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道智見清淨(節錄)
(Maggamagga Nanadassana Visuddhi Nidesa)

帕奧禪師 

緬譯英:Bhikkhu Dhammasubho   & others    ﹙淨法比丘等﹚

英譯中:Bhikkhu Dhammagavesaka                   ﹙尋法比丘﹚

 

思惟智 (Sammasana Bana )

        此觀智,是正確無誤地根據無隨煩惱 (upakkilesa)的亙古正觀之道,是聖道前生起的前分道 (pubbabhaga-magga)。十隨煩惱(如光明等)並非亙古的正觀道,亦非聖道前生起的前分道。如實明了與知見亙古的正觀前分道,及非正道的觀智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即是:不受隨煩惱染污的清淨觀智,知見﹕「此是正道,此非正道。」(《清淨道論》)

 

聚思惟或理法觀

        欲修習成就道非道智見清淨者,應先修習稱為「聚思惟」 (kalapa sammasana )的「理法觀」 (naya vipassana)

        聚思惟﹕整體或一組一組輪流觀照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等名色三相的觀法是為聚思惟。這是古印度大長老所採用的名稱。

        理法觀:佛陀於三別輪流法教示(teparivattadhamma desana ),如在《無我相經》(Anatta Lakkhana Sutta)裡教導﹕Yam kibci rupam atitanagatapaccuppannam。五取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有十一個存在的方式,即過去 (atita)、未來(anagata)、現在(paccuppanna),內 (ajjhatta)、外 (bahiddha),粗 (olarika )、細(sukhuma),劣(hina)、勝(panita),遠(dura)與近(santika)。用以下三個方式把五蘊分組之後,再觀察它們三相的修觀法是為理法觀﹕

        (一)、把它們分為五組 (即五蘊法)

        (二)、把它們分為十二組 (即十二處法)

        (三)、把它們分為十八組 (即十八界法)

這理法觀是斯里蘭卡大長老所採用的名稱。

 

觀智的目標(所緣)

    (一)、在六處門與目標一起生起的六法,即眼門法、耳門法、鼻門法、舌門法、身門法與意門法。

        (二)、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

    (三)、六門,即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與意門。

        (四)、六所緣(目標),即色所緣、聲所緣、香所緣、

          味所緣、觸所緣與法所緣。

        (五)、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與

          意識。

        (六)、六觸,即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與

          意觸。

        (七)、六受,即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

          舌觸生受、身觸生受與意觸生受。

        (八)、六想,即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與

          法想。

        (九)、六思,即色思、聲思、香思、味思、觸思與

          法思。

        (十)、六愛,即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與

          法愛。

        (十一)、六尋,即色尋、聲尋、香尋、味尋、觸尋

          與法尋。

        (十二)、六伺,即色伺、聲伺、香伺、味伺、觸伺

          與法伺。

        (十三)、六界,即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

           與識界。

        (十四)、十遍處。(10 kasina)

        (十五)、三十二身分。(32 kotthasa)

        (十六)、十二處 (12 ayatana)

        (十七)、十八界 (18 dhatu )

        (十八)、二十二根 (22 indriya)

        (十九)、三界 (3 dhatu),即欲界、色界與無色界。 

        (二十)、九有 (9 bhava),即欲有、色有、無色有、

           想有、無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蘊有(=

           無想有)、四蘊有(四無色界)、五蘊有( 

           十一欲界與十五色界)。

        (二十一)、四色禪那。

        (二十二)、四無量心,即慈悲喜捨。

        (二十三)、四無色禪那。

        (二十四)、十二緣起支。

        有三種具備得度或當度的有情。佛陀以種種方法教導觀禪(如五蘊法等)的目的,就是為了拔度這三種有情。

        若人以五蘊法,或十二處法,或十八界法修觀,他是能夠證得阿羅漢果的。若人僅以其中一法修觀即能實現其願(證得阿羅漢果),為何佛陀還教導這麼多種的方法,而不只教導一個方法?其原因是,佛陀如此教導的目的,是為了度三種有情。

