自在,無事不果,三者若檀越施主生人中者,值富貴家,四者饒財多寶,五者言從語用,是謂,師子,檀越有此五功德引入善道。」

[T2.826a24] 爾時,師子大將聞佛所說,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前白佛言:「唯願世尊及比丘僧當受我請。」

[T2.826a27]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師子大將[7887]見世尊默然受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還至家中,辦具種種飲食,敷好坐具,即白,時至,今正是時,唯願大聖垂愍臨顧。

[T2.826b01]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將[7888]比丘眾,前後圍遶,至大將家,各次第坐。爾時,師子將軍見佛及比丘僧已次第坐[7889],手自斟酌行種種飲食。爾時,大將行食之時,諸天在虛空中而告之曰:「此是阿羅漢,斯人向阿羅漢,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此是阿那含,此人向阿那*,此人是斯陀*,斯人向斯陀*道,此人是須陀洹,斯人向須陀洹道,是人七生往返,此人一生,[7890]持信,此人奉法,此是利根,此是鈍根,此人下卑,此人精進持戒,此人犯戒,施此人得福多,施此[7891]得福少。」

[T2.826b12][7892]時,師子大將聞諸天語已,亦不經懷,見如來食已訖,除去器,更取小座,[7893]來前坐。爾時,師子大將白世尊言:「我向者有諸天來至我所,而告[7894]曰:『從羅漢,至犯戒,皆具白如來,雖聞斯言,亦不經懷,[7895]不生此念,我當捨此施彼,捨彼施此,然我復生斯念,應施一切眾生,有形之類,由食而存,無食則喪,我躬自從如來聞說斯偈,恒在心懷而不忘失。云何名為[7896][7897]

 『施當普平等 終不有所逆 必當遇聖賢[7898] 緣斯而得度』

[T2.826b24] 是謂,世尊!斯偈所說,我躬從如來聞之,恒念奉行。」

[T2.826b25] 佛告大將:「善[7899]!斯名菩薩之心,平等惠施,若菩薩布施之時,亦不生此念,我當與此,置此,恒有平等而惠施,亦復有此念,一切眾生有食則存,無食則[7900],菩薩行施之時,亦復思惟此業。」便說斯偈:

 夫人修其行 行惡及其善 彼彼自受報 行終不衰耗
 如人尋其行 即受其果報 為善獲[7901]善 作惡受惡報
 為惡及其善 隨人之所習 如似種五穀 各獲其果實

[T2.826c07] 師子大將!當以此方便,知善[7902]各有其行,所以然者,從初發意至于成道,心無增減,不[7903]擇人,亦不觀其地,是故,師子!若欲惠施之時,恒念平等,勿興是非之心,如是,師子!當作是學。」

[T2.826c11] 爾時,世尊復說嚫曰:

 施歡人所愛 眾人所稱歎 所至無疑難 亦無嫉
 是故智者施 除去諸惡想 長夜至善處 諸天所嘉歎

[T2.826c17] 爾時,世尊說斯語已,便從坐起而去。

[T2.826c17] 爾時,師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佛為波斯匿王說平等施,但福田有勝劣《增壹阿含52.7經》[7904]

[T2.826c19] 聞如是。

[T2.826c19]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6c20] 爾時,波斯匿王往[7905]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夫施之家當[7906]何處?」

[T2.826c22] [7907]尊告王:「隨心所歡,便於彼施。」

[T2.826c23] 王復白佛:「為施何處,得大功德?」

[T2.826c24] 佛告王曰:「[7908]所問當施何處,今復問獲福功德。」

[T2.826c25] 王白佛言:「我今問如來為施何處,獲其功德?」

[T2.826c26] 佛告王曰:「吾今還問,王隨所樂,還報吾。云何?大王!若有剎利子來,婆羅門子來,然愚惑無所知,心意錯亂,恒不一定,來至王所,而問王言:「我等當恭奉聖[7909],隨時所須。云何?大王!須此人在左右[7910]?」

[T2.827a02] 王白佛言:「不須也。世尊!所以然者,由彼人無有黠慧,心識不定,不堪[7911]外敵之所致也。」

[T2.827a04] 佛告王曰:「云何?大王!若剎利、婆羅門種多諸方便,無有恐難,亦不畏懼,能[7912]外敵,來至王所,而白王言:「我等隨時瞻奉聖王,唯願恩垂[7913]當見納受。云何?大王!當受斯人[7914]。」

[T2.827a08] 王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等當納受斯人,所以然者,由彼人堪任*外敵,無有畏難,*不恐懼。」

[T2.827a10] 佛告王曰:「今比丘亦復如是,諸根完具,捨五成六,護一降四,施[7915]之人,獲福最多。」

[T2.827a12] 王白佛言:「云何比丘捨五成六,護一降四?」

[T2.827a13] 佛告王曰:「[7916]是,比丘[7917]貪欲蓋、瞋恚蓋、睡[7918]調、疑[7919],如是,比丘!名為捨五。云何比丘成就六,王當知之,若比丘見色已,不起色想,緣此[7920]眼根,除去惡不善念而*眼根,若耳、鼻、[7921]、身、意不起意識而*意根,如是,比丘成就六。云何比丘而*一,於是,比丘繫念在前,如是,比丘而*一。云何比丘而降四,於是,比丘降身魔、欲魔、死魔、天魔,皆悉降伏,如是,比丘降伏於四,如是,大王![7922][7923]六,*一降四,施如此之人,*福難量,大王[7924],邪見與邊見相應,如斯之人施蓋無益。」

[T2.827a25] 時,王白佛言:「如是,世尊!施斯之人其福難量,若比丘成就一法,福尚難量,何況餘者。云何為一法?所謂身念是也。所以然者,尼[7925]子恒計身行、意行,不計口行[7926]。」

[T2.827a29] 佛告王曰:「尼*子者愚惑,意常錯亂,心識不定,是彼師法故,致斯言耳,彼受身行[7927]報,[7928]不足言,意行無形而不可見。」

[T2.827b02] 王白佛言:「此三行中何者最重,身行耶?口行耶?意[7929]?」

[T2.827b04] 佛告王曰:「此三行[7930]意行最重[7931],口行、身行蓋不足言。[7932]

[T2.827b05] 王白佛言:「復何因緣故,說念[7933]最為第一?」

[T2.827b06] 佛告王曰:「夫人所行,先意念,然後口發,口[7934]發,便身行殺、盜、婬,舌根不定,亦無端緒,正使彼人命終,身根、舌根在。大王!彼人何以故身、口不有所[7935]耶?」

[T2.827b10] 王白佛言:「彼人以無意根[7936],致斯變耳。」

[T2.827b11] 佛告王曰:「當以此方便,知意根最為重,餘二者輕。」

[T2.827b12]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心之念惡 即行即施 於彼受苦 輪轢于[7937]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行即為 受其善報 如影隨形[7938]

[T2.827b17]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如是,如來!為惡之人,身行惡,隨行墮惡趣。」

[T2.827b18] 佛告王言:「汝為觀何等義,而來問我為施何人,獲福益多?」

[T2.827b20] 王白佛言:「我昔至尼*子所,問尼[7939]子曰:「當於何處惠施,尼*子聞我所問已,更論餘事,亦不見報,時尼*子語我言,沙門瞿曇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無福,當施我弟子,不應施餘人,其有人民施我弟子者,其福不可量也。」

[T2.827b25] 佛告王曰:「爾時,為云何報之?」

[T2.827b26] 王白佛言:「時我便作是念︰或有斯理,惠施如來,其福難量,今故問佛,為與何處,其福難量,然今,世尊!不自稱譽,亦不毀人。」

[T2.827b29] 佛告王曰:「我[7940]不作是說,施我得福多,餘者不得福,但我今日所說,中遺餘,持與人者,其福難量,以清淨之心,著淨水中,普生斯念,斯中有形之類,蒙祐無量,何況人形。但,大王!我今所說施持戒人,其福難量,與犯戒人者,蓋不足言。」

[T2.827c06] 大王當知,如田家子善治其地,除去穢惡,以好穀子著良田中,於中獲子無有限量,亦如[7941]田家子不修治地,亦不除去穢惡而下穀子,[7942]收蓋不足言,今比丘亦復如是,若比丘捨五*六,護一降四,如斯之人,其施惠者,其福無量,與邪見之人,蓋不足言,猶如,大王!剎利種、婆羅門種,意無疑難,能降外敵,當觀亦如羅漢之人,彼婆羅門種意不專定者,觀當[7943]如邪見之人。」

[T2.827c15] 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施持戒之人,其福難量,自今已後,其[7944]來求索者,終不違逆,若復四部之眾,有所求索者,亦不逆之,隨時給與衣被、飲食、床臥[7945],亦復施與諸梵行者。」

[T2.827c19] 佛告之曰:「勿作是說,所以然者,施畜生之類,其福難量,況復人身乎,但我今日所說者,施持戒人難計,非犯戒人。」

[T2.827c22] 波斯匿王白佛言:「我今重復自歸,然世尊殷勤,乃至於斯外道異學[7946]誹世尊,又且世尊恒歎譽彼人,外道異學貪著利養,又復如來不貪利養,國事多猥[7947],欲還所止。」

[T2.827c25] 佛告王曰:「宜知是時。」

[T2.827c26]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波斯匿王因殺庶母百子而悔過,詣世尊前懺悔《增壹阿含52.8經》[7948]

[T2.827c28] 聞如是。

[T2.827c28]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7c29] 爾時,波斯匿王殺庶母百子,即懷變悔,我造惡[7949],極為甚多,復用此為由王位故,殺此百人,誰能堪任除我愁憂,[7950]斯匿王復作是念:「唯有世尊能去我憂耳。」時復作斯念,我今不宜懷此愁憂,默然至世尊所,當駕王威至世尊所。」時波斯匿王告群臣曰:「汝等[7951]寶羽[7952]之車,如前王法,欲出舍衛城,親近如來。」

[T2.828a07] 群臣聞王教已,即時嚴駕羽[7953]之車,即來白王言:「嚴駕已訖,王知是時。」

[T2.828a09] 時,波斯匿王即乘羽*[7954][7955][7956]鳴鼓,懸繒[7957]蓋,人[7958]皆著鎧器,諸臣圍遶出舍衛城,往至祇[7959],步入祇*精舍,如前王法,除五威儀,蓋、天冠、拂、劍、履屣,盡捨之,至世尊所,頭面布地,復以手摩如來足,[7960]自陳啟,我今悔過,改往修來,愚惑不別真偽,殺庶母百子,[7961]威力故,今來自悔,唯願納受。」

[T2.828a16] 佛告王曰:「善哉,大王!還就本位,今當說法。」

[T2.828a17][7962]斯匿王即從坐起,禮世尊足,還詣本位。

[T2.828a18] 佛告王曰:「命極危脆,極壽不過百年,所出無幾,人壽百年,計三十三天一日一夜,計彼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彼三十三天正壽千歲,計人中壽壽[7963]萬歲,復計還活地獄中一日一夜,復計彼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還活地獄中五千歲,或壽半劫,或壽一劫,隨人所作行,或有中夭者,計人中之壽百億之歲。智者恒念普修此行,[7964]用此惡為,樂[7965]苦多,其殃難計。是故,大王!莫由己身、父母、妻子、國土、人民,施行罪業,亦莫為王身故而作罪本,猶如石蜜為初甜後苦,此亦如是。於短壽之中何為作惡,大王當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終不可制[7966],亦復不可術、戰、藥草所能抑折,[7967]、老、病、死,亦如四大山從四方來,各各相就,摧壞樹木,皆悉磨滅,此四事[7968]亦復如是。大王當知,若生來時,使父母懷憂、愁、苦、惱,不可稱計,若老來至無復少壯,壞敗形貌,支節漸緩,若病來至丁壯之年,無復氣力,轉轉命促,若死來至斷於命根,恩愛別離,五陰各散,是謂,大王!有此四大,皆不得自在。」

[T2.828b10] 若復有人親近殺生,受諸惡原,若生人中,壽命極短,若人習盜,後生貧困,衣不蓋形,食不充口,所以然者,皆由取他財物故,[7969]致斯變,若生人中受苦無量,若人[7970][7971],後生人中,妻不貞良。」

[T2.828b15] 若人妄語,後生人中,言不信用,為人輕慢,皆由前世詐稱虛偽故,若人惡言,受地獄罪,若生人中,顏色醜陋,皆由前世惡言,故[7972]斯報,若人[*][7973],受地獄罪,[7974]若生人中,家中不和,恒被亂,所以然者,皆由前身所造之報,若人兩舌,亂彼此,受地獄罪,若生人中,[7975]不和[7976],恒有諍訟,所以然者,皆由前世亂彼此之所致[7977]。」

[T2.828b23] 若人憎嫉[7978],受地獄罪,若生人中,為人所憎,皆由前世行本之所致也,若人興謀害之心,受地獄罪,若生人中,意不專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興斯心故,若復有人習於邪見,受地獄罪,若生人中,聾盲瘖,人所惡見,所由爾者,皆因前世行本所致也。」

[T2.828b29] 是謂,大王!由此十惡之報,致斯殃亹,[7979]無量[7980],況復外者乎,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以理治民,亦莫非理,大王!諸以正法治民者,命終之後皆生天上,正使[7981]王,命終之後,人民追憶,終不忘[7982],名稱遠布。」

[T2.828c05] 大王當知,諸以非法治化人民,死後皆生地獄中,是時,獄卒以五縛繫之,其中受苦不可稱量,或鞭,或縛,或捶,或解諸支節,或取火炙,或以[7983]銅灌其身,或剝其皮,或[7984][7985]腹,[7986]拔其舌,或刺其體,或鋸解其身,或鐵臼中擣,或輪壞其形,使走刀山劍樹,不令停息,抱熱銅柱,或挑其眼,或壞[7987]根,[7988]手足、[7989]鼻,[7990]截復生,復舉身形著大鑊中,復以鐵叉擾動其身,不令[7991]住,復從鑊中出,生拔脊筋,持用治車,復使入熱[7992]地獄中,復入熱屎地獄中,復入刺地獄中,復入[7993]地獄中,復入刀樹地獄中,復令仰臥以熱鐵丸使[7994]食之,腸胃五藏皆悉爛盡,從下而過,復以*銅而灌其口,從下而過,於中受苦惱,要當罪畢,然後乃出。如是,大王!眾生入地獄,其事如是,皆由前世治法不[7995]之所致也。」

[T2.828c22]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百年習[7996][7997],後故入地獄,斯[7998]何足貪,受罪難稱計。

[T2.828c25] 大王!以法[7999],自濟其身,父母、妻子、奴婢、親族將護國事。是故,大王!常當以法治化,[8000]以非法,人命極短,在世須臾間耳,生死長遠,多諸畏難,若死來至,於中[8001]哭,骨節離解,身體煩疼。爾時,無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僕從、國土、人民所能救也,有此之難,誰堪代者,唯有布施、持戒,語常和悅,不傷人意,作眾功德,行諸善本。」

[T2.829a06]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智者當惠施 諸佛所嘉歎 是故清淨心 勿有懈慢意
 為死之所逼 受大極苦惱 至彼惡趣中 無有休息時
 若復欲來時 極受於苦惱 諸根自然壞 由惡無休息
 若醫師來時 合集諸藥草 不遍其身體 由惡無休息
 若復親族來 問其財[8002]本 耳亦不聞聲 由惡無休息
 若復移在地 病人臥其上 形如枯樹根 由惡無休息
 若復*命終 身[8003]識已離 形如牆壁土 由惡無休息
 若復彼死[8004] 親族舉間 彼無可[8005]者 唯福可怙耳

[T2.829a24] 是故,大王!當求方便,施行福業,今不為者,後悔無益。」

[T2.829a25] 爾時,世尊便說斯[8006]

 如來由福力 降伏魔官屬 今已[8007]佛力 是故福力尊

[T2.829a28] 是故,大王!當念作福,為惡尋當[8008],更莫復犯。」

[T2.829a29]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雖為極惡原 悔過漸復薄 是[8009]於世間 根本皆消滅

[T2.829b03] 是故,大王!莫由己身,修行其惡,莫為父母、妻子、沙門、婆羅門,施行於惡,習其惡行,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829b05] 爾時,世尊便說斯偈:

 非父母兄弟 亦非諸親族 能免此[8010]者 皆捨歸於死

[T2.829b08] 是故,大王!自今[8011]後,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T2.829b09]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佛為波斯匿王析釋十種夢,並勸王當以法治化《增壹阿含52.9經》[8012]

[T2.829b11] 聞如是。

[T2.829b11]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T2.829b12] 爾時,國王波斯匿夜夢見十事,王即覺[8013],大用愁怖,懼畏亡國及身、妻、子,明日即召公卿、大臣、明智道士、婆羅門能解夢相者,悉來集會,王即為說夜夢十事,誰能解者。

[T2.829b16] 婆羅門言:「我能解之,恐王聞之,即當不樂。」

[T2.829b17] 王言:「便說之。」

[T2.829b17] 婆羅門言:「當亡國王及王太子、王妻。」

[T2.829b18] [8014]:「云何[8015]?諸人,寧可[8016][8017]不耶?」

[T2.829b19] 婆羅門言:「斯事可**之,當殺太子及王所重大夫人、邊傍侍者、僕從、奴婢,并所貴大臣,以用祠天王,所有臥具、珍[8018]寶物,皆當火燒,以祠於天,如是,王身及國可盡無他。」

[T2.829b23] 王聞婆羅門言:「大用愁憂不樂,入齋室,思念此事,王有夫人名曰摩利,就到王所,問王意故,何以愁憂不樂,妾身將有過於王耶?」

[T2.829b26] 王言:「卿無過於我,但莫問是事,卿儻聞之,令汝愁怖?」

[T2.829b27] 夫人答王:「不敢愁怖。」

[T2.829b28] 王言:「不須問也,聞者愁怖。」

[T2.829b28] 夫人言:「我是王身之半,有急[8019]當殺妾一人,[8020]安隱不以為怖,願王說之。」

[T2.829c01] 王即為夫人說:「昨夜夢見十事,一者見三釜羅,兩邊釜滿,[8021]釜空,兩邊釜沸氣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二者夢見馬口亦食、尻亦食,三者夢見大樹生華,四者夢見小樹生果,五者夢見一人索繩,然後有羊,羊主食繩,六者夢見狐坐金床上,食以金器,七者夢見大牛還從犢子[8022]乳,八者夢見黑牛群,從四面吼鳴[8023]來,相趣欲,當合未合,不知牛處,九者夢見大陂池水,中央濁,四邊清,十者夢見大溪水波流正赤,夢見已,即寤,大用惶怖,恐亡國及身、妻、子、人民,今召公卿、大臣、道人、婆羅門能解[8024]者,時有一婆羅門言,當殺王太子、所重夫人、大臣、奴婢,以祠於天,以故致愁耳。」

[T2.829c15] 夫人報言:「大王!莫愁[8025],如人行買金,又以火燒,兼石上[8026],好惡自現,今佛近在祇*精舍,可往問佛,佛解說者可隨佛說。云何信此狂癡婆羅門語,以自愁苦,乃至於斯。」

[T2.829c19] 王方喜寤,即召左右傍臣,速嚴駕車騎,王乘高蓋之車,乘騎[8027]從數千萬人,出舍衛城到祇*精舍,[8028]步到佛所,頭面禮足,長跪叉手,前白佛言:「昨夜夢見十事,願佛哀我,事事解說。」

[T2.829c23] 佛告王曰:「善哉,大王!王所夢者,乃為將來後世現瑞應耳,後世人民不畏禁法,普當[8029]泆,貪[8030]妻息,放情婬嫟,無有厭足,[8031]忌愚癡,不知慚,不知[8032]愧,貞[8033]見棄,佞諂亂國,王夢見三釜羅,兩邊釜滿,中央釜空,兩邊釜沸氣相交往,不入中央空釜中者,後世人民皆當不給足養親貧窮,同生不親近,[8034]親他人,富貴相從,共相饋遺,王夢見一事,正為此耳。」

[T2.830a02] [>]夢見馬口亦食,尻亦食,後世人民、大臣、百官、長吏、公卿,[8035]食於官,復食於民,賦[8036]不息,下吏作姦,民不得寧,不安舊土,王夢見二事,正為此耳。

[T2.830a06] 王夢見大樹生華,後世人民多逢驅役,心[8037]意惱,常有愁怖,年滿[8038]三十,頭[8039]皓白,王夢見三事正為[8040]耳。

[T2.830a09] 王夢見小樹生果,後世女人年未滿十五,便行求嫁,抱兒來歸,不知慚愧,王夢見四事,正為是耳。

[T2.830a11] 王夢見一人索繩後有羊,羊主食繩,末後世人夫行賈,或入軍征,遊[8041]街里,朋黨交戲,不[8042]之妻在家[8043]男子私通[8044]宿,食[8045]夫財,快情恣欲,無有愧陋,夫亦知之,效人佯愚,王夢見五事,正為是耳。

[T2.830a16] 王夢見狐上金床,食用金器,後世人賤者當貴,在金床上,坐食飲重味,貴族大姓當給走使,良人作奴婢,奴婢為良人,王夢見六事,正謂此耳。

[T2.830a19] 王夢見大牛還從犢子下*乳,後世人母,當為女作媒,將他男子[8046]房室,母住守門,從得財物,[8047]用自給活,父亦同情,佯聾不知,王夢見七事,正謂是耳。

[T2.830a23] 王夢見黑牛從四面群來,相趣鳴吼欲,當合未合[8048],不知牛處,後世人國[8049]、大臣、長吏、人民,皆當不畏大禁,貪婬嗜欲,畜財貯產,妻[8050]大小皆不廉潔,婬[>],無有厭極,嫉、愚癡,不知慚愧,忠孝不行,[8051]諂破國,不畏上下,雨不時節,氣不和適,風塵暴起,飛沙折木,蝗蟲噉稼,使茲不熟,帝王人民施行如此,故[8052]使[8053],又現四邊起雲,帝王人民皆喜,各言,雲以四合,今必當雨,須臾之間雲各自散,故現此怪,欲使[8054]民改行,守善持戒,畏懼天地,不入惡道,貞廉自守,一妻一婦,慈心不怒,王夢見八事,正謂此耳。

[T2.830b06] 王夢見大陂水,中央濁、四邊清,後世人在閻浮地內,臣當不忠,子當不孝,不敬長老,不信佛道,不敬明經道士,臣貪官賜,子貪父財,無有*反復,不顧義理,邊國當忠孝,尊敬長老,信樂佛道,給施明經道士,念報*反復,王夢見九事,正謂此耳。

[T2.830b12] 王夢見大溪水流波正赤,後世人諸帝王、國*,當不厭其國,興師共,當作車兵、馬兵,當相攻伐,還相殺害,流血正赤,王夢見十事,正謂是耳,盡皆為後世人之事耳,後世人若能心存佛道,奉事明經道人者,死皆生天上,若作愚行,更共相殘者,死入三惡道,不可復陳。」

[T2.830b18] 王即長跪,叉手受佛教,心中歡喜,得定慧,無復恐怖,王便稽首作禮,頭面著佛足,還宮,重賜夫人,拜為正后,多給財寶,[8055]令施人,國遂豐樂,皆奪諸公卿、大臣、婆羅門[8056]祿,悉逐出國,不復信用,一切人民皆發無上正真之道,王及夫人禮佛而去。

[T2.830b24]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8057]增壹阿*經卷第五十[8058] [8059]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2 No.125. 增壹阿含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34 (Big5),完成日期:2004/12/21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二校,周金言大德輸入/妙雲蘭若校對,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說明

【經文整理、加標點】法雨道場2007.10.

大正藏以高麗版大藏經為底版。【宋】=宋本,A.D.1239,【元】元本,A.D.1290,【明】明本,A.D.1601,【聖】正倉院聖語藏本(天平寫經A.D.729-)‘=’ 異本等於, ‘─’ 異本無, 異本有,

‘*’下同,’Pāḷi equivalent


《增壹阿含經》解題

增壹阿含經,又作《增一阿含經》,51卷,收錄於《大正藏》第二冊,經號No.125.。梵語作Ekottarikāgāma,是漢、梵的義、音合譯而成。意思就是:以「法數」彙集傳來的聖教,從一法逐次增一(至十一法)

本經最初是由曇摩難提口誦出梵本,竺佛念譯傳,曇嵩筆受,共得四十一卷(現行本成五十一卷),但後半十五卷每品或大段末尾原有的錄偈卻沒有譯出,雖經道安與法和加以補訂,全經譯文還是未能盡善,所以僧伽提婆又略加改訂,因此現行本多題作「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關於增壹阿含的部屬,據法華經玄贊卷一本、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八等所舉,四阿含均為大眾部所傳;但是《分別功德論》卷二認為是薩婆多部(一切有部)所傳;而日本學者水野弘元則認為是大眾部末派所傳。增壹阿含帶有濃厚的大乘思想色彩。

本經內容結構,舊傳有四分八誦,但現行本只有十一法的〈放牛品〉標注第四分別誦,其餘段落不明。全經共五十二品,472經。即︰(1)〈序品〉;(2)一法,有十三品,109經:(3)二法,有六品,65經;(4)三法,有四品,40經;(5)四法,有七品,61經;(6)五法,有五品,47經;(7)六法,有二品,22經;(8)七法,有三品,25經;(9)八法,有二品,20經;(10)九法,有二品,18經;(11)十法,有三品,26經;(12) 十一法,有二品,20經;以及非常品與大愛道般涅槃品二品19經,而在各品及各經之最後,多有「總頌」以結撮該品或該經之大要。各品及小經之大要如下:

序品第一:主要敘述 ()結集經典的因由。()結集增壹阿含經的方法及目的。()菩薩發心與六度行法。()增壹阿含包含三乘教化,天龍八部發心護持,彌勒大士告囑賢劫中諸菩薩等,諷誦受持增壹尊法,使其廣演流布。()阿難因優多羅已連續為七佛奉持「增壹法」,而以增壹阿含付囑優多羅,並敍說優多羅的本生事迹。

【一法】有十三品,109經。

2.十念品:敘述修持念佛、念法、念眾、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等十念法,可以成就神通,去諸亂想,自致涅槃。共10經。

《增壹阿含2.1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佛」一法。

《增壹阿含2.2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法」一法。

《增壹阿含2.3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眾」一法。

《增壹阿含2.4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戒」一法。

《增壹阿含2.5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施」一法。

《增壹阿含2.6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天」一法。

《增壹阿含2.7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休息」一法。

《增壹阿含2.8經》世尊勸諸比丘念當修行「念安般」一法。

《增壹阿含2.9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身非常」一法。

《增壹阿含2.10經》世尊勸諸比丘當修行「念死」一法。

3.廣演品:對十念品中的十念一一分別廣演。共10經。

《增壹阿含3.1經》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佛者,當觀如來形體,念如來十力具足、四無所畏、戒德成就等諸功德,便有名譽,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2經》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法者,當專精念法。除諸欲愛,離諸結縛和眾蓋,便有名譽,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3經》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僧者,當專精念僧。如來之聖弟子,善業成就,質直順義,無有邪業,是世之福田;若念僧者,便有名譽,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4經》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戒者,當專精念戒。因戒能息諸惡,成正道,行禁戒者,能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5經》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施者,當專精念施。於所施、永無悔心,無返報想;於我所施者,施意不絕,便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6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廣說修行念天者,當專精念天。身口意清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眾行具足,便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7經》 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休息者,當專精念休息。休息者,心意想息,恆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便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8經》 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安般者,當專精念安般。安般者,若息長時,亦當觀知我今息長;若復息短,亦當觀知我今息短;具觀身體,從頭至足皆當觀知,便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9經》 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身者,當專精念身。念身之髮、毛、爪、齒乃至髑髏、腦等,何者為身?為四大種所造耶?為父母種所造耶?從何處來?如是念身,便成就大果報。

《增壹阿含3.10經》 世尊為諸比丘廣說修行念死者,當專精念死。念死者,此沒生彼,往來諸趣,命逝不停,諸根散壞,如腐敗之朽木,命根斷絕,宗親分離,無形無響。如是念死,便成就大果報。

4.弟子品:記說以阿若拘鄰比丘為首的百位聲聞中,諸德行第一的比丘。共10經。此品及比丘尼品、清信士品、清信女品等四品與法賢《佛說阿羅漢具德經》同本。

《增壹阿含4.1經》說弟子中阿若拘鄰比丘、優陀夷比丘、摩訶男比丘、善肘比丘、婆破比丘、牛跡比丘、善勝比丘、優留毘迦葉比丘、江迦葉比丘、象迦葉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2經》說弟子中馬師比丘、舍利弗比丘、大目揵連比丘、二十億耳比丘、大迦葉比丘、阿那律比丘、離曰比丘、陀羅婆摩羅比丘、羅吒婆羅比丘、大迦旃延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3經》說弟子中軍頭婆漠比丘、賓頭盧比丘、識比丘、鵬耆舍比丘、摩訶拘絺羅比丘、堅牢比丘、難提比丘、今毘羅比丘、施羅比丘、浮彌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4經》說弟子中狐疑離曰比丘、婆嗟比丘、陀素比丘、尼婆比丘、優多羅比丘、盧醯甯比丘、優鉗摩尼江比丘、刪提比丘、曇摩留支比丘、迦淚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5經》說弟子中婆拘羅比丘、滿願子比丘、優波離比丘、婆迦利比丘、難陀比丘、婆陀比丘、斯尼比丘、天須菩提比丘、難陀迦比丘、須摩那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6經》說弟子中尸婆羅比丘、優波先迦蘭陀子比丘、婆陀先比丘、摩訶迦延那比丘、優頭槃比丘、拘摩羅迦葉比丘、面王比丘、羅雲比丘、般兔比丘、周利般兔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7經》說弟子中釋王比丘、婆提婆羅比丘、羅婆那婆提比丘、鴦迦闍比丘、阿難比丘、迦持利比丘、月光比丘、輸提比丘、天比丘、果衣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8經》說弟子中鴦掘魔比丘、僧迦摩比丘、質多舍利弗比丘、善來比丘、那羅陀比丘、鬼陀比丘、毘盧遮比丘、須菩提比丘、耆利摩難比丘、焰盛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9經》說弟子中梵摩達比丘、須深比丘、娑彌陀比丘、躍波迦比丘、曇彌比丘、比利陀婆遮比丘、無畏比丘、須泥多比丘、陀摩比丘、須羅陀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4.10經》說弟子中那伽波羅比丘、婆私吒比丘、須夜奢比丘、滿願盛明比丘、彌奚比丘、尼拘留比丘、鹿頭比丘、地比丘、頭那比丘、須拔比丘等各專長一法。

5.比丘尼品:記說以大愛道比丘尼為首的五十位聲聞中,諸德行第一的比丘尼。共5經。

《增壹阿含5.1經》說弟子中大愛道瞿曇彌比丘尼、識摩比丘尼、優缽華色比丘尼、機梨舍瞿曇彌比丘尼、奢拘梨比丘尼、奢摩比丘尼、波頭蘭闍那比丘尼、波羅遮那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最勝比丘尼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5.2經》說弟子中扙陀迦毘離比丘尼、醯摩闍比丘尼、輸那比丘尼、曇摩提那比丘尼、優多羅比丘尼、光明比丘尼、禪頭比丘尼、檀多比丘尼、天與比丘尼、瞿卑比丘尼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5.3經》說弟子中無畏比丘尼、毘舍佉比丘尼、拔陀婆羅比丘尼、摩怒呵利比丘尼、陀摩比丘尼、須陀摩比丘尼、[*]須那比丘尼、奢陀比丘尼、優迦羅比丘尼、離那比丘尼、阿奴波摩比丘尼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5.4經》說弟子中優迦摩比丘尼、清明比丘尼、素摩比丘尼、摩陀利比丘尼、迦羅伽比丘尼、提婆修比丘尼、日光比丘尼、末那婆比丘尼、毘摩達比丘尼、普照比丘尼等各專長一法。

《增壹阿含5.5經》說弟子中曇摩提比丘尼、須夜摩比丘尼、因陀闍比丘、龍比丘尼、拘那羅比丘尼、婆須比丘尼、降提比丘尼、遮波羅比丘尼、守迦比丘尼、拔陀軍陀羅拘夷國比丘尼等各專長一法。

6.清信士品:記說以三果商客為首的四十位在家弟子中,諸德行第一的優婆塞。共4經。

《增壹阿含6.1經》說弟子中三果商客、質多長者、犍提阿藍、掘多長者、優波掘長者、呵侈阿羅婆、勇健長者、闍利長者、須達長者、泯兔長者等優婆塞的功德。

《增壹阿含6.2經》說弟子中生漏婆羅門、梵摩俞、御馬摩納、喜聞笒婆羅門、毘裘婆羅門、優婆離長者、殊提長者、優迦毘舍離、最上無畏優婆塞、頭摩大將領毘舍離等優婆塞的功德。

《增壹阿含6.3經》說弟子中毘沙王、光明王、波斯匿王、阿闍世王、優填王、月光王子、造祇洹王子、師子王子、無畏王子、雞頭王子等優婆塞的功德。

《增壹阿含6.4經》說弟子中不尼長者、摩訶納釋種、拔陀釋種、毘闍先優婆塞、師子大將、毘舍御優婆塞、難提婆羅優婆塞、優多羅優婆塞、天摩優婆塞、拘夷那摩羅等優婆塞的功德。

7.清信士女品:記說以難陀難陀婆羅為首的三十位在家弟子中,諸德行第一的優婆夷。共3經。

《增壹阿含7.1經》說弟子中難陀難陀婆羅優婆斯、久壽多羅優婆斯、須毘耶女優婆斯、毘浮優婆斯、鴦竭闍優婆斯、跋陀娑羅須焰摩優婆斯、婆修陀優婆斯、無優優婆斯、婆羅陀優婆斯、須頭優婆斯等優婆斯的功德。

《增壹阿含7.2經》說弟子中摩利夫人、須賴婆夫人、捨彌夫人、月光夫人、雷電夫人、摩訶光優婆斯、毘提優婆斯、拔提優婆斯、難陀母優婆斯、照曜優婆斯等優婆斯的功德。

《增壹阿含7.3經》說弟子中無優優婆斯、毘讎先優婆斯、優那陀優婆斯、無垢優婆斯、尸利夫人優婆斯、鴦竭摩優婆斯、雷焰優婆斯、最勝優婆斯、泥羅優婆斯、脩摩迦提須達女優婆斯、藍優婆斯等優婆斯的功德。

8.阿須倫品:記敘如來出世有饒益眾生、安穩眾生、無明大暗滅除、三惡道減少等大利益。共10經。

《增壹阿含8.1經》世尊說明阿須倫雖形大而甚可畏,能令日月王恐懼,但因日月日月威德有大神力,所以阿須倫不能觸惱日月王;以此比喻波旬雖化極妙奇異六情,欲迷亂諸比丘,但不能如意。因比丘要當專意未有信施,不起想念;已有信施,能消化,並不起染著。

《增壹阿含8.2經》說如來出世,多饒益人,安隱眾生,愍世羣萌,欲使天、人獲其福祐。

《增壹阿含8.3經》說如來出世,諸道法便出現於世。

《增壹阿含8.4經》說如來出世,便有智慧光明出現於世。

《增壹阿含8.5經》說如來出世,無明大冥便自消滅。

《增壹阿含8.6經》說如來出世,便有三十七道品出現於世。

《增壹阿含8.7經》敍說如來沒盡於世,則天、人普失廕覆,三十七道品亦復滅盡。

《增壹阿含8.8經》敍說如來出世,則天、人便蒙光澤,有信心於戒、聞、施、智慧,如滿月普照一切。

《增壹阿含8.9經》敍說如來出世,則天、人熾盛,三惡道眾生便自減少。

《增壹阿含8.10經》敍說如來出世,則天、人無與等者,是信、戒、聞、施、智慧,皆悉具足。

9.一子品:敘說唯有一子一女的父母,恆念其子女成就大德行。若在家,如上首第一優婆塞、優婆夷;若出家,則如上座第一比丘、比丘尼。又說當發淨意,降伏惡心,勿生穢行,令趣善道等。共10經。

《增壹阿含9.1經》世尊為比丘說猶如篤信的優婆斯教獨生子成人,若在家當如質多長者、象童子,若出家當如舍利弗、目犍連,所以比丘應當善念專心,求於果證,莫生染著。

《增壹阿含9.2經》世尊為比丘說猶如篤信的優婆斯教獨生女成人,若在家當如拘讎多羅、難陀母,若出家當如讖摩、優鉢花色,所以比丘應當善念專心,求於果證,莫生染著。

《增壹阿含9.3經》世尊為比丘說不見一法疾於心者,猶如獼猴捨一取一,故常當降伏心意,令趣善道。

《增壹阿含9.4經》同第3經,文略縮減。

《增壹阿含9.5經》世尊為比丘說由於惡心,屈伸臂頃墮泥黎中,所以應當降伏心,勿生穢行。

《增壹阿含9.6經》世尊為比丘說生善妙心,便得生天上,故當發淨意,勿生穢行。

《增壹阿含9.7經》世尊為比丘說不見一法如女色眩惑於人,令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迴轉五道,動歷劫數,故當除諸色,莫起想著。

《增壹阿含9.8經》文同第七經,偈不同。

《增壹阿含9.9經》世尊為比丘說若作亂想,五蓋便起,已起增多,故莫作亂想,常當專意。

《增壹阿含9.10經》世尊勸比丘常當專意觀不淨想,則五蓋不生,已生使滅。

10.護心品:敘說當學無放逸行,當守護心;不惱不害一切眾生,平等心行施,為福莫厭,一心念佛等。共10經。

《增壹阿含10.1經》世尊勸比丘當學無放逸行,常守護心,恆自謹慎,則三漏不生,已生使滅。

《增壹阿含10.2經》世尊勸比丘當於諸善法無放逸行。無放逸行即不觸嬈、不害、不惱一切眾生;善法指八正道。

《增壹阿含10.3經》世尊為比丘說觀檀越之布施,能成就戒、聞、三昧、智慧,因此莫忘恩惠,當有慈心於檀越,說身、口、意清淨之行,使檀越功不唐捐。最後以偈說檀越布施的果報。

《增壹阿含10.4經》世尊為比丘說檀越當承事供養精進持戒之諸賢聖人,所以比丘當除棄五盛陰病,求入無畏泥洹城中。最後又說阿那邠持廣作惠施之事,並讚嘆弟子中第一優婆塞好喜布施,即須達長者。

《增壹阿含10.5經》佛勸阿那邠持長者當平等意而廣惠施。

《增壹阿含10.6經》世尊為諸比丘說佛陀審知眾生根源所趣及布施之果報,然眾生不能平等施而自墮落,恆有慳嫉之心,纏裹心意;若能平等惠施,必獲其福祐。

《增壹阿含10.7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為福莫厭,當畏無福。造福是受樂之應,甚可愛敬;無福是苦之本原,不可稱記。造福者恆求聖賢之道,盡除苦,後無有憂。

《增壹阿含10.8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為福莫倦,因功德福業能降伏魔怨而成佛道。

《增壹阿含10.9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心無篤信,不壞敗惡趣;心行篤信,得趣善處,所以恆專一心念,得至泥洹。

《增壹阿含10.10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如來出世,眾生類便增壽、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故當專精一心念佛。

11.不還品第:敘述降伏貪瞋癡等惡心,證阿那含果等。共10經。

《增壹阿含11.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滅貪欲一法,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11.2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滅瞋恚一法,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11.3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滅愚癡一法,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11.4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滅慳貪一法,成阿那含。

《增壹阿含11.5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惡心不降伏,受諸苦報,所以應當分別心,思惟心,善念諸善本。

《增壹阿含11.6經》世尊為諸比丘說降伏惡心,受諸善報,所以應當當分別心,思惟心,善念諸善本。

《增壹阿含11.7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繫念財物,心生染著,甚難捨,便於大眾中作妄語,令人墮三惡道中,故染著財物之心,已生者當捨,未生者令勿生。

《增壹阿含11.8經》參考上經。

《增壹阿含11.9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提婆達兜愚癡,貪著利養,作五逆罪,經累劫不可救拔,譬如有人墮深厠中,無一淨處,或有人欲援拔之,以穢故,又捨之而去。

《增壹阿含11.10經》有一比丘懷疑佛記調達之罪,問於阿難,阿難請佛開示。佛又為該比丘再說提婆達因利養入泥犁之事。

12.壹入道品第:敘說依一入道,得證涅槃,故當修慈忍,當供養如來。又說瞻視病者得大果報及修頭陀行,不應貪著利養等。共10經。

《增壹阿含12.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依一入道,則可滅五蓋,思惟四意止,修八正道,遠離愁憂,無憂喜想,便得智慧,證涅槃。一入者,專一心;道者,八正道。

《增壹阿含12.2經》世尊勸比丘於身口意當修慈忍。

《增壹阿含12.3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如來為無與等者,為第一福田,可事可敬,比丘當常供養如來。

《增壹阿含12.4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瞻視病者,即瞻視如來,將得大果報、大功德。

《增壹阿含12.5經》世尊向諸比丘讚嘆阿練若行、持三衣頭陀行等,並勸比丘學大迦葉。

《增壹阿含12.6經》大迦葉年老,佛勸其捨頭陀行,迦葉不從,佛讚嘆大迦葉及頭陀行,認為頭陀行在世,佛法亦當久住於世,並增益天道,減少惡道。

《增壹阿含12.7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利養甚重,令人不得無上真正之道,提婆達兜日受婆羅留支供養五百釜食,起五逆罪,命終墮地獄,即是例證,故比丘不可貪著利養。

《增壹阿含12.8經》 提婆達兜犯五逆罪,卻在大眾中挑撥無因果,諸比丘告訴佛。世尊在為比丘說善惡終歸有報,提婆達兜愚癡不知,故說無有善惡報;病勸比丘當遠離諸惡,為福莫倦。

《增壹阿含12.9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利養深重之害,並勸勿生利養心,已生令除。

《增壹阿含12.10經》世尊以師利羅為例,為比丘說利養深重,壞清淨行,所以利養心未生當令不生,已生當令斷。

13.利養品:敘說利養的禍害以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共7經。

《增壹阿含13.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修羅陀比丘本修頭陀行,後因受蒲呼國王供養,心生染著,漸捨阿練若行,為白衣屠牛殺生,身壞命終,墮大地獄。因此知利養甚重,使人不得至無上正真之道。

《增壹阿含13.2經》世尊為諸比丘說佛滅味欲一法,得證神通果。

《增壹阿含13.3經》摩利夫人藉城內一長者喪子事件為波斯匿王解說恩愛別離、怨憎會苦,皆是愁憂,無有歡樂,終於使王歸信佛陀。

《增壹阿含13.4經》佛為那憂羅公長者說身是苦,雖身有病,應令心無病。舍利弗復為那憂羅公長者廣釋此義。

《增壹阿含13.5經》佛為婆羅門說有二十一結染著心者,必墮地獄,反之將生天上,江側婆羅門聞法出家,證阿羅漢果。二十一結是:一瞋,二害,三眠,四調,五疑,六怒,七忌,八惱,九嫉,十憎,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幻,十四姦,十五偽,十六諍,十七憍,十八慢,十九妒,二十增上慢,二十一貪。

《增壹阿含13.6經》釋提桓因以偈問佛,施誰福最尊。佛以偈回答,施僧福最勝,獲福無量。

《增壹阿含13.7經》釋提桓因探須菩提病,須菩提為說: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以白治白,以黑治黑;猶如有毒藥,亦有害毒藥;三毒一切皆空,無人、無我,乃至無有男女。

14.五戒品:敘說犯、持五戒的果報。共10經。

《增壹阿含14.1經》世尊為比丘說殺生之惡報,並勸持殺戒。

《增壹阿含14.2經》世尊為比丘說不殺生之善報,並勸持殺戒。

《增壹阿含14.3經》世尊為比丘說偷盜之惡報,並勸持偷盜戒。

《增壹阿含14.4經》世尊為比丘說廣行布施之善報,並勸行廣施,勿有慳心。

《增壹阿含14.5經》世尊為比丘說淫逸無度,好犯他人妻女之惡報,並勸莫行淫想,莫行他淫。

《增壹阿含14.6經》世尊為比丘說不犯他淫、貞潔之善報,並勸莫行邪淫,莫興淫意。

《增壹阿含14.7經》世尊為比丘說妄語、綺語、鬥亂是非之惡報,並勸至誠莫妄語。

《增壹阿含14.8經》世尊為比丘說不妄語之善報,並勸持妄語戒。

《增壹阿含14.9經》世尊為比丘說飲酒之惡報,並勸持飲酒戒。

《增壹阿含14.10經》世尊為比丘說不飲酒之善報,並勸持飲酒戒。

【二法】有六品,65經。

15.有無品:共10經。

《增壹阿含15.1經》世尊為比丘說於有、無二見不應習行,不應諷誦,盡當捨離。

《增壹阿含15.2經》世尊為比丘解釋有見、無見的內容和分科,並勸比丘捨此二見。

《增壹阿含15.3經》世尊為比丘說有財、法二施,法施為施中之最,比丘當學法施。

《增壹阿含15.4經》世尊為比丘說有法、財二業,法業為諸業之最,比丘當學法業,不學財業。

《增壹阿含15.5經》世尊為比丘說有法、財二恩,法恩為恩中之最,比丘當修行法恩。

《增壹阿含15.6經》世尊為比丘說愚者有「不能辦者而辦之、垂辦之事厭而捨之」二相像貌;智者有「不能成辦事不辦、垂辦之事亦不厭捨」二相像貌。比丘當捨離愚者二相像貌,當修行智者二相像貌。

《增壹阿含15.7經》世尊為比丘說當習智慧、滅盡二法,以禮如來。

《增壹阿含15.8經》世尊為比丘說當習力、無畏二法,以禮法寶及如來神廟。

《增壹阿含15.9經》世尊為比丘說當內自思惟「如來與世間人民無與等者、如來有大慈大悲矜念十方」二法,專精一意,禮如來寺。

《增壹阿含15.10經》世尊為比丘說受法教化、內思止觀二因二緣起於正見。

16.火滅品:敘說有餘、無餘涅槃界;佛以烏、豬二喻說人行惡悔與不悔;又以驢、牛二喻誨弟子當清淨諸根;又說行十善十惡的果報;佛陀以忍力、思惟力降魔成正覺等。共10經。

《增壹阿含16.1經》魔行天子欲亂難陀戒行,向孫陀利女散布難陀將返俗的流言。波斯匿王信以為真,難陀闢謠,說明自己已成阿羅漢。魔行天子不死心,親向難陀說偈挑情,難陀不為所動,佛因此讚說難陀多項德行。

《增壹阿含16.2經》世尊為比丘說不還果為有餘涅槃界,阿羅漢果為無餘涅槃界;並勸比丘當求方便,至無餘涅槃界。

《增壹阿含16.3經》世尊以烏、豬二喻,勸比丘於閑靜處作諸惡行,當行自悔,如烏雖食不淨,而後知拭嘴,以免他人嘲笑;若犯戒不悔過者,如豬。

《增壹阿含16.4經》佛以驢喻犯戒比丘,牛喻清淨比丘,而為比丘說若不能清淨諸根,無有威儀,行止有違禁戒,遭人譏憚,卻自詡為比丘,猶如驢偶入牛群中,卻自稱為牛,觀其身,裏外無一處似牛。反之,如良牛入牛群,自稱為牛,毛、角、耳、聲具是牛,眾牛相來舐體。勸比丘當如牛,善習諸禮節、威儀,善守護諸根。

《增壹阿含16.5經》世尊為比丘說行十善、十惡之果報,並勸遠離惡行,修諸善行。

《增壹阿含16.6經》世尊為比丘說有八正、八邪二微妙法。

《增壹阿含16.7經》世尊為比丘說貪淫、瞋恚、愚癡盡為燭明,八正道為由燭趣道之業。

《增壹阿含16.8經》世尊為比丘說佛以忍、思惟二力降魔成正覺,比丘亦當修此二力以成就果位,自致涅槃。

《增壹阿含16.9經》敘述阿那律為梵志闍拔吒開示天眼及無上智慧眼的妙用和修法,諸天和佛皆讚歎阿那律。

《增壹阿含16.10經》諸比丘不知羅雲比丘何以奉修禁戒,無有觸犯,但仍是有漏心,不得解脫。佛為說具足禁戒,諸根成就,諸結使將逐漸盡,便得解脫。

17.安般品:內容有佛陀教羅雲行安般法,證阿羅漢果;如來、轉輪聖王出現於世難;觀惡知識如月盡,善知識如月滿;善惡知識法的差別等。共11經。

安般品之一

《增壹阿含17-1.1經》羅雲比丘依佛所教修安般之法,終自證阿羅漢果,獲佛讚許。

安般品之二

《增壹阿含17-2.1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轉輪聖王出世甚為難得。

《增壹阿含17-2.2經》世尊為比丘說辟支佛、漏盡阿羅漢出世甚為難得。

《增壹阿含17-2.3經》世尊為比丘說作眾惡、不造善行,為世間二煩惱法,比丘當覺知。

《增壹阿含17-2.4經》世尊為比丘說邪見眾生,身、口、意皆行惡,無可貴者,如苦果子,雖植於良田,復苦,為人所不喜。當除邪見,習正見。

《增壹阿含17-2.5經》世尊為比丘說正見眾生,所念、所趣,一切行皆可貴,如甘美之果子,植於良田,所生之果皆甘美,為人所喜,是故當習正見。

《增壹阿含17-2.6經》佛為阿難說說興愛欲想,便生愛欲,長夜習之,無有厭足。並舉往昔為轉輪王頂生,因貪得無厭,而致敗德、墮落之本生事為例,告誡世人勿興貪欲心;欲求厭足,當從聖賢智慧中求。

《增壹阿含17-2.7經》佛為生漏婆羅門開示:觀惡知識猶如月向盡,觀善知識猶如月盛滿;當學如新月,漸趣盈滿。

《增壹阿含17-2.8經》佛為諸比丘分別善、惡知識法。常自貢高,毀呰他人,名為惡知識法;不自貢高,不毀他人,名為善知識法;惡知識法當共遠離,善知識法當念共修行。

《增壹阿含17-2.9經》敍說尊者周利槃特及舍利弗降伏世典婆羅門。

《增壹阿含17-2.10經》提婆達多勸誘婆羅留支王子弒父作新王,而自己則害佛作新佛。諸比丘聽聞之後告訴佛,佛因此說當捨非法而行正法。

18.慚愧品:內容有敘說慚、愧二法能擁護世間;世間有施與不施二種人;佛陀告誡弟子常習法施,勿習食施;提婆達兜令阿闍世王害佛;說誹謗佛陀與不誹謗佛陀的二種人等。共10經。

《增壹阿含18.1經》世尊為比丘說慚、愧二妙法,能擁護世間,使倫常有別、六畜互異;故當習有慚、有愧。

《增壹阿含18.2經》世尊為比丘分別世有得財物,恆守藏之與歡喜布施的二種人。第一種人,所得之物悉不與他人,卻與五家共有;第二種人,能造諸功德,種天上福。故當學第二種人,得而廣施。

《增壹阿含18.3經》世尊為比丘說假若如來弟子貪著利養,則不行於法,不分別法,毀世尊教,不得至涅槃道;若恭敬於法,不貪財物,能得稱譽,名聞四遠。故當法施,勿習財()施。舍利弗復廣釋其義。

《增壹阿含18.4經》敘說佛令大迦葉受梵志婦供養,使其得度,佛並為其夫婿說沙門法,使其證果。

《增壹阿含18.5經》世尊為比丘說提婆達兜教唆阿闍世王釋放醉象害佛,佛以神力化師子王降伏之,並為醉象說偈,使其得度;當時觀佛降醉象之男女六萬餘人,亦皆得度。

《增壹阿含18.6經》敍說佛訶責難陀比丘不應律行,不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著極妙之衣,摩治形服,與白衣無異;並勸難陀持阿練若行,樂沙門法。

《增壹阿含18.7經》難陀不堪行梵行,欲脫法服,過在家生活,而且還眷念孫陀利釋女。佛顯神通,令難陀上忉利天,下地獄去見識;難陀因此懺悔罪緣,精進梵行,佛更以種種法向難陀開示,令得證果。

《增壹阿含18.8經》佛為大愛道瞿曇彌說禮如來法為最勝、最上。

《增壹阿含18.9經》佛為比丘說非法言法,法言非法,此二種人誹謗如來;非法言非法,真法言真法,此二種人不誹謗如來。

《增壹阿含18.10經》敍說應譽者便歎譽之,不應稱者亦不稱歎之,此二種人獲福無量;可稱歎反更誹謗之,不應稱歎者而更稱歎之,此二種人獲罪無量。

19.勸請品:內容有敘說梵天請佛陀轉法輪;有二法令人無智慧,二法令人成就大智慧;有二法令人貧賤,二法令人富貴;二人出現世間甚難得遇等。共11經。

《增壹阿含19.1經》敍說佛陀初於菩提樹下證道,念所得妙法,眾生難以了解,不能信受奉行,遂默然不欲說法,梵天即勸請佛轉法輪。

《增壹阿含19.2經》佛為五比丘說當捨欲、樂二事,習至要之八正道。

《增壹阿含19.3經》佛為釋提桓因解答比丘如何斷愛欲,心得解脫,乃至究竟安隱之處。之後目犍連往忉利天試驗帝釋,帝釋使觀最勝講堂,目犍連以神足令天宮殿震動,帝釋乃為敘述禮佛問法之事。目犍連與帝釋同返佛前,重請說其義。

《增壹阿含19.4經》佛為比丘說獸王師子、漏盡阿羅漢見雷電霹靂,無有恐怖;比丘當學漏盡阿羅漢。

《增壹阿含19.5經》佛為比丘說不喜問勝人、不精進二法,令人無智慧;好問、勤精進二法,令人成大智慧;當遠離惡法。

《增壹阿含19.6經》佛為比丘說阻施、不施二法,令人貧賤;見施隨喜、好施二法,令人富貴;當學惠施,勿有貪心。

《增壹阿含19.7經》佛為比丘說不孝、不事勝己者二法,令人生貧賤家;恭敬、惠施所有二法,令人生豪族家。

《增壹阿含19.8經》佛涅槃後,須深女問拘絺羅,為何世尊不記優蹋藍弗、羅勒迦藍二人當盡苦際,並請拘絺羅宣述其義。

《增壹阿含19.9經》敍說迦遮延為上色婆羅門說老地、壯地法。婆羅門即自歸三寶,及不復殺生。

《增壹阿含19.10經》佛為比丘說能說法者、聞法奉行者,此二種人出世,甚難值遇。

《增壹阿含19.11經》佛遊毗舍離闇婆婆利園,五百童子與闇婆婆利女爭供養佛。佛即為五百童子開示當學知恩不忘、應念反復二法;又受闇婆婆利女供養飲食及園林,並為女說法祝福。

20.善知識品:內容敘說當近善知識,勿近惡知識;當學反復,勿學無反復;當念精進,勿有懈怠;當修止、觀二法;又說二難事,二易事等。共13經。

《增壹阿含20.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

《增壹阿含20.2經》敘說提婆達兜的五百弟子,聞佛說莫近惡知識偈,便至佛前頂禮悔過,終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20.3經》佛因曇摩留支觀前身為大魚,為諸比丘斷狐疑,而述說於往昔定光如來時的本生故事。

《增壹阿含20.4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有人若得利養,不起染著,不得利養,不起亂想,猶如師子食噉小畜;有人若得利養,起染著心,不得利養,恆生想念,猶如羊食糞屎而自貢高。比丘受四事供養當不起想著,不得亦不起諸念。

《增壹阿含20.5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若知反復,則近如來;不知反復,遠離如來,所以比丘當學反復。

《增壹阿含20.6經》世尊勸諸比丘當念精進,勿有懈怠;佛以精進故,超彌勒前成佛。

《增壹阿含20.7經》世尊為諸比丘說阿練比丘當修行止、觀二法,如此則能證果;諸菩薩亦由止、觀而成佛,所以比丘當學止、觀二法。

《增壹阿含20.8經》世尊為諸比丘說阿練比丘在閑靜處,不在眾中,恆當恭敬,發歡喜心;常當精進,莫有懈慢;悉當解了諸法之要。

《增壹阿含20.9經》世尊告訴諸比丘要為無信之人說信法,為慳貪之人說施法,此二事甚難;為有信之人說信法,為不慳貪人說施法,此二事甚易。

《增壹阿含20.10經》世尊為諸比丘說供養父母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故當常念孝順供養父母。

《增壹阿含20.1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父母恩重難報,若有人左肩父、右肩母,經歷千萬歲,四事供養,乃至於肩上放屎溺,猶報恩不盡,故當供養孝順父母,不失時節。

《增壹阿含20.12經》朱利槃特因不持戒,為兄訶責並予驅逐,佛教使執掃[-+]而誦之,遂悟除垢義,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20.13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怨憎共會與恩愛別離,世人所捐棄;怨憎別離與恩愛共會,世人所喜悅;此皆由愛生成,故當學除愛,並使令不生。

【三法】有四品,40經。

21.三寶品:內容有敘說皈依三寶的功德;;施、平等、思惟三福業;受胎三因緣;修學身口意三善行;三大患以三藥醫治;於身、命、財三不牢要,求於牢要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1.1經》世尊為諸比丘敍說三自歸佛法僧之功德。

《增壹阿含21.2經》世尊為諸比丘敍說三福業:一施,二平等、四無量心,三思惟七覺支。

《增壹阿含21.3經》世尊為諸比丘敍說識神受胎有三因緣:父母共集一處而有欲意、無病患、俱相有子,勸比丘當求方便,斷此三因緣。

《增壹阿含21.4經》世尊為諸比丘敍說欲起慈心,當於佛法僧三寶安意,令不移動。

《增壹阿含21.5經》瞿波離身、口、意不行善,因毀謗舍利弗、目揵連,而墮蓮華地獄,身體受烈火焚燒,且遭百牛犁舌;目揵連愍之,前往教化,瞿波離非但無悔心,竟再吐惡言,致遭受千牛犁舌。世尊因此勸比丘當修學身口意三善行。

《增壹阿含21.6經》世尊為比丘說成就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三法,常念繫意在道品之中,則能盡有漏。

《增壹阿含21.7經》世尊為諸比丘說風、痰、冷三大患,各以酥、蜜、油為良藥;貪、瞋、癡三大患,各以不淨、慈心、智慧因緣三觀為良藥;勸比丘當以方便,求此三藥。

《增壹阿含21.8經》世尊為諸比丘說當捨身口意三惡行,當修身口意三善行。

《增壹阿含21.9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欲、色、痛各有味、有過、有捨離法,當念在樹下空閑之處坐禪思惟,莫有懈怠。

《增壹阿含21.10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身、命、財為三不牢要,當求轉成牢要。

22.三供養品:內容有勸世人應供養佛陀、阿羅漢及轉輪聖王三人;三善根不可盡,能至涅槃;當修戒定慧三法;眾生因貪欲、睡眠、調戲三事而入三惡趣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2.1經》世尊為比丘說世人應供養如來、阿羅漢、轉輪聖王三人。

《增壹阿含22.2經》世尊為比丘說當於如來、正法、聖眾三寶處種功德,此三善根不可窮盡,能至涅槃界。

《增壹阿含22.3經》世尊為比丘說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各為欲愛使、瞋恚使、癡使,當以四念處滅此三痛。

《增壹阿含22.4經》世尊為比丘說女人、咒術、邪見三事宜覆隱;日、月、佛法三事宜露現。

《增壹阿含22.5經》世尊為比丘說當知生、老、死三有為相,善分別之。

《增壹阿含22.6經》世尊為比丘說當捨離愚者身口意三相三法,當念修行智者身口意三相三法。

《增壹阿含22.7經》世尊為比丘說當念修行戒、定、慧三法。

《增壹阿含22.8經》世尊為比丘說三法可愛而不可保:謂少壯、無病、長壽。

《增壹阿含22.9經》世尊為比丘說少壯、無病、壽命三法,世人所貪愛;老、病、死三法,世人所不貪愛。應學:雖有少壯,當求不老,至涅槃;雖無病,當求方便,使不有病;雖有壽,當求方便,使不命終。

《增壹阿含22.10經》世尊為比丘說貪欲、飲酒、睡眠三法,令人不知厭足,當捨離,不親近之。

23.地主品:內容有敘說告誡波斯匿王做福當無厭,並以地主王本生為例,說明過去世供養三寶無厭足;二十億耳比丘行誼;當離三不善根,修三善根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3.1經》敘述波斯匿王供養佛及僧三月,自謂功德無量,佛及告誡王作福當無厭,因說本生為地主王時,曾七萬歲中供養燈光如來及八十億比丘,又七萬歲中供養形像舍利,廣修功德,然當時只求於生死中獲福祐,不知求解脫,故教波斯匿王修福宜求解脫,王遂悔過。又記敘迦旃延尼自述本生為使人純黑時,供養式詰如來,發願求解脫之事以佐證,佛並讚迦旃延尼為信解脫第一。

《增壹阿含23.2經》釋提桓因遙見婆拘盧已成阿羅漢,但不為他人說法,於是前往試之,知彼能說法,因眾生種類太多,皆著我所、非我所,故默然不說法;帝釋憶及昔日佛語世界殊異之事,遂讚歎婆拘盧能說法。

《增壹阿含23.3經》敍說二十億耳精進苦行,不得解脫,思捨法服還俗,佛為說琴絃不緩不急之喻,教示修行當循中道,二十億耳依法修行而成阿羅漢,佛讚其為精勤苦行第一。

《增壹阿含23.4經》婆提病歿,以無子息,波斯匿王親臨收攝財寶入官庫已,即詣佛所,佛言婆提前世福報享盡,今生未造新福,故墮涕哭地獄;又述婆提本事,以曾施辟支佛,後有悔心,致現世雖富有,而不能受用;故勸世人要廣行布施。

《增壹阿含23.5經》世尊為阿難說戒、聞、施三香,為諸香之冠,逆、順、逆順風皆香,當求方便,成此三妙香。

《增壹阿含23.6經》記敘佛入城乞食時,遙見提婆達多,即遠避之,因此誡阿難,不應見愚人,若與惡知識從事,則無信、戒、聞、智,若與善知識從事,能增益諸功德,戒具成就。

《增壹阿含23.7經》佛因提婆達多恆受阿闍世王五百釜食供養,虛名遠播,起貢高,滅諸善功德,而為比丘說當發善心,不著利養,能獲戒、定、慧三法。

《增壹阿含23.8經》世尊為比丘說有貪、恚、癡三不善根,則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趣;有不貪、不恚、不癡三善根,則能生人、天中,乃至漏盡涅槃。

《增壹阿含23.9經》世尊為諸比丘分別有等聚、邪聚、不定聚、善聚、定聚,當遠離邪聚、不定聚,奉行正聚。

《增壹阿含23.10經》世尊勸諸比丘當遠離欲、瞋恚、殺害三觀想,常念修行出要、不害、不恚三觀想。

24.高幢品:內容有敘說恆念三寶,可得無畏,如諸天念三幢,恐怖自滅;佛陀本生以惠施、慈仁、自守三因緣而為轉輪聖王;信、財、持梵行三法現前,使人獲福無量;三结使繫縛眾生。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4.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恆念三寶,得無畏,猶如諸天念三幢,所有恐怖便自消滅。

《增壹阿含24.2經》敍說佛度那優羅小兒及降伏毗沙惡鬼,並教化拔祇國人。

《增壹阿含24.3經》敍說佛為諸釋種說法王最尊、最上,無上能及,勝於轉輪聖王,故當求方便,以正法治國。

《增壹阿含24.4經》佛為一比丘說無常法,並舉自己往昔曾以惠施、慈仁、自守三事成就轉輪聖王身,爾時福祐,今已永滅無餘,以說明無有一法恆在而無有變易。比丘受教,遂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24.5經》敍說佛初成道時,於波羅[*]仙人鹿園度五比丘,說四諦之法;又往優留毗村降伏惡龍,並度三迦葉及弟子千人,以神足、言教、訓誨三事教化,時千比丘盡成阿羅漢;再往迦毗羅衛國,度諸釋種,並為父王說法,廣演妙義,當時父王即集合臣民而說:諸有兄弟二人者,當聽取一人出家學道。於是,阿難、阿那律等諸王子皆於此時出家學佛。

《增壹阿含24.6經》世尊為比丘說敍說三齋日四大天王、天王使者、太子案行天下,伺察人間善惡,是日當持八關齋法,閉塞六情,防止五欲。並說佛教四部眾如何傳授優婆塞、優婆夷八關齋法。最後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八關齋戒者,所願皆成。

《增壹阿含24.7經》世尊為比丘說信、財、持梵行三法現前,善男子、善女人獲福無量,所以當求方便,成此三法。

《增壹阿含24.8經》世尊因拘深比丘常好鬥訟,犯諸惡行,乃說長壽王之事,告誡當同一師侶,共一水乳,勿共鬥訟,拘深比丘猶不聽取,佛乃捨去。後至跋耆國,見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人和合共住,精進修持,便與阿那律論上人之法,時長壽大將至,佛乃讚歎此三族姓子:若憶此三人者,能獲大利,當於此三族姓子,起歡喜心。

《增壹阿含24.9經》世尊為比丘說身邪、戒盜、疑三結使,能繫縛眾生,不能從此岸至彼岸;故當求方便,滅此三結。

《增壹阿含24.10經》世尊為比丘說空、無願、無想三三昧,不得此三三昧者,久在生死,不能自覺;故當求方便,得此三三昧。

【四法】有七品,61經。

25.四諦品:內容敘說當修苦諦、集諦、盡諦、苦出要諦四諦,斷生死根本;當捨離卵、胎、濕、化四生,成就四諦法;以四種鳥喻四種人。共10經。

《增壹阿含25.1經》世尊為比丘說若不覺知苦、苦集、苦盡、苦出要四諦,則墮五道中,輪轉生死;若得此四諦,能斷生死根本;故當做方便,成此四諦。

《增壹阿含25.2經》世尊為比丘說親近善知識、聞法、知法、法法相明四法,多饒益人;當求方便,成此四法。

《增壹阿含25.3經》佛為阿難說若如來出世,能成就四未曾有法;當發喜心向如來所。

《增壹阿含25.4經》世尊為比丘說五盛陰為擔、人身為持擔人、愛著因緣為擔因緣、永盡愛結為捨擔;當作方便,捨離於擔。

《增壹阿含25.5經》世尊為比丘說當捨離卵、胎、濕、化四生,成就四諦法。

《增壹阿含25.6經》舍利弗為比丘詮釋:世間之四種人:與結相隨而不知者、與結相隨而如實知者、不與結相隨而如實不知者、不與結相隨而如實知者。並說惡、不善法、起諸邪見,名為結,結使已盡之比丘,四部眾及諸梵行者皆來供養。最後目犍連讚歎舍利弗所說法。

《增壹阿含25.7經》佛以果之生熟為喻簡別四種比丘:()雖具威儀而犯戒者,如果生而似熟;()威儀似缺而戒全者,如果熟而似生;()戒律威儀俱缺者,如果生而實生;()戒律威儀悉成就者,如果熟而實熟。當學熟果之人。

《增壹阿含25.8經》世尊說比丘為捨戒,棄衣鉢等物,還俗作白衣,猶如隨嵐風吹殺飛鳥,身首異途。

《增壹阿含25.9經》佛以四種鳥為喻簡別四種比丘:()身儀好而戒法劣者,如騺鳥形好而聲醜;()戒法好而身儀劣者,如拘翅羅鳥聲好而形醜;()身儀、戒法皆劣,如兔梟聲形俱醜;()身儀、戒法皆好者,如孔雀聲形俱好。當學聲形俱好。

《增壹阿含25.10經》佛以四種雲雷雨為喻簡別四種比丘:()善誦諸經而不說法者,如有雲雷而不雨;()身儀好、修法無失,雖不多聞、不誦諸經,然能受法、好從善知識、好說法者,如有雲雨而不雷;()身儀不好,又不修善法、不多聞、不誦不修諸經、不說法者,如有雲卻不雨不雷;()身儀好,喜學問、受不失、好說法、善教化他人者,如有雲亦雨亦雷。

26.四意斷品:內容敘說諸善法中,無放逸為第一,當無放逸,修四意斷;有四種人應起塔供養。共10經。

《增壹阿含26.1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諸善法由住不放逸地而滋長,如萬物依於地長大,故當無放逸修四意斷。

《增壹阿含26.2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諸善法中,無放逸為第一,如諸王中轉輪聖王為尊,故當無放逸修四意斷。

《增壹阿含26.3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諸善法中,無放逸為第一,如諸星宿光中,月光為第一,故當無放逸,修四意斷。

《增壹阿含26.4經》世尊為諸比丘說諸善法中,無放逸為第一,如諸花中婆師華為第一,故當無放逸,修四意斷。

《增壹阿含26.5經》佛為波斯匿王說世間有四種人:()先闇後明,指貧賤者、六根不具者,勤修善法,終生天上。()先明後闇,指顏貌端正之豪貴者,無真知見,不修善法,死墮地獄。()從闇至闇,指貧賤者、六根不具者,無正知見,不修善法,死墮地獄。()從明至明,指顏貌端正之豪貴者,勤修善法,終生善處。當學先明而後明,莫學先明而後闇。

《增壹阿含26.6經》世尊為比丘敍說少壯、無病、壽命、恩愛集聚四法,世人所愛;少壯之後老病、無病得病、壽夭、恩愛集聚復別離四法,世人不愛,但諸天、人、轉輪王,乃至諸佛,不得免除,故如來受衰老之報;若覺知戒、定、慧、解脫四法,則斷生死根;當求涅槃,出離生、老、病、死、恩愛別離,常念無常。

《增壹阿含26.7經》波斯匿王因母命終而愁憂,不奢蜜大臣善巧方便予慰導。佛為波斯匿王述老、病、死、無常,猶四方大山來壓眾生,非力所能卻;並勸波斯匿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而名此法為除愁憂之刺。

《增壹阿含26.8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了知並證得無常、苦、無我、涅槃四法,為天上、人中獨尊。

《增壹阿含26.9經》內容有:()佛脊痛小息,而敕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法。()目揵連乞食途中,為外道打殺,骨肉盡爛,以神足回精舍辭舍利弗,將先其入涅槃。()舍利弗請先佛涅槃,得佛允許,即入定、出定為眾說無常、苦、無我、涅槃四法本末;將返本生處入滅,途中罹疾,釋提桓因親自供養,為除不淨。()均頭持舍利弗之舍利及衣缽至阿難處,佛開示諸行無常。()佛感慨僧團損失,猶如大樹失枝。()目揵連三請,佛允其入滅。()佛歎僧團減損,然如來沒有愁憂。()佛為阿難說轉輪聖王、阿羅漢、辟支佛、如來四人,應起塔供養。

《增壹阿含26.10經》敍說婆迦梨久患病,求刀自殺;臨自刺時,思惟五陰,知有生法皆死法,即得解脫,入無餘涅槃。魔欲覓其生處,了不可得;是佛弟子中,信解脫第一。

27.等趣四諦品:內容敘說佛陀常說四聖諦,舍利弗以無數方便廣演四諦;佛國說菩薩為眾生上首的四法;有四種人可敬可貴,是世間的福田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7.1經》內容有()佛陀常說四諦法,並敕諸比丘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舍利弗以無數方便廣演四諦,令無數眾生快得善利;當求方便,行此四諦。

《增壹阿含27.2經》世尊為比丘說外道不能分別欲、見、戒、我四受,若能具有妙法(平等之法),則能分別諸受,與法相應而無違,於諸行無有缺漏,成就四沙門果;此妙法為法行之本,更無復有沙門出此上者,能勝此者。

《增壹阿含27.3經》佛為阿那邠邸長者說以慈心、誠心、平等心行布施,獲福無量,並舉本生為毗羅摩婆羅門時,曾作大施,但功德不及作僧房舍、受三皈、持五戒;若能於彈指頃慈愍眾生,以歡喜惠施,並不起想著,此福功德不可稱計。

《增壹阿含27.4經》佛以日出、人民普共田作、百鳥悲鳴、嬰孩啼哭四事,比喻如來出世、檀越四事供養、高德法師演微妙法、魔波旬驚怖。

《增壹阿含27.5經》佛為彌勒菩薩說菩薩以平等、歡喜、不為己、思惟菩薩為眾生上首四法,成就檀波羅蜜,具足六度,疾成無上正等正覺。

《增壹阿含27.6經》佛為比丘說如來出世以四無所畏,在大眾中作師子吼轉梵輪;故比丘當成就四無所畏。

《增壹阿含27.7經》佛為比丘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聰明勇悍、多聞博古明今,法法成就,在大眾中最為第一,當學之。

《增壹阿含27.8經》佛為比丘說有四種金翅鳥能食四種龍,然不能食事佛之龍,因如來行慈、悲、喜、護四等心;所以比丘當行四等之心。

《增壹阿含27.9經》佛為比丘說善知識以知時、自手、淨潔、極妙四事行惠施,能獲大福業,得甘露滅;當具此四功德。

《增壹阿含27.10經》佛為比丘說有持信、奉法、身證、見到之四種人,可敬可貴,為世之福田;其中見到人能身信作證而自遊化,故當念修身證之法。

28.聲聞品:記述目揵連、迦葉、阿那律、賓頭盧四大聲聞共議度化掌者跋提及其姊難陀;佛陀以日月四重翳喻覆蔽人心的四结。共7經。

《增壹阿含28.1經》內容有()目揵連、迦葉、阿那律、賓頭盧四大聲聞,共議化度羅閱城中不信三寶、不作功德者。()阿那律、迦葉、目揵連各往跋提處度化,目揵連為說五大施,跋提終捨慳悋而得法眼淨。()賓頭盧往化老母難陀,令持餅至佛所,如來教施餅於佛及四眾,並為說法,老母難陀即得法眼淨。()優婆迦尼聞兄姊受如來法化,欣喜至佛所;又因阿闍世賜予飲食之故,遣使問佛有關優婆塞飲食及持戒之法。佛言能使善法增益,不善法減損之飲食可親近;犯一戒,死墮地獄;若能持戒,得生善處。()佛教比丘授三皈五戒法。

《增壹阿含28.2經》佛為比丘說雲、風塵、煙、阿須倫四重翳,能覆日月光明;欲、瞋恚、愚癡、利養四結,亦覆蔽人心不得開解;所以當求方便,滅此四結。

《增壹阿含28.3經》佛為手阿羅婆長者子說若起欲意、瞋恚、愚癡,不得善眠;並說卑座、天座、梵座、佛座,如來以坐四神足座,快得善眠,不起三毒,而般涅槃。

《增壹阿含28.4經》佛令鹿頭梵志擊髑髏,能辨男、女、病源、藥治、所生處,惟不能辨阿羅漢骨,遂從佛出家,旋證阿羅漢果。之後鹿頭向佛說四界義有八界,命終時四大各歸其本;佛開示無常與有常,不可並論,雖有八界,實為四界。

《增壹阿含28.5經》佛為比丘說契經、律、阿毗曇、戒四大廣演之義,能簡別異方比丘之說,或非經本,或是義說,或戒行與味相應,或真是佛說。當持心執意行此四事。

《增壹阿含28.6經》波斯匿王興兵討賊畢,往詣如來,佛為說清旦早起、服油酥、服藥、家業娉娶四事,先苦而後樂。佛又告訴諸比丘修習梵行、誦習經文、坐禪念定、數出入息四事,先苦而後樂,能獲沙門四果,當求方便,成就此先苦而後樂法。

《增壹阿含28.7經》佛以 ()須陀洹如黃藍花朝取暮長;()斯陀含如邠陀利花晨朝剖花,向暮萎死;()阿那含柔軟;()阿羅漢柔軟中柔軟等四喻喻四沙門果,勸比丘當求方便,於柔軟中作柔軟沙門。

29.苦樂品:內容有敘說由苦樂的先後,,可分為四種人;由四事成就,可得生梵天的福報;四食使眾生流轉不已;四種辯才;四姓出家,同稱釋迦弟子等。共10經。

《增壹阿含29.1經》世尊為比丘說世有四種人:()先苦後樂者,雖生卑賤家,知有善惡果報,勤修福業;()先樂後苦者,雖生豪族家,但懷邪見,不信罪福;()先苦後苦者,生於貧賤家,又身抱邪見,不好布施,不奉持戒;()先樂後樂者,生於富貴家,具有正見,勤修福業。若有眾生欲先樂而後樂,當行布施。

《增壹阿含29.2經》世尊為比丘說世有四種人:()身樂心不樂者,作福之凡夫人,於四事無乏,但不免惡趣;()心樂身不樂者,阿羅漢不作功德,於四事供養不能得,但能免於惡趣;()身心俱不樂者,凡夫之人不作功德,四事短乏,又不能免於惡趣;()身心俱樂者,作功德之阿羅漢,四事供養無乏,又能免於惡趣。當習身心俱樂者。

《增壹阿含29.3經》世尊為比丘說塔、治故寺、和合聖眾、請轉法輪等四事成就,則受梵天之福;()梵天之福無量,欲求此福者,當以方便成其功德。

《增壹阿含29.4經》世尊為比丘說摶食、更樂()食、念食、識食等四種食,眾生以此流轉生死,故當共捨離此四食。

《增壹阿含29.5經》世尊為比丘說義辯、法辯、辭辯、應辯等四辯,摩訶拘絺羅具此四辯,能與四部之眾廣分別說;當如拘絺羅,成就四辯才。

《增壹阿含29.6經》世尊為比丘說有眾生、世界、龍國、佛國境界四事不可思議,此四事無善根本,但令人狂惑,心意錯亂,起諸疑結,不能修得梵行,至涅槃處;當思議四諦,四諦有義理,能修得梵行,行沙門法,得至涅槃處。

《增壹阿含29.7經》世尊為比丘說欲知一切眾生心中所念者,當修行自在、心、精進、誡等四種三昧行盡神足。

《增壹阿含29.8經》世尊為比丘說有四起愛之法,於四事供養生貪染愛著,當生起愛著之不善法時,不可親近;若心不生愛著之善法時,此可親近;欲使施主獲得功德,受福無窮,得甘露滅,當親近善法,除去惡法。

《增壹阿含29.9經》世尊為比丘說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當滅本名字,同稱釋迦弟子;如四大河入海已,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當求方便,得作釋迦弟子。

《增壹阿含29.10經》世尊為比丘說慈、悲、喜、護四等心,又名四梵堂,欲度欲界之天,處無欲之地者,當求方便,成此四梵堂。

30.須陀品:內容有敘說須陀沙彌於佛陀前演法無礙,佛陀允許其為大比丘;修摩那沙彌善修四意斷,證得四神足及四聖諦等。共3經。

《增壹阿含30.1經》佛問須陀沙彌:有常色、無常色,有漏義、無漏義,聚法色、散法色,受義、陰義,有字、無字,各為一義或若干義?須陀能演法不滯礙、無怯弱,佛讚許之,聽其為大比丘。

《增壹阿含30.2經》長老比丘向佛舒腳而眠,修摩那小沙彌結跏趺坐,佛以偈言長老之義,並記長老比丘對三寶無恭敬心,死後當生龍中;修摩那以恭敬心向三寶,七日後當得四神足、四諦。故勸比丘當勤加恭敬三寶。

《增壹阿含30.3經》內容有()須摩提嫁予滿財長者子,寧死不肯禮敬外道。()修跋梵志向滿財稱讚釋子,及昔日見均頭沙彌現神變之事。()滿財令須摩提請佛。()佛敕阿羅漢取舍羅應供,諸大弟子先往滿富城,顯諸神變。()佛率諸比丘於舍衛城空中現神通,六千外道遙見,如獸蟲馳走,滿財、須摩提、八萬四千人民,皆得法眼淨。()佛為諸比丘說須摩提之本生因緣──曾於迦葉佛時行布施、愛敬、利人、等利四事不乏,並發心度八萬四千眾。

31.增上品:內容敘述如來正法中有慈、悲、喜、護四園;佛陀依戒、定、慧、解脫四法而成無上道等共11經。

《增壹阿含31.1經》佛為生漏婆羅門說閑居靜處修道之法。

《增壹阿含31.2經》優填王向一比丘問禪中間事,比丘默然不答,佛勸導該比丘,當求方便,持慈、悲、喜、護四等心,教眾生善知識、父母及知親等,恭敬三寶,受持戒律。

《增壹阿含31.3經》佛為比丘說樂行跡所行愚惑、樂行跡所行速疾、苦行跡所行愚惑、苦行跡所行速疾等四事行跡,比丘當捨前三行跡,奉行後一行跡。

《增壹阿含31.4經》佛為比丘說四梵志得五通,皆不得免死,欲得免死者,思惟無常、苦、無我、滅盡四法本,便得了脫生、老、病、死,苦之元本;當求方便,成就四法本。

《增壹阿含31.5經》佛為比丘說三十三天有四園觀、四浴池,如來之正法中亦有慈、悲、喜、護之四園,四三昧之四池,於此中洗浴,能滅二十一結,度生死海,入涅槃城;當求方便,滅二十一結,入涅槃城。

《增壹阿含31.6經》佛舉四大如四毒蛇、五盛陰如五持刀劍者、欲愛如六怨家、內六入如空村,欲逃離諸害者,當以善權方便,和精進之力,乘八正道之筏渡過四流,由身邪之此岸到滅身邪之彼岸。

《增壹阿含31.7經》內容有()若人能身、口、意、命清淨無瑕穢者,命終得生人中。()習行身、口、意、命不清淨者,生地獄中。()習修行惠施、仁愛、利人、等利者,生善處天上。()能行四禪法者,身壞命終,盡有漏成無漏。欲生人中,當求方便,行三業命清淨;欲得生天上者,當行四恩;若得盡有漏成無漏,當行四禪法。

《增壹阿含31.8經》敘說佛未成道之前,修日食一麻一米等種種苦行,行經六年,未能得道;後依戒、定、慧、解脫等四法而成無上正真之道。故勸比丘當求方便,成就四法,得此四法者,成道不難。

《增壹阿含31.9經》佛往昔為諸天人說四流、四樂、四諦之法,諸天專心思惟,故得法眼淨;並以此勸誡諸比丘當學之。

《增壹阿含31.10經》世尊說比丘當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已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三界愛,無明、憍慢亦永盡。

《增壹阿含31.11經》目連與阿難二人同聲經唄,共諍勝負,餘比丘以此事稟報佛;佛為說比丘勿懷勝負心、共諍訟心而共競爭,當思惟四緣法,意與經、律、論共相應。

【五法】有五品,47經。

32.善聚品:內容敘述五根為善聚;五蓋為不善聚;禮佛有五事功德;天子五死瑞應;五事不可得;有五法使病不能得癒;有五法能令病得癒;惠施有五功德等。共12經。

《增壹阿含32.1經》世尊為比丘說信、精進、念、定、慧五根為善聚,能令人證果;故勸比丘當求方便,行此五根。

《增壹阿含32.2經》世尊為比丘說貪欲、瞋恚、睡眠、調戲、疑五蓋為不善聚,諸惡法皆由此起,三惡道於焉而有;故勸比丘當求方便,滅此五蓋。

《增壹阿含32.3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有信、戒、聞、慧、善色成就,故承事禮佛能成就端正、好聲、多財饒寶、生長者家、生善處天上五種功德;故勸比丘當求方便,成就此五種功德。

《增壹阿含32.4經》內容有()佛能以天眼觀得眾生所趣處,如於屋中知出入往來者;()閻羅王以生、老、病、死、賊五天使,責問罪人之不知修善法;()罪人受諸地獄苦;()閻羅王發願脫離地獄苦難,生人中,出家學道;()佛囑比丘當令身口意行無缺,滅卻五結,修行五根。

《增壹阿含32.5經》受歲之日,佛敕阿難擊楗椎集眾,僧眾自恣,清淨無咎;多耆奢以偈讚歎佛及諸比丘,佛印可其為造偈第一、所說無疑難。

《增壹阿含32.6經》世尊為比丘說三十三天子五衰相現,當墮豬胎;帝釋教令自歸三寶,得免惡道,降生為長者子,出家證果;於佛前宣述四諦,佛聽許為大沙門。

《增壹阿含32.7經》文荼王因第一夫人命終而憂愁,那羅陀為說除憂之患經,教令不憂於應失、應滅、應老、應病、應死之物;文荼王遂除諸愁苦,自歸三寶,不復殺生。

《增壹阿含32.8經》佛為比丘說病人不擇飲食、不隨時而食、不親近醫藥、多憂喜瞋、不起慈心向瞻病人,有此五法,不得時差;病人擇食、隨時而食、親近醫藥、不懷愁憂、咸起慈心向瞻病人,有此五法,便得時差;故當捨離前五法,奉行後五法。

《增壹阿含32.9經》佛為比丘說瞻視病人,不得時差與得時差各有五法。

《增壹阿含32.10經》佛為師子大將說惠施有名聞四遠、於尊貴者間不畏難、眾人愛戴、死後生人或天中、智慧超羣而現身漏盡等五功德;若於布施時知四諦法,欲得證果,皆悉如意。

《增壹阿含32.11經》佛為比丘說檀越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欲得長壽、端正、無病、無能勝、無上正真之辯等五種功德,當行施命、施色、施安、施力、施辯等五事。

《增壹阿含32.12經》佛為比丘說應時之施有五事:施遠來人、施遠去人、施病人、儉時施、初得食先施持戒精進人。欲行此五事,當念隨時施。

33.五王品:內容敘述五大國王談五欲;佛以五種戰鬥人簡別五種比丘;掃塔有五事不能成就功德,有五事能成就功德;恆一處住,有五種非法等。共10經。

《增壹阿含33.1經》波斯匿王、毗沙王、優填王、惡生王、優陀延王等五大國王共論色、聲、香、味、觸五欲,各偏其一,因往問佛。佛示:當平等論之,五欲隨所好各有妙,然各有過失,各有出要,有所樂,心即染著。

《增壹阿含33.2經》內容有()佛記月光長者子尸婆羅極有大福,當與五百童子出家學道,得阿羅漢,為福德第一;()尸婆羅得道後,在人間遊化,極受人、天供養,並前往舍衛城,度化叔父,使歸敬三寶;()佛為諸比丘說尸婆羅之本生因緣。

《增壹阿含33.3經》佛以五種戰鬥人簡別五種比丘:()見色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一戰鬥人,見風塵便懷恐怖;()共語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二戰鬥人,但見高幢便懷恐怖;()被觸便起欲想,捨法服之比丘,如第三戰鬥人,見弓箭便懷恐怖;()雖被觸起欲想,但不捨法服之比丘,如第四戰鬥人,入陣被捉,或喪命根,不得逃出;()雖見色、共語、被觸不為所動,更能修不淨觀得解脫之比丘,如第五戰鬥人,打退眾敵,而自遊化。當觀惡穢淫不淨行,除去色欲。

《增壹阿含33.4經》佛再說五戰鬥人以喻比丘,經意大同於上經。

《增壹阿含33.5經》佛為比丘說掃地有五事不能成其功德,有五事能成其功德。

《增壹阿含33.6經》佛為比丘說掃偷婆()五事成大功德,五事不能成其功德。

《增壹阿含33.7經》佛為比丘說長遊行人有五艱難,不多遊行人有五功德。

《增壹阿含33.8經》佛為比丘說恆一處止,有意著屋舍、意著財產、多集物、貪著親親、恆共白衣往來等五非法;故當求方便,勿一處住。

《增壹阿含33.9經》佛為比丘說不一處住人有不貪屋舍、不貪器物、不集財物、不著親族、不與白衣共相往來五功德;故當求方便,行此五事。

《增壹阿含33.10經》佛因見大樹為火所燒,為比丘說:寧投身火中,不與女人交往;寧以利劍斷手足,不以無戒受人恭敬;寧以熱鐵鍱纏身,不以無戒受人衣裳;寧吞熱鐵丸,不以無戒受人信施;寧臥熱鐵牀,不以無戒受人牀敷;寧受須臾之苦痛,不以此罪入地獄中受無量苦。當念修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使今世獲其果報,得甘露道,又能使檀越受福無窮。

34.等見品:內容敘說流離王滅釋種的本末因緣;;沙門五毀辱法;世間五事不可得;五種人不可療治等。共10經。

《增壹阿含34.1經》舍利弗為諸比丘說持戒比丘、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均當思惟五盛陰為無常、苦、惱、多痛畏,亦當思惟苦、空、無我。

《增壹阿含34.2經》記敘流離王滅釋種的本末因緣。

《增壹阿含34.3經》釋尊為諸比丘說諸天臨命終時,有五衰相現,諸天以人間為善處,於如來法中出家學道,得三達明。

《增壹阿含34.4經》世尊為比丘說沙門出家有髮長、爪長、衣垢、不知時宜,多有所論等五毀辱法;而多論說者復有人不信言、不受其教、人不喜見、妄言、鬥亂彼此等五事;故當除此五事,並無邪想。

《增壹阿含34.5經》內容有()頻毗娑羅王以衣被、飲食、臥具、醫藥四事供養如來及比丘僧,佛為王和群臣演說微妙法,六十大臣及五百天人得法眼淨。()貧匱之雞頭梵志發心以所貸得的三兩金錢,備辦食具供養如來、漏盡阿羅漢及比丘僧,諸天奉佛旨意,特為襄助。雞頭梵志以此功德,求作沙門,終於成阿羅漢。

《增壹阿含34.6經》世尊為比丘說世間有應喪之物欲使不喪,應盡之物欲使不盡,應老之法欲使不老,應病之法欲使不病,應死之法欲使不死等五事最不可得;故當求方便,修行信、精進、念、定、慧等五根,轉有漏成無漏。

《增壹阿含34.7經》世尊為比丘說諛諂、姦邪、惡口、嫉妒、無反復等五種人不可療治;當學正意,所行如法。

《增壹阿含34.8經》釋提桓因與阿須倫共鬥,諸天得勝,阿須倫被縛,若阿須倫王心念諸天法正,則身無繫縛,若念諸天法非,則身被五繫;比丘若興結使,則在魔境界,為魔所縛,不得脫諸苦惱;當求方便,無有結使,越出魔界。

《增壹阿含34.9經》世尊為阿難說五盛陰以無欲、無作為磨滅法,以滅盡者,名為滅盡;當知五盛陰滅盡,更不復生。

《增壹阿含34.10經》世尊為生漏梵志說由於人民慳貪,結縛習行,愛欲之所致,使風雨不時,所種不長,國土毀壞,民不熾盛。

35.邪聚品:內容敘述五種非人;如來為五事而出現於世;有五施不得其福,有五施得大福;有五時不應向人禮;女人五惡等。共10經。

《增壹阿含35.1經》世尊為比丘說由應笑不笑、應喜不喜、應慈不慈、作惡不恥、聞善不著意等五事,知此人住邪聚;由應笑則笑、應喜則喜、應慈則慈、可恥則恥、聞善著意等五事,知此人住正聚。當除邪聚,住於正聚。

《增壹阿含35.2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為轉法輪、度父母、無信令信、使發心、授佛決等五事出現於世;故當起慈心向於如來。

《增壹阿含35.3經》世尊為比丘說以刀、毒、野牛、淫女、神祠等五者施人不得其福;以園觀、林樹、橋梁、大船、房舍等五者施人能得大福;故當念修行五惠施。

《增壹阿含35.4經》世尊為比丘說女人依色、親族、田業、兒、自守等五力輕慢夫主,夫主以富貴力覆蔽女人;弊魔波旬有色、聲、香、味、細滑()等五力,若聖弟子能成就無放逸力,勝魔五力,度諸畏難,至無為處;故當念修行而不放逸。

《增壹阿含35.5經》世尊為比丘說女人有生豪貴家、嫁富貴家、使夫言從語用、多有兒息、在家獨得由己等五欲想;比丘亦當有戒、聞、定、慧、解脫等五事可欲之想,故當求方便,行於善法,除去不善法。

《增壹阿含35.6經》世尊為比丘說在塔中、眾中、道路、病臥、飲食等五時,不應向人作禮;不在塔中、不在眾中、不在道路、不病臥、非飲食等五時,為知時之禮。當作方便,知時之行。

《增壹阿含35.7經》優頭槃度化毗舍羅先,佛為記說毗舍羅先施湯浴佛之功德,於六十劫中不墮惡趣,復為人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

《增壹阿含35.8經》有一比丘欲捨戒還作白衣,佛為說女人有穢惡、兩舌、嫉妬、瞋恚、無反復等五種惡,復為說不淨觀,勸修梵行;比丘聞法已,精進修持,便成阿羅漢。

《增壹阿含35.9經》世尊讚嘆多耆奢因觀五陰而斷欲證果,當觀察五陰之本,皆不牢固。

《增壹阿含35.10經》僧迦摩捨家,出家學道,經七返降魔,方成阿羅漢道,佛因此聽許七返出家,過此限者,則為非法,並讚其為能七返降魔第一比丘。

36.聽法品:內容敘說隨時聽法有五種功德;造作浴室有五種功德。共5經。

《增壹阿含36.1經》世尊為比丘說隨時聽法有未聞得聞、已聞重諷、見不邪傾、無有狐疑、解甚深義等五種功德;當求方便,隨時聽法。

《增壹阿含36.2經》世尊為比丘說造作浴室有除風、病差、去垢、體輕、肥白等五種功德;欲求此五種功德者,當求方便,造立浴室。

《增壹阿含36.3經》世尊為比丘說施人楊枝有除風、除涎唾、生藏得消、口不臭、眼得清淨等五種功德;欲求此五種功德者,當念以楊枝惠施。

《增壹阿含36.4經》世尊為比丘說屠殺牛羊等生靈者,無善根,殺心招諸惡報,不得搭乘車馬、大象等;當對一切眾生起慈心,持不殺戒。

《增壹阿含36.5經》 內容有()釋提桓因勸請佛上三十三天為母說法,時二龍王阻撓,目連前往降伏,使歸敬三寶。()二龍王因不起迎波斯匿王,時王念當取殺之,二龍王遂興瞋恚害王,佛令目連往救之。()佛為使四部眾渴仰佛法,故不告而往三十三天為母及諸天說法,並以神力隱形,使眾人不見。()閻浮提人渴仰如來,優填王造立栴檀像,波斯匿王造立金像,以解思佛之念,是為有佛像之始。()佛從天降,須菩提以觀空見佛,優鉢華色比丘尼化輪王迎佛,佛稱讚須菩提為最先禮見如來者。()佛教五王於池水側造大神寺,並為記福。

【六法】有二品,22經。

37.六重品:內容記敘佛說六重法;;咒願有六大功德;有六法入地獄,有六法得生天,有六法至涅槃等。共10經。

《增壹阿含37.1經》世尊為比丘說六重法: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同法利、同禁戒、同正見;並勸比丘當修身、口、意行,設得利養之具,當念分布,莫起貪想。

《增壹阿含37.2經》內容有()佛與諸比丘於阿耨達泉,龍王未見舍利弗,願佛敕人延請。()目連與舍利弗比試神足。()佛說舍利弗神力最大,所入神足三昧之法,目連不能知。()諸比丘輕慢目連,佛敕目連現神力。()目連至東方奇光如來佛土,在鉢盂緣上行,彼土比丘見其形小而生輕慢,奇光如來敕目連現神足,目連以鉢盂絡盛五百比丘至梵天,左腳登須彌山,右腳著梵天上,並說勤修佛法偈,音響遍祇洹精舍。()釋尊為諸弟子說目連所在及神足。()目連將東方世界五百比丘至釋尊所,佛為說六界、六入、六識。()釋尊為諸弟子說目連為神足第一。

《增壹阿含37.3經》內容有()六大聲聞各說在牛師子園中之快樂法,阿難謂多聞、離越謂閑靜處坐禪、阿那律謂天眼、迦葉謂阿練若、目連謂神足、舍利弗謂降伏心。()佛咸印讚之,並謂依村落住,時到入村乞食,還止樹下修證,有漏心得解脫,是樂於牛師子園中。

《增壹阿含37.4經》世尊為比丘說咒願能獲六大功德:()施主得信根、戒德、聞等三種成就;()施物得色、味、香等三種成就;欲成就此六事,當念惠施。

《增壹阿含37.5經》世尊為比丘說若欲求佛之教示、四事、知足、多知識、四禪、四神足、八解脫、天耳、他心通、無量神足、宿命、天眼、漏盡,皆當念戒德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具足,為世福田所不及。

《增壹阿含37.6經》有一比丘誹謗舍利弗,舍利弗於大眾中辯明,佛令穢行比丘向舍利弗悔過,舍利弗聽受其懺悔,並為說六法入地獄、六法生天、六法至涅槃。

《增壹阿含37.7經》佛為比丘說觀六入因緣生滅,皆為空寂,此名第一最空之法;當於閑居之處,坐禪思惟,修行其法。

《增壹阿含37.8經》佛為生漏梵志說剎利、婆羅門、國王、盜賊、女人等,乃至比丘,所求、行業、所著、所究竟,各各不同;比丘所求為涅槃。

《增壹阿含37.9經》佛為梵志說若戒律具足、六根不染六塵,為清淨梵行;若因女人而起淫、怒、癡,為漏行不具足。生漏遂自歸三寶,不復殺生。

《增壹阿含37.10經》記敘薩遮尼揵子與佛論議無常之理,終於歸依三寶,不復殺生,並供養佛及比丘僧;又因聽佛說法而得法眼淨,命終生三十三天,當來見彌勒佛已,能盡苦際。

38.力品:內容記敘六凡常之力;佛陀於六法無有厭足;六內情如六種蟲,性行各異,所行不同;波斯匿王讚嘆佛陀有六種功德等。共12經。

《增壹阿含38.1經》世尊為比丘說六凡常之力:小兒啼、女人瞋恚、沙門婆羅門忍、國王憍慠、阿羅漢專精、佛大慈悲。當修大慈悲力。

《增壹阿含38.2經》世尊為比丘說當思惟、廣布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者,命終墮入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中;修無常想者,命終生天上、人間、涅槃三善處。

《增壹阿含38.3經》佛為梵志說外六塵、內六入之法;梵志即得法眼淨。

《增壹阿含38.4經》佛昔日為菩薩未成道時,思惟十二因緣之生滅,只知「識」為原首,令人致生、老、病、死,但不能如實了知生、老、病、死之原本,因從古昔諸佛學道,即知生、老、病、死之原本,了知四諦、十二因緣之生滅法則,而與眾說法;猶如有人在山林中,發現古人行道及無人之美好國邑,還歸稟王,王令人民移居古城,快樂無比。六入滅則生、老、病、死滅,當求方便,滅於六入。

《增壹阿含38.5經》佛訶阿那律睡眠,阿那律精進不眠,雖致肉眼失明,卻因此而修得天眼。後阿那律將補衣,祈願阿羅漢、欲求福者代為貫針。佛親為阿那律貫針,而說於六法無有厭足:一施,二教戒,三忍,四法說義說,五將護眾生,六求無上道;並囑比丘當求方便,修此六法。

《增壹阿含38.6經》內容有()掘魔殺人取指為鬘,佛往降伏之,令憶梵書所載佛說滅六見法之事,終受感化,求作沙門,並得法眼淨。()波斯匿王欲誅伐鴦掘魔,於佛所知其已出家,願以四事供養。()鴦掘魔修阿練若行,終證阿羅漢果;於入舍衛城,發至誠言以救婦人產難;乞食時,忍受眾人之打傷,佛說其已受永劫之罪報。()佛為諸比丘說鴦掘魔之本生因緣。()佛讚許鴦掘魔為第一聰明捷疾智弟子。

《增壹阿含38.7經》佛為比丘說諸山古今各有異名,唯仙人掘山古今同名,因恆有菩薩、羅漢、辟支佛、諸仙人、佛居止故;當親近此山,承事恭敬,能增益諸功德。

《增壹阿含38.8經》佛為比丘說六情如狗、狐、獼猴、鱣魚、蚖蛇、飛鳥等六種動物,各有性行,若繫著於一處,則不得四散奔馳;專精,則意不錯亂,魔不能侵,諸善功德得以成就。

《增壹阿含38.9經》佛述往昔有長者女,見善目辟支佛起欲心,大事挑逗;辟支佛不為所動,並掏捨眼目以說明六根不牢固,幻偽非真,漏而不淨,悉皆無常,並昇虛空現十八神變。長者女依辟支佛所教,思惟六情無主,得四等心,命終生梵天;故勸修無常想。

《增壹阿含38.10經》內容記敘()佛為波斯匿開示以法治化,能生天上,死後名稱不朽;身在天上,能增天壽、天色、天樂、天豪、天光等六事功德。()波斯匿王讚歎佛有六種功德,應受人禮拜。()佛教波斯匿王常當發心向於如來,並敕諸比丘當供養、諷誦、演義波斯匿王之所說。

《增壹阿含38.11經》內容有()毗舍離城鬼神充斥,害人致死,人民渴望請佛除其苦患,然佛已受阿闍世王之請,於羅閱城夏坐。()毗舍離城代表最大長者依佛的授意和方法,取得阿闍世王同意佛往救毗舍離城民。()佛因二千五百寶蓋來遮之事,及應阿難之問,說自己昔日為善化王,嘗以一蓋覆辟支佛神寺之本生事;並勸當求方便,供養諸佛。()佛將諸比丘往毗舍離城,鬼神馳走,人民病除,得安隱。()輸盧比丘尼降伏六師外道,佛讚許其為能降伏外道第一比丘尼。

《增壹阿含38.12經》世尊為比丘說染著六情,則流轉生死;思惟不淨,即見道跡。當求方便,滅此六情。

【七法】有三品,25

39.等法品:內容敘說成就七法能得樂漏盡;七事水喻;比丘成就七法,則魔波旬不得其便;七識住處;輪王七寶;七清淨道等。共10經。

《增壹阿含39.1經》世尊為比丘說成就知法、知義、知時、自知、知足、知入眾、觀察眾人等七法,能得樂斷漏。義者,如來機趣。時者,止觀語默等。自者,善能修己。足者,行住進止之宜,皆知止足。眾者,剎利、梵志、長者、沙門等語默法則。觀察眾人者,知其根原勝劣。

《增壹阿含39.2經》佛舉晝度樹之華葉凋落、華實棄地、樹作灰色、樹生羅網、樹生雹節、雹漸開敷、華開而香遍,比喻賢聖弟子之發心出家、出家捨俗、遊初禪、遊二禪、遊三禪、遊四禪、證果之戒德香。當求方便,成就戒德之香。

《增壹阿含39.3經》佛以七種事水者作譬喻,簡別七種不同層次之人:(一)不善法遍身之人,如常沈沒在水底者;()退失善法且造惡之人,如已出水還沒者;()有信善根而不進之人,如出水觀看者;()證須陀洹之人,如出水而住者;()證斯陀含之人,如欲渡水者;()證阿那含之人,如欲至彼岸者;()證阿羅漢之人,如已到彼岸者。當在閑居靜處、樹下坐禪,勿起懈怠。

《增壹阿含39.4經》世尊為比丘說聖王成就城郭、城門、城池、穀米、薪草、兵器、知人等七法,則不為怨家盜賊所擒獲;比丘成就淨戒、護根、多聞、方便、四增上心、四神足、分別陰界入及十二緣起等七法,則魔波旬不得其便。

《增壹阿含39.5經》世尊為比丘說七種神識之住處;故當於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有懈怠。

《增壹阿含39.6經》均頭比丘病重,佛令其說七覺意而病除;故當求方便,修七覺意。

《增壹阿含39.7經》世尊為比丘說轉輪聖王出世,便有七寶應現;如來出世,便有七覺意寶應現。當求方便,修此七覺意。

《增壹阿含39.8經》內容有()佛廣演轉輪聖王之七寶、四神足及命終生天等事。()有比丘貪慕輪王果報,佛誡其:輪王猶不免墮三惡趣,如來七覺意寶勝輪王七寶,當修梵行,盡於苦際,比丘遂得證果。

