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答(七)

7-1:想(sabba)與想蘊(sabba-khandha)之間,受(vedana)與受蘊(vedana-khandha)之間有何差別?

 

7-1:十一種想合稱為想蘊。十一種受合稱為受蘊。那十一種呢?過去、現在、未來、內、外、粗、細、劣、勝、近、遠。關於它們的解釋,請參考《相應部‧蘊品‧蘊經Khandha Sutta, Khandha Vagga, Samyutta Nikaya》。

 

7-2:記憶、推理與創造屬於那一種心所?它們是五蘊的一部份,然而何以說它們是苦呢?

 

7-2:何謂記憶?如果你記得,或能辨識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以及它們的因緣,並能辨識它們為無常、苦與無我,這是正念,是與觀智相應的念。這個念與三十三種名法相應。它們合起來是四種名蘊(nama-khandha)。記得佛、法、僧以及過去所做的善行也是正念。回憶過去的行為時若產生善法,則該回憶是正念。但若是產生不善法,則該回憶不是正念,而是與不善法相應的不善想(akusala-sabba),它們也屬於四種名蘊。

        善與不善的名蘊都是無常的,因為它們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它們遭受相續不斷的生滅,所以它們是苦的。

 

 

7-3:「緣取對象」屬於那一種心所?

 

7-3:所有的心(citta)與心所(cetasika)都能緣取對象,若沒有對象則它們無法生起。若沒有對象(arammana)則主體(arammanika)不能產生。體(arammanika)指的是:能緣取對象的現象或法。換句話說,就是能認知對象的法。如果沒有對象可被它們認知,則這些認知對象的法不會生起。不同組合的心與心所緣取不同的對象。總共有八十九種心(citta)與五十二種心所(cetasika),它們都緣取自己個別的對象。例如:道果的心與心所緣取涅槃為對象;安般禪那的心與心所緣取安般似相為對象;地遍禪那的心與心所緣取地遍似相為對象;而欲界心(kamavacara-citta)則緣取善或惡、好或壞的不同對象。如果要詳細地了解,你必須研讀《阿毗達摩Abhidhamma》。更精確地說,你應研讀《攝阿毗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vgaha》的所緣(Arammana)部份。

 

7-4:為僧團工作會影響自己的修行嗎?這是否因人而異?禪修者能否不受影響,而在工作之後能夠達到某種程度的定力?

 

7-4:佛陀在許多經中呵責有下列行為的比丘:

        一、Kammaramata:耽樂於工作;

        二、Bhassaramata:耽樂於談話;

        三、Niddaramata:耽樂於睡眠;

        四、Savghanikaramata:耽樂於友伴;

        五、Indriyesu aguttadvarata:不守護諸根門[1]

        六、Bhojane amattabbuta:飲食不知節制;

        七、Jagariye ananuyutta:不警覺地努力修行止觀;

        八、Kusita or kosajja:怠惰於止觀的修行。

 

        因此,如果必須為僧團或為自己做某些工作,你應儘快將它做完,然後以平靜的心回到你的修行。如果過度耽樂於工作,它將成為修行的障礙。這種耽樂不能產生良好的定力,因為對修行對象強而有力的正念無法因那樣的耽樂而獲得。

 

7-5:若有人懷著邪惡的動機來求達到禪那,則達到禪那對他是否有任何利益?例如:若他將僧團的錢移來自己花用,而且不認為那種行為是錯誤的。當這種人達到第四禪時,他的心或見解會改變嗎?

