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原始佛教道場指南
明法比丘 編
A Guide to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in
訂正時間:2007.6.
《亞洲原始佛教道場指南》完整版(不分上、中、下):
PDF
(3,681 KB) ; doc
(8,798 KB) (Update: 2015.05.28)
亞洲 原始佛教道場指南 目次
編輯說明……………………………………………………
前言…………………………………………………………
Taiwan 台灣…………………………………………………
帕奧禪林………………………………………………
Tailand 泰國…………………………………………………
Sri Lanka 斯里蘭卡…………………………………………
Na Uyana Aranya Senasanaya(龍樹林僧院)
Bangladesh 孟加拉…………………………………………
Cambodia 柬埔寨……………………………………………
China 中國……………………………………………………
Hong kong 香港………………………………………………
-----------------------------------------------------------------
India 印度 …………………………………………………
印度朝聖 ( Dharma Yatra )
…………………………
Indonesia 印尼………………………………………………
Japan 日本……………………………………………………
Korea, South 韓國……………………………………………
Laos 寮國……………………………………………………
Malaysia 馬來西亞…………………………………………
Mongolia 蒙古………………………………………………
Nepal 尼泊爾………………………………………………
Singapore 新加坡……………………………………………
Vietnam 越南………………………………………………
附錄一:出版原始佛教書籍單位…………………………
附錄二:泰國森林比丘作品簡介…………………………
附錄三:參考資料及有用網站……………………………
附錄四:亞洲各國電話國碼、時差………………………
附錄五:禪修時辰…………………………………………
附錄六:活動筋骨…………………………………………
出版者:法雨道場 ( 原:嘉義新雨道場 )
60652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0之6號
Dhammavassārāma
No. 50 - 6, You-Tze-Zhai,
Chong-Pu , Chiayi 606,
Tel:(886)(5) 253-0029;Fax:203-0813
E-mail:dhammarain@gmail.com
網址:http://www.dhammarain.org.tw/
or http://dhammarain.online-dhamma.net/
‧為使正法流布,請讀者隨喜贊助‧
426台灣‧台中縣新社鄉大南村中和街二段280巷35號
(通訊郵件可寄: 426台灣‧台中縣新社郵政信箱 21 號)
Tel:(886)(4) 2581-4265;Fax:2581-1503
郵政劃撥:財團法人內觀禪修基金會
台灣索書請洽: E-mail:dhammodaya@gmail.com
《慈悲的法流》(
另有出版:錄音帶/CD、錄影帶等。
《生活的藝術》
巴利大藏經光碟片(Chattha Sangayana Tipitaka CD, CSCD-ROM;第六次結集巴利大藏經光碟片第三版) Linking: ( http://www.udaya.dhamma.org/CSCDver3.htm
);
請聯絡劉居士:E-mail: lsn46@mail.ncku.edu.tw
請注意:此光碟片中,僅適於諳巴利文者,無任何語文之翻譯。
Hong Kong Vipassana
Meditation Centre:
Email: info@hk.dhamma.org
320台灣‧桃園縣中壢郵政9-110號信箱
320台灣‧桃園縣大溪鎮頭寮福安里10鄰12之3號
Tel:( 886)(3) 388-2428;0918-717-928
Fax:( 886)(3)425-8073
郵政劃撥:19155446財團法人內觀基金會
索取書籍,每本附回郵50元。
《基本佛經選集一》(含《大念住經》)
《基本佛經選集二》(含《阿含經選》、《法蘊經》)
《定慧禪修法》 毘馬拉蘭希法師 著
《禪修者與內觀》孫倫法師的內觀法
《內觀禪修手冊》阿姜達摩多羅的內觀法
《自覺手冊》隆波田的內觀法
《身念住內觀禪修法》阿姜念的內觀法
《實用內觀練習》馬哈希法師的內觀法
《正確的修行》阿姜查的內觀法
《觀呼吸與觀四界》帕奧禪師的止觀法
100台灣‧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55號11樓
The Corporate Body of
The Buddh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1Fl., No. 55,
Tel:(886)(2)2395-1198;Fax:2391-3415
E-mail:budaedu@budaedu.org.tw
E-mail:overseas@budaedu.org.tw
(法寶流通處)
出版大乘及少數原始佛教中英書籍,可索取目錄。
台北佛陀教育中心 (海濤法師主持)
103台灣‧台北市民族西路296號二樓
Tel:(886)(2)2595-9865;Fax:2586-0237
E-mail:buddhaec@ms39.hinet.net
801台灣‧高市中華四路349號B1
Tel:(886)(7) 215-7821;Fax:216-9096
E-mail:a1278989@ms35.hinet.net
網址:http://netcity.hinet.net/buddhaec/
另外在板橋、鶯歌、羅東、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台南、東港、屏東、花蓮中心,請自行洽詢。
助印者,請郵撥:42014629黃榮享(海濤法師)
《佛陀與佛法》那蘭陀長老 著
《經集》郭良鋆譯
《佛陀本生故事》郭良鋆.黃寶生 編譯
《覺者的生涯》賈雅瑟納.嘉亞闊提亞 著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 莊春江 編
《阿含經隨身剪集》 莊春江 編
《佛教的原點》 水野弘元 著
《法句經.故事集》Dhammananda著
《真理的寶藏.法句經》
《佛陀的古道》
《佛教徒的信仰是什麼》Dhammananda著
《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Dhammananda著
《當代南傳佛教大師》Jack Korfield 著 新雨編譯群 譯
《吉祥經》
《長老偈‧長老尼偈》
《雜阿含經選集》
《長阿含經選集》
《增一阿含經選集》
另有錄影帶、錄音帶結緣。印書部份已成立「中華印經協會」Tel:(886)(3) 958-7696;E-mail:haitaus@ms37.hinet.net
網址: http://www.sutra.org.tw/sutra/book.htm
802台灣‧高雄市四維二路96號4樓
Tel:(886)(7) 723-8363
高雄市四維二路96號4樓 淨心佛學圖書館
Tel:(886)(7) 723-8430
郵政劃撥:41645057財團法人淨心文教基金會
E-mail:Buddhist@ksts.seed.net.tw
出版:阿姜查們弟子《如實之道》;
帕奧禪師著作:《智慧之光》、《如實知見》、《菩提資糧》、《正念之道》(講解《大念處經》等)、《轉正法輪》。
張西鎮:《雜阿含經》(共八冊)
606 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0之6號
Tel:(886)(5) 253-0029
E-mail:dhammarain@gmail.com
網址:http://www.dhammarain.org.tw/
or http://dhammarain.online-dhamma.net/
郵政劃撥:31497093法雨道場
* 索書請附回郵或贊助;大量請書者,歡迎採助印方式 *
1.《法句經》( 注音版 ) ( 25開,87頁,初版)
2.《分文不取》(關於不持金錢戒) (64開,36頁,二版)
3.《顯如法師文集》釋顯如(25開,357頁)
4.《印度佛教史》上冊 平川彰著‧釋顯如,李鳳媚譯 (25開,354頁)(三版)
5.《林僧自傳》阿耆多比丘 譯
6.《身念處禪觀修法》(泰國‧阿姜念) (三版)
7.《沙門果經》
8.《法的醫療》
9.《生命是吾師》
10.《巴利語入門》
11.《巴利語佛經選譯》
流通書物:
一、〈當代南傳佛教大師〉Jack Korfield 著 新雨編譯群 譯400元
二、《新雨月刊》(1~72期)(1987.3~1994.1)(合訂本共十本)
2,400元
三、〈善知識參訪記〉張慈田 採訪 150元
812台灣‧高雄市小港區高坪27街502巷50號
Tel:(886)(7) 891-2181,或802-1340 吳靜芬
郵政劃撥:42050820高雄市正覺學會
《清淨道論》 葉均 譯
《清淨道論讀書表》見澈法師 作
《阿毘達摩概要精解》Bhikkhu Bodhi 原著
《南傳菩薩道》(上、下)緬甸Mingun Sayādaw
著
《法句經》 敬法比丘 譯
400台灣‧台中郵政729號信箱
郵政劃撥:22317311曾陳瓊如
E-mail:infs@pchome.com.tw
E-mail:slake@pchome.com.tw
免費贈書,並附上回郵。如有郵資餘額,將轉做辦公用途。五本以內,皆以包裹方式寄送,台灣地區郵資約需NT$80元,其他地區郵資約需US$20元。
《阿迦曼傳》摩訶布瓦尊者著 曾銀湖譯
《四念處》曾銀湖 編譯
《佛教誦習本》曾銀湖 編譯
希爾伯列克 著:《史念原始佛法》、《深耕福田》(介紹供僧禮儀)、《走出彌陀的光環》。
(按:阿迦曼傳)--Venerable Acariya Mun Bhuridatta Thera.有新英文版,洽:rychlo@watthai.net )
32745桃園縣新屋鄉後莊村5鄰後莊46之10號
03-476-6449;0933-722492;Fax:03-4760397
佛使比丘著:《人類手冊》、《現代佛教的醒思》、《認識大小乘佛教》;法聖法師 著:《雨綿綿》、《完美的生命》
713台灣‧台南縣左鎮鄉岡林村10號
Tel:(886)(6)573-0047, 573-0105;Fax:573-0184
郵政劃撥:31330954慈蓮寺
網址:http://www.tzulien.org.tw/index1.htm
大願法師 著:《一乘道》、《四聖諦要義》、《七覺支》、《八正道》、《史觀佛法的流變》、《內觀禪修訓練法要》、《修行根本次第》、《業力與輪迴》、《根本修道次第》、
《四念處》上、下集
正理依譯《智慧禪》(Sayādaw
U Janaka著)、《大念住經‧葛拉瑪經》
116台灣‧台北市文山區老泉街45巷4號
Tel:(886)(2)2939-4412, 0920-485002
郵政劃撥:40949583徐蕙蘭
出版 菩提善護《人是什麼》、《善地阿索的靈魂人物》
600台灣‧嘉義市文化路820號 安慧學苑
Tel:(886)(5) 232-5165, Fax:232-6085
604台灣‧嘉義縣竹崎鄉內埔村溪州49-1號 香光寺
Tel:(886)(5) 254-1267, Fax:254-2977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
E-mail:magazine@gaya.org.tw
郵撥帳號:03308694香光寺
索書每本附回郵。
佛使比丘著:《一問一智慧》、《解脫自在園十年》、
《生命之囚》、《法的社會主義》、《精神食糧》、
《無我》、《內觀捷徑》。
《原始佛教》 中村元 著
《舍利弗的一生》 向智尊者 著
《佛教的真髓》水野弘元 著
《四無量心》性空法師
54558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210巷83號
Tel & Fax:(886)(49) 293-1818,0933-129793許特維
E-mail:dcphgbb@ms12.hinet.net
郵政劃撥:31279180許特維
阿姜查 著作:《我們真正的歸宿Our Real Home》、《以法為贈禮Gift of Dhamma》、《森林裡的一顆樹A tree in Forest》、《為何我們生於此Why were We Born》、《靜止的流水》、《寧靜的森林水池A Still Forest Pool》、《心靈的資糧Food for the Heart》、《何來阿姜查No Ajahn Chah》、《蓮花盛開The Blooming Lotus》、《如實之道》(Seeing the Way)、《A
Tree in a Forest》、《 No Ajahn Chah 》。
艾雅‧珂瑪(Ayya Khema)著:《無來無去》、《眼中微塵》
阿姜 蘇美多 著:《僧心話語》、《四聖諦》
《熄滅之時》(Awareness Itself)阿姜 放
《回到當下》Joseph Goldstein 著