《增壹阿含39.9經》天人告訴童真迦葉:舍有夜煙晝火、婆羅門、智者、鑿山、刀、負物、山、蝦蟆、肉聚、枷、二道、樹枝、龍等喻。佛為迦葉解此義,迦葉遂悟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39.10經》諸比丘歎譽滿願子(富樓那)之德,佛給予讚可,舍利弗遂往問滿願子七清淨道,滿願子以七車為喻解說之。

40.七日品:內容敘述敗劫時,有七日出,世界壞滅;比丘七不退轉法;以七覺意對治七使;佛陀為均頭說七事得增益功德。共10經。

《增壹阿含40.1經》世尊為比丘說敗劫時,七日出,世界壞滅,一切諸行皆歸無常;成劫時,世界生成,光音天眾來此世界,部份天眾因貪食,淪落人間定居,衍生子息,爾後漸有四姓、五種穀子,便有生、老、病、死,致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盡苦際。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懈怠。

《增壹阿含40.2經》內容為()阿闍世王欲征伐拔祇國,遣婆利迦請示佛陀。()佛為說拔祇人修七不衰退法,非外寇所能侵,阿闍世王因是作罷。()佛說比丘七不退轉法。

《增壹阿含40.3經》世尊為比丘說貪欲、瞋恚、憍慢、癡、疑、見、欲世間等七使,使人流轉生死,不得解脫,當以念、法、精進、喜、猗、定、護等七覺意對治之。

《增壹阿含40.4經》世尊為比丘說修行慈、悲、喜、護、空、無想、無願等七種人可事、可敬,是世間無上福田,於現法中得獲果報;故當勤加勇猛修此七法。

《增壹阿含40.5經》佛為阿難說毗羅先長者於七日後將命終,墮入地獄。阿難度令出家一日,勤修十念,當日命終生四天王中;佛為記說毗羅先當七變周旋天人之中,最後得人身出家學道,盡於苦際;當求方便,修行十念。

《增壹阿含40.6經》世尊為比丘說見、恭敬、親近、遠離、娛樂、威儀、思惟等七法能淨諸有漏法;具足一切威儀,能斷結、去愛,度於四流,越於苦際。

《增壹阿含40.7經》佛為均頭說起僧伽藍、施牀座、施食、施雨衣、施藥、作井、近道作舍等七事得增益功德,其福不可稱量;當求方便,成辦此七種功德。

《增壹阿含40.8經》佛敕比丘修行、思惟死想,當如婆迦利厭患此身惡露不淨,念出入息往還之數,並於其中思惟七覺意;於出入息中思惟死想,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增壹阿含40.9經》波斯匿王誤以尼揵子、裸形人、黑梵志、裸形婆羅門等之裸形、極端苦行為阿羅漢行,佛為說七裸形梵志等非是梵行人。

《增壹阿含40.10經》迦栴延為諸比丘廣演「佛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非著世、非住世」之深義;佛讚許迦栴延聰明辯才,能廣演如來說法之妙義。

41.莫畏品:內容敘說佛陀教比丘觀七處之善,觀察四念處法,是為上人;當行八種道及七種法等。共5經。

《增壹阿含41.1經》摩呵男請問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然見暴牛等,尚生恐懼,命終是否墮落?佛為說賢聖弟子諸苦永盡,永無復有,雖尚有餘存,如一滴水耳;須陀洹至遲七返生死,即得盡苦際,若勇猛精進,便轉進為家家。

《增壹阿含41.2經》有一婆羅門在七日中,親族死亡二十七人,憂愁苦惱不已,那伽波羅為其說法,並示觀無常之法;婆羅門遂發心出家學道,精進修持,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41.3經》佛教示比丘當觀慈、悲、喜、護、空、無相、無願七處善及觀察四念處法。

《增壹阿含41.4經》舍利弗為北遊比丘說當修行八種道及七種法,便得阿那含、若阿羅漢二果。

《增壹阿含41.5經》佛讚許迦葉雖年已朽邁,猶不捨頭陀行,為世間人民作良友福田;亦讚歎阿難勝於過去諸佛之侍者,能於如來未發語便知悉;並以此因緣,將法寶授付迦葉、阿難二人,令無有缺減。

【八法】有二品,20經。

42.八難品:內容敘說當求方便,,遠離八難;墮八大地獄的因果;八未曾有法;八大人念;行八邪與八正的果報。共10經。

《增壹阿含42.1經》佛告訴諸比丘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根缺、邪見、無佛世等八難,使人不聞佛法,不得修行;故當求方便,遠離八難之處,莫願其中。

《增壹阿含42.2經》世尊為諸比丘說八大地獄及所附小地獄之因果,墮入其中者,受苦無量,不可稱計,罪畢乃得出離;故應修八正道以遠離之。

《增壹阿含42.3經》內容有()佛告別毗舍離,以四法印作最後之遺教,勸諸人民勿懷憂愁,並留下鉢,令毗舍離人供養之。()佛往拘尸那竭,以父母力起大石,降伏五百力士,並為說如來之神力、智慧遠勝目犍連、舍利弗百千萬倍。()荼羅繫頭比丘尼依佛言教證三達智,佛聽許其先取滅度,並記為智慧捷疾第一比丘尼。()佛在雙樹間,將入涅槃,阿難悲泣,佛開示轉輪聖王與阿難所各具有之四未曾有法。()佛說待女人之法。()佛開示罰車那比丘之法。()度拘尸那竭五百摩羅為最後之在家弟子,須拔為出家弟子。()佛說最末之教誡,並囑付弟子,大稱尊,小稱賢,相視如兄弟等。

《增壹阿含42.4經》阿須倫告訴佛,大海中有八未曾有法,使諸阿須倫樂在其中。佛開示阿須倫,如來法中亦有八未曾有法,使諸比丘樂在其中;阿須倫聽佛開演教法後,向佛懺悔所造之不善業。

《增壹阿含42.5經》釋尊為比丘說天地大動有八因緣:()大風、火、水、地起變動。()菩薩從兜率天降入母胎。()菩薩出母胎。()菩薩出家學道成正覺。()如來取滅度。()神足比丘變現神通。()諸天由宿福得作帝釋、梵天王。()眾生福盡,國王不樂本邦,各相攻伐。

《增壹阿含42.6經》阿那律思惟八大人念義,並往問世尊。佛為阿那律開示戒勝於聞,少欲、知足、閑居、持戒、三昧、智慧解脫、多聞、精進等八大人念中,精進最上、最勝,無有能比者;四部眾當修習此八大人念。

《增壹阿含42.7經》釋尊為比丘說少欲、知足、閒居、持戒、三昧、智慧解脫、多聞、精進等八大人念之成就,勝於剎利、婆羅門、長者、沙門、四天王、三十三天、魔王、梵天王等八部眾;故當修行此八法。

《增壹阿含42.8經》阿那邠邸長者於四城門、大市、家中及佛、比丘僧八處平等惠施,佛讚歎之,並為說施予賢聖之眾,能施少獲福多,施多獲福多;勸當以喜悅心,供養聖眾。

《增壹阿含42.9經》世尊為比丘說須以隨時、鮮潔、自手、無憍恣心,不望回報、求解脫、求施良田、為眾生而不為己等八事行財物惠施,所獲福報無量,漸至滅度。

《增壹阿含42.10經》世尊為比丘說說八邪道為趣泥犁之路;八正道為向涅槃之道。

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內容敘說佛陀為馬血天子說示三世諸佛皆以正見等賢聖八品,得盡生死邊際;佛陀為優波離說修持八關齋戒及發願功德;習八邪道,墮入惡趣;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隨世迴轉等。共10經。

《增壹阿含43.1經》佛為馬血天子說三世諸佛皆以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馬血天子聞此,即於座上得法眼淨。

《增壹阿含43.2經》佛為優波離說修持八關齋戒及發願功德,並舉示自己昔日在寶藏如來及燈光如來之時,發願成佛而蒙授記之本生事,說明發願功德不可稱記,能至甘露滅盡處。

《增壹阿含43.3經》佛因見水漂木,為諸比丘說漂木若不逢八事,便將漸入海,以喻行人之修道,若無八事,便將至涅槃。牧牛難陀聞此喻,發心出家。

《增壹阿含43.4經》阿闍世太子日遣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兜,比丘聞此,稟告佛陀,佛為說提婆達兜貪著利養,必不能獲得智慧、三昧,亦不能具足戒行;貪著利養者,習八邪道,將墮至惡處,已起利養心者,當求方便而滅之。

《增壹阿含43.5經》內容有()佛舉乘船筏之譬喻,以示弟子: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佛舉示昔日降魔事跡。()佛示依慢減慢,慢已滅盡,則無諸惱亂之想;設為賊所擒,勿起惡情,當以慈、悲、喜、護、心治之;心當如地,納受一切穢惡好壞。

《增壹阿含43.6經》佛舉摩竭牧牛人愚惑、少智慧,渡牛無方,致牛群和自己均遭受困厄,以喻心智闇鈍不明,不習禁戒之比丘。又舉善牧者知牛性,知水性,導牛有方,能使牛羣安然渡河,如來以八正道自度度人,正如善牧之人。比丘當以無放逸行,修習八正道。

《增壹阿含43.7經》阿闍世王於七月十五日受歲之日,受耆婆伽之勸請,與諸侍從,往梨園晉見世尊,求佛受悔殺父之過,並誓願改往修來。佛受阿闍世悔過,並為廣演法義;王聞法,信受教義,歸命三寶。佛又囑付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並讚許阿闍世為優婆塞中得無根之信者。

《增壹阿含43.8經》佛為比丘說當除世間之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

《增壹阿含43.9經》佛為比丘說如來出現世間,不著世間八法,猶如蓮華出淤泥,卻不著塵水。當勤精進,勿為世間八法所染。

《增壹阿含43.10經》佛為比丘說四向四果流轉生死,而不住生死;當求其方便,度生死之難,勿住生死。

【九法】有二品,18經。

44.九眾生居品:內容敘說九眾生居處;嚫願九德;九種人離於苦患;眾生性行不同,想念各異。共11經。

《增壹阿含44.1經》世尊為比丘說有九眾生居處,為眾生所曾居、已居、當居;故當求方便,離此九處。

《增壹阿含44.2經》世尊為比丘說嚫願有三類九種之德:()施主成就信、誓願、不殺生;()所施物成就色、香、味;()受施者成就戒、慧、定。當求方便,成就此九法。

《增壹阿含44.3經》世尊為比丘說惡比丘成就強顏、耐辱、貪心、慳著、健忘、少睡、淫泆隱匿、無返復、念不捨離等九法;當捨此諸惡法。

《增壹阿含44.4經》佛以孔雀鳥成就九法,比喻賢善比丘成就顏貌端正、音響清徹、行步庠序、知時而行、飲食知節、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於睡眠、少欲知返復等九法。

《增壹阿含44.5經》世尊為比丘說女人有九法繫縛男子,更樂()縛人最急,能牢繫男子;當念捨此九法。

《增壹阿含44.6經》佛為諸比丘說一切諸法之本;當念閑居樹下,端意坐禪,思惟妙義。

《增壹阿含44.7經》世尊親自瞻視病患比丘,並為說法,比丘遂得三明,漏盡意解。又集諸比丘,教示當展轉相瞻視病苦,瞻病者無異於瞻視如來。

《增壹阿含44.8經》佛為比丘說四果、四向、向種性人等九人可敬可貴,供之得福。

《增壹阿含44.9經》內容有()滿呼王子請供佛及比丘僧,但因輕視朱利槃特而不予延供。()佛留缽於朱利槃特所,令滿呼親往取缽。()朱利槃特分形坐於五百樹下,滿呼無策而歸,佛授教往請朱利槃特。()滿呼於佛前懺悔,佛為說有九種之人出世,並讚歎朱利槃特能以神足度人、阿難能觀相如意,唯二人能於空中取滅度。()滿呼白佛願恆供養朱利槃特,佛令其先向朱利槃特懺悔。()佛為滿呼說妙法及咒願。

《增壹阿含44.10經》佛為阿難說善知識是全梵行人,能引人向善道以至無為處。

《增壹阿含44.11經》佛為釋提桓因說眾生性行不同,想念各異。

45.馬王品:內容記敘佛陀說馬王本生;當求方便,修行慈心等。共7經。

《增壹阿含45.1經》有一婆羅門以女獻佛,佛婉拒不受;有一比丘請留之,佛予以斥責,並開示女人有九惡,不可繫意於彼。又為該比丘舉說往昔為馬王時,救度商人逃離羅剎女之本生因緣。

《增壹阿含45.2經》內容為()舍利弗、目乾連率領五百比丘回到僧團,諸比丘互相問訊,聲音高大,佛敕他去。()諸釋種與梵天王代諸比丘向佛謝過。()佛問舍利弗、目乾連對如來遣眾,有何想法。()佛讚許目乾連為眾中標首,當教誨後學。()佛為說不得長大之九法,及有所成辦之九法。

《增壹阿含45.3經》內容有()比丘依村落居止,若惡法逐增,善法減滅,則當遠離村落;若善法逐增,惡法減滅,則不應遠遊。()阿難問佛,四大依食而存,諸善依心而生,比丘當如何才能依村落住,勞苦精神,長養善法而不遠遊。()佛說專念四事供養,所欲不果則苦;若知足,不起想著,則諸天、人民代其歡喜。故佛教比丘當念少欲知足。

《增壹阿含45.5經》魔令人民不施食予佛,佛為魔說拘樓孫佛時,魔亦令聖眾托空鉢,彼佛告諸比丘當捨揣、更樂、念、識等四種人間食,成辦禪、願、念、八解脫、喜等五種出世間食,魔前計無功,即令人民以利養惑比丘,彼佛敕比丘當勿著利養。

《增壹阿含45.5經》內容有()心行慈,能消除瞋恚;昔有惡鬼坐於帝釋座,諸天瞋恚,鬼顏貌轉勝;帝釋行慈心,鬼顏貌轉醜而即時形滅。()心行慈,能生善處,遠離八難,證阿羅漢、證辟支佛,乃至成佛。

《增壹阿含45.6經》佛讚舍利弗能遊於空三昧;並說若無空三昧,便流浪於生死中,不能得究竟解脫;得空三昧,則能證入佛果;空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為第一,佛昔時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不曾眴,當求方便,成辦空三昧。

《增壹阿含45.7經》尸利掘長者聽從六師外道所教,備火坑與毒食,供佛與比丘僧。佛顯神變,尸利掘悔過,佛為說法,尸利掘及八萬四千眾得法眼淨,歸依三寶並受五戒。

【十法】有三品,26經。

46.結禁品:內容敘說佛陀以十事功德,與諸比丘說示禁戒;聖賢所居之處有十事;佛陀成就十力;非法親近國家有十難;國王成就十種非法,則不得久存等。共10經。

《增壹阿含46.1經》佛以十事功德,與諸比丘說禁戒,並囑咐當求方便,成就禁戒,勿令有失。

《增壹阿含46.2經》世尊為比丘說聖賢所居之處有十事,三世諸聖常處其中。

《增壹阿含46.3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成就十力,自知無著,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轉無上大法輪,教觀四諦、五蘊、十二因緣;比丘當精進修梵行,無放逸,並承事諸佛,禮敬供養。

《增壹阿含46.4經》世尊為比丘說如來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在大眾中能師子吼;當求方便,成此十力、四無所畏。

《增壹阿含46.5經》世尊為比丘廣分別修行念佛、法、僧、戒、施、天、止觀、安般、身、死等十念,能斷諸煩惱。

《增壹阿含46.6經》世尊為比丘說非法親近國家(進入王宮)有十難,故比丘莫非法入國王宮室。

《增壹阿含46.7經》世尊為比丘說若國王成就十種非法,不得久存,多諸盜賊;若國王成就十種正法,能久住於世;若比丘成就十種非法,不增善本功德,死墮地獄;若比丘成就十種正法,能生天上。當捨離十種非法,奉修十種正法。

《增壹阿含46.8經》外道異學問諸比丘,彼之教法與佛之教法有何異,諸比丘以此白佛,佛為諸比丘開示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之甚深法。十論十義十演:一依食,二名色,三受,四諦,五根,六重,七神止處,八世法,九眾生居,十念。

《增壹阿含46.9經》佛勸比丘修行白骨、青瘀、膖脹、食不消、血、噉、有常無常、貪食、死、不可樂等十想,能至涅槃。

《增壹阿含46.10經》有一比丘因欲心重而不能修十想,佛為說欲有種種不淨,應當遠離,令重思惟十想;比丘悔過,遂證阿羅漢果。

47.善惡品:內容記敘修行十惡、十善、十念的果報以及平等施法等。共10經。

《增壹阿含47.1經》世尊為比丘說修行十惡,則墮惡趣;修行十善,得生天上;修行十念,能至涅槃。當捨離生天及惡趣,善修十念至涅槃。

《增壹阿含47.2經》世尊為比丘說十惡之果報;當捨離十惡,並修行十善。

《增壹阿含47.3經》佛為波斯匿王說平等施、迴轉幻法,並勸王發心,供養當來過去諸佛及聲聞弟子。

《增壹阿含47.4經》諸比丘食後集於普會講堂論世事,佛阻止之,並敕諸比丘當思惟少欲等十事之論,十事之功德能遠離惡趣,至涅槃。

《增壹阿含47.5經》諸比丘集於講堂論乞食,希求妙色、妙觸、四事供養,佛斥其非正法,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令此十事勿去離於心。

《增壹阿含47.6經》諸比丘集於普會講堂,論王治國界及國主之勝劣,佛阻止之,並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令此十事勿去離於心。

《增壹阿含47.7經》諸比丘集於講堂論波斯匿王非法事,佛阻止之,敕諸比丘當自修己,熾然法行,興隆法樂,自歸最尊,並當思惟少欲等十事,令此十事勿去離於心。

《增壹阿含47.8經》有一長者造禪房施羅云,羅云後於人間遊化,長者即將禪房轉施聖眾,佛以此因緣為諸比丘說平等施法。

《增壹阿含47.9經》佛為均頭說諸見之生滅,皆是無常、苦、空,為變易之法;當住於十善之地,除滅六十二見;均頭遂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47.10經》世尊為比丘說三惡道、四大部洲、諸天壽命之長短,以上除淨居天不來此世,其餘多流轉於生死。並舉說自己昔為療眾病王之本生事,說明昔日閻浮地人民壽命極長,今因殺生之業而壽命短促。

48.十不善品:記敘十惡果報;彌勒出世,三會說法;七佛名號、本末等。共6經。

《增壹阿含48.1經》世尊為比丘說十惡之果報;勸當遠離十惡,修行正見。

《增壹阿含48.2經》佛於說戒時默然,阿難三請說戒,佛言眾中有不淨者,此後不復說戒。目乾連入定觀察,知馬師、滿宿不淨,將二人驅逐。佛為說七佛出世時聖眾數目、聖眾清淨期限、禁戒偈等;並說過去諸佛滅度後,法不久存,而釋尊法當久存,弟子眾多。

《增壹阿含48.3經》內容有()彌勒佛示現時,國土豐樂,眾生善良如鬱單曰人,並有蠰佉轉輪聖王出世,七寶具足、四大寶藏應現,食物豐足。()彌勒佛三會說法,弟子眾多,皆為釋尊之遺教弟子,並教弟子思惟十想等釋尊之舊法,千歲之中,眾僧清淨,以一偈為禁戒,遺法存八萬四千歲。()欲值彌勒佛世,當勤精進不懈,承事諸師,供養諸法。

《增壹阿含48.4經》佛為諸比丘廣演七佛名號、種姓、道樹、所化弟子眾、侍者、壽命;三世諸佛,皆說七佛之本末,當念奉行此記佛名號經。

《增壹阿含48.5經》內容有 ()師子長者別請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佛為羅云說別請五百羅漢之功德,不及供養僧眾所差一人;譬如不能分別飲盡一切江河諸水,由飲海水故,已飲盡諸流;又如酥不得廣普於水,油能遍滿水上;當念供養聖眾比丘僧。()佛為師子長者說平等惠施;佛讚許師子能不別凡聖,廣施眾生,為優婆塞中第一平等施弟子。

《增壹阿含48.6經》內容有()十千梵迦夷天以偈讚舍利弗。()舍利弗入金剛三昧,有惡鬼以拳打其頭,雖頭痛而無損。()佛為諸比丘說拘屢孫佛之弟子等壽,入金剛三昧,牧人誤謂其命終,以火焚燒之而不傷;入金剛三昧,能免除一切傷害;當求方便,行金剛三昧。()佛讚許舍利弗,並勸諸比丘當勤加勇猛精進,如舍利弗。

【十一法】有二品,39經。

49.牧牛品:內容記序牧牛十一法;;佛陀讚嘆迦葉成就十一種苦行;十一種眾生不得道;修行慈心獲十一種福等。共10經。

《增壹阿含49.1經》佛比丘說放牛人牧牛得法與否,各以十一法成就之;而比丘修道如法與否,如放牛人之放牧,亦各有十一法;比丘若能離去十一惡法,成就十一善法者,於現法中所饒益。

《增壹阿含49.2經》佛為比丘說應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見慧、根寂、知止足、修法、知方便、分別義、不著利養等十一法,如此則必能有所成長;並讚許迦葉成就十一苦行,若能如迦葉者,則為上行。

《增壹阿含49.3經》佛見舍利弗等諸大比丘及提婆達兜各自率領徒眾經行,乃為諸比丘說眾生根源皆自相類聚,惡者與惡者相從,善者與善者相從,如同淨者與淨者相應,不淨者與不淨者相應;當學與淨者相應而去離不淨者。

《增壹阿含49.4經》象舍利弗還俗後,復出家修行證阿羅漢果,為諸人民說有捨戒、不淨行、殺生、偷盜、殘食、妄語、群黨、惡言、狐疑、恐懼、受餘師及受胞胎等十一法,為阿羅漢所不習,並分別五通與六通之差別。

《增壹阿含49.5經》佛為諸比丘廣演十二因緣甚深法義,又舉昔日為須焰阿須倫王之本生,誡阿難勿輕視此十二因緣法,並說自己初成佛道,以思惟十二因緣,降伏魔眷屬,除無明而得慧明,諸闇永除,無復塵垢,三轉十二說此十二因緣法,當念奉持此十二因緣法。

《增壹阿含49.6經》內容有 ()翅甯梵志聞佛說法後,歸依佛成為優婆塞。()施羅梵志見佛之三十二相好,歡喜踊躍,便向佛請示道法,佛為說具足八正道者,能得至涅槃,唯除十一種人不能得此八種之道,時施羅梵志及五百弟子皆隨佛出家學道。

《增壹阿含49.7經》佛告訴諸比丘恆受一食,能使身體輕便,氣力強盛,跋提婆羅提出不堪任行此法之說,佛許其通日而食。又迦留陀夷於日暮入城乞食,致使一孕婦因驚怖而流產,佛以此因緣制定比丘當日中乞食,並勸學當如迦葉比丘自行頭陀十一法。經三個月後,跋提婆羅至世尊所懺悔前愆;佛受其懺悔,並為說法,跋提婆羅聞佛教誡,自此精進修持,不久證得阿羅漢。

《增壹阿含49.8經》佛為諸比丘開演習行沙門、誓願沙門、沙門法行、婆羅門法行之義。

《增壹阿含49.9經》內容有()提婆達兜妄自出家,並自稱釋子,隨修羅陀學神通,得神通後,聲名四播。()提婆達兜貪著利養,犯五逆重罪。()法施比丘尼說提婆達兜之過,反遭提婆達兜瞋心殺害。()提婆達兜得重病,然亦生害佛之心,以毒塗指爪甲,至佛所,足才下地,便被大火所燒,便生悔過之心,正欲稱南無佛,未竟,便墮入地獄。()佛授記提婆達兜將歷經一劫地獄之苦,終生善處天上,經六十劫中不墮三惡趣,往來天、人間,最後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南無。()目連以神足力,入地獄為提婆達兜說法,六萬餘人因聞目連說法,命終皆往生四王天。

《增壹阿含49.10經》佛為比丘說修行慈心解脫,廣演法義者,當獲臥安,覺安,無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俱不侵,得生梵天等十一果報;當行慈心,並廣布其義。

50.禮三寶品:敘說當行十一法禮佛、法、僧;當求方便成就信、戒、聞、施、慧五事等。共10經。

《增壹阿含50.1經》世尊為比丘說禮佛寺十一法。

《增壹阿含50.2經》世尊為比丘說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

《增壹阿含50.3經》世尊為比丘說當專十一法,然後禮僧。

《增壹阿含50.4經》內容有()佛本生為大天轉輪聖王,七寶具足,見白髮生,便出家修道,並囑咐後代紹繼王位之子孫,以正法治國,並應於白髮生時,出家修行。()最後聖王名荏(即阿難本生),蒙釋提桓因延請至天上,後返人間,白髮生而出家;其子善盡王(即調達本生),紹繼王位,暴逆不道,斷絕正法,致使十惡生,五減遂至。()昔阿難能承擔大天之正法治,今佛以無上道法盡囑累阿難,敕莫為斷種行,莫作邊地人;當成就眷屬,莫作滅族行。

《增壹阿含50.5經》世尊為比丘說末佉梨、帝舍、提婆達兜、瞿波離等四人墮於地獄之果報。

《增壹阿含50.6經》釋尊為比丘說佛能明知五趣、涅槃之因果;當求方便,具足如來十力、無畏。

《增壹阿含50.7經》世尊為比丘說雪山樹俊好,乃依五事功德長大;善男子、善女人依豪族家,成就信、戒、聞、施、慧等五事。當求方便,成就五事。

《增壹阿含50.8經》茂羅破群與比丘尼親近,誤謂習淫無罪。世尊因此為比丘說若有愚人誦十二部經,然不解義、不順法、不奉行,則如捉蛇尾,反被其害;若有善男子誦十二部經,能知義、順法、無違,則得漸至涅槃。最後又為諸比丘說禁戒。

《增壹阿含50.9經》佛為生漏梵志說三世劫數無量,眾生長久受苦惱,當厭離此惱。

《增壹阿含50.10經》佛為異比丘說賢劫五佛示現,能令耆闍崛山存在;辟支佛出世,名為小劫;如來出世,名為大劫;劫數長遠不可稱計,當憶此義。

以下二品不屬於十一法。

51.非常品:敘說眾生流轉生死,流淚、流血多於恆河水;勸求方便斷五心弊,除五心結;勸護六情,無令漏失;須達長者命終生三十三天等。共10經。

《增壹阿含51.1經》世尊為比丘說眾生流轉生死,經歷諸般苦惱,於中悲號涕泣之淚多於恆河水,故當厭患生死,去離此法。

《增壹阿含51.2經》世尊為比丘說眾生在生死中,身體毀壞,流血多於恆水,實可厭患,當念捨離。

《增壹阿含51.3經》佛勸諸比丘當常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可斷盡三界諸愛,無明、憍慢永除,佛並舉自己昔日為音響王時,起塔供養辟支佛之本生事告誡弟子。

《增壹阿含51.4經》世尊勸比丘、比丘尼當求方便,斷五心弊,除五心結;若五心弊斷,五心結除,則善法增益,無有損減。

《增壹阿含51.5經》佛為比丘說持戒完具,能正法興隆,命終之後生於天上、人中;當念具足戒律,威儀禮節,無令缺減。

《增壹阿含51.6經》佛為比丘說寧可常眠寐,而不於覺寤之中思惟亂想,造眾惡業;當護六情,無令漏失。

《增壹阿含51.7經》阿那邠祁長者以純金誘導四子歸信三寶,佛讚其得福無量,不墮三惡趣,得四大寶藏,並於彌勒佛時,為蠰佉王之典藏主,復廣作福德,出家學道,盡於苦際。當慈愍有形之類,求其方便,歸向三寶。

《增壹阿含51.8經》舍利弗與阿難前往瞻視阿那邠祁長者病,並為其廣說妙法,勸令歡喜,使發無上道心。阿那邠祁長者命終,生於三十三天,其壽、色、樂、威神、光明等五事功德,皆勝於諸天。最後佛記阿難博有所知,勇猛精進,念不錯亂,為多聞第一。

《增壹阿含51.9經》佛為善生女說為婦之道有似母、似親、似賊、似婢等四事,令其悔改,並更為廣說法義,使自歸三尊,而受五戒。

《增壹阿含51.10經》佛告訴舍利弗:眾生長夜為心所縛而流轉於生死中,不為豪族所縛;意欲生者,當發願生豪貴之家,不生卑賤之家,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學道,反墮惡趣;當求方便,降伏於心。

52.大愛道般涅槃品:內容記敘大愛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彌尼滅度事;隨時聞法有五種功德;施主檀越五種功德;佛陀為波斯匿王解說五種夢等。共9經。

《增壹阿含52.1經》大愛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彌尼滅度,佛親自供養[-+]旬舍利,以報養育之恩。並為耶輸提大將說與如來、轉輪聖王、阿羅漢、辟支佛起偷婆,將受福無量。

《增壹阿含52.2經》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之事,並為尼眾說自己昔日供養六如來,求作女人身之本生因緣。佛讚許婆陀為尼弟子中,自憶宿命無數世事第一。

《增壹阿含52.3經》佛以鐵城芥子譬喻為比丘說生死劫長,無有邊際;勸當厭離生死,免除愛著。

《增壹阿含52.4經》佛為比丘說生死劫長,不可以數量計算之,並舉天衣拂大石山為喻,說劫數難限;當於此中厭患生死。

《增壹阿含52.5經》佛為比丘說隨時聞法有聞所未聞、已聞能持、除疑、無邪見、解深法等五種功德,並勸當念常聞甚深之法。

《增壹阿含52.6經》佛為師子大將說施主有五種功德,身壞命終,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勝於諸天;惠施之時,當恆念平等,勿興是非之心。

《增壹阿含52.7經》佛為波斯匿王說施心宜平等,但福田有勝劣,當中以施持戒之人,其福最難量;並為說身、口、意三行中,以意行為第一,能推動身口造業。

《增壹阿含52.8經》波斯匿王因殺庶母百子,而自悔過,詣世尊前懺悔前愆,佛為說四苦難免,十惡報劇,人命極短,在世間僅須臾頃,而生死長遠,多諸畏難;當求方便,施行福業,以法治化,莫以非法。

《增壹阿含52.9經》佛為波斯匿王析釋十種夢,並勸王當以法治化。

 

 


The comparative catalog of  Ekottara-āgama & Aguttaranikāya

《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對照表

 

《增壹阿經》

《增支部》及其他經典

序品第一

 

十念品第二

 

《增壹阿2.1經》當修念佛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2經》當修念法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3經》當修念僧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4經》當修念施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5經》當修念戒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6經》當修念天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7經》當修念休息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8經》當修念安般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9經》當修念身非常

《增支部》A.1.20. 93-102.

《增壹阿2.10經》當修念死

《增支部》A.1.20. 93-102.

廣演品第三

 

《增壹阿3.1經》當修念佛

 

《增壹阿含3.2經》當修念法

 

《增壹阿含3.3經》當修念僧

 

《增壹阿含3.4經》當修念施

 

《增壹阿含3.5經》當修念戒

 

《增壹阿含3.6經》當修念天

 

《增壹阿含3.7經》當修念休息

 

《增壹阿含3.8經》當修念安般

 

《增壹阿含3.9經》當修念身非常

 

《增壹阿含3.10經》當修念死

 

弟子品第四

 

《增壹阿含4.1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 1-4. 《相應部》S.2.29./I,63.《相應部》S.14.15./II,155-15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2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 1-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3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 1-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4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5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6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7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8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9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增壹阿含4.10經》聲聞中第一比丘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比丘尼品第五

 

《增壹阿含5.1經》聲聞中第一比丘尼

《增支部》A.1.14.-5. Pañcamavaggo第五(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讖摩等)《增支部》A.4.176./II,164. 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cf.A.8.90./IV,347-8.

《增壹阿含5.2經》聲聞中第一比丘尼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5.3經》聲聞中第一比丘尼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5.4經》聲聞中第一比丘尼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5.5經》聲聞中第一比丘尼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清信士品第六

 

《增壹阿含6.1經》第一優婆塞

《增支部》A.1.14.-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6.2經》第一優婆塞

《增支部》A.1.14.-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6.3經》第一優婆塞

《增支部》A.1.14.-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增壹阿含6.4經》第一優婆塞

《增支部》A.1.14.-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清信女品第七

 

《增壹阿含7.1經》第一優婆斯

《增支部》A.1.14. -7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4a)

《增壹阿含7.2經》第一優婆斯

《增支部》A.1.14.-7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4a)

《增壹阿含7.3經》第一優婆斯

《增支部》A.1.14.-7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4a)

阿須倫品第八

 

《增壹阿含8.1經》阿須倫王

 

《增壹阿含8.2經》一人出世

《增支部》A.1.13-1.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增壹阿含8.3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8.4經》一人出世

《增支部》A.1.13-6.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增壹阿含8.5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8.6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8.7經》一人沒世

《增支部》A.1.13-4.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增壹阿含8.8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8.9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8.10經》一人出世

《增支部》A.1.13-5.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一子品第九

 

《增壹阿含9.1經》教訓子

cf.《相應部》S.17.23.Putto (Ekaputtaka一子 (Ekaputtaka))

《增壹阿含9.2經》教訓女

cf.《相應部》S.17.24.Ekadhītu一女兒

《增壹阿含9.3經》不見一法疾於心

cf.《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無聞 (1)

《增壹阿含9.4經》不見一法疾於心

cf.《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無聞 (1)

《增壹阿含9.5經》惡心墮地獄

《增支部》A.1.5.3. Paihita-acchavaggo向與隱覆之品《如是語經》Itiv.20.~21.、《增壹阿含9.6經》

《增壹阿含9.6經》已生善心便生天上

《增支部》A.1.5-4. Paihita-acchavaggo向與隱覆之品、《如是語經》Itiv.20.~21. 、《增壹阿含9.5經》

《增壹阿含9.7經》一法眩惑世人

《增支部》A.1.1-1. Rūpādivaggo色等品(婦人之色最能抓緊男子等)

《增壹阿含9.8經》一法眩惑世人

《增支部》A.1.1-6. Rūpādivaggo色等品(婦人之色最能抓緊男子等)

《增壹阿含9.9經》莫作亂想

《增支部》A.1.2.1-5. Nīvaraappahānavaggo()蓋品

《增壹阿含9.10經》未有欲便不生欲

《增支部》A.1.2.6-10. Nīvaraappahānavaggo()蓋品A.2.12. Āyācanavaggo (有信心者之)希求品A.4.176./ II,164.S.17.24./II,236.

護心品第十

 

《增壹阿含10.1經》無放逸行

cf. It.23.Ubho atthā

《增壹阿含10.2經》無放逸行

 

《增壹阿含10.3經》觀檀越施主

 

《增壹阿含10.4經》施主當云何承事

 

《增壹阿含10.5經》平等施

 

《增壹阿含10.6經》平等施

cf. It.26.Dāna

《增壹阿含10.7經》莫畏福報

cf. It.22.PuññaS.22.96. Gomaya牛糞;《中阿含61經》牛糞喻經(大正1.496中);《中阿含138經》福經(大正1.645下);《增壹阿含10.7經》(大正2.565~下),《雜阿含264經》

《增壹阿含10.8經》功德福業

 

《增壹阿含10.9經》心行篤信

 

《增壹阿含10.10經》一心念佛

 

不逮品第十一

 

《增壹阿含11.1經》當滅貪欲

It.1.Rāga

《增壹阿含11.2經》當滅瞋恚

It.2.Dosa

《增壹阿含11.3經》當滅愚癡

cf. It.3.Moha

《增壹阿含11.4經》當滅慳貪

cf. It.5.Makkha

《增壹阿含11.5經》心難降伏

《增支部》A.1.3-9. Akammaniyavaggo (心者,無修)無堪忍品

《增壹阿含11.6經》心易降伏

《增支部》A.1.3-10. Akammaniyavaggo (心者,無修)無堪忍品

《增壹阿含11.7經》生染心作妄語

cf.《相應部》S.17.36.Ratha五車(Pañcarathasata)

《增壹阿含11.8經》正使命斷不妄語

cf.《相應部》S.17.28.Chavi

《增壹阿含11.9經》提婆達兜為惡深重

 

《增壹阿含11.10經》提婆達兜為惡深重

 

壹入道品第十二

 

《增壹阿含12.1經》一入道

《中部》M.10. Satipaṭṭhāna大念處經,《中阿含98經》念處經(大正1.582.)、《長部22經》大念處經(18~21.)

《增壹阿含12.2經》當修行慈

 

《增壹阿含12.3經》一人出世

 

《增壹阿含12.4經》瞻病

 

《增壹阿含12.5經》歎譽阿練若者

 

《增壹阿含12.6經》乞食不擇貧富

 

《增壹阿含12.7經》利養甚重不得道

《增支部》A.4.68. Devadattasutta提婆達多(為利養、恭敬、名聞所害)《相應部》S.17.36. Ratha五車﹐《律藏》《小品》Cv.VII,2.5,《雜阿含1064經》(大正2.276b)﹐《別譯雜阿含3經》

《增壹阿含12.8經》提婆達兜愚人

 

《增壹阿含12.9經》利養甚重不至無為

 

《增壹阿含12.10經》利養甚重不至無為

 

利養品第十三

 

《增壹阿含13.1經》利養甚重不至無為

 

《增壹阿含13.2經》當滅味欲

 

《增壹阿含13.3經》喪子錯亂

M.87. Piyajātikasutta 愛生經《中阿含216經》愛生經(大正1.800.)No.91.《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大正1.915.)

《增壹阿含13.4經》身有病心無病

《相應部》S. 22.1.Nakula (Nakulapitā) 那拘羅父,《雜阿含107經》

《增壹阿含13.5經》二十一結

《中部》M. 7. Vatthūpama布喻經,《中阿含93經》水淨梵志經(大正1.575.)No.51.《佛說梵志計水淨經》(大正1.843.)、《雜阿含1185經》 (大正2.321.)、《別譯雜阿含99經》 (大正2.408.)

《增壹阿含13.6經》釋提桓因問法

《相應部》S.11.16. Yajamāna 供犧者,《雜阿含1224-5經》,《別譯雜阿含52經》

《增壹阿含13.7經》須菩提病

 

五戒品第十四

 

《增壹阿含14.1經》殺生墮落

 

《增壹阿含14.2經》不殺生命長

 

《增壹阿含14.3經》劫盜墮落

《增支部》A.2.13. 1-2.

《增壹阿含14.4經》布施得色力

《增支部》A.2.13. 1-2.

《增壹阿含14.5經》邪婬墮落

 

《增壹阿含14.6經》貞潔不婬人天受福

 

《增壹阿含14.7經》妄語墮落

 

《增壹阿含14.8經》不妄語名德遠聞

 

《增壹阿含14.9經》飲酒墮落

 

《增壹阿含14.10經》不飲酒聰明

 

有無品第十五

 

《增壹阿含15.1經》捨有見無見

 

《增壹阿含15.2經》捨有見無見

《如是語經》Itiv. 44.

《增壹阿含15.3經》法施財施

《增支部》A.2.13. 1-2.《如是語經》Itiv.98.

《增壹阿含15.4經》法業財業

《增支部》A.2.13. 1-2.《如是語經》Itiv.98.

《增壹阿含15.5經》法恩財恩

 

《增壹阿含15.6經》愚者二相貌

 

《增壹阿含15.7經》智慧與滅盡

 

《增壹阿含15.8經》有力與有無畏

 

《增壹阿含15.9經》如來與人民無與等

 

《增壹阿含15.10經》內思止觀

 

火滅品第十六

 

《增壹阿含16.1經》如來難遇

cf. 《長老偈》Theragāthā v. 279.cf.《雜阿含275經》

《增壹阿含16.2經》二涅槃界

《如是語經》Itiv. 44.

《增壹阿含16.3經》烏喻猪喻

 

《增壹阿含16.4經》驢喻牛喻

A.3.81.Samaṇā沙門(增上戒、心、慧學事),《雜阿含828經》 (大正2.212b.)

《增壹阿含16.5經》云何名善不善

 

《增壹阿含16.6經》邪正二法

 

《增壹阿含16.7經》燭明之法

 

《增壹阿含16.8經》忍力思惟力

 

《增壹阿含16.9經》天眼見天

 

《增壹阿含16.10經》羅雲持戒

 

安般品第十七之一

 

《增壹阿含17-1.1經》羅雲得道

《中部》M. 62. Rāhulovāda教誡羅睺羅大經

安般品第十七之二 ( * 新編經號)

 

《增壹阿含17-2.1經》二人出世甚難

《增支部》A.2.6-2.

*《增壹阿含17-2.2經》二人出世甚難

 

*《增壹阿含17-2.3經》二法甚為煩惱

 

*《增壹阿含17-2.4經》不貪樂邪見不善

 

*《增壹阿含17-2.5經》正見可貪樂

《增支部》A.1.17-9. Dutiyavaggo第二品

*《增壹阿含17-2.6經》欲愛無厭

《增支部》A.1.17-10. Dutiyavaggo第二品《中阿含60經》四洲經《佛說頂生王故事經》(大正1.822b)、《文陀竭王經》(大正1.824a)、《增壹阿含17.7經》(大正2.583b)Divyāvadāna. pp. 210226

*《增壹阿含17-2.7經》云何觀善惡人

cf.《增支部》A.5.31. Sumanā(須摩那),《中阿含148經》何苦經,《雜阿含94經》(2.25c)

*《增壹阿含17-2.8經》善知識法惡知識法

M. 113. Sappurisasutta 善士《中阿含85經》真人經(大正1.561.)、《是法非法經》(大正1.837.)

*《增壹阿含17-2.9經》誰能與吾共論議

 

*《增壹阿含17-2.10經》提婆達兜慫恿王子殺父王

《增支部》A.4.70.Adhammika(王行)非法

慚愧品第十八

 

《增壹阿含18.1經》慚愧擁護世間

《增支部》A.2.1-9. Hirottapa慚愧、A.2.1-1.Vajja(現世與後世之)《雜阿含1243經》(2.340a)No.150.《七處三觀40經》(2.881b)《如是語經》Itiv.42.

《增壹阿含18.2經》得財恒藏得財喜施無有厭足

《增支部》A.2.1.Vajja (現世與後世之)

《增壹阿含18.3經》繼承世尊的法不繼承財

《中部》M.3. Dhammadāyāda法嗣經,《中阿含88經》求法經(大正1.569.)

《增壹阿含18.4經》婆羅門夫婦得法眼淨

 

《增壹阿含18.5經》提婆達兜慫恿放醉象

Vinaya Cv. VII.3.2.

《增壹阿含18.6經》難陀著妙衣金履

《相應部》S.21.8. Nanda難陀,《雜阿含1067經》 (大正2.277a),《雜阿含5經》(大正2.374c)

《增壹阿含18.7經》難陀比丘欲返俗

cf. DhpA.1.p.115.ff.

《增壹阿含18.8經》瞿曇彌禮世尊

《增支部》A.2.3.Bālavaggo 愚人品《增壹阿含20.7經》(2.600a)

《增壹阿含18.9經》誹不謗如來

《增支部》A.2.1-9.Cariyasutta行為(慚與愧護世)

《增壹阿含18.10經》獲福獲罪無量

cf.《增支部》A.2.12-6.Khata連根拔起(2)

勸請品第十九

 

《增壹阿含19.1經》梵天請轉法輪

《相應部》S.6.1. Brahma-āyācana(梵天)勸請cf. D.14.Mahāpadāna-suttanta 大本經

《增壹阿含19.2經》二事不應親近

《相應部》S.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轉法輪經(Tathāgatena vatta 如來所說(1))

《增壹阿含19.3經》釋提桓因問法

《中部》M.37.Tahāsakhaya愛盡小經,《雜阿含505經》 (大正2.133.)

《增壹阿含19.4經》二人不怕雷電

《增支部》A.2.6-8. Puggalavaggo人品

《增壹阿含19.5經》二法無智:不喜問勝人及貪睡

 

《增壹阿含19.6經》吝者貧施者富

 

《增壹阿含19.7經》生貧賤家與生豪族家

 

《增壹阿含19.8經》記說二仙人

 

《增壹阿含19.9經》年少與老年

《增支部》A.2.4-7./I,67.,《雜阿含547經》

《增壹阿含19.10經》二人出世難值

cf. A.2.6./I,77.

《增壹阿含19.11經》闇婆婆利女飯佛

D.16.Mahāparinibbāna大般涅槃經

善知識品第二十

 

《增壹阿含20.1經》親近善知識莫習惡

 

《增壹阿含20.2經》莫親惡知識莫愚從事

 

《增壹阿含20.3經》曇摩留支

cf. Divyāvadāna, pp. 246-254.

《增壹阿含20.4經》師子喻羊喻

 

《增壹阿含20.5經》知恩報恩

《增支部》A.2.4./I,61.

《增壹阿含20.6經》以精進力使彌勒在後成佛

No.310.《大寶積經》(四二)彌勤菩薩所問會(大正11.628)Divyāvadāna, .481.西藏大藏經《慈氏所問品經》

《增壹阿含20.7經》阿練比丘當修止觀

 

《增壹阿含20.8經》阿練比丘當精進莫懈慢

 

《增壹阿含20.9經》難與無信者說信法,與慳者說施法

 

《增壹阿含20.10經》供養父母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

 

《增壹阿含20.11經》父母恩難報

《增支部》A.2.4-2. Samacittavaggo 等心品cf. No.141.《佛說阿達經》(大正2.863a)

《增壹阿含20.12經》朱利槃特除垢得道

 

《增壹阿含20.13經》怨憎離與恩愛集皆由愛生

 

三寶品第二十一

 

《增壹阿含21.1經》三自歸之德

《增支部》A.4.34. Pasāda(第一)(信如佛、八支聖道、離欲、僧伽),《相應部》S.45.139.Tathāgata如來,《雜阿含902-904經》(大正2.225c-226a)

《增壹阿含21.2經》施、平等、思惟為福業

cf.《增支部》A.4.32(gāthā)

《增壹阿含21.3經》三因緣,識來受胎

cf.《中部》M.38. Mahātahāsakhayasutta 愛盡大經,《中阿含201經》嗏帝經(大正1.766.)

《增壹阿含21.4經》當安三處(信如來、正法、聖眾)

《增支部》A.3.75.Samādapetabba

《增壹阿含21.5經》瞿波離謗舍利弗目揵連

《增支部》A.10.89. 拘迦利(謗舍利弗、目犍連)《相應部》S.6.10. Kokālika拘迦利《雜阿含1278經》,《別譯雜阿含276經》《經集》Sn.3.10. (拘迦利耶經)

《增壹阿含21.6經》諸根寂靜、飲食知節、不失經行善得快樂

《增支部》A.3.16. Kataṁ(Apaṇṇakasutta無缺點的(護諸根、食知量、覺寤))《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2,17. (CSCD Pug.2,77.pg.127)

《增壹阿含21.7經》風患、患、冷患

cf.《增支部》A.10.108.Tikicchā醫生(、聖之瀉藥) (1)No.150.《七處三觀45經》(風大病、熱大病、寒大病)(大正2.882a)

《增壹阿含21.8經》三惡行三善行

《如是語經》Itivuttaka64-65.

《增壹阿含21.9經》.欲味.欲患當捨離

《中部》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 苦蘊大經,《中阿含99經》佛說苦陰經,《苦陰經》(大正1.84.)

《增壹阿含21.10經》..財不牢要

 

三供養品第二十

 

《增壹阿含22.1經》如來、阿羅漢、轉輪聖王,世人應供養

 

《增壹阿含22.2經》於如來、正法、聖眾種功德,善根不可窮盡

 

《增壹阿含22.3經》樂痛欲使,苦痛瞋使,不苦不樂痛癡使

cf. S.36.3.Pahānena以斷,《雜阿含468經》)(大正2.119b)

《增壹阿含22.4經》女人、呪術、邪見業,覆妙露不妙

《增支部》A.3.129.Paichanna隱覆(女人、真言、邪見)

《增壹阿含22.5經》生、死、變易三有為相

cf.《增支部》A.3.47.Sakhata有為相(知生、滅、住之異)

《增壹阿含22.6經》愚人三相

《增支部》A.3.2~9. Lakkhaa(愚人智人之標識在作業)etc.

《增壹阿含22.7經》覺知賢聖禁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不復受有

 

《增壹阿含22.8經》少壯、無病、長壽世人所貪

《增支部》A.3.39. Madā自負(壯年、無病、活命)

《增壹阿含22.9經》貪欲、睡眠、調戲,死後入三惡趣

cf.《增支部》A.3.127.Anuruddha阿那律(女人慳吝、嫉妒、欲貪所纏,死後生惡趣)(1)

《增壹阿含22.10經》貪欲、飲酒、睡眠無厭足

cf.《增支部》A.3.104.Tiṇṇaatitti(睡眠、飲酒、交會)無厭足

地主品第二十三

 

《增壹阿含23.1經》布施功德計量

 

《增壹阿含23.2經》婆拘盧不與他人說法

 

《增壹阿含23.3經》精進的二十億耳尊者

《增支部》A.6.55. Soa(精進第一具壽)守籠那《中阿含123經》沙門二十億經(大正1.611c)《雜阿含254經》(大正2.62b)《律藏》大品(Mv.5.1.130.)Mahavagga V,I,I-192《四分律》卷39(大正22.843.)、《五分律》卷21(大正22.145.)等。

《增壹阿含23.4經》無子長者命終

《相應部》S.3.20. Aputtaka無子(2),《雜阿含1233經》,﹐《別譯雜阿含60經》

《增壹阿含23.5經》逆風香亦順風香

《增支部》A.3.79. Gandha,《別譯雜阿含12經》, No.116佛說戒德香經, No.117佛說戒香經, 《本事經》卷六(大正17.693)

《增壹阿含23.6經》世尊避提婆達兜

 

《增壹阿含23.7經》阿闍世王恒以五百釜食供給提婆達兜

《相應部》S.17.36.Ratha()車,《增支部》A.4.68. Devadatta提婆達多《雜阿含1064經》(大正2.276b),《別譯雜阿含3經》(大正2.374b)

《增壹阿含23.8經》三不善根與三善根

 

《增壹阿含23.9經》等聚.邪聚.不定聚與善聚.等聚.定聚

 

《增壹阿含23.10經》三惡想與三善想

It.87.Andhakāra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增壹阿含24.1經》憶彼幢頂,畏怖自滅

《相應部》S.11.3. Dhajagga,《雜阿含經》981-983經,西藏大藏經《大微妙幢經》

《增壹阿含24.2經》毘沙鬼故事

《雜阿含843經》(大正2.215b)《雜阿含1125經》(大正2.298c)

《增壹阿含24.3經》法王與轉輪聖王

 

《增壹阿含24.4經》頗有色不變易耶?

《相應部》S.22.97. Nakhāsikha指尖

《增壹阿含24.5經》先與誰說法使得解脫

Vinaya, Mahavagga 1.6. 15-20 & 54.

《增壹阿含24.6經》六齋日

《增支部》A.3.36.Rājā Catumahārājasutta四大王(,巡視) (1)A.3.70.Uposathaga (牧牛、尼乾、聖者)布薩,《佛說八關齋經》(大正1.913a),《中阿含202經》持齋經,《佛說齋經》(大正1.910c),《優陂夷墮舍迦經》(大正1.912a)

《增壹阿含24.7經》信、財、持梵行現在前,善男女獲福無量

cf.《增支部》A.3.41.Sammukhi(生多福:信、施物、應供養者)現前

《增壹阿含24.8經》拘深比丘恒好鬪訟

《中部》M.48. Kosambiya憍賞彌經(初部); 《中部》M.128. Upakkilesiya隨煩惱經J.428.Kosambhi-jātakaMv.10.2.,《中阿含72經》長壽王本起經,《中阿含185經》牛角娑羅林經,《六度集1.10經》(大正3.5)《長壽王經》(大正3.386),《四分律43(大正22.879),《五分律24(大正22.158)

《增壹阿含24.9經》三結使繫縛眾生,不能至彼岸

 

《增壹阿含24.10經》三三昧

《增支部》A.3.163.Samādhi三摩地

四諦品第二十

 

《增壹阿含25.1經》當修四諦

《相應部》S. 56. 21. Vijjā(1)西藏大藏經《四諦經》

《增壹阿含25.2經》親近善知識等四法,多饒益人

 

《增壹阿含25.3經》如來出世時,有四未曾有法出現

《增支部》A.4.127. Abbhatadhammā (Pahamatathāgata- acchariyasutta如來--未曾有法(1))

《增壹阿含25.4經》擔、持擔人、擔因緣、捨擔

《相應部》S.22.22. Bhāra重擔《雜阿含73經》(大正2.19a)

《增壹阿含25.5經》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增壹阿含25.6經》知與不知與結相隨,知與不知不與結相隨

《中部》M.5. Anagaa無穢經,《中阿含87經》穢品經(大正1.566.)No.49.《佛說求欲經》(大正1.839.)

《增壹阿含25.7經》有果生而似熟,熟而似生,熟而似熟,生而似生

《增支部》A.4.105-6. Amba(四種)菴羅(生有熟色等)

《增壹阿含25.8經》捨戒作白衣行,如嵐風殺飛鳥

cf.《相應部》S.17.9.Verambā毘嵐風

《增壹阿含25.9經》有鳥聲好形醜,形好聲醜,聲醜形亦醜,形好聲亦好

 

《增壹阿含25.10經》有雲雷而不雨,雲雨不雷,亦雨亦雷,亦不雨亦不雷

《增支部》A.4.102. Valāhaka(四種)(鳴不雨,雨不鳴,不鳴不雨,鳴又雨)(2) No.150.《七處三觀10經》(大正2.887b)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

 

《增壹阿含26.1經》住不放逸使諸善法長大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增壹阿含26.2經》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增壹阿含26.3經》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增壹阿含26.4經》三十七道品,無放逸最為第一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增壹阿含26.5經》世間有四種人出世

No.127.《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雜阿含1146經》、《別譯雜阿含69經》、《集異門足論》九(大正26.405a)《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9. (CSCD Pug.4,168. pg.159~160.)cf.《相應部》S.3.21. Puggalā諸人,,cf.《增支部》A.4.85.Tamo-joti闇趣闇(、闇趣明、明趣闇、明趣明)

《增壹阿含26.6經》如來肉身衰微

《相應部》S.3.3. Rājā,《雜阿含1240經》,《別譯雜阿含67經》

《增壹阿含26.7經》波斯匿王太后崩

cf.《相應部》S.3.22. Ayyakā祖母,《雜阿含1227經》,《別譯雜阿含54經》,No.122.《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增壹阿含26.8經》四法本末

cf.《增支部A.4.185. Samaasacca婆羅門真諦(不殺、欲無常、有無常、無我),《雜阿含972經》(大正2.251a)《別譯雜阿含206經》(大正2.450c)

《增壹阿含26.9經》舍利弗目揵連取滅度

《增支部》A.4.172. Vibhattisutta()(無礙解)

《增壹阿含26.10經》婆迦梨身得重患自殺

cf.《相應部》S.22.87. Vakkali跋迦梨,《雜阿含1265經》,M.28.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象跡喻大經,《中阿含30經》象跡喻經》,《如是語經》It.92.

等趣四諦品第二十

 

《增壹阿含27.1經》當親近舍利弗、目犍連比丘

《中部》M.141. Sacchavibhaga諦分別經,《中阿含31經》分別聖諦經(大正1.467.)No. 32.《佛說四諦經》(大正1.814.)

《增壹阿含27.2經》分別外道法與正法的差別

《中部》M.11. Sīhanāda師子吼小經,《中阿含103經》師子吼經(大正1.590.)

《增壹阿含27.3經》歡喜惠施,手自布施,發願求報,當獲無窮之福

《增支部》A.9.20.Velāmasutta毘羅摩(婆羅門,布施功德之較量),《雜阿含155經》,No.72.《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No.73.《佛說須達經》,No.74.《佛說長者施報經》《中阿含155經》須達哆經(大正1.677a)

《增壹阿含27.4經》如日初出,如來出世,除去闇冥靡不照明

 

《增壹阿含27.5經》彌勒菩薩問世尊菩薩成就幾法

 

《增壹阿含27.6經》如來出世有四無所畏

《增支部》A.4.8. Vesārajja(如來四種)無所畏

《增壹阿含27.7經》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斯博古明今,在眾中最為第一

《增支部》A.4.7. Sobheti莊嚴(僧團的四眾聰明.調伏.無畏.多聞.持法)雜阿含873經》(大正2.220c)

《增壹阿含27.8經》四種金翅鳥

《相應部》S.30.1.Suddhika品類S.30.2.Haranti取、《長阿含30經》世記經(龍鳥品)

《增壹阿含27.9經》善知識惠施時,有四事功德

 

《增壹阿含27.10經》四種人世之福田

 

聲聞品第二十八

 

《增壹阿含28.1經》勸化王舍城民令信三寶

DhpA.1. pp.366.ff.

《增壹阿含28.2經》四重翳雲.風塵..阿須倫使日月不得放光

《增支部》A.4.50. Upakkilesa(日月、沙門之四種)

《增壹阿含28.3經》有三毒心不得善眠

《增支部》A.3.34. Hatthakasutta(阿羅毘)訶哆[王子](問安樂而寐)

《增壹阿含28.4經》梵志觀察髑髏知男女,命終生處

cf.《長老偈》Thag.vv.181-182

《增壹阿含28.5經》四大廣演之義(辨認正法律)

《增支部》A.4.180. Mahāpadesana四大教法(辨認正法律)《大般涅槃經》D.16./II,124-126.(第四誦品第八~十一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

《增壹阿含28.6經》世尊跟波斯匿王說四事緣本

 

《增壹阿含28.7經》四種沙門出現於世

《增支部》A.4.88. Saññojana(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9. (CSCD Pug.4,190. pg.173.)

苦樂品第二十

 

《增壹阿含29.1經》先苦後樂等,四人出現於世

 

《增壹阿含29.2經》身樂心不樂等,四人出現於世

 

《增壹阿含29.3經》四梵之福

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閻浮提)

《增壹阿含29.4經》四種食

cf.《相應部》S.12.11.Āhāracf.《雜阿含371經》

《增壹阿含29.5經》義辯、法辯、辭辯、應辯

 

《增壹阿含29.6經》眾生、世界、龍國、佛國境界不可思議

《增支部》A.4.77. Acintita(諸佛境界、定境界、業異熟、世界之思惟)不應思議,雜阿含407-408經》

《增壹阿含29.7經》四神足

cf.《相應部》S.51.11.Pubbe

《增壹阿含29.8經》緣衣、食、床坐、醫藥起愛

cf.《增支部》A.4.9. Tahuppāda(衣、食、床座、更好物)渴愛生起

《增壹阿含29.9經》四姓出家學道,無復本姓

 

《增壹阿含29.10經》四無量心

 

須陀品第三十

 

《增壹阿含30.1經》世尊問須陀沙彌

 

《增壹阿含30.2經》長老比丘在眾中,向世尊舒脚而睡

 

《增壹阿含30.3經》阿那邠邸女兒修摩提

Mano. Pp.517-518.DhpA.3.p.465.No.128.《須摩提女經》,No.129.《佛說三摩竭經》,No.130.《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增上品第三十一

 

《增壹阿含31.1經》雖在閑居,倍增歡喜

《中部》M.4. Bhayabherava怖駭經

《增壹阿含31.2經》優填王問法

 

《增壹阿含31.3經》有樂行跡所行愚惑等四事行跡

cf. 《增支部》A.4.162.Vitthata(苦遲通行等,四種行)廣說

《增壹阿含31.4經》五通四梵志避死

Dhp.9.128.偈,No. 131.《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增壹阿含31.5經》四園四浴池

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

《增壹阿含31.6經》四大毒蛇,五人持刀杖,六怨家

《相應部》S.35.197. Āsīvisa毒蛇,《雜阿含1172經》

《增壹阿含31.7經》四種四法

 

《增壹阿含31.8經》世尊六年勤苦求道

《中部》M.12. Sīhanāda師子吼大經(pp. 79 f.)

《增壹阿含31.9經》四法四樂

《相應部》S.1.11.Nandana歡喜園cf.《雜阿含576經》 (大正2.153c) cf.《別譯雜阿含161經》(大正2.435a)

《增壹阿含31.10經》當修無常想

 

《增壹阿含31.11經》比丘不許比較勝劣

cf. 《相應部》S.16.6.Ovādo教誡(1)cf.《雜阿含1138經》 (大正2.300b) cf.《別譯雜阿含113經》(大正2.415a)

善聚品第三十二

 

《增壹阿含32.1經》五根為善聚

《增支部》A.5.2.Vitthata詳說(有學五力)《雜阿含679經》(大正2.186a)

《增壹阿含32.2經》五蓋為不善聚

《增支部》A.5.52. Rāsi不善(為五蓋)cf.《雜阿含767經》 (大正2.200b)

《增壹阿含32.3經》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

 

《增壹阿含32.4經》閻羅王問罪

《中部》M.130. Devadūta天使經、《中阿含64經》大使經, No.42.《佛說鐵城泥犁經》(大正1.826c)No.43.《佛說閻王五天使者經》(大正1.828b)cf.《增支部》A.3.35.Devadūta天使(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增壹阿含32.5經》自恣受歲

 

Pravāraa (Fragment, Hoernlep. 36),《相應部》S.8.7. Pavāraṇā自恣,《中阿含121經》請請經No. 61.《佛說受新歲經》(大正1.858a) No. 62.《佛說新歲經》(大正1.859a) No.63.《佛說解夏經》(大正1.861b),《雜阿含1212經》,《別譯雜阿含228經》,《長老偈》Thag. 12341237.

《增壹阿含32.6經》天子自歸三尊,投生長者家

 

《增壹阿含32.7經》除憂之患

《增支部》A.5.50. Nārada(具壽)那羅陀(文荼王夫人死)

《增壹阿含32.8經》成就五法便得癒或不得癒

《增支部》A.5.123.Paham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1)

《增壹阿含32.9經》瞻病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或得時差

《增支部》A.5.124.Dutiy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2)

《增壹阿含32.10經》隨時惠施有五功德

《增支部》A.5.34. Sīha師子將軍(布施:受讚揚.受敬仰.增善名.入眾無畏無赧)《增壹阿含52.6經》(大正2.826a)

《增壹阿含32.11經》惠施得五事功德(施命、施色、安、力、辯

《增支部》A.5.37.Bhojana(=壽、色、樂、力、辯)No.132.《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大正2.854c)No.132.施食獲五福報經(大正2.855)

《增壹阿含32.12經》應時之施有五事

《增支部》A.5.36. Kāla應時之施(施來者.去者.病人.飢荒.新穀食先供具戒者)No.150.《七處三觀15經》(大正2.878a)

五王品第三十三

 

《增壹阿含33.1經》五王論五欲何者最妙

《相應部》S.3.12. Pañcarājāno五王,《雜阿含1149經》(大正2.306) ,《別譯雜阿含72經》(大正2.399b)

《增壹阿含33.2經》月光長者及其子尸婆羅的故事

 

《增壹阿含33.3經》五健丈夫堪任戰鬪出現於世

《增支部》A.5.75. Yodhājīvā()戰士(1)

《增壹阿含33.4經》五戰鬪之人出現於世

《增支部》A.5.76. Yodhājīva()戰士(2)

《增壹阿含33.5經》掃地之人有五事不得功德

 

《增壹阿含33.6經》有人掃偷婆不得五功德

 

《增壹阿含33.7經》長期遊行之人有五艱難

《增支部》A.5.221. Dīghacārika長遊行(之五失) (1)

《增壹阿含33.8經》比丘恒一處止有五非法

 

《增壹阿含33.9經》不一處住人有五功德

 

《增壹阿含33.10經》寧投入火中不與女人共相交遊

《增支部》A.7.68. Aggi大火堆喻,《中阿含5經》木積喻經

等見品第三十四

 

《增壹阿含34.1經》思惟五陰苦、空、無我便成道

雜阿含259經》(大正2.65b)S.22.122.Sīla戒,S.22.123.Sutavanta有聞

《增壹阿含34.2經》波斯匿王之子流離王集兵攻打釋迦族

cf. It.83.Cavamāna

《增壹阿含34.3經》人間於天則是善處

 

《增壹阿含34.4經》沙門出家有五毀辱之法

 

《增壹阿含34.5經》頻娑羅王的故事

No.133.《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增壹阿含34.6經》世間五事最不可得

cf.《增支部》A.5.48.hāna(不能得)(老、病、死、盡、滅)

《增壹阿含34.7經》五人不可療治

 

《增壹阿含34.8經》纏縛之急莫過此事,魔之所縛復甚於斯

《相應部》S.11.4. Vepacitti吠波質底cf.S.35.207.雜阿含1110經》(大正2.292b)雜阿含1168經》(大正2.311c)《別譯雜阿含39經》(大正2.386a)

《增壹阿含34.9經》五陰無欲、無作,為滅法

 

《增壹阿含34.10經》何因緣本為城廓今日已壞,本有人民今日丘荒

 

邪聚品第三十五

 

《增壹阿含35.1經》邪聚者、正聚者各當以五事知之

 

《增壹阿含35.2經》如來出現世時必當為五事

 

《增壹阿含35.3經》五施不得福,五施得其福

 

《增壹阿含35.4經》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

 

《增壹阿含35.5經》女人有五欲想,比丘有五可欲想

 

《增壹阿含35.6經》有五時不應向人禮

 

《增壹阿含35.7經》施溫泉浴之福

DhpA.3.pp.232ff.cf.《相應部》S.7.13.Devahita提婆比多雜阿含1181經》(大正2.319b)《別譯雜阿含95經》(大正2.407b)

《增壹阿含35.8經》世尊開解不樂修於梵行之比丘

No.149.阿難同學經》(大正2.874)

《增壹阿含35.9經》

《相應部》S.8.4.Ānanda阿難,《雜阿含1214經》(大正2.331a)《別譯雜阿含230經》(大正2.458a)

《增壹阿含35.10經》僧迦摩尊者對故二不動心

No.134.《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大正2.457)

聽法品第三十六

 

《增壹阿含36.1經》隨時聽法有五功德

《增支部》(A.5.202.)21-2. Dhammassavanasutta聽法(五利)

《增壹阿含36.2經》造作浴室有五功德

 

《增壹阿含36.3經》施人楊枝有五功德

《增支部》A.5.208. Dantakaṭṭhasutta ()楊枝(之五利益)《四分律》卷第五十九(大正22.1005)

《增壹阿含36.4經》由殺心故不得乘車馬、大象,故當起慈心

 

《增壹阿含36.5經》目連伏二龍王

cf.《相應部》S.40.10.Sakko帝釋cf. 《雜阿含506988-989經》,《律藏》〈小品〉Vin. Cv.5.8.cf.Divy.p.375.,p.401.DhpA.3.pp.224ff.SnA.p.570.

六重品第三十

 

《增壹阿含37.1經》身語意當行慈等

《增支部》A.6.12.Sārāṇīya(2) 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 (2)

《增壹阿含37.2經》佛在阿耨達泉與五百大比丘眾的故事

cf.《相應部》S.6.14. Aruavatī盧那越提,《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大正11.56c)

《增壹阿含37.3經》在牛角林言志

《中部》M.32. Gosiga牛角林大經《中阿含184經》牛角婆羅林經(大正1.736.)、《生經》一六比丘各誌經(大正3.80.)

《增壹阿含37.4經》呪願有六德

 

《增壹阿含37.5經》當念戒德具足

《增支部》A.6.2. Āhuneyya (領受各種神通等)應請(2)cf. 《增支部》A.6.37.Dāna(六支具足之)(施者:施前.正施.施已意悅受者:離貪..)《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26.432b)《中部》M.32.Gosiga 角林大經

《增壹阿含37.6經》誹謗舍利弗尊者

《增支部》A.6.11.Vuttha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1)DhpA.2.p.178.f.,《中阿含26經》獅子吼經

《增壹阿含37.7經》世尊說第一最空法

《雜阿含335經》(大正2.92c)cf.《增壹阿含51.8經》

《增壹阿含37.8經》意欲何求?有何行業?著何教?究竟何事?

《增支部》A.6.52. Khattiya剎帝利(,近行﹑所托﹑思慕﹑究竟),《中阿含149經》何欲經(大正1.660c)

《增壹阿含37.9經》修梵行,離七種淫相應

《增支部》A.7.47. Methunā行婬

《增壹阿含37.10經》薩遮尼子與佛論辯

《中部》M.35.Cūḷasaccaka薩遮迦小經,《雜阿含110經》

力品第三十八

 

《增壹阿含38.1經》有六凡常之力

《增支部》A.8.27. Bala(小兒啼婦女瞋等,八種)(1)《雜阿含692693經》(大正2.188b)

《增壹阿含38.2經》當思惟無常想

 

《增壹阿含38.3經》婆羅門見世尊足跡具千輻

《增支部》A.4.36.頭那(婆羅門見世尊足痕具千輻),《雜阿含101經》(大正2.28a),《別譯雜阿含267經》(大正2.467a)

《增壹阿含38.4經》本為菩薩時思惟因緣

《相應部》S.12.65. Nagara城邑;No.713.《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No.714.《緣起聖道經》、No.715.《佛說舊城喻經》;梵 Nidāna因緣(Pelliot) or Nagara城邑(Tripāṭhī)

《增壹阿含38.5經》阿那律在眾中睡眠

 

《增壹阿含38.6經》鴦掘魔的故事

《中部》M.86. Agulimāla鴦掘摩經,《雜阿含1077經》,《別譯雜阿含16經》(大正2.378.)No.118.《佛說鴦掘摩經》(大正2.508.)No.119.《鴦崛髻經》(大正2.510.)No.120.《央掘魔羅經》(大正2.512.)、《增壹阿含38.6經》(大正2.719.)、《法句經》Dhp.172, 173, 382、《長老偈》Thag.871~873.西藏大藏經《利益指鬘經》

《增壹阿含38.7經》仙吞經

《中部》M.116. Isigili仙吞經Mahāvastu, p.357.

《增壹阿含38.8經》六生物共繫一處

《相應部》S.35.206. Chapāna六生物,《雜阿含1171經》(大正2.313a)

《增壹阿含38.9經》善目辟支佛以右手挑眼

 

《增壹阿含38.10經》波斯匿王讚歎佛有六種功德

cf.《中部》M.89. Dhammacetiyasutta 法莊嚴經,《中阿含213經》法莊嚴經(大正1.795.)

《增壹阿含38.11經》毘舍離城鬧鬼,請佛除魅

DhpA.3.pp.436ff.

《增壹阿含38.12經》六入染與不染

 

等法品第三十九

 

《增壹阿含39.1經》比丘成就七法受樂無窮

《增支部》A.7.64. Dhammaññū知法,《中阿含1經》善法經No.27.《佛說七知經》

《增壹阿含39.2經》佛舉晝度樹喻弟子出家、修禪、證果

《增支部》A.7.65. Pāricchattaka(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中阿含2經》晝度樹經No.28.《佛說園生樹經》

《增壹阿含39.3經》沒水、出水、到彼岸喻七種人

《增支部》A.7.15. Upakūpama,《中阿含4經》水喻經No.29.《佛說鹹水喻經》

《增壹阿含39.4經》聖王七法則盜賊不侵,比丘七法則魔不侵

《增支部》A.7.63. Nagara(),《中阿含3經》城喻經

《增壹阿含39.5經》七種神識之住處

《增支部》A.7.41.Viññāṇaṭṭhiti()識住

《增壹阿含39.6經》佛令均頭比丘自說七覺意而病除

cf.《相應部》S.46.16.Gilāna(3)

《增壹阿含39.7經》轉輪王出世便有七寶;如來出世便有七覺意

《中阿含58經》七寶經,《雜阿含721經》,《相應部》S.46.42. Cakkavatti(轉輪)No.38.《佛說輪王七寶經》(大正1.821a)《雜阿含721經》(2.194a),參閱《長部17經》Mahā-Sudassana-Suttanta(大善見王經)

《增壹阿含39.8經》佛說轉輪聖王七寶、四神足及命終生天等事

Cf.D.17.Mahāsudassanasutta大善見王經,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cf.No.38.《輪王七寶經》

《增壹阿含39.9經》天人告訴童真迦葉,舍有夜煙晝火喻,佛為其解義

《中部》M.23. Vammikasutta 蟻垤經,蟻喻經(大正1.918.)、《雜阿含1079經》(大正2.282.)、《別譯雜阿含18經》(大正2.379.)cf.《長老偈》Thag.201~202.

《增壹阿含39.10經》舍利弗問滿願子(富樓那)七清淨道

《中部》M. 24. Rathavinīta傳車經,《中阿含9經》七車經

七日品第四十之一

 

《增壹阿含40.1經》世尊說世界成壞

《增支部》A.7.62. Suriya(太陽) (1-8) & D.27. Aggañña,《中阿含8經》七日經,《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大正1.811c)

《增壹阿含40.2經》七不退轉法

《增支部》A.6.19. Maraassati (於入息出息間)念死(1)A.7.20. Vassakāra作雨者(大臣)A.8.73. Maranasati,《長阿含2》遊行經,《中阿含142經》雨勢《佛般泥洹經》(大正1.160),《般泥洹經》(大正1.176),《大般涅槃經》(大正1.191),說一切有部根本毗柰耶雜事(大正24.382)Mahāparinirvāṇa-s. (Waldschmidt 19501951)

《增壹阿含40.3經》七覺意對治貪......欲七使

cf.《增支部》A.7.11.Anusaya隨眠(1)cf.《增支部》A. 7.12.Anusaya隨眠(2)

《增壹阿含40.4經》七種之人是世間無上福田

 

《增壹阿含40.5經》毗羅先七日後命終將墮落,令出家勤修十念

 

《增壹阿含40.6經》七法能淨諸有漏法

《增支部》A.6.58.Āsava(一切)(以律儀斷,則以律儀斷等)《中部》M.2. Sabbāsavasutta 一切漏經《中阿含10經》漏盡經(大正1.431.)No.31.《一切流攝守因經》(大正1.813.)

《增壹阿含40.7經》七事得增益功德,其福不可稱量

《中阿含7經》世間福經

《增壹阿含40.8經》當修行死想,思惟死想

《增支部》8.73.Mamaraassati(入息已出息、出息已入息)念死(1)A.6.19.Maraasati(1)cf. A.8.73.Maraasati(1)

《增壹阿含40.9經》佛為說七裸形梵志等非是梵行人

《中部》M.18. Madhupiika蜜丸經,《中阿含115經》蜜丸經(大正1.603.)

《增壹阿含40.10經》迦栴延廣演佛法非天、人所能及

《中部》M.18. Madhupiika蜜丸經《中阿含115經》蜜丸經(大正1.603.)

莫畏品第四十

 

《增壹阿含41.1經》摩呵男問須陀洹尚生恐懼,命終是否墮落

《相應部》S.55.21. Mahānāma摩訶男(1)S.55.22. Mahānāma摩訶男(2),《雜阿含930經》,《別譯雜阿含155經》

《增壹阿含41.2經》一婆羅門七日中親族死27人,聞法後出家證果

 

《增壹阿含41.3經》觀七處善,又察四念處法

《相應部》S.22.57. Sattaṭṭhāna七處《雜阿含42經》,大正No.150A《佛說七處三觀1經》

《增壹阿含41.4經》舍利弗為北遊比丘說當修八種道及七種法

 

《增壹阿含41.5經》佛讚迦葉年邁猶不捨頭陀,亦讚阿難勝過去諸佛侍者

 

八難品第四十

 

《增壹阿含42.1經》當求方便,遠離八難

《增支部》A.8.29. Akkhaa(梵行住有八) 難ㄋㄢˊ《中阿含124經》八難經(大正1.613a)

《增壹阿含42.2經》世尊說八大地獄及所附小地獄之因果

 

《增壹阿含42.3經》世尊最後的遊行

cf. D.16. Mahāparinibbāna大般涅槃經,No.135.《佛說力士移山經》,No.136.《佛說四未曾有法經》,cf.長阿含2經》遊行經

《增壹阿含42.4經》大海有八未曾有法,如來法中亦有八未曾有法

《增支部》A.8.19. Asurinda Pahārādasutta波呵羅(阿修羅王,大海、法律有八種希有法)《中阿含35經》阿修羅經(大正藏1.475c)《施設論》(大正藏26.526c)《律藏》Vin.vol.2.237.(CSCD pg.419)

《增壹阿含42.5經》佛為比丘說天地大動八因緣

《增支部》A.8.70. Bhumicāla(八種)地震,《中阿含36經》地動經(大正1.477b)《長部》D.16./II,106-109.(三章一0-0)自說經(Ud.6.1),《長阿含》第二經遊行經

《增壹阿含42.6經》阿那律思惟八大人念

《增支部》A.8.30. Anuruddha阿那律,《中阿含74經》八念(大正1.540c)No.46.《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增壹阿含42.7經》釋尊為比丘說少欲、知足等八大人念

《增支部》A.8.69. Parisā(剎帝利眾等,八種)眾,《集異門足論》(大正26.442.c),《長部》D.16./II,109.(三章二一~二三節)

《增壹阿含42.8經》阿那邠邸長者平等施,佛讚歎之,並說施賢聖眾能施少獲福多

cf. 《增支部》A.2.4-4.Dakkhieyya應被供養

《增壹阿含42.9經》八事行財物惠施,所獲福報無量

《增支部》A.8.37. Sappurisa善士(八種施)(1)《增支部》A.5.147. Asappurisadāna非善士之施(不慇懃.不恭敬.不親自.丟棄.不信)A.5.148. Sappurisadāna善士之施(.慇懃.應時.無執著.不害自他)

《增壹阿含42.10經》八邪道趣泥犁,八正道向涅槃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

 

《增壹阿含43.1經》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

《增支部》A.4.45. Rohitassa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 (1),《相應部》S.2.26.Rohita赤馬cf.《雜阿含1307經》(大正2.359a)cf.《別譯雜阿含306經》(大正2.477a)

《增壹阿含43.2經》賢聖八關齋法

《增支部》A.8.41. Sakhitta略說(八分成就之)布薩A.3.70./I,211.

《增壹阿含43.3經》漂木不著此彼必入海,比丘不著此彼必至涅槃

《相應部》S.35.200. Dārukkhandha木堆,《雜阿含1174經》(大正2.314c)

《增壹阿含43.4經》提婆達兜貪著利養,失神足

《中部》M.29. Saropama心材喻大經

《增壹阿含43.5經》筏喻,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

《中部》M.22. Alagaddūpamasutta 蛇喻經《中阿含200經》阿黎吒經(大正2.763.)

《增壹阿含43.6經》牧牛經

《中部》M.34. Gopālaka牧牛者小經,《雜阿含1248經》 (大正2.342a)

《增壹阿含43.7經》阿闍世王問沙門法

D.2. Sāmaññaphala沙門果經,《長阿含27經》沙門果經,《寂志果經》(大正1.270);參見《本生經》J.150〈等活本生譚〉

《增壹阿含43.8經》八風隨世迴轉

《增支部》A.8.5-6. Lokaparivatta八世間法(.......)(1-2)Pug.Ch.8.《人施設論》第八

《增壹阿含43.9經》如來出現不著世八法,如淤泥出蓮華

 

《增壹阿含43.10經》八人流轉生死,不住生死

cf.《增支部》A.8.59.Aṭṭhpuggala (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1)cf.《增支部》A.8.60. Aṭṭhpuggala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2)

九眾生居品第四十四

 

《增壹阿含44.1經》九眾生居處

《增支部》A.9.24. Sattāvāsa(九種)有情居《長部》D.III,263D.III,288.、《增壹阿含44.11經》(大正2.769a)

《增壹阿含44.2經》施主、施物、受物者各成就三法

 

《增壹阿含44.3經》惡比丘成就九法,終不成道果

 

《增壹阿含44.4經》孔雀鳥成就九法,賢哲比丘亦復成就九法

 

《增壹阿含44.5經》女人成就九法繫縛男子

《增支部》A.8.17-8.bandhana(女人以色.....儀態.華果.)繫縛(男子) (1-2)

《增壹阿含44.6經》根本法門經

M.1.Mūlapariyāyasutta(根本法門經)《中阿含106經》想經(大正1.596.)No.56.《樂想經》(大正1.851.)

《增壹阿含44.7經》世尊瞻視病患比丘,並為說法,比丘遂得三明

cf. DhpA.1.p.319.

《增壹阿含44.8經》九種人供之得福

《增支部》A.9.10.Āhuneyya(阿羅漢等,九種補特伽羅)應請

《增壹阿含44.9經》滿呼王子供佛及僧,但輕視朱利槃特而不延供

cf. Mano.p.131.f.

《增壹阿含44.10經》佛為阿難說善知識是全梵行人

cf.《相應部》S.45.2.UpaḍḍhaS.3.18. Appamāda (2) (Kalyāṇamitta善友)不放逸(半梵行.全梵行),《雜阿含726經》 (大正2.195b)cf.《雜阿含768經》 (大正2.200c)《雜阿含1238經》;藏 (東北300, 北京966)

《增壹阿含44.11經》佛為釋提桓因說眾生性行異,想念異

《增支部》A.9.24.Sattāvāsa(九種)有情居《長部》D.III,263D.III,288.

馬王品第四十五

 

《增壹阿含45.1經》佛開示女人有九惡,不可繫意於彼

J.196.Valāhassa-jātakacf.《中阿含136經》商人求財經

《增壹阿含45.2經》比丘成就九法於現法中長大或不長大

M. 67. Cātumasutta 車頭聚落經No.137.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大正2.860a)

《增壹阿含45.3經》依村落若惡法增善法減則當離去,若善法增惡法減則不應遠遊

《增支部》A.9.6. Sevanā(...坐臥具.村落.國土可與不可)親近M.77. Mahāsakuludāyisutta 善生優陀夷大經cf.《中阿含107經》林經()

《增壹阿含45.4經》佛托空鉢,佛勉勵成辦五種之食

DhpA.3.pp.257ff.《相應部》S.4.18.Piṇḍa團食cf.《雜阿含1095經》(大正2.288a)

《增壹阿含45.5經》行慈能生善處,遠離八難

《相應部》S.11.22.Dubbaṇṇiya醜陋cf.《雜阿含1107經》(大正2.291a)cf.《別譯雜阿含36經》(大正2.385a)

《增壹阿含45.6經》佛讚舍利弗能遊於空三昧

Cf.M.151. Piṇḍapātapārisuddhisutta乞食清淨經《雜阿含236經》(大正2.57.)、《增壹阿含45.6經》(大正2.773.)

《增壹阿含45.7經》尸利掘備火坑與毒食供佛及僧,佛顯神變

DhpA.1.pp.434ff.

禁品第四十六

 

《增壹阿含46.1經》有十事功德,如來為諸比丘制戒

《增支部》A.10.31. Upālisutta優波離(十種義趣制學處)

《增壹阿含46.2經》聖所居之處有十事

《增支部》A.10.19-20.Ariyāvāsasuttaṁ()聖居(斷五支,成六支等) (1-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八 (大正28.588),《瑜伽師地論》(大正30.385)《雜阿含經》71388經,《長部》等誦經D.33./III,269.

《增壹阿含46.3經》如來成就十力能師子吼,轉無上梵輪而度眾生

《相應部》S.12.21.Dasabalā十力(1),《雜阿含348經》(大正2.98a)

《增壹阿含46.4經》如來成十力四無所畏,在眾中能師子吼

《增支部》A.6.64./ III,417.A.10.21. Sīhanādasutta師子(如來十力)《無礙解道》Ps.pp.174-176(〈俱存品第九〉力論) (CSCD Ps.pg.356-358)《雜阿含684經》(大正2.186b)《雜阿含701經》(大正2.189a)No.802.《佛說信解智力經》,No.780.《佛說十力經》,No.781.《佛說佛十力經》,Daśabala(PelliotSteinWaldschmidt小經)

《增壹阿含46.5經》修行十念者,盡斷一切無明、憍慢,皆悉除盡(原編在46.10經之後)

 

《增壹阿含46.6經》比丘入後宮十種過失

《增支部》A.10.45.Rājantepurappavesanasutta入後宮(十種過失)《律藏》〈波逸提83Vin.vol.4.pp.159-160.(CSCD Vin.vol.4.pp.207-209.)

《增壹阿含46.7經》國王治世十法

 

《增壹阿含46.8經》佛開示一論一義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揀別異學

《增支部》A.10.27.Pahamamahāpañhāsutta大問(一法至十法) (1)《雜阿含486-489經》(大正2.124b-124c)

《增壹阿含46.9經》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

《增支部》A.10.56-57. Saññā(不淨想等,)(1-2)

《增壹阿含46.10經》欲心重比丘不能修十想,佛為說欲有種種不淨

《增支部》A.10.56-57. Saññā(不淨想等,)(1-2)

善惡品第四十七

 

《增壹阿含47.1經》奉行十法生天;又行十法生惡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

《增支部》A.10.211.Vīsatiyā dhammehi(自殺生,勸他離殺生等)二十法《雜阿含1056-7經》(大正2.275)

《增壹阿含47.2經》由十惡之本,外物衰耗,何況內法

 

《增壹阿含47.3經》佛否認施我獲福多,餘者獲福少

 

《增壹阿含47.4經》不論俗事,當論十事功德

《增支部》A.10.69.Kathāvatthusuttaṁ(少欲、知足等,)論事(1-2)

《增壹阿含47.5經》佛斥求妙色、妙觸等非正法,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

 

《增壹阿含47.6經》比丘論王治國界及國主之勝劣,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

 

《增壹阿含47.7經》比丘論波斯匿王非法事,佛敕當思惟少欲等十事

DhpA.1.pp.237f.

《增壹阿含47.8經》一長者造禪房施羅云,後轉施僧眾,佛說平等施法

 

《增壹阿含47.9經》佛為均頭說諸見之生滅,當住十善,滅六十二見

 

《增壹阿含47.10經》三惡道、四大部洲、諸天壽命之長短

 

十不善品第四十八

 

《增壹阿含48.1經》當遠離十惡,修行正見

《增支部》A.10.206.Pahamasañcetanikasutta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不受報,則不消滅) (1)《雜阿含10471048經》(大正2.274a)

《增壹阿含48.2經》佛於說戒時默然,目連知二人不淨,將之驅逐

《自說經》Ud.5.5.A.8.20.Uposatha布薩,cf. DhpA.3. p.236.M.37. Cūḷatahāsakhayasutta 愛盡小經,《中阿含37經》瞻波經《律藏》〈小品〉(Cv.9.1.)、《五分律》卷28(大正22.180.)、《恒水經》(大正1.817a)、《法海經》(大正1.817a)、《海八德經》(大正1.819a)

《增壹阿含48.3經》彌勒佛三會說法

《中阿含66經》說本經,《佛說古來世時經》(大正1.829b),參閱《長老偈》Thag. 910919cf. 《增壹阿含49.7經》

《增壹阿含48.4經》佛廣演七佛名號、種姓、道樹、所化弟子眾、侍者、壽命

cf.D.14. Mahāpadānasutta 大本經,《長阿含1經》大本經(大正1.1)《七佛經》(大正1.150),《毗婆尸佛經》(大正1.540) ,《七佛父母姓字經》(大正1.159) ,《增壹含48.4經》(大正2.790a),梵Mahāvadāna-s. (Waldschmidt)

《增壹阿含48.5經》師子長者別請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

cf.Vin.Mv.I,233~238.Sīhasenāpativatthu

《增壹阿含48.6經》舍利弗入金剛三昧,惡鬼拳打其頭而墮落

《自說經》Ud.4.4.cf.《雜阿含1330經》(大正2.367b)cf.《別譯雜阿含329經》(大正2.485a)

牛品第四十

 

《增壹阿含49.1經》牧牛十一法,比丘十一法

《增支部》A.11.18.Gopālakla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者M.33. Mahāgopālakasutta 牧牛者大經cf.《雜阿含1249經》(大正2.342c)《放牛經》(大正2.546a)

《增壹阿含49.2經》比丘成就戒等十一法者,必能有所成長

 

《增壹阿含49.3經》惡者與惡者相從,善者與善者相從

《相應部》S.14.15.Kamma (Cakama經行),《雜阿含447經》(大正2.115a)

《增壹阿含49.4經》象舍利弗還俗後,復出家修行證阿羅漢果

 

《增壹阿含49.5經》佛說十二因緣甚深,誡阿難勿輕十二因緣

《相應部》S.12.2.Vibhaga分別,《雜阿含298經》(大正2.85a)No.124《緣起經》

《增壹阿含49.6經》1.翅甯聞法後歸依。2.施羅見佛三十二相好

《經集》Sn.3.7.Sela-sutta施羅經cf.M.92. Selasutta 施羅經

《增壹阿含49.7經》佛說恆受一食,能使身體輕便,氣力強盛

M.65. Bhaddālisutta 跋陀利經M.66. Laukikopamasutta 鶉喻經《中阿含194經》跋陀和利經(大正1.746.),《中阿含192經》迦樓烏陀夷經(大正1.740.)

《增壹阿含49.8經》佛開演習行沙門、婆羅門法行之義

M.39. Mahā-assapurasutta 馬邑大經《中阿含182經》馬邑經(大正1.724.)

《增壹阿含49.9經》提婆達兜妄自出家,隨修羅陀學神通,聲名四播

Vin.Cv.7.3-4.DhpA.1.p.133.

《增壹阿含49.10經》修行慈心解脫,當獲好睡、好醒等十一果報

《增支部》A.8.1./IV.150. Mettā(則可求眠樂、覺樂、不見惡夢等,八種功德)A.11.16. Mettā(十一種之功德)No.138.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大正2.861a)西藏大藏經《慈觀想經》

禮三寶品第五十

 

《增壹阿含50.1經》當行十一法禮如來寺

 

《增壹阿含50.2經》當念十一事,然後禮法

 

《增壹阿含50.3經》)當念十一法,然後禮僧

 

《增壹阿含50.4經》佛本生為大天轉輪聖王,見白髮生,便出家

M.83. Maghadevasutta 大天木奈林經《中阿含67經》大天木奈林經(大正1.511.)cf.J.9.Makhādeva-jātaka

《增壹阿含50.5經》世尊說提婆達兜等四人墮於地獄之果報

No.139.《佛說四泥犁經》(大正2.861.)

《增壹阿含50.6經》佛能明知五趣、涅槃之因果

cf.M.12. Mahāsīhanādasutta 師子吼大經

《增壹阿含50.7經》雪山大樹依五事長大,善男女依五事長益

《增支部》A.5.40.Mahāsālācf.《增支部》A.3.48.Pabbata

《增壹阿含50.8經》茂羅破群與比丘尼親近,誤謂習淫無罪

cf. M.21. Kakacūpamasutta 鋸喻經《中阿含193經》牟犁破群那經(大正1.744.)

《增壹阿含50.9經》佛為生漏梵志說劫數無量,眾生長受苦,當厭離

cf.《增支部》A.4.156.Kappa (成住壞空,四種)

《增壹阿含50.10經》以耆闍崛山變小,喻劫數長遠不可稱計

 

非常品第五十一

 

《增壹阿含51.1經》流轉生死,悲號涕泣,淚多過恒河水

《相應部》S.15.3.Assu,《雜阿含938經》(大正2.240c)《別譯雜阿含331經》(大正2.486a)

《增壹阿含51.2經》流轉生死,流血多過恒河水

《相應部》S.15.13.Tisamattā約三十,《雜阿含937經》(大正2.240b)《別譯雜阿含330經》(大正2.485c)

《增壹阿含51.3經》當常思惟無常想,便可斷盡三界諸愛

 

《增壹阿含51.4經》當求方便,斷五心弊,除五心結

《增支部》A.5.205. Cetokhila(於師困惑等,)心荒蕪、A.9.71. Cetokhilasutta()心荒蕪、A.10.14. Cetokhilasuttaṁ(未斷五)心荒蕪(、未截五心縛)D.33./III,238-239.(CSCD pg. 3.0198-199)(《等誦經》第二誦品一~O)M.16.Cetokhila心荒蕪經《中阿含206經》心穢經(大正1.780.)

《增壹阿含51.5經》持戒完具,能正法興隆,命終生天上、人中

 

《增壹阿含51.6經》寧以火燒鐵錐烙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

S.35.194.Ādittena燃燒(緬甸版Ādittapariyāya);《中阿含5經》木積喻經;《雜阿含241經》(大正2.58a)

《增壹阿含51.7經》阿那邠祁長者以純金誘導四子歸信三寶

No.140.阿那邸邠化七子經(大正2.862a)No.453.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2.421)cf. 《增壹阿含44.3經》

《增壹阿含51.8經》舍利弗與阿難瞻視阿那邠祁長者病並說妙法,長者命終生天

M.143. Anāthapiṇḍikovādasutta 教給孤獨經《中阿含28經》教化病經(大正1.458.),《雜阿含1032經》(大正2.269.)S.55.26. Dussīlya破戒

《增壹阿含51.9經》佛為阿那邠祁長者媳婦善生說婦道

《增支部》A.7.59.Sattabharitā (七種男子之)妻,No.141.《佛說阿達經》(大正2.863)No.142.《佛說玉耶女經》(大正2.863)No.142.《玉耶女經》(大正2.864)No.143.《玉耶經》(大正2.865)

《增壹阿含51.10經》當發願生豪貴家;生卑賤家者,不得出家,反墮惡趣

 

大愛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

 

《增壹阿含52.1經》大愛道等五百比丘尼及二沙彌尼先佛滅度

No.144.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大正2.867a)No.145.佛母般泥洹經(大正2.869b)

《增壹阿含52.2經》婆陀比丘尼自憶宿命,昔日供養六如來

cf . ThigA. p.63-66

《增壹阿含52.3經》鐵城芥子喻生死長遠

S.15.6.Sāsapā芥子《雜阿含948經》(大正2.242b)《別譯雜阿含341經》(大正2.487c)

《增壹阿含52.4經》佛為比丘說生死劫長,並舉天衣拂大石山為喻

S.15.5.Pabbata山,《雜阿含949經》(大正2.242c)《別譯雜阿含342經》(大正2.487c)

《增壹阿含52.5經》隨時聞法有聞所未聞、已聞能持、除疑、無邪見、解深法等五功德

cf.《增壹阿含36.1經》

《增壹阿含52.6經》佛為師子大將說施主五種功德命終生三十三天,有五事勝諸天

《增支部》A.5.34. Sīha師子將軍(布施:受讚揚.受敬仰.增善名.入眾無畏無赧)《增壹阿含32.10經》(大正2.680c)

《增壹阿含52.7經》佛為波斯匿王說平等施,但福田有勝劣

Upāli(Hoernle)

《增壹阿含52.8經》波斯匿王因殺庶母百子而悔過,詣世尊前懺悔

S.3.25.Pabbatūpamā山之比喻《雜阿含1147經》(大正2.305b)《別譯雜阿含70經》(大正2.398c)

《增壹阿含52.9經》佛為波斯匿王析釋十種夢,並勸王當以法治化

J.77.Mahāsupina-jātakaNo.146.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大正2.870c)No.147.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大正2.872a)No.148.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大正2.873a)

 

以下(no.126~151)增壹阿含經之單經

 

大正藏no.126 2 p.831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1)【宋 法賢譯】(增壹阿含4.1~7.3)

大正藏no.127 2 p.834 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1)【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增壹阿含26.5)

大正藏no.128 2 p.835 須摩提女經(1)【吳 支謙譯】(增壹阿含30.3)

大正藏no.128 2 p.837 須摩提女經(1)【吳 支謙譯】(增壹阿含30.3)

大正藏no.129 2 p.843 佛說三摩竭經(1)【吳 竺律炎譯】(增壹阿含30.3)

大正藏no.130 2 p.845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3)【宋 施護譯】(增壹阿含30.3)

大正藏no.131 2 p.854 佛說婆羅門避死經(1)【後漢 安世高譯】(增壹阿含31.4)

大正藏no.132 2 p.854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1)【失譯】(增壹阿含32.11)

大正藏no.132 2 p.855 施食獲五福報經(1)【失譯】(增壹阿含32.11)

大正藏no.133 2 p.855 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1)【西晉 法炬譯】(增壹阿含34.5)

大正藏no.134 2 p.857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1)【劉宋 慧簡譯】(增壹阿含35.10)

大正藏no.135 2 p.857 佛說力士移山經(1)【西晉 竺法護譯】(增壹阿含42.3)

大正藏no.136 2 p.859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1)【西晉 竺法護譯】(增壹阿含42.3)

大正藏no.137 2 p.860 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1)【後漢 康孟詳譯】(增壹阿含45.2)

大正藏no.138 2 p.861 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1)【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增壹阿含49.10)

大正藏no.139 2 p.861 佛說四泥犁經(1)【東晉 竺曇無蘭譯】(增壹阿含50.5)

大正藏no.140 2 p.862 阿那邸邠化七子經(1)【後漢 安世高譯】(增壹阿含51.7)

大正藏no.141 2 p.863 佛說阿達經(1)【劉宋 求那跋陀羅譯】(增壹阿含51.9)

大正藏no.142 2 p.863 佛說玉耶女經(1)【失譯】(增壹阿含51.9)

大正藏no.142 2 p.864 玉耶女經(1)【失譯】(增壹阿含51.9)

大正藏no.143 2 p.865 玉耶經(1)【東晉 竺曇無蘭譯】(增壹阿含51.9)

大正藏no.144 2 p.867 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1)【西晉 白法祖譯】(增壹阿含52.1)

大正藏no.145 2 p.869 佛母般泥洹經(1)【劉宋 慧簡譯】(增壹阿含52.1)

大正藏no.146 2 p.870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1)【失譯】(增壹阿含52.9)

大正藏no.147 2 p.872 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1)【失譯】(增壹阿含52.9)

大正藏no.148 2 p.873 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1)【東晉 竺曇無蘭譯】(增壹阿含52.9)

大正藏no.149 2 p.874 佛說阿難同學經(1)【後漢 安世高譯】(增壹阿含35.8)

大正藏no.150 2 p.875 佛說七處三觀經(1)【後漢 安世高譯】(《雜阿含42經》)

大正藏no.150 2 p.883 佛說九橫經(1)【後漢 安世高譯】(~《佛說七處三觀經》31)

大正藏no.151 2 p.883 佛說阿含正行經(1)【後漢 安世高譯】

( No.743.《佛說忠心經》﹐大正17.551)

 

~ released by Dhammavassārāma 法雨道場 2006.9. ~

 

-------------------------------------------------------------------------------------------------------------------

 

The comparative catalog of Aguttaranikāya & Ekottara-āgama

《增支部》與《增壹阿含經》對照表

Ekakanipātapāḷi 一集    Dukanipātapāḷi二集     Tikanipātapāḷi三集      Catukkanipātapāḷi四集

Pañcakanipātapāḷi五集  Chakkanipātapāḷi六集  Sattakanipātapāḷi七集    Aṭṭhakanipātapāḷi八集    Navakanipātapāḷi九集    Dasakanipātapāḷi十集    Ekādasakanipātapāḷi十一集

 

Ekakanipātapāḷi 一集

 

(A.1.1.)1. Rūpādivaggo色等品(婦人之色最能抓緊男子等)

《增壹阿含9-7~8經》(2.563a)

(A.1.2.) 2. Nīvaraappahānavaggo()蓋品

《增壹阿含9.9~10經》(2.563b)

(A.1.3.)3. Akammaniyavaggo (心者無修)無堪忍品

《增壹阿含11.5~6經》(2.566c)

(A.1.4.)4. Adantavaggo無調(之心能成大無利)

 

(A.1.5.)5. Paihita-acchavaggo向與隱覆之品

《增壹阿含9.5經》(2.562c)、《增壹阿含9.6經》(2.562a)《如是語經》Itiv.20.~21.

(A.1.6.)6. Accharāsaghātavaggo彈指品(彈指頃,發慈心者,靜慮不致空)

《法句經》Dhp.v.1.、《相應部》S.45.8./V,9.

(A.1.7.)7. Vīriyārambhādivaggo發精進等品(能生未生善,能捨已生不善)

 

(A.1.8.)8. Kalyāṇamittādivaggo善友等品(能生未生善,能捨已生不善)

 

(A.1.9.)9. Pamādādivaggo放逸等品(我不見另法能大無利者)

 

(A.1.10.)10. Dutiyapamādādivaggo放逸等品(2) (我不見另因能大無利者)

 

(A.1.11.)11. Adhammavaggo非法(示為非法者,是多人之益)

 

(A.1.12.)12. Anāpattivaggo無犯(示為犯者,是多人之無益)

 

(A.1.13.)13.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增壹阿含8.2經》(2.561a)、《增壹阿含8.7經》(2.561b)、《增壹阿含8.10經》(2.561c)、《增壹阿含8.4經》(2.561b)、《增支部》A.5.132./III,149.《彌蘭陀王問經》Mil.p.362.

(A.1.14.)14. Etadaggavaggo第一品

No.126.《阿羅漢具德經》(2.831)

(A.1.14.)14-1. Pahamavaggo第一(比丘)(舍利弗、目犍連等)

《增壹阿含4.1~4.10經》(2.557a)《相應部》S.2.29./I,63.《相應部》S.14.15./II,155-156.

(A.1.14.)14-2. Dutiyavaggo第二(比丘)(朱利槃特、摩訶槃毒等)

《增壹阿含4.1~4.10經》(2.557a)

(A.1.14.)14-3. Tatiyavaggo第三(比丘)(羅睺羅、羅吒波羅等)

《增壹阿含4.1~4.10經》(2.557a)

(A.1.14.)14-4. Catutthavaggo第四(比丘)(阿難、優樓頻羅迦葉等)

《增壹阿含4.1~4.10經》(2.557a)

(A.1.14.)14-5. Pañcamavaggo第五(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讖摩等)

《增壹阿含5.1經》(2.558c)、《增支部》A.4.176./II,164.

(A.1.14.)14-6. Chaṭṭhavaggo第六(居士)(多梨富沙、婆梨迦等)

《增壹阿含6.2經》(2.559c)、《相應部》S.35.125./IV,109.

(A.1.14-7.)14-7. Sattamavaggo第七(女居士)(斯佳它塞那尼、毘舍佉彌伽羅母等)

《增壹阿含7.1~7.3經》(2.560a)cf.A.8.90./IV,347-8.

15. Aṭṭhānapāḷi(具正見者認為諸行是常)(有是)處品

 

(A.1.15.)15-1. Pahamavaggo第一品

 

(A.1.15.)15-2. Dutiyavaggo第二品

 

(A.1.15.)15-3. Tatiyavaggo第三品

 

16. Ekadhammapāḷi一法

 

(A.1.16.)16-1. Pahamavaggo第一品(多修習,能起厭背,是念佛等)

 

(A.1.17.)16-2. Dutiyavaggo第二品

《增壹阿含17-2.5經》(2.583a)、《增壹阿含17-2.6經》(2.5836b)

(A.1.18.)16-3. Tatiyavaggo第三品

 

(A.1.19.)16-4.Catutthavaggo第四品

 

(A.1.20.)17. Pasādakaradhammavaggo作淨品

 

(A.1.20.)18. Apara-accharāsaghātavaggo另外的一彈指品

 

(A.1.21.)19. Kāyagatāsativaggo身至念品

 

(A.1.21.)20. Amatavaggo不死品

 

Dukanipātapāḷi 二集

 

(A.2.1.)1. Kammakaraavaggo 科刑罰品

 

(A.2.1-1.)1-1. Vajjasutta (現世與後世之)

《增壹阿含18.1經》(2.587b)《增支部》A.4.121./II,121.《彌蘭陀王問經》Mil.p.197.