 

7-5:這件事你必須將在家居士與比丘的情況分開來看。若他是比丘,違犯戒律則會障礙他證得禪那。例如:若他將僧團的錢移來作為自己私人之用,則很難達到禪那,除非他改正這項罪過(apatti)。這意味著:他必須拿與所用掉金錢同等價值的日用品來賠償僧團,然後必須對僧團或另一位比丘懺悔犯戒的罪過(apattidesana)。改正過錯之後,如果努力修行止觀,則他能證得禪那與道果。如果不改正過錯,而他真的達到禪那,那麼可能他不是真正的比丘,所以那項犯戒事實上並不是犯戒。

如果是在家居士,則情況不同。對在家人而言,戒清淨只是就禪修期間而言。儘管他們在禪修之前是邪惡的,如果在禪修當中他們能清淨自己的戒行,那麼還是能達到禪那。例如《法句經Dhammapada》的註釋中提到久壽多羅(Khujjuttara)的故事:她是優填王(King Udena)王后差摩婆帝(Queen Samavati)的婢女。優填王每天給她八錢為王后買花,但久壽多羅每天將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只用其餘的四錢買花。有一天,佛陀領著僧眾到賣花者家中接受飲食供養,久壽多羅幫忙賣花者供養飲食。飯後佛陀開示佛法時,久壽多羅邊聽邊修禪而成就初果須陀洹(sotapanna)。那天,她不再將四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而以全部八錢買花[2]。當她將花獻給差摩婆帝王后時,王后很訝異,因為花多出來了。那時,久壽多羅向王后承認過錯。

再者,請思惟盎崛摩羅(Avgulimala)尊者的例子:他是出名的殺人魔頭。但是出家修行之後,他清淨自己的戒行,並且精進修行,所以能證得阿羅漢果。也請考慮這項事實:在生死輪迴中,每個人都做過善事與惡事;沒有不曾做過惡事的人。如果必須清淨了所有的過去惡業才能證悟道果,那麼就絕不會有人證悟道果。事實上,只要在今世沒有造下五種無間業[3]anantariya-kamma)的任何一者,而且在修行之時有清淨的戒行,那麼從前的惡行不能障礙他們達到禪那。

五無間業是:

一、殺害自己的母親;

二、殺害自己的父親;

三、殺害阿羅漢;

四、惡意地使佛陀流血;

五、造成僧團分裂。

 

如果今生做過這五種惡業中的任何一種,則今生無法證得禪那、道與果。例如:阿闍世王(King Ajatasattu)。阿闍世王原本有足夠的波羅蜜,能在聽聞《沙門果經Samabbaphala Sutta》之後證得初果須陀洹。但是因為他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King Bimbisara),這項惡業障礙他證得聖位(ariya)。

你問:達到禪那之後,他們的心或見解是否會改變?禪那可以長時間去除五蓋。這裡的長時間指的是:如果他們進入禪那一小時,則在那一小時內五蓋不會生起。但是當他們從禪那中出來之後,五蓋還是會由於不如理作意而再度生起。所以無法確定地說達到禪那之後他的心是否會改變,我們只能說當他處在禪那之中時五蓋不會生起。

也有例外的情況,如大龍大長老(Mahanaga Mahathera)。他是法施阿羅漢(Dhammadinna arahant)的老師,並且已經修行止觀超過六十年以上,但是他還是一個凡夫(puthujjana)。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因為強而有力的止觀禪修,在那六十年當中沒有煩惱生起,因此他以為自己已證得阿羅漢果位。但是法施阿羅漢知道老師還是凡夫,所以他間接地使老師了解自己還是凡夫。當大龍大長老發現自己還是凡夫時,他再度修行觀禪,並且在幾分鐘之內就證得阿羅漢果。然而這是極罕見的特例。

你也應記住另一件事:這位大長老已精通教理(pariyatti)與禪修(patipatti),而且是指導禪修的老師(kammatthanacariya業處阿奢梨[4]),許多阿羅漢都是他的弟子,如:法施尊者。雖然他精通止觀,但是有時因為禪修經驗的相似處,他也會產生誤解。所以,如果你自認為:「我已經證得初禪……」,你應當以多日乃至多月的時間,徹底地檢查自己的禪修經驗。為什麼呢?如果是真正的禪那與真正的觀禪,那麼它們能帶給你很大的利益,因為它們能幫助你證得真正的涅槃;涅槃是上座部佛教的「淨土」[5]。然而,若是虛假的禪那與虛假的觀禪,則不能產生這種利益。你想得到真實的利益還是虛假的利益呢?你應當問自己這個問題。

所以,我想建議你不要急著對別人說:「我已經證得初禪……」,因為可能有人不相信你。你的體驗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如大龍大長老那般是虛假的。你必須覺察這個問題。

 

7-6:色聚與究竟色之間有何差別?