《慈悲的領悟》(With compassionate understanding:a meditation
retreat)史帝夫&蘿絲梅瑞‧威斯門
《森林回憶錄》Kalama Tiyawanich
《見道》
802台灣‧高雄市中正二路58號九樓
Tel:(886)(7) 224-7705,224-8948
E-mail:chba7705@ms34.hinet.net
郵政劃撥:41328007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莊春江編著:《雜阿含經二十選》、《中阿含經十二選》、《阿含經隨身剪輯》、《阿含經故事選》上、下冊。
112台北市石牌路一段39巷80弄15號
Tel:(886)(2) 2822-6388
郵政劃撥:18541845強帝瑪法師
《巴利文課誦本》及CD
231台灣‧台北縣新店市花園十路二段2~504號
Tel:(886)(2) 2666-8408,2666-6350;Fax:2666-8438
郵政劃撥:18908223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專門出版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520元
《長阿含遊行經註解》420元
《佛教聖地隨念經》560元
《大空經》註解 2002.9.出版
其他出版書物及價格,請自行查詢。
710台灣‧台南縣永康市勝利街11巷10號
Tel:(886)(6) 311-1097~9;Fax:311-5713
網址:http://www.mst.org.tw/Found/index.htm
E-mail:miaoshin@ms28.hinet.net
郵政劃撥:03388083小東山妙心寺
《清淨道論》上、中、下冊(精裝) 1,100元
Tel:(886)(2) 2361-3015~6轉14
郵政劃撥:01613137靈山講堂
《原始佛教》水野弘元 著 郭忠生 譯 140元
251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85-4號2樓
Tel:(886)(2) 2392-0003;Fax:2391-9603
e-mail:fangoan@ms37.hinet.net
郵政劃撥:17623463 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郵購九折,購書未滿800元,附加35元
《炎炎夏日的雨水》 班迪達法師著 120元
《從身體中了悟解脫的真相》(內觀基礎) 160元
《阿羅漢的足跡》(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200元
《阿毘達摩法蘊足論》300元
郵政劃撥:18840432大千出版社
Tel:(886)(2)2523-0526;Fax:2563-9674
《生活即禪修》隆波田禪法 林崇安編120元
代售「財團法人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書籍。
106台灣‧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70巷10號,
Tel:(886)(2)2702-6772轉18或19;Fax:2708-5054
網址:http://www.tow.org.tw/publisher.htm
E-mail:tow@ms2.hinet.net
郵政劃撥:19182176慧炬出版社
《原始佛典選譯》顧法嚴 譯 250元
《南傳大般涅槃經》巴宙 譯 80元
《佛陀的啟示》Ven. Rāhula著 顧法嚴譯120元
《佛陀的啟示》(中英對照)顧法嚴譯 170元
《人類的宗教》Huston Smith著 舒吉 譯 70元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Dhammananda著200元
《生活的修持》廣陽學社譯 100元
《慧眼初開》Sujata著 鄭振煌譯
100元
《菩提樹的心木》佛使比丘著 鄭振煌譯 120元
《何來宗教》佛使比丘著 鄭振煌譯 140元
《觀呼吸》佛使比丘著 鄭振煌譯 150元
《人生錦囊》(人類手冊)佛使比丘著.鄭振煌譯150元
《學佛釋疑》佛使比丘著 鄭振煌譯 180元
《島史》(古代佛教史) 韓廷傑 譯 150元
《心如熾火》(中英對照)The Mind Like
Fire Unbound, Ṭhānissaro Bhikkhu 鄭振煌譯
360元
100台灣‧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77巷7號一樓
Tel:(886)(2)2397-3404,2356-3510;Fax:2341-0791
E-mail:yinshun@mail.kojet.com.tw
郵政劃撥:13336661重閣出版社
《佛法概論》印順法師著 120元
《雜阿含經論會編》印順法師編 1200元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光碟片 (免費結緣)
704台灣‧台南市北園街89號
Tel:(886)(6) 237-5635
郵政劃撥:00315785開元寺佛經流通處
《雜阿含經》(白話翻譯) 釋悟慈 1,100元
《中阿含經》(白話翻譯) 釋悟慈 1,100元
《增一阿含經》(白話翻譯) 釋悟慈 900元
《長阿含經》(白話翻譯) 釋悟慈 700元
237台灣‧台北縣三峽鎮溪東路211巷31弄9號
Tel:(886)(7) 2671-1982, 2672-2924
劃撥帳號:19532187西蓮淨苑出版社
惠敏法師錄音帶:(法師一律八折)
《清淨道論》(一)~(三) 1500元
《清淨道論》(四)—禪定淺說 450元
《清淨道論》(五)—活著的感覺:安那般那念 400元
《清淨道論》(六)—材質與嚴色的禪定 500元
《觀照身心,身心自在》—四念處 400元
804台灣‧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7號
Tel:(886)(7) 521-0693妙林雜誌社
(886)(7) 521-3236 轉 233 元亨寺客堂
劃撥帳號:00451807元亨寺
《漢譯南傳大藏經》60,000元 (暫缺)
241台北縣三重市三和路三段117號
Tel:(886)(2)2980-0260轉30、31郵購組;Fax:2988-3534
E-mail:fgce@ms25.hinet.net;ding@hsilao.org
http://www.foguang-culture.com.tw/
劃撥帳號:18889448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信用卡訂購:傳真專線:(02)2988-3534
請列印信用卡訂購單,填妥後以傳真傳回,以便更迅速處理。訂購金額八百元以下,請加附郵資30元。諮詢專線:(02)2980-0260轉30、31郵購組。
《雜阿含藏》(全套4冊) 2000元
《阿含藏》(全套17冊) 8000元
《中阿含經》(選集) 梁曉虹 200元
《長阿含經》(選集) 陳永革 200元
《增一阿含經》(選集) 耿敬 200元
《雜阿含經》(選集) 吳平 200元
《法句經》 吳根友 200元
《南海寄歸內法傳》 華濤 200元
《異部宗輪論》 姚治華 200元
《安般守意經》 杜繼文200元
《那先比丘經》 吳根友 200元
《大毘婆沙論》(選集) 徐醒生200元
《解脫道論》 黃夏年200元
《雜阿毘曇心論》 蘇軍200元
“Verses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法句經) Ven.Khantipalo 150元
《佛光大辭典》6000元
《佛光大辭典》光碟版第二版 899元
《佛光大藏經‧阿含藏》光碟版899元,精裝版1500元
《大史-斯里蘭卡佛教史》(上) 韓廷傑譯 350元
《大史-斯里蘭卡佛教史》(下) 韓廷傑譯 350元
112台灣‧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260號6樓
Tel:(886)(2) 2893-4646;Fax:2896-0731
郵政劃撥:18772366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E-mail:market@ddc.com.tw
《阿含要略》楊郁文著 1000元 (精裝)
《初期佛教家庭倫理觀》繼雄法師著 220元
《七佛通誡偈思想研究》真慧法師著 200元
《佛教譬喻文學研究》 丁敏著 500元
《四聖諦講記》聖嚴法師 講 99元
《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釋天襄著 420元
《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 600元
《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 600元
《巴利論書研究》水野弘元著 600元
《四阿含經的研究》 力定 世界佛教 180元
235台灣‧台北縣中和市員山路502號4樓之1
Tel:(886)(2) 2223-4890,2223-4902;2223-4906
郵政劃撥:19508658 水星文化事業出版社
《阿含經隨身剪輯》莊春江 160元
《阿含經正見》釋從信 160元
《阿含經的疑難》釋從信160元
《阿含經止觀》釋從信 160元
《心經.阿含經入門》釋從信 160元
《長阿含經選集》120元
《中阿含經選集》120元
《雜阿含經選集》120元
551台灣‧南投縣名間鄉新民村員集路163號
Tel:(886)(49) 273-4171, 273-4178;Fax:273-5163
郵政劃撥:22159439 正觀雜誌社
E-mail:tt034@ms2.hinet.net
原始律典〔犍度篇〕之研究 郭忠生譯180元
251台北縣淡水鎮自強路90號12樓
電話:(886)(2) 8809-1265;傳真:8809-1252
郵政劃撥:18901037 卓榮德
1.《遠離煩惱得自在》--正觀五蘊無常 300元
2.《遠塵離垢法眼淨》--開示悟入佛知見 300元
3.《守護六根如來禪》--正觀六入處無常300元
4.《正見緣起斷生死》--300元
5.《原始佛法生死書》--病中臨終修法300元
及錄音帶。
Tel:(886)(7) 331-3566
《佛陀的教法‧中阿含經》(七冊,2002.) 3600元
郵政劃撥:41628664 方惟泰
台北市復興北路386號
郵政劃撥:01071750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Tel:(886)(2)2500-6600
《從印度佛教到泰國教》宋立道 著 基本定價參圓捌角
《業的思想》 佐佐木縣順 著 基本定價參圓陸角
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94巷1號
郵政劃撥:00160840文津出版社
Tel:(886)(2)2363-6464 2363-5439
E-mail:twenchin@ms16.hinet.net
《南傳上座部佛教概論》韓廷傑 著
《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傑克‧康菲爾德)(絕版)
台北市愛國東路100號
電話:(02)2396-5698
郵政劃撥:18966004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迦牟尼小百科》顏素慧編著 420元
《狂喜之後》孔菲德 (Jack Kornfield)著
《佛陀的女兒:一個南傳佛教女性大修行人的故事》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著;
《佛陀的聖弟子傳》(一)--舍利弗、目犍連240元
《佛陀的聖弟子傳》(二)--大迦葉、阿難200元
《佛陀的聖弟子傳》(三)--阿那律、迦旃延、央掘摩羅、質多比丘200元
《佛陀的聖弟子傳》(四)--佛陀的女弟子與在家弟子260元
《正念的四個練習》--喜戒禪師 260元
《無常》--阿姜查 220元
《復歸佛陀的教導》(一) (二)
bhikkhukwanjin@yahoo.com.tw
觀淨比丘U Sopāka 0958-724220
http://www.gaya.org.tw/library/
1. Guide to Tipiṭaka, 1986 , 197p [
2. Ten Suttas from Dīgha Nikāya , 1984 ,504p [
3. Ten Suttas from Dīgha Nikāya, 1985 , 166p [
---Three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comments on salient points in each
sutta by U Nu, 《長部選集》,注解經典:
4. Twenty-five Suttas from Mūlapaṇṇāsa, 1989, 416p [
(《中部(上)25經選集》, 經典:
5. Twenty-five Suttas from Majjhimapaṇṇāsa, 1990 , 314p [
(《中部(中)25經選集》, 經典:52.53.54.55.57.