(A.2.1-2.)1-2. Padhānasutta (在家者、無家者)精勤

 

(A.2.1-3.)1-3. Tapanīyasutta(作惡行、不作妙行)應懊悔

《如是語經》Itiv.30

(A.2.1-4.)1-4. Atapanīyasutta(作妙行、不作惡行)不應痛惜

《如是語經》Itiv.31

(A.2.1-5.)1-5. Upaññātasutta通達(不厭善法、不退轉精勤)

 

(A.2.1-6.)1-6. Sayojanasutta(見有愛味;見而厭背)

 

(A.2.1-7.)1-7. Kahasutta(無慚與無愧)

 

(A.2.1-8.) 1-8. Sukkasutta(慚與愧)

 

(A.2.1-9.) 1-9. Cariyasutta行為(慚與愧護世)

《增壹阿含18.1經》(2.587b)《雜阿含1243經》(2.340a)No.150.《七處三觀40經》(2.881b)《如是語經》Itiv.42.

(A.2.1-10.)1-10. Vassūpanāyikasutta接近的雨季(前與後)

 

(A.2.2.) 2. Adhikaraavaggo 靜論品

《雜阿含661經》(2.184a)、一卷本《雜阿含16經》(2.497a)《相應部》S.37.4./IV,240.

(A.2.3.)3. Bālavaggo 愚人品

《增壹阿含18-8經》(2.592c)《增壹阿含20.7經》(2.600a)

(A.2.4.)4. Samacittavaggo 等心品

《增壹阿含20.5經》(2.600a) 《增壹阿含20.11經》(2.601a)《中阿含127經》(1.616a)(有學與無學有十八種);《雜阿含992經》(2.258c)《中阿含21經》(1.448c)  《雜阿含546-7經》(2.141b-c)《增壹阿含19.9經》(2.595b)

(A.2.5.)5. Parisavaggo 會眾品

《增支部》A.3.93./I,243

(A.2.6.) ( 6) 1. Puggalavaggo人品

《增壹阿含17-2.2經》(2.582c)《增壹阿含17-2.3經》(2.583a)《增壹阿含19.4經》(2.594c)

(A.2.7.) (7) 2. Sukhavaggo樂品

 

(A.2.8.)(8) 3. Sanimittavaggo有相品

 

(A.2.9.)(9) 4. Dhammavaggo 法品

 

(A.2.10.) (10) 5. Bālavaggo 愚者品

 

(A.2.11.)(11)1.Āsāduppajahavaggo 希望(難斷)

 

(A.2.12.) (12)2. Āyācanavaggo (有信心者之)希求品

A.4.176./II,164.S.17.24./II,236.《增壹阿含9.10經》(2.593a)

(A.2.13.)(13) 3. Dānavaggo 施品

《增壹阿含15.3經》(2.577b)《如是語經》Itiv.98.《增壹阿含15.4經》五(2.577b)

(A.2.14.) 4. Santhāravaggo 覆護品

 

(A.2.15.) 5. Samāpattivaggo三摩缽地品

 

(A.2.16.)1. Kodhapeyyāla 忿廣說品

 

(A.2.16.)2. Akusalapeyyāla 不善廣說品

 

(A.2.17.)3. Vinayapeyyāla 律廣說品

 

(A.2.17.)4. Rāgapeyyāla染廣說品

 

Tikanipātapāḷi三集

 

1. Bālavaggo愚人品

 

(A.3.1.)1-1. Bhayasutta(,皆由愚人,非由智人)

 

(A.3.2.)1-2. Lakkhaasutta (愚人智人之標識在作業)

《增壹阿含22.6經》 (2.607c)

(A.3.3.)1-3. Cintīsutta 思惟(愚智者人之相、狀、行)

《增壹阿含22.6經》 (2.607c)

(A.3.4.)1-4. Accayasutta 過失(見過,懺悔,發露懺悔)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5.)1-5. Ayonisosutta 非從根源(解問,答問,歡喜他人答其問者)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6.)1-6. Akusalasutta 不善(身業、語業、意業)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7.) 1-7. Sāvajjasutta 有罪(身業、語業、意業)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8.) 1-8. Sabyābajjhasutta 有惱害(身業、語業、意業)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9.)1-9. Khatasutta(身業、語業、意業)

《增壹阿含22.6經》 (2.608a)

(A.3.10.)1-10. Malasutta (破戒、嫉、慳)

《增支部》A.3.153.~/I,297.~《如是語經》Itiv.32.4

2. Rathakāravaggo 車匠品

 

(A.3.11.)2-1. Ñātasutta 已衆所周知(勸修隨順身業、語業、法)

 

(A.3.12.) 2-2. Sāraṇīyasutta (剎帝利、比丘)應該記得的

 

(A.3.13.) 2-3. Āsasasutta 正希望者(、離希望者)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 (CSCD Pug.3.91-93.pg.129-130)、《相應部》S3.21./.I,94.

(A.3.14.)2-4. Cakkavattisutta轉輪王(以法治世,非王不能轉輪)

 

(A.3.15.) 2-5. Sacetanasutta沙伽它那(應斷意之曲、瑕、不純)

 

(A.3.16.) 2-6. Apaṇṇakasutta無缺點的(護諸根、食知量、覺寤)

《增壹阿含21.6經》(2.603c)《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2,17. (CSCD Pug.2,77.pg.127)

(A.3.17.) 2-7. Attabyābādhasutta自惱害(身、語、意惡行)

《增壹阿含21.6經》(2.603c)《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2,17. (CSCD Pug.2,77.pg.127)

(A.3.18.) 2-8. Devalokasutta天界(以天壽、色、樂、譽、自在為辱、恥、嫌厭)

《雜阿含1245經》(2.341b)

(A.3.19.) 2-9. Pahamapāpaikasutta商人(午前、日中、午後不熱誠勵業) (1)

 

(A.3.20.)2-10. Dutiyapāpaikasutta商人(具眼、巧奮鬥、鞏固基礎) (2)

《增支部》A.4.160./II,147.

3. Puggalavaggo 補特羅品

 

(A.3.21.)3-1. Samiddhasutta三彌提(身證、見至、信解所好)

 

(A.3.22.)3-2. Gilānasutta 病人(三種)病人(營養、藥、看護)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3,2. (CSCD Pug.3,94.pg.130)

(A.3.23.) 3-3. Sakhārasutta (身行、語行、意行)

 

(A.3.24.)3-4. Bahukārasutta 多益於人(歸依三寶、如實知苦、漏盡)

 

(A.3.25.)3-5. Vajirūpamasutta(漏瘡喻、電光喻、) 鑽石喻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3,5. (CSCD Pug.3,103. pg.134)

(A.3.26.)3-6. Sevitabbasutta(戒、定、慧殊勝)應親近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3. (CSCD Pug.3,123. pg.140)

(A.3.27.)3-7. Jigucchitabbasutta應厭棄(破戒質惡、不淨惹疑惑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4. (CSCD Pug.3,124. pg.141)

(A.3.28.)3-8. Gūthabhāṇīsutta糞語人(、華語人、蜜語人)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4. (CSCD Pug.3,98.~100.pg.132)

(A.3.29.)3-9. Andhasutta 盲人(、獨眼人、雙眼人)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6. (CSCD Pug.3,104~106. pg.134)

(A.3.30.)3-10. Avakujjasutta 覆慧人(、膝慧人、廣慧人)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 7. (CSCD Pug.3,107. pg.135)

4. Devadūtavaggo 天使品

 

(A.3.31.)4-1.Sabrahmakasutta(凡父母受子尊重之家)梵天

《增支部》A.2.4-2./I,62.《如是語經》Itiv.4.7.(106)

(A.3.32.)4-2. Ānandasutta 阿難(具足無我、我所、慢隨眠之解脫)

《雜阿含982經》(2.255b)《相應部》S.18.21~22./II,252.~253.《經集》Sn.v.1048.vv.1106~1107A.4.41.

(PTSA.3.32.)4-3. Sāriputtasutta舍利弗(具足無我、我所、慢隨眠之解脫)

《雜阿含983經》(2.255c)*--參照《經集》Sn.v.1106.-7.

(A.3.33.)4-4. Nidānasutta因緣(貪、瞋、癡是業集之緣)

 

(A.3.34.)4-5. Hatthakasutta(阿羅毘)訶哆(王子,問安樂而寐)

《增壹阿含28.3經》(2.650a)、偈--參照《相應部》S10.8./.I,212.《律藏》《小品》Cv.p.156.

(A.3.35.)4- 6. Devadūtasutta天使(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中部》Devadūta天使經M.130./III,179.、《中阿含64經》天使經(大正1.503.)、《鐵城泥梨經》(大正1.826.)《閻羅王五使者經》(大正1.828.)、《增壹阿含32.4經》大子經(大正2.674.)--參照《雜阿含1244經》(2.341b)

(A.3.36.)4-7. Catumahārājasutta四大王(,巡視) (1)

《增壹阿含24-3.6經》(2.624b)、《雜阿含1117經》、《別譯雜阿含46經》

(A.3.37.)4-8.Dutiyacatumahārājasutta四大王(,巡視)(2)

《雜阿含1117經》(2.295c)、《別譯雜阿含46經》(2.389a)《增壹阿含24.6經》前分、--cf. Thig.v.31.cf. Sn.v.402.

(A.3.38.)4-9. Sukhumālasutta精致的(不能避免老病死)

《中阿含117經》 (1.607c)

(PTSA.3.39.Mada自負(壯年、無病、活命))

《增壹阿含22.8經》(2.608b)

(A.3.40.)4-10. Ādhipateyyasutta(自、世、法)主權

《集異門足論》六(26.390b)

5. Cūḷavaggo小品

 

(A.3.41.)5-1. Sammukhībhāvasutta(生多福:信、施物、應供養者)現前

《增壹阿含24-3.7經》(2.626a)

(A.3.42.)5-2. Tihānasutta三處(欲會有戒者,欲聽正法,離慳而施)

 

(A.3.43.)5-3. Atthavasasutta理由(凡說法人、聽法人、說及聽法人領解義法)

 

(A.3.44.)5-4. Kathāpavattisutta論轉(凡說法人、聽法人、說及聽法人領解義法)

 

(A.3.45.)5-5. Paṇḍitasutta明智的(布施、出家、供事父母)

 

(A.3.46.)5-6. Sīlavantasutta具戒(出家者所住處,人人由身語意生多福)

 

(A.3.47.)5-7. Sakhatalakkhaasutta有為相(知生、滅、住之異)

《增壹阿含22.5經》(2.607c)

(PTSA.3.47.)5-8. Asakhatalakkhaasutta無為相(生不現,滅不現,變動不現)

《增壹阿含22.5經》(2.607c)

(A.3.48.)5-9. Pabbatarājasutta山王(由信、戒、慧增長)

 

(A.3.49.)5-10. Ātappakaraṇīyasutta勇猛(不使未生惡生、使未生善生、忍已生苦)

 

(A.3.50.)5-11. Mahācorasutta大賊(、惡比丘,據險、稠林、權勢)

 

(6) 1. Brāhmaavaggo婆羅門品

 

(A.3.51.)6-1. Pahamadvebrāhmaasutta二婆羅門(克制身..意,是死去之護) (1)

《雜阿含1163經》(2.310b)《別雜阿含8687經》(2.403b-c)--cf.《相應部》S.1.3./I,2.S.2.19./I,55.

(A.3.52.)6-2. Dutiyadvebrāhmaasutta二婆羅門(克制身..意,是死去之護) (2)

《雜阿含1163經》(2.310b)《別雜阿含8687經》(2.403b-c) cf. S.1.41.

(A.3.53.)6-3. Aññatarabrāhmaasutta某婆羅門(..,思自害.他害.自他害.苦憂)

 

(A.3.54.)6-4. Paribbājakasutta遍歷者(..,思自害.他害.自他害.苦憂)

 

(A.3.55.)6-5. Nibbutasutta已熄滅(..,思自害.他害.自他害.苦憂)

 

(A.3.56.)6-6. Palokasutta破壞(非法之貪,互殺而多人死)

 

(A.3.57.)6-7. Vacchagottasutta婆蹉種(誣只對我布施,不對他布施)

《雜阿含96經》(2.26a)、《別譯雜阿含261經》 (2.465c) 、一卷本《雜阿含2經》(2.493b)cf.《增支部》A.3.73./I,220.A.3.140./I,291.、偈--cf.《增支部》A.5.179./III,214.

(A.3.58.)6-8. Tikaṇṇasutta提坎那(婆羅門,聖者律異於婆羅門眾之三明)

《雜阿含885經》(2.223b) D.13.《三明經》、D.3.《阿摩晝經》、《如是語經》Itiv.p.98.D.2.《沙門果經》242244246(PTS939597)

(A.3.59.)6-9. Jāṇussoisutta生聞(婆羅門,當施三明婆羅門)

《雜阿含885經》(2.223b)

(A.3.60.)6-10. Sagāravasutta傷歌邏(婆羅門,神足、記說、教誡神變)

《中阿含143經》(1.650b)Tīṇi pāṭihāriyāniA.3.144./I,292.(CSCDA.3.14-12.)D.11./I,212.

(A.3.) (7.) 2. Mahāvaggo大品

 

(A.3.61.)7-1. Titthāyatanādisutta度處等(領受樂、苦、或非苦非樂之因)

《中阿含13經》(1.435a)

(A.3.62.)7-2.Amātāputtikāni bhayāni無母子之怖畏(母子老病死,不可替代)

《雜阿含758經》(2.199b)

(A.3.63.)7-3. Venāgapurasutta艾那迦布拉(之婆羅門, 梵、聖之高床大床)

 

(A.3.64.)7-4. Sarabhasutta舍羅步(遍歷者,偽稱知沙門釋迦子等之法)

《雜阿含970經》(2.250a)《別譯雜阿含204經》(2.449b) ,梵Śarabha(Pischel)

(A.3.65.)7-5. Kesamuttisutta羈ㄐㄧ舍子(十項不可隨便相信等)

《中阿含16經》(1.438b)、《增支部》A.4.193./.II,193.

(A.3.66.)7-6. Sāḷhasutta沙羅(十項不可隨便相信等)

 

(A.3.67.)7-7. Kathāvatthusutta論事(依過去世而言過去世有如是等)

《中阿含119經》(1.609a)cf.《雜阿含498經》

(A.3.68.)7-8. Aññatitthiyasutta外道(問貪瞋癡差別、特相、殊異等)

 

(A.3.69.)7-9. Akusalamūlasutta不善根(貪等及其所造身語意亦是不善)

 

(A.3.70.)7-10. Uposathasutta(牧牛、尼乾、聖者)布薩

《增壹阿含24-3.6經》(2.624b)《中阿含202經》 (1.770) cf.《雜阿含861~863經》(2.219b)

(8) 3. Ānandavaggo阿難品

 

(A.3.71.)8-1. Channasutta闡那(遍歷者,論貪..癡之過患及斷)

《雜阿含973經》(2.251b)《別譯雜阿含207經》(2.451a)cf. M.76.

(A.3.72.)8-2. Ājīvakasutta阿時婆迦(何人之法是善說.妙行者.完成者)

《相應部》S.38.3./IV,253.

(A.3.73.)8-3. Mahānāmasakkasutta釋迦族之摩訶那摩(有學無學之戒定慧)

《雜阿含758經》(2.238c),《別譯雜阿含158經》(2.433c)

(A.3.74.)8-4. Nigaṇṭhasutta離繫若提子(漏盡者不造新業,舊業隨受而吐出)

《雜阿含563經》(2.147c)、《增支部》A.9.38./IV,429.

(A.3.75.)8-5. Nivesakasutta住者(應勸導於佛法僧證淨)

《增壹阿含21.4經》 (2.603a)

(A.3.76.)8-6. Pahamabhavasutta(無欲界異熟業不得施設欲有之事等) (1)

 

(A.3.77.)8-7. Dutiyabhavasutta(無欲界異熟業不得施設欲有之事等) (2)

 

(A.3.78.)8-8. Sīlabbatasutta戒禁(()命、梵行、信行,有無果)

 

(A.3.79.)8-9. Gandhajātasutta薰香(順風、逆風、順逆風薰)

《增壹阿含23.5經》(2.613b)《雜阿含1073經》(2.278c)、偈--《法句經》Dhp.v.54.

(A.3.80.)8-10. Cūḷanikāsutta(如來以光滿三千大千世界,令有情聞聲)

cf. S.56.46.S.6.14.(尸棄世尊(Sikhī Bhagavā)的上首弟子之一:名為阿毘浮(Aruavati)比丘,立於梵天界,用音聲可令得聞於千世界。)

(9) 4. Samaavaggo沙門品

 

(A.3.81.)9-1. Samaasutta沙門(增上戒、心、慧學事)

《雜阿含828經》 (大正2.212b.)《增壹阿含16.4經》

(PTSA.3.81.)9-2. Gadrabhasutta驢子(增上戒、心、慧學事)

《雜阿含828經》(2.212b)、《增壹阿含16.4經》

(A.3.82.)9-3. Khettasutta(增上戒、心、慧學事)

《雜阿含827經》(2.212a)

(A.3.83.)9-4. Vajjiputtasutta跋耆子(增上戒、心、慧學事)

《雜阿含829經》(2.212c),梵Vjiputra(Pischel)

(A.3.84.)9-5. Sekkhasutta有學(增上戒、心、慧學事)

S.48.23. Ñāya(Aññindriya),《雜阿含824經》(2.111c),《雜阿含642經》(2.182a)《如是語經》Itiv.62&102

(A.3.85.)9-6. Pahamasikkhāsutta學處(戒全分,定少分,慧少分,能盡三結)(1)

《雜阿含817經》(2.210b)

(A.3.86.)9-7. Dutiyasikkhāsutta學處(戒全分,定少分,慧少分,能盡三結)(2)

《雜阿含817經》(2.210b)

(A.3.87.)9-8. Tatiyasikkhāsutta學處(戒全分,定少分,慧少分,能盡三結)(3)

 

(A.3.88.)9-9. Pahamasikkhattayasutta(戒、心、慧)三學處(1)

《雜阿含817經》(2.210a)、《雜阿含832經》(213c)

(A.3.89.)9-10. Dutiyasikkhattayasutta(戒、心、慧)三學處(2)

《雜阿含817經》(2.210a)、《雜阿含832經》(213c)

(A.3.90.)9-11. Sakavāsutta崩伽闍(稱讚欲學之新學比丘,餘眾則親近彼)

《雜阿含830經》(2.213a)《雜阿含831經》(2.213b)、梵Pakadhā(Pischel)

( 10)  5. Loakapallavaggo掬鹽品

 

(A.3.91.)10-1. Accāyikasutta緊急的(受增上戒、心、慧學)

 

(A.3.92.)10-2. Pavivekasutta(衣、乞食、床座所生染之)遠離

《律藏》《小品》Cv.7.1,2.S.2.3.9.

(PTSA.3.92.)10-3. Saradasutta秋天(喻生法眼之初果)

 

(A.3.93.)10-4. Parisāsutta(第一、不和合、和合)

A.2.5./I,70.A.4.256./ II,250.、《律藏》《大品》Mv.7.15,13.

(A.3.94.)10-5. Pahama-ājānīyasutta駿(具足色、力、速疾)(1)

《雜阿含920經》(2.233c)《別譯雜阿含146經》(2.429a)《馬有三相經》(2.506c)《增支部》A.4.256./II,250.

(A.3.95.)10-6. Dutiya-ājānīyasutta駿(具足色、力、速疾)(2)

《雜阿含920經》(2.233c)《別譯雜阿含146經》(2.429a)《增支部》A.4.256./II,250.

(A.3.96.)10-7. Tatiya-ājānīyasutta駿(具足色、力、速疾)(3)

《雜阿含920經》(2.233c)《別譯雜阿含146經》(2.429a)《增支部》A.4.256./II,250.

(A.3.97.)10-8. Potthakasutta樹皮衣(、惡比丘,色惡、麤觸、少價)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0. (CSCD Pug.3,116. pg.137-138)

(PTSA.3.98.)Kāsika尸迦衣(、具戒質善比丘,有色澤、觸滑、價值大)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1. (CSCD Pug.3,117. pg.138-139)

(A.3.99.)10-9. Loakapallasutta一壺之鹽(喻說業之輕重)

《中阿含11經》(1.433a)

(A.3.100.)10-10. Pasudhovakasutta塵垢洗滌者(修增上心之比丘逐步斷垢)

《雜阿含1247經》(2.342a)

(PTSA.3.100.)10-11. Nimittasutta(適時作意三相:三摩地、精勤、捨)

《雜阿含1246經》(2.341b)

(11) 1. Sambodhavaggo 等覺品

 

(A.3.101.)11-1. Pubbevasambodhasutta徧覺以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相應部》S.22.26./III,27.S.35.13./IV,7.S.35.14./IV,8.S.14.31./II,170.、《律藏》《大品》Mv.1.6.27-29(p.11) (CSCD Mv.1.6.16.pg.16)

(A.3.102.)11-2. Pahama-assādasutta味著(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1)

《相應部》S.14.32./II,171~172.S.22.27./III,29.S.35.15./ IV,8~9.S.35.16./ IV,9~10.

(PTSA.3.102.)11-3. Dutiya-assādasutta味著(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2)

 

(PTSA.3.102.)11-4. Samaabrāhmaasutta沙門.婆羅門(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A.3.103.)11-5. Ruṇṇasutta(歌詠是)哭泣

 

(A.3.104.)11-6. Atittisutta(睡眠、飲酒、交會)無厭足

《增壹阿含22.10經》(2.608c)

(A.3.105.)11-7. Arakkhitasutta(身、語、意業)不能護

 

(A.3.106.)11-8. Byāpannasutta(心、身、意業)敗害

 

(A.3.107.)11-9. Pahamanidānasutta(1)

 

(PTSA.3.108.)

 

(A.3.109.)11-10. Dutiyanidānasutta(2)

 

(PTSA.3.110.)

 

(12) 2. Āpāyikavaggo惡趣品

 

(A.3.111.)12-1. Āpāyikasutta(非梵行稱梵行、謗梵行者、說欲無過失,)惡趣

 

(A.3.112.)12-2. Dullabhasutta難得的(難遇如來、如來所說法律、知恩感恩)

 

(A.3.113.)12-3. Appameyyasutta(容易被量、難量、)不可測量的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12.(CSCD Pug.3,118~120.Pug.3,pg.139~140)

(A.3.114.)12-4. Āneñjasutta不動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天)

《增支部》A.4.123-124./II,128.

(A.3.115.)12-5. Vipattisampadāsutta(戒、心、見)缺損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2,9~10.(CSCD Pug. 2,61~62 pg.124~125)A.3.136.

(A.3.116.)12-6. Apaṇṇakasutta(戒、心、見) 無缺點

 

(A.3.117.)12-7. Kammantasutta工作(、活命、見,缺損)

 

(A.3.118.)12-8. Pahamasoceyyasutta(身、語、意)清淨(1)

 

(A.3.119.)12-9. Dutiyasoceyyasutta(身、語、意)清淨(2)

 

(A.3.120.)12-10. Moneyyasutta(身、語、意)寂默

 

(13) 3. Kusināravaggo拘尸那羅品

 

(A.3.121.)13-1. Kusinārasutta拘尸那羅(受施食時不失本心)

 

(A.3.122.)13-2. Bhaṇḍanasutta爭論(斷欲、恚、害尋)

 

(A.3.123.)13-3. Gotamakacetiyasutta瞿曇支提(世尊覺後說法,說折伏法,說有緣法)

 

(A.3.124.)13-4. Bharaṇḍukālāmasutta巴朗島卡拉馬(施設欲、色、受之徧智)

 

(A.3.125.)13-5. Hatthakasutta哈它卡(天子,見世尊、聽正法、承事僧伽不厭)

《雜阿含594經》(2.159a)、《別譯雜阿含188經》(2.442a)

(A.3.126.)13-6. Kauviyasutta吐出(貪求是吐出食,瞋恚是腥,惡不善之尋是蠅)

《雜阿含594經》(2.283a)、《雜阿含1081經》(2.283a)、《別譯雜阿含188經》(2.380b)

(A.3.127.)13-7. Pahama-Anuruddhasutta阿那律(女人慳吝、嫉妒、欲貪所纏,死後生惡趣)(1)

《增壹阿含22.9經》(2.608c)

(A.3.128.)13-8. Dutiya-Anuruddhasutta阿那律(斷慢、掉舉、錯誤作) (2)

 

(A.3.129.)13-9. Paicchannasutta隱覆(女人、真言、邪見)

《增壹阿含22.4經》(2.607b)

(A.3.130.)13-10. Lekhasutta寫作(於岩石、地上、水上)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3,9.(CSCD Pug.3,113~115.pg.137.)

(14) 4. Yodhājīvavaggo戰士品

 

(A.3.131.)14-1. Yodhājīvasutta戰士(、比丘,能遠射、不誤射、破大集團)

《增支部》A.4.181./II,170.

(A.3.132.)14-2. Parisāsutta(啟蒙、深究、完整訓練)眾會

 

(A.3.133.)14-3. Mittasutta(難施能施,難作能作,難忍能忍)

 

(A.3.134.)14-4. Uppādāsutta(如來出世或不)出世(彼界法住性、法決定性而住)

《相應部》S.12.20./II,25.、《雜阿含296經》(2.84b)

(A.3.135.)14-5. Kesakambalasutta阿耆多枳舍欽婆羅(無業、無業果論)

D.I,53 f. Makkhali’s views and his followers are also referred to at M.I,231, 238, 483, 516f.; S.I,66, 68; III,211; IV,398; A.I,33f., 286; III,276, 384; also J.I,493, 509; S.III,69

(A.3.136.)14-6. Sampadāsutta(信、戒、慧)俱足

A.3.115.Vipattisampadāsutta(戒、心、見)缺損

(A.3.137.)14-7. Vuddhisutta(信、戒、慧)增長

《雜阿含917經》(2.232b)、《別譯雜阿含143經》(2.428b)

(A.3.138.)14-8. Assakhaukasutta未調馬(、人, 具速疾、不美、不高壯等)

《雜阿含918經》(2.232c)、《別譯雜阿含144經》(2.428c)、《增支部》A.9.22./IV,398.

(PTSA.3.138.)14-9. Assaparassasutta良馬良馬(、人, 具速疾、不美、不高壯等)

《雜阿含918經》(2.232c)《別譯雜阿含144經》(2.428c)

(A.3.139.)14-10. Assājānīyasutta駿馬(、人, 具速疾、美、高壯等)

《雜阿含919經》(2.233b)《別譯雜阿含145經》(2.429a)cf.A.3.94.

(A.3.140.)14-11. Pahamamoranivāpasutta孔雀飼育處(無學之戒蘊、定蘊、慧蘊) (1)

 

(PTSA.3.140.)14-12. Dutiyamoranivāpasutta孔雀飼育處(神通、記說、教誡神變) (2)

 

(PTSA.3.140.)14-13. Tatiyamoranivāpasutta孔雀飼育處(正見、正智、正解脫) (3)

 

(15) 5. Magalavaggo吉祥品

 

(A.3.141.)15-1. Akusalasutta不善(身業、語業、意業)

 

(A.3.142.)15-2. Sāvajjasutta可責備的(身業、語業、意業)

 

(A.3.143.)15-3. Visamasutta不平等(身業、語業、意業)

 

(A.3.144.)15-4. Asucisutta不爭(身業、語業、意業)

 

(A.3.145.)15-5. Pahamakhatasutta連根拔起(身業、語業、意業) (1)

 

(A.3.146.)15-6. Dutiyakhatasutta連根拔起(身業、語業、意業) (2)

 

(A.3.147.)15-7. Tatiyakhatasutta連根拔起(身業、語業、意業) (3)

 

(A.3.148.)15-8. Catutthakhatasutta連根拔起(身業、語業、意業) (4)

 

(A.3.149.)15-9. Vandanāsutta禮敬(身業、語業、意業)

 

(A.3.150.)15-10. Pubbahasutta晨朝(身、語、意妙行)

 

(16) (A.3.151.) 6. Acelakavaggo 裸形品

S.2.17./V,141.

(A.3.152.-162) (17) 7. Kammapathapeyyāla業道廣說

 

(A.3.163.) (18) 8. Rāgapeyyāla染廣說

《增壹阿含24-3.10經》(2.630b)

Catukkanipātapāḷi 四集

 

(1). Bhaṇḍagāmavaggo班達迦瑪品

 

(A.4.1.)1-1. Anubuddhasutta隨覺(三摩地聖慧聖解脫)

D.16./II,122~123.(《大般涅槃經》第四誦品第二~三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大正1.13 a)A.7.62.

(A.4.2.)1-2. Papatitasuttaṁ(不成就四法,由法律)墮落

--《增支部》A.2.12-5./I,89.Thag.v.63.

(A.4.3.)1-3. Pahamakhatasutta已沒德行(不細究,漫加讚譽) (1)

《增支部》A.2.12-5./I,89.A.3.9./I,105.--《經集》Sn.vv. 658-660《相應部》S.6.9-10./I,149.《增支部》A.10.89./V,170.

(A.4.4.)1-4. Dutiyakhatasutta已沒德行(於母、父、如來、如來弟子施邪行) (2)

 

(A.4.5.)1-5. Anusotasutta順流(、逆流、自住、已渡到彼岸)

《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4a)《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7. (CSCD Pug.3,188.pg.171-2.)《如是語經》It.109.

(A.4.6.)1-6. Appassutasutta少學(、多學未達成、已達成)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8. (CSCD Pug.3,189.pg.172.)

(A.4.7.)1-7. Sobhanasutta莊嚴(僧團的四眾聰明.調伏.無畏.多聞.持法)

《增壹阿含27.7經》(大正藏2.645c)

(A.4.8.)1-8. Vesārajjasuttaṁ(如來四種)無所畏

《增壹阿含27.6經》 (大正藏2.645b)

(A.4.9.)1-9. Tahuppādasuttaṁ(衣、食、床座、更好物)渴愛生起

《增壹阿含29.8經》 (大正藏2.658a)

(A.4.10.)1-10. Yogasuttaṁ(欲、有、見、無明,)

《如是語經》It.96.,《集異門足論》八(大正藏26.399ab)

(2). Caravaggo

 

(A.4.11.)2-1. Carasuttaṁ(精進不精進)

《如是語經》It.110.

(A.4.12.)2-2. Sīlasuttaṁ(精進於)

《如是語經》It.111.

(A.4.13.)2-3. Padhānasuttaṁ(四正)

《增壹阿含26-1.1經》(大正藏2.635b)、《集異門足論》六(大正藏26.391c)Mahāvyutpatti XXXIX.cf. 《雜阿含875-6經》(大正藏2.221b)

(A.4.14.)2-4. Savarasuttaṁ(律儀、斷、修、隨護,)防護

《雜阿含879經》(大正藏2.221b) cf. A.4.69.

(A.4.15.)2-5. Paññattisuttaṁ(四者為最上之)施設

 

(A.4.16.)2-6. Sokhummasutta(洞察)微細(名色之智)

 

(A.4.17.)2-7. Pahama-agatisuttaṁ(貪欲、瞋恚、愚癡、怖畏)不應行(1)

《集異門足論》八(大正藏26.401a)

(A.4.18.)2-8. Dutiya-agatisuttaṁ(貪欲、瞋恚、愚癡、怖畏)不應行(2)

 

(A.4.19.)2-9. Tatiya-agatisuttaṁ(貪欲、瞋恚、愚癡、怖畏)不應行(3)

 

(A.4.20.)2-10. Bhattuddesakasuttaṁ (貪欲、瞋恚、愚癡、怖畏)配食

 

(3). Uruvelavaggo優樓比螺品

 

(A.4.21.)3-1. Pahama-uruvelasutta優樓比螺(說恭敬戒、定、慧、解脫)(1)

《相應部》S.6.2./I,139.、《雜阿含1188經》(大正藏2.321c) 、《別譯雜阿含101經》

(A.4.22.)3-2. Dutiya-uruvelasutta優樓比螺(說恭敬戒、定、慧、解脫) (2)

 

(A.4.23.)3-3. Lokasuttaṁ(如來覺了)世間

《如是語經》It.112.,《中阿含137經》(大正藏1.645b)

(A.4.24.)3-4. Kāḷakārāmasuttaṁ(沙計多)伽拉伽園(如來自說見...)

 

(A.4.25.)3-5. Brahmacariyasutta(詭騙、說服、利養等,不住)梵行

 

(A.4.26.)3-6. Kuhasutta詭詐(、頑強、聊天、猥褻、傲慢、散亂, 非近如來)

《如是語經》It.108.

(A.4.27.)3-7. Santuṭṭhisutta滿足(於小而易得、無罪之資具)

《如是語經》It.101.

(A.4.28.)3-8. Ariyavasasuttaṁ()聖種(滿足四資具)

《集異門足論》六(大正藏26.329b)

(A.4.29.)3-9. Dhammapadasuttaṁ()法跡(無貪、無瞋、正念、正定)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295a)

(A.4.30.)3-10. Paribbājakasutta遍歷者(無貪、無瞋、正念、正定)

 

(4). Cakkavaggo輪品

 

(A.4.31.)4-1. Cakkasuttaṁ(成就天、人,有四)

No.150.《七處三觀7經》 (大正藏2.877a)

(A.4.32.)4-2. Sagahasuttaṁ()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雜阿含669經》(大正藏2.185a)、《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2c)

(A.4.33.)4-3. Sīhasuttaṁ(如來)獅子()

《雜阿含669經》(大正藏2.185a)、《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2c)、《相應部》S.22.78./III,84.

(A.4.34.)4-4. Aggappasādasutta第一信(信如佛、八支聖道、離欲、僧伽)

《增壹阿含21.1經》(大正藏2.601c)、《雜阿含902經》(大正藏2.225c)

(A.4.35.)4-5. Vassakārasutta作雨者(問成就四法為大慧大士)

 

(A.4.36.)4-6. Doasutta頭那(婆羅門見世尊足痕具千輻)

《雜阿含101經》(大正藏2.28a)、《別譯雜阿含267經》(大正藏2.467a)、《增壹阿含38.3經》(大正藏2.717c)

(A.4.37.)4-7. Aparihāniyasuttaṁ(成就四法之比丘)無退墮

 

(A.4.38.)4-8. Patilīnasuttaṁ(遣除見取捨愛身行輕安名為)遠離

 

(A.4.39.)4-9. Ujjayasuttaṁ(鬱闍耶)婆羅門(問祭祀)

《雜阿含89經》(大正藏2.22c)、《別譯雜阿含89經》(大正藏2.404a),偈--《相應部》S.3.9

(A.4.40.)4-10. Udāyīsutta優陀夷(婆羅門) (問祭祀)

《雜阿含90經》(大正藏2.23a)、《別譯雜阿含90經》(大正藏2.404b)

(5). Rohitassavaggo赤馬品

 

(A.4.41.)5-1. Samādhibhāvanāsutta修定(得現法樂住、獲得知見、正念正知、漏盡)

《集異門經》七(大正藏26.395c)

(A.4.42.)5-2. Pañhabyākaraasuttaṁ(一向、反詰、捨置、分別)記說

《集異門足論》八(大正藏26.401b)--《增支部》A.3.32.《經集》Sn.v.1048.

(A.4.43.)5-3. Pahamakodhagarusutta重於忿(、覆、利養、恭敬,不重正法)(1)

 

(A.4.44.)5-4. Dutiyakodhagarusutta重於忿(、覆、利養、恭敬,不重正法) (2)

 

(A.4.45.)5-5. Rohitassasutta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

《相應部》S.2.26./I,61.、《雜阿含1307經》(大正藏2.359a)、《別譯雜阿含306經》(大正藏2.477b)、《增壹阿含43.1經》(大正藏2.756a)

(A.4.46.)5-6. Dutiyarohitassasutta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 (2)

《相應部》S.2.26./I,61.、《雜阿含1307經》(大正藏2.359a)、《別譯雜阿含306經》(大正藏2.477b)、《增壹阿含43.1經》(大正藏2.756a)

(A.4.47.)5-7. Suvidūrasutta(天與地、海之此彼岸、日之出沒、善士不善士法)

 

(A.4.48.)5-8. Visākhasuttaṁ(半闍羅子具壽)毘舍佉(說法圓滿)

《相應部》S.21.7./II,280.、《雜阿含1069經》(大正藏2.277b)、《別譯雜阿含8經》(大正藏2.375c)

(A.4.49.)5-9. Vipallāsasutta(常樂我淨四種)顛倒

 

(A.4.50.)5-10. Upakkilesasutta(日月、沙門之四種)

《增壹阿含28.2經》

(6) 1. Puññābhisandavaggo福生品

 

(A.4.51.)6-1. Pahamapuññābhisandasuttaṁ(施食衣住藥)生福(1)

《增支部》A.5.45. Puññābhisandasutta生福(施衣、食、住、床、藥)

(A.4.52.)6-2. Dutiyapuññābhisandasuttaṁ(施食衣住藥)生福(2)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393b)--《相應部》S.11.14./ I,231.S.55.26./V,384.;《雜阿含1223經》,《別譯雜阿含51經》

(A.4.53.)6-3. Pahamasavāsasuttaṁ(屍男屍女.屍男天女.天與屍女.天與天女)同居(1)

 

(A.4.54.)6-4. Dutiyasavāsasuttaṁ(屍男屍女.屍男天女.天與屍女.天與天女)同居(2)

 

(A.4.55.)6-5. Pahamasamajīvīsutta(那拘羅父夫妻)共命(1)

 

(A.4.56.)6-6. Dutiyasamajīvīsutta(同信.同戒.同捨.同慧,兩人)共命(2)

 

(A.4.57.)6-7. Suppavāsāsutta尸婆瓦沙(拘利女,施食與壽...)

 

(A.4.58.)6-8. Sudattasutta給孤獨長者(施食與壽...)

 

(A.4.59.)6-9. Bhojanasutta食物(施食與壽...)

 

(A.4.60.)6-10. Gihisāmīcisutta在家人友善(施衣食住藥)

 

(7) 2. Pattakammavaggo適切業品

 

(A.4.61.)7-1. Pattakammasutta適切業(如法得財、親友稱譽、長壽、命終生善趣)

cf. A.5.41. Ādiyasutta(財五因:妻子奴僕.朋友擁護,防災.獻供.依沙門而遠離放逸)

(A.4.62.)7-2. Ānayasutta無債樂(、擁有樂、受用樂、無罪樂)

 

(A.4.63.)7-3. Brahmasutta梵天(=父母之稱)

A.3.31./ I,132.It.106.

(A.4.64.)7-4. Nirayasutta(殺、盜、邪欲、妄語,)地獄

 

(A.4.65.)7-5. Rūpasutta(為量;聲、麤、法為量,而滿足)

 

(A.4.66.)7-6. Sarāgasutta有貪(、瞋、癡、慢, 四補特伽羅)

 

(A.4.67.)7-7. Ahirājasutta(慈心對待)蛇王

S.35.69-70.Upasena優波先那;律藏《小品》〈第五 小事犍度〉Ahi-paritta Vin. Cv.5.6./II,109-110; CSCD pg.245-6《增支部》A.4.67./II,72-73.Ahirājasutta蛇王);《本生經》J.203.Upasena優波先那(Stein, Hoernle);大正No.505《佛說隨勇尊者經》(大正藏14.773a);《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卷第六(大正23.656-7)

(A.4.68.)7-8. Devadattasutta提婆達多(為利養、恭敬、名聞所害)

《相應部》S.17.36. Ratha五車﹐《律藏》《小品》Cv.VII,2.5,《雜阿含1064經》(大正藏2.276b)﹐《別譯雜阿含3經》,《增壹阿含12.7經》

(A.4.69.)7-9. Padhānasuttaṁ()(防護、斷、修、隨護)

《雜阿含878經》(大正藏2.221bc) ;《增支部》A.4.14. Savarasuttaṁ(律儀、斷、修、隨護,)防護

(A.4.70.)7-10. Adhammikasutta(王行)非法

《增壹阿含17-2.10(大正藏2.586c)

(8) 3. Apaṇṇakavaggo無戲論品

 

(A.4.71.)8-1. Padhānasutta精進(具戒、多聞、有慧, 行無戲論道)

 

(A.4.72.)8-2. Sammādiṭṭhisutta正見(出離尋、無恚尋、不害尋, 行無戲論道)

 

(A.4.73.)8-3. Sappurisasutta善人(不善士-暴露不暴露自他之德)

 

(A.4.74.)8-4. Pahama-aggasuttaṁ(戒、定、慧、解脫)第一(1)

 

(A.4.75.)8-5. Dutiya-aggasuttaṁ(色、受、想、有)第一(2)

 

(A.4.76.)8-6. Kusinārasutta拘尸那揭羅(,為決比丘疑)

D.16./II,154.ff.(《大般涅槃經》第六誦品第五節)、《長阿含5經》(大正藏1.26b)

(A.4.77.)8-7. Acinteyyasuttaṁ(諸佛境界、定境界、業異熟、世界之思惟)不應思議

《增壹阿含29.6經》(大正藏2.657a)

(A.4.78.)8-8. Dakkhiasutta施物(施者、受者淨不淨)

 

(A.4.79.)8-9. Vaijjasutta貿易(布施與營商成敗)

 

(A.4.80.)8-10. Kambojasuttaṁ(不令女人坐法庭、從事產業、往)劍蒲闍

 

(9) 4. Macalavaggo不動品

 

(A.4.81.)9-1. Pāṇātipātasutta殺生(、不與取、行邪淫、妄語)

A.4.64./ II,71.

(A.4.82.)9-2. Musāvādasutta虛誑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

 

(A.4.83.)9-3. Avaṇṇārahasutta不可讚譽(不經查究而擅加讚譽)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5. (CSCD Pug.4,165.pg.157.)cf. 《相應部》S.4.83.

(A.4.84.)9-4. Kodhagarusutta重忿懣(、覆蔽、利養、恭敬不重於正法)

 

(A.4.85.)9-5. Tamotamasutta闇趣闇(、闇趣明、明趣闇、明趣明)

《增壹阿含26-1.5經》(大正藏2.636a)、《相應部》S.3.21. Puggalā諸人、《雜阿含1146經》、《別譯雜阿含69經》、《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5a)《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9. (CSCD Pug.4,168.pg.159~160.)

(A.4.86.)9-6. Oatoatasutta於下趣下(、於下趣上、於上趣下、於上趣上)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0. (CSCD Pug.4,169.pg.160.)

(A.4.87.)9-7. Puttasutta(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

《增壹阿含28.7經》(大正藏2.653c)

(A.4.88.)9-8. Sayojanasutta(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

《增壹阿含28.7經》(大正藏2.653c)《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9. (CSCD Pug.4,190. pg.173.)

(A.4.89.)9-9. Sammādiṭṭhisutta正見(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

 

(A.4.90.)9-10. Khandhasutta(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

 

(10) 5. Asuravaggo阿修羅品

 

(A.4.91.)10-1. Asurasutta阿修羅(以阿修羅為眷族等)

 

(A.4.92.)10-2. Pahamasamādhisutta(得止,未得觀等)三摩地(1)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6.(CSCD Pug.4,187.pg.171.)

(A.4.93.)10-3. Dutiyasamādhisutta(得止,未得觀等)三摩地(2)

 

(A.4.94.)10-4. Tatiyasamādhisutta(得止,未得觀等)三摩地(3)

 

(A.4.95.)10-5. Chavālātasutta(不自利不利他,)火葬的污木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3.(CSCD Pug.4,173.pg.162-163.)

(A.4.96.)10-6. Rāgavinayasutta調伏貪(勸他調伏貪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3.(CSCD Pug.4,173.pg.162-163.)

(A.4.97.)10-7. Khippanisantisuttaṁ(善法不善法,有無)速諦察忍

《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4c)

(A.4.98.)10-8. Attahitasutta自利(不利他等)

 

(A.4.99.)10-9. Sikkhāpadasutta學處(自離殺,不勸他離殺等)

 

(A.4.100.)10-10. Potaliyasuttaṁ(遍歷者)晡多利(應毀說毀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7. (CSCD Pug.4,166.pg.157-158.)

(11) 1. Valāhakavaggo雲品

 

(A.4.101.)11-1. Pahamavalāhakasuttaṁ(四種)(鳴不雨,雨不鳴,不鳴不雨,鳴又雨)(1)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8. (CSCD Pug.4,157.pg.148-149.)

(A.4.102.)11-2. Dutiyavalāhakasuttaṁ(四種)(鳴不雨,雨不鳴,不鳴不雨,鳴又雨)(2)

《增壹阿含25.10經》(大正藏2.635a)

(A.4.103.)11-3. Kumbhasuttaṁ(四種)(空而閉,盈而開,空而開,盈而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1. (CSCD Pug.4,160.pg.152-153.)

(A.4.104.)11-4. Udakarahadasuttaṁ(四種)湖水(淺見深,深見淺,淺見淺,深見深)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2. (CSCD Pug.4,161.pg.153-154.)

(A.4.105.)11-5. Ambasuttaṁ(四種)菴羅(生有熟色等)

《增壹阿含25.7經》(大正藏2.634a)

(A.4.106.)11-6. Dutiya-ambasuttaṁ(四種)菴羅(生有熟色等) (2)

《增壹阿含25.7經》(大正藏2.634a)

(A.4.107.)11-7. Mūsikasuttaṁ(四種)(挖穴不住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9. (CSCD Pug.4,158.pg.149-150.)

(A.4.108.)11-8. Balībaddasuttaṁ(四種)(自群牛性暴,於他牛不暴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3. (CSCD Pug.4,162.pg.154-155.)

(A.4.109.)11-9. Rukkhasuttaṁ(四種)(不堅以不堅為眷族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1. (CSCD Pug.4,170.pg.161.)

(A.4.110.)11-10. Āsīvisasuttaṁ(四種)(出毒而非劇毒等)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4. (CSCD Pug. 4,163.pg.155-156.)

(12) 2. Kesivaggo只尸品

 

(A.4.111.)12-1. Kesisuttaṁ(騎御師)只尸(軟、硬、或軟硬兼施調馬)

《雜阿含923經》(大正藏2.234b)

(A.4.112.)12-2. Javasutta駿馬(正直、快速、堪忍、柔和)

 

(A.4.113.)12-3. Patodasutta刺棒(驚悚不驚悚)

《雜阿含922經》(大正藏2.234a)、《別譯雜阿含148經》(大正藏2.429b)

(A.4.114.)12-4. Nāgasuttaṁ(能聞、殺、忍、行,王者之)

 

(A.4.115.)12-5. hānasuttaṁ()(有處作時非可意,能生無利等)

 

(A.4.116.)12-6. Appamādasuttaṁ(斷身惡行,修身妙行等)不放逸

 

(A.4.117.)12-7. Ārakkhasuttaṁ(心念之)守護(於可貪物不貪等)

 

(A.4.118.)12-8. Savejanīyasuttaṁ(四大聖地)震撼

D.16./II,141.(《大般涅槃經》第五誦品八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大正藏1.26a)

(A.4.119.)12-9. Pahamabhayasuttaṁ(生、老、病、死,)(1)

 

(A.4.120.)12-10. Dutiyabhayasuttaṁ(生、老、病、死,)(2)

 

(13) 3. Bhayavaggo怖畏品

 

(A.4.121.)13-1. Attānuvādasutta自責(、他責、刑罰、惡趣)怖畏

《增支部》A.2.1-1.

(A.4.122.)13-2. Ūmibhayasutta(、鱷魚、漩渦、短吻鱷)怖畏

《增支部》A.2.1-1./ I,47.

(A.4.123.)13-3. Pahamanānākaraasuttaṁ(凡聖之梵天)差異(1)

《中部》M.120.《中阿含168經》意行經(大正藏1.700b)《中部120經》Sakhārupapattisutta (行生經) cf. 《增支部》A.3.114. Nāgasuttaṁ(能聞、殺、忍、行,王者之)

(A.4.124.)13-4. Dutiyanānākaraasuttaṁ(凡聖之梵天)差異(2)

 

(A.4.125.)13-5. Pahamamettāsuttaṁ()(生天,盡壽,亦往生惡趣)(1)

 

(A.4.126.)13-6. Dutiyamettāsutta(生天,盡壽,亦往生惡趣) (2)

 

(A.4.127.)13-7. Pahamatathāgata-acchariyasutta如來--未曾有法(1)

《增壹阿含25.3經》

(A.4.128.)13-8. Dutiyatathāgata-acchariyasutta如來--未曾有法(2)

cf. 《中阿含32經》

(A.4.129.)13-9. Ānanda-acchariyasutta阿難--未曾有法(1)

《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 D.16./II,145-146(第五誦品第一六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大正1.25

(A.4.130.)13-10. Cakkavatti-acchariyasutta阿難--未曾有法(2)

《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 D.16. /II,146 (第五誦品第一七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大正1.25

(14) 4. Puggalavaggo補特伽羅品

 

(A.4.131.)14-1. Sayojanasutta(下分結、生得結、有得結,四種人的)

 

(A.4.132.)14-2. Paibhānasutta(相應辯而非捷辯等,四種人的)機智

《人施設論》Pug.IV.6.(CSCD Pug.4.152-155.pg.147-148)

(A.4.133.)14-3. Ugghaitaññūsutta略聞即知者(, 四種補特伽羅)

《人施設論》Pug.IV.5.(CSCD Pug.148-151 pg.147)

(A.4.134.)14-4. Uṭṭhānaphalasutta精勤果活(, 四種補特伽羅)

《人施設論》Pug.IV.18.(CSCD Pug.4.167.pg.158-159)

(A.4.135.)14-5. Sāvajjasutta有罪(, 四種補特伽羅)

《人施設論》Pug.IV.4. (CSCD Pug. 4.144-147 pg.146-147)

(A.4.136.)14-6. Pahamasīlasutta(、定、慧圓滿不圓滿)(1)

《人施設論》Pug.III,15. (CSCD Pug. 3.127-129 pg.142.)

(A.4.137.)14-7. Dutiyasīlasutta(、定、慧圓滿不圓滿)(2)

 

(A.4.138.)14-8. Nikaṭṭhasutta(四種補特伽羅的身心)鄰近關係

 

(A.4.139.)14-9. Dhammakathikasutta(話少不稱要等,四種)說法師《人施設論》Pug.IV.7.(CSCD Pug. 4.156. pg.148.)

 

(A.4.140.)14-10. Vādīsutta(義失文不失等,四種)論師

 

(15) 5. Ābhāvaggo光品

 

(A.4.141.)15-1. Ābhāsutta(月、日、火、慧,四種)

 

(A.4.142.)15-2. Pabhāsutta(月、日、火、慧,四種)光明

 

(A.4.143.)15-3. Ālokasutta(月、日、火、慧,四種)

 

(A.4.144.)15-4. Obhāsasutta(月、日、火、慧,四種)

 

(A.4.145.)15-5. Pajjotasutta (月、日、火、慧,四種)

 

(A.4.146.)15-6. Pahamakālasutta(四種)時宜(聽法、談法、修止、修觀) (1)

 

(A.4.147.)15-7. Dutiyakālasutta(四種)時宜(聽法、談法、修止、修觀) (2)

 

(A.4.148.)15-8. Duccaritasutta(妄、離間、麤、雜穢,四種)()

 

(A.4.149.)15-9. Sucaritasutta(諦、不離間、柔軟、聰慧語,四種)()

 

(A.4.150.)15-10. Sārasutta(戒、定、慧、解脫,四種)核心

 

(16) 1. Indriyavaggo根品

 

(A.4.151.)16-1. Indriyasutta(信、精進、念、定)

 

(A.4.152.)16-2. Saddhābalasutta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

《雜阿含667經》 (大正藏2.184c)cf.一卷本《雜阿含18經》 (大正藏2.497b)

(A.4.153.)16-3. Paññābalasutta慧力(、精進力、無罪力、能攝力)

《雜阿含670~672經》 (大正藏2.185b)

(A.4.154.)16-4. Satibalasutta念力(、定力、無罪力、能攝力)

 

(A.4.155.)16-5. Paisakhānabalasutta簡擇力(、修力、無罪力、能攝力)

 

(A.4.156.)16-6. Kappasutta(成住壞空,四種)

 

(A.4.157.)16-7. Rogasutta (二種、四種)

 

(A.4.158.)16-8. Parihānisutta退轉(不退轉)

 

(A.4.159.)16-9. Bhikkhunīsutta(裝病,請具壽阿難瞻病之)比丘尼

《雜阿含564經》 (大正藏2.148a)

(A.4.160.)16-10. Sugatavinayasutta(四法能令正法住世或忘失)善逝律

《增支部》A.2.2-10.

(17) 2. Paipadāvaggo(苦遲通行等,四種)行品

 

(A.4.161.)17-1. Sakhittasutta(苦遲通行等,四種行)略說

 

(A.4.162.)17-2. Vitthārasutta(苦遲通行等,四種行)廣說

 

(A.4.163.)17-3. Asubhasutta (苦遲通行等,四種行)不淨觀

 

(A.4.164.)17-4. Pahamakhamasutta堪忍行(,四種行)(1)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6.395b)《增支部》A.3.16.

(A.4.165.)17-5. Dutiyakhamasutta堪忍行(,四種行)(2)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6.395b)《增支部》A.3.16. Apaṇṇakasutta無缺點的(護諸根、食知量、覺寤)

(A.4.166.)17-6. Ubhayasutta兩種(劣行,兩種妙行)

 

(A.4.167.)17-7. Mahāmoggallānasutta(具壽)摩訶目犍連(依苦速通行解脫)

 

(A.4.168.)17-8. Sāriputtasutta(具壽)舍利弗(依樂速通行解脫)

 

(A.4.169.)17-9. Sasakhārasutta有行(般涅槃)

 

(A.4.170.)17-10. Yuganaddhasutta和諧的止觀(,證阿羅漢果)

《雜阿含560經》(大正2.146c)

(18) 3. Sañcetaniyavaggo有思品

 

(A.4.171.)18-1. Cetanāsutta(由身行,因身行故有)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403c)

(A.4.172.)18-2. Vibhattisutta()(無礙解)

《增壹阿含26-1.9經》(大正藏2.639a)

(A.4.173.)18-3. Mahākoṭṭhikasutta(具壽)摩訶拘絺羅(問滅後有無餘物)

《雜阿含249經》(大正藏2.59c)

(A.4.174.)18-4. Ānandasutta(具壽)阿難(說滅後,戲論寂)

《增支部》A.9.13. Koṭṭhikasutta(具壽大)拘絺羅(為知此是苦,住梵行)cf.《增支部》A.4.173. Mahākoṭṭhikasutta(具壽)摩訶拘絺羅(問滅後有無餘物)

(A.4.175.)18-5. Upavāṇasutta(具壽)優和洹(問盡輪迴苦)

《中部》M.43. Mahāvedallasutta 有明大經《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雜阿含251經》(大正2.60b)

(A.4.176.)18-6. Āyācanasutta(有信心四眾弟子之)希求

《增支部》A.2.12-1~4.

(A.4.177.)18-7. Rāhulasutta(世尊告具壽)羅睺羅(厭四大界由慧而離貪)

《雜阿含465經》(大正2.118c)cf.《相應部》S.18.21. Anusaya 使cf.《相應部》S.22.91. Rāhulo 羅睺羅 (1)

(A.4.178.)18-8. Jambālīsutta骯髒的池

《雜阿含492經》(大正藏2.128b)

(A.4.179.)18-9. Nibbānasutta(何因緣於現法不般涅槃或般)涅槃

 

(A.4.180.)18-10. Mahāpadesasutta四大教法(辨認正法律)

《大般涅槃經》D.16./II,124-126.(第四誦品第八~十一節)、《增壹阿含28.5經》(大正藏2.652b)

(19) 4. Brāhmaavaggo婆羅門品

 

(A.4.181.)19-1. Yodhājīvasutta(成就四技之)戰士

《增支部》A.3.131. Ñātasutta 已衆所周知(勸修隨順身業、語業、法)

(A.4.182.)19-2. Pāṭibhogasutta保證(不老..死、不惡報不可能)

 

(A.4.183.)19-3. Sutasutta所聞(應語不應語一切所見等)

 

(A.4.184.)19-4. Abhayasutta(離愛樂欲、身、不作惡.作福、於正法無疑,臨終)無恐懼

 

(A.4.185.)19-5. Brāhmaasaccasutta婆羅門真諦(不殺、欲無常、有無常、無我)

《雜阿含972經》(大正藏2.251a)《別譯雜阿含206經》(大正藏2.450c)《增壹阿含26.8經》(大正藏2.639a)

(A.4.186.)19-6. Ummaggasutta浮現(賢明,問世界為何者所引導)

《中阿含172經》(大正藏1.709a)、《佛說意經》(大正1.901b)

(A.4.187.)19-7. Vassakārasutta作雨者(婆羅門問知不知善不善士)

 

(A.4.188.)19-8. Upakasutta(王舍城)優波迦(問非難不成立,應訶等)

 

(A.4.189.)19-9. Sacchikaraṇīyasutta應證法(八解脫、宿住、天眼、漏盡)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395a)

(A.4.190.)19-10. Uposathasutta布薩日(說天住、梵住、不動住、聖住)

 

(20) 5. Mahāvaggo大品

 

(A.4.191.)20-1. Sotānugatasutta傾聽(,可望於四種勝利)

 

(A.4.192.)20-2. hānasutta()四處(同住、長時、作意、慧而知)

《相應部》S.3.11. 結髮行者 (Sattajaila)1148,別71Ud.6.2.

(A.4.193.)20-3. Bhaddiyasutta(毘舍離離車人)跋提(十不可信)

《增支部》A.3.65. Kesamuttisutta羈舍子

(A.4.194.)20-4. Sāmugiyasutta沙布迦(之拘利子=虎路) (戒、心、見、解脫清淨)

《雜阿含565經》(大正藏2.148c)

(A.4.195.)20-5. Vappasutta(釋迦種)惒破(尼乾之弟子)

《中阿含12經》惒破經(大正藏1.434a)

(A.4.196.)20-6. Sāḷhasutta(毘舍離離車人)沙留(問戒清淨、苦行越瀑流)

 

(A.4.197.)20-7. Mallikādevīsutta(波斯匿王之)末利夫人(問女人美醜貧富因緣)

 

(A.4.198.)20-8. Attantapasutta自苦(、令他苦、不自苦、不令他苦)

《中部》M.51. Kandarakasutta 乾達羅迦經《人施設論》Pug.4,23.pp.56-61(CSCD4,174-177 pg.163-166)《集異門足論》九(大正藏26.406a)

(A.4.199.)20-9. Tahāsutta渴愛(百八愛行)

《雜阿含984經》(大正藏2.256a)

(A.4.200.)20-10. Pemasutta(生愛、生憎憎生愛、生憎)

《雜阿含985經》(大正藏2.256b)

(21) 1. Sappurisavaggo善士品

 

(A.4.201.)21-1. Sikkhāpadasutta學處(善士不善士)

《人施設論》Pug.4,1.pp.38-39(CSCD Pug.4.132-139 pg.143)《雜阿含1055經》(大正藏2.275a)

(A.4.202.)21-2. Assaddhasutta (-比善士更善士)不信(-比不善士更不善士)

 

(A.4.203.)21-3. Sattakammasutta七業(比不善士更不善士比善士更善士)

 

(A.4.204.)21-4. Dasakammasutta十業(比不善士更不善士,比善士更善士)

 

(A.4.205.)21-5. Aṭṭhagikasutta八業(比不善士更不善士比善士更善士)

 

(A.4.206.)21-6. Dasamaggasutta十道(比不善士更不善士比善士更善士)

 

(A.4.207.)21-7. Pahamapāpadhammasutta惡法(比惡更惡等)(1)

《人施設論》Pug.IV.2. (CSCD Pug. 4.132-139 pg.144-145) 《雜阿含1053經》(大正藏2.274c)

(A.4.208.)21-8. Dutiyapāpadhammasutta惡法(比惡更惡等)(2)

《人施設論》Pug.IV.2. (CSCD Pug. 4.132-139 pg.144-145) 《雜阿含1053經》(大正藏2.274c)

(A.4.209.)21-9. Tatiyapāpadhammasutta惡法(比惡更惡等)(3)

《人施設論》Pug.IV.2&3. (CSCD Pug. 4.140-143 pg.144-145)《雜阿含1053經》(大正藏2.274c)

(A.4.210.)21-10. Catutthapāpadhammasutta惡法(比惡更惡等)(1)

《人施設論》Pug.IV.2&3. (CSCD Pug. 4.140-143 pg.145) 《雜阿含1053經》(大正藏2.274c)

(22) 2. Parisāvaggo眾品

 

(A.4.211.)22-1. Parisāsutta(穢淨之四)

 

(A.4.212.)22-2. Diṭṭhisutta(惡行、惡語、惡意、)邪見

 

(A.4.213.)22-3. Akataññutāsutta(惡行、惡語、惡意、)不知恩

 

(A.4.214.)22-4. Pāṇātipātīsutta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

 

(A.4.215.)22-5. Pahamamaggasutta(邪見、邪思惟、邪語、惡業)(1)

 

(A.4.216.)22-6. Dutiyamaggasutta(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2)

 

(A.4.217.)22-7. Pahamavohārapathasutta(不見言見等)表達(1)

 

(A.4.218.)22-8. Dutiyavohārapathasutta(見言不見等)表達(2)

 

(A.4.219.)22-9. Ahirikasutta無慚

 

(A.4.220.)22-10. Dussīlasutta破戒

 

(23) 3. Duccaritavaggo惡行品

 

(A.4.221.)23-1. Duccaritasutta惡行(妄語、離間語、麤惡語、雜穢語)

 

(A.4.222.)23-2. Diṭṭhisutta(惡行、惡語、惡意、)邪見

 

(A.4.223.)23-3. Akataññutāsutta(惡行、惡語、惡意、)不知恩

 

(A.4.224.)23-4. Pāṇātipātīsutta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

 

(A.4.225.)23-5. Pahamamaggasutta(邪見、邪思惟、邪語、惡業)(1)

 

(PTSA.4.225.)23-6. Dutiyamaggasutta(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2)

 

(A.4.226.)23-7. Pahamavohārapathasutta(不見言見等)表達(1)

 

(A.4.227.)23-8. Dutiyavohārapathasutta(見言不見等)表達(2)

 

(A.4.228.)23-9. Ahirikasutta無慚

 

(A.4.229.)23-10. Duppaññasutta(不信、破戒、懈怠、)無慧

 

(A.4.230.)23-11. Kavisutta(思、聞、義、辯)詩人

 

(24) 4. Kammavaggo業品

 

(A.4.231.)24-1. Sakhittasutta精簡(黑有黑異熟業等)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396a)

(A.4.232.)24-2. Vitthārasutta詳說(黑有黑異熟業等)

《集異門足論》七(大正藏26.396a)

(A.4.233.)24-3. Soakāyanasutta邵那卡亞那(童子) (黑有黑異熟業等)

 

(A.4.234.)24-4. Pahamasikkhāpadasutta學處(1) (黑有黑異熟業等)

 

(A.4.235.)24-5. Dutiyasikkhāpadasutta學處(2) (黑有黑異熟業等)

 

(PTSA.4.235.)24-6. Ariyamaggasutta聖道

 

(A.4.236.)24-7. Bojjhagasutta覺支(黑有黑異熟業等)

 

(A.4.237.)24-8. Sāvajjasutta有罪(身業、語業、意業、見)

 

(A.4.238.)24-9. Abyābajjhasutta無傷害的(身業、語業、意業、見)

 

(A.4.239.)24-10. Samaasutta(唯教中有)沙門《大般涅槃經》D.16./II,151.-152.

 

(A.4.240.)24-11. Sappurisānisasasutta善士的(四種)勝利

 

(25) 5. Āpattibhayavaggo畏罪品

 

(A.4.241.)25-1. Saghabhedakasuttaṁ(四種因力惡比丘樂於)破僧

 

(A.4.242.)25-2. Āpattibhayasutta(犯波羅夷等,四種毀犯之)畏罪

 

(A.4.243.)25-3. Sikkhānisasasutta學處的勝利(、最上慧、堅固解脫、增上念)

 

(A.4.244.)25-4. Seyyāsuttaṁ(仰臥、左脅臥、右脅臥、如來臥四種)臥法

 

(A.4.245.)25-5. Thūpārahasuttaṁ(四類人適宜造)

《大般涅槃經》D.16./II,142-143.

(A.4.246.)25-6. Paññāvuddhisuttaṁ(親近善士等,四法能)增慧

 

(PTSA.4.246.)25-7. Bahukārasuttaṁ(親近善士等,四法做人)大益

 

(A.4.247.)25-8. Pahamavohārasuttaṁ(不見言見等,非聖者之)言說(1)

《集異門足論》一O(大正藏26.410b)

(A.4.248.)25-9. Dutiyavohārasuttaṁ(不見言不見等,聖者之)言說(2)

《集異門足論》一O(大正藏26.410c)

(A.4.249.)25-10. Tatiyavohārasuttaṁ(非聖者之)言說(3)

《集異門足論》一O(大正藏26.411a)

(A.4.250.)25-11. Catutthavohārasuttaṁ(非聖者之)言說(4)

《集異門足論》一O(大正藏26.411b)

(26) 6. Abhiññāvaggo通慧品

 

(A.4.251.)26-1. Abhiññāsutta(應徧知、應斷、應修、應作證,四法)通慧

 

(A.4.252.)26-2. Pariyesanāsutta(非聖與聖)尋求

《中部》M.26.Pāsarāsisutta 聖求經/I,l63.、《中阿含204經》羅摩經(大正1.775.)、《本事經》四(大正藏17.679b)

(A.4.253.)26-3. Sagahavatthusutta(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事

《增支部》A.4.32. Sagahasuttaṁ()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A.4.254.)26-4. Mālukyaputtasutta摩路枳耶子(斷衣食住藥四愛)

 

(A.4.255.)26-5. Kulasuttaṁ(大富)族姓子(四因長續不長續)

 

(A.4.256.)26-6. Pahama-ājānīyasutta(具足色...高大之)善良馬(1)

《增支部》A.3.93~94.《雜阿含921經》(2.234a) 《別譯雜阿含147經》(2.429a)

(A.4.257.)26-7. Dutiya-ājānīyasutta(具足色...高大之)善良馬(2)

參閱《增支部》A.3.93~95. 《別譯雜阿含147經》(2.429a)

(A.4.258.)26-8. Balasuttaṁ(精進、念、定、慧,)

 

(A.4.259.)26-9. Araññasutta(欲、恚、害尋無慧空待)阿蘭若

 

(A.4.260.)26-10. Kammasuttaṁ(身業、語業、意業、見,)

 

(27) 7. Kammapathavaggo業道品

《增支部》A.3.53.以下十章

(A.4.261.)27-1. Pāṇātipātīsutta殺生(自殺.勸他殺.贊同殺生.說殺生功德)

 

(A.4.262.)27-2. Adinnādāyīsutta不與取(自偷勸他偷贊同偷說偷功德)

 

(A.4.263.)27-3. Micchācārīsutta邪淫(自邪淫.勸他邪淫.贊同邪淫.說邪淫功德)

 

(A.4.264.)27-4. Musāvādīsutta妄語(自妄語勸他妄語贊同妄語說妄語功德)

 

(A.4.265.)27-5. Pisuavācāsutta離間語(自離間語.勸他離間語.贊同離間語.說離間語功德)

 

(A.4.266.)27-6. Pharusavācāsutta麤惡語(自麤語.勸他麤語.贊同麤語.說麤語功德)

 

(A.4.267.)27-7. Samphappalāpasutta雜穢語(自綺語,勸他綺語,贊同綺語,說綺語功德)

 

(A.4.268.)27-8. Abhijjhālusutta(自貪,勸他貪,贊同貪,說貪功德)

 

(A.4.269.)27-9. Byāpannacittasutta(自瞋勸他瞋贊同瞋說瞋功德)

 

(A.4.270.)27-10. Micchādiṭṭhisutta邪見(自邪見勸他邪見贊同邪見說邪見功德)

 

(28) 8. Rāgapeyyāla染廣說

 

(A.4.271.)28-1. Satipaṭṭhānasutta(身受心法,)念住

cf. 《增支部》A.3.151-2、《增支部》A.3.163.

(PTSA.4.271.)28-2. Sammappadhānasutta正勤

 

(PTSA.4.271.)28-3. Iddhipādasutta神足

 

(PTSA.4.271.)28-4- 30. Pariññādisuttāni徧知等

 

(PTSA.4.271.)28-31- 510. Dosa-abhiññādisuttāni瞋徧知

 

Pañcakanipātapāḷi 五集

 

1. Sekhabalavaggo學力品

 

(A.5.1.)1-1. Sakhittasutta略說(有學五力)

《雜阿含677678經》(大正2.185c)

(A.5.2.)1-2. Vitthatasutta詳說(有學五力)

《雜阿含679經》(大正2.186a)《增壹阿含32.1經》

(A.5.3.)1-3. Dukkhasuttaṁ(成就五法之比丘於現法)

 

(A.5.4.)1-4. Yathābhatasuttaṁ(成就五法之比丘)如實(墮地獄)

 

(A.5.5.)1-5. Sikkhāsutta ()(,以五種語適當責難)

《雜阿含681~683經》(大正藏2.186)

(A.5.6.)1-6. Samāpattisutta三摩缽地(信、愧、精進、慧)

 

(A.5.7.)1-7. Kāmasutta(一切唯名之為)

 

(A.5.8.)1-8. Cavanasuttaṁ(不信、無慚、無慚、惡慧)退沒(於正法等)

 

(A.5.9.)1-9. Pahama-agāravasuttaṁ(不信、無慚、無慚、惡慧)無敬崇(1)

 

(A.5.10.)1-10. Dutiya-agāravasutta(不信.無慚.無慚.惡慧)無敬崇(2)

 

2. Balavaggo力品

 

(A.5.11.)2-1. Ananussutasutta未隨聞(-如來五力....)

 

(A.5.12.)2-2. Kūṭasutta重閣(-有學五力....)

 

(A.5.13.)2-3. Sakhittasutta略說(五力信、精進、念、定、慧)

《雜阿含673經》(大正藏2.185b)《相應部》S.50.1.

(A.5.14.)2-4. Vitthatasutta詳說(五力信、精進、念、定、慧)

《相應部》S.48.9. vibhaga 分別 (1)《增支部》A.5.15. Daṭṭhabbasutta (五力何處)可見《雜阿含675經》(大正藏2.185c)

(A.5.15.)2-5. Daṭṭhabbasutta (五力何處)可見

《相應部》S.48.8~9.《增支部》A.5.14. 詳說(五力信、精進、念、定、慧)《雜阿含675經》(大正藏2.185c)

(A.5.16.)2-6. Punakūṭasutta(慧力如)重閣(之屋頂)

 

(A.5.17.)2-7. Pahamahitasutta(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1)

 

(A.5.18.)2-8. Dutiyahitasutta(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2)

 

(A.5.19.)2-9. Tatiyahitasutta(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3)

 

(A.5.20.)2-10. Catutthahitasutta(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4)

 

3. Pañcagikavaggo五支品

 

(A.5.21.)3-1. Pahama-agāravasutta無恭敬(不能可圓滿戒定慧) (1)《中阿含4950經》恭敬經(~) (大正藏1.486c~487a)

 

(A.5.22.)3-2. Dutiya-agāravasutta無恭敬(不能可圓滿戒定慧) (2)《中阿含4950經》恭敬經(~) (大正藏1.486c~487a)

 

(A.5.23.)3-3. Upakkilesasutta(黃金、心,)

 

(A.5.24.)3-4. Dussīlasutta無戒(正定、如實智見之因破等)

 

(A.5.25.)3-5. Anuggahitasutta攝受(....觀五支之正見)

 

(A.5.26.)3-6. Vimuttāyatanasutta(親近師或同梵行者,得五)解脫處

《等誦經》D.33.2.1.25./III,241.《集異門足論》一四(大正藏26.424a)

(A.5.27.)3-7. Samādhisutta三摩地(生現在樂當來樂等,五智)

 

(A.5.28.)3-8. Pañcagikasutta(正定聖)五支(四禪及以智觀察相等)

 

(A.5.29.)3-9. Cakamasutta經行(五勝利堪遠行.堪精勤.無病.消食.得定久住)

No.150.《七處三觀20經》(大正藏2.879a) 《十誦律》卷第五十一(大正23.371)《四分律》卷第五十九(大正22.1005)

(A.5.30.)3-10. Nāgitasutta(具壽)那祇多(得無欲樂無艱難)

《雜阿含1250經》(大正藏2.343b),《增支部》A.6.42.一、二節,《增支部》A.8.86.

4. Sumanavaggo須摩那品

 

(A.5.31.)4-1. Sumanasutta須摩那(公主問布施不布施差別)

《中阿含148經》(大正藏1.660b)前六句《雜阿含94經》(大正藏2.25c)《別譯雜阿含260經》(大正藏2.465b)

(A.5.32.)4-2. Cundīsutta准提(公主問歸依、五戒)

--《增支部》A.4.34.

(A.5.33.)4-3. Uggahasuttaṁ(敏達迦之孫女)郁迦(成就五法之女死後生可意天)

cf.《增支部》A.8.46-48.

(A.5.34.)4-4. Sīhasenāpatisutta師子將軍(布施:受讚揚.受敬仰.增善名.入眾無畏無赧)

《增壹阿含32.10經》(大正藏2.680c)《增壹阿含52.6經》(大正藏2.826a)

(A.5.35.)4-5. Dānānisasasutta布施(:受讚揚.善士所愛.增善名.不破在家義務.死後生善趣)

 

(A.5.36.)4-6. Kāladānasutta應時之施(施來者.去者.病人.飢荒.新穀食先供具戒者)

《增壹阿含32.12經》(大正藏2.681b)No.150.《七處三觀15經》(大正藏2.878a)

(A.5.37.)4-7. Bhojanasutta(=壽、色、樂、力、辯)

《增壹阿含32.11經》(大正藏2.681a)No.132.《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大正藏2.854c)

(A.5.38.)4-8. Saddhasutta(唯憐憫.相識.攝受.說法於信者,死後生善趣)

 

(A.5.39.)4-9. Puttasutta(當養育父母.作父母之公務.承續家族.繼承遺產.祭祖靈)

 

(A.5.40.)4-10. Mahāsālaputtasutta大婆羅樹(依止雪山王,依枝....心增長)

《增壹阿含50.7經》(大正藏2.812b)《增支部》A.3.48.Pabbatarājasutta山王(由信、戒、慧增長)

5. Muṇḍarājavaggo文荼王品

 

(A.5.41.)5-1. Ādiyasutta(財五因:妻子奴僕.朋友擁護,防災.獻供.依沙門而遠離放逸)

《增支部》A.4.61.Pattakammasutta適切業(如法得財、親友稱譽、長壽、命終生善趣),《中阿含126經》行欲經,No.150.《七處三觀13經》(大正2.877c)

(A.5.42.)5-2. Sappurisasutta善士(為多人.父母.妻子.僱僕.朋友.沙門利益)

No.150.《七處三觀13經》(大正藏2.877c)

(A.5.43.)5-3. Iṭṭhasutta可愛(長壽、美麗、快樂、稱譽、天界)

No.150.《七處三觀13經》(大正藏2.877c)

(A.5.44.)5-4. Manāpadāyīsutta施可意物(得可意())

 

(A.5.45.)5-5. Puññābhisandasutta生福(施衣、食、住、床、藥)

《增支部》A.4.51. Pahamapuññābhisandasuttaṁ (施食衣住藥)生福(1)cf.《相應部》S.55.41~42. Abhisanda 潤澤 (1~2)

(A.5.46.)5-6. Sampadāsutta(信、戒、聞、捨、慧)圓足

 

(A.5.47.)5-7. Dhanasutta(信、戒、聞、捨、慧)

--《增支部》A.4.52.及《相應部》S.55.26.S.55.51.

(A.5.48.)5-8. Alabbhanīyahānasutta不能得處(老、病、死、盡、滅)

《增壹阿含34.6經》(大正藏2.697a)

(A.5.49.)5-9. Kosalasutta憍薩羅(王波斯匿,不得老....)

 

(A.5.50.)5-10. Nāradasutta(具壽)那羅陀(文荼王夫人死)

《增壹阿含32.7經》(大正藏2.679a)

(6) 1. Nīvaraavaggo蓋品

 

(A.5.51.)6-1. Āvaraasutta(五蓋是)

 

(A.5.52.)6-2. Akusalarāsisutta不善(為五蓋)

《增壹阿含32.2經》(大正藏2.674a)、《雜阿含767經》(大正藏2.200b)

(A.5.53.)6-3.Padhāniyagasutta(信如來.無病.無諂.精進.具慧,)勤行支

D.33./III,237.(CSCD pg. 3.0232)《等誦經》第二誦品一之一六

(A.5.54.)6-4. Samayasutta(..饑饉.盜賊.僧伽破裂不堪精勤)

 

(A.5.55.)6-5. Mātāputtasutta母子(女人之色等)

 

(A.5.56.)6-6. Upajjhāyasutta親教師(護諸根食知量醒寤瑜伽)

 

(A.5.57.)6-7. Abhihapaccavekkhitabbahānasutta屢屢觀察(可老..死等)

《中阿含117經》柔軟經,cf. 《增支部》A.3.39. Mada自負(壯年、無病、活命)

(A.5.58.)6-8. Licchavikumārakasutta栗遮毘童子(供養父母.妻子僕傭.比鄰農人.諸天.沙門)

 

(A.5.59.)6-9. Pahamavuḍḍhapabbajitasutta老年出家(難得聰敏.好行爲.多聞.說法.持律)(1)

 

(A.5.60.)6-10. Dutiyavuḍḍhapabbajitasutta老年出家(難得好教.善攝持.持右遶禮.說法.持律)(2)

 

(7) 2. Saññāvaggo想品

 

(A.5.61.)7-1. Pahamasaññāsutta(不淨、死、過患、食違逆、一切世界無樂)(1)

 

(A.5.62.)7-2. Dutiyasaññāsutta(無常、無我、死、食違逆、一切世界無樂)(2)

 

(A.5.63.)7-3. Pahamavaḍḍhisutta(....)增長(1)

《增支部》A.10.74. Vaḍḍhisuttaṁ(十種)增長《相應部》S.37.34. Vaḍḍhi 增長

(A.5.64.)7-4. Dutiyavaḍḍhisutta(....)增長(2)

 

(A.5.65.)7-5. Sākacchasutta(自具足戒...解脫.解脫智見堪)論議

 

(A.5.66.)7-6. Sājīvasutta(自具足戒...解脫.解脫智見堪)共住

 

(A.5.67.)7-7. Pahama-iddhipādasuttaṁ(修欲...,增上精進)神足(1)

 

(A.5.68.)7-8. Dutiya-iddhipādasuttaṁ(修欲...,增上精進)神足(2)

 

(A.5.69.)7-9. Nibbidāsutta(不淨、食違逆、一切世界無樂、無常、死想)厭離

 

(A.5.70.)7-10. Āsavakkhayasutta(不淨、食違逆、一切世界無樂、無常、死)漏盡

 

(8) 3. Yodhājīvavaggo戰士品

 

(A.5.71.)8-1. Pahamacetovimuttiphalasutta(不淨.食違逆.一切世界無樂.無常.)心解脫果(1)

 

(A.5.72.)8-2. Dutiyacetovimuttiphalasutta(無常.無常苦.苦無我..離貪想)心解脫果(2)

 

(A.5.73.)8-3. Pahamadhammavihārīsutta(不廢獨居,精進於寂止)法住(1)

 

(A.5.74.)8-4. Dutiyadhammavihārīsutta(通達法,解其義)法住(2)

 

(A.5.75.)8-5. Pahamayodhājīvasutta()戰士(1)

《增壹阿含33.3經》(大正藏2.686c)

(A.5.76.)8-6. Dutiyayodhājīvasutta()戰士(2)

《增壹阿含33.4經》(大正藏2.687b)

(A.5.77.)8-7. Pahama-anāgatabhayasutta(五種)未來怖畏(1)

 

(A.5.78.)8-8. Dutiya-anāgatabhayasutta(五種)未來怖畏(2)

 

(A.5.79.)8-9. Tatiya-anāgatabhayasutta(五種)未來怖畏(3)

 

(A.5.80.)8-10. Catuttha-anāgatabhayasutta(五種)未來怖畏(4)

 

(9) 4. Theravaggo長老品

 

(A.5.81.)9-1. Rajanīyasutta(貪貪、瞋瞋、迷迷、憤憤、憍憍)可染()

 

(A.5.82.)9-2. Vītarāgasutta離染((已離貪..,無覆、無惱))

 

(A.5.83.)9-3. Kuhakasutta詭詐(虛談者.現相者.掩飾瞞騙者.假利求利)

 

(A.5.84.)9-4. Assaddhasutta不信(、無慚、無愧、懈怠、無慧)

 

(A.5.85.)9-5. Akkhamasutta(於色、聲、香、味、觸)不堪忍

 

(A.5.86.)9-6. Paisambhidāpattasutta得義無礙解()

 

(A.5.87.)9-7. Sīlavantasutta具戒()

 

(A.5.88.)9-8. Therasutta (正見邪見之)上座()

 

(A.5.89.)9-9. Pahamasekhasutta有學(比丘退還等)(1)

 

(A.5.90.)9-10. Dutiyasekhasutta有學(比丘退還等)(2)

 

(10) 5. Kakudhavaggo迦俱羅品

 

(A.5.91.)9-1. Pahamasampadāsutta(....)具足(1)

 

(A.5.92.)9-2. Dutiyasampadāsutta (...解脫.解脫智見)具足(2)

 

(A.5.92.)9-3. Byākaraasutta記說(遲鈍、惡欲、憍醉、散亂、增上慢)

 

(A.5.93.)9-4. Phāsuvihārasutta(初禪至第四禪,及漏盡)樂住

 

(A.5.94.)9-5. Akuppasutta(得義...辯無礙解、觀察如解脫心,不久證)不動

 

(A.5.96.)9-6. Sutadharasutta多聞而受持()

 

(A.5.97.)9-7. Kathāsutta(述趣向離蓋)

 

(A.5.98.)9-8. Āraññakasutta阿蘭若(遠離社區)

 

(A.5.99.)9-9. Sīhasutta師子(如來於眾中說法,慇懃說法)

 

(A.5.100.)9-10. Kakudhatherasutta迦俱羅(戒、活命、說法、智見清淨)

 

(11) 1. Phāsuvihāravaggo樂住品

 

(A.5.101.)11-1. Sārajjasutta(無信....慧為有學)有畏

 

(A.5.102.)11-2. Ussakitasutta(親近娼婦等)怪異(之不動法者)

 

(A.5.103.)11-3. Mahācorasutta大賊(、惡比丘)

 

(A.5.104.)11-4. Samaasukhumālasutta(受用多衣..床座等)精致的沙門

 

(A.5.105.)11-5. Phāsuvihārasutta(慈所起之身業等,現前不現前)樂住

 

(A.5.106.)11-6. Ānandasutta(具壽)阿難(自戒圓滿,樂住四禪)

 

(A.5.107.)11-7. Sīlasutta(、定、慧、解脫、解脫智見具足)

 

(A.5.108.)11-8. Asekhasutta無學(戒、定、慧、解脫、解脫智見蘊)

 

(A.5.109.)11-9. Cātuddisasutta(成就戒等,無礙走)四方

 

(A.5.110.)11-10. Araññasutta遠離地(具戒、多聞等,坐臥滿足)

 

(12) 2. Andhakavindavaggo阿那伽頻頭()

 

(A.5.111.)12-1. Kulūpakasutta常往來一家庭的人(可愛非可愛)

 

(A.5.112.)12-2. Pacchāsamaasutta(跟行太遠、太近等,不可作)隨後沙門

 

(A.5.113.)12-3. Sammāsamādhisutta(堪忍色....,能具足)正定

 

(A.5.114.)12-4. Andhakavindasutta阿那伽頻頭() (新出家令住戒等五法)

 

(A.5.115.)12-5. Maccharinīsutta慳吝(.[之供給].所得.稱讚.法等)

 

(A.5.116.)12-6. Vaṇṇanāsutta稱讚(不可稱讚者等)

 

(A.5.117.)12-7. Issukinīsutta嫉妒(不查證,稱讚不應稱讚者)

 

(A.5.118.)12-8. Micchādiṭṭhikasutta邪見(不查證,稱讚不應稱讚者)

 

(A.5.119.)12-9. Micchāvācāsutta邪語(不查證,稱讚不應稱讚者)

 

(A.5.120.)12-10. Micchāvāyāmasutta邪精進(不查證,稱讚不應稱讚者)

 

(13) 3. Gilānavaggo病品

 

(A.5.121.)13-1. Gilānasutta(不淨.食厭逆.一切不樂.一切行無常.死想)

 

(A.5.122.)13-2. Satisūpaṭṭhitasutta念善安住(生滅慧等)

 

(A.5.123.)13-3. Paham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1)

《增壹阿含32.8經》(大正2.680b)

(A.5.124.)13-4. Dutiy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2)

《增壹阿含32.9經》(大正藏2.680c)

(A.5.125.)13-5. Pahama-anāyussāsutta(作不適當事等)損壽(1)

 

(A.5.126.)13-6. Dutiya-anāyussāsutta(作不適當事等)損壽(2)

 

(A.5.127.)13-7. Vapakāsasutta(不滿足衣..床座..多欲,不宜)引離(僧伽而住)

 

(A.5.128.)13-8. Samaasukhasutta沙門之樂(滿足衣..床座..樂梵行)

 

(A.5.129.)13-9. Parikuppasutta爛熟(而不可治療之逆罪)

 

(A.5.130.)13-10. Byasanasutta喪親(破財、病失,戒失、見失)

D.33./III,235.(CSCD pg.3.0196)(《等誦經》第二誦品一之二)

(14) 4. Rājavaggo王品

 

(A.5.131.)14-1. Pahamacakkānuvattanasutta轉輪(知義....) (1)

 

(A.5.132.)14-2. Dutiyacakkānuvattanasutta轉輪(知義....) (2)

 

(A.5.133.)14-3. Dhammarājāsutta法王(唯依法)

 

(A.5.134.)14-4. Yassadisasutta無論何方(皆自己之領域)

 

(A.5.135.)14-5. Pahamapatthanāsutta(成就五法)(王位、漏盡)(1)

 

(A.5.136.)14-6. Dutiyapatthanāsutta(成就五法)(王位、漏盡)(2)

 

(A.5.137.)14-7. Appasupatisutta(女望男.男望女.賊望盜.臣勤王事.比丘望離繫)少睡多覺

 

(A.5.138.)14-8. Bhattādakasutta(王象)多食食物()

 

(A.5.139.)14-9. Akkhamasutta(王象)不堪於色(聲等)

 

(A.5.140.)14-10. Sotasutta (王象為)聞者(、殺者等)

No.150.《七處三觀26經》(大正2.879c)

(15) 5. Tikaṇḍakīvaggo底甘陀()

 

(A.5.141.)15-1. Avajānātisutta(施已而)輕蔑()

 

(A.5.142.)15-2. Ārabhatisutta確立(犯錯,不如實知解脫)

 

(A.5.143.)15-3. Sārandadasutta婆羅達達塔(五寶難得出現)

 

(A.5.144.)15-4. Tikaṇḍakīsutta(沙計多之)底甘陀(,於不違逆起違逆想)

 

(A.5.145.)15-5. Nirayasutta(殺生等,)地獄

 

(A.5.146.)15-6. Mittasutta(作農等,不可親近為)

 

(A.5.147.)15-7. Asappurisadānasutta非善士之施(不慇懃.不恭敬.不親自.丟棄.不信)

 

(A.5.148.)15-8. Sappurisadānasutta善士之施(.慇懃.應時.無執著.不害自他)

No.150.《七處三觀16經》(大正藏2.878b)

(A.5.149.)15-9. Pahamasamayavimuttasutta(樂於作業等)時解脫(退失)(1)

 

(A.5.150.)15-10. Dutiyasamayavimuttasutta(樂於作業等)時解脫(退失)(2)

 

(16) 1. Saddhammavaggo正法品

 

(A.5.151.)16-1. Pahamasammattaniyāmasutta (輕視所說、說者不入)正性(決定) (1)

 

(A.5.152.)16-2. Dutiyasammattaniyāmasutta (輕視所說、說者不入)正性(決定) (2)

 

(A.5.153.)16-3. Tatiyasammattaniyāmasuttaṁ(輕視所說、說者不入)正性(決定) (3)

No.150.《七處三觀17經》(大正2.878b)

(A.5.154.)16-4. Pahamasaddhammasammosasutta(不恭敬聽法等,令忘失)正法(1)

 

(A.5.155.)16-5. Dutiyasaddhammasammosasutta(不熟練契經等,令忘失)正法(2)

 

(A.5.156.)16-6. Tatiyasaddhammasammosasutta(誤解契經等,令忘失)正法(3)

 

(A.5.157.)16-7. Dukkathāsutta(不信、無戒、少聞、慳吝、無慧)難說

 

(A.5.158.)16-8. Sārajjasutta(不信.無戒.少聞.懈怠.無慧入)貪染

 

(A.5.159.)16-9. Udāyīsutta (具壽)優陀夷(次第說法等)

 

(A.5.160.)16-10. Duppaivinodayasutta (已生之貪等)難除

 

(17) 2. Āghātavaggo嫌恨品

 

(A.5.161.)17-1. Pahama-āghātapaivinayasutta除去嫌恨(修慈等)(1)

 

(A.5.162.)17-2. Dutiya-āghātapaivinayasutta除去嫌恨(身不淨,語淨等)(2)

《中阿含25經》水喻經(大正藏1.454a)

(A.5.163.)17-3. Sākacchasutta(具戒等,足與同梵行者)論議

 

(A.5.164.)17-4. Sājīvasutta(具戒,足與同梵行者)共住

 

(A.5.165.)17-5. Pañhapucchāsutta(鈍癡故而問等)五問

 

(A.5.166.)17-6. Nirodhasutta(戒定慧具足,能出入想受)

《中阿含22經》成就戒經(大正藏1.449c)

(A.5.167.)17-7. Codanāsutta(適時語,非非時語等)諫誨

《雜阿含497經》(大正藏2.129b)

(A.5.168.)17-8. Sīlasutta(破壞,正定之基則毀等)

 

A.10.4-5. Upanisā所依(2-3)A.11.4-5. Upanisā所依 (2-3)

《中阿含48經》戒經(大正1.486)﹐《雜阿含495經》(大正藏2.129a)

(A.5.169.)17-9. Khippanisantisutta速了知(於於義善巧等)

 

(A.5.170.)17-10. Bhaddajisutta(具壽)跋陀耆(....有最上)

《雜阿含484經》(大正藏2.123b)

(18) 3. Upāsakavaggo優婆塞品

 

(A.5.171.)18-1. Sārajjasutta(殺生等墮)有畏

 

(A.5.172.)18-2. Visāradasutta(成就五戒)無畏

 

(A.5.173.)18-3. Nirayasutta(殺生等墮)地獄

 

(A.5.174.)18-4. Verasutta(殺生等,不斷五種怖、)

 

(A.5.175.)18-5. Caṇḍālasutta(無信..好瑞相等,優婆塞之)旃陀羅

 

(A.5.176.)18-6. Pītisutta(沒有欲所引苦、憂,樂、)

《雜阿含482經》(大正藏2.122c)

(A.5.177.)18-7. Vaijjāsutta(刀、眾生、肉、酒、毒,不可)買賣

 

(A.5.178.)18-8. Rājāsutta國王(不捕斷殺生者等)

 

(A.5.179.)18-9. Gihisutta在家(護五戒,不難得禪.證初果)

《中阿含128經》優婆塞經(大正藏1.616a)--同《增支部》A.3.57.

(A.5.180.)18-10. Gavesīsutta(迦葉佛時之)迦毘尸(優婆塞)

 

(19) 4. Araññavaggo阿蘭若品

 

(A.5.181.)19-1. Āraññikasutta住樹林者

No.150.《七處三觀21經》(大正藏2.879a)

(A.5.182.)19-2. Cīvarasuttaṁ(糞掃)

No.150.《七處三觀21經》(大正藏2.879a)

(A.5.183.)19-3. Rukkhamūlikasutta樹下坐行者

No.150.《七處三觀21經》(大正藏2.879a)

(A.5.184.)19-4. Sosānikasutta塚間坐行者

 

(A.5.185.)19-5. Abbhokāsikasutta迴處坐行者

 

(A.5.186.)19-6. Nesajjikasutta常坐行者

 

(A.5.187.)19-7. Yathāsanthatikasutta隨得座行者

 

(A.5.188.)19-8. Ekāsanikasutta一食行者

 

(A.5.189.)19-9. Khalupacchābhattikasutta不後食行者

 

(A.5.190.)19-10. Pattapiṇḍikasutta(鈍、癡等)乞食行者

 

(20) 5. Brāhmaavaggo婆羅門品

 

(A.5.191.)20-1. Soasutta(喻古今五種婆羅門性)

 

(A.5.192.)20-2. Doabrāhmaasutta頭那婆羅門(五種婆羅門)

《中阿含158經》頭那經(大正藏1.680b)

(A.5.193.)20-3. Sagāravasutta傷歌邏(婆羅門纏於欲染等不得辯才)

 

(A.5.194.)20-4. Kāraapālīsutta(讚歎世尊)迦羅那(婆羅門)

 

(A.5.195.)20-5. Pigiyānīsutta賓闍尼(婆羅門)(五寶出現難得)

cf. J.1.p.116.-- S.3.12./I,81.

(A.5.196.)20-6. Mahāsupinasutta(如來成等覺前,)大夢

 

(A.5.197.)20-7. Vassasutta(之五障礙)

 

(A.5.198.)20-8. Vācāsutta(成就五支是善說)

 

(A.5.199.)20-9. Kulasutta(有戒之出家者,近於)家族

 

(A.5.200.)20-10. Nissāraṇīyasutta出離(....有身)

D.33./III,239-240(《等誦經》第二誦品一~二四以下)

(21) 1. Kimilavaggo金毘羅品

 

(A.5.201.)21-1. Kimilasutta(具壽)金毘羅(問如來滅後正法久不久住)

 

(A.5.202.)21-2. Dhammassavanasutta聽法(五利)

《增壹阿含36.1經》(大正藏2.702c)

(A.5.203.)21-3. Assājānīyasutta良馬(直行、速疾、柔軟、忍辱、淨性)

 

(A.5.204.)21-4. Balasutta(信、慚、愧、勤、慧)

 

(A.5.205.)21-5. Cetokhilasutta(於師困惑等,)心荒蕪

D.33./III,238-239.(CSCD pg. 3.0198-199)(《等誦經》第二誦品一~O)M.16.Cetokhilasutta心荒蕪經《中阿含206經》心穢經(大正1.780.)《增支部》A.9.71A.10.14. 《增壹阿含51.4經》 (大正2.817.)

(A.5.206.)21-6. Vinibandhasutta(於欲不離貪等,)心縛

 

(A.5.207.)21-7. Yāgusutta(之五利益)

《律藏》〈大品〉藥犍度Vin.I,221.(CSCD pg.315)《四分律》卷第五十九(大正22.1005)

(A.5.208.)21-8. Dantakaṭṭhasutta()楊枝(之五利益)

《增壹阿含36.3經》(大正藏2.703a) 《四分律》卷第五十九(大正22.1005)

(A.5.209.)21-9. Gītassarasutta拉長歌音(而誦法之失, 己愛其音等)

《律藏》〈小品〉小事犍度Vin.II,108.(CSCD pg.243)

(A.5.210.)21-10. Muṭṭhassatisutta失念(入睡,夢苦等)

 

(22) 2. Akkosakavaggo罵詈品

 

(A.5.211.)22-1. Akkosakasutta罵詈(梵行者或謗聖,必招五失)

No.150.《七處三觀25經》(大正藏2.879b)

(A.5.212.)22-2. Bhaṇḍanakārakasutta輕弄(,招致未得不得等)

 

(A.5.213.)22-3. Sīlasutta()(五利益)

 

(A.5.214.)22-4. Bahubhāṇisutta多談(人之五失)

 

(A.5.215.)22-5. Pahama-akkhantisutta不忍(之五失)(1)

No.150.《七處三觀24經》(大正藏2.879b)

(A.5.216.)22-6. Dutiya-akkhantisutta不忍(之五失)(2)

 

(A.5.217.)22-7. Pahama-apāsādikasutta不端正(之五失)(1)

 

(A.5.218.)22-8. Dutiya-apāsādikasutta不端正(之五失)(2)

 

(A.5.219.)22-9. Aggisutta(之五失)

 

(A.5.220.)22-10. Madhurāsutta摩偷羅(國之五失)

 

(23) 3. Dīghacārikavaggo長遊行品

 

(A.5.221.)23-1. Pahamadīghacārikasutta長遊行(之五失) (1)

《增壹阿含33.7經》(大正藏2.688c)

(A.5.222.)23-2. Dutiyadīghacārikasutta長遊行(之五失) (2)

 

(A.5.223.)23-3. Atinivāsasutta久住(之五失)

 

(A.5.224.)23-4. Maccharīsuttaṁ(久住五)

 

(A.5.225.)23-5. Pahamakulūpakasutta到俗家(之五失)(1)

 

(A.5.226.)23-6. Dutiyakulūpakasutta到俗家(之五失)(2)

 

(A.5.227.)23-7. Bhogasutta財富(之五失)

 

(A.5.228.)23-8. Ussūrabhattasutta午後食(之五失)

 

(A.5.229.)23-9. Pahamakahasappasutta黑蛇(、女人之五失)(1)

 

(A.5.230.)23-10. Dutiyakahasappasutta黑蛇(、女人之五失)(2)

 

(24) 4. Āvāsikavaggo舊住品

 

(A.5.231.)24-1. Āvāsikasutta舊住(比丘,五法不可崇敬)

 

(A.5.232.)24-2. Piyasuttaṁ(舊住比丘五法)可愛

 

(A.5.233.)24-3. Sobhanasuttaṁ(舊住比丘五法)莊嚴(住處)

 

(A.5.234.)24-4. Bahūpakārasuttaṁ(舊住比丘五法)多益(住處)

 

(A.5.235.)24-5. Anukampasutta(舊住比丘五法)悲愍(在家)

 

(A.5.236.)24-6. Pahama-avaṇṇārahasutta不查詢(舊住比丘,五法墮地獄)(1)

 

(A.5.237.)24-7. Dutiya-avaṇṇārahasutta不查詢(舊住比丘,五法墮地獄)(2)

 

(A.5.238.)24-8. Tatiya-avaṇṇārahasutta不查詢(舊住比丘,五法墮地獄)(3)

 

(A.5.239.)24-9. Pahamamacchariyasutta(舊住比丘五)(墮地獄)(1)

 

(A.5.240.)24-10. Dutiyamacchariyasutta(舊住比丘五)(墮地獄)(2)

 

(25) 5. Duccaritavaggo惡行品

 

(A.5.241.)25-1. Pahamaduccaritasutta惡行(1)

No.150.《七處三觀22經》(大正2.879a)

(A.5.242.)25-2. Pahamakāyaduccaritasutta身惡行(1)

No.150.《七處三觀22經》(大正2.879a)

(A.5.243.)25-3. Pahamavacīduccaritasutta語惡行(1)

No.150.《七處三觀22經》(大正2.879a)

(A.5.244.)25-4. Pahamamanoduccaritasutta意惡行(1)

No.150.《七處三觀22經》(大正2.879a)

(A.5.245.)25- 5. Dutiyaduccaritasutta惡行(2)

 

(A.5.246.)25-6. Dutiyakāyaduccaritasutta身惡行(2)

 

(A.5.247.)25-7. Dutiyavacīduccaritasutta語惡行(2)

 

(A.5.248.)25-8. Dutiyamanoduccaritasutta意惡行(2)

 

(A.5.249.)25-9. Sivathikasutta塚間(之五失)

 

(A.5.250.)25-10. Puggalappasādasutta愛補特伽羅(之五失)

 

(26) 6. Upasampadāvaggo具足()

 

(A.5.)26-1. Upasampādetabbasutta應受具足()

 

(A.5.)26-2. Nissayasutta依止

 

(A.5.)26-3. Sāmaerasutta沙彌

 

(A.5.)26-4. Pañcamacchariyasutta五慳

 

(A.5.)26-5. Macchariyappahānasutta斷慳

 

(A.5.)26-6. Pahamajhānasutta初禪

 

(A.5.)26-7-13. Dutiyajhānasuttādisattaka第二禪經等

 

(A.5.)26-14. Aparapahamajhānasutta另外的初禪

 

(A.5.)26-15- 21. Aparadutiyajhānasuttādisattaka另外的第二禪經等

 

(A.5.)26-21- 1. Sammutipeyyāla一般意見廣說

 

(A.5.)26-21-1-1. Bhattuddesakasutta培養弘法者

 

(A.5.)26-21-1-12~14. Senāsanapaññāpakasuttāditerasaka施設床座人經等

 

(A.5.)26-21-2. Sikkhāpadapeyyāla學處廣說

 

(A.5.)26-21-2-1. Bhikkhusutta比丘經

 

(A.5.)26-21-2-2- 7. Bhikkhunīsuttādichakka比丘尼經等

 

(A.5.)26-21-2-8. Ājīvakasutta邪命[外道]

 

(A.5.)26-21-2-9- 17. Nigaṇṭhasuttādinavaka離繫經等

 

(A.5.)26-21-3. Rāgapeyyāla染廣說

 

Chakkanipātapāḷi六集

 

1. Āhuneyyavaggo應請品

 

(A.6.1.)1-1. Pahama-āhuneyyasutta(眼見色等,不喜不憂)應請(1)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30b)

(A.6.2.)1-2. Dutiya-āhuneyyasutta(領受各種神通等)應請(2)

《增壹阿含37-1.5經》(大正藏2.712a)《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2b)

(A.6.3.)1-3. Indriyasutta()(成就之比丘是世間無上福田)

 

(A.6.4.)1-4. Balasutta()(成就之比丘是世間無上福田)

 

(A.6.5.)1-5. Pahama-ājānīyasutta(成就六支王之)良馬(1)

 

(A.6.6.)1-6. Dutiya-ājānīyasutta(成就六支王之)良馬(2)

 

(A.6.7.)1-7. Tatiya-ājānīyasutta(成就六支王之)良馬(3)

 

(A.6.8.)1-8. Anuttariyasutta(見、聞、利、學、行、念)無上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3b)

(A.6.9.)1-9. Anussatiṭṭhānasuttaṁ(.....)隨念處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3b)

(A.6.10.)1-10. Mahānāmasutta摩訶男(聖弟子多住於佛.....)

《雜阿含931經》(大正藏2.237c),《別譯雜阿含156經》(大正藏2.432b),《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3a),《法蘊足論》第八(大正藏26.492c)

2. Sāraṇīyavaggo可念品

 

(A.6.11.)2-1. Pahamasāraṇīyasutta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1)

D.33./III,248.《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30b)

(A.6.12.)2-2. Dutiyasāraṇīyasutta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 (2)

D.33./III,248.《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30b)《增壹阿含37.1經》

(A.6.13.)2-3. Nissāraṇīyasutta出離界(慈離瞋,悲離害,喜離不樂,捨離貪,無相離一切相,離疑我慢斷)

D.33./III,248.,《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30b)

(A.6.14.)2-4. Bhaddakasutta賢者(不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雜鬧.戲論)

 

(A.6.15.)2-5. Anutappiyasutta(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雜鬧.戲論,命終時)後悔

 

(A.6.16.)2-6. Nakulapitusutta那拘羅之父(罹病,那拘羅母安撫)

 

(A.6.17.)2-7. Soppasutta睡覺(不護根門,食不知量,不勤覺醒,不觀善法,不諸漏已盡)

 

(A.6.18.)2-8. Macchabandhasutta漁夫(身壞命終生於惡處)

 

(A.6.19.)2-9. Pahamamaraassatisutta(於入息出息間)念死(1)

A.8.73. Maranasati (入息已出息、出息已入息)念死(1)《增壹阿含40-2.8經》(大正藏2.741c)

(A.6.20.)2-10. Dutiyamaraassatisutta(死緣多)念死(2)

 

3. Anuttariyavaggo無上品

 

(A.6.21.)3-1. Sāmakasutta (在釋迦族)舍摩迦(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惡言.惡友)

 

(A.6.22.)3-2. Aparihāniyasutta不退法(不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柔和.善友)

《增支部》A.6.31. Sekhasutta (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不護根門.不知食量)令有學(退失)A.7.22. Dutiyasattakasutta(不衰法)(2)《長部》D.16.大般涅槃經》(七不衰法)

(A.6.23.)3-3. Bhayasutta(是欲之增上語)

 

(A.6.24.)3-4. Himavantasutta(成就六法之比丘能壞)雪山王

 

(A.6.25.)3-5. Anussatiṭṭhānasutta (.....)隨念處

 

(A.6.26.)3-6.Mahākaccānasutta(具壽)摩訶迦旃延(說六隨念處)

《雜阿含550經》(大正藏2.143b)

(A.6.27.)3-7. Pahamasamayasutta (謁見修意比丘之)(1)

 

(A.6.28.)3-8. Dutiyasamayasutta (謁見修意比丘之)(2)

 

(A.6.29.)3-9. Udāyīsutta(具壽)優陀夷(第三禪,光明想,32身分,不淨觀,第四禪,正念正知)

 

(A.6.30.)3-10. Anuttariyasutta(見、聞、利、學、行,)無上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3b)

4. Devatāvaggo天品

 

(A.6.31.)4-1. Sekhasutta (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不護根門.不知食量)令有學(退失)

《增支部》A.6.21.A.6.22.A.7.22.D.16./II,78.(CSCD pg. 2.0066)

(A.6.32.)4-2. Pahama-aparihānasutta(恭敬師....不放逸.承迎,)不退(1)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29c)*--《增支部》A.7.31.