 

7-6: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組成的微粒。如果禪修者能夠分析這些色聚,他將能見到究竟色。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種究竟色: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顏色、香、味與食素。某些色聚中有九種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jivita-rupa)。某些色聚中有十種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bhava-rupa)或淨色(pasada-rupa)。

        [6]色聚不是究竟色,不是觀智的對象。如果藉著觀察迅速生滅的色聚為無常、苦、無我來修行觀禪,那是虛假不真的觀禪。存在每一粒色聚裡的究竟色才是觀智的對象。所以當你見到色聚時,你應分析它們,藉著透視其中的究竟色來修行觀禪。

某些禪修者見到微粒(色聚)時無法分析它們[7],而只是藉著觀察那些微粒的生滅來修行無常、苦、無我。根據佛陀教導的《阿毗達摩》,那些微粒只是概念法(pabbatti)而已;概念法不是觀智的對象。如果他們那樣修行,漸漸地那些微粒會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體。於是他們專注於那白色透明的物體,認為那就是色法的息滅。他們不了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體的空間(akasa),他們將能再度見到微粒。為什麼他們不了解呢?因為他們並未有系統地修行四界分別觀,他們也許只以一界或幾界作為對象來修行。然而由於他們的波羅蜜,所以他們能見到微粒。但是他們無法分析每一顆微粒裡的四界。然後,當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體時,他們也不知道應當注意白色透明體中的空間,因此他們誤以為那是色法的息滅。

專注於那白色透明體時,有時他們的心落入有分(bhavavga)當中,而以為那就是名法的息滅。於是誤以為他們已達到名色法息滅的涅槃。事實上他們連觀禪的開始階段──名色分別智──都還未達到。

因此在修行觀禪之時,你也應記住這項事實。

7-7:當禪修者能辨識色聚與究竟色之後,他的心(citta)與見(ditthi)會改變嗎?

 

7-7:當他以觀智見到每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時,他的心與見已暫時改變,因為觀智能暫時地去除邪見與其他煩惱。證得聖道(ariyamagga)之後,他才能逐步完全地滅除邪見與其他煩惱。

 

7-8:禪定如何使心清淨?禪定能去除那些煩惱?

 

7-8:禪定與五蓋正好互相對立。近行定與安止定能長時間去除五蓋。如此,禪定的心是已被淨化的心,所以禪定稱為心清淨(citta-visuddhi)。

 

7-9:觀禪如何使見清淨?觀禪能去除那些煩惱?

 

7-9:在透視究竟名色、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之前,禪修者會有錯誤的見解或想法,像:「這是男人、女人、母親、父親、自己……」。但是,當他清楚地透視它們時,這種錯誤的見解會暫時消失。為什麼呢?因為他見到只有究竟名色與因緣。他也見到它們一生起之後就立即消滅的無常本質;見到它們總是遭受不斷生滅壓迫的苦本質;見到名色與因緣當中沒有自我的無我本質。這就是觀智,也就是正見。正見能去除邪見,也能去除伴隨邪見而生的煩惱,如:貪愛與驕慢。當禪修者修行觀禪時,他具有正見;但是當他停止修行時,由於不如理作意的緣故,邪見會再度生起。於是他會再度認為:「這是男人、女人、母親、父親、自己……」而相應的煩惱如:貪愛、驕慢、瞋怒等,會依靠邪見再度產生。不過,當他再度修行觀禪,邪見又會消失。所以,觀智只能暫時去除邪見與其他煩惱。但是,如果達到道與果,他的道智將能逐步地完全滅除邪見與其他煩惱。

 

7-10:心(citta)與見(ditthi)之間有什麼差別?