61.62.63.64.67.70.71.72.73. 74.75.79.81.83.87.88.90. 95.96.99)
6. Twenty-five Suttas from Uparipaṇṇāsa, 1990, 282p [
(《中部(下)25經選集》, 經典:105.106.
107.108. 109.112.115.117.118.119. 123.124.130.131.135.137.
7. Nidāna Saṁyutta , 1992, 225p [
8. Khandha Saṁyutta , 1993, 396p [
9. The Dhammapada verses and stories, 1995, 500p [
10.
The
Dhammasaṅgani,
1997, 821p [
(1)A Guide to the
Maṅgala Sutta , 1994 , 44p [
(2)Introduction to
Dhammasaṅgaṇī, 1995, 118p [
以上1~10 精裝本,(1)~(2)平裝本,共11本,訂價六千元
訂購請郵撥:18888196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台北市北平西路6號
香港九龍旺角洗衣街241~243號瑞珍閣地下A
Tel:(852) 2391-8143;Fax:2391-1002
南傳佛教編譯組出版:《念住經在今日社會之運用》、《慈心的修習》、《七覺支》、《五蓋及其對治方法》。
葛榮禪修同學會出版:「禪修之友」
香港 九龍 紅砍德民街31號E地下
Tel:(852) 2471-3055;Fax:2471-7600
出版:《炎夏飄雪》(Sayādaw
U Jotika: Snow in the summer)280p.
Tel:(886)(6) 263-3986, 261-5364
54 Sangharaja Mawatha,
Tel:(94)(8) 223-679
President:Ven. Bodhi
發行:書籍、雜誌"The Wheel"."Bodhi Leaves"、
BPS Newsletter。有目錄可索取。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bpslist.html
E-mail:bps@sltnet.lk
73 Lime Walk,
Headington
Tel:(44)(1865) 742-125;Fax:750-079(mark: For PTS)
E-mail:pts@palitext.com
PTS於 1881年成立,發行羅馬拼音巴利聖典,及其英譯著作。
Chong Ro-Ku, Chung
Jin-Dong 208-1,
或 K.P.O.
Tel:(82)(2)732-2403;Fax:739-7565
出版日文版《南傳大藏經》(約NT$三萬多元)及英譯巴利經論。有目錄可索取。
42V Jalan Matang
Kuching, Air Itam, 11500
Tel:(60)(4) 827-7118;Fax:827-7228
網址:http://sukhihotu.theshoppe.com/
E-mail:sukhihotu@pd.jaring.my
服務時間:Tue - Sat
Contact:Sis Doreen Lim
《三十七菩提分》(Bodhipakkiya Dipani) RM16.40
《佛教禪修的命脈》(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RM 27.80
《近代禪師》(Living Buddhist Masters) ?
須另加郵資費用。
bank draft payable to
Sukhi Hotu Sdn Bhd, or
by TT to our bank as
follows:
Name of account:Sukhi Hotu Sdn Bhd
Bank account no.
012-02166-64
Name of bank:Ban Hin Lee Bank Berhad
Address of bank:Air Itam Branch, Jalan Air Itam, 11500
匯率:US$1:RM3.75
W.A.V.E.
Mrs. Lim Tay
Poh
℅ No. 2, Jalan
Chan Ah Thong,
off JLN Tun
Sambathan, 50470
Tel:(60)(3) 2274-9509(h),
h/p:012-660-8050;
Fax:(60)(3) 755-2767
E-mail:hockchai@tm.net.my
356V
Tel & Fax:(64)(4) 659-6696
Contact: Sunanda Lim Hock Eng
E-mail: sunanda@pc.jaring.my
網站:http://www.buddhanet.net/ipp.htm
1, Jalan Mas Puteh, Singapore 128607
Tel: (65) 778-3330, Fax:773-0150
E-mail: wsarada@pacific.net.sg
12, Perak Road, 10150
Penang, Malaysia
Tel: (64)(4)228-0503
出版《沙門果經》(The Discourse on the Fruits of Recluseship)
Bhikkhu Bodhi著 德雄比丘譯 177p
《智慧之光》第三版 531p
泰國森林比丘作品 簡介 |
可至網站下載: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
泰國森林苦行僧傳統 ( 業處傳統 ):
Phra Ajaan Sao
Kantasilo (阿姜索1861-1941)
Phra Ajaan Mun
Bhuridatta (阿姜曼1870-1949)
Phra Ajaan Thate
Desaransi (阿姜帖1902-1994)
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 (阿姜李1907-1961)
Phra Ajaan Khamdee
Pabhaso (1902-1984)
Phra Ajaan Sim
Buddhacaro (阿姜辛1909-1992)
Phra Ajaan Maha Boowa
Ñanasampanno
(阿姜摩訶布瓦1913- )
Phra Ajaan Fuang Jotiko
(阿姜放1915-1986)
Phra Ajaan Chah (阿姜查1918-1992)
Phra Ajaan Suwat Suvaco
(1919- )
關於泰國森林苦行僧傳統的歷史,請參考"The
Customs of the Noble Ones," by Ṭhānissaro Bhikkhu(作者現居:Metta
Forest慈林寺,見http://www.infs.idv.tw/05_forest/forest.htm)
其他泰國森林傳統,有:
Upasika Kee Nanayon (K.
Khao-suan-luang) (1901-1979)
Chao Khun Nararatana
Rajamanit ( -1971)
阿姜索一生沒有寫作,他的教法由他的弟子記錄下來。
Ajaan Phut Thaniyo
"Ajaan Sao's Teaching:
A Reminiscence of Phra
Ajaan Sao Kantasilo"
" The Customs of
the Noble Ones," Ṭhānissaro
Bhikkhu 著(關於阿姜曼及禪修的傳承)
"The Ballad of
Liberation from the Khandhas", by Phra
Ajaan Mun Bhuridatta ,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1995;9pp)(這篇詩歌作於1930年代,為阿姜曼極少數作品之一。)
(按:Ṭhānissaro
Bhikkhu坦尼沙羅比丘--美國巴利文學者,1949年生於紐約,1976年受戒於泰國。)
"The Ever-present
Truth: Teachings of Phra Ajaan Mun
Bhuridatta
Mahathera",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7;7pp.)(本書有八篇短文,是阿姜曼圓寂前兩年的作品。)
"A Heart Released: The Teachings of Phra Ajaan Mun
Bhuridatta Mahathera", Ṭhānissaro
Bhikkhu英譯 (1995;19pp.) (17篇錄自Ajaan
Mun在1944~45年的法談。)
在泰國森林苦行僧傳統中德高望重,聞名國際,有許多西方弟子。)
"The Autobiography of a Forest Monk",
by Ajaan Thate, Bhikkhu Ariyesako and others 英譯
(1996; 155pp.)(由阿耆多比丘中譯為《林僧自傳》)
"Buddho",
by Ajaan Thate, 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1994; 15pp.)
"Steps Along the
Path"《正道足跡》, by Ajaan Thate,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曾銀湖中譯 (1994; 14pp.)(西元1963年,尊者阿姜帖在泰國普吉島給挪威菲力普博士的開示。)
是阿姜曼建立的泰國森林苦行僧傳統中德高望重的禪師,他命短但重要的。他以禪修技巧及神通聞名,他是第一位把湄公盆地的森林苦行僧傳統,引介到泰國佛教主流圈內。他的作品有:(由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The Autobiography
of Phra Ajaan Lee"(1991; 116pp.)
"Basic
Themes" (1982; 34pp.)
"Consciousnesses"
(1997; 14pp.)
"The Craft of the
Heart" (1988; 108pp.)
"Crossing the
Ocean of Life" (1998; 10pp.)
"Demons of
Defilement (Kilesa Mara)",(1998; 10pp.)
"Duties of the
Sangha" (1995; 21pp.)
"The Eye of
Discernment: An Anthology from the Teachings of Phra Ajaan
Lee Dhammadharo" (1999; 43pp.)
"Food for Thought: 18 Talks on the Training of the Heart" (1989; 45pp.)
"Frames of
Reference" (1987;23pp.)
"Handbook for the
Relief of Suffering" (1995; 9pp.)
"Inner
Strength" (1998; 56pp.)
"Keeping the
Breath in Mind and Lessons in Samadhi"
(2000;40pp.)(以呼吸法修習止觀的手冊)
"Knowledge"
(1998; 13pp.)
"The Path to Peace
and Freedom for the Mind", (1997; 36pp.)
(解釋八正道及呼吸法)
"A Refuge in Awakening" (1998; 9pp.)(這是阿姜李的最後遺教,強調四念處是歸依處)
"Shelter"
(2000; 7pp.)
"The Skill of
Release: 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1995;
61pp.)
"Starting Out Small: A Collection of Talks for Beginning Meditators"
(2000; 52pp.)(包含14個簡短的開示,很棒的阿姜李的教導呼吸法)
"Visakha Pūja"(1998;7pp.)(1956年衛塞節在 Wat Asokaram的開示)
"What is the
Triple Gem?" (1997; 36pp.)
生於泰國東北Khon Kaen 省農家,22歲時出家,但修行環境欠佳,1928年於法宗派再度受戒,成為阿姜曼弟子阿姜辛的門徒,他在泰國東北雲遊直到1955年,發現靠近寮國邊界Loei省的 Tham Phaa Puu (Grandfather Cliff Cave),是個理想的禪修道場,他住下來直到老死。
"Making the Dhamma
Your Own", by Ajaan Khamdee Pabhaso,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9; 12pp.)