(A.6.33.)4-3. Dutiya-aparihānasutta(恭敬師.....,)不退(2)

 

(A.6.34.)4-4. Mahāmoggallānasutta摩訶目犍連(查天人預流之智)

 

(A.6.35.)4-5. Vijjābhāgiyasuttaṁ(無常.無常苦.苦無我..離貪.滅想)順明分之法

《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藏26.432c)

(A.6.36.)4-6. Vivādamūlasutta(不敬師、法、僧、學等,)諍根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31a)參照D.33./III,246.M.104. Sāmagāmasutta 舍彌村經《中阿含196經》周那經(大正1.752.)

(A.6.37.)4-7. Chaagadānasutta六支具足之施(施者:施前.正施.施已意悅受者:離貪..)

 

(A.6.38.)4-8. Attakārīsutta自作(、他作)

《雜阿含459經》(大正藏2.117c)

(A.6.39.)4-9. Nidānasutta(貪、瞋、癡,集業之三)

 

(A.6.40.)4-10. Kimilasutta(具壽)金毘羅(問如來滅後正法久不久住)

 

(A.6.41.)4-11. Dārukkhandhasutta(具神通可令)木堆(變地.....不淨)

《雜阿含494經》(大正藏2.128c)

(A.6.42.)4-12. Nāgitasutta(具壽)那祇多(棄利養.恭敬.名聞等,可住林中)

《雜阿含1250經》(大正藏2.343b)《增支部》A.5.30.之初A.8.86.

5. Dhammikavaggo曇彌品

 

(A.6.43.)5-1. Nāgasuttaṁ(不作不善事之人皆稱為)

《中阿含118經》龍象經(大正藏1.608b)。同頌文是《長老偈》Theragatha vv.689-704

(A.6.44.)5-2. Migasālāsutta鹿住優婆夷家(問梵行與非梵行者後世生於同一趣)

《雜阿含991經》(大正藏2.258a)

(A.6.45.)5-3. Iasutta債務

《中阿含125經》貧窮經(大正藏1.614a)

(A.6.46.)5-4. Mahācundasutta(具壽)摩訶周那(法相應比丘與靜慮比丘)

 

(A.6.47.)5-5. Pahamasandiṭṭhikasutta(有貪知有貪,無貪知無貪等)現見(1)

 

(A.6.48.)5-6. Dutiyasandiṭṭhikasutta(有貪知有貪,無貪知無貪等)現見(2)

 

(A.6.49.)5-7. Khemasuttaṁ (具壽)差摩(解脫者不念:我勝.我等.我劣)

 

(A.6.50.)5-8. Indriyasavarasutta護根(具足戒之所依等)

 

(A.6.51.)5-9. Ānandasutta(具壽)阿難(:比丘聞未聞之法等)

 

(A.6.52.)5-10. Khattiyasutta剎帝利(,近行﹑所托﹑思慕﹑究竟)

《增壹阿含37.8經》(大正2.714b)《中阿含149經》何欲經(大正藏1.660c)

(A.6.53.)5-11. Appamādasutta不放逸(能完成現法利及未來利)

 

(A.6.54.)5-12. Dhammikasutta(王舍城具壽)曇彌(謾罵)

《中阿含130經》教曇彌經(大正藏1.618b)

6. Mahāvaggo大品

 

(A.6.55.)6-1. Soasutta(精進第一具壽)守籠那

《中阿含123經》(大正藏1.611c)《雜阿含254經》(大正藏2.62b)《增壹阿含23.3經》(大正藏2.612a)《四分律》三八(大正藏22.844b)Mahavagga V,I,I-192等。

(A.6.56.)6-2. Phaggunasutta (具壽)叵求那(常研法義六利)

《雜阿含1023經》(大正藏2.266c)

(A.6.57.)6-3. Chaabhijātisutta(外道富蘭那迦葉施設)六生類

《集異門足論》第一六(大正藏26.434a)

(A.6.58.)6-4. Āsavasutta(一切)(以律儀斷,則以律儀斷等)

《中部》M. 2. Sabbāsavasutta 一切漏經,《中阿含10經》漏盡經(大正1.431.),《一切流攝守因經》(大正1.813.),《增壹阿含40.6經》淨諸漏(大正2.740.)

(A.6.59.)6-5. Dārukammikasutta木材商之居士(應訶責、應稱讚之比丘)

 

(A.6.60.)6-6. Hatthisāriputtasutta(具壽)質多羅象舍利子(棄學,再度出家,證果)

《中阿含82經》支離彌梨經(大正藏1.557c)

(A.6.61.)6-7. Majjhesutta在中間(or Pārāyana波羅延)

《雜阿含1164經》(大正藏2.310b)--《經集》Suttanipāta v.1042.

(A.6.62.)6-8. Purisindriyañāṇasutta(如來以心觀心了知)人根之智

《中阿含112經》阿奴波經(大正藏1.600c)《佛說阿耨風經》(大正1.853c)

(A.6.63.)6-9. Nibbedhikasutta決擇(法之法門:應知欲.....苦之緣起、差別、異熟、滅、趣滅之道)

《中阿含111經》達梵行經(大正藏1.599b),《佛說漏分布經》(大正1.851b),偈-- S.1.37.,《雜阿含752經》(大正藏2.199a),《法蘊足論》卷六(大正藏26.482b),《俱舍論》卷八(大正藏29.41c)

(A.6.64.)6-10. Sīhanādasutta(如來六力能作)師子吼

《雜阿含686687經》(大正藏2.187)

7. Devatāvaggo天神品

 

(A.6.65.)7-1. Anāgāmiphalasutta(斷不信.無慚.無愧.懈怠.失念.無慧能證)不還果

 

(A.6.66.)7-2. Arahattasutta(斷惛忱.睡眠.掉舉.惡作.不信.放逸能證)阿羅漢果

 

(A.6.67.)7-3. Mittasutta(以惡人為)(而不得圓滿上進之法等)

 

(A.6.68.)7-4. Sagaikārāmasutta喜歡交際(不得遠離、獨處等)

 

(A.6.69.)7-5. Devatāsutta天人(說敬師....善言.有善友,令比丘不退)

《集異門足論》第十五(大正藏26.429c)

(A.6.70.)7-6. Samādhisutta()三摩地(受用神通)

 

(A.6.71.)7-7. Sakkhibhabbasutta(不知順退分法等)不能親證

 

(A.6.72.)7-8. Balasutta(不善巧入三摩地等,不堪得)

 

(A.6.73.)7-9. Pahamatajjhānasutta不斷愛、瞋、惛眠、掉悔、疑、諸欲六法,不得初(1)

 

(A.6.74.)7-10. Dutiyatajjhānasutta(不斷欲尋、恚尋、害尋、欲想、恚想、害想,不得初)(1)

 

8. Arahattavaggo阿羅漢果品

 

(A.6.75.)8-1. Dukkhasutta(..害尋..害想之比丘死後墮)

 

(A.6.76.)8-2. Arahattasutta(不斷慢.卑慢.過慢.增上慢.傲慢.卑卑慢,不能證)阿羅漢果

 

(A.6.77.)8-3. Uttarimanussadhammasutta(不斷失念等六法,不能證)過人法

 

(A.6.78.)8-4. Sukhasomanassasutta (樂法...遠離.無惱害.無戲論,)樂喜

 

(A.6.79.)8-5. Adhigamasutta(成就六法)獲得(未得,增大已得善法)

 

(A.6.80.)8-6. Mahantattasutta(成就六法比丘,不久於諸法得)大廣性

 

(A.6.81.)8-7. Pahamanirayasutta)(殺生等,)地獄(1)

 

(A.6.82.)8-8. Dutiyanirayasutta(妄語等,)地獄(2)

 

(A.6.83.)8-9. Aggadhammasutta(不信等,不能證)最上法

 

(A.6.84.)8-10. Rattidivasasutta夜晝(來皆唯預期善法退失)

 

9. Sītivaggo清涼品

 

(A.6.85.)9-1. Sītibhāvasutta(成就六法之比丘,不堪證無上)清涼性

 

(A.6.86.)9-2. Āvaraasutta業障(,雖聞法亦不堪入正性決定)

 

(A.6.87.)9-3.Voropitasutta剝奪(母命、父命等,不堪入正性決定)

 

(A.6.88.)9-4. Sussūsatisutta好聽(,堪入正性決定)

 

(A.6.89.)9-5.Appahāyasutta不棄(薩迦耶見等,不堪入正性決定)

 

(A.6.90.)9-6. Pahīnasutta(薩迦耶見等,見具足之補特伽羅)

 

(A.6.91.)9-7. Abhabbasutta不生(薩迦耶見等,見具足之補特伽羅)

 

(A.6.92.)9-8. Pahama-abhabbaṭṭhānasutta(不敬師等,見具足補特伽羅)不住處(1)

 

(A.6.93.)9-9. Dutiya-abhabbaṭṭhānasutta(不住思一切行為常等)不住處(2)

 

(A.6.94.)9-10. Tatiya-abhabbaṭṭhānasutta (不住殺母等)不住處(3)

 

(A.6.95.)9-11. Catuttha-abhabbaṭṭhānasutta (不住自作苦樂之見等)不住處(4)

 

10. Ānisasavaggo勝利品

 

(A.6.96.)10-1. Pātubhāvasutta出現(如來等難得)

 

(A.6.97.)10-2. Ānisasasutta(證預流果之六種)勝利

 

(A.6.98.)10-3. Aniccasutta(觀一切行是)(之比丘,不成就隨順忍)

 

(A.6.99.)10-4. Dukkhasutta(觀一切行)(之比丘,成就隨順忍)

 

(A.6.100.)10-5. Anattasutta(觀一切行)無我(之比丘,成就隨順忍)

 

(A.6.101.)10-6. Nibbānasutta ()涅槃(是苦之比丘,不成就隨順忍)

 

(A.6.102.)10-7. Anavatthitasutta(觀一切行)不住(當盡等,善生無常想)

 

(A.6.103.)10-8. Ukkhittāsikasutta(觀一切行起涅槃想,)拔刀(劊子手,善生苦想)

 

(A.6.104.)10-9. Atammayasutta(觀一切世間,)彼類(善生無我想)

 

(A.6.105.)10-10. Bhavasutta(欲有、色有、無色有,)(應斷)

 

(A.6.106.)10-11. Tahāsutta(欲愛、有愛、無有愛,)(應斷)

 

11. Tikavaggo三法品

 

(A.6.107.)11-1. Rāgasutta (貪、瞋、癡,)(應斷)

 

(A.6.108.)11-2. Duccaritasutta(身、語、意,)惡行(應斷)

 

(A.6.109.)11-3. Vitakkasutta(欲、恚、害,)(應斷)

 

(A.6.110.)11-4. Saññāsutta(欲、恚、害,)(應斷)

 

(A.6.111.)11-5. Dhātusutta (欲、恚、害,)(應斷)

 

(A.6.112.)11-6. Assādasutta(見、隨我見、邪見應斷)

 

(A.6.113.)11-7. Aratisutta不樂(、害、非法行應斷)

 

(A.6.114.)11-8. Santuṭṭhitāsutta喜足(、正知、少欲應修)

 

(A.6.115.)11-9. Dovacassatāsutta惡言(、惡友性、心亂應斷)

 

(A.6.116.)11-10. Uddhaccasutta掉舉(、不律儀、放逸應斷)

 

12. Sāmaññavaggo沙門品

 

(A.6.117.)12-1. Kāyānupassīsutta(不斷欲愛.談愛.眠愛.眾愛.不護根門.不知食量,不堪)隨觀身

 

(A.6.118.)11-2. Dhammānupassīsutta (不斷六法,不堪)隨觀法

 

(A.6.119.)12-3. Tapussasutta提謂(居士成就佛證淨等六法)

 

(A.6.120.)12-4- 23. Bhallikādisuttāni波利(居士成就佛證淨等六法)

 

(A.6.)12-13. Rāgapeyyāla染廣說

 

(A.6.121.)

《集異門足論》十六(大正藏26.433b)

(A.6.122.)

 

(A.6.123.)

 

(A.6.124.)

 

Sattakanipātapāḷi七集

 

1. Dhanavaggo財品

 

(A.7.1.)1-1. Pahamapiyasutta(不欲利養.尊敬.名譽,..少欲.有正見)所愛(1)

 

(A.7.2.)1-2. Dutiyapiyasutta (不欲利養.尊敬.名譽,.,不嫉妒.不慳吝)所愛(2)

 

(A.7.3.)1-3. Sakhittabalasutta簡說(信、精進、慚、愧、念、三昧、慧,)

《雜阿含688~690經》(大正2.187~188)cf. 《增支部》A.7.4~5.

(A.7.4.)1-4. Vitthatabalasutta詳說(信、精進、慚、愧、念、三昧、慧,)

《雜阿含688~690經》(大正2.187~188)cf. 《增支部》A.7.3A.7.5.

(A.7.5.)1-5. Sakhittadhanasutta簡說(信、戒、慚、愧、聞、捨、慧,)

《雜阿含688~690經》(大正2.187~188)cf. 《增支部》A.7.3~4.

(A.7.6.)1-6. Vitthatadhanasutta詳說(信、戒、慚、愧、聞、捨、慧,)

 

(A.7.7.)1-7. Uggasutta郁伽(大臣問財富)

 

(A.7.8.)1-8. Sayojanasuttaṁ(隨貪、瞋、見、疑、慢、有貪、無明,)

 

(A.7.9.)1-9. Pahānasutta()

 

(A.7.10.)1-10. Macchariyasutta(隨貪、瞋、見、疑、慢、嫉、)

 

2. Anusayavaggo隨眠品

 

(A.7.11.)2-1. Pahama-anusayasutta(欲染.....有染.無明)隨眠(1)

 

(A.7.12.)2-2. Dutiya-anusayasutta(欲染.....有染.無明)隨眠(2)

 

(A.7.13.)2-3. Kulasutta(不喜迎.問訊.與座,秘藏真實等之)家族

 

(A.7.14.)2-4. Puggalasuttaṁ(俱分..身證.見至.信解.隨法.隨信)補特伽羅

 

(A.7.15.)2-5. Udakūpamāsutta (七種於)水中之補特伽羅

 

(A.7.16.)2-6. Aniccānupassīsutta無常隨觀

 

(A.7.17.)2-7. Dukkhānupassīsutta苦隨觀

 

(PTSA.7.17.)2-8. Anattānupassīsutta無我隨觀

 

(PTSA.7.17.)2-9. Nibbānasutta涅槃

 

(A.7.18.)2-10. Niddasavatthusuttaṁ(七種)無十事

 

3. Vajjisattakavaggo跋耆品

 

(A.7.19.)3-1. Sārandadasutta薩蘭達()

D.16. Mahāparinibbānasutta大般涅槃經

(A.7.20.)3-2. Vassakārasutta造雨者(大臣婆羅門)

D.16./II,77-78. (CSCD pg. 2.0066)

(A.7.21.)3-3. Pahamasattakasutta(不衰法)(1)

D.16./II,77-78. (CSCD pg. 2.0066)

(A.7.22.)3-4. Dutiyasattakasutta(不衰法)(2)

D.16./II,77-78. (CSCD pg. 2.0066)

(A.7.23.)3-5. Tatiyasattakasutta(不衰法)(3)

D.16./II,77-78. (CSCD pg. 2.0066)

(A.7.24.)3-6. Bojjhagasuttaṁ()覺支

D.16./II,79. (CSCD pg. 2.0067)

(A.7.25.)3-7. Saññāsuttaṁ(無常)

D.16./II,79. (CSCD pg. 2.0067)

(A.7.26.)3-8. Pahamaparihānisutta(七法導致)衰減(1)

 

(A.7.27.)3-9. Dutiyaparihānisutta(七法導致優婆塞)衰減(2)

 

(A.7.28.)3-10. Vipattisutta(優婆塞之七種)不幸

 

(A.7.29.)3-11. Parābhavasutta不幸

 

4. Devatāvaggo天品

 

(A.7.30.)4-1. Appamādagāravasutta尊敬不放逸

 

(A.7.32.)4-2. Hirīgāravasutta尊敬慚(愧等)

 

《增支部》A.6.33.

 

(A.7.33.)4-3. Pahamasovacassatāsutta柔和(1)

 

《增支部》A.6.33.

 

(A.7.34.)4-4. Dutiyasovacassatāsutta柔和(2)

 

(A.7.35.)4-5. Pahamamittasuttaṁ(成就七支之比丘可親近為)(1)

 

(A.7.36.)4-6. Dutiyamittasuttaṁ(成就七支之比丘可親近為)(2)

 

(A.7.37.)4-7. Pahamapaisambhidāsutta四無礙解(1)

 

(PTSA.7.37.)4-8. Dutiyapaisambhidāsutta四無礙解(2)

 

(A.7.38.)4-9. Pahamavasasutta成就七法之比丘心欲則如意而轉(1)

 

(PTSA.7.38.)4-10. Dutiyavasasutta成就七法之比丘心欲則如意而轉(2)

 

(A.7.39.)4-11. Pahamaniddasasutta無十(之比丘)(1)

 

(A.7.40.)4-12. Dutiyaniddasasutta無十(之比丘)(2)

 

5. Mahāyaññavaggo大供犧品

 

(A.7.41.)5-1. Sattaviññāṇaṭṭhitisutta七識住

《集異門足論》第十七(大正藏26.437c)

(A.7.42.)5-2. Samādhiparikkhārasutta七個定的資糧

 

(A.7.43.)5-3. Pahama-aggisuttaṁ()(1)

 

(A.7.44.)5-4. Dutiya-aggisuttaṁ()(2)

《雜阿含93經》(大正藏2.24b)《別譯雜阿含259經》(大正藏2.464b)

(A.7.45.)5-5. Pahamasaññāsutta七想(1)

七想不淨想、死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長部》等誦經D.33./III,253.,《長阿含9經》眾集經(大正藏1.49)

(A.7.46.)5-6. Dutiyasaññāsutta七想(2)

 

(A.7.47.)5-7. Methunasutta行婬

《增壹阿含37.9經》

(A.7.48.)5-8. Sayogasutta

 

(A.7.49.)5-9. Dānamahapphalasutta施有大果

 

(A.7.50.)5-10. Nandamātāsutta難陀母(優婆夷)

 

6. Abyākatavaggo無記品

 

(A.7.51.)6-1. Abyākatasutta無記

《中阿含220經》見經、《邪見經》(大正藏1.917)

(A.7.52.)6-2. Purisagatisuttaṁ(七種之)人趣

《中阿含6經》善人往經

(A.7.53.)6-3. Tissabrahmāsuttaṁ(帝須)比丘

 

(A.7.54.)6-4. Sīhasenāpatisutta師子將軍

 

(A.7.55.)6-5. Arakkheyyasuttaṁ(如來之四)不護

 

(A.7.56.)6-6. Kimilasutta(具壽)金毘羅(問正法得久不久住)

《增支部》A.6.40. Kimilasutta(具壽)金毘羅(問如來滅後正法久不久住)

(A.7.57.)6-7. Sattadhammasutta七法(信、具戒等)

 

(A.7.58.)6-8. Pacalāyamānasuttaṁ(具壽目犍連)打瞌睡

《長老偈》Thag.vv.1146~1149cf .S.22.96.《中阿含83經》長老上尊睡眠經《佛說離睡經》(大正1.837a)

(PTSA.7.58.)6-9. Mettasuttaṁ(修七年之)

S.22.96. Gomaya牛糞;《中阿含61經》牛糞喻經(大正1.496中);《中阿含138經》福經(大正1.645下);《增壹阿含10.7經》(大正2.565~下);《雜阿含264經》;《如是語經》It.22.Puñña()

(A.7.59.)6-10. Bhariyāsutta (七種男子之)

《增壹阿含51.9經》No.141.《佛說阿達經》(大正2.863)No.142《佛說玉耶女經》(大正2..863)No.142.《玉耶女經》(大正2.864)No.143.《玉耶經》(大正2.865)

(A.7.60.)6-11. Kodhanasutta (七種)瞋恚

《中阿含129經》怨家經

7. Mahāvaggo大品

 

(A.7.61.)7-1. Hirī-ottappasutta慚愧

《中阿含4546經》慚愧經(~)cf. 《增支部》A.8.81. Satisampajaññasutta正念正知(具足慚愧之所依等)cf. A.10.3. Pahama- upanisa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1)

(A.7.62.)7-2. Sattasūriyasutta七個太陽

《長部》D.27. Aggañña,《中阿含8經》七日經《薩鉢多酥哩踰捺野經》(大正1.811c)《增壹阿含40.1經》

(A.7.63.)7-3. Nagaropamasutta城喻

 

(A.7.64.)7-4. Dhammaññūsutta知法

 

(A.7.65.)7-5. Pāricchattakasuttaṁ(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

《增壹阿含39.2經》,《中阿含2經》晝度樹經No.28.《佛說園生樹經》

(A.7.66.)7-6. Sakkaccasutta尊敬

 

(A.7.67.)7-7. Bhāvanāsutta修習

 

(A.7.68.)7-8. Aggikkhandhopamasutta大火堆喻

S.35.194.Ādittena燃燒(緬甸版Ādittapariyāya);《增壹阿含51.6經》;《中阿含5經》木積喻經;《雜阿含241經》

(A.7.69.)7-9. Sunettasutta妙眼(外道師)

《中阿含160經》阿蘭那經

(A.7.70.)7-10. Arakasutta阿羅迦(外道師)

《中阿含160經》阿蘭那經

8. Vinayavaggo律品

 

(A.7.71.)8-1. Pahamavinayadharasutta持律者(1)

 

(A.7.72.)8-2. Dutiyavinayadharasutta持律者(2)

 

(A.7.73.)8-3. Tatiyavinayadharasutta持律者(3)

 

(A.7.74.)8-4. Catutthavinayadharasutta持律者(4)

 

(A.7.75.)8-5. Pahamavinayadharasobhanasutta持律者莊嚴(1)

 

(A.7.76.)8-6. Dutiyavinayadharasobhanasutta持律者莊嚴(2)

 

(A.7.77.)8-7. Tatiyavinayadharasobhanasutta持律者莊嚴(3)

 

(A.7.78.)8-8.Catutthavinayadharasobhanasutta持律者莊嚴(4)

 

(A.7.79.)8-9. Satthusāsanasuttaṁ()師之教

 

(A.7.80.)8-10. Adhikaraasamathasutta滅諍

 

9. Samaavaggo沙門

 

(CSCDA.7.81.) 9-1. Bhikkhusutta比丘

 

(CSCDA.7.82.) 9-2. Samaasutta沙門

 

(CSCDA.7.83.) 9-3. Brāhmaasutta婆羅門

 

(CSCDA.7.84.) 9-4. Sottiyasutta吉祥者

 

(CSCDA.7.85.) 9-5. Nhātakasutta洗浴者

 

(CSCDA.7.86.) 9-6. Vedagūsutta極智者

 

(CSCDA.7.87.) 9-7. Ariyasutta聖者

 

(CSCDA.7.88.) 9-8. Arahāsutta阿羅漢

 

(CSCDA.7.89.) 9-9. Asaddhammasutta無信法

 

(CSCDA.7.90.) 9-10. Saddhammasutta信法

 

(CSCDA.7.91.) (A.7.) 10. Āhuneyyavaggo可崇拜品

 

(CSCDA.7.92.) (A.7.) 11. Rāgapeyyāla染廣說

 

Aṭṭhakanipātapāḷi八集

 

1. Mettāvaggo慈品

 

(A.8.1.)1-1. Mettāsutta(則可求眠樂、覺樂、不見惡夢等,八種功德)

 

(A.8.2.)1-2. Paññāsutta(依止師等,八因緣令得)

 

(A.8.3.)1-3. Pahama-appiy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受或不受)敬愛(1)

 

(A.8.4.)1-4. Dutiya-appiy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受或不受)敬愛(2)

 

(A.8.5.)1-5. Pahamalokadhammasutta八世間法(.......)(1)

《增壹阿含43.8.經》世法(大正藏2.764b)

(A.8.6.)1-6. Dutiyalokadhammasutta八世間法(.......) (2)

《增壹阿含43.8.經》世法(大正藏2.764b)

(A.8.7.)1-7. Devadattavipattisutta提婆達多(.......)

 

(A.8.8.)1-8. Uttaravipattisutta(具壽)鬱多羅(比丘應常觀自失他失、自得他得)

 

(A.8.9.)1-9. Nandasutta(具壽)難陀(大力.端正.愛欲重,護根門.食知量.警寤.正念正知)

《雜阿含275經》(大正藏2.73a) 《增支部》A.9.4.

(A.8.10.)1-10. Kāraṇḍavasutta(見他罪時,乃知沙門之污、稃、)

《中阿含122經》瞻波經(大正藏1.610c)《增支部》A.8.20.

2. Mahāvaggo大品

 

(A.8.11.)2-1. Verañjasutta鞞蘭若(婆羅門)沙門瞿曇(samao gotamo)是不敬老者(na jiṇṇe abhivādeti)、無色味者(arasarūpo)、無受用者(nibbhogo)、非作業論者(akiriyavādo)、斷滅論者(ucchedavādo)、厭嫌者(jegucchī)、調伏者(venayiko)、苦行者(tapassī)、離胎者(apagabbho)

《中阿含157經》黃蘆園經(大正藏1.679b),《律藏》〈波羅夷〉Vin.vol.3.1. (CSCD pg.1)

(A.8.12.)2-2. Sīhasutta(尼犍之弟子)師子(將軍)

《中阿含18經》師子經(大正1.440c)《律藏》〈大品〉Vin.vol.1.233.(CSCD pg.328)

(A.8.13.)2-3. Assājānīyasutta(成就八分王之)良馬

《雜阿含925經》(大正藏2.235b),《別譯雜阿含150經》﹐大正No.115.馬有八態譬人經

(A.8.14.)2-4. Assakhaukasutta(八種)未調馬

《雜阿含924經》(大正藏2.235a),《別譯雜阿含149經》,大正No.115 馬有八態譬人經

(A.8.15.)2-5. Malasutta(八種)垢穢

不讀誦者、無起業者、懈怠者、放逸者、行為不檢者、慳吝者、惡不善法者、無明者

《法句經》Dhp.vv.241~243.前半

(A.8.16.)2-6. Dūteyyasutta(能聞.....與解.善助人.不諍)適於受命

《律藏》Vin.vol.2.201. (CSCD pg.365)

(A.8.17.)2-7.Pahamabandhanasuttaṁ(女人以色.....儀態.華果.)繫縛(男子) (1)

《增阿含44.5經》(大正藏2.765c)

(A.8.18.)2-8. Dutiyabandhanasuttaṁ(女人色.....儀態.華果.)繫縛(男子)(2)

 

(A.8.19.)2-9. Pahārādasutta波呵羅(阿修羅王,大海、法律有八種希有法)

《增阿含42.4經》(大正藏2.752c)《中阿含35經》阿修羅經(大正藏1.475c)《施設論》(大正藏26.526c)《律藏》Vin.vol.2.237.(CSCD pg.419)

(A.8.20.)2-10. Uposathasutta布薩(坐中有人破戒)

《中阿含37經》瞻波經(大正藏1.478b)《增壹阿含48.2經》(大正藏2.786a)Vin.vol.2.236. (CSCD pg.418)

3. Gahapativaggo居士品

 

(A.8.21.)3-1. Pahama-uggasutta郁伽(優婆塞成就八種希有法)(1)

《中阿含38經》郁伽長者(大正藏1.479c)

(A.8.22.)3-2. Dutiya-uggasutta郁伽(優婆塞成就八種希有法) (2)

《中阿含38經》郁伽長者(大正藏1.479c)

(A.8.23.)3-3. Pahamahatthakasutta呵哆(優婆塞,有信....多聞... 善不欲人知) (1)

《中阿含41經》手長者(大正藏1.484b)

(A.8.24.)3-4. Dutiyahatthakasutta呵哆(優婆塞,有信....多聞... 善不欲人知) (2)

《中阿含40經》手長者(大正藏1.482c)

(A.8.25.)3-5. Mahānāmasuttaṁ(釋迦族)摩訶男(問成為優婆塞、具戒、自利利他)

《雜阿含929經》(大正2.236c),《別譯雜阿含154經》(大正2.431c)

(A.8.26.)3-6. Jīvakasutta耆婆(問成為優婆塞、具戒、自利利他)

《雜阿含929經》(大正2.236c),《別譯雜阿含154經》(大正2.431c)

(A.8.27.)3-7. Pahamabalasutta(小兒啼婦女瞋等,八種)(1)

《增壹阿含38-1.1經》(大正藏2.717b)《雜阿含692693經》(大正藏2.188b)

(A.8.28.)3-8. Dutiyabalasutta((善觀諸行無常、欲如火坑、心趣離等,八種)(2)

《雜阿含694~698經》(大正藏2.188)

(A.8.29.)3-9. Akkhaasutta(梵行住有八) 難ㄋㄢˊ

《增壹阿含42.1經》(大正藏2.747a)《中阿含124經》八難(大正藏1.613a)

(A.8.30.)3-10. Anuruddhamahāvitakkasutta(具壽)阿那律(八大人念)

《增阿含42.6經》(大正藏2.754a)《中阿含74經》八念(大正藏1.540c)

4. Dānavaggo布施品

 

(A.8.31.)4-1. Pahamadānasutta(八種)布施(1)

《集異門足論》(大正藏26.441a)《長部》D.III,258.

(A.8.32.)4-2. Dutiyadānasutta布施(2)

《論事》Kathā-Vatthu 7.4.4.,p.341.

(A.8.33.)4-3. Dānavatthusutta(八種)布施事

 

(A.8.34.)4-4. Khettasutta(八分成就之)

 

(A.8.35.)4-5. Dānūpapattisutta(八種)布施受生

《集異門足論》(大正藏26.442c)《長部》III,258.

(A.8.36.)4-6. Puññakiriyavatthusutta(施、戒、修三種)福業事

《長部》D.III,218.《如是語經》Iti.51.

(A.8.37.)4-7. Sappurisadānasutta善士(八種施)(1)

《增壹阿含42.9經》(大正藏2.755b)《增支部》A.5.147-148.

(A.8.38.)4-8. Sappurisasutta善士(八種施)(2)

 

(A.8.39.)4-9. Abhisandasutta等流(=結果)

 

(A.8.40.)4-10. Duccaritavipākasutta惡行之果報

 

5. Uposathavaggo布薩品

 

(A.8.41.)5-1. Sakhittūposathasutta略說(八分成就之)布薩

《增壹阿含43.2經》八關齋法(大正藏2.756c)《增支部》A.3.70./I,211.

(A.8.42.)5-2. Vitthatūposathasutta詳說(八分成就之)布薩

《中阿含202經》持齋經(大正藏1.770a)--《增支部》A.3.70./I,214-5.

(A.8.43.)5-3. Visākhāsutta毘舍佉(鹿母優婆夷,八分成就之布薩)(1)

《中阿含202經》持齋經(大正藏1.770a)*--《增支部》A.3.70./I,214-5.

(A.8.44.)5-4. Vāseṭṭhasutta婆私吒(優婆塞,八分成就之布薩)

 

(A.8.45.)5-5. Bojjhasutta菩闍(優婆夷,八分成就之布薩)

 

(A.8.46.)5-6. Anuruddhasutta(具壽)阿那律(成就八法之女,命終生可意眾天)

《增支部》A.5.33. Uggahasuttaṁ(敏達迦之孫女)郁迦(成就五法之女死後生可意天)

(A.8.47.)5-7. Dutiyavisākhāsutta毘舍佉(鹿母優婆夷,成就八法之女,命終生可意眾天)(2)

cf.《增支部》A.5.33. Uggahasuttaṁ(敏達迦之孫女)郁迦(成就五法之女死後生可意天)

(A.8.48.)5-8. Nakulamātāsutta那拘羅母(成就八法之女,命終生可意眾天)

cf.《增支部》A.5.33. Uggahasuttaṁ(敏達迦之孫女)郁迦(成就五法之女死後生可意天)

(A.8.49.)5-9. Pahama-idhalokikasutta此世(成就四法,有此世之勝伏) (1)

 

(A.8.50.)5-10. Dutiya-idhalokikasutta此世(成就四法,有此世之勝伏) (2)

 

(6) 1. Gotamīvaggo瞿曇彌品

 

(A.8.51.)6-1. Gotamīsutta瞿曇彌(求出家)

《律藏》〈小品〉Vin.II,253.(CSCD pg.442. )《中阿含116經》瞿曇彌經(大正藏1.605a)《瞿曇彌記果經》(大正藏1.856)《四分律》48(大正藏22.922)《五分律》(大正藏22.185)

(A.8.52.)6-2. Ovād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教誡(比丘尼)

 

(A.8.53.)6-3. Sakhittasutta(為瞿曇彌)略說

《律藏》Vin.II,258.(CSCD pg.449.)

(A.8.54.)6-4. Dīghajāṇusutta長膝(=虎路子,策起.守護.善友.等命,...)

《雜阿含91經》(大正藏2.23a)A.8.55.

(A.8.55.)6-5. Ujjayasutta鬱闍迦(婆羅門,策起.守護.善友.等命,...)

《雜阿含91經》(大正藏2.23a)《別譯雜阿含91經》(大正藏2.404a)A.8.54.

(A.8.56.)6-6. Bhayasutta怖畏(,乃諸欲之增上語)

No.150.《七處三觀28經》(大正藏2.879c)

(A.8.57.)6-7. Pahama-āhuneyy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應請(1)

 

(A.8.58.)6-8. Dutiya-āhuneyy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應請(2)

 

(A.8.59.)6-9. Pahamapuggalasutta(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1)

《人施設論》第八Pug.Ch.8.

(A.8.60.)6-10. Dutiyapuggalasutta(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2)

 

(7) 2. Bhūmicālavaggo地震品

 

(A.8.61.)7-1. Icchāsutta(起利養之)

A.8.77. Icchāsutta(利養之)

(A.8.62.)7-2. Alasutta(於自於他)有能

《增支部》A.2.97.《增支部》A.8.78.

(A.8.63.)7-3. Sakhittasutta略說(慈悲喜捨等)

 

(A.8.64.)7-4. Gayāsīsasutta(世尊住)伽耶(八轉之依天智見)

《中阿含73經》天經(大正藏1.539b)

(A.8.65.)7-5. Abhibhāyatanasuttaṁ()勝處

《增支部》A.10.29.《集異門足論》(大正藏26.445b)

(A.8.66.)7-6. Vimokkhasuttaṁ()解脫

《集異門足論》(大正藏26.443a)cf.《增支部》A.8.94.

(A.8.67.)7-7.Anariyavohārasutta(不見言見等,非聖者之)言說(1)

《增支部》A.4.247A.4.249.

(A.8.68.)7-8. Ariyavohārasutta(不見言不見等,聖者之)言說(2)

《增支部》A.4.248A.4.250.

(A.8.69.)7-9. Parisāsutta(剎帝利眾等,八種)

《增壹阿含42.7經》(大正藏2.754),《集異門足論》(大正藏26.442.c),《長部》D.16./II,109.(三章二一~二三節)

(A.8.70.)7-10. Bhūmicālasutta(八種)地震

《增壹阿含42.5經》(大正2.753c)《中阿含36經》地動經(大正藏1.477b)《長部》D.16./II,106-109.(三章一0-0)《長阿含》第二經遊行經自說經(Ud.6.1)

(8) 3. Yamakavaggo雙品

 

(A.8.71.)8-1. Pahamasaddhāsutta(之比丘)(1)

 

(A.8.72.)8-2. Dutiyasaddhāsutta(之比丘)(2)

 

(A.8.73.)8-3. Pahamamaraassatisutta(入息已出息、出息已入息)念死(1)

《增壹阿含40.8經》(大正藏2.741c)《增支部》A.9.19.天人(追悔不追悔)

(A.8.74.)8-4. Dutiyamaraassatisutta (多死之緣)念死(2)

《增支部》A.6.20. Dutiyamaraassatisutta(死緣多)念死(2)

(A.8.75.)8-5. Pahamasampadāsutta(在家人八種)具足(1)

《增支部》A.8.54.長膝(=虎路子,策起.守護.善友.等命,...)

(A.8.76.)8-6. Dutiyasampadāsutta(在家人八種)具足(2)

《增支部》A.8.54. 長膝(=虎路子,策起.守護.善友.等命,...)《增支部》A.8.75. Pahamasampadāsutta(在家人八種)具足(1)

(A.8.77.)8-7. Icchāsutta(利養之)

《增支部》A.8.61. Icchāsutta(起利養之)

(A.8.78.)8-8. Alasutta(比丘於自於他)有能

《增支部》A.8.62. Alasutta(於自於他)有能

(A.8.79.)8-9. Parihānasutta(八法令有學比丘)退失

《增支部》A.6.14. Bhaddakasutta賢者(不好事業.談說.睡眠.伴侶.雜鬧.戲論)

(A.8.80.)8-10. Kusītārambhavatthusutta(八種)懈怠事、(八種)精進事

《長部》等誦經D.33./III,255.《集異門足論》卷十八(大正藏26.441c)

(9) 4. Sativaggo念品

 

(A.8.81.)9-1.Satisampajaññasutta正念正知(具足慚愧之所依等)

《中阿含44經》(大正藏1.485c)《中阿含45~46經》慚愧經(上、下)(大正藏1.486a)《增支部》A.7.61. Hirī-ottappasutta慚愧

(A.8.82.)9-2. Puṇṇiyasutta(具壽)弗尼耶(問何故如來有時說法,有時不說)

 

(A.8.83.)9-3. Mūlakasutta(一切諸法以何為)根本

《中阿含113經》諸法本經(大正藏1.602b)

(A.8.84.)9-4. Corasutta(成就八種法之)

 

(A.8.85.)9-5. Samaasutta沙門(,是如來之增上語)

 

(A.8.86.)9-6. Yasasutta (瞿曇有善)名稱

《雜阿含1250經》《增支部》A.5.30.、《增支部》A.6.42. Nāgitasutta(具壽)那祇多(棄利養.恭敬.名聞等,可住林中)

(A.8.87.)9-7. Pattanikujjanasutta(成就八分之優婆塞,僧伽可作)覆缽

《律藏》Vin.II(Cūḷavaggapāḷi),125.(CSCD pg.263.)

(A.8.88.)9-8. Appasādapavedanīyasutta(成就八分之比丘,優婆塞可說)不喜

 

(A.8.89.)9-9. Paisāraṇīyasutta下意(羯磨)

《律藏》〈小品Vin.II(Cūḷavaggapāḷi),18-20.( CSCD pg.37.)

(A.8.90.)9-10. Sammāvattanasutta(受覓罪相羯磨之比丘, 八種)正行

《律藏》〈小品Vin.II(Cūḷavaggapāḷi),86.( CSCD pg.206.)《中部》M.II,249.

(A.8.) (10) 5. Sāmaññavaggo沙門品

 

(A.8.) (11). Rāgapeyyāla染廣說

 

Navakanipātapāḷi 九集

 

1. Sambodhivaggo等覺品

 

(A.9.1.)1-1. Sambodhisutta等覺(善友、具戒、離蓋論、具慧等)

《中阿含57經》(大正藏1.492a)

(A.9.2.)1-2. Nissayasutta依止(於信等,而斷不善)

 

(A.9.3.)1-3. Meghiyasutta(具壽)彌醯(善友、具戒、離蓋論、具慧等)

《中阿含56經》(大正藏1.491a)《自說經》Ud.4.1

(A.9.4.)1-4. Nandakasutta(具壽)難陀(時而聽法時而談法五功德)

《雜阿含275經》(大正藏2.73a)《增支部》A.8.9.

(A.9.5.)1-5. Balasutta(慧、精進、無罪、能攝等)

 

(A.9.6.)1-6. Sevanāsutta(...坐臥具.村落.國土可與不可)親近

《增壹阿含45.3經》(大正藏2.771c)

(A.9.7.)1-7. Sutavāsutta須達凡(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等)

 

(A.9.8.)1-8. Sajjhasutta莎闍(漏盡比丘不可能殺生等)

 

(A.9.9.)1-9. Puggalasutta(阿羅漢等,九種)補特伽羅

 

(A.9.10.)1-10. Āhuneyyasutta(阿羅漢等,九種補特伽羅)應請

《增壹阿含44.8經》(大正藏2.767b)

2. Sīhanādavaggo師子吼品

 

(A.9.11.)2-1. Sīhanādasutta師子吼(一比丘誣告具壽舍利弗)

 

(A.9.12.)2-2. Sa-upādisesasutta有餘依(九種補特伽羅命終解脫惡趣)

 

(A.9.13.)2-3. Koṭṭhikasutta(具壽大)拘絺羅(為知此是苦,住梵行)

《中阿含29經》大拘絺羅經(大正藏1.461b) ,《增支部》A.4.174. Ānandasutta(具壽)阿難(說滅後,戲論寂)cf.《雜阿含344經》

(A.9.14.)2-4. Samiddhisutta(具壽)三彌提(思覺以名色為所緣等)《增支部》A.8.84.17

 

(A.9.15.)2-5. Gaṇḍasutta(有九瘡口)

 

(A.9.16.)2-6. Saññāsutta(修習九)

《增支部》A.7.45. Pahamasaññāsutta七想(1)

(A.9.17.)2-7. Kulasutta(悅而不迎等,九分成就之)

《增支部》A.7.13. Kulasutta(不喜迎.問訊.與座,秘藏真實等之)家族

(A.9.18.)2-8. Navaguposathasutta九分布薩(含慈)

《增支部》A.7.41. Sattaviññāṇaṭṭhitisutta七識住

(A.9.19.)2-9. Devatāsutta天人(追悔不追悔)

 

(A.9.20.)2-10. Velāmasutta毘羅摩(婆羅門,布施功德之較量)

《增壹阿含27.3經》(大正藏2.644b)《中阿含155經》(大正藏1.677a)《雜阿含155經》,No.72.《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No.73.《佛說須達經》,No.74.《佛說長者施報經》

3. Sattāvāsavaggo有情居品

 

(A.9.21.)3-1. Tihānasutta(北俱盧人依)三處(勝等)

 

(A.9.22.)3-2.Assakhaukasutta(具速.不美.不高等,三種)未調馬

《雜阿含919920經》(大正藏2.233b-c)。《增支部》A.3.138.Assakhaukasutta未調馬 (PTSA.3.138.) Assaparassasutta良馬良馬

A.3.139. Assājānīyasutta駿馬

(A.9.23.)3-3. Tahāmūlakasutta渴愛(而有尋求等)《長部》D.34./III,289.

 

(A.9.24.)3-4. Sattāvāsasutta(九種)有情居

《長部》D.III,263D.III,288.《增壹阿含44.1經》(大正藏2.764c)、《增壹阿含44.11經》(大正藏2.769a)

(A.9.25.)3-5. Paññāsutta(善積習)

 

(A.9.26.)3-6. Silāyūpasutta石柱(不震不動不搖)

《雜阿含499經》(大正2.131.a)

(A.9.27.)3-7. Pahamaverasutta(成就五怖畏,止息)怨讎(1)

 

(A.9.28.)3-8. Dutiyaverasutta(成就五怖畏,止息)怨讎(1)

 

(A.9.29.)3-9. Āghātavatthusutta(九種)嫌恨(1)

《長部》D.III,262D.III,289.

(A.9.30.)3-10. Āghātapaivinayasutta(九種)嫌恨(2)

《長部》D.III,262D.III,289.

(A.9.31.)3-11. Anupubbanirodhasutta(九種)次第滅

《長部》D.III,266D.III,290.

4. Mahāvaggo大品

 

(A.9.32.)4-1. Anupubbavihārasutta(九種)次第住

 

(A.9.33.)4-2. Anupubbavihārasamāpattisutta(九種)次第住三摩缽地

 

(A.9.34.)4-3. Nibbānasukhasutta涅槃是樂

 

(A.9.35.)4-4. Gāvī-upamāsutta(知與不知水草之)牛喻

《清淨道論》Vism.152.

(A.9.36.)4-5. Jhānasutta(諸漏盡依止於)靜慮

 

(A.9.37.)4-6. Ānandasutta(具壽)阿難(說有想而不領受彼處)

《雜阿含557經》(大正藏2.146a)

(A.9.38.)4-7. Lokāyatikasutta順世婆羅門(論達世間邊等)

 

(A.9.39.)4-8. Devāsurasagāmasutta諸天與阿修羅之戰

 

(A.9.40.)4-9. Nāgasutta大象(遠離而獨住喻)

 

(A.9.41.)4-10. Tapussasutta多梨富沙(居士,九次第等至)

《增支部》A.9.34. Nibbānasukhasutta涅槃是樂

5. Sāmaññavaggo沙門的身份品

 

(A.9.42.)5-1. Sambādhasutta般闍羅健(天子)48

--《相應部》S2.7./I,48.

(A.9.43.)5-2. Kāyasakkhīsutta身證者(以身觸九定乃至漏盡)

 

(A.9.44.)5-3. Paññāvimuttasutta慧解脫者(證九定乃至漏盡)

 

(A.9.45.)5-4. Ubhatobhāgavimuttasutta俱分解脫者(證九定乃至漏盡)

 

(A.9.46.)5-5. Sandiṭṭhikadhammasutta現見法(證九定乃至漏盡)

 

(A.9.47.)5-6. Sandiṭṭhikanibbānasutta現見涅槃

 

(A.9.48.)5-7. Nibbānasutta涅槃

 

(A.9.49.)5-8. Parinibbānasutta般涅槃

 

(A.9.50.)5-9. Tadaganibbānasutta暫時涅槃

 

(A.9.51.)5-10. Diṭṭhadhammanibbānasutta現法涅槃

 

(6) 1. Khemavaggo安穩品

 

(A.9.52.)6-1. Khemasutta安穩

 

(A.9.53.)6-2. Khemappattasutta獲得安穩者

 

(A.9.54.)6-3. Amatasutta不死

 

(A.9.55.)6-4. Amatappattasutta獲得不死者

 

(A.9.56.)6-5. Abhayasutta無畏

 

(A.9.57.)6-6. Abhayappattasutta獲得無畏者

 

(A.9.58.)6-7. Passaddhisutta輕安

 

(A.9.59.)6-8. Anupubbapassaddhisutta次第輕安

 

(A.9.60.)6-9. Nirodhasutta滅盡

 

(A.9.61.)6-10. Anupubbanirodhasutta次第滅盡

 

(A.9.62.)6-11. Abhabbasutta(未斷九種法)不能(現證阿羅漢性)

 

(7) 2. Satipaṭṭhānavaggo念處品

 

(A.9.63.)7-1. Sikkhādubbalyasuttaṁ()學處之弱處

 

(A.9.64.)7-2. Nīvaraasutta()

 

(A.9.65.)7-3. Kāmaguasuttaṁ(五種)

 

(A.9.66.)7-4. Upādānakkhandhasuttaṁ()取蘊

 

(A.9.67.)7-5. Orambhāgiyasutta()順下分結

 

(A.9.68.)7-6. Gatisutta()

 

(A.9.69.)7-7. Macchariyasutta()

 

(A.9.70.)7-8. Uddhambhāgiyasutta()順上分結

 

(A.9.71.)7-9. Cetokhilasutta()心荒蕪

《增支部》A.5.205. Cetokhilasutta(於師困惑等,)心荒蕪《增支部》A.10.14.cf. D.33./III,238.cf. M.16.

(A.9.72.)7-10. Cetasovinibandhasutta(五種)心縛《增支部》A.5.206.cf. D.33./III,238.cf. M.16.

 

( 8) 3. Sammappadhānavaggo正勤品

 

(A.9.73.~81.)8-1. Sikkhasutta(五種)學處(之弱處)

《增支部》A.9.73~82.、〈第八正勤品〉似〈第七念處品〉,〈第九神足品〉。

(A.9.82.)8-10. Cetasovinibandhasutta(五種)心縛

 

(9) 4. Iddhipādavaggo神足品

 

(A.9.83.~91.)9-1. Sikkhasutta (五種)學處(之弱處)

 

(A.9.92.)9-10. Cetasovinibandhasutta (五種)心縛

 

(A.9.93.~  )9-(10) 5. Rāgapeyyāla染廣說

 

Dasakanipātapāḷi 十集

 

1. Ānisasavaggo利益品

 

(A.10.1.)1-1. Kimatthiyasutta何義(善戒以不悔為義為功德等)

《中阿含42經》(大正藏1.485a)A.11.1./V,310-312.

(A.10.2.)1-2. Cetanākaraṇīyasutta應思(具戒者不悔等)

《中阿含43經》(大正藏1.485b)A.11.2./V,312.

(A.10.3.)1-3. Pahama-upanisa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1)

《中阿含47經》戒經() (大正藏1.486b)A.11.3./V,313.

(A.10.4.)1-4. Dutiya-upanisa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2)

《雜阿含495經》(大正藏2.129a)A.5.168./III,200. SīlaA.11.4. Upanisā (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等)所依(2) 《中阿含48經》戒經()(大正1.486)

(A.10.5.)1-5. Tatiya-upanisa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3)

《增支部》A.11.5./V,316.《中阿含48經》戒經()(大正1.486)

(A.10.6.)1-6. 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

《增支部》A.11.7./V,318.

(A.10.7.)1-7. Sāriputtasutta舍利弗(於地無地想等)

《增支部》A.11.8./V,319.(後半是不同)

(A.10.8.)1-8. Jhānasutta禪那(有信有戒,多聞而法說等)

《增支部》A.8.71./IV,314.

(A.10.9.)1-9. Santavimokkhasutta寂靜解脫(有信無戒等)

《增支部》A.8.72./IV,315.

(A.10.10.)1-10. Vijjāsutta(有信無戒等)

 

2. Nāthavaggo救護品

 

(A.10.11.)2-1. Senāsanasuttaṁ(五分成就之)坐臥處

《增支部》A.5.135./III,152.

(A.10.12.)2-2. Pañcagasuttaṁ(捨棄五分成就)五分

 

(A.10.13.)2-3. Sayojanasuttaṁ(五順下分結與五順上分)

《增支部》A.9.67./IV,459.《增支部》A.9.70./IV,460.

(A.10.14.)2-4. Cetokhilasuttaṁ(未斷五)心荒蕪(、未截五心縛)

《增支部》A.5.205-206./III,248-250.《增支部》A.9.71-72./IV,460-461.cf. M.16.

(A.10.15.)2-5. Appamādasutta不放逸(為諸善法之根)

 

(A.10.16.)2-6. Āhuneyyasuttaṁ(十種補特伽羅)應請

《增支部》A.7.14./IV,10.《增支部》A.9.10./IV,373.

(A.10.17.)2-7. Pahamanāthasutta救護(而可住,不救護而住是苦等)(1)

《中阿含95經》(大正藏1.577b)

(A.10.18.)2-8. Dutiyanāthasutta救護(而可住,不救護而住是苦等) (2)

《中阿含95經》(大正藏1.577b)

(A.10.19.)2-9. Pahama-ariyāvāsasuttaṁ()聖居(斷五支,成六支等) (1)

《增壹阿含46.2經》(大正藏2.775c),《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八 (大正28.588),《瑜伽師地論》(大正30.385)及《雜阿含經》71388經,《長部》《等誦經》D.33./III,269.、《增支部》A.10.19-20.,《增壹阿含46.2經》(大正藏2.775c)

(A.10.20.)2-10. Dutiya-ariyāvāsasuttaṁ()聖居(斷五支,成六支等) (2)

《增壹阿含46.2經》(大正藏2.775c),《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八 (大正28.588),《瑜伽師地論》(大正30.385)及《雜阿含經》71388經,《長部》《等誦經》D.33./III,269.、《增支部》A.10.19-20.,《增壹阿含46.2經》(大正藏2.775c)

3. Mahāvaggo大品

 

(A.10.21.)3-1. Sīhanādasutta師子(如來十力)

《無礙解道》Ps.pp.174-176(〈俱存品第九〉力論)( (CSCD Ps.pg.356-358))《增支部》A.6.64./ III,417.,《增壹阿含46.4經》(大正藏2.776b),《雜阿含684經》(大正藏2.186b)

(A.10.22.)3-2. Adhivuttipadasutta深解語句(如來十力)

 

(A.10.23.)3-3. Kāyasutta(、語皆不可斷,以慧作觀乃可斷)

 

(A.10.24.)3-4. Mahācundasutta摩訶周陀(知不知貪,及其威不威伏等)

《中阿含90經》(大正藏1.572c)

(A.10.25.)3-5. Kasiasuttaṁ(十種)遍處

《集異門足論》卷二十(大正藏26.447a),《梵漢對譯佛教辭典》721~12.

(A.10.26.)3-6. Kāḷīsuttaṁ(優婆夷)迦梨

《雜阿含549經》(大正藏2.143a) --《相應部》S.4.25./I,126.

(A.10.27.)3-7. Pahamamahāpañhāsutta大問(一法至十法) (1)

《增壹阿含46.8經》(大正藏2.778b)

(A.10.28.)3-8. Dutiyamahāpañhāsutta大問(一法至十法) (2)

 

(A.10.29.)3-9. Pahamakosalasutta拘薩羅(王波斯匿亦有變異) (1)

《中阿含215經》(大正藏1.799b)《增支部》A.8.65. Abhibhāyatanasuttaṁ()勝處、A.8.93.《中部》M.77.cf. D.16.cf.《相應部》S.35.96.

(A.10.30.)3-10. Dutiyakosalasutta拘薩羅(王知恩報恩,於世尊作最勝禮) (2)

 

4. Upālivaggo優波離品

 

(A.10.31.)4-1. Upālisutta優波離(十種義趣制學處)

《增壹阿含46.1經》(大正藏2.775c)

(A.10.31.)4-2. Pātimokkhaṭṭhapanāsutta遮波羅提木叉

 

(A.10.32.)4-3. Ubbāhikāsuttaṁ(具十法之比丘,可選為)斷事人

《律藏》〈小品〉Vin.vol.2.pp.95-96.(CSCD Vin.2.pg.223)

(A.10.33.)4-4. Upasampadāsuttaṁ(具十法之比丘,可授)具足戒

 

(A.10.34.)4-5. Nissayasuttaṁ(具十法之比丘,可與)依止

 

(A.10.34.)4-6. Sāmaerasuttaṁ(具十法之比丘,可畜)沙彌

 

(A.10.35.)4-7. Saghabhedasuttaṁ(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等)破僧

《律藏》〈小品〉Vin.vol.2.p.204.(CSCD Vin.2.pg.368.)

(A.10.36.)4-8. Saghasāmaggīsuttaṁ(說非法為非法,說法為法等)和合僧

《律藏》〈小品〉Vin.vol.2.pp.204-205.(CSCD Vin.2.pg.368-369.)

(A.10.37.)4-9. Pahama-ānandasuttaṁ(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等)阿難(1)

 

(PTS)(A.10.38.) (積一劫煮於地獄之罪)

《律藏》〈小品〉Vin.vol.2.pp.204-205.(CSCD Vin.2.pg.368-369.)

(A.10.39.)4-10. Dutiya-ānandasuttaṁ(說非法為非法,說法為法等)阿難(2)

《律藏》〈小品〉Vin.vol.2.p.204.(CSCD Vin.2.pg.368.)

(PTS)(A.10.40.) (使破僧和合,於天上受樂一劫)

《律藏》〈小品〉Vin.vol.2.pp.204-205.(CSCD Vin.2.pg.368-369.)

5. Akkosavaggo罵詈品

 

(A.10.41.)5-1. Vivādasutta諍論(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等)

 

(A.10.42.)5-2. Pahamavivādamūlasutta諍根(說非法為法,說法為非法等) (1)

 

(A.10.43.)5-3. Dutiyavivādamūlasutta諍根(說無罪為罪,說罪為無罪等) (2)

《增支部》A.1.12./I,20.

(A.10.44.)5-4. Kusinārasutta拘尸那羅(欲難詰人,內觀五法)

《律藏》〈小品〉Vin.vol.2.pp.248-249. (CSCD Vin.2.pg.436-438.)《律藏》Vin.vol.5.p.190. (CSCD Vin.5.pg.283f.329f.)

(A.10.45.)5-5. Rājantepurappavesanasutta入後宮(十種過失)

《律藏》〈波逸提83Vin.vol.4.pp.159-160.(CSCD Vin.vol.4.pp.207-209.)《增壹阿含46.6經》(大正藏2.777a)

(A.10.46.)5-6. Sakkasutta釋氏(時行時不行布薩)

《雜阿含1121經》(大正藏2.297b)

(A.10.47.)5-7. Mahālisutta摩訶離(以貪為因緣作惡業)

 

(A.10.48.)5-8. Pabbajita-abhihasutta出家者時時(觀察十法)

《增支部》A.10.101. Samaasaññāsuttaṁ(多修三)沙門想(棄已得.命依他.須改行)説沙門能修「三沙門想」(前三項)則圓滿能七法。

(A.10.49.)5-9. Sarīraṭṭhadhammasuttaṁ(...渴等,十法住)於身

 

(A.10.50.)5-10. Bhaṇḍanasutta訴訟(十法資於攝受.無諍.和合)

 

(6) 1. Sacittavaggo己心品

 

(A.10.51.)6-1. Sacittasutta己心(當為善能)

《中阿含109經》(大正藏1.598c)

(A.10.52.)6-2. Sāriputtasutta舍利弗(於己心當為善能)

 

(A.10.53.)6-3. hitisuttaṁ(不讚歎善法)止住

《中阿含95經》住法經(大正藏1.577b)

(A.10.54.)6-4. Samathasuttaṁ(得寂止,但不得增上慧等)奢摩他

《中阿含109經》(大正藏1.578b)

(A.10.55.)6-5. Parihānasuttaṁ(不聞未聞法,忘失已聞法等)衰退

《中阿含96經》(大正藏1.577c)

(A.10.56.)6-6. Pahamasaññāsuttaṁ(不淨想等,)(1)

《增壹阿含46.9經》(大正藏2.780a)

(A.10.57.)6-7. Dutiyasaññāsuttaṁ(無常想等,)(2)

《增壹阿含46.9經》(大正藏2.780a)

(A.10.58.)6-8. Mūlakasuttaṁ(諸法之)根本

《中阿含113經》諸法本經《諸法本經》(大正1.855c)《增支部》A.8.83.、《增支部》A.9.14.

(A.10.59.)6-9. Pabbajjāsutta出家(以出家法積我心等)

 

(A.10.60.)6-10. Girimānandasutta耆利摩難(比丘,無常想等)

 

(7) 2. Yamakavaggo雙品

 

(A.10.61.)7-1. Avijjāsutta無明(本際不了知)

《中阿含52經、53經》食經(上、下)(大正藏1.487c~489c)cf.《中阿含51經》(大正藏1.487b)

(A.10.62.)7-2. Tahāsutta有愛(本際不了知)

《中阿含52經、53經》食經(上、下)(大正藏1.487c~489c)cf.《中阿含51經》(大正藏1.487b),《本相猗致經》(大正1.819c),《緣本致經》(大正1.820b),《人施設論》Pug.Ch.10.

(A.10.63.)7-3. Niṭṭhagatasutta究竟(見圓滿等)

《人施設論》Pug.Ch.10.

(A.10.64.)7-4. Aveccappasannasutta證淨(五者此世究竟,五者後世究竟)

《人施設論》Pug.Ch.10.

(A.10.65.)7-5. Pahamasukhasuttaṁ(轉生為苦,不轉生為)(1)

 

(A.10.66.)7-6. Dutiyasukhasuttaṁ(不欣喜為苦,欣喜為)(2)

 

(A.10.67.)7-7. Pahamanaakapānasutta那羅伽波寧(於布薩之日) (1)

 

(A.10.68.)7-8. Dutiyanaakapānasutta那羅伽波寧(於布薩之日) (2)

 

(A.10.69.)7-9. Pahamakathāvatthusuttaṁ(少欲、知足等,)論事(1)

《增阿含47.4經》(大正藏2.781b)

(A.10.70.)7-10. Dutiyakathāvatthusuttaṁ(少欲、知足等,)論事(2)

 

( 8)  3. Ākakhavaggo願品

 

(A.10.71.)8-1. Ākakhasutta(戒具足等)

《中部》M.6./I,33.

(A.10.72.)8-2. Kaṇṭakasuttaṁ(十種)十種刺眾會、淨相、觀劇、與女相交、聲、尋伺、喜、入出息、想受、貪瞋癡

《中阿含84經》(大正藏1.560b)

(A.10.73.)8-3. Iṭṭhadhammasuttaṁ(不懈怠等,十種)可愛

 

(A.10.74.)8-4. Vaḍḍhisuttaṁ(十種)增長

《增支部》A.5.63. Pahamavaḍḍhisutta(....)增長(1)A.5.64. Dutiyavaḍḍhisutta(....)增長(2)、《相應部》S.37.34.Vaḍḍhi 增長)十種增長田地、財穀、妻子、奴僕、四足、信、戒、聞、捨、慧

(A.10.75.)8-5. Migasālāsutta鹿住(優婆夷,梵行與非梵行,後世生同趣)

《增支部》A.6.44. Migasālāsutta鹿住優婆夷家(問梵行與非梵行者後世生於同一趣)《雜阿含990經》(大正藏2.257b)

(A.10.76.)8-6. Tayodhammasutta三法(世間若無,如來不出世)

《雜阿含760經》(大正藏2.199c)、《雜阿含346經》(大正藏2.95c) Tripāṭhī

(A.10.77.)8-7. Kākasutta(傲倨、凶暴、強欲等)

 

(A.10.78.)8-8. Nigaṇṭhasutta尼犍子(不信、破戒、無慚、無愧等)

 

(A.10.79.)8-9. Āghātavatthusuttaṁ(彼已作不饒益於我等,)嫌恨事

《增支部》A.9.29. Āghātavatthusutta(九種)嫌恨(1)

(A.10.80.)8-10. Āghātapaivinayasuttaṁ(彼不饒益我,有何相干等)嫌恨之調伏

《增支部》A.9.30. Āghātapaivinayasutta(九種)嫌恨(2)

(9) 4. Theravaggo長老品

 

(A.10.81.)9-1. Vāhanasutta婆醯迦(解脫色.........煩惱)

 

(A.10.82.)9-2. Ānandasutta阿難(無信而於此法律不增長等)

 

(A.10.83.)9-3. Puṇṇiyasutta芬那(如來有時思有時不思說法)

《雜阿含966經》(大正2.248a)《別譯雜阿含200經》(大正2.447c)《增支部》A.8.82. Puṇṇiyasutta(具壽)弗尼耶(問何故如來有時說法,有時不說)Pūrika(Pischel)

(A.10.84.)9-4. Byākaraasutta記說(生已盡,與事實不符)

 

(A.10.85.)9-5. Katthīsutta(證得初禪等)

 

(A.10.86.)9-6. Adhimānasutta悟了(不捨十法,不於法律中增長)

 

(A.10.87.)9-7. Nappiyasutta鬥諍(鬧事,不稱讚止諍等)

《中阿含94經》(大正藏1.576a)

(A.10.88.)9-8. Akkosakasutta侮辱的人(罵同梵行者、誹謗聖者墮十難之一)

《增支部》A.11.6. Byasanasuttaṁ(罵同梵行者.謗聖者)不幸

(A.10.89.)9-9. Kokālikasutta拘迦利(謗舍利弗、目犍連)

《雜阿含1278經》,《別譯雜阿含276經》,《增壹阿含21.5經》,《經集》Sn.3.10. (拘迦利耶經)

(A.10.90.)9-10. Khīṇāsavabalasutta漏盡之力(善觀諸行無常等)

《增支部》A.8.3. Pahama-appiyasutta(成就八法之比丘受或不受)敬愛(1)、《雜阿含694經》(大正藏2.188b)

(10) 5. Upālivaggo優婆離品

 

(A.10.91.)10-1. Kāmabhogīsutta行欲人(非法無道而追求財物等)

《中阿含126經》行欲經(大正1.615a)、《佛說伏婬經》(大正1.863b)

(A.10.92.)10-2. Bhayasutta恐懼(五種)恐懼(止息,成就四預流支)

《增支部》A.9.27./IV,405.《雜阿含968經》(大正2.248a)《別譯雜阿含202經》(大正2.448b)Dṛṣṭi(Pischel)

(A.10.93.)10-3. Kidiṭṭhikasutta見云何(諸緣所生者無常等)

《雜阿含968經》(大正2.248a)《別譯雜阿含202經》(大正2.448b)Dṛṣṭi(Pischel)

(A.10.94.)10-4. Vajjiyamāhitasutta跋耆(若苦行,增惡損善,則不可苦行)

 

(A.10.95.)10-5. Uttiyasutta鬱低迦(十無記)

《雜阿含965經》(大正藏2.247c)、《別譯雜阿含199經》(大正藏2.447b)

(A.10.96.)10-6. Kokanudasuttaṁ(修行者)俱迦那(問十無記)

《雜阿含967經》(大正藏2.248b)、《別譯雜阿含201經》(大正藏2.448a)

(A.10.97.)10-7. Āhuneyyasutta應請(具戒等)

 

(A.10.98.)10-8. Therasutta長老(具戒等,安穩而住)

 

(A.10.99.)10-9. Upālisutta優波離(欲親近阿蘭若)

 

(A.10.100.)10-10. Abhabbasutta(不斷貪...忿......)不能(證阿羅漢果)

 

(11) 1. Samaasaññāvaggo沙門想品

 

(A.10.101.)11-1. Samaasaññāsuttaṁ(多修三)沙門想(棄已得.命依他.須改行)

 

(A.10.102.)11-2. Bojjhagasuttaṁ(多修七)覺支(圓滿三明)

 

(A.10.103.)11-3. Micchattasutta邪性(有失無得)

《雜阿含787經》(大正2.204a)

(A.10.104.)11-4. Bījasuttaṁ(邪見)種子

《雜阿含787788經》(大正藏2.204b)

(A.10.105.)11-5. Vijjāsutta(為先,成就慚愧、正見等)

 

(A.10.106.)11-6. Nijjarasuttaṁ(有正見則邪見)

 

(A.10.107.)11-7. Dhovanasutta洗滌(有正見,則洗滌邪見等)

 

(A.10.108.)11-8. Tikicchakasutta醫生(、聖之瀉藥)

 

(A.10.109.)11-9. Vamanasuttaṁ(醫生、聖之)嘔吐藥

 

(A.10.110.)11-10. Niddhamanīyasuttaṁ(邪見等)應瀉

 

(A.10.111.)11-11. Pahama-asekhasuttaṁ(成就)無學(之正見)(1)

《雜阿含748經》(2.198b)《相應部》S.45.55.

(A.10.112.)11-12. Dutiya-asekhasuttaṁ(成就)無學(之正見)(2)

 

(12)  2. Paccorohaivaggo捨法品

 

(A.10.113.)12-1. Pahama-adhammasuttaṁ(當知)非法(非義、法.) (1)

 

(A.10.114.)12-2. Dutiya-adhammasuttaṁ(當知)非法(與法,非義與義)(2)

 

(A.10.115.)12-3. Tatiya-adhammasuttaṁ(當知)非法(與法,非義與義) (3)

《中阿含188經》〈阿夷那經〉之後半(大正藏1.734a)

(A.10.116.)12-4. Ajitasutta(出家者)阿夷那(當知非法與法、非義與義)

《中阿含188經》〈阿夷那經〉之前半(大正藏1.734a)

(A.10.117.)12-5. Sagāravasutta(婆羅門)傷歌邏(邪見者此岸,正見者彼岸)

《雜阿含771經》(大正藏2.201a)《法句經》Dhp.vv.85-89《相應部》S.45.34. 《增支部》A.10.118. Orimatīrasuttaṁ(正見是)此岸、A.10.170. Orimasuttaṁ(殺生是此岸離殺生是彼)

(A.10.118.)12-6. Orimatīrasuttaṁ(正見是)此岸

《雜阿含771經》(大正藏2.201a)《法句經》Dhp.vv.85-89《相應部》S.45.34.

(A.10.119.)12-7. Pahamapaccorohaṇīsuttaṁ(聖之)捨法(1)

《雜阿含1040經》(大正藏2.272a)

(A.10.120.)12-8. Dutiyapaccorohaṇīsuttaṁ(聖之)捨法(2)

《雜阿含1040經》(大正藏2.272a)

(A.10.121.)12-9. Pubbagamasutta(諸善法之)先驅

 

(A.10.122.)12-10. Āsavakkhayasuttaṁ(正見等十法資於)漏盡

 

(13) 3. Parisuddhavaggo清淨品

 

(A.10.123.)13-1. Pah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1)

 

(A.10.124.)13-2. Dutiyasuttaṁ(正見等)清淨(2)

 

(A.10.125.)13-3. Tatiyasuttaṁ(正見等)清淨(3)

 

(A.10.126.)13-4. Catutthasuttaṁ(正見等)清淨(4)

 

(A.10.127.)13-5. Pañc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5)

 

(A.10.128.)13-6. Chaṭṭhasuttaṁ(正見等)清淨(6)

 

(A.10.129.)13-7. Satt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7)

 

(A.10.130.)13-8. Aṭṭh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8)

 

(A.10.131.)13-9. Nav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9)

 

(A.10.132.)13-10. Das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10)

 

(A.10.133.)13-11. Ekādasamasuttaṁ(正見等)清淨(11)

 

(14) 4. Sādhuvaggo妥善品

 

(A.10.134.)14-1. Sādhusuttaṁ(正見等)妥善

 

(A.10.135.)14-2. Ariyadhammasuttaṁ(正見等)聖法

 

(A.10.136.)14-3. Akusalasuttaṁ(邪見等)不善

 

(A.10.137.)14-4. Atthasuttaṁ(正見等)義利

 

(A.10.138.)14-5. Dhammasuttaṁ(正見等)

 

(A.10.139.)14-6. Sāsavasuttaṁ(邪見等)有漏

 

(A.10.140.)14-7. Sāvajjasuttaṁ(正見等)無過

 

(A.10.141.)14-8. Tapanīyasuttaṁ(邪見等)煩苦

 

(A.10.142.)14-9. Ācayagāmisuttaṁ(正見等)積集

 

(A.10.143.)14-10. Dukkhudrayasuttaṁ(邪見等)引苦

 

(A.10.144.)14-11. Dukkhavipākasuttaṁ(邪見等)苦報

 

(15) 5. Ariyavaggo聖道品

 

(A.10.145.)15-1. Ariyamaggasuttaṁ(正見等)聖道

 

(A.10.146.)15-2. Kahamaggasuttaṁ(邪見等)黑道

 

(A.10.147.)15-3. Saddhammasuttaṁ(正見等)正法

 

(A.10.148.)15-4. Sappurisadhammasuttaṁ(正見等)善士法

 

(A.10.149.)15-5. Uppāde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起

 

(A.10.150.)15-6. Āsevi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練習

 

(A.10.150.)15-7. Bhāve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修習

 

(A.10.152.)15-8. Bahulīkā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多修

 

(A.10.153.)15-9. Anussari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隨念

 

(A.10.154.)15-10. Sacchikā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現證

 

(16) 1. Puggalavaggo人品

 

(A.10.155.)16-1. Sevitabbasuttaṁ(正見等)應依附

 

(A.10.156~166.)16-2- 12. Bhajitabbādisuttāni(正見等)應親近等

 

(17) 2. Jāṇussoivaggo生聞品

 

(A.10.167.)17-1. Brāhmaapaccorohaṇīsutta婆羅門捨法(異於聖律捨法)

《雜1040經》(2.272a)《增支部》A.10.119.

(A.10.168.)17-2. Ariyapaccorohaṇīsuttaṁ(離殺生等,聖之)捨法

《增支部》A.10.120. Dutiyapaccorohaṇīsuttaṁ(聖之)捨法(2)

(A.10.169.)17-3. Sagāravasutta(婆羅門)傷歌邏(殺生是此岸,離殺生是彼岸)

《雜阿含1051經》(大正藏2.274c)。《增支部》A.10.117.127.

(A.10.170.)17-4. Orimasuttaṁ(殺生是此岸離殺生是彼)

《雜阿含1051經》(大正藏2.274c)。《增支部》A.10.117.127.

(A.10.171.)17-5. Pahama-adhammasuttaṁ(殺生等)非法(1)

 

(A.10.172.)17-6. Dutiya-adhammasutta非法(與法非義與義) (2)

《增支部》A.10.115. Tatiya-adhammasuttaṁ(當知)非法(與法,非義與義) (3)

(A.10.173.)17-7. Tatiya-adhammasutta非法(與法,非義與義) (3)

 

(A.10.174.)17-8. Kammanidānasuttaṁ(..)業因等

《雜阿含1049經》(大正藏2.274b)

(A.10.175.)17-9. Parikkamanasuttaṁ(法有.)出離

《雜阿含1050經》(大正藏2.274c)

(A.10.176.)17-10. Cundasutta(金匠)淳陀(十善業道)

《雜阿含1039經》(大正藏2.271b)

(A.10.177.)17-11. Jāṇussoisutta生聞(婆羅門,十善業道)

《雜阿含1041經》(大正藏2.272b)

(18) 3. Sādhuvaggo妥善品

 

(A.10.178.)18-1. Sādhusutta妥善(離殺生等)

 

(A.10.179.)18-2. Ariyadhammasutta聖法(離殺生等)

 

(A.10.180.)18-3. Kusalasutta(離殺生等)

 

(A.10.181.)18-4. Atthasutta義利(離殺生等)

 

(A.10.182.)18-5. Dhammasutta(離殺生等)

 

(A.10.183.)18-6. Āsavasutta(殺生等)

 

(A.10.184.)18-7. Vajjasutta過失(殺生等)

 

(A.10.185.)18-8. Tapanīyasutta煩苦(殺生等)

 

(A.10.186.)18-9. Ācayagāmisutta積集(殺生等)

 

(A.10.187.)18-10. Dukkhudrayasutta引苦(殺生等)

 

(A.10.188.)18-11. Vipākasutta(殺生苦報、離殺生樂報等)果報

 

(19) 4. Ariyamaggavaggo聖道品

 

(A.10.189.)19-1. Ariyamaggasutta聖道(離殺生等)

 

(A.10.190.)19-2. Kahamaggasutta黑道(殺生等)

 

(A.10.191.)19-3. Saddhammasutta正法(殺生等)

《雜阿含1052經》(大正藏2.274c)《雜阿含1060經》(大正藏2.275c)

(A.10.192.)19-4. Sappurisadhammasutta善士法(離殺生等)

《雜阿含1054經》(大正藏2.275a)

(A.10.193.)19-5. Uppādetabbadhammasutta應起法(離殺生等)

 

(A.10.194.)19-6. Āsevitabbadhammasutta應習法(離殺生等)

 

(A.10.195.)19-7. Bhāvetabbadhammasutta應修習(離殺生等)

 

(A.10.196.)19-8. Bahulīkātabbasutta應多修(離殺生等)

 

(A.10.197.)19-9. Anussaritabbasutta應隨念(離殺生等)

 

(A.10.198.)19-10. Sacchikātabbasutta應現證(離殺生等)

《雜阿含10601061經》(大正藏2.275c)

(20) 5. Aparapuggalavaggo另外的人品

 

(A.10.199.)20-Nasevitabbādisuttāni不應依附等(殺生等)

《雜阿含1045經》(大正藏2.273c)

(21) 1. Karajakāyavaggo業所生身品

 

(A.10.200.)21-1. Pahamanirayasaggasutta(成就十法入)地獄--天界(1)

 

(A.10.201.)21-2. Dutiyanirayasaggasutta(成就十法入)地獄、天界(2)

 

(A.10.202.)21-3. Mātugāmasutta(成就十法之)婦女

 

(A.10.203.)21-4. Upāsikāsutta(成就十法之)優婆夷

 

(A.10.204.)21-5. Visāradasutta(成就十法)無畏

 

(A.10.205.)21-6. Sasappanīyasuttaṁ(以業為所有.相續..親族.歸趣)蛇行法

《雜阿含1046經》(大正藏2.273c)

(A.10.206.)21-7.Pahamasañcetanikasutta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不受報,則不消滅) (1)

《雜阿含10471048經》(大正藏2.274a)《增壹阿含48.1經》(大正藏2.785c)

(A.10.207.)21-8. Dutiyasañcetanikasutta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不受報,則不消滅) (2)

《中阿含15經》思經(大正藏1.437b)

(A.10.208.)21-9. Karajakāyasutta業所生身(.所作.所積集之業不受報,則不消滅)

中阿含15經》思經(大正藏1.437b)

(A.10.209.)21-10. Adhammacariyāsutta非法行(有何因緣,命終生惡趣等)

 

(A.10.)(22) 2. Sāmaññavaggo指示品

 

(A.10.210.)Dasa dhammā(成就殺生.離殺生等)十法

《雜阿含1055經》(大正藏2.275a)

(A.10.211.) Vīsatiyā dhammehi(自殺生,勸他離殺生等)二十法

《增壹阿含47.1經》(大正藏2.780c)、《雜阿含1057經》(大正藏2.275b)

(A.10.212.) Tisāya dhammehi(自殺,勸他殺,許可殺等)三十法

《雜阿含1058經》(大正藏2.275b)

(A.10.213.)Cattārīsāya dhammehi(自殺,勸他殺,許可殺, 讚歎殺等)四十法

《雜阿含1059經》(大正藏2.275c)

(A.10.214.) khata(成就十法.二十法.三十法.四十法)損害

 

(A.10.215.) apāya(成就十法.二十法.三十法.四十法)惡生

 

(A.10.216.) bālo paṇḍito(成就十法.二十法.三十法.四十法)賢愚

 

(A.10.)21-23. Rāgapeyyāla染廣說

 

(A.10.217.) Asubhasaññā不淨想(,了知染)

 

(A.10.218.) Sammādiṭṭhi正見(,了知染)

 

(A.10.219.) pariññāya徧知(徧盡.....滅盡.寂滅.棄捨.定棄染)

 

Ekādasakanipātapāḷi 十一集

 

1. Nissayavaggo依止品

 

(A.11.1.)1-1. Kimatthiyasutta何義(善戒者以不悔為義為功德)

cf.《增支部》A.10.1./V,1.

(A.11.2.)1-2. Cetanākaraṇīyasutta應思(具戒者得不悔等)

cf.《增支部》A.10.2./V,2-4.

(A.11.3.)1-3. Pahama-upanisā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等)所依(1)

cf.《增支部》A.10.3./V,4-5

(A.11.4.)1-4. Dutiya-upanisā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等)所依(2)

cf. A.5.168. Sīla戒﹐A.10.4.Upanisā所依(2)﹐《中阿含48經》(戒經)(大正1.486)《雜阿含495經》

(A.11.5.)1-5. Tatiya-upanisāsuttaṁ(破戒者害不悔之所依等)所依(3)

cf.《增支部》A.5.168. Sīla戒﹐A.10.5. Upanisā所依(3)﹐《中阿含48經》(戒經)(大正1.486) ,《雜阿含495經》

(A.11.6.)1-6. Byasanasuttaṁ(罵同梵行者.謗聖者)不幸

《增支部》A.10.88. Akkosakasutta侮辱的人(罵同梵行者、誹謗聖者墮十難之一)

(A.11.7.)1-7. Saññā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1)

《增支部》A.10.6. 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

(PTS)(A.11.8.) Saññā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2)

《增支部》A.10.7. Sāriputtasutta舍利弗(於地無地想等) (南傳大藏經第二十四卷173)但後半異。

(A.11.9.)1-8. Manasikārasuttaṁ(眼不作意色不作意等)作意

 

(A.11.10.)1-9. Saddhasutta詵陀(具壽)詵陀(作良馬之靜慮)

《雜阿含926經》(大正藏2.235c),《別譯雜阿含151經》(大正藏2.430c)偈頌--《相應部》S.III,91.

(A.11.11.)1-10. Moranivāpasutta孔雀林(畢竟究竟:無學之戒定慧蘊)

《中阿含154經》(大正藏1.676c)《雜阿含1191經》(大正藏2.322c)《別譯雜阿含104經》(大正藏2.411a)

2. Anussativaggo憶念品

 

(A.11.12.)2-1. Pahamamahānāmasutta摩訶男(六念法) (1)

《雜阿含932經》(大正藏2.238b)《別譯雜阿含157經》(大正藏2.433b)

(A.11.13.)2-2. Dutiyamahānāmasutta摩訶男(六念法) (2)

《雜阿含933經》(大正藏2.238c)

(A.11.14.)2-3. Nandiyasutta難提(六念法,又繫念五法)

《雜阿含858經》(大正藏2.218b)《佛說難提釋經》(大正藏2.505)

(A.11.15.)2-4. Subhūtisutta須菩提(具戒等乃信之譬喻)

 

(A.11.16.)2-5. Mettāsutta(十一種之功德)

《增阿含49.10經》(大正藏2.806a)《增支部》A. 8.1./IV.150.《律藏》〈附隨〉第六 增一法 [十一法]-- Vinaya, Parivāra, p.140.Visuddhimagga (清淨道論) pp.311~314

(A.11.17.)2-6. Aṭṭhakanāgarasuttaṁ(八城之居士)第十(求一寶,得十一寶)

《中部》M.52. Aṭṭhakanāgarasutta 八城經《中阿含217經》八城經(大正藏1.802a)《十支居士八城人經》(大正1.916.)

(A.11.18.)2-7. Gopālasuttaṁ(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者

《中部》M.33. Mahāgopālakasutta 牧牛者大經《雜阿含1249經》(大正2.342.)《增壹阿含49.1經》(大正2.794.)《牧牛經》(大正2.546.)

(A.11.19.)2-8. Pahama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1)

《增支部》A.11.7. Saññā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1)

(A.11.20.)2-9. Dutiya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2)

 

(A.11.21.)2-10. Tatiya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3)

 

(A.11.22.)2-11. Catutthasamādhisuttaṁ(於地無地想等)三昧(4)

 

(A.11.22.) 3. Sāmaññavaggo (沙門品)

 

(A.11.23.)4. Rāgapeyyāla貪品

 

Ekakanipātapāḷi 一集    Dukanipātapāḷi二集     Tikanipātapāḷi三集      Catukkanipātapāḷi四集

Pañcakanipātapāḷi五集  Chakkanipātapāḷi六集  Sattakanipātapāḷi七集    Aṭṭhakanipātapāḷi八集

 Navakanipātapāḷi九集    Dasakanipātapāḷi十集    Ekādasakanipātapāḷi十一集

~ released by Dhammavassārāma 法雨道場 2006.9. ~

 



[1] 此序依宋元明載

[2] 經+(卷第一)【宋】

[3]〔晉沙門〕-【宋】【元】

[4] 撰=作【宋】【元】

[5] 出=乃【宋】

[6] [(*)/]=僧【宋】

[7] 甚=堪【宋】

[8] 增壹阿含(Ekottara-Āgama)Aguttara-Nikāya.

[9] 含=鋡【聖】*

[10] 經卷=序品【宋】

[11] 東晉[-]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前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聖】

[12]〔序品第一〕-【宋】

[13] 七=一【聖】

[14] 眾僧=聖眾【宋】【元】【明】

[15] 泥曰=泥洹【明】

[16] 賢善=賢哲【宋】【元】【明】

[17] 揵椎=揵搥【宋】,=揵推【聖】

[18] 以=已【宋】*【元】*【明】*

[19] 存=在【宋】【元】【明】

[20] 術=率【聖】

[21] 收捨遲=叉十希【元】【明】

[22] 復=為【宋】【元】【明】

[23] 次=先【宋】【元】【明】

[24] 一=此【宋】【元】【明】

[25] 乎=于【宋】【元】【明】

[26] 逮=還【宋】

[27] =觀【宋】【元】【明】

[28] 棄=并【聖】*

[29] 強=彊【聖】

[30] 動=獄【聖】

[31] 業聚=數業【聖】

[32] 波羅捺=波羅奈【宋】【元】【明】

[33] 句留=拘留【宋】【元】【明】

[34] 祇桓=祇洹【宋】【元】【明】

[35] 相=想【宋】【元】【明】【聖】

[36] 須拔=須跋【元】【明】

[37] 第一=弟子【宋】【元】【明】

[38] 三眼=二眠【宋】【元】【明】

[39] 華香=香華【宋】【元】【明】

[40] 于=乎【聖】

[41] 宜=義【宋】【元】【明】

[42](諸兜率)+諸【宋】【元】【明】

[43] 眾悉來集會=皆來會聚【宋】【元】【明】

[44] 提頭賴吒=提地賴吒【宋】

[45] 勒=博【聖】

[46]〔天〕-【聖】

[47] 厭鬼=魘鬼【宋】【元】,=魔鬼【明】

[48] 毘留跛叉=毘留波叉【宋】【元】【明】,=毘留勒叉【聖】

[49] 天王=火龍王【宋】

[50] 毘沙門天王=毘沙羅門王【宋】【元】【明】

[51] 勵=厲【聖】

[52] 伽留羅=迦流羅【宋】【元】【明】

[53] 勒=摩休勒【宋】【元】【明】

[54]〔於〕-【宋】【元】【明】

[55] 之=足【宋】【元】【明】【聖】

[56] 不=無【宋】【元】【明】

[57](之)+果【宋】【元】【明】

[58] 以=已【宋】*【元】*【明】*

[59] 優多羅=憂多羅【宋】【元】

[60] 毘舍婆=毘舍羅【宋】【元】【明】

[61](牟尼)+如來【宋】*【元】*【明】*

[62]〔以〕-【宋】【元】【明】

[63] 過去+(世)【宋】【元】【明】

[64] 正=政【聖】

[65] 常=當【宋】

[66]〔至真〕-【宋】【元】【明】【聖】

[67]〔復於〕-【聖】

[68]〔後〕-【宋】【元】【明】

[69](即)+於【宋】【元】【明】

[70] 年歲=年數【宋】【元】【明】

[71] 比=北【聖】*

[72] 已=以【聖】*

[73] 便說此偈=說偈曰【宋】【元】【明】

[74] 當=應【聖】

[75] 已=以【宋】【元】【明】

[76](夫)+凡夫【宋】【元】【明】

[77](行)+者【聖】

[78] 次行+(於今我首上便說偈曰)二百九十九字【宋】【元】【明】文在卷末

[79](於今偈曰)二百九十九字前頁如上作偈次行文

[80] 曰=言【宋】【元】【明】

[81] 持=得【宋】

[82] 天人得奉行便生安隱處二句顛倒【宋】【元】【明】

[83] 尼=佛【明】

[84] 加留羅=迦留羅【宋】【元】【明】【聖】

[85]〔增壹阿含經〕-【明】

[86]〔經〕-【宋】【元】

[87] 十念品《增壹阿2.110經》見《增支部》A.1.20. 93-102.

[88] 念佛~Buddhânussati.

[89] 去=除【聖】*

[90](演)+布【聖】*

[91]〔聞如奉行〕二百四十[>]字-【聖】

[92] 逮=獲【宋】*【元】*【明】*

[93] 念法~Dhammânussati.

[94] 去=除【宋】*【元】*【明】*

[95] 獲=逮【宋】【元】【明】

[96] 念眾~Saghânussati

[97]〔演〕-【宋】【元】【明】

[98] 爾=是【宋】【元】【明】

[99] 除=去【宋】【元】【明】

[100] 念戒~Sīlânussati.

[101] 除去眾想=除眾亂相【宋】【元】【明】

[102] 是時=爾時【宋】【元】【明】

[103] 念施~Cāgânussati.

[104] 如是=是故【宋】【元】【明】【聖】

[105] 念天~Devânussati.

[106] 除去諸想=去諸亂想【宋】【元】【明】

[107] 念休息~Upasamânussati.

[108] 獲=得【宋】*【元】*【明】*

[109] 念安般~Anāpānassati.

[110]〔當〕-【聖】

[111] +(光明皇后願文)【聖】

[112] 含=鋡【聖】

[11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114] 至=具【明】*

[115] 逮=獲【明】

[116] 目=自【元】

[117] 長=足【聖】

[118] 琉璃=璃【宋】【元】【明】【聖】

[119] 怕=泊【聖】

[120] 網=慢【宋】【元】【明】

[121] 崖底=涯底【宋】【元】【明】

[122] 城=成【聖】

[123] 此死=死此【宋】【元】【明】

[124] 念法=法念【宋】【元】【明】【聖】

[125] 念眾=念僧【明】

[126] 度=解脫【宋】【元】【明】

[127]〔行〕-【聖】

[128] 返=反【聖】

[129](還)+報【宋】【元】【明】

[130] 捲=拳【宋】【元】【明】,=權【聖】

[131] 甘露法=甘露味【明】【聖】

[132] 逮=建【宋】【元】

[133](果)+報【宋】【元】【明】

[134] 妙+(法)【宋】【元】【明】【聖】

[135] 光=先【宋】【元】【明】【聖】

[136] 具=至【聖】

[137] 般+(成)【聖】

[138] 身=今【聖】

[139]〔有〕-【宋】【元】【明】【聖】

[140]〔是〕-【聖】

[141] 道=處【明】

[142] 齒+(膜)【聖】

[143] 骨+(髓)【宋】【元】【明】【聖】

[144] =白膜【宋】【元】【明】,=白直【聖】

[145] 滄蕩脾泡=滄腸胃泡【宋】,=倉腸胃脬【元】【明】

[146] [-+]=涎【宋】【元】【明】

[147] 耶=也【宋】【元】【明】

[148] 口=舌【宋】【元】【明】

[149] 至=具【明】【聖】

[150] 至=具【明】

[151] 響=嚮【宋】【聖】

[152] 佛法別異=須倫益一道,光明及闍冥,道品沒盡信,熾盛無與等【聖】

[153] +(光明皇后願文)【聖】

[15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55] 弟子品(1-10)A.1.14.1-4.

[156] 《增支部》A.1.14. 1-4. 《相應部》S.2.29./I,63.《相應部》S.14.15./II,155-156.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157] [>阿若拘]Aññākoṇḍañña.

[158] =【宋】【元】【明】

[159](所謂)+善【宋】*【元】*【明】*

[160] 將養=將護【宋】【元】【明】

[161] [>優留毘迦葉]Uruvela-Kassapa.

[162] 觀了=觀于【宋】【元】【明】

[163] 《增支部》A.1.14. 1-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164] [>舍利弗]Sāriputta.

[165] [>大目揵連]Mahā-Moggallāna.

[166] 精進=精勤【宋】【元】【明】

[167] 二十億耳=二十耳億【宋】【元】【明】

[168] [>大迦葉]Mahā-Kaccāna.

[169] [>阿那律]Anuruddha.

[170](所謂)+陀【宋】【元】【明】

[171] 房舍=房室【宋】【元】【明】

[172] 興=與【宋】【元】【明】

[173] [>羅吒婆羅]Raṭṭhapāla.

[174] [>大迦旃延]Mahā-Kassapa.

[175] 《增支部》A.1.14. 1-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176] 軍頭[>]漠=軍頭婆漢【宋】【元】【明】

[177] [>賓頭盧]Piṇḍola-Bhāradvāja.

[178] 識=讖【宋】【元】【明】[>]

[179] 飲食=飯食【宋】【元】【明】

[180] 頌=誦【宋】【元】【明】

[181] [>鵬耆舍]Vagīsa.,(所謂)+鵬【宋】【元】【明】

[182] [>摩訶拘絺羅]Mahā-Koṭṭhita.

[183] 今毘=金毘【宋】*【元】*【明】*

[184] 乎=于【宋】【元】【明】

[185] 識=讖【宋】【元】【明】【聖】

[186] 善牢=堅牢【元】【明】

[187] ~《增支部》A.1.14.-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188] 婆嗟=婆蹉【宋】【元】【明】【聖】

[189] 刪提=那提【宋】,【聖】

[190] 迦=伽【宋】*【元】*【明】*

[191] 淚=渠【宋】*【元】*【明】*

[192]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193] [>婆拘羅][【宋】【元】【明】>Bakkula.]

[194] 所謂=[>][〔是〕->]【宋】【元】【明】

[195] [Bakkula.>〔是〕-【宋】【元】【明】]

[196] 滿願子~Puṇṇa Mantāni-putta.

[197] [>優波離]Upāli.,(所謂)+優【宋】【元】【明】,優波=優婆【聖】

[198] [>婆迦利]Vakkalī.

[199] 天體=大體【宋】【元】【明】

[200] 正=政【聖】*

[201] [>難陀]Nanda.

[202] 卒發=卒起【宋】【元】【明】

[203] 疑=凝【聖】

[204] [>難陀迦]Nandaka.

[205]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206] [>拘摩羅迦葉]Kumāra-Kassapa.

[207] 羅雲=羅云【宋】【元】【明】【聖】*~Rāhula.

[208] 隱曀=隱翳【宋】【元】【明】

[209] 般兔=槃特【宋】*【元】*【明】*,=般菟【聖】

[210] 利般兔~Cullapanthaka.

[211]〔兔〕-【聖】

[212] 王迦葉=迦葉王【宋】【元】【明】

[213] 般兔=槃菟【宋】,=般特【元】【明】,=般菟【聖】

[214]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215]〔乞〕-【聖】

[216] 婆提婆羅=婆提波羅【宋】*【元】*【明】*

[217] 響=嚮【聖】*

[218] 熏乎=動于【宋】【元】【明】

[219] [>阿難]Ānanda.

[220] 顧=願【元】

[221] 待=侍【聖】

[222] 宗=崇【聖】

[223] 旨授=指授【宋】【元】【明】

[224]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225] 淵=深【宋】【元】【明】

[226] 魔=摩【聖】

[227] 善來~Sāgata.

[228] 陀=地【聖】

[229] 懃=勤【宋】*【元】*【明】*

[230] 分別=分利【宋】【元】【明】

[231] 婆=善【宋】【元】【明】

[232] 及摩難=摩難炎【宋】,=摩難焰【元】【明】

[233]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234](所謂)+梵【宋】【元】【明】

[235] 喜=善【宋】【元】【明】

[236] 娑彌=婆彌【宋】【元】【明】

[237] 解脫=懈墮【聖】

[238] 獷=穬【宋】【元】【聖】

[239]〔入金光三昧亦是比利陀婆遮比丘〕十四字-【宋】

[240]〔比丘〕-【聖】

[241] 說=謂【聖】

[242] 娑彌=婆彌【元】【明】

[243] 毘利陀=比利陀【宋】【元】【明】

[244] ~《增支部》A.1.14. -4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1a)

[245]〔者〕-【宋】【元】【明】

[246] 頭那=煩那【宋】

[247] 取=時【宋】

[248] 那迦=那伽【宋】【元】【明】

[249] 參照一~四《增壹阿含4.1~4.10經》(2.557a);《相應部》S.2.29./I,63.;《相應部》S.14.15./II,155-156.

[250] 慧、底本雖是Sañña,但應作如暹本pañña

[251]迦留陀夷(Kāḷudāyi(kāla+udāyi)Kālodayin),比丘名。亦名烏陀夷。譯曰起時,黑曜,黑光。婆羅門種。悉達太子在宮時之師,出家為比丘,六群比丘之一。嘉祥法華經義疏九曰:「迦留陀夷者,迦留,此翻時。陀夷,名之為起。十八部疏云:迦留者黑,陀夷者上,謂悉達太子在宮時師也。」慈恩彌陀經疏曰:「迦留陀夷者,正法華云:此名黑曜。毘奈耶律云:名黑光。增一阿含云:迦留陀夷,其身極黑,夜行乞食,時天大闇。而至他家,天有閃電。彼家婦人,身正懷孕,於電光中,見謂是黑鬼,怖而墮胎。乃謂之曰:汝何鬼耶?答曰:我瞿曇弟子,今來乞食。彼女人即發聲惡罵。如來知之,即敕比丘:從今已後,不得過中食,不得豫乞食。」

[252]〔增壹阿含經〕-【宋】【元】【明】,比丘尼品(1-5)A.1.14.5.

[253] ~《增支部》A.1.14.-5. Pañcamavaggo第五(比丘尼)(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讖摩等)《增支部》A.4.176./II,164. 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cf.A.8.90./IV,347-8.

[254] 彌~Mahāpajāpatī Gotamī.

[255] 識摩=讖摩【宋】*【元】*【明】*【聖】*~Khemā.

[256] 色~Uppalavaṇṇā.

[257] 彌~Kisā Gotamī.

[258] 奢拘梨=奢拘利【宋】【元】【明】~Sakulā.

[259] 那~Paṭācārā.

[260] 那羅=波羅【宋】【元】【明】,=般羅【聖】

[261]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262] 扙陀=拔陀【宋】【元】【明】【聖】

[263] 敬愛=愛敬【宋】【元】【明】

[264] 那~Dhammadinnā.

[265] 衣服=衣被【宋】【元】【明】

[266] 博知恩慧=廣博恩惠【宋】【元】【明】,=博知恩惠【聖】

[267]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268] 佉=法【聖】

[269] 須那=那【宋】【元】【明】

[270] 服=文【聖】

[271] 分越=分衛【宋】【元】【明】

[272] 婆陀阿奴波=拔陀摩怒訶【宋】【元】【明】

[273] 奢多=奢【宋】【元】【明】

[274]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275] 優迦=優伽【宋】*【元】*【明】*

[276] 摩=末【宋】【元】【明】

[277]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278] 曇摩+(摩)【宋】【元】【明】

[279]〔是〕-【宋】【元】【明】

[280] 已=以【聖】

[281] 陀=地【聖】

[282] 強=彊【聖】

[283] 入水+(光)【宋】【元】【明】

[284] 遮波羅=遮娑羅【宋】【元】【明】

[285](所謂)+守【宋】【元】【明】

[286] 國~Bhaddā Kuṇḍalakesā.

[287]參照《增壹阿含5.1經》(2.558c)、《增支部》A.4.176./II,164.   

[288]〔增壹阿含經〕-【明】,清信士品~A.1.14.6.

[289] 含=鋡【聖】*

[290]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291](第一優婆塞)+初【宋】【元】【明】

[292](所謂)+三果【宋】*【元】*【明】*

[293] 質多~Citta.

[294] 犍提=乾提【宋】【元】【明】,=揵提【聖】

[295] 婆~Haṭṭhaka Ālavaka.

[296] 宮=宦【宋】【元】【明】,=官【聖】

[297] 須達~Sudatta.

[298] 泯兔=泯逸【宋】*【元】*【明】*

[299] 及羅婆=掘及象【聖】

[300]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01] 生漏=生滿【明】*

[302](所謂)+御【宋】*【元】*【明】*

[303] 笒=琴【宋】【元】【明】[>]

[304] 誦偈=偈誦【宋】【元】【明】

[305] 優婆離=優波離【宋】*【元】*【明】*【聖】

[306] 離~Ugga Vesālika.

[307]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08] 喜=善【聖】

[309] 毘=瓶【聖】*

[310](所謂)+光【宋】*【元】*【明】*

[311] 祇洹=祇桓【宋】【元】【明】

[312] 王=世【宋】【元】【明】

[313]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14] 種~Mahānāma Sakka.

[315] 論+(智慧深廣)【聖】

[316] 毘舍御=毘舍佉【宋】【元】【明】【聖】

[317] 難提婆=難提波【宋】【元】【明】,(所謂)+難【宋】【元】【明】

[318] 摩羅=竭羅竭摩羅【聖】

[319] 優多羅=毘闍先【宋】【元】【明】

[320] 毘舍離=昆含難【宋】【元】【明】

[321](此)+四十【元】

[322] 參照《增壹阿含6.2經》(2.559c)

[323] cf.《相應部》S.35.125./IV,109.

[324] 〔增[>]阿含經〕-【明】,清信女品~A.1.14.7.

[325]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26]〔難〕-【元】【明】

[327] 久壽多羅~Khujjuttarā.,(所謂)+久【宋】*【元】*【明】*

[328] 須毘耶~Suppiyā.

[329] 鴦竭闍=鴦竭闇【元】

[330] 娑羅=婆羅【宋】【元】【明】

[331] 須焰摩〕-【宋】【元】【明】

[332] 無優=無憂【宋】*【元】*【明】*

[333] 精進=精勤【宋】【元】【明】

[334] 頭優[>]=賴優婆【聖】

[335] 毘=比【聖】

[336] 頭=賴【聖】

[337]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38](所謂)+捨【宋】*【元】*【明】*

[339] 摩訶光=摩訶先【宋】【元】【明】【聖】

[340] 拔提=拔陀【宋】【元】【明】

[341] 難陀母~Uttarā Nandamātā.

[342] 光月=月光【宋】【元】【明】

[343] ~《增支部》A.1.14.-5No.126.《阿羅漢具德經》(大正2.833c)

[344] 第一+(優婆斯)【宋】【元】【明】

[345] 博知=博智【宋】【元】【明】

[346] 頌偈=誦偈【宋】【元】【明】

[347] 脩藍摩=修摩藍【宋】【元】【明】

[348] 參照《增壹阿含7.1~7.3經》(2.560a)

[349] 〔增壹阿含經〕-【明】

[350] 延=旬【聖】

[351] 由旬=由延【宋】*【元】*【明】*

[352] 往=住【宋】【元】【明】【聖】

[353] 劫=切【聖】

[354] 迷=惱【宋】【元】【明】,=嬈【聖】

[355] 口=舌【宋】【元】【明】

[356] 墮墜=墜墮【宋】【元】【明】

[357] 以=已【宋】【元】【明】

[358] ~《增支部》A.1.13-1.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359] 佛~Tathāgata araha sammā-sambuddha.