 

7-10:心指的是心識;但是在心清淨中,它特別指近行定心與安止禪心。見指的是邪見,是一種心所,它和四種與邪見相應且以貪為根的不善心同時生起。

        邪見中的一種是我想(atta-sabba)。有兩種我想:一種是認為有男人、女人、父親、母親等。這是基於傳統承襲的邪見,我們稱它為「世間通稱我論」(loka-samabba-attavada)。另一種是認為有一個不可破壞的自我(atta)存在之見,稱為「我見」(atta-ditthi)。此外,還有認為不可破壞的我是由造物者(parama-atta最勝我)所創造的想法,這也是一種邪見,也稱為「我見」(atta-ditthi)。

        在三十一界[8]當中沒有自我存在,只有無常、苦、無我的名色與它們的因緣;在三十一界之外也沒有自我存在。因此觀智(亦即觀禪正見vipassana-samma-ditthi)能暫時地破壞包括我見在內的邪見;而道智(亦即道正見magga-samma-ditthi)能完全地滅除邪見。至此我們已提到三種見:一、邪見;二、觀禪正見:世間(lokiya)的正見;三、道正見:出世間(lokuttara)的正見。

        在《梵網經Brahmajala Sutta》中討論到所有六十二種邪見都從我見衍生。我見也稱為身見(sakkaya-ditthi薩迦耶見;個體常住見)。身(sakkaya薩迦耶;個體)指的是五蘊;身見指的是將五蘊認定為我的一種邪見。而正見也有許多種──「禪那正見」,即:與禪支相應的禪那智慧;「名色攝受正見」(namarupa-pariggaha-samma-ditthi),即:透視究竟名色的觀智;「業果正見」(kammassakata-samma-ditthi),即:辨識因緣的智慧(paccaya-pariggaha-bana緣攝受智);「觀禪正見」,即:透視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本質的觀智;「道正見」與「果正見」,即:以涅槃為對象的道智與界智。所有這些正見都稱為四聖諦的正見(catusacca-samma-ditthi)。

 

7-11:禪修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在修行止觀當中練習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ra)?

 

7-11:最好的如理作意是觀禪如果能修行達到觀禪的階段,你就能真正了解最好的如理作意。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觀禪,它將產生善果,如:透視涅槃的道與果。但是,如果你尚未達到觀禪的階段,則你應思惟一切行法都是無常的(sabbe savkhara anicca諸行無常)。這也是如理作意,但是它的力量很弱,只是「第二手」(間接)的如理作意。

        你也能修行四梵住(brahmavihara),尤其是捨梵住,它是上等的如理作意,因為修行捨梵住是知見業的法則為:「sabbe satta kammassaka」──「一切眾生以業為他們自己的所有物。」有時你也應思惟不如理作意所產生的惡果:由於不如理作意,許多會產生四惡道(apaya)種種苦報的不善業一連串地生起。如此了解即是如理作意。你應在每天的生活中練習它。

 

7-12:作意(manasikara)與修行七覺支(bojjhavga)有何差別?

 

7-12:七覺支通常是一組三十四個名法之首,而作意則是其中的一個名法。有時這三十四個名法稱為觀智,因為第三十四個名法就是觀智(pabba般若),它是這些名法當中的最主要因素。

        在此,你應了解三種作意:

        一、作為緣取對象基本原因的作意(arammana-                       patipadaka-manasikara);

        二、作為心路過程基本原因的作意(vithi-patipadaka-              manasikara);

        三、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          manasikara)。

 

        (一)、作為緣取對象基本原因的作意指的是作意心所。它的作用是使對象在禪修者的心中清楚顯現。

        (二)、作為心路過程基本原因的作意是五門心路過程(pabcadvara-vithi)中的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其作用是令五門心路過程能夠緣取它們個別的對象而生起。