        三種當度之有情的差別如下﹕
       
甲、(一)色疑者 (
rupa sammulha ),對色愚痴,

       (二)無色疑者 (arupa sammulha ),對名愚痴,

       (三)二疑者 (ubhaya sammulha ),對名色兩者

             皆愚痴。

        乙、(一)利根者 (tikkhindriya )

       (二)中根者 (majjhimindriya)

       (三)鈍根者 (mudindriya )

        丙、(一)喜簡約者 (sankhittaruci )

       (二)喜中等者 (majjhimaruci )

       (三)喜詳細者(喜廣說,vitthararuci
       
佛陀以種種方法教示,是為了拔度這三種有情。

一、佛陀以五蘊法教觀禪(如《無我相經》),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名法愚痴的無色疑者。(2)利根者。(3)喜簡約者。

二、佛陀以十二處法教觀禪,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色法愚痴的色疑者。(2)中根者。(3)喜中等者。三、佛陀以十八界法教觀禪,以拔度以下的有情﹕(1)對名法兩者皆愚痴的二疑者。(2)鈍根者。(3)喜詳細者。亦有以根教觀禪之法,以便禪修者易於觀照無我相。
       
只有禪修者以正智透徹知見以下四項之後,上述種種修觀之法才能帶來道果與涅槃的利益﹕
(一)轉起 (
pavatti )﹕五蘊之生起,即苦諦 。

(二)起因 (pavatti hetu )﹕苦諦之因。

(三)滅 (nivatti )﹕苦諦與集諦之滅。

(四)滅因 (nivatti hetu )﹕趣向苦諦與集諦之滅的   行道。

        由於沒有親自以正智透徹地知見以上四項,就不可能獲得道果與涅槃的利益,所以佛陀以諦與緣起教導觀禪,以便人們能夠體證它們。

 

注意:

        究竟法(paramattha)有四種,即心、心所、色與涅槃。在它們四者當中,心、心所與色法是無常究竟法、苦究竟法與無我究竟法;涅槃則是常究竟法、樂究竟法與無我究竟法。
       
想要證悟常、樂、無我究竟法涅槃(第四種究竟法)的善者,必須重複地觀照心、心所與色法(第一、第二與第三種究竟法),及它們因的三相(即無常、苦與無我)。

如此修習時﹕

(一)、把心、心所歸納為名組,及把色法歸納為另一組後,若禪修者以名色法的方法修觀,他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二)、把色法歸納為一組,及把名法歸納為四組,即受、想、行與識後,如果以五蘊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三)、把名色法歸納為十二組之後,如果以十二處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四)、把名色法歸納為十八組之後,如果以十八界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五)、把名色法歸納為二十二組之後,如果以根教

      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六)、把名色法歸納為十二支之後,如果以緣起法

      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七)、把名色法歸納為苦諦與集諦兩組之後,如果

      以諦法修觀,他也能夠證得道果與涅槃。

這些作為觀智的目標(所緣)的名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緣起支、苦諦與集諦都只是心、心所與色法而已。雖然觀法不同,但作為觀智目標的根本究竟界都是一樣的。

        因此,欲修觀禪的禪修者,必須先證得了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即﹕
       
(一)、已分別色法與名法。

    (二)、已辨別諸因。

        可能有人會問:『在已辨別的名色與因果當中,應以何法為始修觀?』其答案是﹕從容易和清楚的部分開始。Yepi ca sammasanupaga ,tesu ye yassa pakata honti sukhena pariggaham gacchanti,tesu tena sammasanam arabhitabbam.《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一二)

        在適於修習觀禪的世間名色法當中,禪修者應觀照對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習觀禪思惟智。