[360] 是故=如是【宋】【元】【明】

[361] 八道品=八品道【宋】*【元】*【明】*

[362] ~《增支部》A.1.13-6.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363] 結=絡【聖】

[364] 所=五【宋】【元】【明】,=無【聖】

[365] 劫=初【聖】[>]

[366]  ~《增支部》A.1.13-4.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367] 廕=陰【宋】*,=蔭【聖】*

[368](而)+有【宋】【元】【明】

[369] 如是=是故【宋】【元】【明】

[370] 是故=如是【宋】【元】【明】

[371] ~《增支部》A.1.13-5. Ekapuggalavaggo一人(生於世,多人之利益)

[372] 不可摸=不可模【明】

[373] 倫=輪【聖】

[374] +(光明皇后願文)【聖】

[37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376] cf.《相應部》S.17.23.Putto (Ekaputtaka一子)

[377] 教+(授彼)【宋】【元】【明】

[378] 鬚髮=髮鬚【宋】【元】【明】

[379] cf.《相應部》S.17.24.Ekadhītu一女兒

[380]〔諸〕-【宋】【元】【明】

[381] cf.《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無聞 (1)

[382]〔譬可喻猶如獼猴捨一取一心不專定心亦如是前想後想所不同者〕二十七字-【宋】【元】【明】

[383]〔便〕-【宋】【元】【明】

[384] cf.《相應部》S.12.61.Assutavato 無聞 (1)

[385] 是故=如是【宋】【元】【明】

[386] ~《增支部》A.1.5.3. Paihita-acchavaggo向與隱覆之品《如是語經》Itiv.20.~21.、《增壹阿含9.6經》

[387] [-+]=泥【宋】【元】【明】

[388] 者=時【宋】【元】【明】

[389] ~《增支部》A.1.5-4. Paihita-acchavaggo向與隱覆之品、《如是語經》Itiv.20.~21. 、《增壹阿含9.5經》

[390] 言=曰【宋】【元】【明】

[391] 《增支部》(A.1.5./I,9.) “Idhāha, bhikkhave, ekacca puggala pasannacitta eva cetasā ceto paricca pajānāmi–‘imamhi ce aya samaye puggalo kāla kareyya, yathābhata nikkhitto eva sagge’.  Ta kissa hetu?  Citta hissa, bhikkhave, pasanna.(諸比丘!於此世,我如是以心知一類心淨的人的心。此時此類人若死,猶如被呵護地放在天上。什麼原因呢?諸比丘!由於他的心清淨。)

[392] ~《增支部》A.1.1-1. Rūpādivaggo色等品(婦人之色最能抓緊男子等)

[393] 女+(人)【宋】*【元】*【明】*

[394] ~《增支部》A.1.1-6. Rūpādivaggo色等品(婦人之色最能抓緊男子等)

[395] 不生=不至【宋】【元】【明】

[396] 除念=念除【宋】【元】【明】

[397] ~《增支部》A.1.2.1-5. Nīvaraappahānavaggo()蓋品

[398] 疑想已起=已起疑想【宋】【元】【明】

[399] ~《增支部》A.1.2.6-10. Nīvaraappahānavaggo()蓋品A.2.12. Āyācanavaggo (有信心者之)希求品A.4.176./ II,164.S.17.24./II,236.

[400] 想受=相愛【元】【明】

[401]〔增壹阿含經〕-【明】

[402] cf. It.23.Ubho atthā

[403]〔有漏法〕-【宋】【元】【明】

[404] 斯=此【宋】【元】【明】

[405] 憍=慢【宋】【元】【明】。《分別論》Vbh.pp.345~6.(CS:pg.359)(1)jātimado生憍、(2)gottamado種姓憍 (3)ārogyamado無病憍 (4)yobbanamado年輕憍 (5)jīvitamado長壽憍 (6)lābhamado利得憍 (7)sakkāramado恭敬憍 (8) garukāramado尊重憍 (9) purekkhāramado尊敬憍 (10) parivāramado眷屬憍 (11) bhogamado受用憍 (12) vaṇṇamado美麗憍 (13) sutamado聞憍 (14) paibhānamado辯才憍 (15) rattaññumado知識憍 (16) piṇḍapātikamado乞食憍 (17) anavaññātamado不、()輕視憍 (18) iriyāpathamado威儀憍 (19) iddhimado神通憍 (20) yasamado名聲憍 (21) sīlamado戒憍 (22) jhānamado禪那憍 (23) sippamado工藝憍 (24) ārohamado身高憍 (25) pariṇāhamado身圍(肥胖)憍 (26) saṇṭhānamado形色憍 (27) pāripūrimado圓滿憍 (28)mado憍。

[406] 我慢(māna驕傲)。三慢或九慢。慢以令心高舉為特相;有傲慢的作用;以欲自標榜為現狀;以與見不相應的貪為近因。「慢」(māno):有三類:我勝(seyyo’ham asmi我是優的)、我等(sadiso’ham asmi我是相等的)、我劣(hīno’ham asmi我是卑的)。每類有三種,共有九慢(navavidho māno)1.他勝以為我勝,2.他勝以為我與他相等,3.他勝以為我劣;4.與他相等,以為我勝,5.與他相等,以為我與他相等,6.與他相等,以為我劣;7.他劣以為我勝,8.他劣以為我與他相等,9.他劣以為我劣。

[407] 不=無【宋】【元】【明】

[408] 即=則【宋】【元】【明】

[409] 道品=聖道【宋】【元】【明】

[410] 定+(等)【宋】【元】【明】

[411] 王=主【宋】【元】【明】

[412](施)+主【宋】【元】【明】

[413] 床榻=床蹋【宋】【元】

[414]〔身行〕-【宋】

[415]〔慈〕-【宋】

[416] 賊盜=盜賊【宋】【元】【明】

[417] 王=主【宋】【元】【明】

[418](聞已)+盡【宋】【元】【明】

[419] 其=是【宋】【元】【明】

[420](之)+者【宋】【元】【明】

[421] 除棄=除去【宋】【元】【明】

[422]〔病〕-【宋】【元】【明】

[423] 施=於【宋】【元】【明】

[424] 門=聞【宋】

[425] 拒=巨【宋】

[426](已)+見【宋】【元】【明】

[427](堯)+三【宋】【元】【明】

[428] 飯=飲【宋】【元】【明】

[429] 唯願=唯然【宋】

[430] 座=坐【宋】*【元】*【明】*

[431] 以=已【宋】*【元】*【明】*

[432] 坐=起【宋】【元】【明】

[433] 筒=筩【宋】【元】【明】

[434] 衣帶=衣裳【宋】【元】【明】

[435] 罐=灌【宋】*【元】*【明】*

[436] 此取=取此【宋】【元】【明】

[437]〔之〕-【宋】【元】【明】

[438](微)+妙【宋】【元】【明】

[439] 野+(獸)【宋】【元】【明】

[440] 大果+(報)【宋】【元】【明】

[441] 處=家【宋】【元】【明】

[442] 說偈曰=說此偈【宋】【元】【明】

[443] cf. It.26.Dāna

[444] cf. It.22.PuññaS.22.96. Gomaya牛糞;《中阿含61經》牛糞喻經(大正1.496中);《中阿含138經》福經(大正1.645下);《增壹阿含10.7經》(大正2.565~下),《雜阿含264經》

[445] 稱記=稱紀【宋】【元】【明】[>]

[446] 空+(處天)【宋】【元】【明】

[447] 反=變【宋】【元】【明】

[448] 莫惓=莫倦【宋】*【元】*【明】*

[449] 有=復【宋】【元】【明】

[450](天)+魔【宋】【元】【明】

[451] 運=雲【宋】【元】【明】

[452] 于=乎【宋】【元】【明】

[453](之)+道【宋】【元】【明】

[454]〔其〕-【宋】

[455](至)+泥【宋】【元】【明】

[456]〔敗〕-【宋】【元】【明】

[457]〔謂〕-【宋】【元】【明】

[458] 此=是【宋】【元】【明】

[459] 壇=檀【宋】【元】【明】

[460] 堅=慳【宋】【元】【明】

[461] 含=鋡【聖】

[462](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463] 不逮=不還【宋】【元】【明】

[464] It.1.Rāga

[465](是)+諸【宋】【元】【明】

[466] 懃=勤【宋】*【元】*【明】*

[467] It.2.Dosa

[468] cf. It.3.Moha

[469]〔故〕-【宋】*【元】*【明】*

[470] cf. It.5.Makkha

[471] 慳貪:指「慳」(macchariya, macchara)。慳,小氣,吝嗇,屬於瞋心所。「慳貪」為經論中普遍的誤譯,「慳」「貪」不能同時存在。

[472] 我+(今)【宋】【元】【明】

[473] 汝=卿【宋】【元】【明】

[474](得)+阿那含【宋】【元】【明】,(成)+阿那含【聖】

[475] ~《增支部》A.1.3-9. Akammaniyavaggo (心者,無修)無堪忍品

[476] ~《增支部》A.1.3-10. Akammaniyavaggo (心者,無修)無堪忍品

[477] cf.《相應部》S.17.36.Ratha五車(Pañcarathasata)

[478] 後=復【宋】【元】【明】

[479] 或復=復或【宋】【元】【明】

[480] 不+(能)【宋】*【元】*【明】*

[481] cf.《相應部》S.17.28.Chavi

[482](墜)+墮【宋】【元】【明】

[483] 已=以【聖】

[484] 羅閱+(祇)【宋】*【元】*【明】*

[485] 城=域【宋】【元】

[486] 毫=豪【聖】*

[487] 善+(法)【宋】【元】【明】

[488](於)+今【宋】【元】【明】

[489]〔有〕-【宋】【元】【明】

[490](善)+法【宋】【元】【明】

[491]〔之〕-【宋】【元】【明】

[492] 以=已【宋】*【元】*【明】*

[493]〔便〕-【宋】【元】【明】

[494] 染+(著)【元】【明】

[495] 記別=記【宋】【元】【明】【聖】*

[496] 而=受【宋】【元】【明】,而+(授)【聖】

[497]〔別〕-【聖】

[498] [>]=從[>]【宋】*【元】*【明】*

[499] 晚暮=晚慕【宋】【明】

[500] 語=諸【聖】

[501]〔至〕-【宋】【元】【明】

[502] 呼=喚【宋】【元】【明】

[503]〔彼〕-【宋】【元】【明】

[504] 告=問【宋】【元】【明】【聖】

[505](是)+提【宋】【元】【明

[506] 罪重=重罪【宋】【元】【明】

[507]〔比丘〕-【宋】【元】【明】

[508] 禪=神【元】【明】

[509] 至=終【宋】【元】【明】

[510]〔之〕-【宋】【元】【明】

[511] 今自=自今【宋】【元】【明】

[512] 愚癡=愚騃【宋】【元】【明】

[513]〔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514] ~《中部》M.10. Satipaṭṭhāna大念處經,《中阿含98經》念處經(大正1.582.)、《長部22經》大念處經(18~21.)

[515] 調=掉【元】【明

[516] 眠睡=睡眠【宋】【元】【明】

[517] 復=猶如【宋】【元】【明】【聖】

[518] 胃=【聖】

[519] 無可=可無【聖】

[520](常)+當【宋】【元】【明】

[521](而)+自【宋】【元】【明】

[522](當)+觀【宋】【元】【明】

[523] 觀+(察)【宋】【元】【明】,(還)+觀【聖】

[524]〔此〕-【宋】【元】【明】

[525] 叢=聚【聖】

[526]〔諸〕-【宋】【元】【明】

[527] 屍=尸【聖】*

[528]〔宿〕-【宋】*【元】*【明】*

[529] 獸=狩【聖】

[530] 已=以【聖】

[531] 以=次【聖】

[532] 膞=【宋】【元】【明】

[533]〔或〕-【宋】【元】【明】

[534] 頂=頸【宋】【元】【明】,=項【聖】

[535] 復+(次)【宋】【元】【明】

[536] 法=身【宋】

[537] 外+(自)【宋】【元】【明】

[538] 痛=樂【宋】【元】【明】

[539] 我+(得)【聖】

[540]〔得〕-【宋】【元】【明】

[541] 覺=【宋】

[542]〔得〕-【宋】【元】【明】【聖】

[543]〔知〕-【宋】【元】【明】

[544] 習=集【聖】*

[545] 泥洹=涅槃【宋】【元】【明】

[546]〔自〕-【宋】【元】【明】

[547]〔念〕-【宋】【元】【明】

[548] 亂+(念)【聖】

[549] 心+(心)【宋】【元】【明】

[550] 猗=倚【宋】*【元】*【明】*

[551] 無=不【宋】【元】【明】

[552](般)+涅槃【宋】【元】【明】

[553] 憂愁=愁憂【宋】【元】【明】【聖】

[554] 遊+(於)【宋】【元】【明】

[555]〔覺〕-【宋】【元】【明】

[556] 遠+(離)【宋】【元】【明】

[557] 復=憂【宋】【元】【明】

[558]  涅槃證~Nibbānassa sacchikiriyā.

[559] 磨=摩【宋】【元】【明】

[560] 嫉=【聖】

[561] 梵行+(人)【宋】【元】【明】

[562] 可事可敬=可敬可事【宋】【元】【明】

[563] 謂+(此)【宋】【元】【明】

[564] 如是=是故【宋】【元】【明】

[565] 供養=供事【宋】【元】【明】

[566](語)+諸【聖】

[567] 乞食+(者)【宋】*【元】*【明】*

[568](謗)+毀【宋】【元】【明】

[569](一坐一食)+者【宋】【元】【明】

[570] 歎說=歎詠【宋】*【元】*【明】*

[571] 在=坐【宋】【元】【明】

[572] 者何=然者【宋】【元】【明】

[573] 說=詠【宋】【元】【明】【聖】

[574](為)+毀辱【宋】【元】【明】

[575] 說=譽【宋】*【元】*【明】*

[576] 歎+(說)【宋】【元】【明】

[577]〔為〕-【聖】

[578]〔歎〕-【宋】【元】【明】

[579][>])+正【宋】【元】【明】[>]

[580]〔者〕-【宋】【元】【明】【聖】

[581]〔大〕-【聖】

[582] 住=作【宋】【元】【明】【聖】

[583] 易=徒【宋】*【元】*【明】*

[584]〔當〕-【宋】【元】【明】

[585] 益增=增益【宋】【元】【明】

[586] 減=滅【宋】【元】【明】

[587](是故)+諸【宋】【元】【明】

[588] ~《增支部》A.4.68. Devadattasutta提婆達多(為利養、恭敬、名聞所害)《相應部》S.17.36. Ratha五車﹐《律藏》《小品》Cv.VII,2.5,《雜阿含1064經》(大正2.276b)﹐《別譯雜阿含3經》

[589]〔人〕-【宋】【元】【明】

[590]〔中〕-【宋】【元】【明】

[591](令)+生【宋】【元】【明】

[592]〔之〕-【宋】【元】【明】

[593] 足=之【宋】

[594] 壇=檀【聖】

[595] 為=無【宋】【元】【明】【聖】

[596] 福=報【聖】

[597] 如是=是故【宋】【元】【明】

[598](如是)+諸【宋】【元】【明】

[599]〔之〕-【宋】*【元】*【明】*

[600](是故)+諸【宋】【元】【明】

[601] 便=應使【宋】【元】【明】

[602] 已=以【聖】*

[603] 師利=利師【宋】*【元】*【明】*【聖】

[604] 宮=釋【聖】

[605](是故)+諸【宋】【元】【明】

[606]〔如是比丘當作是學〕-【宋】【元】【明】

[607] +(光明皇后願文)【聖】

[608] 含=鋡【聖】

[609](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610]〔之〕-【宋】*【元】*【明】*

[611](我)+法【宋】【元】【明】

[612] 大=本【宋】【元】【明】

[613] 苦行=苦形()【宋】【元】【明】

[614] 蒲呼=滿呼【宋】【元】【明】

[615] 生=羊【聖】

[616](是故)+諸【宋】【元】【明】

[617](當)+以【宋】【元】【明】

[618] 利養+(心)【宋】【元】【明】

[619] 已=以【聖】

[620]〔汝等成果〕-【宋】【元】【明】

[621]〔故〕-【宋】【元】【明】

[622]〔果〕-【宋】【元】【明】

[623] M.87. Piyajātikasutta 愛生經,《中阿含216經》愛生經(大正1.800.)No.91.《佛說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大正1.915.)

[624] 祇洹=祇桓【明】*

[625](別)+離【宋】【元】【明】

[626]〔而〕-【宋】【元】【明】

[627](斯)+言【宋】【元】【明】

[628]  分別=別離【聖】

[629] 為審=審實【宋】【元】【明】

[630](合)+會【聖】

[631] 彼=眾【宋】【元】【明】【聖】

[632] 審+(知)【宋】【元】【明】

[633]〔何〕-【宋】【元】【明】

[634]〔當於〕-【宋】【元】【明】

[635] [>摩利]Mallika

[636] 離別=別離【宋】【元】【明】

[637]樂+(也)【聖】

[638] 竹膊~Nāḷijagha.

[639] 跪如來=禮世尊【宋】【元】【明】

[640] 所有=有所言【宋】【元】【明】,=有所【聖】

[641]〔共〕-【聖】

[642] 興=起【聖】

[643] 一+(人)【宋】*【元】*【明】*

[644] 窮=匱【宋】【元】【明】

[645]〔父〕-【聖】

[646] 女更=彼【宋】【元】【明】,女=汝【聖】

[647] 家=人【宋】【元】【明】,=處【聖】

[648]〔當於〕-【宋】【元】【明】

[649] 家=所【宋】【元】【明】【聖】

[650](父)+母【宋】【元】【明】

[651]〔在〕-【宋】【元】【明】耶=也【宋】【元】【明】

[652] 汝=我婦【聖】

[653] 耶=也【宋】【元】【明】

[654]〔其〕-【宋】【元】【明】

[655]〔復〕-【宋】【元】【明】

[656] 愁憂=憂愁【宋】【元】【明】

[657] 所=來【聖】

[658] 從坐=從座【宋】*【元】*【明】*

[659]〔往來〕-【宋】【元】【明】

[660] 琉璃=流離【宋】【元】【明】【聖】~Vajīrī.

[661] 愛=哀【宋】【元】【明】

[662] 也=耶【宋】【元】【明】

[663] 言=曰【宋】【元】【明】

[664] 想=相【聖】

[665] 伊羅王子~Viḍūḍabha senāpati.

[666] 乎=不【宋】【元】【明】

[667] 羅陀剎利種~Vāsabhā khattiyā.

[668] 薩羅陀=薩羅【宋】【元】【明】

[669]〔我〕-【宋】【元】【明】

[670] 尸.拘薩羅人民~Kāsi-kosalā.

[671] 奇+(快哉)【聖】

[672]〔可〕-【宋】【元】【明】

[673] 以=已【宋】*【元】*【明】*

[674] ~《相應部》S. 22.1.Nakula (Nakulapitā) 那拘羅父,《雜阿含107經》

[675] 拔祇~Bhagga.

[676] 尸牧摩羅=尸收摩羅【宋】【元】【明】~Susumāragira.

[677] [>那憂羅公]Nakulapitā.

[678] 可+(見)【宋】【元】【明】

[679]〔慧〕-【宋】【元】【明】

[680] 【麗】()=身【宋】【元】【明】【聖】S.22.1.ātura-kāyassa me sato citta anātura bhavissatīti.(我身雖病,心當無病)

[681] 病=痛【宋】【元】【明】

[682](而)+問【宋】【元】【明】

[683](是時)+舍【宋】【元】【明】

[684](曰如今長者)+顏【宋】【元】【明】

[685]〔於是〕-【宋】【元】【明】【聖】

[686] 苦痛=苦惱【宋】【元】【明】

[687] 獲此=長獲【宋】【元】【明】

[688] 衰=畏【宋】【元】【明】

[689] 須+([-+])【聖】

[690] 當使=令【宋】【元】【明】

[691] 無患=有患【宋】【元】【明】

[692] 義=誼【聖】

[693]〔舍利弗從彼〕-【聖】

[694]〔於是長者〕-【聖】

[695] 會=在【宋】【元】【明】

[696](是為)+身【聖】*

[697] 色=邑【宋】,=悒【元】【明】

[698](如是)+長【宋】【元】【明】

[699] 那憂羅=那優羅【宋】【元】【明】【聖】

[700] ~《中部》M. 7. Vatthūpama布喻經,《中阿含93經》水淨梵志經(大正1.575.)No.51.《佛說梵志計水淨經》(大正1.843.)、《雜阿含1185經》 (大正2.321.)、《別譯雜阿含99經》 (大正2.408.)

[701] 側=測【聖】

[702](往)+至【宋】【元】【明】【聖】

[703]〔彼〕-【宋】【元】【明】

[704] 餚=豪【聖】

[705] =果【宋】*【元】*【明】*

[706] 巴利藏說「心的十六種污染」(cittassa upakkilesā)1.貪與邪貪。2.瞋。3.忿。4.恨。5.覆藏。6.惡意。7.嫉。8.慳。9.誑。10.諂。11.頑固。12.急躁。13.我慢。14.過慢。15.()16.放逸。1.貪與邪貪(abhijjhā-visamalobha) (visama不等+lobho=inordinate greed )2.(byāpāda)3.忿(kodha憤慨)。《中部注》Ps(M.8./I,189.)kodhanāti kujjhanasīlā.(忿:生氣的狀態。)4.(upanāha懷怨不捨)5.覆藏(makkha欺瞞罪惡,屬於瞋)6.惡意(paḷāsa屬於瞋)7.(issā嫉妒,嫉妒他人的興隆,有不喜歡的相,屬於瞋)8.(macchariya吝嗇,屬於瞋)9.(māyā虛偽、欺騙)。《清淨道論》Vism.107.把它歸屬於「貪」,但以覆藏相來看,它可歸屬於「瞋」;Mp(A.2.16./II,163):「一切慳相,作覆藏相,稱為。」(Ta sabbampi maccharāyanalakkhaa. Katapaicchādanalakkhaṇā māyā. )10.(sāṭheyya詐騙)。《清淨道論》Vism.107歸屬於「貪」,但以覆藏真實來看,它可歸屬於「瞋」。Mp(A.2.16./II,163):「騙人的相,稱為。」Kerāṭikalakkhaa sāṭheyya.)Ps(M.8./I,189.)Sahayantīti sahā, na sammā bhāsantīti vutta hoti, kerāṭikayuttānameta adhivacana.(‘欺詐,非正語之說,騙人的同義詞。)11.頑固(thambha傲慢)。《中部注》Ps.(M.3./I,107.):「頑固:心膨脹為相,不遵守為作用,不溫和狀態為現起。」(Cittassa uddhumātabhāvalakkhao thambho, appatissayavuttiraso, amaddavatāpaccupaṭṭhāno.)12.急躁(sārambha)。《中部注》Ps.(M.3./I,107.):「急躁:營造較高()為相,敵意為作用,不尊敬為現起。」(Karauttariyalakkhao sārambho, vipaccanīkatāraso, agāravapaccupaṭṭhāno.)13.我慢(māna驕傲)14.過慢(atimāna)Ps.(M.3./I,107.):「過慢:傲慢為相,許多自我為作用。」(Abbhuṇṇatilakkhao atimāno, ativiya ahakāraraso)15.()(=自豪)(mada)16.放逸(=不樂修善pamāda)

[707] 疾=嫉【宋】【元】【明】【聖】*

[708] 增=憎【宋】【元】【明】

[709] [*]=疊【聖】*

[710]〔垢〕-【宋】【元】【明】

[711]〔恚〕-【宋】【元】【明】

[712]〔一切〕-【聖】

[713] 亦+(爾)【宋】【明】

[714]〔一切〕-【宋】*【元】*【明】*

[715] 無限無量=無量無限【宋】【元】【明】

[716]〔一切〕-【聖】

[717]〔一切〕-【聖】

[718]〔一切〕-【聖】

[719]〔根〕-【宋】【元】【明】

[720]豎=堅【宋】,=【聖】

[721] 足=成【宋】【元】【明】

[722] 智=知【宋】【元】【明】

[723]〔就〕-【宋】

[724] 戒+(戒)【宋】【元】【明】

[725] 愛=敬【宋】【元】【明】

[726] 便=使【宋】【元】【明】

[727] 沾=玷【元】【明】

[728] 姓=性【聖】

[729] 受命=壽命【宋】【元】【明】

[730]〔邪見〕-【宋】【元】【明】【聖】

[731] [-+]=泥犁【明】

[732] 意=心【宋】【元】【明】

[733]習=集【聖】

[734]〔食〕-【宋】【元】【明】

[735] 摶=椯【聖】

[736] 無欲盡愛=無欲愛盡欲愛【宋】【元】【明】

[737] 無瞋盡恚=無瞋恚盡瞋恚【宋】【元】【明】

[738](白世尊)+曰【宋】【元】【明】

[739] 經=逕【聖】

[740] 救=沐【宋】【元】【明】

[741] 乎=于【宋】【元】【明】

[742] =僂【宋】【元】【明】,=膢【聖】

[743] 示=視【聖】

[744] 作=為【宋】【元】【明】

[745] ~《相應部》S.11.16.Yajamāna 供犧者,《雜阿含1224-5經》,《別譯雜阿含52經》

[746] [>羅閱城耆闍崛山]Rājagaha Gijjhakūa-pabbata.

[747] [>釋提桓因]Sakka devānaminda.

[748] 已=以【宋】【元】【明】【聖】

[749] 坐=住【宋】【元】【明】【聖】

[750] 渡=度【宋】【元】【明】【聖】*

[751](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四趣【宋】【元】【明】

[752] 宜=直【宋】【元】【明】

[753] 諸此=此諸【宋】【元】【明】

[754] 度=廣【聖】

[755] 瞿曇=拘翼【宋】【元】【明】

[756] 屋廬=靜屋【宋】【元】【明】

[757] 自=坐【宋】【元】【明】

[758] 尊上=上尊【宋】【元】【明】

[759] 今=令【宋】【元】【明】

[760] 坐=起【宋】【元】【明】

[761] 琉=流【聖】

[762] 錯亂=亂錯【宋】【元】【明】

[763] 尊=願【元】【明】

[764] 種=主【宋】【元】【明】

[765] 坐=座【宋】*【元】*【明】*

[766] 波旬=波遮旬【宋】【元】【明】【聖】

[767] 音=聲【宋】【元】【明】[>]

[768] 琴=笒【聖】*

[769] 事=聲【宋】【元】【明】

[770] 妙聲=妙音【宋】【元】【明】

[771]〔因〕-【宋】【元】

[772] 白=曰【元】

[773] 病=痛【宋】【元】【明】【聖】

[774](法能滅法)+黑【宋】【元】【明】

[775] 雷=雪【聖】

[776] 已=以【聖】

[777] +(光明皇后願文)【聖】

[778] 含=鋡【聖】[>]

[779](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780] 是=此【宋】【元】【明】

[781] 受命=壽命【宋】【元】【明】[>]

[782](云何一法)+所謂【宋】*【元】*【明】*

[783]〔者〕-【宋】【元】【明】

[784](佛告)+諸【宋】*【元】*【明】*

[785] 畜生+(中)【宋】【元】【明】

[786] 當學莫=諸比丘常當慈心莫得【宋】【元】【明】

[787] 學=行【宋】【元】【明】

[788]〔生〕-【宋】【元】【明】

[789] ~《增支部》A.2.13. 1-2.

[790]〔行〕-【聖】

[791] 墮+(地獄)【宋】【元】【明】

[792] 當=常【宋】【元】【明】

[793] 學遠離=莫學【聖】,學=當【宋】【元】【明】

[794](於)+不【宋】【元】【明】

[795] ~《增支部》A.2.13. 1-2.

[796] 得=德【宋】【元】【明】

[797](我)+不【宋】【元】【明】

[798] 地獄+(行)【宋】【元】【明】

[799] 餓鬼畜生=畜生餓鬼【宋】【元】【明】

[800] 婬=淫【聖】*

[801]〔云何亂〕四十二字-【聖】

[802] 常當=當常【聖】

[803] 佛=世尊【宋】【元】【明】

[804]〔身體想〕-【宋】【元】【明】

[805] 貞=真【宋】【元】

[806](身體香潔亦無邪想)+便【宋】【元】【明】

[807] 婬=污【聖】

[808] 妄語+(也)【宋】【元】【明】

[809] 是非=彼此【宋】【元】【明】

[810] 墮+(地獄)【宋】【元】【明】

[811]〔也〕-【宋】【元】【明】

[812](諸比丘常)+當【宋】【元】【明】

[813] 是故=如是【宋】【元】【明】

[814]〔為〕-【宋】【元】【明】

[815] 莫=不【宋】【元】【明】

[816] 眾=法【宋】【元】【明】

[817] 如是=是故【宋】【元】【明】

[818]〔若〕-【宋】【元】【明】

[819] 天及人=及天人【宋】【元】【明】

[820]〔增壹阿含經〕-【明】,品目+夾註(二法初也)【宋】【元】,+夾註(二法初)【明】

[821] 沙門+(婆羅門)【宋】【元】【明】

[822](可捨)+知【宋】【元】【明】

[823]〔持沙門行〕-【宋】【元】【明】

[824](沙門)+婆【宋】【元】【明】

[825](所作已辦)+更【宋】【元】【明】

[826] 如真=如實【宋】【元】【明】【聖】

[827] ~《如是語經》Itiv. 44.

[828] 口=舌【宋】*【元】*【明】*

[829]〔名〕-【宋】【元】【明】

[830]〔名為〕-【宋】【元】【明】

[831] ~《增支部》A.2.13. 1-2.《如是語經》Itiv.98.

[832] 財+(物)【宋】【元】【明】

[833] ~《增支部》A.2.13. 1-2.《如是語經》Itiv.98.

[834]〔所謂〕-【宋】【元】【明】

[835]〔者〕-【宋】【元】【明】

[836] 二相+(像貌)【宋】【元】【明】

[837] 云何+(為)【宋】【元】【明】

[838] 受法教化=受彼教誨【宋】【元】【明】,=受彼教化【聖】

[839]〔增壹阿含經〕-【明】

[840] cf. 《長老偈》Theragāthā v. 279.cf.《雜阿含275經》

[841](皆)+悉【宋】【元】【明】

[842]〔止〕-【宋】【元】【明】【聖】

[843] 頌=此頌偈【宋】【元】【明】

[844] 妓=伎【聖】

[845] 于=乎【聖】

[846]〔乘〕-【宋】【元】【明】

[847] 集=會【宋】【元】【明】

[848](於)+法服【宋】【元】【明】

[849] 告=告【宋】【元】【明】

[850] 而知=知之【宋】【元】【明】

[851] 曰王=王曰【宋】【元】【明】

[852](一)+樂【聖】

[853] 鎖=瑣【宋】【聖】

[854] =果【宋】*【元】*【明】*

[855] 亦+(如毒樹)【宋】【元】【明】

[856] 毒藥=毒葉【宋】【元】【明】

[857] 以=已【宋】【元】【明】【聖】

[858] 無明流+(者)【宋】【元】【明】

[859] 泥洹=涅槃【宋】*【元】*【明】*

[860] 不=必【宋】【元】【明】【聖】

[861]〔如〕-【聖】

[862] 渡=度【宋】【元】【明】【聖】*

[863](阿)+羅漢【宋】【元】【明】

[864] 無+(有)【宋】【元】【明】

[865] 坐=座【宋】*【元】*【明】*

[866] 曰=說【宋】【元】【明】,(說)+曰【聖】

[867] 容顏=顏容【宋】【元】【明】

[868] 絃=弦【宋】【元】【明】【聖】

[869] 響=嚮【聖】

[870] 心=念【宋】【元】【明】

[871] 我度愛=今我度【宋】【元】【明】,度=今【聖】

[872] 天人=人天【聖】

[873] 正=政【聖】*

[874] 難陀比丘是=是難陀比丘【宋】【元】【明】

[875] 弟子=第一【宋】【元】【明】

[876](所謂)+難【宋】【元】【明】

[877] 是亦=亦是【宋】【元】【明】

[878] ~《如是語經》Itiv. 44.

[879]〔法〕-【宋】【元】【明】

[880] 餘涅槃界~Sa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881] 餘涅槃界~Anupādisesā nibbānadhātu.

[882]〔來〕-【宋】

[883]〔名為〕-【宋】【元】【明】

[884]〔名〕-【宋】【元】【明】

[885](所作已辨)+更【宋】【元】【明】

[886](復)+受【宋】【元】【明】

[887]〔為〕-【宋】【元】【明】

[888](是故諸比丘)+當【宋】【元】【明】

[889]〔諸〕-【宋】【元】【明】

[890]〔名〕-【宋】【元】【明】

[891] 婬+(泆)【宋】【元】【明】,婬=淫【聖】*

[892] 彈=憚【宋】*,=別【聖】*

[893] =觜【宋】【元】【明】

[894] 鳥=烏【宋】【元】【明】【聖】

[895] 名為人=為人喻【宋】【元】【明】

[896] 非=不【宋】【元】【明】

[897] 不+(知)【宋】【元】【明】

[898] 名為人=謂為人【宋】【元】【明】

[899]〔諸〕-【聖】

[900] A.3.81.Samaṇā沙門(增上戒、心、慧學事),《雜阿含828經》 (大正2.212b.)

[901] 以+(作)【聖】

[902] 牢=堅【宋】*【元】*【明】*

[903] 彈=憚【宋】*

[904] 牛群=群牛【宋】【元】【明】

[905] 角觝+(者)【宋】【元】【明】

[906] 蹋+(者)【宋】【元】【明】

[907] 舌=口【聖】

[908] 念=於【宋】【元】【明】

[909]〔爾時〕-【宋】【元】【明】

[910] 口=舌【宋】*【元】*【明】*

[911] 以見來=見來已【宋】【元】【明】

[912] 短=乏【宋】【元】【明】

[913] 得=應【宋】【元】【明】

[914](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世尊【宋】【元】【明】

[915] 告+(曰)【宋】【元】【明】

[916] 婬=淫泆【聖】

[917]〔起〕-【宋】*【元】*【明】*

[918](諸)+比丘【宋】*【元】*【明】*

[919] 是故+(諸比丘)【宋】【元】【明】

[920] 遠離=離遠【聖】

[921] 與=為【宋】【元】【明】

[922] 正=等【聖】*

[923]正=等【宋】【聖】

[924] 為=曰【宋】【元】【明】

[925] 觀=諷【宋】【元】【明】【聖】

[926] 懈惓=懈倦【宋】【元】【明】

[927] 我由此=我為比丘【宋】【元】【明】,=我由比丘【聖】

[928] 得=為【聖】

[929] 以=已【聖】

[930](此)+忍力【宋】【元】【明】

[931] 梵摩喻=梵摩踰【宋】【元】【明】

[932]〔也〕-【宋】【元】【明】

[933]〔天〕-【宋】【元】【明】

[934] 及=拜【宋】【元】【明】

[935] 梵天+(王)【宋】【元】【明】【聖】

[936] 手=於【宋】【元】【明】

[937] 衣服=服飾【宋】【元】【明】

[938]〔自〕-【宋】【元】【明】

[939] 能=服【聖】

[940]〔名之〕-【宋】【元】【明】

[941] 此=是【宋】【元】【明】

[942] 毫=豪【聖】

[943]〔名〕-【宋】【元】【明】

[944]〔識〕-【宋】【元】【明】

[945] 復=便【宋】【元】【明】

[946]〔以〕-【聖】

[947](此)+偈【宋】【元】【明】

[948](彼)+天【宋】【元】【明】

[949] 受佛=從佛受【宋】【元】【明】

[950](第一)+弟子【宋】【元】【明】

[951]〔第一〕-【宋】【元】【明】

[952] 者+(阿那律)【聖】

[953] 羅雲=羅云【宋】【元】【明】【聖】*

[954] 得=於【聖】

[955] 心+(得)【聖】

[956](往)+至【宋】【元】【明】

[957] 卷第七終【

[958] 卷第八首,〔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959]〔之一〕-【宋】【元】【明】【聖】

[960]  ~《中部》M. 62. Rāhulovāda教誡羅睺羅大經

[961] 羅雲~Rāhula.

[962] 羅雲+(曰)【宋】【元】【明】

[963] 祇桓=祇洹【宋】*【元】*【明】*

[964] 持=捨除【宋】【元】【明】

[965] 安般~Ānāpāna.

[966] 之=心【宋】

[967] 除滅=除盡【宋】【元】【明】

[968] 憍:《分別論》Vbh.pp.345~6.(CS:pg.359)(1)jātimado生憍、(2)gottamado種姓憍 (3)ārogyamado無病憍 (4)yobbanamado年輕憍 (5)jīvitamado長壽憍 (6)lābhamado利得憍 (7)sakkāramado恭敬憍 (8) garukāramado尊重憍 (9) purekkhāramado尊敬憍 (10) parivāramado眷屬憍 (11) bhogamado受用憍 (12) vaṇṇamado美麗憍 (13) sutamado聞憍 (14) paibhānamado辯才憍 (15) rattaññumado知識憍 (16) piṇḍapātikamado乞食憍 (17) anavaññātamado不、()輕視憍 (18) iriyāpathamado威儀憍 (19) iddhimado神通憍 (20) yasamado名聲憍 (21) sīlamado戒憍 (22) jhānamado禪那憍 (23) sippamado工藝憍 (24) ārohamado身高憍 (25) pariṇāhamado身圍(肥胖)憍 (26) saṇṭhānamado形色憍 (27) pāripūrimado圓滿憍 (28)mado憍。

[969] 莫數=數莫【宋】【元】【明】

[970] 戴奉敬=所戴奉【宋】【元】【明】

[971]〔是〕-【聖】

[972]〔今〕-【宋】【元】【明】【聖】

[973] 師=獅【明】

[974] 於=如【宋】【元】【明】

[975](入)+息【聖】

[976] 又=有【宋】【元】【明】

[977] 惱亂=亂惱【宋】【元】【明】

[978]〔已羅雲〕-【宋】【元】【明】

[979]〔佛足遶〕-【聖】,〔佛足〕-【宋】

[980]〔亦〕-【宋】【元】【明】

[981] 持=歡【聖】

[982]〔息〕-【宋】【元】【明】

[983] 歡=觀【宋】【元】【明】

[984] 守=專【宋】【元】【明】

[985] 十=千【聖】

[986] 計+(劫)【聖】

[987] 彼=被【元】

[988] 起=趣【宋】【元】【明】

[989](常)+行【宋】【元】【明】

[990] 復=有【聖】

[991] 正=等【宋】【元】【明】【聖】*

[992] 苦習=苦集【元】【明】

[993](阿)+羅漢【宋】【元】【明】

[994] 漏=媱【宋】【元】,=妄【明】,=望【聖】

[995] 論=諸【宋】*【元】*【明】*

[996]〔者〕-【宋】【元】【明】

[997]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998] +(光明皇后願文)【聖】

[999] 含=鋡【聖】

[1000]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1001]  ~《增支部》A.2.6-2.

[1002](是謂比丘)+此【宋】【元】【明】

[1003] 二人+(者)【宋】【元】【明】

[1004]〔於〕-【宋】【元】【明】

[1005](有此)+二【宋】【元】【明】

[1006]〔之〕-【宋】*【元】*【明】*

[1007] 念斷除=離之【宋】【元】【明】

[1008] =果【宋】*【元】*【明】*

[1009] 葶藶=亭歷【宋】【聖】

[1010]〔諸〕-【宋】*【元】*【明】*

[1011]〔故〕-【宋】【元】【明】

[1012] ~《增支部》A.1.17-9. Dutiyavaggo第二品

[1013] 本=大【聖】

[1014] 諸餘=餘諸【宋】【元】【明】

[1015] ~《增支部》A.1.17-10. Dutiyavaggo第二品《中阿含60經》四洲經《佛說頂生王故事經》(大正1.822b)、《文陀竭王經》(大正1.824a)、《增壹阿含17.7經》(大正2.583b)Divyāvadāna. pp. 210226

[1016] 愛欲=欲愛【宋】【元】【明】

[1017] 坐=座【宋】【元】【明】

[1018] 靜閑=閑靜【宋】【元】【明】【聖】

[1019] 無有=有無【聖】

[1020] 奸罔=姦詐【宋】【元】【明】,=偽【聖】

[1021]〔復〕-【宋】【元】【明】

[1022] 強=彊【聖】

[1023]〔聖〕-【宋】*【元】*【明】*

[1024]〔提〕-【宋】【元】【明】

[1025]〔曾〕-【宋】【元】【明】

[1026] 爾時阿難=阿難爾時【元】【明】*

[1027] 頂生+(聖王)【宋】【元】【明】

[1028](便)+從【宋】【元】【明】

[1029] 便+(生)【聖】

[1030] 提=便【宋】【元】【明】

[1031] 于=乎【聖】*

[1032]〔亦〕-【宋】*【元】*【明】*

[1033] 響=嚮【聖】*

[1034]〔乃〕-【宋】【元】【明】

[1035] 經=逕【聖】*

[1036] 提=便【宋】【元】【明】,=地【聖】

[1037] 單越=單曰【宋】【元】【明】【聖】*。欝ㄩˋ

[1038] 千歲=千年【宋】【元】【明】

[1039]〔領〕-【宋】【元】【明】

[1040]青=清【聖】*

[1041](皆悉)+見【宋】【元】【明】

[1042] 當=常【宋】【元】【明】

[1043] 斯=其【聖】

[1044]〔不〕-【宋】【元】【明】【聖】

[1045](如是)+皆【宋】【元】【明】

[1046](告)+曰【宋】【元】【明】,(報)+曰【聖】

[1047] 土=地【宋】【元】【明】

[1048]〔地〕-【宋】【元】【明】

[1049] 曰=言【宋】【元】【明】

[1050]〔聖〕-【宋】【元】【明】

[1051] 千百歲=百千年【宋】【元】【明】

[1052] 今=復【宋】【元】【明】

[1053]〔便〕-【宋】【元】【明】

[1054] 落墮=墮落【宋】【元】【明】

[1055] 亦=即【聖】

[1056]〔屬〕-【宋】【元】【明】【聖】

[1057] ()=雲【宋】【元】【明】

[1058] 病=疾【宋】【元】【明】【聖】

[1059] 大=天【宋】【元】【明】

[1060]〔之〕-【宋】【元】【明】

[1061]〔命終〕-【宋】【元】【明】【聖】

[1062] 貪=命【聖】

[1063] 婬=淫【聖】

[1064] 屏=摒【元】【明】,=迸【聖】

[1065] 欲=樂【宋】【元】【明】

[1066] 如=知【宋】【元】【明】

[1067] [>]欲延=食福經【宋】【元】【明】

[1068]〔於〕-【宋】【元】【明】

[1069]〔其〕-【宋】【元】【明】

[1070] cf.《增支部》A.5.31. Sumanā(須摩那),《中阿含148經》何苦經,《雜阿含94經》(2.25c)

[1071]〔人〕-【宋】【元】【明】

[1072] 猶如婆羅門=婆羅門猶如【元】【聖】*

[1073] 入=生【宋】【元】【明】

[1074] 生=滿【宋】【元】【明】

[1075] 隨所=若【宋】【元】【明】

[1076] 盛=成【宋】【元】【明】

[1077] 善哉+(善哉)【宋】【元】【明】

[1078] 以=已【宋】【元】【明】

[1079] 優=憂【聖】

[1080] M. 113. Sappurisasutta 善士經《中阿含85經》真人經(大正1.561.)、《是法非法經》(大正1.837.)

[1081]〔出〕-【宋】【元】【明】

[1082] 訾=呰【宋】【元】【明】【聖】

[1083](名)+為【宋】【元】【明】

[1084] 呰=訾【聖】

[1085] 惡知識+(人)【宋】【元】【明】

[1086]〔能〕-【宋】【元】【明】

[1087] 養=給【聖】

[1088]〔之〕-【宋】【元】【明】

[1089](亦)+不【宋】【元】【明】

[1090] 毀+(呰)【聖】

[1091] 飯=飲【宋】*【元】*【明】*

[1092] 疾病=病瘦【宋】【元】【明】

[1093]〔眾〕-【宋】【元】【明】【聖】

[1094](諸)+釋種【宋】【元】【明】

[1095] 瞿曇=瞿蜜【宋】*【元】*【明】*

[1096] 知=智【宋】*【元】*【明】*

[1097] 迦維羅越=迦毘羅越【明】

[1098] 醜陋=醜惡【宋】【元】【明】【聖】

[1099] 穢惡=惡穢【宋】【元】【明】

[1100] 千鎰=千兩【宋】【元】【明】【聖】

[1101](彼)+婆【宋】【元】【明】

[1102] 技=伎【聖】

[1103] 宄=室【聖】

[1104] 時+(衣)【聖】

[1105] 義=議【宋】

[1106] 則=即【宋】【元】【明】

[1107] 止=只【宋】*【元】*【明】*,=正【聖】

[1108] 議=義【元】【明】

[1109] 此=比【元】

[1110]〔而〕-【宋】【元】【明】

[1111]〔之〕-【宋】*【元】*【明】*

[1112]〔此〕-【宋】【元】【明】

[1113]周利+(槃特)【宋】【元】【明】

[1114]〔正命〕-【宋】【元】【明】

[1115]〔種〕-【宋】【元】【明】

[1116] 蘇=酥【宋】【元】【明】

[1117](諸)+釋種【宋】【元】【明】

[1118]  [[/(*)]>]=薪【宋】【元】【明】

[1119]〔尊者〕-【宋】【元】【明】

[1120] 耶維=維耶【宋】【元】【明】

[1121] ~《增支部》A.4.70.Adhammika(王行)非法

[1122] 氓=【宋】【元】【明】【聖】

[1123]〔有〕-【宋】【元】【明】

[1124] 食+(已)【宋】【元】【明】

[1125](風雨已不時)+爾時【宋】【元】【明】

[1126]〔爾時臣佐亦行非法臣佐已行非法〕十四字-【聖】,(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主治化不以正理)+爾時【宋】【元】【明】

[1127] 渡=度【宋】【明】*

[1128] 含=鋡【聖】

[1129] +(光明皇后願文)【聖】

[1130] 含=鋡【聖】*

[1131]〔東晉譯〕-【聖】,(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132] ~《增支部》A.2.1-9. Hirottapa慚愧、A.2.1-1.Vajja(現世與後世之)《雜阿含1243經》(2.340a)No.150.《七處三觀40經》(2.881b)《如是語經》Itiv.42.

[1133]〔有〕-【宋】

[1134] 狗=【聖】

[1135] ~《增支部》A.2.1.Vajja (現世與後世之)

[1136] 世尊不解=不解世尊【元】【明】

[1137] 技=伎【宋】【聖】

[1138] 復被賊=被賊盜【宋】【元】【明】

[1139] 漂=[*]【聖】

[1140] 伎=技【元】【明】

[1141] 文+(或習)【聖】

[1142] 《中部》M.3. Dhammadāyāda法嗣經(本經大意:當繼承世尊的法,不繼承世尊的財),《中阿含88經》求法經(大正1.569.)

[1143](得)+至【宋】【元】【明】

[1144] 多=名【宋】【元】【明】

[1145] 以好=好以【宋】【元】【明】【聖】

[1146] 捨=寫【宋】【元】【明】

[1147] 于=乎【聖】

[1148] 今=令【宋】【元】【明】

[1149](故)+不【宋】【元】【明】

[1150] 說=施【聖】

[1151] 坐=座【宋】*【元】*【明】*

[1152]〔者也〕-【宋】【元】【明】

[1153] 舍利弗~Sāriputta.

[1154]〔在〕-【宋】【元】【明】

[1155](彼)+比丘【宋】【元】【明】

[1156] 當=常【聖】

[1157] 怠+(意)【聖】

[1158]〔亦〕-【宋】【元】【明】

[1159] 常=當【聖】

[1160] 大=為【聖】

[1161] 縛=纏【宋】【元】【明】【聖】

[1162] 涅槃~Nibbāna.

[1163] 疾=嫉【明】【聖】

[1164]〔所謂〕-【宋】【元】【明】

[1165] 便=使【宋】【元】【明】

[1166] 免=勉【聖】

[1167]〔飲〕-【宋】【元】【明】

[1168] 為=向【宋】【元】【明】【聖】

[1169] 達嚫=噠嚫【宋】【元】【明】【聖】

[1170] 唯=惟【宋】【元】【明】

[1171] 坐=座【明】*

[1172] 歡喜=歡欣【宋】【元】【明】

[1173] 苦習=苦集【元】【明】*

[1174] 白褻=白氈【宋】*【元】*【明】*,=白縶【聖】*

[1175] 為=與【宋】【元】【明】【聖】

[1176](至家已)+婆【宋】【元】【明】

[1177]〔時〕-【聖】

[1178] 沙門律=沙門戒【宋】【元】【明】

[1179] 包=苞【聖】

[1180]〔是結〕-【宋】【元】【明】

[1181] 之論=法【宋】【元】【明】

[1182]〔彼〕-【宋】【元】【明】

[1183] Vinaya Cv. VII.3.2.

[1184] 降=除【聖】

[1185] 外=伏【宋】【元】【明】

[1186] [>提婆達兜]Devadatta.

[1187] 降伏=除【宋】【元】【明】【聖】

[1188] 醇=純【宋】【聖】*

[1189] 傷=儻【宋】【元】【明】,=備【聖】

[1190] 于=乎【聖】*

[1191] 單越=單曰【宋】【元】【明】【聖】*

[1192] 毫=豪【聖】

[1193](欲)+得【宋】【元】【明】

[1194] 此事=是處【宋】【元】【明】【聖】

[1195] 千四=四大【宋】【元】【明】,=四千【聖】

[1196] 天王+(天)【宋】【元】【明】

[1197] 千兜術天=千豔天千【聖】,(千燄天)+千【元】【明】

[1198]〔千豔天〕-【宋】【元】【明】,千豔天=兜術天【聖】,(千燄天)+千【宋】

[1199]〔化〕-【宋】

[1200](遍)+滿【宋】【元】【明】

[1201](諸)+乾沓【宋】【元】【明】

[1202]〔來〕-【宋】【元】【明】【聖】

[1203] 毘留勒+(叉)【宋】【元】【明】

[1204] 勒=博叉天【聖】

[1205] 拘槃茶=拘槃荼【宋】【元】【明】【聖】

[1206] 眾+(從南方來)【聖】

[1207] 方+(天王)【聖】

[1208] 毘留波叉=毘留博叉王【宋】【元】【明

[1209] 波=勒【聖】

[1210] 拘毘羅=毘沙門【聖】

[1211](夜叉)+羅【聖】

[1212] 兜術=忉利【元】【明】【聖】

[1213] 響=嚮【聖】

[1214] 神尊=尊神【宋】【元】【明】

[1215]〔之〕-【宋】*【元】*【明】*

[1216] 手=力【聖】

[1217] 尿=溺【聖】

[1218] 火燃=火然【宋】【元】【明】【聖】

[1219][-+(-)])+時【聖】

[1220] 神尊諸天=諸尊天神【聖】

[1221] 見降象=降龍【宋】

[1222](諸)+比丘【宋】【元】【明】

[1223] 優婆夷=優婆斯【宋】【元】【明】

[1224] ~《相應部》S.21.8. Nanda難陀,《雜阿含1067經》 (大正2.277a),《雜阿含5經》(大正2.374c)

[1225] 抆=壯【宋】,=文【元】【明】

[1226](有)+眾【宋】【元】【明】【聖】

[1227]〔於〕-【宋】【元】【明】

[1228] 則著=著金廁【宋】【元】【明】,〔則〕-【聖】

[1229] 牢=堅【宋】【元】【明】

[1230] 治=持【宋】【元】【明】

[1231] cf. DhpA.1.p.115.ff.

[1232] 法服=法衣【宋】【元】【明】

[1233] 隨=共【宋】【元】【明】

[1234] 以=已【宋】【元】【明】

[1235](而)+欲【宋】【元】【明】

[1236] 婬=淫【聖】*

[1237] A.3.104.說:睡眠、飲酒、交會無厭足

[1238] 捨+(除)【宋】【元】【明】【聖】

[1239] 香+(熏)【宋】【元】【明】

[1240]〔如〕-【宋】【元】【明】

[1241] [/]焚=積【聖】

[1242] 乾=于【聖】

[1243] 熾然=熾燃【宋】【元】【明】

[1244]〔爾〕-【宋】【元】【明】

[1245] 伎=妓【宋】【元】【明】

[1246] 是=此【宋】【元】【明】

[1247] 且又=又且【宋】【元】【明】【聖】

[1248] 曰=言【宋】【元】【明】

[1249] 等=各【宋】【元】【明】

[1250]〔難陀汝意云何〕-【宋】【元】【明】【聖】

[1251](當)+為【宋】【元】【明】

[1252] 告+(曰)【宋】【元】【明】

[1253] 他=彼【宋】【元】【明】

[1254] 人=女【聖】

[1255] 我今=今我【宋】【元】【明】

[1256] 世尊=佛【宋】【元】【明】

[1257]〔為〕-【宋】【元】【明】

[1258] 阿毘地獄=何獄【宋】【元】【明】,毘=鼻【聖】

[1259] 獨=獄【宋】【元】【明】

[1260](往)+問【宋】【元】【明】

[1261]〔此是何獄〕-【宋】【元】【明】【聖】

[1262] 淨修=修淨【宋】【元】【明】

[1263]〔地〕-【聖】

[1264] 室=空【聖】

[1265](是)+時【宋】【元】【明】

[1266] 汝=如【宋】【元】【明】【聖】*

[1267] 修+(行)【宋】【元】【明】

[1268]〔法〕-【宋】【元】【明】

[1269] 加=跏【宋】【元】【明】【聖】

[1270] ~《增支部》A.2.3.Bālavaggo 愚人品《增壹阿含20.7經》(2.600a)

[1271] 尼拘留園=尼拘留國【宋】【元】【明】

[1272]〔至〕-【宋】【元】【明】

[1273] 延=正【宋】【元】【明】【聖】

[1274] 如來今禮=如今如來視【宋】【元】【明】

[1275] 禮=視【聖】

[1276] 說+(大愛道)【聖】

[1277] 是時=爾時【宋】【元】【明】,〔是〕-【聖】

[1278] ~《增支部》A.2.1-9.Cariyasutta行為(慚與愧護世)

[1279] 眾+(中)【聖】

[1280](言)+是【宋】【元】【明】

[1281] cf.《增支部》A.2.12-6.Khata連根拔起(2)

[1282] 便=使【聖】

[1283] 歎=譽【宋】【元】【明】

[1284] +(光明皇后願文)【聖】

[1285](東晉譯)=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286] ~《相應部》S.6.1. Brahma-āyācana(梵天)勸請cf. D.14.Mahāpadāna-suttanta 大本經

[1287]〔國〕-【宋】【元】【明】

[1288] 是=此【宋】【元】【明】

[1289] 唯=惟【宋】【元】【明】

[1290] 原=源【宋】【元】【明】

[1291] 華~Uppala.

[1292] 陀利華~Puarīka.

[1293] 在=住【宋】【元】【明】

[1294] ~《相應部》S.56.11. Dhammacakkappavattana轉法輪經(Tathāgatena vatta 如來所說(1))

[1295] 波羅[>]國仙人鹿苑=波羅奈國仙人鹿苑【宋】【元】【明】~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1296] 下卑=卑下【宋】【元】【明】

[1297]今=令【宋】【元】【明】

[1298] 梵法=梵請【宋】【元】【明】

[1299] ~《中部》M.37.Tahāsakhaya愛盡小經,《雜阿含505經》 (大正2.133.)

[1300] 是=諸【宋】【元】【明】

[1301] 以=已【宋】*【元】*【明】*

[1302] 般涅槃~Parinibbānam.

[1303](此)+帝釋【宋】【元】【明】

[1304] 而=為【宋】【元】【明】

[1305](人)+屈【宋】【元】【明】

[1306] 遠來=從遠而來【宋】【元】【明】

[1307] 聞=問【明】

[1308] 階=街【宋】【元】【明】

[1309] 毘沙門天王~Vessavaa-mahārājā.

[1310]〔犍〕-【宋】*【元】*【明】*

[1311] 如=若【宋】【元】【明】

[1312] 右=左【宋】【元】【明】

[1313] 六變=六反【宋】【元】【明】

[1314] 六返=六反【宋】【元】【明】

[1315]〔以〕-【宋】*【元】*【明】*

[1316]〔若〕-【宋】【元】【明】

[1317] 以=已【宋】*【元】*【明】*

[1318]〔城〕-【宋】【元】【明】

[1319] 問我此=而問我【宋】【元】【明】

[1320]〔已〕-【宋】【元】【明】

[1321]〔我〕-【宋】【元】【明】

[1322] ~《增支部》A.2.6-8. Puggalavaggo人品

[1323]〔為〕-【宋】【元】【明】

[1324]〔學〕-【宋】【元】【明】

[1325](人與)+他【宋】【元】【明】

[1326] 施=物【宋】【元】【明】

[1327](當知)+復【宋】【元】【明】

[1328](於)+己【宋】【元】【明】

[1329] 諸比丘=比丘當知【宋】【元】【明】

[1330] 世尊跟優蹋藍弗(Udako Rāmaputto)學得非想非非想處(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跟羅勒迦藍(Āḷāro Kālāmo) 學得無所有處(ākiñcaññāyatana)

[1331] 不用處:無所有處

[1332] 說=記【元】【明】

[1333] 以取=已趣【宋】【元】【明】

[1334](便)+往【宋】【元】【明】

[1335] 原=元【宋】【元】【明】

[1336] 辦=辯【元】【明】

[1337] 坐=座【宋】*【元】*【明】*

[1338] A.2.4.7./I,67. Kaṇḍarāyana坎達拉亞那,《雜阿含547經》

[1339]  [>摩訶迦遮延]Mahākaccāna.

[1340] 婆那~Gundāvana.A.2.4.7.作:Madhurāya Gundāvane(摩偷羅・棍達林)

[1341] 聞=問【宋】

[1342]  [>姦茶]Kaarāyana,茶=荼【宋】【元】【明】

[1343] 為=是【宋】*【元】*【明】*

[1344] 言=年【明】

[1345] A.2.4.7.:「婆羅門!老人或八十歲、或九十歲、或百歲老,而彼仍受諸欲(paribhuñjati kāmamajjhāvasati),住在欲中(kāmapariḷāhena),為欲火所燒(pariayhati)、為欲之尋思所咬(kāmavitakkehi khajjati)、汲汲於覓欲(kāmapariyesanāya ussuko),則彼雖[]而凡庸,不入長老之數。婆羅門!彼是幼稚(daharo)、少(yuvā)而髮極黑(susukāḷa-keso),善青年之壯齡者,又彼不受用諸欲、不住欲中、不為欲火所燒、不為欲之尋思所咬、不汲汲於覓欲,則雖彼(年少)亦智者(paṇḍito),可歸長老之列(sakhya gacchatī)。」

[1346] 婬法=婬欲【宋】【元】【明】

[1347](彼)+婆【宋】【元】【明】

[1348] 於=在【明】

[1349] 取=趣【宋】*【元】*【明】*

[1350] 重自=自重【宋】

[1351] cf. A.2.6./I,77.

[1352] D.16.2.12-25.(大般涅槃經)

[1353] 北=比【元】

[1354] 闇婆婆利=菴婆婆利【元】【明】*

[1355] 羽寶=羽葆【元】【明】*

[1356] 俠=挾【元】

[1357]〔即〕-【宋】【元】【明】

[1358](即)+自【宋】【元】【明】

[1359]〔之〕-【宋】*【元】*【明】*

[1360] 然=願【宋】【元】【明】

[1361](是)+時【宋】【元】【明】

[1362]〔億〕-【宋】【元】【明】

[1363] 赤車赤馬=赤馬赤車【宋】【元】【明】

[1364] 打車=車打【宋】【元】【明】

[1365] 千+(兩)【宋】*【元】*【明】*

[1366] 反=返【宋】*【元】*【明】*。=復,即報恩。

[1367]〔謂〕-【宋】【元】【明】

[1368] 識使=使識【宋】【元】【明】

[1369]〔知〕-【宋】【元】【明】

[1370](彼)+女【宋】*【元】*【明】*

[1371](即)+便【宋】【元】【明】

[1372] 樑渡=梁度【宋】【元】【明】

[1373] 記=語【宋】【元】【明】

[137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375] 於=彼【宋】【元】【明】

[1376](諸)+比【宋】【元】【明】

[1377] 逕=經【宋】【元】【明】

[1378] 後=從【宋】【元】【明】

[1379] 識知=知識【宋】【元】【明】

[1380]〔之〕-【宋】*【元】*【明】*

[1381] 所作已辦梵行已立=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宋】【元】【明】

[1382]〔胎〕-【宋】【元】【明】

[1383](是時)+諸【宋】【元】【明】

[1384] cf. Divyāvadāna, pp. 246-254.

[1385] 央=鞅【宋】

[1386] [>曇摩留支]Dharmaruci.

[1387] 申=伸【宋】【元】【明】

[1388] 舍宅=屋舍【宋】【元】【明】

[1389] 支=肢【宋】【元】【明】

[1390] 祇洹=祇桓【明】*

[1391] 上坐=上座【宋】*【元】*【明】*

[1392]〔者〕-【宋】【元】【明】

[1393] 定光=錠光【元】【明】~Dīpakara.(燃燈佛)

[1394] 爾時=爾因【宋】

[1395] 不惓=不倦【宋】【元】【明】

[1396] 雲雷=雷雲【宋】*【元】*【明】*

[1397] 端政=端正【宋】【元】【明】

[1398] 髮=眼【宋】【元】【明】

[1399] 又=如【宋】*【元】*【明】*

[1400] 技=伎【宋】*【元】*【明】*

[1401] 弟子此=此弟子【宋】【元】【明】

[1402] 逕=經【宋】【元】【明】

[1403] 觀=貫【宋】【元】【明】

[1404](是)+超術【宋】【元】【明】

[1405] 罐=灌【宋】【元】

[1406] 不見耳=不曾見【宋】

[1407] 一枚=一放【宋】

[1408] 定光=錠光【元】【明】*

[1409](者)+盡【宋】【元】【明】

[1410] 買=價【宋】【元】【明】

[1411] 土+(石)【宋】【元】【明】

[1412](此)+語【宋】【元】【明】

[1413] A.2.6.I,77.

[1414] 可=何【宋】【元】【明】

[1415] 佛=師【宋】【元】【明】

[1416] 華香=香華【宋】*【元】*【明】*

[1417] 城中=城內【宋】【元】【明】

[1418] 以=已【宋】【元】【明】

[1419] 買=賣【宋】【元】

[1420] 時到=到時【宋】

[1421] 來+(來)【宋】【元】【明】

[1422] 端政=端正【宋】【元】【明】

[1423] 偈言=此偈【宋】【元】【明】

[1424] 持=特【宋】

[1425](爾)+時【宋】【元】【明】

[1426]〔身〕-【宋】*【元】*【明】*

[1427]〔在〕-【宋】【元】【明】

[1428] 無+(有)【宋】【元】【明】

[1429] 飯=飲【宋】*【元】*【明】*

[1430]〔自〕-【宋】【元】【明】

[1431] 飯=飲【明】

[1432] 已詣=見諸【宋】【元】【明】

[1433]〔床〕-【宋】【元】【明】

[1434] ~《增支部》A.2.4./I,61.

[1435] 有=言【宋】【元】【明】

[1436] 反復=返復【宋】*【元】*【明】*

[1437] 此=比【宋】【元】

[1438] No.310.《大寶積經》(四二)彌勤菩薩所問會(大正11.628)Divyāvadāna, .481.

[1439](而)+精【宋】【元】【明】

[1440] 此者=此人【宋】【元】【明】

[1441] 懈怠=懈隋【宋】【元】【明】

[1442]〔諸〕-【宋】【元】【明】

[1443] 習=集【宋】【元】

[1444](得)+解脫【明】

[1445]〔亦〕-【宋】【元】【明】

[1446] 云+(何)【宋】【元】【明】

[1447]〔之〕-【宋】【元】【明】

[1448]〔當〕-【宋】【元】【明】

[1449] 為=與【宋】【元】【明】

[1450] 刀割=刀瘡【宋】【元】【明】

[1451](有)+此【宋】*【元】*【明】*

[1452] 政=正【宋】【元】【明】

[1453]〔之〕-【宋】【元】【明】

[1454] ~《增支部》A.2.4-2. Samacittavaggo 等心品cf. No.141.《佛說阿達經》(大正2.863a)

[1455] 飯=飲【宋】【元】【明】

[1456]〔蓐〕-【宋】【元】【明】

[1457] 於屎溺=屎尿【宋】【元】【明】

[1458] Dhammapada-aṭṭhakathā法句經注釋(DhA.v.25.)2-3. Cūḷapanthakattheravatthu

[1459] 祇洹=祇桓【明】*

[1460] 觀是=觀見【宋】【元】【明】

[1461] 曰=白【元】

[1462](將)+詣【宋】【元】【明】

[1463] [-+]=篲【宋】*【元】*【明】*

[1464] 悔=誨【宋】【元】【明】

[1465] 胎=復【宋】,=後【元】【明】

[1466] 坐=座【宋】【元】【明】

[1467] 世尊=佛【宋】【元】【明】

[1468](當知)+復【宋】【元】【明】

[1469] 之=心【宋】【元】【明】

[1470]〔之〕-【宋】【元】【明】

[1471] 王=主【宋】【元】【明】

[1472](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473] ~《增支部》A.4.34. Pasāda(第一)(信如佛、八支聖道、離欲、僧伽),《相應部》S.45.139.Tathāgata如來,《雜阿含902-904經》(大正2.225c-226a)

[1474] 諸=謂【宋】【元】【明】

[1475] 有想無想~Saññino vā asaññino.(無想:無想天)

[1476] 維=惟【宋】*【元】*【明】*

[1477] 尼維先天~Nevasaññināsaññino.(非想非非想天)

[1478] 酥=[/(*)]【聖】*

[1479] 復=後【宋】【元】【明】

[1480](所)+有【聖】

[1481] 諸有=所有諸【聖】

[1482] 以=已【宋】*【元】*【明】*

[1483] 復=彼【宋】【元】【明】

[1484]〔者〕-【宋】【元】【明】

[1485] 道=導【聖

[1486] cf.《增支部》A.4.32(gāthā)

[1487]〔曰〕-【聖】

[1488] 此名曰施福=是謂布施為福【宋】【元】【明】

[1489](彼)+云何【宋】【元】【明】

[1490] 淫=媱【宋】【元】【明】

[1491]〔為〕-【聖】

[1492]〔之〕-【聖】

[1493]〔法〕-【明】

[1494](擇)+法【聖】

[1495]〔依無欲〕-【聖】

[1496] 要+(道)【聖】

[1497](之)+業【宋】【元】【明】

[1498] cf.《中部》M.38. Mahātahāsakhayasutta 愛盡大經《中阿含201經》嗏帝經(大正1.766.)

[1499] 欲識=識欲【宋】【元】【明】【聖】

[1500] 非=不【聖】*

[1501] 慇懃=殷勤【聖】*

[1502] 若+(復)【宋】【元】【明】

[1503] [>識神]Viññāṇa.

[1504] 不=非【宋】【元】【明】

[1505] 集+(在)【宋】【元】【明】

[1506] 識神=神識【明】

[1507](諸)+比丘【宋】【元】【明】

[1508] ~《增支部》A.3.75.Samādapetabba

[1509]〔法〕-【聖】

[1510] 處+(者)【宋】【元】【明】

[1511] ~《增支部》A.10.89. 拘迦利(謗舍利弗、目犍連)《相應部》S.6.10. Kokālika拘迦利《雜阿含1278經》,《別譯雜阿含276經》《經集》Sn.3.10. (拘迦利耶經)

[1512] [>瞿波離]Kokālika.

[1513] 純=淳【宋】【元】【明】

[1514] 芥=疥【明】

[1515] [>阿摩勒]Āmalaka.

[1516] 膿=濃【明】

[1517] 流逸=流溢【宋】【元】【明】【聖】

[1518] [>蓮華地獄]Paduma niraya.

[1519]〔揵〕-【宋】【元】【明】

[1520] 至=往【聖】

[1521] 斯須=須臾【聖】

[1522] 丘+(曰)【宋】【元】,丘+(曰時)【聖】

[1523] 彼比丘即仰問=時瞿波離報【宋】【元】【明】

[1524]〔曰〕-【宋】【元】【明】

[1525] 利=律【聖】

[1526]〔其〕-【宋】【元】【明】

[1527] 愁悒=愁邑【宋】【元】

[1528] 還至=還到【宋】【元】【明】

[1529] 千=十【聖】

[1530] ~《增支部》A.3.16. Kataṁ(Apaṇṇakasutta無缺點的(護諸根、食知量、覺寤))《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2,17. (CSCD Pug.2,77.pg.127)

[1531] 為三=三法【宋】【元】【明】

[1532] 飯=飲【宋】【元】【明】【聖】

[1533] 思惟+(飲食)【宋】【元】【明】

[1534] 故痛:饑餓。新者:過飽。

[1535] 前=初【聖】

[1536][>]行〕-【聖】

[1537](而)+臥【宋】【元】【明】

[1538] 行=若行若坐【宋】【元】【明】

[1539] 凝=疑【宋】【元】【明】【聖】

[1540] 得+(阿羅漢若)【宋】【元】【明】,得+(羅漢)【聖】

[1541] cf.《增支部》A.10.108.Tikicchā醫生(、聖之瀉藥) (1)No.150.《七處三觀45經》(風大病、熱大病、寒大病)(大正2.882a)

[1542] 痰=澹【宋】*【聖】*

[1543](大)+患【宋】【元】【明】

[1544] Iti vuttaka, 64-65.

[1545] ~《中部》M.13. Mahādukkhakkhandhasutta 苦蘊大經,《中阿含99經》佛說苦陰經,No. 53.《佛說苦陰經》(大正1.84.)

[1546] 是時=時諸【宋】【元】【明】

[1547] 非=不【宋】【元】【明】

[1548] 是=此【宋】*【元】*【明】*

[1549] 問=聞【宋】【元】【明】

[1550](色)+痛【聖】

[1551] 即=則【聖】

[1552] 伎=技【元】【明】

[1553] =跡【聖】

[1554] 剋=刻【宋】【元】【明】

[1555] 辛苦=勤苦【宋】【元】【明】

[1556] 為=謂【明異】

[1557] 記=計【明】

[1558] 以=已【宋】【元】【明】

[1559] =所【宋】【元】【明】,=劫【聖】

[1560] 漂=[*]【聖】*

[1561] 後亡=復忘【宋】【元】【明】

[1562] 緣=由【宋】【元】【明】

[1563] 椎=槌【明】

[1564](所有)+財【宋】【元】【明】

[1565] 忘=亡【聖】

[1566] 仗=杖【宋】【聖】*

[1567] 眾=兵【宋】【元】【明】

[1568]〔斫〕-【聖】

[1569] 為=原【宋】【元】【明】

[1570] 停=亭【聖】*

[1571]〔謂〕-【聖】

[1572]〔有〕-【宋】【元】【明】

[1573] 舉=與【宋】【元】【明】,=以【聖】

[1574] 為=謂【明】

[1575] 端政=端正【宋】【元】【明】

[1576]〔彼〕-【宋】【元】【明】

[1577] 喜=苦【宋】【元】【明】

[1578] 為色=色為【宋】【元】【明】【聖】

[1579] 後=復【宋】

[1580] =垢【宋】【元】【明】【聖】

[1581] 僂=屢【聖】

[1582] 見=現【宋】【元】【明】

[1583] 謂=為【宋】【元】【明】【聖】

[1584] 【聖】

[1585] 飛=[((-)/(-))*?]【聖】

[1586] 蠕=螺【宋】

[1587] 此=豈【宋】【元】【明】,此+(豈)【聖】

[1588]〔復〕-【宋】【元】【明】

[1589] 散落=離散【宋】【元】【明】

[1590] [*]=髀【宋】【元】【明】

[1591] 肋=勒【聖】

[1592] 頸=項【宋】【元】【明】

[1593]〔此〕-【宋】【元】【明】

[1594] 老幼=牢強【元】【明】

[1595] 能=乃於色【宋】【元】【明】

[1596]〔謂〕-【聖】

[1597]〔有〕-【宋】【元】【明】

[1598] 為名=名為【宋】【元】【明】【聖】

[1599]〔得〕-【聖】

[1600]〔得〕-【宋】【元】【明】【聖】

[1601]〔自〕-【宋】*【元】*【明】*

[1602] 我+(自)【宋】【元】【明】

[1603]〔於〕-【宋】【元】【明】

[1604] 化=他【宋】*【元】*【明】*

[1605] 而知=知之【宋】【元】【明】

[1606]〔欲〕-【聖】

[1607]〔痛為大患〕-【聖】

[1608] 謂=應【宋】【元】【明】,〔謂〕-【聖】

[1609] 周訖=具說【宋】【元】【明】,=說訖【聖】

[1610](得)+盜【宋】【元】【明】

[1611] 相=想【宋】【元】【明】【聖】

[1612] 淫=媱【宋】*【元】*【明】*

[1613]〔者〕-【宋】【元】【明】【聖】

[1614] 床敷=床席【宋】【元】【明】,〔床〕-【聖】

[1615] 悉皆=皆悉【宋】*【元】*【明】*

[1616] 以=有【宋】【元】【明】

[1617] 牢=堅【宋】【元】【明】

[1618] 磨=摩【宋】【元】【明】

[1619] 除=陰【宋】【元】【明】【聖】

[1620] 含=鋡【聖】*

[1621]〔增[>]阿含經〕-【宋】【元】【明】

[1622] 二=一【聖】

[1623] 導=道【聖】

[1624] 導=道【宋】【元】【明】【聖】

[1625] 源=原【宋】【元】【明】

[1626] 盜=偷【聖】

[1627] 他=化【宋】

[1628] 偷盜=盜竊【宋】【元】【明】

[1629] 泆=沃【元】

[1630](他)+人【宋】【元】【明】

[1631] 嫉【宋】【元】【明】

[1632](曰)+有【宋】【元】【明】

[1633] 正法+(中)【宋】【元】【明】

[1634] 聖眾+(所)【宋】【元】【明】

[1635] 不可窮=三不可【宋】【元】【明】

[1636] cf. S.36.3.Pahānena以斷,《雜阿含468經》)(大正2.119b)

[1637] 癡=護【宋】

[1638] 熾然=然熾【宋】【元】【明】[>]

[1639](當修行)+法【宋】【元】【明】

[1640] 其行=行其【宋】【元】【明】

[1641]〔盛〕-【宋】【元】【明】【聖】

[1642] 諸+(有)【宋】【元】【明】

[1643] A.3.129./I,282.Paichanna隱覆(女人、真言、邪見)

[1644] 月=日【元】

[1645] A.3.47./I,152.Sakhatalakkhaasutta有為相(知生、滅、住之異)

[1646](此)+五【宋】【元】【明】

[1647](知)+所【宋】【元】【明】

[1648] ~《增支部》A.3.2~9. Lakkhaa(愚人智人之標識在作業)etc.

[1649] 惡=要【宋】

[1650](說者便論)+說之【宋】【元】【明】【聖】

[1651] 竊=盜【聖】

[1652]〔人〕-【宋】【元】【明】

[1653]〔有為之〕-【宋】【元】【明】

[1654] 發=廢【宋】【元】【明】

[1655] 未=末【元】*

[1656] 曾不=不曾【宋】*【元】*【明】*

[1657] 汝=爾【宋】【元】【明】

[1658] ~《增支部》A.3.39. Madā自負(壯年、無病、活命)

[1659] 敬愛=愛敬【宋】【元】【明】

[1660]〔諸〕-【宋】【元】【明】

[1661] 設=雖【宋】【元】【明】

[1662] ~《增支部》A.3.39. Madā自負(壯年、無病、活命))

[1663] 世+(時)【宋】【元】【明】

[1664] 纏縛=纏絡【宋】*【元】*【明】*,=纏裹【聖】*

[1665] 纏裹=纏絡【宋】【元】【明】

[1666] 調=掉【元】【明】

[1667] 以=故【聖】

[1668] 染=淨觀【宋】【元】【明】,=淨【聖】

[1669] cf.《增支部》A.3.104.Tiṇṇaatitti(睡眠、飲酒、交會)無厭足

[1670] 有人=人有【宋】【元】【明】

[1671]〔之〕-【宋】【元】【明】

[1672] 覺=學【宋】【元】【明】

[1673] 春無=無厭【宋】【元】【明】【聖】

[1674] 二=一【聖】

[1675] +(光明皇后願文)【聖】

[1676](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677] 羽寶=羽葆【元】【明】*

[1678] 正=王【元】

[1679]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1680] 祇洹=祇桓【明】

[1681] 飯=飲【宋】【元】【明】

[1682] 短乏=乏短【宋】【元】【明】

[1683] 更=臾【元】

[1684] 小座=小床【宋】【元】【明】

[1685]〔末〕-【宋】【元】【明】

[1686] 記=計【明】*

[1687] 地主=地種【宋】

[1688] 主=王【宋】

[1689] 端政=端正【宋】*【元】*【明】*

[1690]〔出〕-【宋】【元】【明】

[1691] 身+(體)【宋】【元】【明】

[1692] 娠=身【宋】【元】

[1693] 座=坐【宋】【元】【明】

[1694] 夫人=天人【元】

[1695] 遂=已【宋】【元】【明】

[1696](地)+里【宋】【元】【明】

[1697] 以=已【宋】*【元】*【明】*

[1698] 強=健【宋】【元】【明】

[1699] 刀杖=刀仗【元】【明】

[1700](道等)+正覺【宋】【元】【明】

[1701] 常=嘗【宋】【元】【明】

[1702](時王太子於此遊戲)+時王【宋】【元】【明】

[1703] 惡嚮=惡響【宋】【元】【明】

[1704] 習=集【元】【明】[>]

[1705]〔彼〕-【宋】【元】【明】

[1706]〔已〕-【宋】【元】【明】

[1707] 燈光=登光【宋】

[1708] 足=已【元】【明】

[1709] 時+(時)【宋】【元】【明】

[1710]〔以〕-【宋】【元】【明】

[1711] 若干=若千【明】

[1712] 方=方王【元】

[1713] 燒香然燈=然燈燒香【宋】【元】【明】

[1714] 富有=福祐【宋】【元】【明】

[1715] 許+(在)【元】【明】

[1716](食其)+福業【宋】【元】【明】

[1717]〔要〕-【宋】【元】【明】

[1718] 迦旃延=迦栴延【宋】*【元】*【明】*

[1719]〔王〕-【宋】【元】【明】

[1720] 更=便【宋】【元】【明】

[1721] 飯式詰=有式詰【宋】【元】【明】

[1722] 一=德【元】

[1723] 使+(我)【元】【明】

[1724] 將來=當來【宋】【元】【明】

[1725] 聖尊=世尊【宋】【元】【明】

[1726] 若=如【元】【明】

[1727] 優婆斯=優婆夷【宋】【元】【明】

[1728] 尼師檀=尼師壇【宋】【元】【明】

[1729] 針筒=針筩【元】【明】

[1730](法)+澡罐【宋】【元】【明】,罐=灌【宋】

[1731] 已許之便在=許已盡便在在【宋】【元】【明】

[1732] ~A.1.14./ I,25.:無病者(appābādhāna),是薄俱羅(Bākulo)

[1733] 寂然=寂默【宋】【元】【明】

[1734] 槃=葉【宋】【元】【明】

[1735] 熾然=然熾【宋】【元】【明】

[1736] 特=持【元】

[1737](如世尊)+所說【宋】【元】【明】

[1738] ~《增支部》A.6.55. Soa(精進第一具壽)守籠那《中阿含123經》沙門二十億經(大正1.611c)《雜阿含254經》(大正2.62b)《律藏》大品(Mv.5.1.130.)Mahavagga V,I,I-192《四分律》卷39(大正22.843.)、《五分律》卷21(大正22.145.)等。

[1739] 二十億耳~Soa.

[1740] 十二=十一【宋】【元】【明】

[1741] 騰遊=騰逝【宋】【元】【明】

[1742]〔尼〕-【宋】【元】【明】

[1743](惠)+施【宋】【元】【明】

[1744] 絃=弦【宋】*【元】*【明】*

[1745] 嚮=響【宋】【元】【明】

[1746] 不緩不急=不急不緩【宋】【元】【明】

[1747]〔比丘〕-【宋】【元】【明】

[1748] 還+(在)【宋】【元】【明】

[1749] 精懃=精勤【宋】【元】【明】

[1750] ~《相應部》S.3.20. Aputtaka無子(2),《雜阿含1233經》,﹐《別譯雜阿含60經》

[1751] [>婆提長者]Seṭṭhi Gahapati,「婆」恐「娑」。

[1752] 子姓=子息【宋】【元】【明】

[1753]〔所〕-【宋】【元】【明】

[1754] 弊=[(*)/]【宋】【元】

[1755] [>涕哭大地獄]Mahāroruva niraya.,涕哭=啼哭【元】【明】*

[1756]〔有〕-【宋】【元】【明】

[1757] 便=更【宋】【元】【明】

[1758] 收=抆【宋】【元】【明】

[1759] [>辟支佛]Paccekabuddha.

[1760] 外+(立)【宋】【元】【明】

[1761]〔食〕-【宋】【元】【明】

[1762](我)+世【宋】【元】【明】

[1763](饒)+寶【宋】【元】【明】

[1764](公)+長【宋】【元】【明】

[1765]〔此〕-【宋】【元】【明】

[1766](此)+無【宋】【元】【明】

[1767](不限)+沙門【宋】【元】【明】

[1768] 賢聖=聖眾【宋】【元】【明】

[1769] 源=原【宋】【元】【明】

[1770]〔復〕-【宋】【元】【明】

[1771]〔於〕-【宋】【元】【明】

[1772] 如來+(所)【宋】【元】【明】

[1773] 波斯匿王=王波斯匿【宋】【元】【明】

[1774] ~《增支部》A.3.79. Gandha,《別譯雜阿含12經》, No.116佛說戒德香經, No.117佛說戒香經, 《本事經》卷六(大正17.693)

[1775] 逆+(風)【宋】*【元】*【明】*

[1776]〔是〕-【宋】【元】【明】

[1777] 蜜=【元】【明】*

[1778] 亦=此【宋】【元】【明】

[1779] 逝=遊【元】【明】

[1780](是)+時【宋】【元】【明】

[1781]〔佛〕-【宋】【元】【明】

[1782]〔言〕-【宋】【元】【明】

[1783]〔有〕-【宋】【元】【明】

[1784] 言說=言論【宋】【元】【明】

[1785] 反=返【宋】【元】【明】

[1786] ~《增支部》A.4.68. Devadatta提婆達多,《相應部》S.17.36.Ratha()車,《雜阿含1064經》(大正2.276b),《別譯雜阿含3經》(大正2.374b)

[1787] 施=抱【宋】【元】【明】

[1788] 復=消【宋】【元】【明】

[1789](猶)+如【宋】【元】【明】

[1790] 三所=三法【宋】【元】【明】

[1791](便)+墮【宋】【元】【明】

[1792]〔若有此三善根〕-【宋】【元】【明】

[1793] 善+(趣)【元】【明】

[1794]〔處涅槃為三〕-【明】

[1795](為)+二趣【宋】【元】【明】

[1796]〔是〕-【宋】【元】【明】

[1797](名)+為【宋】【元】【明】

[1798] 習=集【元】【明】*

[1799] 名=為【宋】【元】【明】

[1800](三)+善根【宋】【元】【明】

[1801] 惡趣=惡聚【宋】【元】【明】

[1802] 遠+(離)【宋】【元】【明】

[1803] 當+(共)【宋】【元】【明】

[1804] It.87.Andhakāra

[1805] 有+(人)【宋】【元】【明】

[1806] 蛇蚖=蛇虺【宋】【元】【明】

[1807]亦=而【宋】【元】【明】

[1808](生)+自然【宋】【元】【明】

[1809](下)+五結【宋】【元】【明】

[1810]謂=諸【元】【明】

[1811](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1812] ~《相應部》S.11.3. Dhajagga(幢頂),《雜阿含經》981-983

[1813] 以=已【宋】

[1814] 以=已【宋】【元】【明】

[1815] 以=已【宋】

[1816](知)+見【聖】

[1817] 淫=婬【宋】*【元】*【明】*

[1818] 欲=淫【聖】

[1819]〔癡〕-【宋】【元】【明】

[1820] ~《雜阿含843經》(大正2.215b)《雜阿含1125經》(大正2.298c)

[1821] 兇=凶【宋】【元】【明】

[1822]〔二十人〕-【宋】

[1823]〔人民〕-【宋】【元】【明】

[1824]〔聚〕-【宋】【元】【明】

[1825] 免=勉【聖】

[1826] 要=便【宋】【元】【明】【聖】

[1827] 彼=惡【宋】【元】【明】

[1828] 人=飲食【宋】【元】【明】

[1829] 擲=填【宋】【元】【明】

[1830] 騾驢=驢騾【宋】【元】【明】

[1831] 稱+(計)【宋】【元】【明】

[1832] 愛敬=欲愛【聖】

[1833] 神明=明神【宋】【元】【明】,=神祇【聖】

[1834] 乏=厄【聖】

[1835] 啼=渧【聖】

[1836]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1837] 起=發【宋】【元】【明】

[1838]〔已〕-【聖】

[1839] 以=已【宋】*【元】*【明】*

[1840] 習=集【元】【明】【聖】*

[1841] 到本住=本【宋】【元】【明】

[1842] 以=已【宋】*【元】*【明】*【聖】

[1843] 刀=刃【宋】【元】【明】

[1844] 化+(作)【宋】【元】【明】【聖】

[1845] 吼喚=喚吼【宋】【元】【明】【聖】

[1846] 爾時=是時【宋】【元】【明】

[1847] 倍=復【聖】

[1848]〔毘沙〕-【聖】

[1849](有)+天【聖】

[1850] 口=舌【聖】

[1851] 已=以【聖】*

[1852] 招=照【聖】

[1853] 涼=淨【聖】

[1854] 樑=梁【宋】【元】【明】【聖】

[1855] 懈息=懈怠【元】【明】

[1856] 拔秖=拔祇【宋】【元】【明】【聖】

[1857] 披=被【宋】【元】【明】【聖】

[1858] 及=乃【宋】【元】【明】

[1859] 是+(時)【宋】【元】【明】

[1860] 眾生=之眾【宋】【元】【明】,〔眾生〕-【聖】

[1861]〔彼〕-【聖】

[1862] 易染=染易【聖】

[1863] 受已即=便【宋】【元】【明】

[1864] 種+(種)【宋】【元】【明】

[1865] 自手=手自【宋】【元】【明】

[1866] 便=更【宋】【元】【明】

[1867] 屈申=屈伸【宋】【元】【明】

[1868] 祇洹=祇桓【宋】【元】【明】

[1869] 人=之【宋】【元】【明】

[1870] 以=已【宋】

[1871] 瞿曇=釋【聖】

[1872] ~《相應部》S.22.97. Nakhāsikha指尖

[1873] 在=存【宋】*【元】*【明】*【聖】

[1874] 若=苦【元】【明】

[1875]〔於世〕-【宋】【元】【明】

[1876]〔故〕-【宋】【元】【明】

[1877] 存=在【聖】

[1878] 爪=[*]【聖】*

[1879]〔已〕-【宋】【元】【明】

[1880]〔於〕-【宋】【元】【明】

[1881] 羽寶=羽葆【元】【明】

[1882] 狗=豹【宋】【元】【明】

[1883] 衣被服飾=衣服被飾【宋】【元】【明】

[1884] 柔軟=綩軟【宋】,=綩緛【元】【明】

[1885] 交=校【宋】【元】【明】,=挍【聖】

[1886] 朱=珠【宋】【元】【明】【聖】

[1887] 交=校【元】【明】,=挍【聖】

[1888] 時+(有)【聖】

[1889]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1890] 爾時比丘我=比丘我爾時【聖】

[1891]〔復作何〕-【聖】

[1892] 也=耶【宋】【元】【明】

[1893]〔是〕-【宋】【元】【明】

[1894] 此=彼【聖】

[1895] 學=覺【宋】【元】【明】

[1896]〔患〕-【宋】【元】【明】

[1897]〔厭於聲〕-【聖】

[1898]〔身〕-【聖】

[1899]〔之〕-【宋】【元】【明】

[1900] 剃=剔【聖】

[1901] Vinaya, Mahavagga 1.6. 15-20 & 54.

[1902] [>羅勒迦藍]Āḷārakālāma.

[1903] 待=侍【聖】

[1904] 我=吾【宋】【元】【明】

[1905] [>頭藍弗]Uddaka-Rāmaputta.

[1906] 便=復【宋】【元】【明】

[1907] 波羅=波羅奈【明】[>]

[1908] 今此坐=念此王【宋】【元】【明】

[1909] 元=原【宋】*【元】*【明】*

[1910] 怨=眷【聖】

[1911] 無所=所無【宋】【元】【明】

[1912] 優毘伽=優比伽【宋】【元】【明】~Upaka

[1913] 加尸=迦尸【明】*~Kāsī.

[1914] 元=無【宋】,=原【元】【明】

[1915] 吒儼=吒顉【明】,=吒【聖】

[1916] 道=導【明】【聖】

[1917](是)+時【宋】【元】【明】

[1918] 精=一【聖】

[1919] 親=觀【宋】【元】【明】【聖】

[1920] [>]=輕【宋】【元】【明】

[1921] 情=行【聖】

[1922] 記=計【明】

[1923](彼)+云何【宋】【元】【明】

[1924] 習=集【宋】【元】【明】

[1925] 惓=倦【宋】【元】【明】

[1926] 習=集【宋】【元】【明】【聖】*

[1927] 等=正【聖】*

[1928](本未聞法)+眼生【宋】【元】【明】

[1929]〔本未聞法〕-【宋】【元】【明】

[1930]〔復次〕-【聖】

[1931] [>阿若拘]Aññāta Kodañña.

[1932] 《相應部注》Spk(S.35.1./II,354):「稱為法眼是低的三道和三果--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1933] 是唱今=此唱令【宋】【元】【明】,=是唱令【聖】

[1934]〔國〕-【宋】【元】【明】

[1935] 傳=轉【宋】【元】【明】

[1936] 聚+(落)【聖】*

[1937] 連若=尼連【聖】

[1938]〔於石室〕-【宋】【元】【明】

[1939] 火毒=毒火【宋】【元】【明】,=火光毒【聖】

[1940] =憐愍【宋】【元】【明】【聖】

[1941] 輿=舉【宋】

[1942] 含=鋡【聖】

[1943] 四=三【聖】

[1944] +(光明皇后願文)【聖】

[1945] 含=鋡【聖】

[1946] 五=四【聖】* 

[1947](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1948](入)+高【聖】

[1949] 第二十四=分【聖】

[1950] 迦葉+(所)【元】【明】【聖】

[1951] 今+(日)【宋】

[1952] 以=已【宋】【元】【明】

[1953] 已=以【聖】*

[1954] 奇=存【宋】

[1955] 飯=飲【宋】*【元】*【明】*【聖】

[1956](是)+時【宋】【元】【明】

[1957] 閻浮+(提)【宋】*【元】*【明】*

[1958] 道+(真)【宋】【元】【明】

[1959] [>]單越【宋】*【元】*【明】*

[1960](先)+至【宋】【元】【明】

[1961] 後當=當後【宋】【元】【明】

[1962](我)+不須【宋】【元】【明】

[1963] 于=乎【聖】*

[1964]〔得〕-【宋】【元】【明】

[1965] 破=斫【宋】【元】【明】

[1966] 下斧=斧下【宋】【元】【明】

[1967] 舉斧=斧舉【聖】

[1968] 得=復【宋】【元】【明】

[1969]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1970] 大放=放大【聖】

[1971]〔之〕-【聖】

[1972](大)+沙門【宋】【元】【明】

[1973] 有此力由=爾故【明】

[1974]〔此〕-【宋】【元】【明】

[1975](於)+何處【宋】【元】【明】【聖】

[1976] 曝=暴【聖】*

[1977] 瀑溢=暴逸【聖】*,瀑=暴【宋】*【元】*【明】*

[1978] 漂=[*]【聖】*

[1979](我)+悔【聖】

[1980] 由=猶【宋】【元】【明】

[1981] 作=成【宋】【元】【明】

[1982] 以=已【宋】【元】【明】【聖】*

[1983] 弟子=比丘【宋】【元】【明】

[1984]〔我〕-【宋】【元】【明】

[1985] 屍=尸【聖】

[1986] 大兄=大師【宋】【元】【明】

[1987] 剃=剔【聖】

[1988] 類=律【聖】*

[1989](四)+神【宋】【元】【明】

[1990] 不現或現=現或不現【宋】【元】【明】【聖】

[1991] 是+(修)【宋】【元】【明】

[1992] 滅+(者當滅)【宋】【元】【明】

[1993](觀)+者【宋】【元】【明】

[1994] 習=集【元】【明】【聖】*

[1995] 以見=已具【宋】【元】【明】

[1996](阿)+羅漢【宋】【元】【明】

[1997] 導=與【宋】【元】【明】

[1998] 別=【宋】【元】【明】,=記【聖】

[1999] 欲+(有)【宋】【元】【明】

[2000] 使=信【宋】【元】【明】

[2001]〔然〕-【宋】【元】【明】

[2002]〕-【宋】【元】【明】

[2003] 婇=綵【聖】

[2004]〔人〕-【宋】【元】【明】

[2005]〔耶〕-【宋】【元】【明】,耶=也【聖】

[2006] 曰=日【宋】【元】【明】【聖】

[2007] 佛+(道)【宋】【元】【明】

[2008] 曰=言【宋】【元】【明】

[2009] 曰=為【宋】【元】【明】

[2010]〔如來〕-【宋】【元】【明】

[2011] 聾盲=盲聾【宋】【元】【明】

[2012] 以=已【宋】【元】【明】

[2013] 便=復【宋】【元】【明】

[2014]〔即〕-【宋】【元】【明】

[2015] 已=以【聖】

[2016] 甚=深【宋】【元】【明】【聖】

[2017] 仞=刃【聖】

[2018] 莊身=莊嚴【宋】【元】【明】【聖】

[2019] 經=法【宋】【元】【明】

[2020] 剎利+(種)【宋】【元】【明】

[2021] 謫=擿【聖】*

[2022] 二人=一人【元】

[2023] 斛淨=縠淨釋【宋】【元】【明】

[2024](釋)+叔【聖】

[2025] 甘露+(淨)【宋】【元】【明】

[2026] 是=[-+(-)]【聖】

[2027](而)+無【宋】【元】【明】

[2028] 異+(也)【聖】

[2029] 白象白衣=白車白象【宋】【元】【明】

[2030] 阿那律+(釋)【宋】【元】【明】

[2031] 此+(是)【宋】【元】【明】

[2032](之)+良祐【宋】【元】【明】【聖】

[2033](此)+弟子【宋】【元】【明】

[2034]〔觀〕-【宋】【元】【明】

[2035] +(光明皇后願文)【聖】

[2036] 不分卷及品〔增一譯〕-【宋】【元】【明】

[2037] 含=鋡【聖】

[2038] 六=五【聖】*

[2039](入)+高【聖】

[2040] 第二十四=分【聖】

[2041] ~《增支部》A.3.36.Rājā Catumahārājasutta四大王(,巡視) (1)A.3.70.Uposathaga (牧牛、尼乾、聖者)布薩,《佛說八關齋經》(大正1.913a),《中阿含202經》持齋經,《佛說齋經》(大正1.910c),《優陂夷墮舍迦經》(大正1.912a)

[2042] 印度曆法沒有像中國農曆的十六日至三十日。中國農曆的六齋日為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最後兩天或為二十八日、二十九日)

[2043] 散=布【聖】

[2044] 尊長者=諸尊長【宋】【元】【明】

[2045] 察=案【宋】【元】【明】【聖】

[2046] 伺=司【聖】

[2047] 五=正【宋】【元】【明】

[2048](有)+孝順【宋】【元】【明】

[2049](是)+時【聖】

[2050] 大王=天王【宋】*【元】*【明】*

[2051]〔日〕-【宋】【元】

[2052]關+(日)【宋】【元】

[2053] 十四=八日十四日【宋】【元】【明】

[2054] 語=說【宋】【元】【明】

[2055] 身+(行)【宋】【元】【明】

[2056] 諸有惡=業【聖】

[2057](故)+所造【宋】【元】【明】

[2058](所)+造【宋】【元】【明】

[2059] +(亂)【宋】【元】【明】

[2060]〔自〕-【聖】

[2061]〔是〕-【聖】

[2062]〔形〕-【聖】

[2063] 淫=婬【宋】*【元】*【明】*

[2064] 以=已【宋】*【元】*【明】*

[2065] 我亦上坐=上坐我亦【聖】,〔我亦〕-【宋】【元】【明】

[2066]畜生+(中)【宋】【元】【明】

[2067] 中=處【宋】【元】【明】

[2068] 夷=斯【聖】

[2069] 死苦=老死【宋】【元】【明】

[2070] 痛=病【宋】【元】【明】

[2071](欲)+得【宋】【元】【明】

[2072](八關)+齋【宋】【元】【明】

[2073](天)+上【宋】【元】【明】

[2074] [>]天=艷大【元】

[2075] 人=者【宋】【元】【明】

[2076] 卷第十五終【宋】【元】【明】

[2077] 卷第十六首【宋】【元】【明】,前行+(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三)九字,但三=四【宋】【元】

[2078] cf.《增支部》A.3.41.Sammukhi(生多福:信、施物、應供養者)現前

[2079]〔現〕-【宋】【元】【明】【聖】

[2080] 持梵行+(者)【宋】【元】【明】【聖】

[2081] 以是=是故【聖】

[2082]~《中部》M.48. Kosambiya憍賞彌經(初部); 《中部》M.128. Upakkilesiya隨煩惱經J.428.Kosambhi-jātakaMv.10.2.,《中阿含72經》長壽王本起經,《中阿含185經》牛角娑羅林經,《六度集1.10經》(大正3.5),《長壽王經》(大正3.386),《四分律》43(大正22.879),《五分律》24(大正22.158)

[2083] 深=睒彌【聖】*

[2084] [>拘深城瞿師羅園]Kosambī, Ghositārāma.

[2085] 莫=共【聖】

[2086] 自=息【聖】

[2087] 畏恐=恐畏【聖】

[2088] 世儉=世險【宋】【元】【明】

[2089] 是以=以是【聖】

[2090] 拳=捲【聖】

[2091] 以下~Jātaka.428.

[2092] 長壽~Dīghāyu.

[2093]〔王〕-【聖】

[2094] 無=不【宋】【元】【明】【聖】

[2095] 波羅=波羅奈【明】*

[2096] 罰=伐【元】【明】*

[2097] 妊=任【聖】

[2098] 生=產【聖】

[2099](時長壽)+王【宋】【元】【明】

[2100] 生=產【宋】【元】【明】

[2101] 復=著【宋】【元】【明】【聖】

[2102] 語言=共言語【宋】【元】【明】

[2103] 反=返【宋】【元】【明】【聖】

[2104](都)+市【宋】【元】【明】

[2105] 見=自【宋】【元】【明】

[2106] 令=今【聖】

[2107]〔兵車〕-【聖】

[2108] 梵摩達+(王)【宋】*【元】*【明】*

[2109]〔兵〕-【聖】

[2110] 政=正【宋】【元】【明】【聖】

[2111] 臣=日【聖】

[2112] 比=北【聖】*

[2113] 目=指【宋】【元】【明】,=自【聖】

[2114] 言大王=王大言【宋】【元】,=大王言【明】,=王言【聖】

[2115](傳)+捉【宋】【元】【明】,(捕)+捉【聖】

[2116] 教令=教命【宋】【元】【明】

[2117] 返=反【宋】【元】【明】【聖】

[2118] ~《法句經》Dhp.v.5.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īdha kudācana, averena ca sammanti; esa dhammo sanantano. (cf. M iii154)(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2119]〔長生時〕十七字-【聖】

[2120] 賢+(者)【宋】【元】【明】

[2121] 到=至【宋】【元】【明】

[2122] 而捨=捨而【宋】【元】【明】

[2123] 里=理【聖】

[2124] 已=以【聖】

[2125](何)+所在【宋】【元】【明】

[2126] 抱=執【宋】

[2127](往)+詣【宋】【元】【明】

[2128]〔問〕-【宋】【元】【明】

[2129][>]〕-【聖】

[2130] 佐報曰=左右白王【聖】

[2131](一)+小兒【宋】【元】【明】

[2132] 而獨=在彼【聖】

[2133]〔汝〕-【聖】

[2134]〔吾欲見之〕-【聖】

[2135] 時彼=是時【宋】【元】【明】【聖】

[2136](受王已即王)+喚【宋】【元】【明】,(受王已即往)+喚【聖】

[2137] 問小兒+(曰)【宋】【元】【明】

[2138] 側=前【宋】【元】【明】

[2139] 飯=飲【宋】【元】【明】

[2140] 認=忍【宋】【元】【明】【聖】

[2141] 斯=悉【宋】【元】【明】【聖】*

[2142] 使=教【聖】

[2143] 妓術=技術【宋】【元】【明】

[2144] =觀【聖】

[2145]〔即長生〕-【宋】【元】【明】

[2146]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2147]〔令〕-【宋】【元】【明】

[2148] 被=鞁【元】【明】

[2149] 鞍=案【聖】

[2150] 已=以【聖】*

[2151] 引導=引道【宋】【元】【明】【聖】

[2152] 停=亭【聖】*

[2153] 住=車【聖】*

[2154] 懈息=憩息【元】【明】

[2155] 未=來【聖】

[2156]〔又〕-【宋】*【元】*【明】*

[2157]〔之〕-【宋】*【元】*【明】*

[2158] 加=又【宋】*【元】*【明】*

[2159]〔怨〕-【聖】

[2160] 今+(正爾)【宋】【元】【明】

[2161]〔自〕-【宋】【元】【明】

[2162] 摸=捉【宋】【元】【明】

[2163](國)+界【宋】【元】【明】,界=國【聖】

[2164] 此=其【宋】【元】【明】

[2165] 作=更【聖】

[2166]〔得覺時〕-【聖】

[2167] 曰=言【宋】【元】【明】

[2168]〔之〕-【聖】

[2169] 原=元【聖】

[2170] 唯=惟【宋】【元】【明】

[2171](王及)+長【聖】

[2172]〔有〕-【聖】

[2173]〔甚〕-【聖】

[2174] 及=乃【宋】【元】【明】【聖】

[2175] 此+(王)【宋】【元】【明】

[2176]〔王〕-【宋】【元】【明】

[2177]〔根〕-【宋】【元】【明】

[2178] 人=耳【宋】【元】【明】,〔人〕-【聖】

[2179] 復加=又復【宋】【元】【明】

[2180] 還付舍衛=與還將舍衛城【宋】【元】【明】,=與還治舍衛【聖】

[2181] 還+(去)【宋】【元】【明】

[2182] 況=然【宋】【元】【明】

[2183](之)+心【宋】【元】【明】

[2184] 是故=是時【宋】【元】【明】

[2185] 以下~M.128.p.155ff.

[2186] [>阿那律]Anuruddha.

[2187]  [>難提]Nandiya.

[2188] [>金毘羅]kimbila.

[2189] 瀉=寫【宋】【元】【聖】

[2190] 著+(水安置)【聖】

[2191] 恃=得【明】*,=持【聖】*

[2192] 相=想【聖】

[2193](金毘羅)+亦復【宋】*【元】*【明】*

[2194]〔諸〕-【聖】

[2195] 國=園【宋】*【元】*【明】*

[2196](勿)+入【宋】【元】【明】

[2197]〔二禪〕-【聖】*

[2198] 為=等【宋】【元】【明】

[2199](之)+法【宋】【元】【明】

[2200](慈心)+悲心【宋】【元】【明】,(慈)+悲心【聖】

[2201] 天=大【元】

[2202] 賢+(者)【宋】【元】【明】

[2203] 若+(當)【宋】【元】【明】【聖】

[2204]〔三〕-【明】

[2205]〔隱〕-【聖】

[2206] 懃=勤【宋】【元】【明】【聖】

[2207] 所謂=第一【宋】【元】,〔所謂〕-【明】

[2208] 邪=見【聖】*

[2209]〔彼〕-【聖】*

[2210]〔名為〕-【宋】*【元】*【明】*

[2211] 身邪+(結)【宋】【元】【明】

[2212]〔之〕-【宋】【元】【明】

[2213](彼)+云何【宋】【元】【明】[>]

[2214]〔者〕-【宋】【元】【明】

[2215]〔盜者我〕-【聖】

[2216] 是謂=如是【宋】【元】【明】

[2217] 軛=枙【宋】【元】【明】【聖】

[2218]〔是〕-【聖】

[2219] ~《增支部》A.3.163.Samādhi三摩地

[2220](有)+此【宋】*【元】*【明】*

[2221] 空三昧~Suññata Samādhi.