        (三)、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是意門心路過程(manodvara-vithi)中的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以及五門心路過程中的確定心(votthapana)。這個作意可以是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意,而速行心(javana)則依靠它產生。如果它是如理作意,則對於凡夫與有學[9]sekkha初道至四道)而言,速行心是善的;但是對阿羅漢而言,速行心只是唯作[10]的(kiriya作用性的)。當它是不如理作意時,速行心則是不善的;對阿羅漢而言,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

[11]修行七覺支時,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很重要。在每一個速行剎那中有三十四個名法,作意心所(manasikara-cetasika)就是其中的一個。因此,我想在此舉例說明:若你有系統地修行安般念,則安般似相會生起,那時有七覺支存在:其中,明記安般似相不使忘失的正念是念覺支(sati-sambojjhavga)。那時你必須注意安般似相;若沒有注意(作意),則對安般似相的正念不能生起。那個注意是作為速行基本原因的作意(javana-patipadaka-manasikara);此時它是如理作意。

透視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vga)。為什麼稱為「透視」呢?在修行安般念的開始階段,你無法見到安般似相。如果持續地逐步修行,當定力成熟時,你就能見到安般似相,因此我們說你透視安般似相。這是擇法覺支。

為了清楚知道安般似相而做的努力是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愉悅是喜覺支(piti-sambojjhavga);專注安般似相時心與心所的平靜是輕安覺支(passaddhi-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一心專注是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vga);對安般似相的平等中性是捨覺支。因此當你專注安般似相時有七覺支存在。

現在你正注意聽我的開示,不注意安般似相,因此對安般似相的七覺支就不存在。所以在你修行七覺支時,作意是非常重要的。

 

7-13:能否請禪師解釋學程圖表[12]?如果依照這種系統修行,是否必須修行三十種以上的業處?如此做有什麼利益呢?

 

7-13:我對圖表沒有興趣。有一位對圖表很有興趣的學校老師畫了一張圖表;這裡的圖表乃是根據那一張畫成的。對於想修行多種止禪法門的人,我才教導他們多種法門。如果他們不想修行所有法門,而只想修行一種,如:安般念,那麼我只教導一種止禪法門。當他們擁有禪那為基礎時,我教他們直接轉修觀禪,然後有系統地逐步修行上去。修行止觀的過程中,有時障礙會生起,如:貪欲(raga)、瞋恨(dosa)、散亂(vitakka)等。這些將干擾你的禪定與觀禪。下列的修行法門是去除這些障礙的最佳武器,即佛陀在《彌醯經Meghiya Sutta》當中指導的方法:‘Asubha bhavetabba ragassa pahanaya, metta bhavetabba byapadassa pahanaya, anapanassati bhavetabba vitakkupacchedaya.’──「要去除貪欲raga),應當修行不淨觀asubha-bhavana);要去除瞋恨dosa),應當修行慈心觀metta-bhavana);要截斷散亂妄想vitakka),應當修行安般念。」

        再者,專一的心能如實地透視究竟法。在禪定的修行中,八定是非常高超與有力的,因此對於想徹底修行八定的人,我們也教導十遍禪。如果想徹底了解圖表,你應修行止觀達到道智與果智;那時你才能完全了解這張圖表。

        為什麼我對圖表沒有興趣呢?因為在一頁紙裡不足以表達整個體系。我用了三千六百頁以上的緬甸文[13]來解說這整個禪修體系:一頁是不夠的。

 

7-14:憤恨的心能否產生許多代的時節生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並使眼睛怒光四射呢?

 

7-14:除了結生心(patisandhi-citta)之外,所有依靠心所依處(hadaya-vatthu)生起的心都能製造心生色聚(cittaja-kalapa);這些色聚當中都有顏色(vanna)。如果該心是止禪心或與觀智相應的觀禪心,則其顏色會特別明亮。這是巴利聖典、註釋與再註釋中所討論到的;然而當中並未提到由憤恨心製造的心生色法也能產生光。

 

7-15:辨識名色的心也包含在名色當中嗎?它是否包含於智慧之中?