生於泰國東北Sakhon Nakhon(沙功那空省),他的雙親為農民,熱誠服務當地的寺院。他17歲時成為沙彌,很快地成為阿姜曼的弟子。他跟隨阿姜曼及其資深弟子許多年。他在20歲時,於Khon Kaen(孔敬省)的Wat Sri Candaravasa受比丘戒。他後來成為很多寺院的住持,1967年他在清邁偏遠地區Chiang Dao 建寺,住在那裡,直到1992年圓寂。作品:"Simply
So", Jayasaro Bhikkhu 英譯 (1995;14pp.)
(阿姜摩訶布瓦1913年生 )
"The Dhamma
Teaching of Acariya Maha Boowa in
London" Bhikkhu
Paññavaddho英譯(1980; 108pp.)
"Straight from the
Heart: 13 Talks on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6; 155pp.)
"Things
as They Are: A Collection of Talks on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6; 130pp.)(這是即席的開示)
"To the Last Breath:Dhamma
Talks on Living and Dying", by Mahā Boowa Ñāṇasampanno
& Upasika Kee
Nanayon, Bhikkhu
Ariyesako 輯錄 (1992; 140pp.)
"Awareness
Itself"(熄滅之時), by Ajaan Fuang Jotiko,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及輯錄
(1999; 50pp.),中譯由法耘出版社出版。
"A Single
Mind",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1999; 4pp.)
"Timeless and
True",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8; 5pp.)
"Bodhinyana: A Collection of Dhamma Talks", by Ajaan Chah, Sangha
of Bung Wai Forest Monastery 英譯 (1982; 68pp.)
"Food for the Heart"(心靈的資糧), by Ajaan Chah, Saṅgha of Wat Pah Nanachat英譯 (1992; 95pp.)
"Our Real
Home"(我們真正的歸宿), by Ajaan Chah,
Saṅgha of Wat Pah Nanachat英譯 (1987; 10pp.)
"A Taste of Freedom", by Ajaan Chah,
Saṅgha of Bung Wai
Forest Monastery英譯 (1991; 49pp.)
"Living
Dhamma", by Ajaan Chah, Saṅgha
of Wat Pah
Nanachat英譯 (1992; 75pp.)
(以上兩本,中譯為《為何我們生於此》)
他在1939年( 20歲)時為Ajaan Funn Acaro的弟子,他也短暫跟阿姜曼學習。他的老師 Ajaan Funn 1977年過世,他幫忙照料老師的葬禮,及建紀念堂。1980年代,他到美國建立四座道場:一個在Seattle, Washington(西雅圖),兩個在Los Angeles(洛杉磯),一個在San Diego (Metta
Forest Monastery)。在1996年回泰國。
"A Fistful of Sand", by Ajaan Suwat Suvaco,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9; 40pp.)
她的筆名為 K. Khao-suan-luang,她是泰國當代最好的佛法老師之一,生於 1901年, 她於1945年在一女眾道場開始修行,直到她往生。她生活簡樸,教法直接、不妥協,她的說法吸引泰國人,她的詩歌也受歡迎。
"Breath Meditation Condensed", by
Upasikā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8; 8pp.)
"Going Against the
Flow", by Upasika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英譯
(1998; 36pp.)
"A Good Dose of Dhamma
for Meditators When They Are Ill", by Upasika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英譯 (1998; 13pp.)
"Looking Inward: Observations on the Art of Meditation", by Upasika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8; 26pp.)
"Reading the Mind", by Upasikā Kee Nanayon, 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1998; 17pp.)
"Stop, Look, and Let Go", by Upasikā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9; 7pp.)
"An Unentangled
Knowing: The Teachings of a Thai Buddhist Lay
Woman", by Upasikā
Kee Nanayon, Ṭhānissaro Bhikkhu 英譯
(Dhamma Dana Publications, 1995; 120pp.)
"Introduction:
Upasika Kee Nanayon and the Social Dynamic of Theravadin Buddhist
Practice" 、"Looking Inward "、"Breath Meditation Condensed "、"Going Against the Flow "、"A Good Dose of Dhamma "、"Reading the Mind ",以上的書可向 Dhamma Dana Publications索取。)
"Upasikā Kee Nanayon and the Social Dynamic of
Theravadin Buddhist Practice", by Ṭhānissaro
Bhikkhu (1998;8pp.)
曾是泰皇拉瑪六世的貼身工作人員之一,二十五歲時,獲得頒授泰國最高的勳章 Chao Phraya,泰皇於1926年去世後,他就在曼谷 Wat Thepsirin出家,1936年圓寂,足不出寺院範圍。生活簡樸,有強大的定力,作品很少。
"An Iridescence on the Water", by Chao
Khun Nararatana Rajamanit, Thanissaro Bhikkhu 英譯
(1997; 4pp.) (簡要的開示,適合年輕人。)
1.《佛光大辭典》光碟版第二版,2000.7.佛光出版社出版
(http://sql.fgs.org.tw/webfbd/ )
2.《當代南傳佛教大師》(新雨編譯群中譯)
(Jack Kornfield:"Living Buddhist
Masters"可下載自: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heravadian-Masters/Theravadian-Masters.htm
)
3.《南傳佛教史》淨海法師著,1974,慧日講堂出版
4."A
Guide to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Meditation Centres in Thailand "(出版者: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66)(2) 251-1188~90。可下載自:
http://www.dharmanet.org/thai_94.html
網路上的巴利原典
巴利藏全體的組織結構,以及各藏、各部、各經的名目及基本內容,先有個概覽性的了解。這部分的重要資訊,可參考美國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內觀之道)的三藏網頁,或馬來西亞 http://www.mahindarama.com/(瑪辛達寺)的佛教聖典網頁,其中有相當簡要清晰的概介,對於初入門者將有很大的助益。中文方面的概覽,可參考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的「語言教學‧巴利文教學‧4. 實用巴利語文法」。
http://jbe.gold.ac.uk/palicanon.html or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ALI/SIRI/indexsri.html
錫蘭版巴利三藏(BJT版,Buddha Jayanti Tipitaka Series)是1960-1970年代由錫蘭政府贊助出版的。這是錫蘭政府紀念佛滅2500年(A.D.1956年)系列活動中重要的一項。此版內容包括「三藏」:律藏、經藏(五尼柯耶)、七部論;還有「藏外典籍」(38冊),諸如──1. 古代巴利文法:如迦旃延文法(Kaccāyana)、目犍連文法(Moggallāna)等。2. 史書:如島史(Dīpavaṁsa)、大史(Mahāvaṁsa)等。3. 後期經論:如彌蘭王問經(Milindapañha)、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等。4. 古代巴利辭書(如Abhidhānappadīpikā),以及詩學與修辭學方面的巴利典籍(如Subodhālaṅkāra)。所有律藏和經藏都已附有PTS版(Pali Text Society,巴利聖典學會版)頁碼,對照查索方便;但目前還未提供線上瀏覽及檢索功能,必須下載之後,另以檢索器(如Windows Grep)檢索。
http://www.tipitaka.org/index.shtml
緬甸版(VRI版)是印度Vipassana Research Institute(內觀研究所)根據緬甸第六結集版進行電子化的成果。目前網路版主要是三藏、注釋、解疏,以及藏外典籍──如阿毗達摩綱要書、史書、文法書、詩律學等各種巴利原典。這是目前文獻收錄最豐富的巴利藏電子版。這個版本提供線上瀏覽功能,並且提供與PTS版的頁碼對照(可直接點選瀏覽)。亦提供線上檢索功能。其光碟版CSCD (Chattha Saṅgāyana
CD-ROM),提供線上檢索功能。
http://budsir.mahidol.ac.th/(須先輸入姓、名登錄註冊)
“BUDSIR on
Internet”是泰國Mahidol大學所製作的泰國版巴利藏光碟BUDSIR IV的網路版。此版內容包括:三藏45冊,三藏泰譯45冊,注釋書70冊。網路版具有羅馬化、天城體、以及泰文、錫蘭文等四種字體的顯示功能。這個版本具有線上瀏覽及方便的全文檢索功能,並且提供與PTS版頁碼對照。
http://mettanet.org/index.html
MettaNet(慈網)是斯里蘭卡「慈網基金會」(MettaNet Foundation)建構的,收有巴利三藏原典(BJT版)、以及僧伽羅語(錫蘭語)譯本(A. P. de Soyza譯)、英譯(譯者眾多,包括PTS的英譯(T.
W. Rhys Davis的《長部》第一冊翻譯),以及眾多擷取自網路的譯本)。目前已經上網的英譯只有經、律二藏的一部分,論藏尚缺(2004)。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
美國居士John Bullitt的個人網站,主要是為了提供各方人士研修(practice and study)長老說佛教而設。Bullitt從1993年起,逐步收羅巴利三藏的翻譯(英譯,最主要的譯者是Thanissaro比丘)以及有關內觀禪修的相關著作,到1998、1999年,累計已得經文超過800篇,文章及專書也達數百部(篇)。此站提供「整網下載」功能(Downloading the Entire
Website),可以下載所有資料,自製光碟使用。1. Bullitt對三藏翻譯只做「選擇性」收集(精選),並未打算收錄全藏。2. 在各藏、各部、各經之前都附有該藏、該部、該經的相關介紹,例如組織結構,目前的譯本資訊、經文內容概要等。3. 許多譯文收有二種(或二種以上)譯本。4. 相關經文(包括譯文附注)若有專文或專書討論到,則進行「連結」。5. 此站編有多種有益的「索引目錄」(Index),可協助讀者進行相關研究。
由http://www.mahindarama.com/在此頁最下方的“e-Service”選項欄中,點選“e-Tipitaka”即可進入三藏英譯網頁。
網路上的漢譯巴利經典
http://www.fodian.net/nanchuan/nanchuan.htm
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
PTS版巴英辭典,即1921-1925年,由T.
