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心材喻經 (Mahasaropama Sutta)      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上,這是提婆達多才離開不久的時候40。談到提婆達多,世尊對諸比丘說:   2. 「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擁有供養、恭敬與名望,而其他那些比丘則默默無聞、微不足道。』他變得沉迷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邊材、內樹皮、外樹皮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時,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內樹皮與外樹皮而砍下樹枝與樹葉,認為它們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們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同樣地,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這個比丘稱為取得梵行生活的樹枝與樹葉之後,就以為足夠而停止前進的人。   3. 在此,諸比丘,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既不沉迷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也不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精進,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持戒清淨,品行良好,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持戒不清淨,品行惡劣。』他變得沉迷於那戒行的成就,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與內樹皮而砍下外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邊材、內樹皮、外樹皮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時,卻忽略大樹的心材、邊材與內樹皮而砍下外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同樣地,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這個比丘稱為取得梵行生活的外樹皮之後,就以為足夠而停止前進的人。   4. 在此,諸比丘,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由於精進,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既不沉迷於那戒行的成就也不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精進,所以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能夠專注,心力集中,而其他那些比丘則不能專注,心神渙散。』他變得沉迷於那定力的成就,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與邊材而砍下內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而砍下內樹皮,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同樣地,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這個比丘稱為取得梵行生活的內樹皮之後,就以為足夠而停止前進的人。   5. 在此,諸比丘,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由於精進,所以他得到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由於精進,所以他得到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既不沉迷於那定力的成就也不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精進,所以他成就知見41。他樂於那知見,而且認為目標已經達成。由於這個緣故,他如此地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我具有知見地生活,而其他那些比丘則沒有知見地生活。』他變得沉迷於那知見,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放逸,所以他活在痛苦之中。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卻忽略大樹的心材而砍下邊材,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不懂得心材……或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而砍下邊材,認為它就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將無法達成。』同樣地,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他活在痛苦之中。這個比丘稱為取得梵行生活的邊材之後,就以為足夠而停止前進的人。   6. 在此,諸比丘,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得到了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得到了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成就了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既不沉迷於那知見也不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精進,所以他證得永遠的解脫42,而且不可能退失。   譬如一個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的人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那時有個視力良好的人看見了,就說:『這位善人懂得心材、邊材、內樹皮、外樹皮、樹枝與樹葉,因此當他需要心材、找尋心材、四處尋求心材而找到一棵具有心材的聳立大樹時,只砍下大樹的心材,知道它是心材而帶走。無論此人將它用在那一種必須用心材來做的工作上,他的目標都能達成。』同樣地,諸比丘,在此某個族姓之人基於信心,捨離家居生活而出家,心裡想:『我遭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之害,我是苦的受難者、犧牲者。這一切眾苦的終點必定能被了知。』如此出家之後,他得到供養、恭敬與名望。他不樂於那供養、恭敬與名望;他的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得到了戒行的成就。他樂於那戒行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得到了定力的成就。他樂於那定力的成就,但是目標尚未達成……當他精進的時候,成就了知見。他樂於那知見,但是目標尚未達成。他不因此而讚美自己與輕視別人,既不沉迷於那知見也不生起與陷入放逸。由於精進,所以他證得永遠的解脫,而且不可能退失。   7. 因此,諸比丘,此梵行生活不以供養、恭敬與名望作為它的利益,不以戒行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定力的成就作為它的利益,不以知見作為它的利益,而以此不可動搖的心解脫作為它的目標、心材與終點43。」   這是世尊所作的開示。諸比丘對世尊的話感到滿意與歡喜。          40 提婆達多企圖謀殺佛陀以奪取僧團的領導權。陰謀失敗之後他與佛陀分裂,企圖建立以自己為首的僧團。 41 這裡的「知見」(banadassana)指天眼通(能見到普通人見不到的微細物質的能力)而言。 42 永遠的解脫(asamayavimokkha不時解脫):字義為「非暫時的」或「永遠的」解脫。《中部註》引用《無礙解道》而下定義說:「不時解脫」是指四道、四果與涅槃;「時解脫」(samayavimokkha一時的解脫)是指四色界禪與四無色界定。 43 《中部註》解釋說「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是指阿羅漢果。因此「永遠的解脫」一詞含有較廣的涵義(包含四道與四果)。只有「不可動搖的心解脫」才被稱為梵行生活的目標。 ?? ?? ?? ?? 正念之道 大心材喻經 324 323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