 

7-15:在觀禪的所有階段中,你都能辨識到這種心,尤其是在壞滅隨觀智(bhavga-bana)的階段。正如《清淨道論》中提到的:‘Natabca banabca ubhopi vipassati.’──「我們必須對所知nata與能知bana二者修行觀禪。」「所知」指的是五蘊及它們的因緣,是必須被觀智認知的對象。而「能知」指的是觀智,它能認知五蘊及其因緣(亦即行法savkhara-dhamma)無常、苦、無我的本質。在此,觀智是智慧,是觀禪正見,它與三十三或三十二個名法同時生起;於是總共有三十四或三十三個名法。它們是名法,因為它們會趨向對象──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

        為什麼必須辨識觀智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呢?因為有些禪修者會問到或想到:觀智本身是常或無常、樂或苦、我或無我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辨識觀禪心路過程本身為無常、苦、無我,尤其是以觀智為首,存在每一速行剎那中的三十四個名法。再者,有些禪修者可能會執著他們的觀智,會因為能持續清楚地修行觀禪而感到驕傲。為了去除這些煩惱,你必須辨識觀智或觀禪心路過程為無常、苦、無我。

 

7-16:如何克服因長時間修行或獨住森林所產生的乏味與厭煩心?這種心是否為不善法?

 

7-16:這種心稱為懈怠(kosajja),而且通常是與貪或瞋等相應的微弱不善法。這種心由於不如理作意而產生。如果禪修者能改變不如理作意,而以如理作意取代之,那麼他的修行將能成功。為了克服懈怠心,有時你應憶念我們的釋迦牟尼菩薩能成佛乃是因為堅忍不拔的毅力;你也應憶念那些精進修行、歷經重大艱難而終於得以成就阿羅漢果的故事。若不經過奮鬥,沒有人能得到卓越的成就。尤其在修行的過程中,堅忍是必需的條件,如理作意也非常重要:你應照見行法無常、苦、無我的本質。若如此修行,終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7-17:可否請禪師舉例說明不與無明(avijja)、愛(tanha)、取(upadana)相應的願望?

 

7-17:在造作善業時,如果你能修行觀禪,並且能辨識那些善業無常、苦、無我的本質,那麼無明、愛、取將不會生起。如果不能修行觀禪,則你應發以下這個願望:‘Idam me pubbam nibbanassa paccayo hotu.’──「願此善業成為證悟涅槃的助緣。

 

7-18:如果五蘊是無我的,那麼是誰在開示佛法呢?換句話說,如果五蘊是無我的,則沒有禪師在開示佛法。因此五蘊與我之間是否有關係呢?

 

7-18:有兩種真理:一、俗諦(sammuti-sacca世俗認定的真理);二、真諦(paramattha-sacca究竟勝義的真理)。

        你必須清楚地分辨這兩種真理:依照俗諦而言,有佛陀、有禪師、有父親、有母親……;但是依照真諦而言,沒有佛陀、沒有禪師、沒有父親、沒有母親……。若有夠強的觀智,你就能透視到這點。如果用觀智來觀察佛陀,則你將見到究竟的名色或五蘊,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一個我存在。同樣地,如果用觀智來觀察禪師、或父親、或母親……,你也只能見到究竟名色或五蘊,它們也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一個我存在。換句話說,沒有佛陀、禪師、父親、母親……。這些五蘊與其因緣稱為行法,所以行法在開示行法,有時也開示涅槃,完全沒有我存在。所以我們不能說「是否有關係」。

        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問你:「免子頭上的角是長的還是短的?」你要如何回答呢?或者有人問你:「烏龜身上的毛是黑的還是白的?」你要如何回答呢?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長的,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如果你說免子的角是短的,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免子有角。再者,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黑的,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如果你說烏龜的毛是白的,那同樣意味著你承認烏龜有毛。同理,如果「我」根本不存在,我們無法講說「我」與五蘊之間的關係;即使佛陀也不回答這類的問題。為什麼呢?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有關係,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如果佛陀說五蘊與我沒有關係,那同樣意味著佛陀承認有我。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不回答這一類問題的原因。所以,我想建議你修行到觀禪的階段,那時你就能去除這種我見。

 

7-19:佛陀曾教導比丘蛇咒,誦唸蛇咒與慈心觀是否相同?唸咒是不是一種被引進佛教的婆羅門教傳統?