    (甲)對於「禪修者應觀照對自己容易又清楚的名色法三相,以修習觀禪思惟智」這一句,論師認為禪修者有能力於清晰的名色修觀。

        (乙)然而,過後他應運用技巧,再觀照對於其智不清晰的名色,以便不會有任何遺漏(名色與因果)。(《大疏 鈔》第二冊,頁三五一)

禪修者應注意,上述注釋的指示只是對已成功辨別了五攝受的人而言,五攝受是﹕
       
一、色攝受(
rupa pariggaha

    二、非色攝受(arupa pariggaha即名攝受)

    三、色非色攝受(ruparupa pariggaha即名色攝受)

    四、緣攝受(paccaya pariggaha辨別今生名色之因)

    五、世攝受(addhana pariggaha辨別過去與未來世名           色之因)

亦應注意,這些指示並沒說禪修者可以隨心所欲,觀照任何生起或容易之法,而不分別「概念」與「究竟法」兩者。它們也不是對剛來到禪林,而還沒有以下任何知見的禪修者而言﹕
       
一、沒有知見色至究竟法

    二、沒有知見名至究竟法

    三、沒有知見名色至究竟法

    四、沒有知見今生名色至究竟法

    五、沒有知見過去與未來世名色之因

        有些人教導只觀照正當生起及明顯之法,如此他們只是依據(甲)項《注釋》與《疏鈔》的解釋,而沒有參考(乙)項疏鈔的解釋。根據對〈相應部‧六處品‧不通解經〉(Samyutta Nikaya , Salayatana vagga , Aparijanana sutta )的疏鈔,禪修者應以三遍知透徹地辨別及觀照一切色法與名法。

 

應該遵照的規則

        由於三別輪流法的教導(teparivatta dhamma dasana,如《無我相經》)與上述的注釋及疏鈔的指示,是觀照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等一切行法(名色與因果)。有人可能會問:應當跟從那一種方法與規則修習禪觀?在《殊勝義註》(Atthasalini)與《清淨道論》(第二十一章,段八三)有關「至出起觀」的篇章裏,有提及應遵照的規則。以下是《殊勝義註》中的註解﹕Idhekacco aditova ajjhattam pabcasu khandhesu abhinivisati, abhinivisitva te aniccadito passati . Yasma pana na(略)……

        「辨別」(abhinivesa)是指在修觀之前,應以智辨別名色的名色分別智。舉例來說,以先辨別色法進而修習觀禪即是色辨別(rupa abhinivesa),對於其他辨別亦可以此類推。辨別作為觀智目標的行法(即苦諦與集諦 )亦稱為「辨別」。出世間聖道能以下列的方式出起(出現 )﹕
       
一、始於觀照內(內行法),它從內(內行法)出起

       
二、始於觀照內,它從外(外行法)出起

    三、始於觀照外,它從外出起

    四、始於觀照外,它從內出起

    五、始於觀照色,它從色出起

    六、始於觀照色,它從名出起

    七、始於觀照名,它從名出起

    八、始於觀照名,它從色出起

    九、從五蘊出起

 

        (一)在此教法裏,有些禪修者始於辨別內五蘊,進而輪流觀照內五蘊的三相。然而,只對內五蘊修觀是不能令「至出起觀」(vutthanagamini vipassana,即從行法出起,而趣向涅槃)與道心路過程 (magga vithi )生起的,他必須也觀照外五蘊。因此,在辨別他人的五蘊與非有情的無執取行法之後,他應輪流觀照外行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禪修者應一時觀照內行法的三相,一時觀照外行法的三相。在如此觀照內行法時,他的觀智與聖道相接(意即聖道智在觀智的末端生起),這被稱為「始於觀照內,它從內出起」。

至出起觀是從行法出起(出來)而趣向無為涅槃的「觀心路過程」,這即是稱為達頂觀(sikhapatta vipassana)的行捨智、隨順智與種姓智。)

        (二)、另一個方式﹕禪修者始於觀照內,進而交替地觀內與觀外,當他正在觀外時,觀智與聖道相接,這即是「始於觀照內,它從外出起」。
       
(三,四)、始於觀照外,它從外與內出起。(與第一和第二項類似,差別只是始於觀照內。)