W. Rhys Davids與W. Stede所編著的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PED),這是目前「完整版」巴英辭典中比較好的一部。(註6)這部辭典的網路版是由美國教育部支持,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單位負責執行的「南亞語數位辭典計劃」(Digital
Dictionaries of
South Asia Project)當中的一部。計劃內容還包括梵語辭典(Sanskrit)以及中古印度雅利安俗語辭典(Prakrit),但目前尚未完成。
http://www.mettanet.org/pali-utils/Pali-Proper-Names/dic_idx.html
http://www.metta.lk/pali-utils/Pali-Proper-Names /index.html
http://www.palikanon.com/english/pali_names/dic_idx.html
巴利文-英文字典 (要下載安裝Pāli Leed Translit字型於電腦上)
http://www.transmillennium.net/pali/ref/index.html
(invalid)
http://orunla.org/tm/pali/ref/index.html
http://www.geocities.com/Athens/9449/pali.htm
英-巴辭典: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glossary.html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Pali/Pali-Han-Eng-glossary.htm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Pali/paali.htm
http://myweb.ncku.edu.tw/~lausinan/Pali/Pali-Han-Eng-glossary.htm
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
(1) 英文版: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palidict.pdf
(2) 德文版:http://www.palikanon.com/wtb/wtb_idx.html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glossary.html
http://www.vri.dhamma.org/publications/pali/primer/index.html
MettaNet網站:http://www.mettanet.org/pali-utils/ele-pali.doc
Or 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ele_pali.pdf
(1)
MettaNet網站:http://www.mettanet.org/pali-utils/index.html
(2) BuddhaNet網站:http://www.buddhanet.net/pdf_file/paligram.pdf
由 http://ccbs.ntu.edu.tw/BDLM/index.htm
進入「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網站,點選「語言教學」的「巴利文教學」,點選「4. 實用巴利語文法」。
由 http://ccbs.ntu.edu.tw/BDLM/index.htm
進入「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網站,點選「語言教學」的「巴利文教學」,點選「3. 經文選讀」。
英語的巴利討論群
1. Pali http://groups.yahoo.com/group/Pali/
2. Palistudy http://groups.yahoo.com/group/palistudy/
中文的巴利討論群
http://hk.groups.yahoo.com/group/Pali_Chinese_Group/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canon/
http://web.ukonline.co.uk/buddhism/
http://www.dharmanet.org/Dir/World/
PTS是巴利學研究領域極重要的一個出版社:http://www.palitext.com/
http://mail.nhu.edu.tw/~compare/learning/teacher_art/for_teacher.htm
The Patimokkha --The Bhikkhus' Code of Discipline Translated from the Pāli by Ṭhanissāro Bhikkhu:
Ṭhanissāro Bhikkhu, Mettā Forest
monastery, Box 1409, Valley Center, CA. 92082, U.S.A. Tel:(619) 988-3474
(Cellular Phone, 5-6 p.m. PST;6-7 p.m. PDT) http://www.mettaforest.org/
http://www.gaya.org.tw/library/b-ip/b-ip.htm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http://www.fundamentalbuddhism.com/
http://www.fundamentalbuddhism.com/links.htm#cat2
南普陀寺慈善網站網址:http://www.fahua.org/
(可在線閱讀、快速檢索和下載大藏經。下載連接提供的是中華佛典寶庫整理的GBK版大藏經。)
「南傳大藏經目錄檢索系統」由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建置,收錄PTS版《南傳大藏經》及《漢譯南傳大藏經》目錄,主要在提供不同語文版本之《南傳大藏經》目錄對照及整合查詢功能。本系統提供「經名」、「經號」、「冊號」及「PTS本頁數」等檢索功能。其中經名、經號的部分可查詢漢譯及巴利文,冊號則提供漢譯冊次的查詢。http://www.gaya.org.tw/library/palitipitaka/index.asp
(Data Above Revised: June 12, 2007)
四方通行旅遊站:http://www.eazytravel.com.tw/
百羅旅遊網:http://www.buylowtravel.com.tw/
旅遊經:http://www.travelrich.com.tw/world/Asia/
我的旅遊網:http://www.allmyway.com.tw/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http://www.lonelyplanet.com/
易遊網(訂機票):http://www.eztravel.com.tw/
http://traditionalchinese.wunderground.com/
http://www.fallingrain.com/world/
國際貨幣匯率 http://tw.stock.yahoo.com/d/c/ex.php
有美元、日圓、港幣、人民幣、歐元、英鎊…。
回首頁 亞洲各國電話國碼、時差
國家、城市(destination) |
國碼 C’try
code |
時差 Time Diff. |
國際冠碼 |
Bangladesh 孟加拉 |
880 |
-2 |
00 |
Cambodia
柬埔寨 |
855 |
-1 |
00 |
China 中國 |
86 |
0 |
00 |
Hong
kong 香港 |
852 |
0 |
001 |
India 印度 |
91 |
-2 1/2 |
00 |
Indonesia
印尼 |
62 |
-1 ~ +1 |
001 |
Japan
日本 |
81 |
+1 |
001 |
Korea,
North 北韓 |
850 |
+1 |
99 |
Korea,
South 南韓 |
82 |
+1 |
001 |
Laos
寮國 |
856 |
-1 |
00 |
Malaysia
馬來西亞 |
60 |
0 |
007 |
Mongolia
(外)蒙古 |
976 |
-1 |
001 |
Myanmar
緬甸 |
95 |
-1 1/2 |
0 |
Nepal
尼泊爾 |
977 |
-2 1/4 |
00 |
Tailand
泰國 |
66 |
-1 |
001 |
Taiwan
台灣 |
886 |
0 |
002 |
Singapore
新加坡 |
65 |
0 |
005 |
Sri
Lanka 斯里蘭卡 |
94 |
-2 1/2 |
00 |
Vietnam
越南 |
84 |
-1 |
00 |
▲ 從台灣撥往國外:國際冠碼(002)+國碼+區域號碼(不撥字頭0)+用戶號碼
▲
從外國撥往台灣:國際冠碼+國碼(886)+區域號碼(不撥字頭0)+用戶號碼
回首頁 禪修時辰( Meditation Hours )
十二生肖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
時辰 time |
較易心定時辰 the hours which easily calm down the mind |
不易心定時辰 the hours which difficultly
calm down the mind |
|
鼠rat |
子(時)zĭ |
23~1(點) |
1~3 | 7~9 |
15~17 |
5~7 | 11~15 |
17~19 |
牛ox |
丑chŏu |
23~1| 9~11
|17~19 |
7~9 | 11~15 |
19~21 |
|
虎tiger |
寅yín |
3~5 |
5~7 | 11~13|
19~21 |
9~11 | 15~17 |
21~23 |
兔hare |
卯mǎo |
5~7 |
13~15 | 19~23 |
23~1 | 7~9 |
11~13 | 17~19 |
龍 dragon |
辰chēn |
7~9 |
23~1 | 15~19 |
1~3 | 5~9 |
19~21 |
蛇serpent |
巳sì |
9~11 |
1~3 | 7~9 |
17~19 |
3~5 | 15~17 |
21~23 |
馬horse |
午w; |
11~13 |
3~5 | 13~15 |
19~21 |
23~3 | 5~7 |
11~13 |
羊goat |
未wèi |
13~15 |
5~7 | 11~13 |
21~23 |
23~3 | 19~21 |
猴monkey |
申shēn |
15~17 |
23~1 | 7~9|
17~19 |
3~5 | 9~11 |
21~23 |
雞chiken |
酉y; |
17~19 |
1~3 | 7~11 |
23~1 | 5~7 |
17~21 |
狗 dog |
戌xū |
19~21 |
3~7 | 11~13 |
21~23 |
1~3 | 7~9 |
13~15 | 17~19 |
豬hog |
亥haì |
21~23 |
5~7 | 13~15 |
19~21 |
3~5 | 9~11 |
15~17 | 21~23 |
* 本表僅供初學禪定者參考。可善用「較易心定時辰」來修禪定。至於「較不易心定時辰」只供參考,不必受拘束。( This table of
“Meditation Hours” is only for the reference of beginner. Meditation at the
interval of “the hours which easily calm
down the mind” may improve beginner’s concentration.)
* 禪修者的生肖,須依照中國農民曆來推算。(Yogi’s earthly branch should be figured out
according to Chinese lunar calendar.)