 

7-19:什麼是咒?什麼是蛇咒?我不知道咒是不是從印度教傳下來的。但是在上座部三藏中有一部守護經(paritta-sutta)稱為《蘊守護經Khandha Paritta》;佛陀教導這部守護經讓比丘們每天誦唸。有一條戒(vinaya)提到:如果比丘或比丘尼每天不誦唸這部守護經一遍,則他或她違犯一項輕罪。佛陀在世時,曾經有一位居住在森林的比丘因為被毒蛇咬而死亡。為了這件事,佛陀教導這部《蘊守護經》。這部經的目的與慈心觀相似,在經中提到散播慈愛給不同種類蛇或龍的方法,並且也稱念三寶、佛陀與阿羅漢的功德。今晚我將誦唸這部守護經。它非常靈驗。你也可以稱它為蛇咒,名字並不重要,可以隨你喜歡而給它任何一種名字。在緬甸,有些比丘為那些被毒蛇咬傷的人唸這部經,結果很有效。當他們唸誦了許多遍,接著讓受害者喝下守護水之後,毒就慢慢地從受害者身上消退;通常他們都能痊癒。佛陀教導這部經乃是為了避免比丘被毒蛇咬傷。如果比丘恭敬地誦唸這部經,並且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包括蛇類在內,他將不會發生危險。如果他持守戒律的話,他將不會受到傷害。

 

回目錄

 



[1] 守護諸根門-當六根(六門)接觸六境(六塵)時,運用正念守護自心,不使心因為可愛的對象而生起貪著,或因可厭的對象而生起憎惡。Com M Abh .28 p.348

[2] 證悟初果須陀洹的人就永遠不會再故意違犯五戒。

[3] 編者註:這五種業稱為「無間業」(立即業),因為它們必定會在今世成熟,並且造成來世投生到地獄。

[4] 阿奢梨acariya-教授師;指導老師。P-E Dict p.96

[5] 上座部佛教的「淨土」-這只是一隱喻,因為上座部佛教中並未提到任何淨土;涅槃也不是一個地方。

[6] 以下四段回答依照開示錄音帶補入。

[7] 他們不了解那些微粒乃是究竟色法的聚集(色聚)。

[8] 三十一界-眾生所處的三十一個生存空間。從最低到最高的次第為: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四惡道)、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欲界七善道;人道之上的六層天稱為欲界六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初禪的三層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第二禪的三層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第三禪的三層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第四禪的七層天;其中後面的五層天稱為淨居天,只有三果阿那含與四果阿羅漢居住。色界共有十六層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四層天)。Ess Abh p.181

[9] 有學sekkha-尚未達到圓滿,還需要學習的人;指須陀洹道到阿羅漢道這些聖者。證得阿羅漢果的人稱為無學(asekkha,因為他們已經完成該做的事,不需要再學習。P-E Dict p.393

[10] 唯作kiriya這種心只執行它們的作用,不形成業力,故不會產生果報。它們既非業因,也非業之果。Com M Abh.10 p.44

[11] 以下四段回答根據開示的錄音帶補入。

[12] 學程圖表-請參見本書後面。

[13] 三千六百頁以上的解說-帕奧禪師以緬甸文詳細解釋《阿毗達摩》,闡述三藏經典中佛陀所教導的修行體系。此鉅著取名為《趣向涅槃之道Nibbanagaminipatipada》,已印成五大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