        (五)、(內外皆有名色兩者)另有一人先修色業處(即辨別色法),進而觀照四大界與二十四所造色的三相。然而,只觀照色法是不能使到「至出起觀」生起的,他必須也觀照名法的三相。因此,在辨別受、想、行與識為「這是名法」之後,他應觀照名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當他正在觀照色法時,其觀智與聖道智相接,這是「始於觀照色,它從色出起」。

        (六)、若正在觀照名法時,其觀智與聖道智相接,這即是「始於觀照色,它從名出起」。                                

        (七,八)、與第五和第六項類似,差別只是「始於觀照名」。

        (九)、在觀照「一切集起法終必壞滅」(Yam kibci samudaya dhammam, sabbam tam nirodha dhammam)後,至出起觀智生起,這即是從五蘊出起。這是大慧利觀(tikkha vipassaka maha pabba)比丘之禪觀。

註釋所說的,從容易辨別的名色法開始修習觀禪是針對已成功修完五攝受,而正當轉修思惟智者而言。如疏鈔給予的澄清,在對於辨別的名色法修習思惟智之後,禪修者必須進而運用種種技巧,令不清晰的名色法孌得清晰,然後再觀照它們的三相,這是因為﹕
       
一、只觀照色法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二、只觀照名法(四名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三、只觀照內五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四、只觀照外五蘊是不可能證悟聖道的

應該注意的要點

        修觀禪時應(輪流地觀照)﹕

        一、一時觀內(內五蘊)
       
二、一時觀外(外五蘊)
       
三、一時觀色(四大界與所造色)
       
四、一時觀名(四名蘊)
       
五、一時觀無常相
       
六、一時觀苦相
       
七、一時觀無我相
       
應注意修習觀禪的方法,並不是毫不分別概念與究竟法,及隨心所欲地觀照任何正在生起的法。換言之,概念並非觀禪的目標,只有究竟法才是觀禪的真正目標。

三相

        (一)、在以智辨別行法的生滅本質之後,某些禪修者開始觀照它們為無常為修觀。但只觀無常是不能夠達到至出起觀生起的,他必須也辨別行法受到生滅壓迫的本質,而觀它們為苦;及辨別它們沒有不壞滅的實質,而觀它們為無我。因此,他必須也觀照苦與無我。若當他正在觀照行法為無常時至出起觀生起,那他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無常出起」。

        (二,三)、若當他正在觀照苦時至出起觀生起,那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苦出起」。若他正在觀照無我時至出起觀生起,那即是「始於觀照無常,從無我出起」。

對始於觀照苦與無我的出起亦可以此類推。

根據上述的註釋 ,禪修者必須輪流地觀照行法 ﹕
       
一、一時為無常;

    二、一時為苦;

    三、一時為無我。

 

無我之光

        無論是否有佛出世,無常與苦相都會顯現於世間,然而如果沒有佛出世,無我相是不會顯現於世間的,只有在有佛出世時,無我相才會顯現。即使是智者,如擁有大神通的沙拉邦(Sarabhavga)菩薩(編按:釋尊的前生),也只能教示法為無常與苦,而不能教示無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為無我,其弟子或聽眾就可能證悟聖道果智。誠然,除了「知一切性正等正覺者」(Sabbabbuta Sammasambuddha之外, 說示無我相並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內,所以無我相並不是顯著的相。佛陀把無我相連同(一)無常相,或(二)苦相,或(三)無常與苦相兩者一起教。

Nanadhatuyo vinibbhujitva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nam yathavasarasato upatthati. (Vibhavga-atthakatha, 2, p.46;Vsm,2,p.276)若能夠辨別每個色界(rupa dhatu)與名界(nama dha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與名密集,直到知見究竟法,無我相(無我之光)就會如實地呈現於禪修者的智慧中。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別色聚與名聚裏究竟界的相、作用(味)、現起與近因(足處)時,色密集與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破除密集之後,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智。也只有如此,無我之光才能明亮與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觀照無常、苦、無我至非常清晰時,他才能證悟聖道。