[2222] 無願~Appaihita.

[2223] 無想~Animitta.,想=相【宋】*【元】*【明】*

[2224]〔名〕-【宋】【元】【明】

[2225]〔名為〕-【宋】*【元】*【明】*

[2226]〔有〕-【聖】

[2227]〔不得〕-【宋】【元】【明】

[2228] 寤=悟【宋】【元】【明】,〔寤〕-【聖】

[2229] 如是=是故【聖】

[2230] 幢=僮【聖】

[2231] 現在=神現【宋】【元】【明】

[2232] 六=五【聖】*

[2233] +(光明皇后願文)【聖】

[2234] 含=鋡【聖】

[2235] 七=六【聖】[>]

[2236](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2237] 五+(四法初)【宋】【元】【明】,五=四【聖】

[2238] ~《相應部》S. 56. 21. Vijjā(1)

[2239]〔初〕-【聖】

[2240]〔者〕-【宋】*【元】*【明】*

[2241] 習=集【元】【明】【聖】*

[2242]〔不可盡義〕-【聖】

[2243]〔第三者〕-【聖】

[2244]〔說法無盡〕-【宋】*【元】*【明】*

[2245]〔名為〕-【宋】*【元】*【明】*

[2246]〔離〕-【宋】【元】【明】【聖】

[2247]〔諦〕-【聖】

[2248]〔之〕-【宋】【元】【明】

[2249]〔三足〕-【聖】

[2250] 足+(多足)【聖】

[2251] 以=已【宋】*【元】*【明】*

[2252] 隨=墮【宋】【元】【明】

[2253] ~《增支部》A.4.127. Abbhatadhammā (Pahamatathāgata- acchariyasutta如來--未曾有法(1))

[2254]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ā.

[2255] [>多薩阿竭]Tathgata.

[2256] ~《相應部》S.22.22. Bhāra重擔《雜阿含73經》(大正2.19a)

[2257] 擔~Bhāra.

[2258]〔諦聽〕-【聖】

[2259]〔名〕-【宋】*【元】*【明】*

[2260]〔所〕-【宋】*【元】*【明】*

[2261]〔名為〕-【宋】*【元】*【明】*

[2262] 某名某=其【聖】

[2263] 壽=受【聖】

[2264]〔擔〕-【聖】*

[2265]〔比丘名〕-【宋】【元】【明】

[2266]〔離〕-【宋】【元】【明】

[2267]〔如是比丘〕-【聖】

[2268] 愛=有【宋】【元】【明】

[2269] 烏=鳥【宋】【元】【明】【聖】

[2270] 蟻子之屬=之屬蟻子【宋】【元】【明】【聖】

[2271] 所謂人及=捨欲界天及人之屬【宋】【元】【明】

[2272](六)+畜【聖】

[2273] 尸=屍【聖】

[2274] 諸天大=大【宋】【元】,=天【明】

[2275] ~《中部》M.5. Anagaa無穢經,《中阿含87經》穢品經(大正1.566.)No.49.《佛說求欲經》 (大正1.839.)

[2276] 揵=健【聖】

[2277] 二+(人)【宋】【元】【明】

[2278]〔以〕-【宋】【元】【明】

[2279](愚)+癡【宋】【元】【明】

[2280] 隨=俱【聖】*

[2281] 摩抆不隨=磨拭不俱【宋】【元】【明】

[2282]〔淨想已〕-【聖】

[2283] 知+(之)【宋】【元】【明】

[2284](如實知我今可捨)+淨想【宋】【元】

[2285] 洗蕩=蕩器【宋】【聖】,=盪器【元】【明】

[2286] 教=而【宋】【元】【明】

[2287][>]欲〕-【聖】

[2288]〔磨洗〕-【宋】【元】【明】

[2289]〔便〕-【宋】【元】【明】

[2290]〔是〕-【宋】【元】【明】

[2291]〔復〕-【宋】【元】【明】

[2292]〔時〕-【聖】

[2293]〔不使說法〕十[>]字-【聖】

[2294]〔使〕-【聖】

[2295](我)+言【宋】【元】【明】

[2296]〔不〕-【宋】【元】【明】

[2297] 諸=語【聖】*

[2298]〔夷〕-【宋】【元】【明】

[2299](之)+眾【宋】【元】【明】

[2300] 蓋=看【宋】【元】【明】

[2301] 得=惡【宋】【元】【明】

[2302](之)+人【宋】【元】【明】

[2303] 已=以【聖】

[2304](觀)+看【宋】【元】【明】

[2305]〔我〕-【宋】【元】【明】

[2306]〔時〕-【聖】

[2307] 新衣用香=華香兼用【宋】【元】【明】

[2308] 無有=又無【宋】【元】【明】,=有無【聖】

[2309] ~《增支部》A.4.105-6. Amba(四種)菴羅(生有熟色等)

[2310] 果=【宋】*【元】*【明】*

[2311] 像=似【聖】

[2312] 似=像【宋】*【元】*【明】*

[2313](彼)+何【宋】【元】【明】

[2314] 法=順【聖】

[2315] 正=心【聖】

[2316]〔行〕-【宋】

[2317] 人云何=云何有人【宋】【元】【明】

[2318](有)+人【宋】【元】【明】

[2319] 戒禁=禁戒【明】

[2320] cf.《相應部》S.17.9.Verambā毘嵐風

[2321] 鳥=烏【宋】【元】【明】【聖】

[2322] 腦=【宋】【元】【明】

[2323] 筩=筒【宋】

[2324] 翅+註(居梨)【聖】

[2325] 拘翅羅=拘羅【宋】【元】【明】

[2326] 何=何者【聖】

[2327]〔彼〕-【聖】

[2328]〔兔〕-【宋】【元】【明】【聖】

[2329]〔何〕-【聖】

[2330]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2331] 申=伸【宋】*【元】*【明】*

[2332] 不好=醜【宋】【元】【明】

[2333]〔彼〕-【宋】【元】【明】

[2334](亦)+不【宋】【元】【明】

[2335] 彼+(人)【宋】【元】【明】

[2336] 肯=有【聖】

[2337]〔亦〕-【宋】*【元】*【明】*

[2338] 彼=復有【宋】【元】【明】

[2339] ~《增支部》A.4.102. Valāhaka(四種)(鳴不雨,雨不鳴,不鳴不雨,鳴又雨)(2) No.150.《七處三觀10經》(大正2.887b)

[2340](不)+雨【宋】【元】【明】

[2341](不)+雷【宋】【元】【明】

[2342]〔不〕-【宋】*【元】*【明】*

[2343] [>契經]Sutta.

[2344] [>祇夜]Geyya.

[2345] [>受決]Veyyākaraa.,受=授【宋】【元】【明】

[2346] [>]Gāthā.

[2347] [>本末]Itivuttaka(?).

[2348] [>生經]Jātaka.

[2349] [>]Udāna.(?)

[2350] [>方等]Vedalla.

[2351] [>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

[2352]〔彼〕-【聖】

[2353] 人=比丘【宋】【元】【明】

[2354] 比丘有=有比丘【宋】【元】【明】【聖】

[2355] 之宜=威儀【聖】

[2356] 毫=豪【聖】

[2357]〔承〕-【宋】【元】【明】

[2358] 宜=儀【聖】*

[2359]〔讀〕-【宋】【元】【明】【聖】

[2360] 復=彼【宋】【元】【明】

[2361] 亦雷亦雨=亦雨亦雷【宋】【元】【明】

[2362] +(光明皇后願文)【聖】

[236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2364]〔之一〕-【宋】【元】【明】

[2365]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2366](三十七)+道品【宋】【元】【明】

[2367](若)+無【宋】*【元】*【明】*

[2368] [>意斷]Padhāna.

[2369](而)+不【宋】【元】【明】

[2370] 忘=妄【聖】*

[2371]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2372](聖)+王【宋】【元】【明】【聖】*

[2373](多修四意斷)+於是【宋】【元】【明】

[2374]〔諸〕-【宋】【元】【明】【聖】

[2375](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宋】【元】【明】

[2376]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2377](道)+品【宋】【元】【明】

[2378] cf.《相應部》S.3.17. Appamāda不放逸(1)cf.《增支部》A.4.13.Padhāna(四正)

[2379] 瞻=薝【宋】【元】【明】,=[-+]【聖】

[2380](最)+為【宋】【元】【明】,為+(最)【聖】

[2381] 是故=如是【宋】【元】【明】

[2382] No.127.《佛說四人出現世間經》,《別譯雜阿含69經》、《雜阿含1146經》、《集異門足論》九(大正26.405a)《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19. (CSCD Pug.4,168. pg.159~160.)cf.《相應部》S.3.21. Puggalā諸人,,cf.《增支部》A.4.85.Tamo-joti闇趣闇(、闇趣明、明趣闇、明趣明)

[2383]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2384] 祇洹=祇桓【明】*

[2385] [>旃陀羅]Caṇḍāla.

[2386] 婬=淫【聖】

[2387](眼)+目【宋】【元】【明】

[2388]〔口〕-【宋】【元】【明】

[2389](口修善法)+意念【宋】【元】【明】

[2390]〔乘馬〕-【聖】

[2391] 乘=入【聖】

[2392]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2393](與)+邊【宋】【元】【明】

[2394] 何所=所可【聖】,何=可【宋】【元】【明】

[2395] 行=報【聖】

[2396] 以=已【宋】*【元】*【明】*

[2397] 或+(有)【聖】

[2398] 無=不【宋】【元】【明】

[2399] 世+(世)【聖】

[2400]〔之〕-【宋】【元】【明】

[2401] 善處+(天上)【宋】【元】【明】

[2402] 講=此【元】

[2403] 此=講【元】

[2404] 能復=復能【宋】【元】【明】

[2405] 呵=取【宋】,=所【元】【明】

[2406] 元=原【宋】【元】【明】,=無【聖】

[2407] 取=【元】【明】

[2408] 他念=念他【宋】【元】【明】

[2409] 恭迎=迎恭【宋】【元】【明】【聖】

[2410] 決=快【宋】【元】【明】

[2411] 明=闇【聖】

[2412] ~《相應部》S.3.3. Rājā,《雜阿含1240經》,《別譯雜阿含67經》

[2413]〔身〕-【元】【明】【聖】

[2414] 爾=今【元】【明】【聖】

[2415] 已=以【聖】*

[2416] 哽噎=哽咽【宋】【元】【明】【聖】

[2417]〔有〕-【宋】【元】【明】

[2418] 捨=棄【宋】【元】【明】

[2419] 車=是【宋】【元】【明】【聖】

[2420]〔日〕-【聖】

[2421] 壽=受【聖】

[2422] 免=勉【聖】

[2423] 趣=起【宋】【元】【明】

[2424]〔此〕-【宋】【元】【明】

[2425] 剎利種=種剎利【宋】【元】【明】

[2426] 為極=極為【宋】【元】【明】

[2427] 時老病=病老時【聖】

[2428](共尊)+共【宋】【元】

[2429] 聖賢=賢聖【宋】【元】【明】【聖】

[2430] 為=謂【宋】【元】【明】

[2431](諸)+比丘【宋】【元】【明】

[2432] 念=學【宋】【元】【明】【聖】

[2433] cf.《相應部》S.3.22. Ayyakā祖母,《雜阿含1227經》,《別譯雜阿含54經》,No.122.《佛說 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2434]〔王〕-【宋】【元】【明】

[2435] 世人=人所【宋】【元】【明】

[2436] 疋=正【聖】

[2437] 嚴+(駕)【宋】【元】【明】

[2438] 彩=綵【聖】

[2439] 遙見=逢見【宋】【元】【明】

[2440]〔便〕-【宋】【元】【明】

[2441](猶)+如【宋】【元】【明】

[2442] 出+(者)【聖】

[2443]〔可〕-【宋】【元】【明】

[2444](若)+此【宋】【元】【明】

[2445] 術=行而【宋】【元】【明】,=行【聖】

[2446](強)+取【聖】

[2447]〔大〕-【宋】【元】【明】

[2448] 奢=捨【聖】

[2449] 甚莫=莫甚【聖】,甚=慎【宋】【元】【明】

[2450]〔便〕-【宋】【元】【明】

[2451] 命=之【宋】【元】【明】【聖】

[2452] 加尸=迦尸【明】*

[2453]〔天〕-【宋】【元】【明】

[2454] 甚莫=慎勿【宋】【元】【明】

[2455] 揣=摶【宋】【元】【明】

[2456] 拳=捲【聖】

[2457] 名+(為)【宋】*【元】*【明】*

[2458] 無病=無為【宋】

[2459] 使=便【宋】【元】【明】

[2460] 壓=押【聖】

[2461] 刺=利【元】

[2462] cf.《增支部》A.4.185. Samaasacca婆羅門真諦(不殺、欲無常、有無常、無我),《雜阿含972經》(大正2.251a)《別譯雜阿含206經》(大正2.450c)

[2463] 天上人中=人中天上【宋】

[2464]〔於〕-【宋】【元】【明】

[2465] ~《增支部》A.4.172. Vibhattisutta()(無礙解)

[2466](般)+涅槃【宋】【元】【明】

[2467](而)+堪【宋】【元】【明】

[2468]〔諸〕-【宋】【元】【明】

[2469] 襞=辟【聖】

[2470] 僧迦利=僧伽梨【宋】【元】【明】

[2471] 計=繫【宋】【元】【明】【聖】

[2472] 諦聽+(諦聽)【宋】【元】【明】

[2473] 自=揵疾【宋】【元】【明】,=疾【聖】

[2474] 我+(義)【宋】【元】【明】

[2475](今不問者)+後【宋】【元】【明】

[2476] 杖=扙【聖】*

[2477] 詣=謂【宋】,=語【元】【明】,-【聖】

[2478](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中【宋】【元】【明】

[2479]〔便〕-【宋】【元】【明】【聖】

[2480] 痛=破【聖】

[2481] 可=何【元】【明】

[2482] 園=國【宋】【元】【明】【聖】

[2483]〔避非〕-【宋】【元】【明】

[2484]〔非〕-【聖】

[2485] 身+(體)【宋】【元】【明】

[2486] 至=可【聖】

[2487]〔言〕-【聖】

[2488] 停=亭【聖】

[2489] 乃=及【宋】【元】【明】

[2490] 躬+(自)【宋】【元】【明】

[2491] 受命=壽命【宋】*【元】*【明】*

[2492] 當亦=亦當【宋】【元】【明】

[2493]〔故如短〕六字-【聖】

[2494](德)+善念【宋】【元】【明】

[2495] 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聖】

[2496] 世+(界)【宋】【元】【明】【聖】

[2497] 然+(我)【宋】【元】【明】

[2498](四)+念【聖】

[2499] 住=於【宋】【元】【明】

[2500](復)+入【宋】【元】【明】

[2501]〔無想〕-【聖】

[2502]〔處〕-【聖】

[2503](第)+三【宋】【元】【明】【聖】

[2504] 舍利+(弗)【元】,【明】【聖】*

[2505]〔不〕-【宋】【元】【明】

[2506]〔爾〕-【宋】【元】【明】

[2507](如)+須【宋】【元】【明】

[2508]〔住〕-【宋】【元】【明】

[2509] 桓=洹【聖】*

[2510] 力士=力人【宋】【元】【明】

[2511] 屈申=屈伸【宋】【元】【明】

[2512] 阿須輪=阿須倫【宋】【元】【明】

[2513] 利+(弗)【聖】

[2514] 夜=疾【宋】【元】【明】

[2515] 變=反【宋】【元】【明】

[2516] 震=振【聖】

[2517] 側=[*]【元】【明】

[2518] 若+(世尊)【宋】【元】【明】【聖】

[2519]〔至〕-【聖】

[2520] 曰=白【元】

[2521] 來用=用奉【宋】【元】【明】

[2522](奉)+上【聖】

[2523] 常=當【宋】【元】【明】【聖】

[2524] 脫+(身解脫)【聖】

[2525]〔身解脫〕-【宋】【元】【明】

[2526] 教誡=教戒【宋】【元】【明】【聖】

[2527] 不常=無常【宋】【元】【明】【聖】

[2528]〔譬〕-【宋】【元】【明】

[2529] 即=則【聖】

[2530] 油盡即=消息【宋】【元】【明】

[2531] 如=於油【宋】【元】【明】

[2532] 定光=錠光【元】【明】

[2533] [>]優尼般嗟伽羅=尼蹉優般尼嗟伽羅【宋】【元】【明】

[2534]〔非〕-【宋】【元】【明】【聖】

[2535] 含=鋡【聖】

[2536] 八=七【聖】

[2537] +(光明皇后願文)【聖】

[2538] 含=鋡【聖】*

[2539] 九=八【聖】*

[2540](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2541] 第二十六=分【聖】

[2542] 餘=二【明】

[2543] 之=大【宋】【元】【明】

[2544]〔智〕-【宋】【元】【明】

[2545]〔之〕-【宋】【元】【明】

[2546] 猛勇=勇猛之【宋】【元】【明】,=勇猛【聖】

[2547](於)+三【宋】【元】【明】

[2548] 智慧=慧智【聖】

[2549]〔知〕-【宋】【元】【明】

[2550] 議論=論議【宋】【元】【明】

[2551] 已=以【聖】*

[2552]〔辭〕-【宋】【元】【明】

[2553] 以=已【宋】【元】【明】

[2554] 目連=目揵連【宋】*【元】*【明】*

[2555]〔定〕-【宋】【元】【明】

[2556]〔起入處〕九字-【聖】

[2557] 初禪=一禪【宋】【元】【明】

[2558] 省覲=覲省【宋】【元】【明】

[2559] 伎樂=妓樂【宋】【元】【明】【聖】

[2560] 由旬=由延【宋】【元】【明】

[2561]〔默然察諸比丘已〕-【宋】【元】【明】

[2562]〔人〕-【宋】【元】【明】【聖】

[2563] 減=滅【聖】

[2564]〔不〕-【宋】【元】【明】

[2565]〔一〕-【宋】【元】【明】

[2566]〔智慧〕-【宋】【元】【明】

[2567]〔諸〕-【宋】【元】【明】

[2568] 二施=此二財【宋】【元】【明】,=施二財【聖】

[2569] 偷婆:塔:犍陀羅語thuvathuba,梵語sthūpa﹐巴利語thūpa ,也有人譯成「塔婆」

[2570]〔若有起寺此人〕-【聖】

[2571]〔應起偷婆〕-【宋】【元】【明】,(人)+應【聖】

[2572]〔白世尊〕-【宋】【元】【明】

[2573] 曰=言【聖】

[2574] 加=自【元】【明】

[2575] 婬=淫【聖】*

[2576](有)+更【宋】【元】【明】

[2577] 世尊=佛【宋】【元】【明】

[2578] cf.《相應部》S.22.87. Vakkali跋迦梨,《雜阿含1265經》,M.28. Mahāhatthipadopamasutta象跡喻大經,《中阿含30經》象跡喻經》,《如是語經》It.92.

[2579] 自刀殺=自殺然【宋】【元】【明】,=自力然【聖】

[2580] 汝今=曰汝【宋】【元】【明】

[2581]〔日〕-【宋】【元】【明】

[2582]〔然〕-【宋】【元】【明】

[2583]〔刀〕-【宋】【元】【明】

[2584] 取=今【宋】【元】【明】

[2585] 習=集【宋】【元】【明】【聖】*

[2586]〔是謂痛想行識集〕-【宋】【元】【明】

[2587] 阿難+(曰)【宋】【元】【明】

[2588] 集=善【聖】

[2589]〔曰〕-【宋】【元】【明】

[2590]〔將〕-【宋】【元】【明】

[2591] 說=受【宋】【元】【明】

[2592]〔何〕-【宋】【元】【明】

[2593] 習=集【元】【聖】

[2594] 梨=利【聖】

[2595]〔增壹阿含經〕-【明】

[2596] 七=六【聖】

[2597] ~《中部》M.141. Sacchavibhaga諦分別經,《中阿含31經》分別聖諦經(大正1.467.)No. 32.《佛說四諦經》(大正1.814.)

[2598] 謂=諸【宋】【元】【明】【聖】

[2599] 犍=揵【聖】*

[2600]〔以〕-【宋】【元】【明】

[2601] 行+(法)【宋】【元】【明】

[2602] ~《中部》M.11. Sīhanāda師子吼小經,《中阿含103經》師子吼經(大正1.590.)

[2603] 論義=論議【宋】【元】【明】

[2604]〔已在一面[>]〕-【宋】【元】【明】,已=以【聖】

[2605]〔亦〕-【宋】【元】【明】

[2606]〔食〕-【宋】【元】【明】

[2607] 尼師檀=尼師壇【宋】【元】【明】,=居師檀【聖】

[2608]〔者〕-【宋】【元】【明】

[2609] 受=愛【聖】*

[2610]〔有受心〕-【聖】

[2611] 元本=原本【宋】【元】【明】

[2612] 是=此【宋】【元】【明】【聖】

[2613] 以=已【宋】*【元】*【明】*【聖】

[2614]〔而〕-【宋】【元】【明】

[2615] ~《增支部》A.9.20.Velāmasutta毘羅摩(婆羅門,布施功德之較量),《雜阿含155經》,No.72.《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No.73.《佛說須達經》,No.74.《佛說長者施報經》《中阿含155經》須達哆經(大正1.677a)

[2616] [>阿那邠邸長者]Anāthapiṇḍika.(給孤獨長者)

[2617]〔若〕-【聖】

[2618]〔好〕-【宋】【元】【明】

[2619] 若+(此)【宋】【元】【明】

[2620] [>]=發【聖】

[2621] 樂+(著)【宋】【元】【明】

[2622] 恒受其教=受其教令【宋】【元】【明】

[2623] [>毘羅摩]Velāma.

[2624] 瑪=車馬【聖】

[2625] 璃=離【聖】

[2626] 罐=灌【聖】

[2627] 毾=【聖】

[2628] 用=以【宋】*【元】*【明】*

[2629] 挍=文【聖】

[2630] 副=覆【元】【明】

[2631] 飲=飯【聖】

[2632]〔招提僧〕-【宋】【元】【明】

[2633](布)+施【宋】【元】【明】

[2634]〔受〕-【聖】

[2635] 計=量【宋】【元】【明】【聖】

[2636] 此=其【宋】【元】【明】

[2637]〔是〕-【宋】【元】【明】

[2638]〔也〕-【宋】【元】【明】

[2639] 嬰孩=嬰孩【宋】*【元】*【明】*,=嬰咳【聖】*

[2640] 飯=飲【宋】【元】【明】【聖】

[2641] 與=以【宋】【元】【明】【聖】

[2642] 在=【聖】

[2643] 作=施【宋】【元】【明】

[2644] 想=相【聖】

[2645] 食已=以【宋】【元】【明】

[2646] 興=與【宋】【元】【明】

[2647] 精進=精勤【宋】【元】【明】

[2648] ~《增支部》A.4.8. Vesārajja(如來四種)無所畏

[2649] 已=以【宋】【元】【明】【聖】

[2650] 已=以【聖】

[2651] 此處=此事【宋】*【元】*【明】*

[2652] 如是=是故【宋】【元】【明】

[2653] ~《增支部》A.4.7. Sobheti莊嚴(僧團的四眾聰明.調伏.無畏.多聞.持法),《雜阿含873經》(大正2.220c)

[2654] 悍=捍【宋】*【聖】

[2655] ~《相應部》S.30.1.Suddhika品類S.30.2.Haranti取、《長阿含30經》世記經(龍鳥品)

[2656] 搏=擗【宋】【聖】*,=闢【元】【明】*

[2657] 喪亡=死【宋】【元】【明】

[2658] 縱廣=廣縱【聖】*

[2659] 卵生+(胎生)【宋】【元】【明】【聖】

[2660] 身=有【宋】【元】【明】

[2661]〔布〕-【宋】【元】【明】

[2662] 淨潔+(施)【宋】【元】【明】

[2663] 惠施=施惠【宋】【元】【明】

[2664] 具+(足)【宋】【元】【明】

[2665] 計=斗【宋】【元】【明】,=升【聖】

[2666] 斛=[*]【聖】*

[2667](諸)+比丘【宋】【元】【明】

[2668] 誡=戒【聖】

[2669](於是如來)+至真【宋】【元】【明】

[2670] 任=住【宋】

[2671] 是知=知是【宋】【元】【明】

[2672] 諸=語【宋】【元】【明】【聖】

[2673](之)+人【宋】【元】【明】。奉法人:即法行人、隨法行(dhammanusārīdhamma-follower守法的行動的;相對於信行者’ saddhānusārī (faith-follower))。

[2674] 人=又【宋】

[2675](有)+後世【宋】【元】【明】

[2676](我)+等【宋】【元】【明】

[2677] +(光明皇后願文)【聖】

[2678](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2679] DhpA.1. pp.366.ff.

[2680] 者=今【宋】【元】【明】

[2681]〔僧〕-【宋】【元】【明】

[2682] 虎魄=琥珀【宋】【元】【明】

[2683]〔中〕-【宋】【元】【明】

[2684] 庭中=中庭【宋】【元】【明】

[2685] 姊=妹【宋】*【元】*【明】*

[2686] 拔提=提【宋】【元】【明】

[2687] 我+(先)【宋】【元】【明】

[2688] 道士=道人【宋】【元】【明】

[2689] 狂=誑【宋】【元】【明】

[2690] 口=之【宋】【元】【明】

[2691]〔國〕-【宋】【元】【明】

[2692] 斛淨=穀淨【宋】【元】【明】

[2693] 六變=六反【宋】【元】【明】

[2694](諸)+如來【宋】【元】【明】

[2695] 言=曰【宋】【元】【明】

[2696]〔揵〕-【宋】*【元】*【明】*

[2697] 域=城【宋】

[2698]〔說〕-【宋】【元】【明】

[2699](而)+修行【宋】【元】【明】

[2700] 修行=而修行之【宋】【元】【明】

[2701]〔者〕-【宋】【元】【明】

[2702] 婬他=他婬【宋】【元】【明】

[2703] 如+(我)【宋】【元】【明】

[2704] 嘗+(飲)【宋】【元】【明】

[2705](所)+能【宋】【元】【明】

[2706] 下=來【宋】【元】【明】

[2707] 習=集【元】【明】*

[2708] 以=已【宋】*【元】*【明】*

[2709] 根原=根元【宋】【元】【明】

[2710] 坐=座【宋】*【元】*【明】*

[2711]〔老〕-【宋】*【元】*【明】*

[2712] 並=而【宋】【元】【明】

[2713] 便=使【宋】【元】【明】

[2714]〔我〕-【宋】【元】【明】

[2715] 是語=是說【宋】【元】【明】

[2716]〔種〕-【宋】【元】【明】

[2717] 識知=知識【宋】【元】【明】

[2718](老)+母【宋】【元】【明】

[2719] 戒=誡【宋】*【元】*【明】*

[2720]〔今〕-【宋】【元】【明】

[2721] 今=爾【宋】【元】【明】

[2722] 言=曰【宋】【元】【明】

[2723](今以飯比丘餘)+故【宋】【元】【明】

[2724] 殘餅=餅在【宋】【元】【明】

[2725](告)+曰【宋】【元】【明】

[2726]〔復〕-【宋】【元】【明】

[2727](施)+與【宋】【元】【明】

[2728] 優婆夷=優婆斯【宋】【元】【明】

[2729]〔清〕-【宋】【元】【明】

[2730]〔老母〕-【宋】【元】【明】

[2731] 難陀+(母)【宋】【元】【明】

[2732] 常=當【宋】【元】【明】

[2733] 諸=行【宋】【元】【明】

[2734] 賢聖=賢者【宋】【元】【明】

[2735]〔有〕-【宋】

[2736] 已=以【宋】【元】【明】

[2737]〔鍾〕-【宋】【元】【明】

[2738] 此義+(已)【宋】【元】【明】

[2739] 優婆迦尼=優波迦尼【宋】

[2740] 世尊=佛【宋】【元】【明】

[2741] 臂=【元】【明】

[2742] ~《增支部》A.4.50. Upakkilesa(日月、沙門之四種)

[2743] [>阿須倫]Rāhu Asurinda.

[2744] ~《增支部》A.3.34. Hatthakasutta(阿羅毘)訶哆[王子](問安樂而寐)

[2745] [>阿羅毘]Ālavī.

[2746] 手~Hatthaka.

[2747] 宿昔=宿宵【宋】【元】【明】

[2748] 端政=端正【宋】【元】【明】

[2749]〔然〕-【宋】【元】【明】

[2750] 坐=座【宋】【元】【明】

[2751] 是=坐【宋】【元】【明】

[2752] 故=以【宋】【元】【明】

[2753]〔懷〕-【宋】【元】【明】

[2754]〔彼〕-【宋】【元】【明】

[2755] cf.《長老偈》Thag.vv.181-182

[2756](以)+手【宋】【元】【明】

[2757] 呵梨勒果=訶利勒【宋】【元】,=訶利勒果【明】

[2758]〔之〕-【宋】【元】【明】

[2759] 疹=疾【宋】*【元】*【明】*

[2760]〔者〕-【宋】【元】【明】

[2761] 如=原【宋】【元】【明】

[2762]〔授〕-【宋】【元】【明】

[2763] 疹=疾【元】【明】*

[2764] 白=曰【元】

[2765]〔者〕-【宋】【元】【明】

[2766] 命終+(者)【宋】【元】【明】

[2767] 一戒=戒一【宋】【元】【明】

[2768] 屈申=屈伸【宋】【元】【明】

[2769] 元=原【宋】【元】【明】

[2770] 音嚮=音響【宋】*【元】*【明】*

[2771] 生死=死生【宋】【元】【明】

[2772] 鳥獸=鳥狩【宋】

[2773] 即=則【明】

[2774] 所謂=所以【宋】【元】【明】

[2775] 唌=涎【元】【明】

[2776] 尿=溺【宋】【元】【明】

[2777] 軟溺=軟弱【宋】【元】【明】

[2778]〔外水種是名〕-【宋】【元】【明】

[2779] 之間=間之【宋】【元】【明】

[2780]〔共〕-【宋】【元】【明】

[2781] ~《增支部》A.4.180. Mahāpadesana四大教法(辨認正法律)《大般涅槃經》D.16./II,124-126.(第四誦品第八~十一節),《長阿含2經》(遊行經)

[2782] 語=說【宋】【元】【明】

[2783] 論議=論義【宋】【元】【明】

[2784](彼)+比丘【宋】【元】【明】

[2785] 源=原【宋】【元】【明】

[2786] 也=耶【宋】【元】【明】

[2787] 義我=我義【宋】【元】【明】

[2788](設與經經律阿毘曇戒)+共相【宋】【元】【明】

[2789] 得=待【宋】【元】【明】

[2790] 供養=恭敬【宋】【元】【明】

[2791] 大威=大盛【宋】【元】【明】

[2792] 在世+(者)【宋】【元】【明】

[2793]〔便有〕-【宋】【元】【明】

[2794]〔說〕-【宋】【元】【明】

[2795]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2796] 惓=倦【宋】【元】【明】

[2797](詣)+來【宋】【元】【明】

[2798] 此=之【宋】【元】【明】

[2799] 後樂+(也)【宋】【元】【明】

[2800](唯願世尊與諸比丘說此緣本先苦而後樂)+義【宋】【元】【明】

[2801]〔歸〕-【宋】【元】【明】

[2802](而)+後【宋】【元】【明】

[2803] 謂=諸【宋】【元】【明】

[2804] 持=得【宋】*【元】*【明】*

[2805](是謂初)+得【宋】【元】【明】

[2806]〔有〕-【宋】【元】【明】

[2807] 喜望=悕望【宋】【元】【明】

[2808] 結網=內結【宋】【元】【明】

[2809](永)+斷【宋】【元】【明】

[2810] [>]=媱【宋】【元】【明】

[2811] ~《增支部》A.4.88. Saññojana(不動、白蓮、紅蓮、柔軟沙門)《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4,29. (CSCD Pug.4,190. pg.173.)

[2812] 黃藍花~Macala.

[2813] 邠陀利=分陀利【元】【明】*~Puṇṇarīka.

[2814] 柔軟~Sukhumāla.

[2815] 至=經【宋】【元】【明】

[2816] 塵=盧【宋】【元】【明】

[2817] 經=音【宋】【元】【明】

[2818] 含=鋡【聖】*

[2819](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2820] 九=八【聖】

[2821] 而後=後亦【聖】*

[2822](彼)+云【元】【明】

[2823] 之=乏【宋】

[2824] 見+(者)【宋】

[2825]〔有〕-【宋】【元】【明】【聖】

[2826]〔彼〕-【聖】

[2827] 德之=之德【宋】【元】【明】

[2828] 曩=【聖】

[2829] 日=昔【宋】【元】【明】【聖】

[2830] 之遺=乏匱【宋】【元】【明】

[2831] 處+(天上)【宋】【元】【明】

[2832](天上)+人【聖】

[2833]〔心〕-【宋】【元】【明】

[2834] 窮=賤【宋】【元】【明】

[2835] 後=復【宋】【元】【明】

[2836] 正=等【宋】【元】【明】

[2837](世)+有【宋】【元】【明】

[2838]〔故〕-【宋】【元】【明】【聖】

[2839] 飲=飯【聖】*

[2840] 床+(敷)【明】,床+(蓐)【聖】

[2841](在)+人【宋】【元】【明】

[2842](此)+眾【宋】【元】【明】【聖】

[2843] 樂=苦【宋】【元】【明】

[2844] 苦=樂【宋】【元】【明】

[2845] 苦=樂【宋】【元】【明】

[2846] 樂=苦【宋】【元】【明】

[2847] 在=作【宋】【元】【明】【聖】

[2848] 施+(長復作諸功德分段布施)十字【宋】【元】【明】

[2849]〔亦〕-【聖】

[2850] 願=然【宋】【元】【明】

[2851] 床+(敷)【宋】*【元】*【明】*,床+(蓐)【聖】

[2852] 短乏=乏短【宋】【元】【明】

[2853] 免=勉【聖】*

[2854] 唯喻=維渝【聖】,唯=維【宋】【元】【明】

[2855] 恒=復【宋】【元】【明】【聖】

[2856] 波=婆【宋】【元】【明】【聖】*

[2857]〔當〕-【聖】

[2858] 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閻浮提)

[2859]〔信〕-【宋】*【元】*【明】*

[2860]〔受〕-【宋】

[2861] 福+(也)【宋】【元】【明】

[2862] 言=曰【宋】【元】【明】

[2863](轉)+輪【聖】*

[2864]〔里地〕-【聖】,里=人民【宋】【元】【明】

[2865] 里=之【元】【明】

[2866] 曰=越【宋】*【元】*【明】*

[2867]〔及〕-【宋】【元】【明】

[2868] 天+(之)【宋】【元】【明】【聖】

[2869] cf.《相應部》S.12.11.Āhāra食,cf.《雜阿含371經》

[2870] 摶=揣【宋】【元】*【聖】

[2871]〔為〕-【宋】*【元】*【明】*

[2872]〔名為〕-【宋】*【元】*【明】*

[2873](彼)+云【宋】【元】【明】

[2874] 繖=散【聖】

[2875] 諸=語及【聖】

[2876]〔之〕-【宋】【元】【明】

[2877](所)+想【宋】【元】【明】

[2878] 為=名【宋】【元】【明】

[2879] 辭=報【宋】*

[2880] 實=寶【聖】

[2881]〔所〕-【宋】【元】【明】【聖】

[2882] 原=元【宋】【元】【明】【聖】

[2883] 羅+(者)【宋】【元】【明】

[2884] 若=如【聖】

[2885] 故+(諸比丘)【宋】【元】【明】

[2886] ~《增支部》A.4.77. Acintita(諸佛境界、禪定(神通)境界、業報、世界之思惟)不應思議,雜阿含407-408經》

[2887] 惟=議【宋】【元】【明】

[2888] 去=生【宋】【元】【明】

[2889]〔滅〕-【聖】

[2890] 界=間【宋】

[2891] 災=此【聖】

[2892] 間=界【元】【明】

[2893] 渧=滴【宋】*【元】*【明】*

[2894] 出+(也)【宋】【元】【明】【聖】

[2895] 行本=本行【宋】【元】【明】

[2896] 能作=作此【宋】【元】【明】

[2897] 無+(瑕)【宋】【元】【明】

[2898] 大=天【元】【明】

[2899] 身+(耶)【宋】【元】【明】

[2900] 興=與【宋】【元】【明】【聖】

[2901] 聲=響【宋】【元】【明】【聖】

[2902] 惟=議【宋】*【元】*【明】*

[2903] 此世界云何=云何世界【宋】

[2904] 議=惟【聖】*

[2905]〔而〕-【宋】【元】【明】【聖】

[2906] 愚=惑【宋】

[2907] 最為=為最【宋】【元】【明】

[2908]〔當共〕-【宋】【元】【明】

[2909]〔使〕-【聖】

[2910] 是故諸=如是【宋】【元】【明】

[2911] 知=如【宋】【元】【明】【聖】

[2912] cf.《相應部》S.51.11.Pubbe

[2913] 誡=戒【元】【明】

[2914]〔神足〕-【聖】

[2915](有)+心【宋】【元】【明】

[2916]〔名為〕-【宋】*【元】*【明】*

[2917] 惓=倦【宋】【元】【明】

[2918] 一切=皆悉【宋】【元】【明】【聖】

[2919] 如是=是故諸【宋】【元】【明】

[2920] cf.《增支部》A.4.9. Tahuppāda(衣、食、床座、更好物)渴愛生起

[2921] 愛起=起愛【宋】*【元】*【明】*

[2922] 坐=座【元】【明】

[2923]〔比丘〕-【明】

[2924] 座=坐【宋】【聖】*

[2925](我)+不【宋】【元】【明】

[2926] 起=興【宋】【元】【明】

[2927] 滅=城【宋】,=味【元】【明】

[2928] 水+(東流)【宋】【元】【明】

[2929]〔向東流〕-【宋】【元】【明】

[2930]〔中〕-【宋】【元】【明】

[2931] 剃=剔【聖】

[2932](弟)+子【宋】【元】【明】

[2933] 者何=然者【宋】【元】【明】

[2934] 求=來【元】

[2935]〔一〕-【聖】

[2936] +(光明皇后願文)【聖】

[2937](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2938] 聽+(諦聽)【宋】【元】【明】

[2939] 是=為【宋】【元】【明】

[2940] 苦+(習)【宋】,(集)【元】【明】

[2941] 義+(義)【宋】【元】【明】

[2942](陰義)+事【宋】【元】【明】

[2943] 床+(敷)【明】

[2944] 生=至【宋】【元】【明】

[2945] 者何=然者【宋】【元】【明】

[2946](如)+是【宋】【元】【明】

[2947] 閱=越【明】*,【明】

[2948] 向=始【宋】【元】【明】

[2949] 加=跏【宋】*【元】*【明】*

[2950] 計=繫【宋】【元】【明】

[2951] 髮鬚=鬚髮【宋】【元】【明】

[2952]〔當〕-【宋】【元】【明

[2953] Mano. pp.517-518.DhpA.3.p.465.No.128.《須摩提女經》,No.129.《佛說三摩竭經》,No.130.《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2954] 使=從【宋】*【元】*【明】*

[2955] 後+(復)【宋】【元】【明】

[2956] 者=見【宋】【元】【明】

[2957] 適=嫡【元】【明】

[2958] 詶=儔【元】【明】

[2959] 之=事【宋】【元】【明】

[2960] 責=索我【宋】【元】【明】

[2961](滿財)+長【宋】【元】【明】

[2962] 行+(之)【宋】【元】【明】

[2963] 適=嫡【明】

[2964] 也=耶【宋】【元】【明】

[2965] 寶羽=羽寶【宋】*【元】*【明】*

[2966] 取=娶【宋】【元】【明】

[2967] 見=現【元】【明】*

[2968] 項=頸【元】【明】

[2969] 坐=座【宋】*【元】*【明】*

[2970](作)+禮【宋】【元】【明】

[2971] 異=序【宋】【元】【明】

[2972] 群=類【宋】【元】【明】

[2973] 誑=狂【宋】【元】【明】

[2974] 說=語【宋】【元】【明】

[2975] 刻=刓【宋】【元】【明】

[2976] 食=飯【宋】【元】【明】

[2977] 此+(女)【宋】【元】【明】

[2978] 須=願【宋】【元】【明】

[2979] 掩=揜【宋】【元】【明】

[2980] 言=曰【宋】【元】【明】

[2981] 護=牙【元】,=手【明】

[2982] 止=至【宋】【元】【明】

[2983] 泉+(水)【宋】【元】【明】

[2984] 叉=又【聖】

[2985] 炎=燄【宋】*【元】*【明】*

[2986] 起+(還)【聖】

[2987] 想=相【宋】

[2988] 洗=水澆【宋】【元】【明】

[2989] 曝=暴【聖】

[2990] 來=我見【宋】【元】【明】

[2991] 乎=干【聖】

[2992] 爐=火【宋】【元】【明】【聖】

[2993] 厄+(處)【元】【明】

[2994] 歎=頌【宋】【元】【明】

[2995] 降=除【聖】*

[2996] 且=見【宋】【明】

[2997] 馬提=烏仗【元】【明】,=馬持【聖】

[2998] 厄=危【聖】

[2999] 玄=懸【宋】【元】【明】

[3000] 洹=桓【明】*

[3001] 作禮=禮佛【宋】【元】【明】

[3002] 洹=桓【明】*【聖】

[3003] 比丘有=有比丘【宋】【元】【明】

[3004](阿)+羅【宋】【元】【明】

[3005](明當往受須摩提請)八字+當【宋】【元】【明】

[3006] 名+(曰)【宋】【元】【明】

[3007] 漢=歎【聖】*

[3008] 居+(在)【宋】【元】【明】

[3009]〔即〕-【宋】【元】【明】

[3010] 我=或【宋】【元】

[3011] 目+(揵)【宋】【元】【明】

[3012] 匹=述【宋】

[3013] 均=周【元】【明】

[3014] 般=半【聖】

[3015] 覲=觀【明】

[3016](彼)+使【宋】【元】【明】

[3017] 髮=跪【聖】

[3018] 疾=而【明】

[3019]〔人〕-【宋】【元】【明】

[3020] 茶=[-+]【元】【明】【聖】

[3021] 茶=[-+]【宋】【元】【明】【聖】

[3022] 茂=折【宋】【元】【明】

[3023] 至=詣【宋】【元】【明】

[3024](女)+曰【宋】【元】【明】

[3025] 眾=泉【宋】【元】【明】

[3026] 青=清【聖】

[3027] 加=跏【宋】【元】【明】【聖】*

[3028] 往=彼【元】

[3029] 域=城【聖】

[3030] 朗=明【宋】【元】【明】

[3031] 極勇=勇極【宋】【元】【明】

[3032](此)+偈【宋】【元】【明】

[3033] 琉璃=流離【聖】*

[3034] 為極=極為【宋】【元】【明】

[3035]〔此〕-【宋】【元】【明】

[3036] 以=已【宋】*【元】*【明】*

[3037] 旃=栴【聖】*

[3038] 皆=昔【宋】*【元】*【明】*

[3039](往)+詣【宋】【元】【明】

[3040] 天地=地大【宋】【元】【明】

[3041] 校=交【聖】*

[3042](己)+以【宋】【元】【明】

[3043] 女=時【聖】

[3044] 犍=揵【宋】【元】【明】【聖】

[3045] 今聞=聞今【聖】

[3046] 上=中【宋】【元】【明】

[3047] 乾=揵【宋】【元】【明】【聖】

[3048] 伽=迦【聖】

[3049] 仞=刃【聖】[>]

[3050]〔有〕-【宋】【元】【明】

[3051] 桓=洹【聖】

[3052] 琴=笒【宋】【元】【聖】

[3053] 是+(時)【宋】【元】【明】【聖】

[3054] 鳳凰=風【聖】

[3055]〔王〕-【宋】【元】【明】

[3056] 詣=諸【元】

[3057] 渡=度【宋】【元】【明】【聖】

[3058] 原=元【宋】【元】【明】【聖

[3059] [>][>]【宋】*【元】*【明】*,=澹【聖】*

[3060] 怕=薄【宋】*,=泊【聖】*

[3061] 是=自【明】

[3062] 能=復【宋】【元】【明】

[3063] 脫=解【聖】

[3064] 垢=岸【宋】*【元】*【明】*【聖】

[3065] 傾=須【聖】

[3066] 相=想【聖】

[3067] 諸=擁護【宋】【元】【明】,=護【聖】

[3068] 是+(時)【宋】【元】【明】

[3069] 獸=狩【宋】【元】【聖】

[3070] 獸=狩【宋】【聖】*

[3071] 響=嚮【聖】

[3072] 寧=守【聖】

[3073] 運=雲【宋】【元】【明】

[3074] 世尊=佛【宋】【元】【明】

[3075] 結=網【宋】【元】【明】【聖】

[3076] 而自歸=自歸命【宋】【元】【明】

[3077] 原=元【宋】【元】【明】【聖】

[3078] 明=眼【宋】【元】【明】

[3079] 姓=性【聖】

[3080] 習=集【元】【明】

[3081] [*]=疊【聖】

[3082] 財=富【聖】

[3083] 已=化【宋】【元】【明】

[3084] 波=婆【聖】

[3085] =柰【宋】【元】【明】

[3086](布)+施【宋】【元】【明】

[3087] 普=並【聖】

[3088] 受=愛【宋】【元】【明】

[3089] 毫=豪【聖】

[3090] 身+(即於女身)【宋】【元】【明】

[3091] 乏=之【聖】

[3092] 願誓=誓願【宋】【元】【明】

[309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3094] ~《中部》M.4. Bhayabherava怖駭經

[3095] 生漏~Jāṇussoni.

[3096] 靜=居【元】【明】[>]

[3097] 居=靜【宋】*【元】*【明】*

[3098](諸)+有【宋】【元】【明】

[3099] 在=非【宋】【聖】

[3100] 謂=者【宋】【元】【明】

[3101] 我+(有)【宋】【元】【明】

[3102] 以=已【宋】*【元】*【明】*

[3103] 喜悅=歡喜【宋】【元】【明】

[3104] 同=自【宋】【元】【明】

[3105] 惓=倦【宋】【元】【明】[>]

[3106] 處=居【宋】【元】【明】【聖】

[3107] 諸=設【宋】【元】【明】

[3108] 此+(義)【宋】【元】【明】

[3109] 惡=怨【聖】

[3110] 是=非【宋】【元】【明】

[3111]〔我〕-【聖】

[3112] 我當=當我【宋】【元】【明】

[3113] 獸=狩【聖】

[3114] 林=[*]【宋】【元】【明】【聖】

[3115](不)+臥【宋】【元】【明】

[3116](使)+除【宋】【元】【明】

[3117](其)+畏【宋】*【元】*【明】*

[3118] 非=不【宋】*【元】*【明】*

[3119](爾時)+我【宋】【元】【明】

[3120] 坐=行【宋】【元】【明】

[3121]〔亦非要〕九字-【聖】

[3122]〔使〕-【宋】【元】【明】【聖】

[3123]〔其〕-【宋】【元】【明】【聖】

[3124] 臥=坐【宋】

[3125] 錯亂=亂錯【宋】【元】【明】

[3126]〔想〕-【聖】

[3127] 持=待【宋】【元】

[3128]〔有〕-【聖】

[3129] 喜+(安)【明】~Pītisukham.

[3130]〔於〕-【聖】

[3131] 已=以【聖】

[3132] 賢聖=聖賢【宋】【元】【明】

[3133] 正=等【宋】【元】【明】【聖】*

[3134]〔復〕-【宋】【元】【明】

[3135] 愚+(癡)【宋】【元】【明】

[3136] 此+(二)【宋】【元】【明】,此+(人)【聖】

[3137](時)+梵【宋】【元】【明】

[3138] 白=向【元】

[3139] 僂=傴【宋】【元】【明】,=【聖】

[3140] 申=伸【明】

[3141](是)+過【宋】【元】【明】

[3142]〔一〕-【元】【明】

[3143] 加=跏【宋】【元】【明】【聖】

[3144] 遙=逢【聖】

[3145] 便=更【元】

[3146] 獸=狩【聖】

[3147] 凶=殃【聖】*

[3148] 謂=語【宋】【元】【明】,=諮【聖】

[3149] 住=治【宋】【元】【明】【聖】

[3150](備)+為【宋】【元】【明】【聖】

[3151] 坐=座【宋】【元】【明】

[3152](已)+見【宋】【元】【明】

[3153] 我=飛【聖】,〔我〕-【宋】【元】【明】

[3154](世)+尊【宋】【元】【明】【聖】

[3155] 起=興【宋】【元】【明】【聖】

[3156]〔見〕-【宋】【元】【明】

[3157] 手=乎【宋】【元】【明】【聖】

[3158]〔復〕-【宋】【元】【明】

[3159]〔汝〕-【聖】

[3160] 為我=與【宋】【元】【明】

[3161] 已=以【宋】【元】【明】

[3162]〔敷〕-【聖】

[3163] 淵=溟【宋】【元】【明】

[3164](皆)+習【聖】

[3165] 惡=怨【聖】

[3166] 定=之【聖】

[3167] 恚=意【宋】【元】【明】

[3168] 姓=性【聖】

[3169] 遇=過【聖】

[3170] 除+(去)【宋】【元】【明】

[3171](法)+法【元】【明】

[3172] 知=智【宋】【元】【明】

[3173] 污=沽【宋】,=玷【元】【明】,=治【聖】

[3174] 普=【聖】

[3175] 恭養=恭敬【宋】【元】【明】,=供養【聖】

[3176]〔當作是學爾時[>]比丘〕-【宋】

[3177] cf. 《增支部》A.4.162.Vitthata(苦遲通行等,四種行)廣說

[3178] 捷=速【宋】【元】【明】,=楗【聖】*

[3179] 慧根定=定根慧【宋】【元】【明】

[3180] 或=二【聖】

[3181] 法=三【元】【明】

[3182] Dhp.9.128.偈,No. 131.《佛說婆羅門避死經》

[3183] 閱=越【明】

[3184] 是=此【宋】【元】【明】【聖】

[3185] 議=義【聖】

[3186] 際=剎【宋】【元】【明】【聖】

[3187] 止=之【宋】【元】【明】

[3188] 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

[3189] 四+(園觀)【聖】

[3190] =忽【聖】*

[3191] 夜=度【元】【明】*

[3192](三十三天有此四園觀)+然【宋】【元】【明】

[3193] 極=及【明】

[3194] 徹=澈【宋】【元】【明】【聖】

[3195] 者=名【宋】【元】【明】

[3196]〔為〕-【宋】【元】【明】

[3197] 是+(之)【宋】【元】【明】

[3198] 園+(中)【宋】【元】【明】

[3199]〔大〕-【宋】【元】【明】

[3200] 悅=喜【宋】【元】【明】

[3201](若)+三【宋】【元】【明】【聖】

[3202] 以=次【聖】

[3203] 望=媱【宋】【元】【明】【聖】

[3204] 國王家生=生國王家【宋】【元】【明】

[3205]〔生〕-【聖】

[3206](比)+人【宋】【元】【明】

[3207](之)+故【宋】【元】【明】

[3208]〔四〕-【聖】

[3209] 無苦無=不苦不【宋】【元】【明】

[3210] 是故名之=是之故名【宋】【元】【明】

[3211] 若+(有)【宋】【元】【明】

[3212](滅)+無【宋】【元】【明】

[3213] 三=二【聖】

[3214] 池+(也)【宋】【元】【明】

[3215] 非=不【宋】【元】【明】

[3216] 但=恒【宋】【元】【明】

[3217]〔之〕-【宋】【元】【明】【聖】

[3218] 是+(故)【宋】【元】【明】

[3219] ~《相應部》S.35.197. Āsīvisa毒蛇,《雜阿含1172經》

[3220] 四=西【聖】

[3221] 來=求【元】【明】

[3222] 今=王命【聖】

[3223] 施行=蛇所【元】【明】

[3224]〔行〕-【聖】

[3225] 懼=怖【宋】【元】【明】

[3226] 直=前【宋】【元】【明】

[3227] 湊=奏【聖】

[3228]〔深〕-【宋】【元】【明】

[3229] 何=向【宋】【元】【明】【聖】

[3230] 使=而【明】

[3231] 杖=仗【宋】*【元】*【明】*

[3232] 若=便【元】【明】

[3233](彼)+若【宋】【元】【明】

[3234] 惡=怨【聖】

[3235] 度=渡【宋】【元】【明】

[3236] 蘘=壤【宋】

[3237]〔慧〕-【宋】【元】【明】

[3238] 無明流見流=見流無明流【宋】【元】【明】

[3239] 妊=任【聖】

[3240] 復=彼【宋】【元】【明】

[3241] 即+(以)【宋】【元】【明】

[3242]〔爾時世尊見〕-【宋】【元】【明】,〔爾〕-【聖】

[3243]〔室〕-【聖】

[3244] 有人行此法=行此四【宋】【元】【明】

[3245] 修行=行此法【宋】【元】【明】

[3246] 已=以【聖】

[3247] 護念=念護【宋】【元】【明】

[3248] ~《中部》M.12. Sīhanāda師子吼大經(pp. 79 f.)

[3249] 毘舍離~Vesālī.

[3250] 雨=雪【宋】【元】【明】

[3251] 淡=怕【元】【明】

[3252] 支=枝【宋】【元】【明】

[3253] 溺=尿【明】

[3254] 牛=牛畜【宋】【元】【明】

[3255] 肉=皮【宋】*【元】*【明】*

[3256] 盧=蘆【明】

[3257] 毀=壞【宋】【元】【明】

[3258] 按=樓【聖】

[3259] 身=形【宋】【元】【明】

[3260] 是+(念)【宋】【元】【明】

[3261] 以=可【聖】

[3262]〔今〕-【宋】【元】【明】

[3263] 息=自【聖】

[3264](我)+復【宋】【元】【明】

[3265](可)+閉【宋】【元】【明】

[3266]〔得〕-【宋】【元】【明】

[3267] 類=賴【宋】【元】【明】【聖】

[3268] 劣人=雀【聖】

[3269] 炙=灰【聖】

[3270] 患疼痛=獲疼患【宋】【元】【明】,=獲疼痛【聖】

[3271] 痛=患【元】【明】

[3272](或)+有【宋】【元】【明】

[3273] 終=綠【宋】【元】【明】【聖】

[3274] 一+(小)【宋】【元】【明】

[3275] 扶持=自扶【宋】【元】【明】,=扶侍【聖】

[3276] 非我=此非【宋】【元】【明】

[3277]〔日〕-【宋】【元】【明】

[3278] 惡=怨【聖】

[3279](護)+念【元】【明】

[3280] 鳥=【聖】

[3281] 鬚髮=髮鬚【宋】【元】【明】

[3282] =剪【宋】【元】【明】

[3283] 暴=曝【宋】【元】【明】

[3284]〔或時三食四食〕-【宋】【元】【明】

[3285] 解脫=三昧【宋】【元】【明】

[3286] 三昧=解脫【宋】【元】【明】

[3287] 多少=少多【宋】【元】【明】【聖】

[3288] 坐=座【宋】*【元】*【明】*

[3289] 蔭=陰【聖】

[3290] 問=所【宋】【元】【明】

[3291] 共=昔【宋】【元】【明】

[3292] 欲+(有)【宋】【元】【明】

[3293] 問=報【宋】【元】【明】【聖】

[3294] 加=跏【宋】【元】【明】

[3295] 計=繫【宋】【元】【明】

[3296] 志=心【元】【明】*

[3297]〔三〕-【聖】【明】

[3298] 淨+(遊心三禪)【元】【明】

[3299] +(成敗之劫)【宋】【元】【明】

[3300] 無=原【宋】【元】【明】

[3301] 善色惡趣=惡趣善色【宋】【元】【明】

[3302] 正=等【宋】【元】【明】【聖】

[3303]〔成〕-【聖】

[3304] 無=原【宋】【元】【明】

[3305] 世間=間世【聖】

[3306]〔之〕-【聖】

[3307]〔賢聖之〕十四字-【聖】

[3308]〔知見〕-【聖】

[3309]〔胞〕-【宋】【元】【明】

[3310](有)+比【宋】【元】【明】

[3311] 爾=是【宋】【元】【明】

[3312] ~《相應部》S.1.11.Nandana歡喜園cf.《雜阿含576經》 (大正2.153c) cf.《別譯雜阿含161經》(大正2.435a)

[3313]〔及〕-【宋】【元】【明】

[3314] 詣=在【宋】【元】【明】

[3315] 遊+(戲)【宋】【元】【明】【聖】

[3316] 時+(更)【宋】【元】【明】

[3317] 反=及【聖】

[3318]〔要〕-【宋】【元】【明】

[3319]〔竟〕-【宋】【元】【明】

[3320] 彼=然【宋】【元】【明】【聖】

[3321](彼)+云【宋】【元】【明】

[3322] 何=欲【元】

[3323] 色=識【明】

[3324] 無常世=世無常【宋】【元】【明】,〔無常〕-【聖】

[3325](若)+無【宋】【元】【明】

[3326] 習=集【元】【明】

[3327] 士=人【宋】【聖】

[3328] 申=伸【宋】【元】【明】

[3329] 語=義【宋】【元】【明】

[3330] 專=壽【聖】

[3331] 色+(界)【宋】*【元】*【明】*

[3332]〔色愛〕-【聖】

[3333]〔亦〕-【聖】

[3334]〔園中〕-【宋】【元】【明】

[3335] 廬=盧【明】,〔廬〕-【聖】

[3336] 推=椎【宋】【元】【明】

[3337](取)+命【聖】

[3338] 正=政【聖】*

[3339] 取=娶【宋】【元】【明】

[3340] 飄=漂【宋】【元】【明】

[3341] 極勇=皆勇【明】,=極踊【聖】

[3342] cf. 《相應部》S.16.6.Ovādo教誡(1),《雜阿含1138經》 (大正2.300b) ,《別譯雜阿含113經》(大正2.415a)

[3343]《雜阿含1138經》說:二比丘共諍多聞。誰所知多?誰所知勝?

[3344] 競諍=諍競【明】

[3345] 所+(以)【宋】【元】【明】

[3346] 意=竟【聖】,=此法竟【宋】【元】【明】

[3347] 誦=調【聖】

[3348] 算=等【元】

[3349] 牛頭數=計牛頭【宋】【元】【明】

[3350] 非此=此非【宋】【元】【明】

[3351] 句=義【宋】【元】【明】

[3352] 敵=摘【聖】

[3353] 已=以【宋】【元】【明】

[3354] Dh.103:「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Yo sahassa sahassena, sagāme mānuse jine; ekañca jeyya-m-attāna, sa ve sagāmajuttamo.)

[3355] 念當=當念【宋】【元】【明】

[3356] 故=時【宋】【元】【明】,故+(時)【聖】

[3357] 悔=誨【聖】*

[3358] 改=愍【聖】

[3359] 諍=爭【聖】

[3360] 池=地【宋】【元】【明】【聖】

[3361] +(光明皇后願文)【聖】

[3362](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苻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3363] 二+(五法初)【明】

[3364] ~《增支部》A.5.2.Vitthata詳說(有學五力)《雜阿含679經》(大正2.186a)

[3365] 復=彼【元】【明】

[3366]~《增支部》A.5.52. Rāsi不善(為五蓋)cf.《雜阿含767經》 (大正2.200b)

[3367] 謂=為【明】

[3368] 正=政【聖】*

[3369]〔見〕-【宋】【元】【明】【聖】

[3370] 功=之【聖】

[3371] ~《中部》M.130. Devadūta天使經、《中阿含64經》大使經, No.42.《佛說鐵城泥犁經》(大正1.826c)No.43.《佛說閻王五天使者經》(大正1.828b)cf.《增支部》A.3.35.Devadūta天使(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

[3372] 猶如=如獨【宋】【元】【明】

[3373] 正=等【宋】【元】【明】【聖】

[3374] 若=者【宋】【元】【明】

[3375]〔是〕-【宋】【元】【明】

[3376] 閻羅~Yama.

[3377] 行=得【元】

[3378] 觀=處【聖】

[3379] 哺=鋪【聖】

[3380] 罪=羅【元】*

[3381] =約【宋】【元】【明】

[3382] 苦=枯【宋】【元】【明】

[3383] 坌=【元】【明】【聖】

[3384] 戰掉=顫【明】,=戰[*]【聖】

[3385] 形老之法~Jarādhamma.

[3386] 乎=于【聖】*

[3387] 尿=溺【宋】【元】【明】【聖】*

[3388] 免=勉【聖】*

[3389] 歇=次【宋】【元】【聖】,=冷【明】

[3390] 穿=竊【宋】,=[*]【元】【明】

[3391] 擒=禽【聖】

[3392] 融=鎔【明】*

[3393] 或=而【明】

[3394] 轢=落【聖】

[3395] 標=摽【宋】【元】【明】,=【聖】

[3396]〔如是惑〕八字-【宋】【元】【明】

[3397] 令=今【元】【明】

[3398] 左=佐【聖】

[3399](醜)+臭【聖】

[3400] =觜【宋】*【元】*【明】*

[3401] 隔=鬲【宋】【元】【明】【聖】

[3402][*]〕-【宋】【元】【明】【聖】

[3403] 斫=破【宋】*【元】*【明】*【聖】

[3404] 爾乃=乃爾【宋】【元】【明】

[3405] 婬=淫【聖】

[3406] 跟=根【宋】【元】【明】【聖】

[3407] 車載=載車【聖】

[3408] 大=火【宋】【元】【明】

[3409] 葉=鐷【宋】,【元】=鍱【明】

[3410]〔使〕-【聖】

[3411] 至下=下至【宋】【元】【明】【聖】

[3412] 今=令【宋】【元】【明】

[3413] 債=責【聖】

[3414] 後=復【宋】【元】【明】

[3415] 壓=押【聖】*

[3416] 原=源【宋】【元】【明】

[3417] 壞=懷【元】

[3418](罪)+人【宋】【元】【明】

[3419] 還=受【宋】【元】,=復【明】

[3420] 愛=受【宋】

[3421] 聞聲嗅香=聞聲香【宋】,=耳聞聲鼻嗅香舌【元】【明】

[3422] 沾=玷【元】【明】,=治【聖】

[3423] 已=以【宋】【元】【明】【聖】*

[3424] 常當=當常【宋】【元】【明】

[3425] Pravāraa (Fragment, Hoernlep. 36),《相應部》S.8.7. Pavāraṇā自恣,《中阿含121經》請請經No. 61.《佛說受新歲經》(大正1.858a) No. 62.《佛說新歲經》(大正1.859a) No.63.《佛說解夏經》(大正1.861b),《雜阿含1212經》,《別譯雜阿含228經》,《長老偈》Thag. 12341237.

[3426] 座=坐【宋】【元】【明】

[3427](諸)+比【元】【明】

[3428] 響=嚮【聖】*

[3429] 運=雲【宋】【元】【明】

[3430] 椎=槌【宋】【元】

[3431] 坐=座【元】【明】*

[3432] 未=夫【宋】

[3433] 今=令【元】

[3434] 捷=健【宋】

[3435]〔解脫成就〕-【宋】【元】【明】【聖】

[3436] 無惡不=知惡之【宋】【元】【明】【聖】

[3437] 非法=法非【聖】

[3438]〔有〕-【宋】【聖】

[3439] 多耆奢~Vagīsa.

[3440] 尊=導【聖】

[3441] 從=眾【宋】【元】【明】

[3442] 佛=弟【宋】【元】【明】

[3443] 閱=越【明】*

[3444](相)+瑞【聖】*

[3445] 坋=【元】【明】*

[3446] 叛=畔【聖】*

[3447] 搥=推【聖】*

[3448] 子=王【宋】【元】【明】

[3449]〔將〕-【宋】【元】【明】

[3450] 汗=污【元】*

[3451] 華+(冠自)【宋】【元】【明】

[3452] 叛=離【宋】【元】【明】【聖】

[3453] 忘=已【元】【明】

[3454] 桓=洹【聖】*

[3455](我)+今【聖】

[3456] 娠=身【宋】【元】【明】【聖】

[3457] 以=已【元】【明】*

[3458] 憶=億【聖】

[3459] 恒=正【宋】

[3460] 俱=但【宋】【元】【明】

[3461] 趣=處【宋】【元】【明】

[3462] 強=彊【聖】

[3463] [*]=疊【聖】*

[3464] 威容=容儀【聖】

[3465] 王=上【宋】【聖】,=出眾山上【元】【明】

[3466](為)+不【元】【明】

[3467] 習=集【元】【明】

[3468] 使=受【宋】【元】【明】

[3469](五)+盛【元】【明】

[3470](在)+臭【元】【明】

[3471] ~《增支部》A.5.50. Nārada(具壽)那羅陀(文荼王夫人死)

[3472] 波羅梨~Pāṭaliputta.,波=彼【聖】

[3473] 林=村【聖】

[3474] 文茶~Muṇḍa.,茶=荼【宋】【元】【明】【聖】*

[3475]〔王〕-【宋】【元】【明】【聖】

[3476] 王言=言王【元】

[3477] 屍=尸【聖】

[3478] 復=不【宋】【元】【明】

[3479] 不持法=治王法【宋】【元】【明】~Na kammantam payojeti.,=非法治【聖】

[3480](是)+得【聖】

[3481] 辯=辨【聖】*

[3482]〔先遣〕-【宋】,〔遣〕-【聖】

[3483] 而=面【元】

[3484] 已=以【聖】

[3485] 寶羽=羽葆【元】【明】*

[3486] 以=可【明】

[3487] 設=說【元】

[3488]〔失〕-【宋】【元】【明】【聖】

[3489] 當=常【宋】【元】【明】【聖】*

[3490]〔除〕-【宋】【元】【明】【聖】

[3491] 復次=次復【聖】

[3492] 愁+(憂)【元】【明】

[3493] 能+(使)【明】

[3494] 惱+(病)【宋】【元】【明】

[3495] 我今=今我【宋】【元】【明】

[3496] 苦惱=惱苦【聖】

[3497]〔能〕-【宋】【元】【明】【聖】

[3498]〔曰〕-【宋】【元】【明】【聖】

[3499] 姓=性【聖】

[3500] 已=以【宋】【聖】

[3501]  ~《增支部》A.5.123.Paham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1)

[3502] 褥=蓐【宋】【元】【明】【聖】*

[3503] 選=撰【聖】

[3504] 藥=師【聖】

[3505] ~《增支部》A.5.124.Dutiya-upaṭṭhākasutta(成就五法難、易)看護(2)

[3506] 返=反【聖】

[3507] 喜=善【宋】【元】【明】

[3508] ~《增支部》A.5.34. Sīha師子將軍(布施:受讚揚.受敬仰.增善名.入眾無畏無赧)《增壹阿含52.6經》(大正2.826a),此經無【聖】

[3509] 師子~Sīha.

[3510] 香華=華香【宋】【元】【明】

[3511] 施主檀越~Dānapati.

[3512] 人=大【元】【明】

[3513] 有=主此【宋】【元】【明】

[3514] 斯=此【明】

[3515] 知+(苦諦如實而知)【宋】【元】【明】

[3516] 道+(佛道)【宋】【元】【明】

[3517] ~《增支部》A.5.37.Bhojana(=壽、色、樂、力、辯)No.132.《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大 正2.854c)No.132.施食獲五福報經(大正2.855)

[3518]〔施〕-【宋】【元】【明】【聖】

[3519] 色~Vaṇṇa.

[3520] ~《增支部》A.5.36. Kāla應時之施(施來者.去者.病人.飢荒.新穀食先供具戒者)No.150.《七處三觀15經》(大正2.878a)

[3521] 儉時~Dubbhikkha.

[3522] 蓏~Navasassāni, navaphalāni.=果【宋】【元】【明】

[3523](施)+與【宋】【元】【明】

[3524]〔之〕-【宋】【元】【明】

[3525] 已=以【元】【明】【聖】

[3526] 智=知【聖】

[3527](比丘)+善【聖】

[3528] 茶親=荼觀【宋】【元】【明】【聖】

[3529] 含=鋡【聖】

[3530] 四=三【聖】

[3531] +(光明皇后願文)【聖】

[3532] 含=鋡【聖】*

[3533] 五=四【聖】*

[3534](東晉譯)=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聖】

[3535] 三=二【聖】

[3536] ~《相應部》S.3.12. Pañcarājāno五王,《雜阿含1149經》(大正2.306) ,《別譯雜阿含72經》(大正2.399b)

[3537] 波斯匿~Pasenadi

[3538] 勝=妙【明】

[3539] 是=此【宋】【元】【明】

[3540] 為最勝=最為勝【宋】【元】,=最為妙【明】

[3541] 論=說【聖】

[3542] 共=離共【宋】,=雖共【元】【明】

[3543]〔以〕-【宋】【元】【明】【聖】

[3544] 深=染【宋】【元】【明】【聖】

[3545] 上最妙=妙最上【宋】【元】【明】

[3546]〔彼人〕-【聖】

[3547](若復人彼不色香味細滑之法)+若【聖】

[3548] 聲+(香)【聖】

[3549]〔彼人〕-【聖】

[3550] 香+(味)【聖】

[3551]〔彼人〕-【聖】

[3552] 克=剋【宋】*【元】*【明】*【聖】

[3553] 以=已【宋】*【元】*【明】*

[3554] 復=欲【元】【明】

[3555] 最為妙=為最妙【聖】

[3556] 欲=願【宋】【元】【明】【聖】

[3557] 彼=從【元】

[3558] 味+(故)【明】

[3559] 無=不【宋】*【元】*【明】*

[3560] 中+(五欲之中)【宋】【元】【明】

[3561](若)+言【宋】【元】【明】

[3562] 滑+(有氣味若細滑)【宋】【元】【明】

[3563] 生+(之類)【宋】【元】【明】

[3564] 為最=最為【宋】【元】【明】

[3565] 神鬼=鬼神【宋】【元】【明】

[3566]〔我自懷妊即語長者〕-【宋】【元】【明】

[3567] 娠=身【聖】

[3568] 是語=此語【宋】【元】,=是【明】

[3569] 犍=健【宋】*【元】*【明】*【聖】

[3570] 說+(是時月光長者)【宋】【元】【明】

[3571] 者+(曰)【宋】【元】【明】

[3572] 子嚴守不殺生,此情節應再查證。

[3573] 以+(此)【宋】【元】【明】

[3574]〔小〕-【聖】

[3575] 唯願=唯尊【宋】【元】,=惟尊【明】

[3576] 已=以【聖】

[3577](在)+如【宋】【元】【明】

[3578] 立=云【聖】

[3579] 字+(名)【宋】【元】【明】

[3580] 尸婆羅:後來成為「福德第一的比丘」。A.1.14./ I,24.利得者(lābhīna),是尸拔羅(Sīvali)

[3581]〔謂〕-【聖】

[3582] 習=集【元】【明】

[3583] 法+(得法)【宋】【元】【明】

[3584] 使=便【聖】

[3585] 具八=俱【聖】

[3586] 可=許【宋】【元】【明】

[3587](阿)+羅【宋】【元】【明】

[3588] 人=生【聖】

[3589] 褥=蓐【宋】【元】【聖】

[3590] 桓=洹【宋】【元】

[3591] 飲=飯【宋】*【元】*【明】*

[3592]〔具〕-【明】

[3593] 為=去【聖】

[3594](世)+尊【聖】

[3595] 聞=間【元】

[3596] 閱=越【明】

[3597] 丘+(眾)【宋】【元】【明】

[3598] 令=使【宋】【元】【明】

[3599](是)+念【宋】【元】【明】

[3600] 已=以【宋】【元】【明】

[3601] 往+(詣)【宋】【元】【明】

[3602]〔王〕-【聖】

[3603] 臥=座【宋】【元】【明】

[3604] 坐=座【宋】*【元】*【明】*

[3605] 遺=資【宋】【元】【明】

[3606] 洹=桓【明】

[3607](以)+其【宋】【元】【明】

[3608] 弊=憋【宋】【元】

[3609] 醜=【宋】【元】【明】

[3610] 空+(中)【宋】【元】【明】

[3611](此)+長【宋】【元】【明】

[3612] 施+(與)【宋】【元】【明】

[3613](所)+有【宋】【元】【明】

[3614](此)+百【宋】【元】【明】

[3615] 語=念【元】【明】

[3616] 壽=受【宋】【元】【明】

[3617] 世=尊【元】

[3618] 使蒙=便滿【聖】

[3619] 達=噠【宋】【元】【明】【聖】

[3620] 樂=欲【宋】【元】【明】

[3621]〔敷〕-【聖】*

[3622] 正=政【聖】

[3623](共)+俱【宋】【元】【明】

[3624] 馬=碼【宋】【元】【明】

[3625] 琥珀=虎魄【聖】

[3626] 已=以【聖】

[3627] 是=爾【宋】【元】【明】

[3628] 唯=以【聖】

[3629]〔去〕-【聖】

[3630](往)+至【宋】【元】【明】

[3631] 乏無=無有【宋】【元】【明】

[3632] 達+(梵志)【宋】【元】【明】

[3633]〔吾〕-【聖】

[3634] 今=令【元】

[3635] 等+(也)【宋】【元】【明】

[3636](皆)+不【宋】【元】【明】

[3637] 中+(往詣佛所)【宋】【元】【明】

[3638] 顧=願【宋】 

[3639] 惔=淡【宋】,=憺【明】

[3640] 亦=面【宋】【元】【明】

[3641] 受=授【宋】

[3642] 曰+(今)【宋】【元】【明】

[3643] 夷=斯【宋】【元】【明】【聖】

[3644](可)+持【宋】【元】【明】

[3645] 瀉=寫【宋】【元】【聖】

[3646] 人天=天人【宋】【元】【明】

[3647] 能消=人能有消【宋】【元】【明】,=能有【聖】

[3648](時)+放【宋】【元】【明】

[3649] 炎=燄【宋】【元】【明】

[3650] 仞=刃【宋】【元】【聖】

[3651] 今=令【宋】【元】【明】

[3652] 財+(是時善財)【宋】【元】【明】

[3653] 來+(來)【宋】【元】【明】

[3654] 珠=珍【聖】

[3655] 普=並【聖】

[3656](足)+成【聖】

[3657] 請=詣【聖】

[3658] 飯=食【聖】

[3659](此)+功【宋】【元】【明】

[3660] 尊=寶【宋】【元】【明】【聖】

[3661] 人=入【聖】

[3662] 屢=婁【元】,=樓【明】*

[3663]〔今〕-【宋】【元】【明】

[3664] 是+(也)【宋】【元】【明】

[3665] 說+(法)【宋】【元】【明】

[3666] 價直=賈值【聖】

[3667](來)+至【宋】【元】【明】【聖】

[3668](盡)+得【宋】【元】【明】

[3669]〔於〕-【聖】

[3670] ~《增支部》A.5.75. Yodhājīvā()戰士(1)

[3671]〔持〕-【聖】

[3672] 仗=杖【宋】【聖】*

[3673]〔第〕-【宋】【元】【明】

[3674]〔欲〕-【聖】

[3675]〔也〕-【宋】【元】【明】

[3676](弓)+箭【宋】*【元】*【明】*

[3677] 懼=怖【宋】【元】【明】

[3678]〔若〕-【宋】【元】【明】

[3679] 無=內【宋】【元】【明】

[3680]〔遊〕-【聖】

[3681] 佛=捨【明】,~Sikkham paccakkhāya.

[3682] 共+(相)【宋】【元】【明】

[3683] 憧=[>]【宋】【元】【明】

[3684]〔有〕-【聖】

[3685] 依村村=聞村落【宋】【元】【明】

[3686]〔然比丘〕-【宋】【元】【明】

[3687] 笑=語【宋】【元】【明】

[3688] 想=心【宋】

[3689] 設=若【宋】【元】【明】

[3690]〔得〕-【宋】【元】【明】【聖】

[3691](已得解脫)+便【宋】【元】【明】

[3692] 愛=憂【元】

[3693] 生=汝【聖】

[3694] ~《增支部》A.5.76. Yodhājīvā()戰士(2)

[3695] 仗=杖【元】

[3696] 彼+(若)【宋】【元】【明】

[3697] 非=不【宋】*【元】*【明】*

[3698] 所+(忍無所畏難能有所)【宋】【元】【明】

[3699] 壞=懷【聖】

[3700]〔是〕-【聖】

[3701] 比=現【元】

[3702] 比丘亦=此比丘中亦復【宋】【元】【明】

[3703] 而=即【宋】【元】【明】

[3704](彼)+若【宋】【元】【明】【聖】

[3705] 幢=箭【宋】【元】【明】【聖】

[3706] 怖=懼【宋】【元】【明】

[3707] 拳=捲【聖】

[3708] 喪失=或喪【宋】【元】【明】

[3709] 女+(人)【宋】【元】【明】

[3710] 已=以【聖】

[3711] 夫=失【聖】

[3712]〔言〕-【宋】【元】【明】

[3713] 熾心=識想【宋】【元】【明】,=識心【聖】

[3714] 止=便【宋】【元】【明】

[3715](復)+不【宋】【元】【明】

[3716](汝)+今【宋】【元】【明】

[3717] 相=想【宋】【元】【明】【聖】

[3718] 動=種【元】

[3719] 居+(也)【元】

[3720] 破=敵【元】【明】

[3721](除)+去【宋】【元】【明】

[3722] ~《增支部》A.5.221. Dīghacārika長遊行(之五失) (1)

[3723] 艱難~Ādīnava.,=難事【元】【明】,=難艱【聖】

[3724] 誦=謂【聖】

[3725] 屋+(舍)【宋】【元】【明】

[3726] ~《增支部》A.7.68. /IV,128. Aggi大火堆喻,《中阿含5經》木積喻經

[3727] 計=許【元】

[3728](正)+法【宋】【元】【明】

[3729] 投+(身)【宋】【元】【明】

[3730] 根+(本)【宋】【元】【明】

[3731]〔鐵〕-【聖】

[3732] 鍱=葉【聖】[>]

[3733] 丸+(也)【宋】【元】【明】

[3734] 語=告【宋】【元】【明】【聖】

[3735]〔鐵〕-【聖】

[3736] 敷=臥【宋】【元】【明】【聖】

[3737](熱)+鐵【宋】【元】【明】

[3738] 何以故=所以然者【宋】【元】【明】

[3739] 間=聞【宋】【元】【明】【聖】

[3740]〔敷〕-【聖】*

[3741](諸)+比【宋】【元】【明】

[3742] 所=知【宋】【元】【明】

[3743] 法=來【宋】

[3744] +(光明皇后願文)【聖】

[374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3746] ~《雜阿含259經》(大正2.65b)S.22.122.Sīla戒,S.22.123.Sutavanta有聞

[3747] 城=國【宋】【元】【明】

[3748] 陀=沱【明】

[3749]〔此〕-【宋】【元】【明】

[3750] 陰+(苦空無我爾時阿那含比丘當思惟此五盛陰)十八字【宋】【元】【明】

[3751] 其=甚【宋】【元】【明】

[3752](阿)+羅【宋】【元】【明】

[3753] 以=已【宋】*【元】*【明】*

[3754] cf. It.83.Cavamāna

[3755] 波=婆【宋】【元】【明】

[3756] =柰【宋】【元】【明】【聖】

[3757] 釋+(種)【宋】【元】【明】

[3758] 今=者【宋】【元】【明】

[3759] 起=興【宋】【元】【明】【聖】*

[3760]〔至〕-【宋】【元】【明】

[3761](衛)+國【宋】【元】【明】

[3762] 慇懃=殷勤【明】

[3763](一)+釋【宋】【元】【明】

[3764] 寶羽=羽葆【元】【明】

[3765] 人+(時此夫人)【宋】【元】【明】

[3766] 妊=任【聖】

[3767] 聞王語=問訊王【宋】【元】【明】

[3768] 勒=離【宋】【元】【明】

[3769] 坐=座【宋】*【元】*【明】*

[3770] 流離=璃【聖】*

[3771] 離=去【宋】【元】【明】

[3772] 曰=言【宋】【元】【明】

[3773](不)+在【宋】【元】【明】,(未有)+在【聖】

[3774] 彩=綵【聖】

[3775] 窮+(然後我等當入此堂長夜之中受福無窮)十六字【宋】【元】【明】

[3776] 幡=【聖】

[3777] 座=坐【聖】

[3778] 名+(曰)【宋】【元】【明】

[3779] 此+(諸)【宋】【元】【明】

[3780] 曰=日【宋】【元】【明】

[3781] 集=會【宋】【元】【明】【聖】

[3782]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會合皆別離,有命咸歸死。」(《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第二(T24>>p.8.3)

[3783](往)+至【宋】【元】【明】

[3784] 便=興【宋】【元】【明】【聖】

[3785] 時=報【宋】【元】【明】

[3786] 運=雲【宋】【元】【明】

[3787] 加=跏【宋】【元】【明】【聖】

[3788] 樹枝葉=樹樹枝【宋】【元】【明】

[3789](在)+此【宋】【元】【明】

[3790] 廕=蔭【宋】【元】【明】【聖】*

[3791](王)+當【宋】【元】【明】

[3792] 攻=征【宋】

[3793] 一+(枮)【宋】【元】【明】

[3794] 乾=揵【宋】【元】【明】【聖】

[3795] 命=因【宋】【元】【明】

[3796] 曰=言【宋】【元】【明】

[3797](釋)+宿【宋】【元】【明】

[3798] 已=以【聖】

[3799]〔王〕-【聖】

[3800] 兵=眾【宋】【元】【明】

[3801] 往=任【聖】

[3802] 輪壞=壞輪【明】,輪壞=壞輪【宋】,=輪【宋】

[3803] 皆+(共)【宋】【元】【明】

[3804] 盡當=當盡【宋】【元】【明】

[3805] 奢=舍【宋】*【元】*【明】*

[3806] 王+(兵)【宋】【元】【明】

[3807] 奢=舍【宋】【元】【明】【聖】*

[3808] 也=耶【宋】*【元】*【明】*

[3809] 為是=是為【聖】

[3810](亦)+能【宋】【元】【明】

[3811] 殺+(害)【宋】【元】【明】

[3812] 越+(城)【宋】【元】【明】

[3813] 曰=日【宋】【元】【明】【聖】

[3814] 埋=理【聖】

[3815](好)+面【宋】【元】【明】

[3816]〔城〕-【聖】

[3817] 已=以【聖】

[3818] 燒=繞【宋】【元】【明】

[3819] 兀=刓【元】【明】*

[3820](深)+坑【聖】

[3821] 越+(城)【元】【明】

[3822]〔詣〕-【宋】【元】【明】

[3823]〔時〕-【宋】【元】【明】

[3824] 倡伎=妓【宋】【元】【明】,=倡妓【聖】*

[3825]〔王〕-【宋】【元】【明】

[3826] 子+(王)【聖】

[3827] 白+(王)【宋】【元】【明】

[3828] 不=今【聖】

[3829] 後=復【宋】【元】【明】

[3830] 此+(生)【宋】【元】【明】

[3831](天)+王【宋】*【元】*【明】*

[3832] 是=時【宋】【元】【明】

[3833] 諸=說【元】

[3834]〔盛〕-【宋】【元】【明】【聖】

[3835] 若不受形=以無形像【宋】【元】【明】

[3836] 形+(像)【聖】

[3837](有)+合【宋】【元】【明】

[3838] 染=深【聖】

[3839]〔常〕-【聖】

[3840] 習=集【元】【明】*

[3841] =煙【聖】

[3842]〔座而〕-【宋】【元】【明】【聖】

[3843] 虛=墟【宋】【元】【明】

[3844] 使=獲【宋】【元】【明】

[3845] 以=已【宋】【元】【明】【聖】

[3846] 在=存【宋】【聖】

[3847] 磨=摩【聖】

[3848] 消=銷【宋】*【元】*【明】*

[3849] 已=以【宋】*【元】*【明】*

[3850] 火災=災火【聖】

[3851] 大王=王大【宋】【元】【明】【聖】

[3852]〔是〕-【宋】*【元】*【明】*

[3853] 漂=[*]【聖】*

[3854](城)+內【宋】【元】【明】

[3855] 極為=為極【宋】【元】【明】

[3856] 今=爾【宋】【元】【明】

[3857] 短促=促短【宋】【元】【明】

[3858]〔中〕-【宋】【元】【明】

[3859] 絕=終【宋】【元】【明】【聖】

[3860]〔地〕-【宋】【元】【明】

[3861] 閱=越【明】*

[3862] 升=斗【宋】*【元】*【明】*

[3863] 貿=買【明】

[3864] 平=乾【宋】【元】【明】,=乎【聖】

[3865] 等+(我等)【聖】

[3866]〔多〕-【宋】【元】【明】

[3867] 復彼=後收【宋】【元】【明】

[3868] =岸【宋】【元】【明】【聖】

[3869] 押=[>[/]]【宋】【元】【明】

[3870] 謂=諸【宋】【元】【明】

[3871] 當+(知)【元】【明】

[3872] 華+(冠自)【宋】【元】【明】

[3873] 坋=【元】【明】*

[3874] 污=汗【宋】【元】【明】【聖】

[3875] 座=生【聖】

[3876] 椎=搥【明】,=推【聖】

[3877] 爾=將【宋】【元】【明】

[3878] 快得=已生【宋】【元】【明】

[3879]〔得善處〕-【宋】【元】【明】

[3880] 飯=飲【宋】*【元】*【明】*

[3881] 來+(法)【宋】【元】【明】

[3882](諸)+佛【宋】【元】【明】

[3883]〔天〕-【聖】

[3884] 爪=抓【聖】

[3885] No.133.《頻毘娑羅王詣佛供養經》

[3886] 毘=婆【宋】*【元】*【明】*

[3887]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3888] 吾=欲【聖】

[3889](欲)+至【宋】【元】【明】

[3890] 已=以【聖】

[3891] 洹=桓【聖】*

[3892] 欲=步【宋】【元】【明】,=出【聖】

[3893] 夏=憂【聖】

[3894]〔敷〕-【聖】*

[3895] [>]=婆【元】【明】*

[3896] 是+(時)【宋】【元】【明】

[3897]〔於〕-【聖】

[3898] 飲=飯【聖】*

[3899]〔其日〕-【宋】【元】【明】

[3900] 亦=然【宋】【元】【明】

[3901] 蘭=闌【聖】

[3902] 寶=葆【元】【明】*

[3903] 毘=婆【宋】*【元】*【明】*

[3904] 臥敷=敷臥【宋】【元】【明】

[3905] 便=但【宋】【元】【明】

[3906] 飲=飯【宋】*【元】*【明】*

[3907] 便取一=更取【宋】【元】【明】【聖】

[3908] 淫=婬【宋】【元】【明】

[3909] 開意=意開【宋】【元】【明】

[3910] 坐=座【宋】【元】【明】【聖】

[3911] 人=天【宋】

[3912] 源=原【宋】【元】【明】【聖】

[3913] 坐=座【宋】*【元】*【明】*

[3914] 是=此【宋】【元】【明】

[3915] 三兩=二兩【宋】【元】【明】【聖】*

[3916] 債=請【聖】

[3917] 主=王【元】

[3918] 債=請【宋】【元】【明】【聖】

[3919] 還=償【宋】【元】【明】

[3920] 詣=語【宋】【元】【明】【聖】

[3921] 至=詣【宋】【元】【明】

[3922]〔等〕-【宋】【元】【明】

[3923] 如=汝【宋】【元】【明】【聖】

[3924] 其=具【宋】【元】【明】【聖】

[3925] 還+(顧)【宋】【元】【明】

[3926] =迴【聖】

[3927] =供【宋】【元】【明】

[3928] =辨【聖】

[3929] =旃【聖】*

[3930](著)+鐵【宋】【元】【明】

[3931] 中+(爾時廚中)【宋】【元】【明】

[3932] 以=已【宋】【元】【明】【聖】

[3933] 使佛=佛使【聖】

[3934] =階【聖】*

[3935]〔根〕-【聖】

[3936] =金【宋】*【元】*【明】*

[3937]〔上〕-【聖】

[3938] =金【元】【明】

[3939] +(陛)【宋】【元】【明】

[3940] =坐【聖】

[3941] =蓐【聖】

[3942] 【聖】

[3943] =燃【聖】*

[3944] =勳【聖】

[3945]〔諸〕-【宋】【元】【明】

[3946] =婆【元】【明】*

[3947](可)+至【宋】【元】【明】

[3948]〔至〕-【宋】【元】【明】

[3949] +(是)【宋】【元】【明】

[3950] +(鐵廚)【宋】【元】【明】

[3951] 此=作是【宋】【元】【明】

[3952] =座【宋】【元】【明】【聖】

[3953] 民=民人【宋】【元】【明】

[3954] =常【聖】

[3955](於)+其【宋】【元】【明】

[3956]〔自〕-【宋】【元】【明】【聖】

[3957] =沒【元】

[3958] =乎【聖】*

[3959] =曰【聖】

[3960] =至【宋】【元】【明】【聖】

[3961] +(尼)【明】

[3962] 飲=飲食【宋】【元】【明】,=食飯【聖】

[3963] =萬【元】【明】*

[3964] =此【明】

[3965] =亂【宋】【元】【明】【聖】

[3966] +(中)【宋】【元】【明】【聖】

[3967] =今【聖】

[3968] =雲【宋】*【元】*【明】*

[3969] =飲【宋】【元】【明】

[3970] 香=香華【宋】【元】【明】

[3971]〔虛〕-【宋】【元】【明】

[3972] +(已得為道)【宋】【元】【明】

[3973] =弊【宋】【元】【明】

[3974] =教【元】

[3975] =淫泆【聖】

[3976] =泆【宋】【元】【明】

[3977] +(泆)【宋】【元】【明】,婬=淫【聖】

[3978] =梵【元】

[3979] =不【宋】【元】【明】

[3980] +(聞)【聖】

[3981] =問【宋】,=聞【明】*

[3982] =聞【明】【聖】

[3983] 榮=知禁【聖】

[3984] =待【宋】【元】【明】,=行【聖】

[3985] =明【宋】【元】【明】

[3986] =性【宋】【元】

[3987] 此生=生此死【宋】【元】【明】【聖】

[3988] =有【元】

[3989] +(意)【宋】【元】【明】

[3990] =如【宋】【元】【明】

[3991] =集【元】【明】

[3992]〔已〕-【聖】

[3993] cf.《增支部》A.5.48.hāna(不能得)(老、病、死、盡、滅)

[3994] =天【元】

[3995] +(世)【宋】【元】【明】

[3996] =論【聖】

[3997]〔無反療治〕九字-【聖】

[3998](議)+識【聖】

[3999] =常【宋】【元】【明】【聖】

[4000] ~《相應部》S.11.4. Vepacitti吠波質底cf.S.35.207.,《雜阿含1110經》(大正2.292b)雜阿含1168經》(大正2.311c)《別譯雜阿含39經》(大正2.386a)

[4001] +(者)【宋】【元】【明】【聖】

[4002]〔者〕-【宋】【元】【明】【聖】

[4003] 摩質多羅~Vepacitti.

[4004] =被【宋】【元】【明】

[4005] =正【元】【明】*

[4006]〔欲〕-【聖】

[4007] =興【宋】【元】【明】【聖】

[4008] 縛=移【聖】

[4009] +(若不興結使魔已得脫毀人魔被縛不毀人魔不被縛)二十一字【宋】【元】【明】

[4010]〔諸〕-【宋】【元】【明】

[4011]〔作是〕-【宋】【元】【明】【聖】

[4012] =之【宋】【元】【明】【聖】

[4013] =摩【宋】【元】*【聖】

[4014](此)+五【宋】【元】【明】

[4015] =已【聖】

[4016]〔結〕-【聖】

[4017] =以【明】

[4018] 【聖】

[4019] =爭【明】

[4020] 【聖】

[4021] =罰【宋】【元】

[4022] +(中)【宋】【元】【明】

[4023] +(死)【宋】【元】【明】

[4024] =神【聖】

[4025] =嫉【宋】【元】【明】【聖】*

[4026] =有【宋】【元】【明】

[4027]〔生〕-【宋】【元】【明】

[4028] =使【宋】【元】【明】

[4029] =雨【宋】【元】【明】

[4030] 貪=貪著【宋】【元】【明】

[4031] =王【宋】,=生【元】

[4032] =巨【元】,=難【明】

[4033] =邪【聖】

[4034] 以=話已【宋】【元】【明】

[4035] =伸【明】

[4036] =時【元】

[4037]〔為〕-【聖】

[4038]〔壽〕-【宋】【元】【明】【聖】

[4039] =婆【宋】【元】【明】

[4040] 禮=禮拜【宋】【元】【明】

[4041] =顉【宋】【元】【明】

[4042](我)+為【宋】【元】【明】

[4043] =鋡【聖】

[4044] =五【聖】

[4045]+(光明皇后願文)【聖】

[4046](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4047] 相貌=因緣【宋】【元】【明】

[4048] 汝+(等)【宋】【元】【明】

[4049] 王=主【宋】

[4050] 著意=言專意聽【宋】【元】【明】

[4051] 已=以【宋】【元】【明】

[4052] 德=惠【元】【明】

[4053] 夫+(主)【宋】【元】【明】

[4054](賢)+聖【宋】【元】【明】

[4055] 欲想=想欲【宋】*【元】*【明】*

[4056] 適=[*]【元】【明】*

[4057] 三昧成就=成就三昧【宋】【元】【明】

[4058] 由=遊【宋】【元】【明】

[4059] DhpA.3.pp.232ff.cf.《相應部》S.7.13.Devahita提婆比多雜阿含1181經》(大正2.319b)《別譯雜阿含95經》(大正2.407b)

[4060] 閱=越【明】*

[4061] 城+(中)【宋】【元】【明】

[4062] 來=求【元】

[4063] 子=女【宋】【元】【明】

[4064] 而=以【明】

[4065]〔舍〕-【宋】【元】【明】

[4066]〔者〕-【宋】【元】【明】

[4067] 養=事【宋】【元】【明】

[4068] 道教=教道【宋】【元】【明】

[4069] No.149.《佛說阿難同學經》(大正2.874)

[4070] 燃=然【宋】【元】【明】

[4071] 種惡=種【宋】【元】,=難【明】

[4072] 反=返【宋】【元】【明】。復:報恩。

[4073] 非=悲【宋】【元】【明】

[4074] 道善=善道【宋】【元】【明】

[4075] 池=地【宋】【元】【明】

[4076] 故=時【宋】【元】【明】

[4077](不)+淨【元】【明】*

[4078] 爪=瓜【宋】

[4079] 實=生【宋】【元】【明】

[4080] 值=遇【宋】【元】【明】

[4081] 善=義【元】

[4082](解)+說【宋】【元】【明】

[4083] 以=已【宋】【元】【明】

[4084] 坐=座【宋】*【元】*【明】*

[4085]〔之〕-【宋】【元】【明】

[4086] ~《相應部》S.8.4.Ānanda阿難,《雜阿含1214經》(大正2.331a)《別譯雜阿含230經》(大正2.458a)

[4087] 多耆奢:Vagīsa(婆耆沙)

[4088] 時到=到時【宋】【元】【明】

[4089] 奢+(貪)【宋】【元】【明】

[4090]〔此〕-【宋】【元】【明】

[4091] 意=念【宋】【元】【明】

[4092] 即+(時)【宋】【元】【明】

[4093] 今=念【元】

[4094] 濡=軟【宋】【元】【明】

[4095] 獲=護【宋】*【元】*【明】*

[4096] 夾註〔上文詳〕十四字-【宋】【元】【明】

[4097] 但以=意從【宋】【元】【明】

[4098] 如=加【宋】【元】【明】

[4099] 為=偽【宋】【元】【明】

[4100] 已=以【宋】【元】【明】

[4101] 還=逮【宋】【元】【明】

[4102] 當觀=我當觀察【宋】【元】【明】

[4103]〔成〕-【宋】【元】【明】

[4104] No.134.《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大正2.457)

[4105] 迦=伽【宋】*【元】*【明】*

[4106] 要=妙【宋】【元】【明】

[4107]〔人〕-【宋】【元】【明】

[4108](告)+曰【宋】【元】【明】

[4109] 加=跏【宋】【元】【明】

[4110](彼)+老【宋】【元】【明】

[4111] 更=便【宋】

[4112] 自=目【宋】

[4113] 正佛=佛正【宋】【元】【明】

[4114] 常=向【元】【明】

[4115] 婦=老【宋】【元】【明】

[4116] 曰=言【宋】【元】【明】

[4117] 即+(是)【宋】【元】【明】

[4118] 苦+(者)【宋】【元】【明】

[4119]〔義〕-【宋】【元】【明】

[4120] 至=成【宋】【元】【明】

[4121] 還此=過七【宋】【元】【明】

[4122] 變=返【宋】*【元】*【明】*

[4123]〔今方成道者〕-【宋】【元】【明】

[412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4125] ~《增支部》A.5.202.Dhammassavanasutta聽法(五利)

[4126] 以得聞者=已聞【宋】【元】【明】

[4127] 病+(者)【宋】【元】【明】【聖】

[4128] ~《增支部》A.5.208. Dantakaṭṭhasutta ()楊枝(之五利益)《四分律》卷第五十九(大正22.1005)

[4129] 楊枝~Dantakaṭṭha.

[4130] 涎=唌【宋】【元】【明】

[4131] 【聖】

[4132] 牛=羊【宋】【元】【明】[>]

[4133] 按=案【宋】【元】【明】【聖】

[4134] cf.《相應部》S.40.10.Sakko帝釋cf. 《雜阿含506988-989經》,《律藏》〈小品〉Vin. Cv.5.8.cf.Divy.p.375.,p.401.DhpA.3.pp.224ff.SnA.p.570.

[4135] 申=伸【宋】【元】【明】

[4136] 受=授【宋】【元】【明】

[4137] 運=雲【宋】【元】【明】

[4138] 槃=般【宋】*【元】*【明】*

[4139] 禿+(頭)【宋】【元】【明】

[4140] 陵易=凌虛【宋】【元】【明】

[4141] 燃=然【宋】【元】【明】

[4142] =煙【聖】*

[4143](此)+禿【宋】【元】【明】

[4144] 陵=凌【宋】【元】【明】

[4145] 坐=座【宋】*【元】*【明】*

[4146] 時+(尊者)【宋】【元】【明】

[4147] 婆=娑【宋】【元】【明】【聖】

[4148](前)+白【宋】【元】【明】

[4149]〔至〕-【宋】【元】【明】

[4150] 霹靂=霹靂【聖】*

[4151] 炎=燄【宋】【元】【明】【聖】

[4152] 皆=悉【宋】【元】【明】

[4153]〔心〕-【宋】【元】【明】

[4154] 懼+(故)【宋】【元】【明】

[4155](今)+欲【宋】【元】【明】

[4156] 誡=戒【宋】【元】【明】【聖】

[4157] 何=此【宋】【元】【明】,何+(此)【聖】

[4158] 以=已【宋】【元】【明】【聖】

[4159] 曰=言【宋】【元】【明】

[4160] 央=鞅【宋】【聖】*

[4161] 時+(龍王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是時)十六字【宋】【元】【明】

[4162] 利=里【宋】【元】【明】

[4163]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4164] 咸=皆【宋】【元】【明】

[4165] 令=今【宋】【元】【明】

[4166] 界=境【明】

[4167] 即便=便退【宋】【元】【明】

[4168] 宜=王【宋】【元】【明】

[4169] 捕取=取捕【宋】【元】【明】

[4170] 還=住【明】

[4171] 優槃=般【聖】

[4172] 誡=戒【宋】【聖】

[4173] 加=跏【宋】【元】【明】【聖】

[4174] 身=宮【聖】

[4175] 大=火【聖】

[4176] 波斯匿+(王)【宋】【元】【明】【聖】

[4177] 宮=見【元】

[4178]〔唯〕-【宋】【元】【明】

[4179] 甘蔗=甘柘【宋】【元】,=干柘【聖】

[4180] 漿=[*]【聖】

[4181](得)+作【宋】【元】【明】

[4182] 毫氂=毫釐【聖】

[4183]〔揵〕-【聖】

[4184] 加=跏【宋】【明】【聖】*

[4185] 斜=邪【宋】【元】【明】【聖】

[4186] 大目連=大目揵連【宋】【元】【明】

[4187] 龍+(王)【聖】

[4188](是)+時【宋】*【元】*【明】*

[4189](蒙)+得【宋】【元】【明】

[4190] 乎=座中【宋】【元】【明】

[4191] 此=世【聖】

[4192](欲)+反【宋】【元】【明】

[4193]〔等〕-【宋】【元】【明】

[4194]〔也〕-【宋】【元】【明】

[4195](王)+宮【宋】【元】【明】

[4196] 化+(使)【宋】【元】【明】

[4197] 飲=飯【聖】

[4198] 替=皆【宋】【元】【明】

[4199] 不復=復不【宋】【元】【明】

[4200] 桓=洹【宋】【元】【明】【聖】

[4201] 於=可於此【宋】【元】【明】,於+(此)【聖】

[4202](諸)+天【宋】【元】【明】

[4203] 倫+(眾)【宋】【元】【明】

[4204] 習=集【元】【明】*

[4205] 各+(各)【宋】*【元】*【明】*

[4206] 坐=座【宋】【元】【明】【聖】

[4207] 坐=座【宋】*【元】*【明】*

[4208] 食=飯【宋】【元】【明】

[4209]〔所〕-【元】

[4210] 群=諸【宋】【元】【明】

[4211] 以=用【宋】【元】【明】

[4212] 大=天【聖】

[4213] 栴=旃【聖】*

[4214] 黃=煌【宋】【元】【明】

[4215] 拘=瞿【宋】【元】【明】

[4216] 曰=越【宋】【元】【明】

[4217] 豔=炎【宋】*,=燄【元】【明】

[4218] 不=無【宋】【元】【明】

[4219] 天+(子)【宋】【元】【明】

[4220] 或=哉【聖】

[4221]〔使〕-【宋】【元】【明】

[4222] 以=已【聖】*

[4223] 壁=辟【宋】【元】【明】

[4224] 四部+(之)【宋】*【元】*【明】*

[4225](於)+是【聖】

[4226] 正是=此必【宋】【元】【明】

[4227](便)+生【宋】【元】【明】【聖】

[4228] 起=興【宋】【元】【明】【聖】

[4229] 惓=倦【宋】*【元】*【明】*

[4230] 勞=比勞功【聖】

[4231] 外=邪【宋】【元】【明】

[4232] 嬈=遶【聖】

[4233](諸天)+便【宋】【元】【明】

[4234] 迦=伽【宋】*【元】*【明】*

[4235] 毘=婆【宋】*【元】*【明】*

[4236] 當+(來)【宋】【元】【明】

[4237] 已=以【宋】

[4238] 匿+(王)【聖】

[4239] 往+(至)【宋】【元】【明】

[4240]〔曰〕-【宋】【元】【明】

[4241] 道=徑【宋】【元】【明】

[4242] 如來+(意)【宋】【元】【明】

[4243] 時=當【宋】【元】【明】【聖】

[4244] 俠=夾【元】【明】

[4245] 苦痛樂=樂痛苦【宋】

[4246] 意+(識)【宋】【元】【明】

[4247] 苦+(覺)【聖】

[4248] 黃+(赤)【聖】

[4249](知)+樂【宋】【元】【明】

[4250] 識+(者)【宋】【元】【明】

[4251](由)+此【宋】【元】【明】

[4252] 陰+(亦)【聖】

[4253](便)+說【宋】【元】【明】

[4254] 偈+(言)【聖】

[4255] 勤=懃【聖】

[4256] 逕=徑【聖】

[4257] 伎=妓【宋】【元】【明】

[4258]〔時〕-【聖】

[4259] 典兵=居士【宋】【元】【明】【聖】

[4260] 閱=越【明】

[4261](而)+[>]【宋】【元】【明】

[4262] 里=至【元】,=提【明】

[4263]〔者〕-【宋】【元】【明】【聖】

[4264] 者=尊【宋】【元】【明】【聖】

[4265] 說=設【宋】【元】【明】

[4266](無)+作【宋】【元】【明】【聖】

[4267] 爾=於【元】【明】

[4268] 變=反【宋】【元】【明】

[4269] 震=振【聖】

[4270] 復=服【聖】

[4271](最)+尊【宋】【元】【明】【聖】

[4272] 偈言=此偈【宋】【元】【明】,(此)+偈【聖】

[4273] 嗟=耆【宋】【元】【明】

[4274] 名+(曰)【宋】【元】【明】

[4275] 匿+(王)【聖】

[4276] 等=報【元】【明】

[4277] 令=今【聖】

[4278] 當=常【宋】【元】【明】【聖】

[4279] 福=德【宋】【元】【明】【聖】

[4280]〔盡〕-【聖】

[4281] 始=如【宋】

[4282] 兜術=忉利【元】【明】

[4283] 曰=言【宋】【元】【明】

[4284] 視=示【聖】

[4285] 含=鋡【聖】

[4286] 八=七【聖】

[4287] +(光明皇后願文)【聖】

[4288] 含=鋡【聖】*

[4289] 九=八【聖】

[4290](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4291] 之一+夾註(六法初)【明】

[4292] ~《增支部》A.6.12.Sārāṇīya(2) 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 (2)

[4293] 執=軌【聖】

[4294] 見+(邪見)【宋】【元】【明】

[4295] cf.《相應部》S.6.14. Aruavatī盧那越提,《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大正11.56c)

[4296] 惟=唯【宋】【元】【明】【聖】

[4297](至)+舍【宋】【元】【明】【聖】

[4298] 想=相【聖】

[4299] 赴=起【聖】

[4300] 輕=經【宋】【元】【明】【聖】

[4301] 乎=于【聖】

[4302] 曰=今日【宋】【元】【明】【聖】

[4303] 帶+(在地)【元】【明】

[4304] 使=便【聖】*

[4305](復)+作【宋】【元】【明】

[4306] 不苦=不可若【宋】,=不可苦【元】【明】

[4307] 申=伸【宋】【元】【明】

[4308] 毫=豪【聖】

[4309] 振=震【宋】*【元】*【明】*

[4310] 地=提【聖】

[4311]〔動〕-【聖】

[4312] 來坐=眾生【聖】

[4313] 本緣=緣本【宋】【元】【明】

[4314] 試=誡【宋】【聖】,=戒【元】【明】

[4315] 轉=動【宋】【元】【明】【聖】

[4316] 不=一【聖】

[4317](是時)+大【宋】【元】【明】

[4318] 恒=江【聖】*

[4319] 按:奇光如來:S.6.2.4.並沒有記載。巴利三藏並沒有他方佛之記載。

[4320]〔諸〕-【聖】

[4321] 持+(下)【聖】

[4322] 彼土=土彼【宋】【元】【明】

[4323](名忍有)+佛【宋】【元】【明】,(有)+佛【聖】

[4324] 絡=終【聖】*

[4325](以)+左【宋】【元】【明】【聖】

[4326] 慢=怠【宋】【元】【明】

[4327]〔城〕-【宋】【元】【明】

[4328] 丘+(曰)【宋】【元】【明】【聖】

[4329]〔名〕-【聖】

[4330]〔識身〕-【聖】

[4331]〔身〕-【宋】【元】【明】

[4332] 爾=入【聖】

[4333] 以=已【宋】*【元】*【明】*

[4334] 乾=揵【宋】【元】【聖】*,=犍【明】*

[4335] ~《中部》M.32. Gosiga牛角林大經,《中阿含184經》牛角婆羅林經(大正1.736.)、《生經》一六比丘各誌經(大正3.80.)