鼠rat |
1936.1.23- 1937.2.10 |
1948.2.10.- 1949.1.28 |
1960.1.28- 1961.2.14 |
1972.2.15- 1973.2.2 |
1984.2.2- 1985.2.19 |
1996.2.19- 1997.2.6 |
牛ox |
1937.2.11- 1938.1.30 |
1949.1.29- 1950.2.16 |
1961.2.15- 1962.2.4 |
1973.2.3- 1974.1.22 |
1985.2.20- 1986.2.8 |
1997.2.7- 1998.1.27 |
虎tiger |
1938.1.31- 1939.2.18 |
1950.2.17- 1951.2.5 |
1962.2.5- 1963.1.24 |
1974.1.23- 1975.2.10 |
1986.2.9- 1987.1.28 |
1998.1.28- 1999.2.15 |
兔hare |
1939.2.19- 1940.2.7 |
1951.2.6- 1952.1.26 |
1963.2.25- 1964.2.12 |
1975.2.11- 1976.1.30 |
1987.1.29- 1988.2.16 |
1999.2.16- 2000.2.4 |
龍dragon |
1940.2.8- 1941.1.26 |
1952.1.27- 1953.2.13 |
1964.2.13- 1965.2.1 |
1976.1.31- 1977.2.17 |
1988.2.17- 1989.2.5 |
2000.2.5- 2001.1.23 |
蛇serpent |
1941.1.27- 1942.2.14 |
1953.2.14- 1954.2.2. |
1965.2.2- 1966.1.20 |
1977.2.18- 1978.2.6 |
1989.2.6- 1990.1.26 |
2001.1.24- 2002.2.11 |
馬horse |
1942.2.15- 1943.2.4 |
1954.2.3- 1955.1.23 |
1966.1.21- 1967.2.8 |
1978.2.7- 1979.1.27 |
1990.1.27- 1991.2.14 |
2002.2.12- 2003.1.31 |
羊goat |
1943.2.5- 1944.1.24 |
1955.1.24- 1956.2.11 |
1967.2.9- 1968.1.29 |
1979.1.28- 1980.2.15 |
1991.2.15- 1992.2.3 |
2003.2.1- 2004.1.21 |
猴monkey |
1944.1.25- 1945.2.12 |
1956.2.12- 1957.1.30 |
1968.1.30- 1969.2.16 |
1980.2.16- 1981.2.4 |
1992.2.4- 1993.1.22 |
2004.1.22- 2005.2.8 |
雞chiken |
1945.2.13- 1946.2.1 |
1957.1.31- 1958.2.17 |
1969.2.17- 1970.2.5 |
1981.2.5- 1982.1.24 |
1993.1.23- 1994.2.9 |
2005.2.9- 2006.1.28 |
狗 dog |
1946.2.2- 1947.1.21 |
1958.2.18- 1959.2.7 |
1970.2.6- 1971.1.26 |
1982.1.25- 1983.2.12 |
1994.2.10- 1995.1.30 |
2006.1.29- 2007.2.17 |
豬hog |
1947.1.22- 1948.2.9 |
1959.2.8- 1960.1.27 |
1971.1.27- 1972.2.14 |
1983.2.13- 1984.2.1 |
1995.1.31- 1996.2.18 |
2007.2.18- 2008.2.6 |
本功法是整合性的功法,練功百日之後,全身細胞活化。其功用包括:固腎、節欲、抗寒、安眠、通鼻、舒筋,治夢遺、糖尿、腳氣、預防中風、氣血不調諸病。上午5~7點練功最好。跟瑜伽配合效果更好。若時間許可,一日可練3至4小時,可維持整日充滿活力。
若有問題可請問:心龍法師089-570587
(台東‧鹿鳴精舍)
【喝生水】
每日清晨喝
1.站立,兩手下垂,再往上高舉至頭,做36下。
2.兩手平放在胸前,手心向下,左右搖晃身體數次。),使水在胃中激盪,以達健胃之效。
以20日為一期,之後,每日改喝
說明:
1)所謂生水是指山泉水,不燒開,不經化學處理的水(可以過濾、殺菌處理,但不濾去水中的礦物質)。生水含有能量可淨腸,排宿便。
2)喝生水前,不講話,不刷牙。若內急,可先上廁所。
3)水只在胃中停留約半小時。
【拉筋】
1. 坐在地板,腳伸直,手拉腳ㄚ,頭靠近腿,儘量伸展頭部靠近腳ㄚ(可停留片刻)。
2. 身抬正,手伸至身後地板,頭後仰至極限(上臂向後展,擴胸),維持片刻。
3. 以兩拳打一下臀部邊側「環跳穴」(股大轉子與脊椎骨末端的連線上,離股大轉子約1/3處)。
4. 以手掌蓋住膝蓋,大拇指按摩兩三下膝蓋內側的「血海穴」(以左掌按住左膝,以右掌按住右膝,自然張開大拇指,在大拇指盡頭)。
重覆以上動作36次,乃至108次。
說明:
1)可以練瑜伽輔助各種姿勢拉筋。筋骨鬆開,氣血通暢,則可延緩老化,延年益壽,百病難生。靜坐時,雙盤腿久坐不痠、無雜念、易入定。
2)環跳穴:治坐骨神經痛、腰腿痛。
3)血海穴:治一切血疾(月經、貧血等)、皮膚病、五淋(尿頻、淋瀝不斷等)。
【拜佛動作】
立姿,合掌。
一邊右手下垂,一邊垂頭(下巴儘量靠近胸部)。
當右手、左手觸地,跪下之後,腳後跟不離臀部,膝蓋間距儘量拉開,讓胸部能伏貼地面上,頭碰及地上(可練習轉動頭向左.向右數次)。
起身時,兩手掌平貼地上。
膝蓋拉回收平,腳先站立,挺腰,腳不彎曲,手掌一直保持地上平滑至腳ㄚ前。
再繞至腳後,右手抓後左腳踝之上,左手抓後右腳踝之上,維持片刻。
重覆以上動作五次或更多。
說明:
平常立姿,自耳垂往下延的中心線通過肩、腰、膝關節(不彎曲)而落在腳踝的稍前。腰背、腳、趾、肌肉都輕鬆。
【眼球運動 (運睛)】 1. 看最右上角,看最右下角,看最左上角,看最左下角。(再回最右上角)以上動作做20次。 2. 看最右下角,右上角,左下角,左上角。以上動作做20次。 3. 看最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以上動作做20次。 4. 看最左下角,左上角,右下角,右上角。以上動作做20次。 5. 眼球沿最邊緣,逆時針方向,做20次。 6. 眼球沿最邊緣,順時針方向,做20次。 7.睜大眼睛,不眨眼,平視,看固定目標,屏除思想。觀看至40分鐘。可於不同時段做。 |
3
4
2
3
1 1
2
4 2
1
|
說明:
1)以「金剛坐」練功。
2)初學者眼睛睜開,以便確實看到最上、最下的角落。
3)練功中可能眼睛及眼睛四週肌肉痠痛或流淚或排出眼屎。如此,可從眼睛排毒及增加能量。
4)勤練100日或稍久,可恢復正常視力(消除近視、散光、老花眼)。女人超過48歲,男人超過64歲就難把眼睛保持「陽」性──青春活力之源。
【頸部運動】
1. 保持身體正直,頸部儘量向前傾,再儘量向後傾(上臂向後展,擴胸)。可用雙手把頭扳下或推向後。對治療頸、背痠痛很有效。各做20次。
2. 保持身體正直,如做單擺運動,頸儘量向右直直傾下(可急速傾下,或用右手扳下)。再儘量向左直直傾下(也可急速傾下,或用左手扳下)。各做20次。
3. 持身體正直,頸儘量向右轉。再儘量向左轉。各做20次。
4. 垂頭,沿最邊緣,逆時針方向、順時針方向轉頭,若有痠痛處可停留片刻。各做20次。
說明:
1)以「金剛坐」練功。
2)逆、順時針轉頭,初始慢轉,熟練之後可快轉。如此也可試知自己的平衡感是否增加。若頸部氣血、筋路通暢,可快轉至每分鐘120下。
【扣齒 (啄齒)、咽津】
1.扣齒36下。
2.再以舌頭從齒內上往下逆時針、順時針轉動,約10次。
3.再把舌頭伸至齒外上下牙齦逆時針、順時針轉動,約10次。
4.口內生津,吸一口氣,小口嚥下;再吸一口氣,小口嚥下。直至嚥完口內津液。若無津液,可再扣齒、以舌轉口內各數次以生津液。嚥津約10次。
說明:
1)以「金剛坐」練功。
2)略張開腳ㄚ,臀部坐在地板上。
3)津是口水,古人稱為「金漿」、「玉醴」、「玉泉」。把津液慢慢咽下,以意念送至丹田,稱作「咽津」或「胎食」,此為健康長壽的要法。
【換氣】
1.把氣呼盡,吸一口氣至頭頂,維持抬頭,閉氣至10~15秒(用氣洗頭腦)。
2.保持閉氣,頭抬正,把氣壓至丹田(臍下兩寸),將橫隔膜往下推,肚皮凸出,讓氣充滿全身,臉紅脖子粗。
3.閉氣至不能忍受,再張口吐氣。換氣不超過10口。
說明:
1)以「金剛坐」練功。
2)上午5~7點換氣最好。
3)古傳「鼓呵」:先吸一口氣,屏息不再呼吸,然後鼓動腹部九下,再稍抬頭,慢慢張口,一次呵出濁氣,要出聲。鼓呵能消積去滿,開胸順氣。
【按摩頭部】
1. 改變「金剛坐」為略張開兩腳,臀部坐在地板上的閃電式(英雄坐)姿勢練功。
2. 拍手數下,至手有麻感(氣感)。然把兩手指交叉,向上提至頭頂之上,其過程手掌漸漸往內轉翻向下,再翻向外,翻向上,在頭部的上方,使力,手臂打直,靠耳朵(以上動作是「兩手托天」)。做數次。把叉手放開,緩緩向外放下。再合掌向上升至最頂端,再向外緩緩放下。做數次。
3. 以大拇指壓在下頜(下巴)角前方約一寸凹陷處,以中指按在眼框內側,往上,然後順著眼框按摩36圈。中指不離開皮肉(第4、5、6項同)。