因此,如果有人教導的方法,含有以下的觀念﹕
       
一、不必要看到色聚與名聚; 

      二、弟子(savaka,聲聞)不能夠看到色聚與名聚;

      三、弟子不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

      四、弟子不能辨別佛陀所教的究竟色與究竟名;

      五、只有知一切性正等正覺者才能知見佛陀所教的名            色法,這只是屬於佛陀的能力範圍;

      六,只有阿羅漢才能知見這些名色法。
       
他的教示已乖離了正道,這不是沒有經典依據的。只有在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時,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觀智。應注意:只有通過究竟界才能證悟涅槃,通過概念是不可能證得涅槃的。

聚思惟觀法與各別法觀法

        Samuhagahanavasena pavattam kalapasammasanam , phassadi ekekadhammagahanavasena pavatta anupadadhammavipassana (法集論復註Dhammasavgani-mulatika.,ⅠⅠ, p.109)

   有兩種觀法,即名為理法觀的聚思惟觀法(kalapa sammasana)和各別法觀法(anupadadhamma vipassana)。依據名色法、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緣起法等,把名色或行法分為兩組,或五組,或十二組,或十八組,或十二組等,進而依照這些組別修觀,即是稱為聚思惟的理法觀。(於此觀法,取六處門與四十二身分裏的色法整體為「色」,而輪流觀照它的三相。同樣的,禪修者必須也輪流觀照過去、現在、未來、內與外整體的色法的三相。對於名法,他觀照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名法整體為「名」,或觀它們為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對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等的觀法,亦復如是。)

逐一地對色聚裏的每個色法(如地、水、火、風等)修觀,及逐一地對在一個心識剎那裏的每個名法(如觸、受、想、思等)修觀是為各別法觀法。

在這兩種觀法當中,《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二)指示剛開始修觀禪者應先修稱為聚思惟的理法觀。

 

緣起支

《清淨道論》(第二十章,段九)裏有提及十二緣起支也包括在觀禪的目標之內。

        Sappaccaya namarupavasena tilakkhanam aropetva  vipassana patipatiya aniccam dukkham anatta ti sammasanto vicarati.

這對《中部.根本五十經篇》的註釋,也指示應根據觀智的階段,觀照名色與它們的因的三相。

根據這些指示,在以智辨別諸緣起支的因果關係之後,禪修者應時而觀照「因」的三相,時而觀照「果」的三相,即輪流觀照它們的無常、苦與無我。

 

修習觀禪的禪修者應﹕

一、一時觀內;

      二、一時觀外;對於這兩者,又﹕

      三、一時觀色;

      四、一時觀名;

      五、一時觀因;

      六、一時觀果;

      七、一時觀無常;

八、一時觀苦;

      九、一時觀無我;

      十、一時觀不淨。      

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自說語 。彌醯經》Meghiya Sutta, Udana Pali)。在《彌醯經》裏,佛陀指示修不淨觀以去除貪欲(raga);他也在《勝利經》(Vijaya Sutta )裏指示修不淨觀以去除貪欲。在三相當中,不淨「圍蹺」著苦隨觀,此觀法應運用於現在五蘊。
       
再者,在三別輪流法教示(如《無我相經》)當中,佛陀也指示觀照過去五蘊與未來五蘊。根據這些指示,禪修者應知道,他必須如觀照現在五蘊般,觀照過去與未來的五蘊。因此,他應該﹕

      十一、一時觀過去;

      十二、一時觀未來。(一共十二項)

     這些是禪修者應該預先知道對於觀禪的要點。再者,他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觀照名色,如五蘊法、十二處法、十八界法、十二緣起支法等等。這本手冊主要說明的是以名色法修觀之法。]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