[4336] 拔=跋【宋】【元】【明】

[4337] 師子園=牛師子園~Gosigasālavanadāya.

[4338] 離越~Revata.

[4339] 弗+(所)【宋】【元】【明】

[4340] 阿難=何【聖】

[4341] 有=聞【宋】

[4342] 不+(可)【宋】【元】

[4343]〔此〕-【宋】【元】【明】

[4344] 以=已【元】【明】

[4345] 正=止【宋】【元】【明】【聖】

[4346] 悅=快【聖】

[4347](諸)+世【宋】【元】【明】【聖】

[4348] 語=問【宋】【元】【明】

[4349] 阿練若行~Āraññako.

[4350]〔他人〕-【聖】

[4351] 他+(人)【宋】【元】【明】

[4352]〔聖〕-【宋】【元】【明】

[4353] 踊=涌【宋】*【元】*【明】*

[4354] =焚【宋】【元】【明】【聖】

[4355] 抆=挍【元】,=收【聖】

[4356] 辯=辨【聖】*

[4357]〔之〕-【聖】

[4358] 彼+(比丘)【宋】【元】【明】

[4359] 衣+(服)【宋】【元】【明】

[4360] 佛+(言)【宋】【元】【明】

[4361] 止=正【聖】

[4362] 復+(能)【宋】【元】【明】

[4363] 能+(成)【宋】【元】【明】

[4364]〔之〕-【宋】【元】【明】

[4365]〔萬〕-【宋】【元】【明】

[4366] 踊=涌【明】

[4367](有)+好【聖】

[4368]〔已〕-【宋】【元】【明】

[4369] 在=住【宋】【元】【明】

[4370] 加=跏【宋】【元】【明】【聖】

[4371] 于=於【聖】

[4372] 法+(法)【聖】

[4373] ~《增支部》A.6.2. Āhuneyya (領受各種神通等)應請(2)cf. 《增支部》A.6.37.Dāna(六支具足之)(施者:施前.正施.施已意悅受者:離貪..)《集異門足論》第十六(大正26.432b)《中部》M.32.Gosiga 角林大經

[4374] 央=鞅【宋】【聖】

[4375](復)+比【宋】【元】【明】【聖】

[4376] 飲=飯【宋】【元】【明】

[4377]〔敷〕-【聖】

[4378]〔求〕-【聖】

[4379]〔者〕-【聖】

[4380](空)+閑【宋】【元】【明】

[4381]〔復〕-【聖】

[4382] 神足=禪定【宋】【元】【明】

[4383]〔聞〕-【宋】【元】【明】【聖】

[4384] 痛=度【宋】*【元】*【明】*,=疾【聖】*

[4385](知)+如【宋】【元】【明】【聖】

[4386] 數+(身)【聖】

[4387](能)+化【宋】【元】【明】【聖】

[4388] 自=息【聖】

[4389] 具足=見【元】【明】

[4390]〔少〕-【宋】

[4391] 常=當【宋】【元】【明】

[4392](有)+比【宋】【元】【明】

[4393] 定+(身)【宋】【元】【明】【聖】

[4394](說)+諸【宋】【元】【明】

[439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4396] 第三三十七之二=之餘【宋】【元】

[4397] ~《增支部》A.6.11.Vuttha可念(現起慈之身..意業等)(1)DhpA.2.p.178.f.,《中阿含26經》獅子吼經

[4398] 以=已【宋】*【元】*【明】*

[4399] 坐=座【宋】*【元】*【明】*

[4400](一)+穢【宋】【元】【明】

[4401] 涕=洟【宋】【元】【明】,=[*]【聖】

[4402] 此=我【宋】【元】【明】,〔此〕-【聖】

[4403] 灑=【明】

[4404] =兇【宋】【元】【明】

[4405] 無=不【宋】【元】【明】

[4406] 與=興【宋】【元】【明】【聖】

[4407] 正=政【聖】

[4408] 尸=屍【宋】【元】【明】

[4409](破)+為【宋】【元】【明】

[4410] 汝+(汝)【聖】

[4411] 善哉=甚善我【宋】【元】【明】

[4412] 此事=事此【聖】

[4413] 快=懷【宋】【元】【明】

[4414] 不=無【宋】【元】【明】

[4415] 嫉=嫉【宋】【元】【明】

[4416]〔見〕-【聖】

[4417]〔能〕-【宋】【元】【明】【聖】

[4418] 懺+(悔)【宋】【元】【明】

[4419] ~《雜阿含335經》(第一義空經)(大正2.92c)cf.《增壹阿含51.8經》

[4420] 為名=名為【宋】【元】【明】

[4421](緣)+是【宋】【元】【明】

[4422] 則有=是【宋】【元】【明】【聖】

[4423](無明)+緣【宋】【元】【明】

[4424]〔受受緣〕-【聖】

[4425] 滅則滅=此滅則【宋】【元】【明】

[4426] 滅+(無明滅)【宋】【元】【明】

[4427]〔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十字-【聖】

[4428]〔六入作〕七字-【宋】【元】【明】

[4429] 劈=擗【聖】

[4430]〔起〕-【聖】

[4431] 酥=[/(*)]【聖】

[4432] 息=瘜【元】【明】

[4433] 項=頂【元】【明】【聖】

[4434] 瓜=爪【元】【明】,=抓【聖】

[4435] 又=有【聖】

[4436] 萬=十【宋】*

[4437] 之患=患之【聖】,之=知【元】【明】

[4438]〔念〕-【宋】【元】【明】

[4439](時)+便【宋】【元】【明】

[4440](若)+阿【宋】【元】【明】

[4441] 含=鋡【聖】

[4442] 古=諸【宋】【元】【明】

[4443] 萬=十【聖】

[4444] 勤=懃【聖】

[4445] 說=施【宋】【元】【明】【聖】

[4446] 作是=脩【聖】

[4447] ~《增支部》A.6.52. Khattiya剎帝利(,近行﹑所托﹑思慕﹑究竟),《中阿含149經》何欲經(大正1.660c)

[4448] 生漏~Jāussoi.

[4449]〔行〕-【聖】

[4450](為)+究【宋】【元】【明】

[4451] 技=伎【宋】,=妓【聖】

[4452] 所+(作)【宋】【元】【明】

[4453] =祝【宋】【元】【明】【聖】

[4454] 政=故【宋】【元】【明】

[4455] 仗=杖【聖】

[4456] 人+(世尊)【聖】

[4457] ~《增支部》A.7.47. Methunā()

[4458] 祇=所【宋】【元】

[4459] 修得=得修【宋】【元】【明】

[4460] 全=令【聖】

[4461]〔根〕-【聖】

[4462]〔全其意缺漏〕十六字-【聖】

[4463](行)+不【宋】【元】【明】

[4464] =戢【宋】【元】【明】,=藏【聖】

[4465] 婬=淫【聖】*

[4466] 加=迦【聖】*

[4467] 全=令【聖】*

[4468]〔與〕-【聖】

[4469] 憶=億【聖】

[4470](與)+女【宋】【元】【明】

[4471] 綴=惙【聖】

[4472] 綴=縛【宋】【元】【明】【聖】

[4473] ~《中部》M.35.Cūḷasaccaka薩遮迦小經,《雜阿含110經》

[4474] 毘舍離~Vesālī.

[4475] 馬師~Assaji.

[4476] 薩遮~Saccaka.

[4477] 尼健子~Nigaṇṭhaputta.,健=揵【宋】【元】【明】【聖】*

[4478] 誡=戒【聖】*

[4479] 常+(無常)【宋】【元】【明】

[4480] 誡=戒【聖】*

[4481] 掩=閹【聖】

[4482] 語=說【宋】【元】【明】

[4483](色者)+無【宋】【元】【明】

[4484] 議=義【宋】【元】【明】

[4485] 心=想【宋】【元】【明】

[4486] 凶=【聖】

[4487] 山=水【宋】【元】【明】

[4488] 義=議【宋】【元】【明】【聖】

[4489] 我+(乎)【宋】【元】【明】

[4490](沸)+血【宋】【元】【明】

[4491] 是=此【宋】【元】【明】【聖】

[4492] 不+(能)【宋】【元】【明】

[4493](更)+有【宋】【元】【明】

[4494] 我有=有我【聖】

[4495] 且專=專其【宋】【元】【明】,=其專【聖】

[4496] 者=名【宋】【元】【明】

[4497] 搏=揣【宋】【元】【明】【聖】

[4498]〔等〕-【宋】【元】【明】

[4499] 磨=摩【宋】【元】【聖】

[4500]〔方〕-【宋】【元】【明】

[4501] 坋=【元】【明】

[4502] 疇=相酬【宋】【元】【明】

[4503] 義=議【宋】*

[4504] 具=且【宋】【元】【明】

[4505] 使老=使老耶【宋】,=有老耶【元】【明】

[4506] 曰+(耶)【聖】

[4507] 汗=于【宋】【元】【明】

[4508] 又復汝=汝復【宋】【元】【明】

[4509] 申=伸【宋】【元】【明】

[4510] 返=反【宋】【元】【明】【聖】

[4511] 名+(曰)【宋】【元】【明】

[4512] 頭摩~Dumukha.

[4513] [-+(/)]=集【宋】【元】【明】,=侯【聖】

[4514] 眾+(中)【宋】【元】【明】

[4515] 意+(中)【宋】【元】【明】

[4516] 姤=【宋】【元】【明】

[4517] 汝今=今汝【宋】【元】【明】

[4518]〔偽〕-【聖】

[4519](此)+可【宋】【元】【明】

[4520] 獸=狩【聖】

[4521] 毫氂=豪釐【聖】

[4522] 曇+(止止瞿曇)【宋】【元】【明】

[4523] 目+(者)【宋】【元】【明】

[4524](飲)+飯【聖】

[4525] 以當=當以【宋】【元】【明】

[4526] 各+(各)【聖】

[4527] 飲=飯【宋】【元】【明】

[4528](供)+辦【宋】【元】【明】

[4529] 便=更【宋】【元】【明】【聖】

[4530] 座=坐【聖】

[4531] 習=集【元】【明】

[4532] M.35.《薩遮迦小經》,及《雜阿含110經》皆無此句。

[4533] 源=原【宋】【聖】

[4534] 為=有【聖】

[4535] 助=歡【宋】【元】【明】

[4536]〔所〕-【聖】

[4537] 洹=恒【聖】

[4538] 彌勒佛︰M.35.《薩遮迦小經》,及《雜阿含110經》皆無此句。

[4539] 捔論議=欲捔議論【宋】【元】【明】

[4540] 來=束【宋】【元】【明】

[4541] 使令=令使【宋】【元】【明】

[4542](而)+繞【宋】【元】【明】

[4543] 含=鋡【聖】

[4544] +(光明皇后願文)【聖】

[454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4546]〔之一〕-【宋】【元】

[4547] ~《增支部》A.8.27. Bala(小兒啼婦女瞋等,八種)(1)《雜阿含692693經》(大正2.188b)

[4548] =慢【宋】【元】【明】

[4549] 謂=諸【明異】

[4550] 悲+(力)【宋】【元】【明】

[4551] 惟+(無常想)【宋】【元】【明】

[4552] 燒焚=焚燒【宋】【元】【明】

[4553] 以=已【宋】*【元】*【明】*

[4554] 錯誤修行=設修行人【宋】【元】【明】,=心設修行【聖】

[4555]〔之〕-【宋】【元】【明】

[4556]〔善〕-【宋】【元】【明】

[4557] ~《增支部》A.4.36.頭那(婆羅門見世尊足痕具千輻),《雜阿含101經》(大正2.28a),《別譯雜阿含267經》(大正2.467a)

[4558] 憂迦支~Ukkaṭṭha.,憂=優【宋】【元】【明】【聖】

[4559] 梵志:《雜阿含101經》作:豆磨種姓婆羅門。

[4560] 為=極為殊【宋】【元】【明】

[4561](此)+是【宋】【元】【明】

[4562] 乾沓和~Gandhabba.

[4563](是)+我【宋】【元】【明】

[4564] 一=上【宋】【元】【明】

[4565](便)+作【宋】【元】【明】【聖】

[4566]〔子〕-【宋】【元】【明】

[4567] 也為=為是【宋】【元】【明】

[4568] 閱叉~Yakkha(夜叉)

[4569] 也=耶【宋】*【元】*【明】*

[4570] 受=愛【宋】【元】【明】

[4571] 愛=受【宋】【元】【明】

[4572]〔如此〕-【宋】【元】【明】【聖】

[4573] 生=王【宋】【元】【明】

[4574] 坐=座【宋】【元】【明】

[4575] A.4.36.及《別譯雜阿含267經》皆無此說。

[4576] ~《相應部》S.12.65. Nagara城邑;No.713.《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No.714.《緣起聖道經》、No.715.《佛說舊城喻經》;梵 Nidāna因緣(Pelliot) or Nagara城邑(Tripāṭhī)

[4577] 菩薩~Bodhisatta.

[4578]〔有病〕-【聖】

[4579] 生此=此生【宋】【元】【明】

[4580](我)+當【宋】【元】【明】【聖】

[4581] 受=取【聖】*

[4582]〔受〕-【聖】

[4583] 觀察=察觀【宋】【元】【明】【聖】

[4584]〔復〕-【宋】【元】【明】

[4585]〔緣痛愛〕六字-【聖】

[4586] 緣+(愛愛緣取取緣)【聖】

[4587] 習=集【聖】

[4588] 此念由何=念由何而【宋】【元】【明】,〔此〕-【聖】

[4589] 復+(更)【宋】【元】【明】【聖】

[4590]〔察〕-【宋】【元】【明】

[4591] 病+(死)【宋】【元】【明】

[4592]〔老病滅則死滅〕-【宋】【元】【明】

[4593]〔生〕-【宋】【元】【明】

[4594](行)+此【宋】【元】【明】

[4595] 郭=墎【聖】*

[4596]〔城〕-【宋】【元】【明】

[4597]〔諸〕-【宋】【元】【明】

[4598] 習=集【元】,【明】【聖】*

[4599] 有受=受有【宋】【元】【明】,=有取【聖】

[4600] 愛=受【宋】

[4601]〔知苦〕-【宋】【元】【明】

[4602]〔生〕-【宋】【元】【明】

[4603] 央=鞅【宋】

[4604] 睡眠=坐睡【聖】

[4605]〔眠〕-【宋】【元】【明】

[4606] 受=愛【宋】【元】【明】

[4607](生)+老【宋】【元】【明】

[4608] 眼根遂損:巴利藏沒有記載阿那律尊者眼根壞掉。

[4609] 行=應【明】

[4610] 已=以【聖】

[4611] 告=若【宋】

[4612] 有=為【宋】【元】【明】

[4613]〔等〕-【宋】【元】【明】

[4614]〔於〕-【宋】【元】【明】

[4615] 阿那律=尊者【宋】【元】【明】【聖】

[4616] 針=吾【聖】

[4617] 針=鍼【宋】【元】【明】【聖】*

[4618] 與+(汝)【宋】【元】【明】

[4619] 我=吾【明】

[4620] 巴利藏沒有記載如來求福之說,因為如來所有身語意行皆是唯作(kriyā),不造善或惡。

[4621] 誡=戒【宋】【元】【明】【聖】

[4622] 謂+(六)【宋】【元】【明】

[4623] 已=以【宋】【元】【明】【聖】

[4624] 求為=為求【宋】【元】【明】

[4625] 首=道【宋】【元】【明】【聖】

[4626] ~《中部》M.86. Agulimāla鴦掘摩經,《雜阿含1077經》,《別譯雜阿含16經》(大正2.378.)No.118.《佛說鴦掘摩經》(大正2.508.)No.119.《鴦崛髻經》(大正2.510.)No.120.《央掘魔羅經》(大正2.512.)、《增壹阿含38.6經》(大正2.719.)、《法句經》Dhp.172, 173, 382、《長老偈》Thag.871~873.

[4627] [>波斯匿]Pasenadi.

[4628] [>鴦掘魔]Agulimāla.,魔=摩【聖】*

[4629] 慈悲=有慈心【宋】【元】【明】,〔悲〕-【聖】

[4630] 患+(者)【宋】【元】【明】

[4631] 檀=壇【宋】*【元】*【明】*

[4632]〔殺〕-【宋】

[4633]〔於〕-【元】【明】【聖】

[4634](牧)+羊【宋】【元】【明】

[4635] 擒=禽【聖】

[4636] 侶+(備)【宋】【元】【明】

[4637](猶)+未【宋】【元】【明】

[4638] 捉=撮【宋】【元】【明】【聖】

[4639] 復=彼【聖】

[4640] 狩=獸【宋】【元】【明】

[4641] 淨=明【宋】【元】【明】【聖】

[4642] 天=無【聖】

[4643] =觀【宋】【元】【明】

[4644] 響=嚮【聖】

[4645] 誡=戒【聖】

[4646] 殺=然【宋】*【元】*【明】*

[4647] 腰=要【聖】

[4648] 逆=逐【宋】【元】【明】

[4649] 而行=行而【聖】

[4650](復)+以【宋】【元】【明】【聖】

[4651] 曰=言【宋】【元】【明】

[4652] 神+(令被)【宋】【元】【明】

[4653] [-+]【宋】【元】【明】,=煥【聖】

[4654]〔令〕-【宋】【元】【明】

[4655](我)+今【宋】【元】【明】

[4656] 污=坌【宋】【元】【明】【聖】

[4657] 毫=豪【聖】

[4658] 釐=氂【元】

[4659] 害+(人)【宋】【元】【明】

[4660] 悟=【宋】【元】【聖】,=寤【明】

[4661] 伽伽~Gagga.

[4662] 滿足~Mantāṇī.

[4663] 盡形=形盡【聖】

[4664] 大=天【宋】【元】【明】【聖】

[4665](阿)+羅【宋】【元】【明】

[4666] 是=此【聖】

[4667](之)+類【宋】【元】【明】

[4668] 胎=惱【宋】【元】【明】【聖】

[4669] 人=女【宋】【元】【明】

[4670] 妊=任【聖】*

[4671] 已=以【聖】*

[4672] Agulimālayasutta ‘Yatoha bhagini ariyāya jātiyā jāto, nābhijānāmi sañcicca pāṇa jīvitā voropetā, tena saccena  sotthi  te  hotu sotthi gabbhassa.( 姐妹,我自從在聖中生後, 我不故意剝奪任何有息者、生命。依此真言,願你們平安,願胎兒也安產。)

[4673]〔更〕-【宋】*【元】*【明】*

[4674] 成=至【宋】【元】【明】

[4675] [*]=漂【宋】【元】【明】

[4676] 無害~Ahisaka.

[4677] 殺=然【宋】【元】【明】【聖】

[4678] 真諦實~Sacca.

[4679] 水=船【宋】【元】【明】【聖】

[4680] 今我=我今【宋】【元】【明】,=今身【聖】

[4681]〔人前現〕四句-【宋】【元】【明】,〔人前消〕八句-【聖】

[4682] 此=於【宋】【元】【明】

[4683] 日=月【元】【明】

[4684] 待=是【宋】【元】【明】

[4685] 智=黠【宋】【元】【明】

[4686] 政=正【宋】*【元】*【明】*【聖】*

[4687] 婇=綵【聖】

[4688] 世=希【明】

[4689] 是=此【宋】【元】【明】

[4690](使)+於【宋】【元】【明】【聖】

[4691] 即=因【宋】【元】

[4692] =愍【宋】【元】【明】【聖】

[4693] 父+(王)【宋】【元】,(至)+父【聖】

[4694] 取=娶【宋】*【元】*【明】*

[4695] 歲=年【宋】【元】【明】

[4696] 本=今【宋】【元】【明】

[4697] 歷=立【明】

[4698] 大=太【宋】【元】【明】【聖】

[4699](此)+太【宋】【元】【明】

[4700] 椎=推【聖】

[4701]〔吾〕-【宋】【元】【明】

[4702] 金千斤=千金【宋】【元】【明】【聖】

[4703]〔王〕-【宋】【元】【明】

[4704] 王+(王)【聖】

[4705] 惟=唯【宋】【元】【明】【聖】

[4706] 佯=陽【聖】

[4707] 速往=往速【宋】【元】【明】

[4708] 曰太子=太子曰【宋】【元】【明】

[4709](是)+時【宋】【元】【明】

[4710]〔今〕-【宋】【元】【明】【聖】

[4711] 大=太【聖】*

[4712]〔里〕-【聖】

[4713] 誠=成【聖】

[4714]〔戰〕-【聖】

[4715] 杖=仗【宋】【元】【明】

[4716](太)+子【宋】【元】【明】

[4717] 忘=亡【聖】*

[4718](即)+將【宋】【元】【明】

[4719] 願=言【聖】

[4720](此)+諸【宋】【元】【明】

[4721] 又=人【宋】

[4722] 王=長【宋】【元】

[4723] 婬=淫【聖】

[4724] 婦=妻【宋】【元】【明】

[4725]〔民〕-【宋】【元】【明】

[4726] 是=此【宋】【元】【明】

[4727] 手=乎【聖】

[4728] 後=復【宋】【元】【明】【聖】

[4729]〔也〕-【宋】【元】【明】

[4730] 含=鋡【聖】

[4731]〔一〕-【聖】

[4732] 含=鋡【聖】*

[4733] 第三十二=三十一【聖】

[473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4735] 第三十八之二=分之餘【聖】

[4736] 二=餘【宋】【元】

[4737] ~《中部》M.116. Isigili仙吞經Mahāvastu, p.357.

[4738] 羅閱城~Rājagaha.

[4739] 靈鷲山~Gijjhakūṭa.

[4740] 卿等=汝等【聖】

[4741] 廣普山~Vepulla.

[4742] 白善~Paṇḍava.,善=墡【元】【明】

[4743] 負重~Vebhāra.

[4744] 仙人掘~Isigili.,掘=窟【宋】【元】【明】

[4745] 辟支佛~Paccekabuddha.

[4746] 阿利吒~Ariṭṭha.

[4747] 婆利吒~Upariṭṭha.

[4748] 重=童【宋】【元】【明】

[4749] 善觀~Sudassana.

[4750] 滅=減【宋】【元】【明】

[4751] 極=漿【元】【明】*,=將【聖】

[4752] 是+(時)【宋】【元】【明】

[4753]〔而〕-【宋】【元】【明】

[4754] 導=道【聖】

[4755] 畜生餓鬼=餓鬼畜生【聖】

[4756] 習=集【元】【明】【聖】*

[4757] 已=以【聖】

[4758](善)+功【宋】【元】【明】

[4759]〔諸〕-【聖】

[4760] ~《相應部》S.35.206. Chapāna六生物,《雜阿含1171經》(大正2.313a)

[4761] 申=伸【宋】【元】【明】

[4762] 俯=低【聖】

[4763]〔有〕-【宋】【元】【明】

[4764]〔纏〕-【聖】

[4765] 蚖蛇=蛇蚖【宋】【元】【明】

[4766] S.35.206.Susumāra(鱷魚)Pakkhi()Kukkuraṁ() Sigālaṁ(狐狼)Makkaaṁ(猴子)Dahāya(蚖蛇)

[4767] 悉=來【聖】

[4768] 赴=起【宋】【元】【明】

[4769] 趣赴=起趣【宋】【元】【明】

[4770] 主=生【宋】【元】

[4771] 諸=眾【宋】【元】【明】

[4772] =奈【宋】【元】【明】【聖】*

[4773] 以=已【宋】*【元】*【明】*

[4774] 政=正【宋】*【元】*【明】*【聖】

[4775] 優=憂【聖】*

[4776] 身=體【宋】【元】【明】【聖】

[4777] 栴=旃【聖】*

[4778](蓮)+華【宋】【元】【明】

[4779] 體=身【宋】【元】【明】

[4780] 起=興【宋】【元】【明】

[4781] 政=正【宋】【元】【明】【聖】*

[4782] 多珍=財多【聖】

[4783] 漏+(淨亦漏)【宋】【元】【明】【聖】

[4784]〔眼〕-【宋】*【元】*【明】*

[4785] 磨=摩【宋】【元】

[4786](便)+自【宋】【元】【明】

[4787]〔我〕-【宋】【元】【明】

[4788] 已=以【聖】*

[4789]〔復〕-【宋】【元】【明】

[4790] 舌=口【宋】【元】【明】

[4791]〔之〕-【宋】【元】【明】

[4792] cf.《中部》M.89. Dhammacetiyasutta 法莊嚴經,《中阿含213經》法莊嚴經(大正1.795.)

[4793] 寶=葆【元】【明】*

[4794] 響=嚮【聖】*

[4795] 扇+(於)【聖】

[4796] 果=【聖】

[4797] 覲=觀【聖】

[4798] 近遠=遠近【宋】【元】【明】

[4799](多)+比【宋】【元】【明】

[4800](今)+為【宋】【元】【明】

[4801] 座=坐【聖】*

[4802](治)+化【宋】【元】【明】

[4803] 枉=【宋】【元】

[4804]〔日〕-【聖】

[4805](天)+人【宋】【元】【明】

[4806](禮)+拜【宋】【元】【明】

[4807] 就+(三昧成就)【宋】【元】【明】

[4808] 或+(復)【宋】【元】【明】

[4809] 是+(謂如來)【宋】【元】【明】

[4810] 行=修【宋】【元】【明】

[4811]〔佛〕-【宋】【元】【明】

[4812](王去)+未【宋】【元】【明】,(去)+未【聖】

[4813] 持=於【聖】

[4814] DhpA.3.pp.436ff.()

[4815] 加=迦【明】

[4816]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4817] 坐=住【宋】【元】【明】

[4818] 論議=議論【明】,=論義【聖】*

[4819] 土=士【明】

[4820] 丘=坵【聖】

[4821] 各+(各)【宋】【元】【明】【聖】

[4822] 住=中【宋】【元】【明】【聖】

[4823] 往=任【宋】【元】【明】

[4824]〔困〕-【宋】【元】【明】

[4825] 能害者=有能害【宋】【元】【明】

[4826] 人使=使人【宋】【元】【明】

[4827] 災患=鬼災【宋】【元】【明】

[4828] 多=眾【宋】【元】【明】

[4829] 尸=屍【宋】【元】【明】

[4830] 餘人=彼遺餘【宋】【元】【明】

[4831] 嬈=繞【聖】

[4832] 土=王【宋】【元】【明】

[4833] 毫=豪【聖】

[4834] 往=徑【宋】【元】【明】【聖】

[4835] 前=【宋】*【元】*【明】*

[4836] 毬=【宋】【元】【明】【聖】*

[4837](天)+人【宋】【元】【明】

[4838] 兀=杌【元】【明】

[4839] 坐=座【宋】【元】【明】

[4840] 復=後【聖】

[4841]〔生〕-【聖】

[4842] 王天=天王【宋】【元】【明】,〔王〕-【聖】

[4843] 白=曰【元】

[4844] 世=國【宋】【元】【明】

[4845]〔之〕-【宋】【元】【明】

[4846] 廓=墎【聖】

[4847] 願=顧【宋】【元】【明】【聖】

[4848] 退而=王退【宋】【元】【明】

[4849](白世尊)+言【宋】【元】【明】

[4850] 蘭=羅【聖】

[4851] 阿闍世王=王阿闍世【宋】【元】【明】

[4852] 塵+(土)【宋】【元】【明】

[4853] 桓=洹【聖】

[4854] 唐=虛【宋】【元】【明】

[4855] 爾=[-+]【聖】

[4856] 接=綏【元】【明】【聖】

[4857] 浮+(提)【宋】【元】【明】

[4858] 夫=宮【宋】【元】【明】,〔夫〕-【聖】

[4859](用)+繼【宋】【元】【明】,繼=係【聖】

[4860] 妊=任【聖】

[4861] 娠=身【宋】【元】【明】【聖】

[4862] 政=正【宋】*【元】*【明】*

[4863] 視=示【宋】【元】【明】【聖】

[4864] 名愛念自=字名曰愛念【宋】【元】【明】,=字名愛目【聖】

[4865] 念=目【聖】

[4866]〔成佛〕-【宋】【元】【明】

[4867] 婇女=綵【宋】【元】【明】,婇=綵【聖】

[4868]〔之〕-【宋】【元】【明】

[4869] 耶維=維耶【宋】

[4870](即)+於【宋】【元】【明】

[4871]〔處〕-【聖】

[4872] 祠=寺【宋】【元】【明】【聖】

[4873] 是+(時)【宋】【元】【明】【聖】

[4874]〔是〕-【宋】【元】【明】

[4875] 變=反【宋】【元】【明】

[4876] 獼猴=彌獲【聖】

[4877] 飯=飲【宋】【元】【明】【聖】*

[4878] 耑=湍【宋】【元】【明】【聖】*

[4879] 便=更【宋】*【元】*【明】*

[4880] 彼=波【宋】【元】【明】

[4881] 栴=旃【宋】【元】【明】【聖】

[4882] 我+(等)【宋】【元】【明】

[4883] 我+(等)【宋】【元】【明】【聖】

[4884]〔等〕-【宋】【元】【明】

[4885] 角=捔【宋】【元】【明】

[4886] 云+(何)【聖】

[4887]〔尼〕-【宋】【元】【明】

[4888] 如=汝【明】

[4889](比)+乎【宋】【元】【明】

[4890]〔曰〕-【宋】【元】【明】

[4891] 舌=口【宋】【元】【明】

[4892]〔想〕-【宋】【元】【明】

[4893] 揚=颺【宋】【元】【明】

[4894] 污=惡【元】【明】

[4895] 二=一【聖】

[4896] +(光明皇后願文)【聖】

[4897] 含=鋡【聖】*

[4898] 三=二【聖】

[4899](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4900] 九+夾註(七法初)【宋】【元】【明】,九=八【聖】

[4901] ~《增支部》A.7.64. Dhammaññū知法,《中阿含1經》善法經No.27.《佛說七知經》

[4902] 契經~Sutta.

[4903] [>祇夜]Geyya.

[4904] 偈~Gāthā.

[4905] 本末~Itivuttaka.

[4906] 方等~Vedalla.

[4907] 未曾有~Abbhutadhamma.

[4908] 授決~Veyyākaraa.

[4909] 生經~Jātaka

[4910]〔了〕-【宋】【元】【明】

[4911] 此+(則)【宋】【元】【明】

[4912] 籌=調【聖】

[4913] 寤=悟【聖】

[4914]〔為〕-【宋】【元】【明】

[4915] 元=原【宋】【元】【明】

[4916] 中=觀【宋】【元】【明】

[4917] 宜=誼【宋】【元】【明】

[4918] 二+(人)【宋】【元】【明】

[4919]〔復〕-【聖】*

[4920] 法法+(法)【宋】*【元】*【明】*

[4921] 人+(聞)【宋】【元】【明】

[4922] 酥=[/(*)]【聖】*

[4923] 醐+(醍醐)【宋】【元】【明】

[4924] ~《增支部》A.7.65. Pāricchattaka(忉利天之)波利闍多伽(),《中阿含2經》晝度樹經No.28.《佛說園生樹經》

[4925] 晝度樹~Pāricchattka.

[4926] 凋=彫【宋】【元】【明】【聖】*

[4927] 已=以【聖】*

[4928] 雹=皰【宋】*【元】*【明】*

[4929]〔已〕-【宋】【元】【明】,已=以【聖】

[4930] 不久=已【宋】【元】【明】,〔不久〕-【聖】

[4931] 棄妻=妻棄【宋】【元】【明】

[4932] 喜=樂【宋】【元】【明】【聖】

[4933] 一禪=初禪【宋】【元】【明】

[4934](無)+念【宋】【元】【明】

[4935] 身有=有身【聖】

[4936] 救=求【聖】

[4937] 在=心【元】【明】

[4938] 開敷=敷開【宋】【元】【明】

[4939](於)+現【宋】【元】【明】

[4940] 而自=自相【宋】【元】【明】

[4941] ~《增支部》A.7.15. Upakūpama,《中阿含4經》水喻經No.29.《佛說鹹水喻經》

[4942] 頭=水【明】

[4943] 漸+(漸)【聖】

[4944] 渡=度【宋】【元】【明】【聖】*

[4945] 婬=淫【聖】*

[4946] 者+(也)【宋】【元】【明】

[4947] 般涅槃~Parinibbāyī.

[4948] ~《增支部》A.7.63. Nagara(),《中阿含3經》城喻經

[4949] 擒=禽【聖】

[4950] 郭=墎【聖】*

[4951] 第=此【宋】【元】【明】【聖】

[4952] 杖=仗【宋】【元】【明】【聖】*

[4953]〔城〕-【宋】【元】【明】

[4954]〔此〕-【宋】*【元】*【明】*

[4955] 近+(之)【宋】【元】【明】

[4956] 魔+(波旬)【宋】【元】【明】

[4957] 沮=【聖】

[4958]〔身觸〕-【聖】

[4959]〔第〕-【宋】*【元】*【明】*

[4960] 二+(之)【聖】

[4961] 三+(之)【宋】【元】【明】

[4962](持)+入【宋】【元】【明】

[4963]〔此〕-【宋】【元】【明】,此=第【聖】

[4964] 捨=放【宋】*【元】*【明】*

[4965] ~《增支部》A.7.41.Viññāṇaṭṭhiti()識住

[4966](若干種)+想【宋】【元】【明】

[4967] 想=相【聖】*

[4968]〔也〕-【宋】【元】【明】

[4969] 世+(也)【宋】【元】【明】

[4970] cf.《相應部》S.46.16.Gilāna(3)

[4971] 褥=蓐【聖】

[4972] 坐=座【宋】【元】【明】

[4973] 增為乎=有增損病不增乎【宋】【元】【明】

[4974] 不增損=病不增【聖】

[4975] 有=又【宋】【元】【明】

[4976] 也=耶【宋】【元】【明】

[4977] 視瞻=瞻視【宋】【元】【明】【聖】

[4978] 說+(者)【宋】【元】【明】

[4979] 之盛=盛者【宋】【元】【明】

[4980]〔之〕-【宋】*【元】*【明】*

[4981] 意+(也)【宋】【元】【明】

[4982] 勿=設【宋】【元】【明】

[4983] 無厭足=之無厭【宋】【元】【明】

[4984] 七=一【元】

[4985] ~《中阿含58經》七寶經,《雜阿含721經》,《相應部》S.46.42. Cakkavatti(轉輪)No.38.《佛說輪王七寶經》(大正1.821a)、《雜阿含721經》(大正2.194a),參閱《長部17經》Mahā-Sudassana-Suttanta(大善見王經)

[4986] cf.D.17.Mahāsudassanasutta大善見王經,cf.《長阿含30經》世記經,cf.No.38.《輪王七寶經》

[4987] 間+(時)【宋】【元】【明】

[4988] 瑪瑙[*]=馬瑙車【聖】

[4989]〔塹〕-【聖】

[4990] 寶=重【宋】【元】【明】

[4991] 種=重【聖】

[4992] [*]瑪=車馬【聖】

[4993] 七=十【元】

[4994] 間=扉【宋】【元】【明】【聖】*

[4995] 瑪=馬【聖】

[4996] 水池=池水【宋】【元】【明】

[4997]〔池〕-【聖】

[4998]〔地〕-【宋】【元】【明】

[4999] 腰=要【聖】

[5000] 然=而【宋】【元】【明】

[5001] 世=彼【宋】【元】【明】

[5002] 四+(種)【宋】【元】【明】

[5003] 亡=忘【宋】【元】【明】

[5004] 刃=仞【宋】*【元】*【明】*

[5005]〔聖〕-【宋】【元】【明】

[5006] 轉輪=若轉輪聖【宋】【元】【明】

[5007]〔粟〕-【聖】

[5008] 寶+(也)【宋】*【元】*【明】*

[5009] 白=曰【聖】

[5010](若)+轉【宋】*【元】*【明】*【聖】

[5011] 尾毛=毛尾【宋】【元】【明】

[5012] 此=比【元】

[5013]〔緣〕-【聖】

[5014] 來而=而來【聖】

[5015] 火=大【宋】【元】【明】

[5016](今)+此【宋】【元】【明】

[5017]〔今〕-【宋】【元】【明】

[5018]〔悉〕-【宋】【元】【明】

[5019] 光+(明)【宋】【元】【明】

[5020]〔若〕-【宋】【元】【明】

[5021] 政=正【宋】*【元】*【明】*

[5022] 憂=優【宋】【元】【明】

[5023] 栴=旃【宋】【元】

[5024](轉輪)+聖【宋】【元】【明】

[5025] 之寶=寶也【宋】*【元】*【明】*

[5026](聖)+王【宋】【元】【明】

[5027] 開=閑【宋】【元】【明】

[5028] 轉輪聖王=之轉輪王【宋】【元】【明】

[5029] 踊=涌【宋】【元】【明】

[5030]〔之〕-【宋】*【元】*【明】*【聖】

[5031] 於是比丘=若【宋】【元】【明】【聖】

[5032] 此=典兵【宋】【元】【明】【聖】

[5033] 好=紅【宋】【元】【明】

[5034] 爾=念【宋】

[5035] 運=雲【宋】*【元】*【明】*

[5036]〔是〕-【宋】【元】【明】

[5037] 四+(人)【宋】【元】,(大)【明】

[5038] 消=銷【宋】【元】【明】

[5039]〔之〕-【宋】*【元】*【明】*【聖】

[5040] 受=壽【宋】【元】【明】【聖】

[5041] 人+(中)【宋】【元】【明】

[5042]〔之〕-【聖】

[5043] 受命=壽天【聖】

[5044] 命=天【宋】【元】【明】

[5045] 又=人【宋】【聖】

[5046](故)+不【宋】【元】【明】

[5047] 脫四=四真【宋】【元】【明】

[5048](無)+邊【宋】【元】【明】【聖】

[5049](阿)+羅【宋】【元】【明】

[5050] ~《中部》M.23. Vammikasutta 蟻垤經,蟻喻經(大正1.918.)、《雜阿含1079經》(大正2.282.)、《別譯雜阿含18經》(大正2.379.)cf.《長老偈》Thag.201~202.

[5051](可)+持【宋】【元】【明】

[5052]〔當〕-【宋】【元】【明】

[5053] 當=重【宋】【元】【明】【聖】

[5054] 必+(當)【宋】【元】【明】

[5055](汝)+今【宋】【元】【明】

[5056] 當)+見【宋】【元】【明】

[5057] 勿+(與)【宋】【元】【明】

[5058] 慕=務【宋】【元】【明】

[5059] 舍夜=言當知此舍夜便【宋】【元】【明】

[5060]〔復〕-【宋】【元】【明】

[5061]〔故〕-【宋】【元】【明】

[5062] 法+(也)【宋】【元】【明】

[5063] 是+(也)【宋】*【元】*【明】*

[5064]〔是〕-【宋】【元】【明】

[5065]〔如是之〕-【宋】【元】【明】

[5066] 剃=制【元】

[5067]〔如實知之〕-【聖】

[5068] ~《中部》M. 24. Rathavinīta傳車經,《中阿含9經》七車經

[5069] 羅閱城~Rājagaha.

[5070] 迦蘭陀~Kalandaka.

[5071] 滿願子~Puñña-Mantāṇīputta.

[5072] 間+(遊化)【宋】【元】【明】

[5073] 納=衲【明】*

[5074]〔人〕-【聖】

[5075]〔之〕-【宋】*【元】*【明】*

[5076] 倦=惓【聖】

[5077] 停=亭【聖】

[5078] 坐=座【宋】*【元】*【明】*

[5079] 舍利弗~Sāriputta.

[5080] 其=共【宋】【元】【明】

[5081] 檀=壇【宋】*【元】*【明】*

[5082] 晝闇園~Andhavana.

[5083]〔世〕-【宋】【元】【明】

[5084] 子+(者)【宋】【元】【明】【聖】

[5085]〔者〕-【宋】【元】【明】

[5086]〔時〕-【宋】【元】【明】

[5087] 便=復【宋】【元】【明】

[5088] 曰=言【宋】【元】【明】

[5089] 曰=白【聖】

[5090]〔修〕-【宋】【元】【明】

[5091] 復=皆【宋】【元】【明】【聖】

[5092] 汝=如【聖】

[5093]〔解此者〕-【宋】【元】【明】

[5094] 寤=悟【元】【明】

[5095] 波斯匿~Pasenadi.

[5096] 婆=波【聖】*

[5097]〔而〕-【宋】【元】【明】

[5098] 以=已【宋】【元】【明】

[5099]〔第〕-【宋】*【元】*【明】*

[5100] 槃+(由涅槃)【宋】【元】【明】

[5101] 有+(人)【宋】【元】【明】

[5102] 淨至=得至淨【宋】【元】【明】

[5103] 即+(時)【宋】【元】【明】【聖】

[5104] 彌多那尼~Mantāṇī.

[5105] 那=耶【宋】【元】【明】

[5106]〔其〕-【宋】【元】【明】

[5107]〔等〕-【宋】【元】【明】

[5108] 憂波提舍~Upatissa.,憂=優【宋】【元】【明】

[5109] 提=帝【宋】【元】【明】【聖】

[5110](尊者)+舍【宋】【元】【明】

[5111] 園+(中)【宋】【元】【明】

[5112] 議=義【宋】【元】【明】【聖】

[5113] 波=婆【宋】【元】【明】

[5114] 含=鋡【聖】*

[5115] 四=三【聖】*

[5116](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5117] 四十之一=三十九【聖】

[5118]〔之一〕-【宋】【元】

[5119] ~《增支部》A.7.62. Suriya(太陽) (1-8) & D.27. Aggañña,《中阿含8經》七日經,《薩鉢多酥 哩踰捺野經》(大正1.811c)

[5120] 須彌~Sineru.

[5121]〔之〕-【宋】【元】【明】

[5122] 座=坐【聖】*

[5123] 義=議【宋】【元】【明】

[5124] 義=議【聖】

[5125] 敗壞=壞敗【宋】【元】【明】

[5126] 諸比等=曰汝諸比丘【宋】【元】【明】

[5127] 藏=戢【宋】【元】【明】【聖】

[5128] 壞=懷【宋】【元】【明】【聖】

[5129] 郭=墎【聖】*

[5130] 上=下【宋】

[5131] 宿+(命)【宋】【元】【明】

[5132]〔有〕-【宋】【元】【明】

[5133] 博=波【宋】【元】【明】

[5134]〔間〕-【聖】

[5135]〔叉〕-【宋】【元】【明】【聖】

[5136] 勝+(已)【宋】【元】【明】

[5137] 已=以【聖】*

[5138] 彼+(天)【宋】【元】【明】

[5139] 三=四【宋】【元】【明】

[5140]〔去〕-【宋】【元】【明】【聖】

[5141] 俾=伊【宋】【元】【明】【聖】

[5142]〔山〕-【宋】【元】【明】

[5143] 頭山+(去馬頭山)【宋】【元】【明】

[5144](此)+鐵【宋】【元】【明】

[5145] 校=挍【聖】

[5146] 恒=桓【宋】【元】【明】,=洹【聖】

[5147] 下+(象)【宋】【元】【明】

[5148] 優=憂【聖】*

[5149] 狩=獸【宋】【元】【明】

[5150] 蠡=豹【宋】,=豸【明】

[5151] 往=住【聖】

[5152] 崛=掘【聖】

[5153] 源=原【宋】

[5154] [>恒伽]Gagā.

[5155] 私=辛【宋】【元】【明】【聖】

[5156] 死=悉【宋】【元】【明】,=私【聖】

[5157] 凋=彫【宋】【元】【明】【聖】

[5158] 三=二【元】

[5159]〔現〕-【宋】【元】【明】

[5160](是時)+四【宋】*【元】*【明】*

[5161](時)+五【聖】

[5162] 豔=燄【宋】*【元】*【明】*

[5163] 遺=有【宋】【元】【明】

[5164] 出+(時)【宋】【元】【明】

[5165] 懼=怖【宋】【元】【明】

[5166] 消=銷【宋】【元】【明】

[5167](復)+起【宋】【元】【明】

[5168](耶)+山【宋】【元】【明】

[5169] 伽+(羅)【宋】【元】【明】

[5170] 提=地【聖】

[5171] 曰=越【宋】【元】【明】

[5172](四)+海【宋】【元】【明】

[5173] 術=述【宋】【元】【明】

[5174] 蒲=婆【宋】【元】【明】,=蒱【聖】

[5175] 提觀看=地看觀【宋】【元】【明】,提=地【聖】

[5176] 復能=能復【宋】【元】【明】

[5177] 少+(者)【宋】【元】【明】

[5178] 呼=號【宋】【元】【明】

[5179] 婬=淫【聖】

[5180] 法=欲【宋】【元】【明】

[5181] 以=既已【宋】【元】【明】

[5182] 生+(等)【宋】【元】【明】

[5183]〔便〕-【聖】

[5184] 今=令【元】【明】

[5185] 爾=今【宋】

[5186]〔之〕-【宋】【元】【明】

[5187] 妊=任【聖】

[5188] 以=已【宋】*【元】*【明】*

[5189] 生+(曰)【宋】【元】【明】

[5190] 語+(已)【宋】【元】【明】

[5191](此)+念【宋】【元】【明】

[5192] 藏此已=自藏【宋】【元】【明】

[5193] 見+(之)【宋】【元】【明】

[5194] 拳=捲【聖】

[5195] 運=雲【宋】*【元】*【明】*

[5196] 謂=語【宋】【元】【明】

[5197]〔守〕-【聖】

[5198]〔田〕-【宋】【元】【明】

[5199] 雇=顧【宋】【元】【明】【聖】

[5200] 懲=徵【聖】*

[5201]〔田〕-【聖】

[5202] 非=今【宋】【元】【明】

[5203] 待=侍【元】【明】【聖】

[5204] 復=後【宋】【元】【明】

[5205] 教=殺【宋】

[5206]〔各〕-【宋】

[5207] 兒婦=婦兒【聖】

[5208]〔之〕-【宋】【元】【明】

[5209] 政=正【宋】【元】【明】

[5210] 使=便【宋】【元】【明】

[5211]〔姓〕-【聖】

[5212] 由+(田)【元】【明】

[5213]〔也〕-【宋】【元】【明】

[5214] 枝=華【宋】【元】【明】【聖】

[5215] 華=果【宋】【元】【明】,=【聖】

[5216] 果=枝【宋】【元】【聖】,=技【明】

[5217]〔之〕-【聖】

[5218] 此=是【宋】【元】【明】

[5219] 致=至【宋】【元】【明】

[5220] 懈=解【宋】,=誨【元】

[5221] 誨=悔【宋】,=懈【元】

[5222] A.VII. 20. Vassakāra.《長阿含2經》, 《中阿含142經》

[5223] ~《增支部》A.6.19. Maraassati (於入息出息間)念死(1)A.7.20. Vassakāra作雨者(大臣)A.8.73. Maranasati,《長阿含2經》遊行經,《中阿含142經》雨勢經《佛般泥洹經》(大正1.160),《般泥洹經》(大正1.176),《大般涅槃經》(大正1.191),說一切有部根本毗柰耶雜事(大正24.382)Mahāparinirvāṇa-s. (Waldschmidt 19501951)

[5224] 羅閱城~Rājagaha.,=羅閱祇城【宋】【元】【明】

[5225] [>摩竭]Māgadha.

[5226] 阿闍世~Ajātasattu.

[5227] 拔祇~Vajjī.,拔=跋【宋】*【元】*【明】*

[5228] 婆利迦~Vassakāra.,迦=沙迦羅【宋】【元】【明】

[5229] 禮敬=敬禮【明】

[5230](往)+攻【宋】【元】【明】

[5231] 屐=跂【聖】

[5232] 應+(與)【宋】【元】【明】

[5233] 順+(是時)【宋】【元】【明】

[5234] 擒=[-+]【聖】

[5235]〔阿難〕-【宋】【元】【明】

[5236] 婬他=他婬【宋】,=邪婬【元】【明】,=犯淫【聖】

[5237] 養+(精進)【宋】【元】【明】

[5238] 獲=壞【宋】【元】【明】

[5239](去)+不【宋】【元】【明】

[5240]〔為〕-【宋】【元】【明】

[5241]〔之〕-【宋】*【元】*【明】*

[5242] 轉+(也)【宋】【元】【明】

[5243] 而+(行)【宋】【元】【明】

[5244] 榮=業【宋】【元】【明】

[5245]〔轉〕-【聖】

[5246]〔也〕-【宋】*【元】*【明】*

[5247]〔策〕-【宋】【元】【明】

[5248](而)+得【宋】*【元】*【明】*

[5249] 寤=【宋】【元】【明】

[5250](而)+得【宋】【元】【明】

[5251] 其便=便也【宋】【元】【明】

[5252](第)+七【宋】【元】【明】

[5253] 順=合【宋】【元】【明】

[5254] 說此偈言=便說此偈【宋】【元】【明】

[5255] cf.《增支部》A.7.11.Anusaya隨眠(1)cf.《增支部》A. 7.12.Anusaya隨眠(2)

[5256] 世間使=使世間【聖】

[5257] 軛=枙【宋】【元】【明】,=扼【聖】

[5258] 之人為此=人為【宋】【元】【明】

[5259] 元=原【宋】【元】【明】【聖】

[5260] 貪欲使:經中常說用不淨觀對治。「喜覺意」恐無法對治,因為貪欲有時也會伴隨喜,即喜貪。《清淨道論》(Vism.141)pīti byāpādassa.(《彼多迦》(Peaka)中說:喜(對治)瞋恚。

[5261] 疑使:經中常說用「如理作意」(或從根源作意yonisomanasikāra),或用「尋」(研究、討論法義等)來對治,亦即()法覺意對治疑,亦可對治邪見。

[5262]〔七〕-【聖】

[5263] 使+(者)【宋】【元】【明】

[5264] 解+(脫)【宋】【元】【明】

[5265]〔之〕-【宋】*【元】*【明】*

[5266]〔思惟意〕-【宋】【元】【明】【聖】

[5267] 盡便=使【宋】

[5268]〔為〕-【宋】【元】【明】

[5269] 想=相【宋】【元】【明】【聖】

[5270]〔者〕-【宋】【元】【明】

[5271]〔七〕-【宋】【元】【明】

[5272] 之心唯食=心雖殖【宋】【元】【明】

[5273] 伎=妓【宋】*【元】*【明】*

[5274] 涕=啼【宋】*【元】*【明】*

[5275]〔乎〕-【宋】【元】【明】

[5276] 佛+(言)【宋】【元】【明】

[5277]〔言〕-【宋】【元】【明】

[5278] 邊聞=阿難言【宋】【元】【明】

[5279] 身壞=取【宋】【元】【明】

[5280] 我今=令我【聖】

[5281]〔去〕-【聖】

[5282] 常=尚【宋】【元】【明】

[5283]〔俱〕-【宋】【元】【明】

[5284] 學=遵【宋】【元】【明】

[5285] 已=以【宋】

[5286] 闍維=維耶【宋】【聖】,=耶維【元】【明】

[5287] 王+(中)【宋】【元】【明】

[5288] 變=反【宋】【元】【明】

[5289] 佛告=告曰【宋】【元】【明】

[5290] [(-)/]=捔【聖】

[5291](稱)+量【宋】【元】【明】

[5292] ~《增支部》A.6.58.Āsava(一切)(以律儀斷,則以律儀斷等)《中部》M.2. Sabbāsavasutta 一切漏經《中阿含10經》漏盡經(大正1.431.)No.31.《一切流攝守因經》(大正1.813.)

[5293] 我+(今)【宋】【元】【明】

[5294] 中竟善義理=善中善竟善理義【宋】【元】【明】,中竟=善中【聖】

[5295](諸)+比【宋】【元】【明】

[5296]〔名〕-【宋】【元】【明】

[5297](或有有漏恭敬得斷)+或【宋】【元】【明】

[5298](所)+應【宋】【元】【明】

[5299] 遠+(過去久遠為誰有過去久遠云何復有當來久遠)十九字【宋】【元】【明】【聖】

[5300] 此+(有)【宋】【元】【明】

[5301] 耶=邪見【宋】【元】【明】

[5302] 存=在【聖】

[5303] 修+(行)【宋】【元】【明】

[5304] 敘=緒【元】【聖】

[5305] 知+(之)【宋】【元】【明】

[5306](思惟者而不)+思【宋】【元】【明】

[5307]〔是〕-【宋】【元】【明】

[5308] 可+(思惟而)【宋】【元】【明】

[5309] 不+(可)【聖】

[5310] 耶=邪【宋】【元】【明】

[5311](不)+見【宋】【元】【明】

[5312] 腦=惱【宋】【元】【明】【聖】

[5313] 欲=使【宋】【元】【明】

[5314] 又+(復)【宋】【元】【明】【聖】

[5315] 痛=疾【元】【明】

[5316] 差=瘥【宋】【元】【明】

[5317] 柘=荊【聖】

[5318] 棘=蕀【聖】

[5319] 濕=深【宋】【元】【明】,=涅【聖】

[5320](設)+能【宋】【元】【明】

[5321] 此=是【宋】【元】【明】

[5322]〔便〕-【宋】【元】【明】

[5323](娛樂斷者娛樂斷之)+威【宋】【元】【明】

[5324] 結去愛=愛結【宋】【元】【明】

[5325] 苦=於苦際【宋】【元】【明】

[5326] 慈=愍【宋】【元】【明】

[5327] 訓教=教訓【宋】【元】【明】

[5328](諸)+比【宋】【元】【明】

[5329] +(光明皇后願文)【聖】

[5330] 含=鋡【聖】*

[5331] 五=四【聖】*

[5332](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5333] 品+(第四十)【宋】【元】【明】,品+(分)【聖】

[5334] 餘=二【明】

[5335] ~《中阿含7經》世間福經

[5336] 踰=喻【聖】

[5337](是)+時【宋】*【元】*【明】*

[5338] 恒=增【元】【明】

[5339]〔至〕-【聖】

[5340]〔言〕-【聖】

[5341] 此+(初)【宋】【元】【明】

[5342](計)+量【宋】【元】【明】

[5343] 女若=族姓女【宋】【元】【明】,〔若〕-【聖】

[5344] 施+(與)【宋】【元】【明】

[5345] 之功德也=功德【宋】【元】【明】

[5346] 計=量【宋】*【元】*【明】*【聖】

[5347]〔之〕-【宋】【元】【明】

[5348](稱)+量【宋】【元】【明】

[5349] ~《增支部》8.73.Mamaraassati(入息已出息、出息已入息)念死(1)A.6.19.Maraasati(1)cf. A.8.73.Maraasati(1)

[5350]〔惟〕-【宋】【元】【明】

[5351]〔增〕-【聖】

[5352] 非+(為)【宋】【元】【明】

[5353]〔能〕-【宋】【元】【明】

[5354] 忍=任【明】

[5355] 食+(乞食)【宋】【元】【明】

[5356] 婆=彼【聖】

[5357] 意=念【宋】【元】【明】

[5358] 知作如=作【宋】【元】【明】

[5359] ~《中部》M.18. Madhupiika蜜丸經,《中阿含115經》蜜丸經(大正1.603.)

[5360] 寶羽=羽寶【宋】【聖】,=羽葆【元】【明】

[5361] 央=鞅【聖】

[5362]〔之〕-【宋】【元】【明】

[5363] 健=揵【宋】*【元】*【明】*【聖】

[5364] 驗證阿羅漢的方法:S.3.11.說,用智慧,長時間:1.共住(savāsena),知其戒行(sīlaṁ)2.共事(savohārena),知其純淨(soceyyaṁ)3.於不幸時(āpadāsu),知其能力(thāmo)4.交談(sākacchāya),知其智慧(paññā)。四種辨識法,然後知道他是不是阿羅漢。《別譯雜阿含71經》說:「(1)如共久處,用意觀察,爾乃可知,持戒破戒,雖復久處,聰智能知,愚者不知。(2)若其父母,親里眷屬,有死亡者,可分別知,若無此事,難可了知。(3)若遭厄難,為人強逼,令行殺害,或為女人私處逼迫,而不犯戒,可知堅實隨逐觀察,乃能可知,淨行不淨,欲試其智,聽其所說,唯有智者,善能分別,唯有智人,久處共住,爾乃可知。」(大正2.399~)

[5365] 人=阿【明】

[5366] 來=末【宋】【元】【明】

[5367] 政=正【宋】【元】【明】【聖】*

[5368] 便=更【明】

[5369] 陀+(天)【宋】【元】【明】

[5370] 帝釋=天帝【宋】【元】【明】

[5371] 釋梵=梵釋【聖】

[5372] 獷=穔【聖】

[5373] 心=是【聖】

[5374] 今=念【宋】【元】【明】

[5375](得)+生【宋】【元】【明】

[5376]〔其〕-【宋】【元】【明】

[5377] 然然=然又【宋】,=行又【元】【明】

[5378] 已=以【聖】*

[5379] 猥多=多猥【宋】【元】【明】

[5380] 坐=座【宋】【元】【明】

[5381]~《中部》M.18. Madhupiika蜜丸經《中阿含115經》蜜丸經(大正1.603.)

[5382] [>迦毘羅衛國]Kapilavatthu.

[5383] 尼拘屢~Nigrodha.

[5384] 執杖釋種~Daṇḍapāṇi Sakka.

[5385] 儼=顉【宋】【元】【明】

[5386] 非=不【宋】【元】【明】

[5387]〔執杖〕-【宋】【元】【明】

[5388] 如=汝【宋】【元】【明】

[5389](爾時)+世【宋】【元】【明】

[5390] 栴=旃【宋】【元】【明】【聖】*

[5391] 大迦栴延~Mahākaccāna.

[5392] 當+(何)【聖】

[5393]〔說〕-【宋】【元】【明】

[5394] 斫=破【宋】

[5395] 即=從【宋】【元】【明】

[5396]〔之〕-【宋】*【元】*【明】*

[5397]〔使〕-【宋】【元】【明】

[5398]〔起〕-【聖】

[5399] 興=與【聖】

[5400] 以=已【宋】*【元】*【明】*

[5401] 樂+(想)【聖】

[5402]〔有〕-【宋】

[5403] 有+(所)【元】【明】【聖】

[5404](若)+耳【宋】【元】【明】

[5405] 有=所【聖】

[5406](所)+覺【宋】*【元】*【明】*

[5407]〔種〕-【宋】【元】【明】

[5408]〔此〕-【宋】【元】【明】

[5409](有)+人【宋】【元】【明】

[5410] 眼=限【宋】

[5411] ()+心【宋】【元】【明】

[5412] 說=言【宋】【元】【明】

[5413] 緣本=本緣【宋】【元】【明】

[5414] 才+(已)【聖】

[5415] 路+(渴乏)【元】【明】

[5416](以)+聞【聖】

[5417]〔增壹阿含經〕-【宋】【元】【明】

[5418]〔一〕-【聖】

[5419] ~《相應部》S.55.21. Mahānāma摩訶男(1)S.55.22. Mahānāma摩訶男(2),《雜阿含930經》,《別譯雜阿含155經》

[5420] 釋翅~Sakka.

[5421] 摩呵男~Mahānāma.

[5422] 說=為【宋】【元】【明】

[5423] 告+(曰)【宋】【元】【明】

[5424] 酥=蘇【宋】【聖】*

[5425] 食=貪【宋】

[5426] 美=著【宋】,=膳【元】【明】,=【聖】

[5427] 體+(極為)【宋】【元】【明】

[5428] 復=後【宋】【元】【明】

[5429](眾)+多【宋】【元】【明】

[5430] 曝=暴【宋】【元】【明】【聖】

[5431]〔有〕-【宋】*【元】*【明】*

[5432] 坐=座【宋】【元】【明】

[5433] 者=之【宋】【元】【明】

[5434] 無=不【宋】【元】【明】

[5435] 今=令【宋】【元】【明】

[5436] 毘=婆【宋】【元】【明】【聖】*

[5437] 毘=婆【元】【明】*【聖】*

[5438]〔四〕-【宋】

[5439]〔二〕-【宋】【元】【明】

[5440] 毘=婆【宋】【元】【明】【聖】

[5441](報)+曰【宋】【元】【明】

[5442] 作=以【宋】【元】【明】

[5443]〔右〕-【宋】【元】【明】

[5444] 渧=滴【宋】*【元】*【明】*

[5445] 若=苦【元】

[5446] 家家=寂滅【宋】【明】

[5447] 那=阿【聖】

[5448]〔鹿〕-【聖】

[5449] 婆=波【宋】*【元】*【明】*

[5450] 於=所【宋】【元】【明】

[5451] 妓=伎【宋】,=技【元】【明】

[5452] 閑=開【聖】

[5453] 政=正【宋】【元】【明】

[5454]〔正〕-【宋】【元】【明】【聖】

[5455] 財=時【宋】

[5456]〔諸〕-【宋】【元】【明】

[5457] 彼梵語=梵志聞是說【宋】【元】【明】

[5458] 學+(道)【明】

[5459] 爪=【聖】

[5460] =膚【宋】【元】【明】,=肉【聖】宍:ㄖㄡˋ古同

[5461] 去=法【聖】

[5462] 業=義【宋】【元】【明】

[5463]〔然〕-【宋】【元】【明】

[5464] 以=已【宋】【元】【明】【聖】

[5465](復)+現【宋】【元】【明】

[5466]〔天〕-【聖】

[5467] ~《相應部》S.22.57. Sattaṭṭhāna七處《雜阿含42經》,大正No.150A《佛說七處三觀1經》

[5468]〔二方〕-【聖】

[5469]〔身〕-【聖】

[5470](能)+如【宋】【元】【明】

[5471](名)+為【宋】【元】【明】

[5472] 迦=伽【宋】【元】【明】【聖】

[5473] 屢=律【聖】

[5474] 時+(是時)【宋】【元】【明】

[5475] 誡=戒【聖】

[5476] =喜【聖】

[5477]〔也〕-【宋】【元】【明】

[5478] 空+(也)【宋】【元】【明】

[5479]〔之〕-【宋】*【元】*【明】*

[5480](諸)+比【宋】*【元】*【明】*

[5481]〔種〕-【聖】

[5482]〔諦聽〕-【宋】【元】【明】

[5483] 修+(行)【宋】【元】【明】

[5484] 汝+(等)【元】【明】

[5485](阿那含若)+阿【宋】【元】【明】

[5486] 《雜阿含》第1141(迦葉)、《別譯雜阿含》第116(迦葉)

[5487] 語=告【宋】【元】【明】

[5488] 已=以【宋】【聖】

[5489](亦)+當【聖】

[5490] 聖賢=賢聖【宋】【元】【明】

[5491] 已=以【聖】*

[5492] 毀壞故=壞【宋】【元】【明】

[5493] 凋=彫【聖】

[5494] 以=已【宋】*【元】*【明】*

[5495] 友=祐【宋】【元】【明】

[5496]〔般〕-【宋】【元】【明】

[5497] 無=不【宋】【元】【明】

[5498]〔受〕-【宋】【元】【明】

[5499](受)+其【宋】【元】【明】

[5500]〔當〕-【宋】【元】【明】

[5501] 剃+(除)【宋】【元】【明】

[5502] 停=保【宋】【元】【明】,=亭【聖】

[5503] 後=彼【宋】【元】【明】

[5504](雖)+飯【宋】【元】【明】

[5505] 老=耆【聖】

[5506] 言=曰【宋】【元】【明】

[5507] 第一=弟子【宋】【元】【明】

[5508] 巴利三藏無相對應的經也無「彌勒佛出世然後取滅度」之語

[5509] 不復語=意須是不須【宋】【元】【明】

[5510] 偈言=此偈【宋】【元】【明】

[5511] 最為=為最【宋】【元】【明】

[5512] +(光明皇后願文)【聖】

[5513] 含=鋡【聖】*

[5514] 六=五【聖】*

[551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5516]〔二〕-【聖】

[5517]〔之〕-【宋】【元】【聖】

[5518] 一=八法初【宋】【元】,一+(八法初)【明】

[5519] ~《增支部》A.8.29. Akkhaa(梵行住有八) 難ㄋㄢˊ《中阿含124經》八難經(大正1.613a)

[5520] 說法=而說【元】

[5521] 時=之【宋】

[5522]〔之〕-【宋】【元】【明】

[5523]〔也〕-【宋】*【元】*【明】*

[5524]〔此〕-【宋】【元】【明】

[5525](而)+不【宋】【元】【明】

[5526] 行+(人)【宋】【元】【明】

[5527] 以=已【宋】【元】【明】

[5528] 浮大=孔浮【宋】【元】【明】

[5529] 道=導【宋】

[5530] 涕=啼【宋】*【元】*【明】*

[5531] 如是=是謂【宋】【元】【明】【聖】

[5532] 熱=赫【宋】【元】【明】

[5533] 消=銷【宋】【元】【明】

[5534] 復有=又【宋】【元】【明】

[5535] 能=得【宋】【元】【明】

[5536] 以=已【宋】【元】【明】

[5537]〔還活〕-【宋】【元】【明】

[5538]〔為〕-【宋】【元】【明】

[5539] 因+(緣)【宋】【元】【明】

[5540] 繩=綖【宋】

[5541] 名+(為)【宋】【元】【明】

[5542] 無+(有)【宋】【元】【明】

[5543]〔地〕-【宋】【元】【明】

[5544] 椎=推【聖】

[5545]〔之〕-【宋】*【元】*【明】*

[5546] 切=劫【宋】【元】【明】【聖】

[5547] 皆+(悉)【宋】【元】【明】

[5548](故名大燄地獄)+是【宋】【元】【明】

[5549](然八地獄)+一【宋】【元】【明】

[5550] 地獄=憂【聖】

[5551] 火=【宋】【元】【明】【聖】

[5552] 比=此【明】

[5553](身壞命終)+生【宋】【元】【明】

[5554] 泆=逸【宋】

[5555] 有=又【宋】【元】【明】

[5556] 復傳來=傳使【宋】【元】【明】

[5557] 疾=嫉【宋】【元】【明】【聖】

[5558] 子+(之)【宋】【元】【明】

[5559] 斷+(其)【宋】*【元】*【明】*

[5560]〔或截耳〕六字-【宋】【元】【明】

[5561] 斷=截【宋】【元】【明】

[5562] 押=壓【宋】【元】【明】

[5563](或)+割【宋】【元】【明】

[5564]〔之〕-【宋】*【元】*【明】*

[5565] 磔=【宋】【元】【明】【聖】

[5566] 長=張【宋】【元】【明】

[5567](所作)+罪【宋】【元】【明】

[5568] 生=出【宋】【元】【明】【聖】

[5569] 椎=搥【宋】【元】,=槌【明】,=推【聖】

[5570](又)+復【宋】【元】【明】

[5571]〔驅逐使上劍樹〕-【聖】

[5572]〔使〕-【宋】【元】【明】【聖】

[5573] =觜【宋】【元】【明】

[5574] [>]=鳥【明】

[5575] 鑊=濩【聖】

[5576] 刀山火=大刀【聖】

[5577] 其=於【宋】【元】【明】

[5578] 計=量【宋】【元】【明】

[5579] 苦=痛【宋】【元】【明】【聖】

[5580] 復=從【元】

[5581] 刺=剌【宋】【元】【明】

[5582] 濡=軟【宋】【元】【明】

[5583] 歷經=經諸【聖】,〔歷〕-【宋】【元】【明】

[5584] 常=先【聖】

[5585] 比丘=罪人【宋】【元】【明】

[5586] 中國之中=在中國【宋】【元】【明】

[5587] 苦=告【宋】【元】【明】【聖】

[5588]〔難〕-【宋】

[5589](諸)+比【宋】【元】【明】

[5590] cf. D.16. Mahāparinibbāna大般涅槃經,No.135.《佛說力士移山經》,No.136.《佛說四未曾有法經》,cf.《長阿含2經》遊行經

[5591] 祇=柰氏【宋】【元】【明】【聖】

[5592](此)+四【宋】【元】【明】

[5593] 以=與【宋】【元】【明】【聖】

[5594]〔之〕-【宋】*【元】*【明】*

[5595]〔諸〕-【宋】【元】【明】

[5596](於)+彼【宋】【元】【明】

[5597]〔力〕-【聖】

[5598]〔士〕-【宋】【元】【明】

[5599](之)+乎【宋】【元】【明】

[5600](即)+白【宋】【元】【明】

[5601] 我+(等)【宋】【元】【明】

[5602] 已=以【聖】

[5603] 令=使【宋】【元】【明】

[5604] 右=左【明】

[5605] 抆=提【宋】,=捫【元】【明】

[5606] 左=右【宋】【元】【明】

[5607] 利=里【宋】【元】【明】

[5608] 干=千【宋】【元】【明】

[5609] +(立)【宋】【元】【明】

[5610] 變=反【宋】【元】【明】

[5611] 神妙之=諸神妙【宋】【元】【明】,(諸)+神【聖】

[5612] 憂=優【宋】【元】【明】

[5613]〔之〕-【宋】*【元】*【明】*

[5614] 佛+(言)【宋】【元】【明】

[5615] 譬+(喻)【宋】【元】【明】

[5616] 又=有【聖】

[5617] 迦=加【聖】

[5618]〔也〕-【宋】*【元】*【明】*

[5619]〔力〕-【宋】【元】【明】

[5620] 優=憂【聖】

[5621]〔挍〕-【宋】【元】【明】

[5622] 挍+(之)【宋】【元】【明】

[5623] 香=雪【宋】【元】【明】

[5624] ()+計【宋】【元】【明】

[5625] 之+(復不如一香象之力復取計校之)十三字【宋】【元】【明】

[5626] ()+不【宋】*【元】*【明】*

[5627] 昔+(日)【宋】【元】【明】

[5628] 名+(曰)【宋】【元】【明】

[5629] 犍=揵【宋】【元】【明】【聖】*

[5630] 中=力【宋】【元】【明】

[5631] 士=道【宋】【元】【明】

[5632] 使=復【聖】

[5633] 識=議【聖】

[5634]〔復〕-【宋】【元】【明】

[5635] 曰=越【宋】【元】【明】

[5636] 饑=飢【聖】

[5637] =越【宋】【元】【明】【聖】

[5638] +(日)【宋】【元】【明】【聖】

[5639] =廣【宋】【元】【明】【聖】

[5640] +(里)【宋】【元】【明】

[5641]〔復〕-【宋】【元】【明】

[5642]〔以〕-【宋】【元】【明】

[5643] =荼【宋】*【元】*【明】*【聖】

[5644]〔羅〕-【宋】【元】【明】

[5645] =以【聖】

[5646]〔所〕-【聖】

[5647]〔徑〕-【宋】【元】【明】,徑=經【聖】

[5648]〔離〕-【宋】【元】【明】

[5649] =坐【聖】*

[5650] +(在)【宋】【元】【明】

[5651] =俑【明】

[5652](彼)+比【宋】【元】【明】

[5653] =鞅【宋】,=殃【聖】

[5654]〔之〕-【宋】【元】【明】

[5655]〔清〕-【宋】【元】【明】

[5656]〔使頭北首〕-【宋】【元】【明】

[5657] =言【宋】【元】【明】【聖】

[5658] =言【宋】【元】【明】【聖】

[5659] +(故)【宋】【元】【明】【聖】

[5660] =耳【宋】【元】【明】【聖】*

[5661] 驢=驢騾【明】

[5662] 大=此四大或作人【宋】【元】【明】

[5663] =已【宋】【元】【明】

[5664](妙)+光【宋】【元】【明】

[5665] +(時)【宋】【元】【明】

[5666]〔之〕-【宋】【元】【明】

[5667]〔緣〕-【聖】

[5668] =炎【宋】,=【元】【明】

[5669] +(故)【聖】

[5670] =擗【聖】

[5671] =復【宋】【元】【明】

[5672]〔世〕-【宋】【元】【明】【聖】

[5673] 民=民人【宋】【元】【明】

[5674]〔之〕-【宋】【元】【明】

[5675] =歡【宋】【元】【明】

[5676]〔之〕-【宋】【元】【明】【聖】

[5677] =言【宋】【元】【明】

[5678] +(與)【宋】【元】【明】

[5679] =更【元】

[5680] +(光明皇后願文)【聖】

[5681] 含=鋡【聖】*

[5682] 七=六【聖】*

[568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5684] 之=二餘【宋】【元】

[5685] 第四十二之二=分之餘【聖】

[5686] 那=匿【元】【明】【聖】*

[5687] 佛+(言)【宋】【元】【明】【聖】

[5688]旨=指【元】【明】

[5689]義=儀【聖】

[5690]優=憂【聖】*

[5691]已=以【聖】*

[5692]優=憂【宋】【元】【明】【聖】

[5693]佛=弗【宋】【元】【明】【聖】

[5694]〔為〕-【宋】【元】【明】

[5695]座=坐【聖】*

[5696]彼=波波【宋】【元】【明】

[5697]觀=【宋】【元】【明】【聖】

[5698]獨=猶【宋】【元】【明】【聖】

[5699] 遇=遙【宋】【元】【明】【聖】

[5700] 問=聞【宋】【元】【明】

[5701] 耑=湍【宋】【元】【明】【聖】

[5702] 胝=般【宋】,=波【元】【明】

[5703] 比=輩【宋】【元】【明】

[5704]〔三〕-【聖】

[5705] 解=詳【宋】【元】【明】【聖】

[5706]三=二【宋】【元】【明】【聖】

[5707]〔爾〕-【宋】【元】【明】【聖】

[5708]〔般〕-【宋】*【元】*【明】*

[5709] 槃+(然後)【宋】【元】【明】

[5710] 後=而【宋】【元】【明】

[5711]〔也〕-【宋】*【元】*【明】*

[5712] 變振=反震【宋】【元】【明】

[5713] 死=盡【宋】

[5714] 卿僕=經心【宋】【元】【明】

[5715](者)+稱【宋】【元】【明】【聖】*

[5716]〔已〕-【宋】【元】【明】,=以【聖】

[5717] 向=稱【宋】【元】【明】【聖】

[5718] 誡=戒【宋】【元】【明】【聖】

[5719] ~《增支部》A.8.19. Asurinda Pahārādasutta波呵羅(阿修羅王,大海、法律有八種希有法)《中阿含35經》阿修羅經(大正藏1.475c)《施設論》(大正藏26.526c)《律藏》Vin.vol.2.237.(CSCD pg.419)

[5720]〔大〕-【宋】【元】【明】

[5721] 波呵羅阿須倫~Pahārāda asurinda.,波=婆【宋】【元】【明】【聖】

[5722]〔之〕-【宋】*【元】*【明】*

[5723] 本=大【聖】

[5724] 之法也=未曾有法【宋】*【元】*【明】*【聖】

[5725] 朝=潮【宋】【元】【明】

[5726] 由旬~Yojana.

[5727] 形+(千由旬形)【宋】【元】【明】

[5728] 瑪瑙=車[*(/)]【聖】

[5729] 琥=虎【聖】

[5730] 白=曰【元】

[5731] 尊+(曰)【聖】

[5732](大)+海【宋】【元】【明】

[5733] 謂=名【宋】【元】【明】

[5734] 相隨=隨其教戒【宋】【元】【明】

[5735] 隨+(其教式)【聖】

[5736] 敘=緒【聖】

[5737] 味+(是也)【宋】【元】【明】【聖】

[5738] 意+(止四意)【宋】【元】【明】

[5739]〔第〕-【宋】【元】【明】【聖】

[5740] 生+(之)【宋】【元】【明】

[5741] 丘+(於其中)【宋】【元】【明】

[5742] 甚=於其中【宋】【元】【明】

[5743] 哉+(善哉)【宋】【元】【明】

[5744] 暫=漸【宋】【元】【明】

[5745] 時+(世尊)【宋】【元】【明】【聖】

[5746] 以=已【宋】【元】【明】

[5747] 習=集【元】【明】【聖】*

[5748](時)+阿【宋】【元】【明】【聖】

[5749]〔法〕-【宋】【元】【明】

[5750] 而呰=勿咎【宋】【元】【明】

[5751] 便=更【宋】【元】【明】

[5752] ~《增支部》A.8.70. Bhumicāla(八種)地震,《中阿含36經》地動經(大正1.477b)《長部》D.16./II,106-109.(三章一0-0)自說經(Ud.6.1),《長阿含》第二經遊行經

[5753] 亦+(復)【宋】【元】【明】,(已)+亦【聖】

[5754] 兜術~Tusitā.

[5755](是時)+天【宋】【元】【明】

[5756] 在隨=由【宋】【元】【明】

[5757] 踊=涌【元】

[5758] 想=相【宋】【元】【明】

[5759](有)+大【宋】【元】【明】

[5760] ~《增支部》A.8.30. Anuruddha阿那律,《中阿含74經》八念(大正1.540c)No.46.《佛說阿那律八念經》

[5761] 阿那律~Anuruddha.

[5762]〔之〕-【宋】*【元】*【明】*【聖】

[5763] 事如何=時【宋】【元】【明】【聖】

[5764]〔者〕-【宋】【元】【明】

[5765] 今我=我今【聖】

[5766] 我=又我世尊【宋】【元】【明】【聖】

[5767] 於=與【元】

[5768] 酥=蘇【聖】*

[5769] 當+(念)【宋】【元】【明】

[5770] 令=今【宋】【元】【明】【聖】

[5771] ~《增支部》A.8.69. Parisā(剎帝利眾等,八種)眾,《集異門足論》(大正26.442.c),《長部》D.16./II,109.(三章二一~二三節)

[5772](王)+眾【宋】*【元】*【明】*

[5773] 已=以【聖】

[5774] 儔=疇【宋】*【元】*【明】*

[5775] 匹=疋【聖】

[5776] 我當=當我【宋】【元】【明】

[5777] 議=義【聖】賢聖=聖賢【宋】【元】【明】

[5778] cf. 《增支部》A.2.4-4.Dakkhieyya應被供養

[5779] 惠=與【宋】【元】【明】

[5780] 有其=又且【宋】【元】【明】,=又具【聖】

[5781] 果報=報果【宋】【元】【明】

[5782]〔有〕-【聖】

[5783]〔善哉〕-【宋】【元】【明】

[5784]〔時而〕-【宋】【元】【明】

[5785] 增減=減增【聖】

[5786] 者+(曰)【宋】【元】【明】

[5787] 爾=是【宋】【元】【明】【聖】

[5788] 賢聖=聖賢【宋】【元】【明】

[5789] 養=奉【宋】【元】【明】

[5790]〔之〕-【宋】*【元】*【明】*

[5791]〔法〕-【宋】【元】【明】

[5792] 坐=座【宋】【元】【明】

[5793] ~《增支部》A.8.37. Sappurisa善士(八種施)(1)~《增支部》A.5.147. Asappurisadāna非善士之施(不慇懃.不恭敬.不親自.丟棄.不信)A.5.148. Sappurisadāna善士之施(.慇懃.應時.無執著.不害自他)

[5794]〔一者〕〔二者〕等記數-【宋】*,〔六者〕〔七者〕〔八者〕-【聖】

[5795] 惠施=施惠【宋】【元】【明】

[5796] 報=諸【宋】

[5797] 勝=稱【宋】【元】【明】【聖】

[5798] 犁+(之)【聖】

[5799] 果=畢【宋】【元】【明】

[5800] 居+(之)【宋】【元】【明】

[5801] 勤=懃【聖】

[5802] +(光明皇后願文)【聖】

[580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難提譯【明】

[5804]〔問八政〕-【宋】【元】【明】

[5805] 三+(之一)【明】

[5806] ~《增支部》A.4.45. Rohitassa赤馬(天子問世界之邊) (1),《相應部》S.2.26.Rohita赤馬cf.《雜阿含1307經》(大正2.359a)cf.《別譯雜阿含306經》(大正2.477a)

[5807] 馬血天子~Rohitassa, devaputta

[5808] 婆=娑【宋】【元】【明】

[5809] 耶=也【宋】【元】【明】

[5810]〔言〕-【宋】【元】【明】

[5811] 箭=矢【宋】【元】【明】

[5812] 于=於【明】

[5813] 捷=健【宋】【元】【明】

[5814] 人之+(捷速也如彼人及天子)九字【宋】【元】【明】

[5815] 及=知【宋】【元】【明】

[5816] 界+(也)【宋】【元】【明】

[5817] 以=已【宋】【元】【明】

[5818] 箭使=箭使令【元】【明】,=使箭令【宋】

[5819] 境地=地境【宋】【元】【明】

[5820] 涉=步【宋】*【元】*【明】*

[5821][>]〕-【宋】【元】【明】

[5822] 聖賢=賢聖【宋】*【元】*【明】*

[5823]〔之〕-【宋】*【元】*【明】*

[5824]〔乘〕-【宋】【元】【明】

[5825] 即時便=時【宋】【元】【明】

[5826] ~《增支部》A.8.41. Sakhitta略說(八分成就之)布薩,A.3.70./I,211.

[5827] 八關齋法~Aṭṭhaasamannāgata uposatha.

[5828] 喜=而【宋】【元】【明】

[5829] 者+(不得犯)【宋】【元】【明】

[5830]〔不〕-【宋】*【元】*【明】*

[5831]〔彼〕-【宋】【元】【明】

[5832](阿)+羅【宋】【元】【明】

[5833] 其=此【宋】【元】【明】

[5834] 善=惡【宋】

[5835](之)+會【宋】【元】【明】

[5836] 言+(也)【宋】【元】【明】

[5837]〔提〕-【宋】【元】【明】

[5838] 明=名【明】

[5839]〔士〕-【宋】【元】【明】

[5840]〔曰〕-【宋】【元】【明】

[5841] 聲聞初=初聲聞【宋】【元】【明】

[5842] 進=勤【宋】【元】【明】

[5843](之)+法【宋】【元】【明】

[5844] 勸=助【宋】【元】【明】

[5845] 聖+(王)【宋】【元】【明】

[5846]〔之〕-【宋】【元】【明】

[5847] 特=常【宋】【元】【明】

[5848] 色殊常=貌殊特【宋】【元】【明】

[5849] 說=語【宋】【元】【明】

[5850] 寶=葆【元】【明】

[5851] 見=是【宋】【元】【明】

[5852] 主=王【宋】【元】【明】

[5853] 勒=佉【宋】【元】【明】

[5854] 貌=色【宋】【元】【明】

[5855] 政=正【宋】【元】【明】

[5856] 優+(曇)【宋】【元】【明】

[5857] 出=有【宋】【元】【明】

[5858] 根=莖【宋】【元】【明】

[5859] 耳=面【宋】

[5860] 普=並【宋】【元】【明】

[5861] 悉皆=皆悉【宋】【元】【明】

[5862] 光+(佛)【宋】【元】【明】

[5863](諸)+佛【宋】【元】【明】

[5864] 耳=口【元】【明】

[5865] 刃=仞【宋】【元】【明】

[5866] 人=復【宋】【元】【明】

[5867]〔願〕-【宋】【元】【明】

[5868] ~《相應部》S.35.200. Dārukkhandha木堆,《雜阿含1174經》(大正2.314c)

[5869] S.35.200.Kosambiya Gagāya nadiyā tīre(憍賞彌之恒河畔),憍賞彌在Yamunā (閻牟那河)之畔。

[5870]〔言〕-【宋】【元】【明】

[5871] 《雜阿含1174經》:「1不著此岸,2不著彼岸,3不沈水底,4不閡洲渚,5不入洄澓,6人亦不取,7非人不取,8又不腐敗。」(大正2.314.3)

[5872] 非=不【宋】*【元】*【明】*

[5873] 海+(者)【宋】【元】【明】

[5874] 人+(所捉不為)【宋】【元】【明】

[5875]〔便〕-【宋】【元】【明】

[5876] 涅槃處~Nibbānaninnā.

[5877] 難陀~Nanda.

[5878] 是=來【宋】【元】【明】

[5879] 漸+(漸)【宋】【元】【明】

[5880] 主=王【元】

[5881] 身+(邪)【宋】*【元】*【明】*

[5882] 耶=也【宋】*【元】*【明】*

[5883] 中沒者S.35.200.‘Majjhe sasādo’ti kho, bhikkhu, nandīrāgasseta adhivacanaṁ(擱淺,比丘!這是喜染 的同義語)不閡洲渚:‘Thale ussādo’ti kho, bhikkhu, asmimānasseta adhivacana.(拋錨在陸地,比丘!這是我慢的同義語)

[5884] 中+(及諸天中)【宋】【元】【明】

[5885](我)+今【宋】【元】【明】

[5886] S.35.200.‘Imināha sīlena vā vatena vā tapena vā brahmacariyena vā devo vā bhavissāmi devaññataro vā’ti.(我依此戒,或依禁戒,或依熱心,或依梵行,願成為天人或天眾之一)

[5887] 迴轉者S.35.200. Āvaṭṭaggāho’ti kho, bhikkhu, pañcanneta kāmaguṇāna adhivacanaṁ(漩渦所捕獲,比丘!這是五種欲的同義語)

[5888]〔之〕-【宋】*【元】*【明】*

[5889]〔更不復受〕-【宋】【元】【明】

[5890] ~《中部》M.29. Saropama心材喻大經

[5891] 兜=多【宋】*【元】*【明】*

[5892] 提婆達兜~Devadatta.

[5893] 以=已【宋】*【元】*【明】*

[5894]〔枝〕-【宋】【元】【明】

[5895] 〔而〕-【宋】【元】【明】

[5896] 還+(家時智者見問之曰汝今竟不得其實方持葉還)十九字【宋】【元】【明】

[5897] 宜=儀【元】【明】

[5898](更)+不【宋】【元】【明】

[5899] 寶=實【宋】【元】【明】

[5900] 其求=求其【宋】【元】【明】

[5901] 最為=為最【宋】【元】【明】

[5902] 久=究【宋】【元】【明】

[5903] 人=入【宋】【元】【明】

[5904] 若=以【宋】【元】【明】

[5905](於)+邪【宋】【元】【明】

[5906](於)+正【宋】【元】【明】

[5907] 勿=若【宋】【元】【明】

[5908] ~《中部》M.22. Alagaddūpamasutta 蛇喻經《中阿含200經》阿黎吒經(大正2.763.)

[5909] 行路=路行【宋】【元】【明】

[5910] 起+(慈悲喜)【宋】【元】【明】

[5911]〔所〕-【宋】【元】【明】

[5912]〔之〕-【宋】*【元】*【明】*

[5913](猶)+如【宋】【元】【明】

[5914] 欲+(求)【宋】【元】【明】

[5915](今)+此【宋】【元】【明】

[5916] 廣+(無由得渡)【宋】【元】【明】

[5917] 而=求【宋】【元】【明】

[5918] 渡+(依此已)【宋】【元】【明】

[5919](得)+至【宋】【元】【明】

[5920] 伏+(已降伏)【宋】【元】【明】

[5921] 廣=賓【宋】

[5922] 含=鋡【聖】*

[5923] 九=八【聖】*

[592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難提譯【明】

[5925] 二=餘【宋】【元】

[5926] 第四十三之二=分之餘【聖】

[5927](時)+我【宋】【元】【明】

[5928] 干=千【明】

[5929]〔三〕-【聖】

[5930] 頸=頭【宋】【元】【明】【聖】

[5931] 然=燃【宋】【元】【明】

[5932] 口出火光=或口出火【宋】【元】【明】

[5933] 擔=擭【元】【明】,=攫【宋】

[5934] 矛=鉾【宋】【元】【明】,=牟【聖】

[5935] 擔持=持擔【聖】,〔擔〕-【宋】【元】【明】

[5936] 乎+(爾時我再三不對魔語我曰沙門畏我不乎)十七字【宋】【元】【明】

[5937] 杖=仗【宋】【元】【明】【聖】

[5938] 政=正【宋】【元】【明】

[5939] 恬=淡【宋】【元】【明】

[5940] 泊=怕【聖】

[5941] 乎=于【宋】【元】【明】

[5942] 坐=座【宋】*【元】*【明】*

[5943] 執=捉【宋】【元】【明】

[5944] 動+(也)【宋】【元】【明】

[5945] 復=當【宋】【元】【明】

[5946]〔仁〕-【宋】【元】【明】

[5947] =喜【聖】

[5948]〔三〕-【明】

[5949]〔以〕-【宋】【元】【明】【聖】

[5950](以)+正【宋】*【元】*【明】*

[5951](本)+作【宋】【元】【明】

[5952] 甚=其【元】【明】

[5953] 所=我【宋】【元】【明】

[5954] 伸=申【宋】【聖】

[5955] 旬+(曰)【宋】【元】【明】

[5956] 語+(時)【宋】【元】【明】

[5957] 涌=勇【宋】【聖】

[5958]〔此〕-【聖】

[5959](緣)+一【宋】【元】【明】

[5960] 所+(修行)【宋】【元】【明】

[5961] 拳=捧【聖】

[5962] 響=嚮【聖】

[5963]  [[*]>[*]]=鞭【宋】【元】【明】

[5964] ~《中部》M.34. Gopālaka牧牛者小經,《雜阿含1248經》 (大正2.342a)

[5965] 恒水~Gagānadī.

[5966] 摩竭牧牛人~Māgadhaka.

[5967]〔慧〕-【宋】【元】【明】

[5968] 渡=度【宋】*【元】*【明】*

[5969] 位=徑【宋】【元】【明】【聖】

[5970]〔意〕-【宋】【元】【明】

[5971] 度=渡【聖】

[5972] 墮=隨【元】

[5973] 此之=岸此【宋】【元】【明】

[5974]〔之〕-【宋】*【元】*【明】*

[5975] 道=導【宋】【元】【明】【聖】

[5976] 此=世【宋】【元】【明】

[5977] 婬=淫【聖】

[5978] 至=生【元】【明】

[5979]〔彼〕-【宋】【元】【明】

[5980](三)+結【宋】【元】【明】

[5981] 從母得=隨從母【宋】【元】【明】

[5982] 斯=此【宋】【元】【明】

[5983] 猶涉=獨步【聖】

[5984](賢)+聖【宋】【元】【明】

[5985] D.2. Sāmaññaphala沙門果經,《長阿含27經》沙門果經,《寂志果經》(大正1.270);參見《本生經》J.150〈等活本生譚〉

[5986] 伽=加【聖】

[5987]  [>耆婆伽梨園]Jīvakassa-ambavana.

[5988] 與+(大比丘)【宋】【元】【明】

[5989]〔阿〕-【宋】【元】【明】

[5990] 阿闍世~Ajātasattu.

[5991]月光夫人~Komudī.

[5992]〔王〕-【宋】【元】【明】

[5993] 王=太【宋】【元】【明】

[5994]  [>不蘭迦葉]Pūraa-Kassapa.

[5995] 留=流【宋】【元】【明】

[5996] 尼=泥【宋】【元】【明】[>]

[5997] 言=曰【宋】【元】【明】

[5998] 耑=湍【宋】*【元】*【明】*

[5999] 阿夷耑~Ajita-Kesa-kambala.

[6000] 瞿耶樓~(Makkhali)-Gosāla.

[6001] 特=持【宋】【聖】

[6002] 彼=波【明】【聖】,波休迦旃~Pakudha-Kaccāyana.

[6003] 旃=栴【宋】【元】,=栴延【明】,旃+(延)【聖】

[6004]〔其〕-【宋】【元】【明】

[6005]〔施〕-【宋】【元】【明】

[6006] 畢=毘【宋】【元】【明】

[6007] 先畢[>]持~Sañjaya-Belaṭṭhi-putta.

[6008] 言=語【宋】【元】【明】

[6009] 尼揵子~Nigaṇṭha-Nāta-putta.

[6010] 覽=攬【聖】

[6011] 耆婆伽~Jīvaka.

[6012] 悟=【聖】*

[6013]〔向〕-【宋】【元】【明】,向+(我)【聖】

[6014] 響=嚮【聖】*

[6015] 已=以【聖】*

[6016] 燈=鐙【聖】*

[6017](是時)+阿【宋】【元】【明】

[6018] 伸=申【宋】【聖】

[6019] 披=被【宋】

[6020] 優陀耶太子~Udāyibhadda kumāra.

[6021] 住=在【宋】【元】【明】【聖】

[6022](亦問)+不【宋】【元】【明】【聖】

[6023]當我=我當【宋】【元】【明】

[6024]以=已【聖】*

[6025]=柰【明】,=【聖】*

[6026]義=我【明】

[6027]王=生【宋】

[6028](時)+我【宋】【元】【明】

[6029]〔我〕-【宋】【元】【明】

[6030]〔而〕-【宋】【元】【明】

[6031]無+(有)【宋】【元】【明】

[6032] 善+(惡)【宋】【元】【明】

[6033] 復=後【宋】【元】【明】

[6034] 彼=波【宋】【元】【明】

[6035] 栴=旃延【宋】【元】【明】,=旃【聖】

[6036] 死+(一人生)【宋】【元】【明】

[6037] 返=反【宋】【元】【明】

[6038] 將=持【宋】【元】【明】【聖】

[6039] 持=特【宋】

[6040] 以=已【宋】【元】【明】

[6041](不)+住【宋】【元】【明】

[6042] 持=將【宋】【元】【明】

[6043] 也=耶【宋】*【元】*【明】*

[6044] 為=偽【宋】【元】【明】【聖】

[6045] 弄=哢【宋】【元】【明】

[6046]〔聖〕-【宋】【元】【明】

[6047]〔之〕-【宋】【元】【明】

[6048] 宰+(及)【宋】【元】【明】【聖】

[6049] 賞=掌【聖】

[6050] 敘=緒【聖】

[6051] 現+(在)【宋】【元】【明】

[6052] 恤=【宋】【元】【明】【聖】

[6053] 朋=明【宋】【元】【明】【聖】

[6054] 以與=與之【宋】【元】【明】

[6055] 王=有【明】

[6056] 現+(身)【宋】【元】【明】,+(世)【聖】

[6057] 敷=蓐【聖】

[6058] 飲=飯【聖】

[6059]〔敷)+臥【明】,(蓐)+臥【聖】

[6060] 設=為【宋】【元】【明】

[6061] 此=先【宋】【元】【明】,此+(先)【聖】

[6062]〔世〕-【宋】【元】【明】

[6063] 伸=申【宋】【元】【明】【聖】

[6064] 以=已【宋】【元】【明】

[6065] 座=坐【聖】

[6066] 之=眾【宋】【元】【明】

[6067] 世+(王)【宋】【元】【明】

[6068] ~《增支部》A.8.5-6. Lokaparivatta八世間法(.......)(1-2)Pug.Ch.8.《人施設論》第八

[6069] 淤=瘀【聖】

[6070] 垢=埃【聖】

[6071]〔世〕-【明】

[6072] 法+(之)【明】

[6073] 勤+(加)【宋】【元】【明】

[6074] cf.《增支部》A.8.59.Aṭṭhpuggala (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1)cf.《增支部》A.8.60. Aṭṭhpuggala向預流果等,八種)補特伽羅(2)

[6075]〔之〕-【宋】*【元】*【明】*

[6076] 齊=齋【宋】【元】【明】【聖】

[6077] +(光明皇后願文)【聖】

[6078] 含=鋡【聖】*

[6079] 四十=三十九【聖】*

[6080](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東晉譯〕十三字-【聖】

[6081] 四+(九法初)【明】,四=二【聖】

[6082] ~《增支部》A.9.24. Sattāvāsa(九種)有情居《長部》D.III,263D.III,288.、《增壹阿含44.11經》(大正2.769a)

[6083] 梵迦夷天~Brahmakāyikā.

[6084] 光音天~Ābhassarā.

[6085] 遍淨天~Subhakinhā.

[6086]〔所謂〕-【宋】*【元】*【明】*,所謂=處【聖】

[6087] 識+(處)【聖】

[6088] 想+(處)【宋】【元】【明】

[6089] 誡=戒【宋】【聖】

[6090]〔此〕-【宋】【元】【明】

[6091] 婬=淫【聖】*

[6092] 泆=【宋】*

[6093] 亦無=無有【宋】【元】【明】

[6094] 心=食【聖】

[6095] 靜=隱【宋】【元】【明】

[6096] 行婬=所行【宋】【元】【明】

[6097]〔婬〕-【聖】

[6098] 所+(為)【宋】【元】【明】

[6099] 無+(有)【宋】【元】【明】

[6100] 尊+(敬)【宋】【元】【明】

[6101] 念當=當念【明】

[6102] 政=正【宋】*【元】*【明】*

[6103] 響=嚮【聖】*

[6104]〔就〕-【宋】【元】【明】

[6105] 欲+(知足)【聖】*

[6106] 敘=緒【聖】*

[6107] 節=順【宋】【元】【明】

[6108] 惜=昔【聖】

[6109] 少+(於)【宋】【元】【明】【聖】

[6110] 警=景【聖】

[6111] A.8.17~8.Bandha/IV,197.(女人以色、笑、言說、歌吟、啼泣、儀態、華果、觸)繫縛(男子)

[6112] 許=諸【宋】

[6113] M.1.Mūlapariyāyasutta(根本法門經)《中阿含106經》想經(大正1.596.)No.56.《樂想經》(大正1.851.)

[6114] 掌=寶【宋】【元】【明】

[6115]〔審是地如〕-【聖】

[6116]〔天〕-【宋】【元】【明】

[6117]〔天〕-【聖】

[6118]〔自〕-【聖】

[6119]〔知〕-【聖】

[6120] 都=【聖】

[6121] 著=於【聖】

[6122] 破+(壞)【宋】【元】【明】

[6123] 所=不【聖】

[6124] 致+(也)【宋】【元】【明】

[6125](生)+老【宋】【元】【明】【聖】

[6126]〔時〕-【宋】【元】【明】

[6127] 誡=戒【聖】*

[6128] cf. DhpA.1.p.319.

[6129] 投歸=歸投【聖】

[6130]〔與〕-【聖】

[6131] 座=坐【聖】*

[6132] 坐=座【宋】【元】【明】

[6133](心中)+所【宋】【元】【明】

[6134] 人=比丘【聖】

[6135] 人+(也)【宋】【元】【明】

[6136] 疾=病【宋】【元】【明】

[6137] 以=已【宋】*【元】*【明】*

[6138] 篲=【宋】【元】【明】

[6139] 視之=之床【宋】【元】【明】

[6140] 有=又【宋】【元】【明】

[6141]〔以〕-【宋】【元】【明】

[6142] 爾=是【明】

[6143] 去=其【宋】【元】【明】

[6144] 針=鍼【宋】【元】【明】

[6145] 笞=[-+]【聖】

[6146] 生+(相)【聖】

[6147] 勤=懃【聖】

[6148] 椎=搥【宋】【元】【明】,=推【聖】

[6149] 已=以【聖】

[6150] 各+(各)【宋】【元】【明】

[6151] [>]=後【宋】【元】【明】【聖】

[6152] 為=施【宋】【元】【明】

[6153]〔之〕-【宋】*【元】*【明】*

[6154](當)+相【宋】【元】【明】

[6155]〔諸〕-【宋】【元】【明】

[6156] ~《增支部》A.9.10.Āhuneyya(阿羅漢等,九種補特伽羅)應請

[6157] 阿羅漢~Araha.

[6158] 阿那含~Anāgāmin.

[6159] 斯陀含~Sakadāgāmin.

[6160] 須陀洹~Sotāpanna.

[6161] 向種性~Gotrabhū.,〔向〕-【宋】【元】【明】

[6162] cf. Mano.p.131.f.

[6163] 滿=蒲【聖】*

[6164](往)+至【宋】【元】【明】

[6165]〔無〕-【宋】【元】【明】【聖】

[6166] 曇=蜜【宋】【元】【明】

[6167] 論=議【宋】【元】【明】

[6168] 力=足【宋】【元】【明】

[6169] 議=義【聖】

[6170]〔已〕-【宋】【元】【明】

[6171] 右遶=遶佛【宋】【元】【明】

[6172](唯)+願【宋】【元】【明】

[6173]〔作〕-【宋】【元】【明】

[6174] 是+(時)【宋】【元】【明】

[6175] 來=至【宋】【元】【明】

[6176](極)+有【宋】【元】【明】

[6177](有)+大【宋】【元】【明】

[6178] 謂=為【宋】【元】【明】

[6179] 令=悉【宋】【元】【明】

[6180] 上者=者上【宋】【元】【明】

[6181] 覽=攬【宋】【聖】

[6182]〔一〕-【宋】【元】【明】

[6183] 比+(也)【聖】

[6184](知)+智【宋】【元】【明】

[6185] 時=前【宋】【元】【明】

[6186] 之=已【宋】【元】【明】

[6187] 受=求【明】

[6188]〔得〕-【宋】【元】【明】

[6189] 祠祀=祀祠【宋】【元】【明】

[6190] 業=陀【元】【明】

[6191] cf.《相應部》S.45.2.UpaḍḍhaS.3.18. Appamāda (2) (Kalyāṇamitta善友)不放逸(半梵行.全梵行),《雜阿含726經》 (大正2.195b)cf.《雜阿含768經》 (大正2.200c)《雜阿含1238經》;藏 (東北300, 北京966)

[6192]〔之〕-【宋】*【元】*【明】*

[6193] 全+(是)【宋】【元】【明】

[6194] 燈=錠【宋】【元】【明】,=鐙【聖】

[6195] 若當阿難=阿難若當【宋】【元】【明】

[6196] 導=道【聖】

[6197] ~《增支部》A.9.24.Sattāvāsa(九種)有情居《長部》D.III,263D.III,288.