4. 沿眼睛下側(眼袋),往外至髮際按摩36下(可包括按摩「太陽穴」,或另外按摩)。
5. 沿眉毛上側,往外按摩36下。
6. 沿鼻子兩側,往下按摩36下。
7. 以拇指、食指夾住耳朵,由上而下按摩36下。拉耳垂拉至耳孔,以大拇指壓耳垂塞住耳孔,餘四指貼在頭頂,阻隔聲音片刻。再拉耳朵上端至耳孔,以大拇指壓耳朵上端塞住耳孔,餘四指貼在頭頂,阻隔聲音片刻。
8. 鳴天鼓。兩手掌摀住耳孔至無聲,雙手抱後腦袋,食指壓在中指上,然後彈下(或五指放腦後,用拇指之外的八指輕打頭部)。做36下。
9. 由頭頂「百會穴」及其附近,以十隻手指往下梳後頸部,包括頸後的「風池穴」。再往上梳臉部,往下梳前頸部。
10.練習各種動作的嘴部運動。
說明:
1)「兩手托天」做九次可調理舒展上肢關節及三焦(上焦:橫隔膜以上,含心.肺。中焦:橫隔膜以下到臍,含脾.胃。下焦:臍下,含腎.大小腸.膀胱)。
2)鳴天鼓,擊打風府穴(後髮際上一寸,兩大筋的凹陷中)附近,有通血脈及激發內氣的作用。
3)以食指、中指按山源(鼻下人中側)27下可以明目。
4)可早晚梳頭1000下,令頭不白,去頭風。頭部風寒入侵,有時存在於頭上數十年,而長年頭痛。
5)太陽穴: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寸(此「寸」為同一人身之寸,如: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一寸)處凹陷中。治頭痛、目疾。
6)百會穴:位於兩耳尖聯線與頭不前後正中央聯線交點凹陷處。治頭痛、暈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昏迷、脫腸。
7)風池穴:位於後髮際上一寸,再旁開二寸,頸大筋外廉陷中。治頭痛、感冒、失眠、暈眩、鼻塞、耳鳴、頸項強痛。【輔助功法】
靠山功(撞牆):衝開胸前膻中,使周身氣脈順暢,並有整脊之效。方法:背牆(若撞樹幹勿撞到脊骨),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腳跟離牆約一尺,重心落於足心湧泉,雙手互抱,置於胸前(一說:雙手下垂),舌抵上顎,雙唇相接。撞牆時由鼻孔呼氣或張口吐氣。停練:孕婦、生理期、飽食、子午時。
燙眼:晨起,兩手搓熱,燙眼數十遍,手掌心(勞宮穴)觸及眼球。功用:明目。
摩腹:摩擦雙掌到發熱後,聚氣,然後雙手交疊,按住腹部肚臍,用掌心順時針繞肚36圈,由小圈到大圈;然後搓掌九下,雙手交疊,按住腹部肚臍,用掌心逆時針繞肚36圈,由小圈到大圈。功用:健胃腸、固精、護子宮。
摩腎堂:腎堂在背部腰際,兩手摩36次。固腰、腎。手與皮膚直接接觸,勿隔衣物,以免生靜電。
提肛:吸氣,提起肛門,緊縮會陰,閉氣數秒,呼氣,放鬆全身。功用:提振陽氣,防脫肛,醫痔瘡。
搓湧泉穴:摩擦雙掌到發熱後,用右手搓湧泉穴周圍36下,然後換手再做。功用:健步履,去風濕。
大小便時,要緊閉口齒,雙目上視,不講話,使精氣不外洩,此即「去糟粕,存精華」。小便可壂腳尖,分段尿尿(收縮括約肌)。又,尿液約
小周天運行方向:
男【吸氣】→下丹田(肚臍下兩寸)→會陰穴(陰囊根部與肛門的中間)→尾閭穴(尾椎)
→命門穴(肚臍的正後方,脊柱上)→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約與肩平)
→風池穴→百會穴(頭頂)→
【呼氣】→上丹田(前額正中)
→天突穴(胸骨上窩正中)
→膻中穴(兩乳連線之中間)
→下丹田
女【吸氣】→膻中穴→下丹田→
會陰穴(大陰唇後與肛門的連線中間)→尾閭穴→命門穴→
大椎穴→風池穴→百會穴→
【呼氣】→上丹田→天突穴→
膻中穴
坐姿較易聚氣,立姿則氣動較快。
(最好有老師指導)
斬赤龍:斷女人月事之法,約修百天煉成後,面若桃花,顏如少女。(最好有老師指導,以免出差錯) 請自行下載:
http://www.dandao.org.tw/01org/danyuan/right.files/dantao/05/05.htm
http://www.ctcwri.idv.tw/IndexD2/D2-12/051-100/12090/03.htm
http://www.dandao.org.tw/02essay/dan_culture_magzine/025/003.htm
【 全 身 按 摩 】
全身按摩 (乾浴):由頭部、頸部、耳部、上肢部位、上身部位、背部、腹部、下肢部位、腳底循序的按摩,循著經脈的方向按摩,或淋巴流動方向按摩。按摩到病痛點或異常點的時後,需要更多的按摩。按摩完後,做「攤屍式」大休息至少二分鐘,舒緩一下皮膚、肌肉及神經,平衡能量調和氣血。
攤屍式:1.仰臥,手掌朝上,稍離身體。2.雙腳分開與肩同寬。3.腳伸直,閉口目,收下巴。4.感覺雙腳,確認放鬆,感覺身體貼在地面。5.集中意識於額頭中央及鼻尖,讓額頭內部放鬆。
【 經脈的方向 】 |
【 淋巴液流動方向 】 |
【四威儀】
〈 行 〉
走路時,手臂充分往後擺動,背脊就自然挺直,胸部也會自然挺出。
1.重心不會上下、左右大幅度的移動。
2.前後方向的重心自然移動。
3.體軸的傾斜度小。
4.左右手的揮動自然交替。
5.腳底不拖地。
6.步伐幅度適當。
7.若呼吸配合步伐,則可吸氣兩步,呼氣兩步。
經行(caṅkamana)指在一處場地往復來回行走,為一種走路禪定,或調劑身心的散步。通常在食後、疲倦或坐禪昏沈時。經行能得五利:一)能堪遠行,二)能靜思惟,三)少病,四)消食,五)於定中得以久住。
說明:
1)倒退走路:開步走三、四步,再向前走三、四步。倒退走路跟向前走一樣自然,則腹肌、背肌必能均衡發達。約走3~5分鐘,相當30分鐘的散步效果。
2)平時就應保持舌抵上顎,背脊挺直。
〈 立 〉
平常立姿,自耳垂往下延的中心線通過肩、腰、膝關節(不彎曲)而落在腳踝的稍前,則為良好的姿勢。重心在下腹部。正確站立,腰背、腳、趾、肌肉都輕鬆。
站立原則:
1.挺直背部。
2.收下巴(下顎)。
3.挺胸(雙肩往後拉)。
4.下腹用力(腹部呼吸,鼓起下腹)。
5.全身放鬆。
說明:
1)古傳踏青竹及踏石頭都是腳底按摩法。
2)彎腰駝背、垂肩,臟腑會受到壓迫,精神也較頹喪。
3)練習挺背:站立,抬腳跟,重心往前傾,上身也會自然挺直,用心感覺背部挺直幾秒鐘,然後慢慢放下腳跟。
〈 坐 〉
一般坐姿:1.挺直背部。2.收下巴(下顎)。腿部比較舒服、不用力,但椎間板承受壓力較大。
跏趺坐 ( 跏=腳底。趺=腳背 ):
1.雙足跏趺。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左腳大腿上(儘量靠胯部)。或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腳大腿上。兩膝宜平貼地上。
2.背脊豎直。挺腰桿,頂向天垂直,肚臍略向前凸出。
3.兩肩移平、放鬆。感覺若無肩、手臂。
4.法界定印。兩手圈結,肚臍眼在圈中央。若左腳在下,則左手掌置於右手掌下。若右腳在下,則右手掌下。兩手臂輕貼住身體肋骨處。
5.兩眼關閉或微閉。眼球自然下垂。
6.收下顎。頷壓喉結。使腦─頸椎─胸椎之間順暢,氣血、脊髓液循環無障礙。
7.兩唇合攏。上下齒不能緊咬,否則會阻塞唾液流出,而口乾舌燥。
8.舌抵上顎。舌輕抵上門牙牙齦處,若有口水則緩緩嚥下。
說明:
1)椎間板承受每平方公分壓力,站:2.1公斤,坐:2.3公斤,跪:2.1公斤,臥:1.3公斤,散盤坐:5.1~5.8公斤(上身前傾,以維持身體平衡,所以並非好姿勢)。
2)椅子座面37公分為標準,過高容易大腿下部神經、血液循環障礙。座面向後方傾5度,靠背傾105度為最舒服。休息姿勢則座面向後方傾15度,靠背傾115度為最舒服。
3)不要坐太軟的椅子。
4)閱讀、寫作時,眼睛與文字應保持30~50公分。
〈 臥 〉
睡覺時,若仰臥時不用枕頭(或用小枕),可保持收下巴(下顎)。
睡硬板床,若平臥,腰部可墊一節竹子(包裹布),使腰脊不下蹋;頸部可墊一節竹子(包裹布),使頸椎不下蹋。若睡硬度較大的彈簧床,腰脊平均受力。
若側臥,則需用小枕(6~
睡前可先仰臥5~10分鐘,再趴臥5~10分鐘、左側臥5~10分鐘,最後右側臥(吉祥臥)入睡。可調整氣血,治痼疾。
說明:
1)根據肌電圖,最舒服的枕頭高度為6公分。或以感覺頭部無壓迫感為佳。或不用枕頭。
2)臨睡時,調息、嚥津,扣齒、鳴天鼓,注意到呼吸,再入睡。側曲而臥(男性直臥易遺漏)。醒來時,先注意到呼吸,再起身。可先做起身的瑜伽(起床伸展身式)。
瑜伽姿勢參考:棉本昇:《用瑜伽調氣養生》(文經社) 《靈性瑜伽》(喜悅之路靜坐協會) 《健康瑜伽》(阿南達瑪迦出版)( http://www.anandamarga.org.tw) 《道教養生氣功》(經史子集出版社) 《老化‧生物電‧潛能》( |
1) 攤屍式:仰臥,兩腿分開約30度,兩臂自然伸直,手掌向上,眼輕閉,放鬆臉部、全身肌肉。功效:改善睡眠,解除神經緊張。練功10分鐘可抵得上3小時的睡眠。 |
9)貓式:(1-2)跪下,兩手撐地。吸氣,抬頭,收縮背部肌肉。保持10秒鐘。呼氣,垂頭,拱背,收腹,使背部呈圓弧,下巴移至胸部,將意識停留在酸痛的部位。保持10秒鐘。反覆做十幾次。(3-5)跪下,兩手撐地,呼氣,垂頭,拱背,收腹,右腳縮近頭部。吸氣,抬頭,收背,右腳迅速踢出。 反覆操作數次。再換左腳。功效:矯正脊椎,治腰痠背痛。 |
16) 弓式(船式):俯臥,吸氣,彎雙腳,兩手抓住腳踝,以臍部作支點將身體前後側拉起,停息8秒,吐氣時復原,做八次。功效:刺激脊柱、脾胃、腎。 |