[6198] 想=相【聖】

[6199] 九=七【聖】*

[6200]〔不〕-【聖】

[6201] 生+(之)【宋】【元】【明】

[6202](煩)+猥【宋】【元】【明】

[6203] +(光明皇后願文)【聖】

[6204](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五+夾註(此品分屬二分)六字【明】,五=三【麗】

[6205] 五+夾註(此品分屬二分)六字【明】,五=三【麗】

[6206] J.196.Valāhassa-jātakacf.《中阿含136經》商人求財經

[6207] 術=理【宋】【元】【明】

[6208] 門+(便作是念我等婆羅門)九字【宋】【元】【明】

[6209] 嚮=響【宋】【元】【明】

[6210] 妙=特【宋】【元】【明】

[6211] 已=以【宋】【元】【明】【聖】*

[6212]〔令〕-【宋】【元】【明】

[6213] 意=音【宋】【元】【明】【聖】

[6214]〔轉〕-【聖】

[6215] 諸=謂【宋】【元】【明】

[6216]〔比丘〕-【明】

[6217] 此=斯【明】

[6218] 當=常【聖】

[6219] 婆=波【明】【聖】

[6220] =奈【宋】*【元】*【明】*

[6221] 側=則【宋】

[6222] 正=政【聖】

[6223] 之上=上者【宋】【元】【明】

[6224] 不=無【宋】【元】【明】

[6225] 飯=飲【聖】

[6226]〔之〕-【宋】【元】【明】

[6227] 空+(中)【宋】【元】【明】

[6228] 渡=度【宋】【元】【明】【聖】*

[6229] 之=一【聖】

[6230] 響=嚮【聖】*

[6231]〔之〕-【宋】【元】【明】

[6232] 唯=惟【元】【明】

[6233] 在+(此)【元】【明】

[6234] 偈言=此偈【宋】【元】【明】

[6235] 皆=見【宋】【元】【明】

[6236] 經心意=以經心【宋】【元】【明】

[6237] 訊=信【聖】

[6238] 不=大【元】【明】【聖】

[6239] 怨=恐【宋】

[6240] 已=以【聖】

[6241] 出外=求出【宋】【元】【明】【聖】

[6242]〔之〕-【宋】【元】【明】

[6243]〔之〕-【宋】【元】【明】

[6244] 指=拍【宋】【元】【明】

[6245]〔也〕-【宋】【元】【明】

[6246] 泰爾=爾時【宋】【元】【明】

[6247] 賈=商【明】

[6248] 何+(極)【宋】

[6249] 有=又【宋】【元】【明】

[6250] 殊=姝【宋】【元】【明】

[6251] 人=仁【宋】【元】【明】

[6252] 主=人【宋】【元】【明】

[6253]〔時〕-【宋】【元】【明】

[6254] 商+(客)【宋】【元】【明】

[6255] 是+(也)【宋】【元】【明】【聖】

[6256]〔佛〕-【宋】【元】【明】

[6257] 世尊言=言世尊【聖】

[6258] 閑=間【明】*

[6259] M. 67. Cātumasutta 車頭聚落經No.137.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大正2.860a)

[6260] 闇婆梨果園~Āmalakīvana.,闇=闍【宋】【元】【明】

[6261] 乾=揵【宋】【元】【明】【聖】*

[6262](大)+目【宋】【元】【明】

[6263] 久=與【宋】【元】【明】

[6264]〔彼〕-【宋】【元】【明】

[6265] 誨=悔【宋】*【聖】

[6266] 恐=或【宋】【元】【明】

[6267] 梵天王~Brahmā Sahampati.

[6268] 伸=申【宋】【聖】

[6269]〔捨〕-【聖】

[6270] 愆=【聖】

[6271] 法+(中)【宋】【元】【明】

[6272] 以=已【宋】*【元】*【明】*

[6273]〔諸〕-【宋】【元】【明】

[6274]〔人〕-【宋】【元】【明】

[6275] 往+(至)【宋】【元】【明】

[6276] 已=以【聖】

[6277](及)+目【宋】【元】【明】

[6278] 揵=健【聖】

[6279] 何+(乎)【宋】【元】【明】

[6280]〔時〕-【宋】【元】【明】

[6281]〔市〕-【宋】【元】【明】【聖】

[6282] 此=是【宋】【元】【明】

[6283]〔諸〕-【宋】【元】【明】

[6284] 目+(揵)【宋】*【元】*【明】*

[6285] 標=【聖】

[6286]〔已往〕-【宋】【元】【明】

[6287]〔之〕-【宋】【元】【明】

[6288]〔之處〕-【宋】【元】【明】

[6289] 乾=建【宋】【元】【明】,=健【聖】

[6290] 妄=忘【宋】【元】【明】

[6291] 九+(法)【宋】【元】【明】

[6292] 者=法【宋】【元】【明】,(法)+者【聖】

[6293] 中=重【宋】【元】【明】

[6294] 致=到【元】【明】

[6295]〔之〕-【宋】【元】【明】

[6296] 悟=寤【宋】【元】【明】【聖】

[6297] 誡=戒【宋】【聖】

[6298] 人=行【宋】【元】【明】

[6299] 乾=揵【宋】【元】【明】【聖】*

[6300] 而作=作如【宋】【元】【明】【聖】

[6301]〔之〕-【宋】【元】【明】

[6302]〔之〕-【宋】【元】【明】

[6303] ~《增支部》A.9.6. Sevanā(...坐臥具.村落.國土可與不可)親近M.77. Mahāsakuludāyisutta 善生優陀夷大經cf.《中阿含107經》林經()

[6304] 滅=減【宋】*【元】*【明】*【聖】

[6305] 不+(得)【宋】【元】【明】

[6306] 衣=依【元】

[6307] 裳=被【明】

[6308] 有=又【宋】【元】【明】

[6309] 所+(以)【宋】【元】【明】

[6310] 臥=具【明】

[6311]〔彼〕-【宋】【元】【明】

[6312] 存=在【聖】

[6313] 求=辦【宋】【元】【明】,=諍【聖】

[6314](云何)+住【宋】【元】【明】

[6315] 飯=飲【宋】【元】【明】【聖】*

[6316] 依=衣【宋】【聖】,=亦【元】【明】

[6317] 又+(諸)【宋】【元】【明】

[6318](當作是學爾時阿難)八字+聞【宋】【元】【明】

[6319] DhpA.3.pp.257ff.,《相應部》S.4.18.Piṇḍa團食cf.《雜阿含1095經》(大正2.288a)

[6320]〔不久〕-【聖】

[6321] 食+(表)【宋】【元】【明】

[6322] 揣=搏【宋】【元】【明】

[6323]〔之〕-【宋】【元】【明】

[6324] 九=五【宋】【元】【明】

[6325] 之=食【宋】【元】【明】

[6326]〔之〕-【宋】【元】【明】

[6327] 是時彼=時【宋】【元】【明】

[6328] 住=往【宋】【元】【明】【聖】

[6329] 教=告【宋】【元】【明】

[6330] 眾=之【聖】

[6331] 求=未【宋】【元】【明】

[6332] 羅=盧【宋】

[6333]〔門〕-【宋】【元】【明】

[6334]〔之〕-【宋】*【元】*【明】*

[6335] 人=入【宋】【元】【明】

[6336] 趣=起【宋】【元】【明】【聖】

[6337]〔之〕-【宋】*【元】*【明】*

[6338] 當=令【宋】【元】【明】【聖】

[6339](令)+速【宋】【元】【明】

[6340]〔如〕-【宋】【元】【明】

[6341] ~《相應部》S.11.22.Dubbaṇṇiya醜陋cf.《雜阿含1107經》(大正2.291a)cf.《別譯雜阿含36經》(大正2.385a)

[6342] 桓=洹【聖】*

[6343] 正=政【聖】*

[6344] 瞿=拘【元】【明】

[6345] 主=王【明】

[6346] 當+(知)【聖】

[6347] 領=統【聖】

[6348] 變=反【宋】【元】【明】

[6349](當)+以【宋】【元】【明】

[6350] 慈+(心)【宋】【元】【明】

[6351]〔者〕-【宋】【元】【明】【聖】

[6352] 受+(後)【宋】【元】【明】

[6353]〔世〕-【宋】【元】【明】

[6354] 剃+(除)【聖】

[6355] 閑=間【明】

[6356]〔之〕-【宋】【元】【明】

[6357](復)+白【宋】【元】【明】

[6358] 轉=展【元】【明】

[6359] 拳=捲【聖】

[6360] 斯=其【宋】【元】【明】

[6361]〔之〕-【宋】*【元】*【明】*

[6362]〔盡〕-【聖】

[6363] 支+(佛)【宋】【元】【明】【聖】*

[6364] 為+(是)【宋】【元】【明】

[6365](仁)+慈【聖】

[6366] 昔+(日)【宋】【元】【明】

[6367](使)+知【宋】【元】【明】

[6368] cf.M.151. Piṇḍapātapārisuddhisutta乞食清淨經《雜阿含236經》(大正2.57.)、《增壹阿含45.6經》(大正2.773.)

[6369] 爾=是【宋】【元】【明】【聖】

[6370]〔善哉〕-【宋】【元】【明】

[6371]〔於〕-【宋】【元】【明】

[6372]〔虛〕-【宋】【元】【明】[>]

[6373] 為=尊【宋】【元】【明】

[6374]〔無〕-【宋】【元】【明】

[6375] 昧+(其有眾生不得是三昧)九字【宋】【元】【明】

[6376] 以=已【宋】*【元】*【明】*

[6377] 是=此【宋】【元】【明】

[6378] 無+(所)【宋】【元】【明】

[6379] 想=相【宋】【元】【明】【聖】

[6380](三)+三【宋】【元】【明】【聖】

[6381] 當我=我當【元】【明】【聖】

[6382] DhpA.1.pp.434ff.

[6383] 言=計【宋】【元】【明】【聖】

[6384] 運=雲【宋】【元】【明】

[6385] 燃熾=熾然【宋】

[6386]〔使〕-【宋】【元】【明】

[6387] 火=災【宋】【元】【明】【聖】

[6388] 坐=座【宋】*【元】*【明】*

[6389] 燒=熾【宋】【元】【明】【聖】

[6390] 飯=飲【宋】【元】【明】【聖】*

[6391](極)+燃【宋】【元】【明】

[6392](飲)+食【宋】【元】【明】

[6393] 悉皆=皆悉【宋】【元】【明】

[6394](唯)+願【宋】【元】【明】

[6395] 優=憂【聖】*

[6396](當)+知【宋】【元】【明】【聖】

[6397](與)+比【宋】【元】【明】

[6398] 乾=戟【宋】

[6399] 輪=倫【宋】【元】【明】

[6400] 見=斯【宋】【元】【明】

[6401]〔化〕-【宋】【元】【明】

[6402] 虛=空【宋】【元】【明】

[6403] 說=設【宋】【元】【明】

[6404](已)+來【宋】【元】【明】

[6405] =憑【元】【明】

[6406] 座=坐【宋】【元】【明】

[6407] 憒=憤【宋】【元】【明】

[6408]〔言〕-【宋】【元】【明】【聖】

[6409] 曠=廣【聖】

[6410] 又=有【聖】

[6411] 憶=億【聖】

[6412] 世+(王)【宋】【元】【明】

[6413] 歡喜=踊躍【宋】【元】【明】

[6414] 停=亭【聖】

[6415](所)+增【宋】【元】【明】

[6416] 供=恭【聖】

[6417]〔之〕-【宋】*【元】*【明】*

[6418] 淫=婬【宋】【元】【明】

[6419] 習=集【元】【明】【聖】

[6420] 眾+(生)【宋】【元】【明】

[6421] 坐=座【宋】*【元】*【明】*

[6422] 僧=眾【宋】【元】【明】

[6423] 今=本【宋】【元】【明】

[6424] 原=源【宋】【元】【明】

[6425] 含=鋡【聖】

[6426]〔一〕-【聖】

[6427] +(光明皇后願文)【聖】

[6428] 含=鋡【聖】*

[6429] 二=一【聖】[>]

[6430](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東晉譯〕- 【聖】

[6431]〔結〕-【聖】

[6432] 六=四【麗】,六+夾註(十法初)【明】,六=五【聖】

[6433] ~《增支部》A.10.31. Upālisutta優波離(十種義趣制學處)

[6434] j saghasuṭṭhutāya為了僧團的清淨、k saghaphāsutāya為了僧團的和樂、l dummakūna puggalāna niggahāya為了惡人們的調伏、m pesalāna bhikkhūna phāsuvihārāya為了善比丘們的安樂住、n diṭṭhadhammikāna āsavāna savarāya為了現世諸漏的防止、o samparāyikāna āsavāna paighātāya為了打退來世諸漏、p appasannāna pasādāya為了引導沒有信的人生信、q pasannāna bhiyyobhāvāya為了引導已生信的人更增長、r saddhammaṭṭhitiyā為了正法久住、s vinayānuggahāya.為戒律的攝受(保護)。

[6435] 已=以【宋】【元】【明】【聖】

[6436] 常念=念常【宋】【元】【明】【聖】

[6437] ~《增支部》A.10.19-20.Ariyāvāsasuttaṁ()聖居(斷五支,成六支等) (1-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八 (大正28.588),《瑜伽師地論》(大正30.385)《雜阿含經》71388經,《長部》等誦經D.33./III,269.

[6438] 聖+(賢)【宋】【元】【明】

[6439] 五事:斷五支()pañcagavippahīno斷五蓋。(《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八說:「若人五蓋, 斷欲愛蓋、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名斷五支人。復次,斷五支人,若人五下分煩惱斷,身見、疑、戒盜、欲愛、瞋恚,是名斷五支人。」(大正28.588)「斷五支」原作「斷五枝」,依《瑜》(大正30.385)及雜388經,改正。「斷五支」等十項,《長部》《等誦經》D.33./III,269.、《增支部》A.10.19-20.作:十聖居(dasa ariyavāsā)

[6440] 已=以【宋】*

[6441] 成就六事:chaagasamannāgato(具足六支)具足六支」又稱為「六支捨」(chaagupekkhāya samannāgato)( D.A.(D.33)CS:pg.3.0234.)《長部》等誦經: “idha, bhikkhave, bhikkhu cakkhunā rūpa disvā neva sumano hoti, na dummano, upekkhako ca viharati sato sampajāno”ti.(諸比丘!於此有(正解脫心sammā vimuttacittassa= khīṇāsavassa漏盡)比丘,眼見色無善意亦無惡意,住於捨、念、正知)( D.33./III,250.)眼見色,不喜不憂(neva sumano hoti na dummano)而住於捨(upekkhako),有念(sato)、有正知(sampajāno);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所觸、意識法,不喜、不憂而住於捨,有念、有正知。「六支捨」雖然說「捨」(upekkhā),但「捨心所」並沒有特別顯著。「六支捨」在阿毘達摩中稱作「唯作心」(kiriya, kriya)唯作心是無業力的心,唯有造作、運作不產生果報。

[6442] 恒護一事:守護一:ekārakkho,具足念保護之心(satārakkhena cetasā samannāgato)D.A.(D.33.)CS:pg.3.0235.Satārakkhena cetasāti khīṇāsavassa hi tīsu dvāresu sabbakāla sati ārakkhakicca sādheti.  Tenevassa “carato ca tiṭṭhato ca suttassa ca jāgarassa ca satata samita ñāṇadassana paccupaṭṭhita hotī”ti vuccati.(具足念保護之心:實現念護,在一切時中三門(身語意)漏盡。)若人以念護心成就是名一護人。」(大正28.588)

[6443] 部+(之)【宋】【元】【明】

[6444] 已=以【宋】【聖】*

[6445] 丘+(觀於劣弱云何比丘)八字【宋】【元】【明】

[6446] 習=集【元】【明】*

[6447] 以=已【元】【明】

[6448] 猗=倚【宋】【元】【明】

[6449] ~《相應部》S.12.21.Dasabalā十力(1),《雜阿含348經》(大正2.98a)

[6450](盡更樂盡痛盡痛盡)八字=(痛盡更樂痛盡)六字【宋】【元】【明】

[6451] 受=取【聖】*

[6452] 之=無【元】【明】

[6453] 勤=懃【聖】*

[6454] 忌=忘【宋】【元】【明】

[6455] 易+(意)【聖】

[6456] ~《增支部》A.6.64./ III,417.A.10.21. Sīhanādasutta師子(如來十力)《無礙解道》Ps.pp.174-176(〈俱存品第九〉力論) (CSCD Ps.pg.356-358)《雜阿含684經》(大正2.186b)《雜阿含701經》(大正2.189a)No.802.《佛說信解智力經》,No.780.《佛說十力經》,No.781.《佛說佛十力經》,Daśabala(PelliotSteinWaldschmidt小經)

[6457] 受=更【宋】【元】【明】

[6458](知)+若【宋】【元】【明】

[6459] 心+(有)【元】【明】【聖】*

[6460] 一+(生)【宋】【元】【明】

[6461] 已=以【聖】*

[6462] 奉行+(聞如是歡喜奉行)百二十八字卷末出之【宋】【元】【明】

[6463] 此經【麗】【聖】缺,【宋】【元】【明】有於第四次

[6464] ~《增支部》A.10.45.Rājantepurappavesanasutta入後宮(十種過失)《律藏》〈波逸提83Vin.vol.4.pp.159-160.(CSCD Vin.vol.4.pp.207-209.)

[6465]〔為〕-【宋】【元】【明】

[6466] 亡=忘【明】

[6467]〔沙門〕-【宋】【元】【明】

[6468] 三=二【宋】

[6469]〔非法〕-【聖】

[6470] 適=[*]【宋】【元】【明】

[6471] 妊=任【聖】

[6472] 爭=諍【聖】

[6473] 餘=是時【元】【明】

[6474] 後=復【宋】【元】【明】

[6475] 主=王【元】【明】

[6476]〔諸〕-【宋】【元】【明】

[6477] 時=是【明】

[6478] 觀=親【宋】【元】【明】【聖】

[6479] 庶幾=謶譏【聖】

[6480] 枉=拄【聖】

[6481] 法+(有)【聖】

[6482](第)+五【元】【明】

[6483] 就+(第)【元】【明】[>]

[6484] 三+(之法便得久存)六字【宋】【元】,(之法便得久存復次國王)十字【明】

[6485] 彼=國【宋】【元】【明】

[6486] 睦=穆【宋】【元】【明】【聖】

[6487] 竟=競【宋】【元】【明】【聖】

[6488] 伸=申【聖】*

[6489] 丘+(成就)【聖】

[6490] 是+(名比 )【聖】

[6491] 閑=閒【明】*

[6492] 謂+(比丘)【聖】

[6493](十)+非【元】【明】

[6494] 共=供【聖】

[6495] ~《增支部》A.10.27.Pahamamahāpañhāsutta大問(一法至十法) (1)《雜阿含486-489經》(大正2.124b-124c)

[6496] 自+(相)【元】【明】

[6497] 亂=辭【宋】【元】【明】【聖】

[6498] 遊戲=然遊【宋】【元】【明】【聖】

[6499] 干=乎【元】【明】

[6500] 戒教=教誡【元】【明】

[6501] 坐=座【宋】【元】【明】

[6502] 我+(等)【元】【明】

[6503] 演+(演)【宋】【元】【明】

[6504] 盡+(其)【元】【明】

[6505] 二+(一論一義一演)【元】【明】

[6506](一義一論一演乃至十論十義十演)十四字=(二論二義二演)六字【元】【明】

[6507] 更+(樂)【元】【明】

[6508] 謂=言【明】

[6509] 義四論=論四義【元】【明】

[6510] 苦+(取要言之五盛陰苦是謂苦諦)十二字【元】【明】

[6511] 相=想【聖】

[6512] 苦+(出)【宋】【元】【明】

[6513] 善+(法)【聖】

[6514] 順=恒【元】【明】

[6515]〔彼〕-【宋】【元】【明】

[6516]〔名〕-【宋】【元】【明】

[6517] 故+(而說此)【元】【明】

[6518] 淨=靜【宋】【元】【明】【聖】

[6519] 賢+(聖)【元】【明】

[6520] 人之=聖之人【聖】

[6521] 六+(重)【元】【明】

[6522]〔者〕-【聖】

[6523]〔所〕-【宋】

[6524]〔或有是也〕二十字-【聖】

[6525] 何+(等)【聖】

[6526](所)+謂【聖】

[6527] 時+(時)【聖】

[6528]〔一〕-【聖】

[6529](是)+也【宋】*【元】*【明】*

[6530] 識+(處)【聖】

[6531] 無+(所)【元】【明】【聖】

[6532] 僧+(念天)【宋】【元】【明】

[6533]〔念天〕-【宋】【元】【明】

[6534] 扇扇佛=拂扇【宋】

[6535]  ~《增支部》A.10.56-57. Saññā(不淨想等,)(1-2)

[6536]〔獲〕-【宋】【元】【明】【聖】

[6537] [*]【宋】【元】【明】

[6538]〔故〕-【宋】【元】【明】

[6539] ~《增支部》A.10.56-57. Saññā(不淨想等,)(1-2)

[6540] 此+(十)【元】【明】

[6541] 音響=嚮【聖】,音=聲【宋】【元】【明】

[6542] 見=現【聖】

[6543] 唯+(然)【聖】

[6544] 吉=告【宋】【元】【明】【聖】

[6545] 汝說十=說女【宋】【元】【明】

[6546] 誡=戒【聖】

[6547] 昇=果【元】【明】

[6548] 想=相【宋】【元】【明】

[6549] +(光明皇后願文)【聖】

[6550] 含=鋡【聖】*

[6551] 三=二【聖】*

[6552](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七=五【麗】,七=六【聖】

[6553] 七=五【麗】,七=六【聖】

[6554] ~《增支部》A.10.211.Vīsatiyā dhammehi(自殺生,勸他離殺生等)二十法《雜阿含1056-7經》(大正2.275)

[6555] 綺=[*]【聖】*

[6556](不)+嫉【宋】【元】【明】

[6557] 恚害=瞋恚【宋】【元】【明】【聖】

[6558] 恚害=瞋恚【元】【明】【聖】

[6559]〔害〕-【宋】

[6560](報)+故【宋】*【元】*【明】*

[6561] 淫=婬【宋】*【元】*【明】*

[6562] 醜=臭【元】【明】【聖】

[6563] 整=正【宋】【元】【明】

[6564] 棘=蕀【聖】

[6565] 秏=耗【明】

[6566] A.3.57./I,161.Vacchagotta﹐《別譯雜阿含261經》,《一卷.雜阿含2經》

[6567] 軟=蠕【元】【明】,=濡【聖】

[6568] 揵=健【聖】

[6569] 已=以【宋】【元】【明】【聖】

[6570] 畜=眾【明】

[6571]〔猶〕-【宋】【元】【明】

[6572] 仙道之=道仙【聖】

[6573] ~《增支部》A.10.69-70.Kathāvatthusuttaṁ(少欲、知足等,)論事(1-2)

[6574](之)+事【聖】

[6575] 已=以【宋】【聖】

[6576] 勤=懃【聖】*

[6577] 已=以【宋】【元】【明】【聖】

[6578] 勇=湧【元】【明】*立=人【元】【明】

[6579] 立=人【元】【明】

[6580] 飲=飯【聖】*

[6581] 論=謂【宋】【元】【明】【聖】

[6582]〔見〕-【宋】【元】【明】

[6583] 乎=于【聖】

[6584]〔食〕-【元】【明】【聖】

[6585] 多=諸【明】

[6586] 食=求【聖】

[6587] 兇=凶【宋】*【元】*【明】*【聖】*

[6588] 深=睒【聖】*

[6589](諸)+比【聖】

[6590] 今+(此)【宋】【元】【明】【聖】

[6591]〔所〕-【宋】

[6592] 劣=如【宋】【元】【明】【聖】

[6593] 有=得【元】【明】

[6594](善)+論【元】【明】

[6595] 已=以【宋】*【聖】

[6596] DhpA.1.pp.237f.

[6597] 以=已【元】【明】

[6598]〔風〕-【宋】【元】【明】

[6599]〔內〕-【宋】,=向【元】【明】

[6600](彼)+得【聖】

[6601] 挍=校【宋】【元】【明】

[6602] 熾然=然熾【宋】*【聖】

[6603] 愁憂=憂愁【聖】

[6604] 有=又【宋】【元】【明】

[6605]〔法〕-【宋】【元】【明】【聖】

[6606] 論於=於論【宋】【元】【明】

[6607]〔解脫成就〕-【宋】【元】【明】

[6608] 云=雲【宋】【元】【明】

[6609] 云=雲【明】*

[6610](在中坐禪)+隨【宋】【元】【明】【聖】

[6611] 果=【聖】

[6612] 舡=船【宋】【元】【明】【聖】

[6613] 圊=清【聖】()

[6614] 座=坐【聖】

[6615] 使=便【聖】

[6616] 乎=于【聖】*

[6617] 椎=唯【宋】,=稚【元】,=推【聖】

[6618] 磨=摩【聖】

[6619]〔大〕-【宋】【元】【明】【聖】

[6620] 與=興【宋】【元】【明】【聖】

[6621] 渡=度【宋】【元】【明】【聖】*

[6622] 淫=婬【宋】*【元】*【明】*

[6623] 綺=[*]【聖】

[6624](有)+我【宋】【元】【明】【聖】

[6625](造)+此【聖】

[6626]〔生〕-【聖】

[6627] 羇=[/(*(/(-)))]【聖】

[6628]〔生〕-【宋】【元】【明】【聖】

[6629] 挍=校【宋】*【元】*【明】*【聖】

[6630] 他+(人)【宋】【元】【明】

[6631] 十十=一百【聖】*,十=二【宋】*

[6632]〔幼〕-【宋】

[6633] 伎=技【宋】【元】【明】

[6634] 忘=妄【宋】【聖】*

[6635] 秏=耗【明】

[6636]〔春〕-【宋】【元】【明】【聖】

[6637] 療=遼【聖】

[6638] 正=政【聖】

[6639] 病老死=老病【宋】【元】【明】

[6640] 死=病【聖】

[6641] 響=嚮【聖】*

[6642] 已=以【聖】*

[6643] 已=以【宋】【聖】

[6644] 行起=起行【聖】

[6645] 誡=戒【宋】【元】【明】【聖】

[6646] 滅=減【聖】

[6647] 乎=采【聖】

[6648](計)+無【元】【明】【聖】

[6649] 除=餘【聖】

[6650]〔無想淨居天〕十六字-【宋】

[6651] 壹=一【宋】【元】【明】

[6652] +(光明皇后願文)【聖】

[6653] 此記依宋元明載

[6654]〔夏〕-【宋】【元】

[6655] 含=鋡【聖】*

[6656] 四=三【聖】*

[6657](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東晉譯〕-【聖】

[6658] 八=六【麗】*,=七【聖】

[6659] ~《增支部》A.10.206.Pahamasañcetanikasutta所思(.所作.所積集之業不受報,則不消滅) (1)《雜阿含10471048經》(大正2.274a)

[6660] 趣=起【宋】【元】【明】

[6661] Vin.Cv.9.1.p.237(CS.pg.418);《五分律》卷28(大正22.180.);《增支部》A.8.20.Uposatha(布薩)《增壹阿含48.2經》(大正2.786a)《中阿含37經》瞻波經(大正1.478b)No.33.佛說恒水經(大正1.817a) No.34.《法海經》(大正1.817a)No.35.佛說海八德經(大正1.819a)《自說經》Ud.5.5.

[6662] 圍=闈【宋】

[6663] 今=爾【聖】

[6664]〔律〕-【宋】【元】【明】

[6665] 已=以【宋】【元】【明】【聖】*

[6666] 無+(有)【宋】【元】【明】

[6667] 並=并【宋】【元】【明】

[6668] 去+(一)【聖】

[6669] 疾=駛【聖】

[6670](使)+不【宋】【元】【明】

[6671] 乾=揵【宋】【元】【明】【聖】*

[6672](如來)+弟【宋】【元】【明】

[6673] 千=十【明】

[6674] 試=式【元】【明】*

[6675] 更=便【宋】*【元】*【明】*

[6676] 已=以【聖】

[6677]〔半〕-【宋】【元】【明】

[6678]〔一偈〕-【宋】【元】【明】

[6679] 偈+(半)【聖】

[6680]〔後有禁戒〕八字-【宋】【元】【明】

[6681] 拘=世【宋】【元】【明】

[6682] 落=如【聖】

[6683]〔六十禁戒〕十二字-【宋】【元】【明】

[6684] 已=以【聖】

[6685] 四=三【宋】*【元】*【明】*

[6686](而)+為【宋】【元】【明】

[6687]〔四十禁戒〕十二字-【宋】【元】【明】

[6688]〔有瑕穢更〕四字-【宋】【元】【明】

[6689]〔二十禁戒〕十二字-【宋】【元】【明】

[6690](以)+為【宋】【元】【明】

[6691]〔十二禁戒〕十二字-【宋】【元】【明】

[6692] 已=以【宋】【元】【明】

[6693] 序=厚【聖】

[6694] 後=行【宋】【元】【明】

[6695] 善=當【明】

[6696](極)+為【聖】

[6697](極)+短【宋】【元】【明】

[6698]〔十〕-【宋】【元】【明】

[6699](于)+莫【聖】

[6700] ~《中阿含66經》說本經,《佛說古來世時經》(大正1.829b),參閱《長老偈》Thag. 910~ 919cf. 《增壹阿含49.7經》

[6701]〔諸〕-【宋】【元】【明】

[6702]〔知〕-【宋】【元】【明】

[6703](常)+伺【宋】【元】【明】

[6704] 嚮=響【宋】【元】【明】,=類【聖】

[6705] 裹=【聖】

[6706] 瑪=馬【聖】

[6707] 瑪瑙=硨磲瑪瑙【宋】【元】【明】

[6708] 虎=琥【宋】【元】【明】

[6709] 蠰=儴【宋】*【元】*【明】*

[6710] 琦=奇【宋】【元】【明】

[6711] 婆=波【聖】

[6712] 祿=錄【聖】

[6713] 曰=越【聖】

[6714] 正=政【聖】

[6715] 玉=王【聖】

[6716] 優=憂【聖】

[6717] 率=術【聖】*

[6718] 已=以【宋】【元】【明】【聖】*

[6719] 下=生【宋】【元】【明】【聖】*

[6720] 適=[*]【宋】【元】【明】

[6721] 焰=[*]【聖】

[6722] 響=嚮【聖】*

[6723] 習=集【元】【明】【聖】*

[6724] 成=得【明】

[6725] 已=以【聖】

[6726] 彌勒+(佛)【宋】【元】【明】

[6727](王)+說【宋】【元】【明】

[6728] 竟=後【宋】【元】【明】

[6729]〔生〕-【宋】【元】【明】

[6730](佛)+道【宋】【元】【明】

[6731] 修=須【宋】【元】【明】【聖】

[6732] 苦=若【明】

[6733] 是=爾【宋】【元】【明】【聖】

[6734] 門=聞【聖】

[6735] 加=跏【宋】【元】【明】【聖】

[6736] 已=以【聖】

[6737] 香華=華香【宋】【元】【明】【聖】

[6738]〔恭〕-【宋】【元】【明】

[6739] 腹=【宋】【元】【明】,=【聖】

[6740] 原=源【宋】【元】【明】

[6741] 頒=班【宋】【元】【明】【聖】

[6742]〔見〕-【宋】【元】【明】

[6743]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6744] 含=鋡【聖】*

[6745] 五=四【聖】

[6746]〔不善品〕-【宋】【元】【明】,(十)+不【聖】

[6747]〔第四十八入前品中〕-【宋】【元】【明】,=第四十八入前品中二分之餘【聖】

[6748] cf.D.14. Mahāpadānasutta 大本經,《長阿含1經》大本經(大正1.1)《七佛經》(大正1.150),《毗婆尸佛經》(大正1.540) ,《七佛父母姓字經》(大正1.159) ,《增壹含48.4經》(大正2.790a),梵Mahāvadāna-s. (Waldschmidt)

[6749] 議=義【宋】【元】【明】

[6750] 毘婆尸~Vipassin.

[6751] 式詰~Sikhin.(尸棄)

[6752] 毘舍羅婆Vessabhū.

[6753] 拘屢孫Kakusandha.

[6754] 拘那含牟尼Konāgamuni.

[6755] 迦葉~Kassapa.

[6756] 現=出【聖】

[6757] 比=毘【元】【明】

[6758]〔孫拘〕-【聖】

[6759] 拘樓孫拘那含牟尼=拘那含牟尼拘樓孫【宋】,=拘那含牟尼拘屢孫【元】【明】

[6760] 拘鄰若~Koṇḍañña.

[6761] 鄰=憐【聖】*

[6762]〔亦〕-【宋】*【元】*【明】*

[6763] 我+(我)【聖】

[6764] 來=至【聖】

[6765] 婆=波【宋】【聖】

[6766] [>波羅利華]Pāṭali.

[6767]〔如來〕-【宋】【元】【明】

[6768] [>分陀利]Puṇḍarīka.

[6769]波羅~Sāla.(婆羅)

[6770] [>尸利沙]Sirīsa.

[6771] [>優頭跋羅]Udumbara.

[6772] [>尼拘留]Nigrodha.

[6773]吉祥~Assattha.

[6774]式=或【宋】【元】【明】

[6775] 毘羅先~Bhiyyosuttara.

[6776] 道=導【元】【明】

[6777] 善=所【宋】【元】【明】【聖】

[6778] 四=歲【聖】

[6779] 一=二【聖】

[6780]慧+(智)【聖】

[6781] cf.Vin.Mv.I,233~238.Sīhasenāpativatthu

[6782] 師子長者:Sīho senāpati

[6783] 唯=惟【宋】【元】【明】

[6784] 坐=座【宋】*【元】*【明】*

[6785] 乾=揵【宋】*【元】*【明】*,=健【聖】*

[6786] 婆=波【元】【明】

[6787] 好=妙【宋】【元】【明】

[6788] 座=坐【聖】*

[6789] 監=鑒【元】【明】

[6790] 已=以【聖】*

[6791] 辦=辯【聖】

[6792] 覆=赴【元】【明】

[6793] 已=以【宋】【聖】

[6794] [*]=疊【聖】*

[6795]上=尚【元】【明】

[6796] 請=求【元】【明】

[6797] 僧次請=求【宋】

[6798](所)+差【明】【聖】

[6799] 一者=所謂【聖】

[6800]〔二者〕-【聖】

[6801]〔三者〕-【聖】

[6802] 陀=施【聖】

[6803]〔四者〕-【聖】

[6804] 博=婆【宋】【元】【明】【聖】

[6805] 恆河(Gagā),耶菩那(Yamunā),薩羅由(Sarabhū),伊羅跋提(Aciravatī又作:阿夷羅惒帝河、阿夷羅跋提河,沿舍衛城傍流經迦維羅城南部,向東南注入 Ghāgra ),摩醯(Mahī)

[6806](道)+然【宋】【元】【明】

[6807] 乎=于【宋】*【元】*【明】*

[6808] 施=陀【宋】【元】【明】【聖】

[6809] 酥=蘇【聖】

[6810] 已=以【宋】【元】【明】【聖】

[6811](如來)+如【宋】【元】【明】,如+(來奉)【聖】

[6812] 選=撰【聖】*

[6813] 誡=戒【聖】*

[6814]〔又〕-【宋】【元】【明】

[6815] ~《自說經》Ud.4.4.cf.《雜阿含1330經》(大正2.367b)cf.《別譯雜阿含329經》(大正2.485a)

[6816] ()【元】=隈【元】【明】【聖】。隈ㄨㄟ=隅ㄩˊ,角落。

[6817] 納=衲【宋】【元】【明】

[6818] 焉=烏【聖】

[6819]得=知【宋】【元】【明】

[6820] 梵+(志)【聖】

[6821] 已=之【聖】

[6822] 婆=波【宋】【元】【明】

[6823] 加=跏【宋】【元】【明】【聖】

[6824] 拳=權【聖】

[6825] 過是=是過【宋】【元】【明】【聖】

[6826] 毫=豪【聖】

[6827] 閑=閒【明】*

[6828] [/]=積【聖】

[6829] 正=整【宋】【元】【明

[6830] 以=已【宋】【元】【明】

[6831]〔比丘〕-【宋】【元】【明】

[6832] 別+(智)【宋】【元】【明】

[6833] S.2.29.作:1.Mahāpaṅṅo(大智慧,對蘊、處、界、戒、定、慧等有智慧), 2.Puthupaṅṅo(廣智 慧,對種種蘊、處、界、戒、定、慧等有廣智慧) , 3.Hāsapaṅṅo(捷疾智慧,快速歡喜於遍滿戒、 護根、飲食知量等), 4.Javanapaṅṅo(智慧,很快地生起五蘊、六識的無常、苦、無我觀), 5.Tikkhapaṅṅo(銳利智慧,很快地切斷煩惱,欲尋等不滯留), 6.Nibbedhikapaṅṅo(抉擇智慧,刺穿、劈開常發生的刺激、驚慌、騷動、不樂、不滿等)

[6834] 智慧+(成就)【宋】【元】【明】

[6835] 爭=諍【宋】【元】【明】

[6836] 辯=辨【聖】

[6837] =盲【元】【明】

[6838] 晝=畫【聖】

[6839] 五=四【宋】【元】【明】【聖】

[6840] +(光明皇后願文)【聖】

[6841] 含=鋡【聖】*

[6842] 六=五【宋】【元】【明】【聖】

[6843](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東晉譯〕-【聖】

[6844]〔第四誦〕-【聖】

[6845] 放=牧【宋】*【元】*【明】*

[6846] 九=七【麗】*,=九之一【明】,=八【聖】

[6847]~《增支部》A.11.18.Gopālakla成就十一支之)放牛者M.33. Mahāgopālakasutta 牧牛者大經  cf.《雜阿含1249經》(大正2.342c)《放牛經》(大正2.546a)

[6848] 《中部》33  牧牛者大經(Mahāgopālakasutta)世尊說:「諸比丘!具足十一支之牧牛者,不能擁護增長牛群,云何為十一?諸比丘!是(1)牧牛者不知色(na rūpaññū hoti) (2)不通相(na lakkhaakusalo hoti)(3)不除蟲卵(na āsāṭika hāretā hoti)(4)不處置瘡痍(na vaa paicchādetā hoti)(5)不起煙(na dhūma kattā hoti)(6)不知渡處(na tittha jānāti)(7)不知應飲之物(na pīta jānāti)(8)不知道路(na vīthi jānāti)(9)不熟知牧場(na gocarakusalo hoti)(10)無餘榨乳(留給牛犢)(anavasesadohī ca hoti.)(11)不以最上恭敬以恭敬牡牛、牛父、牛群首領(Ye te usabhā gopitaro gopariṇāyakā te na atirekapūjāya pūjetā hoti.)

[6849] 渡=度【聖】*

[6850] [-+]=搆【宋】,=[-+]【元】,=[((-)-)/]【明】,【聖】

[6851] [-+]=搆【宋】【元】【明】,=捔【聖】

[6852] 待=侍【聖】

[6853] 舌=口【聖】

[6854] 草+(處)【聖】

[6855] 授=受【宋】【元】【明】

[6856] 請=語【宋】【元】【明】

[6857] 處知渡=知渡知【宋】【元】【明】

[6858] [-+]=搆【宋】,=[-+]【元】,=[((-)-)/]【明】,【聖】

[6859] 渡=度【宋】【明】【聖】

[6860] 殷勤=慇懃【聖】*

[6861] 愛+(處)【聖】

[6862] 後=就【元】【明】

[6863] =牧【宋】*【元】*【明】*

[6864] 渡=度【聖】*

[6865] 渡=度【宋】*【元】*【明】*

[6866] [-+]=搆【宋】,=[-+]【元】,=[((-)-)/]【明】,【聖】

[6867] [-+]=搆【宋】【元】【明】,=捔【聖】

[6868] 殷勤=慇懃【聖】*

[6869] 殷勤=慇懃【聖】*

[6870] 是=時【宋】【元】【明】

[6871] 逆=送【宋】【元】【明】    

[6872] 上=止【宋】【元】【明】

[6873] 有=言【聖】

[6874] 閑=閒【明】*

[6875] 納=衲【宋】【元】【明】

[6876] 愍=敏【宋】,=【元】【明】

[6877] ~《相應部》S.14.15.Kamma (Cakama經行),《雜阿含447經》(大正2.115a)

[6878] 乾=揵【宋】【元】【明】,=健【聖】

[6879] 波=婆【聖】*

[6880] 酥=[/(*)]【聖】*

[6881] 除=與【宋】【元】【明】

[6882] 溺=尿【聖】

[6883] 源=無【宋】

[6884] 乎=于【聖】

[6885] 一=二【宋】【元】【明】

[6886] 人+(等)【聖】

[6887](諸)+比【聖】

[6888] 首=道【聖】

[6889] 通=道【聖】

[6890] 原=無【聖】

[6891] 誡=戒【聖】

[6892] 閑=閒【明】

[6893] 以+(然)【宋】【元】【明】【聖】

[6894]〔淨〕-【聖】

[6895]〔去〕-【宋】【元】【明】

[6896] =憑【元】【明】,=溤【聖】

[6897] 兩=滿【宋】*

[6898] 悒=邑【聖】

[6899] 坐=座【宋】*【元】*【明】*

[6900] 有+(舍靳)【元】【明】

[6901](遙見象舍利弗入城乞食)十字+便【元】【明】

[6902] 自=目【聖】

[6903] 佯=陽【聖】*

[6904] 貞=真【宋】

[6905] 廉=兼【聖】

[6906] 挍=校【宋】【元】【明】

[6907] 響=嚮【聖】*

[6908]〔惡〕-【聖】

[6909] 禮足下=面禮足【宋】【元】【明】

[6910](耶)+象【元】【明】

[6911] 以=已【元】【明】*

[6912](白)+言【元】【明】

[6913] 漢+(後)【聖】

[6914] 燃=然【聖】

[6915] 胎=生【宋】【元】【明】

[6916](象)+舍【宋】【元】【明】

[6917](還)+捨【元】【明】【聖】

[6918] 加=跏【宋】【元】【明】【聖】

[6919]〔耳〕-【宋】【元】【明】

[6920]〔我等〕-【宋】

[6921] 已=以【聖】

[6922] 已=以【宋】【聖】

[6923]〔象〕-【聖】

[6924] ~《相應部》S.12.2.Vibhaga分別,《雜阿含298經》(大正2.85a)No.124《緣起經》

[6925] 死=老【宋】【元】【明】

[6926]〔緣〕-【宋】【元】【明】

[6927] 悲=愁【明】

[6928] 習=集【元】【明】

[6929] 識=六【聖】

[6930]〔名〕-【宋】【元】【明】

[6931](名)+六【宋】【元】【明】

[6932](是謂為愛)+云【元】【明】

[6933] 家=處【宋】【元】【明】

[6934] 熅=溫【宋】【元】【明】

[6935]〔深〕-【聖】

[6936] 深+(也)【元】【明】【聖】

[6937] 已=以【宋】【元】【明】【聖】

[6938] 念=於【宋】

[6939] 極=及【明】

[6940]〔須〕-【聖】

[6941]〔汝〕-【聖】

[6942] 欲洗=洗欲【聖】

[6943](如)+我【宋】【元】【明】

[6944](復)+塵【宋】【元】【明】

[6945]〔念〕-【宋】【元】【明】

[6946] ~《經集》Sn.3.7.Sela-sutta施羅經cf.M.92. Selasutta 施羅經

[6947] 多=各【宋】【元】【明】

[6948] 翅=施【聖】

[6949] 興=與【聖】

[6950] 姓=生【聖】

[6951] 乎=于【聖】

[6952] 女+(出)【宋】【元】【明】

[6953] 適=[*]【宋】*【元】*【明】*

[6954] 父+(遺)【宋】【元】【明】

[6955] 逐=遂【宋】*

[6956] 技=伎【宋】

[6957] 覽=攬【聖】*

[6958] 閑=開【聖】*

[6959] 殺+(興意作殺)【聖】

[6960] 淫=婬【宋】【元】【明】

[6961] 泆+(行)【聖】

[6962] 不善=惡【宋】【元】【明】

[6963] 為當=當為【宋】【元】【明】【聖】

[6964] 伎=技【元】【明】

[6965] 淨+(女)【聖】

[6966] 有=無【明】

[6967] 說+(其)【聖】

[6968] 姓=法【宋】

[6969] 或+(先)【元】【明】【聖】

[6970] 或+(先作)【元】,+(先)【明】【聖】

[6971] 毀=時【宋】【元】【明】【聖】

[6972] 者+(則)【聖】

[6973] 止+(止)【元】【明】

[6974] 申=伸【宋】【元】【明】

[6975]〔眼〕-【宋】【元】【明】

[6976] 坐=座【宋】*【元】*【明】*

[6977] 普=并【宋】【元】【明】,=並【聖】

[6978] 名+(名)【聖】

[6979](梵志施羅)十九字=(翅梵志報施羅梵志曰)十字【元】【明】

[6980]〔住〕-【宋】【元】【明】

[6981]〔見〕-【宋】【元】【明】【聖】

[6982] 時+(時)【宋】【元】【明】

[6983](極)+為【宋】【元】【明】

[6984] 正=政【聖】

[6985] 世=家【明】

[6986] 三十二=卅二相【聖】

[6987] 貞=真【宋】【聖】

[6988] 面=耳【宋】

[6989] 網=惘【聖】

[6990] 不分卷〔增壹譯〕-【宋】【元】【明】

[6991] 六=五【聖】

[6992] +(光明皇后願文)【聖】

[6993] 含=鋡【聖】*

[6994] =六【宋】【元】【明】

[6995]〔放牛品〕十字-【宋】【元】【明】

[6996] 第四十九今分品=分之餘【聖】

[6997] 陰馬=馬陰【宋】【元】【明】

[6998] 唯+(願)【元】【明】

[6999]〔八〕-【宋】【元】【明】

[7000] 反=返【宋】*【元】*【明】*【聖】

[7001] 憎+(惡)【聖】

[7002](是)+時【宋】【元】【明】

[7003] 習=謵【聖】

[7004] 原=無【聖】

[7005]〔語〕-【聖】

[7006](人)+說【宋】【元】【明】

[7007] 習=集【元】【明】

[7008](所)+說【聖】

[7009] 座=坐【聖】*

[7010] 是過=過是【聖】

[7011] 飯=飲【聖】

[7012] 已=以【宋】【元】【明】【聖】

[7013] 妊=任【聖】*

[7014] 娠=身【聖】

[7015] 夷=塞【宋】【元】【明】【聖】

[7016] 苦本=安平【宋】

[7017] 坐=座【宋】*【元】*【明】*

[7018] 三本俱以歡喜奉行為卷第四十五終次行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五十字

[7019] M.65. Bhaddālisutta 跋陀利經M.66. Laukikopamasutta 鶉喻經《中阿含194經》跋陀和利經(大正1.746.),《中阿含192經》迦樓烏陀夷經(大正1.740.)

[7020] 三本俱聞如是以下為卷第四十六前行宋元俱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牧牛品第四十九之餘三十一字,明有增壹阿含經卷第四十六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牧牛品第四十九之二十八字

[7021] 修+(行)【宋】【元】【明】

[7022] 羅~Bhaddāli.

[7023] 優=迦留【元】【明】*~Udāyin.

[7024] 抴=泄【宋】【元】【明】

[7025] 哉=我【宋】【元】【明】【聖】

[7026] 稚=椎【宋】【元】【明】,=搥【聖】

[7027] 已=以【宋】【聖】

[7028] 習=集【元】【明】

[7029] 已=以【宋】【元】【明】【聖】*

[7030]  =食【聖】

[7031] 波=婆【聖】

[7032] 智=知【聖】

[7033] 眼=限【元】【明】

[7034](知)+汝【聖】

[7035] 但=從【宋】

[7036] 痛=病【宋】【元】【明】

[7037] 于=乎【宋】【元】【明】

[7038]〔應〕-【宋】【元】【明】

[7039] 納=衲【宋】*【元】*【明】*

[7040] 如=知【宋】【元】【明】【聖】

[7041] 一=二【宋】【元】【明】【聖】

[7042] 誡=戒【聖】*

[7043] 校=挍【聖】

[7044] 波=婆【宋】【元】【明】

[7045] 波=婆【聖】*

[7046] 興=與【元】【明】

[7047](欲)+修【宋】【元】【明】

[7048] 吉=告【聖】

[7049] M.39. Mahā-assapurasutta 馬邑大經《中阿含182經》馬邑經(大正1.724.)

[7050] 乎=于【聖】*

[7051]〔有〕-【宋】【元】【明】

[7052](彼)+於【宋】【元】【明】

[7053]〔所作已辦〕-【聖】

[7054]〔飲〕-【宋】【元】【明】【聖】

[7055] 臭=【宋】【元】【明】

[7056](六)+根【聖】

[7057] 所以=如【宋】【元】【明】

[7058] 以膏=膏車【聖】

[7059] 景=警【元】,【明】【聖】*

[7060](品)+之【元】【明】【聖】

[7061] 唯=惟【聖】

[7062] 已=以【聖】

[7063]〔故〕-【宋】【元】【明】

[7064] 淫=婬【宋】【元】【明】

[7065] Vin.Cv.7.3-4.DhpA.1.p.133.

[7066]   [>提婆達兜]Devadatta.

[7067](白)+言【元】【明】

[7068]〔彼〕-【宋】,彼=是【聖】

[7069](白)+比【元】【明】

[7070] 意輕重已=輕以【宋】【元】【明】【聖】

[7071] 已=以【宋】*【元】*【明】*【聖】

[7072]〔已行自在三昧〕-【宋】【元】【明】,已=以【聖】

[7073] 已=以【聖】

[7074] 秏=耗【明】

[7075] 二=三【宋】

[7076] 四=六【宋】

[7077](彼四我八)+彼【元】【明】

[7078] 所+(到已是時提婆達兜)【元】【明】

[7079] 乾=揵【宋】【元】【明】【聖】*

[7080] 舍利弗.目Sāriputta, Moggallāna.

[7081] 二=一【元】

[7082]=面【宋】

[7083] 是=見【明】

[7084] 并=並【聖】*

[7085] 要+(當)【元】【明】

[7086] 阿闍世~Ajātasattu.

[7087] 備=使【宋】【元】【明】

[7088]〔作〕-【宋】【元】【明】

[7089] 撿=檢【宋】【元】【明】

[7090] 崛=掘【聖】*

[7091] 耆闍崛山~Gijjhakūṭa-pabbata.,耆=者【明】

[7092]=伸【宋】*【元】*【明】*

[7093](即)+捨【宋】【元】【明】

[7094](王)+所【宋】【元】【明】

[7095] 已=以【宋】【聖】

[7096] 已=以【宋】【元】【明】【聖】*

[7097] 伎=技【元】【明】

[7098] 類+(乎)【明】

[7099]〔是時阿闍世〕十七字-【宋】

[7100] 以=已【元】【明】*

[7101] 諸=語【宋】*【元】*【明】*

[7102]〔意〕-【宋】【元】【明】,意=言【聖】

[7103] 甲=押【聖】

[7104] 輿=舁【宋】*【元】*【明】*

[7105] 來=求【宋】【元】【明】【聖】

[7106] 已=以【聖】

[7107] 來=未【宋】【元】【明】

[7108] 遶=燒【元】【明】

[7109] 這=適【宋】【元】【明】

[7110] 淚=零【聖】*

[7111] 欲=結【聖】

[7112](佛)+世【宋】【元】【明】

[7113] 其=惡【宋】【元】【明】

[7114] 苦=咎【元】【明】【聖】

[7115] 身壞=以取【宋】【聖】

[7116] 果=界【元】【明】【聖】

[7117] 得=意【宋】【元】【明】,=億【聖】

[7118] 噎=咽【宋】【元】【明】

[7119] 率=術【聖】

[7120](發)+善【元】【明】

[7121] 忘=亡【聖】

[7122](因)+緣【聖】

[7123] 神所=佛神【聖】

[7124] 宜=宣【明】

[7125] 彫=調【元】【明】

[7126] 響=嚮【聖】*

[7127]〔是〕-【宋】【元】【明】

[7128](已)+歡【元】【明】

[7129] 伸=申【聖】

[7130] 樓=屢【宋】【元】【明】【聖】

[7131] 焰=燄【明】

[7132] 然=燃【聖】*

[7133] 加=跏【宋】【元】【明】

[7134] 山=出【宋】【聖】

[7135] 報+(曰)【聖】

[7136] 拔=眾【宋】【元】【明】

[7137] 無=元【元】,【明】【聖】*

[7138] 教將=將教【宋】【元】【明】

[7139] 無由=惡源【元】【明】

[7140]〔由〕-【宋】【聖】

[7141] 率=術【宋】【元】【明】【聖】

[7142]形+()【聖】

[7143] 故+(故)【聖】

[7144] 名+(說名)【宋】【元】【明】

[7145] 不疑=所起【宋】,=不起【聖】

[7146] 生=【聖】

[7147] 損=折【宋】【元】【明】【聖】

[7148] 原=源【宋】*【元】*【明】*

[7149]〔黑〕-【聖】

[7150] 火=大【聖】*

[7151] 鎮=填【聖】

[7152] 本=等【明】

[7153] 蹋=【聖】

[7154] 拳=惓【聖】

[7155] [/]=鍱【元】【明】【聖】

[7156] 申=伸【宋】【元】【明】

[7157] 白=曰【宋】

[7158] 遊=履【宋】【元】【明】

[7159]〔時〕-【宋】【元】【明】

[7160] 勞=設【聖】

[7161] 盲=生【宋】【元】【明】

[7162] 夫=天【宋】

[7163] 貪=念【元】【明】

[7164] ~《增支部》A.8.1./IV.150. Mettā(則可求眠樂、覺樂、不見惡夢等,八種功德)A.11.16. Mettā(十一種之功德)No.138.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大正2.861a)

[7165] =柱【宋】【元】【明】【聖】

[7166] 七=六【宋】【元】【明】【聖】

[7167] +(光明皇后願文)【聖】

[7168] 八=七【宋】【元】【明】

[7169](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

[7170] 五十=四十八【麗】

[7171] 淡=惔【元】【明】

[7172] 禮+(拜)【宋】【元】【明】

[7173] 德=福【元】【明】

[7174](諸)+比【宋】【元】【明】

[7175]〔名〕-【宋】【元】【明】

[7176] 正法+(者)【宋】【元】【明】

[7177] 淵=深【宋】【元】【明】

[7178] M.83. Maghadevasutta 大天木奈林經《中阿含67經》大天木奈林經(大正1.511.)cf.J.9.Makhādeva-jātaka

[7179] [*]羅~Mithila.[*]=提【宋】*【元】*【明】*

[7180]〔土利反〕夾註-【宋】【元】【明】

[7181] 大天~Makhādeva

[7182] 主=王【宋】【元】【明】

[7183](玉)+女【宋】【元】【明】

[7184] 月盛滿=盛滿之【宋】【元】【明】

[7185]〔以樹〕-【宋】【元】【明】

[7186] 提=捉【宋】【元】【明】

[7187](可)+耶【宋】【元】【明】

[7188] 竟=已【宋】【元】【明】

[7189](南)+迴【宋】【元】【明】

[7190] 轉=輪【宋】【元】【明】

[7191] 雲=虛【宋】【元】【明】

[7192] 願+(王)【宋】【元】【明】

[7193]〔等〕-【宋】【元】【明】

[7194] 比=已【宋】【元】【明】

[7195]〔輪〕-【宋】【元】【明】

[7196] 遊=旋【宋】【元】【明】

[7197] 海+(內便)【宋】【元】【明】

[7198] 本+(土)【宋】【元】【明】

[7199] 夾註(晉白覺)+乘【宋】【元】

[7200] 肢=般【宋】【元】【明】

[7201]〔王〕-【宋】【元】【明】

[7202](而)+立【宋】【元】【明】

[7203] 含=舍【宋】【元】【明】

[7204] 夾註(秦言尾)七字=本文(秦言髮鳴珠毛尾)七字【宋】,=夾註(晉言)本文(珠毛尾)七字【元】,=本文(珠毛尾)三字【明】

[7205] 空=虛【宋】*【元】*【明】*

[7206] 披=被【宋】【元】【明】

[7207](心)+自【宋】【元】【明】

[7208] 也=耶【宋】*【元】*【明】*

[7209]〔王〕-【宋】【元】【明】

[7210] 乘欲=欲乘【宋】【元】【明】

[7211] 馬寶=寶馬【宋】【元】

[7212] 王+(便)【宋】【元】【明】

[7213] 半+(時)【宋】【元】【明】

[7214] 宮=軍【宋】【元】【明】

[7215] 內=有【元】【明】

[7216](秦言奪情)夾註=(晉言奪情)夾註【元】,=(秦言奪情)本文【宋】,-【明】

[7217] 憂=優【宋】【元】【明】

[7218] 旨=稟【宋】,=志【元】【明】

[7219] 寶者=者寶【宋】【元】【明】

[7220] 吱+(大)【宋】【元】【明】

[7221](秦言財幢)夾註=(晉言財幢)夾註【元】,=(秦言財幢)本文【宋】,-【明】

[7222]〔青〕-【宋】【元】【明】

[7223](徹)+視【宋】【元】【明】

[7224] 地+(中)【元】【明】

[7225] 共=供【宋】【元】【明】

[7226] 往=後【宋】【元】【明】

[7227] 寶+(藏)【宋】【元】【明】

[7228]〔者言〕-【宋】【元】【明】

[7229]〔者〕-【宋】【元】【明】

[7230] 主藏臣者=藏臣【宋】【元】【明】

[7231] 坐=座【元】【明】

[7232] 頂=鋋【元】【明】

[7233]〔見〕-【宋】【元】【明】

[7234](名)+比【宋】【元】【明】

[7235](秦言無畏)夾註=(晉言無畏)夾註【元】,=(秦言無畏)本文【宋】,-【明】

[7236] 退=還【宋】【元】【明】

[7237] 四+(種)【宋】*【元】*【明】*

[7238] 往=住【宋】*【元】*【明】*

[7239] 名+(曰)【宋】【元】【明】

[7240] 劫北~Kappaka.,北=比【宋】【元】【明】[>]

[7241] 見=現【宋】【元】【明】

[7242] 手=掌【宋】【元】【明】

[7243] 斯偈=偈曰【宋】【元】【明】

[7244] 被=披【宋】【元】【明】

[7245] 此=比【元】

[7246] 聖+(王)【宋】【元】【明】

[7247] 而=已【宋】【元】【明】

[7248](若)+見【宋】【元】【明】

[7249] 髻=結【宋】*【元】*【明】*

[7250] 誡=戒【宋】【元】

[7251]〔也〕-【宋】【元】【明】

[7252] 也=耶【宋】*【元】*【明】*

[7253] 諮=咨【宋】【元】【明】

[7254](於)+王【宋】【元】【明】

[7255] 扇=履【宋】【元】【明】

[7256](所)+稽【宋】【元】【明】

[7257] 承=求【宋】【元】【明】

[7258] 〔也〕-【宋】【元】【明】

[7259]〔乃〕-【宋】【元】【明】

[7260] 投=捉【宋】【元】【明】

[7261] 比=北【明】

[7262] 是逕=之經【宋】【元】【明】

[7263] 告=語【宋】【元】【明】

[7264] 大+(天)【宋】【元】【明】

[7265](代)+轉【宋】【元】【明】

[7266] 荏~Nimi.

[7267] 夾註〔晉言反〕八字-【明】

[7268] 忘=妄【宋】【元】【明】

[7269] 當=常【宋】【元】【明】

[7270] 受=授【宋】【元】【明】

[7271] 民=曰【宋】【元】【明】

[7272] 夾註〔窮鼻也〕十字-【明】

[7273] [*]=提【宋】*【元】*【明】*

[7274] 到=至【宋】【元】【明】

[7275] 寤=悟【宋】*【元】*【明】*

[7276] 逕=經【宋】

[7277] 貌相=相貌【宋】【元】【明】

[7278] 王+(王)【宋】【元】【明】

[7279] 釋=天帝【宋】【元】【明】

[7280](帝)+釋【宋】【元】【明】

[7281](便)+即【宋】【元】【明】

[7282] 誥=告【宋】【元】【明】

[7283] 別+(辭還王)三字【宋】【元】【明】

[7284]〔便〕-【宋】【元】【明】

[7285] 白髮+(生)【宋】【元】【明】

[7286]〔若〕-【宋】【元】【明】

[7287] 以=已【宋】【元】【明】

[7288] 困=因【元】【明】

[7289] =約【宋】

[7290] 咸=[-+]【宋】【元】【明】

[7291] 年=末【宋】【元】【明】

[7292] 荏=往【宋】

[7293] 絕=斷【宋】【元】【明】

[7294] 今我=我今【宋】【元】【明】

[7295]〔汝〕-【宋】【元】【明】

[7296](未)+出【宋】【元】【明】

[7297] 億=一【宋】【元】【明】

[7298] 不=未【宋】【元】【明】

[7299] 涅槃~Nibbāna.

[7300] 我+(今)【宋】【元】【明】

[7301] 減沒度=滅度神【宋】【元】【明】

[7302]〔道〕-【宋】【元】【明】

[7303] 滅=減【宋】*【元】*【明】*

[7304]〔也〕-【宋】【元】【明】

[7305] No.139.《佛說四泥犁經》(大正2.861.)

[7306] 黎=犁【宋】*【元】*【明】*

[7307] 乾=揵【宋】*【元】*【明】*

[7308] 焰=燄【宋】*【元】*【明】*

[7309](於)+阿【宋】【元】【明】

[7310] 投=頭【宋】【元】【明】

[7311] 離=梨【宋】*【元】*【明】*

[7312] 背著=著背【元】【明】

[7313] 其=具【明】

[7314] 押=壓【元】【明】*

[7315] 面=而【宋】

[7316] 葉=鍱【宋】*【元】*【明】*

[7317] 此=彼【宋】【元】【明】

[7318]〔癡之〕-【宋】【元】【明】

[7319] 顛=頭【宋】【元】【明】

[7320] 使=執【宋】【元】【明】

[7321]〔故〕-【宋】【元】【明】

[7322]〔以〕-【宋】【元】【明】

[7323] 目+(揵)【宋】【元】【明】

[7324] 又復=復次【宋】【元】【明】

[7325](我)+當【宋】【元】【明】

[7326] 由是=猶如【宋】【元】【明】

[7327] 渧=滴【宋】*【元】*【明】*

[7328]〔四〕-【宋】【元】【明】

[7329] 罪+(人)【宋】【元】【明】

[7330] 不=無【宋】【元】【明】

[7331] 亦+(復)【宋】*【元】*【明】*

[7332]〔復〕-【宋】【元】【明】

[7333] 意=建【宋】【元】【明】

[7334] cf.M.12. Mahāsīhanādasutta 師子吼大經

[7335] 元=行來【宋】【元】【明】

[7336] 元=源【宋】【元】【明】

[7337] 證果=果證【宋】【元】【明】

[7338] 然+(彼)【宋】【元】【明】

[7339] 以=已【宋】*【元】*【明】*

[7340] 考=拷【宋】【元】【明】

[7341] 記=計【宋】*【元】*【明】*

[7342](我)+今【宋】【元】【明】

[7343] 有=又【宋】【元】【明】

[7344] 然+(彼)【宋】【元】【明】

[7345] 于=乎【宋】*

[7346] 復+(後)【宋】【元】【明】

[7347] 者=生【明】

[7348]〔其〕-【宋】【元】【明】

[7349] 於=如【明】

[7350] 凋=彫【宋】【元】【明】

[7351] [>]=徑【宋】【元】【明】

[7352] 樹+(下)【宋】【元】【明】

[7353] 復+(於)【宋】【元】【明】

[7354] 人=入【宋】

[7355] 今我=我今【宋】【元】【明】

[7356] 必=應【宋】【元】【明】

[7357](之)+處【宋】【元】【明】

[7358] 陰=蔭【宋】【元】【明】

[7359] 天+(上)【宋】【元】【明】

[7360](於)+後【宋】*【元】*【明】*

[7361](之)+側【宋】【元】【明】

[7362] 彫=雕【明】

[7363] 毹=氀【宋】【元】【明】

[7364] 必+(至)【宋】【元】【明】

[7365] 水+(水)【宋】【元】【明】

[7366] 觀=見【宋】【元】【明】

[7367] 坋=【元】【明】

[7368] 色知如真=為真人【宋】【元】【明】

[7369](趣涅槃)+之【宋】【元】【明】

[7370](當)+具【宋】【元】【明】

[7371] ~《增支部》A.5.40.Mahāsālācf.《增支部》A.3.48.Pabbata

[7372](廣)+遠【宋】【元】【明】

[7373]〔所〕-【宋】【元】【明】

[7374] 處=家【宋】【元】【明】

[7375] 斯=此【宋】【元】【明】

[7376] 陰=蔭【元】【明】

[7377] 子=女【宋】【元】【明】

[7378] 增益=益增【宋】【元】【明】

[7379] cf. M.21. Kakacūpamasutta 鋸喻經《中阿含193經》牟犁破群那經(大正1.744.)

[7380] 群~Moliyaphagguna.

[7381] 呰=訾【明】

[7382] 多眾=眾多【宋】【元】【明】

[7383] 誡=戒【宋】【元】【明】

[7384]〔彼〕-【宋】【元】【明】

[7385] 喚+(卿)【元】【明】

[7386] 到=至【宋】【元】【明】

[7387]〔其〕-【宋】【元】【明】

[7388]〔汝〕-【宋】

[7389]〔夜〕-【宋】*【元】*【明】*

[7390] 抆=捫【元】【明】

[7391] 察=所濟【宋】【元】【明】

[7392] 有=其【宋】【元】【明】

[7393] 鑷=鍱【宋】,=鉗【元】【明】

[7394] 項=頸【宋】*【元】*【明】*

[7395](諸)+比【宋】*【元】*【明】*

[7396] 誦=諷【宋】【元】【明】

[7397] 無=不【宋】【元】【明】

[7398]〔是〕-【宋】【元】【明】

[7399] 方=曼【宋】,=謾【元】【明】

[7400] cf.《增支部》A.4.156.Kappa (成住壞空,四種)

[7401]〔取〕-【宋】【元】【明】

[7402] 知=智【宋】【元】【明】

[7403] 亦+(如)【宋】【元】【明】

[7404] 成+(劫)【宋】【元】【明】

[7405] 血=皿【宋】【元】【明】

[7406](所)+覆【宋】【元】【明】

[7407] 是=此【宋】【元】【明】

[7408]〔乃至飲酒〕-【宋】【元】【明】

[7409] S.15.20.Vepullapabbata﹐《別譯雜阿含350經》

[7410] 俱=拘【宋】【元】【明】

[7411]〔羅閱城〕-【宋】【元】【明】

[7412]〔中〕-【宋】【元】【明】

[7413] 含=鋡【宋】【元】【明】

[7414]〔出〕-【宋】【元】【明】

[7415] 八=七【宋】【元】【明】

[7416] 含=鋡【聖】

[7417] 九=八【宋】【元】【明】【聖】

[7418](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東晉譯〕-【聖】

[7419] 五十一=四十九【麗】,=五十【聖】

[7420] ~《相應部》S.15.3.Assu,《雜阿含938經》(大正2.240c)《別譯雜阿含331經》(大正2.486a)

[7421](諸)+比【宋】【元】【明】

[7422] 泣=[*]【聖】

[7423] 此=是【宋】【元】【明】

[7424] ~《相應部》S.15.13.Tisamattā約三十,《雜阿含937經》(大正2.240b)《別譯雜阿含330經》(大正2.485c)

[7425] 獸=狩【宋】

[7426]〔爾時世尊〕-【宋】【元】【明】

[7427] 以=已【宋】*【元】*【明】*

[7428](無常想)+廣【宋】【元】【明】

[7429] 響=嚮【聖】*

[7430] 婇=妓【宋】【元】【明】

[7431] 果=【宋】【元】

[7432] 天=太【聖】

[7433] 應瑞=瑞應【宋】【元】【明】

[7434](冠)+終【宋】【元】【明】

[7435] 坋=【元】【明】*

[7436](又)+且【宋】【元】【明】【聖】

[7437] 座=坐【聖】*

[7438] 敬=問【宋】【元】【明】

[7439] 壯=在【宋】*【元】*【明】*

[7440] 諸=彼【宋】【元】【明】

[7441] 申=伸【宋】【元】【明】

[7442](而)+告【宋】【元】【明】

[7443]〔之〕-【宋】【元】【明】

[7444]〔有天〕-【聖】

[7445] 過=適【聖】

[7446] 愛=慶【宋】【元】【明】

[7447] 妊=任【聖】*

[7448](味)+如【宋】【元】【明】

[7449] 正=政【聖】

[7450] 座=坐【宋】【聖】

[7451] 已=以【聖】*

[7452] 有=生【宋】【元】【明】

[7453](宮)+有【宋】*【元】*【明】*

[7454] 侍從=給侍【聖】

[7455](坐)+臥【宋】【元】【明】

[7456] 座=坐【宋】【元】【明】【聖】*

[7457](離)+愛【聖】

[7458]〔因〕-【宋】【元】【明】

[7459] 勤=懃【聖】

[7460] 學經=經學【宋】【元】【明】【聖】

[7461] 六=數【宋】【元】【明】

[7462](是)+時【宋】【元】【明】

[7463] 爪=抓【聖】

[7464] 污=惡【元】【明】

[7465]〔於〕-【宋】【元】【明】

[7466] 習=集【元】【明】【聖】*

[7467] 法+(滅)【聖】

[7468] 座=坐【宋】【聖】

[7469](為)+安【宋】【元】【明】

[7470] 寢=侵【聖】

[7471] 宮=室【宋】【元】【明】

[7472] 固=閉【宋】【元】【明】

[7473] 壯=在【宋】【元】【明】【聖】

[7474] 也=耶【宋】【元】【明】

[7475] 即+(時)【聖】

[7476]〔不見〕-【聖】,〔不〕-【宋】【元】【明】

[7477] 已=以【聖】*

[7478] 乎=于【宋】*【元】*【明】*

[7479] 穌=[/(*)]【聖】

[7480] 有=大【聖】

[7481]〔往〕-【宋】【元】【明】

[7482] 加=跏【宋】【元】【明】【聖】*

[7483] 至=詣【宋】【元】【明】

[7484] 于=乎【聖】

[7485] 息=自【宋】【元】【明】

[7486] 我+(年)【宋】【元】【明】

[7487] 蛇旬=旬【聖】*

[7488] 時彼=彼時【宋】【元】【明】

[7489](轉輪聖王應起偷婆)八字+當【宋】【元】【明】

[7490](聖)+王【宋】【元】【明】

[7491] 綵=採【聖】*

[7492] 而=舉【宋】【元】【明】

[7493] 疊=[*]【宋】*【元】*【明】*

[7494] 積=移【聖】

[7495] 伎=妓【宋】【元】【明】

[7496]〔復〕-【宋】【元】【明】

[7497] 王+(子)【宋】【元】【明】

[7498]〔蛇旬〕-【宋】【元】【明】,=旬【聖】

[7499](供養)+不【宋】【元】【明】

[7500] 徼=衢【宋】【元】【明】,=激【聖】

[7501] 佛=如來【宋】【元】【明】

[7502]〔不〕-【宋】【元】【明】

[7503] =佚【元】【明】

[7504] 綺=[*]【聖】

[7505]〔為〕-【宋】【元】【明】

[7506]〔能〕-【宋】

[7507] 逮+(非)【宋】【元】【明】

[7508] 所不能及=非【宋】【元】【明】,=所及非【聖】

[7509] 不能及=能及逮【宋】【元】【明】【聖】

[7510] 輿=舁【宋】*【元】*【明】*

[7511] 牢=堅【聖】

[7512] 後=復【宋】【元】【明】

[7513] 乎+(爾時音響王者)六字【宋】【元】【明】

[7514]〔之〕-【宋】【元】【明】

[7515] 想+(廣布無常想)五字【宋】【元】【明】

[7516] 便=使【元】【明】

[7517] 盡+(盡)【宋】【元】【明】

[7518] 焚=【聖】

[7519] 間=(閾永盡無餘)五字【宋】【元】【明】

[7520] 盡=建【宋】【元】【明】

[7521] ~《增支部》A.5.205. Cetokhila(於師困惑等,)心荒蕪、A.9.71. Cetokhilasutta()心荒蕪、A.10.14. Cetokhilasuttaṁ(未斷五)心荒蕪(、未截五心縛)D.33./III,238-239.(CSCD pg. 3.0198-199)(《等誦經》第二誦品一~O)M.16.Cetokhila心荒蕪經《中阿含206經》心穢經(大正1.780.)

[7522]〔而不斷〕-【宋】【元】【明】

[7523](不斷)+彼【宋】【元】【明】

[7524](於)+日【宋】【元】【明】

[7525] 於=中【宋】【元】【明】

[7526](損)+減【宋】【元】【明】

[7527](比丘)+心【宋】【元】【明】

[7528] 而不斷=不除【宋】【元】【明】

[7529]〔斯〕-【宋】*【元】*【明】*

[7530] 斷=除【宋】*【元】*【明】*

[7531] 亦=心【宋】【元】【明】,(心)+亦【聖】

[7532] 斯人=比丘【宋】【元】【明】

[7533]〔之〕-【宋】【元】【明】

[7534]〔謂斯〕-【宋】【元】【明】

[7535] 德=法得【聖】

[7536](比丘)+心【宋】【元】【明】

[7537](心)+五【宋】【元】【明】

[7538] 妄=忘【宋】*【元】*【明】*

[7539]〔第二〕-【宋】【元】【明】

[7540](心)+意【宋】【元】【明】

[7541]〔第三〕-【宋】【元】【明】

[7542]〔第四〕-【宋】【元】【明】

[7543] 市=【宋】【元】【明】

[7544]〔第五〕-【宋】【元】【明】

[7545](不除)+五【宋】【元】【明】

[7546](若十)+若【宋】*【元】*【明】*

[7547] =時育養【宋】【元】【明】,(時)+【聖】

[7548] 全=令【宋】【元】【明】

[7549] 增=長【宋】【元】【明】

[7550] 佛+(猶豫狐疑於法)六字【宋】【元】【明】

[7551]〔於〕-【宋】【元】【明】

[7552] 修+(行)【宋】【元】【明】

[7553] 無=不【宋】【元】【明】

[7554] 矚=屬【聖】

[7555] 暑=【聖】

[7556] 除=斷【宋】【元】【明】

[7557] 家=落【宋】【元】【明】【聖】

[7558]〔者〕-【宋】【元】【明】【聖】

[7559](已)+兢【宋】【元】【明】

[7560]〔惡比丘已競起惡〕七字-【宋】【元】【明】

[7561] 漸+(漸)【宋】【元】【明】

[7562] 耗=秏【聖】*

[7563] S.35.194.Ādittena燃燒(緬甸版Ādittapariyāyasutta)cf.A.7.68. Aggikkhandhopama火堆喻,《雜阿含241經》(大正2.58a);《中阿含5經》

[7564] 烙=鑠【宋】,=樂【聖】

[7565] 于=乎【聖】

[7566] 已=以【宋】【元】【明】【聖】*

[7567] S.35.194./IV,168.Vara, bhikkhave, tattāya ayosalākāya ādittāya sampajjalitāya sajotibhūtāya cakkhundriya sampalimaṭṭha, na tveva cakkhuviññeyyesu rūpesu anubyañjanaso nimittaggāho.  Nimittassādagathita vā, bhikkhave, viññāṇa tiṭṭhamāna tiṭṭheyya, anubyañjanassādagathita vā tasmiñce samaye kāla kareyya, hānameta vijjati, ya dvinna gatīna aññatara gati gaccheyya– niraya vā, tiracchānayoni vā.  Ima khvāha, bhikkhave, ādīnava disvā eva vadāmi. (諸比丘!寧可以已加熱、已燒、火紅的鐵籌刺眼根,不在眼識、色境執取其形相(隨形好)。諸比丘!保持正在住立於(之甘味),或已繫於形相之甘味,而其人於當時死去者,則此人墮於地獄或畜生二趣中之一趣,諸比丘!我說如此已見的過患(缺點))

[7568]〔今〕-【聖】

[7569]〔何〕-【聖】

[7570] 當=常【宋】【元】【明】

[7571] 睡眠=眠睡【宋】【元】【明】

[7572] 寤=悟【聖】

[7573] 寤=悟【宋】【聖】*

[7574] S.35.194./IV,168.“Vara, bhikkhave, tihena ayosakunā ādittena sampajjalitena sajotibhūtena sotindriya sampalimaṭṭha, na tveva sotaviññeyyesu saddesu anubyañjanaso nimittaggāho. (諸比丘!諸比丘!寧可以已加熱、已燃燒著的、火紅的鐵標槍貫耳,不對耳識、聲音,執取其隨香好。)

[7575] 寧+(以)【宋】【元】【明】【聖】

[7576] 葉=鍱【宋】【元】【明】【聖】

[7577] 諸=【宋】【元】【明】

[7578] No.140.《阿那邸邠化七子經》(大正2.862a)No.453.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2.421)cf. 《增壹阿含44.3經》

[7579] 我+(等)【宋】【元】【明】

[7580] 聞+(佛)【宋】【元】【明】

[7581] 已=以【聖】

[7582]〔乃至不飲酒〕-【宋】【元】【明】

[7583] 雇=顧【元】【明】【聖】

[7584](國)+此【宋】【元】【明】

[7585] 斑=班【宋】*【元】*【明】*

[7586] 締=絺【宋】*【元】*【明】*

[7587] 蠰=儴【宋】*【元】*【明】*

[7588] 婆=波【宋】*【元】*【明】*

[7589] 探=擔【宋】*【元】*【明】*

[7590](提)+地【宋】【元】【明】

[7591](四)+池【宋】【元】【明】

[7592] 外=水【宋】【元】【明】【聖】

[7593] 水凝=色水【宋】【元】【明】

[7594](便)+化【聖】

[7595] 金+(色)【宋】【元】【明】

[7596] 琉=流【聖】*

[7597] 精+(水)【宋】【元】【明】

[7598]〔大〕-【宋】【元】【明】【聖】

[7599]〔聞〕-【宋】【元】【明】

[7600] 貝=螺【宋】【元】【明】

[7601] 琴=笒【聖】

[7602] 員=圓【元】【明】

[7603] 鼓+(鼓)【聖】

[7604] 1hatthisaddena 2assasaddena 3rathasaddena 4bherisaddena 5mudigasaddena 6vīṇāsaddena 7gītasaddena 8sakhasaddena 9sammasaddena 10pāṇitāḷasaddena ‘asnātha pivatha khādathā’ti dasamena saddena.(1象聲、2馬聲、3車聲、4大鼓聲(薄洛鼓聲)5杖鼓聲(伎鼓聲)6琵琶聲、7歌聲、8吹螺聲、9鐃鈸聲及10第十「吃!飲!嚼!」聲。)(D.17./II,170.)《中阿含67經》說十二種聲,少掉鐃鈸聲,多出「步聲、舞聲、惠施聲」。(大正1.516.1)

[7605](治)+化【宋】【元】【明】

[7606] 般=班【明】

[7607] 寶=葆【元】【明】

[7608] 蜜=般【宋】【元】,=班【明】

[7609] 絺在般稠=稠在蜜絺【宋】【元】【明】

[7610] 常=當【宋】【元】【明】【聖】

[7611] 至=致【宋】【元】【明】【聖】

[7612]〔爾〕-【宋】【元】【明】

[7613](身)+是【宋】【元】【明】

[7614] 車=銀【宋】【元】【明】

[7615] 當=常【聖】

[7616] 道=導【宋】【元】【明】

[7617] 作禮=禮足【宋】【元】【明】

[7618] M.143. Anāthapiṇḍikovādasutta 教給孤獨經《中阿含28經》教化病經(大正1.458.),《雜阿含1032經》(大正2.269.)S.55.26. Dussīlya破戒

[7619] 阿那[>]祁~Anāthapiṇḍika.

[7620] 瑕=斑【聖】

[7621](著衣)+持【宋】【元】【明】

[7622] 不+(不)【元】【明】【聖】

[7623] 眾=僧【宋】【元】【明】

[7624](解脫)+見【宋】【元】【明】

[7625] 其德=及得【聖】

[7626](味)+滅【宋】【元】【明】

[7627] 墮=入【宋】【元】【明】

[7628] 善=三【宋】

[7629] 後=復【宋】【元】【明】

[7630] 生+(緣生有)【宋】【元】【明】

[7631](則起)+亦【宋】【元】【明】

[7632] 受=取【聖】

[7633] 惱=樂【宋】【元】【明】【聖】

[7634] 法+(也)【宋】【元】【明】

[7635] 老=者【聖】

[7636] 解空=空行【宋】【元】【明】

[7637] 已=以【聖】

[7638](觀)+視【宋】【元】【明】

[7639] 於=如【聖】

[7640] 樂=顏【宋】,=【聖】

[7641] 人=子【聖】

[7642] 洹=桓【宋】【元】*

[7643] 祇洹界~Jetavanam.

[7644]〔之〕-【聖】

[7645] 已=以【聖】*

[7646]〔子〕-【宋】【元】【明】

[7647] 便說斯=而說此【宋】【元】【明】,〔便〕-【聖】

[7648] 戲=樂【聖】

[7649] 悅=喜【宋】【元】【明】

[7650] 今=令【聖】

[7651](阿難比丘)+有【宋】【元】【明】

[7652]〔智〕-【聖】

[7653] 知=智【聖】*

[7654] 是+(爾)【宋】【元】【明】

[7655] ~《增支部》A.7.59.Sattabharitā (七種男子之)妻,No.141.《佛說阿達經》(大正2.863)No.142.《佛說玉耶女經》(大正2.863)No.142.《玉耶女經》(大正2.864)No.143.《玉耶經》(大正2.865)

[7656] 善生~Sujātā.

[7657] 正=政【聖】

[7658] Mp.(A.7.59.)Sujātāti Visākhāya kaniṭṭhā.(毘舍佉(鹿母優婆夷)的妹妹)

[7659] 其=具【宋】

[7660] 恃=依【宋】【元】【明】

[7661](遶)+三【聖】

[7662]〔諸〕-【宋】【元】【明】

[7663] 親+(親)【宋】【元】【明】【聖】

[7664](女)+此【宋】【元】【明】

[7665] 親+(者)【宋】【元】【明】

[7666] 疾=嫉【宋】【元】【明】

[7667] 名+(為)【宋】【元】【明】

[7668]〔也〕-【宋】【元】【明】

[7669] 耗=秏【聖】

[7670]〔願〕-【宋】【元】【明】

[7671] 常=當【宋】【元】【明】【聖】

[7672] 已=以【宋】【元】【明】【聖】

[7673] 習=集【元】【明】

[7674] Atimaññateti omānāti mānavasena atimaññati.輕蔑:不尊敬、充滿傲慢、輕視。

[7675] 恚=毒【宋】【元】【明】

[7676] 是=使【宋】【元】【明】

[7677] 夫=人【宋】【元】【明】

[7678] 無=雖為【宋】【元】【明】

[7679] 忌=避【宋】【元】【明】

[7680] 可=肯【宋】【元】【明】

[7681] 狀如=如狀【宋】*【元】*【明】*

[7682] 里=理【宋】*

[7683] 不=無【宋】【元】【明】

[7684] 子=母【宋】

[7685] 私=和【宋】【元】

[7686] 敬=教【宋】【元】【明】

[7687](相親)+相【宋】【元】【明】

[7688] 恭恪=謙恭【宋】【元】【明】

[7689] 言=語【宋】【元】【明】

[7690] 敬奉=奉敬【宋】【元】【明】

[7691](如)+婢【宋】【元】【明】

[7692] 命=令【宋】【元】【明】

[7693] 專=意【宋】【元】【明】

[7694] 分邪精=邪直【宋】【元】【明】

[7695] 便往至世尊=與諸比丘大眾圍遶俱諸佛【聖】

[7696](世)+尊【宋】【元】【明】【聖】

[7697]〔等〕-【宋】【元】【明】

[7698]〔由生〕-【宋】【元】【明】

[7699] 由老有病=有病由病【宋】【元】【明】

[7700] 尚=常【聖】

[7701] 九=八【宋】【元】【明】【聖】

[7702] +(光明皇后願文)【聖】

[7703] 含=鋡【聖】

[7704] 五十=四十九【宋】【元】【明】【聖】

[7705](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提譯【明】,〔東晉譯〕-【聖】

[7706] 五十二=五十【麗】,=五十二之一【明】,=五十一【聖】

[7707] No.144.《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大正2.867a)No.145.《佛母般泥洹經》(大正2.869b)

[7708] 娑=摩【宋】

[7709] 娑=摩【宋】【聖】

[7710] 已=以【聖】

[7711] 亦+(復)【宋】【元】【明】【聖】

[7712] =便【宋】【元】【明】,=各【聖】

[7713] 諸=詣【宋】*【元】*【明】*

[7714] 隨+(時)【宋】【元】【明】

[7715] 闌=蘭【宋】【元】【明】【聖】

[7716] 柘=遮【元】【明】*

[7717] 乾=揵【宋】【元】【明】【聖】

[7718] 椎=稚【聖】

[7719] =火【宋】【元】【明】

[7720] 加=跏【宋】【元】【明】【聖】*

[7721](第)+二【宋】【元】【明】

[7722] 三=二【元】

[7723](第)+三【宋】【元】【明】

[7724] 想+(處)【宋】【元】【明】

[7725](還)+入【宋】*【元】*【明】*

[7726]〔第〕-【宋】【元】

[7727](還)+入【宋】*【元】*【明】*【聖】

[7728]〔中〕-【宋】【元】【明】

[7729] 踊=涌【明】*

[7730] 伎=妓【宋】【元】【明】

[7731] 波=【宋】【元】【明】

[7732]〔羅〕-【宋】【元】【明】

[7733](婆羅遮羅比丘尼)七字+迦【宋】【元】【明】

[7734]〔各〕-【宋】【元】【明】

[7735]〔地〕-【聖】

[7736]〔之〕-【宋】【元】【明】

[7737] 遙=逢【宋】【元】【明】

[7738] 酥=[/(*)]【聖】*

[7739] 何+(所)【宋】【元】【明】

[7740] 床+(具)【宋】*【元】*【明】*

[7741](欲)+往【宋】【元】【明】

[7742] 授=將【聖】

[7743] 告+(之)【宋】【元】【明】

[7744] 等=寺【宋】【元】【明】

[7745] 登=撜【聖】

[7746] 徐+(徐)【宋】【元】【明】

[7747] 舉+(輿)【宋】【元】【明】

[7748]〔二〕-【聖】

[7749](尼)+聞【宋】*【元】*【明】*【聖】

[7750] 習=集【聖】

[7751]〔中〕-【宋】【元】【明】

[7752] 舉=輿【宋】【元】【明】

[7753] 桓=洹【聖】*

[7754] 士=人【宋】【元】【明】【聖】

[7755]〔比丘〕-【宋】【元】【明】

[7756] 將+(諸)【宋】【元】【明】

[7757] 地=頭【聖】

[7758]〔叉〕-【聖】

[7759] 荼=茶【宋】【元】【明】

[7760] 波=【聖】

[7761](大)+天【聖】

[7762] 佛=弗【明】

[7763] 當知=知斯【宋】

[7764] 哺=餔【聖】

[7765] 佛+(又諸佛)【宋】

[7766] 旬=耶維【宋】*【元】*【明】*

[7767]〔皆自供養〕-【宋】【元】【明】【聖】

[7768] 香=栴檀【宋】【元】【明】

[7769] 於=大【宋】【元】【明】

[7770] 床+(具)【宋】【元】【明】

[7771]〔各〕-【聖】

[7772] 彌+(尼)【宋】【元】【明】【聖】

[7773](他)+時【元】【明】

[7774](火滅婆)十一字=復取火滅【宋】

[7775](與)+轉【宋】【元】【明】

[7776]〔聲聞〕-【宋】【元】【明】,聲聞=辟【聖】

[7777] 佛+(及如來弟子漏盡阿羅漢與)十一字【宋】【元】【明】

[7778] 輪=倫【宋】【元】【明】

[7779] cf . ThigA. p.63-66

[7780] 正=政【聖】

[7781] 婆=波【聖】

[7782] 天=無【宋】【元】【明】

[7783] 彼+(復)【宋】【元】【明】

[7784]〔人〕-【宋】*【元】*【明】*

[7785] 天后=夫婦【聖】

[7786] 爭=諍【聖】

[7787] =聞【元】

[7788] 法=偈【宋】【元】【明】

[7789] 復=有【聖】

[7790] 漂=[*]【聖】

[7791] 象=鳥【宋】【聖】

[7792] 日=以【宋】【元】【明】

[7793] 天=妹【宋】【元】【明】

[7794] 劫+(中)【宋】【元】【明】

[7795] 普=亦【宋】【元】【明】【聖】

[7796] 彼=時【宋】【元】【明】

[7797] 女+(人)【宋】【元】【明】

[7798] 女=人【宋】【元】【明】

[7799]〔婦〕-【宋】【元】【明】

[7800] 佛+(出)【宋】【元】【明】

[7801] 各=辟支【宋】*【元】*【明】

[7802] 然+(彼)【宋】【元】【明】

[7803] 主=王【聖】

[7804]〔曰設夫人〕-【宋】

[7805]〔夫人〕-【元】【明】

[7806] 升=斗【宋】【元】【明】

[7807] 便=使【宋】【元】【明】

[7808] 沙門+(時)【宋】【元】【明】

[7809] 誓=是【明】

[7810] 人=身【宋】【元】【明】

[7811](時)+月【宋】【元】【明】

[7812] 集+(會)【宋】【元】【明】

[7813](坐)+見【聖】

[7814](自)+相【宋】【元】【明】

[7815] 乎=于【聖】

[7816](誰)+遇【宋】【元】【明】

[7817] 飯=飲【宋】【元】【明】

[7818] 語=白【宋】【元】【明】

[7819](願)+出【宋】【元】【明】

[7820] 向=看【宋】【元】【明】,向+(者)【聖】

[7821](汝)+今【宋】【元】【明】

[7822](我)+不【宋】【元】【明】

[7823] 我+(亦)【宋】【元】【明】

[7824] 免=勉【聖】*

[7825](其)+婢【宋】【元】【明】

[7826] 作=為【宋】【元】【明】

[7827] 夫=良【宋】【元】【明】

[7828] 兀=[[-+]>]【宋】【元】【明】

[7829] 以=已【聖】

[7830] 撾+(打)【宋】【元】【明】

[7831]〔以〕-【宋】【元】【明】

[7832] 婢+(身)【宋】【元】【明】

[7833](有)+五【宋】【元】【明】【聖】

[7834] 婢+(者)【宋】【元】【明】【聖】

[7835] 樓=屢【聖】

[7836](與)+耶【宋】【元】【明】

[7837] 發+(此)【宋】*【元】*【明】*

[7838]〔長者〕-【宋】【元】【明】

[7839] 間=之【宋】【元】【明】

[7840](彼)+長【宋】【元】【明】

[7841] 文+(佛)【宋】【元】【明】

[7842] 毘+(羅)【宋】【元】【明】

[7843] 以=似【元】【明】【聖】

[7844] 磨=摩【聖】

[7845](黤)+黮【宋】【元】【明】

[7846]〔也〕-【宋】【元】【明】

[7847]〔時〕-【宋】【元】【明】

[7848](諸)+比【宋】【元】【明】

[7849] 見+(也)【宋】【元】【明】

[7850] S.15.6.Sāsapā芥子,《雜阿含948經》(大正2.242b)《別譯雜阿含341經》(大正2.487c)

[7851] 劫~Kappa.

[7852] 旬+(高一由旬)【宋】【元】【明】

[7853]〔至〕-【宋】【元】【明】

[7854] 五十=四十九【宋】【元】【明】【聖】

[7855] +(光明皇后願文)【聖】

[7856] 含=鋡【聖】*

[7857] 五十一=五十【宋】【元】【明】【聖】

[7858]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7859] 〔分〕-【宋】【元】【明】

[7860] 五十二=五十【麗】,=五十二之二【明】,=五十二品分之餘【聖】

[7861] S.15.5.Pabbata山,《雜阿含949經》(大正2.242c)《別譯雜阿含342經》(大正2.487c)

[7862] 佛言世尊=世尊曰【宋】【元】【明】

[7863] (長)+遠【宋】【元】【明】

[7864] 猶=譬【宋】【元】【明】

[7865] 由旬~Yojana.

[7866] 磨=摩【宋】【元】【明】

[7867] 弊=蔽【宋】【元】【明】

[7868] 期=其【聖】

[7869] cf.《增壹阿含36.1經》

[7870] (受)+持【宋】【元】【明】

[7871] 當念常=常當念【宋】【元】【明】【聖】

[7872] 誡=戒【聖】

[7873] ~《增支部》A.5.34. Sīha師子將軍(布施:受讚揚.受敬仰.增善名.入眾無畏無赧)《增壹阿含32.10經》(大正2.680c)

[7874] [>]舍離摩訶婆那園~Vesālī, Mahāvana.

[7875] 將~Sīha senāpati.

[7876] 有=所【宋】【元】【明】

[7877] (由)+施【宋】【元】【明】

[7878] 剎利眾~Khattiya-parisa.

[7879] 〔所〕-【宋】【元】【明】

[7880] 喜=心【宋】【元】【明】

[7881] (不)+變【宋】【元】【明】,(無)+變【聖】

[7882] 〔而〕-【宋】【元】【明】

[7883] 習=集【元】【明】【聖】

[7884] (苦)+出【宋】【元】【明】

[7885] 憶=億【聖】

[7886] 喜=悅【宋】【元】【明】【聖】

[7887] 以=已【宋】【元】【明】

[7888] 〔諸〕-【宋】【元】【明】

[7889] 〔爾時次第坐〕十六字-【宋】

[7890] (此)+是【宋】【元】【明】

[7891] 〔人〕-【宋】【元】【明】

[7892] 〔爾〕-【宋】【元】【明】

[7893] (在)+如【宋】【元】【明】

[7894] 之=我【宋】【元】【明】

[7895] 亦+(復)【宋】*【元】*【明】*

[7896] 名為=為一【宋】【元】【明】

[7897] (一)+偈【聖】

[7898] 聖賢=賢聖【宋】【元】【明】

[7899] 哉+(善哉)【宋】【元】【明】

[7900] 亡=喪【宋】【元】【明】

[7901] 其=不【明】

[7902] 惡+(故)【宋】【元】【明】

[7903] 選=撰【聖】

[7904] ~梵Upāli(Hoernle)

[7905] 至=到【宋】【元】【明】

[7906] 施=於【宋】【元】【明】【聖】

[7907] (施)+世【宋】【元】【明】【聖】

[7908] 汝+(前)【宋】【元】【明】

[7909] 王=眾【聖】

[7910] 乎=于【聖】

[7911] 候=俟【宋】【元】【明】【聖】*

[7912] 除=降【宋】【元】【明】【聖】

[7913] 恩垂=垂恩【宋】【元】【明】

[7914] 不+(乎)【宋】【元】【明】

[7915] 此=是【聖】

[7916] 於=施【聖】

[7917] 〔捨〕-【宋】【元】【明】

[7918] 眠+(蓋)【宋】【元】【明】

[7919] 調疑=調戲蓋疑蓋【宋】,=掉戲蓋疑蓋【元】【明】

[7920] 護=獲【聖】[>]

[7921] 口=舌【宋】【元】【明】【聖】

[7922] 捨=詣【明】

[7923] (成)+就【宋】*【元】*【明】*

[7924] 大王=夫為【宋】【元】【明】【聖】

[7925] 乾=揵【宋】*【元】*【明】*,=健【聖】*

[7926] 意行不計口行=不計口行意行【宋】【元】【明】,〔意行〕-【聖】

[7927] 〔之〕-【宋】

[7928] (口行之報)+蓋【宋】【元】【明】

[7929] 行+(耶)【宋】【元】【明】

[7930] (之)+中【宋】【元】【明】

[7931] 〔身行耶口行耶意佛告王曰此三行意行最重〕二十字-【聖】

[7932] M.56./I,373. “Na kho, tapassi, āciṇṇa Tathāgatassa ‘daṇḍa, daṇḍan’ti paññapetu; ‘kamma, kamman’ti kho, tapassi, āciṇṇa Tathāgatassa paññapetun”ti.((世尊說:)「苦行者!如來不常說已兌現的「罰,罰」。苦行者!如來是常說已實踐的「業,業」。」“Imesa kho aha, tapassi, tiṇṇa kammāna eva paivibhattāna eva paivisiṭṭhāna manokamma mahāsāvajjatara paññapemi pāpassa kammassa kiriyāya pāpassa kammassa pavattiyā, no tathā kāyakamma, no tathā vacīkamman”ti.((世尊說:)「苦行者!如是各別,如是特定的這三業中,對惡業之造作、發起,我說意業為最重罪。身業不如此,口業不如此。」

[7933] 意=身【聖】

[7934] 已=以【聖】*

[7935]  設=說【宋】【元】【明】

[7936] 故+(故)【聖】

[7937]  轍=[*]【聖】

[7938] 《法句經》(Dh.vv.1~2)

[7939] 揵=健【聖】

[7940] 口=亦【宋】【元】【明】

[7941] 〔彼〕-【宋】【元】【明】

[7942] (後)+所【宋】【元】【明】

[7943] 觀當=當觀【宋】【元】【明】

[7944] 〔有〕-【宋】【元】【明】

[7945] (敷)+具【聖】

[7946] 傳=恒【宋】【元】【明】

[7947] 多猥=猥多【宋】【元】【明】

[7948] S.3.25.Pabbatūpamā山之比喻,《雜阿含1147經》(大正2.305b)《別譯雜阿含70經》(大正2.398c)

[7949] 源=原【宋】【元】【明】【聖】

[7950] (時)+波【宋】【元】【明】【聖】

[7951] 催=摧【聖】

[7952]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7953] 寶=葆【元】【明】

[7954] (之)+車【宋】【元】【明】

[7955] 椎=推【聖】

[7956]  鍾=鐘【明】

[7957] 幡=旛【明】,=憧【聖】

[7958] 從=民之徒【宋】【元】【明】,=[-+]【聖】

[7959] 洹=桓【宋】*【元】*【明】*

[7960] 普=並【元】【明】【聖】

[7961] (由)+王【宋】【元】【明】

[7962] (時)+波【宋】【元】【明】

[7963] 十+(二)【宋】【元】【明】

[7964] (我)+復【宋】【元】【明】

[7965]  少=小【聖】

[7966] 約=【宋】【元】【明】【聖】

[7967] (所謂)+生【宋】【元】【明】

[7968] 〔者〕-【宋】【元】【明】

[7969] 〔故〕-【宋】【元】【明】

[7970] 婬他=他婬【宋】

[7971] 他+(妻)【元】【明】

[7972] 致=獲【宋】【元】【明】

[7973] [*]=綺【宋】【元】【明】

[7974] 〔若生人中〕-【聖】

[7975] (室)+家【宋】【元】【明】

[7976] 〔不和〕-【聖】

[7977] 〔也〕-【宋】【元】【明】

[7978] 〔他〕-【宋】【元】【明】

[7979] 受+(罪)【宋】【元】【明】

[7980] 〔苦〕-【宋】【元】【明】

[7981] 〔大〕-【聖】

[7982] 失=矣【宋】【元】【明】

[7983]  鎔=融【宋】【元】【明】【聖】*

[7984] 草=革【元】【明】

[7985] 著=【元】

[7986] 〔或〕-【宋】

[7987] (其)+耳【聖】

[7988] (或)+截【宋】【元】【明】

[7989] 耳=取【明】

[7990] 已=以【宋】【元】【明】【聖】*

[7991]  息=止【宋】【元】【明】【聖】

[7992]  炙=灰【宋】【元】【明】

[7993]  灰+(河)【宋】【元】【明】

[7994] 使+(令)[>【宋】【元】【明】]

[7995] 整=正【元】【明】

[7996] 放逸=於欲【宋】【元】【明】

[7997] 逸=欲【聖】

[7998] 竟=意【宋】

[7999] 治+(化)【宋】【元】【明】

[8000] 勿=莫【宋】【元】【明】

[8001]  呼=啼【宋】【元】【明】

[8002] 貨=化【聖】

[8003] 命=冷【宋】【元】【明】

[8004] 屍=尸【聖】

[8005] 持=恃【宋】【元】【明】

[8006]  偈+(夫為作福者常當離苦患造福受其報今世亦後世是故大王當念作福爾時世尊便說斯偈)三十六字【宋】【元】【明】

[8007] 還=逮【宋】【元】【明】

[8008]  悔+(過)【宋】【元】【明】

[8009]  時=照【宋】【元】【明】

[8010]  惡=患【宋】【元】【明】

[8011]  已=以【聖】

[8012] J.77.Mahāsupina-jātakaNo.146.《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大正2.870c)No.147.《佛說舍衛國王十夢經》(大正2.872a)No.148.《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大正2.873a)

[8013] 悟=寤【宋】【元】【明】

[8014] 言=語【聖】

[8015] 〔云何〕-【宋】【元】【明】【聖】

[8016] 禳=攘【聖】*

[8017] 厭=[-+]【宋】*【元】*【明】*

[8018] 琦=奇【明】

[8019] 緩+(以告我就當)五字【宋】【元】【明】

[8020] (大)+王【宋】【元】【明】

[8021] 中+(央)【宋】【元】【明】

[8022] 嗽=[*]【宋】*【元】*【明】*

[8023] 吼鳴=鳴吼【宋】【元】【明】

[8024] 夢=說【宋】【元】【明】

[8025]  夢+(義)【宋】【元】【明】

[8026] 磨=摩【聖】

[8027] 〔侍〕-【宋】【元】【明】

[8028] (自)+下【聖】

[8029] 淫=婬【宋】【元】【明】

[8030] 有=著【宋】【元】【明】

[8031] =姤【聖】

[8032] 〔不知〕-【宋】【元】【明】

[8033] 潔=廉【宋】【元】【明】

[8034] 反=返【聖】*

[8035] 廩=稟【宋】【元】【明】,=[(-+)//]【聖】

[8036]  歛=撿【聖】

[8037] 焦=憔【宋】【元】【明】

[8038] (未)+滿【宋】【元】【明】

[8039]  髮=鬚【宋】【元】【明】

[8040] 此=是【宋】【元】【明】

[8041] 洋=佯【宋】【元】【明】

[8042] 肖=消【聖】

[8043] 與+(他)【宋】【元】【明】

[8044]  栖=棲【宋】【元】【明】【聖】

[8045] 飲=啖【宋】【元】【明】,=噉【聖】

[8046]  與+(共)【宋】【元】【明】

[8047] 〔持〕-【宋】【元】【明】

[8048]  〔未合〕-【聖】

[8049] 王=主【宋】*【元】*【明】*

[8050] 子=女【宋】【元】【明】

[8051]  [>]=諛【宋】【元】【明】

[8052] 〔天〕-【聖】

[8053]  然+(也)【聖】

[8054] 万=下【宋】【元】【明】

[8055]  資=恣【宋】【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