2) 瑜伽身印:雙腿交叉盤坐,雙手反置背後,右手握左手腕,呼氣時朝前彎曲,前額、鼻部碰地。屏息8秒,呼氣起身。功效:穩定情緒,使腦部供血充足。伸展脊椎、背肌、腿內側肌。 |
17) 困難閃電式:以閃電式坐姿躺下,由頭後面右手抓左肩,左手抓右肩,自然呼吸30秒,共做三次。 |
|
3) 蛇式:俯臥,兩手手指相對。吸氣時撐起身體,頭後仰,胸部朝後反曲,臍部貼地,眼朝上看。屏息8秒後復原。功效:治療背痛,便秘,月經失調。 |
10) 頭碰膝式:坐下,伸兩腿,曲左腳,腳跟頂會陰;呼氣,彎腰,雙手抓腳拇指,背部呈圓形,緩.慢.均.靜地前額觸膝;屏息8秒,吸氣還原。換腿。做四回。功效:活動背肌。改善痔疾、遺精、坐骨。 |
18) 牛頭式:平坐,交叉雙腿,儘量往後。同時伸直腰部雙掌在背後上下相扣,自然呼吸30秒後左右換邊,如此共做四回。功效:有助於對胸、背,及手、膝各關節的柔軟。 |
4) 風箱式:仰臥吸氣;吐氣時彎右腳,兩手抱膝下,使大腿貼胸,停息8秒後吸氣還原,再換腳做。換兩腳一起同上,做八回。功效:強化胃腸蠕動、高血壓的治療,緩解對腎氣不足的腰痠、腳痠。 |
11) 駱駝式:仰臥,雙腿伸直,双手放腿側,掌心向下。吸氣,抬双腳(腳並攏,不彎膝),與地呈30度,自然呼吸30秒,回復,做4次。功效:強健腹部、脊椎下部、第一至第三輪。治痔、生理不順。 |
19) 扭轉式:坐下伸兩腳,彎右腿,腳板跨在左膝旁,左腳跟彎在右臀邊,右手繞過背後往前,碰到肚臍,頭轉左後,左手跨過右膝握右腳拇指,自然呼吸30秒。換邊。做四回。功效:強化脊椎、內臟。 |
5) 起床伸展身式:仰臥,彎曲雙腳時吸氣,兩手抱雙腳往胸部壓至極點後快速放下。做3~4次。喝一杯冷水,水勿碰牙齒。把肚臍暴露在空氣中,走動。功效:強化胃腸,防感冒。孕婦及腹瀉不宜。 |
12) 蝗蟲式:鼻、額、胸部著地俯臥,雙手握拳置腿側,拳心朝上,吸氣,兩腿併攏伸直,以腰力上舉,自然呼吸30秒,吐氣放下,做四次。功效:強化脊柱、下半身臟腑。高血壓及心臟病者不宜。 |
20) 十字式:仰臥,右腳打直伸向左邊,左手抓腳拇指,左小腿往右勾,右手抓腳背或拇指,頭往右看,自然呼吸30秒再換邊,做四回。功效:強化脊椎、內臟。 |
6) 兔式:墊腳尖跪著,手握後腳跟吸氣。吐氣,頭頂前彎碰地,臀部離開腳跟,前額儘量靠膝蓋,屏息8秒,吸氣回復。做八次。功效:平撫心靈、按摩腦下垂體、甲.副甲狀腺,增強記憶。高血壓忌。 |
13) 駱駝式(2):跪立,兩腿儘量靠攏,吸氣向後彎曲上半身,手掌貼腳掌,腹部向前挺,自然呼吸30秒,吐氣時回復。做四次。功效:拉伸胸肌、腹肌、背肌,有益腺體。 |
21) 手碰腳式:雙手上舉,吐氣時身體左彎,左手自然下垂,右手側彎,停息8秒後吸氣起身。同前改右彎。共做八回。功效:增強氣血循環,有助脊椎矯正,改善貧血及赤痢。 |
7) 大拜式:跪下,臀部置於腳跟,腳趾朝前彎。合掌,雙臂貼耳上舉,呼氣身體前彎,直到前額與鼻部碰地。臀部不離腳跟。屏息8秒。吸氣放下手臂還原。功效:放鬆肩、髖。 |
14)閃電式:跪坐,側出右小腿,使離臀部,腳尖朝右,再以兩手托地支撐上身,側出左小腿,腳尖朝左,臀部慢慢坐下,兩手放在膝蓋上,30秒。做四次。功效:靈活腿部關節。 |
22) 蓮花坐:右小腿放左大腿上,左小腿放右大腿上(可交換腿),兩手掌心朝上,上下重疊置腿上,上下顎閉合,舌抵上顎。功效:能控制前列腺及性慾,幫助感官的收攝與集中,有助進入更深禪定。 |
8)金剛坐式:跪姿,腹部微向前挺,臀部微後退,挺胸,伸頸,微收下顎,重心放在腳跟,手放腿上,掌心向下,自然呼吸。功效:飯後做此式,助消化。促進腳的血液循環。 |
15) 困難背部伸展式:仰臥吸氣,兩手往後伸直,吐氣,上身慢慢起來往前彎,臉置於兩膝間,雙手握住兩腳大拇指,膝蓋不可彎。停息8秒。吸氣回復,做八次。功效:消除腹部贅肉,改善便秘。 |
23) 完美坐式:左腳跟抵住會陰,右腳跟抵住腹部(以上兩者女性可不抵住),掌心向上置於膝蓋。功效:直接針對脊椎,控制中脈,有助於直接喚醒能量。 |
24) 行動式:手交叉握於背吸氣,吐氣時上身左彎手提高屏息8秒後吸氣上來,同法右彎。再同法前彎,吸氣上來,往後彎,屏息8秒後吐氣回復。功效:強化腸胃、胰腺,治療糖尿病、矯正脊椎。 |
32) 鷺鷥式:身體坐正,兩腳伸直,提右腳,兩手抓右腳踝,吸氣,把腿靠在臉上屏息8秒,右膝不彎,吐氣時右膝彎曲,腳底著地,兩手放鬆。換左腳。做四回。功效:拉展背部、腿下側筋。 |
40) 鎖蓮式:坐蓮花式,右手繞背後握住右腳大拇指,左手亦握住左腳大拇指,背部挺直,自然呼吸30秒,放鬆,共做四次。功效:加強對感官的回收;幫助腰背挺直。 |
25) 鋤式:仰臥,手臂放體邊。吸氣,抬腿上舉越過身體,呼氣,將兩腿向後放頭上方,腳趾觸地,自然呼吸五分鐘,回復,做3次。功效:疏通中樞神經,甲.副甲狀腺、便秘、月經不順、感冒、胸腹。 |
33) 簡易鴿式:坐著右腿往右伸,左腳跟置於右大腿側,兩手在頭後相扣,曲右腳往上勾在手肘內側,頭朝左,自然呼吸30秒後換邊,做四回。 |
41) 吊胃身印:開腳站,手上舉吸氣,吐氣時曲膝前傾手置膝上,收腹維持8秒後放鬆,吸氣手上舉,吐氣時放手回復立姿。做八次。功效:強化內臟,避疝氣、遺精、痛經。 |
26) 輪式:仰臥,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曲腿,腳後跟緊貼大腿後側。雙手放頭的兩側,掌心貼地。吸氣,拱起背部,先推腳,髖與腹部往上升。功效:加強臂、手腕、腹部、臀部、脊椎。生理期應避免。 |
34) 孔雀式:跪下,兩手掌併攏撐地,手指朝向腳,身體前傾額著地,手肘撐於臍,舉腳往後伸直,自然呼吸30秒,額著地恢復跪姿,做四次。功效:強化腹部,克服恐懼。 |
42) 鬆結式:站直擡起左腳,用右手抓腳踝,使腳大拇指碰觸右鼻孔,左手伸直往上舉,停息8秒再換邊,共四回。功效:平衡身體上下部能量,改善顏面、耳鼻等輕微神經麻痺。 |
27) 肩立式:仰臥吸氣,舉雙腳朝上,下巴觸胸,以手托背,自然呼吸最多五分鐘,然後緩緩放下,做三次。功效:強化所有脈輪,治療焦慮和失眠,增壽。生理期應避免。 |
35) 天秤式:蓮花座姿,兩手放臀旁地上,吸氣時撐起身體,手伸直,自然呼吸30秒,吐氣時身體放下,做四次。功效:強化胸腹肌,增強手指、手腕、手臂、肩部的力量。 |
43) 臉觸腳式(旋轉頭碰膝式):坐地上,左腿靠會陰。右手抓右腳趾,舉左手,吐氣,身體往右腿靠,左手抓右腳趾。扭身90度向側面。維持20秒。吸氣,兩手鬆開。復原,換邊做。功效:放鬆背肌。 |
28) 魚式身印:兩腿交叉雙盤仰臥,頭頂著地,手握腳拇指,使背離地拱起,自然呼吸一分鐘後回復,共做三次。功效:強化甲狀腺、扁桃腺、腰背、腎,增進記憶力,治失眠。 |
36)烏鴉式:蹲立,兩手掌著地,距離比肩寬小,手指朝前,兩肘稍彎擱在膝上,吸氣時身體向前,提腳,屏息8秒,或自然呼吸30秒,回復蹲立,共做四次。功效:增強肩、臂、腕、腰、腹肌的力量。 |
44) 三角倒立式:兩手指交鎖,頭頂在有布墊的地板,腳趾移向頭部,舉起膝蓋蕩到空中。功效:增進智慧。治失眠。有益松果腺和腦下腺。生理期避免。 |
29)平衡式:右腳站立,雙手叉腰,身體往前彎,同時左腳伸直往後抬起,與身體成一直線,自然呼吸30秒後換邊,共四回。 功效:鍛鍊下盤穩固,平衡、引導能量,控制情緒。 |
37) 能量式:類似鋤式,但雙手不放在地上,而是抓住兩膝蓋,自然呼吸二分鐘,共做三次。功效:增加集中、平衡及定力,對整條脊椎都有強化作用。 |
45) 拱門式:仰臥。兩手伸過頭,彎手肘,兩手掌放肩膀下著地,手指朝腳,彎膝蓋並抬兩腳移近臀部,腳掌置地。吐氣,抬頭和身體,頭頂地。吐氣腿伸直,以兩手、頭支撐。左手離地,放頭後,手肘置地。移右手,手肘置地,右手放頭後,兩手手指鎖緊,放頭後。吐氣,抬肩、身軀,停 |
30)簡易平衡式:身體站直:右腿後彎,右手抓右腳踝靠在臀後,自然呼吸30秒後換邊。左腿動作同上。功效:鍛鍊下盤力量,經肢體平衡,引導心智平衡。 |
38) 意識式:仰臥,手臂放體邊。吸氣,抬腿上舉彎曲膝蓋,直至碰到耳朵,兩手手指交叉緊握觸地,自然呼吸最多五分鐘,然後緩緩放下,做三次。功效:收攝感官與控制腺體,伸展脊椎,可減肥。 |
|
31) 樹式:站立,提右腳,腳掌貼住右大腿內側鼠蹊部下緣,兩手合掌於胸前。或合掌往上舉,手臂貼住耳朵,身體不可晃動。換邊練習,做四回。功效:鍛鍊下盤的力量,由肢體平衡,引導心智平衡。 |
39) 半意識式:仰臥,手臂放體邊。吸氣,抬腿上舉彎曲膝蓋,直至碰到耳朵,小腿則是往上彎,兩手手指交叉緊握觸地,自然呼吸30秒,做四次。功效:同意識式,而更加強收攝與平衡的功能。 |
46) 開腳式(劈腿):坐著。左右腳一字攤開,上身往下趴,手往前伸置於地上,自然呼吸30~60秒後回復坐姿。 |
亞洲 原始佛教道場指南 A Guide to Buddhist
Monasteries and |
出版者:法雨道場 ( 原:嘉義新雨道場 )
60652台灣‧嘉義縣中埔鄉同仁村柚仔宅50之6號
Dhammavassārāma
No. 50 - 6, You-Tze-Zhai,
Chong-Pu,
Tel:(886)(5) 253-0029;Fax:203-0813
E-mail:dhammarain@gmail.com
網址:http://www.dhammarain.org.tw/
or http://dhammarain.online-dhamma.net/
郵政劃撥:31497093法雨道場
初 版:2002. 1000本
◇◇◇◇◇◇◇◇◇◇◇◇◇◇◇◇◇◇◇◇◇◇◇◇◇◇
ý